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家庭如何理财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然后,要少到外面去吃快餐,比如说在外面吃快餐一个人一顿花了七块钱,而在家里,一个人只需要花两三块钱就够了。
3最后,要懂得存钱,可以到银行去办理财产品,一个月还能得到利息。
方法/步骤21首先,要把家管理好,因为只要家管理好了,当丈夫下班回到家,看到自己妻子的成果,就会更加努力赚钱养家。
每一个个体都是存在生命周期的,而一个家庭也同样拥有一个生命周期。一般情况下自男女双方开始工作直至家庭新成员的出生这一阶段被称为青年家庭,而家庭新成员的出生直到子女走上工作岗位这一阶段被称为中年家庭,自身退休之后的阶段被称为老年家庭。本文仅以青年家庭为例,探讨一下如何投资理财,建立一个良好的资金循环链系统,聚沙成塔,满足青年家庭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青年家庭”的特点
一般来讲青年家庭具有以下特点:
(一)绝大多数的青年家庭成员都是独生子女
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的青年家庭成员大多是85后,90后,从小被长辈宠着、呵护着长大,任性的时候多点,吃苦耐劳的品质少了点。
(二)绝大多数的青年家庭成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尤其是城镇里的年轻家庭,受教育程度并不低。他们从小到大享受了完整的家庭环境并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具有较高学历的比例和从前相比数量更大。
(三)青年家庭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青年家庭的家庭成员步入工作岗位已有几年,大多从职场新人逐步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之中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
(四)绝大多数青年家庭都处在厚积薄发的阶段
青年家庭在工作经验、财务收入、社会地位这几个方面都在逐渐积累,尤其是一些毕业之后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并且定居的一些青年家庭,高消费、快节奏、房贷、车贷、人情世故、职场竞争等原因,让他们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他们的生活带来许许多多无形的压力,而这也就对他们的家庭生活保障、投资理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青年家庭的理财现状
对于大多数青年家庭来说,由于是刚建立的新家庭,且夫妇二人都比较年轻,投资理财意识淡薄,从一人吃饱全家不管转变为要共同面对来自生活的各种压力,尤其是没有父母经济支援的生活压力,就显得力不从心,心力交瘁。概括来讲一般具有以下现状:
⑴青年家庭年轻有朝气,追求时尚,乐于消费,有的甚至脱离现实,超前消费,月光少爷、月光公主、月光家族大有人在。
⑵最为具体的外在表现 “奴”性十足。一般情况下,年轻人结婚买房,双方父母付了首付,但接下来每个月的月供就成了青年家庭不可逾越的沟壑。依照国际惯例,月收入的1/3是每月房贷还款的警戒线。相关数据显示,眼下有大约三成的购房者每月有超过一半的收入用来还房贷,已经远远超出了警戒线。如果为了工作和生活方便购置了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就会变成 “车奴”。如果办了各种信用卡,到了还款日,就会变成“卡奴”。
⑶理财意识缺乏。据调查,在年轻人中有近41%的人没有理财目标和计划,而剩下的人中也有33%的人有理财计划但没有去实施。大多家庭无财务收支帐本或是流水明细帐,家庭财务状况也只有妻子或丈夫单方面知道,夫妻间大多没有投资理财方面的交谈和规划。
⑷大多无理财规划,得过且过。青年家庭成员由于年轻、身体好、还没有生育孩子,就感觉考虑孩子问题、养老问题还为时过早,因此大多没有投资理财计划,存在只要不举债,只要不月光,就生活美好的侥幸想法。但当困难出现,风险来临时,如果毫无准备,就会陷入家庭经济危机,影响生活和夫妻之间的感情。古人云:贫贱夫妻百事哀,也不是没有它的道理的。
⑸工资的上涨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加剧了青年家庭的经济压力。对年轻人来讲,职场新人职业经验少、技能相对欠缺,收入整体偏低,工资短期内涨幅不大。客观上说,通货膨胀切实存在,国家统计局2014年8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3%,物价上涨,让很多工薪族已经遇到了支不敷出的窘境。
