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合集13篇

时间:2023-12-07 15:37:12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1

一、中车电机风电整机并购项目的风险量化

中车电机风电整机项目并购风险识别可以通过对立项阶段的风险定性、评测性指标量化分析和并购项目风险的量化分析进行。

(一)立项阶段否决性和评测性指标量化分析

并购项目立项阶段量化分析主要从否决性指标和评测性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对否决性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和评测性指标量化分析,从而确定该并购项目能否立项。

1.否决性指标分析

否决性指标是进行并购项目首要考虑指标,若在立项环节出现以下指标时,则考虑否决该并购项目。具体的评估标准见表1。

对照此表对风电整机并购项目进行评分立项分析,可以得出公司该并购项目在宏观环境和产业关联度方面没有出现不符,具体表现在政治法律环境方面,产业没有面临国际关系、政治干预、政治局势、行业法律法规的重大风险;经济环境产业符合经济、产业政策,不存在贸易纠纷、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科学技术环境符合科学技术政策和技术发展规律,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技术领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风险;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产业符合公众和客户价值追求,不存在遭遇抵制的风险;新产业十分符合公司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由此,可以得出该并购项目可以立项的结论。

2.评测性指标量化分析

为降低新产业拓展项目投资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提升公司新产业项目管理水平,新产业和企划部共同完成对项目评估模型的构建,从具体指标出发,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对项目进行分析,并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评估,具体评估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各个部门风险评估的平均得分为87.42,大于可行性良好85分的标准,证明该并购项目可行。

(二)风电项目风险指标的量化分析

通过对立项阶段量化分析以后,还需要对风电并购项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能更清晰地显示哪个风险点是相对更重要的,需要公司特别关注和预防。量化主要风险的指标主要包括风电产业竞争风险、风电产业发展实施规划风险、并购对象评估风险和并购风险总得分五个方面进行。根据并购金峰江苏进行阶段的前后进行打分,从而量化不同阶段的风险。

1.风电产业竞争风险量化分析

风电产业竞争风险分析主要从组织资源和组织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组织资源又可以分为行业资源、研发设计资源和资金实力三部分;组织能力也可以分为资源整合能力、经营团队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三方面。产业竞争风险量化见表3。

说明:组织资源和组织能力占产业竞争的比重分别为40%和60%(下面项目比重和此类似),计算出组织资源的得分和组织能力的得分,最后加权得出产业竞争项的得分。

资源整合能力+80,可以计算得出风电产业竞争项风险的得分为87分。

2.风电产业发展风险量化分析

产业发展风险从战略业绩目标和财务业绩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战略业绩目标又可以分为市场地位、关键竞争要素优势两部分;财务业绩目标也可以分为销售收入规模、销售毛利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三方面。产业发展风险量化具体见表4。

计算风电产业发展项的得分98,可以得出产业发展项风险的得分为87.6分。

3.风电整机项目并购实施规划风险量化分析

实施规划风险可以从实施规划完整性与可行性和风险评估的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实施规划完整性又可以分为商业模式规划与可行性、发展定位与业务运营规划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和组织规划的完整性与可行性三部分;可行性和风险评估的可行性也可以分为财务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技术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商业化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和其他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四个方面。实施规划风险评估量化见表5。

计算实施规划风险评估项的得分,可以得出实施规划风险评估项的得分为88分。

4.并购对象风险量化分析

并购对象风险评估可以从信息对称性、并购对象背景、并购对象竞争力和并购意愿四个方面进行。并购对象评估量化见表6。

计算并购对象风险评估项的得分,可以得出并购对象风险评估项的得分为87.50分。

5.计算并购风险量化分析总得分

并购风险从产业竞争、产业发展目标、实施规划风险评估和并购对象评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项的比重及并购风险总得分计算过程见表7。

可以得出并购风险评估得分为87.42分。

投资项目总体风险根据各类风险评价结果做出评价结论。投资项目总体风险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其中:不合格为60分以下;合格为60-80分;良好为81-90分;优秀为90分以上。并购风险评估得分越高,相对的风险就越小。根据评估结果,项目风险评估得分超过了85分,处于良好标准范围当中,说明风险相对较小,公司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实力,结合目标公司具体情况,对目标企业实施并购符合公司发展需要,在该项目提交公司决策后将开展并购工作;其次应按照既定的并购方案进行,关注主要的风险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确保并购风险处于可控的低水平。

二、风电整机并购项目后风险管控措施的量化措施

风险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司年终的收益,收益的情况好坏也可以反映并购风险前后控制的好坏,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经营期考核指标和标准对并购风险控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中车电机并购金峰江苏和金峰内蒙风电整机项目风险管控主要通过2015年-2016年风电整机项目的整个并购投资项目建设期指标考核和经营情况指标进行。

投资项目建设期考核主要从投资规模、实施进度、规范操作和“三同时”规定执行情况四个指标进行评分控制,见表8。

风电整机项目经营状况考核主要从2015-2016年度风电整机项目实现新增销售收入、新增净利润、职业健康节能环保和消防责任三个方面进行,见表9。

通过有11人专家组成的并购评价小组对上述投资项目建设期考核和经营状况进行打分,可以对该风电整机并购项目的过程进行评价,从而也对该项目中的风险控制是否有效做出了评价,评分标准为80以上为并购风险控制良好,60-80分为合格,60分以下则为风险控制存在较大风险。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2

我们在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的需要:

一是基层税收征管力量相对薄弱和税收管理员职能设置宽泛之间存在矛盾。税收管理员人均管户数量较多,每月既要确保纳税人按时申报、缴纳税款,又要完成新办企业的户籍调查、一般纳税人认定等事务性工作,还要承担上级部门临时布置的工作事项。时间、精力远远不够。

二是税源管理工作重点事项不突出和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目标之间存在差距。税收管理员制度是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基础,以加强税源控管、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的税收管理手段。但现在的税收管理员往往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和突击性工作,对深层次的税源分析、税源预测、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等税源管理工作无暇进行。制约着基层税源管理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是税收管理员能力差别与税源管理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基层税收管理员的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工作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管理员已无法适应重点税源个性化管理、中小企业行业化管理的税源管理要求。

四是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与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传统制度下的税收管理员的职能偏重执法,对风险应对的职责划分不清,风险识别、评估、防范的手段普遍不足,征纳双方涉税风险居高不下。

二、税收管理员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有效配置征管人力资源,合理分解税收管理职能

按管户、管事适当分离的原则,科学整合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分局根据岗位要求,把现有税收管理员按年龄、知识结构划分为税源管理员和责任区管理员两类,并赋予不同职责,将日常的责任区管理与风险识别、应对等职能分离。注重挑选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担任税源管理员,主要负责辖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提醒等工作。责任区管理员主要负责实地调查、数据维护、核查、执行等工作。

(二)设立两级税源管理岗,实现联动管理模式转变

为了更好地推动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创新,节省制度转换成本,分局在不打破原有科室、岗位格局的基础上,采用科室内岗位职责“内分离”的方法,在职能科室专设一个“税源管理综合岗”;在各管理科增设“税源管理员”,并分别明确相应的工作责职,使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风险管理职能,从责任区税收管理中真正分离出来。

分局税源管理综合岗是分局开展风险管理的“发动机”和“整合器”,侧重依据上级风险管理要求,对重点行业及系统数据进行宏观分析,并指导管理科税源管理员开展工作;管理科税源管理员是分局开展风险管理的“中转站”,侧重在日常管理中主动对辖管企业开展典型剖析,对零散风险信息进行归集提炼,并指导责任区管理员开展工作。

(三)以基层管理平台为依托,优化税收风险应对流程

分局积极依托省局基层管理平台、市局联动信息平台、网上办税厅,加强对上级各类预警、风险信息的比对、筛选、过滤,注重拓宽两级税源管理员职能范围,强化其直接应对职能,从而来优化税收风险的应对流程。

1、有效过滤重复风险信息。对上级各类风险信息统一由分局税源管理综合岗接收,结合已完成的风险应对结果,筛选、过滤以前已处理过的重复风险信息,由分局税源管理综合岗直接应对,不再向管理科税源管理员或责任区管理员进行任务派送,减少了管理科税源管理员和责任区管理员的重复识别、应对环节,提高了流转速度。

2、高效应对一级风险信息。对于经评定为一级的风险信息,由税源管理综合岗制作《案头分析工作底稿》,注明分析情况,提出处理建议,经科室和分局审批后,以发送提醒单为主要手段作直接应对处理,并完成基层管理平台、市局联动信息平台的反馈操作。同时,为提高直接应对一级风险信息的效率,我们构建了“网上办税服务厅低等级风险应对模块”,专门用于批量发送纳税提醒单。而纳税人也可以通过该模块回复整改、自查结果。责任区管理员则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风险信息应对结果以及纳税人的查看和回复情况,结合日常工作加强后续管理。

3、强化二级以上风险信息应对。对于确定的二级以上风险信息,我们注重细化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处理等环节各类人员的职能,着力提高二级以上风险信息的应对质量。一是由分局税源管理综合岗对二、三级风险信息,标注科室、管理员及其他相关信息,以方便甄别。同时分类别、分科室制作《业务传递单》,向各科税源管理员进行派送。二是管理科税源管理员接收分局税源管理综合岗下发的风险信息后,对其进行案头分析,经分析确定属于低风险或无风险的信息,由本岗位做直接应对处理;经分析无法排除风险的,制作《案头分析工作底稿》,注明分析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后,向责任区管理员传递;经分析需调高风险等级的,向分局税源管理综合岗反馈。三是责任区管理员接到税源管理员的《案头分析工作底稿》,按照所注要求采取约谈、督促纳税人自查或 实地核查等防范性应对措施。四是分局评估员接到分局税源管理综合岗传递的由两级税源管理员评定为四级的风险信息后,按评估流程做应对处理。

(四)充分发挥税源管理员作用,提升基层税收风险联动管理效能

合理明确税源管理员职能,加强深度税源管理,以提高税源管理的效率是我们这次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核心环节。

1、注重发挥税源管理员的分析识别职能。在确定重点风险行业,制定分局行业税收风险管理计划时,各管理科税源管理员加强案头分析,对辖区内的行业有重点地进行风险认别和排序,分局则根据管理科税源管理员的分析结果,结合上级税收风险管理要求,借鉴其他单位的税收风险管理经验,选择特点最明显、风险最突出、问题最集中的重点行业或重大税务事项,来启动行业风险管理计划。

2、注重发挥税源管理员的归集提炼职能。在日管中,税源管理员在做好行业税收风险信息分析识别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在层级税源管理联动模式中的岗位优势,对责任区管理员在日常巡查、评估中所反映的异常情况,结合省、市局下发的法定风险信息源和公开的第三方风险信息,灵活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所获信息进行归集提炼。对于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形成风险信息源的,形成《案头分析工作底稿》,建议将其归入分局风险信息特征库。对于不能形成风险信息源但有助于规范行业管理的风险信息,在分局税源管理综合岗的协助下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寻找此类企业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提出建立行业管理办法的建议,提高了分局行业管理、重点税源管理、重大税收事项管理的针对性。

