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呼吸疾病及治疗

呼吸疾病及治疗合集13篇

时间:2023-12-20 10:44:57

呼吸疾病及治疗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62-02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病程较长,很多都是慢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1]。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穴位贴敷法是中医上一种重要的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可用来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文章对11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和护理的相关情况作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10例进行研究,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16岁。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45例,哮喘33例,过敏性鼻炎18例,肺气肿11例,慢性咽炎3例。本次所选病例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糖尿病患者、处于疾病发作期患者、孕妇。

1.2 治疗方法 入选病例均用“冬病夏治”疗法,采用穴位贴敷法,自制药膏,主要成分为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将其研成粉末,然后用稀释的姜汁做成膏状,每次取2g,先将患者背部的汗液擦干,保持背部皮肤清洁,因为腧穴是内脏主要的经气输注之处,因此要对腧穴按摩数秒,当患者感到麻、酸、胀的时候,将药膏敷在患者双侧心俞、肺俞、膈俞上。贴敷时间为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连续治疗3年。

1.3 护理方法 ①贴敷前护理:在穴位贴敷之前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的机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明确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在治疗中会出现局部热、麻痒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水泡,让患者对此有心理准备。②贴敷护理:在整个操作中医护人员要坚持无菌操作,对患者病情密切监视,尤其要防止患者受凉。对于老年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耐药性较差,在贴敷中应该严格全面考虑这些因素。③贴敷后护理:药膏贴敷后患者局部会出现烧灼感,如烧灼感非常明显,直接取下药物即可,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贴敷部位烧灼感明显,出现水泡,要告知患者不能用手抓挠,小水泡切忌弄破,要让其自行吸收。当水泡直径过大,需要做特殊处理,首先要对局部消毒,然后采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中的渗液吸出,最后将止痒粉和湿润烧伤膏直接涂到上面,3-4d后痊愈。皮肤愈合后早期会有色素沉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色素会逐渐消退,不会留下瘢痕。④生活护理:在药膏贴敷过程中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1个月内禁烟酒,禁止进食辛辣、生冷的食物。在贴敷4-6h内不宜洗澡,局部不用肥皂。患者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感冒。

1.4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在冬季仍有发作,但发作次数减少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为无效。总的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本组110例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显效54例,有效48例,无效8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2.7%。8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主要是未坚持治疗。

3 讨 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冬季发病较多,主要与气候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多数患者症状冬重夏轻,这部分患者属于阳虚性体质[2]。因此,治疗时间应该以夏季为宜,需要通过春夏养阳,改善患者阳虚体质,让患者阳气充沛,恢复到健康状态。在本组研究中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对患者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使患者经络畅通,气血调和。此种治疗方法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了对患者肝脏以及胃肠道的刺激,药物作用能充分发挥[3]。贴敷时间选择在三伏天,主要是因为三伏天是1年的阳中阳,而午时是1天中的阳中阳,在这个时候人体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贴敷药膏后,药物会通过穴位、经络等渗透到体内,产生较强的作用。

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过程中,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优质的护理工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而且能通过合理的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诱发因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2

关键词:呼吸内科疾病; 临床特点; 治疗;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51-02

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与此同时,呼吸内科疾病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也使得呼吸内科疾病的救治工作变得更加棘手。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救治,首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新特点进行分析。

1 对呼吸内科疾病出现的新特点的分析

传统的呼吸内科疾病是由于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病理简单,医治也相对简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不降反升,并且出现一些新的复杂的特点,给呼吸内科疾病的医治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1.1 发病时间快: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呼吸内科疾病呈现出发病时间越来越快的特点。使得救治时间大大缩短,尤其是一些突发的新型疾病,留给工作人员研究病理的时间越来越短,甚至会出现病理研究清楚之前就错过了一致的最好时期。而发病时间越来越快,也可能会造成患者就医之前就错过了最佳医治时间。

1.2 发病原理更加复杂:

当代社会,引发呼吸内科疾病的不再仅仅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因素也可能是引发呼吸内科疾病的关键因素。2004年8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接收了12名高烧为主的患者,经医院诊断这12名患者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经过调查,这些患者患病的原因是在同一家没有卫生执照的游泳馆游泳。这也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当代社会呼吸内科的病发原理不再仅仅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许多社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呼吸内科疾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救治的难度。

1.3 更容易复发:

传统的呼吸内科疾病,是一种简单的,易治愈的生活疾病,并且不易复发,但是目前环境条件恶化,人类身体的抵抗力变差,呼吸内科系统的疾病更容易反复发作。在工业区,人口密集区域,空气质量差(雾霾天气严重,空气含尘量高等)地区,复发率更是高出了普通地区。疾病的重复发作使得病人服用大量的类似的药物,导致病毒或者是细菌抗药性增强,甚至会产生变异细菌,而且发病间隔越短,服药量越大,变异后的细菌越棘手,甚至会衍生出新的类型的疾病,增加了医治难度。

1.4 并发症状增多: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明显感受到呼吸内科疾病的并发症增加许多,并且不局限呼吸系统,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治更加复杂化。上呼吸道感染是生活中的常见病,每个人每年恐怕都会感冒几次,但是如果治疗不当的话就会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结膜炎、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病原体经过鼻泪管、耳咽管、淋巴组织等周围组织时产生并发症),败血症,变态反应性疾患。并发症会严重削弱单一治疗方式的功效,使得在医疗过程中不得不采用复合式的医疗手段,但是目前在我国行之有效的复合式医疗手段仍在探究之中。病人只能接受单一的治疗方式,而这种治疗方式不仅会耽误大量的时间,还会耗费大量的医疗费用,增加家庭负担,最重要的是对病人的心理、身体造成痛苦。

2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面对日益复杂的呼吸内科疾病症状,为了提高呼吸内科的救治效果,笔者简单总结一下在治疗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1 把握病理,对症下药:

虽然现在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时间越来越快,在医治的黄金救治时间之前把握病理也越来越难,但是医疗人员在医治之前仍需仔细分析病理,找到病发根源,对症下药。有些医生在患者的症状既像A病又像B病的时候,武断判断,粗暴医治,往往会延误医治的最佳时间,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为了能够及时把握病理,应该做到以下要求:首先医生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医德,使得医生能在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下准确的把握病发原理;其次,医院要有良好的设备。良好的医疗设备有利于缩短病人的检测时间,更加准确的把握病理;最后必要时要进行专家会诊,用最专业的团队做最专业的判断,挽救病人生命于旦夕。

2.2 定期复诊,确保痊愈:

针对呼吸内科疾病易复发的的现状,应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直到确保病人完全康复。而复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首先,对病人上一阶段的治疗效果的检查;其次是检查患者病情的新情况,看看是是否存在变异病毒或者细菌,一旦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从萌芽阶段根治,以达到彻底医治的目的。

2.3 重视对并发症的防治:

在医治的过程中,增强对并发症的防治工作也是重中之重。针对目前尚没有效果好,副作用低的复合式疗法,在采用单一医疗方式的时候,更要注重对并发症的防治。如果可以扼杀于萌芽阶段是大家都乐于见到的效果。但是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应该要及时医治,不要忽视,对于并发症较多的患者,分层次的医治,先医治症状比较轻的,再医治严重的,但在医治过程中要保证严重的并发症状不会恶化。在医治过程中切记贪急贪快,笼统治疗。在用药时更不可能为医治多种并发症而大量用药,造成药效相互作用,或对患者身体产生危害,或使药效减弱,得不偿失。

2.4 加强临床医学与基础学科的结合:

临床医学和基础学科是相互作用的学科,加强临床医学与基础学科的结合,是为了得到更精确地数据、理论支持,不断验证治疗方法的准确性,从而使广大医者对呼吸内科疾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呼吸内科疾病的治愈更加精准,把握最佳治疗时间。

3 结语

目前我国的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之路仍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医者深入研究,不断研发新药,好药,确定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案,造福广大患者,那今天笔者抛砖引玉目的也就达到了。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3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19―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就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48-76岁,平均58±4.37岁,病程11-26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紫绀、活动无耐力等表现。

1.2方法

常规治疗祛痰、平喘、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的基础上予以加用呼吸机经鼻翼或鼻面罩进行治疗。采用鼻面罩法,模式S/T,吸气压(IPAP)8~20cmH2O,呼气压(EPAP)4-12cmH2O,呼吸频率10-12次/min,氧流量5-8L/min,维持Sp02在90%-95%,通气后30min~lh内给于急检动脉血气分析,监测观察各种血气指标。

1.3效果判断

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胸闷、气短、发绀、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SaO2升高。

2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58例通气量显著改善,患者pH值恢复正常,PaO2显著上升,PaCO2显著下降,顺利脱机。3例病情加重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例高龄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 护理

3.1护理

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选择卧位、半卧位、坐位等、但要使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头略后仰,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护士可协助病人翻身并取舒适,不会影响无创正压通气[2]。

