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经济分析合集13篇

时间:2023-10-09 18:03:34

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经济分析篇1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以政策为导向实行市场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国内外经济交流。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从封闭落后的贫穷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大国。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出,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增长非常明显,平均每年增长9.0%,人均GDP增长为8.2%,这两项数据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外充分重视。但是,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就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就可以知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较为明显。由此可以得出,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区域经的发展,但是也扩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我国的地理范围和地理结构就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占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要想更清楚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就应当对我国的区域进行定界。通常而言,我国采用的是东、中、西三大区域地带,同时把东部进一步划分为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因而,本文就东部直辖市、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的四个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区域经济的差距现状。

(一)区域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通过衡量人均GDP来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只能是一个宏观的表现。人均GDP高的区域说明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反之,则表示区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从1990年至2010年的人均或内生产总值及区域之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正逐年扩大。历年来的人均GDP四大区域的排列顺序为东部直辖市、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区域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逐年增大,并严重的出现了两极分化并且有恶化的发展趋势。

(二)区域之间人均GDP的增长速度

虽然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表现得较为明显,但是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类似,在开始之初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不断提高,甚至有发展过热的现象。其中有一年出现过最大增长速度大差距达到了9.8个百分点。从总体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区域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在1993年达到了一个最高的水平。从1994年开始,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并且减缓的差距呈现不同的程度。从经济报道中的数据可以了解到,在1999年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差距最大的达到了6个百分点。从1999年开始,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正义逐年身高的趋势缓慢增长,同时区域之间的差距也正逐步缩小。总之,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出波动起伏的状态,虽然区域之间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表现出一定的差距,但是个差距也正逐年减小。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差距的主要因素

无论是从地域范围还是从人口结构上而言,我国四大区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可以说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详细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影响我国区域经差距的因素主要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展的因素。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好出沿海快于内陆、平原快于高山、城市快于农村。要想从根本上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就应当分析影响区域经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地理位置因素

从经济发展的宏观因素上可以说,地理位置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历史、地理位置变动的格局、外部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反映。从总体上而言,我国地理位置表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梯度结构特征。我国东部地区总共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面积上占我国的13.5%。区域地势平缓、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以及土壤肥沃等优势,那么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此种优势,在创造发展机会的同时也抓住经济发展的机会。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多位于内陆不发达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80%多。虽然其在资源占有一定的优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较好,但是由于有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导致其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明显的劣势。由此可见,地理位置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二)国家政策因素

从我国财政政策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就可以看出,这两项政策表现出较为明显渐进东倾的特性,正是这样的特性导致各级政府、个人市场与企业团体表现出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我国财政体制在表达的过程中通常是以地区财政收支近几年的平均数为依据。这明显会扩大支出的规模。使得经济增长的东部区域获得较大利益,财政支出较少的区域经济受损。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明显的是针对外商而言,通过吸引外商投资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能够率先获得这种对外开放政策优惠的区域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在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的同时,还能够形成一股自我强化的力量,促使中央在对外开放政策方面表现更为明显的政策支持。可见,国家政策带来的外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三)人力资源因素

可以说,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人力资源既有数量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西部人才流失是导致其经济发展落后的最为关键因素。虽然我国在西部开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导致其在经济发展中与其他区域仍然存在差异。

三、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措施

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经济的发展处于高发展的状态。要想区域经济获得均衡的发展,就需要在消除负面影响的同时,促使不均衡发展有所减小。拓展我国区域经济稳定高效的发展,就需要从各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首先,加强对外开放的政策扶持。在针对中西部发展不均衡状态,我国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倾向于中西部发展的开放政策,合理适度的浮动汇率机制,通过加强税率改革和货币政策的刺激,促使各区域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其次,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从总体上而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的发展。将培养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阳光产业来实施。在经济发展极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办好相应的教育。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状况,充分利用当前我国教育所拥有的资源,全方位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当降低教育成本,促使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更快。最后,深化市场改革,增强市场的活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团体在市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消除外企与民企之间的制约性,进而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分析其主要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彭文斌,刘友金.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J].经济地理,2010(02).

[2]陈翔.中国地区差距的分解及其启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2011(05).

区域经济分析篇2

要研究区域经济比较优势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关于这方面研究的学术文章很多,不同的人对其内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通常所讲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内涵有如下几种:

1、生产特定产品的低成本优势: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或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有利。这里讲的某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指某国(或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低成本优势。

2、生产特定产品获得的投入产出最大化优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仍可以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而且还隐含了该理论有关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涵义,即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两种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或均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不是两种产品都生产或都不生产,而是选择其中一种生产,其依据是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此理论所揭示的比较优势则是投入产出最大化优势。当然,这种投入产出的最大化是通过分工与贸易获取的。

3、发展某类产业所具有的生产要素优势: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若不考虑需求因素影响,每个国家或地区利用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将处于有利地位。由此可见,俄林理论所表达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实质是发展某类产业所具有的生产要素优势。

4、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优势。从一个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上把握,通过建立反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关于区域竞争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说是这种评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优势的典型代表。

上面列举了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四种内涵,不管哪一种,都有其可取的一面,同时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场合的适用性。第一种、第二种内涵,在研究较小区域的比较优势或两个不同区域中的企业比较优势时,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因为这两种理论的提出当时从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就是把一个具有区域差异的国家抽象成一个点来考虑问题的。第三种、第四种内涵,主要是用于研究较大区域范围。当然,在具体确定和研究各类区域的比较优势时,最好是将上述有关比较优势的内涵综合起来,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二、河北整体产业区域优势分析

