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合集13篇

时间:2023-09-28 10:32:04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1

2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及农业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投入,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把生产要素科学组合,借助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物质循环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综合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1重视体现不同的区域特色

黄冈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农业特色,大力实施“三转两推(农产品加工转化、农民受训转移、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初步形成了以“一县一特”为基础的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速生丰产林、沿江水产和大别山南麓板栗等五大优势产业带,蔬菜、牛羊、三元猪、生态茶、中药材、花生、小龙虾、蚕桑、蛋鸡和奶业等十大特色板块。黄冈市下辖的浠水县、武穴市、英山县分别荣获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水产大县”、“油菜大县”和“茶叶大县”。团风、麻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六县(市)进入全省粮食大县行列;浠水、武穴二县(市)为全国双低油菜板块生产大县;罗田县为全国板栗第一县;红安花生居全省之冠;英山县为全国名茶基地和无公害茶叶示范县;蕲春县是全国著名的药市和中药材之乡;武穴、麻城、浠水三县(市)进入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行列;麻城市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黄梅县是全国青虾繁育基地和全省水产大县。

2.2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黄冈市生态农业着眼于全面发展“大农业”,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发展原则来规划、调整和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化结构,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与农、林、牧、副、渔综合化发展道路,使各类农业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汇聚合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4家,其中省级47家,部级1家,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构建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桑蚕、中药材、生猪、家禽、乳业、渔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黄冈地方特色、符合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2.3重视构建立体化的农业结构

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农业。一是优化种植业生态布局。黄冈市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扩大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种植,重点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湖、还湿地。目前黄冈市正在开展生态湿地工程建设,以保护与恢复湿地。二是理顺畜禽养殖业区域布局。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规模养殖。三是大力发展生物、生态农业。通过集聚生物反应器、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高端产业,减轻农业环境压力,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积极扶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注重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基地建设。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有效使用“三品”企业238家,品牌总数达57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71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8个。通过合理的作业搭配和适宜的产业规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追求功能多样化和合理的效益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黄冈市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冈市生态农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资源浪费严重,忽视生态效益

一是耕地面积逐渐减小。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面积1.74万km2,总人口730万。虽然地广,但是地处山区,且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仅为0.053hm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耕地面积还将持续减小。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于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严重滞后,差距明显。由于长期受“以粮为纲”的农业指导方针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生产一味追求数量,许多地区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仍旧强调高产出、高经济收益,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农业生产中过度施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结,不重视水土保持,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过度放牧、捕捞及乱伐森林等违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破坏行为屡禁不止。

3.2生态农业规模小,发展层次低

当前黄冈市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生态农业,采用以生物群落组合原理或“食物链”原理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3]。此外,在建设生态农业中认识不到位,仅将生态农业视为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措施,缺乏持续发展的统筹规划。

3.3农业技术服务滞后,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

在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探索实践中,黄冈市开发了许多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但遗憾的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之又少。如在良种选育、有机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生物能源开发等方面的科技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在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方面,只强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倡施用农家肥,但没有从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形成系统的产品质量提高方法[4];在水土植被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也亟待提高。

3.4对生态农业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黄冈市用于建设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于群众自筹、金融融资以及政府投资等。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对生态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但是引资体制还很欠缺,资金来源单一。由于很多基础科研实践项目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仅依靠群众自筹很难解决。此外,摒弃传统的农业模式,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财政支持。

4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规模化、定量化、集约化与可持续”。针对黄冈市的实际情况,只有结合区域性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消费水平,通过定量化的优化组合,做好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5]。总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4.1面向市场建设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要面向消费市场,灵活调整经营模式,积极制定促进农业良性运行的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走高效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要做到理性发展,在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强指导,着眼长远利益制定发展规划。面向市场建设生态经济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要坚决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布局,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的原理,才能提升生态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6]。

4.2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

首先,政府要做好生态农业的规划、引导与协调工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干预,增强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的多元化、功能化与合理化,保障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其次,政府要提供发展生态农业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再次,加强环境监管与舆论引导,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宽松外部环境,大力扶持生态环境建设,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尽快恢复。最后,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市(县)的建设,深入宣传生态农业知识,摒弃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3加快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生态农业是一种由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生态学原理等元素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其发展壮大离不开实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目前黄冈市的实用农业技术应用率还远低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户还在沿用千年不变的农作方式,不改变这种现状,就无从谈及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当前与生态农业建设密切相关、值得大力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如清洁生物能源开发、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生态复合肥料、绿色食品开发、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此类实用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2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 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 (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 、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 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3

