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微波通讯技术

微波通讯技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微波通讯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微波通讯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TN9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71-02

引言

通常人们把通信使用什么频率,称为什么通信。如把30~300千赫称长波用于通信称长波通信,把300~3000千赫称为中波用于广播,称中波广播,把3~30兆赫称短波用于通信称短波通信。 在电信领域通常把3~30吉赫(1吉赫=1000兆赫)频段的通信,称微波通信。微波通信属于视距通信直线传输,即两个微波站间是直通的中间应无任何阻档才能形成良好的无线电波传播条件。

一、微波接力通信特点

(1)长、中、短波波段总共带宽不超过30兆赫,而微波波段带宽达30000兆赫,频带宽度约为长、中、短波带宽的1000倍可容纳大量的通信波道,每个波道可通电话几千路或几十路电视。

(2)天电工业干扰以及太阳黑子的活动对微波通信影响很小可以不予考虑。

(3)微波具有与光波一样沿直线传播的特性,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两站间的距离不能很长。微波是在空气对流层中传播,由于地球表面的反射以及对流层气象参数的变化而产生衰落为了获得比较稳定的传播特性,相邻两站的距离一般在30~50公里,以接力的方式实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

(4)由于频率很高波长很短可以制成方向性很强,尺寸又小的天线不仅架设方便,而且大大减小了发信功率,大大减轻了相互之间的干扰。

二、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组成

一条微波接力通信线路,通常由终端站、枢纽站、分路站(也有不设分路站的)和若干个中继站(也称再生站)组成,长度在几百公里甚至长达一、二千公里。如图1所示

2.1终端站

处在微波通信线路的两端,一般都设在省会以上的大城市。它将数字复用设备送来的基带信号或从电视台送来的电视信号,经微波设备处理后由微波发信机发射给中继站同时将微波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经微波设备处理后变成基带信号送给数字复用设备。或经数字解码设备处理后还原成电视信号传送给电视台。

2.2枢纽站

大都设在省会以上大城市,处在微波通信线路的中间。

2.3分路站

又称上下话路站,为了适应一些地方的小容量的信息交换而设置的,设备简单,投资小,这样可满足一些中小城市与省会以上城市进行信息交流,这种站型一般很少设置。

2.4中继站

是微波通信线路数量最多的站型,一般都有几个到几十个。中继站的作用是将信号进行再生、放大处理后,再转发给下一个中继站,以确保传输信号的质量。所以,中继站又叫再生站。由于中继站的作用才使得微波通信将信号传送到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

三、数字微波机产生误码的原因

目前铁路微波通信使用的数字微波机,在维护中产生误码率是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设备故障、传输衰落以及码间干扰、邻近波道干扰等诸多因素所造成的通信中断及性能恶化,都可以从误码上反映出来。因此,如何正确判断误码的产生和确定其出现的区间是我们维护人员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3.1固定恶化成份

不管有无其他形成误码的因素,而自身存在并以固定的量影响误码形成的哪些因素。他包括码间干扰和设备的不完善性。这些因素以对理论归一化信噪比的恶化量来评价。设备的不完善引起的恶化量主要有:(1)调制器不理想,存在相位误差和寄生调幅。(2)延迟解调的相位误差,即由于收发频率及延迟时间的不稳定会带来查考载波的相位误差。(3)位同步偏离最佳取样点。(4)判决器的幅度鉴别率。因为任何判决器都有一定的幅度鉴别率,即有一个最小判决区,在这区域内的信号电压将无法正确判决。(5)码间干扰。这是由于传输特性不理想引起的,主要取决于中频滤波器的贷款和型式。(6)勤务调频的影响。在设备中采用对微波载频进行附加调频的方法来传送勤务是,对祝信道的误码性能将有影响。(7)其他恶化因素等。

3.2恒定恶化成份

它与外界的干扰有关,但与传播衰落无关。也就是说和有用信号同时衰落的干扰,其信号干扰功率比不随时间而变化(同路劲内的同频率干扰)。这里主要包括:(1)回波干扰。主要由收发馈线的多次发射引起的。(2)同路由天线前后耦合干扰。(3)同路由同极化邻近波道干扰。

