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合集13篇

时间:2023-10-13 15:38:08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00-01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西吉县作为宁夏南部山区贫困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农村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近年来,西吉县委、县政府针对该县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农村经济工作者,对西吉县发展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如何做好今后的农村经济工作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1 西吉县农村经济工作发展现状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1 688~2 633 m,县域总面积3 144 km2。主要地貌类型有葫芦河川道平原区、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部土石山区3个地貌类型。年平均气温为5.3 ℃,年平均降水量427.9 m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尤以干旱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全县辖3个镇16个乡,4个居委会,306个行政村,1 9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万人,其中回族占52%,农业人口占94%,是全区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和部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西吉县各族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经济快速发展,事业繁荣进步,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马铃薯、草畜、劳务、西芹等优势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 658元,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 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地域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受地理地质气候的影响十分强烈,农业生产的效率相对较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农民群众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财力、物力投入不断加大,县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2.1 传统的思想观念落后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及农户“重生产、轻销售”的观念和做法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文化、科技素质低

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制约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1-2]。40岁以上的男女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比例高,并且大部分青壮年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生活支撑。在广大农村,留在家里的人均为“6789”部队(即儿童、妇女和老弱病残)。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农业生产化程度低

缺乏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农民靠单打独斗,使农业生产和市场联系不密切,农业生产达不到规模,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4 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经营粗放,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难以推广,机械化普及推广率不高。过去建设的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新的设施增加很少,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很少且呈减少趋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2.5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债务多

尽管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效益有所提高,农民得到了实惠,但与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仍然较低[3]。农村债务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建议

3.1 加大对农村的项目和科技投入

一方面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用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4],加大对农业科技队伍及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管理。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变农民靠天收成的状况,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掘潜力、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收益、增加收入。

3.3 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确保农民增收

改变传统养殖种植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突出一村一品。不断引进新品种,有专业、有规模化生产,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3.4 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

培养农村亟需的实用型人才,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懂生产、懂市场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一方面是“请进来”,根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到田间地头针对生产实际举办讲座,不断更新农民的知识,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是“送出去”,利用淡季或农闲时间,组织有专长、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到农业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并参加培训,学习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实用型人才的自身素质,培训农业生产亟需的实用人才队伍[5]。

3.5 积极做好村集体债务消化工作

当前村级负债面广、量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化村级债务。

4 参考文献

[1] 于武盛,杨培奇,崔焕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5):69-74.

[2] 颜立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思路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64-65.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2

中图分类号:F3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17-1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基层组织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团队的建设,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对现有班子成员建设不重视,更缺乏对后备力量的储备,目前基层班子普遍存在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基层班子培养、选拔、任用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很多地区存在拉票选村干部的情况,例如:通过在村中家族庞大、帮派结伙等方式进行拉票从而当选村长,而不是通过能力的考核,致使很多会经营懂管理的优秀人才被埋没。三是基层班子的团队精神不足。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班子成员的待遇较低;班子成员的关系不协调,喜欢单打独斗,就很难形成合力,也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多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要发展村级经济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也较难弥补。一是自然条件差。大部分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不少山区村,虽然发展林果、高山蔬菜等农产品的立地条件较好,但受交通等因素制约,增产不增收;二是人才、资金、信息匮乏。多数村有头脑、有技术、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创业,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集体贷款控制过严,很难贷到必需的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又难以集中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一些村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1.3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的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没有真正体现

农村目前实行双层经营责任制,村级统一经营项目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尤其是国家在征用土地时低价征用,垄断经营,高价销售,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成为空谈。

1.4政策导向偏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村级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一方面要承担各项社会职能,如计划生育、五保户抚养、征兵优抚、水库维护、山林抚育、电力通信、道路、医疗、村庄整治等生活保障功能和公益事业都需要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近几年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导向偏差和资金扶持不足,加上村级事权过多,造成支出项目多,资金缺口大。

2建议与对策

2.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村级集体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和意义

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作用。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是增强服务功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之一。

2.2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奖补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专项资金。优惠政策要体现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依法兴办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行政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各地的山林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等方式,科学开发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块状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综合利用区位经济和产业人口集聚优势,鼓励兴建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商贸、酒店、商铺等物业经济,通过物业出租等方法,获取稳定收入。结合县域产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仓储场地等服务,开辟集体经济新的增收渠道。要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等合作,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延伸和扩张。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有条件的村要实施资本经营,努力从单一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

2.3强化管理,不断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是扎实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有计划地把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二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全面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完善村会计委托制,推行农村会计核算电算化,加快村账乡(镇)会计委托机构建设;三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四是推进新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重点推进土地征用较多且农民已基本农转非村及集体资产较多、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的社区股份制改革。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3

1.1主要农产品实现生产稳定,产量增加

2011年,广东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供给,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资源日益短缺以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下,粮食、蔬菜、水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均实现了种养稳定、产量增加。其中,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042万hm2,比2010年下降0.1%;糖蔗种植面积14.058万hm2,增长3.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4.334万hm2,增长1.8%;蔬菜种植面积120.850万hm2,增长2.4%(表1)[1-2]。产量方面,除肉类产品因生产成本增加、疫情及前期补栏偏少等因素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其他产品产量均有不同幅度提升。其中,全年粮食产量1360.95万t、增长3.4%,是1997年以来首次连续3年增产;糖蔗产量1202.69万t、增长6.0%,油料产量91.90万t、增长4.2%,蔬菜产量2859.96万t、增长5.2%,水果产量1210.43万t、增长7.2%,茶叶产量5.81万t、增长9.0%,全年肉类总产量434.58万t、下降1.5%。其中,猪肉产量270.97万t、下降1.6%,禽肉产量150.28万t、下降1.8%。全年水产品产量762.14万t、增长4.5%,其中,海水养殖265.57万t、增长6.6%,淡水养殖331.47万t、增长5.3%(表2)[1-2]。

