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合集13篇

时间:2023-09-27 15:04:09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1

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分析

(一)汽车工业发展迅猛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汽车产量正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每年都保持了20%的速度增长,去年我国汽车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自然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

(二)汽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维修技术的发展

随着目前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在汽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具体而言包括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以及现代车载诊断系统等在汽车上的普遍使用,汽车维修恒压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无论是在理论技术、理念、制度还是的人员构成和作业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还出现在传统的维修方式以及汽车维修行业工人岗位上。传统的汽车维修岗位正在逐渐的退出市场,而复合型以及智能型的岗位正在不断的增加,并且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故障诊断检测、ABS、GRS、AT等新的专项维修岗位都已经出现。

(三)汽修行业的人员素质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

而在汽车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汽车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现状上来看,接受过中等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所占的比例比较低,只占到汽车维修人员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在汽修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有将近40%的人员文化程度都仅仅处于初中文化程度,有些甚至更低。

通过以上对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急需一批毕业后就可以上岗到位的高能力高质量的汽修技术人才,但是客观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系统专业的学习之后,仍然需要在用人单位那里接受规范专业的方位培训;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的学会学生不能满足汽修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这就说明我国目前的高职汽车维修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跟客观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这种偏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教材陈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模式陈旧,以及在汽修人才的培养上目标不明确。因此实行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汽修专业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二、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前景

(一)专业方向电子电控化

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和汽车技术真正走向电子化的是本世纪初,由于新世纪初的电控汽车基本上已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各类电子电控方面的故障相对增加,一些部件已开始老化,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更换。综合上述对汽车维修业的形势分析,在未来几年,汽车维修业将需要大批的掌握汽车电子电控技术和检测技术的汽车医生式的人才。

汽车维修专业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必须认清形势,加大相应的教学设施的投入,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汽车电子电控知识的系统学习。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结构及原理的同时,更多地应掌握汽车电子控制原理,掌握汽车各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各传感器的功能和作用。否则面对高技术的汽车,学生将无所适从。

(二)专业课程教学项目化

项目化(有说模块化)教学是汽车维修专业的必然趋势。汽车总体可分为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四大总分,而发动机又由机身、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系、燃料系、起动系和点火系组成。底盘由传动系、系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电气设备除了蓄电池、起动机、电动机、仪表灯光系统外,还有空调、电控系统、ABS、汽车音响、车载导航等。每一大部分均可按其结构分解成若干模块。可将每一模块按其结构和功能再进行分解成几个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学习,然后到实际操作(或演示)的从“实践――理论――再实践――理论”的循环往复学习。这种项目化的教学对汽车这样复杂的结构非常适用,但对教学和实训场地要求较高,教材的组织上也相当复杂,对教师的要求也高。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化教学,其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教学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教师的理论和实操水平也从各专门化的项目中得到提升。受到了有关教育专家和汽车维修界有识之士的充分肯定。

(三)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化

现代汽车维修是以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诊断为核心的综合诊断技术,维修理念是“七分诊断,三分维修”。突出诊断技术,并以准确诊断故障点为目标;是总成拆装调整工艺与系统诊断技术的组合;其故障诊断是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主要采用仪器仪表检测分析和部分直观检查的方法来完成。汽车维修对象的电子化及维修设备的现代化,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应具有高素质化。而这种高素质化不是光靠几年的大学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维修人才的培养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学校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并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制定出较为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努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博学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并考虑到将来工作转型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2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很多高科技也逐步运用到汽车上。对于现代汽车修理来说,不仅对维修人员要求会运用传统机械工具的拆装技术,更需要会使用汽车专用诊断仪来综合分析及解决故障的能力。这就对高职汽车专业教育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才能适应当今汽修行业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但是,受到经费、场地、设备等限制,实验实训室建设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汽车维修专业来说,实训教学所需的实训设备,汽车厂家和车型较多,实验室建设投资巨大,一般院校很难满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实训条件,使学生学有所练、学用结合,且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是汽修专业实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运用汽车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用汽车故障诊断仿真软件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迅速提高汽检专业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分析和排除的能力,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实训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汽车仿真软件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效果

汽车专业理论课一般比较枯燥和乏味,并且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一时不理解。时间一久就开始慢慢淡忘。理论课后进入实验室,实训教师经常还花不少时间重新讲一遍相关专业知识,这样一堂课学生动手时间就缩短了。当前学生对计算机存在浓厚兴趣,汽车仿真软件以其模拟实际维修场景、检修过程以及有很强的操作性,正迎合了学生需求,寓教于乐,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加以技能实操配合,教学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2、降低教学成本

1)就我们学校而言,美系、德系各二辆整车, 当学生要参与实训教学时,比如变速器检测与维修实训课时,理论课上讲丰田A341变速器结构与原理。但是美系和德系车型的变速器与之有差异,因此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的相联系,因此教学效果一般。市面上汽车厂家和车型较多,每个车型都备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汽车仿真软件相对于硬件设备而言,具有教学同步、价格低廉、升级迅速、扩展性好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不升反降。

2)当前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普遍反映硬件设备的维护成本偏高,拆装设备经常存在零件缺失、损坏的现象,台架设备也经常发生功能失效情形,而软件因其固有的零损耗特质,维护成本低廉。另外汽车仿真软件在计算机房操作,为实验室场地合理布置节约了空间。

3、提高实训效果

汽车仿真软件常用的故障诊断实训项目48多个,常见故障点120多个,故障设置模式灵活,完整的故障诊断实训车间场景,包含轿车、举升机、常用工具、零件车、维修资料和常用检测设备。实训车间场景采用3D实时渲染技术,可实现场景内360度旋转以及场景缩放功能,可实时通过鼠标与场景进行交互操作,能够按照汽车故障诊断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对实训过程中所有操作进行记录。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效果。汽车故障诊断仿真软件模拟场景如图1所示。

