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合集13篇

发布时间:2023-12-27 14:49:22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1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不断发展对经济理论指导的急迫需要而引入我国大学讲堂的。虽然它源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其是对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总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西方经济学教育和研习的中断,该门课程在国内高校开课时间不长,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确定为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育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其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成为当前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难题[1,2]。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接受性做一简单的教学方法经验之谈,以供同仁讨论。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性难题分析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性难题,实质上就是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性不高,从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既有理论本身的固有特点,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还包括教师和教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1.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固有特点。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一种简单抽象;但将其与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比较时,往往可能会因理论的简单抽象而与现实脱节。极其抽象的理论与复杂的经济现实之间的直接关联性较低,又采用了大量的图表、数学推演等表述手段而显得枯燥乏味,往往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经验总结,涉及的理论数量众多、学派林立。理论复杂性和综合性极高,令初学者望而生畏。

 

2.学生自身的问题。伴随着教育体制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和高校扩招,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明显下降,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使学习懈怠、投机取巧的现象普遍[1]。此外,经管类专业一般文理兼收,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特别是许多文科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数理分析能力不强,对于涉及较多定量分析和数学逻辑推理的经济理论难以理解。再者,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以往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惯性使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劳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3.教师和教材方面的不足。当前高校的许多师资力量源自非师范院校,并且刚硕士或博士毕业不久就直接走上讲台,缺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以及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不熟练,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国内主流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大多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过多注重逻辑层次性和纯理论阐述,缺乏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紧密联系的案例,内容单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学生易接受性建议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使其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具有自主学习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2],并有效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涉及教材选择、教案编写、教学手段应用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和创新,由于能力有限,笔者仅根据自己的实践从“教”的角度探讨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易接受性措施。

 

1.充分利用导论课的纲领性引导作用。导论或引言是一门学科的知识架构。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一堂课,通过问题导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形成的主要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两大主干构成。资源配置即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主要包括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理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行为分析(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和消费者与生产者相互作用决定产品价格的供求理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等主要知识点;资源利用即宏观经济学侧重于经济总体的经济行为及运行规律分析,主要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围绕总需求、总供给及其构成展开。各个理论及其发展构成该门学科的枝叶,与主干一起构成了繁茂的树形结构。

 

2.采用多种语言逻辑演绎经济学理论。经济理论也称为经济模型,可以采用文字、几何、数学公式三种符号语言进行表述[3]。比如“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其文字表述(即语义模型)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所决定的价格”,几何表述(即几何模型)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与向左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相交决定的价格”,数学公式表述(即数学模型)为“需求函数Qd=a-bP、供给函数Qs=c+dP与均衡条件Qd=Qs的联立求解”。事实上,经济学中的每一个理论(或模型)均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进行描绘,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如能充分把握这三种逻辑演绎方式,则可以实现具有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学生对理论的有效把握(文科生比较容易接受文字逻辑,而理科生更容易接受几何和数学逻辑)。

 

3.案例教学和学生互动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和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案例是连接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当前热点经济问题为案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思考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当然,在案例讨论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和发现有关经济理论在所讨论问题中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使学生体会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并非只是枯燥乏味的纯理论逻辑,而是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4.精心准备教案,热情饱满讲课。任课教师的知识积累与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精彩的课程是以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热情饱满的积极态度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时刻把握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关心并研究现实热点问题,做到每堂课前准备好科学的教案和需要引用的教学案例,从而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并感染学生。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2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概述

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11门课程之一,是经济学学科和管理学学科在本科教学阶段必修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一般高校开展西方经济学教学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到今天,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与西方经济学在国外作为经济类、管理类学科必修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比,我国高等学校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还不够成熟,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庞杂、抽象;数学化倾向严重,忽视理论的定性分析;缺乏与中国经济实际的结合运用;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不足;缺乏适用教材等问题。如何才能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在回顾相关教改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注重“教”的改革和“学”的动力,强调“教”、“学”配合,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二、相关文献综述

袁灵、王朝阳(2011)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理论性强导致趣味性不够,数学化倾向导致理解力不够,教学手段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提出发挥多媒体教学法来增强教学方法及手段,增强理论与现实的贴合度,适当简化模型化的经济理论的阐述,增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等有效途径来改革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张继鹏、张家来(2008)针对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庞大复杂,提出用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易混淆概念的比较和理论与实际相比较的比较教学法来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达到激活思维、突破难点和传导方法的作用。卫华(2010)从处理好几个关系的角度,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夯实基础与提高学生能力的关系,基础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培养研究性人才与实用人才的关系,基本教材的使用与借鉴其它参考书的关系,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的关系。李博(2011)从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的角度出发,指出教材建设还存在缺少评价、理论陈旧、体系不全,语言生硬,缺乏中国特色等诸多缺陷。宋宝莉(2011)从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角度,提出引进案例教学,既能打破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又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将成为西方经济学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李冬艳(2011)针对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经济学教育本土化。

从上述文献的综述中可以看出,对西方经济学的教改研究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毫无疑问这些方面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多是围绕教师“教”的方面,对如何发挥学生“学”的方面探讨不多,更没有强调二者的统一性,只有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三、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融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1.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行教改,提升授课效果

这里着重指出教师在教改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调整充实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包括大量的概念、定律、原理的阐述,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理论的教学和数理模型的推导,教学内容求全求深,使学生普遍感到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理论深奥,造成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完善教学内容就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根据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开设“重点各异”的系列西方经济学课程。用教学大纲界定各专业教学内容的基本点与侧重点。例如专科层次主要选择主流基础理论,本科层次在适当加深难度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前沿理论和不同流派经济理论的介绍。如以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为主,宏观经济理论教学为辅,微观经济理论重点讲解供求均衡、弹性理论、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理论。除了讲解主流经济学观点外,还补充非主流学派的介绍和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等的观点1。其次,联系各专业学生已有的基础、课时量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侧重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理论的内容;信息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不对称信息理论和对策论的内容等等。

在西方经济学教改中如何对待数学工具,要依据学生的情况以及专业特点来定。对于经济学原理的课程,可以只使用图表等最简单的数学工具,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集中精力在经济学思想的阐释上;但对于金融学等专业,由于后续的专业课以及职业特点对数学工具要求较高,应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增加数学工具的分量。

(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上,完善已有的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是美国哈佛商学院于上世纪20年代首创和倡导的一种模拟实践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引导,对现实问题和特定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并试图寻求答案,作出决策的过程。经济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打破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局面,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升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如在讲述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时,对于每一种价格歧视,教师可以列举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价格歧视的影子,有的学生还会思考,如果他们自己是商品的卖方,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运用价格歧视来赚取更多的利润2。在讲价格理论时用“情人节的玫瑰贵吗?”。在讲机会成本时,用“一女二嫁”案例,在讲外部性时,用“退耕还林”案例等。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在教学手段上鼓励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势,将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教学活动之中,改善课堂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并使用网络互动式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互动教学,个性化的学习和分组教学,教师在线答疑,运用网络建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沟通。

(3)选择西方经济学课程适用教材

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一般选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此教材也是教育部推荐的财经类核心教材,单从教材本身来说是非常优秀的,但此教材某些章节的难度不亚于国外的中等教材。因此,对初次接触西方经济学的本科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外,该教材强调模型,对经济学思想和原理的强调明显不足。相对来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应该比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更适合学生情况,且作为初级教学目标的教材,其经济学思想的阐释和经济学原理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运用的内容要好于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3]。

2.完善考核体系、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教得再好,学生不学,一样达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教改措施除了教师“教”的方法外,应该还要重视学生“学”的措施。这里着重提出完善考核体系和激发学习兴趣。

(1)完善考核制度,外在推动学生学习自觉性。考核体系既要包括期末闭卷笔试,又要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测试、小论文等形式[4]。期末闭卷考试主要用于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加大考评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的比例,准确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严格考试纪律,断绝学生作弊念头,驱动学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必须通过严格、有效的监考以端正考风,再结合教师“教”的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激发学习兴趣,内在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除了前面提到的完善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更新适用教材等措施调动学习积极性外,还可通过延伸课外阅读、增加与教师的交流来增强学习兴趣。比如推荐阅读一些诸如《生活中的经济学》《经济学家茶座》等散文小品式经济类文章以开阔视野。也可借助于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指导学生通过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机构、经济学学习网站,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体会经济学分析的精妙和乐趣[5]。

总之,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联系实际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4):153-154.

[2]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52-54.

[3]赵栋强.“西方经济学”教改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86-87.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3

二、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经济问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为实证分析法。那么,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运用实证法去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呢?