3.3变动恶化成份

它不仅与机内噪声或外界干扰有关,而且还与传播衰落有关。这里主要包括(1)热噪声。在衰落发生时,它是一种主要的干扰来源。(2)干扰噪声。它包括同波道干扰,交叉极化邻近波道干扰,站内发收干扰,分支或交叉电路更换频率时的前侧干扰。在同波道干扰中,包括不同路由天线的前后耦合干扰,越站干扰,不同路由分支电路天线的前侧干扰。

上述三种恶化成份造成了数字微波机的误码,就第一个固定恶化成份而论,若设备自身出故障:元器件老化、损坏、接插件接触不良、脱焊、温度高等因素引起频率偏移,产生相位差,放大倍数降低,自动增益失控等造成信道误码率高。例如:中频调制解调机――相位解调盘是数字微波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电路比较复杂、元器件多所以故障率较高。此盘主要由鉴相器、相位误差检测器、压控振荡器、码判决再生器、始终提取电路、公务发达其和伪误码监测脉冲产生器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输入70MHZ 4PSK信号,从中解调出基带信号;用瞬时判决,再生出码信号,送到收信逻辑盘;为本盘和整机其他部分提供17.184MHZ的时钟信号;为控制逻辑盘提供伪误码监测脉冲;从70MHZ4PSK的浅调频信号中,解出公务信号送给监控机架。这里鉴相器相位误差检测器和VCO构成一个科斯塔斯环、锁相振荡器。此振荡器恢复出一个收端本地参考载波,它与外输架环入微波机对方,以确定对方问题(此时无法确定微波两站高频架哪一方问题)。通过a、b、c的环路测试即可定出数传、本机、对方微波机的故障区间。

四、数字微波机误码的判断及处理方法

观看眼图是一项重要工作。利用示波器,根据眼图的开启程度及清晰度衡量误码间干扰的情况。眼图的恶化说明了信噪比降低、有码间干扰、发送脉冲点评波动及电路不匹配所产生的反射引起等因素,从而导致误码率的增加。因为眼图是基带数字脉冲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在示波器上显示的图形具体说是把一串数字脉冲信号重复地显示在一个周期(一个脉冲宽度)上所形成的。另外观看延时差,确定两路信号对齐程度也是一种方法。实际工作中通过工作路由及各盘告警情况,确定出中频机架上故障的分盘部位。

4.1高频架故障的处理

高频架有两套收发信机,收发频率高在2000MHZ以上,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测试,确定问题也困难。出观看面板上收发参数值外,只有在70MHZ中频出之前一级主中放盘的输出、输入点进行测试。再就是将两个波道(2波道、6波道)各盘交接口处、或收发口接口处进行互换,大致确定范围。

4.2分盘故障的处理

分盘电路一般是由逻辑电路、集成、数字电路分立电子元件组成,在读懂电原理图之后,由输入级查找。在维修中,分立元件故障率最高,例如:变容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电容等易出现性能变差、损坏或接触不良等。另外、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电路中各工作点、频率、相位也发生偏移,过一段时间就需要调整、变动电位器参数。如比特合成盘、相位解调盘都是锁相环电路断开哪一点,影响整个工作状态,调整电位器较多、受频率影响大,某一点调整不好,影响整个机盘的工作状态。

五、结束语

经过长期的工作,对数字微波机的性能,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总结出了一些维护经验,但也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中频调制解调机组合路由Ⅰ、Ⅱ路德切换,从理论上分析室无损伤切换,但实测中,通过误码仪观测是有损伤的,瞬时间Pe=10-3。

(2)遥控清楚按钮的通断影响Ⅰ、Ⅱ路的切换,但理论上分析是不影响的。

(3)中频机架Ⅰ、Ⅱ路的相位解调盘,收信逻辑盘Ⅰ、Ⅱ路不能互换,但电原理图完全相同,这是否与整机调试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数字微波机误码的分析,是的对铁路数字微波通信机的维护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在使用中得以更好的维护,确保通信传输通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海寰.微波通信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

篇2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20-03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ifferent Cardioplegia on Immature Myocardium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ANG Penggao1LUO Shuying1NIU Songtao2ZHANG Weidong3

