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很人口集中、现代高层建筑密集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在市场商业竞争上有许多优势,但这种大城市是隐形炸弹,是病毒温床,“三废”污染严重,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公害,解决这种公害最经济、最有效果的办法就是将城市园林设计、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城市景观规划结合起来。

1.城市景观规划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1.1注重维护生态环境

一个完美的现代化大都市,必须具备高质量的城市景观,以完善的生态体系为基础,仅靠简单的绿地建设是不行的。应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环境,在经济政策制定和建设中,避免以损害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短期增长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区过度开发,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生产、能量流动的高效及通畅。

1.2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是市民,其最终目的是为市民创造休闲、娱乐、居住环境,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感受舒适。

1.3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的规划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绿地效应。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作为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

根据现状自然条件同时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规划出不同的景观分区,各区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本区个性化的自然、文化风貌。

1.4经济与健康相协调

规划中应注意协调“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三者间的联系,通过合理利用土地,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以环境拉动经济,以经济促进环境。在树种规划中,突出“健康绿地”的概念,即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最大程度地节约植物的栽植、养护成本,以形成生机勃勃、绿意葱茏的植物景观。

2.园林设计的概念

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挖湖、堆山、理石)、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美的环境的过程。

3.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地位

城市景观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内涵两重性,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内涵则是城市的灵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态平衡功能的支撑系统,也是反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现在,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追求,已从偏重个别封闭、内向的园林转为开敞外向的城市绿色空间。城市园林绿化的理念,已从“城市中有花园”发展到“城市在花园中”、“城市在森林中”。“文化、绿野、传统建筑”已成为国际社会评价城市先进水平的标准,工业城市的规划观念正在被淘汰。人们正日益注重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文明、历史与文化。园林绿化不仅有助于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更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要通过科学的调研手段,充分了解城市居民的实际要求,从市民的需求出发,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用生态园林城市的理念来引领城市景观规划,创造绿荫掩映、风清水静,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的城市环境。城市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对城市园林建设做出合理安排,在对城市园林和城市景观进行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避免因为城市建设而对城市园林景观造成破坏。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过因为城市生态环境破坏而造成的灾难,因此这些国家在城市园林建设方面具备很高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也已经制定了很多城市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都市人已经越来越向往和依赖良好的园林景观,如何将优质的自然景观融入大都市的建筑之中,也是各地区重点研究的问题。

4.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具体运用

4.1园林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城市园林建设,必须在保证城市经济建设的前提下进行,也必须便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的景观规划工作,必须将园林设计放在首要地位,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和政府财政支持,聘请高水平园林设计人员对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园林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城市园林与城市现代化建筑有机结合,提高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态建设水平,在大型公路桥梁附近,要增加园林景观,保证大型公路的空气净化效率,在大型工厂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厂附近,要加大园林绿化比重,确保该地区生态环境稳定,在高密度的居民生活区,要进一步优化园林景观,保证大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有机会充分的接触自然、感悟自然,城市园林的设计还要充分认识到城市景观规划的大局,在湖泊较为密集的地区,要对湿地资源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利用湿地资源有计划地开发建设湿地公园,做好开发与保护并重,如衢州市就利用乌溪江的湿地资源规划了乌溪江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将成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园林建设、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建设三者之间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2园林建设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在城市化逐渐加剧的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城市景观园林和我们人民居住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城市景观园林在数量、面积、使用上都为城市生态建设贡献巨大的力量,因此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就更应该审慎思考。古今结合、中西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是我国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当前的发展现状

1.1 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

传统园林的古典设计法是中国本土特色,完全遵循中国人对于自然的习惯和态度,即能保护又不破坏的原则,并且在相对自然贴切的地理位置上,使以情感或主观想象,这样的艺术方式充满了写意的味道,以风景名胜、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建筑、官员官邸或者纪念意义深远的寺庙、历史遗迹或者其他建筑等为服务对象的一套景观理论和实践。这种方式从形式上区别于西方园艺设计。