1.2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生产效益提高

近年来,受国内宏观政策对农业生产更加有利等综合因素影响,广东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农产品品种优化、质量提升,农业效益明显提高。据统计部门相关快报显示,2011年,广东农林牧渔总产值达4377.28亿元,比2010年增长3.9%[3]。其中,农业产值2040.32亿元,林业产值204.04亿元,牧业产值1146.82亿元,渔业产值841.9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4.18亿元。全省农业产业增加值达2659.83亿元,比2010年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0%。

1.3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生活持续改善

在各级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推出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措施的实施效应和经济逐步回暖的形势下,今年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环境好转,政府惠农政策措施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广东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71.73元、比2010年增长1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图1),增幅创1983年以来新高,城乡居民收入比8年来首次降至3以内(2.87∶1)[3]。农村居民生活方面,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1%,比2010年上升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6.0%。农村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0.73m2。农村最高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0292.35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3379.01元,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农民人均纯收有所改善[2]。全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农合政府补助进一步提高,新农保参保人数达1157.6万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和梅州等地实现了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2存在问题

2.1农资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产品供给存在压力

2011年,因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农产品流通监管体系不健全,加之受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影响,广东农产品价格依然延续了2010年的价格高、波动大等特点,供给抵消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不强。如肉类、蛋类、蔬菜类农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波动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水平持续高于2010年同期,6~7月生猪出场价、总肉批发价和猪肉零售价涨幅分别达82%、44%和54%;鸡蛋零售价比2010年上涨16.72%;水产品价格也明显上扬,其中原条鲮鱼、原条草鱼、鲈鱼、黄鳝、原条鳙鱼、开刀草鱼零售价分别比2010年上升了24.67%、11.49%、10.51%、9.07%、8.1%、8.09%。农资推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全省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造成了一定压力。

2.2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生产依然依赖物质投入

从农业各要素对于农业增长的贡献程度来看,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较为重要的贡献份额。2011年,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18%,但物质费用投入仍是广东农业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广东农业生产依然依赖物质费用投入,一方面与物质费用弹性系数本身较大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仍显不足,尚未实现全面的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因此,面临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广东应根据自身区域优势,加快农业科技研发,进一步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从而加快实现传统生产资料的可替代产品推广,将有效降低物质费用弹性系数,提高各区域投入产出比。

2.3价格水平持续高位运行,民生成本增加

自2011年上半年以来,物价指数逐月上升,通胀压力逐渐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几个月高于5%,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略低于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但也处于高位,物价上涨导致农民生活费用支出急剧增加。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高达26.5%,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了隐患。生产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超过8%,推动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影响农民增加生产投入的积极性[4]。

3对策建议

3.1创新农业生产流通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统筹规划全省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推进全省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打造农产品产供销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农产品全程信息管理及追溯技术研究,建立安全农产品产供销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对农产品数量安全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追溯,减少农产品供需波动。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整合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资源,建立全省安全农产品产供销联盟,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使价格保持合理水平。

3.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强省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4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02

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基本上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种方式低下,新的农业技术不能充分利用,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一方面应加快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当地实际出发,选准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项目,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拉动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有选择性的在部分地区实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耕地集中、工业生产”,实施“耕地集中、工业生产”的农业经济模式,农业机械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新的农业技术得到迅速应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力迅速提升。

二、建立新型农业经济模式中各级政府的职责

建立新型农业经济模式,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大变革,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从政策上对土地承租予以鼓励和承认

我国农村几千来沿袭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要让农民彻底走出狭隘的小农经济意识,这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上支持,思想上积极引导;对于“耕地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要及时进行疏导。土地承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同时,对土地承租的合法性进行认可和保护。

2.对于“耕地集中”后的工业化生产,政府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服务”二字上

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规划、协调等方面搞好服务、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扶持, 重点做好农业机械化和新型高科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工作。各级政府在建立新型农业经济模式的同时,要依据区位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拉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凡是贫困落后地区,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都很薄弱,这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发挥财政投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采取多种办法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4.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仅为30%左右,远远低于国际同等GDP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我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接近一半的人在本乡内就业 ,2/3左右在本县内就业,外出农民主要转移地也是县城。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促进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做好以下的配套改革:第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民进城限制,完全放开县和县以下城镇户口,让农民自由进入县城和农村中心镇,还要进一步放开大中城市,积极创造条件使进城农民能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第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更多的农民都有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第三,实施新型农业经济模式,把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第四,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为农民增收提供根本保证。

随着农民专业化合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面对农民专业化合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趋势,农村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来自社会生产中的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调节这些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正在成为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点。这里边既有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但更多的是农民与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投资者、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乡村政府既要保护投资者和龙头企业的积极性,更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使农民收益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同步前进,确保农民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三、几点对策和建议

1.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研究制定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从所从事的农业行业领域、农业劳动时间、生产经营规模、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认定,并作为培育和扶持的依据。拓宽培养渠道,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完善农业职业培训体系和绿色证书制度,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模,广泛开展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合作社带头人等培训。吸引和支持高素质人才务农创业。

2.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鼓励各地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探索不同生产领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加大扶持力度,对认定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其倾斜。实行以奖代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予以奖励。通过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调整财政扶持重点

财政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已经加大,并将继续加大。问题是目前这种支持办法,明显缺乏促进农村发展机制转变的深度效应。年年支持,农民当然年年高兴。但不解决发展机制问题,农民的真正致富和农村的真正现代化,永远不会完成。所以,财政支农应努力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与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机制转变统一起来,支持农民专业化合作和产业化经营。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财政对农村花钱,要重点花在支持农民专业化合作和产业化经营上。这样,既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又促进农村发展机制转变,一举两得。

4.是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

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建立示范社评定机制,分级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库和培训基地,着力打造合作社领军人才队伍和辅导员队伍。

5.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深入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及合作社共舞共进共赢。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5

1.当前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1合作主体关系不顺

现在乡镇大都有一些经济实体,但是到了村一级,往往村委会就是“经济合作社”的代言人,并签定各类的经济合同。作为行政村,主要是进行村务的行政管理,不能以“经济主体”的身份来发生经济往来。但乡村也要发展,怎么办?只好形成了这种政企不分的现象。理应由村民自行组织,形成一个经过审批机关批准的合法经济组织(公司或是经营部或是经济合作社都可以),明确一个法律主体的地位,理顺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1.2集中于传统行业,缺乏技术人才