(一)产业优势分析的指标体系。在河北整体产业区域优势分析中所涉及的几项指标简述如下:

1、区域产业比重=区域某产业增加值/区域GDP。如果该值较大,说明一定区域某产业在当前整体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如果该值较小,说明该产业在当前整体经济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2、区域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一定区域某产业GDP增长率/区域GDP增长率。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一定区域某产业在该区域中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系数值越大、越具有发展优势。相反,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区域该产业发展态势欠佳,系数越小,越不具备发展优势。

3、区域某产业劳动生产率=某产业的国民收入/某产业的劳动力。如果该值较大,说明一定区域某产业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如果该值较小,说明该产业经济效益欠佳。

(二)河北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从河北内部分产业分析。九十年代以后工业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农业,呈现出“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比重比较低。(表1)

从增长速度上看,工业和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农业增长缓慢,产业结构在向高级阶段转化。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房地产业发展态势有所回落;金融保险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增长不快。这说明河北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速度并不是很快。(表2)

从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看,农业的从业人员最多,劳动生产率最低,从业人员有下降的趋势;工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从业人员逐渐增多,但趋势不是很明显。这说明河北的整体劳动生产率是比较低的。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高科技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不高,说明河北在科技兴省和科技成果转换方面尚需努力。(表3)

2、河北与周边地区分产业比较分析。以各产业在GDP中的地位为标准,河北的农业和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与山东基本持平,但其产值与山东相比却有较大差距。河北的第三产业GDP比重中绝大多数行业均处于中间位置,房地产业与新兴第三产业等行业甚至处于偏下的位置。所以,河北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积极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表4)

区域经济分析篇3

(1)采用费景汉等人提出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目前,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农村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异。如张平(1994)和罗泽尔(Rozelle,1994)曾采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的来源。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主要是由农村工业化或乡镇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2)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例如,马瑟(Mathur,1983)、艾基塔和卢克曼(Akita&Lukman,1995)曾运用这种分解方法,分别考察了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异的部门构成。最近,魏后凯、刘楷等(1997)人也采用该方法对1952~1995年中国地区收入差异的产业构成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省际人均国民收入差异大约有50%以上是由其工业发展差异引起的。

(3)采用锡尔(Theil)系数和广义熵指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目前,该方法不仅被用来分析国家之间的收入差异(Levy&Chowdhury,1995),而且也广泛用于考察国内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例如,施瓦茨(Schwarze,1996)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东西德合并对地区收入差异变动的影响;香港学者崔启源(Kai-YuenTsui,1993)则利用1987年的数据,考察了省际差异、省内差异和城乡差异对中国地区总体差异的影响。采用同样的方法,魏后凯(1996)发现,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主要表现为三大地带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自1985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有64%以上是由东西差异扩大引起的,有28%左右来源于东部地区内省际差异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异的扩大,大约有55%是来源于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另有38%左右则是由农村地区内省际收入差异扩大引起的。很明显,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其国内地区差异都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上述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某些因素对地区差异形成的影响,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设计一些新的方法,综合分析各因素对地区差异形成的影响,将是今后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2.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在一国之内,各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是否会出现收敛,或者各地区的收入水平是否会出现趋同呢?对这一问题,各国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逊(Williamson,1956)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到80年代小阿莫斯(AmosJr,1988)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地区收入趋异”的假说,各国学者大都是从地区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地区收入趋同抑或趋异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探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巴罗和萨拉—艾—马丁(Barro&Sala-I-Martin,1991,1992)在研究美国各州和西欧73个区域人均收入增长的收敛性后得出结论,无论是从部门还是从地区的角度考察,地区收入水平的趋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这一趋同过程十分缓慢。典型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差距每年大约缩小2%,美国和欧洲都是如此。库隆贝和李(Coulombe&Lee,1995)在最近的研究中也发现,自60年代初期以来,加拿大各省人均收入和产出增长都在趋于收敛。地区增长趋于收敛主要得益于区际贸易以及政府间转移支付和税收。迪林—汉森等人(Dilling-Hansen,Petersen&Smith,1994)则运用“追赶”(Catchup)理论分析了丹麦地区收入增长及其收敛性。结果发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丹麦县际人均收入增长也呈现出较强的收敛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收敛主要是由地区产业结构和教育差异的缩小引起的。

陈和弗莱谢尔(Chen&Fleisher,1996)在运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1978~1993年中国各省人均GDP增长存在着有条件的收敛性。它取决于物质资本分享、就业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哈佛大学的简,萨克斯和沃纳(Jian,Sachs&Warner,1996)也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省际人均收入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收敛性。他们把这种收敛归之于中国的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他们看来,经济的自由化将有助于缩小而非扩大地区差距;相反,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中央计划却起着相反的效果。然而,采用巴罗等人提出的方法,魏后凯(1997)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大约以每年2%的速度在趋于收敛,但其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却在趋于发散。对于这种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或差异的逆向变动,魏后凯(1996)曾把它称之为“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为什么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究竟是政府实行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恰好起着相反的效果,还是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形成机制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3.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Brundtland委员会)在其学术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曾广泛地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按照Brundtland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之后,一股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热潮”席卷世界各地。