1.1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业生态环境其实是人类生态和农业经济发展进程得以向前推进的基础,能够在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1.2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为农业生态环境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本要求中的一个,指代的是既能够满足当代人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又不会使得后代人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受到负面影响。

2.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

2.1使得农业占据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工业得到发展之后反哺农业这样一种模式,工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是一定需要得到农业的支持的,假如说缺少了农业这一个基础,工作发展的持久性想要得到保证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所以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相关人士予以三农问题充分的重视情况之下,一定要为农业生产环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提供充分的支持。现阶段我国提倡的是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想要解决三农问题是需要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的,从而就能够使得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

2.2能够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三农问题长时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三农问题也是能够从直接的层面上对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因此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在致力于找寻到一种能够使得三农问题得到解决的有效的方法。三农问题涉及到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农民增收,想要使得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是需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在农民的收入增长之后就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活动中去,从而就能够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这样就逐渐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三农问题从本质的层面上得到解决。

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措施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4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04-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就对构建新型生态产业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设生态主体功能区,必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必须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必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这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协同产业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生态文明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化建设之中,在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二)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趋势

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来划分,农业发展史上,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刀耕火种;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靠天吃饭,以人力、畜力为生产工具,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化学化为基本特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工业化农业时代改变了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在消除饥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催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演变过程中的又一崭新形态。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协同产业的子系统,将真正实现“农业---环境---人类”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生态农业的主要功能。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对此,农业部要求采取六项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重点促进农产品供给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劳动者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粮食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建设高标准粮田、改造中低产田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国家奖补与农民投资投劳相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提供新品种供应、新技术推广、统一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资统购统供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5

1 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2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有机农业传统的国家。但是,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猛增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国农业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恶化,集中反映在水土资源方面,而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土资源。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特别是生态种植业)的建设应该从改变耕作方法和改良土壤入手,补充土壤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提高土壤肥力,并广泛采用节水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6

前言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此外,西部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11个物种丰富、特有物种数量多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有6个在西部,2个在中、西部接壤处。这无疑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后备资源,从而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不仅自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通过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实现其他农业开发的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农业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陕西省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西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据农业部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9.4万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分布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4.3万个,占41.6%,中部地区2.9万个,占45.2%,西部地区2.2万个,占23.6%,与2000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3个百分点。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环境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脆弱、社会历史的承袭性、人口素质低下以及深居内陆的封闭区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国家优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450.9亿元,西部为8123.37亿元,仅占20.59%。东部约为西部的2倍多。同时,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

农业人口总量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是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度将会倍增。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障碍重重,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严重影响了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赖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措施的适用度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转化。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五)市场机制不完善且开放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业新产品的动力,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显而易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还只是处于初期阶段。由于西部地区有着较为浓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广大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经济体制与农业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排斥市场化因素的强大力量。这样一来,便制约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间狭小,作用力薄弱。

(六)资金投入不足且资本吸引力匮乏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从而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封闭的经济区位,致使外部投资环境较差,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匮乏。目前,西部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资金不足,财政资金困难,个人拥有的资金也十分缺乏,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那么,资金供给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证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包括财政、金融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牛叔文.西北地区荒漠化环境演变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7

前言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此外,西部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11个物种丰富、特有物种数量多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有6个在西部,2个在中、西部接壤处。这无疑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后备资源,从而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不仅自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通过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实现其他农业开发的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农业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陕西省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西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据农业部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9.4万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分布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4.3万个,占41.6%,中部地区2.9万个,占45.2%,西部地区2.2万个,占23.6%,与2000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3个百分点。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贴于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环境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脆弱、社会历史的承袭性、人口素质低下以及深居内陆的封闭区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国家优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450.9亿元,西部为8123.37亿元,仅占20.59%。东部约为西部的2倍多。同时,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

农业人口总量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是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度将会倍增。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障碍重重,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严重影响了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赖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措施的适用度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转化。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五)市场机制不完善且开放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业新产品的动力,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显而易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还只是处于初期阶段。由于西部地区有着较为浓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广大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经济体制与农业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排斥市场化因素的强大力量。这样一来,便制约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间狭小,作用力薄弱。

