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统计学路径分析

统计学路径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统计学路径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DOI]10.13939/ki.zgsc.2016.38.060

1 前 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实现内外部人流与物流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道路的发展日新月异,交通出行方式日益多样化,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求。然而,与此同时,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也越发严重,并且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我国所有的城市中,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道路拥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是关键的因素之一。据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其中44%是私家车,共计1.24亿辆。我国每百户人家的私家车拥有量达到31辆。山东省汽车保有量为1504.2万辆,是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多的省份,在全国十大“堵城”的排名中,济南和青岛分别占据第二位和第九位。

2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的可行性分析

交通拥堵是世界性难题。目前,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采用收取交通拥堵费的措施,来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但成功的范例并不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难以获得公众的理解和配合。在我国更是如此,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收取交通拥堵费是否合理时,有超过90%的公众表示反对。在公众的眼里,道路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本身就应该免费使用。而且公众在购置车辆和加油等消费过程中,已经缴纳了数额不菲的各种税费,如果再来收取拥堵费,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道路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特征包括生产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适当分离性和存在的“享受”性消费。对于道路使用者而言,其在制订出行计划时,往往是根据个人边际成本来选择道路需求,只要感觉出行所获收益大于感知的成本,公众就会选择驾驶机动车出行。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加入而使道路拥挤给其他出行者增加的费用,从而使得边际个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符,最终出行者之间互相干扰,车速下降,产生拥堵问题,增加了出行者的出行时间成本,严重的更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因为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410亿美元,北京市每年道路拥堵给公共汽车乘客带来的时间损失也高达792亿元。除此之外,交通拥堵给出行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长时间的拥堵过程造成出行者情绪暴躁不安,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道路拥堵带来的无法预测的社会成本。因此,从整个社会的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尽管交通拥堵收费在短期内增加了个人的出行成本,但从长期看,其必然会降低整个社会道路交通的出行成本,进而也会节约每一个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因此,交通拥堵收费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

3 交通拥挤收费基本问题研究

3.1 收费区域的合理划定

城市交通拥堵收费并不是在城市所有拥堵的道路上都收费,这样不仅增加了巨大的行政成本,而且也会招致公众强烈的反对。事实上也是不必要的。从交通拥堵收费成功的几个城市来看,都是选取几条最拥堵的道路来进行收费,主要是市中心和繁华商业区。面积一般控制在30km2之内,例如英国伦敦的交通收费区域为21km2,通过收费促使车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有效的转移,极大地缓解了本来拥堵的地区交通。

3.2 收费对象的确定

收费对象选择是否合理关乎到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车辆主要包括私家车、公务用车、出租车、公交车、货车、特殊车辆以及其他车辆等。交通拥堵收费的目的是降低车辆的使用频率,以此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从目前来看,我国城市出租车实行牌照制,总数严格控制在一定规模,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收费;至于货车之类的车辆,我国大多数城市对大货车进城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通常白天不允许进入市区,因此对其是否进行收费要根据不同城市交通拥堵具体情形来制定;公交车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运行效率高,也是我们倡导市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对其也不能收费;真正需要收费的是占绝大比例的私家车,当然在收费时也需要考虑收费区域内居民拥有的车辆,适当给予一定的减免和优惠,保证收费政策的公平性。

3.3 收费费率的合理确定

城市交通拥堵收费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收费金额的最大化,而是通过收费的方式来引导居民合理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如果收费费率制定得太高,给居民带来较大的出行成本,招致居民的反对,引起一些不和谐的社会问题;如果费率制定得过低,则起不到引导和缓解交通的目的,交通拥堵收费将成为鸡肋。因此交通拥堵收费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交通拥堵程度、车辆类型、不同时段、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的接受程度等。例如,对一些大型车辆对道路破坏性大且易造成拥堵则收费相对高一些;在交通拥堵高峰期收费费率也应该高一些;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应该适当提高收费费率,根据上海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的调研,如果上海交通拥堵收费为5~7元/次,可以减少15%的交通量,也减少了超过一亿元的出行成本。当然,在制定具体收费费率时还要采取公众听证的方式,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