最初,一些学者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城市概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受着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多种不同的目标。因此,要同时实现城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可持续性是绝不可能的(Knaap,1997)。正因如此,一些学者提出应该区分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是指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均有所改善。弱可持续性则允许对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目标进行取舍,由此可能会对某些部分产生正面影响,而对另一些部分产生负面影响(Nijkamp,Baggen&Knaap,1996)。还有的学者提出,应该区分内部可持续性和外部可持续性。内部可持续性是指大城市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而外部可持续性则是指相邻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它强调空间系统的开放特点(Nijkamp&Opschoor,1994)。由于目前城市环境早已超出了城市本身的地域界线,因而,单纯从城市来讨论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最近,已有一些学者把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城市化”(SustainableUrbanization)概念。

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卡金斯-史密斯(Drakakis-Smith,1996)认为,“可持续城市化”较“可持续城市”而言,是一个更为有用的概念性工具。这是因为,只有把可持续性放在整个城市化进程的范围内来讨论,才可以较好地认识到城市化与发展两者本身的活力与多样性变化。所谓可持续城市化,就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协调好城市增长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护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它大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2)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3)发展多中心的网络城市。(4)建立可持续的区域城市网络(魏后凯,1997B)。因此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如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道路,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特别是多中心的网络城市,建立可持续的区域城市网络,就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4.多工厂企业区位与空间组厂

从组织结构看,企业一般可分为单一工厂企业和多工厂或多分支机构企业。传统的工业区位理论主要是以单一工厂企业为研究对象。然而,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地域扩张,特别是跨国企业的迅速发展,多工厂企业不断涌现,有些企业甚至已发展成为全球企业。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估计,目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平均拥有8~10个海外子公司,其中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大都在20个以上东道国设有几十家几百家甚至上千家子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面对企业组织机构的急剧变化,传统的工业区理论已显得苍白无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框架,逐步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多工厂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上来,并出版了一大批学术著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瓦茨(Watts,1980)的《大工业企业:空间透视》、麦克德莫特和泰勒(Mcdermott&Taylor,1992)的《工业组织与区位》、克拉克(Clarke,1985)的《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以及马姆伯格(Malmberg,1990)的《外部所有权效果:对联系和分支工厂区位的研究》等。当前,国际学术界对多工厂企业区位与空间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工厂企业投资区位的决策过程以及区位选择所考虑的主要因素。(2)公司总部、地区性总部以及地区办事处的区位选择。(3)R&D活动的国际化及其区位选择。(4)企业内部的区位调整、撤资以及工厂关闭问题。(5)企业内各分支机构之间的空间联系与组织形式。(6)企业外部的空间联系,如转包、国际战略联盟等。近年来,随着集团化和国际化的迅速推进,我国许多企业开始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企、一厂、一地”(即一个企业、一个工厂、一个地区)模式的桎梏,逐步向跨行业、多产品、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多工厂或多分支机构企业迈进。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就必须作出一系列的投资区位决策,如在哪里进行投资,在何处建立新的分支机构,或者购并其他的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能力。在多工厂或多分支机构企业内部,企业将面临着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资源配置和空间组织问题。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如新的投资机会的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企业为提高效率和竞争能力,往往也需要进行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结构调整和重组,如投资重点和产业区位的转移、撤资和工厂关闭、分支机构的出售及其合并等。然而,受传统体制的限制,过去我国的工业布局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从政府或部门规划的角度展开的,即使涉及到企业区位问题,也仅局限在新建项目的厂址选择方面,而很少对多工厂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与空间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如何借鉴现代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与研究方法,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多工厂或多分支机构企业区位与空间组织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将是今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5.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的地位日趋重要,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国际学术界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研究主要遵循两条路线:一是问卷调查。主要是根据研究项目的目的和需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考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考虑的区位因子、决策过程以及由谁来决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采用问卷和典型调查的方法,童(Tong,1978)和黑格(Haigh,1989)曾详细研究了外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战略和工厂区位决策。二是模型研究。主要是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决定因素。以及政府政策特别是税收和基础设施等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该方法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区位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1)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并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变量对国内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者采用的变量和模型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2)条件逻辑模型(ConditionalLogitModel)。

一般以企业或外商实际投资额数据进行分析。该模型假定,外国企业在进入某一国家时,将通过考察各地区潜在利润的大小,来确定其新建工厂的厂址。只有或仅当某一地区预期的利润最大化时,外国企业才有可能选择在该地区进行投资。换句话说,外商之所以选择某一地区投资,其充分必要条件是求其利润最大化。目前,学术界主要利用各种条件逻辑模型,来分析区域特性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影响。如翁德里奇等(Ondrich&Wasylenko,1993)采用连锁多项逻辑模型(Nest-edMultinomiallogitModel),对1978~1987年在美国新建的1197个外国制造业工厂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迅速增长,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问题已引起海内外的关注。如台湾学者陈建勋(1994)曾采用条件逻辑模型,分析了市场、劳动成本、配置效率、交通运输、研究与开发等对中国大陆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美国佐治亚大学龚(Gong,199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1980~1989年中国城市外商投资的空间形式及其决定因素;贺灿飞和陈颖(1997)则利用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许多问题如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税收和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中国的国际管理和控制中心等,至今仍是空白。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后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的研究。

6.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

从广义的角度看,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包括财政和金融政策,而且也包括收入分配和就业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虽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制定的,但它的实施对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或者政策效果是有所不同的。这种地区差别性的政策效果,在国外一般称之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Blake,1995)。目前,国外学者对宏观经济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重点是考察财政不平衡、政府消费、政府投资、政府间转移支付以及税收的区域影响。