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是对花木、山水和建筑等共同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品,充满了诗情和画意。古典的园林设计并不拘泥庭园的范围,通过借景的方式扩大空间视觉的边界,将园林景观和城市景观紧密的相联系在一起、自然和社会的内容交相呼应,营造出整体性极强的园林景观,动静结合,很多角度都能够呈现美丽的景致。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一般可以区分为我国北方的皇家园林与南方的官僚、文人、富商大贾等的私家园林这两类。由于地形地貌、乡土植物、水文地质等很多自然资源的不同还会构成一些乡土景观类型,或者乡土材料方面的精雕细作,或者园林景观等的意境表现,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设计的主要特色。

1.2 现代的城市景观园林

现代园林设计是由西方传入的,区别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等形式,主要采用了与现代建筑匹配的对称后者几何形状等很多方式,更重视理性与科学性为特征,为现代城市的广场、公园、道路以及居民住宅的小区等现代建筑服务,讲究的是人工改造方面的造园理论与实践。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小区建筑大多发展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造型体现现代的简洁,纵使仿照欧式小区,也相对的不同于中国传统古典的园林设计和造型建筑,通过适当运用传统古典园林的手法,城市小区园林延伸和体现了新的意境。塑造园林意境,可以借助建筑、植物、山水、道路、山石等体现,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中主要的素材,园林植物在创造已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拘泥于任何的设计风格,自由、自然、清新的发挥作用。它的优点体现在姿态的自然优美、色彩的丰富、芬芳沁人、巧名夺目,而且由于园林植物具有生命,可以寄托人们的感情。在城市景观园林中栽种很多名贵树木,不仅绿化了环境,还更加要具有欣赏的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园林景观设计和城市景观的相互关系

2.1园林设计反应城市发展脉络

对城市绿化起到重要烘托作用,根据城市年代地理位置的不同,随着城市发展过程和繁荣面貌的不同,其园林设计也会各有差异。园林设计记载并反映着很多历史事件和故事,蕴藏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特点,也孕育着这座城市曾经的灵魂。

2.2园林设计关系城市形象

园林设计的不同,直接反应他们所在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的差异,对人们的精神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园林设计的特点和他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着当地的人们,对当地人们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有着不可磨灭的功效,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旅游者和异地客商,园林景观设计给他们带来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享受,也是他们了解这座城市的重要参考。

2.3园林设计指导城市景观设计

在城市景观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有若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园林设计对于城市景现有着先进的指导作用。城市景观设计可以吸取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特点,对设计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景现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结合现代生态要求的变化可以设计出更加具有人文色彩的城市景观。

3、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3.1 园林设计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

每个城市的发展历史不尽相同,有魅力古都,有现代都市,其所处的人文环境也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向,园林设计的特色也不尽相同。园林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用地不断增加,园林设计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园林设计也承载着相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可以说,园林设计是历史的记载着,是发展的记录着。园林城市蕴涵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反映了城市的特色。

3.2 园林设计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

美好的园林城市景观对城市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对于所处的城市都特别的喜爱,好的园林设计可以提升城市中人们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园林对外地来此地的人来说就是这个城市的缩影,园林的印象此时就显得至关重要。

3.3园林有助于展示城市景观

人们的印象往往停留在看到的实物上,不会停留在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故事中,不会沉醉在经济的发展中,一个城市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也是城市的园林景观美景,这是这座城市的最鲜明的代表。

4、创新园林设计理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1注重城市的历史与现实结合。

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所给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园林设计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由此看来,我们在园林设计中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4.2注重园林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园林设计不同于其它设计,它既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又要求艺术性、观赏性强。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是:(1)强调立意。园林设计的立意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绝不能忽视园林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园林设计的立意还在于设计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如绿化、水源、山石、地形、气候等。(2)注重选址。从景观上说,园林是创造某种和大自然相谐调并具有某种典型效果的空间塑造。因此景观建筑如选址不当,不但不利于艺术意境的创造,反而会削弱整个景观的效果。(3)细化布局。建筑布局的无法,零乱无章,不可能成为园林佳作。(4)讲究尺度与比例。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园林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同样除了园林建筑本身的比例外,还需考虑园林环境中水、石、树等的形状、比例问题,以达到整体环境协调。(5)突出色彩与质感。 园林的的色彩与质感处理得当,园林空间才能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

