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合集13篇

时间:2023-12-07 15:37:13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1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铁路工程工程量大、工期长、规模大,施工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提前预防设备隐患问题,有效控制施工现场。需要高度重视建设中各种风险因素。现阶段,南广、厦深、贵广等铁路工程在施工推进中有缓建或者停工问题发生,无法支付工人工资、原材料费用、项目延期时有发生。近年,中国铁路事业突飞猛进,铁道部规划“四横四纵”铁路客运网骨架,发挥区域经济的协同效应。毋庸置疑,铁路的突出特点是速度,其安全性是尤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分析铁路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管控关系重大。本文从对铁路工程项目的难度分析入手,突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对铁路项目的风险特点进行分析,最终获取了铁路项目有效规避风险的过程。

一、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

(一)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目标

进行铁路工程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目标基本和铁路工程项目的总目标是保持一致的,即铁路工程项目工期目标、利润目标、安全质量目标、社会效益。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又要分成两个方向进行,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针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损失造成之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经济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安全目标三个方面。为了达到经济目标则需要制定一个经济、合理且科学的计划,保证铁路工程项目在控制风险之上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对于铁路工程项目安全目标,首先需要为铁路工程项目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其次需要提高铁路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后在进行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之时要注意规范以及相关的铁路工程项目监管工作。在社会责任目标方面需要铁路工程项目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认真的开展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减少社会损害。

(二)风险识别

进行风险识别要做到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步需要收集资料。必须要对所进行的工程的相关概况有具体详细的了解,进行项目的注意事项和限制因素、之前进行的工程的历史资料等等都需要做一个完整的资料收集。第二步,要对风险的形式有一个合理的估计。第三步,及时的依据一些外在的潜在的症状将风险识别,并且进行解决。对于风险的识别还可以通过调查、问询等多种途径进行。

(三)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特点

1.风险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风险在质与量上均有所变化。许多风险能够获得有效处理或者控制,但是,随之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新风险。特别像铁路这种大规模的工程,由于其具有大量风险源,因此风险具有非常显著的可变性。各种类型风险因素相互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多层次性

2.风险的普遍性与客观性。铁路建设过程中随时随地存在风险,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我们仅仅可以在有限的时空中将其相关条件改变,减小其出现的可能性以及损失大小,而无法将其彻底消除。

3.风险出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单个风险事件的出现属于多种风险因素协同造成的,属于偶然性的现象。然而,通过分析许多风险事件可以看出,其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从而使人们通过概率法与其他现代风险法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与损失大小进行计算变成现实。

二、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落后

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施工项目的微利性,在施工投标和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签订经济目标时,多数均未预算风险管理费用,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往往采取“赌”的策略。同时,虽然在施工投标和施工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但往往是敷衍应付、流于形式。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二)风险管理知识缺乏

风险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始于1980年代后期,发展时间短,在施工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知识尚不普及。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在施工项目部尚未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或配置专门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对项目潜在的风险大多是凭直觉、靠经验,缺乏有效的识别、全面的评价和系统的应对措施,更谈不上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因此,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往往只是一些低层次的风险处理手段。

(三)法律、法规和政策不配套

欧美、日本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积累,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不但具有较为健全的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而且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程保险和担保制度,并得以良好运行,对于规范市场,减少风险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国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起步较晚,虽然出台了《保险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但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更缺乏针对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规定和监督机制,无法真正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

三、铁路工程风险管理措施

(一)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系统

健全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组织系统是强化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管理活动,离不开具体的管理组织。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组织系统,应遵循集中与分权相统一,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统一,管理跨度与分层次相统一,权责统一,效率与弹性相统一的原则。就现阶段而言,施工项目尤其是中小型项目,建立庞大、复杂的风险管理组织系统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建议可在企业设立相应部门或岗位,在项目经理部可由一名副经理具体负责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项目风险管理员负责风险管理具体工作。对复杂的、大型的项目,企业应选派风险管理知识水平较高、经验较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为加强铁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铁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安全,依据国家、铁道部、铁路局及建设单位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相关要求,指挥部编制了《高风险工点领导带班作业管理办法(试行)》、《铁路建设工程高风险管理实施细则》、《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关于明确高风险工点管理程序的通知》等制度、办法,明确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控责任和要求,定期落实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检查、考核措施,有效促进了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现场管控工作。

(三)严格落实安全包保、干部带班作业

为进一步加强铁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铁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安全,针对高风险隧道、地下工程、大型基坑、特殊结构桥梁、高陡边坡、临近既有线及既有线施工,铁路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及其他铁路工程项目高风险工点,采取“评估先行、分工明确、抓好源头、专家指导、高效联动、齐抓共管”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评估机制,落实了铁路工程项目指挥部领导、部门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对工程中存在铁路工程项目高风险工点实行安全包保和带班作业;高风险工点严格执行技术和铁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制度。

(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保安全

铁路工程项目管段内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不良地质,主要有高地温、岩溶及采空区、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硬岩岩爆、地下水等风险。为做好铁路工程项目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铁路工程项目公司择优选择第三方单位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把铁路工程项目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纳入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工序管理,采用地质调查法、加深炮孔探测、超前水平钻探法、TSP长期预测预报、地质雷达法、红外线探测法等主要方法,着重进行铁路工程项目断层及断层影响带、含水构造体、岩溶、软弱夹层、工程地质灾害、围岩级别变化、煤系或矿区地层采空区等方面的探测,综合铁路工程项目监测结果,及时提出铁路工程项目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确保铁路工程项目质量和运营安全。

(五)实施风险动态管理

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工程项目环境和地质条件、设备、施工水平、施工工艺、经验和工程特点等,对铁路工程项目新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分级,提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处理措施。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批准的铁路工程项目隧道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对铁路工程项目自身结构及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监测,提前识别和预测铁路工程项目地质风险因素,保证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同时,将铁路工程项目隧道安全距离、开挖步距、桥梁模板验收、支架验收、特种设备验收等作为红线管理,纳入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

(六)加强风险管理知识培训

对项目参与人员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是强化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措施。风险管理是对风险从识别、估计、评价直至采取防范处理措施的系列工作过程,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涉及管理学、工程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运筹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其工具、方法和手段常常是非常规性的,而这些知识在施工从业人员中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因此,通过各种形式对项目参与人员特别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十分必要。

结束语

要有效管控铁路建设阶段的相关风险,应该从自身层面对铁路现有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风险因素识别初始清单确定出来,然后制定调查表格与评价准则,并展开调查,使受调者系统全面的弄清工程风险,这样能够有效发挥受调者的潜能;设定评价准则能够增加识别的准确程度,这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因素的遗漏,并且可以系统的识别各种风险因素。铁路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实现利润的增大、巨额损失的减少、缩小损害范围,最终克服施工场地长,管理分布距离远等困难。在实际风险因素识别阶段,协同利用幕景分析法与故障树分析法两种方法,可以确保识别结果科学合理、系统全面。

参考文献:

[1]丁阵,解光敏,张家玮.铁路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3,01:61-62.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是国家稳定的要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需要,更是完成铁路运输任务的要求。铁路如果发生严重的行车的重大事故,将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使铁路的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也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生产工作。

一、关于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规定

(一)总体要求

在坚持安全、科学发展的同时,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此保证铁路运输安全【1】。严格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责任制,探究并落实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优化管理体制,避免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铁路运输事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在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中,必须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并完善铁路运输风险控制体系,有效控制铁路运输安全【2】。在即将过去的2012年,已经初步建成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运行机制,该机制存在以下特点:实用性强、有效性高、程序清晰、职责明确等;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通过对铁路运输的深入实践,旨在建成更加完善的铁路运输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该体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覆盖面广、管理规范性高、科学性以及有效性高,以此实现铁路运输高管理水平、强安全设施,严禁任何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三)基本原则

1.坚持铁路风险管理体制与实际相结合

在准确把握风险管理的本质、规律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并结合相关管理经验,将高效的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的要求,避免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另起炉灶的错误做法,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高效、科学以及理性。

2.完善铁路运输风险管理体制

要实现铁路运输风险管理体制的高完善性,必须要突出铁路运输风险管理体制的重点,并保证其高覆盖率【2】。铁路运输系统的特点是协调难度系数大、涉及方面多、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紧密、专业性强以及工种繁多,所以在进行运输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各角度、全方位的管理。在铁路运输的风险管理中,必须将人身安全以及列车安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且针对关键岗位、重要工种、高风险环节进行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最终实现铁路运输管理的高覆盖率以及强风险防控能力。

3.提高铁路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并落实管理责任制

关于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工作职责,相关专业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岗位必须在对铁路风险管理的研究、分析以及防控中主动承担主要责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铁路运输环境。在铁路运输风险管理中,必须落实严密的责任制,强化在指导、监督、落实以及评价等方面的逐级落实,以此确保铁路运输风险管理取得实际性的效果【3】。

二、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总的来讲取的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巨大的,相关部门必须认清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确保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持续发展。总的来讲,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存在着众多薄弱环节,而且运输安全隐患多以及运输系统监控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如下诸多方面。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对运输监管不到位,而且也没有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及管理机制,与此同时,铁路运输风险管理部门的执行力不强,且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机制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另外,某些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而且干部职工专业素养低、工作方式既简单又粗放等。

(二)铁路运输安全成本投入经费不足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场站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虽然建立了综合性更高的货场以及物流中心,但是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仍然受到设施设备严重老化的制约【3】。另外,我国铁路运输还存在计量设备短缺,计量手段落后等问题,因此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巨大的,并且很难得到根治。总的来讲,铁路运输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三)安全隐患多

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超载运输上。由于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铁路运输量下滑严重,某些装载车站为了弥补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而放松对超载问题的监管,因此造成众多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

三、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重点工作

就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具体的方面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铁路运输风险管理基础

1.通过对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例如:定期组织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安全学习,借此培养管理人员正确的安全价值观【4】。培训学习的方式多样,就铁路部门在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方面采取的方式,其包括专业培训讲座、文件学习、现身说法以及精神传达,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实现了铁路干部职工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心,并在平时的安全风险监管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效果极佳。