经营范围局限于商业、零售业、小型加工业、小商店、小饭店、小批发等。高科技领域涉及少,新品种、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种植、养殖业也很少。传统行业多,新兴行业较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科技密集型企业较少,加工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市场份额少,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企业规模难以做大做强。

1.3思想理念落后,管理人才匮乏

一是农村由于长期封闭、文化素养等原因,在做企业、搞经济方面,农民意识时有出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营销方式落后,生产经营不稳定,常常发生低层次恶性竞争。三是部分投资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生产经营中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偷漏国家税收问题比较突出。四是企业制度不规范,管理水平不高。很多企业仍然是家族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和竞争,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创新、管理升级、规模扩张。

1.4创新能力不强

农村民营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量”,即要素的投入和投资的拉动,而不是通过技术管理的创新。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逐步树立起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的缺乏,创新能力非常弱。

1.5产业集群层次不高

目前农村民营企业大多以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为主,发展特色与当前产业政策相矛盾,集群企业开发能力弱。此外,高素质人才缺乏,家族式管理也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1.6“问题”企业不断增加

一是在全民招商的大背景下,一些乡镇为了政绩、为了完成任务而招商,这样招来的企业一般由于项目把握不准,盲目投资等原因而成了“短命”企业。二是农村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和发展空间的限制,往往会走弯路,相当数量的企业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三是不少乡镇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硬是招些客商,结果只图一个数字,引进来的企业产生的税后利润又被企业从乡镇长手里要回(因为企业与乡镇事先有约定,企业到乡镇来投资必须给予奖励)。这些原因导致了某些地方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真正的大企业并不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很低,农民真正能得到的实惠也非常少。

2.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瓶颈

当前农村民营经济的现状是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难题,阻碍和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2.1传统观念的束缚

重农抑商和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念,使得许多人不屑或不愿从事和投身于经营管理办企业;安贫乐道和求稳怕变的保守心理限制和约束了农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农民求稳不求变、求同不求异,面对新事物、新观念和外来文化持怀疑和排斥态度;眷恋故土和自我封闭观念,眷恋故土就是乡土性,不愿流动,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保守性,表现为一种狭隘的自我封闭、落后;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倡导和为贵、中庸之道,对于大胆竞争、争强好胜、出人头地等行为,往往予以贬抑或排斥。上述传统价值观念除人际和谐外,其余大多与现代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成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尽管这是非正视的制度因素,但其影响却是根深蒂固、广泛而深远的。

2.2市场准入限制条件过多

由于立法不统一、政出多门,现在一些行业准入政策,要么不允许进入,要么准入成本极高,使农民望而怯步。这样的政策显然使农村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阻断了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如申请个体私营企业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证件需要在多个机构办理多道手续,经过多次审批,限制太多、门槛太高。六合区横梁镇农民张某手上有一些闲置资金,他想搞一个小型的化工厂,一打听才知道办个化工厂竟然要通过安监局、环保局、消防大队、工商局、质监局、国、地税局等众多部门,而且办个《安全生产许可证》竟然要到省里审批,还要参加半个月左右的安全知识学习,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2.3金融体制问题致使融资难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6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状;多种经营;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89-01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3942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32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由于贵州山多地少、交通不畅;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支柱的农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农村人多地少,土地作物单一,交通、教育、医疗及思想观念仍较为滞后,仅农村的贫困人群就高达300万,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10%。因此,如何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部门面前的沉重课题。本文通过对贵州农村现状的分析阐述,在人口、农业经营模式及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上提出粗浅看法。

1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贵州省为西南地区交通要道,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有着相对优越的区域发展优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一直是全国的贫困省。2008年贵州农民人均收入仅2796.93元,大大低于4761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名列全国各省第30位,仅高于甘肃。总体来说,制约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区域内人口增长过速,素质偏低;农业经济基础脆弱;农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导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与全面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等。

首先,贵州省作为一个农业贫困省,农村人口与全国比较,存在人口数量多、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轻、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员流动性大等严重问题。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城镇化水平为36.2%,贵州为14.5%,即贵州农村人口比重为8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说明贵州农村人口比重高数量多。从人群受教育情况看,“五普”时贵州文盲率为13.89%,比全国文盲率6.72%高出7.17个百分点,而贵州与全国比较,农村人口受教育比城镇人口受教育情况差距更大。

其次,贵州耕地面积约5724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6%,其中一等耕地仅占耕地面积22%,可见耕地面积小、品质低为地区耕地一大特点。另外特殊的高原气候导致热量不足,农作物复种指数低,早、涝、雹灾频繁等原因,都使得农作物产量一直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再次,农村财政补贴匮乏致使技术无法提高,农用设备及各种物资的短缺,也是农业生产一直在低谷徘徊的重要原因,这也造成需要资金和技术投入的乡镇企业迟迟发展不起来,从而阻碍农村城镇化发展。同时,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也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由此可见,振兴农村经济是谋求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农村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贵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关键问题。贵州农村人口一直存在基数大、比重大、结构轻、素质低和流动性大的特点。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避免在大基数上形成梯状递增。在人口素质问题上,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农村农业技术人才。贵州地处偏远山区,严酷的自然环境要求开发者必须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有能够超越传统小农经济局限性的眼光和经营魄力。但是现实状况却是现在的农村发展力量薄弱,缺乏大批有足够上进创新的能人。2002年底统计数字表明,贵州农村人口文盲、半文盲数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18.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11个百分点,在各省区中居第五位。因此,要改变劳动力需求和供应素质上的矛盾现状,必须把教育放在首位。

其次,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富余劳动力,改变以粮为纲的种植思维,将重心逐步转移到畜牧业和农村副业上;同时发展地区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和引导剩余劳动力向周边省区转移,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

