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区域经济市场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helled turtle animal science, reasonable technology measures, analyzes the culture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commercial value and medicinal potential.
Key words: soft shelled turtle; culture condition; market trend
中图分类号:S954.2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甲鱼又名“团鱼”、“脚鱼”、“水鱼”、“鳖”、“王八”。其特征是:形似乌龟,吻突尖长,头形似蛇,背腹无角板,而是柔软革质皮肤,背呈灰绿色,边缘有厚实的裙边。腹部乳白色,指趾间有蹼,内侧有三指,趾上有爪。甲鱼主要生活在水中,是用肺呼吸的两栖动物,喜欢生活在岸边有沙滩或山坡的水域。因此它在全国各地均有生长或养殖,成为很多人脱贫致富的一个门路。但养殖甲鱼也要“因地制宜”,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及市场前景等等。所以,本文就相关内容展开叙述,仅供参考和相互学习。
一、甲鱼养殖的气候条件:
甲鱼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虫纲、龟目、蹩科、鳖属动物,它与气候的关系密切。
1、水温条件 甲鱼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生活适宜水温在17-32度,最适水温28-30度,此时吃食旺盛,生长也最快。15度以下时开始入土冬眠,呼吸微弱,不吃不动,靠体内储存的营养维持生命,因此此时体质差的甲鱼往往在冬眠时死亡。水温在32度以上时,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吃食量相应下降,生长也缓慢。
2、光照需求甲鱼喜光,常爬上地上晒太阳。甲鱼又是冬眠动物,当水温降到10度以下时便进入了冬眠期。为提高甲鱼产卵量,根据它的生长特点,可采用光照处理饲料法。并在甲鱼池的上方用荧光灯照射,使水面的亮度达到3000勒克斯以上,与夏季的长日照几乎相同。结果是:1.5kg以上的亲甲鱼,第二年的产卵期从5-10月变为整年产卵,2令以上甲鱼的产卵数比原来显著增加。
3、产卵孵化每年4-6月,水温在20度以上时,性成熟的雌雄甲鱼就开始,时间一般在下午至黎明前夕。甲鱼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6-31度,最高温度是36度,超过36度,如37-39度时,15天左右受精卵全部死亡。孵化的天数与温度高低有关,两者的乘积为孵化积温。孵化积温一般是36000度·小时。孵化过程中温差不宜超过3度,沙的含水量最好为7%-8%。
二、甲鱼养殖的技术措施:
甲鱼生长发育离不开气候条件。同样,人工养殖的技术措施也非常重要,大致有如下6个方面:
1、选址建池选光照充足、水方便(可用水泵)、比较卫生的庭院或其它场地。建池时先用碎石、水泥砂浆打底,用水泥砂浆抹面。四周用砖砌或用混凝土捣成高1米以上的竖直光滑池壁。开好排水缝。做好高出水面的食台。放置木板作晒甲鱼台兼作遮阳板。池底上水面以下稍呈坡度横穿池壁装一根金属管。池面盖膜,池做一小簿膜拱棚。
2、甲鱼苗处理池内铺适量细砂,注入加杀菌灭虫药物的水洗数次,洗至PH值降到7-7.72之间,且其它指标均适合甲鱼生存时,按每平方米8只的密度放入优质、纯正、健康甲鱼苗进池。苗入池前应用杀菌灭虫药液浸。
3、日常管理甲鱼苗保持4-6cm的浅水位养,以后随个体增大加深水位。其适宜范围随个体增大。甲鱼以28-30℃水温生长最快。水温不能在短时间内变化太快。温度过高时遮阴或拆掀簿膜,过低时加温、盖膜增温。水质在保持水温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细水长流或间歇进水,以防水体腐败变质。同时注意保持池水一定的能见度和肥度。
4、食物喂养1天喂1-2次。甲鱼食物来源广,可买配合饲料或买原料自配或捞挖拾取自然的、常见的饵料来喂,如:鱼虾、蚯蚓、畜禽内脏等。饲料放食台上喂,以防水体污染。
5、病虫防治甲鱼一般不发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平时定时向水中洒杀菌灭虫药、搞好食物卫生、食物拌喂预防药。万一发病时,对症用药,用药方法:泼洒、注射等。
6、孵化繁殖受精后的雌甲鱼将蛋产于池中干砂堆内36-48时之后,将蛋放于细砂内孵化,注意保温。当积温达到36000度足够温度时,甲鱼苗即破壳而出,繁殖便顺利完成。
三、甲鱼的价值及前景:
甲鱼营养丰富,具有鸡、鹿、牛、猪、鱼5种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称;甲鱼还浑身是宝,医药作用大,它的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均可入药。养殖前景好,市场优势明显。
引言
航空事业快速发展,飞行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进离场的安全问题尤其引人关注,而机场净空限制面内的超高障碍物直接威胁飞机起降安全,明确净空区域内的安全高度就显得尤其重要。