三、汽车仿真软件在高职汽修专业实训中的应用

1、汽车仿真软件与技能考证培训内容相配套

在汽车维修工考证培训中,中级工与高级工都有汽车发动机故障排除项目。考试内容就是,运行发动机试车,初步判断故障现象,然后使用汽车专用诊断仪操作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最后在符合安全操作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测量工具确认故障点,将之故障排除。该汽车仿真软件其中一个考核功能,再后台设置汽车相关故障,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对所设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和排除,完成汽车仿真实训的考核任务。学生先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然后在进实验室实操,历年考证培训下来,效果不错,这个模式也得到学生的肯定。

2、在课程设置的安排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U4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97-02

前言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通过长期汽车类专业教学的积累,本专业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3年本专业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专业,在此对本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效和较好的做法与各位读者分享,希望通过对专业建设工作的总结和分析,能够对本专业今后的建设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 专业建设背景

据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汽车运用维修从业人员中,一是工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约为4:5:1,(发达国家为2:4:4);二是技术水平偏低,具有故障诊断技能的技工仅占20%(日本为40%,美国高达80%),其中维修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8%左右,(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占40%),结构明显老化; 三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员工少,多数是学徒出身。

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汽车后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旺盛,但最紧缺的是一批年轻的、具有较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据有关资料统计:新疆地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已达60多万人,其中汽车销售及维修服务人员约6万多人。截止2010年底,全区机动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为7.02万人,增长了0.85万人,增长13.7%。我区现有的汽车维修人员中已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占53%,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占8.7%,技师和高级技师占1.2%;从年龄结构上看,维修人员中30岁以下占大多数,而全区汽车维修人员的学历分布如图4-3-1所示。在区域分布上看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大多数人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南疆四地州和边远地区高技能技术人员极度匮乏。由此可见,汽车销售、维修人员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新疆地区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学历情况如图1: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应运而生,适时于2005年开办了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近三年的招生( 2010级108人,2011级121 人,2012级138人 )和就业情况证明了本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正确性,也表明了今后持续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

学院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立足新疆,服务交通,面向汽车后市场。主要针对汽车后市场的人才需求,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需求人才的培养规格为标准,从适应市场需要出发,面向地区、行业、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目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很宽广的就业范围,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高级汽车维修人员、汽车维修技师、汽车检测与质量检验员、汽车营销技术人员、汽车保险与理赔专业人员,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汽车服务企业的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等,职业发展前景可观。自从开设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以来,本专业毕业生就是自治区汽车维修行业的生力军,为我区汽车后市场输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二、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1. 深入进行企业调研,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同类院校调研。行业企业调研主

要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企业岗位设置,企业用人要求等;同类院校调研主要了解兄弟院校的专业建设情况以及专业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团队制订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并且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对人才培养方案反复进行讨论和论证,由专业建设团队不断修订和完善,形成了目前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重构了课程体系。目前汽车运用技

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前厂后校、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

前厂后校:利用学院的自身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在学院中校企共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实现

厂校融合,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一岗多能和多岗适应能力的培养;工学交替(六个环节):学生自入学后的教学过程划分为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真实情境学习、专项技能实训、阶段实习、技能强化训练、顶岗实习六个环节,通过六个环节的培养,充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订单培养: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充分依托丰田、雪铁龙等汽车名企,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进行培训,以企业培训标准进行专项技能提升、参加企业实际生产实习,最终为企业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按照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合理重构。本专业岗位能力分析如图3:

根据本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德育贯穿 能力本位 ”516课程体系。我们将需要开设的课程划分为5个能力模块、1个专业平台,并且通过6个教学环节进行实施,实现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如图4:

课题体系各模块说明如表1: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促进本专业教学条件的改善与教学情境的设计,厂校的深度结合,促进“工学结合”的持续发展建设,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对汽车市场人才需求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类汽车服务企业专家的建议,针对职业能力中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阶次递进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及教学资源信息库建设;编制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

2. 有效管理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特长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精心打造一支集“服务型、教学型、研究型”各类人才为一体的综合型师资团队。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两大措施:分层管理,专项培养。

分层管理,实现梯队建设。教学团队按照年龄层次划分为三个层次: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年轻教师。按照层次科学管理和培养,不同层次的教师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不同。老教师作为团队的元老,是团队的导师和顾问,甘为人梯。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专业建设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年轻教师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专项培养,实现一专多能。这个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我们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划分为四个方向: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方向、底盘检测与维修方向、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方向、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方向。每2到3名教师主讲一个方向,同时兼顾其他方向的课程。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年轻教师一专多能,又利于培养专家型人才。

3.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共同育人机制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建设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引进多家著名汽车公司,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共同育人机制。2005年与一汽丰田汽车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展“T-TEP(丰田汽车技术教育课程)”项目合作书,成为丰田汽车技术合作院校;2007年与东风雪铁龙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了东风雪铁龙新疆培训中心;2008年与博世公司联合开办“博世班”,开展“订单式”培养。2012年与上海景格公司合作,建立了景格仿真模拟教学实训基地。

作为校企共建人才培训基地,一方面开展订单式教育,在学院开设“丰田班”、“博世班”、“雪铁龙班”等订单班,企业提供培训有关的设备、资料及教师培训,并派企业人员担任部分培训教学工作。学院教师承担企业的员工培训、考核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还为学院提供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知名度和学院实训基地的水平和实力,也为学生在企业的就业打通了管道。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学院和企业的优势,并且建立了有效的校企共同育人机制。

结束语:

在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推动下,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将进一步明确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目标、思路,继续优化师资结构,从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优势、强化特色,构建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龙头,推动汽车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升特色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的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也相应地带动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下是笔者对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改善措施所进行的分析与阐述。

一、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

时代的发展同样为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洗车维修行业也同样不例外。社会、经济、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也同样赋予了现代汽车维修技术鲜明的特征。