3.4 收费时段合理确定

交通拥挤收费时段应根据各城市出行者的出行特性来合理决定。城市道路拥挤一般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期及旅游季节,此时出行人数急剧上涨,尤其是私人车辆出行频率大幅度提高,造成严重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时段可以安排在此时间段,从而促使出行者向高承载率出行方式转移。国外许多交通拥挤收费方案的实施时间设定为整个白天,但由于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高峰期主要出现在早晚,不同城市道路网络特征也使早晚高峰时间段不尽相同,建议中心区拥挤收费时间为:工作日周一至周五7:30―9:30和16:30―19:30时段内,共6个小时。当然,具体收费时段的确定还需要通过准确的交通调查来得出结论。

3.5 拥挤收入的合理分配

拥挤收入的合理分配关系到交通拥挤收费实施的成败。交通拥挤收费所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只是治理拥堵措施的副产品,但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关乎到广大市民对这项政策的支持程度。最合理的分配方式是将这部分财政收入重新投入到交通系统中来。一方面用来改善交通状况,完善道路设施,让那些选择付费的出行者享受出行的便利和节约出行时间;另一方面用来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让那些放弃乘坐私家车出行的市民受益。这样使得所有的出行者都能得到一定的合理补偿,使整个城市的路网系统趋于完善。

总之,城市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城市治理的经验表明,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是提高城市交通效率、降低出行成本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当然,这项政策的出台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全社会不断地论证、实践和努力。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55-04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 500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标,它在衡量国家、科研机构或大学的科研实力,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检索北京交通大学2007―2009年被SCIE收录的论文为例,采用Web 0f Science的“分析检索结果(Analyze Results)”对2007―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发表的1 215篇论文(其中:2007年358篇,2008年405篇,2009年452篇)进行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讨论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科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统计分析

1.论文被SCIE收录作者分析。北京交通大学2007―2009发表的论文被SCIE收录数量在20篇以上的作者一共有24位,具体收录篇数及所占比例(见表1和图1)。

由图1及表1可以看出,其中只有四位作者的论文收录量逐年增加,四位作者分别是JIAN,SS、NING,TG、WANG,YS、LiJ。三年论文收录量持续下滑的作者七位,而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被SCIE收录的论文是逐年递增的。这说明,虽然前二十四位作者的论文收录量中有29.2%作者的论文量呈下滑走势,但是被SCIE收录的论文作者范围在扩大,也就是说更多的老师积极投稿,并且被SCIE收录。这表明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学校提倡的科技创新、激励教师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举措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论文被SCIE收录合作国家/地区。分析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论文被SCIE 收录合作国家/地区分析(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所发表的被SCIE收录的文章中,与国外作者合作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少,但趋势是上升的,与国外合作者的国别逐年增加,合作文章数目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358篇文章作者反映出,与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等15个国家/地区的作者合作发表67篇文章;2008年的405篇文章,其中与美国、新加坡、台湾、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加拿大、英国、北爱尔兰等22个国家/地区的作者合作发表文章88篇;2009年在被SCIE收录的452篇论文中,分别与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台湾、新加坡、葡萄牙、苏格兰、西班牙、比利时、喀麦隆、斯洛文尼亚等24个国家/地区的作者合作发表文章119篇。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的统计,近些年中国发表的SCI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一直占中国SCI总数的20%左右。表2表明北京交通大学的论文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逐年增多,但并未达到平均水平,有进一步开发、提高的可能性,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整体科研能力、提高科研人员国际合作意识。

3.论文被SCIE收录语种分析。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被SCIE收录论文语种分析(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被SCIE收录的论文语种平均90%以上为英语,这是因为SCIE检索工具是美国研制的,编辑语言为英语,收录文献时,英文文献被首先考虑。

4.论文被SCIE收录主题内容分析。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被SCIE收录论文的主题内容分析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每年超过20篇的学科主题有6个,分别是光学、多学科物理学、多学科材料科学、电力与电子工程学、应用物理学、应用数学,其中属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科有5个。可以看出SCIE侧重收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成果,工程技术领域收录的数量不多。北京交通大学被收录的论文大多数由本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学科产出,说明学校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正稳步、健康地向前推进。

三、提高北京交通大学论文被SCIE收录的措施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逐年递增,但增长幅度与排名靠前大学收录论文的增长率相比有较大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研究水平,必须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力争在SCIE收录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上有较大突破。