(六)资金投入不足且资本吸引力匮乏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从而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封闭的经济区位,致使外部投资环境较差,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匮乏。目前,西部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资金不足,财政资金困难,个人拥有的资金也十分缺乏,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那么,资金供给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证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包括财政、金融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牛叔文.西北地区荒漠化环境演变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8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9

关键词:

循环经济;高效生态农业;形成机理;模式选择;政府管理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中国农业在近50年的快速发展历程中也逐渐摸索出符合中国实情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时至今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面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要保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资源,在循环经济体系下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目标。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下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中第4章就构建循环农业体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要求“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至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秸秆利用率、渔业养殖废水利用率以及林业‘三剩物’利用率都达到8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深入探讨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机理,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并且要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与实践出发,探索也可以促进我国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一、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机理

循环经济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实现高效生态也需要充分的利用循环经济的原理与技术方法。我国高效生态农业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由于在循环经济的引导下,当前高效生态农业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具有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同时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基础,这些因素的具备促使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

(一)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目标

高效生态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系框架上形成了最先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下的高效生态农业不仅体现为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化解、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还将体现农业生产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三效合一目标的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在目标机制的作用下,开启了发展之路。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目标要求在产品开发与生产方面,不仅要做到质优、营养、安全,还要追求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以期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开发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完备的农产品生产链条,吸收更多的社会从业人员参与到农业产业中来。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目标就是使农业不再以单一的农业生产形式存在,而是需要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的传统文明、文化与精神财富,通过为城镇居民提供旅游休闲、民俗文化传承等服务内容,发挥示范辐射功能,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目标则是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节省自然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农业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以及减弱噪音等功能,使其生态效益显现出来。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方向

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方向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参考、约束与监督。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实际,高效生态农业应该向着高度协调统一的方向发展。农业系统内部要协调统一,农业系统与各要素要协调统一,农业系统要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例如,园区利用沼气池对农业废弃物、人畜粪便以及生活垃圾等进行无大排行化处理;采用暗埋污水管道,对污水进行分类回收与再利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高效生态农业应该向着安全性方向发展。即保证资源使用安全、农业产品安全以及环境安全,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地区农业盲目发展。再次,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应与地域特征相符合,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令传统农业与效益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当地的农业产业格局。只有农业产业实现优化,并且将地区农业生产特色发挥出来,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效益的高效获取。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基础

高效生成农业的形成,实现农业经济循环,需要具备坚实的基础。我国发展高效农业首先在自然资源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众所周之,我国的农业生产资源禀赋处于优势地位。土地类型丰富,土壤肥沃,并且水系十分发达,特色农产品数量极大,这些都为高效农业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其次,高效农业形成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给农民以基本保障,我国政府围绕农业出台了系列扶持与保障政策。2015年最新公布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将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这一方案的出台给“十三.五”高效农业的发展又打了一支“强心剂”。最后,相对领先的科研攻关能力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长沙沃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焕新秉持“依靠科技,打造特色农业”的理念,通过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农科院等深入合作,研制出富含营养的迷你型香薯。灰头土脸的香薯经过2个小时的加工摇身一变成为了20多种香薯产品,不仅深受消费者喜爱,并且经济效益翻倍。综上,农业生产资源优势、优良的政策环境以及强劲的科学技术为高效农业的形成共同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

选择符合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实情的生态农业模式,发挥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创新模式体现循环经济原理,并收获循环经济效益是涉农企业、农户以及政府部门努力在探讨的。当前已经在部分地区取得成功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户公司带动型以及农牧结合型等几种。以下就几种创新性农业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指由大型企业发挥在农业开发与经营的主导作用,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围绕一个产业类型,或者一种产品形成一个生产链条。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将散落于农村的农户聚集到一起,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格局。由于这种经营形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都具有先进性,尤其是在资源的循环利用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户,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生产材料统一供给,生产过程统一标准,农产品统一回收,实现了高效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带动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典型代表当属广东省的温氏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温氏集团就大胆采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进行肉鸡的饲养,通过这种模式与农户有机结合,与农户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了切实的免除农户的后顾之忧,还建立了风险基金制度,保证每个农户收入超3万元。温氏企业在与农户合作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农户粗放浪费的经营方式,引导农户注重生产资源的节约,要求农户注重生产环境的保护,让农户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注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保证农户可以持续与企业进行合作,并得到丰厚的回报。