(2)金融政策的区域效应。主要分析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直接利率效果、汇率效果、收入效果和资产价格效果等。

(3)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协调。主要考察产业政策的区域层面以及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相互作用(Bell&Lande,1982;Markusen,1994)。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以及各种区域问题的出现,国内学术界对区域政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相比之下,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学术界对区域政策内涵的理解几乎包罗万象,往往把中央区域政策、地方经济政策以及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混为一谈。从国外的经验看,区域政策一般是指中央政府针对特定地区所采取的政策,如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政策、贫困地区开发政策、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一般需要借助于财政和金融等宏观政策手段,同时也需要地方经济政策的积极配合。因此,科学地区分区域政策和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这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国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当前有许多问题都值得作深入研究。如国家制定的利率、汇率、工资、税收和价格管制政策,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何正确衡量和评价这种区域影响?前些年,学术界曾对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国民收入的转移争论不休。沿海一些学者往往强调政府间财政收入由东向西的转移;而西部一些学者则强调现行价格体系的不合理,导致西部地区创造的价值大量转移到东部地区。然而,如果我们综合考虑到转移支付、价格、投资、政府消费(包括工资)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影响,也许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此外,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问题虽然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对于二者协调的机制和途径,仍需要进一步作系统的深入研究。

7.跨区域产业重组与改造地区

区域经济分析篇4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方面的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我国各方面建设的重要支撑行业,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我国金融业创造更加宽松且有力的环境,进一步更好地发挥金融行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而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握好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方向与内容。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了本文要探究的首要问题,以现有理论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以实例加以佐证,以期为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阐述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关系的论文,本文首先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希望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更加全面的阐释。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从金融中介为出发点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涉及的区域金融中介主要是指广义范围上的金融中介,不仅包括各种金融机构,例如各类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即溶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即溶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还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一定地理范畴内,物质资本总量的增长额,一般而言是一个数量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较长跨度的时间上(通常是指一年),一个特定区域的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区域经济增长率表明了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比率概念,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依据。

(二)^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该理论在理论界存在已久,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对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主要存在三种看法,主流观点认为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在国内外实践过程中已被多次证明,我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其他两种看法分别是,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中性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贡献作用。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显著,而地区间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程度不同是构成其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细化不同区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根据徐婷在《中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基于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后,笔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争的区域经济差异,在当今金融经济体制改革下,若忽视既存的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将会使得金融经济改革与初始目标偏离。我国东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长期的直接因果关系,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短期双向的互相作用;在中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长期直接因果关系,短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存在明显的短期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在西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区域金融中介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单向存进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三、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与要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增长内涵与机理。我国区域金融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可以通过如下路径:

1、直接作用机理。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机理。第一,区域经济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效率、区域经济增长。伴随着我国区域金融业的不断迅猛发展,金融环境和金融机制的不断健全,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基于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得知资本投入可以产生更高的产出,从而提升区域经济效率,进而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状况。在此种情形下,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机构和区域经济效率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区域经济机构发展、技术进步、能源消耗、区域经济增长。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业逐步健全、运转顺畅,区域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在技术水平可以给予保证的情况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科研行业,由人力资本效率的提升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区域能源的消耗,通过上述一系列环节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中,本文参考Beck的相关理论,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1、法律法规。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必要的法律法规是不可或缺的。在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保证投资的有效性。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可以使投资者对于金融环境不至于怀疑,从而加大投资金额。有研究表明在法律法规健全的金融环境下,人们往往愿意进行长期投资,这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也十分关键,区域经济的增长受到当地政府腐败程度的影响巨大。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可以使资金流动顺畅,加速外部企业的进入,这就使得金融既得利益集团面临竞争,从而降低利益集团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的抗拒。该项要素完备可以促进区域金融中介发展,进而保证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没有具体条文和强制执行力的规范,一般是由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属于非正式的制度约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引导人民规范交易,减少冲突,可以减少区域经济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对应区域金融中介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根据东、中、西部的差异,可以说明我国上升为地区的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极不平衡。

(二)对策建议

1、对于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不应当只是追求数量上的盲目扩张,而是应该追求经济上的效率c质量。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依靠区域金融中介实施“融入较低资本成本、投入较高经济收益、资产流动速度快、机构办事效率高”的运作过程。

2、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介市场化进程,提升金融业市场化水平。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只有真正地实现市场经济才可以更好地实现金融业的资源配置,投高投资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3、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收入的增长取决于依赖要素的不可替代性、拥有数量的多少以及获得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无疑可以使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还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解决多年的遗留问题,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Bekaert,Geert,Harvey,Campbell.R and Lundblad,Christian.Liquidity and Expected Returns :Lessons from Emerging Markets.NBER Working Papers 1141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2005.