三、青年家庭如何理财
理财是一种态度,诠释着积极、理性的人生。尽早理财,就能为家庭日后的资金需求系上保险,也更进一步向财富迈进。作为正在积累的青年家庭,怎样使用合理的理财手段来增加自身的收入,通过理财,变成“富爸”“富妈”,提高幸福指数,享受到以钱生钱的从容人生,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⑴培养自身的投资意识。“与其买会凋谢的鲜花,倒不如买只债券基金”,一些理财专家提倡青年们在一些节日的时候将礼物换为基金或者是理财产品,而不是去买一些昂贵的礼物或者鲜花,这样可以确保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有所升值而不是贬值。
⑵建立家庭财务账。买一个现金日记帐簿,通过分类统计,掌握整个家庭的开支情况,发现每个月的资金都花在了哪些地方上,从而从中找出存在的资金问题并加以纠正,发掘出可以进一步节约资金的“浪费点”,逐渐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或者是尽可能的将意外支出降到最低,从而加大资金积累的数量,这样可以为投资做进一步的准备。
⑶养成良好的存储习惯,杜绝使用信用卡,省钱消费,当个抠抠族。如积极参与 “团购”、“网购”,充分享受打折优惠。
⑷合理储蓄,让闲置资金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建议预留3-6个月的家庭应急备用金,将每月家庭结余,放入银行进行活期储蓄,如果同期利率低,就将这部分资金购买稳健型投资产品,不要追求高回报的风险性基金。如工商银行的招银进宝之类的银行宝宝类产品,这样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还可以获取比活期更多的收益,此外还可以让这部分资金作为家庭的备用金,以支付突如其来的经济需要。
⑸为家庭配置商业保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月有阴晴圆缺缺,人有旦夕祸福,购买保险,为自己,为家庭增加了一份保障。笔者建议一般情况下,应按照先意外、后健康、养老、理财的排序购买保险。在投保的时候,如果可以尽可能选择最长的缴费年限,能达到用最少的钱获取最高的保障。保险金的适度性,一般按家庭每年交的保险费用占家庭收入的20%以内,不至于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
⑹在当前利率下降通道背景下,如果全部拿去做短期理财产品,不仅投资收益下滑,而且也损失了时间成本。若青年家庭有较多的存款,可以购买一些收益更高一些的理财产品。如宜盛宝,10万元起投资的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一些小额信托产品,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2%以上,但相比前者风险稍大。股市方面切忌跟风投入,实现风险可控性,或借助股票型基金从股市获利。笔者建议青年家庭投资以稳健型为主,切不可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避免风险是家庭在理财过程中坚定不移的信念,建议将家庭总资产的10%作为流动资金,60%用于购买固定收益产品,30%用于风险投资。
四、结束语
理财不是简单地找到一个发财的门路或者做出一项投资决策。总而言之,只有充分分析家庭收入情况才可以选择更适合的理财投资方式,在理财过程之中量力而行是最重要的,绝不能够借钱去投资或者理财,切忌急功近利、盲目跟风,追求短期收益而忽视长期风险。青年家庭要将学习精神贯彻到底,增加经济方面书籍的阅读量,充分分析各种理财方法的实质以及特点,从而选取最为适合的投资方式。
今年44岁的李先生就职于世界100强的IT公司,任部门经理,月薪达到税后46000元。他的工作地点在北京、家在沈阳,这使李先生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每周往返两地。
李先生的两个孩子中,大女儿12岁,小儿子1岁多。太太的首要任务是照顾他们。每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就有6000元,包括小宝宝的营养费、护工费以及女儿的教育费用等。太太的第二任务是经营一家钢琴教室,原本她自己担任授课老师,可小宝宝出生后,她聘请了钢琴教师,钢琴教室每月的净收益目前在3500元左右。
家庭每月的另一项经济收入来自房租。李先生近15年来买下的3套投资l生房产均位于沈阳市黄金地段,租金收入不菲,可达每月1万元。
由于李先生在北京没有购房,他每月支付的房租及往返机票总额大约在6000元左右。“我会把一两个月的机票提前一起订好,这样既省事又可以获取较高折扣。”
还有家庭基本生活开销3500元,娱乐、置衣等额外需要2500元。这样,家庭每月结余41500元。
