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未来的科学技术

未来的科学技术合集13篇

时间:2023-11-20 10:18:45

未来的科学技术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

关键词: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未来发展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并了解其未来发展趋势。

1现阶段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存在的问题

1.1环境问题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市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政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起源于市场经济,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因此市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会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如若市场竞争机制存在问题,一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发企业为了可以使自己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就会利用一些不光明竞争的手段干扰市场环境,严重的会使整个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市场环境恶化;另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例如,知识产权可以有效地维护电子信息技术人员的应有权益,但是,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立法进程非常缓慢,不能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研发起到及时保护的作用,导致一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创新人员的权益收到了损害,失去了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发领域的热情。

1.2人才问题

人才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从出现IT热以来,我国的各大高校就纷纷开设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然而,这些高校批量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人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只能够从事一些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工作,例如,技术维修工作,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较高或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导致我国现阶段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缺少高精尖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员。

1.3结构问题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结构中对推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是,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政府却忽视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阻碍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导致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低于其他国家[1]。

2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集中化

发展集中化发展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许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集中化,比如,一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已经和机械、交通以及能源等技术进行了良好的结合,而且这些技术彼此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技术领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集中化发展不仅可以加快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还可以扩大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的规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员应该持续不断地对电子信息集中化进行发展与创新,以保证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促进一些关键技术的发展。

2.2科技一体化

在世界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的前提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也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未来,世界各国之间,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会比现在更加密切,各个国家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负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不同领域产品的研发,比如,对于某项电子技术的研发,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负责攻关核心技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处于中等的国家,主要负责供应研发的电子产品所需要的材料,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则主要负责电子产品研发成功后的市场销售;针对各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对电子产品生产流程进行细化分工不仅是国际贸易中优化理论的必然表现,还是国家实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并且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必然选择[2]。

2.3研发自主化

虽然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是,国家之间合作的电子信息科技项目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电子信息科技项目都可以和别的国家进行合作;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在于其他国家进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时,涉及到的内容大多都是这个国家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里的边缘技术,一个国家是绝不会将其凝聚了大量社会资源的电子信息核心科学技术与他国分享的;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水平,使我国成为真正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强国,就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提高我国电子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只有实现电子技术的自主研发,我国才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国际间交流掌握主动权,进而实现在国际经济与技术交流中获取更大的利益的目的。

2.4产品智能化

电子产品智能化是指应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发出来的电子产品,在人类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感知外界的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更为先进的一些电子产品,甚至具有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初步智能化阶段,我国电子产品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智能化电子产品,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表等,这些智能产品的存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智能化电子产品,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产品智能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然而,现阶段,我国在实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智能化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诸多的问题等待信息科学技术人员去解决,现有的一些智能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仍处于模仿的状态,所以,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智能化电子信息核心科学技术的垄断,我国必须要在现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进行创新与突破,提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2.5发展网络化

互联网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不但彼此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促进对方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的运用范围正不断扩大,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互联网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国际之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的范围,加深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的深度,打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在地域条件方面的限制;除此之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网络化,在网络中就可以进行资金与技术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交易成本;总而言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网络化是我国在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对会联网体系进行构建以及健全,使互联网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之间推动作用更强。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员应该顺应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努力创新,勇敢面对并克服电子信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2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05-07

“现代化”作为一个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对象,无论其意指一个历史进程,还是指一种目标、愿景,在中国知识界都经历了从褒义到贬义、再到褒义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申报月刊》组织的讨论中,不同政治思想倾向的学者异口同声地鼓吹现代化,这已为世人所共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将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1954年到1975年,从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到第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或重申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对具体的实施步骤做了越来越详细的规划。然而与此同时,“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对象却一直被视为禁区。在“文革”极“左”思潮的控制下,报刊杂志大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宣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甚至要揪出所谓“四个现代化背后”的“黑手”,吓得人们闻“现代化”而色变,唯恐避之不及,更不要说去研究它了。这种形势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所改变。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如果宣称国人已经普遍对“现代化”持积极的、赞扬的态度,应当不是妄说。

然而,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现代化——或日当今世界发展——可以预见的未来前景如何,却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把两个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是因为它们相互关联太密切。简单地说,即前者决定后者,反过来,后者又能折射出前者。

现代化从来不是一个先验的从抽象思维中产生出来的理论概念,我们应当从历史经验的角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考察其内容,探寻其本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前人对西欧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总结。

有些人至今仍然将现代化看作是虚幻的、未曾发生的历史,或者只看到它阳光明媚的一面。事实上,正如伯曼所说:“假如我们向前推进100年左右,试图确定19世纪现代性的主旋律和主音色,那么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的便是那幅高度发达、明显可辨、生机勃勃、并由此产生出现代体验的新景象。在这幅景象中,出现了蒸汽机、自动化工厂、铁路、巨大的新工业区;出现了雨后春笋般的大批城市,常常伴随着可怕的非人待遇,……出现了日益强大的民族国家和资本的跨民族集聚;出现了各种大众群众运动,……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展的包容一切的世界市场,既容许最为壮观的成长,也容许骇人的浪费和破坏,除了不容许坚固不变,它容许任何事物。”伯曼所描绘的“19世纪现代性的主旋律”,反映了西方早期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一方面是工业化、城市化,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是可怕的非人待遇和骇人的浪费与破坏。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有人引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德文版)里的一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来说明现代化的涵义,其意在于告诉人们: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理想目标就是“西化”,世界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就是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已有的“景象”。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从下面的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在这里所“显示”的,正是包括伯曼所说“可怕的非人待遇”在内的“现代灾难”:

……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地对他说,这正是阁下的事情!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撇开这点不

,在资本主义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

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

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即工业较发达国家显示的景象或伯曼所说的“现代体验的新景象”)的鲜明而尖锐的批判态度。

进一步我们还应看到:迄今已经全面展开的世界性现代化进程,在造就空前未有的历史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矛盾和冲突。如同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所写的:“……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便入地狱。”光明与阴影同时存在,人们必须居安思危。

现代化与“现代性”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二者之间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现代化可以被简要地定义为“一种创造现代性状况的过程”,翻而构成现代社会本质特征或日“现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特定形态”的“现代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二战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现代化进一步向全世界扩展,形成全球化的大浪潮。冷战结束之际,福山曾预言世界文明的终结——终结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新的比冷战更严酷的“文明冲突”,而且很快就被一系列全球性的恐怖袭击和战争所验证。这也正像伯曼所说的:“现代的环境和经验直接跨越了地理的和种族的、阶级的和国籍的、宗教的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性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但这是含有悖论的统一,一个不统一的统一:它将我们所有的人都倒进了一个不断崩溃与更新、斗争与冲突、模棱两可与痛苦的大漩涡。所谓现代性,也就是成为一个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充满矛盾和变动不居,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世界现代化的本质性特征。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刚刚摆脱旧的折磨,马上又要体验新的痛苦。整个世界正在面临规模空前的风险和危机,包括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风险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化灾难,核战争恐怖和灾难,全球化大趋势下新的失落和认同危机,等等。

正因为现代性充满矛盾,充满变数,人们才会对它众说纷纭,种种理论观念如“单一的现代性”、“欧洲”(euro-modemity)、“殖民现代性”(colonialmodernity)、“晚期现代性”(late modemity)、“第二次现代性”(the second age of modernity)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而“多元现代性”(mulfiple modernities)、“另类现代性”(ahemative modemity)等等,都指向那个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的“大旋涡”,说明今日已经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卷入的现代化进程,只能是一个构建全球“多元现代性”的“不统一的统一”过程。简单地说,我们应该批判地看待“现代性”,认清现代化充满矛盾的本质性特征,如同批判地看待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一样,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又要认真对待、逐个解决它带来的严重问题。

既然现代化不能等同于西欧早期工业化,那么,非“西化”的现代化又有哪些能够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内容呢?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现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发展生产力,说得比较完整一点也不过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众福祉,也被理解为强国富民。下面的说法很有代表性:“现代化是指什么?是指生产力。……生产力不包含生产关系的含意,不包含社会形态的含意。”所以,“就像不能说资本主义现代化一样,也不能说社会主义现代化。……说现代化物质文明,还马马虎虎,说现代化精神文明,就不太合适。……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这些文明的内容和本质是不一样的。笼统说现代化精神文明,不知道你是说哪一种精神文明。”现代化的这种认识,与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一样,是非常片面而且十分有害的。

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大变革。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现代大工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技术革命和