3、注重发挥税源管理员的指导监督职能。我们在创新管理手段,建立税企联防排除涉税风险长效机制的同时,注重发挥税源管理员在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指导监督职能,对已经形成的行业税收风险管理办法中涉及的风险指标,做到定时检查、分析、复核,适时提醒责任区管理员开展涉税风险调查、发出纳税风险提醒,从而确保分局行业税收风险管理长效机制落到实处。

三、税收管理员制度创新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一年来的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践,分局提高了税收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行业税收风险也得到了有效防范:

首先,制度创新后,由于设置了两类税收管理员,岗位职责和人员配置变得更为合理,基层税源监控分析、提醒服务等工作内容得到重视和加强,基层税收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更加明确。同时责任区管理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深度税源管理,提高了征管资源利用率和税源监控的针对性、有效性。

第二,将税源管理的重点事项与一般事项进行分离,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分局内部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解决传统制度下的税收管理员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尽可能减少执法风险和控制不廉行为的发生。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3

本阶段的时间跨度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全球化发展,全球各国开启了人才争夺战。Holden(1992)认为二十世纪人力资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将他们的本地经营管理思维放入全球战略的框架中去,他概述了世界各地的管理实践中的文化差异,探讨了国际社会、经济变化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Philip等(1994)通过对美国249家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发现在一般的子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实践密切遵循当地的做法,只是实践方式存在差异,通过对实践相似程度的具体分析,他们认为跨国企业的分化实践是通过局部同构的力量和内部一致性形成的。 John Paul (1995 )分析了汽车行业逐渐远离主流的大规模生产模式而采用新的国际组织工作的趋势的原因,并深入分析了欧美六十二个汽车厂的资料,以探求不同国度与地域的人力资风险管理差异。Nancy (1998)等人研究了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化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影响表现不同的原因,并提出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给出了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国际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建议。Zeynep等(1999)研究了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冲突风险,并提出“文化契合度模型”以实现将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结合。

(2)不同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研究

二十一世纪初,对跨国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研究开始出现。Janet (2001)认为跨国公司在澳大利亚经济中己经举足轻重,他通过对澳大利亚1995个工作场所的劳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了在澳大利亚经营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特点,得出在人力资源功能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运用投资上外资企业通常要大于澳大利亚本土企业。Minbaeva(2003)基于美国、俄罗斯和芬兰的169家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和知识传播的调查数据,研究了特定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实践的应用程序和水平的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吸收能力是促进知识的传播的必要条件。Patrick (2005)等人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出现作为一个领域的研究,并探讨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及该模式能够解决的风险隐患。 Palmer D (2006)发现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卫生保健系统十分薄弱,员工有着很大的健康需求,他呼吁各界关注并解决马拉维的人力资源存在的危机,并就如何解决给出了建议。Chris ( 2007 )认为与美国相比,欧洲国家主导力更强,得出在不同协商模式和所有制形式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会存在不同的形式。Paul(2010)等基于北京期家跨国公司的调研分析对人才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区别,研究了我国北京地区跨国公司的人才管理模式与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方法。

2国内研究现状

(1) P2P网贷企业的发展模式与信用风险研究

罗洋等(2009)认为P2P网贷是微型金融是当前的新趋势,并对P2P网贷行业的互联网借贷模式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阐释。

马翘楚(2011)对我国P2P平台法律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和探究,并呼吁政府应当尽快将P2P网络借贷这一模式纳入监管体系当中。

艾金娣(2012 )从制度风险与信用风险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P2P网贷平台的风险,并给出了应对策略。

沈良辉等(2014)在分析了美国P2P网贷的运营情况后,总结了美国P2P网贷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并以此作为借鉴提出了适合我国的P2P网贷企业信息风险管理的对策。2013年,P2P网贷企业接连倒闭给这一新兴行业如火如茶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国际金融报(2014)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P2P网贷行业无界限式的“创新”加重了风险。

熊劲等(2015)认为P2P网贷企业的担保认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P2P网贷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加快满标速度,促进借贷双方协议达成,这会给P2P网贷企业带来许多方面的益处。

周佳丽(2015)从博弈和演化的视角阐释了P2P网贷由纯中介模式到后期的担保模式、抵押模式及本金保障模式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与成因,并从P2P网贷企业的运营及政策监督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

俞林等(2015)认为违反条约、恶意欺瞒诈骗、政府监管的不明确性与业务操作流程当中等隐含的风险构成了当前P2P网贷企业所属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指出政策监管应当完善,提出可以采用博弈方法进行完善。

(2)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研究

林洪藩等(1999)将风险概念正式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事务性与表面性的工作,但对这些工作中隐含的风险却视而不见,最终导致企业的利益受损,他们在剖析了人力资源风险的特点之后和诱发人力资源风险的成因后,创建了对应的风险应对管理制度。自人力资源管理引入风险管理后,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探究大多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人力资源风险识别及应对的研究

王增民(2004)对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的分布进行了广泛调研,运用实证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日常性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是企业应对人力资源风险的重要手段。

李伊等(2011)认为人力资源风险来源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性及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些风险均会致使企业产生即时可见的或隐含的利益损失,在人力资源六大管理模块中,每个模块均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他们通过对人力资源风险进行识别、度量、预判,力图以少量成本获得更多安全保障回报。

成玉萍(2012)把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要素归纳为风险评估、环境、风险反映、控制举措、事件分析、监测、信息与沟通共七项,并分别分析了该7项要素的操作方法。

梁学慧(2014)研究人力资源风险的起源及呈现方式,并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企业规章制度的健全、适时的培训、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控策略。

②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研究

李涛等(2000)研究了怎样对企业在人事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处理及管理的效果评价,重点介绍了如何衡量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以及应采用的挽救策略。

张亚莉等(2001)认为人力资源风险较其他风险更为繁杂,因此在对人力资源风险进行防范的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性的风险管理实施,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孙泽厚等(2002)研究得出从人力资源风险的成因来自于员工的思想道德觉悟、规章制度漏洞、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人岗不匹配、员工能力欠缺、激励制度缺乏及人事变动,并就如何防范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4

中图分类号:V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3-0152-02

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建设安全管理体系(SMS),加强机场安全管理,以提高航空安全运营的水平。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四大支柱”包括安全政策、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等四部分。其中,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功能之一。

机场作为客货集散中心,是民航业最重要的重要载体,是民航安全的重要节点。据业内统计,有70%~80%的事故发生在机场或机场附近区域,说明机场对航空业安全健康地发展十分重要。随着中国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机场的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重要而且须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1 机场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1.1 机场SMS风险管理体系

①基本概念。机场安全风险管理是对所有影响机场安全运行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化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安全政策、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对各种风险加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从而提高机场的安全管理水平。②体系组成。一般而言,机场SMS中风险管理体系由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组成。③基本流程。机场风险管理的流程是通过全面、详细的系统和工作分析,识别出机场运作系统或操作流程中各环节危险源,适用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各种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由此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而通过判断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实现对风险的闭环管理。其流程如图1所示。

1.2 机场SMS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现状评价

目前国内各大小机场均推行SMS的的总体情况来看,通过建立健全完善SMS,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成绩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监管体制和制度,建立安了一整套安全审计、安全评估、运行监察流程以及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确立了“系统安全管理”的科学管理思路,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等等。但总体上来说,全国在探索实行SMS管理中仍处于初步阶段。

在风险管理上,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的方法,收效不是很明显。主要是:①对危险源识别多为静态管理,没有实时进行动态更新,建立新的危险源信息库,将SMS风险管理应用于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成为“守株待兔”。②对风险分析和评价没有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③风险控制手段不是很成熟全面,相对落后。④中国民航管理当局也没有制定出一套可以让各机场运行管理中能够普遍借鉴或参照的风险管控模式,没有总结归纳出成熟可靠的风险管控办法。目前机场风险管理整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说,针对各种风险源,如何进行风险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是各机场风险管理者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重大难题。

1.3 实施SMS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目前的机场风险管理水平而言,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是在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①风险辨识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机场全体管理和运作人员全体广泛参与度不够,仅仅是操作性岗位特别强调和重视,领导层和辅助管理岗位对此重视和参与程序不高;风险辨识缺乏动态识别和更新机制,危险源信息库更新不及时;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全员培训力度和深度不够,涉及层面少。②风险分析评价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风险评价的量化和分析机制,如果某些方面的风险突然增加时,往往由于缺乏量化分析,没办法从根本上管控。③风险管控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风险管控的闭环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很多风险能够识别和评价,但在整改措施和力度上往往跟不上,导致“虎头蛇尾”。

2 机场风险管理的实施要求

为确保机场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针对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笔者经过研究,在具体操作流程上提出如下要求。

2.1 系统与工作分析

系统和工作分析是风险管理的起始阶段和重要基础,其工作质量决定着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所谓的系统,是指保障飞机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相对独立的部分,如飞行运行、运行控制、机务维修、客舱服务、地面保障、货物运输等系统。所谓的工作,是指为实现系统功能所设定的一系列流程。在系统和工作分析时必须应用“SHEL模型”,涉及到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环境(Environment)和人员(Lifeware)等各种因素,评估上述要素的影响程度和相互影响。其结果体现为《运行流程分解表》及《系统和工作分析表》。

2.2 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是指在系统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一系列流程与SHEL要素编制的“网”,来查找机场运行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找出其特征及其相互联系。除了关注所识别出危险源的数量和质量外,深层次、根源性的危险源要特别关注,还要注重研究危险源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建立机场的危险源信息库,并实时动态更新和维护。在危险源识别方法上,总体上可以采用“目标推导法”、“要素分析法”和“事件推导法”等,具体操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因素,提高保障水平和危险源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急需开发和应用更多新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2.3 风险分析

根据机场事先所确定的等级标准,对已识别出的有效危险源实施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有效危险源的风险等级。目前,大多数机场采用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风险分析法(LEC法)等两种方法分析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实施风险分析涉及到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危险源在环境中的暴露程度等要素。风险分析的结果是风险评价的基础,并为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风险分析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定量的或半定量的。具体应用需依据实际应用情况、历史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工作经验以及领导的价值取向来选定。为满足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风险分析方法,开发出更多新的风险分析方法。

2.4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应根据风险矩阵明确的危险源风险分布状况,确定风险控制优先等级,为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其内容可概述为以下几点:①明确机场各运行安全管理层级中风险的可接受标准、权限、责任和程序。②明确机场风险的分布状况、责任分配状况及风险控制的优先等级。③评价已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5 风险控制