3.2面罩的护理

根据病人面部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面罩,调节固定带的松紧度,观察病人使用面罩情况。松紧度以病人舒适又较少漏气为宜,过松会造成漏气,过紧会造成鼻面部的受压,引起皮肤破损,可采取垫少量薄棉垫于鼻梁处。

3.3心理护理

由于COPD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体质较差,加上对呼吸机缺乏认识,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而拒绝治疗[3]。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主动耐心的向患者询问有什么要求,通过患者的手势来体察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烦躁情绪,避免由于患者的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导致的病情变化,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合作,以战胜疾病

3.4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机械通气是至关重要的[4]。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应鼓励患者主动咳痰,尽量采取有效排痰措施。如:让患者用力咳嗽、咳、痰或给予拍背、雾化吸入等,促进排痰。对于痰液黏稠者,指导其多饮水,加以氧启动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也可予以药物治疗,帮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5并发症的护理

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陪伴患者,使其能尽快的配合治疗[5] 。指导患者吸气时尽量闭住双唇,避免张口呼吸,防止腹胀的发生,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

3.6支持治疗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很高,加上病人咳嗽、咳痰,消耗体内较多水分及蛋白质,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但需避免糖分的过多摄入,因为过多摄入糖使二氧化碳产量增加,加重呼吸衰竭。每日补充2500~3000 ml的水分,可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故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饮食的爱好,合理安排饮食。

3.7撤机护理

由于COPD病人本身存在不可逆的病理生理改变,上呼吸机后发生撤机困难最多,平均撤机时间最长。若病情好转应及时撤机,停机前向患者讲述撤机的必要性,消除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心理,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治感染。平时注意增加营养,适当体力活动,以提高免疫力,避免受凉感冒,防止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若为吸烟者应劝其立即戒烟。

4 讨论

无创正压通气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方便安全,能有效降低PaCO2,升高PaO2,增加肺通气,避免气管切开或插管的创伤性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护理人员要掌握其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瑛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 理体会[J].中外医疗,2008(1):2O-21.

[2] 潘淑潋,石爱丽.COPD行间歇性无创正压通气4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594.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4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进展和治疗期间容易并发呼吸衰竭, 且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1], 本次研究通过Meta分析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 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有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类型:研究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 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 且为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等类具体科学的诊断标准[2]。干预措施:研究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为单纯西医治疗。

1. 2 方法 对Cochrance、OVID、Pubmed图书馆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 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8月。检索工作不限制语种。

筛选出的资料由2名专业评价人员独立分析试验、提取资料与数据, 发生意见分歧则进行讨论或由第三者判定。查找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随机对照研究[3]。

1. 3 数据处理 筛选出的研究数据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所有纳入的资料数据均进行异质性检验, 显著性标准为α=0.10。资料数据见无异质性通过固定效应模型FEM检测;有异质性的数据通过随机效应模型REM检测。分类数据检测结果使用95%CI、OR表示, 95%CI及WMD表示连续型变量数据检测结果。

2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502例患者,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6.97%、19.57%, OR=0.31(95%CI=0.18~0.56)、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为临床常见、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患病后有气流受限进行性加重的现象,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 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4]。

为了解近年来国内外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本次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联合Meta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多个数据库文献资料进行了筛选和检测分析, 研究最终共纳入了10篇文献中10项相关随机对比试验, 主要对研究中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VAP患病率以及病死率数据信息进行了检测分析, 通过对上述3项指标的分析对比, 客观了解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相对于单纯西医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5]。研究分析的结果显示,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各方面更加安全有效, 虽然中医与西医的治疗理论以及药理特点、临床效应不尽相同, 但临床上两种疗法可相互协同作用、产生极佳的临床效果[6], 在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规范治疗, 可有效调理通气作用及血气功能, 效果显著[7]。本次研究结果为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工作科学开展。

参考文献

[1] 夏艳,王宏星,邵少英,等.低糖高脂肪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36(10):1274-1276.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 2013, 36(4):255-264.

[3] 韩云,张燕,谢东平,等.中医调肠法配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8):814-818.