1.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College of Public Health,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2.The Central Hospital of Luohe,Henan 462000;3.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Epidemic of Disease and Health Statistics,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focus primarily on comparing th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 of 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HTK)cardioplegia with cold crystalloid cardioplegia and cold blood cardioplegia in infant open heart surgery,to explore the most suitable myocardial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Methods 60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ized into three groups.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as instituted,and then the ascending aorta was clamped. Serum levels of endothelin-1(ET-l), creatine kinase(CK),creatine kinase MB(CK-MB),and cardiac troponin T(cTnT) were measured.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SAS9.13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Before ischemia, cardiac function and leakage of myocardial enzyme were comparable in three group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ischemia auto- beating ratio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nd C. ET-1,CK,CK-MB and cTnT leakage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nd C(P<0.05). Conclusion In the period of aortic cross-clamping, after perfusion HTK cardioplegia one-time,the effect of cardiac arrest gratification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and HTK cardioplegia can alleviate th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o immature myocardium.

[Key Words] HTK cardioplegia; STH cardioplegia; Cold blood cardioplegia; Immature myocardium; Myocardial preservation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7%~0.8%[1],近年来,小儿心脏外科先天性心脏病的纠治向复杂、危重和幼龄化方向发展。本研究旨在将HTK停搏液应用于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并与目前临床常用的STH冷晶体停搏液和冷血停搏液进行比较,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的最佳方法,为完善婴幼儿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提供实验依据,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1研究对象

以2006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60名手术患儿。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7~38月,平均(18.5±9.0)月;体重7.5~14.0kg,平均(9.5±1.0)kg。本次研究均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

2方法

2.1实验分组

依据完全随机设计的原则,将60例患儿分成HTK停搏液灌注组(A组)、STH停搏液灌注组(B组)和冷血停搏液灌注组(C组),每组20例。

2.2灌注方法

按照实验设计分别灌注心肌保护液。

A组:经主动脉根部靠重力作用一次性低压灌注HTK液(8~10℃),40mL/(kg・次),持续6~8min。

B组:先转流降温,STH液降温至4℃,经主动脉根部加压灌注,首次剂量为15mL/kg,然后每20分钟灌注8mL/kg。

C组:先转流降温,冷血停搏液为从氧合器引出氧合动脉血,按1∶4比例与Fremes液混合,冷血停搏液降温至12~14℃,首剂15mL/kg诱导停搏,每隔20分钟灌注8mL/kg。

2.3实验室检测方法及指标

研究对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12h,24h,48h和7d,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6mL,应用血浆内皮素-1(ET-l)、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T)试剂盒分别在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

标本检测时,为消除体外循环时血液稀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同时测定标本的红细胞压积(HCT),以麻醉诱导前的HCT测定值为基础值,并根据Taylor公式对测得的数据予以校正。Taylor公式为:稀释后物质含量的校正值=(实测值×基础HCT值)/取样时HCT值。

2.4统计学处理

应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一般情况

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病种及病情在3组中分布经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均衡,见表1,2,3。

3.2血液样本实验室检测结果

3.2.1停搏前3组间血浆ET-l含量,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4,P=0.24);再灌注后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浆ET-l含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1,P<0.01);在使用不同停搏液的病人其血浆ET-l含量不同(F=21.11,P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停搏液和测量时间无交互作用(F=1.21,P>0.01),见表4。

3.2.2停搏前3组间血浆CK含量,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P=0.21);再灌注后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浆CK含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1,P<0.01);在使用不同停搏液的病人其血浆CK含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7,P<0.01);不同停搏液和测量时间无交互作用(F=1.47,P>0.01),见表5。

3.2.3停搏前3组间血浆CK-MB含量,C组血浆CK-MB最高,A组最低,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1,P=0.24);再灌注后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浆CK-MB含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6,P<0.01);在使用不同停搏液的病人其血浆CK-MB含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4,P<0.01);不同停搏液和测量时间无交互作用(F=1.53,P>0.01),见表6。

3.2.4停搏前3组间血浆cTnT含量均为0;再灌注后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浆cTnT含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18,P<0.01);在使用不同停搏液的病人其血浆cTnT含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2,P<0.01);不同停搏液和测量时间无交互作用(F=1.49,P>0.01),见表7。

4讨论

ET是内皮细胞分泌的含有21个氨基酸的生物活性肽,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血管收缩物质之一[1]。人的ET有3种类型:ET-l、ET-2、和ET-3,其中ET-l活性最强。ET-1的心肌损伤作用包括:(1)使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律失常、心脏挛缩及缺血坏死[2]。(2)使心肌细胞内钙超载。(3)干扰心肌能量代谢。(4)加强脂质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缺血损伤。