区域经济分析篇5

0 引言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将运输、加工、仓储、配送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的复合型的服务产业,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等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有着强大的物流业的支撑。同时,一个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也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物流与经济的发展相依存、相促进并且相互制约。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物流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上做了很多研究,Kisperska-Moron与Danuta通过研究波兰在经济转型时期的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得出,物流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Maciulis从两方面分析了物流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利于二者协调发展。张群和程肖冰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而物流业的发展也反过来改变了经济的增长方式,二者相互影响促进制约。本文将着重从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方面展开介绍。

1 区域物流介绍

1.1区域物流内涵

区域物流指的是在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是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的。其一般含义是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地理环境中,将一大中型城市作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范围和规模作基础,综合考虑物流辐射有效范围,把这一区域内外的各种类型的物品在供应地和接收之间地进行有效便捷的实体流动。依据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和物流节点的有机衔接,并将各物流基本活动有机地集成于一体,以服务于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这一区域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水平,扩大物流活动的范围和规模,辐射其他的区域,从而实现本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1.2 区域物流发展基础

区域物流发展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的供给能力、流量、流量控制能力、协调性、销售能力、销售收入能力、反馈服务等,对于某些具有特性化及个性化的区域物流,其发展基础还包括了保密工作服务等方面。区域物流的需求、供给、价格,三者包含在区域物流发展的自我限制机制中,代表了区域物流的价格对于物流需求和供给的调节作用。随着经济的一体化以及产业经济的逐步的发展,区域物流的基础系统也将会越来越完善。

1.3内蒙古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北与俄罗斯、蒙古相接壤,横跨西北、东北、华北三个地区。自治区一度把握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依靠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化工、能源、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建材六大特色产业。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业迅猛发展,物流总量持续扩大,同时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区货物运输量达到15亿吨,年均增长15.5%。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800.7亿吨公里,年均增长2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76亿元,年均增长14%。其中商业、贸易流通等服务行业的大繁荣与活跃,物流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一个作用。规划还指出要在“十二五” 期间要实现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以上,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均达到年增长 12%;预计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总量达32 亿吨,货物周转量达11 950 亿吨公里,分别实现 16%和 20%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邮政业和仓储增加值达到 1 800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 15%。这表现出了内蒙古政府对于物流业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其重要性。

2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机理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分工也在逐步细化,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协调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具有着强大流通能力的地区或者国家则会成为主导着经济的主体。物流产业,作为构成社会流通力的一个产业,不仅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基础作用,并且会影响和制约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带来稳健的提高,二者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具体表现如图1:

图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机理图

本文主要讲述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

2.1降低运营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从而优化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结构稳定、运作高效的某个区域物流网络形成时,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该区域内物流运行的商务成本以及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驱动区域内部的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的资源要素之间的流动与整合,从而使得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水平提高。

2.2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丰富了产业形态

现代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服务产业,几乎包含了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生产领域及部门,加快了区域内资金流、商务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聚。而且同时,物流中的区域信息网络对于经济有着的协调和管理的功能,依托该功能可以改变产业发展的各种结构,包括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资产结构,从而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更高级化,这表明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比如区域物流的发展能够相应地促进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新工艺、物流系统业和新技术等的大发展,还会诱导新装备、新原料、新能源、新工具等的出现,从而提高物流活动的运行效率,促进产业的优化。

3 区域物流网络的“点―轴”效应起推动作用

区域物流网络由一些点和轴组成,符合“点―轴系统”理论。该理论是由我国经济学家陆大道先生根据T.Hagerstrand的空间扩散理论、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以及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此处,“点”指的是各级物流中心,而“轴”指的是由通信、交通干线相连接而形成的“基础设施束”。各经济要素在“点”上聚集,并联系在一起形成“轴”。轴线上聚集的各种经济设施,通过信息、产品、金融、技术、人员等对附近的区域产生扩散的作用。当这些扩散的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与生产力要素相结合时,就会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内蒙古地区的物流目前就基本形成了东西部两个区域性物流网络,依据点轴理论,可得知,包头市为西部地区的物流发展中心,通辽市为东部地区的物流发展中心,这两个城市作为主要的发展点,以各自的辐射半径发挥了作用,从而带动了内蒙古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此外,内蒙古地区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相邻,以阿尔山、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等口岸作为发展轴,物流依据东西部的两个主要发展点不断地向外扩张,进一步促进了口岸物流的大发展,形成了“两区两带”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内蒙古地区内部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结语

本文从区域物流的内涵,发展基础讲起,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得出了以下结论:区域物流的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从而优化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同时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并且丰富了产业形态;此外,区域物流网络的“点―轴”效应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因而,应该大力发展区域物流业,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注重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协调好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以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Kisperska-Moron D.Logistics chang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Polish econom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4,35(1/3):23-28

[2]Maciulis A,The impact of transpor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ational economy.Transport,2009,24(2):93-99.

[3]张群,程肖冰.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统计与决策,2005年(23):97-98.

[4]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5]王新桥. 浅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物流商论,2012(4):153-158.

[6]韦大宇. 区域物流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作用探析[J] .区域经济,2013(9):44,61-62.

[7]朱坤萍.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J]. 河北学刊,2007,27(2):168-170.

[8]徐泽蕊,汤晓丹. 基于PEST - SWOT法的内蒙古物流业发展战略[J]. 物流科技, 2014(4):66-68.

[9]娜仁图雅,魏晶国,李文豪. 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物流科技,2012(8):40-43.

