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法制宣传和法治宣传

法制宣传和法治宣传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法制宣传和法治宣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法制宣传和法治宣传

篇1

今天是第六个全国法制宣传日。这次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市委、市政府已批转了《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加强领导,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建设。

第一,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研究和部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第二,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普法宣传的首要任务,使全体公民进一步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要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爱国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权利义务观念,培养全体公民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

第三,要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五五”普法规划,在确定把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作为普法对象的同时,要求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普法教育。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必须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决策和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所有公务员特别是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切实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一定要着力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使他们从小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大力培养诚信守法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能力。“五五”普法首次把农民作为普法重点对象,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加强农民的普法教育,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

第四,要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法治实践中来。认真总结经验,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把依法治理与平安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抓好落实,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严格程序、强化监督,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强执法质量的考核评议,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能力。进一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篇2

*年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月活动,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宣传平安创建和普法教育为重点,按照区上开展平安创建和普法依法治理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营造更加浓厚的平安创建和法治氛围,推进平安*、法治*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法治环境。

二、宣传月活动主题

构建平安*法治*和谐*

三、宣传的主要内容

宣传月活动以开展“一学三讲”,创建平安*为主题,大力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

创建提出的任务、要求,大力宣传发动全社会参与平安创建活动。要积极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大青少年和农村群众的普法教育力度,提高法律素质,营造好法制宣传氛围。

四、宣传月活动计划安排

根据区上安排,结合*实际,镇上计划安排以下宣传活动:

(一)、召开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村(居委)负责人会议,安排部署宣传月活动;

(二)、3月17日在文昌宫、3月18日在花背溪开展综治、法制专项宣传活动,相关单位、部门参加,各单位部门组织宣传资料500—1000份;

(三)、举办一期综治、法制专栏,书写标语30份。并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四)、在学校开展“带平安创建知识回家”活动和送法进校园活动。

篇3

我局以推进“五五”普法的顺利验收,推动“平安灞桥”的建设,在宣传内容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一是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二是积极宣传“五五”普法规划以及“法治灞桥”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三是向广大群众展示近年来我区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法律援助条件、人民调解程序和社区矫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成效显著

开展好这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此,我局高度重视,局领导班子认真研究,一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并明确规定各科室、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其它人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专门对宣传月活动进行新部署,并制定下发了活动的安排通知,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专门力量,明确专人负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宣传月活动,使这次宣传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

三、联系实际,开展多形式宣传

(一)在这次宣传月活动中,我局紧密结合实际和行业特点,注重内容与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在本系统结合依法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开展,此项活动重点加强对街道、社区、农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政策、规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参与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各司法所、各部门也能联系实际,丰富宣传内容,重点突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确定宣传内容。重点宣传国家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条例、决定和意见、建设和谐平安社会的意义、目的和任务以及《物权法》、《法律援助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

篇4

一、河北省高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法律素质的提升要求其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然而现如今社会上大学生犯罪、被骗、欠缺维权意识等案例层出不穷,这也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待提高。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生的法律素养,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

如今,在河北省各大高校内均已经普遍开展了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各大高校的调研,我们发现现阶段我省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步:一是形式丰富多样,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各高校同时也开展了丰富的法制教育活动,如在各种节假或纪念日进行法制宣传、设立“法治宣传月”进行各种活动等;二是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有所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维权、自我保护等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必要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能够认识到哪些行为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并加以避免。

然而现阶段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容相对简单,在思修这门课程中涉及到的法律方面的知识篇幅有限且较为浅显,校园普法宣传内容相对笼统和刻板,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法律知识需求;其次,大学生法律知识相对匮乏,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方式的调研反馈结果来看,许多大学生对于比较简单的法律知识和概念不确定,诸如“违法是否等同于犯罪”、“公检法系统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显示的正确率均不足四成,普法教育流于形式;除此之外,也存在着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

二、新媒体带给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这一平台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原有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对许多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也给我省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

如今的新媒体形式多种多样,在高校师生中,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普遍使用,并且成为即时信息沟通传播的主要方式。微博、微信公众号、社区贴吧等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通过这些新媒体手段,高校师生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并且能够很快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同时通过新媒体的评论、点赞等功能,进行信息的交流。新媒体在高校师生中广泛应用,也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成为了新时期高校交流、沟通、联络与开展工作的主要平台。

(二)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1.具有良好的互动性。长期以来,我省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还停留在灌输式的模式上,通过课堂、广播、宣传展板等方式进行法治宣传和教育工作,传递方式基本是单向的,且较为简单,普法教育者难以切实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然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灌输式的单向教育方式,使得信息沟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和多样。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同时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具有更好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随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互动性的增强,宣传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显现出来,通过互动了解受众的接受程度和需求,并且在对法律的理解方面能够给师生带来更深刻的启发。