1.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发表的论文被SCIE收录数量在20篇以上的作者一共有24位,这些作者都是学科带头人,因此在鼓励中青年教师和学生向这些知名度高的专家和教授请教的同时,学科带头人应以自身的经验和学识带动一些教师和学生,提高撰写科研论文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北京交通大学的科研水平和知名度。通过分析,虽然近三年来收录论文达到20篇的作者有下滑趋势,但因为在学校鼓励、学科带头人示范作用下,其他老师也在不断提高质量,增加论文被收录机会,因此,论文收录数不降反增。

2.制定一系列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的政策。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被SCIE收录的论文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较少,因此,学校的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的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去著名学术机构学习进修,参加国际著名学术机构的科研活动和学术团队,扩大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和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动态的能力,增强国际合作意识。

3.投稿时尽量用英文。SCI本身的期刊源多数来自于英美,占总数的60%以上。而我国科技人员撰写的被SCI收录论文中英语语种达90%以上。从北京交通大学2007―2009年的统计结果看,1 215篇论文中只有115篇发表在中文期刊上,其余1 100篇是国内的英文期刊或外刊,占总数的90.6%。由此可见,用英文撰写是进入SCIE的一个重要优势。

4.确切了解SCIE的收录范围。SCIE侧重收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工程技术领域的内容收录较少。所以,准备发表文章的作者应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科学评价体系中获得认可,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珏,方国辉.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中南大学科研论文定量分析[J].图书馆,2008,(2).

[2]韩洁.SCI功能及局限性探讨[J].图书情报论坛,2008,(1).

篇3

Clinical Analysis of Infec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the Formation of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ZHENG Chan-xin,WANG Da-cheng,WANG Zhu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The ni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Beihai People's Hospital,Beihai 536000,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infectious diseas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o understand the propor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 with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Methods All the 60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our hospital with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CNS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analyzed from Oct.2012 to Mar.2015 retrospectively.Results ①the main sources of CNS infectious diseases:47 cases of viral encephalitis/meningitis,6 purulent meningitis,5 tuberculous meningitis and 2 fungal meningitis.②The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was 2:1 and the mean onset age was(42.15±16.83)years,14 to 60 years old accounted 86.7%.3.CSF glucose,chlorine differences in viral and non-viral CNS infectious cas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4.The MRV showed total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positive cases were 5/60 cases(8.3%).Conclusion Viru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CNS infectious diseases.Male patients were more vulnerable to infectious diseases than female S infectious disease tend to occur in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60.The differences of CSF glucose and chlorine between viral and non-viral CNS infections are significant.We need pay attention that a small number of CNS infectious cases may cause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Key words: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us diseases;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是最为严重的感染之一,病死率极高。概括而言可分为细菌性感染、结核性感染、真菌性感染及病毒性感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容易继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加重颅高压,导致病情恶化[1]。真菌性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依赖病原菌的检出[2]。目前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率仍很低,因此国内大部分病例仍为临床诊断[3]。如何在尚无病原学依据的情况下,能根据临床特点、脑脊液结果,影像学检查等作出正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是临床工作者的首要任务[6]。本研究探讨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比例及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北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的患者60例。

1.2方法 根据诊断标准,对病历进行回顾性再诊断,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病历进行列表调查,对病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和头颅MRI,头颅MRV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校正t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2.1 CNS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构成 回顾性调查60例CNS感染病例中病毒性脑炎/脑膜炎47例(占78.3%),细菌性脑膜炎6例(占10%),结核性脑膜炎5例(占8.3%),真菌性脑膜炎2例(这2例均为脑脊液培养出新型隐球菌)(占3.3%)。

2.2性别及年龄分布:60例CNS感染病例中男性占40例(66.7%),女性占20例(33.3%),男女比例为2∶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2.15±16.83)岁,14~80岁,其中14~60岁人数占86.7%,>60岁颅内感染病例仅占13.3%。

2.3脑脊液检测结果 分析60例CNS感染病例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显示47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糖均值为(3.62±0.87)mmol/L,氯均值为(123.71±8.00)mmol/L,11例非病毒性中枢神经性感染患者的脑脊液糖均值为(1.76±0.87)mmol/L,氯均值为,(111.22±7.87)mmol/L,病毒性和非病毒性CNS病例的脑脊液糖、氯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1。