科学革命又起了领头作用。从而,科学技术被称为“第一生产力”。既有的三次世界现代化大浪潮,都是由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所带动的生产力大飞跃所造成的。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又是工业革命的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包括促进现代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代表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思维模式,前者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后者则以人为中心,透过人的视角,从人的经验出发了解自身、认识自然。但这并不是说科学与人文互为歧路。科学注重求真,其成果当属“物质文明”;人文则重在求善、求美,当属“精神文明”。两个现代文明合在一起,才能说明现代化的本意。科学的第一个样本是哲学,哲学是“爱智”之学,自由之学。所以说,科学一开始就是关乎自由的学问。现代人文主义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培根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被理性之手撩开,人类从对自然的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奠定了批判理性的人文主义基调。西欧许多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其思想的人文主义光辉、对传统的批判锋芒,都直接来源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信心和乐观态度。

总之,对工业化、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大发展之于现代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从19世纪后期迄于今日,中国人所看到的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首先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着手的也是提高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在今天发达国家主导跨国资本流动和全球自由贸易的背景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只能诉诸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以科技和工业的现代化带动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否则就会空有“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之名,而实际上是跨国公司的廉价加工基地。

但是,不能把现代化的本质属性简单地规定为发展生产力。正如火车离开火车头无法前行,先进生产力犹如现代化的火车头,但是它不能囊括现代化的道路、目标和现代化的列车所运载的内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但离不开其承载者——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没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制度和国际社会秩序,生产力有可能停滞甚至倒退。这在前现代是如此,例如西欧古代的辉煌被中世纪的“黑暗”所取代,中国历史上一次次改朝换代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现代依然如此,军国主义的兴起和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即使为了发展生产力,也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互相适应,而这些都是现代化的内容。

对生产力发展在现代化中地位的认识,涉及对现代化意义的认识。就拿“第一生产力”——科学来说,历史与现实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会遇到这样一类尴尬:医学科学可以延长垂死病人的生命,却不能顾及病人的痛苦和愿望,不考虑该生命继续存在的意义;艺术科学探讨艺术品产生的条件,却不追问它是否与人类的博爱精神对立。甚至还有更难堪的局面,例如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导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基因技术导致各种危害性转基因食品,甚至出现克隆人怪物的危险;经济发展理论在促进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巨大的贫富悬殊;人类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征服自然,在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英国宇宙学家马丁?里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最后的世纪》中预言,地球在未来200年内将面临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这些灾难多数都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有关。所以,很难证明科学所描述、改造或创造的世界是否值得存在。

科学具有“唯一的”、理性的尊严,但人的价值选择却可能是多元的、相对性的。从科学中找不到人“应当如何生活”的答案,科学不提供人生指南。当然,不是说科学家都是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主义者。相反,许多科学家都充满了人文精神。这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这位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却严厉批评“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他

告诫人们:“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甚至明确提出,“关于目标和价值的独立的基本定义,仍然是在科学所能及的范围之外。”因此,如果将现代化定义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就只是手段,它们必须很好地受到控制,才能“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强大的利润驱动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产生的。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趋势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基 本进程。扩张性、掠夺性是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特性,这一方面为现代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但另一方面,也将其功用引向一个又一个死胡同。除了不断制造新式武器用于毁灭性战争,环境、能源问题从资本主义早期就开始积累,到20世纪50年代,弊端逐渐显示出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大公害。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以及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正是在此背景下,新一代科学哲学家提出了“进化认识论”、“科学历史主义”和“让科学回归人文”,关心科学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强调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指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知识体系分科化、专业化的结果,而知识的分科化、专业化又来自诉求效率与力量的技术理性。所谓“弘扬科学精神”,不应当是特别地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而应当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重新审视自由与理性。

因此,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将由科学技术引导的生产力发展与对人及其生存环境的关怀结合起来,将现代经济发展与现代文化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说明现代化的本质。中国政府反复申明的“三步走”战略,以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不断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建设为动力,以社会和谐、共同富裕为目标,囊括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体现了现代化的本质。

如上所述,现代化大变革绝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它还必须包括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对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进行全面的变革,由此而构成现代化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或“分进程”。这些分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因不同的性质、不同的顺序排列而形成了现代化的不同道路、不同模式。所谓“西化”,也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粗略地说,就是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或者以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现代化。非西方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年掠夺性、扩张性现代化的老路,而需要另辟蹊径。这就要求在社会变革、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济和政治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做新的探索。所谓“现代精神文明”是针对传统文明而言的。但现代精神文明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是一种比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更高级的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带有本质性的特征。

在中国,这种有自己特色的精神文明的结晶,就是人们正在探讨的、建立在华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民主与人权。法治是针对人治而言,民主是针对专制而言,人权是针对特权而言。这些看起来都是具有普遍性价值的观念或制度,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早发展”、“迟发展”各种现代化模式,概莫能外。然而仔细分辨,就能看出其中的差别。就拿“人权”来说,人权是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当然不可能没有人权,争取实现法治化、民主化等现代化目标,不可能不实践人权。现代西方各国的人权观念源于早期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皆生而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假设,其人权实践则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起码需求。这种人权是狭隘的,其实践具有欺骗性,所以马克思批评它是“资产阶级所有权”、“本身就是特权”,㈣“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中国人的人权观念最早也是从西方舶来的自然权利概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君权、神权、族权、夫权等传统特权,积极倡导个人自由、个性解放,倡导“天赋人权”,为人权在中国扎根也为现代化在中国的扩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的人权理念和

践就是照搬西方的。事实上,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跟现代人权接榫的因素,如人权所包含的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能找到而且相当丰富。缺少的主要是民主法治。现在,中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有关的国际公约,不仅关注重在保障个人自由的第一代人权,更关注着重于为个人自由与基本生存权利提供社会经济条件的第二代人权和包括发展权、环境权在内的第三代人权。中国学者也正在积极探讨符合最广大民众利益的人权理论和民主与法制体系。有了这些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建构做保障,加上可持续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高度物质文明,假以时日,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国内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际上与所有平等待我之民族和谐共处的高度民主自由平等与法治化的繁荣富强的理想国度。所有这些目标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现代化达成之时。“沿着这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中国必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然而,来自国外和内部的各种困难、挑战也将继续与机遇相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将给中华民族带来美好前景,中国实现现代化也将预示全世界的美好前景。但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曲折和反复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尽力少走弯路。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3

科技学术期刊的起源。从世界范围来看,科技学术期刊最早起源于17世纪。据前苏联《大百科全书》记载,世界第一份学术期刊是法国出版的《学者杂志》,其内容有欧洲出版信息和物理、化学以及重要的发明信息等。最早的以学术交流为主的期刊应属英国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1776年后改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刊》。1789年,法国出版了第一本专业杂志《化学记事》。这些期刊的出版,在当时科学技术人员中有很大的影响。到19世纪后,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了,科技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如美国的《费城自然科学院院报》、德国的《地质与古生物学年鉴》、日本的《药物杂志》等,这些杂志的出版,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科技学术期刊数量不断增长,文摘和检索期刊随之出现,这些检索工具以德国的《化学文摘》、美国的《工程索引》、英国的《科学文摘》为代表。此时的科技学术期刊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发展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现应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中国科技学术期刊有所发展,据有关文献记载,在1900~1919年间,创办的科技期刊有100多种,1915年由中国留美学生创办的《科学》被看作是20世纪初期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标志。

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科技学术期刊发展到20世纪,其出版形态逐步从纸型向网络数字化演变,这种变革加快了科技文献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了检索功能,提高了服务效率,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从纸质型出版向数字网络化发展。

科技学术期刊最早的电子版是1976年10月出版的“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s(ELES)”项目和国际联机的电子期刊机读磁带版,如《化学文摘》(CA)、《工程索引》(EI)、《科学文摘》(SA)等书目数据库,并通过DIALOG、ORBIT、BRS等大型联机数据库系统,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电子期刊已从最初的软盘期刊、CD-ROM期刊、联机期刊,发展到现在的网络化的电子期刊。

我国的数字化学术期刊最早出现于IT领域。1985年,《软件学报》加入因特网,开辟了我国中文学术期刊上网之先河。目前,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学术期刊出版服务系统以“中国知网(CNKI)电子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Database,CAJD)、万方数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的科技学术期刊网上信息服务系统等为代表。