各机场一般会事先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如风险消除、风险减少、风险转移和风险隔离等。在风险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识别出的有效危险源所可能产生的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控制和减少风险,尽可能地将风险降低到最低可接受范围内。开展风险控制工作时,要综合考虑时间、成本、效果和采取措施的难度等因素,以及有效性和可行性,确保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最大的风险控制效果。

3 提升机场风险管理水平的思路

针对目前机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要建立以周期性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管理、专项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长效动态管理机制,提升机场风险管理水平。

3.1 周期性动态风险管理

一般而言,动态风险管理周期为6个月。每一周期结束,要分析危险源产生或消除的情况,及时更新机场危险源信息库,分析机场危险源分布状态、变化规律,明确各系统下一周期危险源的重点和关键点,并调整相关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

3.2 系统风险动态管理

风险管理的系统评价功能能够反馈出机场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新的危险源以及无效的控制措施,通过开展相应的分析、识别和评价,确认新危险源的有效性,修改无效的控制措施,及时地开展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

3.3 专项风险管理

当运行需求、运行技术、与运行相关的组织机构或关键人员发生变化,与运行相关的系统硬件、软件发生变化,及运行政策发生变化等等情况下,从而有可能产生新的危险源,或使得现有危险源风险等级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启动专项风险管理。

当出现专题风险项目时,首先应判断是否需要启动风险管理工作,以及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将专题项目中的因素与相关系统和工作流程相结合开展系统和工作分析,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

4 提升机场风险管理水平的配套措施

4.1 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机场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员工队伍素质密切相关,这些素质体现在: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管理技能、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加快建设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空管安全管理专业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其主要出路在于:①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建设结构合理、人员比例适宜的人才队伍。②注重空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更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③提升各层级的执行力,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2 建立并完善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管理体系

用高度流程化和系统化的方法规范机场机场安全运行,必须借助完善的管理文件体系。这个体系涉及到本机场的安全政策和方针、安全目标、组织机构以及相关的运行层面的一系列高效、易于操作的风险管理程序文件和操作规程,从而使机场员工能够以文件为依据,指导实际作业。

4.3 加强风险管理效果监控

机场风险管理的效果必须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采用的风险管理程序贯穿系统、任务和活动的全部过程,通过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等方式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用来保证机场的风险管理在机场管理层和各部门得到持续有效运行的执行,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5

有些学者(如袁广达,2010;Robert N. Charette,1989;Kevin Dowd,1999等)从某一类风险的控制方法来探讨风险控制,有些学者(如罗妮,2010;崔海燕,2011;Schwalbe,2002等)根据风险的性质分类(如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探讨风险控制,而从风险承担的主体――创业者视角进行风险控制研究的较少。风险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笔者在相关学者研究基础上,从风险控制过程的动态视角,深入挖掘创业者在风险控制的不同阶段所具体涉及到的能力要素,如风险评估能力、决策能力、沟通与人际关系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并对每个能力要素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深化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的内涵,延伸创业风险管理理论,对创业者在各个阶段中如何提升风险控制能力提供一定启示。

二、新创企业风险控制过程分析

由于创业风险和宏观经济状况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相关(Peter & Joseph,1986),因而绝大多数的创业风险都是可以控制的非系统风险。控制是基本管理职能之一,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关键的要素之一(法约尔,1982),风险控制可以使可控风险因素维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为组织提供一种调整路线的机制(Griffin Ricky,2008)。2004年9月,《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识别可能对企业带来损失的事项,并在其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管理风险,保证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过程(朱荣主,2008)。目前,关于风险管理的过程,许多学者依据研究需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表1所示。笔者所探讨的风险控制是创业者根据风险信息合理评估企业已识别的风险,使企业能够利用有效途径降低其所承受的风险损失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风险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由施控主体(创业者)、受控客体(创业风险)和传递线路(控制活动)三个元素组成,其中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起着能动作用(潘琰,2008)。对于新创企业而言,风险控制主体(创业者)是这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的中心,不断接收来自于这一“系统”的有关企业风险和不确定的信息(Arrow,1971)。即在新创企业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创业者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活动直接影响着创业风险。笔者根据ERM框架及研究学者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探讨基础上,将已识别出的创业风险的控制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资源整合和风险管理活动,如图1所示。

(一)风险评估 首先,创业者必须对已识别出的创业风险进行评估,一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评估该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其损失的重要程度、损失间联动性的不确定性(Yates & Stones,1992)。由于新创企业成立年限较短、规模一般较小,对风险的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创业者需要根据其所能收集的信息分析判断风险损失的重要性,确定需要进行评估的风险事项。其次,再进一步分析并评估风险损失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影响。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前提,直接影响着风险的决策行为(党兴华等,2006)。

(二)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创业者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自身的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做出合理的风险控制的决策,为风险控制活动提供依据。风险应对策略一般包括风险规避、缓解、转移、自留以及以上应对策略组合。对于相同的风险,风险容忍度不同的创业者对风险的认知不同,采取控制的策略也不同(Sexton & Bowman,1985)。创业者的风险容忍度越低,即风险超出创业者承受程度的可能性越大,为了将风险损失控制在自身风险承受度之内,对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越趋于保守,通常采取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反之,创业者的风险容忍度越高,即风险超出创业者承受程度的可能性越小,通常采取风险自留策略。

(三)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指“创业者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选择、汲取、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之更具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Michael et al.,2001),以保证风险应对的决策能够有效执行。创业者所整合的资源要能够潜在或实际地影响风险的控制,包括那些企业能够控制的传统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新资源(知识(Anil & Vijay,2000)、信息等),还包括那些企业不能控制或者不能轻易控制的资源(吕立志,2001)。

(四)风险管理活动 风险管理活动是指创业者需要对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设备与工艺、作业与流程、文化制度与机制等进行管理和监控,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的根本是控制风险和某个环境中的不确定性(Thompson,1967),创业者进行管理活动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协调工作,创业者通过检查、改进、监督和评价来改进控制并总结经验。同时,创业者需要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收集更多的相关风险信息,以更好的控制风险损失。

三、基于控制过程的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构架的提出

心理学把能力定义为“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其本质是处理某种任务、配置某种资源的惯例、流程和活动方式。从创业的角度,能力作为创业者的重要的个性特征,是对资源与过程的系统整合(Barton,1992),这与能力具有过程性特征的探讨也趋向一致。笔者将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定义为在一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创业者整合和配置各种资源以有效应对已识别的可控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提升企业绩效的个性特征。创业者的风险控制能力体现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之中,可据此提出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的构架,如图2所示:

(一)创业者风险评估能力的提出 在创业风险的评估阶段,创业者需要正确分析判断风险事项发生的可能性(频率、概率)及其产生的影响。创业者解读信息的能力各不相同,对风险的感知和判断也各异(Weber et al.,1992)。创业者对风险的态度和直觉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于相同的风险,在心理承受程度不同的创业者来看,可能凭借直觉(不通过分析直接获得认识)高估或者低估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从而影响对风险损失的正确分析判断。并且创业者的这种主观性是建立在理性的他们对所掌握的信息的认识以及分析损益的基础上的,理性创业者会通过既往的知识、经验与现状等因素分析现有的风险信息之后,根据自身认识做出相应风险评估。可将创业者对客观风险的直觉判断和主观认识能力定义为创业者风险评估能力。

由此可见,创业者风险评估能力体现为一个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如图3所示。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只能在风险实际发生时得以检验,那么,创业者风险评估能力的评价只能依据风险实际发生后的反馈情况;另一方面,风险评估的结果为决策提供参考,创业者需重新评估风险,调整策略,减少损失。

(二)创业者风险决策能力的提出 在创业风险应对阶段,创业者在综合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自身优势和劣势、威胁和机会等的基础上,还会受到创业者自身的风险认知特质的影响,从而导致创业者的风险决策不同(李时椿、常建坤,2011)。从客观视角看,由于风险环境的不稳定性,创业者所能收集到的风险决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创业者决策的制定并非理性模式(要求创业者掌握全部信息),而是行为模式。风险控制的期望目标是使风险损失最小,创业者至少需要找到一个可实施的、满足期望目标的备选方案,并判断是否执行所选的方案。简而言之,创业者风险决策能力主要体现在创业者能否及时找到至少一个有效的、可行的风险应对方案或在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可将创业者在面对具体的风险时,能够根据自身风险容忍度、风险偏好和企业现状选择及时、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的能力定义为创业者风险决策能力。

(三)创业者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出 在资源整合阶段,由于个人是资源组合的执行者(Shelby & Robert,1996),这就要求创业者在应对风险时能够及时识别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由于新创企业资源相对匮乏,创业者一方面要探索新的资源,获取的新资源会改进创业者的资源整合能力,减少风险损失,达成满意的绩效(Teece et al.,1997);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资源整合方式,选择恰当的资源整合方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Lichtenstein & Brush,2001)。Brush(2001)等认为只有充分的获取资源和配置资源,企业才能发展,相反,如果创业者所获取的资源没有得到恰当地利用,资源整合的能力和资源整合的效率就会降低,企业的优势将不会持久,企业的竞争力将会被削弱(Christine,1997)。可将创业者获取资源并将可利用资源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有效组合的能力定义为创业者资源整合能力。

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创业者资源整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个体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创业者不但需要将自身尽可能地融入整个企业的资源,使自身的资源能被企业利用,而且需要用企业资源激发创业者和企业员工资源的潜力,提升创业者所拥有资源的价值。 (2)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创业者需要识别、筛选、获取有价值的外部资源,使之与企业内部资源互相融合并融入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的使用效能。(3)新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有效整合。创业者对传统资源的合理利用会促使新资源的产生,同时,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会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传统资源的使用效能。(4)纵向资源与横向资源的有效整合。“纵向资源是指某一门类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资源,横向资源是指某一类资源与其它相关资源的关联程度”(饶扬德、宋红霞,2002)。(5)调节资源组合的灵活性。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创业者需要随时针对风险的变化调节资源组合。

(四)创业者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出 在风险管理活动阶段,新创企业所处的创业环境并不稳定,创业者面临的风险系数不断提高(陈春花、徐慧琴,2003)。创业者一方面要重视风险的控制管理,即在了解风险信息之后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并保证其有效执行,使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另一方面要重视风险的预防管理,创业者发现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的漏洞之后,应做出及时调整,即便其带来的损失很小,也可能在企业面临危机时雪上加霜,影响企业的成长速度,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可将创业者通过管理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而提高风险控制效率的能力定义为创业者组织管理能力。首先,创业者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激励、考核和监督。风险控制的实施主体企业的人力资源,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的提高促使组织中个体效率的提高,使组织高效运转。其次,组织风险控制效率的提高还有赖于创业者对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的有效管理。如当企业面临某一重大风险时,创业者应及时根据现状调整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以控制风险在组织内部扩散,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再次,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和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若创业者制定的制度和培养的文化有利于内部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完成任务的动机即能量,有利于企业内部结构和流程的自动调整,有利于企业新资源的产生,那么对企业风险的控制效果必然是有利的。最后,在风险控制效果得到反馈之后,创业者需要评价在风险控制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不断培养、积累经验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将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一是利润的提高,二是市场占有率的上升(Chandler & Hanks,1998),从长期来看,有效的企业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并提高企业绩效(Calantone et al.,2003)。