2.4头颅MRV检查结果 6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中有5例头颅MRV提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比例为8.3%。这5例CVST中有3例是病毒性脑炎/脑膜炎,1例是细菌性脑膜炎,1例是结核性脑膜炎。

3 讨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病毒性感染多见,占78.3%,居首位,与既往的报道相近[5]。我们的调查提示CNS感染易感病人以14~60岁居多,占86.7%,因为14岁以下儿童在当地医院儿科诊治,故

参考文献:

[1]史丽娜,张娜,成江,等.颅内感染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930-931.

[2]郭爱华,胡学强.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101例临床特点及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445-447.

[3]董静静,彭晓音,朱汝南,等.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

[4]孔忠顺,陈希琛,马丽萍,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鉴别[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145-148.

[5]杨丽萍,王立文.首都儿科研究所1997―2006年住院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924-926.

[6]郑慧娟,裘云庆,朱佩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31例临床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190-191.

[7]严波,张家堂,赵威等.病毒性脑炎124例脑脊液分析[J].医学院学报,2014,35:430-432.

篇4

Miller将离职意愿(turnoverintention)定义为:离开目前工作与找寻其他工作机会倾向的总体表现或态度。多数研究者认为离职的最佳预测因素是离职意愿。护士离职率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男护士更甚。影响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护士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及外界因素3大类,但是哪些因素对护士离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尚无定论。本科护生是我国今后护理队伍的重要力量,而男护士也正在成为这支队伍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其离职意愿将直接影响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目前,对本科男护生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见。笔者调查本科护生的离职意愿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习和教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对象

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即2004年卫生部将我国卫生职业人群划分的3个地域),每个地域随机抽取3个设有护理本科院系的医学院校,包括海南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咸宁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以上院校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护生共120人,自愿参加调查105人,收回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91.4%。为了进一步研究男女差异,抽取对应学校女实习护生共100人。纳入标准: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年龄大于l6岁;身体状况能够配合完成问卷;意识清楚,无精神性疾病;参加实习至少8个月。

2方法

2.1调查工具

2.1.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和3个条目,测评工作满意度、对未来工作信心和有否缺勤及频率。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评价,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1~5分),是否有成为一个好的护理工作者的信心,从“非常没有信心”到“很有信心”(1—5分),实习期间是否有缺勤(1为否,2为是)。

2.1.2离职意愿量表(TurnoverIntentionScale,TIS):共6个条目,为l~5分计分法,如第1题:您是否考虑要辞去目前的工作?选项为:从不、甚少、偶尔、经常、总是,相应赋值1~5分。总分1~2分(含2分)为离职意愿轻度,2~3分(含3分)为中度,3~5分为离职意愿严重,即分数越高,离职意愿越强。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0系数为0.723。

2.1.3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由61个条目6个分量表组成,包括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与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源、与接触濒死患者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一家庭矛盾有关及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所面对的工作应激强度越高。为了适用于护生群体,本研究修改了其中的2个条目(将第52题“护理工作的负面感受影响家庭气氛”改成“影响寝室气氛”;第59题“因家务琐事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改成“因找工作、考研等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52。

2.1,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ating Scale,SSRS):为肖水源编制,包括10个条目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2.1.5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sQuestionnaire,SCSQ):共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采用0~3级评分I。

2.1.6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icacyScale,GSES):共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2.1.7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分为4个量表,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在本问卷中除精神质的信度在0.51~0.60,其余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

2.1.8护士工作倦怠量表:采用李小妹改编的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工作倦怠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工作无成就。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工作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护士的工作倦怠越严重。

2.1.9总体健康问卷(GenerM HealthQuestionnaireGHQ):GHQ一28中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学Chan教授于1985年编制,具有理想的信效度…。共28个条目4个维度,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分数越高,健康问题越严重。

