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诚实守信知识竞赛

诚实守信知识竞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诚实守信知识竞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各单位各部门通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读书征文、先进人物评选、巡回演讲等各种形式,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从2007年开始,组织开展兵团道德模范和感动兵团人物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共评出兵团道德模范48个和感动兵团人物40个。其中,梅莲、闻守国分别获得第一届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姜万富获得第二届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称号,吴兰玉获得第二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在全兵团兴起了学习先进典型、推动各项工作的热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兵团党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下发了《兵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兵团文明委制定了《兵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分工方案》。各单位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一是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成立了兵团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小组,召开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有力推动了兵团“扫黄打非”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二是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兵团二中、华山中学、五家渠一小、农九师中学成为首批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三是开展兵团十佳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经过认真组织,评选出兵团十佳美德少年。其中,朱汉卿、蒋文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好少年称号。四是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民族精神代代传”、“军垦童谣”、“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五是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迎讲树”系列活动成效显著。在中央文明办的部署下,每年一个主题,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2008年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2009年组织开展了“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2010年开展了“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并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百日文化广场”活动、“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兵团党委为基层办实事,加强了团场文化中心和连队综合活动室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总理纪念馆等获得国家补助,实行免费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二是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十一五”期间,中央文明办资助兵团贫困大学生525名,资助兵团贫困高中生500名,资助款达1200万元。三是开展“电视进万家”活动。“十一五”期间,中央文明办等单位累计向兵团赠送电视机4.2万台。四是开展“绿色”电脑进西部活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向兵团赠送电脑1050台。

篇2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培根也说过:“没有一个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从毒奶粉、过期月饼馅到恶意拖欠民工工资、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事件,一个个有失诚信的事件令人深思。现实中,我们不少人往往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才接受诚信方面的教育,把它作为职业道德的一部分,其实已经晚了,因为这时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中职生正处在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会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变化,作为一个奠定他们人生迈向职业道路的基石,职业教育中的诚信教育是相当关键的。在2014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诚实守信教育是我们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企业输送人才,而企业最需要诚信的人才,打造诚信的经济环境就应该从教育抓起,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丧失了“诚信”,经济发展会随之窒息。建立社会主义“诚信”道德体系,从学校做起,从我做起,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争做诚信教育的引路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开展诚信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追求,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坚决杜绝各种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用爱和真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其次,青少年时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进行教育和引导,对于提高青少年的诚信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学校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冲击和影响,而现在的学生已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我们教师应在学生和社会的负面事件之间搭建起“过滤镜”、“防火墙”,担当起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责任,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比如,有的学生看到亲戚或父母的朋友有时不讲诚信也赢得了事业一时的发展,还在同学面前炫耀,这时教师有必要让其明辨是非,说明现实生活中有些不讲诚信的人虽然发财了,但发财的风险和成本太高了,那不过是昙花一现。即使“财”发了,其人品仍穷得可怜;即便“贵”起来,其人格仍低贱得要命。现实生活中因不讲诚信而的例子不是屡见不鲜吗?别人会上你一次当,不会上一千次当;表面上你骗了一个客户,实际上会失去无数个客户。

二、让诚信成为校园时尚

首先,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营造和谐的氛围宣传诚信,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方面要溶入诚信教育。虽然学校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真正的一方净土,职校学生中有的人长期以来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更有甚者,家长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讲诚信的弊病,作为教师要意志坚定,坚持不懈地进行宣传教育。

其次,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这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每个教师都有职责。要求学生做到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不能仅凭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成功与否,要既重视行为结果的意义,又重视行为过程的正当性。要严格按照《学生操行品德考核细则》等来要求学生。

最后,开展各种活动,针对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问题,可以开展 “诚信离我们有多远”、“如何讲诚信”、“讲诚信如何从自己做起”等主题讨论;也可以举办诚信讲座、座谈会、班团队会、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使诚信宣传教育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师生,形成人人讲诚信、时时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诚实,对自己负责;讲信用,对他人负责。不讲诚实和信用的人,对自己对他人都不负责。诚信于己是道德品质问题,于人则是一种社会责任。从小处出发,可以要求学生做好值日工作比如打扫教室、包干区以及排自行车等;在食堂吃完饭必须把快餐盒放到指定地点;自来水龙头随开随关;不开长明灯无人灯等等。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持和制度保障,只有让校园成为和谐校园,走出去的学生才会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无恩不立,无信不立。感恩与诚信,是人生的立脚点,是人生永久的伴侣。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关键在于心怀感恩、拥有诚信,能缓急与共、生死相托。一个经常怀着感恩、诚信之心的人,胸怀自然宽阔,会自觉自愿的给人以帮助,他的成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教育,比如有学生病了,有学生车子坏了,有学生体育课上摔伤了等等,对于伸出援手的人要表扬,但是对于得到帮助的人要教会他们感恩。其实,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学生忽视的值得感恩的东西太多了: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你既然有意无意间接受了别人为你的付出,接受了别人予你的恩惠,那你的第一个反应就该是今后自己该怎样做,怎样用实际行动去感恩。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种非常单纯的回报心理,然而,如果人人怀有这种心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是非常有意义的良性循环,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一种契约。