(五)创业者沟通与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出 在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阶段,创业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时都需要有一定质量的风险信息,创业者需要通过人际交流来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作为分析判断的根据。创业者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形式接收到发送者发送的风险信息后采取控制措施;创业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发送者,将自己的想法或者对信息的要求发送给接收者,由信息的接收者做出反馈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其中,无论创业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还是发送者,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影响信息的准确可靠的传递。

在资源整合阶段,创业者的人际关系构成社会网络是帮助企业整合资源最重要的因素(Birley,1985),创业者为获得关键资源和能力,必须扩展自身专业网络(Johannisson,1990)。创业者与政府、税务局、工商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供应商、客户、同行以及其他企业家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使企业获得一定的外部资源,如政府补助、新技术;外部专业咨询机构、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提供的建议能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Donckels & Lambrecht,1995;Kent,1994),减少风险损失。

在风险管理活动阶段,创业者与团队成员、雇员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内部成员的共同努力,达成企业目标。创业者在有效执行应对风险的方案时,必须与企业内外各个部门之间保持良好关系并进行有效沟通,如创业者与同行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以谋求新市场分散市场风险等,创业者与企业内部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人际关系能够促成管理活动的进行。

可将创业者与企业内部和外部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定义为创业者沟通与人际关系能力。该能力在风险控制的整个过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创业风险的控制效果。

四、结论

我国众多的新创企业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创业风险的增加,从而使创业频频失败,笔者通过回顾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已识别风险的控制过程,提出了从风险控制的动态视角、以创业者为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构架。

(一)构建了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框架 以已识别风险的控制动态过程为切入点,构筑了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包括风险评估能力、决策能力、沟通与人际关系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之前的企业家能力研究集中在对整个企业管理综合层面上,单独对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的研究较少,由于企业内外部动态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风险的产生,而且已识别的风险可能会引发新的风险,创业者在风险控制的各阶段不仅需要以各阶段应具备的能力去管理风险,更需要做好准备以面临新风险的管理。此外,创业者的风险控制能力并不是由其中某个单一的能力决定的,这五个能力综合影响着新创企业风险控制的效果。

(二)分析了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 由于创业者在创业企业的风险控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使得风险控制的研究向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方向发展渗透。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对创业者管理活动的研究偏向于心理学范畴,但这些文献集中于对创业者特质(如认知特质)的研究,笔者结合组织行为学对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对创业者在风险控制的动态过程中如何提高自身风险控制能力有一定的意义。

(三)丰富了创业风险管理理论 从某种程度上说,风险控制的效果甚至决定了一个新创企业的成败,对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的更多研究也迫在眉睫。笔者提出的风险控制能力的构架能对以后的相关研究中风险控制能力维度的划分有所启发。

此外,鉴于本文提出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的五个构架是基于理论的推导,还有待于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并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 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在某一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内在机理,或增加创业者的个体特质或认知特质等,详细探究创业者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系统性创业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机制:基于认知视角的实证研究》(编号:712722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创业者特质、创业网络对创业风险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编号:11YJC63025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业者认知偏差、社会网络对创业风险识别的影响研究》(编号:LY12G02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饶扬德、宋红霞:《基于资源整合的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9期。

[2]赵光辉:《论人才创业风险的来源与控制》,《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4期。

[3]吕立志:《论新资源在新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9期。

[4]党兴华、黄正超、赵巧艳:《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1期。

[5]陈春花、徐慧琴:《企业家与团队建设浅议》,《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3期。

[6]刘国新、王光杰:《创业风险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潘琰:《内部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朱荣主:《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李时椿、常建坤:《创业学:理论、过程和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1]C.小阿瑟.威廉斯、迈克尔.L.史密斯:《风险管理与保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Griffinricky W.著,刘伟译:《管理学》(第9版),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版。

[13]Timothy W Ruefli,James M Collins. Risk measur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auld lang syn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

[14]Peter R. Dickson,Joseph J. Giglierano. Missing the boat and sinking the boat: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risk.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6,50.

[15]Tim Dean.Reducing the cost of losses: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Hudson Valley Business Journal.2001, 12(4).

[16]Jan Emblemsvag. The augmented subjectiv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Management Decision.2010,2(48).

[17]Arrow K J. Essays in the theory of risk bearing. New York:New York North Holland.1971.

[18]Yates J. Frank,Stone E R. Risk appraisal. In J F Yates (Eds.). Risk taking behavior [C].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td.,1992.

[19]Michael A. Hitt,Leonard Bierman,Katsuhiko Shimizu,et al. 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44(1).

[20]Anilk. Gupta,Vijay Govindarajan. 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4).

[21]Thompson J D. Organizations in a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1967.

[22]Leonard 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

[23]Weber E U,Anderson C J,Birnbaum M H. A theory of perceived risk and attractiven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2,52(3).

[24]Shelby D. Hunt,Robert Morgan. The resource-advantage theory of competition:Dynamics,path dependencies,and evolutionary dimens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6,60(4).

[25]Teece D J,Pisano G,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 (7).

[26]Lichtenstein B M,Brush C G. How do “resource bundles” develop and change in new ventures:A dynamic model and longitudinal exploration.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1,25(3).

[27]Brush C G,Greene P G,Hart M. From initial idea to unique advantage:the entrepreneurial challenge of constructing a resource bas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1,15.

[28]Christine Olive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Combining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based view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9).

[29]Chandler G N,Hanks S H. An examination of the substitutability of founders human and financial capital in emerging business ventur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8(13).

[30]Calantone R,Garcia R,Droge C.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3,20(2).

[31]Birley S. The role of network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5,16(1).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6

1.由关注“已发生问题”向关注“已发生问题和潜在问题并重”转变。内审部门以数据分析为抓手,通过对系统内部数据、外部区域或行业风险数据、客户经营趋势数据及以往检查发现问题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前预判单一客户或行业集群风险,实现由“震后救援”向“震前预报”的转变,帮助经营管理者赢得缓冲时间,采取有效的风险缓释措施和手段,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2.由“以揭示问题为主”向“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重”转变。内审部门以增加价值为核心,主动融入经营管理,紧贴银行转型发展大局和经营一线实际,从揭示问题切入,以解决问题落脚,总结、分析、归纳普遍性问题,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针对性、有分量、可操作的建议,有效提升审计价值。3.由“着重提升查证分析能力”向“提升全面服务转型发展能力”转变。内审部门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围绕建行转型发展规划重点和要求,拓宽内部审计服务领域,不断积累经验和方法,完善审计规范体系,构建实用高效的工作机制,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打造与转型发展相匹配的审计能力。

(二)工具创新突破内部审计发展瓶颈

1.系统功能实用、丰富。建设银行自主研发的非现场审计系统(OAS),是一套专门供审计人员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软件,累计荣获两项国家专利,并获人民银行科技发展一等奖。该系统提供数据关联、排序、合并、分组汇总、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标准工具,为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奠定了坚实根基。通过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发现审计对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估审计对象风险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主动识别业务商机,辅助业务部门开展精准营销,提供咨询服务。2.数据种类多样、灵活。一是非现场审计系统数据来源面广。涵盖银行境内外结算、信贷、财务、证券、理财及电子渠道等60多套主要业务系统,涉及数据表近4000张,数据总记录数达上万亿条。二是系统数据灵活性强。系统中预留了自定义数据加载通道,审计人员可直接将从外部获取的结构化数据加载至系统中,结合系统内数据开展业务分析。3.集中管理高效、安全。非现场审计系统依托建设银行新一代企业级数据平台和桌面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总行集中加载;同时,遵循“用所必需”的授权原则,统一管控数据访问;为跨地区审计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应用平台。企业级数据平台采用MPP(大规模并行处理)云计算技术,可大大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提升用户体验;而桌面云技术的应用,则提供全流程云端服务,实现了数据分析和应用“不落地”,增强了数据应用安全性,防范了信息安全风险。

(三)模式创新引领内部审计思路更迭

1.数据分析模型创建流程化。通过对不同业务流程及相关系统数据结构进行分析,以审计方案为出发点,开发对应审计测试点的模型。而后,采取交叉复核、技术复核、业务复核等手段,校验模型是否满足审计工作需求,对有缺陷或效率低的模型进行优化,以建立有效的审计模型体系。2.数据分析模型群组式管理成效初显。非现场审计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模型,由单一模型正逐步转变为跨区域、跨业务、跨渠道的若干模型群组,可辅助审计人员定期监测相关业务风险。3.数据核查模式集散化运用日趋娴熟。鉴于非现场审计系统集中管理特点,建行审计部门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了若干专业团队。同时,辅之以审计疑点分散交由各分行驻地审计机构核查,形成了“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新型审计模式,节约了审计资源,促进了审计项目质量提高。(四)信贷资产质量牵动人心,风险预警价值凸显1.高管层密切关注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内部审计责无旁贷。近年来,我国处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压力增大,资产不良率有所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伴随目前改革深水“攻坚期”和经济新常态“转换期”的叠加形势,我国经济增速仍显低迷,对公信贷业务风险仍是各银行前进道路上的主要阻力之一,引发高管层密切关注。作为公司治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石之一,做好对公信贷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是内部审计职责所在。2.经营管理部门资源有限,内部审计具备一定优势。目前,业务经营管理部门主要依赖信贷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客户经理的贷后检查来进行企业信贷风险预测。而内部审计条线具备数据资源、分析团队和工具方法等方面优势,能够从审计的视角开展对公信贷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为业务部门风险预警提供参考。3.强化内部审计融入性,助力审计自身转型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融入性、前瞻性是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在持续关注对公信贷业务合规性问题的同时,创建信贷业务风险分析与预测体系,提早捕捉风险预警信息,将更有效地推动内部审计融入日常业务经营管理工作中,实现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

主要功能

预警体系的总体思路是,运用非现场审计系统,整合银行多个系统数据资源,定义相关指标,编制非现场模型群组,建立“企业经营状况定量分析”“企业重大风险事项定性评价”两大核心模块,再通过风险分析整合工具,形成对公信贷客户分类预警名单。风险分析及预警方法体系的主要原理如图1。