[10]林海英.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内蒙古物流中心空间等级划分[J].物流科技,2014(10):17-19

区域经济分析篇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多。经济联系的增多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区域物流和区域经历的发展有些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1、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物流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大型城市为中心,并按照一定的地理区域对物流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在物流能够运送的范围内,利用海、陆、空运的手段实现物资有效的流动,并实现与周围城市的物流运输的有效衔接。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物流厂家具有完整的物流体系,例如:物流的运输、货物存储、物料装卸及搬运、对物流产品进行包装和实现物流分配。这种完整的物流工序的有机结合,并结合当地的经济基础,以及经济特色和产品类型,利用网上物流的方式推动区域化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资金的高效流动,对当地人员的工作也增加了一层潜在的保障。

2、现代物流业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崛起使人们有着更多的机会实现网上购物,人们网上购物的盛行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都开始建设物流点和存储仓库,并利用周边城市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物流的快速运输,于是,出现了全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物流运输体系,并对传统的物流运输的运输量小、运输速度缓慢的缺点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实现了物流产业的升级。同样,物流产业的升级推进了相关产业的进步,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积极的影响。

3、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企业竞争力

在区域物流中,一般的大型城市都会建立自己的物流仓库,在物流材料充裕时,人们通过物联网购买的产品会从仓库中发货,但是面对物品匮乏,例如双十一人们疯狂购物时,区域仓库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物流厂家有时会通过购买当地厂家的产品再进行物流包装、分配,于是,在这种形式下,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吸收投资的资金,大资本家资金的融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当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1、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更加便捷的购买异地的产品。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流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今,我国很多区域以发展物流业为主,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极大的刺激了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同时,人们可以从异地利用互联网方式购买当地稀缺的产品,这种新的购买方式逐渐变得大众化,进一步增加了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的开放性推动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并在最近数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制下,中国政府鼓励引进外资,加大对外开放的政策,用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国资本家前来投资建厂,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对于中国经济进行宏观的调控,进一步解放市场,并鼓励区域经济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于是,物流产业在经济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并获取的快速的发展。在经济更加开放的今天,中国很多城市都纷纷建立了物流运输点,促进了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有利于区域物流的发展

在市场中,商家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商家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往往通过一些营销手段,通过降低自身产品的价格,增加销售的数量。销售产品数量的增加,极大的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另外,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成本,往往通过购买原材料然后对其进行加工,在其原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潜在地推动了物流的运输,因此,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经济对物流需求的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需求有直接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当地人们的购买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增加人们对产品数量的需求。其次,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相关物流产业的建设,在市场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会降低自身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另外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对于运输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其运输条件极为便利,运输类型也相应较多,能够更大的满足人们对产品数量的需求。

2、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物流需求产生影响

经济区域内部结构是指各个区域经济之间有机的联系和内在关系的总和。区域经济结构是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合理利用资源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特色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的产业体系。区域经济结构要根据自身经济水平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区域的经济发展重点出现了转变。例如,服务业的发展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餐饮、物流等服务行业。人们的物流需求也会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一定变化。

3、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对物流需求产生影响

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物流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生产呈现出开放性的方向,向全国甚至全球方向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分工的特点。社会生产的区域分工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引起区域间的商品、半成品及商品要素大量交换。这就使企业产生了物流需求,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规模较小

当今社会,物流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在大中型城市中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在中小型城市中,物流产业发展时期较短,并且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操作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中小型城市经济不能支撑起规模庞大的物流产业。在二三线城市中,很多物流产业仍然是以陆运为主,这种高价的运输方式制约着物流产业的扩张。同时,规模化较小的物流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物流效率低

物流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高校还没来得及培养出相关的人才,于是在物流管理上,相关的管理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在对物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操作人员一般都是短期民工而不是熟练掌握物流运输的专业人员,在熟练度上没法和专业的操作人员相媲美,并在物流服务时难免出现一些操作失误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效率。

(三) 物流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代的物流产业多为粗犷型的发展方式,缺乏完整的物流管理体制,也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这样会造成人员操作缺乏针对性,管理者管理水平的低下也会严重影响着物流服务的质量。同时,物流管理机制不同于别的企业,它涉及的范围极广,其中包括运输、安检、税务、商务甚至海关等重要部门。物流管理和决策者在制定管理机制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关部门对其体制的影响,管理机制在监督和实施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很难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因此,在物流服务中出现了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象。

三、促进物流发展的策略

(一)政府方面

国家政策是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其规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着物流服务的行为并引导物流产业向着良性发展。当今,物流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急需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物流行业的运营体制,并推进我国物流行业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是同时要注重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我国物流面临着粗犷式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对其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人才的培养或国外先进人才的引进,弥补我国物流产业的不足。

(二)企业方面

1、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物流信息管理的中枢神经,渗透在物流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信息系统的合理使用能够使物流行业快速的交流信息,并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准确快捷的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查询服务,并减少自身成本。物流信息的建设包括对订单的管理和对仓库的信息管理。在对订单的管理中,可以与其他企业分享及时信息,建立统一的信息合作平台,在减少自身成本时,并及时准确的为消费者反馈信息。仓库信息系统是指利用编码等先进技术对其仓库存储进行相应的管理,取代传统的人工计数的管理方式,大大减少管理成本。

2、完善物流管理机制

企业应积极完善物流管理机制,强化物流管理的系统性、目的性和全面性。首先,企业应加强业务绩效管理。物流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存储、运输和配送等内容。因此,绩效管理应将企业的主要业务纳入绩效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业务指标,提高业务服务质量;其次,企业应加强财务绩效管理。物流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获得经济利益。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围绕经济利益展开。因此,企业要加强啊财务绩效管理,完善财务绩效指标,使物流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包含企业资金周转率、赋税成本率、净利润率等,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得。

四、小结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物流需求从而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而区域物流是区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仍存在着规模小、效率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文章从政府支持和企业管理两方面探索了区域物流发展的策略,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新,杨巧红,王林伶.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宁夏为例[J].开发研究,2013(02).