(二)农户公司带动型

这种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是指以农户家庭为经营主体,将多户农户联合到一起,以固定的经营场所为经济主体,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拓展适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农村经济市场。例如,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共有乡镇12个,人口近35万,其中超过30万为农业人口,但是却仅有水浇耕地16.3万亩,人均不足半亩。自然资源底子薄,农业科技应用范围小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制约。不仅无法实现农业的高效生产,更无法实现循环经济。在这种情况下,长子县一些农户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与引导下,联合参股成立了农户公司,通过农户公司的形式将农村闲置的资金、技术与劳动力聚焦到一起,确定好投资目标后,共同参与农户公司的管理。截止到2014年底,实现较大规模效应的农户公司达到了200个。这些农户公司立足于自身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优势,注重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及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在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中形成规模经济,在国家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政策引导下,向着集约农业、协作农业及安全农业的方向扎实迈步。

(三)农牧结合型

农牧结合型农业是指通过在农牧户、基地与企业之间建立快捷合作通道,使散落于市场中的种植、养殖、加工与销售环节统一起来,在农牧业培养机制的作用下,以循环经济高效农业生产为目标,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与山西、陕西、宁夏三省交接,占地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40万,由于境内沙漠面积广袤,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在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农业方面其自然资源不占优势。自“十五”以后,鄂尔多斯市政府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的优势与不足,认识到区域畜牧业的优势与自然资源的匮乏这一现状,确立了创建“畜牧业强市”目标,确定了“以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发展思路,并分别制定了鄂尔多斯畜牧业生产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与生态目标,并且以畜牧业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绒产业、肉产业与林沙产业,将农牧区人口移至城镇的二、三产业之中。在发展的过程中,鄂尔多斯注重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2015年11月建立了现代农牧业生产业链追溯体系,本市企业生产的26种无公害产品,19个有机食品以及18个绿色产品都实现了“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这一举措也大大提升了鄂尔多斯蓄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政府管理策略

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模式选择以及实现循环经济,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农业产业,政府必须做好扶持、实施以及带动工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障农业发展不走弯路,遵循科学发展道路,才能使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取得成功。鉴于此,政府应该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扶持力度,加快构建健全的政策实施体系以及持续推进组织及其制度创新。

(一)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扶持力度

高效农业生产需要政府的介入,对于重点产品、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更是需要政府的特别扶持,以带动整体农业产业水平的提升。其中重点产品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并且质量优良的产品。针对这些重点产品应该设立生产基地,加强检验与检疫,同时健全营销管理系统。例如上面提到的鄂尔多斯的畜牧产品就是属于当地农业的重点产品。它于2015年创建的全程可追溯系统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增强其市场综合竞争力。重点区域的扶持则是要结合区域农业生产实际,将农业生产区域划分为几个部分,梳理各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发展重点。例如浙江省农业生产可以划分为农产品出口基地、退耕还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区。每个区域都要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提升地区名优产品的知名度。加强重点项目扶持,则应当对重点项目进行专项论证,围绕重点项目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园区建设与信息网络构建。

(二)加快构建政府政策实施体系

国家政策环境的营造为循环经济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而政策的实施则是使政策发挥预期效能的关键。构建政府政策实施体系,首先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使相关政策按部就班的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持续增强扶持政策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例如浙江省为了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农业节水“十三五”专项规划》,并且对浙江省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其次,应健全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2015年5月29日农业部、国家发展委员会、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以及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强化法律法规”,“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法规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同时应该“落实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各类法律法规”。只有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才能形成系统威慑力,彻底杜绝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农业生产行为出现。

(三)积极推进组织及其制度创新

农户是高校生成农业的基层实践者,也是这项产业的具体实践者,因此,应该加大对重要农户的培养,创建具有灵活机制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让农户可以自由的参与到联合体中来,也可以自由的退出生产联合体。使其拥有更多的自,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发挥重要农户的积极带动作用,将其他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也吸引到联合体中来,解决个别农户想要进行现代化生产,却又受制于资金、技术以及其他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还应该加快人才培养,抓住新培养农村建设的有利机遇,注重农民工培训,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到基层去实践,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应当加强与农业机构的合作,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生产联合体的综合竞争力。最后要深化农村,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制度保障。

结语

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探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符合我国生态环境需要保护,自然资源需要节约合理利用,农业生产需要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实现循环经济前提下的高效生态农业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它既需要政府在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的实施、目标的确立、方面的把控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处于农业生产基层的广大农户,更是要以国家的政策导向为指导,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为出发点,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为落脚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投身于循环经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事业中去,为我国农业生产尽快实现高效、生态、资源循环利用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张富强 李凡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10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0