2.准确识别铁路运输安全风险

在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监管工作中,必须突出重点,对风险准确定位。通常情况下,人身安全以及列车安全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5】。各铁路部门通过组织专人对日常安全检查、维修检修、计量检测控制、事故故障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立足于环境、管理、设备、人员等方面,对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在评估铁路运输安全风险时,主要评估的方面包括风险的影响面、风险发生的条件、潜在风险的发生率以及其影响值,再根据风险造成的严重程度划分风险的等级,最后依据风险的不同等级进行针对性的风险消除、应急处理、后果控制以及事件预防等措施;此外,各铁路部门还致力于建立和完善铁路运输安全风险控制表,该表主要内容包括职责分工、风险名称、风险等级、愿意分析以及控制措施等。

3.严格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各铁路部门积极响应国家铁道部提倡的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必须明确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强化生产组织管理以及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其落到实处;在装卸管理方面,针对不同的方面,铁路运输部门应该执行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全面考虑,坚持一套有助于装卸安全、结合部消除、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装卸资源集中调配、核心业务强等措施,实现管理模式的完善;在专用线安全卡控方面:加大铁路运输专线的监管,将安全监管的职责落到实处的号召【5】。各铁路部门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等方式,传达货运安全风险管理规范以及解决措施,从而实现了货装职工专业素养的提高,检查方式的改进,货物计量、防护监控等设备的完善,以此确保装卸车的质量安全。

4.改进设备设施的质量

针对大修后、迁建、更新改造以及新安装的检测设备,各铁路部门严格按照《铁路动态轨道衡和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检定管理办法》,获得了检定证书。此外,各铁路部门在坚持人身安全、货物安全以及作业效率的前提下,积极改善装卸设备的落后技术,提高装卸设备的技术含量,加强设备养护,从而有效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

(二)强化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的控制

1.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

在开展针对装卸管理、货物装载加固、危险货物运输等专项整治时,各铁路部门严格按照相关原则:例如及时整改、措施有力、控制关键、关口前移【6】,切实执行了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相关整改措施。

2.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各铁路部门积极响应国家铁路局提倡的铁路运输标准化内容以及评判规定,并选取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班组、标准化车间、标准化抑尘站、创建标准化货运站(货场)、标准化货检站、标准化货运安全室作为载体【7】,并对现场作业加强控制,保证各项作业标准以及管理标准落到实处。

3. 通过运用科技手段控制安全风险

各铁路部门在对装卸车质量进行控制时,选取了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对铁路运输的源头、中途以及到站复核进行控制,并对铁路运输风险管理进行闭环管理。通过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实现了各铁路局间超载检测装置的最大化联网覆盖。

(三)完善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

各铁路部门认为铁路运输持续健康发展以及货运安全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和着力点在于健全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监管体系【7】,以及货运安全提速的长效机制,所以神华铁路部门积极立足于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并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在结合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足够的资金投入,确保铁路运输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铁路通信工程质量控制分析及措施

(1)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对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要做好明确。只有明确目标之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才能够有方向和标准,因此从工程项目建设之初就应该对工程质量目标进行明确,对工程施工各环节当中的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并加强创优意识的建立,这是做好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2)其次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按照铁路工程建设特点及要求,做好招投标工作,并确定好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又一次有效途径。

(3)做好培训工作。尤其是对项目经理人的培训,在工程施工单位选取工程项目负责人时,尤其是项目经理,其必须要有很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在工程施工之前,还要求对其进行培训,以增强其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另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要求做好信息反馈工作,通过相互协调及施工组织以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

(4)做好工程全程控制。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工程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对一些较为隐蔽的工程施工,必须要做好工程中间检查,做好记录,最终通过持续的施工质量控制报告来熟悉工程实际质量情况。

(5)做好工程施工设备及材料控制。对于施工所用设备、材料,首先监理工程师应该对其型号、外观及相应质量检验文件做验收;其次监理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对使用的设备及材料进行平行检测或取样检测;最后对于新材料、新设备等使用,除遵循以上标准外,还应该对其安装、使用、维修等合同有关文件做审核。

五、总结

铁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铁路运输安全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本案中,笔者关于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原则进行了阐释,并针对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及对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探究,借此实现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以及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杨子俊(1975―)男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工程师,从事铁路通信工作19年。

参考文献:

[1]郭良明.关于加强铁路集装箱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国储运,2012,(8)

[2]戚广枫.系统安全评估技术在铁路牵引供电领域的应用研究[A].2010年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装备交流大会及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10.

[3]Michael Rehbock.深埋长大隧道掘进的关键因素:开挖技术,风险管理和安全问题[A].2006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4]黄侃.关于铁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J].管理学家,2012,(15)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3

(1)科学性原则。以铁路基本法律法规、安全政策和技术规章、管理制度为基础,遵循铁路安全发展的基本规律。安全风险评估要有科学的程序,在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环节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依、有据可依,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风险都要制定严密、可靠的控制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有说服力的量化评价,达到流程化管理、闭环化控制、数量化评价。(2)系统性原则。一是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平台,即政策平台和系统平台。以政策平台明确组织与个人在处理风险中的原则、角色和责任,以系统平台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流程与业务活动实践。二是在危险源辨识中,通过主动对铁路系统硬件、软件、人员、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系统和持续分析,梳理铁路系统组织结构、运行环境、运行过程、程序、人员、设备及设施资源等状况,为准确识别铁路系统和工作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潜在不安全因素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三是安全风险评估坚持发生概率与损失程度相结合的系统评价原则。一种危险源(点)导致的事故、问题发生概率虽然较低,如果损失后果较严重,也一定要重点予以评估和控制。在对风险发生概率的判断上,既要重视历史经验、数据分析,还要重视技术进步、规章变化、环境突变等带来的潜在威胁,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损失程度变化,做到系统研判、准确评价。(3)公平性原则。保证风险评估从过程到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坚持统一、公正的分析和评判标准,保证评估过程、结果的权威性,保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公信力不被人为降低或减弱。(4)透明性原则。坚持广泛参与、主动接受监督的透明性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体现现代安全风险管理更加信任和尊重员工的基本思想。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构成及其运行体系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应基本遵循“制定风险政策系统和工作分析风险源(点)辨识风险评估原因分析控制选择风险沟通采取行动监督进度控制与报告”的科学流程。从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3个部分:安全风险政策评估机制、安全风险源(点)辨识与研判评估机制、安全风险考核评估机制。各构成部分及其运行体系如下。

1建立安全风险政策评估机制

铁路局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安全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铁路局安全风险政策、办法,建立安全风险政策平台和操作平台,履行安全风险管理决策、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评价考核、责任追究等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确定全局重大安全风险源,从资金投入、设备改造、制度完善等方面组织协调解决重大安全风险源。铁路局运输、客运、货运、机务、工务、供电、电务、车辆、建设等各专业部门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主体,负责本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制定、健全本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和制度,分析系统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建立风险控制数据库,定期指导、评价系统各单位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从资金投入、设备改造、规章制度完善等方面组织协调各单位解决安全风险源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安全风险点。铁路局安全监察室负责安全风险管理协调,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铁路局总工程师室、劳动和卫生处、职工教育处、财务处等综合部门要在规章制度建设、人力资源配置、业务技能培训、资金安排、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物资供应、宣传教育和引导等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各站段是安全风险管理的落实主体,负责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动态分析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建立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明确各生产岗位技术标准、作业程序、风险处置流程和控制责任,做好职工的培训教育,增强全员安全风险意识,提升职工业务技术素质。定期对车间、班组的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检查、评价,规范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安全风险点控制。车间、班组是安全风险控制的实施主体,要针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点,把作业标准、作业办法、应急处置和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各岗位和作业环节,严格抓好落实,促进岗位作业、设备质量达标,使现场各岗位、各个作业环节、设备质量安全风险点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

2建立安全风险源辨识与研判评估机制

铁路局安全风险源按系统分为车务、客运、货运、机务、供电、工务、电务、车辆、建设管理等系统安全风险源。安全风险识别主要按照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路外安全及行政执法等领域,针对设备设施、施工作业、人员因素、自然环境和治安环境等方面进行识别。识别出风险后,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程度,铁路局安全风险等级原则上分为高度、中度、低度3个级别,实行分级分层管理。高度、中度安全风险等关键安全风险点必须采取针对性、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加以控制。高度风险指风险程度高(不可接受),可能导致的后果严重或是灾难性的,需立即采取措施解决。一般指具有突发性的或易发性的、源头性的、系统性的且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事件。由铁路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分析、确定,并由铁路局主管业务部门牵头,组织系统站段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中度风险指风险程度一般(不可接受),可能的后果较大,需适时采取措施解决,通常是渐近发展或局部性的风险事件。由铁路局主管业务部门指导,以各站段为主体予以防范。低度风险指风险程度较低(可接受),可能的后果较小,通常是缓慢发展或个别性的风险事件,但需继续观测风险事件的发展,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措施解决。由各站段负责督导,车间、班组加强现场作业标准化落实予以防范。铁路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分析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职工素质、自然灾害、设备质量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重大安全风险源进行研判,确定全局重大安全风险源和高度、中度安全风险,检查并审核风险降低策略,提出专业意见,以铁路局1号文件形式对全局公布。对新增安全风险源或阶段、季节性的高度、中度安全风险,分别以铁路局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会议纪要、安全百日风险目标管理文件等形式公布下发。铁路局运输、机务、工务、供电、电务、车辆、建设等专业部门建立系统日、周统计分析和月度、安全百日、年度研判制度,定期收集和掌握各系统事故故障、监测检测、日常检查等信息,按照铁路局确定的各等级安全风险,通过风险问题数据统计分析、研判,按月度、百日、年度对系统存在的或潜在风险源和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明确系统安全风险源和高、中度安全风险点,以系统文件形式公布。各站段建立日、周统计分析和月度、安全百日研判制度,定期收集和掌握本单位事故故障、监测检测、日常检查等信息,按照铁路局、系统确定的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按月和安全百日自下而上分析、识别本站段存在的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点,按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利用月度安全例会、专题安全分析会等会议对本站段风险管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风险源和风险点控制情况,动态调整安全风险等级,并以文件形式在本站段公布。