[4] 沈景昊.COPD合并呼吸衰竭经无创通气治疗61例的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2,28(1):52-53.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5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一种能够预防以及治疗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主要呈现进行性发展,并伴有气道以及肺部对于有害颗粒或者气体产生慢性炎性反应增加[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可分为急性加重期以及稳定期,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症状、慢性咳嗽、气短或者是呼吸困难等,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本次研究中针对病患临床使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之后,病患缺氧情况出现显著好转,心率以及呼吸频率都有明显改善,气促症状得到减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患100例,年龄范围60-73岁,平均63.5岁。其中男53例,女47例,患COPD最长时间为39年,最短时间为3年,COPD判定标准与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指标相一致,所有病患在住院时都有显著的低氧血症症状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当中12例病患处于昏迷状态,有谵妄、躁动情况者45例,嗜睡病患43例,所有病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率平均120次/min。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 对所有病患持续进行低流量氧气吸入,注射抗感染药物,静脉进行糖皮质激素注射,解痉、祛痰平喘等操作,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使用机器之前,需要消除病患内心恐惧情感,使病患最大程度地放松,根据病患的脸型选择大小合适的面罩或是鼻罩,根据病患实际生理情况适当调整呼吸机频率,呼吸频率大约14次/min,等到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能够适当增加氧气流量,调整为2升/min,通气时间持续1天至6天不等。详细记录病患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症状与生理变化等等。

1.2.2 护理 心理护理:因为COPD病患有较长的病程时间,并且自身体质不佳,经常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形。所以,病患对疾病治疗信心不足,常常出现消极怠慢等情绪。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需要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向病患以及病患家属介绍治疗的具体内容。和病患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使得病患能够充分相信医护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积极与医护人员协调配合。观察病情:仔细观察并且详细记录病患的神情状态,呼吸频率与深度等。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患经常会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的情况,病患经常神志清醒,但反应却跟不上心智显得相对迟钝。如果有神志不清、梦语等临床症状时,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最先判断,判断症状发生原因,将判定的结果及时告知医生[2]。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

2 结 果

100例病患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分析结果数据差异明显,病患在治疗前的体内酸碱值、动脉血氧分压比治疗之前有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分压因为明显下降,容易造成患者缺氧,引发新陈代谢失常以及心率紊乱情况[3]。治疗过程中尽早使用机械通气能够显著降低酸中毒以及缺氧情况。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需要在旁加强监督操作,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数据,避免出现人机对抗以及造成人体对机器的过分依赖。一旦病患身体好转之后,需要培养锻炼病患自主呼吸的能力,尽早地撤离机器将机械通气的最大治疗功效发挥出来[4]。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患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护理操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病患保持良好顺畅的呼吸,良好改善病患的心肺通气功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感染发生,并且适当地进行低氧治疗,改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有效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5]。在本次研究中,100例病患治疗前后的身体指征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显示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治疗当中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忠,沈策,顾杰.序贯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COPD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2(04):159-160.

[2] 杨铮,杨玉萍,赵芝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21(13):247-249.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6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75-01

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最终发展的一种终末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发生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呼吸衰竭,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会导致患者的气道受限,正常通气和呼吸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氧分压升高和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死亡[1]。为了探讨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44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1~76岁,平均56.78±10.2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1~12年,平均4.37±1.27年;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0~77岁,平均55.93±11.64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1~13年,平均4.52±1.4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祛痰治疗,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并且伴有较多痰液时,则需要帮助患者排痰,严重的患者给予吸痰治疗;解痉治疗,给予患者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吸氧治疗,给予患者常规的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每日四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

1.3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组。显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疾病有明显改善,包括肺部音以及咳嗽等,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均明显改善,患者未再发生呼吸衰竭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患者无并发症;有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疾病有一定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均有所改善,患者未再发生呼吸困难,患者无并发症;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均无明显改善。显效和有效例数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饱和度(Sa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 X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22例患者中,显效9例,占40.91%,有效10例,占45.45%,无效3例,占13.64%,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22例患者中,显效7例,占31.82%,有效8例,占36.36%,无效7例,占31.82%,总有效率为68.1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2)。

2.2 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WBC计数、HR以及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以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病情继续恶化为主。传统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治疗,吸氧治疗,解痉治疗等,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治疗效果仍然并不理想。最佳的治疗方案是需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原体进行治疗,常见的病原体主要包括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厌氧菌等[2],通过对病原体的有效抑制,才可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莫西沙星是对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厌氧菌具有强效抗菌性的广谱抗生素。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原发病的病原体,从基本上对疾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控制病情的常规治疗,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3]。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WBC计数、HR以及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SaO2以及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操作比较简便,无法特殊的设备,因此,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中使用。

综上所述,使用莫西沙星雾化吸入与常规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7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时,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往往不理想。近年来,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日趋增多[2-9],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2年35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本院住院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5~82岁,平均(68.51±7.11)岁。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5~84岁,平均(71.89±9.62)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诊断标准[10]。全部患者均神志清楚,有明显的喘息和呼吸困难。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气分析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予积极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祛痰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并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使用美国伟康BiPAP呼吸机,采用S或S/T模式,吸气压10~20 cm H2O,呼气压4~8 cm H2O,吸氧流量2~

