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镇环卫一体化

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镇环卫一体化

篇1

中图分类号:T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改革,从而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笔者通过对部分城市的卫生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不少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垃圾多、污水多、河道污染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现状,为人民群众打造出优良的人居环境,推进环卫一体化进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从信息化角度对环卫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见解,过去的环卫监管模式主要以分散孤立的信息系统为主,难以统一规划、管理,极大地影响了环卫行业的作业效率与决策水平,因此,本文提出了环卫一体化整体信息架构,并以智能环卫车辆监管系统为例分析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环卫一体化中的运用。

2 “环卫一体化”的建设总体思路

本文通过对当前环卫现状分析后发现,实行环卫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卫市场化和提升运营效率的必由之路,因此,在环卫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条不紊地展开建设。

环卫一体化架构采用了层次化的系统架构体系,主要包括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信息安全以及服务系统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从底层到高层分别为硬件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接入层,而每一层都是以下一层为基础的。在该环卫一体化信息架构中充分运用了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GIS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数据库技术、GPS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而且在系统的运作过程中,以云计算为依托,提升了系统的数据信息处理、吞吐能力,而且节省了系统的成本开支。

3 电子信息技术在环卫一体化的具体应用举例

本文以上文中论述的环卫一体化信息架构为依托,提出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打造了智能环卫车辆监管系统。在该智能环卫车辆监管系统中,有效运用了RFID无线射频技术、GPS技术以及GPRS技术等,其中RFID无线射频技术对安装在垃圾桶上的标签ID进行扫描从而进行无线射频动态存取。通过GPS技术实现对环卫机械相关车辆的进行全球定位,而GPRS技术实现对车辆的有效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然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集成,从而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系统。

在本文中设计的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在环卫一体化行业中应用的智能环卫车辆监管系统主要包括车辆监控平台、在途车载终端两个子系统组成。其中车辆GPS定位数据、垃圾桶电子标签数据、单桶垃圾重量数据是在途车载终端子系统的主要采集数据类型。通过安装于车上的称重传感器及组件构成的车载称重装置、称重控制单元实现对单桶重量信息的获取及算法处理,GPS模块采集车辆的定位信息,射频读卡器读取到电子标签信息,融合之后的数据一并发送至车载主机设备,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上传至车辆监控平台。

3.1系统硬件设计

智能环卫车辆监管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GPS接收机、称重传感器、称重控制单元、RFID射频读卡器、车载主机、电源转换系统、车载显示仪表、GPRS无线传输模块等,其中6组称重传感器均匀分布在车体大梁两侧,采集到的重量信号经二级硬件差动放大及滤波后,信号传输至称重控制单元,信号进行软件滤波,以消除车体的振动带来的误差,实现高精度的动态称重。RFID射频读卡器扫描生活垃圾桶的标签ID,采用超高频920MHz~925MHz频段实现长距离的读取,并且可以同时读取多张标签卡。车载主机接收到标签号和车载重量信号,以及对应的GPS接收机的地理坐标,进行算法处理及融合。从而达到在车载显示屏上显示车载重量信息、标签信息以及通过GPRS将其传至服务器上。在这其中分别运用了称重信号采集放大滤波电路以及车载电源管理系统等电子信息理论知识。

3.2系统软件设计

在本文中设计的该系统中,对相关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将上传的数据信息进行量化并通过GIS系统显示在相关界面,以便于监管;二是通过对车载主控制器的程

序设计,实现对各个车载传感器及模块的实时控制和通信,最终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相关的程序设计流程如下所示:

最终通过对智能环卫车辆监管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环卫车辆的可视化监控,将作业的过程进行动态展示并生成数据报表,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值得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4 结语

总之,推进环卫一体化信息化进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环卫行业作业效率,还能不断推进环卫市场化的进程,以提升环卫的服务水平,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红武.京翼环卫一体化:对环卫车辆带来新需求[J].商用汽车,2014,22:17.

[2]山东:城乡环卫一体化 市场运作机制活[J].城乡建设,2015,01:14.

[3]校林,韩晋生.姜卫东代表: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J].当代农机,2015,03:24-25.

