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9 15:24: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61-01
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大医院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三级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现出来。我院目前为三级乙等宗合性医院,住院病人持续不下1800人,去年以来已实行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运作。各临床科室均已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普遍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近年来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强化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环节和流程。专科护理中,良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帮助护士掌握更好的护理病人的方法,同时可以使患者更好的了解病情,并且采用更加科学适当的方式对病情进行调养。在健康教育的路径展开过程中,护士长起着主要的作用,其正确的管理方式和对策至关重要。本文就对病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教育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1 加强健康教育路径的推广
健康教育路径在病区的开展,对护士提高护理质量,加快病人的康复质量和速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护士与护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差距,其对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甚相同,所以要大力推广健康教育路径管理。
1.1 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路径管理运行意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主观能动的作用,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是加强健康教育在病区中的应用是最基本的方式。由于在目前的大多数医院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护士人员不足以及质控和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全面的对患者进行监控和治疗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护士长应该针对健康教育在不同阶段的需求,组织护士们参加关于健康教育路径的讨论会、实现在健康教育路径前病区和护理部组织护士动员大会、在实施后组织经验交流会。在以上会议的召开、讨论中,加强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会议上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才能使健康教育路径的意识深化到每个护士的心中。
1.2 加强护士健康教育路径教育:要想在病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展开健康教育,除了提高护士的主动意识之外,护士长还应该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首先要做到不断更新现代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定期培训,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之前组织护士们学习关于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重点培训其理论知识。以病人为中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端正工作态度,并且在培训中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优秀护士进行辅助护士长的工作,在展开路径在病区中的应用方面起带头作用。其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关于健康教育路径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护理查房,不但能够使低年资的护士学习到健康教育路径的相关知识,更能够使中高年资的护士巩固宣教能力。除了加强对护士们关于健康教育路径在知识方面的教育,提高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护士能够掌握巧妙地方法,及时的、恰当的沟通,才能得到更大的效益。
2 实现护士健康教育路径措施
在护士们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意识,对健康教育路径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以后。要想更好的实现健康教育在病区中的广泛应用,就要恰到好处的将具体措施落实下去。
2.1 科室分组:为了能够保证健康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具有连贯性,通常要把科室的患者分为两个大组,每组患者为15-20人,请两位护士各分管一组,每天上班提前10分钟,检查好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情况和护理记录。这样才能够连贯的掌握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在下一步的检查中中能够心中有数。
2.2 每日评估:为了避免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中的盲目执行现象,护士要在每天都对其掌管的患者进行其宣教需求方面的评估。主要评估的是患者需求和接受能力,在评估中也要检查患者对前一次教育的接受情况,如果存在着不足要及时进行再教育。如此反复,直到患者对健康教育理解,并且熟悉掌握,从而在患者的“知”、“信”、“行”中体现健康教育的成果。
2.3 配合需求:不同的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病患情况和自身素质不同,其对健康教育路径的需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宣教护士要做到配合患者的多样需求,提供灵活的宣教形式。如制定健康宣传专栏、张贴应用输液注意事项宣传单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录像、电视、讲座等宣教形式,对于病情严重又经常更换家属的需要陪护的患者,就要采用图片或者文字的形式来交代。
2.4 组织学习:经常性的组织护士进行以健康教育的路径为主题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每月一次最佳,先让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强的护士带头学习,率先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后,再帮助资质稍差的护士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其次在学习中,护士之间互相点评、集思广益更能够帮助学习。
3 结语
健康教育路径在病区间的应用能够较好的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治愈过程中的须知,并且密切配合治疗。对于健康教育路径的开展需要有较好的管理措施,不仅要提高护士自身的意识和素质,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教育,使护士掌握更加牢固的健康教育知识,具备更加高效的健康教育能力,是对患者和家属最大的安慰,由此可见,具备高效的健康教育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Wuxi Huishan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actions Challenges and Reflections
214171 Wuxi College of Technology Health, Wuxi XIA Yu-Dong
[Abstract] With the medical model, disease spectrum, spectral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ath, and psychosocial and behavior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n increasingly grave threat. To meet the health needs of the peopl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health education is a function of the six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in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health resources. Community as people meet the physical, 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needs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unit for the person's socialization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has a significant role and impact. The community was dominated by mental disorders and more chronic diseases, high prevalence of health problems, but most of these problems and smoking, alcoholism, irrational diet,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unhealthy lifestyles. With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health,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led health education services, but can not satisfy the community needs of the mass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studies rur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and health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o conduct research for example Wuxi Huishan. Studies suggest that rural residents lack medical knowledge, health awareness is weak and unreasonabl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health education, primary health, the low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health education theoretical model behind the cause of affec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major factor.