本次研究,分别检测了不同时间点几种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血浆含量情况,并作为评价三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中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的指标。作者发现HTK停搏液组其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提示HTK停搏液能充分满足内皮细胞在心脏停搏期间的能量供给,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减少ET的合成并减轻ET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与范国华等[3]研究结果一致。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中,正常人血清中CK含量甚微,当上述组织受损时,CK进入血液则其含量则明显升高,但特异性较差。本研究三组再灌注后血浆CK含量均明显增高,至第7天时恢复至正常。但在各时间点A组血浆CK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说明A组心肌损伤较小,HTK液能减轻心肌损伤。与国内外报道一致[4,5]。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对心肌损伤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并有极高的诊断符合率。故临床上常用CK-MB对心肌损伤和急性心肌梗死做出早期诊断。本研究发现三组再灌注后血浆CK-MB含量均明显增高,至第7天时接近正常,但在各时间点A组血浆CK-MB含量均明显低其他两组,提示A组心肌损伤轻。国内也有类似的报道[6]。

血浆cTnT检测是目前诊断心肌微损伤最特异的方法之一[7]。结果显示,主动脉开放后三组血浆cTnT含量均明显增高,至第7天时接近正常,这表明心肌的不可逆性损伤是存在的。各时间点A组血浆cTnT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组,表明HTK液组心肌损伤明显较小,与陈晓东等[8]研究结果一致。

鉴于以上,HTK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优于其他两组,适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Nagai M,Kamide K,Rakugi H,et al. Role of endothelin-1 induced by insulin in the regulation of vascular cell growth[J]. Am J Hypertens,2003,16(3):223-238.

[2] Wedgwood S,McMullan DM,Bekker JM,et al. Role for endothelin-1-induced superoxide and peroxynitrite production in rebou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inhaled nitric oxide therapy[J]. Circ Res,2001,89(4):357-364.

[3] 范国华,黄杰,涂仲凡,等. 未成熟心肌停搏液成分的实验研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24(5):322-325.

[4] Fan LL,Teng J,Zhang RD,et al. Protection of oxyphenamone on myocardium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 heart[J]. Acta Pharm Sin,2005,40(6):507-512.

[5] Vogt S,Troitzsch D,Abdul-Khaliq H,et al. Improved myocardial reservation with short hyperthermia prior to cold cardioplegic ischemia in immature rabbit hearts[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0,18(2):233-240.

[6] 钱有辉,林慧庆,黄杰. 未成熟心肌停搏液成分的实验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3(6):45-47.

篇3

中图分类号:TS73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06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31

电力通讯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通讯效益,改善电力功能和服务质量,对电力系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电力通讯工作起步较晚,通讯技术还不成熟,自动化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力通讯工作的发展。如何结合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内容实施针对性控制,对其工作模式进行转变和协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

1.1 载波通讯设备

载波通讯设备主要包括载波机、音频架、高频架、载波配线架等。在工作的过程中载波通讯设备主要完成通讯的调度、载供和调节,实现电力通讯中载波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其核心为载波机。载波机主要完成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中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依照规范对采集到的用户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将原始信号频率转变为与系统传输需求相协调的信号功率,从而保证信号顺利传输。

载波机在当前电力通讯中应用非常普遍,已经成为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中的重中之重。常规载波机多为电力线载波机,其主要包括自动电平调节系统、载供系统、调制系统和振铃系统四部分内容。调制系统负责原始信号频率的调制,将信号频率经过两级或三级调制转变到与系统相协调的信号频率范围内;自动电平调节系统主要负责电平波动的调整,通过自动电平调整装置补偿各种因素引起的电平变化,使其保证在信号传输需求范围内;振铃系统可以将电力调度通讯中的电力线载波机设置为自动交换系统,从而保证自动振铃呼叫续接;载供系统主要通过载波装置完成系统的控制。

1.2 微波通讯设备

微波通讯与载波通讯不同,其主要依照站型状况完成收发微波的任务。常见的微波通讯设备主要包括终端机、收发信机、微波配线架、天馈线等。终端机负责信号的收发控制依照一定的规律将信号接收或发送出去,实现电力通讯;收发信机通过频率信号的上变频或下变频转换将信号进行接收或发送。