3建立安全风险评估考核机制

铁路局以周、月、百日、年为周期,对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及管理效果评价考核。通过修订和完善安全周对话会、安全风险预警、月度安全工作考核、干部“五定三率”考核、安全百日评价考核、百日综合动态检查、年度安全评比等制度,分阶段评价各业务部门、各站段安全风险点控制效果,加强对高风险岗位和作业环节的掌控,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效能。(1)每周安全对话。铁路局实行周安全对话会制度。每周五由安全监察室主持,主管安全副局长参加,召开全局安全对话会,对一周来全局发生的事故、故障和本周铁路局机关部门现场检查发现的关键安全风险点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与问题责任站段对话。主管安全副局长点评各系统、各站段关键安全风险点管控情况,确定周安全风险管理较好单位和较差单位,部署下一周全局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工作。(2)月度工作考核。各专业部门、各站段每月以确保动车、客车安全为核心,突出人员、设备、管理3大要素,围绕设备质量、业务技能、规章制度、职工作业、安全环境及施工质量等关键问题,严格落实干部“五定三率”、“十五三”对规、跟班作业3项制度。紧盯高速铁路、客车、宝成线秦北高坡、包西及太中新线、防洪防断、行车设备、现场作业、营业线施工、劳动安全、治安环境、春暑运、自然灾害等高安全风险源控制。铁路局建立月度安全风险考核制度。铁路局人事处、安全监察室每月对局机关各业务部门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管理质量及成效等进行评估,各专业部门对本系统站段安全风险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确定优秀及较差单位和部门,对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关单位进行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安全预警,纳入月度安全风险考核。(3)安全百日评价。铁路局建立安全百日风险评估制度。一是在每个安全百日实现前,铁路局主管安全、工电、机辆副局长带队,各业务部门参加,开行由工务检查车、电务试验车、接触网检查车、红外线检测车组成的综合检查列车,采取地面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对全局各条线路的线桥隧涵、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防护设施等主要行车设备技术状态,以及各站段的安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和评价。二是安全监察、人事、劳动卫生、职教等综合部门成立运输客货、机辆供电、工电建设3个综合评价检查组,按照《铁路局安全百日风险评价考核办法》确定的评价考核内容和标准,对运输、客运、货运、机务、工务、供电、电务、车辆、建设等专业部门打分排序。总结安全风险控制好的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优秀专业部门和站段给予奖励,通报和考核安全风险控制不力的专业部门和站段,部署下个百日安全风险控制重点。(4)年度先进评比。铁路局每年末对年度安全风险控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推广和交流车务、机务、工务、供电、电务、车辆等各系统、各站段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评选安全风险控制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不断提升全局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应避免步入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是新生事物。实际上,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不是新生事物,以往铁路安全管理属于安全风险评估的范畴,只是概念、形式有所不同。以往的铁路安全管理是一种传统安全管理,而安全风险评估是一种现代安全管理,在体系的深度、参与管理的范围、隐患超前预防控制、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误区二:认为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过程的形式很重要。其实形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铁路局、系统、部门、单位中找到关键的危险源(点),然后找到正确、恰当的控制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追踪监督措施落实,并对最终的控制效果进行准确评价。对铁路局来说,对日常容易发生的事故、严重问题进行分类,按照系统、部门、单位等不同层次,分析问题成因,制定控制措施,明确责任,采取监督检查等形式促进落实,并对措施实施效果评价才是真正意义的风险管理。误区三:将安全评价打分作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的重点。安全评价打分不是安全风险过程管理的重点,应将重点放在确保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有效和落实上。误区四:认为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中投入资源、卡控层面越多越好。这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安全控制措施中如果涉及到人,一定要评价措施的操作性是否可行。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设需完善的方面及展望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4

0引言

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更加深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针对铁路行业的服务需求在不断扩大,且由于铁路安全问题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甚至会间接层面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具体的电务安全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铁路电务段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章节主要分析了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内容,由于铁路电务段的管理内容繁多,涉及的程序很多,因此风险问题的出现可能是无孔不入的,因此风险管理需要利用缜密的管理程序做好风险问题的及时察觉,以便做到及时预防。接下来将主要分析铁路电务段风险管理的三项基本内容,具体介绍如下。

1.1风险点的识别

铁路电务段运营的过程当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问题,因此人们需要针对整个的铁路电务段运营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不同阶段的风险点,由此做好风险知识的有效识别和察觉,同时还需针对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实施划分,做好不同阶段风险等级的测评。

1.2建立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相对完整且科学性较高的铁路电务段风险问题的管理评价体系具有必要性,分析电务段风险处理的具体过程,才能够良好的针对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实施具体的预测和决策,做好风险问题的防范,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入的分析铁路企业针对电务段实际运营的一种控制和监督,评价控制效果和角度效果。

1.3监控和应急处理

利用电务段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风险的识别需要依靠监控来支撑,当具体的风险点产生位置确定之后,铁路企业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整的电务段安全风险监控体制来确保风险问题的发生能得到是有效的处理,提升风险问题的处理效率,做好整个电务段安全风险的及时排查和想好管理,避免风险漏洞。

2铁路电务安全风险控制

基于铁路电务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条例下,铁路电务段在处理具体的风险问题时候需要利用评测的形式针对当前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由此良好控制住风险产生的机会,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本章主要针对具体的风险控制原则进行分析。

2.1明确作业环节

该过程主要针对具体作业整个过程进行深入分析,铁路电务段的风险出现的原因很多,针对其中各个部分的作业项目实施针对性分析和探讨,及时分析出当前铁路电务段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影响风险问题的主要点和具体步骤,对各个环节的作业过程进行明确。

2.2明确作业标准

需要做好铁路电务段关键性作业和工作的业务内容,针对行业作业的主要标准、具体的操作规范等进行明确,提升行业作业的生产效率,保证部门的风险控制工作能够有效运行,确保控制工作实施的有理有据。

2.3明确职工考核标准、强化风险控制措施的培训和管理

铁路企业需要对职工的具体考核标准进行明确,保证电务段的各个层次工作可以降低风险的具控制能力,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在具体工作的过程当中关注员工的风险知识培训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2.4增大监察控制力度

实施风险管理控制工作需要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监控控制工作进行检查,有关的监督和检查人员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检查手段,明确风险可能发生的主要集中点,做好必要的预防,避免风险产生。

3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铁路总局在预防铁路电务段风险问题的过程总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开展关于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的宣传活动或者教育活动,和相关的工作者实施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安全风险的管理理念能够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受到人们的关注,保证铁路电务段的各个岗位工作者都对风险管理问题有一个崭新的认识,确保员工遵循行业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其日常行为,减少风险问题产生的契机。

3.2强化安全管理基础

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铁路局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来分析其具备的现实性、稳定性和长远性三个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制定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安全管理机制之后需要在开始实施的时候到最后落实的过程中将整个工程进行深入的规范和细节完善,坚决避免出现制度和实际工作分离的情况,由此避免铁路电务段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法律漏洞或者可能发生风险的情况,提升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落实的标准性和可靠性。

3.3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电务段的风险管理过程涉及内容较多,需要建立起一套涉及面积广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含管理层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层的风险管理等内容,将工作的主要力量进行集中,主要从事可以从以下两点展开。

3.3.1规范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善且健全的铁路电务段作业流程,将有关的安全风险具体保障措施落实,对各个层级的职员安全责任内容和范围进行落实,将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规避风险。

3.3.2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体系铁路电务段的有关部门需要根据风险产生造成的后果和不良影响等进行分析,由此建立起相对完善且能够循环的一种安全反馈机制和安全评价管理机制,定期的采取必要的评价措施,为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提供更有价值且有效的管理经验。

3.4做好检测保障

就检测设备和检测程序来看,需要通过电务检测或者综合检测的方式来测试轨道电路和应答器,设备一旦发生偏差的时候可能做出报警,及时处理。行车之前需要对车线设备实施检查,定期针对动检车的线路设备进行调查,定期针对行车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做好设备的精细调整。通常铁路上面都有实时监控的功能,及时监督电务段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3.5做好防灾安全铁路上面设置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一旦铁路运行出现大风大雨的时候系统会主动报警,调度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的指令,对铁路限速或者及时停车。一旦发现路线出现障碍物的时候列车控制中心会输出电路的红光带,避免列车进入到障碍物的路段。如果列车的运行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铁路需要根据应急预案来做好运输的指引,慢行或者停运,及时通知乘客办理退票或者改签业务。

4举例分析

成昆线五站更新改造于年月进点施工,由于五站同时施工,在前所未有的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下,施工部门研判了施工组织不到位、模拟试验不彻底留下配线错误隐患、配线标签字迹不清造成错配错拆配线、施工倒接监督卡控不严造成接口架、联锁机柜线缆折断等风险点,并通过研判出的安全风险源点,对管理、人员、设备、环境四大要素的全面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全过程控制。以上就是电务段在推行风险管理之初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尝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这一核心思想,科学的研判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作业、工艺标准,以严谨的工作作凤和亲切的关爱活动相结合,是这次施工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所在。

5结语

当前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难度在不断提升,其中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铁路电务段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该过程的风险管理问题可能存在的风险系数更高,由此铁路企业需要按照具体的安全风险管理内容或者特征来建立起的相对比较完善且规范的管理体系,提出对应的整改措施,降低铁路电务段风险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在根本上提升我国铁路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朝英.夯实安全基础提高设备质量确保电务安全持续稳定———在2013年全路电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铁道通信信号,2013(01):1-11.

[2]陈辛怡,杨翠坤.基于ISO31000标准的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J].铁道通信信号,2013(01):41-44.