机场净空是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而规定的障碍物限制面以上的空间,用以限制机场及其周围地区障碍物的高度。各个障碍物限制面的尺寸要求,随飞机是起飞还是降落,以及降落时采用的进近程序的不同而异[1]。随着洛阳机场改扩建工程的进行,净空资料目前亟需更新和完善以促进机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过去为确定机场周边障碍物许可高度,机场设计和管理人员常常采用手工作图法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复杂,且更新周期较长。而采用3D MAX软件进行建模,其建模方式不包含地理信息数据[2],应用时需将机场净空模型导入到城市三维场景中,应用有一定局限。Google Earth提供新型、可接入、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地图相关服务。基于Google Earth 的三维净空区域模型,可以更直观的显示净空规划范围,清晰地呈现净空区域的三维地形地貌,并可根据周边情况的变化可迅速做出计算判断,从而对机场净空区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此外该模型系统也可作为机场飞行区净空资料供教学使用。
1 数学模型的建立
1.1 坐标系的建立
洛阳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双向I类盲降进近。以跑道中线及其延长线为中轴线,延中轴线作垂直于水平面的面,称为中轴面。机场净空区域关于中轴面对称。以机场基准点,即跑道中点为原点,过原点作中轴面的垂线,设为x轴,中轴线设为y轴,过原点作垂直于xoy面的垂线即为z轴。以xyz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机场净空区关于x=0对称,由于跑道两端高度不同,净空区域关于y=0近似对称,两边稍有不同。现先讨论x 0部分。
1.2 变量设置
净空区域由内水平面、升降带、锥形面、过渡面、进近面、起飞爬升面等障碍物限制面组成。
(6)过渡面:坡度k6=1/7;水平范围:D61,D62,D63;对应高度:h61,h62,h63。
1.3 对各个面分别建立数学模型
(1)净空道:是指有关当局管理下经选定或整备的使飞机可在其上空进行一部分起始爬升到一个规定高度的地面或水面上划定的一块长方形地区。
范围:净空道的起始点应在可用起飞滑跑距离的末端。
(2)内水平面
(6)过渡面:沿升降带边缘和部分进近面边缘按规定坡度(14.3%≈1/7)向上和向外倾斜到内水平面的一个复合面。
如果跑道纵剖面是弯曲的,则沿升降带的过渡面将是一个曲面;如果跑道纵剖面是一条直线,则沿升降带的过渡面将是一个平面。过渡面与内水平面相交的线亦将视跑道纵剖面的不同而是一条直线或是一条曲线。
假定跑道的倾斜度恒定,M1,A1,B1为以升降带边缘(长度直至跑道端延伸线)为边界的过渡面上的三个点,过渡面M1A1B1为一平面。
上述部分根据机场资料、《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2009年7月第五版)及《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6)》的相关规定,对各个障碍物限制面的水平范围进行确定,并计算了相应的限制高度。后续需要分析计算出障碍物限制面的重叠部分,确定限制高度较低的限制面。
对于任意水平范围内的一点(x,y),因限制面的水平范围的水平坐标x均为简单不等式,而y写成了关于x的不等式或为简单不等式。对于任意水平范围内的一点(x,y),可直接判断是否在限制面内,并判断出是属于哪个或多个障碍物限制面。对于在多个限制面内的点,分别计算其高度,选出最低的限制面,并计算出相应的高度。据此编写计算软件。
2 三维模拟
要将模型在Google Earth上显示,就需要将模型中的点与Google Earth的 WGS-84坐标系中的点相对应。由于WGS-84坐标系中地球为一椭球体,需要用椭球面大地测量学相关知识进行转换。由于椭球扁率很小,且计算距离较短,可以做辅助球代替椭球对坐标进行转换。
Google Earth中虚拟的点线面地图对象数据是通过KML格式存储的。KML是一种基于XML标准的标签式地理信息描述语言。当Google Earth启动或者刷新地球模型时,程序会读取和解析KML地理信息配置文件,将文件中定义的渲染对象加载到相应图层并渲染显示在Google Earth三维地球上,其中渲染对象可以包括LinearRing(线)、Polygon(面)等。KML文件就是Google Earth为二次开发提供的一种可扩展接口。根据转换得到的坐标数据和净空区域的模型编写KML文档,在Google Earth上加载该文档,即可看到三维净空区域的加载效果,使净空区域模型实现立体化,如图1所示。
在Google Earth中可以轻易的显示出目标的经纬度及地理信息。将经纬度输入软件中,及可迅速的得出净空面限制高度及所属的障碍物限制面。从而对净空区域进行快速有效的管理。
3 结束语
通过Google Earth实现对洛阳机场净空区域的三维可视化。建立了机场净空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净空区域内任意点的净空限制面高度。该方法具有迅速、有效、准确的优点,对促进机场的净空管理工作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谈志明,等.机场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130-133.
[5]胡波波.我国与周边若干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价格的比较及实施策略[D].杭州 :浙江大学,2007