4.3重视园林设计风格的风格多样性与差异性。

城市园林景观环境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它不同程度的折射着社会的各个侧面,或强烈或温和的充当着“晴雨表”的角色。较之传统的园林,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呈现的风格特征则更为丰富。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繁荣、艺术风格多元、更能要求复杂的今天,城市园林体现出的既有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又有外在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迥然的风格特征,显示出与其他门类设计风格变化的一致性。为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必须突出园林风格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5、结语

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城市景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及景观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是否舒适,而城市化的建设需要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但是怎样借助人为的手段把城市有机的融入大自然中,是当今城市景观规划的重点,而这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园林,把自然的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之中,为人类生活工作创造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环境,不但为人类生活提供方便、提供美感,更改变着城市的生态环境,给予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园林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多样性和综合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指描绘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的多样性,环境不同造就植物类型不同。而这种多样性是通过生物自身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的,也可以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和专类园来实现。而景观综合性是指,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最终结合多种因素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二)遗留地保护原则

自然遗留地之内的有价值的景观植物需要保护好,特别是富有地方特色或者自身特点的植物,更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利用和保护。

三、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的策略

(一)加强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建设首先需要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积极展开生态保护首先是要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这就需要不断加强绿地建设。这是因为绿色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能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当地小气候,达到冬天暖和夏季凉爽的目标;还可以适宜地增加城市湿度,更能有效吸附空气中有害浮沉,抵御风沙的侵袭,保持水土,进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二) 合理用地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原有的植被和自然地貌

1、依据城市用地性质,合理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用地规划需要合理的控制用地性质,增加绿地的面积。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不能忽略的方面。它对城市绿地的不断发展提出总体的方案和目标,进而调整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有机结合,这是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之所在。

2、 园林设计需要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

当前的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部分地区在进行经济开发时大范围的推土、移山造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貌自然植被,接着建设住宅、厂房、休闲娱乐场所等。这样的行为在生态学角度看来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城市近郊必要的植被保留是很重要的,这是地区特色植物的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的社会迁移、生态环境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优化植物配置,提高绿色植物覆盖率

优化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城市不同的用地性质进行,而当地建筑群落功能和城市景观以及具体气候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的配置。这就需要合理的选择绿地的设计风格和种植植物的种类,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植物。以保证不同植物群落共同组成了多样的园林景观,从而达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目的。

(四) 建立健全衡量现代园林绿地的科学标准

按照生态系统理论的需要,园林设计者需要在规划城市景观建设时遵循一些标、准,针对一些能够体现园林环境质量的具体数据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建设和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和价值。

1、功能标准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进而维护人们生活的健康。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功能标准必须是以维护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的。

2、系统与连续性标准

园林绿地的建设不是一个独立休闲游玩的空间,应作为人类生活的地方与自然过程有机结合的连续体来进行规划设计安排的。

3、地方风土特色标准

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进程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而园林绿地恰恰是地方文化精神珍贵的保存地,它对于地方文化来讲不是形式上的表达,而是深层次的内涵意义。

四、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需要把握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结合实际,科学规划

随着园林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材料、植物种类以及施工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应用高标准的绿化植物以及先进的景观材料营造宏伟的气势是现今城市园林设计师的追求。当然,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种标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是可以实现的,但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而言,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就有些脱离实际了。所以说,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在设计之初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各项标准,合理结合该城市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项目投资概算,合理选用工程建设的植物品种、规格、材料种类、施工工艺等,而不能盲目追求高档、气派而忽略了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前期资金的投入问题。

(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城市景观绿化大多数为开放性的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应尽量避免只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形态设计,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例如尺寸问题,要依据人的普通身高来定某些景观的尺寸,如凳子的高度、景墙的高度、台阶的宽度和高度等都要适宜,在台阶处设置无障碍通道、道路转弯处采用圆角的设计等。中国位于北半球,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气候为季风型,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 同时,深入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正确定位,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创造出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爱好的游人需要的作品,确保形式服从功能,功能体现人情味,最终创造出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的游憩境域,既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又满足人们的物质文明需要。同时,因地制宜,“地”即现实条件: 或是地理环境条件、或是财力条件,或是人为条件,择其重者而考虑,应优先满足最主要的“功能条件”,其实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园林是为人创造的,而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娱乐,也可能是休息,或是陶冶情操,欣赏情趣。总之,要结合所处地的人的需求以及环境要求,综合考虑,才能使园林设计的意义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 突出文化、彰显特色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者,是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力和文化性的城市景观,是城市地域文化的空间表现形式,设计者在对某一地域进行园林设计时应该要先“做功课”,即对该地域的整个空间环境背景有所了解。首先是宏观方面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结构、社区地理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地理特征、造园功能、布局特征、总体特征等,其次是植物、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建筑装饰等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从而形成当地独特的景观特色。