10 L/min,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吸气压、呼气压及吸氧流量,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治疗过程中允许患者短时间内暂停无创呼吸机治疗,进行咳嗽、排痰、饮水、进食等活动。通气时间5~7 d,通气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神志、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定时复查血气分析。

1.3 疗效判定 于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外周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指标,根据患者自觉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喘息、呼吸困难、紫绀等消失,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干、湿性罗音消失,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2)有效:喘息、呼吸困难、紫绀等消失,自觉症状有好转,肺部干、湿性罗音明显减少,动脉血气有所改善。(3)无效: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以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29,P

2.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72 h后的PaO2、SaO2值增高,PaCO2值下降等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总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总住院时间为(14.94±3.51)d,比对照组的(17.37±4.81)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导致肺功能明显受损。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时,患者可表现严重喘息或呼吸困难,甚至可出现嗜睡、昏迷以及死亡,常规单纯药物方法治疗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因此,在常规控制肺部感染、解痉平喘及化痰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及时进行呼吸支持治疗,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无创呼吸机问世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11-12],显示出对呼吸衰竭治疗的优势,大大减少了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几率。无创呼吸机是通过鼻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正压辅助通气,通过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同时可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从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起到治疗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29,P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方法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组能明显缩短总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且无创呼吸机具有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医疗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适应证,对于痰多,痰液引流不畅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及时排痰处理,无创呼吸机治疗疗效不佳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参考文献

[1]唐业红.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4):168-169.

[2]徐利剑.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药物治疗无效时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581-1582.

[3]高卫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5):115-116.

[4]张立文.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30(5):54-55.

[5]孙岚英.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01,2220.

[6]鲁芬,杨炯.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82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1):3405-3406.

[7]刘英.不同时相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43-44.

[8]王利玲.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西南军医,2011,13(2):212-214.

[9]何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5例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2):160-161.

[1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8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72

1 猪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是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多发于秋末、冬季、春初季节,危害性非常大,尤其是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何防治猪呼吸道疾病成为养殖业普遍关注的问题。猪呼吸道疾病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对病原微生物不同,其引起的疾病也不一样,此类传染性疾病很少由单一的传染因子引起,通常发生于环境应激(猪群过度拥挤、通风不良、温度过低等)和多种传染因子的相互作用。常见的猪呼吸道疾病有猪流行性感冒、猪气喘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肺疫、猪伪狂犬病等。猪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感染的疾病种类不同,具体的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各种猪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比较相似,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如何诊疗不准确极易导致大批猪死亡,不仅会给猪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做好猪呼吸道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在以往的猪呼吸道疾病治疗中,多依赖于实验室检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2 野马追克喘散

野马追是生于湿润山坡、草地或溪旁的一种中药材,性平,味苦,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是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野马追中的黄酮类成分用羧甲基纤维素配成混悬液,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10%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能使白细胞增加、血压下降,并抑制腺体分泌。野马追克喘散的药物成分包括桔梗、连翘、野马追、黄芩、甘草等,均为纯中药制剂,药物副作用小,在止咳平喘、 清热解毒等方面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另外,野马追克喘散药性稳定,药效维持时间长,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蔓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3 野马追克喘散治疗猪呼吸道疾病