[2]郭艳,于兆宇.江西区域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协同发展[J].企业经济,2012(11).

区域经济分析篇7

(一)发展机遇

未来5年,我们处于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国内外经济融合、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将有助于邯郸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将为结构偏重的邯郸市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第三,邯郸市处于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随着东西产业转移、南北经济融合的加快,将进一步推动邯郸市区位优势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四,随着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厢”发展布局的全面实施,邯郸市打造河北南厢经济增长极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区域投资吸引力和经济影响力将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将充分释放。

同时,邯郸市经过近一个时期的不断探索,发展理念进一步更新,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市上下坚持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干事、创业、为民的氛围日渐浓厚,这些都为“十一五”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面临挑战

进入新时期,邯郸市仍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给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特色不突出;工业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现有支柱产业对资源依赖程度过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战略支撑作用不够强,缺乏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服务业相对滞后,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主导型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十分艰巨。三是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是影响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改革总体进程不快,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亟待突破。四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总体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差,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社会事业欠账多,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不适应,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此外,邯郸市还面临着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全省及周边城市未来发展势头很猛,这将给邯郸市在全省晋位和建设区域经贸中心带来很大压力。

“十一五”时期对邯郸市来说,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二、邯郸市经济类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更适用于从事教学和研究,而不能把语言作为工具运用于实际交流。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更加明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真正需要的外语人才,另一方面外语人才找不到人尽其材的合适岗位。调查结果反映了外语人才的现状是:到各企业应聘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多,但符合要求的少,想要招到满意的人才更是难。这说明,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与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需要的是实践应用型外语人才,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则偏重于培养应试型和理论型外语人才。

事实证明,地方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地方院校的发展又会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看到这一点,地方院校应从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调整发展模式,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这是关系到地方院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的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以邯郸学院为例,英语专业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培养服务于本地区中学教师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师教育经验。建议要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重点办好师范类英语教师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再拓宽发展渠道,比如现已增设的商务英语专业,是否还可考虑增加旅游英语专业,以适应邯郸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

三、外语人才培养如何与邯郸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应在全市范围内作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调整,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那么,如何开展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呢?

区域经济分析篇8

一、文献回顾

区域创新系统是以动态演化的、系统的观点将新区域科学中的文化、制度、组织等因素和新熊彼特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研究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结合起来,以解释区域进行系统化创新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对制度、组织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建立区域学习创新、地方环境和区域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组成了一个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理论框架。在1992年,Cooke最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Nelson于1993年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1997年Cooke 又发表了《区域创新系统:制度与组织方面》一书进一步完善其观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在进行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潘德均(2001)、周亚庆和张方华(2001)等对区域创新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刘伟和盖文启(2003)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环境方面进行了研究;黄鲁成(1999)、周亚庆和张方华(2001)等对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方面进行了研究;赵沂蒙和孙林岩(2001)、胡志坚(2002)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实证方面,国内研究较多集中在如何评价区域创新能力以及各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例如:马胜杰(2002),唐炎钊(2004),唐厚兴和梁威(2005)等。通常都是用发明专利授权分数、新产品产值率分数、万元GDP综合能耗分数和亿元投资新增GDP分数、新产品销售额、高新技术企业个数、技工贸总收入等不同的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产出绩效。

二、模型假设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均明确指出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如索洛(R.Solow)指出技术进步能够克服资本边际产出的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卢卡斯(R.E.Lucas)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增加人力资本,使人均产出持续增长。还有早期的一些研究(例如Mansheld,1968;Scherer,1965;Schmookler,1966)认为较高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经费,科学家数量)可以加强企业竞争力,还导致专利技术的产生。

也有文章指出长期较高的经费和人员投入能使一个有必要经验的企业走向成功(Grabowski,1968;Hambrick and Macmillan,1985)。一些优秀的统计研究也发现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对生产率有正向影响。Lichtenberg and Siegel(1991)对美国的统计研究,Hall and Mairesse(1995)对法国的统计研究, Harhoff(1998)对德国的统计研究,Klette and Johansen对挪威的统计研究,都发现这一关系。但这些研究大都以研究R&D投入(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对产出绩效的影响为主,并没有反映总体的经济投入对区域绩效的影响。

我国学者也关注这一方面的研究,例如:王柏轩和宋化民(1999)、曾德明和张利飞(2003)、衣丽娜(2004)、张运生和曾德明(2004)等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与绩效之间相关关系的评价模型;周青和曾德明(2003)、袁健红和吴利华(2003)、朱卫平和伦蕊(2004)等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与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但大多以某一行业为主,并不是对整个高新区的研究。

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以下几个模型:

模型1:专利授权量、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贷款拖欠景气指数、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对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模型。

模型2:专利授权量、贷款拖欠景气指数、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对区域竞争力的模型。

模型3:专利授权量、贷款拖欠景气指数、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对区域竞争力的模型。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一)数据描述

本文的分析数据来源于《武汉统计年鉴》(2007—2012年),以其提供的武汉2006—2011年6年24个季度的数据为样本。该年鉴统计的企业调查提供了以下数据: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企业税后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企业贷款拖欠景气指数、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专利授权量。这24个季度中偶有数据缺乏,在计量分析时直接做缺省处理。