(四)生态优先、适地适树

通过园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是城市园林的首要作用,景观塑造、文化表现等功能也都是在生态环境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应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反对脱离实际、毫无价值的单纯人造景观。其次,应该注重打造合理的乔灌草配置比例,倡导回归自然的植物种植设计,反对弱化生态功能,增加养护成本的设计,避免不必要的大色块以及不必要的植物修剪、雕塑、图案等。此外,要突出#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还应当坚持植物多样性和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乡土树种为主的植被群落特征。乡土树种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栽培和繁殖,并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且生长良好的树种。乡土树种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种乡土树种的组合造林实现了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可以构筑稳定的生态群落,提高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当地的自然植被。园林景观中绿化植被景观是基础,植物生长的好坏对整体景观以及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因此,对于园林设计者来说,必须充分掌握本地适宜生长的各种乡土植物的生活习性、景观特征,在园林绿化中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导,合理引进外来树种,而不能在不了解当地植被生长情况的基础上,为了追求新颖而盲目引进大量外来树种。

(五)结合管理、提升效果

园林管理和园林设计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园林设计是园林绿化管理的基础,园林管理是设计效果的体现和继续,没有好的设计方案,绿化管理便没有方向和目标,而只有好的设计,绿化管理做不到位,就不能实现设计的本意,体现不出设计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体现便于管理的理念,才能保持设计效果的持续性和永久性,才能使设计的成果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园林设计者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景观要素在后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

结束语:

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对城市居住生活的水平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正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这有助于塑造城市的环境形象、凸显城市的特色、展现城市的景观,促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因此,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了解其应用的原则和具体的应用策略,以便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进而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欣. 论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地位及其理念创新[J]. 江西建材,2013,01:52-53.

篇4

1.1.1适当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内的规划为系统性规划,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整体目标以及要求,对城市内的各个类型的绿地加以布局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开展系统性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1.1.2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

当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正在大力搞经济开发,进行移山造地、大面积推土,这严重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建设了大面积绿地广场、商品住房等。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内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来的植被,因为它们是当地物种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变迁等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构建丰富园林景观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到观赏价值,所以,需要建立丰富的园林尽管,开展科学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调以及植物层次来构建观赏性的园林景致。此外,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突出设计建筑,还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设计大量的自然景观,将当地独有的特色物种、古老树木作为设计主元素,真正实现绿化城市与游览观赏的目的。

1.3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

从生态系统基本理论出发,园林工作人员在开展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城市环境质量的园林具体数据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规划来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功能标准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现代城市园林功能进行评价;

(2)循环和再生标准

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态系统本身的再生与循环功能,建立城市园林的绿地系统,禁止过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3)经济和高效标准

注重使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完善自然生态,进而能充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学使用有限土地资源,减少施用农药与化肥。

(4)地方和风土精神标准

注重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园林绿地对体现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从内涵上更加注重表达地方精神。

篇5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236-0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而持续的发展,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标志。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

一、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1、有利于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

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环境问题已不陌生。资源枯竭、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暖等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生态的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导致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环保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城市园林建设的实施,是黑色工业化城市向绿色环保型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城市园林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

2、有助于民族文化特色的发展

受网络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民族文化国际化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发展的潮流,但这种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得城市发展特色也逐渐消失。园林建筑是以自然的力量使得城市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民族化、地方化,展现民族文化特点有着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丰富城市居民生活

对于处在奔波环境中的城市居民来说,城市园林景区是日常休闲、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绝佳场所。园林景区中的绿色环境和特色文化风景丰富了日常的休闲生活,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1、规划设计的主题思想不明确