[Keywords]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promotion Challenges and Reflections
自从现代健康教育思想19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我国健康教育学者和工作者们就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教育理论和工作方法。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全国统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和标准,各地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应用一般健康教育理论和原则,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不断摸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富有成效的健康教育手段。
根据对无锡市惠山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调查情况来看,经过多年发展,尤其在“非典”过后的发展机遇期,全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已有比较健全的网络,落实了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有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当前健康教育工作正由卫生宣教模式向教育促进模式转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全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区群众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宣传材料的制作与传播问题
惠山区健康宣传资料的来源主要依靠上级单位下发和本单位制作两方面,由于受工作习惯与利益驱动牵制,往往偏重于材料制作与发放等环节,相对忽视健康教育需求与资源分析、形势分析。材料制作与发放、信息传播与效果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过程,片面强调材料制作与发放带有盲目性,成本―效益比较低,且效果难以衡量。传播方式则多采用“知识讲座”、“村民大会”、“入户教育”等较为单一的“传播式”教育,对社区居民作为“需方”学习与渴望得到卫生保健知识的自主性及需求关注不够,故能真正走进老百姓家庭、农民既喜欢又实用的材料不多。人际传播多局限于利用乡村医生、妇女干部等少数传播者,调动的社会资源有限。对健康教育信息、技能与传播狭义理解为向群众传播卫生知识,其实动员与争取卫生服务的“供方”――社区领导与社会各部门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更为重要,传播知识应为社区自发的行动,而不应该是卫生部门主导的行为。
2、 机构网络不够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经费投入不足
区卫生部门在镇(街道办事处)没有对应的下设机构,卫生局下达工作任务到镇文卫助理,缺乏有力的工作机构支撑,因此,对于有关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只能与镇(街道办事处)协商解决,工作非常被动,村(居委)和单位也缺乏相对固定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健康教育队伍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对基层卫生人员开展的健康教育培训过于理论化,注重实用技能的培训材料不多,乡村医生普遍缺乏如何在基层开展健康教育的实用技能,不能适应健康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健康教育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工作经费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影响了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持续性,在缺少政府规范、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很难满足社区卫生保健需求的增长,从而构成了巨大的供需矛盾。
3、 依法管理不到位、管理职责难落实
目前,由于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及评价体系不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及社会各部门的职责任务不明确,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缺乏科学的评价与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工作质量难以提高。健康教育工作应由各级爱卫办和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负责业务指导。但从目前全区的情况看,各级管理职责没有很好的落实,爱卫办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建立业务主管关系,既不下达工作任务,也不给予经费,或只有任务,没有经费保证,工作难以开展。
4、 政府职能转变不及时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如在资金投入、政策导向、支持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应体现政府职能。目前,我区两级政府尚未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政府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目标管理。目前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依赖卫生部门,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还不够,工作局面难以打开。虽然卫生部门一直强调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性,但在实际工作计划与实施中,基层卫生人员因职能、观念、利益所限,往往自我封闭,工作力度比较弱。政府未足够重视和居民行为改变密切相关的健康促进政策以及环境的支持及配合。
二、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健康教育的效果慢且不明显
1、1健康教育着眼于行为习惯的改变,需要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而行为习惯作为长时期形成的动力定型,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改变,其变化需要一个逐步的渐进过程,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只能是缓慢的,而人们对远期的结果,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因此群众对健康教育的效果缺乏信心,行政领导也难得到政绩。
1、2目前健康教育面对的问题难度在增加。由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比例相对上升,当前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正逐步转变为预防控制慢性病。预防控制慢性病的行为措施,要比预防控制传染病的行为措施难得多。例如预防心血管病的控制体重、戒烟等措施,比预防肠道传染病的行为措施要难得多。在许多没有明确的主导措施的预防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是综合措施中的一种,是被迫采用的一种手段1。
1、3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开展得不够。健康教育一般作为舆论先导,配合其它专业开展工作,以宣传为主,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评价研究很少,大多数健康教育行为最终效果并不确切,这难免让人对健康教育的成果产生怀疑,上级行政部门也可能因难以对业务部门精确考核而忽视其工作成效。
2、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落后
2、1当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卫生知识宣传的水平上,如通过报纸、黑板报、知识读本、折页等传播卫生知识。近年来,我们采用重点推行健康教育普及村、健康教育处方等措施,则主要靠行政力量,强化卫生保健知识宣传。而健康促进的主导措施应在于行为改变,进行行为干预。因此,我们所做的工作和目标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2、2目前流行的健康教育理论是“知、信、行”模式,认为接受卫生知识,可以逐步形成信念转变态度,最终导致行为的改变。事实上,接受并相信卫生知识相对简单,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却很难,常常会出现“知而不行”的现象2。信和行之间往往是脱节的,行为受到知识、信念、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具备知识就能改变的,有必要对“知、信、行”模式作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已发展为健康促进阶段。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3。行为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制约,仅凭开展教育是不够的。
3、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合理
3、1领导机制
健康教育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协调宣传、教育等各部门的工作,单由卫生部门发动是不够的,而惠山区其它部门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活动进展的要求是不相称的。因为健康是政府行为,只有政府的领导,才能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领导;有利于协调社区各部门的合作共同开拓社区资源;有效地动员群众积极参与4。目前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以卫生部门为主体,争取社区领导的支持,社区领导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属于短期行为5。目前我们只能利用爱卫会的名义来协调工作,处理很多问题显得无奈,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有效方法。