[6]杨再惠.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16-20
[7]林毅夫.繁荣的求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37
[8]吴洁.从“阿迪达斯关闭中国工厂”事件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如何应对产业转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6):36-39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1)09-39-02
0 引言
需求获取,属于软件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需求来源和获取需求的技术。需求获取是软件设计的第一阶段,其本质涉及软件设计人员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者与领域用户之间的知识差异使得需求的获取变得困难。一方面,软件开发者由于不了解应用领域,只能被动地等待领域用户提供信息,并且难免对领域用户的描述产生错误的理解,因而得出不适当的需求模型,导致软件开发半途而废;另一方面,领域用户通常不知道如何按软件工程的要求去描述他们的需求,而且,他们一开始常对自己的需求仅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如果没有任何提示和引导,不可能给出正确而且完整的需求描述。针对需求获取较为困难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主流的需求采集方法及目前国内的研究者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然后介绍一种将场景与视点相结合的需求获取方法。
1 常见的需求获取方法简介及研究现状
需求获取是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观察以及业务进行分析,全面准确地理解并把握用户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现有需求获取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员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由分析员引导用户表达需求。根据引导的角度和方式等不同,可以分为面向目标、基于场景、面向视点和基于知识等几种不同的方法。
1.1面向目标的方法
面向目标的方法是一种通过对系统目标进行分解从而挖掘需求的方法。面向目标的方法是自上而下的,从总目标入手,然后对目标进行逐层分解,直至分解到最细粒度的目标,以目标数的方式来表达需求体系。
面向目标的需求获取方法关键在于目标的分解和精化,其结果通常是一个目标分析树。目标是指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对现有或未来系统的意图作总体陛的陈述。目标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战略性的、较为粗糙的高层目标和技术性的、较为精细的低层目标。高层目标需要分解、精化为低层目标,从而实现需求的逐步精化,并通过需求对高层目标的可追溯性建立起软件需求与业务目标的对应关系,形成一个形式化的、用AND-OR结构图表现的目标与子目标的关系图(树),以及一个关于目标与子目标链接类型的多视图。
1.2基于场景的方法
基于场景的需求获取方法,又称情景实例的分析方法,是基于对应用环境的某―特定情景的描述来阐述用户的需求。
基于场景的方法关键在于场景的抽取和描述,从而形成需求模型。场景是现实世界的实例,它可能用自然语言、图表或者其他媒介来表示。对于描述最终用户和系统之间某个交互类型有关的交互会话,场景是最终用户用来模拟实际交互的一种情景实例。从现实的实例出发,归结到形式化的表示,面向场景的方法最终将形成模型等需求模型。
a 面向视点的方法
面向视点的方法从涉众的角度出发做需求的获取,需求分析员从一组涉众获取各局部需求并将其进行整合。
从视点出发进行需求挖掘,关键在于视点的标注和从视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挖掘需求。视点是来源于特殊角度的系统需求信息的封装。系统的最终用户、管理者、组织内工作受到系统简介影响的其他人和购买系统的客户,都是系统需求的潜在来源,他们对系统应该提供的服务和提供服务的方式都有自己的视点。视点可能包含着一组需求,也包含视点视角的定义,需求源以及抽取需求的理由。
b 基于知识的方法
基于知识的需求获取方法试图利用历史项目中积累的经验或领域分析的结果,来帮助人们理解业务和获取需求。到目前为止,面向知识的方法仍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比较典型的基于知识的方法包括:
(1)基于类比推理的领域模型重用;
(2)KAOS方法中的元模型驱动的需求获取;
(3)基于本体的需求自动获取方法。
基于知识的方法有助于通过历史经验数据对涉众进行启发,并通过各种基于知识的机制对这种启发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保障。
例如文献以企业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场景的协同式需求获取方法;文献则提出支持MDA的交互式需求获取方法及辅助工具,便于需求采集。本文则将主流需求获取方法中的场景法与视点法结合起来,用于较复杂信息系统中的需求获取。
2 场景与视点结合的需求获取方法介绍