篇2

1项目模式

海口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环卫服务外包。政府部门与环卫公司签订环卫一体化项目,合同期限为15年,以琼山区为试点,逐步向龙华区、秀兰区、美英区铺展开来,实现全市各区覆盖。政府部门在合作项目中只负责监督与打分,职能转变到规划与指导上来,将具体工作交由环卫公司执行。

2项目运作进程

2.1琼山区(2015.11.13)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了海口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该项目合同金额为2.03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1219万平方米。项目初始设备投入约4500万。前期盈利少,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2.2龙华区(2016.01.01)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福建龙马环卫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海口龙马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为2.33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1681万平方米。按季度付款。项目初始设备投入设备9000万。前期盈利少甚至负盈利,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并且,由于龙马公司自身生产环卫设备,环卫一体化PPP需要大量环卫设备投入,公司可以做到以服务促销售,实现双赢。2.3秀英区(2016.03.23)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福建龙马环卫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成立了海口玉禾田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2.19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未来实际执行合同金额有望达到2.3亿,总面积约1912.5万平方米按季度付款。项目新投入约1亿,前负盈利,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预计净利润平均水平达到5%-8%。2.4秀英区(2016.04.21)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海口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2.267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为1820万平方米。

3项目实施效果

在采用PPP模式之前,海口市80%道路采用人工清扫,作业方式落后,以人工扫把和推车为主,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清扫不彻底。海口市政府采用PPP模式将环卫工作外包之后,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0%,投入数千万元,购买车辆及设备300多辆。海口市环卫PPP项目的成功,对其他城市的环卫外包及公共服务可以起到一定借鉴作用:(1)PPP特许经营模式合同期限为15年,一般常规的城市环卫项目为3-15年,这种长期的战略性合作,不仅合同金额高,而且实施地点特殊、项目内容一体化,对于公司开拓环卫市场服务、扩大全国影响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对于政府来说,长期稳定的合作,也有利于城市环卫面貌的改进和提升。(2)海口市四个区实施PPP项目的共同特点是环卫设备投入大量增加,模式由人工作业向机械清扫转化。这是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结果。(3)对与生产环卫设备的公司与政府进行PPP项目合作,有利于其设备的输出,实现以服务促销售。例如与龙华区签订PPP协议的福建龙马环卫,虽然其PPP项目服务利润点低于环卫外包(环卫行业平均价格为7.8元/平方米,可达8%-12%的利润水平),但由于可以实现其设备大量输出,促进销售,对企业来讲反而是一种受益,因此,会有大量企业愿意与企业进行合作。(4)据统计,我国财政部PPP示范项目第一批仅30个,第二批增加到206个。随着PPP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卫公司都将目光瞄准PPP市场,因此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大型环卫公司凭借其规模优势将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未来环卫市场PPP模式将会更加成熟,市民也将进一步感受到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带来的好处。(5)环卫一体化理念将进一步得到深化。环卫一体化包括:作业方式一体化、垃圾分类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先是作业层面上,由于过去的作业方式,在多个环节上不停地发生污染。因此,从清扫、保洁、运输、中转,到最终处理,全过程最好都是密闭运输,实现一体化。其次还有垃圾分类一体化,垃圾分类一体化就是垃圾要从源头开始分类,到终端末端的时候要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绿色循环。最后是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就是要在解决城市问题的同时,以同等标准解决农村环卫问题。

[参考文献]

篇3

为搞好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镇在强化环卫宣传、健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投入和责任监督考核上下功夫,努力提供工作质量和成效。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工作开展之初,为了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我们先后印发了《铲除废旧塑料刻不容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还群众碧水蓝天》、《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同维护整洁优美新____》三封致群众的公开信、在县电视台《视点》栏目宣传、各村签订村规民约、以及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标语条幅张贴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宣传,同时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事实来说话,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近期,我们又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在群众中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在主干道及背街小巷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喷绘300余处,利用宣传车、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材料600余次,在群众中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是创新机制实现工作全覆盖。作为在全县较早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乡镇,____镇在全镇23个村实现了环卫保洁全覆盖,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自己管自己,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在整治效果和推进力度上难以统筹兼顾,环卫工作常态化监督考核的管理机制和环卫资金统筹保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环卫工作处于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不良循环状态。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组织机关干部、各村负责人到兰陵、昌邑等先进地区实地学习考察他们的工作模式,探索创新适合____实际的环卫运作机制。今年6月,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又学习借鉴了4个统一托管乡镇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探索面向市场聘请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进行统一托管,将成熟的运作模式和保洁公司请进____来。10月份,镇政府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同时结合我镇之前环卫工作开展中好的做法,形成了新的运作模式。目前我镇环境卫生工作日常运行模式是:由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负责各村日常保洁,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这种工作模式既为政府“松了绑”,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现在全镇每个村、每个垃圾箱都能够实现一天一清理、处处无死角,政府的监管职能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推行以来,全镇已转运垃圾2500余吨,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充分的保障。