(一)企业经营情况定量分析模块

1.选指标。科学选取经营变化预测分析指标。借鉴企业破产预警分析理论,审计人员研究了信用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的关系,重点围绕贷款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挖掘能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数据开展分析。审计人员进而利用非现场审计系统,挖掘出“业务成长性、市场拓展能力、经营活动规模、经营稳定性、短期偿债能力”五大类16项动态指标,构建信贷客户风险计量分析框架,如图2。2.看趋势。运用趋势分析工具研究指标周期变化。审计人员利用Excel相关功能,专门开发了趋势分析工具,并运用该工具计算企业经营情况指标周期变化趋势,形成单个指标的周期变化趋势值,以了解企业经营变化情况。如企业的经营稳定性指标波动大,意味着企业经营不够稳定,企业的风险相对较大。3.定权重。结合历史信息,确定权重,实现风险量化。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已形成不良的和经营状况良好的两组对公信贷客户的历史数据,初步设定权重。再用大量企业数据予以模拟,迭代修正。最后,根据每个客户的趋势值和权重,计算得出客户的经营情况风险值。

(二)企业重大风险事项定性评价模块

企业重大风险事项定性评价模块,主要是依据审计经验,拟定三大类15个重大风险事项,根据风险事项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大小设定风险权重,而后利用非现场审计系统编制疑点筛查类模型,定位每个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点,计算得出单个客户重大风险事项的加权风险值。1.捕捉风险线索,揭示客户风险特征。审计人员对近年来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提炼了与客户信用风险密切相关的三大类15个重大风险事项,如图3,并在非现场审计系统中编制疑点筛查模型,捕捉具有上述风险疑点的企业和相应的风险线索。2.确定风险事项影响,科学定义风险事项权重。根据客户风险特征的相关性及风险重要程度,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级;同时,根据已形成不良的客户历史风险事件,调整修正后,最终形成各风险事项的权重。3.计算客户风险值,实现定性分析量化比较。对非现场审计系统筛查出的具有风险疑点的客户进行加权评分,客户的风险疑点越多,疑点的重要性越高,则风险值越大。

(三)风险分析整合工具

1.分级整理定性与定量结果。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定量分析”“企业重大风险事项定性评价”两个模块,得出单个客户企业经营情况、企业重大风险事项两个风险值,按照大小排序,分别确定企业经营风险分级预警名单及企业涉及重大风险事项风险分级预警名单。2.整合确定最终预警名单。依托定量和定性分析产生的信贷客户分级预警名单,经过有机整合和综合判断,确定对公信贷业务风险一级、二级预警名单,预警名单整合工具如表1。审计项目实践中,在对单个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并确定风险预警名单后,内审人员可继续对行业、区域、所有制等多个维度进行风险分布分析,绘制风险分布图,供业务部门参考借鉴。

主要特点

(一)体系设计上,多渠道、多视角风险“画像”,实现风险前瞻预判

1.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交织,构建风险成像体系。预警体系是一套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体系工具,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和趋势,定性评价企业重大风险事项,综合研判对公信贷业务风险,从而辅助经营管理部门提前识别客户信贷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干预、早化解,有效提高了对公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水平。2.有点有面,个体风险“画像”与区域风险“分布”相结合。一是实现对单个客户的风险画像。预警体系可结合以往审计发现、外部舆情、区域经济现状等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客户是否潜在重大风险事项,融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判断对公信贷客户的整体风险状况,实现对其风险的前瞻预判,促进全行对公信贷业务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实现对区域客户的多维分析。运用预警体系,可实现对公信贷客户的风险筛查,应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反推信贷政策和管理现状,可描绘全行信贷客户区域、行业、规模和组织形式等不同维度的风险分布图,为信贷投放提供参考。

(二)工具运用上,综合不同技术方法,让数据反映风险

1.以非现场审计系统为核心,夯实预警体系根基。一是通过充分挖掘非现场审计系统资源,综合运用数据清洗、整合、筛选等方法,编制分析类模型,以投融资活动、薪酬支出等16项分析指标为引导,综合分析企业经营现状;二是通过编制疑点类模型,对资金流向高风险行业、企业高管存在不良行为、企业担保圈复杂等15项风险特征进行充分识别,捕捉信贷企业未暴露风险事项。2.以风险赋值为重要手段,完成对片段式风险信息的整理。审计人员运用Excel工具,创新研发趋势分析及风险计量工具,参照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多周期数据趋势分析,计算相关权重,实现单一或多指标的风险计量,得出由客户经营趋势变化带来风险值。

(三)数据来源上,有效整合行内外多类数据源,分析视角丰富而立体

1.丰富优化数据分析来源渠道。当前经济环境下,有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信度欠缺,影响银行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判断。预警体系所涉及的企业经营状况指标,主要来源于对公信贷客户存款账户交易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务报表数据及客户经理人工采集数据的局限性。例如,用电费值替代电量值,用工资人数替代员工数量,用工资额替代员工工资总额,用纳税金额替代客户税收额变化比率,用客户账户销售收入替代主营销售收入变化等。2.拓展外部互联网数据,满足风险预测闭环要求。审计人员依托互联网搜索平台,创建了互联网舆情监测工具,重点抓取诸如环保处罚、法院失信人名单、重大交易及兼并重组信息、停工裁员等外部负面舆情信息,并通过与银行对公信贷客户名单进行匹配,打通风险前瞻预判“最后一公里”。

(四)组织模式上,集约运用资源,实践检验成果

1.集中分析分散核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组织全行大数据分析优秀人员集中研讨大数据风险分析与预测的总体思路、方法和解决路径,充分运用非现场审计集中系统的跨区域、跨系统等数据资源集中优势,对全行对公客户进行信贷风险“体检”。这样既提高体系创建和研发的速度,又实现单次批量化客户风险分析,节约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2.实践修正权重,提高预警精准度。创新一套研究体系需要从实际效果反推体系正确性,同时不断修正相关权重,提高预警体系的正确性。内审机构在将预警名单提供经营部门后,周期性跟踪名单企业的风险状况,并加以记录、整理、分析,检核预警体系分析预测风险的准确性并修正部分权重,提高体系的分析可信度和预警精准度。

主要成效

(一)对公信贷客户风险识别、预警能力显著增强,风险预警结果精准度较为理想

通过持续跟踪,预警体系提出风险的客户名单中,由经营管理部门重检确认为风险客户的占比高达七成以上。其中,超四成属于预期经营状况出现严重恶化趋势的客户,近六成属于经营状况正常,但涉及重大风险事项的客户。同时,在风险确认后的几个月内,近四成的风险预警客户贷款由正常关注进入不良,部分风险预警客户贷款已进入核销、转让等资产保全程序。

(二)对公信贷客户风险预警

前瞻性优势显现,不良资产应对化解措施提前将风险预警时间与贷款到期日相比,提前1-3个月、3-6个月、6-9个月、9个月以上预警的客户占比分别为29%、17%、20%、34%,为业务部门平均多争取6个月的风险应对及化解时间,如图4。

(三)对公信贷风险客户名单制管理得以落实,信贷资产得以充分保障

经营管理部门充分运用预警体系提供的风险客户名单,快速反应,及时制订信贷退出计划,取得良好效果。以某一级分行为例,该行经营管理部门参照审计提供的预警客户名单,采取提前清收贷款方式,挽回潜在风险信贷资金超3亿元。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7

传统内部审计通常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充分有效,而风险的大小仅用于表明控制的薄弱或健全环节,从而实现防弊或兴利的目标。这种模式使内部审计被埋葬于反映过去的细节之中,结果是不断加强、补充、完善控制,在一层控制基础上再叠上一层控制,长期下来会拖累企业前进的步伐。尽管有着防弊与兴利的审计目标,但是无法与企业目标相关联,导致内部审计无法证明其价值所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与实质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主要标志是:2003年10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对审计风险准则进行了修订,并执行新的风险导向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及时修订了我国审计风险准则并出台了四个征求意见稿。至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方法、更作为一种新理念成为倍受审计职业界关注的热点。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质是以被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对被审单位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的一种审计方法。它不仅仅是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程序上的一大变革,更重要也最根本的是审计理念的更新,是一种基于战略系统观的审计新理念。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优势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相比,它将被审单位的风险评估的范围从微观拓展到了宏观,审计理念有了质的飞跃,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相比,它突出了对被审单位的风险评估,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具体说来凸现以下特点:一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两种因素的风险评估转向重大错报风险的综合性分析评估。二是对风险的评估由账户、报表的微观层次转向行业背景、战略决策等宏观层面分析,将被审计单位置于宏观层面分析与其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它风险因素。三是以注重审计实质性测试为中心转向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中心,注重分析性程序的运用。四是扩大了审计证据的内涵。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路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采取思路是:首先确认企业目标或某项交易的目标,然后分析对这些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以及能够管理这些风险的控制,最后测试实际的控制能否切实管理这些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并非控制的充分性和遵循性,而是风险是否得到适当管理和控制。这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风险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直接联系起来,其服务对公司治理层及管理层而言非常有价值。

(四)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意义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的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负外部性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内部审计是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又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施再监督,银行的内部审计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然而,但现实中,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源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短缺问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多、中间业务量大、资金往来频繁、会计资料及相关信息繁杂,在此情况下,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计算机辅助情况下仍用传统的方法审计,从方法上讲是可行的,但是不经济,效率较低,而且,最关键的是不能突出审计重点,以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所以如何解决银行内部审计资源与审计需求的矛盾,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同时适应银行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要求,成为现实问题。笔者以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审计新方法、新理念,值得银行内部审计借鉴。

传统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围绕着企业财务和具体项目进行的、以交易为基础的合规检查、业绩检查,其工作目标主要是满足合规和真实性方面的要求,最显著的缺陷在于对审计结果利用不足,内部审计资源的投向缺乏针对性,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虽然在重要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的指导下,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会侧重于对高风险领域的检查,但是并没有系统规范地确认高风险领域的方法,更多的机构则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同时,商业银行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形势所迫。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2002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我们更加关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被定义为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己经不能全面评价和反映企业的风险水平,其组织方式也难以适现代审计工作的管理需要。以查错防弊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容易导致内审部门重视细枝末节,忽略主要风险。随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日益加强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账面资料的错误弊端会越来越少。在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职能和风险导向的要求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其作业范围也应扩展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近几年发生的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的上亿元存款不翼而飞的“高山”事件,以及银企内外勾结的广东“南海公司”骗贷案、北京中行7.5亿元虚假按揭案等无不显示:银行业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强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金融监管及审计监督协调。而且,随着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向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银行更加迫切地需要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因此,在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分析

商业银行有着良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建立审计对象的信息数据库问题,因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从宏观、微观不同层面对被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其先决条件是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被审单位情况,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极易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有着良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又更新了商业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支付结算系统、电子验印系统、客户身份识别系统等软硬件系统,与之相关联的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也相应地配套更新,其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与程序为数据采集奠定了基础,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充分了解本行的资产质量、负债状况、结算业务操作及其内部控制等提供技术支持。

(二)管理模式层面可行性分析

商业银行有着较为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模式和较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早在1996年,中国银行业即开始尝试授信管理,后来又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2001年新巴塞尔委员会又对银行风险管理进行了改进,其风险的识别、评估与认定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借鉴,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运用成为可能。