3 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多,可耕田土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贵州农业不能依赖于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应着眼于在稳定现有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农村经营模式。

首先,可以通过:(1)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2)推广农业技术,培养农科人才;(3)选育良种,增强粮食抗病抗灾能力;(4)重点建设省内三大(黔北、黔中、黔东)粮食基地等步骤逐步稳定粮食生产。

其次,大力推广畜牧业产业发展。自1980年贵州省引进新西兰先进牧草配制技术以来,贵州省已建立人工草场300多万亩。已初步形成了以省为主体的草地畜牧业的科研基地、牧草种植生产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和技术辐射基地。丰沃的草场环境,强大的技术后备支持,都为贵州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畜牧业作为天时、地利、人和的贵州地区型产业,必将成为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投入重点转向经济作物的种植。黔东地区主要开发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黔南地区以烤烟、畜牧业为主;黔西地区配合六盘水煤矿基地开发,着力于生漆、桐油、水果等经济作物;黔北地区以油菜、烤烟种植为主,向外开拓茶叶、桐油和五倍子市场,利用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势与周边省市发展商贸往来。

4 稳固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环境

1986年中国大西南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成立,意在联合起来共谋振兴、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协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至今已举行了25次。近年来会议的重心都突显出贵州作为经济交通枢纽,对西南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明,贵州经济发展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呈增长趋势。因此,贵州农业经济的开发与联合既要侧重于西南地区,又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经济往来,尤其是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更为迫切。

从地势分布上看,黔东地区是贵州与中部、东部地区联系的交通要道,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改变云贵信息闭塞落后的面貌;黔南地区与广西接壤,便于开展与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合作。在开发茶叶、烤烟、油菜等经济作物贸易的同时,应注意吸引沿海先进加工技术,为精加工打下基础;黔西地区的六盘水煤矿是我国重点煤炭基地,多年来一直为两广地区提供资源供应。介于资源优势,应以六盘水市开发为中心,以煤炭供应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黔北地区临近四川,可利用长江水系,一方面促进与四川的贸易和合作;一方面引进中、东部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国内市场进军。

当然,任何事物存在发展与其所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到农村经济问题。我们在合理利用区域优势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发区域环境。贵州地处高原地形复杂,交通条件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交通条件是优化区域经济环境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贵州农村交通存在的困难,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改善现有的交通路线质量,加速技术改造,提高运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改善运输装备,逐步更换一些落后破旧的运输工具。

贵州的农村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摆脱贫困的帽子,使贵州农村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课题。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我们必须秉持以综合运动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事随时移,时移事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的今天,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广泛发展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商品流通来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依赖于内部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外部区域经济的合作,才能走上农业兴邦的通途。

参考文献

[1]段进朋,高维岳.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必要性[J].长安大学学报.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了大量的增加,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也得到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相关部门应当以繁荣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走有效的支持路径,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健康、繁荣、长期发展。从财政支持的角度看,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各地虽然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体制、实行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但仍然有以下方面的问题存在:

1.1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意志薄弱

农村集体经济出发点不高,资源匮乏,资金匮乏。一些经营收入相对稳定的企业,却对正在发展壮大乡村的集体经济之中毫无作用。更糟糕的是,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过程漫长,效果缓慢。

1.2收入渠道少,商业理念少

集体经济的收入渠道很少。大多数农村都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租赁。二是让旧村、旧校舍和违章建筑交给民营小企业办产业,从而获得物业租金收入。这样子总体收入不高,而且由于缺乏充分发挥现有土地和财产资产的运行能力,资源增值潜力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掘。而且,一些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也存在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和规范化运作。1.3资本积累不足,外部融资困难大多数村在保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将资金用于公益性建设,缺乏资金积累,部分经济薄弱村甚至存在经营困难。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农村固定资产激活较少,集体债务较多,缺乏信贷抵押。即使现在中央和省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支农资金不是一个部门管理的,而是具体到每个农业职能部门,导致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下。而且,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很少,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更加突出。

2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困难,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金融作为政府支持的重要一手,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统筹考虑。它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间接促进和支持三种方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1直接参与

村组织可以设立股份制,财政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同时动员村集体资产、农民资产和社会资本投资入股,这种直接让村民参与其中的方式,可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还可以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当然,政府支持不是为了牟利。在经济正常运行后,财政资金将从中提取,然后投入其他需要的地方。

2.2间接推动

农村集体经济要想发展,就要注意金融不能包罗万象,要以市场经济情况为前提。金融直接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引导性措施。支持的重点是培育和促进其他参与者,从而间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根本发展。

2.3支持

农村所处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物流、水利都很重要,政府若想对此地进行发展,可以先从这三方面进行改善,加大财政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加大财政投入

继续加大农村金融投入,建立直接转移支付基本运行资金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开能办”的标准,对村级组织实行一般转移支付,确保其正常运行,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

3.2加强税收政策支持

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努力减轻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的负担。对当地保留的部分房产税、村集体缴纳的土地使用税和村公用工程建设项目征收的税款实行全额退还。村集体的财产项目和村公益性项目建设,除上交部分外,应当免收相关审批费用,按成本收取服务费,深入农村基地,积极鼓励参与和建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企业和个人。

3.3管理和使用村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承包、租赁经营,机器设备、鱼塘、闲置土地等方式方法,以存量换增量,严禁村集体经济乱花钱乱用。努力构建农村集体“规范管理、有力监管、高效运行、充满活力”的“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村集体适当收入,不断提高村集体资产利用率。

3.4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平稳运行

加大对组织和人员的培养力度,完善管理层的管理制度,设立出新机制进行运行。规范对内部资金的运用,建立发展基金,抵御风险,大力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招收专业性人才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势的培训,以家乡创业动力为动点,鼓励青年人返乡创业,提高整体水平为重点,真正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农业队伍。总之,金融支持对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使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发展,就要加强税收支持,保障运行平稳,建设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集体资源,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作为政府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财政应当积极肩负这一重要使命,结合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支持路径,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改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畅的现状,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钟灿.财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及建议[J].山西农经,2019(19):35+37.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8