三是加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更好的促进垃圾收集工作,我镇为每户居民发放了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我镇根据群众的生活习惯以及人流情况对垃圾箱放置点进行了重新布局,按照每17户设置1个垃圾箱的标准,共投资27.5万元添置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放置到全镇各处。同时,对之前使用的320个铁制垃圾箱进行了部分回收及重新放置,对各村自建的115个土坯垃圾池全部进行了拆除,使全镇垃圾箱放置点更加科学、密集,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日常需求。此外,我镇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村级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度,为更好的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夯实基础。今年以来,先后对____三村、____四村、停庙村等12处道路及排水管网进行了施工改造,村级环境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是舍得投入落实经费保障。____镇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0年,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各村工作经费,累计发出专项资金30余万元。____1年开始,我镇每月拨付专项经费8000元用于环境执法中队日常保洁。同时,每周点评,每季度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0、____0、1000元。在年度总结表彰会上,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分别奖励现金5000元、3000元、____0元、1000元,全镇23个村全部拿到了奖励。____2年,进一步完善了村级长效机制。镇政府每月拿出1万元作为专项经费,设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金,由镇财政按月发放,并在半年小结、年终总结时进行更大幅度的专项奖励。今年以来,扫除活动,为促进“爱我家园·清洁郯城”大扫除活动深入开展,

镇财政累计拨付给村级的奖补资金达到近50万。在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后,我镇每月拨付给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的保洁费用7.35万元,拨付给镇环卫中心的保洁费用1.3万元。目前,我镇每月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经费平均在10万元以上,充足的经费保障有力推动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五是强化监管确保工作效果。按照“权责明晰、独立运转、制度健全”的要求,我镇建立了镇、村、保洁公司“三方考核”体系。由镇政府组织实施总体考核,镇环卫中心对保洁公司保洁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村保洁协会每天对村内保洁情况进行监督考核,通过交叉检查实现环境卫生无缝监管。同时,我们采取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核、半年一考评的方式,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将每月的考核结果直接与拨付的保洁费用进行挂钩,在半年考评中由镇内“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现场观摩打分,考评不合格直接更换保洁公司,确保保洁队伍能够在政府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开展扎实工作。

一是环卫资金短缺。作为农业为主的经济小镇,____镇今年财税收入1____万,将日常保洁工作外包后,镇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支付保洁费用,而镇内主要道路的保洁工作依然需要镇环卫中队完成,此项费用每年在15万元以上,另外村内五堆清理、水域清理仍需要村级自行清理,目前各村村级财政收入很少,主要依靠镇财政给予补贴。以上花费总计每年在150万元以上,占到全镇财政的13%,而镇财政还要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这对于____镇这样的基础设施薄弱的小镇来说,负担过重,压力太大。

二是专业人员缺乏。保洁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缺乏。虽然目前村内保洁工作外包给了保洁公司,但主要道路和五堆清理仍然靠镇政府,目前镇垃圾处理厂有三名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资低,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严重影响环卫工作的开展。

篇4

Abstract:In order to chang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enhances the city image,th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in the national various big or mediasized cities like a raging fire development.The Rongcheng peoples government sizes up the situation,along the whole city development study practice science development east wind,is carrying out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ife trash integration to process the experiment site work positively.How does this article utilize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on Rongcheng,analyzes the Rongche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oroughly,in line with “the experiment site,boosts first” the principle,carries out th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to process the experiment site work positively.In this foundation,proposed “the synthesis improvement,the villagers autonomous,the facility plan,act as circumstances permit,the government lead,the consummation mechanism,the marketability reform” manage the new pattern for the cor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1.荣成市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

1.1环卫机构体制现状。荣成市总面积为1392平方公里,辖两城区(崖头、石岛)、12个镇、10个街道、853个行政村、97个居委会。市区崖头、石岛和各开发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物业管理机构,镇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及村民委员会,按各自管辖范围负责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工商、公安、交通、卫生、房管、环境保护等部门应按各自的职责,积极协助搞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其中崖头中心城区内设环境卫生管理处,归口市建设局,仅负责中心城区市政界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市政界外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分工负责。石岛区的环境卫生由石岛环卫处管理,石岛环卫处归口石岛管理区建设环保局管理。