[3]刘朝英.夯实安全基础提高设备质量确保电务安全持续稳定———在全路电务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铁路,2013(01):16-22.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5

关键词: 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Key words: railway signal section;security risk;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220-03

0 引言

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更加深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针对铁路行业的服务需求在不断扩大,且由于铁路安全问题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甚至会间接层面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具体的电务安全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 铁路电务段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章节主要分析了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内容,由于铁路电务段的管理内容繁多,涉及的程序很多,因此风险问题的出现可能是无孔不入的,因此风险管理需要利用缜密的管理程序做好风险问题的及时察觉,以便做到及时预防。接下来将主要分析铁路电务段风险管理的三项基本内容,具体介绍如下。

1.1 风险点的识别

铁路电务段运营的过程当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问题,因此人们需要针对整个的铁路电务段运营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不同阶段的风险点,由此做好风险知识的有效识别和察觉,同时还需针对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实施划分,做好不同阶段风险等级的测评。

1.2 建立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相对完整且科学性较高的铁路电务段风险问题的管理评价体系具有必要性,如图1所示,分析电务段风险处理的具体过程,才能够良好的针对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实施具体的预测和决策,做好风险问题的防范,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入的分析铁路企业针对电务段实际运营的一种控制和监督,评价控制效果和角度效果。

1.3 监控和应急处理

利用电务段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风险的识别需要依靠监控来支撑,当具体的风险点产生位置确定之后,铁路企业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整的电务段安全风险监控体制来确保风险问题的发生能得到是有效的处理,提升风险问题的处理效率,做好整个电务段安全风险的及时排查和想好管理,避免风险漏洞。

2 铁路电务安全风险控制

基于铁路电务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条例下,铁路电务段在处理具体的风险问题时候需要利用评测的形式针对当前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由此良好控制住风险产生的机会,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本章主要针对具体的风险控制原则进行分析。

2.1 明确作业环节

该过程主要针对具体作业整个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如图2所示,铁路电务段的风险出现的原因很多,针对其中各个部分的作业项目实施针对性分析和探讨,及时分析出当前铁路电务段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影响风险问题的主要点和具体步骤,对各个环节的作业过程进行明确。

2.2 明确作业标准

需要做好铁路电务段关键性作业和工作的业务内容,针对行业作业的主要标准、具体的操作规范等进行明确,提升行业作业的生产效率,保证部门的风险控制工作能够有效运行,确保控制工作实施的有理有据。

2.3 明确职工考核标准、强化风险控制措施的培训和管理

铁路企业需要对职工的具体考核标准进行明确,保证电务段的各个层次工作可以降低风险的具控制能力,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在具体工作的过程当中关注员工的风险知识培训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2.4 增大监察控制力度

实施风险管理控制工作需要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监控控制工作进行检查,有关的监督和检查人员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检查手段,明确风险可能发生的主要集中点,做好必要的预防,避免风险产生。

3 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铁路总局在预防铁路电务段风险问题的过程总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开展关于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的宣传活动或者教育活动,和相关的工作者实施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安全风险的管理理念能够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受到人们的关注,保证铁路电务段的各个岗位工作者都对风险管理问题有一个崭新的认识,确保员工遵循行业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其日常行为,减少风险问题产生的契机。

3.2 强化安全管理基础

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铁路局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来分析其具备的现实性、稳定性和长远性三个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制定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安全管理机制之后需要在开始实施的时候到最后落实的过程中将整个工程进行深入的规范和细节完善,坚决避免出现制度和实际工作分离的情况,由此避免铁路电务段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法律漏洞或者可能发生风险的情况,提升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落实的标准性和可靠性。

3.3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如图3所示,电务段的风险管理过程涉及内容较多,需要建立起一套涉及面积广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含管理层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层的风险管理等内容,将工作的主要力量进行集中,主要从事可以从以下两点展开。

3.3.1 规范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善且健全的铁路电务段作业流程,将有关的安全风险具体保障措施落实,对各个层级的职员安全责任内容和范围进行落实,将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规避风险。

3.3.2 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体系

铁路电务段的有关部门需要根据风险产生造成的后果和不良影响等进行分析,由此建立起相对完善且能够循环的一种安全反馈机制和安全评价管理机制,定期的采取必要的评价措施,为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提供更有价值且有效的管理经验。

3.4 做好检测保障

就检测设备和检测程序来看,需要通过电务检测或者综合检测的方式来测试轨道电路和应答器,设备一旦发生偏差的时候可能做出报警,及时处理。行车之前需要对车线设备实施检查,定期针对动检车的线路设备进行调查,定期针对行车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做好设备的精细调整。通常铁路上面都有实时监控的功能,及时监督电务段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3.5 做好防灾安全

铁路上面设置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一旦铁路运行出现大风大雨的时候系统会主动报警,调度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的指令,对铁路限速或者及时停车。一旦发现路线出现障碍物的时候列车控制中心会输出电路的红光带,避免列车进入到障碍物的路段。如果列车的运行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铁路需要根据应急预案来做好运输的指引,慢行或者停运,及时通知乘客办理退票或者 改签业务。

4 举例分析

成昆线五站更新改造于年月进点施工,由于五站同时施工,在前所未有的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下,施工部门研判了施工组织不到位、模拟试验不彻底留下配线错误隐患、配线标签字迹不清造成错配错拆配线、施工倒接监督卡控不严造成接口架、联锁机柜线缆折断等风险点,并通过研判出的安全风险源点,对管理、人员、设备、环境四大要素的全面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全过程控制。

以上就是电务段在推行风险管理之初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尝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这一核心思想,科学的研判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作业、工艺标准,以严谨的工作作凤和亲切的关爱活动相结合,是这次施工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所在。

5 结语

当前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难度在不断提升,其中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铁路电务段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该过程的风险管理问题可能存在的风险系数更高,由此铁路企业需要按照具体的安全风险管理内容或者特征来建立起的相对比较完善且规范的管理体系,提出对应的整改措施,降低铁路电务段风险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在根本上提升我国铁路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朝英.夯实安全基础提高设备质量确保电务安全持续稳定――在2013年全路电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铁道通信信号,2013(01):1-11.

[2]陈辛怡,杨翠坤.基于ISO31000标准的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J].铁道通信信号,2013(01):41-44.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6

关键词: 安全管理;隧道维修;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Key words: tunnel maintenance;safety management;risk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16-04

0 引言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铁路运营速度不断提升,货运铁路运量不断加大,这都给营运铁路维修带来了诸多安全管理上的问题。隧道作为一种特殊的工程类型在运营铁路维修过程中显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隧道地段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潜在的通讯、照明、安全防护等条件限制,特别是营业线中隧道维修工程由于属于受限空间,人员和机械设备存在未及时避车和侵线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营业线隧道维修工程虽然工程内容较少,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成为隧道维修工程的重中之重。

我们通常在运营铁路隧道维修工程中遵守铁路相关的规定、办法、规则等行业标准,但是这种被动的安全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施工安全管理形势,如何从主观能动性、标准执行性、过程监管等多方面综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成为我们工作中研究的重点。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神华集团公司在煤矿领域推行安全管理体系并予以执行的,几年来成果显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该体系向全国其他行业予以推行。包神铁路作为神华铁路板块的长子也执行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但是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盲区,本文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拓展到施工安全管理上面,从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四方面入手,将风险事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风险值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从而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进而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1 风险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包括风险的原理、概念、方法和实践等的风险研究相关工作。风险管理理论随着发展和壮大也开始慢慢应用于其他领域和行业,近几年来的在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方面的风险研究尤为突出,例如,范益群在《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系统的风险管理》中,提出了改进型的层次分析方法如何应用于隧道工程的风险研究;丁士昭教授采用施工风险评估和研究方式为地铁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了规避风险模式的参考依据。

我国的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开始于2004年,逐步进入正轨,土木工程学会还专门成立研究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我国从2007年开始陆续出版了如《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等关于地铁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指导手册和标准。这些理论都有效的指导隧道工程建设项目,但是如何有效的应用到已建成隧道维修工程之中,如何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2 风险预控管理的实际应用

2.1 工程项目概况

包神铁路集团公司是神华集团控股的子公司,正式整合重组于2013年6月20日,由神华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神华新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甘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合并组建。目前包神铁路集团公司所辖的塔韩、包神、新准、甘泉4条铁路线两横两纵,互相连接,正线总里程达到了734公里,占目前神华铁路板块运营总里程的30%以上。

巴准铁路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全长128km,由于巴准线工程刚刚竣工验收不久,工程存在一些质量缺陷。包神集团管理最长隧道巴准线马石梁隧全长3686m,2015年6月竣工验收。验收后隧道存在保温水沟无保温材料、隧道内水沟无浸油木盖板未施工、施工垃圾、电缆沟盖板强度不合格、无硬化路肩等缺陷问题,这些问题委托神华包神铁路工程公司负责消缺工程缺陷,作为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如何做好缺陷工程中安全过程控制管理成为工作重点。

2.2 风险评估前准备

2.2.1 风险评估依据

以包神铁路巴准线马石梁隧道维修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在施工前收集《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铁运[2016]23号)、《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部分危险作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神华集团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标准、指南等资料,同时以近年来在隧道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作为借鉴依据,这些都为风险辨识、评估做好的充分的前期准备。

结合马石梁隧道维修工程实际特点,开展了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工作,了解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并结合风险类型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风险控制策略中的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降风险控制、风险自留等四种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达到风险预控安全的目的。

2.2.2 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

评估对象:包神铁路巴准线马石梁隧道维修工程

评估目标: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能够识别隧道维修工程项目所有潜在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通过风险矩阵法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控制的相应措施,将各类风险的残留值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进而达到保障安全、保证工期、保证运输安全、控制投资的多重目的。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的关系如表1所示。