“教书容易,育人难。”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要坚持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基本精神,做好诚实守信的行为表率,以水滴石穿的坚毅渗透学生,以春风般的胸怀感召学生!让他们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诚信之流的滋润下,越发美丽,让沐浴在诚信阳光中的莘莘学子的人生因诚信而灿烂!

篇3

各学院:

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大力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教助中心〔2021〕24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我校资助工作育人效果,学校决定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大力推进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引导学生珍爱信用,理性消费,提高借款学生的征信意识、风险意识和感恩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突出育人导向,丰富活动内容

各学院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举办图片展、知识竞赛、舞台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评选诚信自强之星等活动,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理性消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和科学理性的消费观。

(二)创新工作形式,抓住关键节点

各学院要创新工作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手机APP 等载体,通过制作H5,开展线上征信金融知识问答等形式,抓住毕业生离校前、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和还款手续时等关键时间节点,对广大学生进行诚信及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国家资助政策。 

(三)将主题教育融入日常,确保活动效果

各学院要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让征信意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入心入脑,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有效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素养与行为。同时还要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努力做到早防范、早教育、早发现、早处置。

(四)精准施策,构建成长型资助育人体系

基于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整体职业发展能力偏低的现状,各学院要从“个性化定制”和“精准育人”的视角出发,结合本次教育活动开展不同系列困难学生素质提升活动,打造困难学生成长需求的育人平台,力求提升其职业发展竞争力。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各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制订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将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二) 积极发动,充分动员

各学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动全体师生,做到全员参与。活动要覆盖到每一位受助学生, 将活动办得有广度、有深度、有号召力、有社会影响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 注重宣传,及时总结

活动结束后,各学院要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向学生处资助管理科报送。报送材料内容:活动时间、举办单位、学生参与人次、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成效等。如有活动图片、视频等资料,一并报送。

四、报送时间及方式

各学院于7月5日前,将活动总结材料纸质版(加盖公章)及相关电子版材料,报送至学生处李月朦处。学校将各学院活动开展情况记录年底工作考核中,并择优上报辽宁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宣传推广。

 

 

 

                               学生处

                             2021年6月15日

 

篇4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也是国家强盛、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近年来,我国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而高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也没有逃脱“诚信危机”的冲击,当前,青年大学生党员的诚信现状总体是健康向上的,在同年龄段的群体中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影响了大学育人目标的实现,探究大学生党员失信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体系,对高校育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诚信教育的积极现实意义

如果说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是一次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那么诚信教育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而学校教育又是诚信教育体系的基础。现在提倡教育是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于是外语、计算机、国际金融贸易、涉外法律等专业和课程都非常热门,不仅学生家长热衷于此,学生们趋之若鹜,办学者也高度重视。这本身没有错,但也要看到,仅有这些还很不够。工具理性要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交融,智商要和情商相平衡,良好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质也是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适时进行诚信教育也是时代赋予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大学生成才立业建设祖国的人格要求。

二、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几点对策

(一)抓好教育,提升诚信意识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注意改进教育方式,更新诚信教育理念,拓展诚信教育内容。一是要进行全程化诚信教育,要把诚信的内容加到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中去,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每个角落。二是要改进教育方式要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紧密联系大学生党员生活和社会实际,充分挖掘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之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诚实守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并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三是要把诚信意识与公民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党员从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出发加强诚信修养,使学生党员从特权思想、官本位思想中解脱出来,按规则办事,使大学走向公正平。

(二)抓好制度建设,建立诚信档案

首先,加强师德规范,充分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一方面要求广大高校教师要有教书育人和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提高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以爱岗敬业和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并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做诚实守信的典范。另一方面,高校也应修订和完善有关教师条例,使广大教师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完善教师的教学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此外,还要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和行为规范,通过他们影响大学生党员诚实守信良好习惯的形成。其次,建立大学生党员诚信档案,记录大学生的诚信轨迹,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诚信,充分引起学生对个人诚信问题的关注,自觉地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树立珍惜信誉如同珍惜生命的理念。大学生党员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有:基本信息、信用记录、各类意见等,可以包括学习诚信评价、工作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择业诚信评价等五个方面。