(三)运用效果层面的可行性分析

国际一些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已取得成功经验。如毕马威会计事务所早在1976年就实施了审计领域研究项目,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认识到发展新的审计方法的必要性,1997年毕马威研究小组提出了以战略分析、经营环境分析、风险评估、业绩计量和持续提高等五大原则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对很多商业银行的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德勤国际会计公司在对商业银行审计时注重运用分析性复核,在全球统一采用风险基础审计理论,按照业务循环划分银行活动,制定专门的审计程序,充分考虑银行特点及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下的经营情况,全面关注银行风险,以确定关键经营风险如何影响其财务结果。

三、银行风险导向审针的实施

(一)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定位

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将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的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至此,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成为审计重点。CPA将重点放在可能引起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的一切因素的分析,其目标是:正确、准确并高效地鉴证会计报表,而内部审计不仅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还兼有管理、服务、咨询等职能。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不应仅仅是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漏报的若干风险因素,应进一步延伸拓展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若干风险,其目标定位是:借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银行的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从宏观到微观,至上而下地全面分析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的若干风险因素,对银行的外部环境、内部控制、商业银行经营及业务操作流程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以实现内部审计参与管理、差错纠正、防范风险、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银行运用的具体程序

1.分析评价商业银行外部环境。金融与经济及整个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联,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将金融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价格风险、资金过度集中风险、国家风险、银行内部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外部环境是个涉及面很广的宏观概念。审计人员在实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时,应重点分析以下外部影响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国内、国外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目标,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及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

2.评价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环境。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评价内部控制,但若银行管理层舞弊或操作者串通舞弊,则再好的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也将失去效应。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注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全方位评价,将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在评价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环境时,除相应的会计控制、程序控制、风险控制等内部控制外,还应关注: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理念、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者素质、偏好、政策与过程等。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8

二、新能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新能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因多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活动产生影响,这有可能引发企业内部实际与预期财务状况发生偏离,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目前,国内新型能源产业起步时间较短,缺乏相应的商业模式,导致企业自身缺乏方向性和发展中的劣势。在政策方面,国家扶持力度不足,政策倾向性不明显,使得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企业发展前景持观望态度。从新能源企业自身来看,由于企业管理因素造成管理短视,忽视环保;财务管理因素造成筹资短缺或投资不当;经营因素造成技术开发方向性错误、投入过大或盲目;此外,还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因此,多种因素影响着新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二)我国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管理层尚未形成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国内有关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报道相较国外还较浅显,企业内部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参差不齐,甚至某些管理层不知道财务风险管理为何物;另外,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识别滞后,重视程度不足,也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定期监控、复核和评估。

2.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一是现金预算控制制度不完备。现金预算对于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进行现金预算,可以避免因资金不足带来的偿债压力、资金过剩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多、收益下降的现象。二是企业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管理层上下级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管理人员会出现故意误解、、等现象。

3.我国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新能源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完善,缺少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无明确的财务风险承担主体。调查发现,新能源企业中仅有大约50%设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其中有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仅有1.45%,超过80%的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中无风险管理人员,更不用说有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经理。

4.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首先,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复杂,需要具备较好的数理统计知识,能熟练操作各种相关财务软件的专业的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我国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能动学习地最新管理知识、缺乏主动意识的现象。其次,财务人员风险管理职业道德缺失、风险意识薄弱。目前,大多数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不能依据相关数据及时识别风险,盲目乐观。

三、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现状

企业财务预警也就是财务失败预警,指专业人员从企业提供的经营计划、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资料,利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分析、判别和预测,找出隐藏的企业财务风险,尽可能早地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出警示,敦促管理层及早做出决断、拟定必要的措施,规避风险、减少损失。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在国内外都有研究。我国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开始比较晚,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对预警系统的方法的研究和分析方面。Fitzpatrick在1932年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早期研究,也就是单变量预警研究。Beaver运用统计法,于1966年建立了使用多变量分析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Altman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时采用了多元线性判别模型。之后,递归分类、功效系数法、多元判别分析技术等被陆续应用到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中。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9

二、投资规模和投资分布的比较

(一)投资规模的对比分析通过对2001-2010年中美风险投资总额的分析和对比不难发现:1.中美风险投资总额的绝对差距仍然很大。美国风险投资总额在2001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37626百万美元)之后受股市泡沫破灭的影响,经历了锐减(2002-2003)——回升(2004-2007)——下降(2008-2010)的变动过程。尽管如此,美国2010年的风险投资总额仍有21823百万美元,而2010年中国的投资总额仅有5387百万美元,美中风险投资总额的绝对差距达到了16436百万美元。2.中美风险投资总额的相对差距在逐年缩小。美国风险投资总额与中国风险投资总额的相对比值在2001年和2002年时曾高达72.63和49.61,到2009年和2010年下降到6.76和4.05。由此反映出伴随着中国风险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国风险投资规模在逐年稳定增长,从2001年的518百万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5387百万美元,其增长速度相对于美国要快一些。(二)投资行业的对比分析通过对2011年中美风险投资行业分布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1.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IT、工业/能源、传统制造业、消费者产品与服务业。从投资案例数量来分析,四大行业在总投资案例数中的占比分别是28.90%、23.48%、16.81%和7.73%,合计占比达到77.02%;从投资金额来分析,上述四大行业投资金额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分别是44.78%、17.21%、14.67%和8.52%,合计占比达到了85.18%。即无论是从投资案例数还是从投资金额大小来分析,中国风险投资集中的前四大行业都依次是IT、工业能源、传统制造业、消费者产品与服务业。2.美国风险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软件、生物技术、媒体娱乐、工业/能源。从投资案例数量来分析,风险投资集中的前三大行业依次是软件、生物技术和媒体娱乐,三大行业在总投资案例数中的占比依次是27.33%、12.14%和11.98%,合计占比达到51.45.%;从投资金额来分析,风险投资集中的前三大行业依次是软件、生物技术和工业/能源,三大行业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依次是23.64%、16.64%和12.38%,合计占比达到了52.66.%。即无论是从投资案例数还是从投资金额大小来分析,软件、生物技术都是美国风险投资集中的前两大行业。3.中美风险投资的行业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总案例数远大于中国。2011年美国风险投资的行业案例数达到了3673个,而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的行业案例数仅有1618个,美国是中国的2.27倍。(2)美国风险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软件、生物技术、媒体娱乐、工业/能源等产业,而中国的风险投资则主要集中于IT、工业/能源、传统制造业、消费者产品与服务业等产业。相对于美国,中国传统行业的风险投资占比相对较高。(三)投资阶段的对比分析通过对2011年中美风险投资的阶段分布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1.2011年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了1485个中国内地项目,大多数投资项目集中于投资阶段的早期、扩张期与后期,三个阶段投资项目数量占比依次为42.15%、26.26%和22.01%,投资金额占比依次为16.07%、21.29%和59.53%。其中早期项目投资数量占比42.15%,但是投资金额占比只有16.07%,而后期项目投资数量占比为22.01%,但投资金额占比却高达59.53%,说明多数投资资金都集中于后期。2.2011年美国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了3673个项目,其中大多数投资项目集中于投资阶段的早期、扩张期与后期,三个阶段投资项目数量占比依次为38.50.%、27.29%和23.52%,投资金额占比依次为29.22%、34.18%和33.40%。上述数据表明,美国风险投资资本在早期、扩张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分配较为均匀。3.中美风险投资的阶段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风险投资各阶段的投资项目总数远大于中国。2011年美国风险投资的案例总数达到了3673个,而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的案例总数仅有1485个,美国是中国的2.53倍。(2)美国风险资本的投资阶段分布较为均匀,几乎平均分配在早期、扩张期与后期,没有出现某个阶段资金过于拥挤或过于空缺的情况。而我国风险资本投资的阶段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扩张期与后期,后端投资过于拥挤,而前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则缺乏资金来源。

三、后续管理是风险投资与传统投资方式的一个最大区别,后续管理的核心则是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

中美两国在政策法规、资本市场、信用中介、人才文化等宏观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中美风险投资的后续管理机制存在着显著差异。1.对风险投资理念认识上存在差异。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对风险投资理念有着充分一致的认识,从合作之初两者之间就建立起了互动性、建设性的关系,风险企业希望风险投资公司参与企业管理,风险投资公司也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帮助提升企业价值。而我国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对风险投资理念尚未达成一致共识,两者之间并未真正结成伙伴关系。一方面,风险企业希望风险投资公司介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求资金支持,仅将其作为资金提供者,从合作之初就存有“你赢我输”的观念,缺乏真正的合作意识和态度,甚至惧怕风险投资公司介入管理。另一方面,我国风险投资公司普遍缺乏参与风险企业管理的必要人才和能力,加之大多采用公司制组织形式,难以对风险投资家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由此使得风险投资公司也缺乏介入风险企业管理的内在动力。2.采用的监管机制与手段存在差异。通过有效监管最小化风险投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是后续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美国风险投资实践中,风险投资公司往往通过在契约中设计可转换证券、分段投资、控制权的动态配置、保护性条款、股票期权等契约条款来进行有效的监管和风险控制。一项关于美国14家风险投资公司在118个投资组合公司中200例投资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200例中189例的融资采用了可转换优先股这种投资工具。样本数据还表明控制权的转移表现为投票权随着公司运作的状态而转移,风司在风险较大的早期融资时控制了66%的投票权,而在风险较小的后期融资时则控制了49%的投票权。契约中可转换优先股、分段投资的采用和控制权动态配置的设计,均对风险企业家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而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在向风险企业注资中虽然大多数也选择了分段投资,但是对于投资阶段的选择与确定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还有高达34%的风险投资公司采用传统的一次性注资形式,在金融工具的选择上绝大多数选择的是普通股,由此不能对风险企业家起到有效的激励约束。3.增值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存在差异。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企业价值是后续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学者Mac.millan的研究指出: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决策者要花费60%甚至更多的时间深入风险企业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来进行投资后的管理活动,通过制定财务战略、发展战略和运营规划、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和加强管理沟通等多样化活动,为其投资的企业价值增值做出贡献。而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与风险企业建立关系后,主要是通过出任企业董事和定期检查企业财务报表等方式获得企业信息和参与企业管理,派人介入风险企业管理的仅占37%,为风险企业提供辅助服务的少之又少。一项针对我国后续管理情况的统计调查显示,创业企业经理认为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市场竞争、管理经验的缺乏以及技术进步对现有产品的压力,他们希望风险投资公司在增强合作与交流、改善指导方法、深入了解公司产品等方面能做出改进。由此反映出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增值服务内容和方式确有待进一步完善。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10

一、概念界定

1.创业界定

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是解决一国就业问题的良好途径。当把创业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时,其是一个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多层面的动态复杂系统。由于创业学是一新兴学科,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学者们在其概念上的研究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使得学者们难以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限制了创业学科的发展。