1.1维修作业逐步迈向专业化、智能化、自动化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中国的汽车维修正逐步与国际化接轨。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淘汰掉了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汽车维修作业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的检修设备,如原本的挖地沟被举升机而替代,传统靠专业技能进行分析和排除故障的方法被专用的分析仪所替代,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普遍都配置了汽车解码器、读码卡等汽车诊断设备,内窥镜、传感器等检测分析设备,另外还有养护清洗、钣金烤漆、保养用品等专业设备与机械,某些大型专业汽车维修企业还配置有电子调漆与矫正设备,可进一步保证维修质量,提高维修效率,实现了集约型的经营模式。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汽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诞生与发展,IT与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作用,汽车维修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维修设备变得更专业化、智能化、网络化。2010年行业企业推出了具有3G功能的汽车解码器,解码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将有更多的新设备被发明。

1.2汽车故障诊断技术逐步迈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

随着车载电子设备的增多,不同车型与车辆的控制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故障诊断就成为关键问题。汽车是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新车型、新功能层出不穷。在汽车故障诊断时,专业人员不可能掌握各类车型的技术资料,通过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网络,可以传递故障诊断与维修信息,彻底打破信息传递时空与空间上的局限性,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可在线得到诊断专家的指导。如我国欧亚·笛威汽车维修网站就是较为成功的案例。专家系统被开发并逐步推向车载自诊断或使用故障诊断设备的诊断,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至90年代末期,部分研究成果与国外水平接轨,专家系统可模拟真人专家对复杂系统进行诊断与提供诊断结论,若与外部软件连接还可扩大诊断范围。基于网络的集成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可根据车型与车子本身来自动挑选合适的诊断模型,集图形、声像、文本于一身,使诊断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交互环境,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诊断的效率,避免了诊断的冗余问题,降低了故障症状诊断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诊断速度和精度,高科技与信息化网络的不断发展,必将促进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迈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

1.3汽车维修技术逐步转向专业化与协作化方向

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系统与内部结构愈发复杂,传统的万能维修模式已不能适应汽车维修的动态需求,因而各维修企业不断朝着能凸显自身特长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

专业化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部分企业逐步演化为特约维修单位,维修对象主要集中在某家或者某几家著名的汽车品牌的汽车,其根据需要维修对象的系统、性质的不同,逐步趋于专业化。在专业化的推动下,自然而然地促进了汽车维修行业内部分工协作格局的形成,专业化和协作化是相辅相成的。如车身维修需投入较大的固定资产,而相应配置设备的利用率也不高,所以,行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为必然结果。

二、汽车维修技术的改进措施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实践与发展背景决定了汽车维修行业为国际化的产业,汽车维修也必须面向外向发展环境,使自身发展成为外向型战略产业才可以促进其发展,笔者认为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汽车维修技术的国际化发展策略[1]

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已逐步步入国际化的轨道,成为全球化市场的一部分,原本的区域型安全市场已不复存在,合资与肚子的国外汽修行业也逐渐进驻中国市场,本国汽修企业面临着双重竞争与考验,其以先进的管理理念、雄厚的修理实力、先进的修理技术来与本土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因此,我国汽修企业要想永葆竞争力,就必须积极配置各类新型的检验检修设备,这是汽车维修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而要想降低企业投入生产运营的固定成本,就必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稳定客户来源,增加汽车维修保养量,如何才能保障上述条件呢?首先,汽车维修企业必须保证服务优质化,客户多样化,汽车维修企业的服务对象其实不是汽车本身,而是汽车所有者,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也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经验,如发展4S店,特约服务店,加强形象建设,开展优质服务等,建立顾客中心答复系统维护客户关系或利用互联网推行服务战略,全年无休为顾客解疑答惑,以上均是不错的尝试。此外,企业也可积极在汽车配件、维修领域发展连锁经营,将企业做大做强。

2.2注重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逐渐摆脱掉传统的维修作业方式时,我国汽车维修企业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与业务素质的要求,积极吸纳接受专业正规训练的技术人员加入维修队伍,摒弃传统的“师傅领进门”的模式,当然,维修企业也要适时开展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使其能应付日新月异的汽车技术所带来的新要求与新挑战,企业原公司的整体素质也关乎着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上也是人才的竞争。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5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05-02

1.就业市场发展前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品正以大众化消费品的姿态进入百姓生活。汽车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致使我国汽车工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预计2015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将稳居世界第一位。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维修行业对高素质从业人员需求的矛盾日益扩大,特别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较强的汽车检测维修技工奇缺的状况日益显现。

2.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经查阅文献,调研相关高职院校,发现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置上仍然存在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培养目标定位过于专业化,忽略了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目标对动态性把握不够,不能随着职业岗位能力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不能使高职课程设置依据培养目标的变化而适时变动。

2.2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课程体系设置注重文化课知识的掌握,专业课技能的强化,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地发展;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比较呆板,缺乏应用性和可开发的空间;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够科学,在课程设置时没有进行细致的职业分析;课程内容重复与老化现象严重,没有很好区分"必须、够用"界限,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及市场需求。

3.课程体系优化

高职院校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与市场调研,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适时地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的运作机制,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3.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按照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先从汽车基本结构的认知与拆装做起,而后进行零部件的检测与修复,最后进行相关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形成逐段提高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市场出发,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最高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 包括课程教学大纲的确定、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等, 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新模式中突出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他们在就业上岗后能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要求,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根据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进行专业学习领域设计。根据具体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对课程内容重构,理论知识选取能够支撑后续课程、必需够用(满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为原则,选取维修实例、职业资格考核应知内容、交通部机动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考试中检测维修师的理论和实操内容;实践技能选取基本技能操作、应用广泛的技术技能、企业真实任务及项目、职业资格考核应会技能。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