当前,我国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发行印刷版的同时提供网络电子版供网上浏览或下载;二是以光盘形式出版;三是从编辑、出版之初就以电子载体出现的网络版期刊,也称为“以数字形态创建”的电子连续性出版物,属于在线发行。

从现实的发展和应用情况看,科技学术期刊数字网络化出版发行模式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数字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大趋势。然而,由于传统纸型印刷版的学术科技期刊自身的诸多优势,目前仍然以一种重要的出版形式存在和发展。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模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从上述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形态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对现阶段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管理模式、技术处理模式、工作流程模式以及出版发行模式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管理模式的变化。传统的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组稿、约稿、审稿等环节,一般是通过函件、走访及刊登征稿启事等方式来进行,这些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制约着期刊的出版发行周期。而网络环境的日臻完善,数字网络化出版模式的日益普及,期刊的编辑工作的管理都逐步通过网络来完成。

一是动态信息的实时跟踪,使组稿和约稿更加有的放矢。通过网络能够更及时地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和重点课题的进展情况,有目的地确定期刊报道的重点方向和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稿件的组织和稿件的邀约。

二是信息的更加及时,减少了期刊出版工作的中间环节。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编辑过程从纸上编辑逐渐转变为无纸编辑,大大缩短了文稿编辑过程中审稿、编辑、校对、排版等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出版周期明显缩短,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

三是期刊出版管理工作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加深,使编辑与读者和审稿专家的交流更加方便。编辑出版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网上投稿、在线查询、在线审阅、在线编辑等功能,这极大地方便了编辑、论文作者和审稿专家的联系和沟通,有利于编辑部和作者的双向交流。

四是网上审稿人数据库的建立,使送审稿件的方向更加专职。由于网络环境的便利,可以不断充实和更新期刊的审稿人员数据库,使稿件送审更具有针对性,保证了审稿质量。

科技学术期刊技术处理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概念在纸介质的基础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期刊信息存储的载体、信息表达的方式、信息传递的途径、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习惯等,这些都在技术层面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是记录期刊信息载体介质的改变。目前,虽然纸质型学术科技期刊还在期刊出版发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信息存储介质的快速发展,使期刊出版发行的载体形式呈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流行的存储介质的类型主要有:磁介质、光介质、半导体介质。这些存储方式的普及和应用深刻地影响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是期刊的信息表达媒体的改变。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异军突起,科技学术期刊内容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文字、图表的表达方式,声音、图像、数码等信息表达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期刊出版发行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是期刊的信息传递途径的改变。以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形成的共享信息的网络环境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日益普及,期刊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品方式,网络版、光盘版已经成为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传播形式。

四是获取和利用期刊信息习惯的改变。由于记录期刊信息载体介质、期刊信息表达媒体和期刊信息传递途径的变化,深层次地影响了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除了通过阅读文字获取信息外,目前利用视听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载体获取和利用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式,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发行模式的改变。传统的出版印刷术经历了手工抄写、雕版印刷、机械印刷、数字化印刷等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都采用机械印刷(铅印)方式,使用的是活字(铅字)排版技术。信息时代的出版方式和手段彻底改变了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

激光照排系统,迅速实现了以“光与电”取代“铅与火”的技术改造,胶版印刷、联动装订、直接彩印等技术的普遍采用,使出版效率和出版质量有了大幅提高。激光照排系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等设备已经使复制过程十分简便。现在,最先进的数字化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化彩印技术,可以不需胶片和拼版而把经过计算机设计的作品输出到印刷机上,直接进行批量印刷。

网上即时系统,使学术期刊的出版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光盘版、网络版,乃至直接在网上发行的网络电子学术期刊,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从理论上讲,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上出版与纸质期刊同步发行,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网上信息,“刊”和“期”的概念逐渐弱化,突出了关键词、摘要、作者等检索入口信息,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出版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编、印、发”三个彼此独立、各成系统的出版模式之间的界限,创作与编辑、编辑与出版、编辑与印制以及出版与发行之间开始相互融合。一份贮存于网络上的电子期刊,当稿件完成评审后即可出现在网络上供读者利用,实现了出版的“零等待”和“即时出版”,简化了信息的过程,这种出版方式更加有利于学术交流,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刊物的影响力。

科技学术期刊多元化趋势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

纵观科技学术期刊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尽管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化数字化趋势明显,但纸质型期刊的优势地位难以撼动。网络版、光盘版和纸质型印刷版等多元化模式的存在和发展,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走向。

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趋势明显。目前,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的形式有三种:权威性网站组织的集中上网、期刊杂志社自主上网和期刊的光盘版。

权威性网站组织的集中上网,以《中国知网(CNKI)电子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代表,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绝大多数公开发行的科技学术期刊都加入了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等,这是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与网络连接的主要形式。其优点在于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检索相关学术信息,也解决了大多数学术期刊缺乏开设网络版经费问题和维系网络版运营的技术与人员问题。但是,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出版,仅仅是纸质期刊的内容复制,或者说是纸质期刊的网络版。

期刊杂志社自主上网,即不出版纸型版本的期刊,而是将数字型期刊直接上网。网络期刊出版形式的优势在于,期刊的发行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编辑发行达到同步进行,可以实现编者、作者、读者的即时交流。此种网络数字期刊的主要优势在于:发行面广,信息量大,即编,即发,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网络期刊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是传统的纸质型学术期刊所无法比拟的。

科技学术期刊光盘版,这种形式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传统的出版观念和发行销售方式,与纸质型期刊相比,它具有体积小、信息存储量大、信息传输速率高、复制方便、检索容易、成本低、便于收藏等优点。

纸质型科技学术期刊的优势地位难以撼动。数字化、网络化期刊有诸多优势,这是勿容置疑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数字化、网络化期刊还存在着诸多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出版质量难以控制、资金与技术难以同步、版权归属难以明确,还有信息传播的安全问题也不能小视。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纸质型期刊存在的优势。

纸质型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形式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承载着人们传播和弘扬科学文化的重要社会职能,对知识与文化的集聚、积累和传承的价值还无法替代,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使得人们对纸质型期刊资料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网络期刊虽然有很多优势,但阅读时必须借助计算机,不能自由地、随时随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不能很便捷地进行批注和记录。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虽然纸质型学术期刊在出版数量上有所减少,但由于长期的实践积累,纸质型期刊从出版质量的控制、版权归属的明确、信息传播安全的保障,以及读者阅读感受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纸质型期刊仍然是读者所喜爱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其优势地位难以撼动。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4

1 技术预见方法论的内涵

最早论述技术预见方法论的是吉尔菲兰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探索法”和“规范法”[1]。其中,“探索法”又称之为“能力导向法”,属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它主要是依靠科技技术自身的成长能力、发展潜力、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等来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项目投入领域和实现时间等。而“规范法”又被称之为“目标导向法”,属于历史主义中的库恩科学发展模式[2],它要求对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规模等按照人们事先的要求加以规范,或者说要依照既定的目标去发展科学技术。因此,“探索法”和“规范法”是研究技术预见的基本方法论。技术预见方法论其中也包括指导技术预见工作开展的一些原理和具体方法,如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等等。因此,技术预见方法论是关于技术预见学方法的学说与理论,即系统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未来需求及发展趋势,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科技发展领域以及选择关键技术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假设、原理、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是技术预见研究及其在科技决策过程中开展工作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同时也包括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

2 技术预见的理念假设:契约论、稀缺论与构建论

任何科学研究都有理论假设前提。有研究者认为[3],技术预测研究基本假设为“社会契约论”,该理论的依据是美国万涅瓦・布什(V・Bush)的一份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认为只要对科技大力投入,就一定能有产出。而英国技术预见的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论”,理由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在给定经济和智力总资源条件下,在科技与其他投资领域中、在当前与未来相互争夺资源的情况下,所有国家均面临资源合理配制问题,每单位资源的使用都存在机会成本。这就需要通过技术预见来合理配制资源。任何一种过度投资行为都将带来不经济现象。

事实上,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还必须考虑技术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如WiebeE・Bijker和John Law在1992年出版的《shaping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的一段话比较典型地说明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我们的技术反映我们的社会。技术再生产并包含着专业的、技艺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相互渗透的复杂性。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指责技术,我们也不是提出某种技术的导向。我们并不想说‘如果技术是纯粹的技术,那该有多好。’相反,将要说的是,全部技术都是构成我们社会的各种复杂要素所建构的并反映着这些要素;运行得好的技术与那些失败的技术并没有什么不同。‘纯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技术总是包含着各种因素的折中,无论技术是被如何设计或构建出来,都涉及到政治、经济、资源强度的理论,涉及到关于美与丑的观念、专业倾向、嗜好和技能、设计工具、可用的原材料,涉及到关于自然环境的活动的理论”[3]。因此,笔者也认为技术是被构建的。因而,“技术构建论”也是技术预见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假设。