2.2调查方法

征得被调查学院、医院护理领导的同意后,将所有问卷及调查方法有关说明用快递寄去,由对方派人组织,在实习末期进行集中调查当场发卷并收回问卷,然后再回寄给研究者。

2.3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a=0.05,P值均为双侧概率。

3结果

3.1一般情况和各调查量表得分情况

调查男护生共96人,年龄20-26(22.7+0.9)岁,在三级甲等及以上的医院实习者占95%,满意度较好者29%,有缺勤情况者47%,对成为合格护理工作者没有信心者46%,要读研者48%,独生子女28%,经济自评较好者9%,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41%。与女护生相比,满意度、缺勤情况、工作信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得分为(3.30±0.89)分,高于女护生(P

3.2离职意愿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离职意愿与应激源(r=0.25)、总体健康(r=0.35工作倦怠(r=0.29)呈正相关(P

3.3本科护生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是总体健康、工作倦怠、工作信心和工作满意度,父母受教育程度、读研和工作应激源被剔出方程,方程的决定系数为32.9%,见表2。

3.4各变量关系的路径分析采用路径分析研究

各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其他变量影响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是重要而核心的中介因素。经多次多元线性分析回归,进入路径图的变量及路径系数(P

4讨论

4.1实习期间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及面对的应激

本研究本科实习男护生离职意愿得分(3.30±0.89)分,与女护生的得分相比,离职意愿更强,这说明男护生的专业思想与女护生相比更不稳定,离职情绪更浓,这与许多研究的结果类似。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家人、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护士本应由女性承担,对男性做护士不理解,影响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可,一些患者甚至拒绝男护生为其服务。其次,据统计,大多数男护生报读护理专业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报读的理想专业,导致其职业心态不稳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稳定其专业思想,让其充分了解其在护理岗位上的优势及已经取得成绩的范例,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并清楚地看到在护理岗位中男护士所展现的决策果断、影响力强、精力充沛等优势,在教学中增设一些针对男生的专业课程、邀请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男护士来校讲学。其次,认真为男护生培养和挑选带教老师,避免传递负面思想,针对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男护生的心理特点,制订适宜男护生特点的临床带教计划。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应激两者呈现正相关。本研究也发现,离职意愿与应激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O.25,但是在回归分析中,这一因素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路径分析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中介因素影响离职意愿。这和以往研究中两者有直接关系的结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大部分研究以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对象为本科实习护生,研究对象不同所致;很多研究只是做相关分析,并没有把很多因素纳入进来,如本研究也发现两因素相关,但是工作应激源不是离职意愿的预测因素;在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响下,该应激源对离职意愿的直接影响减小。

4.2中介因素对离职意愿的作用

过往研究已经证明工作倦怠是影响组织成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工作倦怠显著影响离职意愿,倦怠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强(r=O.29)。可以想象,当男护生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对实习持冷淡、负性的态度,实习而没有成绩,感受不到成就时,个体的实习积极性就不会高,实习成绩也不会好,离职的意愿自然也就会产生。

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越差,离职意愿越强。在心理上,男护生常在工作及交往过程中显得不自在,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当其承担以前全由女护士操作的工作时,内心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自卑感及抵触、抑郁情绪等。其次,护理工作还要求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负荷大的特点,工作无法胜任,离职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时,路径分析显示,工作应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强,个体的总体健康水平越差,离职意愿也越强。

受社会传统观念对男护士的偏见及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致使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思想波动大,表现出对护理专业没有信心。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信心呈负相关(r=-0.21),即工作信心越强,离职意愿越弱。提示在以后的实习教学中,我们应改革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制订出一套针对男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从各方面加强护生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减轻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加强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教育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多加鼓励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或男性特殊的操作,使患者不提出异议甚至得到患者好评,以增加其自信心。