(1)课堂教学时,要从经济学的理论层面切入,引导学生弄清楚经济变量的科学定义。

比如:何为经济学?答案是: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某种社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稀有缺资源的学科。上述对经济学的简单定义,却蕴含着多层含义:A.因为资源稀缺而引发经济问题,如果资源丰富,经济学则没有产生的土壤;B.由于资源的稀缺带来了两大经济问题,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问题;C.解决经济问题与基本经济制度有关,不同的制度之下,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哪些类型的制度及其特点;D.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科学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学生一旦了解了经济学的上述基本定义,就会激发其了解经济学产生、发展、演变等过程的欲望。

(2)教学时,注意设置假设条件。

假设是理论产生的土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假设,理论就不可能成立,至少不能完全成立。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前人的研究成果,满足于记忆现成的答案,却茫然不知假设的重要性。所以,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在教授经济学课程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三角型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因为这是小学生都能迅速准确回答的问题,所以,高等职业学院的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大学教师提出这样简单的问题深感迷惑,因而往往不敢直接回答,而是在思考。如此,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180度是有条件的,即平面上)。通过与过去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经济学不是背概念、原理或结论的。

(3)关注理论的表述方法。

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对于经济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三、改造教材

目前,高等职业学院现有的教材,既要构建经济学基础理论,又要借鉴经济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和马克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这便要求我们适当改造原有的经济学教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者们在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

(1)鼓励众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从多个层面研究和写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4

而在2005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200多位基金经理对这位经济学家的评价却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另外一些词汇:“对宏观经济方向把握准确;具有可操作性、前瞻性、及时性;自成体系,有独立观点,深入浅出……”。如果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你甚至可以说这样的评价充斥着誉美之辞。

对于在过去一年问于漫漫“熊市”中摸索的机构投资者来说,众所期待的无疑是能够廓清一个大致明确的经济趋势和市场方向,所以,当他们得以静下心来回想过去一年经过耳边的经济学家“语录”,相信留下的,总会是那些最助于他们理解这个方向的声音。怀疑这些“主观”的评价,并没有充分的理由。

其实,这已不是这位经济学家第一次得到类似的评价,在《新财富》2004年“最佳分析师”评选中,高善文就荣膺“宏观经济研究”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当时已处于半“退隐”状态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许小年。其时,高善文进入证券行业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对于一位进入证券行业仅两年多时间,资历仍浅的人来说,这些赞誉似乎来得太轻而易举,因此,这位出生于1971年的年轻经济学家赢得这些赞誉的资本,足够令人好奇。很多人喜欢打探这种人物的“出身”或者所谓“背景”,并试图从类似的“出身”与当下的“影响”之间寻找出某种关联,我们也不例外。

我们不厌其烦,并努力为读者勾勒出一份关于高善文学历、资历等“出身”的清晰面目:

1971-1988年,成长于晋南临汾;1988-1992年,求学于北京大学电子学系,专业电子学与信息系统,获颁理学学士;1992-1995年,就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光华管理学院前身),专业宏观经济分析,获经济学硕士;1995.7-2000.9,就职于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2000.10-2001年底,受人民银行总行派遣,就读于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获公共政策修士硕士;2001年底―2002年底,进入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实习;2003年初,回国,2003年下半年,在职业生涯的安排中,恰逢光大证券研究所改组,获邀并由此进入证券分析行业;另外,高善文1999年开始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读取经济学博士,2005年9月正式毕业,导师周小川。

“所有过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都跟目前的工作有很大关系,”高善文说,自己在研究生期间专业相对比较侧重宏观经济分析;人民银行的工作在专业内容上与宏观经济的观察分析判断也有一定联系,而且在此期间,还去国外中央银行接受短期培训,了解了中央银行在如何制定货币政策、如何分析宏观经济领域一些比较新的实践。高善文表示,师从周小川的经历,让自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理解经济形势、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过程的一些思路,但由于自己商业研究的对象一定程度上包括中央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以,他会刻意地回避和人民银行有关领导有太多过于密切的接触。

高善文说,“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本人对这个专业(宏观经济分析)也抱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大学生活使他慢慢认识到自己对偏工程性、动手性的专业科目实际上比较缺乏兴趣,而经济分析涉及到很多思考和推理性的东西,动手和实验性的东西相对很少,这成为高善文此后专业研究的主要兴趣和方向。

注重数据和经典而简单的分析框架

相比于“首席经济学家”的称谓,高善文更喜欢自称为“宏观经济分析员”。“我们从事的是商业研究,学术方面的含金量实际上是很低的。”这样的说辞也许仅仅是一种自谦,也许还包含着对职业理解的“自省”。高善文说,“我们不是研究纯粹的理论,我们是商业研究,我们要服务于分析和预测的需要,服务于理解的需要,所以,没有经验数据,没有对经验数据扎实可靠的分析,就不要谈问题。”

对数据和经验事实的强调,高善文称之为是约束自己分析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结论,我都努力有数据方面的支持,而且必须是相对比较扎实可靠的数据和经验证据方面的支持。如果你有一个非常好的理论,包括你对现实的很多问题有一些非常好的灵感和思考,但是这些思考如果不能得到经验数据方面比较扎实的支撑的话,我宁肯割舍。”

宏观经济分析,仅有数据当然远远不够,恰当的分析框架同样是立论的基础。现代宏观经济学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过去几十年间,不同的学派为着不同的理论争论不休。虽然在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方面,学术界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但如何应用这些共识,不同的经济学家仍经常会作出迥异的抉择。“我还是倾向于相信现代经济分析框架和逻辑本身具有一般性,并努力尝试将这些相对比较标准和规范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运用到解释中国经济数据的具体分析过程之中。”这是高善文的选择。

“现代经济学很多标准的分析框架,标准的分析逻辑,在中国市场具有一般性和惊人的适应性,但是它的提出是基于成熟经济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其具体的应用过程(包括很多基本概念、重要的指标和假定)进行一定的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合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和现实的数据体系。”

高善文举出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何应用产出缺口。产出缺口在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是――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何定义和测量产出缺口,在成熟经济中也存在很多争议。

产出缺口一定意义上同成熟经济里所谓的自然失业率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直接把这样―个概念应用到中国经济数据的实际分析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困难:衡量中国经济中的失业率在数据方面非常困难,更不要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自然失业率;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层面,对中国经济的历次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决定过程来讲,劳动力市场的紧张是不是在其中扮演了非常核心的作用,这一点本身也令人怀疑。虽然文献上还有一些基于总量数据来直接对产出缺口做一些数学上的估算,但是完全基于总量数据以及其它一些比较粗略的数据去估算产出缺口,本身可靠性以及它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基础,都不是非常完善。

“这迫使我思考产出缺口这样一个概念应用到中国经济实践应该用怎样恰当的方式去衡量?”尝试过上述各种方法的高善文最后找到了一个他称之为理论上更接近于产出缺口本原含义的概念,“产出缺口在理论上的另外一个定义方法是比较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经济体所有东西的价格具有高度弹性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产出水平;另一种情况是一部分重要商品甚至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存在着粘性(这意味着市场不能随时出清,不能随时灵活调整)的时候所表现的产出,这两种产出的差就被定义为产出缺口。”

使用这个在理论上更接近于产出缺口本原含义的概念,分析中国经济的实际数据,可以观测到中国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同这样一个概念的产出缺口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联系。而且使用这样一个类似产出缺口度量的概念去解读很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包括解释通货膨胀的方向、解释劳动力市场的紧张、解释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增长、解释企业利润的变化等等,高善文的感受是,“因为它的分析过程变得更简单.同时它的解释能力变得更具一般性,解释能力就比较强,而且很可能它的预测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一个关子中国经济的“故事”

我们希望可以看到――个关于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简单但足够清晰的描述,高善文说,可以用一个故事把这个说得很清楚。期待戏剧性结局的读者可能会失望,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经济是处在某一个状态,不管是偏凉或者偏热。比如2002年下半年,当时经济总体上处于偏凉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之中有一部分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除了当时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闲置;另外很重要的是,在全部经济的资本存量方面也可能存在着很多的闲置,比如说,电力、铁路运输等等。在这个背景下,由于内外原因,经济需求突然加速。需求突然加速的原因可能包括:政府换届,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热钱流入和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等等,实体经济部门的盈利2002年的时候实际上也已经恢复到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在需求突然加速的背景下,我们观察到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出现同样的紧张的时候,资本存量方面的资源已经被耗竭了,这表现为:铁路运输紧张、电力供应紧张、煤炭供应紧张、港口、远洋运输紧张等等。资本存量紧张,那么资本的报酬率就快速地提高,大家就去投资,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就高速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利润高速增长条件下,经济的需求就进一步加速。资本存量紧张在宏观层面会看到总体价格水平的快速上升,但是看价格快速上升的构成,并不是劳动力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的快速上升,而恰恰是自然资源品。这是经济波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之前,这样一个紧张状况始终维持,甚至在进一步强化。