笔者用2003年和2004年先后调查的安县黄土镇石鸭村不同文化层次农民收入情况和游仙区玉河镇农民外出务工所得,以及2003年我市各县市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经济发展指标有关数据来说明这个结论。

我市安县黄土镇石鸭村四、六、七社共有16—60岁劳动力322人,其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214人、初中文化101人、高中文化7人。在家庭收入上,小学及其以下文化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要比初中文化农户低60-200元,比高中文化农户低290-450元,最低者与最高者相差2.5倍之多;在农民文化素质与外出务工收入的关系方面,我们调查了游仙区玉河镇2004年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全镇有7485人常年在外务工,小学及其以下文化者年平均收入为4500元、初中文化者为6000元、高中文化者为8000元、中专以上为8400—10100元,最高者是最低者的2.24倍!所以,农民个体文化素质的差异,最终会在他们的劳动所得上体现出来,其文化程度高,劳动所得也就高。这种差别同样反映在县域经济上面,2003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369.58亿元,人均7518元,超过平均水平的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处于前两位的经济最好的涪城区和江油市,分别为26097元和10021元,而居于后面两位的是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人口最多的三台县和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北川县,分别是3965元和3626元,其它文化素质一般的县皆在平均数之下。这说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与各业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劳动者整体素质高,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刺激其它各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良性循环的过程;而相反的情况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差的地方,一般来讲经济发展速度都比较慢,没有财力去扩大再生产和对教育等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投入不够,则不能有效培养人才和提高农民的素质,最终造成人才缺乏,制约经济的发展。对这种情形,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结果是越来越贫,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会拉得更大。因此,从根本上讲,农业、农村、农民的富裕之路在科技、在教育,在于培养人才。

二、科技文化为农民所掌握,对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整个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平均年限每提高一年的作用,可使GDP增加1—1.5%。我国有十三亿多人口,九亿多是农民。可以说,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重点在农村,只有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谈得上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事业,千万不可忽视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建设所起的作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各地涌现出来的科技致富典型表明: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民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科技知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原动力,是社会积累财富的主要形式,学习知识就是在积累财富。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财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中已经得到很好证明。促进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本,即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劳动力,当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劳动力越多,对社会资本的积累也就越大,投入到生产过程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就愈显著。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阻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是缺少有形资本,而是缺乏具有一定规模、接受过高水平教育、有技术的劳动力及其后备力量。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要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最根本的手段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和农村中的转化与应用,提高生产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当前针对“三农”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成效。在今天,科学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即创新。例如:良种培育、农作物种植、植物保护、农业机械与农产品加工等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大量运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量,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其结果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城市转移,为国家二、三产业建设、繁荣城镇经济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可见科学技术知识一经为人所掌握,它的力量和作用就会变得非常巨大。

三、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的影响。

我国目前数亿农村劳动力资源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来说应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由于农村长期落后的生存条件和教育薄弱的影响,使得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高,这笔财富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成了一种负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掌握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上不了档次、经济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困难。以绵阳市农村为例,全市辖六县两区一市(县级市),总人口52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1.4万人,比例高达76%,2003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仅为20.46%,人均产值为1977.57元,16—60岁农村劳动力227.16万人,其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及其以下者占37.68%,初中文化占48.58%,高中及其以上占13.74%。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7.12年。全国的情况是:小学文化及其以下占40.31%,初中文化占48.07%,高中及其以上占11.62%,平均教育年限接近7年。绵阳作为我国西部教育、科技力量都比较强的一个地市,仅比全国平均水平稍高一点,这样一种农村劳动者文化结构是难以满足建设绵阳科技城和农村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可以说,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导致我市乃至其他地方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优秀劳动力外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缺乏人才。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今消除了限制农民进城的桎梏,再加之繁华都市生活的诱惑,落后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磨难,加速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农村教育投入与人才成长存在此长彼消的局面。按理说,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还是较大的,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自古以来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说明育人实属不易,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提高农民素质,振兴农村经济,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国家这几年加快了城市互动、城乡统筹、农民变市民、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使得农村中有知识的优秀劳动力通过读大学、参军和外出务工等途径,进入城市工作,他们千方百计想在城市扎根,而一些扎不了根的农民宁愿每年象候鸟那样,年初出门、岁末回家,不管在外面能不能挣到钱,年年要出去闯荡,而留在农村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则主要是一些老弱、病残、妇,这种现象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十分普遍,长期下去势必会导致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后继无人,今后出现没有人种庄稼或不会种庄稼的农民的怪事。这就给我们的各级政府怎样使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及保证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严格来讲,当前农村劳动力过剩只是一个相对的总量概念,而从劳动力结构上看,有知识、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民精英的数量却相当有限,高素质的农民群体规模并不大,远不能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在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提升过程中,原本存在的低素质劳动力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低素质劳动者问题。近年来,由于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各种学校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老百姓供子女上学不堪重负。这对于原本不富裕的、很讲求现实的农民来说,无疑不是个不小的包袱。为了子女,为了生存,他们往往在孩子开始读书时,就在为子女将来读高中、大学的学费发愁而节衣缩食,如果子女读书的成绩不好、升学无望,他们就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即在孩子初中毕业后,有的甚至未毕业时就不愿再让其读书了,留在家里干农活或者跟随父母、亲友出去打工,为家庭增加收入。因此,在一些较为贫穷的地方,农民子女辍学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率达到1/3以上,学校对此束手无策,这些辍学青少年过早放弃学业,无疑是今后农村潜在的低素质劳动者。仅我市农村每年就有数十万计的小学及初高中毕业生,从全国农村来说这将是个不小的数字。如果各级不想办法加大对农村、农民的扶持,下决心采取措施杜绝各类学校乱收费现象,使每一个农村孩子上得起学、读得起书,农民有接受继续教育和参加培训的机会。那么,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个瓶颈问题将永远存在,我们在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振兴农村经济的对策。