2.2.3 风险评估人员的组成

参与风险源辨识人员应由具备隧道工程或者运输专业5年以上工作或管理经验,对工程风险有足够了解并有工程管理经验的人员参加,并随机抽调公司各站区工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员配合辨识。参加风险评估人员的技术职称为工程师及上,并具有8年以上隧道维修工作或者运输管理工作经验,在包神铁路集团公司内部专家库随机抽取,由工务、运输、电务等每个专业至少1名人员组成,工程公司安全质量部全程参与评估工作,同时将评估结果上报包神集团公司安全质量部进行评审、备档。

2.2.4 风险评估程序及危险源辨识

隧道维修工程风险因素包括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因素。通过详细分析所搜集的隧道修建和运营资料,病害调查资料等,采取现场调查、专家访谈、以往同类事故对比等方法对隧道维修施工过程中这四类风险的危险源或风险源进行识别和归纳,总结隧道维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会造成人员伤亡风险、列车非正常停车风险等,并参照《神华集团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审核指南》详细统计和归类风险源、危险因素、风险后果、事故类型、风险概率、风险程度等信息(如表2所示)。

2.3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采用风险矩阵法,即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赋值及其可能造成损失赋值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D=P×C式中:D―风险值;P―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赋值,依据类似的相关事故经验予以赋值。C―事故可能造成损失的赋值,假设事故实际发生并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取各种可能后果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情况进行确定。

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风险评估的可靠度并便于危险源的动态管理,风险管理小组采用微软EXCEL数据模型表达风险矩阵(图1),即利用数据的有效性、相关性、合理性控制风险发生概率与事故经济损失指标,再嵌套利用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函数将风险发生概率指标、事故经济损失指标最终与风险值及风险等级之间形成逻辑运算,实现了风险评估程序的自动电算化的目标。

通过专家打分、类似案例,得出模糊评价权重值,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事件发生后带来损失的严重程度赋予相应的数值,分值范围均为1到6,1代表风险发生可能性最小、损失严重程度最轻,6代表风向发生可能性最大、损失严重程度最重,两者的乘积即为风险值。(备注:风险严重程度赋值分以双指标中的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作为参考)(表3)

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作者最终确定包神铁路巴准线马石梁隧道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危险源12项(如表4所示),其中,低风险危险源共计0项、一般风险源共计4项、中等风险危险源共计3项、重大风险源共计4项、特别重大风险源共计1项,特别重大风险源主要是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装在加固方面。

其中,风险类别为“人员”的危险源4项,管理对象涉及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施工人员等岗位;风险类别为“机械设备”的危险源4项,管理对象涉及包括对讲机、轨道车、灭火器、施工材料等4种;类型为“环境”的危险源为1项,管理对象是隧道结构特点及营业线列车;类型为“管理”的危险源为3项,主要问题在于人员培训上岗、工器具摆放、材料装卸等。从表中分析,风险类别为“人员”和“机械“危险源分别有4项,占危险源总数的33.3%,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该工程项目危险源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2.4 风险控制

通过上述风险评估结果及包神铁路隧道维修工程风险等级的评定,对于风险事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是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

现分别就风险等级中的人、机、环、管四类风险的相关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①人的因素,通过岗前教育培训、设置专职安全员、为施工人员购置意外伤害保险、佩带个人防护用品等措施降低风险;

②机的因素,通过定期鉴定机械设备、定期保养设备等措施可以将降低机械类危险因素,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率,已达到降低风险等级的效果;

③环的因素,通过学习隧道相关科普知识、隧道基础知识培训、隧道结构认识等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已达到降低风险等级的效果;

④管的因素,通过应急预案、岗前培训、加固方案审批、标准化作业等措施降低风险等级的效果。

总而言之,为降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事件后果的严重度,作为影响风险大小的两个因素,风险控制的方式方法便是主要针对这两个因素。在制定应对风险的对策和措施的同时,优先考虑的是工程和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全面的管理,尽最大的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因素、危害因素或者替代。这样就可以把相关联的风险避开,已达到降低总体风险的效果。

3 结论

首先,针对包神铁路巴准线马石梁隧道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管理实践经验,从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力求达到对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施工环境的改善,有利于规范施工作业行为、改善施工作业环境、维护设备设施,为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些建设性理论。

其次,本文创新点是在风险管理中细化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的应用过程,如何将不太容易量化的风险因素指标进行了综合赋值评估,并将风险识别中的危险源进行了双重指标量化赋值取乘积的方式获得最终风险值,并根据图表中的危险等级进行定性归纳,这样就给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客观的数据依据,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估出事故发生概率及危险性大小,这样就让安全管理人员作出准确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将风险控制措施制作成危险源卡片递交到一线生产当中去,可以有效地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规避风险。

从实践角度和实操性来说是方法简单、容易推广、实操性强的一套理论体系,便于企业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最后,本文在大量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整理了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包神铁路巴准线马石梁隧道维修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总结出铁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框架,并应用于实际铁路项目的风险分析,为铁路企业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①本文在对铁路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探讨中,分为了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这四方面风险因素进行细化,能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识别和评估铁路施工安全风险。

②本文中对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总结,是基于风险因素与风险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风险之间可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在风险评价的定量计算中,建议全面分析风险的关联性,并考虑到计算分析中。

参考文献: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7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铁路工务部门的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高,但是铁路部门的安全问题却并没有减少。同时,近年来,无论是铁路货运还是客运都经过了几次大提速。特别是自从温州动车事故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问题。为了更好的提升铁路运营的安全性,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全面彻底的实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提升全体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意识紧迫,铁路部门要在铁路运营维护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全面展开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使科学化合理化的安全风险管理更好的应用到铁路运输行业。

1 风险识别

工务部门要及时对路桥设备进行养护,对线路状况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同时,对铁路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要严格执行;对一线员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意思要多培训,多监督,遇到违规操作及时惩处,防止铁路风险事故的发生。

要想做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就必须分析铁路工务安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铁路工务安全工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涉及范围,从铁路运营系统来说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铁路技术分类上又包括机务、电务和车务等等;若充分考虑我国的铁路发展环境还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管理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铁路工务安全的风险管理既要考虑内部原因也要考虑外部原因。相关安全问题所涉及的因素种类繁多,风险识别的难度可想而知。

铁路工务部门要从系统自身出发,通过专业知识指导和时间经验结合按照风险级别分解的方式来实现风险管理的应用。通常,风险数据分析、风险事故调查、专家会诊和论证等方式都是铁路工务部门风险识别的有效手段。最好从多维角度认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建立风险数据库,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安全风险识别。

2 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的分解

为了做好铁路工务部门的安全风险识别,铁路部门要根据铁路安全的各个方面实施安全风险的分解。相关风险分解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

(1)管理层面:铁路系统的管理分为三个级别即班组管理、车间管理、工务段管理。风险分解在管理层面的工作是要从这三个管理级别入手,分析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因素,并将其归入风险管理之中。

(2)人员系统因素:通常铁路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和铁路系统内部人员管理、设备运行及作业方法混乱相关的。为了避免铁路安全风险的发生就需要严格分析调整相关系统和谐运作的机制,才能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3)环境因素:由于铁路运行自身特点,其受自然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安全风险管理中,铁路工务部门要加强各种自然或人为的不利环境对铁路安全的影响。做好路线安全例行检查工作和自然灾害等预防工作意识。

3 铁路工务系统风险清单的建立

铁路工务系统通过风险分解和三维分析后要建立风险管理清单。风险清单的建立有很多内容,本文只对人员因素、设备质量因素和作业方法因素及管理因素简单作一示例。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需要做改进。

(1)人员方面:安全意识差、做事求省事省力、不遵安全规范、生理缺陷。

解决对策:严格"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职工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重视现场教育和实际操作,经常开展达标评比活动、狠抓口常教育,班组长抓好班前10 min的安全交底,考核与奖励相结合。

(2)设备方面:钢轨及配件病害,轨距高低水平超限边坡病害、道口隐患,桥梁、路基、隧道、标志及涵渠设各、养路机械及生产机具等。

解决对策:建立设各病害档案,日常检查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检查汇报制度,对设各病害及时整治;养路机械设各定期检修技术状态良好;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或经过专门的技术业务培训。

(3)管理方面:管理计划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跟不上、安全检查不彻底、安全信息不畅通、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解决对策:建立近期及中长期管理计划,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管理和处理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相关安全信息,安全费用专款专用。

在实践工作中对于已经建立的风险管理清单要不断改进和修正,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4 加大安全风险管理投入

在铁路工务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中,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对风险法防范工作,而应当作为一种重要战略投资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发挥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适应铁路发展的最新需求。在铁路运营过程中铁路部门管理者要积极将安全风险的管理纳入到铁路自身运营成本中去。同时,加派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相关执行人员不但要对铁路工务安全规章制度了如指掌,也要长期调查,核算安全管理投资的潜在投入与收益比。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为支撑的。铁路部门不加强相关安全设施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的投入就不可能在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上做好铁路安全防护、灾害预防和预警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机制,明确铁路各部门工作人员安全职责。收集安全风险信息,并不断补充相关安全管理清单和条例。铁路部门要建立安全风险应急处置部门,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派遣专门人员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处理措施。

5 结语

加强铁路工务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是实现一个科学安全持续发展的铁路交通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自从温州动车事故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问题不断凸显。为了更好的提升铁路运营的安全性,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彻底的实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本文笔者多年在铁路工务部门的一线工作,通过铁路风险识别、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的分解、铁路工务系统风险清单的建立及加大安全风险管理投入四个方面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介绍。希望提出一些对铁路工务部门安全风险管理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建议,给同行提供参考。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8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 A

1 文明施工概述

1.1 文明施工的基本概念

文明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现场的卫生和洁净,以实际施工程序为依据,对施工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的施工活动。其主要要求包括保证施工方案的完整,各项制度进行严格的遵守,临时设施和原材料等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有序的堆放,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道路保持畅通,以备不时之需,排水设施保证正常运行,水电线路的布局保证合理化,施工各项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测,以保持运行状态的良好,消防工作保证落实到位。

1.2 文明施工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具有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施工类型多样、影响因素较多等特点,因此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而文明施工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使得工程得以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地铁文明施工特点及要求