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4~2015年,连续12a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绿色农业,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文献,对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绩效评价以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帮助。

1 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绿色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依托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绿色农业发展阐述。刘鳎2013)提出绿色农业发展是依靠科技环保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融二者为一体的经济模式。[1]孙一鸣(2012)阐述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出发点,利用高新“绿色技术”生产无毒无害绿色农产品,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对自然造成伤害,以便树立民族绿色意识,开辟国内外绿色农产品市场,最终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体系。[2]张海翔(2011)提到绿色农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将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确保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最终实现生产、生态和经济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

根据绿色农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满足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4个方面。持续性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以超越环境的有限承载能力和牺牲未来资源为目标的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开放性是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发展;高效性是以采用集约型增长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化是以农产品实行“从田间道餐桌”的标准化全程质量控制为目标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党银侠(2008)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基础,提出绿色农业发展中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效益、区域发展基本路径。[4]晁团光(2009)围绕依靠科技、资源环境、农产品标准化,提出发展的基本特征。孙一鸣(2012)围绕公平性,阐述了绿色农业发展是在满足代际公平基本要求下的发展。[2]刘雁(2014)围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绿色农业专注于农业经济发展,注重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5]

2 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

对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是在建立绿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后, 运用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价,对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纵横比较,寻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中,较多地围绕资源节约和综合效益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任运河(2006)围绕绿色农资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营销和绿色文化五个方面,从理论上构建了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四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取脂定价、渗透定价、组合定价方法来进行绿色营销产品定价,以期分析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6]张新营、佟连军(2006)围绕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四个方面,构建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建设初期(1999~2003年)的发展水平。[7]崔元锋、严立冬等(2009)在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通过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绿色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绿色农业效益,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在专家打分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2006~2007年样本点环境质量状况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水平[8]。李静静(2011)在对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分析法相融合,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建立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生态农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嫡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省9个省级生态县2007~2009年间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绩效综合评价,寻求四川省生态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9]谢沂希(2013)在研究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中,运用综合集成赋权法,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方面构建三个准则层,建立了一套能够综合反映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江油市2001~2010年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0]。王俊杰、王娟娥、方金(2014)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出发点,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水、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丰度与利用两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山东省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及趋势和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度,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进行评估[11]。

3 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主要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特征,需要增强绿色意识,加强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普及力度,促使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江治贤、康超勇、陈波(2014)围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广元市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为依靠广元山区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寻求具有生态优势和低碳路径的特色品牌;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12]。陈淑艳(2013)结合吉林省舒兰市实际状况,制定绿色农业统筹发展规划,依据资源优势,由东向西分区分片建立农业优势产业生产基地,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13]。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开放性特征,需要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任洪伟(2014)以东北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对象,明确提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运用生物、信息等农业高新科技,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及运用,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增强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发展路径[14]。赵硕(2013)围绕技术支撑,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方面,提出提升绿色农业发展路径[15]。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高效性特征,需要寻求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径。胡鹏辉、田牧野(2014)围绕从事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三个方面,提出绿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向职业农民和专业化的现代市场主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动力必须向投入现代化农机设备装置转变;农业生产对象必须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以便实施集约化规模经营,实现人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16]。曹艳双(2014)围绕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提高农民组织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来提高绿色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17]。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特征,需要严把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关卡。王慧娟(2013)在分析沈阳市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产品认证,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体系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18]。刘琴(2014)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绿色农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围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各环节各部门实行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舆论力量来监督体系运行,引导绿色农业参与者共同创建和维系绿色市场[19]。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农业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绿色农业发展中,需要满足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有效地体现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进行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围绕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寻求适应其研究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功能、必要性、现状问题、模式与路径等方面的宏观层面,对其发展中的绩效评价研究较少,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国外绿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

[2]孙一鸣.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张海翔.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绿色农业的升华[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2):1-4.

[4]党银侠.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晁团光.陕北绿色农业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刘雁.山西省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6]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7]张新营,佟连军.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综合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1).

[8]崔元锋,严立冬,陆金铸,屈志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9]李静静.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10]谢沂希.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11]王俊杰,王娟娥,方金.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

[12]江治贤,康超勇,陈波.广元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

[13]陈淑艳.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12-13.

[14]任洪伟.大石桥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5]赵硕.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16]胡鹏辉,田牧野.农业绿色转型:意义与道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 46C49.