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措施。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改善农村落后的办学条件,建立激励机制。农村青少年是农村经济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文化教育素质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的未来。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术,无论是经商、务工,还是种田,知识都成为不可缺少的条件。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选择就业的机会就越大。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农村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离不开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第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村办学难的问题,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每一位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知识的基本权利,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为农村建设服务,严防把农村基础教育办成变象的升学教育和收费教育;二是专门为农村基础教育立法,从法律上明确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和经费投入的比例,以及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等,使农村基础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加强农村教育改革,制定农村教育的优惠政策。比如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凡是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其工资应在比照城市教师同等水平的前提下增加环境补贴,使农村中小学留得住人才,教师安心工作。同时以县为单位建立城乡教师轮换工作机制,使城乡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化,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国家可考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建立“农村青少年教育基金”,调动农村青少年学习和学成回乡建设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子女考上大中专院校学习,并且毕业后愿意回家乡工作者,在与当地县乡政府签定回乡工作协议(学生家长担保)后,可以根据其考入不同档次学校,国家拿出该基金给以相应的资助(如全额、半额资助或特别奖励等),如果毕业后不履约者,由学生家长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种办法既可以解决那些因家庭困难、贷款读书又不可行但学习又特别优秀的农民子女求学的后顾之优,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优秀人才资源,同时又调动了广大农民送子女学习的热情,并且还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强农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拥护,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利国利民。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9

一、乡镇财政与农村经济的现状

1.乡镇财政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但是乡镇财政却出现了财源不足的现象,而且在财政改革的过程中资金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目前财政管理支配面相当大,资金量也很可观,仅靠政府支持根本满足不了财政需求。所以,尽管现在政府正在完善乡镇财政建设,但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

2.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深化进行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政府缺乏农业生产的控制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限制、现社会给予的经济压力、农民缺乏正确的意识等仍是现在农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

二、乡镇财政与农村经济中存在主要问题

1.乡镇财政建设的主要问题

(1)目前乡镇财政收入少,财源乏力是主要问题。乡镇财政造血功能差,主要财政来源就是向人民征收。而且现有的乡镇企业较少且规模不大,乡镇发展不统一,政府支持又较少等造成了乡镇财源有限,稳定性差,收入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2)乡镇财政支出较多,收支过程存在问题。乡镇财政作为政府机构之一,其职能就包括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建设各乡镇基础设施等,以满足乡镇经济发展需要,但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使乡镇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但县镇支出却随着乡镇的发展日益增多,造成了现在乡镇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现象。

(3)由于乡镇财政负责面太广,包括乡镇的教育、医疗、农业、林业等各方面,使之出现债务量大的现象。但乡镇行政单位中存在太多需要供养的人,使之需负担的人员经费长期居高,还有现在乡镇的历史债务仍未还清,现在乡镇财政出现债务过于沉重的现象。

(4)资金管理混乱现象严重。由于乡镇财政面临着收入少、支出多的压力,为了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人员工资等,财政部门借用行政经费、挪用项目资金、截留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现在乡镇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体制不完善,内部财政控制不严密,造成了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

2.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农村经济建设中政府缺乏农业生产的控制力,尽管农业部门有相应的支持与辅助,但主要都是由农民自己决定农业生产。这种情况由于农民自身缺乏对行情的判断能力,种植又缺乏专业性,导致了生产缺乏科学性,会使农民失去很多机会。

现在农民对于农业的意识存在问题,现在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一种是传统的小农民思想,他们只要求生存温饱,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拒绝学习新的、科学的农业知识;还有一种是现在农村的年轻人的弃农心理,他们一心向往大城市、新生活,不愿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放弃了农业。这两种思想直接限制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再者,是由于目前农业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当初激发了农民劳动的热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就现在农业生产而言,但这种制度还是造成了土地资源分散的现状,也使规模性的经营和整体农业把关的生产方式很难进行。

最后,现在的社会现状,诸如:子女上学、医疗问题、养老问题等造成了现代农民沉重的经济压力。所以现在农民对农业的将来持有的态度是偏悲观的。农民并不认为现在的一方土地可以解决现有的经济压力。

三、完善财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1.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目前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进行明确的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乡镇财政不能仅仅依靠税收作为财政来源,应积极发展乡镇企业,鼓励人们创业,同时理顺县乡与上级的财政分配,促进城乡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所以乡镇财政建设和农村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应满足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尽管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基本上满足了温饱,但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重。而财政来源主要依靠乡镇财政的投入,所以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更完善的乡镇财政体制,对农村基层财政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乡镇财政建设困难重重,在满足农村社会需要、配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满足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等方面仍有不足。所以,目前乡镇财政需要放弃就公共产品论公共产品的现状,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完善农村基层财政公共支出制度,促进乡镇发展。

2.规范财政资金管理

规范财政财务工作流程,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是现财政的首要任务。在财政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完善;强化预算管理;强化债务债权管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等措施规范理财行为。

3.统筹城乡发展

在促进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应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基础建设,加强农村经济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特别注意乡镇财政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10

(一)政府农村产业经济政策是农村信用社得以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高产高效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相继出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在各项政策的指导下,全县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陵阳的西瓜大棚,小店的芦笋种植,库山、天宝的中草药,桑园、大石头的大姜等为代表的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带,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共实现农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4%,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各级政府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政府各级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机构,其兴衰与政府息息相关。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6月末其农贷总量占全县农贷总量的90%以上,农村信用社已逐渐发展成为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化解风险支持发展,在涉及农村信用社切身利益问题,在政府利益与信用社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宁可自身承担也绝不把包袱甩给农村信用社。一是政府举债解决基金会问题。1999年根据上级安排全县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根据有关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基金会可由农村信用社收购,政府及时组织了人员对全县21家基金会进行了清产核资,县政府本着不甩包袱、不压担子、不转嫁风险的原则,将基金会全盘关闭,所形成的债务由政府承担,避免了将风险转嫁到农村信用社。二是帮助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级政府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踊跃入股。目前,农信社股金总额已达4727万元,较行社分门办公时增长4693万元。三是整顿社会信用秩序,清收盘活不良资产。今年5月份,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县政府大力开展了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活动,为信用社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活动中,县政府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清收盘活领导小组,积极帮助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并把清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乡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清收领导小组,重点抓好清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到目前,共清收盘活不良资产203万元,有效化解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二、明确经营思路,转换经营方式,建立有效监督制约考核机制。