综上所述的基本结论是:技术预见是从技术预测演变而来,因而“社会契约论”、“资源稀缺论”和“技术构建论”都是技术预见的立论前提,预见的目的是“选择最具投资价值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实现其经济与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塑造与构建美好的未来社会。3技术预见的一般原理探讨与分析

英国著名技术预见专家本马丁(B,Martin)在考察了日本开展多年技术预见活动基础上就如何体现技术预见宗旨和理论基础又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5“C”技术预见原则:沟通原则、聚焦未来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协作原则以及承诺原则,针对更大范围的技术预见,Anderson and Fears提出了第6个“C”:理解(Comprehension)原则。实际上这6“C”原则背后揭示了技术预见方法论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系统论、突变论、博奕论、辩证法,等等。

3.1 技术预见系统论

3.1.1 协同论 从未来学的角度讲,未来技术必须与未来的科学、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政治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以大系统协同论来指导技术预见专家的研究工作,并在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中贯彻这一思想,如在建立技术预见专家库时,不仅仅是来自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专家,还要包括社会发展界、产业界、教育界、政府的资深公务员等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在技术预见德尔菲问卷设计时,不仅仅只考虑技术自身的成长度,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的拉动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的发展与科学、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的发展相适应,尽量避免技术的负面效应。正如预见专家格鲁普(Grupp)和林斯顿(Line stone)(1999)所指出的,随着技术前瞻及预见活动的进行和执行,预见可视为整个社会“协商系统”中沟通的手段[5]。反过来,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也会影响技术的未来发展。因为国家科技发展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想要参与或影响其制定的团体及成员越来越多,而技术预见活动可以提供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平台,可促进政策制定真正适应环境及使用者的要求。

3.1.2 信息论 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其主要创立者是美国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和维纳[6]。今天,广义的信息论还包括“语义信息”、“无概率(主观)信息”、“相对信息”、“有效信息”等“广义有效信息”,以及“模糊信息论”和“算法信息论”等。信息论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就是要构建技术预见信息方法论,包括技术预见研究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方法,如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政治信息、社会发展信息,等等。在技术预见信息收集方面一是要不断拓宽有效信息的收集渠道。如建立技术预见专家知识库,定期组织专家提交技术预见咨询报告和开展“头脑风暴法”论坛或“预见沙龙”:不断跟踪和研究世界各国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信息:通过德尔菲法收集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概率(主观)信息,等等。二是要

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所收集到的技术预见有关信息的处理方法,提高预见的精度。如把模糊数学引用到技术预见中来,在德尔菲调查问卷中把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用模糊数学来表示,如使用一般、不熟悉、较熟悉。非常熟悉等模糊性语言,但在数据统计处理时又要把其还原成精确数据,“精确兮,模糊所伏;模糊兮,精确所依。”只有利用信息论的方法不断地收集更多和更有效的技术预见信息以及完善信息的处理方法。以建立技术预见竞争情报系统,技术预见才能在把握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优先领域选择、关键技术遴选和科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1.3 控制论 控制论是美国人维纳(NorbertWiener)1947年创立的。技术预见研究也需要借用系统控制论的一些原理。首先,技术预见的科技塑造未来理念实际上就是借助了控制论的事前控制原理,利用对过去信息总结提炼,预见未来科技,来左右和影响未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如趋势外推法、关键技术遴选法等。其次,预见在左右国家的研发事务上,必须对未来需求及现在投资的跨国性基准进行比较,激活反馈程序。以往的预测工具,无法适应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动,而前瞻则注重和其它国家的基准比较,同时以不同的观点描述未来,可以增加整个国家的危机处理能力及适应环境的弹性。再次,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上也需要应用系统控制论,如在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问卷不仅仅要考虑技术自身的能力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还要考虑影响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利用一些措施来实现这些技术,这事实上也是借用系统控制论的原理来影响未来技术的发展。

3.2 技术预见突变论

技术的发展轨迹不仅仅是连续的,可能还存在跳跃性的发展。在技术预测的历史中,有很多当时站在人类认知最前沿的著名科技、经济大家的错误预见例子。如“这种名叫‘电话’的东西毛病太多,无法认真地把它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来看待,这种设备对我们一点价值都没有。”(经济管理学家西盟,1876年);“我想计算机的世界市场的容量为5台”(IBM前董事长汤姆斯・奥特森,1943年)。这说明预见科技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预见性的错误呢?这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究竟失在哪里呢?失就失在只考虑技术发展的连续性,而没有考虑技术发展间断性、跳跃性。因为在一些新兴的科技领域中,某项技术一旦在其技术本身研发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和外界市场需求巨大的条件,就会产生跃迁式跨越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而突变论为研究技术发展的不连续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技术预见专家在预见和选择未来技术时,可以运用突变论的思想来研究可能会出现的颠覆传统的新技术,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技术领域,很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颠覆性技术,如纳米技术领域。

3.3 技术预见博弈论

博弈论本身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不仅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的决策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作为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博弈论来源于一切通过策略进行对抗或合作的人类活动和行为,它在军事、法律、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环保、体育竞技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技术预见博弈论是指国家(地区)等组织或个人在预见未来科技发展时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预见和谋划本国(地区或组织)的未来科技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选择。技术预见博弈一般属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但在一些秘密高科技军事技术或其他技术领域的预见博弈则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地区)的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和其它国家(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这事实上就构成了各国(地区)科技发展对策之间的博弈,科技发展策略之间的博弈。而且这种技术预见博弈是客观存在的,如美国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并掌握了原子弹技术,而随后苏联、英国、法国、中国也掌握了原子弹制造技术,这实际上就是技术预见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又如,日本在开展技术预见研究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博弈论的方法。它在开展前6次技术预见研究时,主要是聚焦未来的应用技术创新,为什么不进行原创性和基础领域的技术预见呢,除了考虑日本本身的财力、资源等要素有限外,还考虑到这些原创性的技术可以从美国引进,这是典型的技术预见博弈跟随战略。而后来的日本第7、8次预见又非常重视原创性的技术,因为此时美国已经加强了对原创性技术的专利保护,使日本引进这些技术的成本非常高。另―个技术预见博弈论的例子就是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科技博弈,属于典型的技术预见寡头博弈。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等一些高科技军事发展计划,迫使前苏联在本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军事技术。结果把前苏联的国民经济体系几乎搞垮。

3.4 技术预见与辩证法

马克思曾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就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述告诉我们,辩证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持否定、批判和超越的态度。实践辩证法是目的性的,发现辩证法和再现辩证法是手段性的,因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对外部世界进行实践改造,而科学发现及技术预见与对本质世界的再现则是为实践服务的,是实践的手段。可见,由发现辩证法、再现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构成的辩证法形态体系,从根本上说,是面向未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以上述形态体系成为未来学的方法论。而技术预见作为未来学的一个分支交叉学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同样是技术预见的方法论。

技术预见是研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和关键技术遴选,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未来技术成长情况、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技术的两面性。但是,为了研究未来,也要研究过去与现在。尤其必须研究历史与现实的本质,它以未来世界为研究的终端目标,但要以对本质世界的研究为基础,因为只有深谙过去,才能预见未来。另一方面,人类的未来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掌握情况,因此,技术预见方法的研究还要与对未知世界的研究与探索同步和协调。由此看来,技术预见方法应当同时研究人类文明面对着的三个世界:未知世界、本质世界、未来世界,技术预见的最终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科技的预见。既是对于正确理念引导之下的人类实践的预期,也是对未知世界、本质世界的研究成果的必然结论。

4 主要技术预见方法的评价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技术预见方法、每种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的情况见表1。

5 结束语

技术预见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

展的速度更快。一是表现在预见方法越来越多,并且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二是预见方法的综合化和融合化,即技术预见很少采用单一方法,通常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组合。此外,技术预见方法还必须与规划的方法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技术预见支撑科技规划的制订,科技规划的制订需要技术预见,二者互动起来。因此,只有全面理解技术预见方法论,才能构建“面向未来的意识,聚焦科技的观念,战略决策的本质,跨越发展的思想,政府主导的特点,重在行动的精神”的技术预见基本理念:才能从战略高度把技术预见理解为一种新的战略分析与集成的工具,在具体行动上落实“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构建技术预见多领域专家交流平台,把握国家科技前沿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为政府科技决策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落实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健民.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1―42.