本研究以当地某养猪场180头呼吸道疾病感染病猪为研究对象,180头猪均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差等症状,均被确诊为猪呼吸道疾病,且均实验要求,症状典型、自然感染。将180头病症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60头。A组病猪均给予野马追克喘散治疗(早、晚灌服1次),B组病猪均给予金花平喘散治疗(早、晚灌服1次),C组病猪均给予泰乐菌霉素治疗(每天肌肉注射2次)。3组病猪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期间密切关注病猪的病情变化。治疗结果显示,3组病猪经治疗后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差等有所减轻,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将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差等疾病症状明显改善以及停药物一周后无复发视为有效,其中A组病猪的治疗有效率为98%,B组病猪的治疗有效率77%,C组病猪的治疗有效率为42%,A组病猪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由此可见,相对于金花平喘散和泰乐菌霉素,野马追克喘散治疗猪呼吸道疾病的疗效更显著,该结论与许静、朱仁民等人[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近几十年来,猪呼吸道疾病在国内外范围内频繁爆发,传播迅速,往往引起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发展,是养猪业疫病防制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呼吸道疾病可由病毒、寄生虫、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并在各种环境作用下爆发,由于感染的病原体多在2种以上,所以又可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人畜均可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为了避免发生接触性传染病,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进行防治,以便将损失降到最低。野马追克喘散是目前用于治疗猪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杀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药物成分为多种纯中药,副作用小,能够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本研究中3组病猪的治疗效果显示,野马追克喘散的治疗有效率最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金花平喘散和泰乐菌霉素,可见野马追克喘散治疗猪呼吸道疾病整体效果理想,实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9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c)-010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患者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憋闷、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常呈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下降,最终演变为呼吸衰竭,其中以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本方法安全有效,但其有效性与护理人员的操作经验与密切观察息息相关。近年来,本院呼吸内科针对本病患者采取了规范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其中,男65例,女31例;年龄48~85岁,平均(68.4±3.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PaO2均50 mm Hg。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氧流量为1~2 L/min,每天持续时间不少于15 h[2]。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给氧方式的选择及护理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呼吸机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吸机。首先嘱患者取舒适位,以半卧位或坐位为宜,为患者选取并佩戴合适的面罩,检查松紧度,防止过紧引起患者不适或过松导致漏气。合理配置并调整呼吸参数,嘱患者适应5 min左右,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给氧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4]。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氧时一定要注意持续低流量给氧,因为此类患者的呼吸状态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3],若给氧浓度过高,血氧浓度迅速上升,低氧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迅速下降,可使患者的呼吸受到抑制,通气功能状况恶化,严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另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嘴呼气的方式保持呼吸均匀,吸氧的同时进行缩唇呼吸,使肺内气体缓慢均匀地呼出,最大程度地减少肺内残气量,保证有效通气量,改善通气状态[5]。

1.2.2 呼吸道护理 嘱患者定时咳嗽咳痰,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并拍打其背部,促进痰液排出[6]。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以利于痰液排出。对咳痰困难者可给予吸痰器、祛痰药物或雾化吸入促进咳痰。及时观察患者咳痰的色、量、质的变化,如痰液黄稠或有血丝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2.3 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无创正压通气因给氧量大、持续时间长、气体干燥,患者多有口舌干燥感,应嘱患者多饮水,并保持口腔清洁。部分患者应用呼吸机时张口呼吸,致使消化道吸入大量气体,导致胃肠胀气[7],护理人员应及时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嘴呼气,同时嘱家属或患者自行按摩腹部,促进气体排出,必要时给予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呼吸机的面罩较重,长时间使用会压迫面部,可在受压部位垫纱布以减轻压迫,压迫部位皮肤受损者给予护肤霜酌情处理。吸入性肺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低但致死率较高,多因患者误吸入呼吸道分泌物或胃容物所致[8]。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观察,督促患者多排痰,对痰量较大及排痰困难者应及时给予吸痰器协助排痰。

1.2.4 心理护理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解决患者的疑惑,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患者的全力配合。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及治疗后72 h的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 h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及PaC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72 h后观察指标进一步改善。治疗后24、72 h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肺组织通气状态,提高血氧分压,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缓解患者病情,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是治疗本病重要的辅助措施之一[9]。本院呼吸内科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辅以规范护理措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24 h后患者的症状即得到有效改善,72 h后各项观察指标进一步好转,与一般护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4):444-445.

[2] 王仁霞,孙敏,王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1):120-122.

[3] 王春兰,仇中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176-177.

[4] 陈玉玲,邵华军,张文辉,等.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治疗[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12):893-895.

[5] 李青,东燕,赵婷.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78-79.

[6] 张伟兵,田欣燕,张慧,等.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危重病急救学,2008,20(10):601-603.

[7] 蓝伟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18-19.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缩写为COPD,该病症状表现为咳嗽、胸口闷、呼吸困难等。COPD 属于呼吸系统性疾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1]。导致患者出现COPD 疾病的原因包括支气管哮喘、长期吸烟以及气道高反应,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针对COPD 稳定期呼吸肌疲劳,通常采用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以及氧疗等西医治疗方法,而对于中医治疗方法的运用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医方法对COPD 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我院针对39 例COPD 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经过有效统计发现该治疗方法效果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有7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其中女性28 例,男性50 例,年龄44~79 岁,平均年龄(65.3±4.5)岁。按照患者到我院进行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两组患者在就诊时间、病症表现以及身高体重等临床资料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结合氧疗,然后采用呼吸机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设定患者呼吸时间为1∶3 或者是1∶2,进行3 次/d,治疗坚持10~15min/次。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行中医方法治疗。采用中药配方进行治疗,配方包括柴胡10g、麦冬12g、人参15g、升麻10g、白术12g、茯苓15g、山药15g,加上20g 桑寄生。加水煎熬,1 剂/d。配合姜灸方法治疗,首先取足三里穴位、肺腧穴位、气海穴位以及关元穴位进行姜灸,然后选取膻中穴位、肾腧穴位、脾腧穴位以及定喘穴位4 个穴位进行姜灸,在姜灸过程中每个穴位确保4~5 壮,1 次/d。完成姜灸,给予虚喘膏穴位贴,敷贴经过姜灸的穴位。该虚喘膏采用含有细辛、山药、补骨脂、党参、黄芪、白术以及黄精等药材,将该药方研磨成粉末状,配置成虚喘膏,将其敷贴在隔姜灸穴位上,贴1 次/d,持续3~6h/次,2 个月为1 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t 检验,以P