2.1地铁文明施工特点

2.1.1 影响因素多

地铁建设常常位于城市主干道,由于城市客流量很大,所以交通压力也比较大,而且地铁沿线建筑物比较多,地铁通常要穿越周围建筑物,再加上地下管线复杂繁多,涉及的管理部门比较多,这些都成为影响地铁施工场地规划的不利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场地规划。

2.1.2 交通疏解影响大

地铁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场地范围,这与交通疏解发生冲突。当地铁沿线建设需要占用道路时,如果可以利用其他路线使车辆绕行,那么可以占用整个路面进行规划,如果车辆不能绕行,那么则只能占用一部分,同时有可能需要改进施工方案。而且,场地的规划必须要满足施工的需要时,例如施工机械作业的安全空间、开挖基坑与围挡边缘的最小安全距离等。只有在施工前期,详细勘察现场情况,综合考虑交通疏解和施工场地必要占地两方面因素,才能最终确定施工场地的范围,从而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置。

2.1.3 需要分期布置

一般地铁建设施工都要分期进行交通疏解,这样也就需要分期对线路进行围挡建设,分期进行施工场地布置。如车站的施工,一般先进行车站主体施工,然后是车站出入口、风亭等附属结构的施工。车站的附属结构一般位于道路的两侧、十字路口四角或建筑物的内部。因此,很少有车站主体和附属结构一次性完成施工的,这样就需要多次布置,分期围挡。在车站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附属结构的施工。地铁设不能长期、全部地占用道路,因此,需要分期布置,尽量缩短占用道路时间、缩小占用道路的面积。

2.2地铁文明施工要求

2.2.1安全环保要求高

进行地铁建设的城市对环保的要求比较高,而地铁建设又不可避免地要对沿路管线和周围建筑物进行迁改,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且地铁施工期间也会有噪声、粉尘、弃土和渣土等污染。因此,应在场内设冲洗槽、沉淀池和化粪池,并做到所有的生活或其它污水必须分别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或河流。场地的布局也关系到基坑的稳定和安全。基坑与道路之间的距离要足够安全,周围不能堆放重物,还需要考虑排水沟的宽度、龙门吊的轨道宽度、运输便道与基坑边缘的安全距离、降水井与基坑和围挡的最小距离等。

因此,只有慎重地考虑好环保和安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做好施工场地的规划布置,达到相关的要求。

2.2.2 布局需合理

地铁建设场地一般都处于繁华的城区,施工场地狭小。因此,要尽量使生产区域靠近施工现场,比如钢筋和模板尽量堆放在便于施工和运输的位置。车站场地布置时还要为混凝土泵车的支腿展开或者吊车等大型车辆预留空间,避免以后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没有足够的施工空间展开而耽误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在对场地进行布局时,要充分考虑以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布局科学合理。

2.2.3受工期影响较大

一般城市地铁建设的时间都比较紧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期的要求都比较高,这就需要在前期场地规划时充分考虑工期的影响。比如,在车站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现有的规划不能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就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改变场地规划方案设计,可以增大场地规划的范围以利于施工,也可以更好地设计各个施工区域的功能,使其满足工期的需求。

2.2.4 与一般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场地的区别较多

地铁车站基坑跟一般没有条件允许一样可以大面积开挖的野外施工不同,除了郊区场地大、浅埋明挖或地质很好等情况而采取放坡法开挖外,一般都是垂直开挖,这就需要围挡和维持基坑周边土体或建筑物稳定的围护结构。地铁建设涉及的原材检验、强度试验等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因此,试验室的设置就不需要如铁路项目的试验室那样规模宏大,只需要配备常规的检验、试验仪器以满足正常施工生产要求。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建立标养室,配备温湿度控制仪,以满足砂浆、混凝土试块养护要求。

3、 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的评估分析

虽然地铁建设存在很多风险,但是对风险发生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可以有效控制管理各种潜在风险。因此,规避各种安全事故及其安全灾难的有效方式就是对地铁施工项目进行系统的评估并分析风险等级,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地铁建设中风险管理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括: 安全风险的监测、安全风险的评估、安全风险的具体分析、安全风险的处理以及最后对各种风险的总结等项目,其中安全风险的评估和安全风险的分析是制定应对各种风险措施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有效避免风险的保障。安全风险的分析主要是利用各种风险模型,从技术上探讨风险产生的概率,然后对地铁建设工程所处的安全风险等级做出判定。依此,预测各种灾害可能产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最终的影响程度,给出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对于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的评估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3.1 施工地质环境的安全风险评估

岩层的厚度、硬度,土质,含水量的多少等,这些因素的确定是地铁建设安全施工的基础。其中含水量的多少在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对地铁的建设影响最大,也是许多安全事故安全隐患产生的源头所在。面对不同的地质环境,地铁建设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也不一样,因此,对地铁施工所经过的地质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3.2 建设结构的安全风险评估

在地铁建设的结构形式上最先应予研究的是安全问题,在地铁站的挖法上暗挖占主导地位,因此地铁结构形式的有效选择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埋藏的深度范围,这个对结构形式的选择上直接起到影响作用;二是水地质环境;三是,地铁建设工程周边的环境,包括地上的建筑以及地下的市政基础设施等。根据以上三个因素的考量,然后确定两个区间隧道之间的距离以及隧道和车站的结构形式,对结构形式的安全风险性进行有效的评估,保障地铁建设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其中,地面上对深大基坑的维护结构同样也要做出安全风险评估,使风险逐步实现在管理范围之内。

3.3 地铁施工方法的风险评估

地铁建设施工方法的确定主要是结合以上两个评估来进行,对于不同的水文地质环境、地面周边环境以及最终结构形式的选择,施工方法也是趋向于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于地层形变能力的控制是不同的,有时还需要对地层进行必要的改良来辅助地铁的建设施工。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特别是需要分步骤进行的暗挖地铁车站,要采取变位分配原理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分步管理,明确安全风险控制的目标,据此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地铁安全风险评估。

4、 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事项

地铁建设过程中事故或危险情况的发生对安全风险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有必要对项目工程安全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一般将总项目工程细分为若干个子工程,对子工程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监测评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一般对于地铁安全风险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涵以下内容:

4.1 所建地铁沿线周边建筑物和重要基础设计的管理;

4.2 对于不同标段安全风险指标的确定;

4.3 参与施工的第三方和承包商所做出的建设施工方案的审查;

4.4 确定安全风险的预警阈值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4.5 参与地铁建设的施工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基本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以上只是对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部分内容,若想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应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监测。

结语

地铁文明施工及安全管理是地铁建设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内容之一,安全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文明施工更是企业形象的表现,所以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安全生产、便于生活的原则,选择最佳的现场规划布置方案。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进一步节约施工成本,进一步推动地铁施工工地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邱康龙.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施工企业管理,2003,04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9

一直以来,铁路营业线工程施工始终在安全生产和质量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并且将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因此,积极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到铁路营业线施工过程中去,通过对于营业线施工阶段风险因素的分析,提出对于风险进行辨别和分析,以促进营业线工程各施工风险管理效益和质量的提升。

1 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概况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对于营业线施工风险有着较强的辨别能力的时候,才能够有预见性的采取措施去进行风险管理,这是促进风险管理理论应用的第一步。通过对于当前铁路营业线施工过程的总结和归纳,其营业线施工共有风险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内容:安全管理人员擅离职守,安全防护工具不全;施工调查工作不严谨,设备人员分布不科学;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下去;大型设备维护保养不善;封闭施工区域警示标志缺乏;轨道电路安全隐患;施工工具遗留在轨道上;营业线安全协议未达成;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另外,营业线专业工程风险的辨识也应该被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去,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基础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电力工程等。依据上述不同工程高度特点,对于其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也是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下图为铁路营业线施工示意图。

2 当前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结合自身参与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工作经验,对于当前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此工作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的地方。具体来讲,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内容:其一,当前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权责不明确,很多情况下都是等到风险事故发生之后,才会意识到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去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事后补救,这不仅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施工成本不断提升,还造成了极为负面的社会影响。其二,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经验不足,难以使用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去引导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由此造成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益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其三,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落后,与当前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工作规范,没有风险管理效益评估体系,没有将风险管理工作效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去等,这些都使得风险管理工作质量难以提升。其四,缺乏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无论是当前风险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还是实际风险管理经验,或者是风险管理人员职业道德,都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对于切实的做好铁路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工作来讲,是很不利的。

3 铁路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策略

3.1 树立铁路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意识

铁路营业线施工过程涉及到很多工种,工序复杂,牵涉到众多的风险管理因素,一旦处理不善,就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无疑会加大铁路施工企业的经济负担,对于铁路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讲,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该树立铁路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意识。一方面,总结和归纳铁路营业线施工经验,总结和归纳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的环节,实现对于风险的辨识,以便采取对应管理措施;另外一方面,强化教育和宣传,使得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3.2 实现对于营业线施工风险分级管理

考虑到营业线和临近营业线施工的专业性质,作业点空间关系,作业设备类型,现场条件等因素,改变以往的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模式,以分级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简单来讲,就是实现对于两者的项目风险,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并且有铁路局和建设指挥部实现有层级的审批和管理,以保证彼此项目工程的独立性。首先,分析两者项目的风险因素,将其界定为施工因素和器械因素,对于其风险比重进行界定;其次,从施工点与营业线距离的角度去衡量营业线影响程度;最后,严格依照申报审批的程序来进行,保证审批独立性的同时,保证其风险管理方案的分级管理。

3.3 注重实现营业线施工风险制度建设

首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制度,以此为依据去促进风险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次,积极建立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体系,对于风险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界定,并且将其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去,以此激发其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最后,以岗位责任制度去明确风险管理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善后处理,并且对于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3.4 培养专业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队伍

针对于当前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高度重视对于社会人才的招聘,将参与过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工作的人才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去,给予其提供良好的待遇和薪酬,以最大化的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其二,高度重视营业线岗前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得相关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觉醒,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以发挥其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效能;其三,不断组织开展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使得好的风险管理经验可以得到共享,以实现施工企业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树立施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到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过程中去,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保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铁路营业线施工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将会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莹.某铁路营业线车站扩堑控制爆破施工技术[J].交通标准化.2011(24).