(一)明确经营思路,突出以信贷支农为主线的工作重点。信用社充分认识到信贷支农既是信用社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又是摆脱困境、化解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农”字优势,作好支农这篇大文章,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占领农村金融市场,成为支农主力军。工作中,他们以发放小额农贷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信贷人员走村串户大力发放小额农业贷款。今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6万余笔,涉及金额34579万元,占贷款总投放量的87%。

(二)建立内部考核机制,打破平均主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长期以来,该社没有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普遍缺乏危机感和责任心。对此,今年初,该社对收入分配进行了彻底改革,先后出台了《****农村信用社2001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办法》、《联社机关工作业绩考评办法》等相关文件,明确了经营目标与劳动报酬的关系,从两方面入手实行全员考核。经营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新增目标、中间业务新增利润目标三项,收入分为生活费和目标奖惩两项,收入报酬与工作目标相挂钩,完成基础目标可保证基本生活费;完成新增目标计划的全额兑现效益工资,对超额完成部分按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万元。分配机制的改革,拉大了收入差距,真正体现了“基本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靠实干”的分配机制,成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助推器。

(三)大力发展营销贷款,改变传统信贷投入模式。过去,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资金的需求状况也不同,加上个别信贷人员怕承担责任,出现了惜贷、惧贷的心理,导致信用社有款放不出、借款人用款贷不着的供求矛盾。针对这一问题,信用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一改传统信贷投放模式,全面推行了贷款营销制度,主动走出社门向优良客户推销贷款。信用社与职工个人签订放款责任书,在限额内由其自主发放贷款,保证到期及时收回本息。为有效防范风险,对贷户实行信用等级管理,根据资信状况不同将贷户分成A、B、C三个等级,放款额度从1000元到2万元不等。营销贷款重点支持了城乡个体工商户和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户发展经营项目,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双赢”的良好经营局面。

(四)改革人事用工和干部任用制度,激发全员活力。年初以来,信用社进行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职工经过考试和评议合格者由信用社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聘期2年,合同期满经过考核合格者重新聘用,不合格者自行解聘,使全员都产生了危机感、压力感。在干部任用上实行竞争上岗,在联社机关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通过个人答辩、群众投票、组织考核等程序,有15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群众威信好、学历层次高的人员竞争上岗,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对基层信用社主任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年度综合考核中处于末位的信用社,其主任将自动辞职。

三、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帮助农村信用社解决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信用社紧紧围绕“双增”工程,各项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创建社以来的最好水平,上半年共缴纳税金80万元,自行社脱钩以来共缴纳税金1443万元,为地方财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不良资产占比高、支农资金实力不强等不利因素需要加以解决。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11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3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2006―2008年首次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公斤,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9年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春旱和初冬雪灾,全年粮食总产仍达94.2亿公斤,为中等年景水平。园林水果、蔬菜全年总产分别达到38.3亿公斤和89.3亿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2.6%和4.7%。肉、蛋、奶全年总产分别达61.1万吨、75.3万吨和72.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7%、22.2%和6.3%。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全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玉米丰产增粮、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实施了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县,初步形成了粮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200家。通过重点抓30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分批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措施,着力提高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续两年保持了在全国领先的势头,注册总数达到20945家,比上年增加8173家,增长64%。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的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万人行动,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大力实施兴水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通过全力推进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农田灌溉等六大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引黄北干线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实灌面积2009年突破1610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和淤地坝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6年以来,4年解决了8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9年解决了272万人。

(四)积极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集中实施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汾河源头移民、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十大建设工程”,并扎实落实“四大整治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积极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选择确定10个试点县上报国家。继续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完成营造林530万亩,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全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09年,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等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至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达67.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支持了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至2009年底,2000个重点推进村中95%完成村庄规划和“四化四改”建设任务,有70%以上的村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发展势头良好。推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省共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50个,小城镇总体规划564个,全省115个农业县全部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了“示范带动、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六)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农村启动了“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06―2008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两区开发”为重点,继续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工作,2006―2008年共解决了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移民搬迁15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006―2008年累计对农民的直补资金达到37亿元。全方位的工作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元,比2005年的2891元增长46.8%。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29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09年的97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09年的3.3∶1。同时,目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有限,而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大力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相比仍严重不足,“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支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513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大同、晋中和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并抓好落实。按照批复的规划,认真对接项目,明确管理程序,做好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努力做好与国家正在着手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粮食增产项目、节水改造项目,及其他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对接工作,力争取得国家更多的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尽可能将林业、水利及农业支撑服务体系项目向示范区倾斜,推进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好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围绕“513”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特别是落实省级扶持资金,并引导、督促各市、县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方式,增加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以及对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支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水果蔬菜和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等三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西的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继续做好“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协调工作,确保全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尽快完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部分实施项目的调整工作,并增加投资加快干流坝路林一体化项目建设,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加快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四项整治重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近期工程治理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各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结合粮食增产工程的启动实施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0年山西省应继续加大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投入,并做好与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衔接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线工程建设进度,并积极配合国家投资,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夹马口、大禹度等10个大型灌区和部分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园区和集雨灌溉工程,启动实施西山提黄灌溉工程,扎实推进以淤地坝为主的水保生态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和治理任务。二是加大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和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启动实施。三是继续抓好以“身边增绿”为主的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和管护工程,并合理安排省级投资,发挥好投资效益。四是配合林业部门,推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工作,从机制上解决森林和林地的管护问题。

(五)全力支持“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牵头、协调、服务工作,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年内各项任务的完成,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是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与国家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做好争取下一轮国家项目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同时,围绕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基础。

(六)以推进小城镇和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两大任务,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建设三个重点,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多途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尽快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12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027-02