3.2 课程体系优化实施。

(1)基于汽车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技能技能课程以解决故障的工作过程为引领,设计与企业的检测、维修工位及程序一致,与企业文化、氛围统一的教学情境;拓展能力课程多选式,采用选修的方式,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建立和实施企业全程参与课程建设的合作机制和操作流程,进行基于汽车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

①聘请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协会和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专家担任工作任务分析的行业专家,他们都是来自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模、层次的汽车维修企业,并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保证了工作任务分析完整性,覆盖专业岗位群。整合不同专家的意见,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典型工作任务。②聘请行业汽车维修专家和校内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专业骨干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专家,进一步对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分析。分析得到的工作项目用于指导搭建课程结构,工作任务、工作行为用于构建课程内容。在工作分析时,确定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以确立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和学时安排。③以故障现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实施进程,在任务单、技能单、作业单、考核单中融入汽车检测、维修企业岗位工作标准,并吸收企业培训、认证内容;在一体化教室中增加网络资料查询系统,并丰富信息资料单内容,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和学做一体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④将职业行为规范和技能认证融入课程建设中,实施"学中做、做中学",注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企业岗位的规则来要求自己。⑤构建由过程评价、自我评价、校企共同评价等多元结合的评价体系。

(2)基于汽车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整理转化,按照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四个方面的要求,重点将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两门课程,删减与本专业关系不大,以及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学不会的相关知识,保留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训练,同时降低知识深度、拓展认知宽度与广度。专业理论课程中将传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三门课程进行细化整合,其中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细化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两部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细化为汽车传动系统的诊断与检修、汽车转向、行驶和制动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检修;整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和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为汽车电子与电器系统课程。通过以上措施,构建出基于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旨在与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相适应,在强调汽车机械构造的同时,突出汽车电子电控系统。

4.结语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各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重新定位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基于汽车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德良;刘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2012(04)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99-02

在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新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定位和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基于社会对于专业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调整,而其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法,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1]。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期间,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学习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明确对应,对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

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内涵。我们成立了以汽车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岗位的定位上,本专业根据市场对现代汽车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兼顾汽车制造企业及其他岗位需求。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技能,能从事于现代汽车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汽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岗位是学生适合到汽车行业等部门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生产装配、汽车服务企业经营等岗位;次要岗位是从事汽车及零配件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美容等岗位;发展岗位为车间主管、服务经理、技术总监等岗位。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1.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构建职业能力结构要素与标准。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的调查和走访,对主要职业岗位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与汽车维修工种职责相匹配的岗位能力,我们构建了汽修专业的职业能力架构,其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三个不同的层次。专业基础能力是掌握专业核心能力的前提,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的根本保证。设置专业选修课,以培养专业拓展能力和通用拓展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能力架构设计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多层次能力结构模型,并探索性、创新性地规划了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2.高职教育双证融通,凸显能力本位教育。双证书融通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始至终都应该发挥指挥棒的作用。(1)专业类职业资格证书及等级: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汽车维修工证(中、高级)、计算机绘图证书等专业技能证书;选考钳工证、焊工证、车工证、维修电工证、驾驶证等证书。(2)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证书两项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

三、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当前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汽修专业高职教育定位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校内实训室不能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2)现代汽车技术随着电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部分重复且相对滞后于产业发展。(3)没有基于汽修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准确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4)缺乏理实融合贯通的高质量教材,形成满足学生就业及发展的特色教材。(5)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理论学习没有实践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内容的补充或验证。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行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职业岗位(群)必备的专业能力,构建职业能力结构要素与标准,进行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课程情景、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实施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最后进行教学设计评估。

3.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优化的标准。教材开发要切实反映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3]。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优化的标准,强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其融入课程体系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中;体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内容,使学习和工作在领域、任务、和过程上对接;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和认识递进规律;课程质量控制体系具有可操作性。(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结合武汉地区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将职业岗位能力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训项目有机结合,形成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各与之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又能获得满足未来就业的职业通用能力和拓展能力,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突出了“岗位引领、分段培养、能力递进”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特点,遵循知识、操作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力培养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成为人才成长由新手、高级工、技师到专家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本文总结了在对汽车维修专业岗位(群)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理顺其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归纳分析对应岗位能力要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岗位(群)中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形成汽修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架构。用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来衡量学习的内容、设置的课程,构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岗位引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递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的课程体系。

通过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能使课程成为连接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桥梁,学生走出校门能够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相关岗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岗位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7

华亭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C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交汇处,华亭素有“煤城瓷都”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产业开发的核心区和工业重镇,是全国十三个产煤基地、西北三大产煤基地之一,也是陇东重要的能源供应与货运集散基地,我县属典型的资源型县域,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特色鲜明,县域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投资兴业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发达。在此基础上,为了巩固和不断提升、扩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全县上下着力倡导发展转型,在发展中求突破,在转型中求发展,以激活和滋生更多的特色产业,从而摆脱对单一产业的依赖,夯实经济基础,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建设。

在此过程中,交通运输和服务对县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推动和激活了县域经济的循环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而运输和服务人员是确保交通顺畅和和谐的主力军,也是体现行业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及素质的载体,更是推动行业经济发展、带动专业发展转型的支柱力量。再加之我县煤炭资源的大量储备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汽车的保有量逐年迅速增加。尤其近几年,我国汽车的产、销量迅猛增长,作为汽车消费后市场的汽车维修业从车源、车型、服务对象到维修作业形式等诸多方面都已经或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和装置在汽车上的不断引入和普及与汽车维修业高素质从业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

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文化程度、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各类高等教育的就更少,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低。而现代汽车维修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专业能力分析,要适应汽车维修及相关工作需要,就必须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

从以上关于汽车维修现状及汽修从业人员现状分析得知,在我县经济跨越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汽修服务专业前景广阔,势在必得。