[2]顾卫华,王凤英.精细管理在铁路营业线施工中的运用[J].铁道技术监督. 2012(07).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10

关键词:地铁;土建工程;风险管理

地下铁道的建设有很多不足: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前期时间长,而且投资巨大,另外虽然地铁对于雪灾和冰雹的抵御能力较强。但对地震、水灾、火灾和恐怖主义等抵御能力很弱。由于地铁的构造,而导致极易因为这些因素发生悲剧。为此自地铁出现以来,工程师们就不断的研究如何提高地铁的安全性。土建工程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就是提高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排后处理。风险管理亦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地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1. 一、地铁土建工程建设中实施风险控制的意义

2. (一)当前城市地铁建设的特点

目前城市道路建设大兴土木,各个城市交通建设都奔着“多、快、好、省”的进行,同时也面临着“急、难、险、重”的重担。现在城市地铁建设有如下特点:首先地铁建设较深,地铁建设的车站、竖井、盾构井基坑深。这是地铁建设普遍存在也是一定存在的特点。其次,由于城市的发展,地铁本身是建设在市区内的,基坑四周已建或在建高大建筑物非常密集,并且有的基坑紧靠市政重点工程。基坑四周的建筑物密集。再次,由于地铁使用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建设面非常广泛,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局面。最后,地铁建设的施工队伍现在存在一些良莠不齐,水平不一的现状。地铁的建设需要对地质条件有充分了解,并且并不是所有地质条件都适合建设地铁。施工方法和基坑围护的方法要因不同质地特征而多种多样,这不但加大了地铁施工的难度、也对施工队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特点,每一个特点里都存在着很多安全风险。尽管我国建造地铁已有几十年的经验,但传统的经验需要现代化、零星的做法需要系统化,在基础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汇总数据使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些风险的存在也迫切需要引入工程风险管理进行控制。

(二)地铁土建工程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监控信息的数据来源

现有的信息系统数据基本来源于设计和第三方监测的资料。要加强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还需要大量的包括业主、勘查、设计、承包商、监理和第三方检测的资料及必要的现场取值情况。但是目前的管理系统中,对承包商施工过程监测不足,还有对现场监测点的保护不够,都制约着监控信息系统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地铁的施工建设,需要对安全因素全面、完整的搜集才能保证土建工程的安全、顺利的进行,没有完善的系统的风险管理系统,就不能保证这些涉及安全的信息数据的有效采集及各方安全信息的准确提供。

(三)地铁土建工程的风险管理有利于各施工相关单位的信息沟通

施工过程中,各有关方应该经常进行信息沟通,比如:部分第三方监测与承包商、监理在现场的沟通,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现场监理和业主,监测结果需要及时有效地由监测方、承包商负责人、总监的三方会签。 这些都是需要各方及时进行沟通的。还有业主对第三方监测的管理层面较浅,预警机制没有形成有效地体系,各布点及所用仪器精度、检测人员素质不一致,都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性。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引入风险管理体系,可以解决各单位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

(四)引入风险管理有利于形成识别、预测、衡量和应急解决的完整体系

引入有效地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加强各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对监测结果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分析,进而可以形成识别、预测、衡量和应急解决体系,更进而找到工程建设、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的最佳切入点,改善安全生产状况。

二、地铁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理清观念,提高认识

安全风险管理是一种应用科学,是安全施工过程中总结、升华出来的新事物。是预防、减轻甚至消除安全风险的必要途径。土建施工人员及承包商、业主、监理等相关人员及部门应提高安全作业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安全作业的异常重要性,才能为风险管理的引入提供外部的环境条件。由于地铁工程规模较大、难点多、要求也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就多,安全风险管理的引入是保证作业安全有效地进行的有力保证。

(二)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的识别、预测体系

建立完善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首先要对整个地铁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及相关制度进行把脉,了解清楚当前企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客观的评估报告。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还应该根据不同地质条件,每条地铁线路的具体特点,变换不同的内容,要因地制宜的对风险源进行有效地辨识、分析、评估。提出风险控制的建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完善的过程,它是随施工动态中的不可预见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补充完善。建立完善识别、预测系统机制是形成识别、预测、衡量和应急解决系统的基础。

(三)引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建立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

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的实施需要有据可依、有规则标准可参考的。检测仪器的精度、实施的标准在各个施工现场都应该一致。这是保证信息采集准确性的前提。标准的制定,需要对风险等级划分出重点和难点。风险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监测资料处理和管理系统、风险预测预警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和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数据的准确采集及处理标准的一致等步骤都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实施程序。

(四)安全风险体系的建立完善需要有合格的监理制度来保证体系的实施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11

一、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1、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内容。铁路的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就是指对有可能产生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的风险进行识别以及做出评价的过程。对风险进行识别以及评价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实现。铁路的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点基本的内容: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监控以及风险的识别,对在铁路电务段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测定和识别,并且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建立起合适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及监管体系,用来保证铁路电务段的安全、稳定的运营。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方法都是在意外发生之后才进行风险的控制以及方法的改善。在铁路系统完全实行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就是根据实际的铁路安全环境进行结合,并且使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转移、风险的消除、风险的监控等。

2、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意义。对于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不仅仅是改变了传统的方法以及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模式。通过对铁路电务段进行风险的控制可以实现安全工作的预见性、降低人员以及财产的损失。并且在对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点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的风险控制可以逐渐地实现全员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以及全覆盖的管理。其次就是通过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稳稳的掌握工作人员、风险管理、使用设备以及环境等风险要素,从现实角度出发来说铁路电务段的实行可以牢牢把住人员的管控进行分层次和分岗位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的控制。全体干部职工要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及本岗位的安全风险控制点、控制措施和管理标准,以达到解除风险和降低其他有害因素的目标。

二、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现场控制与规避

1、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现场控制。铁路电务段在进行安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对于现场的控制极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电务段进行风险的识别以及控制。在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的风险控制必须完善铁路电务段的安全系统的建设,以达到对出现的各种突况进行及时的现场处理。在电务段还需要设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在现场突况下进行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最小化的处理。

2、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规避。通过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系统下,在通过检查发现风险时必须进行风险的消除以及杜绝隐患的再次发生,在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准确的定位,不断地把风险降到最低、健全风险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1、打造安全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对安全意识的不断强化,结合乘车人员一起防范风险的发生。因此,铁路总公司需要通过列车广播以及可以用到的手段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手段,在车站以及列车广播进行现场的宣传安全教育活动,使安全意识不断的深入人心,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同时要加强路外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列车广播、派发安全宣传册以及车站对旅客进行安全教育,使旅客也能更深入了解铁路电务设备的重要性以及电务工作模式,从而防范由于人为对设备的损害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2、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对于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到对安全风险管理的强化工作的关键,前提是必须建立和完善系统、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且相关的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现实的、稳定的和长远的进行规划。在这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对开始实施直到落实完毕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的规范以及完善,强烈反对制度与实际情况相分开,用来保证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法律漏洞可以被利用。

3、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由于在当前阶段铁路电务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没有完全的完善,这点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导致很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构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用来弥补体系不足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套制度包括:管理层、基础工作层等。通过设立和不断地健全作业的流程,用来实现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以及保障措施,不断的降低铁路电务系统的安全隐患。

4、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铁路电务系统需要不断的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用来化解安全风险隐患,不断完善应急处理能力是铁路电务段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的根本所在。在铁路电务系统面对突发的事件时,不能只靠管理手段进行避免,因此在构建良好的安全风险应急能力显示十分的重要。铁路电务系统在进行增强职工安全风险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对工作人员的现场处理能力进行培训,以解决面对突发的各种情况。

四、结论

这篇文章浅谈了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对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概述以及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不断地完善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进而避免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的重大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在铁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对铁路电务段的安全不断地强化,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参 考 文 献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12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uthor's many years experience in safety work of major hazard sources, described the elaborated railroad business line of major dangerous source classification and risk source risk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alyzed the reducing risk values of the five measures, namely optimizing construction plan, risk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formulate emergency rescue plan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organizatio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engage in business lin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workers.

Key words: reduce; business line; value at risk;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其生产劳动的密集型特点使得其施工生产的安全形势日趋严重,每年都发生了大量的安全事故。仅2010年1至7月份,中国中铁就共发生安全事故7起,造成11人死亡,18人受伤。这不仅影响了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及行业形象,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既有建筑业的迅猛扩张;也有施工“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运用的不断加快而其他相应措施跟不上;还有作业现场施工单位的交叉作业;更有作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等,种种这些都使施工安全隐患增加,风险等级提高。因此,如何正确识别风险,加强风险控制,降低危险源风险,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已成为当今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源自重大工业事故,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在《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

在铁路建设领域,按照危险源影响范围将铁路危险源分为三类,即铁路营业线(含临近营业线)类、非铁路营业线类和其它类三类。铁路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引发铁路交通一般及以上事故的重大风险的危险源。

二、铁路营业线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将铁路营业线(含临近营业线)类重大危险源分为三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铁路交通重大及以上事故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铁路交通一般A类和较大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铁路交通一般B类及以下事故的。

临近营业线类危险源是指在新建铁路、既有线改造工程、地方工程等与铁路既有线平行、交叉、接入,在既有线两侧一定限界内(包括上跨、下穿既有铁路)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既有线设备稳定、设备使用、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的各类工程施工。施工直接导致的后果如:挖断电缆、高压触电、设备损坏、路基垮塌、地基下沉、机具材料侵限、装卸车损坏既有设备、起重作业违章操作,施工时未进行营业线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等等。