有些学者从创新角度界定创业,认为创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机会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来产生新的财富创造的能力,任何人都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创业精神(Peter?Drucker,1985)。创业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开拓创新。创业既可指新组织的创建过程(Gartner,1985),即个人或团体依法登记设立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从事有偿经营的商业活动(朱炎,2000);又可指组织中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Nicholas Siropolis,1986),这扩大了“创业”的内涵。因此可将创业分为两个层次:“创建新的企业”和“企业内创业”,前者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创业,而后者则代表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次创业”。

从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的角度对创业概念进行定义的也比比皆是,认为创业是创业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生产要素,并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再以不确定的价格出卖其转换品(产品)的活动(Richard Cantillon)。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协调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他们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Jean Baptiste Say)。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既是一条创业路径,又是一种创业方法,通过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组合力量,这对创业十分重要。Robert Ronstadt从创造财富的角度出发,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的《创业学教程》(2004)对创业的定义也反映了这种观点。

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界定创业概念的观点更为常见,Howard Stevenson认为创业是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可由发现机会、战略导向、致力于机会、资源配置过程、资源控制和回报政策等六个方面的企业经营活动来理解。郁义鸿等(2000)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机会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捕捉和利用能力以及所创造的新事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不仅对创业家而言,也对开发的目标对象而言。创业的意义在于创新和创造,创业者是创业的主体、创业构思的孕育者,他们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开创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虽然他们可以借鉴、模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方法,但他们必须从头做起,将创业构思转化为实际行为,但这必然存在巨大风险,风险可能来源于技术、资金、管理、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创业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来获取货币报酬和个人满足(Amar Bhide,1992)。

2.创业风险界定

对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只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或角度来界定,而并没有将其一般的概念提炼出来。Timmons和Devinney将创业风险视为创业决策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处理进入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决策环境以及新产品的引入。赵光辉主要从创业人才角度界定创业风险,认为创业风险就是指人才在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即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无独有偶,牟永红也从人员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了阐述,认为创业过程是需要不断地吸收风险投资的过程,而风险投资家们在对新创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看重的就是创业的人员,而不是项目本身。人员风险具体表现在人员的能力、人员的流失和人员的道德三个方面。刘骅将创业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创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非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即与创业者、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引发的风险。

二、创业风险研究综述

目前,创业理论体系仍然是由国内外学者各自积累的学术碎片所组成,创业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仍处于“青春期”(Low,2001)。由于存在理论和实践的真空地带,创业理论需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业风险的研究问题。在有关研究中,创业风险的提及率很高,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创业投资公司的创业投资风险的研究层面,站在创业企业角度对创业风险的研究还较少。

在对创业者风险倾向的研究中,Brockhaus(1980)和Bird(1997)认为创业者比一般管理者在决策中接受更高的风险水平,但这并不表示创业者的风险倾向高于一般管理者。此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试图证实创业者与一般管理者在风险倾向上的差异性,但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所达成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创业者在风险倾向上较一般管理者并无实质性差异(Low,2001),创业者只是中等程度的冒险者(McClelland,1961),[5]只是创业者抱着更为乐观的心态看待创业机会(Palich,1995)。在对创业风险分析和管理的研究中,Gerosa、Nasini(2001)以太空产业为分析对象,对其创业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将创业风险管理视为太空产业管理中的一项新挑战;Barker、Harrell和Todd(2002)提出了基于模拟现金流量分析创业风险的方法, Puing和Zedtwitz提出了孵化器风险管理方法以及Allen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创业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此外还有学者从投资者角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创业企业的风险治理理论。

国内学者对创业风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创业风险来源及构成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陈震红和董俊武(2003)认为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是创业风险的根本来源,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融资缺口、研究缺口、信息和信任缺口、资金缺口、管理缺口等,这些缺口导致了创业风险的产生;李志能、郁义鸿和罗伯特・希斯瑞克(2000)认为创业风险产生的形式依赖于创业的领域,通常的创业风险不外乎由财务风险、精神方面的风险和社会领域的风险等几个方面构成。对创业风险的识别、评估模型和控制进行研究,李洪彦(2007)从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特征出发,对高科技创业风险管理与传统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防范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管理策略;赵观兵、万武(2006)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进行评估;颜士梅、王重鸣(2007)以混合安排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并购式的创业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的理论框架,将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控制策略分为基于规范、基于期望和基于契约的三大类控制策略,并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取数据和资料,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不同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赵光辉(2005)从人才创业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创业的经营风险、财务与会计风险、投资风险、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等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一些学者还对创业风险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如付玉秀、张洪石(2003)以委托-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创业风险中的创业企业家风险在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成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包括项目筛选机制、投资工具选择、契约限制与条款约束、动态评估和分阶段投资、控制权激励、风险报酬激励、风险跟踪管理、退出投资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创业企业家风险管理机制;陈晓健(2006)从创业企业成长风险入手,研究创业企业成长风险跟踪管理机制,认为创业投资家为了及时识别和控制创业风险, 应参与创业公司的管理,并构建风险跟踪管理机制来加强对创业企业的风险监控,在确定风险跟踪管理的方式与参与程度时, 创业投资家应考虑创业企业发展阶段、股权比例和投资行业等因素。

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关于创业的概念,虽然学者们存在着不尽统一的定义,但他们均围绕着创建新组织,开创新业务,利用创新思想创造资源的新组合;发现、捕捉与利用商业机会;价值创造与财富增长;风险承担等视角进行阐述。国内学者对创业概念的界定大多是借鉴和总结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较集中于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开展,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捕捉和利用机会并获取收益的过程,这个过程创业者需要创新和承担相应的风险。创业机会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因为一个理性的创业者不管他拥有多少资源、拥有多少新技术,如果没有机会,他是不会进行创业的。创业不一定要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也不一定要有新的技术,但它一定要有创业的机会,创业者也是因为看到了创业的商机,捕捉住商机才利用商机进行创业的。关于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研究只是从某个角度展开,且只是将创业概念与风险概念“相加”进行界定,并没有将创业风险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进行专门定义。

在创业风险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是一样的,但研究角度存在着差异。国外学者更多的是从创业风险的承担者――创业者出发,研究创业者的风险倾向,寻找创业者愿意冒险创业的原因;在创业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方面,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关注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治理理论的研究。而国内学者更多的是研究创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运用现有的方法对具体的创业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他们更多的是处于应用层面而不是理论层面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Drucker,P.F.. 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M].New York: Harper Row,1985:16

[2]郁义鸿李志能罗伯特 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9

[3]刘骅:民营高科技企业创业风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11

一、概念界定

1.创业界定

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是解决一国就业问题的良好途径。当把创业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时,其是一个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多层面的动态复杂系统。由于创业学是一新兴学科,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学者们在其概念上的研究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使得学者们难以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限制了创业学科的发展。

有些学者从创新角度界定创业,认为创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机会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来产生新的财富创造的能力,任何人都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创业精神(Peter?Drucker,1985)。创业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开拓创新。创业既可指新组织的创建过程(Gartner,1985),即个人或团体依法登记设立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从事有偿经营的商业活动(朱炎,2000);又可指组织中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Nicholas Siropolis,1986),这扩大了“创业”的内涵。因此可将创业分为两个层次:“创建新的企业”和“企业内创业”,前者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创业,而后者则代表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次创业”。

从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的角度对创业概念进行定义的也比比皆是,认为创业是创业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生产要素,并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再以不确定的价格出卖其转换品(产品)的活动(Richard Cantillon)。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协调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他们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Jean Baptiste Say)。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既是一条创业路径,又是一种创业方法,通过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组合力量,这对创业十分重要。Robert Ronstadt从创造财富的角度出发,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的《创业学教程》(2004)对创业的定义也反映了这种观点。

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界定创业概念的观点更为常见,Howard Stevenson认为创业是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可由发现机会、战略导向、致力于机会、资源配置过程、资源控制和回报政策等六个方面的企业经营活动来理解。郁义鸿等(2000)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机会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捕捉和利用能力以及所创造的新事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不仅对创业家而言,也对开发的目标对象而言。创业的意义在于创新和创造,创业者是创业的主体、创业构思的孕育者,他们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开创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虽然他们可以借鉴、模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方法,但他们必须从头做起,将创业构思转化为实际行为,但这必然存在巨大风险,风险可能来源于技术、资金、管理、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创业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来获取货币报酬和个人满足(Amar Bhide,1992)。

2.创业风险界定

对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只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或角度来界定,而并没有将其一般的概念提炼出来。Timmons和Devinney将创业风险视为创业决策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处理进入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决策环境以及新产品的引入。赵光辉主要从创业人才角度界定创业风险,认为创业风险就是指人才在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即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无独有偶,牟永红也从人员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了阐述,认为创业过程是需要不断地吸收风险投资的过程,而风险投资家们在对新创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看重的就是创业的人员,而不是项目本身。人员风险具体表现在人员的能力、人员的流失和人员的道德三个方面。刘骅将创业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创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非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即与创业者、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引发的风险。

二、创业风险研究综述

目前,创业理论体系仍然是由国内外学者各自积累的学术碎片所组成,创业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仍处于“青春期”(Low,2001)。由于存在理论和实践的真空地带,创业理论需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业风险的研究问题。在有关研究中,创业风险的提及率很高,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创业投资公司的创业投资风险的研究层面,站在创业企业角度对创业风险的研究还较少。

在对创业者风险倾向的研究中,Brockhaus(1980)和Bird(1997)认为创业者比一般管理者在决策中接受更高的风险水平,但这并不表示创业者的风险倾向高于一般管理者。此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试图证实创业者与一般管理者在风险倾向上的差异性,但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所达成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创业者在风险倾向上较一般管理者并无实质性差异(Low,2001),创业者只是中等程度的冒险者(McClelland,1961),[5]只是创业者抱着更为乐观的心态看待创业机会(Palich,1995)。在对创业风险分析和管理的研究中,Gerosa、Nasini(2001)以太空产业为分析对象,对其创业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将创业风险管理视为太空产业管理中的一项新挑战;Barker、Harrell和Todd(2002)提出了基于模拟现金流量分析创业风险的方法, Puing和Zedtwitz提出了孵化器风险管理方法以及Allen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创业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此外还有学者从投资者角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创业企业的风险治理理论。