1.3 光纤通讯设备

光纤通讯设备主要包括光端机、光中继机和数字通讯设备。光端机负责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中光纤的接收和发送,由光线路码型变换装置和输出接口完成PCM电端机和光纤传输线路中信号的转换,主要完成信号的二进制数字处理。除此之外,光端机还能够实现信号的监控,完成信号报警等;光中继机灵敏度较高,能够在较长的距离中实现光纤信号的可靠传输,大大改善了电力通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该装置是光纤传输的接力站,可以加大传输距离,保证电力通讯效益;数字信号传输的效益一般优于模拟语音信号,数字通讯设备就是以数字信号为桥梁的模拟语音信号传输装置,主要实现信号的脉冲编码和调制、数字复接等。

2 电力通讯网络的工作模式

2.1 电力通讯系统的分析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构成了电力通讯系统的基础结构,其载波通讯设备、微波通讯设备和光纤通讯设备均可以实现通信信号的传输及处理,完成信息交换,其主要模式如图1所示:

在该系统工作的过程中输入设备完成信号的采集和输入,将信号源产生的信号传输到电力通信自动化装置中;交换设备实现信号的交换,将载波信号、微波信号、光纤信号等转变为数字信号,利用信道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如载波通讯设备中的发信部分;传输完成后通过载波通讯设备、微波通讯设备和光纤通讯设备等的信道输出设备将信道传输的信号解调,还原成原有的信息形式,从而完成通讯。信道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外部噪声源的影响产生信号失真。

2.2 设备的主要工作模式

不同的电力通讯方式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其具体状况见表1:

载波通讯设备主要为电力线载波通讯方式,该通讯的过程中主要以高压输电线路作为通讯通道,通过该线路及交换机完成区域间信号的传输。电力线载波通讯工作的核心为载波机,该设备在长途线路传输中可以将原始信号调制为数字信号,从而保证通信传输质量的需求。与此同时,电力线载波通讯中还设置增音机,对信号衰减进行补偿。

微波通讯设备主要为微波中继通讯方式,该通讯方式通过无线电实现信号的传输。微波中继通信方式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两端的微波站发出微波信号,借助中间转接站实现信号在频带上的搬移,由载波机完成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调制及解调,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光纤通讯设备主要通过光纤通讯传输方式完成信号的传输,可以电信号通过光发射机转变为光信号,借助电接收机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完成信号的调制及解调。光纤通讯的过程中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完成远距离光纤线路信号的传输,该过程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传输的可靠性较强。

3 自动化设备工作模式的协调

3.1 加强光传输中光功率的控制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对光传输中的光功率进行提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光纤通信效益,保证电力通讯安全稳定运行。相关资料显示:电力通讯光纤传输的过程中光功率与光端机的最大传输距离相关,因此,在光纤通讯设备光传输的过程中要依照光端机的最大传输距离确定光功率数据。与此同时,光纤通讯设备中光中继机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输入输出接口丢失现象,造成线路码型正反发生变换,导致系统通讯效益受到影响。因此,在光纤通讯设备中可以适当加入各个方向的中继站,使其共同拥有系统中的光中继机,从而保证电力通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全面优化电力通讯的网络模块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的过程中要对电力通讯网络模块进行完善,通过网络模块构建系统化、层次化传输体系,从而保证各项传输方式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人员可以在传统设备传输方式中设置基于通讯网络的传送模块、交换模块,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强信息模块之间的协调性,保证信号源信号能够实时、准确地传输和控制,消除外部信号在信道中对传输信号的影响,防止信息失真。尤其是在信号接收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变换器提升设备的利用率,为非电信息电信号的转换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电力通讯的信号接收效益。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增强接收设备和输入设备的智能化监督,做好上述设备工作的协调,结合现代化电力通讯需求形成相应的通信网体系,及时交换信息,对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技术进行优化和提升,从而全面提升电力自动化通讯效益。

4 结语

常用的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载波通讯设备、微波通讯设备和光纤通讯设备。上述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实现了基础的电力通讯自动化功能,对我国通讯系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的过程中,人员要结合其工作模式及工作内容实施相应协调,对电力通讯环节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电力通讯质量,提升电力通讯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淑娟.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浅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7).