二、学校目前专业设置及发展现状

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其性质属职业中专学校,发展的主体方向和职能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培训及就业培训,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就业服务相接轨、能力水平与岗位需要相匹配,发展与需要相持续。学校在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巩固办学成果,创建了驾驶员培训学校,其性质是事业单位下属的校办企业。驾校之所以能够存活和发展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融入了市场经济,并且适应了当前我县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由此可见,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面向市场发展,适应和提高现代化建设,从实际出发,主动与社会经济相结合,以产业技术带动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创建特色技术专业求得长足发展。

三、建设和强化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必要性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立足华亭现状,面向周边县域乃至全市,做大做强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强化学校专业建设,推动专业更新和发展。

以驾校为依托,我们要培训会开车、能开车、开好车、更懂车、会修车的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全能型汽车专业人才,扩大办学规模,扩大培训经营范围,增设培训专业种类。

以2012年中央财政项目支持的400万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基础,将汽车专业作为学校重点专业来建设,购置汽修专业维修检测设备,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应技能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主动与企业接轨,紧密联系汽车行业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专业转型为突破口,以发展支柱产业求得长期发展为目的,推行多元一体化教学机制,满足不同学生的更多需求。

把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超前、培养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师资队伍精良、设备设施先进、办学效益一流、专业设置全面、专业技能突出、实践技能高超、专业素质过硬、就业门路宽广、经济收益明显”的精品专业;建成具有真实工作现场,集教学、生产、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综合性能检测和市场营销、技术服务就业为一体的即可对内实训也可对外经营的汽车维修实训综合基地。

融入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发挥本专业的师资、实训基地、技能培训的潜在作用,大力开展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多项汽车专业技能鉴定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使本专业成为我县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汽车维修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四、师资队伍建设: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师资建设重在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突破现有体制,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既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兼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1)做到每年能从对口高等院校招录1到2名优秀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更新本专业的师资结构。

(2)坚持每个学期选派1到2名专业教师到企业或高校进修,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让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实习管理,进车间、进企业,进行就业岗位的操作锻炼,了解企业的最新动向,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自身含金量。

(3)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8

汽车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EFT技术、ABS技术、EAT技术等新技术,已经在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现代汽车维修诊断技术和方法与传统技术方法差别较大。伴随着汽车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市场对于新型汽修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导致传统汽修实训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汽修行业需要。因此,项目教学方法开始被引入到汽修专业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汽修新技术,实现教学和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目标。

一、项目教学方法相关背景分析

1.项目教学方法的内涵分析

项目教学方法主要基于特定汽修项目的研究学习,分为社会性的活动设计与科技项目设计这两类。相比较于以识别和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作为主要目标的研究课题来说,项目教学设计更倾向于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项目教学方法在中职汽修课程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在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逐步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在汽修教师指导下,将比较独立的汽修项目交给学生自行处理,并采取独立操作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自行进行项目信息的收集,并自行制订项目行动计划与具体实施方案等,在项目完成以后,汽修教师及时对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项目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中应用方式主要表现为:首先,项目要安排的恰当有序,汽修专业的操作性及经验性都很强,因此,在设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实用性要求,并在一个汽修项目中,尽量融入综合性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其次,要确保项目分组的合理化,在进行项目分组时,应当尊重学生意愿,并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掌握的知识情况来安排项目小组的成员,并力争把所有学生纳入项目中去;接

着是安排项目组长,项目组长在整个小组间起着统筹、监督及协调作用;再次,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恰当,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把握好指导深度与尺度,要尽量采取非正面性与启发性提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后,要对学生在汽修项目中的表现合理进行评价与总结,一个汽修项目的完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行探索与钻研知识的过程,对项目进行评价与总结,可以有效地体现这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思想是否正确,实施效果如何等。

3.项目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中职教育更多是注重于培训学生的能力。在中职汽修专业中,通过引入项目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效加快了中职学生融入社会中的进度。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及团队精神的养成,并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在汽修专业的项目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去了解并掌握汽修原理,以弥补学生在汽修理论方面的缺失,且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促进学生对汽修理论的理解和学习,再通过理论回到实践中,指导汽修实践工作。

二、项目教学方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应用应注意的环节

分析

1.加大中职汽修专业的建设力度

中职汽修专业,在运用项目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行汽修专业的建设。不同于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我国大多数汽修企业缺乏职业教育参与的动机,而国家也缺乏企业职业教育参与的刚性法律约束与保障体制。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开始加大对汽修专业的建设投入,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类学校。

2.完善中职汽修课程体系建设

项目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必须构建一个符合我国中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以汽修学科知识作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汽修教学与实训内容设置和构思上,突出强调项目、系统等概念,将汽修各专业的教学与实训内容、方法等整合到汽修项目中相互渗透、补充,帮助学生将关注焦点由原先各自分散独立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到注重不同功能模块对整个汽修行业的作用及运作方式等。

3.注重因地制宜地展开项目教学

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可采取“实习工厂”理念,将汽修项目的内容与控制系统、服务等模拟化、模型化、小型化。然而它们维修拆装工艺与过程、质量控制等系统内容都必须符合实际汽修要求,如可以考虑将教室设计为模拟或实际汽修企业环境等。

综上所述,中职汽修专业中,项目教学方法的引入意义重大,作为中职汽修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以培养学生对于汽修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切实培养学生对于汽修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我国汽修行业发展和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新型汽修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9

爱因斯坦的父亲对爱因斯坦说:“昨天我和你杰克叔去清扫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踏梯才能上去。他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后,他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其实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但是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这故事会让人想起自己懂事后第一次照镜子看到自己模样的感觉――吃惊、失望。没有照镜子之前,想象中的模样和所见过最漂亮的人是一样的,何曾想是这番模样?