篇5

中图分类号 F2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066-04

城镇建设用地受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尤其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1]。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扩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循环积累因果效应。根据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Mydral)于1944年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2],认为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规模扩大之间存在循环积累因果作用:城市第二产业发展―人口在城市集聚―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及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加强城市对产业的吸引力,如此良性循环,形成城市发展的极核。当然这一“良性循环”是基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尤其是交通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和食物供给提高的前提下产生的,同时这一城市化过程还伴随着因家庭规模小型化、消费水平提高以及新生育观念传播等变化而产生的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过程。本文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整个库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1995年和2005年的产业集中指数和区位商,同时结合三峡库区1995-2005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采用路径分析建模的方法,分析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与相关的社会经济因子的关系。一方面重在讨论三峡库区1995-2005年产业布局变化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另一方面重在讨论路径分析模型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研究中的可行性;此外此项研究还为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的规划与控制提供了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三峡库区是指三峡大坝建成后受回水影响的水库淹没区和移民搬迁安置所涉及的区域,位于E106°16′~111°28′、N28°56′~ 31°44′,行政区上包括湖北省的宜昌市区、宜昌县、兴山县、秭归县、巴东县及重庆市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丰都县、石柱县、涪陵区、武隆县、长寿县、江北县、巴南区、江津市。总面积5.8万km2,2004年总人口为2 118.94万人。三峡库区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4%,丘陵约占总面积的22%,平原或坝地仅占4%。三峡库区1995年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为27 362.07hm2,2005年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为37 592.28hm2,并且城镇建设用地平均斑块的面积在增大[3]。

2 研究理论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理论

2.1.1 产业集中指数

集中指数是指一定区域或市县内各产业部门就业人数与居住人数两者的比率,以此测定各产业部门在各市县的集中程度。一般而言,集中指数愈高(最大值为100),集中地区愈少,即表示少数市县就该产业而言,较其他市县更具优越的竞争条件。反之,竞争指数愈低(最小值为50),则表示该产业分散于许多市县,也说明地区或市县彼此相互影响,区域内较少具有显著的优越竞争条件,不同区域产业集中指数从集聚走向扩散,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阶段[4]。产业集中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为产业集中指数;T为区域总人口;H*为占区域该项经济活动半数地区的人口。

2.1.2 区位商指数

区位商是广泛应用于测量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4]。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表示某县市的区位商,a表示该县市某产业的产值,A表示该县市所有产业的产

值,b表示该区域某种产业的产值,B表示该区域所有产业的产值。若区位商大于1,表示

该产业在该市县为相对重要行业;若区位商小于1,则表示该产业在该市县为非专业化产业。

2.1.3 单一土地动态度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是表达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3]。其表达式为:

式中,K为研究期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b分别为研究期初、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区监测的年间隔。

2.1.4 路径分析原理

因果关系是事物内在规律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各个自变量被假设处于相同的地位,实际上事物内部变量之间的因果作用是极其复杂的,一个变量对于某些变量可能是原因变量,而对于另外一些变量则可能是结果变量。路径分析的主要功能就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不同形式,它的着眼点主要在变量作用系数的分解上,它可以进一步揭示多元回归系数之间的变量联系,将自变量简单回归系数分解为直接作用(相当于多元分析的偏回归系数)和各种形式的间接作用。比如,进行两个变量之间的简单回归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回归系数。如果在这两个变量之间加上许多中介变量,形成复杂的因果结构,以路径模型来表示,就有可能将这个简单的回归系数分解为不同因果链条上的作用,得到这一因果关系更具体的形式[6]。

2.2 数据来源

1995年和2005年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来源于中国测绘科学院TM遥感影像解译的结果,1995年各社会经济指标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和湖北省统计年鉴,2005年各社会经济指标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和湖北省统计年鉴。

3 结果分析

3.1 三峡库区产业集中指数三峡库区包含21个县,依次是

利用1995年与2005年21个县市的第二产值与第三产值及人口数量,利用式(1)进行计算得出了三峡库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指数分布表,如表1和表2所示。表1 三峡库区1995年产业集中指数分布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三峡库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指数都有所减少,呈现出分散均衡的态势,表明三峡库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相关的市县都在发展。从第二产业来看,在2005年,集中地市县增加了一个,表明又增加了一个第二产业中心;但是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看,第三产业集中指数在增加,而集中区域却减少了两个,表明第三产业在重点区域得到大力发展。

3.2 三峡库区区位商分析

利用三峡库区21个县市1995年与2005年第二产值与第三产值代入式(2)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见表3和表4。

3.3 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动态度

利用三峡库区1995年和2005年各县市的城镇建设用地,结合式(3)进行计算,得到了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的动态度分布情况。总的来看,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最快的是万州区和丰都县:其次是秭归县、开县、长寿县和涪陵市;城镇建设用地基本上没有变化的是兴山县、云阳县和武隆县。三峡库区的下游区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速率不大。