3、2运行机制
健康教育当前主要由卫生系统承担,一是卫生进修学校,二是疾病控制中心,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进修学校除了完成原有的教学任务以外,兼任区健康教育所的角色,抽调了5位老师担任兼职讲师,协助爱卫会工作,由于不是专业机构,因此也就没有经费保障;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室已经取消,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经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不但无经费保障,客观上,还有部分中心(站)认为健康教育开展得好,会影响医疗收入。健康教育虽然对全社会是低投入高效益,但对具体的单位而言,是大投入低效益,既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慢而不明显。目前各单位的财政补助都不足,有偿服务搞创收的担子很重,其它见效快而明显的业务工作任务很多,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必要的补偿,自然缺乏足够重视。只能是应付式的宣传卫生知识,效果不好。反过来,效果不好又抑制了对健康教育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注:
[1] 戴光强.健康教育是最大的卫生资源.中国健康教育 2000;16(8):453
[2] 李国庆等.论健康教育中“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中国健康教育 1999;15(8):35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13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20-01
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有计划性的、有组织性的以及有系统的性的社会教育的活动方式,促使人们能够自觉的选择对自己身体有所帮助的行为以及生活的方式,从而降低影响自身健康的多种危险因素。在基层医院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文章将针对基层医院中患者与护士两方面分析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患者因素。在患者方面主要存在着三大影响因素,分别是知识、认知以及住院的时间。
(1)知识缺乏因素:由于基层医院所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村患者,在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农村的一些老年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掌握较少,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文盲,自我保健意识比较薄弱,因此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2)认知存在误区:在农村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受到了文化水平与经济因素的影响,对于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在思想上也不是非常的重视。而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因为工作、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接受了健康教育,但是对戒烟、戒酒、低脂、低盐等饮食的重视力度不够,服药的依从性比较差,从而造成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差[1]。
(3)住院时间:患者在住院期间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到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现阶段因为医疗水平快速提高的原因,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在短期的住院时间内,因为患者病情的、心理影响以及性格的影响,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行动上多不能够准确的遵守。
1.2 护士因素。
(1)护士观念未转变:目前在基层医院中很多护士对于健康教育这一门新的学科的观念学习的观念还未转变,对健康教育这一块内容中还未完全掌握,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中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不能够确实的、及时的掌握患者存在的健康与心理问题,从而无法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2)缺乏动态性的护理服务:基层医院中的各班护士需要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才能够有针对性的、主动的保证健康教育的完整性、连续性以及动态性。但是因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对这一方面的知识还未完全掌握,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教育无法贯穿整个住院过程,因此造成了健康教育效果差的情况。
2 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在基层医院中的患者因素与护士因素,因此在应对措施上也可针对这两方面进行制定对策。
2.1 患者方面。
2.1.1 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准确的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学习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需求资料,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教育指导,其中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病房内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指导。
2.1.2 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对基层医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其健康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合理用药、测量血压以及生活方式。
(1)合理用药: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治疗时应当针对其服药的合理性进行教育。指导患者坚持长期服药、合理的选择药物以及规律的服药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并且针对工作比较忙、社会压力比较重的年轻患者,要反复强调高血压疾病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以及并发症。
(2)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的时候是不需要住院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正确测量血压的方式。人体在24h内的血压值是不一样的,在上午8点~10点间与下午4点~8点间是血压的高峰期[2]。并且告知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患者的血压是受到患者情绪、环境、活动以及不规则用药等多种主观与客观因素所影响的。
(3)生活指导:要控制高血压就必须要从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控制,首先在饮食上应当要以低盐、低脂、低糖、高维生素以及高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在运动上,以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为主,且适当的运动还能够控制高血压[3]。
2.2 护士方面。在护士方面可以成立一个健康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健康教育质量考核的标准,由护士长以及经验与理论知识都十分丰富的主管护师带领,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专项培训。并且在每月对各病区的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质量抽查,抽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并针对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基层医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系统健康教育,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整理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由高血压引起的多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南充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二0一一年工作计划