一、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

1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牧业、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专业化分I协作,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显示出了优越性和生命力。特别是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进一步推动了内蒙古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5919个(含分支机构),比2008年增加4520户,2009年与2008年相比。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增长323%。平均每月注册登记合作社370多个,成员总数达58954人,成员人数比2008年增长297%,其中农牧民成员55902人,占成员总数的94.82%,该比例高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的80%的比重。在出资方面2009年总额达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倍,其中货币出资46.6亿元,占出资总额的63.26%。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销售、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资料购买与销售等领域。其中: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资料购买和销售的合作社为73%。当前,自治区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 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每个专业合作社的平均会员10人以上,有好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吸收的农牧民会员达到l00-200户以上。平均每个合作社出资额100万元以上,其中平均每社出资额乌海市达到280万元,鄂尔多斯市达到265万元,包头市达到218万元。随着农牧民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涉及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种、养、加、销各个环节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的效益明显提高,2008年全区农牧民合作社平均盈余60.1万元。比2007年增长28.7%,资产负债率31.7%,经营收益逐年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内部社员增收致富,而且还带动了周围农牧户的增收致富,2009年上半年,全区农牧民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牧户23万户,比2008年增加了8万多户。

3 主体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内蒙古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构成形式上看,既有种养大户、经营能手牵头,也有龙头企业带动;既有基层农牧业技术干部牵头,也有村干部领办的和党支部牵头创办的。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牧区涌现出一批种养大户和经营能手,他们市场信息灵,经营理念强,又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在当地的农牧民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由这批人牵头领办的农合经济组织对带动当地农牧民共同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看,由村干部和经营能手带动成立的合作社占到70%以上。2009年上半年以来,企业牵头兴办的合作社也大幅度增加。

二、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内蒙古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发展速度依然缓慢。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纵向发展很快,但横向与一些农牧业比重大的兄弟省市区比较还有很大差距。截至2009年6月,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3280个,只占全国的1.8%。而同期,山西省为18631个,占全国的10.4%,山东省18490个,占全国10.3%,河北省8248个,占全国46%。入社成员仅占全区农牧业人口的0.3%,平均每社成员数只有10人左右,95%的合作社人数在50人以下。由于合作社社员少,自我壮大的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弱,甚至有的只在生产经营的某一环节进行合作,难以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目标。

2 缺乏专业化经营。由于内蒙古地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刚刚起步,专业合作能力低,总体服务功能差。专业合作社大都只停留在农畜产品销售环节,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还没有开展起来,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从而使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上发挥的作用有限,经营效益也有限。

3 制度建设不健全。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落实不到位,盈余分配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二是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如民主议事制度、审计监督制度、财务制度等。“三会”中的监事会起不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监督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大部分专业合作组织没有注册登记,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制定不规范,许多农合经济组织在不具备法人地住的情况下从事经营活动,存在看潜在的纠纷隐患。四是许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重大项目和活动中决策不民主。会员参与议事的意识不强,不太关心合作组织的发展,合作意识弱,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

4 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特别是起步资金短缺,贷款难、利息高、融资难。在发展中缺少融资渠道,自有资金积累能力薄弱。资金的缺乏制约着合作社培植主导产业和扩大再生产。目前,从全区依法注册的合作社看,能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的专业合作社只有9.7%。大部分没有自身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5 缺乏专业人才。合作社带头人及成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接受新事物难,市场经营理念不强,管理和协调能力差,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部分农牧民素质低,获取信息的渠道闭塞,对新生事物接受缓慢,造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迟滞,产品更新落后,产销脱节的情况,这些降低了合作社成员的积极性。一些合作社自律和诚信意识差。

三、加快发展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

1 财政政策方面。一是建议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在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免营业税、所得税,允许经营农资等,农产品运输比照区内运输公司减征,对管理规范、经营较好、依法纳税的合作

社,实行税后返还政策,鼓励其发展。二是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

当前各部门用于扶持农牧业的专项资金不少,但各专项资金都是分散投入,撒了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建议由各级政府统一捆绑使用,优先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为防止政府专项补贴资金被挪用,建议采取以奖的方式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过验收后进行奖励扶持。

2 金融政策方面。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国有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资金的投放额度,建立一个针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金融优惠支持体系,主要为其发展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尤其是对一些重点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优惠。通过降低贷款门槛,放宽抵押条件,降低利息,采取贷款额度授信、产品销售订单、合同抵押和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等多种形式,保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能比较容易贷到所能承受利息的款项,从而实现对农村牧区合作社的金融支持。

3 社会政策方面。一是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科技支持。通过加大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引导和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农牧业机械设备和适用农牧业技术,使那些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得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收入。二是强化培训和信息服务。要组织科技文化知识和新技术引进推广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合作社的带头人、经纪人和会员进行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成员素质。要建设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全方位地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市场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帮助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营。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愿入会、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原则,帮助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以章程为中心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费收取及使用制度,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内部领导制度等,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契约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自的行为。特别是要建立健全规范、透明的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的各项财务收支账目要定期向社员公布。接受社员民主监督,同时要正确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使每项收支都公开透明,使每个社员明白放心。四是帮助建立利益保护机制。建议旗县、乡镇、苏木在不新增行政编制的前提下,从现有乡镇、苏木干部中抽调成立农牧民维权组织和机构。以调节和处理农牧民与专业合作社、农牧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要正确处理合作社与农牧户的利益分配关系,使专业合作社与农牧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既保护成员利益,又使合作经济组织自身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4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协调配合。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只有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形成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一是建议由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发改委、农牧业、科技、民政、工商、供销、财政、税务、商务、银行、保险、信用社、水利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对有关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定期研究重大事项,解决问题,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各部门积极配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整合各部门各方面的涉农资金和相关资源,进行集中重点投入,确保实效。加强技术、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三是鼓励社会工商企业参与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多元化支持合作经济发展的新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私营民营企业到农村牧区创办专业合作社,对创办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企业,政府要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扶持。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现代牧业,2006(1)

2.巴嘎那.积极发展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实践,2007(z1)

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篇13

第三,国家应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