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道理同样可以用来评价我们的教学。人们的眼睛是很容易视觉疲劳的,比如一个新人来看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或一名老师的教学情况时,可以看到很多好的地方,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好的地方。看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习以为常――被同化了。

如果采用电子镜头记录下那些对一个新人来说是比较特别的特写镜头呢?如果让在教学场景中的各角色回放一下自己的表演呢?情况可能会不太一样。类似的例子是一个学小提琴的小孩参赛的故事。第一次参赛后,他妈妈向举办方索要比赛现场录像的光盘。当小孩在录像中看到自己因紧张而做的一些小动作时,他自己都笑了,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并在日常练习中自觉地改进。第二次比赛他妈妈也同样索要了光盘,他自己看到明显好多了,但仍然发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并继续努力去改进。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如果有机会看看自己真实的学习场景录像,不用其他人说什么,他们就会发现各自的问题并努力改进的。

一、电子镜头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分析电子镜头相关的新技术在汽车维修教学当中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1.汽修专业实习教学中的问题与分析

(1)与其他专业相比,汽修专业的学习和工作不可能每人一个工位,同时进行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大型教学设备不可能人手一台,另一方面,在维修厂的实际工作情境中,也很少有单人独立作业的现象。分工合作,是汽修专业的独特之处。

基于上述特点,各学校都进行过深入分析研究,但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假设20人一个小班,分成4组,进行“四轮定位”的课题,在一般情况下,每所学校也就一台四轮定位仪,因此一次只能有一组学生参与作业,那么另三组学生应该干什么呢?对这一问题,理论上有各种各样的设计,但都没能很好地扭转学习效率严重打折的状况。

(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还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好不容易轮到学生操作时,他们手忙脚乱,没怎么做就结束了,对整个作业过程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如果给学生机会再来操作一次,他们却怎么也不愿意,说做过了。这一问题也很严重,如此一来,学前和学后又有什么差别呢?

(3)还有一个问题是设备损坏后的扯皮现象。典型的如拆装类实操作业,每拆一次,就多剩一些小零件出来。设备损坏后,追究起责任来,谁都推得一干二净,反正谁也没有证据来证明是谁的责任。

汽修专业的这三大难题,是目前国家示范性教学改革必须面对并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就不算成功。

2.对策

面对这三大难题,笔者认为录音录像技术可以有效破解这些问题。如果实操作业的全过程都有录像为证,零件是谁剩下的,设备是谁损坏的,回放录像就一目了然了。

对于学习态度不认真、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他回放一下自己刚才的表现,让他自己去看、去比较,找到自己的差距和问题。对于没有轮到操作的同学无所事事的问题,有了视频,并且将阶段考核的方式改为学习工作成果展示,这种展示是像小电影一样经过视频编辑的、最能展示该阶段学习和工作成果的视频短片。如果让学习、作业过程如拍摄电影一样,每组就是一个小团队,那就够学生们忙的了。轮到的小组处于拍摄环节,肯定有的忙,并且很费时间,所以要限定时间,到点就换组。没轮到的小组则必须仔细研究学生工作页、维修手册这些“剧本”,要做好设备的调试准备,还要分配角色、虚拟预演等等。已经轮过的小组进行拍摄后的后台作业,分析所拍摄的各个镜头,进行视频编辑,做新一轮补镜头操作前的各种准备。

学习每完一个阶段后,学生编辑的视频就是课题考核的重要证据,可安排周五分组回放学生自己的得意作品,以进行学生的自我评比。这样学生对学习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就会主动去学习。

二、电子镜头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上面大致分析了录音录像技术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那么这一设想是否可行呢?有一位听过笔者这一想法的同事就反问说:“那就不是汽修专业了,不就变成计算机专业了吗?”

有疑虑是正常的,但我们可以能通过两份电子资料消除类似的疑虑。一是《会声会影X4》,二是《会声会影X4完整教程》的教学视频。稍有电脑基础的同学,通过时长不到2小时的视频学习,就能动手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作业。

在设备方面,学校为每组配置一台电脑,学生愿意的话,可使用自己已经购置的笔记本电脑,录音录像最简便的设备是手机,其次是相机,能有专业的DV当然更好,但却没必要,因为越贵重的东西就越专业,也就越不好用、不敢用。由此可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这一教学手段都是切实可行的。

三、电子镜头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录音录像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是个非常直观的学生学习成果自我评价的手段。学生有学习过程的录像,就可以像玩电子游戏一样,清楚地看到自己处在第几关及得分情况。

其次,像拍摄电影一样上课,可以让学习过程和玩电子游戏一样有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录像的回放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让经历固化为经验。

第四,经过编辑的视频在学生家里播放,可以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更加认同。在求职时播放,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同。这样就处理好了与学校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客户群体的关系。

第五,当回放在同一镜头下上课的情境时,老师可一目了然地看出自己上课过程中的瑕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陈长飞.“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2(1).

[2]吴剑,罗晓琴.探究主动学习教育 培养主动学习素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21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对应的工作岗位

通过对黄石地区一汽车大众4S店、上海大众4S店、上海通用别克4S店等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进行的岗位调查,以及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分析,发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汽车机电维修、服务顾问,进一步提升后的技术岗位是维修质检员。通过分析研究就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确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备汽车机电维修、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配件管理、经营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在汽车售后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工作的技术型技能人才。我们调研所得的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汽车修理工职业对应的企业工作岗位基本一致,详见表1。

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分析

根据表 1 对汽车修理工职业的描述、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对应的企业岗位分析,以及通过企业调研确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的职责要求,提炼岗位工作的关键任务,从而总结完成该岗位任务所需的核心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果见表2。

3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3.1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是以汽车修理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家标准体系,反映当前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标准,它具有影响和规范职业教育的作用。

3.1.1职业能力

在“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是职业能力开发的主要依据。由于职业能力在行业内既有通用能力要求,也有特殊能力要求,所以将职业能力分为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以便进行课程的组合设计。汽车修理工职业共分五个等级,即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通常定位于三级(高级工),以高级工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应开的课程,所开课程应包含初级工和中级工的学习内容。