1.4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①无效:患者哮喘、咳嗽症状以及咳痰情况均没有出现好转,或者病症加重。②有效:咳痰、咳嗽以及哮喘症状出现改善,基本能生活自理。③显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相关病症得到显著改善。④治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哮喘症状、咳嗽症状以及咳痰症状彻底消失。

二、结 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 显著优于对照组(61.54%),详细数据如表1 所示。

三、讨 论

3.1 疾病及病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疾病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疾病多发人群为老年群体。COPD 疾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通常因为身体营养不良造成呼吸肌组织出现异常,从而出现一系列病症,比如咳嗽、咳痰。所以,治疗COPD 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一个关键就是帮助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促进身体吸收更多营养。COPD 患者通常因气道阻塞、低氧血症导致机体出现呼吸肌疲劳,进而出现呼吸气短症状。COPD 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呼吸肌疲劳。呼吸肌组织在超负荷情况下,收缩力逐渐下降,从而出现呼吸肌疲劳情况。

3.2 中医方法分析

COPD 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身体消瘦、腹胀、气短、呼吸困难、咳痰等病症。医学研究者认为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脾主肌、呼吸肌有一定联系,所以采用中医配方治疗因脾气虚出现的血瘀痰凝等病症[3]。该中药配方中含有人参,能滋补元气,改善膈肌收缩力,消除病症。采用麦冬配合人参能起到控制因过氧化物、氧自由基而产生的一些特殊物质,改善膈肌疲劳。结合隔姜灸治疗能帮助益气健脾,纳气补肾。针灸方当中,增强腧穴的作用,选取穴位为足三里、气海、膻中、脾俞。以上穴位均有健脾益气,补肺利气,补肾纳气的功效。虚喘膏组方中有健脾益气,补肺益肾,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分。腧穴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有放大作用。药物经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利用的同时,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而产生效应,同时达到增加药物与穴位的功效。

我院将78 例COPD 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基本西医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的对照组。中医方法治疗可以调节患者体内营养状态,提高身体抵抗力。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2.3%,治愈11例,显效23 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1.54%,治愈3 例,显效5 例。中医综合治疗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治愈优势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且方法简便,治疗费用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采用中医方法结合西医方法治疗,疗效显著。中药配方治疗可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病症,改善新陈代谢,提高患者消化吸收功能,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症状,从根本上改善病症,促进疾病治愈。

参考文献: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11

[中图分类号] R563.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c)-04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发作常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使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已逐渐增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来我院的56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61~79岁,平均68.9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58~78,平均66.8岁。两组患者主要表现均为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1]诊断标准,并依据血气分析做出呼吸衰竭的诊断。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病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呼吸兴奋、支气管扩张,以平喘、祛痰、激素、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1.2.2 试验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应用美国伟康公司BiPAP vision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疗法,选用合适的国产硅胶膜口鼻面罩,通气模式设为同步/时间(S/T);备用呼吸频率为13~18 次/min;吸气压(IPAP)为8~12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压(EPAP)为3~6 cm H2O;吸入氧浓度(FiO2)为30%~60%;氧流量为4~8 L/min;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调节参数,若患者病情稳定后则根据血氧饱和度情况逐渐下调参数。BiPAP呼吸机通气时间:每天1~3次,每次3~6 h。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R)、心率(HR)、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变化。