1.2环卫人员和清扫保洁现状。崖头现从事环卫工作的职工约436人,占服务人口的0.34‰,其中在编职工33人,临时聘用清扫工或其他人员共计403人,占从事环卫工作人员的92.3%,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初中及以下人员378人,占86.6%。荣成建成区清扫保洁352万平方米,主要以人工为主,有2辆清扫车,机动车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25%。

石岛现从事环卫工作的职工约306人,占服务人口的031‰,其中在编职工22人,临时聘用清扫工或其他人员共计284人,占从事环卫工作人员的92.2%,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初中及以下人员人,占90%。石岛市区的道路清扫保洁主要以人工为主,有1辆清扫车,机动车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25%。

村镇道路的清扫保洁形式不一,有的村镇有专人打扫,有的没有专人打扫,全部采用人工方式。

1.3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现状。崖头和石岛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目前均实行混合收集、混合运输。使用的收集运输车辆主要有压缩车,还有全封闭自卸车等。

目前荣成市垃圾收集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二目前占80%。

方式一:

生活垃圾直接投放铁垃圾方箱垃圾运输车生活垃圾处理场

注:垃圾运输车指密闭式运输车等

方式二:

生活垃圾直接投放密闭塑料垃圾桶配套压缩车生活垃圾处理场

生活垃圾收集后,直接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不经过大型垃圾转运站二次转运。目前建成区内共有35个城中村,其中委托环卫有偿清运的有16个,4个城中村自行清运,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15个城中村未实行有偿清运,生活垃圾未实现无害化处理。石岛管理区有6个居委会未纳入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部分由环卫部门有偿代运,部分未进入卫生填埋场,倾倒在附近的低洼地,城乡结合部尤为突出。

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以垃圾箱和垃圾桶收集为主,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近年来虽然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少数村镇实行垃圾固定点收集方式。村镇的垃圾运输方式主要是拖拉机运输,仅成山镇配有一辆垃圾压缩车。各镇统一安排环卫工人定期对垃圾进行收集,并将垃圾集中处理,送填埋场进行简易填埋。各镇由于缺乏长远的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量不足;加之农户卫生意识不强,仍将生活垃圾沿沟、渠随处丢弃乱扔、乱倒。造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多元化,收集、处理处于不能及时清运现状。

1.4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4.1崖头生活垃圾处理。目前崖头的生活垃圾主要送往孔家生活垃圾处理厂,规划总占地32万m2,总库容为268.79 万m3,规划总投资为9023万元,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该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填埋区占地8.57万m2,填埋容量为120万m3,设计填埋能力为25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20吨/日,可满足市区15年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

目前,崖头的生活垃圾全部采用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有效改善了城区环境,提高了城市整体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4.2石岛生活垃圾处理。石岛目前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地处石岛牧云路南,烟墩至码头公路东,规划占地面积为50亩,工程投资350万元,现已使用面积40亩,填埋高度为6米,渗沥液排放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场内有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日处理量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一座,共投资250万元。

目前,石岛的生活垃圾全部在该处理场进行处理,但由于该处理场已经接近使用年限,因此需要建设新的生活垃圾处理场。目前新垃圾场正在建设过程中。

1.4.3各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各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简易填埋,这些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常年露天堆积,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

1.5粪便清运处理状况。目前,荣成市区(包括石岛)所有水冲式厕所实现了管道化排放,粪便进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同生活污水一起处理。无单独的粪便处理厂。所有旱厕和农村的粪便经简单处理后进入农用。

1.6环境卫生设施及机具现状。全市共有公共厕所101座,其中二类公厕22 座,三类公厕63 座,移动公厕16座,部分对外承包,全部由专人管理。其中,崖头城区61座,环卫管理的公厕二类公厕免费开放,石岛区11座,其他各乡镇共29座,全部属于三类公厕。全市共有果皮箱或垃圾桶(箱)6337个,其中崖头3540个,石岛区2100个,其他各乡镇共787个,有些村镇根本没有垃圾收集容器。全市环境卫生专用机具共57部,其中市环卫处23部,石岛环卫18部,其他各乡镇共16部,运输车辆基本是拖拉机。