知识汽车维修质量管理规章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掌握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基本原理、技术标准、规范和方法;汽车专用检测仪器仪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汽车一、二级维护的作业项目和技术要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相关知识;识图与公差配合与测量相关知识;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知识;汽车构造及故障诊断的相关知识。

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设备、仪器;熟练掌握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能独立完成从接车进厂、维修过程检验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检验。能进行疑难故障分析;能制作质量分析报告;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素质团结协作意识、安全环保意识、遵章守纪意识、认真严谨的作风、吃苦耐劳的品质、能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3.1.2职业素质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售后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职业规范都作了明确要求,关键在于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遵从职业规范,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持续学习意识与创新思维意识。

3.1.3相关知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对基本要求中的基础知识、工作要求中的相关知识都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以达到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所需知识为基本前提,开发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要素,以“够用、必需”为度。

3.2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指出,职业教育要做到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课程是教育教学标准与企业标准相融合的载体,高职教育教学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这样建立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源于标准但不局限于标准。我们处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层出不穷,各个汽车企业每年都有新车型推出,因此,汽车维修职业的能力开发必须考虑到“国家职业标准”的滞后性,同时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区域性差别,在进行职业分析时,应对所服务地区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及其职业岗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是职业的通用要求,据此开发的是共性的课程,而针对企业调研可以得到本地区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个性要求,据此开发的是个性化的特色课程。

根据前述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知识-素质-能力分析,提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加工处理,提炼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并对其进行重构与教学内容的序化,形成汽车检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结合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构建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详见图1。

综合了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调研所得到的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有利于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需要,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11

0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习教学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实习教学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是通过“三改一补”的方式发展而来(即由原来的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改革而成立,以及由原来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而补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本科学科课程模式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阴影”仍然笼罩着高职的专业教学工作,致使实习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体系中至今尚未取得应有的地位。高职汽修专业也毫不例外。

1 汽修专业实习教学现状简析

汽修专业是我国高职院校工科类常设专业之一,其目标是为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积极创新精神和专业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高职汽修专业虽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在实习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目前,高职汽修专业实习教学仍然处在传统的理、实教学“二段化”的教学模式下,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和“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汽车总成拆卸、检测到总成装配,从汽车故障诊断、分析到故障排除,不论是维修方法、步骤的设计,还是维修设备、标准的运用,全部由教师统一讲授和示范,学生只需且只能“依样画葫芦”,处于被动的机械操作状态,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积极创新的空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依样画葫芦”的学生,也即教师知道什么,学生就知道什么,教师教的是错的,学生也就跟着错,教师会修东风车,学生也就会修东风车,教师不会修奔驰轿车,学生也就不会。学生缺乏工作岗位的体验和经验,即工作过程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低下。据调研,目前大多数高职汽修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虽然达到了95%以上,但就业质量较差,特别是对口就业率低,其原因主要是汽修企业不愿意招收或不招收“眼高手低”、“不会做事”的应届毕业生。

要彻底打破这一被动的局面,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高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其主要出路之一。

2 工作过程的基本内涵

所谓工作过程,就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利用工作资源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的一系列活动。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和范围是由工作任务的性质决定的。虽然不同职位、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所从事的职业和要完成的任务千差万别,但他们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等环节(或阶段)。

参照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的6阶段模型,工作过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

①明确任务/获取信息(或资讯)。即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并获取与完成工作任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本阶段的重点是明确问题情境,即描绘出工作目标、弄清存在的困难,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做的工作、条件和应当满足的要求。

②计划。根据已经明确的任务设想出工作行动的内容、程序、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一般完成任务有多种途径,可按照不同的步骤、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计划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根据给定设备和组织条件列出多种可能性,要在大脑中想象出具体的工作过程。这就对学生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③决策。即从计划阶段列出的多种可能性中确定最佳解决途径。这里需要具备科学和理性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技术。决策往往通过小组形式集体做出。

④实施。即按照确定的最佳解决途径(即决策)开展工作。在实践中,实施过程与上一步决策的结果常有一定偏差。产生这些偏差并不可怕,关键是应及时观察并记录这些偏差,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出合理调整,在评价阶段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

⑤控制。即在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得出所期望的结果。

⑥评价反馈。即从技术、经济、社会、道德和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对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找到缺陷,更重要的是找到产生缺陷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修正。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的重要途径。即在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和实施计划、检查、评价反馈”这一整个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包括理论与实践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在实践行动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取专业知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

3 基于工作过程的“三段指导”实习教学法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12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77-01

我校未来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能够融入企业文化特点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建设主线,满足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提供具有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打造一体化是当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双元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目前解决教学与就业并轨的最佳手段,也是目前最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所以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我校进行理实一体化模式改革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未来为使我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汽修市场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所以结合示范校建设设想我校的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楼可分五层:

一楼: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厂中校、校中厂)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很好的引厂进校,将先进的汽修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融入到对学生的教学中,将更加真实的职场工作环境呈现在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所学习的技能,还是学生的综合服务素质都会在这里的以锻炼,是学生真正的实现与汽修企业近距离的对接上岗。同时也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出口检验环节,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在这里由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考核学生,达到为学生负责,为企业负责的双赢局面。

一楼的设计主要满足汽修专业群所辐射的两大专业方向:汽车服务类专业及汽车维修类生产性实训活动。

集汽车4S店业务功能、维修于一体。服务区域由新车销售展厅、维修服务接待、汽车牌照、汽车保险、二手车评估置换五大区域组成。

维修区由汽车检查维修保养区、整车整形测量区、四轮定位,动平衡区、钣金快修区、喷涂区、汽车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及竞赛标准区,发动机大修室、总成维修室六区两室组成。选用具有国际先进代表性的设备设施,打造与企业形成工作场景高融合度的教学环境,一能突出专业具有窗口示范性,二能解决因设备跟企业维修一线不兼容影响促进未来学生就业优势,三能避免因为引进设备难以那以满足专业与时俱进性发展而造成的资源性浪费。