“一旦第一个阶段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生产能力释放出来,经济会表现出很多新的特点。

“第一,如果供应能力的增长非常高并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那么我们能够看到各种总体价格指数的全面回落,包括GDP平减指数、PPI和各种商品价格指数的全面回落;第二,在供应能力的增长很快超过了需求的条件下,有一部分过剩供给就会被转移到国际市场上,就会表现为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长;第三,供应能力增长一旦超过需求的增长,意味着资本存量相对已经过剩,资本的盈利就会下降,利润增长率就会大幅度下滑。

“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供给能力快速释放的过程需要扩大劳动力的雇佣,在这个过程会观察到劳动力市场的紧张,这种紧张一是表现在整体就业在扩大,甚至还可能带来劳动力工资的加速上升(劳动力工资的上升速度取决于整个经济中多余的劳动力有多少);另一个是,从劳动力的角度来讲,一方面收入在改善,一方面就业安全感在改善,反过来会带来零售的加速。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消费的加速增长。”

这里仅仅是一些推导过程和由此推导出的经济或许可能出现的种种现象。然而故事的精髓也许就存在于这个并不复杂的逻辑推导过程里。与推导本身相比,比照现实状况的经验数据,像是一个只是事先给出答案的“悬念”。

“拿这个推导观测中国经济从2004年四季度到现在的实际状况,我们看到了各种价格指数的全面下跌,看到了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长,看到了零售的加速,看到了企业利润的大幅减速,看到了登记失业率的降低,看到了劳动力工资的加速上升。

“同样拿这样一个框架去看2002年下半年到2004年三季度这段时间,或者回过头来去分析1992-2002年或1992-1998年这轮经济周期,理论推导结果与经验数据很一致。在这个简单的分析框架下,众多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变得非常容易理解。”

一份印象深刻的预测报告

“既然用这样一个框架可以解释这段或那段时期,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它去预测下一个时期,”高善文说,“由于它在理论上并不是那么复杂,但它对现实数据的解释能力应该还是比较强,预测下一个时期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

平均每个季度都会就市场重点关注的问题推出一份主题报告的高善文,在2004年7、8月份推出了一份分析企业利润的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一个基本预测未来两年,至少对2005年、2006年来讲,企业利润的增长率会持续大幅度下滑,2005年至少会下滑一半,2006年会进一步回到1位数的水平。”当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结论太极端,并且难以接受。高善文仔细检查了自己的推理过程,包括数据分析过程后,仍然倾向于认为这个结论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预测与现实在趋势、甚至程度上都比较接近。

这个报告在2004年中就对2006年的利润趋势做出了一些预测,当时认同这个预测的分析员不多,而现在,很多分析员预测,明年企业利润增长率会继续下滑。

即便是这些已具有相当解释能力的分析框架,高善文仍有所保留,他说:“在未来进一步的追踪和分析过程中,也许能找到其它更好的度量方法,这个一方面依赖于数据的改进,一方面依赖于测量技术的改进,一方面可能也依赖于思考的改进。”

喜欢阅读“冥想性”的内容

商业需求和商业竞争压力,常常迫使证券分析师对许多经济现象及其趋势必须做出非A即B的回答。在一贯温和沉稳的叙述中,高善文除了谨慎地选择恰当的词句,还总会不厌其烦地为那些无法准确达意的表述补充合适的定语、状语或其他修饰,以使之契合或接近其所描述的定义或现象的本原面目。

这位习惯于严谨叙述的经济学家面对着更多试图探究他本人意图的对话者,几乎从不轻易使用任何带有结论性的语言,这一句可能是惟一的例外:“如果不是特别谦虚的话,我感觉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感染能力还不算差,”他这样说。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5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78-04

历年来,都有许多地理学的很好同学,由于没有掌握简答题规范答题,造成在简答题的问题上丢分。针对这一情况,为了避免更多的同学在地理考试中,由于解答题的问题丢分而遗憾,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对简答题的规范答题做出如下几点总结:

一、特征描述类

1.空间分布特征(规律):从方向上进行描述,如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以什么地形为主;②地势――地形倾斜方向、地势起伏状况、哪高哪低;③区域极值

3.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

4.水文特征:流量、汛期、结冰期、水能等。

5.水系特征:发源地、流经区域、终点、长度与面积、支流数目等。

6.地表环境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状况、土地类型、河流发育程度等。

7.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光照、日较差、年较差、降水与热量的组合

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a、b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答案(1)地势大体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理由: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

(2)相同点:a、b两河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两河所处纬度较低,都没有结冰期。不同点:a河流量小,含沙量大;b河流量大,上游水能蕴藏量大。

(3)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地形: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域差异大。水文特征:以冰川融水为主,是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冰川湖泊。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垂直分异明显。

二、原因分析类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

2.地形地势:阴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

6.地面状况。

7.人类的影响。

(二)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

2.地形与地势。

3.与海洋的距离。

5.洋流。

6.人类活动: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使降水增加,围湖造田、砍伐植被使降水减少。

(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

2.海拔高度。

3.天气状况。

4.大气清洁度。

(四)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降水量大,则雪线低;降水量小,则雪线高。

2.气温:气温高,则雪线高;气温低,则雪线低。

(五)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纬度如果越高,则带谱越简单。

2.海拔: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如果越高,则带谱越复杂。

3.热量:阳坡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六)盐场: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地形平坦)、天气和气候特征(蒸发旺盛)等

注意:原因一般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

例2 简述非洲缺粮严重的原因。

非洲气候状况极差,土地贫瘠,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由于长期处于各类列强的殖民统治,生产方式非常落后;科技极不发达,人民文化水平极其低下,各种因素致使粮食产量较低;再加上人口数量增长快,远远超过经济与粮食的承受能力;此外加上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其造成的影响,致使非洲各个国家的贫穷和落后,根本没有粮食的购买能力,所以整个非洲地区处于严重缺粮的局面。

三、评价类

一般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一)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有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协作配套条件

(二)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1.从光照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昼夜温差大小、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

2.从四季的气候条件(分季节分时段)进行分析。

四、措施类

(一)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4)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生态建设;(5)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6)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二)缺水(旱灾)解决措施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摇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三)地震防御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四)能源短缺措施

(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3)控制高能耗工业;(4)能源循环使用;(5)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6)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五)滑坡泥石流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订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六)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措施

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订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七)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华北地区: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6

中图分类号:F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460(2012)03-0026-08

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两大理论体系的对立,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差别,两种理论体系的差别充分体现在经济学逻辑起点的分歧。只有深入分析这两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分歧点,充分吸收容纳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合理的基本内容,才能够在西方经济学本土化的重建中寻找到新的研究对象和新的方法论体系,经济学研究才能解决时代所赋予的新问题。

一、经济学逻辑起点的特性:抽象特征和唯一性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因而必有一个逻辑起点。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等共同构建的完整的结构性知识,逻辑起点作为理论体系中的“元概念”,它不但构成了研究对象中最基本、最抽象的范畴,而且也包含了整个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矛盾,对于该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基本的制约作用。

关于逻辑起点的特征,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中曾提出三条质的规定性:

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

黑格尔把最简单、最抽象的“纯有”作为逻辑的开端,所谓“纯有”就是对一切事物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是最简单、最一般的概念,也是最抽象的概念。他指出,“这个概念可以看做是绝对物最初的、最纯粹的,即最抽象的定义”。(1966:59)黑格尔以“纯有”作为逻辑的开端是与他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所分不开的。为了适合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方法的要求,开端必须是最单纯、最抽象的东西。

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

黑格尔论述了逻辑学开端所包含的有与无的对立统一性,指出“纯有”是有和无的统一。黑格尔说“开端包含有与无两者,是有与无的统一;——或者说,开端是(同时是有的)非有和(同时是非有的)有”(1966:59)。矛盾在逻辑体系的开端中就已经存在,尽管还处于隐含的、未充分表露的原初状态,但是已经蕴含了整个进程发展的全部基因。

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

黑格尔在逻辑史上第一个提出了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思想,他说:“在哲学历史上所表述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也同样是在哲学本身里所表述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不过在哲学本身里,它是摆脱了那历史的外在性或偶然性,而纯粹从思维的本质去发挥思维进展的逻辑过程罢了。”(1980:55)黑格尔在论述了他的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思想后,接着特别提到了逻辑的开端,他说:“但这里须首先提出的,就是逻辑开始之处实即真正的哲学史开始之处。”(1980:191)