国内学者对创业风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创业风险来源及构成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陈震红和董俊武(2003)认为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是创业风险的根本来源,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融资缺口、研究缺口、信息和信任缺口、资金缺口、管理缺口等,这些缺口导致了创业风险的产生;李志能、郁义鸿和罗伯特·希斯瑞克(2000)认为创业风险产生的形式依赖于创业的领域,通常的创业风险不外乎由财务风险、精神方面的风险和社会领域的风险等几个方面构成。对创业风险的识别、评估模型和控制进行研究,李洪彦(2007)从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特征出发,对高科技创业风险管理与传统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防范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管理策略;赵观兵、万武(2006)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进行评估;颜士梅、王重鸣(2007)以混合安排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并购式的创业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的理论框架,将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控制策略分为基于规范、基于期望和基于契约的三大类控制策略,并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取数据和资料,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不同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赵光辉(2005)从人才创业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创业的经营风险、财务与会计风险、投资风险、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等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一些学者还对创业风险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如付玉秀、张洪石(2003)以委托-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创业风险中的创业企业家风险在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成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包括项目筛选机制、投资工具选择、契约限制与条款约束、动态评估和分阶段投资、控制权激励、风险报酬激励、风险跟踪管理、退出投资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创业企业家风险管理机制;陈晓健(2006)从创业企业成长风险入手,研究创业企业成长风险跟踪管理机制,认为创业投资家为了及时识别和控制创业风险, 应参与创业公司的管理,并构建风险跟踪管理机制来加强对创业企业的风险监控,在确定风险跟踪管理的方式与参与程度时, 创业投资家应考虑创业企业发展阶段、股权比例和投资行业等因素。

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关于创业的概念,虽然学者们存在着不尽统一的定义,但他们均围绕着创建新组织,开创新业务,利用创新思想创造资源的新组合;发现、捕捉与利用商业机会;价值创造与财富增长;风险承担等视角进行阐述。国内学者对创业概念的界定大多是借鉴和总结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较集中于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开展,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捕捉和利用机会并获取收益的过程,这个过程创业者需要创新和承担相应的风险。创业机会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因为一个理性的创业者不管他拥有多少资源、拥有多少新技术,如果没有机会,他是不会进行创业的。创业不一定要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也不一定要有新的技术,但它一定要有创业的机会,创业者也是因为看到了创业的商机,捕捉住商机才利用商机进行创业的。关于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研究只是从某个角度展开,且只是将创业概念与风险概念“相加”进行界定,并没有将创业风险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进行专门定义。

在创业风险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是一样的,但研究角度存在着差异。国外学者更多的是从创业风险的承担者——创业者出发,研究创业者的风险倾向,寻找创业者愿意冒险创业的原因;在创业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方面,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关注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治理理论的研究。而国内学者更多的是研究创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运用现有的方法对具体的创业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他们更多的是处于应用层面而不是理论层面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Drucker,P.F.. 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M].New York: Harper Row,1985:16

[2]郁义鸿李志能罗伯特 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9

[3]刘骅:民营高科技企业创业风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12

一、概念界定

1.创业界定

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是解决一国就业问题的良好途径。当把创业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时,其是一个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多层面的动态复杂系统。由于创业学是一新兴学科,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学者们在其概念上的研究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使得学者们难以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限制了创业学科的发展。

有些学者从创新角度界定创业,认为创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机会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来产生新的财富创造的能力,任何人都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创业精神(Peter?Drucker,1985)。创业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开拓创新。创业既可指新组织的创建过程(Gartner,1985),即个人或团体依法登记设立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从事有偿经营的商业活动(朱炎,2000);又可指组织中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Nicholas Siropolis,1986),这扩大了“创业”的内涵。因此可将创业分为两个层次:“创建新的企业”和“企业内创业”,前者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创业,而后者则代表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次创业”。

从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的角度对创业概念进行定义的也比比皆是,认为创业是创业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生产要素,并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再以不确定的价格出卖其转换品(产品)的活动(Richard Cantillon)。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协调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他们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Jean Baptiste Say)。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既是一条创业路径,又是一种创业方法,通过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组合力量,这对创业十分重要。Robert Ronstadt从创造财富的角度出发,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的《创业学教程》(2004)对创业的定义也反映了这种观点。

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界定创业概念的观点更为常见,Howard Stevenson认为创业是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可由发现机会、战略导向、致力于机会、资源配置过程、资源控制和回报政策等六个方面的企业经营活动来理解。郁义鸿等(2000)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机会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捕捉和利用能力以及所创造的新事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不仅对创业家而言,也对开发的目标对象而言。创业的意义在于创新和创造,创业者是创业的主体、创业构思的孕育者,他们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开创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虽然他们可以借鉴、模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方法,但他们必须从头做起,将创业构思转化为实际行为,但这必然存在巨大风险,风险可能来源于技术、资金、管理、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创业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来获取货币报酬和个人满足(Amar Bhide,1992)。

2.创业风险界定

对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只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或角度来界定,而并没有将其一般的概念提炼出来。Timmons和Devinney将创业风险视为创业决策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处理进入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决策环境以及新产品的引入。赵光辉主要从创业人才角度界定创业风险,认为创业风险就是指人才在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即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无独有偶,牟永红也从人员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了阐述,认为创业过程是需要不断地吸收风险投资的过程,而风险投资家们在对新创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看重的就是创业的人员,而不是项目本身。人员风险具体表现在人员的能力、人员的流失和人员的道德三个方面。刘骅将创业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创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非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即与创业者、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引发的风险。

二、创业风险研究综述

目前,创业理论体系仍然是由国内外学者各自积累的学术碎片所组成,创业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仍处于“青春期”(Low,2001)。由于存在理论和实践的真空地带,创业理论需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业风险的研究问题。在有关研究中,创业风险的提及率很高,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创业投资公司的创业投资风险的研究层面,站在创业企业角度对创业风险的研究还较少。

在对创业者风险倾向的研究中,Brockhaus(1980)和Bird(1997)认为创业者比一般管理者在决策中接受更高的风险水平,但这并不表示创业者的风险倾向高于一般管理者。此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试图证实创业者与一般管理者在风险倾向上的差异性,但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所达成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创业者在风险倾向上较一般管理者并无实质性差异(Low,2001),创业者只是中等程度的冒险者(McClelland,1961),只是创业者抱着更为乐观的心态看待创业机会(Palich,1995)。在对创业风险分析和管理的研究中,Gerosa、Nasini(2001)以太空产业为分析对象,对其创业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将创业风险管理视为太空产业管理中的一项新挑战;Barker、Harrell和Todd(2002)提出了基于模拟现金流量分析创业风险的方法, Puing和Zedtwitz提出了孵化器风险管理方法以及Allen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创业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此外还有学者从投资者角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创业企业的风险治理理论。

国内学者对创业风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创业风险来源及构成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陈震红和董俊武(2003)认为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是创业风险的根本来源,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融资缺口、研究缺口、信息和信任缺口、资金缺口、管理缺口等,这些缺口导致了创业风险的产生;李志能、郁义鸿和罗伯特·希斯瑞克(2000)认为创业风险产生的形式依赖于创业的领域,通常的创业风险不外乎由财务风险、精神方面的风险和社会领域的风险等几个方面构成。对创业风险的识别、评估模型和控制进行研究,李洪彦(2007)从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特征出发,对高科技创业风险管理与传统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防范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管理策略;赵观兵、万武(2006)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进行评估;颜士梅、王重鸣(2007)以混合安排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并购式的创业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的理论框架,将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控制策略分为基于规范、基于期望和基于契约的三大类控制策略,并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取数据和资料,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不同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赵光辉(2005)从人才创业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创业的经营风险、财务与会计风险、投资风险、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等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一些学者还对创业风险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如付玉秀、张洪石(2003)以委托-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创业风险中的创业企业家风险在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成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包括项目筛选机制、投资工具选择、契约限制与条款约束、动态评估和分阶段投资、控制权激励、风险报酬激励、风险跟踪管理、退出投资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创业企业家风险管理机制;陈晓健(2006)从创业企业成长风险入手,研究创业企业成长风险跟踪管理机制,认为创业投资家为了及时识别和控制创业风险, 应参与创业公司的管理,并构建风险跟踪管理机制来加强对创业企业的风险监控,在确定风险跟踪管理的方式与参与程度时, 创业投资家应考虑创业企业发展阶段、股权比例和投资行业等因素。

新能源行业风险分析篇13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发展逐渐迈向多样化的方向,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活动也实现了创新发展,给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并且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也不断增加,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具有传导性,会影响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发展,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和经营造成影响。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通过投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筹资风险等方面进行,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传导方式的控制,要不断提升财务风险的分析水平,要及时的掌握和预见财务风险,把企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的基本概述

1.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的含义。

目前在我国相关传导机制的含义没有明确的正式规定,其自身是来自于物理学的理念,在金融行业和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企业风险传导的含义被分为两种,首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的经济形势,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外部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这就会给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带来相关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会影响企业中各种相关的经营活动,导致整体的企业经营预期目标发生变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总而言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要是指企业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中经营生产活动受到风险制约,并且这种风险具有传导性质会对企业的其他环节造成影响。其次,这种风险传导不仅仅只在于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也会影响企业之间的经营生产活动。通常来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通过合作行为进行,而不是单独经营的形式,这样如果企业中存在风险则会导致其他相关企业受到影响,影响整个行业的平稳发展。2.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的分类。

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控制中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种类。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的耦合形态,可以分为纯耦合传导和弱耦合传达。如果按照财务风险在传导中的性质划分,分别是稳态传导和非稳态传导。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的源头可以分为,企业中外部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的传导。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关键因素分析

1.筹集资金风险。

面临日益积累的市场金融环境,企业的筹资途径和方式都会影响筹资的成果,并且由于筹资方式不同会给筹资行为造成不同的影响,比如会影响筹资结构、功能和资本管理等,这些都是企业中存在财务风险传导的重要原因。目前筹集资金风险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筹资数量不合适的风险,资本结构不协调的风险以及资金筹集时间的风险。2.企业资金使用风险。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中,利用有限的资金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企业使用资金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分析。目前企业在进行资金运用中要注意以下风险,首先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配置的风险,其次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和投资的风险,最后则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复杂的特征,涉及到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并且会受到市场环境和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企业的进行投资投入方面存在风险传导问题。

三、开展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控制的措施

1.进行财务风险源控制措施。

在企业中进行财务风险控制要通过对筹资风险、运营资金风险源以及收益风险源等控制。在进行筹资风险控制中,要对企业开展筹资行为所处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要及时掌握市场经济的走向,合理的开展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企业的风险影响。企业筹资要面向国际化的市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进行运营资金风险控制中,要通过建立项目账目管理体系,全面掌握客户的信息,要提高企业中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保障企业的发展符合预期目标。2.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阀值的水平。

通常企业中财务风险都来源于风险源中,要不断的加强企业的风险阀值,以此来控制风险源变成风险流,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企业要运用柔性化管理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开展财务活动中对内外部环境都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不稳定因素,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缓冲能力,在应用过程中对财务风险进行适合的调节。创新能力指企业中存在的新式行为和方式,通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面对内外部环境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企业完善财务风险传导机制,进行资本结构调整,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财务阀值降低的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中,对从财务风险传导的过程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把握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机理和规律,对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健刚 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