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为了突出全面性,分为灯光、摄像、剪辑、音频后期制作等几个方向,每个方向均由一名专业教师进行12课时的讲授。作为音频后期制作部分的主讲老师,为了突出艺术硕士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特征,笔者围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六要素,专门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适用的教学模式。现将此课程的教学模式总结如下,一方面希望在艺术硕士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发挥余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手段,解决当下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紧扣“实践”二字
对于音频制作这门课程而言,实验重点在于录音、配音、混音以及音频特效制作技术。但作为一门庞大的学科,所有的操作实践都需要有强大而系统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据。可是就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在本科阶段都没有接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虽然艺术硕士注重的是精湛的艺术创作实践,侧重于应用性,但了解与后期配音相关的室内声学、声音的物理特征等基础性知识还是必要的。
笔者在第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把声音的基础知识、室内声学等作为第一课的讲授内容,以期实现理论指导实践。但实际上,这种理论性讲授变成了纸上谈兵的空把式,学生对于大部分的知识点表现出费解。在后三节课的教学实验操作中,还要再一次强调这些已经讲过的知识点,所以第一节课相当于做的都是无用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第二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创新,不单独设置理论课程的讲授,所有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归结到一起,让学生进入录音棚等实验场地,一边进行操作实践,一边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
除此之外,笔者还设置了若干实验课题,这些实验课题都是学生在日后实践操作过程中所能接触到的现实问题,比如脚步声的夸张处理、模拟电话声音等。这样的课程设置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同学们对操作更加游刃有余。
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作为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的艺术硕士,只需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音频后期相关操作即可,所以笔者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将一些较难理解与操作的知识面略过,仅仅保留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知识点,从而举一反三,启迪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在第一节软件操作课上就有所体现。这门课程的操作软件选择的是德国Steinberg公司出品Nuendo,这是当今最流行的音频制作软件之一。由于此软件为专业的音频制作软件,所以有一些强大的功能是针对专业的MIDI编曲而言,而这些都不是广播电节目制作所需要接触的领域,因此在第一节——“Nuendo的基本操作和使用”这门课程中,实验目的就清晰了,首先要求同学掌握音频制作环节的基本操作。然后围绕老师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扩散。不仅不会使教学课程呈现缺失的状态,反而有利于学生巩固基本操作。
三、多样化的成绩指标
1、摒弃期末考试制度
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往往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一张考卷或者一份作业就成为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考核体系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忽视平时的操作实践,而把精力放在期末复习上。为了避免这种应试教育的现象,笔者这门课程不设置任何考试,期末成绩综合了学生的课后作业以及课堂表现等因素,作业的完成情况就成为了决定分数的关键。
同时,学生们上一节课的作业将成为下一节课实验的素材,这个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比如第二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进入录音棚学习后期录音与配音的相关技术,与此相适应的课后作业为:为自己喜欢的影视片段进行后期配音。这时,这个后期配音的干声文件就成为下节课学生进行音频混音、后期特技等实践操作的素材,甚至可以说,此后大部分的操作实践均依赖于这个课后作业之上,也避免了学生偷懒的现象。
作为研究生而言,本应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而与期末成绩息息相关的课后作业则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创新。
2、变被动为主动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笔者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均为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比如“为你喜欢的一部影视作品片段进行后期配音”、“为以下的视频片段添加适当的音乐音效”等,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题目,随意寻找素材,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很大的自。这种方法将被动的教育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几个方向成绩关联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这门课程的几个方向,在期末成绩上是互相关联的,摄像、灯光、音频制作等不论是哪一部分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那么整个这门课程都将要进行重修,这种成绩相关联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与时俱进的教学眼光
对于艺术硕士教学而言,其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因此与时俱进的教学眼光是必不可少的。毫无疑问,如果每年讲课的内容都相差无几,对于教师而言会减轻备课的负担,但对于学生而言,却失去了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广播电视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吸引受众,而受众的眼光是发展的,所以电视节目本身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那么,广播电视教育教学就需要学生在艺术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突破与自我突破。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课讲授的时候,也要将当下最先进的技术引渡到课堂教学中来,保证学生在实践伊始就接触最新鲜的艺术形态,然后有效地应用到未来的艺术生产环节。
五、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在高校教育中,特别是应用性非常高的艺术硕士教育,也要谨记这一点。在音频后期制作这门课程中,学校以及笔者也致力于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具体体现如下:
1、硬件支撑——全天开放的录音棚
配音的目的就是获取纯净的干声,以备后期制作而用。但是,获取干声的必备条件就是需要在录音棚录制。因此,学院的录音棚随时向学生开放,只要他们在实践上有此需要,就可以进棚录制,一方面保证学生使用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在技术上进行相应的指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起到的是1+1=2的效果,那么课后实践所产生的价值将会是1+1>2,实践过程中现场指导所产生的价值将远远大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讲清楚各项实践操作的相关要领,还要促进学生课后的积极实践,最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场所,这样学生没有了场地、设备等关于硬件设施的顾虑,才会愿意投入到艺术生产中来。
2、搭建平台——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笔者在当下进行的关于手机音频制作的横向课题中,带领了几个学生一起参与。所有的理论都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会得到印证,同理所有的实践也要经过千百万次的练习才能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样的项目研究,可以使同学们的操作水平得到锻炼与提高。因此,作为实践教学的老师,应该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参加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让课堂上讲授到的知识充分的应用到实践中来。