黑格尔认为必须同时满足这三条规定性的范畴才能作为逻辑起点,这也是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

对比分析黑格尔所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三条规定性特征,可以看出,第一条论述的是逻辑起点在学科体系中所处的抽象层次;第二条论述了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关系的本质抽象一致性,即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应受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限制——既不可抽象不足,也不应抽象过度;第三条则论述了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历史的社会关系的一致性,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

应该看到,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的要求,是基于自身的逻辑学、哲学体系构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关于理论体系中逻辑起点的一般性特征的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众所周知,马克思就是从“商品”这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起点出发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利用商品作为逻辑起点展开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论述,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多样性都以胚芽的形式存在于商品之中,进而建构起经济学全新的理论体系。置于经济学研究的学科体系之下,关于经济学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应该在黑格尔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考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商品”作为逻辑起点进行理论建构的过程及经验,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表述。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7

文献综述

传媒经济学者在不断进行探索性研究的同时,十分注重对传媒经济的研究进行总结。近年来,对传媒经济研究进行综述和回顾的文献很多。例如,章平和池见星的《10年来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回顾》(2007),戴元光和张海燕的《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上,下)(2006),郑亚楠的《国外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陈中原的《传媒经济学史的简要回顾》(2005)等。章平和池见星通过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做整体上的梳理后,较全面地描绘了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全貌,即新闻传播学研究者构成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主体人员,而经济学、管理学研究者则普遍缺席。传媒经济研究具有突出的应用导向和实践特点,媒介组织经营与管理议题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定性研究占主导地位,研究者大多是独自作战,合作研究自2003年起呈急剧增长态势。报纸媒介仍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研究对象。戴元光和张海燕提出,传媒经济研究应该从传媒经济与人、传媒经济与社会、传媒经济与经济、传媒经济与文化、传媒经济与道德、传媒经济与科技等多角度出发,研究传媒经济如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逐渐形成科学的传媒研究体系。这些综述性研究对我们很有启发。以下本文通过剖析一个典型案例,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传媒经济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模式的思考。

学界争论与传媒经济研究问题

中国传媒经济学在探索和争论中不断发展,通过剖析传媒经济学界的学术争论,更容易认清传媒经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是围绕“传媒经济”与“经济学科”关系展开的讨论。学界代表性的争论是《现代传播》于2006年第1期发表了周鸿铎教授的《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一文(以下简称《传经》),又于第5期发表了支庭荣、谭天、吴文虎教授的商榷文章《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与周鸿铎教授商榷》(以下简称《弃儿》)。这场争论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它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传媒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困惑。《弃儿》与《传经》争论的重点议题是:(1)《弃儿》一直试图《传经》的观点“只有从应用传播学的角度去分析传媒现象,才能保证传媒经济的科学性”。(2)关于行政意志与学术研究的争论。政府行为及其影响是转型时期中国传媒经济中非常突出又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国内传媒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弃儿》与《传经》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3)学科归属与研究方法之争。(4)《弃儿》在商榷中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至少目前看来,传媒经济学或许仍然无法成长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但无论如何,也不应当看作是主流经济学的弃儿。”这场争论有三处给我们把脉学界理论研究的症结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一、理论研究中的理想主义与传媒实务的生态环境的脱离。从实务层面来看,行政意志与学术研究的争论具有现实意义。政府行为及其影响是转型时期中国传媒经济中非常突出又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国内传媒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弃儿》与《传经》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弃儿》认为:“学界不能轻易地以政治因素为借口,规避对于制度因素及制度背后的明辨与慎思”。令人遗憾的是《弃儿》“政治因素与制度因素”一节中到底想“商榷”的内容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从理论层面来说,新古典经济学很少将政治因素纳入标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不考虑政治因素是无法解释许多行为和现象的。正因为这样,现代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新兴领域正在兴起。从实践层面来说,凡是在国内传媒业有实践经验的人都能体会到行政意志的巨大影响力。本人在传媒业工作数年,在地方电视台工作和在中央电视台实习调研中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是行政意志无处不在。这充分说明了传媒经济的行政性垄断的属性特征。其实不仅是监管最严格的传媒业是如此,就是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金融业,也可以说政府“有形之手”无处不在。

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是深化传媒经济研究的必要条件。学界对基本理论问题的争论往往对学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学者参与某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争论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约束条件。例如,掌握本领域理论研究的一些常识,对本领域理论研究感兴趣,掌握一定的争论技巧,等等。其中“掌握本领域理论研究的基本常识”是核心资源。没有这种核心资源,那么在争论中就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则很难说服人,也不可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新观点和意见。

纵观《弃儿》一文,主要是借助于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与《传经》商榷的。但《弃儿》对经济学中一些基本常识掌握得不够准确。其一,《弃儿》运用列举法提出了西方经济学的“几大经济学高峰”,其中包括“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西方经济学”有特定的内涵。不能因为马克思是西方人,就将“马克思经济学”归于“西方经济学”之列。再说,“马克思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能完全等同。其二,《弃儿》将“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并列为“经济学高峰”之列,也是不妥的。因为经济学界比较认同的看法是:诺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有自己的地位,而以凡勃伦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之后,被视为非理论和描述性经济学而为人们所摈弃。旧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有很大差别。

三、没有清晰的概念,理论创新缺乏坚实的基础。《弃儿》之所以很难驳倒《传经》的观点,致命的弱点在于《弃儿》作者没有熟练地掌握自己运用于争论的主要工具――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特别是对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的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比较陌生。这印证了《弃儿》本身批评的一种现象:“最大的问题不是拿着方法找不到问题,而是拿着问题找不准方法。”

《弃儿》提出了“核心的经济学领域”这个伪概念,使争论缺乏坚实的基础。“核心的经济学领域”并不等同于“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如果从“经济学的核心领域”的角度来分析,就核心概念和核心理论而言,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是理性“经济人”,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主体。西方经济学理论之所以很难用于国内传媒经济的分析,其根源就是西方经济学“数不清的概念和理论”都是以理性“经济人”这个核心假设为基础而推导出来的。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而传媒经济的交易市场是一种二元化产品市场,与普通商品的市场交易结构差别很大,价格机制很难直接发挥作用。

积极探索传媒经济研究的未来发展模式

《弃儿》与《传经》的争论是在短链条和窄视野中无法解决的。如果借用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概念,来描述国内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所处的位置和涉及的范围,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传媒经济研究涉及的范围较窄,只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部分环节相关,而且存在很多的断点。受知识能力的局限,只能从窄视野来研究传媒经济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国内传媒经济研究队伍进行资源整合,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完善研究队伍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才能提升传媒经济研究的价值,并在国际传媒经济学界的价值链中处于较高位置。简而言之,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未来发展模式应该是“长链条+大视野”。

首先,传媒经济研究与主流经济学结合的可能性分析。《弃儿》的核心论点是:“至少目前看来,传媒经济学或许仍然无法成长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但无论如何,也不应当看作是主流经济的弃儿。”《弃儿》给人留下的悬念是“传媒经济学何时才能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看点。遗憾的是,《弃儿》没有将它挖掘出来。要回答“传媒经济学何时才能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主流经济学”这个概念。“传媒经济学何时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包括许多子问题。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根据国内大多数学者约定俗成的说法将“主流经济学”假设性地细分为“国内主流经济学”和(国外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提出两个判断:

一是国内传媒经济很难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宠儿。因为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假设“经济人”很难被改造并适合中国传媒经济的特殊国情。在当今经济学界,“主流经济学”有时与“现代经济学”互换使用。更狭义的理解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学,它主要还是以理性“经济人”为核心假设而构建的现代经济学大厦。传媒具有公共属性,不能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出发,来研究传媒经济,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如果国内传媒业不再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那么西方主流经济学进入中国传媒经济学的门槛就低多了。但中国政府不可能放弃自己在传媒领域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因为这样做,会使半个多世纪坚守的意识形态领域和不断演化的传媒制度都成为沉淀成本,在未来面临着无法预测的政治风险。