李先生的年终奖金有8万元,存款利息约1万元,公积金一年大概有约3万元。太太的养老险及车险费用大约1万元,4套房屋的采暖费11570元。
另外,据李先生介绍,在有小宝宝之前他们家每年会有一至两次的旅行,短途花费较少,出国游大概需要3万~5万元,可近两年都没有出游,估计需要等到宝宝长大些了再重新考虑。少了旅行的费用,家庭年度结余有98430元。
家庭资产实现零负债
一般拥有数套房产的家庭都会有些房屋按揭贷款,可李先生家早就过上了无债一身轻的日子。
自用房产面积120平方米,价值90万元。三套投资房产中一套房龄较短的有120平方米,另两套房龄较长的在70平方米左右,共价值160万元。“这不是按照目前的市场报价计算的,而是我用租金回报的方式估计的。”李先生介绍,他并不打算卖房,而是想继续以租金收入增加家庭被动收入,因此没有以市场上同类房屋的售价作为参考,“如果根据市场上的售价计算,这四套房屋会更贵些”。
李先生对经济、金融有着自己的研究,在阅览了大量关于国际及中国近代经济金融书籍后,他认为目前股票市场的低点、经济的低谷还未真正出现,风险厌恶型的他选择回避一切投资方式,包括股市、基金、债券等等。“大概到2011年我会考虑重新介入。”2006年底撤离股市的他有着这样的打算。
目前,家庭现金及活存有25万元,定期存款30万元。其他资产包括购入的车位10万元,汽车5万元(现值),钢琴教室总价值(桌椅及琴)10万元。所有资产总净值330万元。
保障是否还需加强
李先生对家庭的保险状况并不十分了解,而且从未申请理赔。
“我所在公司为员工及家属投保了全面的保险,我个人的保障大概是200万元的航意险、200万元的意外险、医疗方面的10万元大病保险及门急诊、住院保险等等。我太太也拥有一份10万元的大病医疗保障,而孩子的医疗费在我单位可以报销一半。不过我们家每次门诊看病都是自掏腰包,从没有用过这些医疗险。”
此外,太太自己投保了一份养老险,每年缴费大概6000元,但保额多少、如何领取等李先生都说不上来。因为觉得公司的保障已经很全面了,李先生自己也没再投保商业保险。
如今人到中年的他觉得工作压力很大,而家庭重担需要他一人挑起,为了让两个孩子的将来更有保障,他希望可以在健康、安全上更有保障,不知道是否还有加保商业保险的必要,又该选择哪些产品。理财目标分阶段实现
紧缩开支,留足1年生活费
最近几个月,北京一家公司白领刘莉莉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她开始乘坐地铁上下班,外出购物也明显减少了。
她月收入近7000元,除了每月还贷2600元外,以前是“月光族”。金融风暴来袭后,看到国外一些大机构破产倒闭,员工失业,刘莉莉受到很大的触动。“如果金融危机蔓延,国内不少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专家指出,为防范减薪、失业等冲击,家庭应急备用金应留够至少1年生活的现金。
保本第一,活期转为定期
杨先生昨天到银行把16万元活期变成了定期。其中,8万元转为5年期定存;5万元转为2年期定存;2万元转为1年期定存,1万元转为半年期定存。
杨先生这是有讲究的。8万元作为备用金,长期不会动用。而股市在短期内不会彻底扭转,分别存两年、一年、半年期定存,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投资。“今年理财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本。”工商银行理财师周明称,投资者当前应选择货币市场基金、国债、债券型基金等“避风港”,而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产品,以免血本无归。
避免跳槽,稳定收入可靠
在一家大旅行社做欧洲部经理的董先生本来打算辞职和朋友合伙开家旅行社,突发的金融危机让他打消了念头:经济形势不好,出游的人减少了。“不要因为老板降工资就提出辞职或跳槽,降工资总比没工资要好。”专家指出,目前,辞职创业风险提高了,选择投资行业时更要审慎。
理财从第一份薪水开始
不少职场“新丁”发现,自己已成为一名“月光族”。理财规划师提醒,学会如何控制个人的收支平衡与进行合理的投资,了解并学习理财的相关知识,对刚步入职场的新人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理财应从第一笔收入、第一份薪水开始。
第1步:学记收支“流水账”
就职于香港某公司广州办事处的跟单文员小罗,第一个月的工资约2000元。“第一份工资我全部交给爸妈了,到了花钱的时候再管他们拿。”像小罗这种“工资由家长代管”的职场新人并不少见。其实,把工资全额交由家人打理不利于个人理财意识的建立。既然已经独立谋生,就应该学会独立理财。最简单最省力的个人理财方法就是学记收支流水账,把握理财的主动权,可避免花钱如流水。
第2步:尝试稳健小投资
“消费有度,有闲钱马上存起来。”这是时尚白领张小姐的个人理财格言。“我不会乱花钱,比如说逛街购物吧,我也是选择换季的折价商品为主。”勤俭节约,是不少在异乡拼搏的年轻人的性格特点之一。张小姐选择银行储蓄来理财,虽然是最保险的理财方式,但是不是理财的最优方案呢?