六、鼓励个性化的艺术生产
“个性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没有个性的艺术品是没有感染力的。所以,追求作品的创造性成为每个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目标。”①所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主张编导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创造力。“因此,艺术院校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艺术硕士教育的核心与源泉;把崇尚学术、勤于实践,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突出个性、勇于求新,作为新时期艺术家追求的目标。”②
90后这群学生作为新时期的弄潮儿,确实在方方面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有些法虽然不成熟,但是在理念上却颇具特色与创新性。每每遇见这种情况,笔者都会进行积极地引导,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变为真正可以登入厅堂的具体操作。如果老师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审美要求学生,很大程度上将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囿于无法改革创新的死胡同中。
对于笔者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教育而言,艺术硕士的教学模式确实应该受到重视。总而言之,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的艺术硕士需要的是强大的、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因此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探索精神,更应该紧紧围绕“动手实践”这几个字来进行。但是,纵观现状,笔者深感在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若干无法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为:
其一,艺术硕士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艺术创造才能造就成熟的创作风格,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课后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今艺术硕士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往往做不到在课后进行大量的操作实践,拒绝温故而知新。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那究竟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完全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其二,就广播电视制作的音频实践而言,录音和配音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这些技能是课堂上可以学习到的。而在后期混音的过程中则需要敏锐的听力,敏锐的听力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才可实现。如何才能促进学生进行这种持之以恒的听音训练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音频的后期特效制作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力,这种能力是要在大量赏析的基础之上才会迸发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音效,夯实自己的艺术底蕴?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83-01
中职学生英语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很多工厂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中职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将决定他们职业发展道路的顺利与否。但是,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中职放开招生使我们的生源并不乐观。就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的拼读音标,学过的单词读不准,新的单词不会读,这种连续的挫败导致他们心理上害怕、厌恶,甚至抵触英语;水平相对稍好些的也只会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词汇量少。
为了避免学生厌学,有些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大下工夫。可是,这种一味只求兴趣、只求课堂氛围的兴趣式教法,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忽视基础只重视兴趣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因为新鲜而产生一时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会持久。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同时不能忽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夯实基础和创新形式结合起来,并加以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有所收获,他们才能保持这种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找到自学英语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更好地将创新教学形式和夯实基础知识有机结合。
一、有效的英语课堂考核评价制度
中职学校的英语科目考核多以期中期末考试、课堂表现、作业、考勤等板块为参考依据。笔者在这里浅谈课堂表现评价制度。大部分中职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律意识比较淡薄,所以他们在课堂上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如果任之纵之,不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职校重在育人的首要目的也成了空话。所以每学期第一节课,我首先和学生就课堂纪律约法“三”章:无手机、无零食早饭、无不文明语言等,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这个约定。将约定变成规则,谁违反规则就会留下记录,会被倒扣课堂表现评价分。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遵循全面性与激励性原则,分数是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参与回答问题、朗读对话和课文、听力和参与配音、角色表演、猜单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评价分多层次多板块进行,各个活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在不同环节找到获分点。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评价需具有人文性,除英语水平的高低,学生的情感、意识、态度和发展情况都应体现在评价结果中。有效评价制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自己在每一节课表现的量化结果,帮助其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如此以评促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夯实基础方能入英语之门
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多属于还在英语门外徘徊,很多同学在小学就已经放弃英语。他们不知道怎么读单词,怎么拼音标,就更别说找出记单词的规律了。单词记不住,学习英语无从说起。因此,在学期伊始,先带学生复习音标、发音、单词分音节等内容,这些内容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穿插或整堂课教学。可利用视频教会学生读音标,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加入单词和句子练习。在练习单词的时候,即可顺势讲解划分音节的方法,学生若发现这些单词的拼写和发音的关系,记单词便是易事。这一点点的尝试成功会给予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将他们引入英语学习之门。
三、创新教学形式,寓学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065-03
Case Study on Chemistry Micro-lesson Made by Video Scribe Software//WANG Yongsheng, JIANG Dayu, WANG Xizhuo, LIU Haichao
Abstracts In this paper, an easy operation and friendly interface free-
hand sketching animation software named Video Scribe is introduced.