[2]张怡.自然辨证法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3―226.

[3]浦根祥.试论技术预见理论的基本假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7):30―32.

[4]Wiebe E.Bijker and John Law,1992,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Studies in Sociotechnieal Change,TheMIT Press,P4

[5]Grupp,H.and Linstone,H..“National Technology Foresight Activity around the Globe”[J].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vol.60(1999):85―94.

[6]汪应洛.系统工程(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3―24.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5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信息技术的革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这一阶段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也成为了推动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技术虽然是一种新兴技术,但是却已经成为了决定未来走向的一大重要推动力。对于这种技术,它的概念较为宽泛,据专家学者的定义,它包括了电子科学技术,规模型集成电路,信息工程,通信互联网等技术。所以,中国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大力发展这一新兴技术,但也因为时间较短,全世界在这一技术的应用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在应用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存在问题

电子科学技术由于是一门新兴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在当代和未来,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在其应用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早,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仍然占据着优势和主导地位。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人才培养问题

人才问题可以与教育问题划分为一类,由于整体起步较晚,虽然在各大院校都开设了与这一技术所相关的专业,这些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只能从事较为低端的技术工作。而众所周知的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需要不断进行开拓创新,这直接导致了院校中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与相关技术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这一问题较多地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向发达国家吸取经验,大力创新,培养高端的技术人才。

2、产业环境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主要由市场经济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所进行调节,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代表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受到巨大利益的驱动,大量的资本和社会资源都投入到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不正当竞争的产生,也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较为不健全,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种新兴行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缺少了它们的保驾护航,这种行业的发展必然困难重重。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1、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又称为传感网,它的用途广泛,可用于教育、交通、生产等各个领域。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实现和发展,许多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得以实现,例如,借助一个遥控器,出行在外的人就可以控制家中的电器,环境等。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得到巨大提高。在未来物联网将得到大规模普及,新的产业即将诞生,将会推动各个行业的更新换代。可以说,物联网技术是未来的焦点。

2、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

人工智能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关乎着科技,也与道德与伦理有着一定关联。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要求逐渐提高,人工智能也必然会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目前,人工智能虽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依旧存在着许多技术瓶颈需要突破。计算机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仍然是一个难题,需要软件硬件的技术突破。近年来,我们已经享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的生活变化。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技术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未来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3、自主研发与集体合作研发相结合

集体合作研发是一种传统的研发方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开发新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仍然掌握着核心技术。为了保持其优势,西方发达国家采取技术封锁的政策,在合作中也有所保留。而任何一种技术的发展又需要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投入人力物力并大力推动技术的自主研发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推动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科技强国,掌握主动权,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取得更大的利益。坚持自主研发,同时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才是保障发展的正确道路。由此可见,在未来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将会成为一种新兴趋势,推动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4、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将更进一步普及到全世界各个角落,wifi实现全球覆盖。同时,网络速度和所能提供的服务进一步升级。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得到广泛普及,无线传输将真正成为主流,互联网终端设备也将经历革命性的发展。互联网与现实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两者互补,将极大便利人们的生活。

三、结束语

当代与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变革的社会,其中也蕴含着发展与进步的机遇和挑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毫无疑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新的动力源泉,它的飞速发展将会带动其他领域的变革。而我们所要做的又是顺应时展的潮流,推动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现在和未来这种技术所以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其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能为这一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童琛博.浅析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J].电子世界,2016,(20):23+31.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6

这次即将制定的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新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及加入WTO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要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规划。制定本次规划,是关系中国新世纪现代化事业的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背景。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确定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我们坚信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当然,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着人口增长、产品结构、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对经济增长越来越强的约束,中国不可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为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切,要求中国人民在未来15—20年内,加快发展科学和技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制约因素,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自1992年中国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国家科技活动结构和方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是如此广泛,科学技术活动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国有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民间的科学技术活动十分活跃,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许多私营、民营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正在逐步成为R&D的主要力量,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正在形成。因此,新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十分迅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将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这将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也将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将不断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曙光,然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技术预见难度加大,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如何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是一种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紧紧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四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科技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面对的所有科学和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谋划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必然要考虑全球化趋势,根据本国的能力、优势和需求,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定位。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正在全方位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为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述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制定新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对规划的制定提出了时代要求和主要战略方向。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先后制定和实施了7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今天,制定和实施新时期的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本次规划工作的主要思路

本次规划的时限是从2006年—2020年。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化趋势,既能满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国政府对制定本次科技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总理亲自挂帅,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规划工作。总理对制定规划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主攻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如何制定好规划提出了重要工作原则。作为规划领导小组的副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主抓规划工作,先后对规划工作的方案设计、规划战略研究的部署等做了指导,对规划和战略研究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遵照总理的指示精神和陈至立国务委员的要求,为做好本次规划,我们在具体开展规划工作中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制定和实施国家科发展规划,是政府行为,因此,制定规划必须有明确的国家目标。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为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因此,本次规划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总体上解决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布局和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体系,发挥其对科技发展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突出战略重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必然是有限的,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必然是有重点选择的。因此,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能力,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全局,牢牢抓住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关键问题,避免面面俱到,做到精心选择、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作用,也有科学技术自身推动的作用。因此,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仅要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强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要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论角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既要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也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进行把握,以发挥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在近、中、远期都能最大程度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有效增强知识和技术的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第四,强化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规划,应该在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设计新的科技体制,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重点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发挥国家科技政策和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引导、规划和激励作用,发挥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科技发展之中。特别重视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创造,充分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重视加强科技产业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

第五,体现区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很大。规划要针对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加强有区域特色的创新系的建设,使科技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依靠科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六,注重开放环境。要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规划的制定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要面向世界,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要面向国际开放。

第七,鼓励公众参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对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关注,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各种各样、越来越多的广泛要求。促进公众理解科技与开展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为保证本次规划真正体现中国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个规划工作过程,将面向广大公众开放,促进公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并积极参与进来,使得规划制定成为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

三、关于本次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战略问题

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确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性工作,因此,我们把战略研究放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规划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依靠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对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战略研究。编制规划将以战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战略研究重点研究九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公共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科技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确立未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第二,研究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迫切需求,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和趋势,筛选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提出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三,研究确定影响中国科技发展全局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提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以及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重点学科布局方案。

第四,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促进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

第五,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框架,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第六,研究提出开发中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和提高社会公众科技素养的总体思路,提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

第七,研究如何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以及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八,研究如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出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部署。

第九,研究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提出立法和重大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战略问题的深入究,确定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凝炼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及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条件等等。目前我们正处于战略研究工作阶段。

举办这次国际论坛,是中国政府将本次规划置于全球开放环境下的一项措施,为我们借鉴和学习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规划和管理经验创造机会,也为国际科技界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展望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参加这次论坛的有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知名科技战略专家,或享誉世界的知名科学家,或政府科技政要。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7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此前长期的积累,才换来了最近几年中国航空工业新型号、新技术的“井喷”,让国人倍感振奋,同时,这也对中航工业的未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中航工业未来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将会彻底改变军工行业长期以来的“重型号、轻预研”的历史惯性,由过去的型号牵引转而为技术牵引。届时,新型号和新技术的“井喷”将成为常态。

林左鸣之前在给《中国航空报》“科技前沿”专刊所写的创刊词中曾经提出:科学没有,科学不承认顶峰,科学宽容失败,科学不崇拜权威。而在战略和规划研究启动大会上,林左鸣再次提出,科技人员要敢于奇思妙想,敢于标新立异。在笔者看来,其宗旨就是在制定战略和研究规划时,要特别重视前沿理论和前沿技术的研究,科研人员要树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敢于质疑并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总之,既然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就要彻底抛弃跟踪和模仿的心态,更加自信地在更高的起点上与国外同行展开竞争。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8

大型的博物馆是反映了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未来社会中,博物馆必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1.我国博物馆的应注重专业化发展