(三)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诚信校风学风

通过营造自然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崇尚真善美,让大学生在人文熏陶中净化心灵、锤炼人格、提高觉悟,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以先进人物为典范,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使大学生党员学习有方向,赶超有目标,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现实感和吸引力。其次,组织学生党员诚信论坛,广泛开展诚信专题讨论,诚信演讲活动,诚信辩论活动,诚信主题团会、班会,诚信知识竞赛,诚信与失信案例评论等活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诚信、探讨诚信、研究自己及身边的诚信与失信状况及根源,更深层次认识诚信,挖掘诚信的内涵,让自身诚信由一般的认识内化为诚信信念,外化为诚信行为,上升为诚信理论,使个人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升华,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四)抓好诚信考核工作,构建评估机制

针对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行为特点,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要求,对其诚信表现进行客观记录,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成立相应的大学生党员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党员诚信度测评体系是当务之急。一要确定诚信度测评的要素,我们认为可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因素;二要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各级指标,即确定几项能反映大学生党员诚信度要素的具体项目;三要确定诚信度测评的标准,把大学生党员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对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四要选用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和社会中介机构评议,通过诚信度测评体系可以考核学生党员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进一步预测大学生党员个人诚信道德的发展趋势,从而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大学生党员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珍惜自己的信用,终身守信。

参考文献:

[1]杨慧中.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6):44.

[2]唐绍利.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J].商业经济,2008,(8).

[3]朱淑琴&罗慧.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分析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7).

[4]黄晓利,黄文.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与重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0-102.

作者简介:

篇5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人们基本的行为准则,应该成为中职生修养、求知与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中职生应有的基本素质,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少失德失信现象,采取有效途径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德育课程中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措施有:

1.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关键是发掘其内心诚信的情感,并将获得的诚信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中。我主要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学生自查自律表”每天自我评价,并写出与“昨天”对比的进步情况和“明天”要达到的目标;针对不文明陋习,举办“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活动,培养学生诚信行为习惯,增强诚信意识;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开展“我写格言话诚信”活动,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与启发,征集完后在班内开展交流评比,并将部分格言在学校报栏中展出,有的挂在教室外的墙上。

2.发挥教师诚信典范的作用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讲:“耆而信,可以为师。”教师的师德及行为模式对学生的诚信修养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成为诚信的坚守者、监督者与传播者,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必须践行,用诚信的品行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做诚信的表率。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增加情感投入,只有让中职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接受教育的内容,他们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体现诚信,道德教育的成效才能体现。因此,教师在具体的道德教育中要注意投入情感,做到教育者与受教育工作者之间心灵互动,而不是局限于空洞的“说教”,更不是板起面孔训人。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

诚信教育活动的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职业学生比较喜欢活动,职业学校要抓住这一实际特点及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精心安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可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故事、典故等,通过征文、表演、诵读、辩论、演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懂得了诚信,并自觉地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4.将诚信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

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一刻都不能放松,不仅法律常识课、经济常识课、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课、礼仪课要结合教学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理论课和实训课同样要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诚信基础。

5.建立行之有效的中职生诚信评价体系

确立诚信教育评价体系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在遵循思想引导与利益挂钩、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下,设计出一系列可量化的考核标准,如建立“中职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应作为中职生个人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学生的一生。诚信档案应如实记录学生平时的个人表现、学习情况、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情况等,作为学生以后进行综合测评、三好学生评选的参考依据。诚信档案虽然只是薄薄的几张纸,但它不是简单的优劣评语,而是中职生在校期间诚信或失信行为的动态反映;建立中职生诚信奖惩制度,中职生诚信评价体系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相当于褒奖机制,是把三好生评选、推荐优秀团员等与中职生的诚信情况挂钩。失信惩罚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中职生如果出现行为失范和不诚实守信等行为,失信惩罚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学生的失信行为,加大其失信成本,从而对中职生的行为起到制约作用。加大对中职生的奖惩力度,通过对守信和失信的奖励和惩处,让“诚信无价,信用有价”成为大学生的共识。

社会呼唤诚信品质,职业学校的特殊性质要求把学生的诚信教育当做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学生要认识到诚信品质培养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我国职业劳动者的素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