It also has rich images materials of junior school chemistry cours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echnology threshold on the produc-
tion of animated micro-lesson.
Key words Video Scribe; animated micro-lesson; chemistry micro-lesson
1 前言
关于微课 微课是一种以一个知识点的阐述为目标,用短小精悍的视频呈现出知识点,达到教学目的的视频课程。微课是在Web2.0时代随着无线宽带技术、网络视频技术等新技术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化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广大用户对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制作简单,学习方式灵活。这些特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更快更好地吸收与掌握重点、难点、疑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微课的制作、传播与学习,使得微课可以快速发展[2]。
关于Video Scribe软件 目前国内微课制作的主要方法是录屏、手写绘画、教师授课实录等,动画微课相对较少。相比其他微课,动画微课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并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一定的可控性。目前动画微课主要采用Flash等软件进行制作,所涉及的技术知识较为复杂,并不适合大多数教师学习及使用,制作技术门槛较高[3]。
手绘视频是指在视频中出现用真实的手或笔进行绘制或移动各种文字、图片、声音、音乐以及动画的一种视频表现形式,常常用来制作动画微课。Video Scribe是一款英文版手绘视频制作软件,内置大量手绘素材并支持图片导入生成手绘样式,具有操作简单、资源丰富及体积小等优点。运用该软件,使用者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就可以制作出生动绚丽的手绘动画视频。应用该软件制作出的视频,尤其是化学微课视频,具有样式新颖、生动活泼、自然风趣等特点。
2 Video Scribe 软件的使用
软件下载及账号注册 下载Video Scribe软件后,即可联网安装使用。第一次使用要注册账号:点击create new account,即可进入软件注册网页,输入邮箱、姓名及密码后,按步骤操作即可完成注册。
打开或新建项目 注册完成后,输入账号及密码就可以点击登录(LOG IN),进入软件用户项目管理界面,在该界面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新建项目:点击图标即可。
2)编辑原有项目:点击要编辑的原有项目图标即可。
3)导入工程文件:点击图标选择工程文件导入即可。
软件常用功能介绍 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已有项目或导入工程文件来编辑已有的项目作品,也可以点击图标新建项目。打开或新建项目后即可进入项目工作区,项目区主要由画布与工具组成,其常用的工具及功能如图1所示。
以下是常用功能的具体操作说明。
1)使用图像素材。点击图标就会进入素材窗口,使用者可以使用英文搜索关键词,或通过素材库目录找到需要的图像,也可以在素材窗口中点击图标选择图片导入软件中,从软件生成的几种图片手绘形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形式。选择好图像素材后,点击想要的图像素材,图像就会进入画布。图像的大小可以在画布上通过鼠标直接调节。在该软件的图库中有许多化学相关的图像,部分素材如图2所示。
2)文字素材输入。英文输入可以直接点击图标,进入添加文字窗口,输入文字,调节好字体及颜色即可。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输入化学元素符号与反应方程式,只要调节好动画顺序,元素符号与化学方程式就会按照手写笔顺生成手绘动画。化学方程式输入案例如图3所示。
因为该软件目前不支持输入汉语,所以汉语的输入要使用其他辅助软件。使用者可以在Inkscape软件中绘制好文字后,储存成矢量图形导入软件;也可以使用Photoshop软件,创建一个透明背景的图片,输入文字并将图片储存为PNG格式后导入软件。使用第二种方法时,要注意Photo-
shop里文字大小要尽量填充满整张图片,以免出现动画多余的现象。文字的大小可以在画布上通过鼠标直接调节。
3)分镜头编辑。图像及文字素材被添加到画布上后,在界面下方的分镜头编辑区就会出现对应的分镜头,如图4所示。使用者可以通过拖拽来{节各个动画的顺序,通过时间调节区调节该动画持续时间;点击图标打开分镜头详细设置窗口,进行该动画效果、色彩、旋转、手型及进入方向的调节。另外,当动画元素处于选定状态时,可以在软件右下角如图5所示的工具栏中进行对该动画的剪切、复制、粘贴及隐藏等操作。
4)镜头切换与元素固定。制作微课时,当需要几个动画在同一个镜头中显示,在画布区将其置于同一区域即可。该软件每一个动画在播放时都是居中显示的,当需要某个动画在下一个动画播放时位置不变,需要对这两个动画进行镜头固定,依次选择画布上的这两个元素单击鼠标右键,选择set camera即可。在播放过一个镜头后,要进入下一个新镜头,要将新动画元素拖拽至空白的画布区域。新元素所在原元素的方向,就是这两个动画过渡时镜头切换的方向,要根据微课的设计进行调节。
5)背景及手型选择。背景画布的质感、颜色及光晕效果可以通过点击图标,进入背景设置窗口进行设置。整体手型的选择可以点击图标,进入手型设置窗口进行设置。每个分镜头动画的手型可以点击图标单独设置。Video
Scribe软件提供了几百种手型,手型示例如图6所示。
6)配乐及配音。制作微课时,需要进行配乐与配音。点击图标进入配乐窗口,选择系统内置的音乐或导入MP3音频文件,调节好音量,点击使用即可。配音时连接好话筒,点击图标进入配音窗口,点击开始即可进行配音;也可以在配音窗口中点击图标,导入MP3音频文件作为配音。当然,配音与配乐也可以在后期处理时使用Video Studio等视频编辑软件添加。
视频的导出与工程文件的保存 微课制作完成后,需要导出视频。点击图标,进入视频导出窗口,设置好视频的分辨率、格式及保存路径后点击导出,即可导出视频文件。因为导出视频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建议使用Video Studio软件捕获电脑屏幕,同时在电脑屏幕上播放手绘视频预览,这样就可以将手绘微课视频导入Video Studio软件中,以便于后期处理。
为了方便微课作品的再编辑与共享,可以将其保存成扩展名为scribe的工程文件。点击图标进入保存工程文件窗口,输入名称,选择好保存路径点击保存即可。再次编辑时使用软件打开工程文件即可。
3 化学微课案例:基本营养物质的分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应用,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鉴定。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用途。