[2] 常换梅,张虹.浅谈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

[3] 夏r.论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

篇4

微波通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取得实际应用以来,以其稳定的通讯质量、大容量的承载能力、便于建设及维护等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微波通信技术简介

微波通信就是采用波长范围在0.0001~1米的电磁波实现通信的方式,微波通信可以实现直线路径之间无障碍两点之间的微波传输,因此其被国家通讯网广泛使用,并且适用各种专用的通讯网络。我们日常接触的电话、电视、电报等信号都可以采用微波进行传输。

我国目前微波通信主要采用了L、S、C、X频段,微波具有波长短、频率高的特点,并且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因此在其传播路径中不能有遮挡物。同时微波通讯的传输距离不能超过视距,否则就需要中继站,中继站的作用就是对接受到的微波进行放大并继续向下传输,两个中继站通常间隔50千米左右,这种通讯方式就是微波中继通信。微波传输设备包括有接收天线、调制设备、信号接收设备、信号发送设备、多路复用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自动控制设备,微波传输不易受到自然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其具有很好的通讯稳定性。

二、传统微波通信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微波通讯发展的侧重点就是提升接口的传输速率以及传输的距离,随着光纤传输的广泛采用,微波通信技术在传输速率、设备形态、组网方式等方面的弊端凸显出来。微波通信通常采用分体式通信系统,系统分为室外单元ODU和室内单元IDU。室内单元IDU的功能是实现中频信号、基带信号互相转换,但是其不具有数据调度功能,只能做点对点传输,实际工作中,如果需要将网络组成环型或者链型,就需要将室内单元IDU进行复杂的堆叠和级联组合,这就增加了系统的造价,并且链路中经过的单元太多,通信传输效率变得低下同时不稳定。

三、SDH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数字微波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1)技术的整合,用一个硬件平台实现了PDH和SDH技术整合,实现了软件控制下的空中接口,使空中接口容量的改变不再依赖硬件设备的更新,只需通过软件即可设置成功,大大降低了省级成本。(2)IDU技术的发展,SDH下的IDU相当于整合了原系统下的IDU、DDF、MUX、ADM的功能,实现了高度集成。新型的IDU具有Moderm、PDH、SDH、 Ethernet等外部接口,实现了PDH、SDH、FE等业务的直接传输,减少了外部大量的转化单元。高度集成的IDU用新型交叉连接取代了大量的转接电缆,大大方便了系统的调试和维护。(3)实现了光纤网络与微波网络的结合,微波通信设备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微波设备的交换输入输出接口,可以实现与当前广泛采用的光线传输网络直接对接,各自发挥自身的传输优点。主线上可以采用微波设备实现长距离传输,在近距离内采取光纤的方式。同时,融合后的网络还可以采用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了网络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4)调制技术实现自适应,随着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的应用,通信管理系统能够对通信链路中的传输状况进行监控,在线对传输容量和调制方式进行调整,能够优先保证对时间同步要求高信号的可靠传输。

四、微波通信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网络带宽要求的不断增加,移动通信正不断对移动网络及互联网之间进行融合,新兴技术不断涌现。(1)WiMax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是在802.16标准基础上开发的无线技术,WiMax的覆盖范围非常理想,远远超过了WiFi技术的300米范围,通常可以覆盖到6~10公里的范围内。WiMax采用的是正交频分复用式的载波,就是通过串并转换将高速数据分配给低速率的子信道进行传输;同时WiMax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多地址技术,使频谱被分割的数据包更小,方式也更多,实现了各用户自动选择条件好的信道进行数据的传输。(2)3GPP在3G网络的基础上提出的LTE,以达到传输质量更高的效果。LTE采用了先进的单载波频分多址和虚拟多输入多输出的先进上行链路技术,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克服了通信信道内部的信号干扰;虚拟多输入多输出实现了不额外增加频谱资源就能够增加通信通道容量。LTE已经作为一个3G网络向4G网络过渡的成功技术被广泛应用。

五、微波通信的发展

篇5

    石化工厂厂区面积大,人员分布散,防爆区内移动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众多。无线通讯系统对满足人员通讯需要,加强防爆区内分布人员的动态管理,优化厂区网路结构,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相互结合的信息传递,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