三、危险源风险识别的方法

风险识别是对存在于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事件)进行确认和分类,其目的是了解并寻找工程项目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有静态风险识别和动态风险识别两大类,静态风险识别是对以往工程经验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反馈,动态风险识别是根据项目进展的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实际工作中应以动态风险识别为主线,以静态风险识别为手段进行,要在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都根据本阶段所获得的信息对风险进行连续的、不断深入的识别。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核对表法、层次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

1、专家调查法和头脑风暴法,都是通过会议、函询等方法,借助于专家的经验、意见,进行风险分析与预测。这种方法要求参与的专家具有较高的素质,其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2、核对表法和层次分析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将风险因素列表核对,对多方案或多目标进行决策的方法。是风险识别较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3、风险矩阵法,是采用概率理论对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得到风险评估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直接判断、现场排查及打分等方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

四、加强风险控制,降低危险源风险的措施

加强风险控制,本质就是降低危险源的风险。它可通过减少损失以降低风险,也可不计损失的大小降低风险。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总是希望采取通过减少损失的方法来降低危险源风险,其主要思路就是尽量避免损失的出现,降低损失的频率;同时在损失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损失后果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在铁路营业线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危险源风险值。

1、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危险源风险

要降低危险源风险,首要措施就是优化施工方案。任何工程施工,施工方案是保障,是指导施工活动的技术依据和指南;是建筑施工企业组织施工的“法”;正确的施工方案还可提高施工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消除或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施工方案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优化、完善的,特别是涉及营业线的施工方案。要及时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例如,某框构桥施工顶进时需对营业线进行线路加固,原方案采用3-5-3扣轨进行线路加固,经过现场确认,最终采用D便梁进行线路加固,比原方案更有利于营业线安全;某桥上跨营业线进行连续梁施工,原方案仅对挂蓝进行防护,为确保营业线安全,我们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对上跨营业线部分实施了硬防护,这样即使作业面有杂物坠落,仍然能保证营业线安全。当然,优化施工方案并不代表所有的施工方案都要加大成本,某桥上跨既有线架设公路梁,原计划用架桥机进行架设,经过方案比选后,如用吊车架梁更加经济,因此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加强了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既保证了工程安全正点架设完成,又节约了工程费用的开支。

施工方案执行过程中,技术交底是重要环节,是方案执行的重要手段,一般采用书面交底、口头解释及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每个施工作业人员、现场安全防护人员均深刻理解和体会交底内容,减少施工的盲目性,增加安全系数。

2、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及制定预防对策降低风险

危险源的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危险源控制的基础,只有辨识了危险源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考虑如何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降低危险源风险。我们可采用消除优先、降低风险及个体防护原则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从建立健全并彻底落实危险源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教育措施等入手降低风险。

3、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危险源风险

要降低危险源风险值,必须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明确第一管理者的安全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以及安全生产在行政管理当中的重要性。尤其是铁路营业线施工。铁路营业线施工是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它有别其它施工,具有“七多三难”的特点,即施工管理级别多,牵涉部门多,协调单位多,审批手续多,生产限制条件多,施工要点多,不安全因素多;施工组织难,安全卡控难,计划变更难。因此加强营业线安全管理必须严格遵循铁道部及工程所在路局的相关安全管理办法和建设程序,必须配足生产要素;做好安全防护的方案;明确劳务用工管理模式;严格按照铁道部“1152”基本要求配置人员:即设置一个队长,一个技术主管,技术、质检、安全、试验、材料五大关键人员,以及领工员和工班长两大领班人;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尤其是要注重以事故预防为主的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的安全教育,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作业;严格执行领导班子的应急值班制度,发生事故,快速报告,及时处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事故处理要认真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要加大督查检查,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经常性地公示重大危险源清单、安全卡控措施及治理情况;制订和实施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安全投入,形成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4、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降低危险源风险

任何施工企业都不愿意出现安全事故,但又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安全事故,特别是涉及铁路营业线的施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铁路营业线两侧的线缆(通信、信号)、自动闭塞信号机、电气化接触网设备等重要设备是保证铁路运输秩序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因此临近营业线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危险性较大,稍有不慎,一旦损坏铁路设备或施工机械侵入铁路限界就会造成严重行车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现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的危险和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是避免或减少行车和人身伤亡事故的重要举措。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并检查和评估现场应急预案和程序的有效性,做好应急演练,备好应急物资。

5、加强施工协调组织降低危险源风险

铁路营业线施工牵扯的部门多,协调工作量大,因此施工协调组织对降低危险源的风险尤为重要。

施工协调内容包括与设计单位沟通设计资料;接受监理单位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验收等;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的合同约定及往来函件组织施工等;按照设备管理单位的要求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运营安全等;严格按照铁路运输单位的规定时间组织施工等。针对协调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协调方式。

1)、按照进度制定的控制节点,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召开各种协调会议,检查本节点实施的情况,协调各方关系,促进工程顺利进行;

2)、定期不定期的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做好书面记录进行汇总、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改进、提高;

3)、定期提报工程简况,向建设单位和有关单位反映、通报工程进展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方了解工程的进行情况及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做好外部协调的同时,要切实做好项目内部的协调,包括机具设备、物资采购、半成品加工以及劳力安排等,尤其对于在同一作业时间、同一作业地域、同一作业条件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单位的综合作业施工项目,一定要加强协调力度,确保各方施工作业安全。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强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是可以达到降低危险源风险值的目的的。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篇13

引言

铁路科技的发展促成了电气化铁道系统,而且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扩大,电气化铁道系统覆盖面越来越广。铁路作为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要将安全管理放到管理首位,要全面认识到安全稳定的供电系统是铁路尤其是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基础,因此要不断地从工作中吸取经验,以更好地提升铁路的整体服务质量,为铁路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1安全管理体系结构

安全管理体系结构是以风险控制为管理原则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要求铁路企业以分析、判断、核查、识别及超前预防来加强风险调控力度,使各类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1.1风险识别与判断

一般情况下,要识别常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之间的区别,常态风险属于一般类固定风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可预防性,如常规的设备安全以及人员安全等。而动态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并且这种风险是在常态风险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此加强常态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动态风险的发生几率。在进行风险识别与判断的过程中,要根据风险的类型和发生状态来鉴定风险等级及类型划分,从而实施正确的紧急预案措施来化解风险,提高安全管理的职能。

1.2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在风险有效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有效提升消除风险的效率。因此,风险预警要严格遵循可行、可比、科学、全面的原则,从铁路供电系统中存在的各个风险节点因素出发,制定风险预警措施,同时将预警指标划分为安全管理、安全人因工程及生产设备三大部分,并通过细化各个部分的环节,有效地反映出风险发生的根源,使风险预警方案更加全面、有效。

1.3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在作业整体环节中贯穿的管理方案策略,因此,要以优化流程为主,根据作业操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全面覆盖的作业流程体系,并且将应急机制落到具体工作中。

2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铁路运输是一项繁重的任务,由于铁路一直以来以经济效益作为发展重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的局面。而铁路企业要想使电气化铁路形成长久、稳定的发展模式,加强安全教育是管理的前提。1)要让铁路人员意识到铁路尤其是电气化铁路一旦发生事故,会出现多严重的后果,只有意识到该重要性,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安全思想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强化安全管理机制。2)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国家对铁路及电气化铁道系统的安全规定作为执行标准,并有效地规划安全管理细则,结合电气化铁道设备的实际运营状况来制定安全管理条例,同时将该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分层、分等级、分阶段的实施细化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另外,要树立清晰的安全责任体系,切实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绩效考核制度,将安全管理与绩效考核全面挂钩,以明确责任为原则,使安全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

2.2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在整个铁路,尤其是电气化铁道系统的发展中,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铁路长期发展的根基。因此风险控制是贯穿整个安全管理制度的主线。各铁路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运行特点,以发展及前瞻性的目光来实施超前预防措施。通过排查、识别、分析、研究及判断等一系列风险控制过程,找出日常工作中供电系统常见的风险因素,提前实施应急维修处理及紧急预案措施,提升对风险的遏制率。在日常工作中,铁路系统的供电员工要定期对铁路进行风险排查,同时定期召开风险排查例会,组织干部及作业班共同进行供电系统的风险研判,并对日常故障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及推导,找出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节点及发生的规律,为后期的风险排查工作提供参考。

2.3提升风险预警管理,安全处理供电故障

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要真实反应出铁路电力系统的本质问题与客观问题,这两者之间也是安全生产的主要要素,要全面遵循科学、可行的原则来完善风险预警细则,同时要将研究要素的各个方面纳入考虑范围,根据如实采集到的信息,来建立风险预警措施,并将供电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全部纳入风险预警措施中,以体现出该措施本该具有的实践性及可操作性。除此之外,如出现风险预警机制与铁路供电系统不同步的现象时,要积极补充、完善甚至改变风险预警措施,提升生产人员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控制,不断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确保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2.4加强设备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我国现代铁路是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发展基础的,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中的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铁路供电系统中。但在全面实现“三化”和“四预”等各项目标建设中,其设备信息智能化管理依然有待提高。因此,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提升设备智能化的应用率,通过全面实施设备监控、监测,来降低因供电系统故障而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同时通过远动系统操作来提升监控力度,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从而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将信息智能化全面覆盖到铁路供电系统的设备中。另外,要通过对铁路供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形成完整的数据监控中心、车间分析中心及车站调度指挥中心,为数据分析、处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基础。

2.5加强供电知识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

铁路供电系统相对来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体系中的每位员工都对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除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以外,也要通过后期的业务知识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工作态度及职业技能知识,更好地培养其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其对风险的判断能力及应对能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及技能测试,同时将测试结果与绩效挂钩,提升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不断的学习及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判断铁路供电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增强铁路的整体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铁路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对我国铁路尤其是电气化铁路系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未来的铁路事业发展过程中,电气化铁道逐渐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将电力的安全管理提升到铁路管理的首位,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智能设备化手段,不断地完善风险预警措施,有效实现铁路现代安全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永杰.铁路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研究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X3):226+228.

[2]李学森.现代电气化铁路供电安全问题浅析及有效防范[J].科学与信息化,2018(1):150-15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