③情感态度:通过基本营养物质的逐步扩展,引导学生形成由点到面的认识事物的思维结构,并通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模式。
2)教学分析。
①参考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
②学情分析:本章课题是有机化合物,学生在前三节中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和基本化工原料――石油、煤等知识,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轻松掌握。
③教学重点:基本营养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来源。
④教学难点: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鉴定。
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如图7所示。
微课分析 微课按时间分段分析,每段讲解内容与作用如下。
1)时间:0~40 s。展示一组人类进化和狩猎的手绘动画,使学生联想到食物两个字,引出食物中的6种基本营养物质。意在通过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情境之中。
2)时间:41~90 s。简要介绍3种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元素及其代表物质,方便学生对于知识归类整理与记忆查看。
3)时间:91~220 s。介绍糖类物质来源,再介绍最常见的糖类物质即葡萄糖、果糖和淀粉、纤维素,以带有箭头的线条逐步介绍其来源,还有它们和人体的联系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思维发散,积极参与课堂环节,调动积极性。
4)时间:221~260 s。通过有趣的手绘动画介绍基本营养物质的第二类――油脂的来源,讲解脂肪在人体内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同样也是把有趣的配音与画面巧妙地结合,使学生愉快地获取知识。
5)时间:261~300 s。通过两个小女孩讲话的方式来讲解油类物质的双面性。使用类似于对话式的生活画面,把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拉近,增加课堂亲切感。
6)时间:301~370 s。介绍基本营养物质的第三类――蛋白质,以DN段来讲解蛋白质的来源,并介绍蛋白质与人体的关系及蛋白质在人类内的转化。本片段涉及化学与生物的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各学科的知识是有联系的,可以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7)时间:371~390 s。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化学方法来鉴定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学生了解了基础知识后,有益于其对这一知识点更好地运用。
8)时间:391~410 s。微课总结,益于学生形成整体思路,构建出清晰的知识框架。
微课各片段截图如图8所示。
4 总结
手绘动画微课具有生动绚丽、轻松有趣的特点。Video Scribe软件素材库图像具有贴近生活、内容广泛的特点。因此,应选择合适的课型使用该软件制作微课,如生活中的化学等内容,这样可以将这款软件内置素材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使得手绘动画微课活泼有趣的风格在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一、教师首先自己要热爱语文
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更喜欢语文这个学科。每天我去上课之前,都怀揣希望,满怀激情,期待与学生见面。每堂课我都以满腔的热忱在教语文,把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滋有味,引领学生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一个真正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教师,他的学生也会真心喜欢语文。
二、上好开学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学年伊始,我都会向学生讲述语文的美。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一手流利的方块字;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语文是听人讲话时的那份专注;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与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的“您好!”;语文是与他人辩论时,智慧的应对;语文是处变时,镇定自若的神情;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学生们对语文充满了无限向往,许多憧憬。
三、具有亲和力的性格
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不喜欢冷漠无情、傲慢粗暴、太多苛求的老师。当学生面对挫折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你能行”,或许会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当学生害怕困难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日常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我用我的爱心、我的微笑赢得了学生信任的眼神、会心的回应。我课上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学生敞开心扉,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孩子们盼着上语文课和老师交流,和同学讨论,和课文对话,和作者沟通。节节都是酣畅淋漓的语文课,孩子们乐此不疲。
四、让学生有成就感
让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乐趣,更长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语文知识不外乎三大块: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每次学完一单元,为了夯实基础,我都对基础知识进行小测。小测得100分的加一面小红旗,小组内加一分。孩子们发现只要努力,就有收获。他们欢呼雀跃。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我不忘让他们平时积累,日记随笔成了家常小菜。我不加任何约束,任由他们去写。交上来的日记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哪怕一句话、一个词我都拿红笔标记,并大加表扬。每周一次的作品展读,成了孩子们的最盼。孩子们争相写出有创意的文字,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语文成了他们的最爱。