2.荣成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分析

从荣成市的城市面貌的变化及近几年环卫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可以反映出,荣成市环境卫生部门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荣成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情况看,对荣成市的环境卫生有了更高的水准要求,现状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基础管理薄弱。一是多年来,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取向,导致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只是覆盖在建成区,农村环境卫生未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中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环境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分散,市级的环卫统筹管理方面,宏观管理能力较弱。三是城郊涉农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的环卫管理网络不健全,机构出现断层,且按属地管理原则各自为政,导致农村环卫管理工作执行和推进十分困难。市级环卫机构与这些部门无上下关系,因此对执行工作情况的监督和落实就显得非常有限,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推动市容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全不相适应。

2.2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不完善,没有做到城乡统一规划,缺少区域统筹。按照城乡一体,区域共享原则,荣成市的乡村环境卫生工作没有纳入乡镇统一建设中,实现城乡环卫建设一体化。农村和乡镇环境卫生较差,没有建立相应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各区、镇之间“各行其是”,垃圾处理设施往往以各自行政区为单位进行规划和建设,没有考虑垃圾处理设施的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造成资源的浪费。

2.3规划设计更新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是公共厕所数量不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平方公里不低于3座的要求。在城区存在找厕所难的问题,现有公厕等级较低、卫生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很差,基本没有设置专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使用的设备,不利于公厕作为公共卫生设施功能的发挥。二是缺少正规的粪便处理厂,城乡清淘的粪便直接排入城区管网或农田,严重污染环境。三是生活垃圾处理水平较低,方式单一,难以达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目前,崖头和石岛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方式为卫生填埋,由于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处理方式单一,没有进行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某些种类的垃圾(如餐厨垃圾)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应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处理厂等垃圾处理设施,拓宽垃圾处理渠道,使荣成市的垃圾处理真正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村镇生活垃圾主要进行简易填埋,已经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四是镇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数量不足。各乡镇公厕数量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厕所不达标,城乡结合部地区厕所档次偏低,无防蝇设施,蚊蝇密度大,异味大。且80%的厕所清扫、清掏不能及时到位。五是镇村环卫装备更新周期长,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多处于陈旧老化状况,大部分使用的是农用车、拖拉机,甚至人力车。部分车况较差,安全隐患大,由于未能密闭运输,垃圾渗漏液沿路洒滴,车辆一过异味熏天。城乡保洁发展不平衡,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域保洁力度不同,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比较低。

2.4意识观念落后,工作经费决口较大。一是由于镇村远离市区,较多群众对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整体观念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把环境管理看成可有可无或毫不关已的事情,不主动积极配合参与进行相关管理,或是认为反正基础设施就这样差,再怎么管理也赶不上市区水平,且后一种思想甚至突出存在于部分镇村干部头脑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消极落后。同时由于村民长年形成的生活习惯,普遍对环境意识不高,使垃圾量剧增,导致镇村内私搭乱建,环境脏乱等形成恶性循环。二是随着推动城镇化进程因拆迁等原因,镇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的土地收益和集体经济实体逐步锐减,收入萎缩,没有了原来拥有土地的优势,无力承担公益事业的经费支出。再者,收取垃圾处理费或清扫保洁费困难重重,按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其收费不涉及农民和农转非人员,致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经费保障难以维系,镇村均感经济压力倍增。还有各镇市容(环卫)站(所)把有限资金用在了低水平日常维护上,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低,严重挫伤了一线环卫工人的积极性。

2.5投资渠道单一,科研和科技开发建设投入不足,宣传力度薄弱。一是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费用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城市维护费,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虽已制定了相应的垃圾处理收费方案,但保障措施缺乏,收集困难,从总体上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还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镇村来说,地方财政投入更是微乎其微。二是随着环卫事业的发展和先进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卫专业队伍中工作人员老龄化程度高,固定工比例少,文化素质低,也使环卫专业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环卫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三是宣传力度薄弱,市民或村民对垃圾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

3.目前荣成市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内容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荣成市按照“村(居)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区)处理”的要求,本着“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确定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依托市区、石岛、成山三大生活垃圾处理场要分阶段实施。荣成建成区先期要在崖头城区及周边镇、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试点,实施的范围包括崖头街道尚未纳入市区孔家生活垃圾场集中处理的村庄,寻山街道、崂山街道、城西街道、滕家镇部分村庄,石岛城区及周边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由石岛管理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就目前而言,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要以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主要工作内容有:

3.1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市环卫处、石岛环卫处及成山环卫处,要各自按照各自的行政区划,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市环卫处应做好孔家生活垃圾场的续建和投入使用工作,确保垃圾正常处理。石岛环卫处应加快新建垃圾场的施工,确保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正常开展。成山环卫应对拟建垃圾场的场址进行选择,完成环评及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为真正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建议走填埋与焚烧相结合之路,以减轻垃圾填埋场压力。垃圾场的建设投资应根据行政区划,由当地财政投资。

3.2建设垃圾中转站点。根据城市各功能区块发展特点,规划建设一批新的中转站点,并加快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尽快启动运行,完善垃圾中转网络,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镇(街道)垃圾中转站的建设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助。目前石岛管理区已完成了6座中转站的建设,崖头周边有寻山、崂山、城西、滕家正在进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

3.3配置中转站压缩、除臭等设备,购置大型垃圾转运车辆。所需的资金应有市财政一次性拨付。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和垃圾转运、处理由市级环卫处负责,费用由市财政投资。

3.4建设村级垃圾收集点,村级要配置收集容器和垃圾收运车辆。按照人口分布状况,根据有关标准统一设计,每个行政村建设3座以上垃圾收集点,收集点的建设、垃圾容器、收运车辆的配置应由各镇(街道)负责投资。镇(街道)和村庄向垃圾中转站收集、运送生活垃圾所需的一切费用,由各镇(街道)或村庄负责。

3.5各镇(街道)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和专业保洁清运队伍。根据各行政村大小、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实力,合理配备村级保洁员,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确保垃圾清扫、清运的正常进行。

3.6各镇(街道)负责组织各村全面清理镇村周边、道路两旁、河道库塘、山野田间等区域积存的各种垃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缔辖区内私设的垃圾场。

4.加快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对策

4.1加大全民宣教力度,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要把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作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农村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开设专栏的形式和渠道,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大力向广大群众宣传与其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使城乡居民增强文明和环境秩序意识,提高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自觉性,形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4.2结合环境整治创建,实现村民自治。为推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活动,彻底清除各乡镇或村内常年积存的卫生死角,树立环境卫生规范管理的“样板”,使农民们见到实效,为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活动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清理垃圾,改善环境的脏、乱、差。设置标准垃圾箱、落实保洁员,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进入管护状态。二是清洁渠道,加强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各乡镇、村制订长效管护措施,同时发动群众,以有奖举报的方式,进行监督。三是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开展不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特别是乡镇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污染较重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四是清洁村庄,狠抓“六乱”(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要把整治“六乱”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首要任务。五是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镇和单位活动,各镇(街道)设定奖项,鼓励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单位活动。同时在实施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镇(街道)各村或各居委会普遍召开村民大会,制订《村民环境卫生公约》,专门安排监督员每天监督环境卫生清理情况,约束村民遵守公约,保证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还可以在中小学开展“环境卫生小标兵”活动,动员中小学生宣讲环境卫生常识,帮助家长提高文明意识。为了使环境卫生公约随时起到警示作用,每一个村庄都要设置村务公开栏,对环境卫生遵守情况进行张贴悬挂。

4.3科学制定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因地制宜减量处理。根据新编制的《荣成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考虑荣成市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意,逐步完善市、镇、村环卫基础设施。一是把城乡市容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与农村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实施,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城区远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环卫设施规划。有经济实力的,对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实行一步到位,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城乡一体化;经济实力不足的,在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再逐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设施和服务网络。二是把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在对城郊的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前,必须合理规划,优先保证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硬件设施的经费和用地,可按照人口的密集程度预先安排环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高乡镇、村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落实环卫配套设施。三是把城郊及乡镇的环境卫生纳入全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增加对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市(区)和镇(街道)两级政府将环卫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依据属地建设需要划定经费。也可由市财政统一核拨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以奖代拨等形式多给予经费倾斜,保障必要的环卫设施投入。四是采取垃圾综合处理技术路线,合理配置和规划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填埋技术、垃圾焚烧技术和堆肥技术要合理搭配,努力构建循环经济。

4.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工作网络。首先,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是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核心。按照中国的体制机制,采用政治性手段,来完成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推行环境卫生一体化就要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并建立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资结构。其次,健全工作网络是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保障。市、镇两级必须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最后,理顺城乡管理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要逐步实行市(区)、镇(街道)、村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走村收集、镇(街道)中转、市(区)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长效管理。要强化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的职权,理顺与市、区职能部门的关系,保证“以块为主”功能的实现。城郊要稳步推进撤村建居委会,通过建立试点村,推行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并直接纳入城市社区管理。