单纯地靠储蓄来积累财富,其实也是在削减所获财富的价值。把全部闲钱都放在银行里,怎么可能追上通胀的脚步?所以建议除了选择银行储蓄外,还需关注人寿保险和一些回报型的保险险种。此外,基金定投、股票等都是用闲钱投资的手段。
第3步:定好长期和短期理财目标
阿辉是某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的技术人员,月入4000多元的他对理财有着明确的目标:“现在努力工作赚钱、存钱,都是为了过几年能出国继续深造。”他的理财也以银行储蓄为主。理财计划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自费出国深造、购车买房,对刚出校园的职场新人而言,属于长期计划。应以自己的收入为立足点,列出达到目标的时间表,最好先咨询相关的专业理财顾问。
夫妻失业近半年
今年33岁的冯俊原是国内某大型网络媒体公司驻广州的网络技术人员,月薪8000元,“五险一金”齐全,每年还有季度奖、年终奖总计约4万元。
2008年底,由于公司业务发生了转变,单位作出了主要部门集体迁往北京的决定。已经在广州安家的冯俊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他告诉记者:“我也知道放弃原来的工作很可惜,目前就业也困难,但是我已经在广州安了家,我太太在广州工作,8岁的儿子在广州上学,我根本不可能脱离家庭一个人去北京。这纯粹是无奈之举。”冯俊说。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1月,冯太太任职的某外贸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破产关闭,以前任行政部职员的冯太太也失去了工作,以前每月4000元的月薪也一下子变成了零,“五险一金”的福利待遇也突然中断。这对“70后”夫妻突然双双失业,让两人猝不及防,冯俊说:“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梦。”
失业之后,冯先生也试图寻找新的工作,不过努力半年后,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目前,冯先生凭自己的技术,接任某广告公司的兼职,每月收入约为5000元。“尽管比我以前的薪水少,而且不稳定,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只能先做着。”冯先生说得有些无奈。
相较丈夫而言,只有高中学历且没有特别技术的冯太太的运气就更糟糕,连续找了三个多月始终没有结果之后,冯太太放弃了找工作的想法,希望依靠以前的工作资源,自己做一些外贸类的业务,目前正在筹划阶段,不但没有任何收入而且存在初期的投资风险。
收入锐减支出依旧
这对“70后”夫妻双双失业之后,家庭主要收入从以前的每月1万多元锐减为5000元,但是家庭支出一点也没减少。稍微有点欣慰的是,去年底冯俊入市,投资了8万元购买股票,如今市值已经涨到了12万元。
冯俊夫妇于2006年底在广州海珠区赤岗以公积金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总价为48万元的房子,供期为15年,月均还款3500元。该套房产目前已经升值到70万元。以前夫妻俩有工作的时候,两人每月的公积金有1200元,公积金贷款2300元。失业之后,公积金随之中断,冯俊夫妇不得不每月全额承担3500元的贷款。
尽管冯太太精打细算,但是家庭的各项支出也无法减少。“除了油盐柴米、交通通讯之类的生活开销,加上上小学二年级儿子的学习用具以及一些兴趣班培训课程的消费,每月也需要2400元。”冯太太说,“这些都是无法减少的支出。”
9年前,自儿子出生后,冯俊就为儿子购买了一款教育分红险,每月存600元作为儿子未来上大学的教育基金。以前根本不是问题的600元,现在也成了冯俊的负担。
另外,冯俊的父母在乡下生活,由于年岁已高,没有挣钱能力,冯俊除了每月给500元赡养费外,还另外承担正上大学三年级的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每年约12000元。
现在,冯俊感觉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月入不敷出,更不敢随朋友出入休闲场所,稍微有大一些的支出,就让冯俊觉得特别大压力。
理财目标如何调整
长达半年的失业期,冯俊不得不考虑重整财务,调整理财目标。
冯俊夫妇都是工薪阶层,婚后购房养子,储蓄并不多。目前除了一套正在按揭的房子,12万市值的股票之外,冯俊还有15万元的定期存款以及5000元左右的现金。
失业之后,冯俊夫妇一下子失去了各种福利,没有了任何的保险保障,也没有什么新的投资渠道帮助快速增长财富。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冯俊希望通过重整财务,调整投资保障计划,尽管放慢速度也要争取实现以下理财目标。
目标一:冯俊在广州海珠区的房子是三室一厅,考虑到家里只有年迈的双亲,而且两老人身体都不好,冯俊决定在明年将父母接过来。不可否认的是,增加两口人,家庭消费必然会增加一定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