随着博物馆专业化的兴起,游客鉴赏水平提高,科技发展及博物馆之间的竞争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越来越紧迫。在博物馆专业管理中,加强科学管理制度是重点。如何衡量博物馆是否成功,首先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水平及公众开放的情况,其次,是博物馆的环境及专业服务。促使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效果,博物馆必须有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参观博物馆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一部分,这一切归功于专业管理制度。现如今我国博物馆应改变过去集中历史文物的单方面陈列方式,并且多关注社会发展和专业化的需要。如果把博物馆只定位于收藏、展览的场所,那么它的作用将失去意义。应该打破以往的收藏、展览的模式,成为面向社会、服务公共、信息资料咨询等多功能专业化机构。这对传播社会文明和普及科学知识有着良好的作用,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2.我国博物馆在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下,追求世界统一性,注重于环境融合,这将是博物馆在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加强地域与世界的交流及探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我国博物馆事业需要可持续发展。创建以贴近公众生活,创新内容与形式,积极吸取国外博物馆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博物馆事业。未来博物馆必将成为一个为公众提供知识水平享受精神文化熏陶和终生教育的殿堂;也会成为一个文化科研事业的专业机构。我们共同期待博物馆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我们说博物馆应该注重与环境融合,博物馆作为展示城市自然、文化、历史的载体,在建筑博物馆时应考虑到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化环境的思想。现在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多功能场所,它有多种设施,但是它主要以展品的观赏、研究。未来博物馆应该超越艺术文化这个范畴,将呈现一种以公众聚集场所的形态,对公共交流的关注是未来博物馆的重要特点,重视参与与互动性,参观者成为组成展示的重要部分。

3.我国博物馆未来的科技化发展

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展示文物为主的博物馆虽然不像搞科研机构那样对先进科学技术有着严格要求,但是博物馆本身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对文物的保护、文物的研究这是重点,所以说在未来博物馆中同样应该加大科技使用含量。这些科技主要用于博物馆的日常运作中,如博物馆馆内文物的整理、存证、媒体管理、分类、保管、维修、展示等一些系列拥有技术含量的科技技术来确保博物馆展品的安全,防火防盗也应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而应用这些新技术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3.1博物馆应多层次的、多方面的进行合理优化整合高科技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在未来博物馆发展的广泛应用是必然的趋势。这些科技技术的应用不要只应用在文物的收藏和保养上面,在博物馆的管理上也可以采用。受未来生活科技化的影响,博物馆管理的科技化也是一个新的课题,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必然成为一个科技发达,管理严谨,法制更加健全的社会,所以博物馆有效应用科技化管理,更加适应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3.2在未来博物馆的科技发展中应用更多的科学技术,扩展博物馆的功能,比如采用先进的电讯技术,通过数字网络在同一时间向世界各地展示文物。以后博物馆不仅要加强工作力度,更多的重心应放在多媒体的研发与制作上面,与国内国外友馆加强合作,不仅可以吸取经验也可以推广博物馆,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收益。总之,未来博物馆要积极的发展科学工作,科学管理,科技的应用不仅可以在自己馆内设置,也可和国内外友馆或相关机构合作,促进人类共有文物,发挥其人类艺术的光彩;博物馆在未来的社会中,除了陶冶人们精神和情怀,也对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曙光.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之我见[J].中国高教研究,2001(5)

[2]焦威.浅谈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J].管理管擦,2011(06)

[3]杨敏.浅谈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J].才智,2011(08)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9

科技实用技术实训是高职科技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创新成果,也是科技素质教育由纯理论教学转向理论与实践教学并举的初次尝试,实践教学的开发为高职文科学生提供了亲历科技实践和接触当前高新技术新领域、新技术的机会和平台。其目的是提高文科学生对高新技术中的实用性新型技术的认知和操作技能,增强高职文科学生对未来职业需求的适应度。既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同时,也为后继专业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建立良好的科技素质基础。

一、高职科技实用技术实训开发的宏观背景与微观需求

1 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加强科技素质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科技素质教育的建设与普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曾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和要求,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进一步将“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列为今后十年10大教育改革试点中的首条。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职科技素质教育建设的重点,应努力体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科技素质教育薄弱的现状,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 高职文科学生未来就业环境和职业创新的微观需求。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教育部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中,反复强调了专业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所谓“工学结合”,即实现在校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无缝对接。

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一技术一应用”的周期在不断缩短,科学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倾向于大众化、普及性和实用性。许多高科技产品一方面在技术上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另一方面在使用上越来越经济、实用、方便,面向大众化。面对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渗透到社会领域的各行各业,高职文科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性高科技器材设备的使用技巧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如外语学院、人文学院的学生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认识和对高科技办公器材的认知和操作技能;建筑设计、园林艺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装潢等专业的学生对激光、摄像、图片和视频编辑等技术的了解;师范专业的学生对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的动手实践等。因此,科技实用技术实训的开发将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需求的适应度,同时,对后继专业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也将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

3 当前高职文科学生动手能力薄弱和教学结构的缺陷,与高科技成果普及化发展的不对称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比例较高,接触高新器材设备的机会相对偏少,特别是文科学生,对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创新意识、对高新器材设备的认知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科技素质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当前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处:一是重视专业理论、专业实践的教学,忽视科技素质教育。翻开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各专业都围绕自己的专业目标设置课程,科技素质教育常被忽略或列为选修课。二是在课程设置中比重轻,课时少。绝大部分院校只能局限于科技知识的介绍,忽略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缺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中少有科技小制作、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发明等各种科技活动,缺乏对高职学生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措施。

上述现象的存在,显然与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科技成果普及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对称的。要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所需的无缝对接,必须改革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增加和完善科技素质教育必修课,强化高职文科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开发的主导思想和实例

1 主导思想――科技实用技术的开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开发的主导思想是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训的目标,选择文科学生未来岗位职业所需要的、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实用小技术,目的是提高文科学生对高新技术器材设备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度,弥补文科教育与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偏差。设计思路在于围绕高新技术器材设备的使用,开发与学生未来职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技术训练项目。每一个实训项目分为若干个小技术,每一个小技术内容不多、操作简单,但具有一定技术性。

2 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的开发实例。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主要包含办公器材的使用、会场音响设备、文印技术、图片编辑技术和摄影、录像技术。

三、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的实践尝试

1 实训项目教学实践的操作程序。实用技术实训项目的实施,采用学生自由组合的模式。根据各个专业未来职业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系列,供学生选择。例如系列一,包括音响设备、会场设施、电话传真;系列二,包括多媒体会议演讲稿的制作、光盘刻录、打印机;系列三,包括文印技术(复印机、速印机);系列四,包括数码相机的使用、计算机照片导人、照片图像编辑技术、光盘刻录;系列五,包括数码摄像机的使用、计算机录像资料导人、处理编辑技术、光盘刻录;系列六,包括视频信号采集、视频资料编辑技术、光盘刻录;系列七,包括科技小发明与制作。然后,学生可再根据实训的要求、个人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自由组合。

再例如文秘、法律专业的学生组合,可使用电话传真+多媒体会议演讲稿的制作+复印机的使用的实例;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组合,可使用数码相机的使用+照片图像编辑技术+光盘刻录的实例;师范专业的学生组合,可使用科技小发明与制作;

2 实训项目开发的针对性、灵活性和不断调整性。由于实训项目是相互独立的实用性小技术,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强,便于调整和更新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专业,可采用不同的实训系列;针对同一专业、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学生个体,可灵活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实训内容;针对科技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职业需求的转变,可调整和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内容。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0

关键词:未来;科技发展;发展特征;发展新趋势

前言:科技持续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如今已经进入科技社会,科技已然成为评判综合国力的一项标准,科技成果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随处可见,并且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在发展,科技革命也应继续,我国在此方面虽然已经小有成就,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发展中应充分将创新精神展现出来,单单依靠传统科技发展理念难以使发展速度满足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开发和利用,如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已经能够初步看出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一、科技发展特征

(一)科技成果数量持续增加

科技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展,均能够为人类带来全新的研究成果,并且以目前的科技作为发展基础,可以有效提升研究速度,相关学者曾就我国知识增长速度展开过研究,其以指数函数的形式来表现,结果显示在人类发展史中的知识主要以近30年的知识最具成效,此段时间的知识总量甚至可以比拟以往2000年的全部知识,在未来10年时间里,或许能够依据目前的知识储备使知识量再次翻一番。当进入2020年时,或许知识总量可以提升3~4倍,继续发展下去也许目前的科技知识已经没有用武之地[1]。

(二)科技知识更新速度快

当代社会中科技发展不在只是更新、改进,而是要实现创新,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领域。相关数据表明,美国近年来对国内职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8000多种传统职业被撤销,但随即出现6000多种新职业,我国在此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我国高等教育中原本设置了近千个专业,然而渐渐消减至近500种,教育改革后更锐减至249种,依据此种形式来看以后依然要继续消减,导致此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更新速度过快,以至于旧知识无用武之地只能淘汰。