在规划设计方面,没有一套独立完整和高质量的绿地系统规划,只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各种性质用地地块的相对补充部分,只对绿地分布提出初步考虑,而无法确定出绿地的具体指标及建设的主题思想。使得在绿地建设的实施当中随意性加大,造成了绿化建设的不合理性和无序性,其结果弱化了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作用,久而久之,给人以“园林设计就是做绿地”的印象。

2、绿地建设难于落实到位

虽然每年的绿地建设项目都当重点来抓,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绿地总是各专业项目中第一个被删减的牺牲品。马路越来越宽了,高楼越来越多了,绿地却越来越小了。在一个绿地项目建设的初期,有完整的设计方案、理论思想,有其完备的设施和功能作用。往往在实施进行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而遭至搁浅:如资金不足,与其它市政设施的交叉关系,商铺门脸经济的利益驱动等等,最终一件完善的项目设计会被删减得体无完肤,功能尽失。由最初的公园变成街头绿地,再由街头绿地变成花坛树池。同样,各个房地产商开发的住宅小区宣传给用户描绘的是一片优美的户外景观环境,但重点在于建筑户形、道路和停车上,绿地一般会迫近用地边缘和建筑四周,始终是一个配角。有的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甚至变相成为其它用地,不要说以人为本了,就是满足一些简单的休闲娱乐的功能要求都难上加难。

三、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生态景观设计

促使城市美化生活的主题对生态景观进行落实,严格从生态层面对景观进行建设。生态景观不仅包括正生态景观还包括负生态景观。其中负生态景观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质变坏和绿地的减少等。反之,则属于正生态景观。要求城市景观设计人员应加大对正生态景观的建设,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逐渐朝优美、健康的方向发展。生态平衡是创建稳定生态系统的关键,同时着眼于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协调绿色地带系统及自然地形关系,利用生态法则,充分考虑物种整体的生态位特征,合理有效科学性的配置植物种类。要长出好的植物就必须有好的土壤。然而当今社会在在建绿地时,大量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废土及污染严重的水土,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无法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经过实践验证,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可以利用草花解决城市色彩。然而利用草花来装扮景观,这样的费用是相当大的。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平方米草花所要花费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样大大降低了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深入的调研,因地制宜,统筹建设

城市建设的附属区域则是城市景观园林,城市景观园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心灵进行净化,美化城市生活环境,促使社会经济逐渐朝平衡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运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对城市景观进行关注,并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原址的地质地貌、民族风格及植被水利等进行充分了解,这样有利于创造和谐自然相融合的具有整体性的城市景观园林。因此设计城市景观园林,应该因地制宜,站在统筹安排和规划的角度,掌握宏观的蓝图,重视细节设计和创意,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传统与创新在其中得到融合。

3、坚持可持续性的原则,坚持生态原则

除了城市使用建设,还应适当与自然相结合进行设计,构建全新的生态理念,通过自然及生态的美观,促使城市景观园林建设得到发展。其次,还应与生态原则相结合进行城市园林设计,不仅能够对用水用地进行节约,还能有效的对地下水进行补充,便于新能源的运用,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及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能够使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多样性进行完善。促进城市景观设计的主流产生。园林设计师通常会通过对自然进行理顺的方式,根据原有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将乡土材料或本土植物与景观园林相融合,将自然水的存在进行有效利用,尽可能的减小人工水的使用,对集体的完整性进行维护,促使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人为破坏的现象出现。城市景观设计不仅对表面形式进行探索,最为重要的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配合效果,促使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朝形式、功能及思想内涵的高层次发展。

4、重视创新型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积极解放思想

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和施工建设应该随着当前科技与时代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积极地解放思想,丰富现代的艺术手法,要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桎梏,融入当前时代特色。比如,喷泉水景、书法镌刻或者雕塑等各种艺术,应用并借鉴与自己的设计里面,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气势磅礴的城市园林景观中,运用大色块的植物景观进行铺陈,能够扩大艺术的尺度,丰富艺术的联想空间,形成城市景观园林的自然、生态、社会和谐的艺术化特色。

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