2.丰富了普法方式。新媒体工具的丰富性和广泛应用以及开发潜力,极大地丰富了普法宣传教育的方式,由于使用虚拟平台的成本较低,利用新媒体的方式节约了资源,避免了纸张等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普法的效率。例如,在学校中建立普法宣传教育微信公共号,开通微博,通过消息推送的方式宣传法律信息;在移动视频、校舍教学楼等电子屏幕播放法制宣传片,这些方式都使普法宣传更为生动地呈现在高校师生面前,内容更加丰富,受众更加广泛,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三)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遭遇的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便捷的同时,也为高校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的创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信息载体,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隐藏在其中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

信息真伪难以鉴别。利用新媒体工具传播的信息,其鉴别难度较传统媒体来说要大得多。在高校普法宣传教育中,各级宣传主体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能够众多的法治教育信息,收集反馈信息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在这些反馈中,主体需要认真筛选鉴别哪些是真实有效的信息就具有了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对于新媒体工具上传播的大量法治宣传信息,信息的者不同,权威性也有待明确,作为师生等受众很难分辨其中的真伪,极易出现造谣等现象。新媒体有可能成为别有用心者传播谣言的工具,因此甄别信息的真伪成为新媒体广泛应用于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新媒体有关规章制度的空缺。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其发展迅速,相关领域的法律规章制度难以跟上现实情况,相对滞后。现阶段,各地区的地方人大或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也相继制定了规范新媒体宣传工作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出台一部权威性的法律来规范新媒体工具下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这同时也给高校开展这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新媒体视域下河北省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创新机制探讨

我省各高校要利用好新媒体的有利平台,抓住机遇,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扬长避短,不断提升高校师生乃至全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一)搭建普法宣传教育网络平台

1.各高校应当在门户网站的首页设立专门的普法宣传教育专栏,通过这一专栏各项法律宣传信息。通过调研发现我省许多高校并没有普法宣传教育的专门网站,或者虽然有专门的网站,但内容不健全,比较单薄,并没有起到实际的宣传教育作用。网站的维护可以交由学校的法制部门管理,定期在网站上更新相关法律信息和政策,宣传法治活动,增加互动留言模块等,丰富其内容。专门网站建设,应当成为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内容。

篇5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县社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五五”普法、依法治县规划精神,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县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列入我们的重要议事日程。为切实做好经济商务系统2009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成立了××县商务局县供销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上半年,局社调整充实了“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了日常工作的领导,为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谋划、及早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县商务局县供销社200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为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严格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从而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

二、严格学法制度,增强学法意识实现法制社会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法制社会的基础是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宣传普法教育是增强全民法制意识的前提。为切实搞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我们一是结合自身工作和本单位的普法重点,向机关工作人员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读本、简报30余册,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自学法律知识,提高了机关全体人员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了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人人学法、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好领导干部的普法。制定了中心组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计划;对领导干部学法采 取在中心组集中学习和自学,交流学法心得,检查学法笔记等方式;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四、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法制宣传教育(一)认真组织普法学习局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中心学习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在县局与各直属企业签订《2009年度××县商务局安全生产责任书》时,组织干部职工和各企业负责人共同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相关材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认真组织开展“三月法制宣传月活动”

活动期间,局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别深入企业开展法制宣传,共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部门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100余份,接受企业职工咨询90余人(次)。 (四)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认真做好2009年“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局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深入企业设立宣传咨询点开展安全生产法制宣传,共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

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宣传资料130余份,接受企业职工和群众咨询70余人(次)。以开展“安全生产月”为契机,认真开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普法依法治企工作的检查力度。

五、积极开展依法治理,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局社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不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一是强化执法责任制、执法亮证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落实行政执法的各项制度,做到执法权限法定、执法内容明确、执法程序公开,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依法治县创建工作,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三是与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配合开展依法治理,一年以来,与工商、税务、卫生、畜牧部门配合查处了私屠滥宰违法

行为,与食药监、工商、卫生、畜牧、农业部门配合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局社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虽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2012年度局社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落实《2009年××县商务局县供销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经济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

(二)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确保商务供销工作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安全生产工作、食品安全工作上都取得较好成绩。

(三)加强禁毒防艾工作,确保职工及其家属、子女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的目标,创建“无毒单位”。

(四)组织好本部门在职职工参加全县的普法考试,认真开展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