二0一一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年,又是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为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意识,促进城乡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二0一一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我院今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突出保健特色,做大做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为切实完成二0一一年的健康教育工作,特拟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充分认识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做到年度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有总结。具有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围绕妇幼保健工作、妇幼政策法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结合各种主题卫生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二、主要工作措施(一)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二0一一年我们将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队伍,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二)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张贴宣传资料1、办好我院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张贴宣传资料。每期确定不同的主题,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2、加大经费投入,编印健康教育资料20多种,每种25000份,发送至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病员及广大市民,把妇幼保健知识及相关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妇幼保健相关政策、法规深入人心。各保健院应将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特别重要的知识以及和市民密切相关的一些惠民政策、法规印制成相关资料,确保发放到户。对各级党委、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广大妇女、儿童等重点部门和重点人群进行反复宣传,乘妇幼卫生春天之东风,促使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妇幼保健工作,让全社会都关爱妇女、儿童这个弱势群体,让广大妇女、儿童增强保健意识,自觉参与保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 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1、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进一步办好育婴课堂和孕产妇学校,积极筹备早教课堂,继续开展母婴保健“一条龙”服务模式,加强孕产期、哺乳期、更年期和0-7岁儿童保健工作力度。2、通过多种渠道向各级党委、政府宣传《母婴保健法》及依法进行的新筛工作的目的、意义,力争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与政策的关注。各医疗保健机构应继续借助媒体,紧紧抓住孕期、住院分娩等关键时期,以多种形式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孕产妇及家属对新筛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使新筛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社会知晓、人人参与良好氛围。2、继续做好群体健康教育,深入街道、公园、社区等地,以展板、录音、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妇幼保健知识及卫生科普知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4、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5、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五)、健康教育覆盖计划于2011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知识竞赛、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工作的受教育人数覆盖辖区人口的70%以上,争取让更多的居民学习到需要的健康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健康教育科二0一一年一月
整体性护理是现阶段临床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为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指导患者对疾病认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选取我院内科于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内科护理的健康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实施后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于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6.8±2.9)岁;其中呼吸系统类疾病33例,内分泌系统类疾病15例,血液系统类疾病18例,消化系统类疾病54例。
1.2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现阶段我院内科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便在实施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宣教形式不恰当和宣教程序不恰当是目前医院内科健康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我院出现的此类问题,建议规范护理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实现患者的自我护理。
1.3观察指标 在提出相关健康教育对策后予以实施,了解患者不同时期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临床护理的投诉情况,综合性分析和对比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投诉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用χ2检验,当数值P
2 结果
经对比分析可知,对策实施前,86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占本组患者总数的71.67%,而投诉率高达28.33%(34/120);在实施针对性对策后,118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高达98.33%,而投诉率降低为1.67%(2/120)。较对策实施前而言,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投诉率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我院内科在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护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宣传教育形式不恰当:在医院护理工作下的健康宣教过程中,许多内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被编制成册发行,此类宣传方式没有针对性,不可满足不同病种和发病阶段的患者需求,宣教形式和宣教内容都缺乏针对性、个体性和创新性。②宣传教育程序不恰当:医院并未建立起完整和健全的健康教育程序,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宣教标准。医护人员在健康教育的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态度,执行不够严格,使得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未能取得成效[1-2]。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用以下对策:①医护人员需加强自身护理能力,注重健康教育的时效性,由于内科收治的大部分患者为慢性疾病,出院后均需长期遵医嘱服药,故健康教育工作需促进患者预后。医护人员在健康宣教过程中需引导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方式,以便预防疾病复发和相关并发症。②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病因、病情和病程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健康教育措施,重点把握内科护理的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侧重于疾病知识的讲解,通过该宣教工作可使患者全面认识疾病的起因及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护理认知。
本文研究表明,对策实施前,86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占本组患者总数的71.67%,而投诉率高达28.33%(34/120);在实施针对性对策后,118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高达98.33%,而投诉率降低为1.67%(2/120)。较对策实施前而言,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投诉率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内科护理的健康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可有效运用于医院的健康宣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