4.5构建完善保障机制。一是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资结构。为提高基层单位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的积极性,构建合理的投机保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经费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市(区)里补一点、镇(街道)里贴一点、村(户)和企事业单位出一点”的办法筹集。各村委会负责垃圾的收集清运,收集、运送到垃圾中转站的一切费用由村负责。各村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收运垃圾车辆购置配备由各镇(街道)负责投资。各镇负责辖区内垃圾中转站建设、配套车辆以及生活垃圾运到中转站,费用由镇负责。各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建设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助。中转站后的清运、处理等运行、维护经费由市级财政保障。同时各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压缩设备及其配套的市环卫部门专用清运车辆购置由市财政负责。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对建成村级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经验收合格后,市、镇实行以奖代补。由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资结构的建立,将会大大调动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二是构建运行管理机制,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主要是加强镇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各镇要制订出台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保洁管理责任制,制定规范和标准以村为单位,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报酬,不留空白。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实现长效管理。制订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4.6稳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既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环卫事业改革作为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特殊性,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要求,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转移风险”为目标,按照“监督管理与环卫作业”相分离的原则,逐步把环卫作业服务中经营性和竞争性项目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卫事业,分阶段有序推进环卫体制改革。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考评奖罚体系,防止出现因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公共利益,使“脏、乱、差”现象反弹。其次是合理引入竞争机制,以镇或村为单位或划块分片,把清扫保洁推向市场,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扁平化运作模式,以实现环卫保洁的全覆盖。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可由专业物业保洁公司承担,提高环境卫生专业化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市(区)、镇(街道)、村委会三级监督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对专业清洁公司实行奖罚,拨付承包费用。最后,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形成稳定的收入、投入机制,培育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推动城乡环卫保洁工作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荣成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Z].荣成市人民政府,1997-7-28

[2]荣成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08—2020)[Z].青岛市环境卫生科研所,2008

[3]荣成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界限的通知[Z].荣成市人民政府,2004-7-26

[4]王树春,李海洋.浅谈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体制改革[J].科技经济市场,2007,(3)

[5]关于2009年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Z].荣成市人民政府,2009-3-27

[6]张国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市容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EB/OL].cgjl.org/show.aspx?id=1711&cid=78,2009-3-2

[7]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创新市容环卫管理制度推动市容环卫管理城乡一体化[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8(6)

篇5

紧紧围绕全区“加力城乡一体,加速生态文明”发展主题,打好“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生态文明、改革创新”四大战役,扎实推进城镇环卫基础设施和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更新换代工作,不断提升环卫管理城镇一体化水平,促进全区环卫管理工作整体跃升。

二、工作目标

加强城镇环卫基础设施配置和日常管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的能力,力争实现各站压缩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干净整洁、箱体功能完好,密闭运输率100%;生活垃圾处置终端全年无安全事故。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城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1.规范果壳箱、垃圾桶设置管理。城区范围内要加强果壳箱、机械化收集桶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设置,更新一批破损、陈旧的果壳箱和垃圾桶,逐步淘汰主次干道旁设置的垃圾收集房等落后的基础设施;对主次干道两侧的果壳箱、垃圾桶实行定点设置,通过设置机械化收集桶的方式替代收集房,提高生活垃圾收集的效率。各镇(开发区、街道)要按照“布局合理、整洁卫生、方便适用、有利于环卫作业”的要求,在现有环卫设施的基础上,新设一批标准化垃圾收集房、收集桶、果壳箱,设置的收集房、收集桶、果壳箱应当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充分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设置标准可参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尝试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和收集;对现有环卫设施存在破损、缺失、功能不全的要进行全面的整治改造提升,确保满足功能需求;有条件的镇可以尝试通过设置机械化收集桶的方式逐步实行生活垃圾直收直运。

2.规范中转站的建设和管理。城区要修订完善《城区环境卫生管理专项规划》,力争在年内完成城东、城南2座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的转运站建设任务,逐步关停城区范围内对居民影响大、对环境影响大、故障多、效率低的小型转运站,有条件的更改为环卫工人休息点或公共厕所;加强对现有运营中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维护和保养,联合设备厂家制订全年专项维保及大小修计划,做到设施设备稳定可靠、重大隐患及时排除,场内场外干净整洁。各镇(开发区、街道)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环卫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来指导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镇区日产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来扩展生活垃圾中转能力,对故障频发、使用年限超过5年以上的压缩设备,应及时更新;对陈旧老化、密闭不良的箱体,应全面维修;尚未做到100%压缩转运的镇(开发区、街道),要加快建设和扩建生活垃圾中转站。