如前所述,需求分析方法是指组织并指导需求阶段获取与分析需求过程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和规范,这是软件开发者长年失败和成功经验的理论性总结,从软件重用的思路来说,需求分析方法总结与重用的价值远比某些程序组件重用的价值高。因此,在开发软件系统之前,根据软件应用领域与目标系统的特点,有针对l生地选择需求分析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放之四海皆可用的需求方法,现在开发复杂信息系统在需求阶段常出现的问题是:在没有分析本领域软件应用与开发特点、没有深入方法细节讨论就照搬现有的需求方法,导致在需求阶段常常出现获取方法不确定、描述方法不稳定、得到的需求规格说明质量不高等问题;也有很多软件开发组织在长期项目开发实践中,意识到需求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但却没有进行总结、抽象和提高,导致以往出现的问题反复重现。结合已有的需求采集方法,我们使用了基于场景和视点相结合的需求采集方法。即在描述场景时,将牵涉到的对象分门别类描述,从中抽象出不同的视点。具体的操作方式为:
(1)根据系统功能划分与使用对象抽象出具体的使用场景;
(2)使用规范的自然语言描述每个场景;
(3)将自然语言描述的场景转换为二维表格的方式描述;
(4)从二维表格中提取出不同对象的视点。
按照以上方法对需求进行采集时,能够将复杂的信息系统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来获取和描述需求;以场景为描述业务流程的基本单位,相关用户更容易理解和配合需求分析人员刻画业务流程;通过将视点固定,并以获取活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最后可以以带泳道的流程描述,内容表达清晰。而且,这种过程是迭代的和可进化的,符合复杂的信息系统需求阶段的特点,克服了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由于功能细分所分割出的功能模块会因人而异的缺点,也能够充分调动相关用户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最终应用系统的正确性。
3 实验及分析
下面以书店业务系统中的需求为例加以说明本文中需求获取方法的有效性。根据本文方法的步骤,描述如下:
a 选取权限设计场景;
b 使用规范的自然语言描述该场景(部分)。
在获取不同部门角色的权限时,我们可以将书店系统中的部分权限操作信息提取出来:
(1)业务部门可以录入征订书目单、客户报订单,并可以查询库存表单;
(2)业务部门可以导入客户报订单;
供货商能够对付退单进行付退处理。
c 将自然语言描述的该场景转换为二维表格的方式描述,如表l所示。
d 从表1中提取出不同对象的视点。显然,表1中的每一列均为一类主体,每一行为一类操作对象,m行n列交叉处的值(假设为k)则表明第n类对象可以按照k方式操作m类对象,或者说对于第m类对象,第n类对象具有k操作权限。我们可以从表1中得到每个部门的操作权限及操作对象。
而所谓“寡头垄断”是指在市场上某一行业同时包含有垄断和竞争的因素,但是更为趋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的特点是:(1)、市场上只有少量的销售者,他们从事同质产品或者差别产品的生产;(2)、由于寡头厂商之间共存于市场,导致各自厂商需求曲线的不确定,由此产生了“价格制定者”和“价格接受者”;(3)、寡头市场与垄断市场相似,在厂商的进出方面有着门槛限制,规模小、资金不足的企业很难进入市场,而一旦市场处于共存局面,厂商也不会轻易退出市场。
“区域寡头垄断”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市场上少数几家厂商所形成的寡头格局,而不是在大面积的市场上占据份额。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寡头垄断性产生的原因
1.房地产开发区域集中度高
从地产和房产的本身特性来看,它们不能在各区域间流动交易。对于一个区域的居民来说,大部分只有意愿购买区域内住房,所以只要该区域的房地产商不进行跨地域开发,那么各区域之间的房地产商之间就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因而在该区域内存在的少数几家房地产商就构成了寡头垄断局面。
2.土地市场缺乏竞争性
在我国,政府高度垄断建设用地供应一级市场,多数地方政府都建立了相关部门经营国有土地资产,进行统一储备和开发。土地使用权的取得还不够公开透明,大部分是由政府与开发商双方私下协商确定,因而土地使用权的获取很大程度上是由房地产开发商的寻租能力和政府的主观偏好决定。并且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市场中只有有限的开发商进行开发。随着房地产开发的进行,获得土地开发权的规模企业越来越强大,而规模本就小的开发商逐渐退出房地产市场,形成少数有实力的大开发商分享本土房产市场的局面。
3.资金、行政管理进入壁垒
房产商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进行融资时面临诸多指标考核,因而资本金雄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开发商能否立足于本地市场和以后的发展。通过行业所要求的资本金规模的筛选大批小型房开公司被淘汰出市场。