二是如果得到中国政府倾斜性资源的大力资助和政策引导,国内传媒经济学会迅速成为国内主流经济学的宠儿。我们不能简单地推论“传媒经济学无法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因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主流经济学”的内涵比较复杂。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主流经济学”的内涵,即“主流经济学”可以粗略地分为“国内主流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和传媒全球化时代,这种划分不一定科学。但是,它确实能反映出我国的现实情况,即我国经济学界尚未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支配,国内主流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完全一样。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已有人开始研究《资本论》了,从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队伍就开始出现了,即使在十年浩劫的特殊年代,也没有出现“后无来者”的现象,从而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中国式“经济学帝国”,它具备了向任何领域进军的实力。但是,经济学帝国的成员都会理性地判断进入传媒经济领域进行理论研究是否划算。“需求”已经有了,传媒经济学很需要训练有素的经济学者参与国内传媒经济的研究。关键问题是研究传媒经济的可以预计的收益到底有多大。由于传媒业属于行政性垄断行业,政府掌握传媒的核心资源。如果政府对传媒经济的理论研究投入很多的钱,大量设置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各种专项基金的课题,那么,国内主流经济学中的优秀人才会迅速进入传媒经济领域进行理论研究。钱多了,蛋糕大了,人气也就足了,自然也就火爆了。

其次,“软硬结合”的研究模式,才能促进传媒经济日渐繁荣。深入了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现状,有助于拓宽传媒经济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学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简而言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端,而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本人近年来对“跨国公司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系列研究,了解到许多以前不曾关注的触目惊心的数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是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总体技术自给率不足20%,尤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5-10年,集成电路等核心元器件、高端电子仪器设备和软件仍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的电子专用设备主要是靠进口的,这成为传媒经济中最薄弱的一环。在电子信息技术最核心的领域(集成电路),我国有用的专利技术只占全球的万分之三。在发明专利方面,跨国公司已经占领专利版图的百分之九十七。跨国公司凭借专利和标准优势,从中国获取的专利费是以千亿元来计算的。从传媒经济的产业链来看,上述数据应该是国内传媒经济研究者掌握的“上游”材料,也是基础性资料。

国内的传媒经济研究很少考虑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所处的生态环境,而大多数只限于“软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即围绕发展战略、管理机制、媒介内容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硬科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软硬结合”的研究比较少。其实任何一家媒介单位,都是“软硬结合”的,都有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如果我们对技术、设备不了解,传媒经济“软科学”研究的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也很难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例如,我们常常假设,各级政府掌握了强大的行政资源,就能够控制舆论导向、宣传内容,其实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微软的“黑屏”事件,就深刻地反映了跨国公司技术控制力对未来传媒的影响。还有,美国的高新技术出口管理制度,跨国公司的专利遏制战略,等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信息产业(包括传媒经济)未来的发展空间。这要求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朝“软硬结合”的方向发展,要培养“长链条”的知识能力,形成“大视野”的研究模式。

(作者系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理论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参考文献:

{1}章平,池见星:《10年来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回顾》,《新闻大学》,2007(2),第123-129页。

{2}戴元光,张海燕:《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上)》,《当代传播》,2006(1),第13-17页。

{3}戴元光,张海燕:《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下)》,《当代传播》,2006(2),第7-11页。

{4}周鸿铎:《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现代传播》,2006(01).第97-98,129页。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8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2.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川气东送工程是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我国第五大工程。读川气东送示意图(甲)、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图(乙),回答3~4题。

3. 下列关于川气东送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在湖北省内线路最长

②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避免了穿越长江

③工程沿线自然带表现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④川气东送有利于改善沿线城市大气质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出现的变化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②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③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

④天然气的消费增比幅度上涨最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a、b、c、d四条河流依次是( )

A. 长江、汉江、湘江、珠江

B. 岷江、大渡河、长江、珠江

C. 黄河、汾河、渭河、汉江

D. 黄河、渭河、汾河、汉江

6. 甲城市所在的省(区)计划将d河的水北调,补给c河流域。关于这一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工程难度大,需要修建穿山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B. 该工程修建不会对武汉市带来任何影响

C. 该工程主要目的是缓解c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

D. 该工程修建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下图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7~8题。

2009年11月26日,广东商企投资环北京园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共话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道路,共谋“环渤海”产业承接的方向。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河北环京新城则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

7. 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 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 科技力量雄厚

C. 两地区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 两地区联系交通便利

8. 珠三角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A. 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

B. 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 使得环渤海地区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 利于两地区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9~10题。

9. 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③④② D. ④①③

10.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 )

A. 消费市场扩大 B. 原料供应充足

C. 劳动力廉价 D. 技术水平较高

下图表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读图完成11~12题。

11. 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能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河流湖泊密布,渔业资源丰富

B. 地势平坦开阔,耕地资源丰富

C. 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居住生活

D. 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较多

12. 与长三角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优势是( )

A. 土地、劳动力价格低 B. 交通便利

C. 技术和资金雄厚 D. 对外开放程度高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及其之间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 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 乌鲁木齐、河西走廊、黄河、福州

B. 包头、秦岭、大巴山、南宁

C. 酒泉、兰州、秦岭、广州

D. 拉萨、长江、黄河、北京

14. 图中①④两地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处地势高,④处地势低

B. ①处为干旱地区,④处为湿润地区

C. ①处为背风坡,④处为迎风坡

D. ①处受夏季风影响小,④处受影响大

15. ①所在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青稞 B. 黄麻

C. 甜菜 D. 水稻

下面是两个区域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位于南温带 ②乙地地形为山地、丘陵 ③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 ④甲、乙两地均位于流域分水岭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 甲、乙两地相似的地理环境特征有( )

①海拔高于四周 ②气候较周边地区凉爽 ③干湿季明显 ④植被以草原为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P、Q、M、N为四个不同的地区。读图回答18~20题。

18. 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 P B. Q

C. M D. N

19. 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区当地实际情况的是( )

A. 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 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 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D. 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20. P地区西部沿岸的洋流属于( )

A. 向高纬度流的寒流

B. 向低纬度流的寒流

C. 向北流的暖流

D. 向南流的暖流

21.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干线全长4859 km,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000 km。下图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2)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3)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 。

(4)比较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线输气终点均为能源紧缺地区

B. 两线均经过季风气候区

C. 两条线路设备投资大,但运输连续性强

D. 两线建设不可能破坏沿线生态

22.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2011年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重现“用工荒”。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

(2)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的部分产业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23.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11月1日人民网 2011年10月29日凌晨2:40,南水北调东线穿黄隧洞工程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该工程主体胜利完工。

材料2:京杭大运河北京至长江段地势变化。

材料3: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2)结合材料3简述京杭大运河北京至长江段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3)南水北调的供水区为长江流域,分析长江成为水源地的原因。

(4)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 )

A. 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

B. 基本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

C. 南方与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D. 彻底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24. 读图甲、图乙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

材料2: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石雕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有利的自然条件。

(2)结合材料1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读图乙,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2分析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材料2:中国“新三大地带”示意图和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基本情况表。

(1)分析表格中数据,简述远西部地带的主要区域特点。

(2)列表比较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远西部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10月14日中国食品安全报消息 2011以“高效・生态・品牌”为主题的黄河三角洲(中国・垦利)国际农产品食品暨深加工技术设备展览会在山东东营市举行。本次展会上,共有68个项目签约,总签约价款158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合作,必将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建设黄蓝经济区、在黄三角地区率先发展、在山东半岛率先发展、在环渤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奋斗目标带来新的机遇,注入强大活力。

材料2:2011年6月9日,为了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务院日前批准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并正式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材料3: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9

一、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更加深刻。首先,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阐述,通过对商品和要素的供求理论框架,分析并指出了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实现有效的资源配里的机制。这样的分析虽然能够建立概念的基本要求,但是却没有得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存在一些限制性的假设,如: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充分信息、完全竞争市场等等。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市场经济中人的行为的深层次机制没有被研究。供给和需求对研究资源配置虽是强有力的工具,但是掩盖了供给需求背后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所有的分析都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充分的,因而所给出的资源配置的预测常常与现实不符,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就第一个问题,即供给需求背后深层次上的制度问题进行论述。

回顾经济思想史。自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并不是惟一的,也有非主流的,比如奥地利学派的熊彼特和哈那克,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并不局限于资源配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经济。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活力就在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哈那克则是侧重经济自由、信.息和制度。经济学分析从来没有研究经济主体之间的规范性关系,只是研究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显然,所得出的结

论是非常正确的,但没有现实指导意义。纵观整个西方经济思想史,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主要依据就如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所主张的一样;别除了经济研究过程中的立法、行政、哲学、道德,采用了抽象演蜂的方法,所得出的是人们观察和意识到的最一般的、主要的、基本的,带有共性的推论,我们称其为“纯粹经济学”。