3.4 路径分析建模

以三峡库区1995年和2005年21个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变化量(X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变化量(X2)、第二产值变化量(X3)、第三产值变化量(X4)、城镇人口(X5)变化量为外生变量,以其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量(Y)为内生变量。采用极差标准化消除量纲后进行路径分析,在所有自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时得到结构方程组式(4)。

由方程组(4)可见,对于整个三峡库区而言,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这也与三峡库区2005年的第二产业的集中指数和区位商有密切的关系,三峡库区第二产业的集中指数呈分散均衡的态势。并且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的影响速度会很快提高;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集中指数在减小,并且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大一点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较高,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而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也相应提高。在三峡库区,城镇人口也是影响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一个指标,其影响力相对较弱。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城镇人口膨胀,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也相应上升。固定资产投资也成为了影响城镇建设用地的因子之一,主要是通过投资拉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使城市建设用地增加。除了第二产业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最大外,接着就是社会商品零售额通过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而影响城镇建设用地,消费增加,也意味着需求量增大,为了满足需求,便会扩大生产,从而使得产业用地的规模扩大。

4 小 结

三峡库区在1995-2005年期间,各个县市的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在库区的下游区受到地形与库区水

位上升的限制,这些县市的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都比较小;变化速度大一点的县市还主要分布在库腹区和上游区的部分县市,这也受到相关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集中指数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正向着集中均衡的方向发展,使得各个县市的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的提升。从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可以看出,在相关县市,第二产业已经具有规模,成为了主导产业。虽然第三产业在部分县市表现出技术水平下降,但是总体来看,区位商的基数在增加,可见第三产业正逐步发展。通过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与相关社会经济因子变化的路径分析建模,得出了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受到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再次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明显的,社会需求增加,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建设占用土地就会越来越多。另外城镇人口和第三产业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也较大,城镇人口增加,用地需求也进一步加大,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要占用一定的城镇土地。为控制城市建设,可以适当地调整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减少第二产业的投资,适当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另外还可以适当地控制城镇人口的数量。

从方法上来看,产业的集中指数与区位商能够很好地反映地区各产业的发展和分布情况。同时采用路径分析建模,能够很清楚地看出城镇建设用地和相关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影响因子对城镇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傅小锋,曹卫东,曹有挥.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以成都新津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0(3):25~30.[Fu Xiaofeng,Cao Weidong,Cao Youhui. Change of Landuse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 in Periurbanization Region:A case study of Xinjin County in Chengdu[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5,10(3):25~30.]

[2]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Li Xiaojian. Economic Geography[M].Beijing:High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1999.]

[3] 曹银贵,王静,程烨.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待刊.[CaO Yingui,Wang Jing,Cheng Ye.Land Use Chang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in Reservoir Area of Three Gorges[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07,Prepared Publishing.]

[4] 王志文.台湾地区都市积聚经济之研究[J].台湾经济,1997,24(7):19~33.[Wang Zhiwen.Research on City Accumulation Economy in Taiwai[J].Taiwan Economy,1997,24(7):19~33.]

[5]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8,10(5):51~54.[Wang Xiulan,Bao Yuhai.Discussion on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Dynamic Land Use Change[J].Progress In Geography,1998,10(5):51~54.)

[6]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Guo Zhigang.Social Statistics Analyzing Methods[M].Beijing:China People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1999.]

Path Analyses of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Constructive Land in Three Gorges

CAO Yingui WANG Jing ZHENG Xinqi2 LIU Aixia CHENG Ye XU Ning1,2

(1. Land Key Laboratory of the Land Resources Ministry, Beijing 100035, China; 2.School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With building of Three Gorges Dam,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especially the economy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has been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urban constructive land in 1995 and 2005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uring past 10 years the area of urban constructive land has increased 10230.21 hm2.The paper uses the dynamic degree of urban constructive lan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speed, then adopts the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location quotient to research the change of the second industry and the third industry, and lastly analyzes the change of urban constructive land and the change of the value of the second industry, the value of the third industry, the capital investment, the value of commodity selling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path analyses model determining the influential extent of different driving factor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value of the second industry is the biggest influential factor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is the smallest one. This research is helpful to the plannin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