3.规范垃圾运输车辆管理。城区范围内在3月份前,通过新一轮的生活垃圾运输市场化招标的方式淘汰陈旧的、超期服役的运输车辆,更新一批全新的生活垃圾压缩箱,达到全面更新提升的管理要求;各镇(开发区、街道)要从改善环卫设施,服务民生大局的角度出发,在3月份前,淘汰一批不符合环卫要求的运输车辆和压缩箱,原则上,使用满2年及以上的普通箱体必须淘汰(不锈钢箱体等高规格的除外)。对尚能使用的要加强维护和保养,杜绝带故障作业、跑冒滴漏。

4.强化公共厕所管理。提升城区公厕管理标准,对城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差、群众反响强烈的公厕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开发商代建后验收移交的方式,发展附建公厕,逐步增加城区公厕的数量,改变“南少北多”的现象;强化公厕的日常管理,做到定人定岗,增加日保洁频次,改善公厕内外环境,提升城区公厕管理水平。各镇(开发区、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公厕环境改善的投入力度,做到设置合理科学、管理规范有序、环境通透整洁,着重要加强公厕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做到上下水畅通、设施功能完好、便池便槽干净无积污、空气流通无臭味。

(二)加强生活垃圾收运管理

1.加强源头收集管理。要加快城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修订,优化现有收运的模式,扩大机械化收集生活垃圾的范围,主干道实行100%机械化收集,住宅小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收集车辆实行登记备案制度,淘汰人力三轮车、拖拉机等落后的收集车辆,尝试在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实行上门直收的收集模式。通过大型转运站的建设,推广垃圾源头收集入站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射频卡技术规范源头生活垃圾的调运。各镇(开发区、街道)要根据各镇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生活垃圾源头收集模式,引导和鼓励村委、社区使用先进的源头收集车辆,减少源头收集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严禁将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大件垃圾、工业垃圾等特种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收集;严禁在村收集过程中为了减少生活垃圾运输次数而故意焚烧生活垃圾;严禁在果壳箱、收集房、垃圾桶内焚烧生活垃圾;对垃圾收集房要定期刷新和消杀,确保不产生次生污染。

2.加强中转运输管理。要加强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日常管理,实行定人定岗,保证有专业人员操作机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转运站保持清洁、规范、有序,定期除臭消杀;凡是收集的生活垃圾必须经压缩后才能转运,要按照压缩箱压装容量进行压装,防止因多压而导致压缩箱跑冒滴漏;不得将工业垃圾、化工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等特种垃圾压入压缩箱内转运;严禁在转运站内焚烧生活垃圾,或者焚烧后压入压缩箱内转运。城区范围内要加强对中标运输企业的日常监管考核,对中标企业在运输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予以严格管理和考核奖惩。各镇(开发区、街道)要加强生活垃圾的运输管理,定期清洗和检修车辆和压缩箱,确保外观整洁、功能完好;垃圾运输车辆出转运站前,应将压缩箱尾部冲洗干净,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运送;在运输途中应加强巡视,确保无冒烟带火的安全隐患。

3.加强生活垃圾调度管理。严格执行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对生活垃圾的调度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生活垃圾处置终端(焚烧发电厂或者生活垃圾填埋场),各镇(开发区、街道)的生活垃圾必须严格按照指令,送往指定的处置终端,不得私自改变处置终端,确保市、区、镇三级的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要严格执行环卫部门对各镇(开发区、街道)垃圾运输车辆核定的运输线路,垃圾运输车辆在城区范围内运输时,必须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时期,严禁私自改变运输线路,造成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对全区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加装GPS和射频卡,实行对生活垃圾运输车辆“一卡通”管理;垃圾运输车辆在终端区域运输时,必须严格遵守厂(场)内的交通规则,按照限定时速运输,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和在终端卸料时不得吸烟、乱丢烟头,以防明火遇沼气发生爆燃;在处置终端等候卸料时,要按照秩序排队等候进入,严禁争道抢行,造成堵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开发区、街道)要高度重视本地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本实施意见,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具体工作计划或方案,落实目标责任,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建设。环卫管理部门对本地区的各类环卫基础设施要进行全面排摸,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各村(社区)要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切实提高“组保洁、村收集”日常工作水平。

(二)加强宣传引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