通过一些转轨国家的经验我们发现,那些特别简单地认为自由化、私有化和民主化足以实现转轨显然有好多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已经拓展到研究制度和政治因素,新古典经济学引入了博弃论、信息、合同和产权等。已经不是简单地认为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不在于自由、私有或民主化的程度。其最本质的区别是激励与约束的机制不同。简单来说,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安排给予广大的人民对生产和对创新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它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有约束,这种约束使得他要对自己的经济决策的后果负责。这是两个方面的,千好了有奖励,可又不能乱来;造成了坏的经济后果,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强调在市场经济中激励与约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激励与约束两者缺一不可。但首先是约束,约束使竞争更加有序,竞争可以使约未变得可信,激励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汽车要走必须要有发动机。但是仅有发动机汽车照样也不能开上路,还必须要有刹车装置。每个人要付他的经济后果负责任,也就是说,他要受到约束。从激励与约束角度来分析问题,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就会深化一步。

二、现阶段对激励的反思

按照霍姆斯特姆和迈格仁的分法,激励措施有三种:以科斯和西蒙的理论为基础的工作设定,以克莱因、威廉姆森、格罗斯曼、哈特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的产权激励,以阿尔奇安、德姆塞茨、霍姆斯特姆等人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状态依赖报酬激励。本文针对的是第三种。

计划经济的失效,不仅仅是资源配置上的无效率。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分散的决策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背后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地利用他所观察到的信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计划可以有效地利用经济中的全部信息。而人们之所以愿意去发现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是因为可以从中得到回报,这就是市场经济背后的激励。这里的信息,并不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非常重要,它是人类对规律性东西的总结。但是最重要的知识,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是那种分散在大众中的、非专业的非常本地化的知识,哈那克称之为“本地信息”。是关于当地、当时、不断变化万千的各种知识。这种知识才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即使是在高科技方面,也是分散在各个群体里面,而不是高度集中的。只有发挥全社会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经济才有活力。计划经济的失致证明了哈那克的论点正确。就是在法国和德国这样的非常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由于清规戒律也很多,所以那里也没有产生出硅谷来。以发展高科技的为例。国内都非常关心知识经济,发展高科技的劲头十足,学习仿效硅谷—这一全世界公认的成功典范。但是硅谷是怎么形成的呢?从本质上讲根本没有计划成份,也不是美国政府规划出来的,它是由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而成的。他们之所以愿意创新企业,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商业化,最终通过企业上市实现自身的价值。正是在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下,涌现了无数的人才和财富。同样的道理,以前我们认为股票市场的作用仅仅是筹集资金,而没有想到的是,股票市场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其约束激励作用。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非常多的时候,在不完善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和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对于经济主体和经济行为而言,社会的激励作用非常有限。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激励;约束;再理解

论文摘要:文章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以期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再定义重新定位对市场经济的概念性理解。

一、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更加深刻。首先,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阐述,通过对商品和要素的供求理论框架,分析并指出了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实现有效的资源配里的机制。这样的分析虽然能够建立概念的基本要求,但是却没有得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存在一些限制性的假设,如: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充分信息、完全竞争市场等等。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市场经济中人的行为的深层次机制没有被研究。供给和需求对研究资源配置虽是强有力的工具,但是掩盖了供给需求背后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所有的分析都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充分的,因而所给出的资源配置的预测常常与现实不符,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就第一个问题,即供给需求背后深层次上的制度问题进行论述。 回顾经济思想史。自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并不是惟一的,也有非主流的,比如奥地利学派的熊彼特和哈那克,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并不局限于资源配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经济。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活力就在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哈那克则是侧重经济自由、信.息和制度。经济学分析从来没有研究经济主体之间的规范性关系,只是研究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显然,所得出的结

论是非常正确的,但没有现实指导意义。纵观整个西方经济思想史,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主要依据就如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所主张的一样;别除了经济研究过程中的立法、行政、哲学、道德,采用了抽象演蜂的方法,所得出的是人们观察和意识到的最一般的、主要的、基本的,带有共性的推论,我们称其为“纯粹经济学”。

通过一些转轨国家的经验我们发现,那些特别简单地认为自由化、私有化和民主化足以实现转轨显然有好多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已经拓展到研究制度和政治因素,新古典经济学引入了博弃论、信息、合同和产权等。已经不是简单地认为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不在于自由、私有或民主化的程度。其最本质的区别是激励与约束的机制不同。简单来说,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安排给予广大的人民对生产和对创新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它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有约束,这种约束使得他要对自己的经济决策的后果负责。这是两个方面的,千好了有奖励,可又不能乱来;造成了坏的经济后果,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强调在市场经济中激励与约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激励与约束两者缺一不可。但首先是约束,约束使竞争更加有序,竞争可以使约未变得可信,激励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汽车要走必须要有发动机。但是仅有发动机汽车照样也不能开上路,还必须要有刹车装置。每个人要付他的经济后果负责任,也就是说,他要受到约束。从激励与约束角度来分析问题,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就会深化一步。

二、现阶段对激励的反思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10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陈旧。《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各高校基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即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上仍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围绕经济理论进行填鸭式的数理推导,图形分析,从而忽视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实际和学生特点。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尤其是本科生自身没有太多的经济社会经验的储备,只能死记硬背理论、囫囵吞枣,很难理解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内涵,随着课程的推进,所学经济学理论的增多,往往出现前后章节知识无法很好融会贯通,甚至“一锅粥”的现象。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激励性。以我校为例,对《西方经济学》学习效果的考核是通过总评成绩反映的,总评成绩有两部分构成,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考勤,占总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80%,通过闭卷考试方法考查。由于期末成绩占得比重大,很多学生平时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及时复习,做不到查缺补漏,作业也是互相抄袭,应付了事,寄希望与期末“临阵磨枪”式的突击复习,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西方经济学》教改的具体实施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经济学是一门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在灌输给学生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要避免将经济学学成是“黑板上的经济学”。因此,该课程在讲授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要提示学生制度的差异,国情的不同,甚至社会文化的不同,都会带来经济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启发学生比较研究的兴趣,强化对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共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增强对经济学理论的把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供求定理时,鼓励学生观察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讲到市场论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价格弹性理论,分析不同商品,不同商家的市场营销战略存在差异的原因;又如在讲到恩格尔定律时,启发学生思考恩格尔系数能否作为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黄金指标,如果不能,与学生探讨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出现“水土不服”的原因。通过对该问题的思考,一方面使学生准确掌握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恩格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准确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有适用条件的,经济学定理不是经济学公理,这就更突出了分析经济问题时“中国国情”的重要性。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采取“重点各异”的理论教学。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系统、全面的掌握经济学理论;而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侧重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理论的相关内容,宏观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通货膨胀理论以及简单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数学工具问题,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情况来定。如管理学学科下的很多专业,文科背景的学生较多,在讲课过程中,尽量只使用图表等简单的数学工具,着重对经济理论的定性分析,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而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其后续专业课以及职业特点对数学工具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的运用数理推导和图表分析问题,因而应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数学工具的分量。

2.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多媒体教学。《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图表和公式,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往往忽视了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体会不到《西方经济学》的实用价值,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惰性。因此,应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2.1引入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借鉴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经验和方法,将课堂模拟实验引入教学过程中。课堂模拟实验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现实经济社会的某些经济活动,通过收集数据、归纳整理、观察趋势、进而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规律。课堂模拟实验对师资、设备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上,可以由浅入深,从简单的场景入手,随着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丰富,慢慢增加难度,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训练学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2.2加强案例教学。多媒体的使用为案例教学和学生分组讨论带来了便利,因此应加强案例教学。但应当明确的是,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举例说明。案例教学是从案例的讨论中得出概念、原理、理论等。而我们以往在概念、原理、理论讲解完毕后,通过某些例子来说明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的做法,只是举例,而非案例。案例教学法是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英文中,“案例”与“例子”是有明显区别的。“案例”为“CASE”,其重要的理解在于“SITUATION”,是情形,是一种情形的例;而“例子”为“EXAMPLE”,是指代表同类的另一种样式的例,强调了同类和不同样式,所以举个例子说明之。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做到精心选择案例,积极、有效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指导学生制作ppt在课上进行展示、辩论,最后认真客观的总结评述。首先教师要对大量的案例进行不断地筛选、更新与精炼,使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时效性和综合性。根据教学需要,案例可以是现实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普遍关注的经济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吃透”案例,以便在案例讨论时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处于“问题——思考——探索——再思考——解惑”的积极状态中。其次,案例教学与传统课堂讲授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保证学生较好地发挥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动性,应在课前将案例素材教给学生阅读,准备。最后,要注意把握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以往的传统课堂讲授中,“满堂灌”式的讲述使教师处于主动,学生因机械地接受而显得较为被动。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指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学生是案例课的积极参与者,从最初的案例阅读、对问题的思考、分析,PPT的制作,到课堂陈述自己的结论、辩论,以及最终对案例的再思考、观点结论的再修正,均要求个人或小组各成员参与其中,共同努力达成。因此,案例教学对教师、学生以及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的要求较传统教学模式要高,能够更有助于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强了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的把握,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其团队合作意识。