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一)重视生态保护

实现生态保护一直是近年来人类追求的目标,在很多方面均有所体现,当代科技也在逐渐朝着该方向发展,因此未来科技发展走向之一势必会包含此方面。未来科技会着重研发绿色产品,并以绿色技术开展各领域工作,实现低能耗,如在绿色产业方面,其会以智能技术促进光合作用增大,并积极研发生物新品种,以此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并且将粮食安全问题降至最低。医学方面也会以精准治疗为发展方向,将再生t学融入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中,以便于最终实现普惠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并不是空谈,近年来该方面已经取得相应成果,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拓展势必会为该方面提供更多帮助,相信在今后几年我国即可以拥有服务型机器人[2]。

(二)“互联网+”持续发展

如今“互联网+”发展备受关注,其为实现物联网奠定了基础。如今云计算、云端等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为便捷,云端为人们存储资料、资源提供了更多空间,传输方式也更加便捷,而云计算更是在大数据时代中成为争相追逐的技术,其为数据计算、分享乃至应用均奠定了基础,但该方面目前依然有缺失之处,但在科技发展中会被逐一完善。如今智慧城市的出现,为人们各方面再次提供了高质量服务,人们无论在医疗方面,或是在物流等其他方面有所需求时,均可以根据相关需求迅速做出反应,若能够使该方面持续发展,势必可以形成全方位的信息网络环境,使人们告别工业革命,向着智业革命前进。

(三)空间科技发展

如今空间科技竞争可谓日益激烈,各式观测系统层出不穷,在开展新研发活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对已有技术进行完善,如今全球定位以及海洋新技术正处于研发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海洋新技术,其为开发海下资源提供了保障,然而深海探测并不容易,同时伴随着许多未知的风险,因此若要继续开展此方面研究,则要同步开展海洋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另外,地质勘探也是空间科技中的重要部分,如今该方面设施得到了优化,对于深入研究地球而言极为有利,其能够使人类拥有更多关于地球方面的知识,了解其深部结构后在资源开发方面则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麻烦[3]。

(四)交叉融合发展

观测技术不断优化后,人类对于以往难以解释的宇宙现象有了全新认知,其演化过程为何、起源在哪等问题均有所眉目,这对于提升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意义重大。另外,我国在合成生物学方面也有重大突破,将其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定能最终探索出人类生命之谜,因此今后的科技发展也会带动生物技术浪潮。同时,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对人脑科学展开探索,在观测技术、合成生物学以及其他科研成果的帮助下,极有可能发现人脑工作机理,如此一来意识起源之谜也能够得以破解,若能够实现该目的,势必会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新契机,并且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4]。

(五)重视科技创新资源

众所周知,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资金以及相关设备,此类资源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依然会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人才。因此今后我国应加大教育力度,为该方面培育更多精英人才,同时国家加大资金支持,如此才能够使设备得以更新,也能够吸引到更多有志之士投入。另外,也要增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既要开放国民教育,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学术以及技术交流,同时也要保障我国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结语:综上所述,研究关于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科技走向,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但在此过程中,若科学技术发展不到位,不仅会降低我国竞争力,也会逐渐拉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科技发展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但关于其未来走向为何的问题仍需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该方面研究并不是为了禁锢科技发展方向,而是为其指明更明朗的方向,并向之努力。

参考文献

[1]姚伟欣,马建华.新学术环境下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06(02):1039-1043.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1

1.2师资力量不雄厚由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还处于建设与发展初期阶段,其师资力量还十分欠缺。很多高校中真正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教师严重不足,由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换代速度十分快,因此这些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授课过程中并不能给学生传授及时有效的前沿知识。加上校内一些教师是刚毕业的学生,在教学经验上存在严重不足,校内师资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严重阻碍作用。

1.3缺乏专业实践力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其内容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因此,实验教学是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目前许多高校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合理的实验课程安排,然而实验课程只是单一的让学生按照实验教材进行一些简单的验证型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填写实验报告。这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起了限定作用,影响学生自主研发和设计的能力,加上实习过程中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严重影响着学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上的实验实践能力。

1.4教学思路和方法存在不足国内很多高校教师在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讲解时,只是一味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等方面知识并未给出更多的研究和讲解。学生在学校虽然学习并掌握了专业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但对于如何科学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却并未得到提高。此外,一些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一味沿用以往教学经验,并未结合课程实际和新技术发展对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完善提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并有得到一个有效引导,进而产生排斥厌烦的情绪,使得该专业的教学无法达到预定教学成果。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建议

2.1加强专业方向建设,突出学科特色对于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专业口径过宽并未突出专业特色的问题,可以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加强专业方向课程建设以突出该专业科学特色。针对该专业特点对一些基础特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重点调整和改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加强计算机、信号与信息、电路与系统和电磁波这四个方向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应当以这四个方面作为教学方向,将培养学生对这几个方面知识进行运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形成一个明确的教学系统体系。

2.2提升整体师资力量师资力量不足是限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整体师资力量在专业建设中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学科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的教学。教师应当不断关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信息并完善自身专业教学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加有目的性的学科教学。其次,学校应当资助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很多高校教师并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使其无法进行全面科学的教学工作。因此,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有效提高教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使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

2.3强化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强化对知识的运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应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为主。学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大对实验的关注度,重视实验教学,同时加强实验室文化的建设。此外,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要积极和社会企业进行沟通和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机会。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5-0078-03

一百多年来,我国学校教室的形态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长方形的结构,四白落地的内环境,黑板和课桌椅是室内的主要配置。随着课程改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建筑物室内环境审美的变化,学校未来教室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当下业内很热门的话题。本文在陈述未来教室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教室建设的推动力和未来教室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未来教室的相关问题

(1)关于“未来”的含义。未来是相对于过去与现在而言的,从现在开始往后每一个时间都是未来,既是一个时间点也是一个时间段。对未来教室的讨论,可以是未来1年、5年、10年的探讨,也可以是未来20年、50年或更长时间的设想与预测。20年、50年后的教室情况的描述,近乎是科幻小说的描述,脱离了现实依据,准确性较低。如在1964年,能否预测到50年后的今天触摸交互式大屏幕显示设备成为教室内的重要教学设备?因此本文对未来教室的描述,是基于现在的教育需求和当下成熟的技术,思考未来10年内的教室状况。

(2)探讨未来教室的现实意义。人憧憬未来是因为现实无法满足其需要,也就是说,我们探讨未来教室的理由之一也是现实的教室形态存在不足,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需要,或者说不能满足相关当事者的利益诉求,希望通过未来教室的设想,来达到或者满足其需要,这会转化为促进教室形态进化的原动力。在这种不断的讨论与实践中,围绕着教室建设的生态系统,如技术、行业、产业等,就会或快或慢地发展与进步。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社会物质面貌的巨大变化,例如,建筑物的结构、外在形态和内部环境都随着技术的进步,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适应不同时代人的审美与心理需求。可是教室却坚守原有的形态,很少受到影响。现在写字楼或家居中的卫生间所呈现的环境和包含的新技术、新产品,都比中小学的教室要显得漂亮和富有技术元素。因此,探索未来教室的变化,探索教室的形态变化,探索教室育人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探索教室适应技术的进步和人对建筑空间审美的需求,正是未来教室获得关注的原因。

(3)未来教室与信息技术。当下未来教室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却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即将未来教室的建设等同于信息技术产品在教室中的应用。尽管信息技术应用是未来教室智能化或智慧化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应关注未来教室的空间、形态、资源与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相适应。也就是说,要关注教室在未来的发展中的系统建设,否则,就会陷入教室内新产品的简单更替,而不会发挥新技术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全面改革。

未来教室建设的推动力

技术进步是未来教室发展与建设的推动力。从幻灯投影技术,到视听技术,再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室的形态和所使用的设备不断发生变化,技术直接推动教室内教学环境与装备的更新换代。可技术掌握在企业手中,企业盈利的原动力促使企业不断地将新技术与新产品引入学校。尤其是近20年,教室内的装备快速发展变化,幻灯机、实物投影、投影机、电视(CRT,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短焦投影、电子白板、交互式触摸显示设备、基于各种技术的音效设备、平板电脑等蜂拥着挤入教室,且快速更替。这种更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室的发展,但缺乏必要性研究。尽管教室内的技术是进步了,但这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是否就一定会比技术落后的产品更能提高教学效益呢?另外,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小学,各种专用教室层出不穷,但在以班级为主要教学单位,以分数为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体制下,再豪华的专用教室都只能成为学校点缀门面的装饰品。在现行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之下,新产品成为教室建设的推动力,而产品属于企业,企业就成为教室发展的最直接推手。这是当前教室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方向的一个困境。教室的这种发展带有盲目性,且效益低下。