[17]曹艳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4,34(11).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11

农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挑战。农业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农民通过最原始的农产品物与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物品。刀耕火种的长时间轮歇和林相的恢复就与农业的生态平衡有关。然而,人类脱离渔猎时代转入传统农耕方式的最重要目的是在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农业实现工业化也只有半个世纪左右。以美国为例,1910年统计的拖拉机总数不过50万匹马力,主要农业动力仍然是马、骡和牛。1930年拖拉机总数2200万匹马力,1955年后才达到较稳定的4000万匹马力以上的水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化学肥料生产方面,1913年才获得从空气中固定氮的技术突破。全世界1938年仅生产900万吨以纯N、P、K算的化肥,1979年化肥生产达1亿吨。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武装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的主要目标就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了。这一阶段的农业特点是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自身消费,而是为了市场销售,为了获利。农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和工业化方式类似,以直线的和局部的为主。例如,只研究DDT的直接杀虫效应,而不考虑其残留与转化;只研究氮肥的增产效应,而不考虑其循环与流动。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盲目乐观情绪。

这种乐观是不能持久的,卡孙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1970年写的《增长的极限》,代表了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能力的巨大增长和近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也认识到地球生态平衡的精巧与脆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调。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登博滋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滋宣言》,宣言明确指出农业发展要达到保障社会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三大目标。目前,各国的农业正向着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这一方向发展。农业投入逐步从能物集约型转向以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智能与知识集约型。系统观、全局观和辩证发展观更多地影响到今天的农业实践。

2.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尽管我国还有少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总体来说,由于解放后50年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在继续巩固保障供给的前提下,正向着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向发展。目前,农业的化肥、农药、薄膜、农机和动力投入仍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例如1996年与1993年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221%,农村用电增长375%,化肥用量增长216%。中国的农业显然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然而,中国的人均资源特别紧张,人均农田只有世界平均的296%,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的579%,人均林地是世界平均的147%,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719%,人均化石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67%。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吃饱吃好的要求使得对粮食的总需求增长很快。据研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期,人均年收入每上升100美元,对粮食的消耗增长30~50公斤。由于对农业实物产出需求和资金产出需求的增加,有限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到处可见。在江河上游,森林砍伐过度。在西北草原牧区,草地过载,土地沙化、退化和碱化面积达三分之一。在南方丘陵区,不适当的耕作方法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在北方农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在城郊和富裕地区,过多的化肥和畜粪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沿海渔类资源过捕,污染引起的赤潮越来越频繁。湖区和湿地的开垦影响了对洪水的缓冲。黄河断流和长江洪水不但和气候变化有关,也与流域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活动有关。显然,中国的农业已经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先实现农业工业化,再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中国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走一条独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3.中国的生态农业思想

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按目前中国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和资源状况,继续适时适度地和有选择地增加投入是必要的。但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平衡。有些区域的化肥和农药投入已经过量,应当减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之同步提高的唯一方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善生物内部的结构与功能,如通过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育种,培育农业生物的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另一类是调整生物的外部关系,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增加新的生产项目,建立新的食物链。这就涉及到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的应用。

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

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尝试过取代工业化农业或石油农业的多种替代农业形式,如带有反朴归真色彩的自然农业,带有哲学色彩的生物动力学农业,注重土壤基础作用的有机农业,开展新物种引进的再生农业等。生态农业也是替代农业中的一种,但是偏重于小型个体农业,且投入主要靠内部独立循环。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科学家们首先提出来的。尽管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中国学者倡导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的生态农业概念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的生态农业概念不限定农业规模,而且对化肥和农药等投入并不全盘反对。

我国当前提倡的“两高一优”农业、农业企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等,都是围绕农业的经济目标提出来的。生态农业也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中也可以同时实现这些提法,而且由于注意运用事半功倍的生态学原理,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经济效益的持续推动,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外部投入低的传统农业阶段,农民有很多自然生态方面的智慧与经验累积,如地力常新技术和轮间套作技术等。这些经验就象传统的地方品种资源一样宝贵。生态农业十分注重对优良农业传统的继承与吸收。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倒退。正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三大效益。生态农业也十分重视对高新科技的吸纳,如节水农业技术、控释肥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综合病虫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农业的生态合理化方向要求逐步用低物耗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替代高物耗低科技含量的技术。