2.3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实践教学。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年轻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出高校,入高校”就造成这些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完全胜任全部的实践教学工作。而且,很多教学性的实践活动在课堂和实验室中无法完成,这就要求教学要“接地气”,必须要“走出去”,也就是要与企业开展定期的多层面的交流。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指导,学校也能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咨询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此外,在教学中还可采取“引进来”的方法,聘请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讲解实践工作,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尽早接触实战,参与实践,为将来毕业走上社会尽快成为一名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11

关于吴三桂的几个问题

“乾净衕”旧址考辨

清朝殿试时间考

明清鼎革与华夷之辨

石塘隘战役考

明德王府末代王补证

《李安德日记》节译之二

清代老药铺与八旗制度关系初探

《清实录》所载土司承袭事例初析

清代普洱茶与滇东南多民族社会

明清之际浙江将领黄斌卿研究

吴禄贞的社会交游与清末革命

从福建督抚奏疏看中西文化撞击

清代年班土司赏赐述略

论雍正朝对广西泗城的改土归流及黔粤划界事宜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科研究

明清徽州实学与经世人才的涌现

从二十四顷地教案日期的分歧看教会史料的局限

论清代前期的西部边疆开发

近代新疆政治经济开发特点简析

从归庄看明遗民多样性的生存选择

民族英雄关天培殉难新说

"绿杨城郭是扬州"--清初扬州红桥成名散论

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

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与云南人口的死亡

清浊分流:环境变迁与清代大清河下游治水特点

碑石所见清代后期陕南地区的水利问题与自然灾害

宗族与义仓:清代宜兴荆溪社区赈济实态

晚清直隶灾荒及减灾措施的探讨

灾荒与民生:考察陈炽经济思想的新视角

从赘婿地位看入赘婚的家庭关系--以清代为例

对清代徽州分家文书书写程式的考察与分析

19世纪中叶中国矿业生产的估值研究

董含《三冈识略》的成书、肇祸及其改编

延续、更新与断裂:清代以来长沙官方祭祀的嬗变及特点

民间信仰与明清地方社会——以三山国王信仰为考察

清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家用收支账》的文献价值

京郊怀柔芦庄明清碑刻考察记

追忆英雄:南明人物的传说、历史与塑造

清学演进余波中的王国维及其学术思想

天命五年所废大福晋再讨论——兼论满人早期的婚姻制度

康熙四十七年众臣保举皇太子释疑——兼论历史研究中如何正确分析史料

论图海之死——兼论三藩之乱时期玄烨的降臣处置政策

明清政府与欧洲三国的早期接触——以闽粤地方政府为主线

跨越政权的领事保护——清政府对墨西哥华侨“菜苑惨案”的处理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12

不过,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此期有些论著无论选题或是阐述都颇具开拓性。例如,胡钧《中国财政史讲义》是20世纪第一部简明的中国财政通史,其开创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绪论》中作者就“中国财政史之研究法”作了论述,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演绎法和归纳法各有长短,应采用“综较概括,存其所有,审其所详”的研究方法,并提出研究财政史应注意经济史、政治史、法制史和学术史等几个重要方面。二是对中国财政史的分期和内容编排作了探索。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就财政制度演变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所作的理论分析颇有特色。他在《导言》指出:“财政制度与国民经济状况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财政是国家取之于人民的一种手段,人民的经济状况在何种程度,则国家财政的来源即注重何方面。倘若国民的经济状况变了,国家的财政政策也必随之而变。中国从古到今,国家财政政策约有四大变,而其变化都是随着国民经济状况之变化而变化的。”在内容编排上,该书分27章,所论以赋税制度为主,旁及财政起源、货币、会计制度、财政职官等,但内容均简略。从胡、常二书可以看出,到30年代,中国学者通过借鉴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的理论,初步形成研究中国财政史的新思路和学术体系。

此期断代财政史研究,以鞠清远和梁方仲的成就最突出。鞠清远《唐代财政史》虽然只有11万字,却是断代体裁财政史的开山之作,重点在于分类叙述财政收入(如赋税、专卖、官业收入、商税、特种收支等)、财务行政二方面。书中对收入项目的归类比较科学,对财务行政的论述内容较丰富,但对财政支出基本上未予置论,是明显缺陷。梁方仲以明代田赋的征收解运制度以及一条鞭法改革为研究重点,发表多篇论文,资料丰富,分析细致深入,学术影响久远。

第二阶段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

总体上看,此期中国大陆对古代财政史的研究进展相当缓慢,具有新水平的财政史专著几无新作,专题研究除赋役制度史一枝独秀(从广义上说,赋役制度属于财政收入范畴,但当时的成果多数不注意从财政角度去论述赋役制度)之外,亦鲜有新篇。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1957年)之《财政》篇是少有的杰作。该篇“主旨唯在阐述继南北朝正统之唐代,其中央财政制度之渐次江南地方化,易言之,即南朝化,前时西北一隅之地方制度转变为中央政府之制度,易言之,即河西地方化二事”。分别以江南租米回造纳布及关中和籴二例作具体论证,指出转变的枢纽在于武则天和玄宗两朝政局的变化。该文对于深入研究古代财政制度的传承演变具有方法上的示范意义。同时,李剑农的《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9年)和《宋元明清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9年)用不少篇幅论述赋役制度、土地制度等与财政关系密切的内容,对古代财政史研究也颇有助益。相比之下,台湾学者对宋代、清代的财政史研究较有进展。

古代财政史在中国大陆学术界长期遭到冷落,在“”爆发之前当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第一,受政治环境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史学界一直偏重于研究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自然对古代财政除赋役以外的问题鲜加注意。第二,经济学界对财政学研究不太重视,更不待说是古代财政史研究了,因此,在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中,古代财政史教学基本上被放弃,以致研究工作缺乏来自教学需求的动力。中国古代财政史难点甚多,如历代财政税制体系的演变头绪纷繁,田赋、漕运、盐课等制度内容和实施情况错综复杂,既缺乏从事艰苦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所必须的人力物力投入,成果产出自然稀少。至于“”十年间学术研究的停滞,更不待细说。

第三阶段为1978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至2000年。这是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空前繁荣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阶段。其成绩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高等财政院校的中国财政史教学和科研活动一度相当活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少高等财经院校在学科发展、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相继开设了中国财政史课程。为适应教学需要,一批中国财政史教材和资料书应运而生,先后有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教研室编写的《中国财政简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8年)、周伯棣《中国财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和《中国财政思想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中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孙翊刚主编《简明中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等。其中,周伯棣《中国财政史》尽管定稿较早,仍是一部资料比较丰富且有己见的专著。其《绪论》谈财政的本质、财政史的研究范围、中国财政史分期等问题。正文分四编,前三编为古代部分。各章结构为概说、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务行政四个部分,作者自称该书体例是“划期分段,分门别类”。其《余论》对中国财政史上的若干问题作综合叙述,阐述作者对中国财政史全貌与特色的见解。

二,资料的整理与出版有较大进展。为配合高等院校中国财政史课程的教学,各院校或出版社组织编选了一些参考资料。例如,《中国财政金融年表》三册(上中册取自吴兆莘遗稿,洪文金补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1987年;下册根据吴兆莘、洪文金遗稿,刘聚星、林宝清续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是一套以我国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各个朝代所发生的财政金融大事为辑录对象的编年资料书。孙翊刚、徐世钜、左步生等选编的《中国财政资料选编》三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1989年)、国家税务局主持编写的《中国工商税收史资料选编》七辑,取材范围由三代至清代前期,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1991-1995年陆续出版。这些资料选编的出版,对高等院校的中国财政史教学活动起了促进作用。

