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SCI杂志 SCIE杂志 生物学 中科院2区 JCRQ2 杂志介绍(非官网)

分类群

英文名称:Taxon   国际简称:TAXON
《Taxon》杂志由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axonomy出版社出版,本刊创刊于1951年,发行周期Quarterly,每期杂志都汇聚了全球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原创论文、综述文章、研究快报等多种形式,内容涵盖了生物学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学术视野,为生物学-PLANT SCIENCES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科院分区
生物学
大类学科
0040-0262
ISSN
1996-8175
E-ISSN
预计审稿速度: 较慢,6-12周
杂志简介 期刊指数 WOS分区 中科院分区 CiteScore 学术指标 高引用文章

分类群杂志简介

出版商: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axonomy
出版语言:English
TOP期刊:
出版地区:AUSTRIA
是否预警:

是否OA:未开放

出版周期:Quarterly
出版年份:1951
中文名称:分类群

分类群(国际简称TAXON,英文名称Taxon)是一本未开放获取(OA)国际期刊,自1951年创刊以来,始终站在生物学研究的前沿。该期刊致力于发表在生物学领域各个方面达到最高科学标准和具有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全面反映该学科的发展趋势,为生物学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期刊严格遵循职业道德标准,对于任何形式的抄袭行为,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形,一旦查实,均可能导致稿件被拒绝。

近年来,来自USA、Brazil、GERMANY (FED REP GER)、England、Spain、India、CHINA MAINLAND、Russia、Italy、South Africa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在《Taxon》上发表了大量的高质量文章。该期刊内容丰富,包括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专题观点、论文预览、专家意见等多种类型,旨在为全球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和灵感来源。

在过去几年中,该期刊保持了稳定的发文量和综述量,具体数据如下:

2014年:发表文章93篇、2015年:发表文章89篇、2016年:发表文章92篇、2017年:发表文章83篇、2018年:发表文章81篇、2019年:发表文章62篇、2020年:发表文章86篇、2021年:发表文章75篇、2022年:发表文章72篇、2023年:发表文章112篇。这些数据反映了期刊在全球生物学领域的影响力和活跃度,同时也展示了其作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人员首选资源的地位。《Taxon》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生物学领域的知识传播和科学进步,为全球生物学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期刊指数

  • 影响因子:3
  • 文章自引率:0.0882...
  • Gold OA文章占比:17.18%
  • CiteScore:4.7
  • 年发文量:112
  • 开源占比:0.1752
  • SJR指数:0.891
  • H-index:75
  • SNIP指数:1.996
  • OA被引用占比:0.0906...
  • 出版国人文章占比:0.04

WOS期刊SCI分区(2023-2024年最新版)

按JIF指标学科分区 收录子集 分区 排名 百分位
学科:EVOLUTIONARY BIOLOGY SCIE Q2 20 / 54

63.9%

学科:PLANT SCIENCES SCIE Q2 74 / 265

72.3%

按JCI指标学科分区 收录子集 分区 排名 百分位
学科:EVOLUTIONARY BIOLOGY SCIE Q3 37 / 54

32.41%

学科:PLANT SCIENCES SCIE Q2 103 / 265

61.32%

中科院分区表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 2023年12月升级版
Top期刊 综述期刊 大类学科 小类学科
生物学 2区
PLANT SCIENCES 植物科学 EVOLUTIONARY BIOLOGY 进化生物学
2区 4区

CiteScore(2024年最新版)

CiteScore 排名
CiteScore SJR SNIP CiteScore 排名
4.7 0.891 1.996
学科类别 分区 排名 百分位
大类: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小类:Ecology, Evolution, Behavior and Systematics Q1 167 / 721

76%

大类: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小类:Plant Science Q2 132 / 516

74%

学术指标分析

影响因子和CiteScore
自引率

影响因子: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因子越高,代表着期刊的影响力越大 。

CiteScore:该值越高,代表该期刊的论文受到更多其他学者的引用,因此该期刊的影响力也越高。

自引率: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计算期刊被自身引用的次数与总被引次数的比例,可以反映期刊对于自身研究内容的重视程度以及内部引用的情况。

年发文量:是衡量期刊活跃度和研究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年发文量较多的期刊可能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和更高的学术声誉,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

期刊互引关系
序号 引用他刊情况 引用次数
1 TAXON 244
2 AM J BOT 159
3 SYST BIOL 99
4 MOL PHYLOGENET EVOL 95
5 BIOINFORMATICS 77
6 SYST BOT 66
7 BOT J LINN SOC 53
8 PLANT SYST EVOL 45
9 PHYTOTAXA 42
10 MOL BIOL EVOL 41
序号 被他刊引用情况 引用次数
1 PHYTOTAXA 536
2 TAXON 244
3 MOL PHYLOGENET EVOL 138
4 BOT J LINN SOC 116
5 PHYTOKEYS 101
6 PLANT SYST EVOL 97
7 SYST BOT 94
8 FRONT PLANT SCI 88
9 ECOL EVOL 61
10 J SYST EVOL 59

高引用文章

  • Dividing and conquering the fastest-growing genus: Towards a natural se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mega-diverse genus Begonia (Begoniaceae)引用次数:30
  •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the hyper-diverse genus Eugenia (Myrtaceae: Myrteae), with emphasis on E. sect. Umbellatae, the most unmanageable clade引用次数:11
  • Molecular systematics and character evolution in the lichen family Ramalinaceae (Ascomycota: Lecanorales)引用次数:10
  • Untangling phylogenetic patterns and taxonomic confusion in tribe Caryophylleae (Caryophyllaceae) with special focus on generic boundaries引用次数:8
  • A new Annonaceae genus, Wuodendron, provides support for a post-boreotropical origin of the Asian-Neotropical disjunction in the tribe Miliuseae引用次数:7
  • Systematics of Tibouchina and allies (Melastomataceae: Melastomateae): A new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引用次数:7
  • Convergent morphology in Alpinieae (Zingiberaceae): Recircumscribing Amomum as a monophyletic genus引用次数:6
  • Molecular systematics of Caryopteris (Lamiaceae) and its allies with reference to the molecular phylogeny of subfamily Ajugoideae引用次数:6
  • Plastome phylogenomics of sugarcane and relatives confirms the segregation of the genus Tripidium (Poaceae: Andropogoneae)引用次数:5
  •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rigonostemon and its relatives (Euphorbiaceae)引用次数:5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INT ASSOC PLANT TAXONOMY, C/O UNIV VIENNA, INST BOTANY, RENNWEG 14, VIENNA, AUSTRIA, A-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