4.生态农业模式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农业是农业实践从局部、直线的主导思想向全面、系统、辨证方向发展的产物,因此选择一个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单元来指导农业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上有意义的一个完整单元通常是一个农户、一个企业和一个村等经济单元或行政单元。在生态上有意义的则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景观区和一个小流域等。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能兼顾考虑经济和生态的、农业实践中较稳定的和可操作性强的一个系统或单元,可称一个农业模式。能兼顾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模式,可称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会深刻地影响到农业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育种方向方面,培育抗性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在植保技术方面,更多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整治江河和农田排灌系统,减少水患;在环境建设方面,减少工业和城镇排放物对农业的污染等等。然而,发现、评估、设计、推广和建设生态农业模式才是生态农业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由于人口密度高和资源紧缺,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关系,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关系都很密切,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要解决诸如农林牧副渔的资源分配、耕地无休闲的轮间套作与培肥、秸杆和动物粪便在肥料、燃料、饲料利用间的冲突等问题的过程中,巧妙的协调各种相互关系,形成了具有较稳定结构与功能的、采用适用配套技术体系的和适合各地特点的农业模式。农业模式按其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方向,可分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

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要解决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耕地盐碱化和台风危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南方红黄壤区,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在黄淮海盐碱区,有建立引黄与井灌结合、林果粮立体配套和种养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内蒙草原退化区,有控制放牧强度和加大水肥投入的草库伦模式。

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要解决光、温、水、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副产品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是对高水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西北的集水农业模式对水的利用效率高。华北的庭院农业模式利用了通常被忽略的庭院资源。近年在北方推广的大棚、猪、沼、菜“四位一体”模式和南方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高。

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是指生产不含污染物的健康食品的农业模式。在国外称之为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国内也有称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尽管标准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其中以绿色食品发展较早、较快。绿色食品生产不仅涉及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的技术改进,也涉及生态系统的合理构建。广东徐闻的海鸥农场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他们能多年不施农药、少用化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一头牛、两头猪、三亩茶、六亩蔗”加防护林网的系统模式。

5.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农民通过世代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近年的发展中也有很多新的创造。通过对农民实践的各种农业模式的广泛调查与考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与例证。然而,也有不少失败的、短视的模式。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筛选出值得推广的模式,并且对模式的改进提出建议。

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环境评价很不一样。基于人体健康为基础的环境评价有一套成熟的、通用的标准。然而,建立生态农业模式通用评价标准的努力都失败了。这是由农业生产目标的多样性和生产结构的可塑性决定的。因此,评价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建立是否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的否决标准和衡量生态农业模式水平的相对标准。所谓否决标准是通过对农业模式的评价,只要不满足社会基本供求平衡、经济最低收支平衡和生态环境平衡不恶化的最低要求,即表明模式不可持续,可被否决。所谓相对标准是农业模式的好坏只能与条件相同的相邻模式或系统自身以前的模式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大量农业模式的评价、筛选,可以寻找到丰富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雏型。初步的研究表明,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随气候温湿梯度、流域地形梯度、城乡经济梯度、人口密度梯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揭示这些模式的组建规律和收集整理模式的组建参数是生态农业建设从经验阶段走向理性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生态农业设计的基础。目前,生态农业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经验阶段,实践走在理论的前头。过去,我国也尝试过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但模式过于复杂的倾向较为普遍,另外模式过渡问题也常被忽略。有些为农户设计的模式加了很长的食物链与加工链,种养项目多达二十种以上,生态上象是合理,但实际上却行不通,经济上也不合算。农业模式从传统模式转换为生态农业模式通常要三到五年的转换期。转换期中,系统要建立新的土壤肥力平衡、害虫天敌平衡和经济收支平衡等,有时还可能由于旧的平衡已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确立,出现短期的不利效果,如产量低、害虫多和收入少等现象。认识转换期规律,有利于全面评价模式,并有利于制定适当措施,克服转换期的困难。

6.加速中国农业发展中生态合理化的实现过程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农业总体上刚越过求温饱的阶段,群众和基层干部都比较自觉、比较热切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益。要加速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合理化,避免重大生态问题的产生,就必须有远见卓识、不随波逐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强化自上而下的配套立法与行政措施。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立法执法、合理收费收税和建立奖惩制度等。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宣传,特别是象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这类生态灾害的报道,大大强化了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然而在普及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原理,让更多人能自觉应用有关协调、平衡、循环、再生原理主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12