对研究工作更具价值的应是财政史料的考订与整理。8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对中国古代财政史的基础资料即历代官修正史的“食货志”,作了不少精审的校订、笺证、补遗,成果陆续问世。如梁方仲的遗稿《〈明史·食货志〉第一卷笺证》(《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4期;1981年第1-2期)、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都对该志史料多有注释、纠谬、补遗之功。王雷鸣编注《历代食货志注释》1-5册(农业出版社,1984-1991年)、金少英《〈汉书,食货志〉集释》(中华书局,1986年)、谭英华《两唐书食货志校读记》(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潘镛《〈旧唐书·食货志〉笺证》(三秦出版社,1989年)则以注释、笺证等形式校勘和考释唐朝财政制度的内容。梁太济、包伟民《〈宋史·食货志〉补正》(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引用丰富的文献,对《宋史·食货志》的大量史料作了溯源、校正和增补,是研究宋代财政制度的必备资料,学术价值不菲。鲁子键编选的《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二册(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1988年)是断代区域性专题资料书。作者自述:该书“通过史料的分类排比,于财政运动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就一个地区的角度,较客观地展示出清朝二百六十余年间财政建立、发展的趋势及其特点的大体轮廓”。对清代地区财政史研究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馆藏清代朱批奏折财政类目录》四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1992年)为研究清代财政提供了新的官方档案资料。

三,专题研究范围空前拓展,趋于深入。这一时期的专题研究,从早先的以赋税、徭役为主,扩展到捐纳、屯田、仓廪、府库、专卖、和籴、和买、漕运、俸禄制度、军费、赈恤、财政职官、财政机构、财政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会计、审计、财政思想、理财人物、财政改革等多个方面,从而标志着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的全面展开。其中,除有关财政收入如赋役制度、继续取得突出进展之外,在汉唐之际以至宋代的财务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演变、唐宋的国家预算制度、专卖制度、军费支出、俸禄制度、赈灾制度、仓库制度、财政调度手段(如漕运、和籴、折变等)、会计制度、审计制度、财政思想等方面都发表了一批重要成果。超级秘书网

简述西方经济学的缺点篇13

社会生态模型

[论文摘要】本文从(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共四个

方面,重新梳理了职业决策理论的脉络,分析了西方职业决策理论本身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并结合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初步展望了大学生决策研究中关注社会生态因子的趋势。

国外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但令人困扰的是这一领域至今都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范式。同时,已有的研究对于解释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行为和过程既缺乏有效的解释力,也难以指导职业辅导的实践。为便于理解,本文将已有的理论归结为以下4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职业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基于对已有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作者尝试指出在中国文化下应用西方理论的前提条件和描述解释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局限和困境,并初步提出和阐释了提升职业理论生态文化效度的新思路和未来的理论发展趋势一大学生择业的生态模型理论。WWW.133229.COM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

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从心理学角度的理论主要是强调个人心理属性与职业要求匹配的特质论,如parsons(1908),williamson(1939),holland(1976,1980)等人的理论!,~;从社会学角度的理论如gottfredson对择业过程中社会声望和性别角色的作用,提出的范围限制一妥协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则注重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探讨择业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对择业的影响。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从个人与职业特点之间的匹配这一角度出发的简单职业决策模型。其特征如图1所示:

强调个人一职业匹配的单维度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包括parsons的职业决策匹配模型、holland的个人一职业相互作用模}u、工作调适理论((theoryofworkadjustment)、界限妥协理论(theoryofcircumscriptionandcompromise)、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工socialcognitivecareertheory,scc刀等。

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匹配性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furnham,2001;spokaneetal.,2001;tinsley,2000)otinsley(2000)指出,holland六边形的一致性系数和职业满意没有显著相关。holland职业兴趣的结构,以及是否和如何考虑用这一结构来解释个体的职业兴趣和进行一致性评估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3j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作为一种机械静态的人格观,严重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

二、注重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

在20世纪中期,职业发展理论和研究的趋势之一就是对于帮助控制职业行为的认知变量和过程的关注越来越多(lent,r.w.,brown,s.d.&hackett,g.2001)o[’}gati等(2001)指出职业生涯决策有如下特点:(1)存在必须做出决策的个体和有一个决策要做;(2)有几个备选项,决策者有某些方面和标准,可以用它们对比和评估各个选项来确定最适合的选项;(3)要在彼此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由于许多决策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和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职业决策是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关注过程的职业决策模型的演化趋势和过程是,由早期的受标准化决策理论影响较大的理性决策模型,逐渐发展到强调有限理性思想的理论模型演变,后期的模型逐渐克服了标准化决策模型的理想化和过分理性的特征。标准化决策理论(normativedecisionmakin目是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经典决策理论。该理论相信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vneumann&morgenstern,1947;e.edwards,1954)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并且选项的优势和劣势之间能够互相补偿,某个选项的期望效用是各种效用被各自的概率赋予权重后的效用之和。标准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偏好在决策过程中可以传递(transitivity)和保持不变(consistency)。早期关注过程的职业决策理论都是基于标准化决策理论的思想提出来的。

如果说匹配理论关注的是什么是理想的职业选择,那么过程理论则关注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所有过程理论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个体的认知决策的微观机制展开。各种理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但理论的多样化和概念的不统一本身表明职业决策过程比预想的要复杂。各种过程理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决策过程极端地依赖决策者对价值的评估、概率的判断等等,而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决策就变得简单了,简单到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过程。

三、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研究

职业决策的研究另外一个思路和主题是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影响因素。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作出一个特定的决策。

krumboltz认为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或运用一套作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所导致的一种决策状态。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crites认为是个体无能力挑选或是承诺于一个特殊的,即将准备或进人特定职业的行动过程。哪公诩龙立荣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人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这一研究取向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职业决策困难的检测工具和量表开发使用,以及围绕这些量表结构和应用的研究:careerdecisionscale,(cds)(osipow,1987),careerfactorsinventory,(cfi),careerdecisiondifficultiesquestionnaire(cddq)o}}~作为经验和实践导向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服务于职业辅导的实践,即分拣和筛选出决策困难者,因此有关决策困难的研究在西方理论界也未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其理论逻辑也并不清楚。虽然国内已经有大量关于上述三个工具验证和使用的文献,但这些工具基本构念的文化适应性依然缺少有力的验证。

四、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如果说早期的匹配理论是要回答“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决策?”关注认知过程的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做一个好的决策”的话,那么价值观的研究就是要关注“决策的依据和目标是什么?”

国内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领域的研究相当丰富,如方俐洛、凌文栓等(1996)对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修订和建构;田宝珍(1997)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分析;于海波、张进辅(2003)对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梁龙娟、余贤君对大学生择业标准的研究等等。比较不难发现,国外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有着理论和应用两条比较清晰的线索,研究的主题也相对集中和相互关联。而国内的研究多为以国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的探索,并且国内的多数研究围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领域的研究展开。

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复制性的研究或对国外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并且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成分和结构业没有一个一致的表述。金盛华(2005)认为我国心理学领域对职业价值观研究尚无稳定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很难互相验证。poi如凌文轮的问卷项目主要来源于文献中筛选的职业价值观条目,宁维卫的工具来源于翻译和修订的国外问卷。因此依然有必要进一步地研究。

五、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构想—职业决策研究的新思路

从上述对西方及国内有关职业决策研究的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各种理论的关注视角差异很大,在同一视角下的研究也缺乏统一的表述和一致的结论。随着工作世界的持续变化,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完整地描述和有效地解释真实的职业决策过程和行为,因此也难以在职业辅导实践中应用。同时,由于中西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上差异较大,来自西方的理论也难以有效地描述和解释中国人的择业行为。因此,龙立荣等国内学者基于西方理论本身的问题及其在中国应用的生态文化效度的考虑,开始探索新的关注生态效度的理论框架来描述中国人的职业决策行为。

龙立荣(2006)指出在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的制度环境下,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是择业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个人能够胜任职位的工作(知识经验和能力),与自己的价值观念(包括兴趣)和社会规范(包括社会声望、性别)相符,该职业的就业前景广泛就是合理的。至于这些符合要求的职位或职业在哪种类型的组织、在一个国家的哪个地区,似乎并不重要。因此西方描述和解释择业决策主要考虑(图1所示)的模式,即职业自我与职业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西方人也开始关注组织的差异,但这种考虑的顺序仍然以职业为核心组织的作用是次要的。

基于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特点的分析,龙立荣提出了的大学生择业的社会生态模型的初步构想:(1)西方的择业理论过于注重择业者的职业自我属性,相对忽视职业所在的组织和地区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价值,与中国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差距太大,难以预测和解释大学生的择业行为;(2)择业决策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外,外部提供的职业机会、外部就业机会的社会生态价值也是人们非常注重的优化匹配因素;(3)在整个择业匹配过程中,个人职业自我与组织环境和地区环境匹配度的预测力,大于与职业本身匹配的预测力;(4)人们看重组织环境是出于薪酬待遇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双重考虑;人们看重地区环境是突出地区经济、文化的长久回报价值。简言之,地域、行业、组织等生态因子对个体现实职业决策的预测优于和大于个体职业自我属性(如能力、兴趣)的预测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