在开发一个项目之前,房地产商需要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证书,还要当地政府的城市规划、房屋管理、国土资源、工商管理、税务、建设、交通、卫生等部门的审批。这些繁杂的行政管理手续造成了人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并由此形成了行政壁垒,给要进入当地房地产市场的企业造成困难,形成几家独大的市场局面。
4.商品住房供给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供应体系大致分为三层:最低收入阶层租住廉价房、中低收入阶层购买经济适用房或普通商品房、高收入阶层购买高档住宅。现阶段,我国的住房供应大部分是由房地产开发商独家进行,经过土地的获取、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等流程再到出售基本上均是自家操作,而单位集资房、私人合作建房等供应方式缺乏。所以从供给层面的因素说,区域性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几家大型房开商共存的局面,而没有其它竞争主体的参与。
此外,形成房地产市场区域寡头垄断特性的原因还包括了房产自身的自然属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等。
三、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寡头垄断的不利影响
1.减弱政府政策调控成效
目前,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除了相关的建筑成本略有提升外,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区域性的寡头垄断。在这一区域中,处于优势的寡头房地产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定价,而其它的企业成为“价格接受者”,在整个区域内形成了统一的房价档位,实际上就是价格合谋或是价格联盟。由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国家经常通过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但是由于房地产商在实际中形成了价格联盟,因而政府的政策调控效果通常会大打折扣,不利于房产市场的稳健发展。
2.引发政府寻租行为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进行需要比较繁多的审批手续,相关政府部门的小部分官员会利用手中的权利勾结开发商,暗箱操作、接受贿赂,滋生腐败,产生政府的寻租行为。某些政府官员不尽职责的行为会引发安全等事故,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
3.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显着,房地产的供给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处于寡头地位的房开商不顾多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楼盘开发,且将房价远远高于消费者能够支付的水平,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害。由于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开发商掌握的信息要多、全于消费者,因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也会遭受到利益损失。
四、削弱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寡头垄断的政策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
针对我国目前土地市场的招、拍、挂等交易模式要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加大经济适应房的建设力度。作为土地提供主体的政府,应该要正确处理好土地市场化和土地规划干预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对于经济适用房等非商业化地产的开发,可以考虑低价划拨土地。改革国土资源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体制,加大土地对外交易的透明度,在保证土地交易审批有序进行的基础上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另外,可以考虑将现有的土地批租制度逐步改为年租制度。
2.加大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力度
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区域性的寡头垄断特性,因而住房的价格不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而是有供应方单方面定价,造成严重的房价扭曲,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购房者的利益。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购买力情况,制定相应的房价上限,并对此实现严格的监管。
3.适时推动房地产项目的分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