五、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信
息。课堂上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绚丽多彩,体验感人和扣人心弦的场面,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生会有感而发,情绪大振,激情奔放。如:我在讲授《三峡》一文时,学生要体会到三峡的美,光读课文是不够的,光了解课文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事先在课下搜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峡的漂亮图片在课堂上播放,并恰当地加以配音解说,学生可以听着婉转动听的音乐,观看三峡峻峭的群山、迅猛的江水,整体感知三峡的美。一时间学生兴奋异常,兴致很高,学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景物美、山水美。然后再与课文比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对三峡的美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内容,以得到一些直观的感受,逐渐培养“乐学”的兴趣,产生“会学”的情感,从而推动自己去积极进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询问他人周末的安排,表述自己的周末活动。掌握句型: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能力目标:能用英语在生活中询问他人的周末安排。
情感目标:劳逸结合,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教学重难点:在恰当的情景中,询问他人的日常安排。
教学准备:单词卡、课件、调查表、点读笔。
教学流程:
Ⅰ、复习激活:
1. Say a chant:“Let’s play football...”
2. Greetings.
3. Revision and leading in
TPR activity: Play robot games. Listen and do. Look and say.
Ⅱ、感悟及导入:
Daily talk.
“Do you play basketball at the weekend?”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让学生感悟新知, 并呈现句型,师生齐板书,学习句型。
III.任务呈现:
Today, we are going to use these two sentences to learn how to ask others’ weekend actives.
Our friends, Daming and Sam talk about what they do at the weekend. Let’s listen.
Then tell me: “what do they do?” “Where do they play?”
Present the picture of Daming and Sam.
1. Listen and answer, “what do they do?”
2. Listen again and answer, “Where do they play?”
Present the phrase: “at the park”.
3. Learn and practice.
Ⅳ. 课文学习:
1. Listen,point and repeat.
2. Listen,repeat again and translate.
3. Read by them selves.
4. Read and act.
5. Work in pairs and act it out
Call two or three pairs to feedback. Then boys and girls read.
Ⅴ. 巩固操练:
Teacher makes up a chant: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I play the flute. I read book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with the rhythm.
Students make it by themselves.
鼓励学习根据老师的chant,带着节奏自己编chant。
VI.运用核心句子,任务完成
1.Ask partners’weekend activities. Teacher sets the example.
T: Hello!
S: Hello!
T: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S: I play the flute!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T: I read books. Goodbye!
S: Bye!
2.Teacher wants to set up a weekend clubs. What kind of club
do you like? Help teacher to do a survey and find what you like to do at the weekend.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I…
VII.总结:
T:What have we learnt today?
S:How to ask others’weekend activity.
VIII.作业布置:
1.听音,仿读第26、27页课文。
2.调查好朋友周末的活动。
板书设计:
Module 7 Unit1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I play football.
…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选自《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三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本模块主要是学习询问他人周末的安排,以及如何表述自己的周末安排。基于课标要求和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做到:
一、对学生关注方面,我尽量面向全体。活动及问题的设计分层次,让基础弱的孩子抓实基础知识,而有能力的孩子又能充分展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