教育需求才是教室发展与建设的牵引力。在我国,教室一直未有太大的变化,这主要受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影响。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非小组和协作学习;重视考试分数,不重视课堂实验与动手,这种教学模式也就决定了教室的形态、环境和设备。近10年来,教室形态、环境和装备在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2001年开始的全国性新课程改革,改革提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正是这种理念在牵引着教室的发展,也在引领着新的技术走入课堂。2014年开始,新的中高考方案出台,必将引起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例如,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听说”提高了分值,那么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室内的环境与教学设备必将发生变化,教室内就必须有专门的训练环境和设备供学生练习使用。如果新的教育改革方案是落实课程标准,放开学校设置课程的自,尊重学生按兴趣选择课程,那么学校教室的结构和形态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学校将会打破行政班级、固定教室的形态,学科专业教室建设将会成为学校教室的主题,专业教室的环境布置将会完全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各种学科专用仪器设备、资源、新产品和技术将会整合到教室内,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只有在教育需要的指引下,合并新技术的推力,才能促进未来教室的快速发展。

未来教室的发展方向

1. 大空间、学科化

我国中小学教室有几个特点:一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大都市到偏远的农村,所有学校的教室形状几乎一样,长方形、教室外面是走廊。二是普通教室的面积都是80平方米上下,班级人数45人左右。三是几乎所有学校都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科技楼),教学楼的普通教室满满当当,实验楼的实验室宽大却人烟稀少。在这样一个现实条件下,对未来教室结构与空间的讨论,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问题。因为教室是教学楼的细胞,而教学楼的设计与建设,涉及规划部门、土地部门、建设部门和开发商,当然更与教育部门相关。学校的整体设计决定着教学的外形和结构,教学楼的设计决定着教室的结构,因此,站在现实的土地上,要对教室的结构与空间进行探讨,只能抛开教室建设的一切前期因素,站在理想的云端,畅想未来教室。

大空间、学科化是未来教室的发展方向。大空间是指在学生人数减少的条件下,教室空间相对增大,或者在学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教室空间增大;学科化主要指按学科特性规划教室用途和位置,尤其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来看,人数减少,符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关注范围,便于提高教学效益;空间增大、学科化便于小组活动与实验,有利于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实施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室学科化规划,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挖掘学科特点,改变固定的授课模式。

如果整合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的教室,进行大空间和学科化的教室规划,学校的教室数量会得到极大补充。但还是存在学校教室数量不足的情况,所以应部分或全部实行走班制,这给学校管理带来挑战。尽管在当下全部学校实现不太现实,但在高考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条件的政策改变之时,应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做有益尝试。

2. 资源重组

目前学校教师和学生所需要的主要资源有如下四种:第一,课本教材;第二,校园网络资源;第三,图书馆工具书和纸质阅读资源;第四,实验室仪器设备。这些资源的存在地点有如下四种:第一,课本教材存放在教室课桌上,是学生最便捷获取的资源;第二,网络资源存在学校校园网数据库中,学生只能去科技楼或者实验楼的计算机教室中才能访问,或者回家才能访问;第三,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存在图书馆中,学生只能在课后借阅;第四,实验室仪器设备,只有在上实验课时才能进实验室做实验。学生从早上进校(8:00)到放学(5:00),一天9个小时中有6个小时在普通教室上课。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时有67%的时间是无法使用网络、图书和仪器设备的。教室资源如此部署,能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师课堂教学需要?

因此,在教室实现大空间、学科化的条件下,将各种资源重新组合到一个空间下,才是教室的未来发展方向。现行的教室条件和资源分布形式只适合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也只适合应试教育。探究式、主动式、合作式的学习模式,必须要求各种资源重组,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最快、最便捷地获取资源。因此,教室内需要有计算机、各种数字资源库,学生能快速查询与获取;需要有图书资源与工具书,需要有适合阅读和讨论的环境空间;理科教室需要有边上课、边动手做实验的环境条件。另外,人力资源方面,除了需要教师以外,还需要相应的辅助人员,负责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和实验资源的准备。教室的环境条件,也应有重新的设计和安排,符合学科特点,应有可变的环境,营造学科氛围和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师生在相应时代的对建筑物室内设计的审美要求,发挥环境的育人本质。

3. 新技术的应用

自电化教育开始,教室中的新技术主要体现在显示设备和媒体播放的功能上,从幻灯片、电视、投影、电子白板,到交互式触摸屏,都是改善黑板的单一显示条件,从增加了视频媒体的播放功能,到具备一定的交互性。这些技术一定程度上都是适应讲授式授课模式,都没有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发挥技术对教育与学习的作用。教室的存在是因为受到人的视觉、听觉等感觉通道的有限影响,这些信息化产品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教师写和说的能力,延伸了学生看和听的能力,并没有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1) 新技术应记录教与学的行为,分析学生的个体学习有效性。现行教育体制中,评价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手段,欠公平与全面。新技术、新产品应记录课堂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数据,建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分析系统,建立教师的个体有效教学模型和学生个体有效学习模型。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型,建立学生自适应学习系统、评价系统。从目前的技术来看,录播系统能记录教师一堂课的教学全过程和全班同学的学习场景,但技术层面上无法细化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层面上也无法记录一年或几年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关键的是,录播系统仅能完成记录,教师行为分析和学生的行为分析模型,还没有有效建立起来,这就制约着新产品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结合教育理论、学习心理的研究成果,综合解决课堂行为追踪、学校信息化管理与分析等方面技术,形成学生在学校的综合信息数据库,将这些信息与学习困难改进和学习评价相对接。如果能综合这些技术,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2)感知技术的应用。当前的感知技术应用于教室,主要是感应教室的灯光、空气质量、温度等物理参数。要解决个体学习有效性的问题,也应结合当前的感知技术。学生在校学习时,课堂听课的专注时间、注意力的稳度和时长、情绪、讨论问题的发言、运动量、敲击键盘的次数、浏览网页、查阅的文献、撰写的文章等等,都可以通过感知技术记录,成为学生个体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这些要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庞大的数据库,记录分析学生的在校学习行为,对比和优化个体的学习。具体到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教室内的课桌椅上应有人体参数的感知技术应用,应具有智能记录与分析功能。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室,将教师和学生的人体感知信息与技术产品和环境的感应信息相互对接和融合。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3

科学技术哲学并非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和历史背景,学界从不同视角阐述了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渊源。如学者任元彪从学术渊源上指出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及其学术传统;(2)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传统;(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哲学传统。而学者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则认为“科学技术哲学”的根源在“自然辩证法”,他们比较突出“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演变关系,认为“科学技术哲学”是从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是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继承和发展。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的产生渊源,笔者认同郭贵春等人的观点。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关系密切,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在新时期的时代体现,是对自然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

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富有争议,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如学者黄顺基、黄天授和刘大椿在1991年编写的《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科学技术哲学作出了明确的定位。他们把科学技术哲学定位为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新问题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是自然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科技革命条件下的一门新学科。学者刘大椿在2001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又进一步把科学技术哲学定位为“对科技时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要求和挑战的哲学回应”。而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群或科学部门体系,它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和色彩的诸多科学部门的总称,其中包括许多不属于哲学的科学部门。学者于棋明据此认为,在自然辩证法旗帜下汇集或孕育、成长以至分化出了许多分支学科,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历史、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科学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等,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分支学科。学者陈其荣则认为,科学技术哲学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这意味着自然辩证法的范式在当生了改变。从以上众多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定位的不同见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要想对科学技术哲学进行学科定位,至少应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否从“哲学”的范围内界定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内容,第二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内涵和外延的问题,第三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现实性问题。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

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方面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一般都趋向认同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

尽管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问题与时代主题紧密相关,但学界关于现阶段科学技术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的研究也有所差异,但是有一点比较明显,那就是学界一般认为“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科学与技术的本质问题”、“科学与技术的价值问题”以及“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问题”成为现阶段关注的热点。

五、新时期科学技术哲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