1.4 疗效标准

有效: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改善,意识精神好转,动脉血气分析示pH值正常,辅助呼吸肌动度减轻,呼吸频率及心率较前减慢,PaCO2和PaO2恢复至稳定期水平,SpO2增加[2]。无效:血气分析无改善,或出现意识障碍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数据以(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比较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有27例经过NIPPV和综合治疗后好转出院,仅1例患者因心衰加重应用NIPPV无效,改用经鼻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与通气前比较,#P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继而出现PaO2下降及PaCO2升高致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但需要行气管切开或插管,给患者造成痛苦和创伤,难以被患者及家属接受,且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989年有研究指出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以来[3],NIPPV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NIPPV一方面可通过正压通气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减少呼吸肌做功;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外源性PEEP来对抗内源性PEEP(PEEPi),防止气道过早闭塞,增加二氧化碳排出,改善氧合[4]。合理的操作方法是使用NIPPV的关键,操作中要避免漏气,首先从低压力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辅助吸气压,并采用有利于降低PaCO2的方法,从而提高NIPPV的效果[5]。临床观察结果表明NIPPV纠正缺O2及CO2潴留,但其通气效果不如机械通气稳定,如出现以下情况:①治疗后2 h内呼吸困难无缓解,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指标无改善或恶化;②出现呕吐、上消化道出血;③气道分泌物增多,排痰困难;④出现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等,应及时终止正压通气,改用气管插管通气,以免延误治疗时机[6]。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

[2]郭万库.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070-1071.

[3]Ambresino N.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Eur Reapir J,1996,9(6):795-807.

[4]杜春华,成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08-1009.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1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1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64-02

慢性阻塞肺疾病是一种常见临床慢性呼吸系统性疾病,由于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所致。患者需要借助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呼吸,病情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无法正常进食而营养不良,引起病情恶化并伴有其他器官衰竭现象的发生。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发病率明显增加,我院选取6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方案及常规治疗辅以营养干预方案,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确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8岁,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60例患者中,25例患者为支气管哮喘,20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15例为其他肺部疾病。60例患者均有呼吸衰竭症,以机械通气方式维持正常呼吸。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药物,采用常规吸氧、机械通气,提高呼吸功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辅以营养干预,摄入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配合常规治疗。

1.3效果评价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分别测定肺功能指数及营养指数,一个月后再次测定两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其中营养指数测定主要包括患者体内血清蛋白数量及体重,参照相关部门营养指数规定实施测定。

1.4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统计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技术,均数标准差和x2数据检验处理方式。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数变化比较见表1。

实验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呼吸衰竭病况及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辅以营养干预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提高患者肺功能工作效率,增强疾病抵抗力,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又称之为慢阻肺(COP,是一种不可逆性呼吸气流受限的慢性疾病,病情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以控制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位主;患有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要注意避免患者肺功能及其他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衰竭。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进食受到影响,营养摄入量受限,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增多,机体需求量增大等原因,出现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呼吸肌的正常运作功能,降低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几率,导致病情恶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摄入方式,增强营养干预,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促进肺功能恢复,保证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辅以营养干预方式,使得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血清蛋白、肺功能等指标都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干预要以口服营养为主,应用静脉补充支链氨基酸、脂肪乳剂,促进蛋白质的维持,降低蛋白质分解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呼吸负荷,帮助其体重恢复正常。

总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营养干预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身体免疫状况,改善肺功能工作状况,有效避免呼吸肌萎缩。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提供不同的营养干预方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呼吸疾病及治疗篇1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5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为呼吸道死亡率最高疾病之一[1]。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对AECOPD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和改善通气功能、避免呼吸衰竭加重;减少住院病死率[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48-76岁,平均68.5±4.3岁。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符合:①呼吸困难;②pH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失衡,并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3L/min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采用S/T模式,吸气相的压力10cmH2O,渐增加到12-25cmH2O,以患者自觉舒适为止。呼气相压力保持在4-6cmH2O。调节氧浓度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以上。持续面罩机械通气,病情稳定后,以临床症状缓解、动脉血气稳定、停机及停用静脉药物作为治疗结束。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呼吸频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好转,但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观察组患者pH值、PaO2、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AECOP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危重症,也是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AE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呼吸肌疲劳,AECOPD表现为高气道阻力、高功能残气量(RFC)和高呼吸功耗等特点,高气道阻力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形成造成呼吸机疲劳,呼吸功耗增加。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病情复杂,增加了死亡率。临床上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解痉及呼吸兴奋剂治疗,疗效多不满意[5]。

BiPAP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支持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有助于气体进入通气不良的肺泡,扩张外周闭塞的小气道,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同时持续的气道正压克服气道阻力和呼吸系统的弹性阻力,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而减少吸气作功,使呼吸肌疲劳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的肺泡通气量,改善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达到改善通气和换气的目的[6]。

本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梁耀斌,王丽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6):104-106.

[2] 秦北宁.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246-2247.

[3]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指南(2007)[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4):350-3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