二楼:“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区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区使学生可以在“讲与练”的过程中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专业技能,同时也将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点拨更快的转化成熟练的能力,把枯燥的讲授与灵活的实训形结合,学生喜闻乐见,教师讲授更有重点,使本来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的专业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更加易于掌握。

主要满足汽车认识、整车保养/拆装、整车故障诊断分析与汽车底盘的学习 以及气动/液压传动学习,按照大赛标准布置。在整个实训区设计一个前台,名称为多功能管理区,安排学生轮番值勤负责工具发放管理、实训日常管理等任务

教学环境设计采用德国职业教育中先进的“双元”化教室布置,设计为理实一体化教室共12间,与汽车4S店维修业务即一楼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各岗位的对应的实训教室。分别为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室、自动变速器电控实训室、空调系统实训室、整车电器系统实训室、钣金修复实训室、喷漆涂装实训室、车身稳定系统实训室、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训室、变速器构造与拆装实训室、焊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每一间实训室设计可作为汽修单项技能大赛使用。承接省市区汽修大赛。

三楼:文化课、理论课教学区

理论教学区配以汽修专业的模拟软件解决了汽车营销、汽车评估等服务环节的实训过程,虚拟的环境更加接近汽车服务的真实场景,是学生在汽修专业的学习更加全面综合,是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拓宽了更多的渠道。同时班级教室的设置更为集中,更加便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班级之间的评比也更加的透明化。

主要功能为满足汽车商务营销综合技能学习及常规专业理论及文化课程的学习任务,汽车商务营销学习内容有新车销售、汽车售后维修接待、汽车保险评估理赔、二手车理赔、配件营销等课程,在整个实训区设计一个开放式的营销实训演示区满足销售接待礼仪实训、汽车展厅服务实训、二手车评估服务实训、汽车保险实训等现场实训的综合训练区,另设一间营销竞赛机房在电脑里安装相应的4S店应用软件、其余为具有多媒体功能型教室12间。能够满足汽修专业12个教学班的常规学习。

四楼:多功能会议服务区

多功能会议服务区的建设不仅使汽修专业的发展更加前沿化,同时更是为学生展示自身能力提供了较为宽泛的环境,大型的专家讲座、学术交流、学生的大型活动等等都为学生的综合组织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主要满足校务会议、对外交流、会议、学术交流的多面化功能,并设置影音、录播等系统教室一间以满足综合应用的要求。同时建设4间先进微机室,可供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专业资料查询、专业技能实训模拟软件使用等课程学习。

五楼:汽修技能比赛、培训、研发区

本区域的建设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比赛,提升专业能力的场所,更是搭建为兄弟学校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和学术交流的预留场所,同时也是推进我校汽修专业发展的建设区域。更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效益的重点建设目标。

主要为满足汽车职业技能大赛、比赛及训练场地,汽修职业技能社会化培训、汽修专业专业课程研发活动。(本区域设计为软隔断多区域的实训教室,满足不同规模场地需要。)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篇13

0.绪论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开车将会是人们普遍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汽车再不是特权人士的标志,而将是人们代步工具。当我们拥有爱车后,肯定会对自己的爱车关怀备至,而平时清洁护理和定期美容保养,必然成为我们日常的消费内容。人可以运用自己先进的技能和灵巧的双手,来修饰甚至改变自己爱车。

现在汽车的款式、性能、外观及整洁程度,都能体现车主的性格、修养、生活观及喜好。因人们对事物猎奇、追求新异思想的影响, 新车款式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且在汽车消费与二手车市场之间,汽车整形美容装饰的相关行业应运而生。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观念的进步以及汽车文化日益深入人心,现在各式各样甚至奇奇怪怪的汽车让行人向车主投去无比艳羡的目光。

1.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发展

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就是设计和制造、修理汽车的外部形状、外壳、外部包装,通俗的说就是汽车钣金和美容技术,需要很高的技能。汽车整形融合了制造业与汽车模具行业,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就是汽车的整形医师。

2.汽车整形专业的培养模式

以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汽车整形技术专业首先培养学生汽车机械技术的相关理论实践知识,如:汽车材料与热处理、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钣金喷涂等汽车的相关知识,当然,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将汽车钣金、喷涂等实际动手技能融入教学当中。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在当好“汽车整形医师”的道路上我们才能驾轻就熟。此外,汽车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该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掌握汽车整形、涂装、美容技术与管理技术的高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

因为该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我们学院有专门的实训场所供学生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目前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教学情况

(1)汽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当前职业院校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教学基本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的学习基础知识,随后学习专业基础,专业理论课学习结束后,进行实践技能强化,并且实践技能仅仅局限于车身凹陷的修复、调漆、喷漆技术的学习等内容。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目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毕业生就业能力偏低,缺乏和社会上师傅们的竞争能力。

(2)与汽车整形技术配套的专业教材十分有限,且教材很难突出前言科技。

(3)能同时从事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很少,大多数教师要么理论知识特别丰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要么就是手上功夫了得,但讲不出来。

目前种种种种教学模式和各种教学设备等都限制了汽车整形技术的快速发展。

4.浅析跨专业技能植入汽车整形技术教学

目前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胜任的方向有汽车车身与附属设备维修、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涂装工(维修漆工)等岗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钣金维修业务发展迅速,各类的职业院校也都在新建或加大钣金维修专业培训,各类汽车维修站、修理厂甚至美容店纷纷加大在钣金维修业务的投资力度。可是我们忽略了我国社会正在从工业化向多元信息化方向发展,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相关的综合性职业岗位,岗位人才需求规格朝复合型方向变化,我们只有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才能把握职业岗位的需求情况,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汽车整形技术专业,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如: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经济管理、汽车改装等相关知识贯穿于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整合教师资源,建立系统的教学过程,多专业教师联合教学模式,逐渐创建完善的教学资源系统等,使得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胜任高技能的关键性岗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工人的岗位中。 [科]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