根据首都发展的总体要求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产业发展要在特色林果业、绿色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紧紧围绕自然、生态、乡土、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友好、就业富民的绿色产业,提升一产,优化二产,扩展三产,实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效益显著、农民增收的经济发展目标。

方向与重点

第一产业:特色化、有机化、精品化

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浅山、丘陵及平原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历史上已形成了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如怀柔板栗、平谷大桃、门头沟樱桃和京白梨、房山磨盘柿、昌平苹果等。为充分发挥自然与科技资源优势,适应首都及国外市场需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农业要向特色化、有机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挖掘、引进地域特色产品,推行有机栽培、养殖方式,加大有机产品认证,提升产品品质与档次,重点发展果品、蔬菜、特色营养品、绿色畜产品及观赏性产品等高附加值农业。鼓励发展果草牧一体的立体农业和种养结合的循环型农业。

特色种植业要继续发展苹果、板栗、大桃、柿子、梨、葡萄、鲜杏、核桃、仁用杏等九个优势果品产业及樱桃等特色果品产业。培育发展籽种、中草药、小杂粮、冷凉蔬菜、山野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

发展绿色养殖业要改变传统养殖方式,与种植业相结合,发展规模养殖,做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继续发展奶牛、肉鸡、肉牛、肉羊、鸭等食草性常规优势畜禽产业。利用山水资源,积极发展柴蛋鸡、冷水鱼、鹿、养蜂、观赏鱼、观赏鸟等特色养殖业。

第二产业:集约化、无害化、轻型化

第二产业在生态涵养发展区不具发展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几个开发区及中心村镇。根据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及自身条件,第二产业要向节水、节地、节能的集约化方向发展,向破坏小、污染少的无害化方向发展,向劳动密集、艺术制作的轻型化方向发展。

延深农产品生产链条,重点发展绿色和有机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以电子产品为中心的零配件产品制造、新医药、包装印刷、服装加工、家具制造等生态友好型都市工业。

随着煤矿、非煤矿山等资源开采型产业的逐步退出,要培育发展矿渣再利用等环保型替代产业。

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及民俗文化,积极发展民俗艺术品加工业,如延庆豆画、门头沟麦秸画、平谷桃木雕刻等。

第三产业:生态化、多样化、融合化

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发展潜力在第三产业。随着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节假日方案的调整,人们对生态服务、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第三产业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根据不同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服务产品,并与第一、二产业融合发展。

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发展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不同特色,具有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教育、会议等多种功能的休闲旅游业。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与农业观光、采摘、农耕、垂钓、特色餐饮相结合发展农业旅游;与乡风、民俗、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古村落开发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与滑雪、滑草、狩猎、攀岩相结合发展休闲运动游;与废弃矿山、矿坑相结合发展工业遗迹游;与教育、培训、会议相结合发展商务度假游;与体检、健身、疗养相结合发展养生产业。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利用清新、幽静的生态环境条件,发展书法、绘画、设计等文艺作品创作与交流,发展影视制作产业,发展外包服务业。

根据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特点,发展运输、物流配送等服务业。

政策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向生态涵养发展区倾斜的政策。继续推行农户小额贷款贴息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奖励基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扶持区域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体系。积极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营销组织,提高农户开拓中高档消费市场的能力。

三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信息服务、营销服务,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引导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四是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和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挥土地集中对产业聚集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宅基地流转制度,通过“土地换社保”等形式引导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带动城镇经济发展。

五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制定激励制度和长效机制,引导首都科技、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生态涵养发展区,带动发展当地适宜的产业项目。鼓励和引导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与村级组织或农村经济组织建立帮扶共建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未来五年生态涵养发展区调整方向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北京将建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大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该区域生态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该区域大多处于山区或浅山区,全区占地8746.65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53.30%;2005年户籍人口160.7万人,占全市13.61%,人口密度为184人/平方公里;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76.2亿元,占全市的4.6%。

存在问题:社会经济整体上发展落后,自我积累能力相对薄弱,地方发展理念尚需转型; 人力资本匮乏,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 要素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适应性和竞争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资源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工业虽有较快增长,但与本区域功能存在矛盾,良性生态系统尚未形成,生态治理任务非常繁重。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篇13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 ,我国的农业也随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1】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以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2】

(一)、生态农业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减少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态农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二)、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3】

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三、生态农业建设的要求。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

(一)、总体思路。

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区域布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四)、关键措施。

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应由当前的“重经济,轻生态”的社会发展现状,转向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把发展生态农业放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位置。

参考文献:

[1]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