用SPSS16.0对以上各数据做描述,结果见表1。

(二)区域绩效衡量指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金昌对综合实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以盈利能力(利润总额)来评价产业国际综合实力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因为盈利能力(利润总额)是企业各种优势的综合反映,是企业最终取得收益水平的体现,也是整个产业各种优势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原始数据缺乏的情况下,本文选择2006—2011年24个季度的企业税后利润景气指数作为衡量区域绩效的指标。

(三)区域经济投入衡量指标

企业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情况的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好”、“一般”、“不佳”的选择)而编制的景气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景气指数的数值介于0和200之间,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100时,表明所处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越接近200状态越好;当景气指数小于100时,表明所处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越接近0状态越差。企业家信心指数也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acroeconomic climate index),是根据企业家对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的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乐观”、“一般”、“不乐观”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感受与信心。

在区域创新经济投入原始数据缺乏的情况下,本文采用2006—2011年24个季度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企业贷款拖欠景气指数、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税后利润景气指数、专利授权量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投入情况。

四、多元回归分析

运用SPSS16.0分别对模型1至模型3进行面板数据分析,面板数据回归结果见表2、表3、表4。

通过检验发现,模型3是最佳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由表2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度在下降。然而,在表3中,我们却发现F值增大了。也就是说,虽然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下降,可是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变大。而且,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由此,模型3是我们的优选模型,建立多元线性模型是极为恰当的。

表4展示了每个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情况。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前两个模型中由于都存在回归系数不显著的解释变量,例如:模型1中的企业景气指数显著性为0.211>0.05,模型2中企业家信心指数0.130>0.005等,因此模型1与模型2是不可用的,只有模型3是最终方程,其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都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各解释变量与区域竞争力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因此,可以得到模型3的回归方程:

税后利润景气指数=135.370+0.707(企业家信心指数)-0.890(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1.511(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1.361(贷款拖欠景气指数)-0.032(专利授权量)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视角,以武汉统计年鉴(2007—2012)中2006—2011年的24个季度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武汉高新区近几年区域经济投入对区域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投入对区域绩效有较显著的影响。由模型3也可看出,企业家信心指数增加、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对税后利润景气指数产生正向影响,而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贷款拖欠景气指数和专利授权量对税后利润产生负向影响;若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贷款拖欠景气指数和专利授权量分别增加1%,则税后利润景气指数将分别增加0.707%、降低0.89%、增加1.511%、降低1.361%和降低0.032%。

由于统计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文的实证研究只能算是对武汉高新区的经济投入对区域绩效的短期影响研究。其他地区是否吻合以及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这种影响是否相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本文的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企业家们应该对行业总体状况改善的信心不断增强,对宏观经济运行判断持乐观态度,这样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2.并不是劳动力越多越好,尤其是对武汉东湖高新区这样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多意味着对劳动力的管理费用增多,对劳动力本身的支付也多;而且,人过多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信息传达不及时。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2006—2011年,由于企业雇用劳动力过多而降低了企业的产出绩效。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为获得利润最大化,应该雇用适量的劳动人员。

3.高新区企业应该保持充分的流动资金。因为在一定的范围内,流动资金越充足,企业就越有能力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而且可以适时扩大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力度,防止高级人员流失。

4.高新区企业应防止贷款的拖欠。贷款拖欠,意味着资金短缺,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往往会制约生产设备和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会被一些不法企业钻空子,使相关企业收不回应收的货款,损失惨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5.企业不应该一味追求专利数量的增加,而应将注意力转移到专利的质量上。专利虽是企业必争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但是专利的维持和管理费用的支出巨大,若不能转换成企业收益,将不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应该保持合理的专利数量,并提高专利质量。

【参考文献】

[1] 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 evaluation of six European cases [J].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urope,1993:133-154.

[2] Cooke Phili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s [J].Research Policy,1997,26:475-491.

[3] 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区域经济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57-02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既是物流与综合交通的枢纽中心,也是能源原材料、全国重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主体是河南省的18个地市,以及河南省周边其5省共12个区地市。占地面积达28.9万平方千米,有效连接了我国南北部与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因此,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四项原则,以及未来网络化、放射状的空间开发格局。然而,在《指导意见》开展的过程中,受区域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与经济结构等差异的影响,各经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平衡程度不同,致使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协调。由此,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一、发展现状

(一)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是以郑州为中心,所辖漯河、许昌、新乡、洛阳、开封、焦作、平顶山与济源等市的密集区。该区域占地5.88万平方千米,主要包括9个城市,占中原经济区全区面积的21%。同时,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达4150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8%。并且,区域内的各产业发展门类齐全。此外,核心区内部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钼矿、铝土矿、铁矿石和煤炭等储量较大,且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极为便利,区位优势较大。2015年,核心区的GDP总额约为2万亿,占全区GDP总量的比为405%,年均增长11.8%;人均GDP由2004年的1.3万元增长到4.2万元,增长了3.12倍,较周边区和区的优势明显。根据相比数据可知,核心区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均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最为明显。

(二)周边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周边区是指河南省的周边城市,包括山东聊城与菏泽、河北邢台与邯郸、安徽阜阳与淮北、山西长治与运城等十个城市。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15年,周边区内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分别为7640亿元与2.6万元。并且,由于所涵盖城市分属不同省份,所以周边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2015年,河北邯郸与安徽淮北分别为此区域内GDP规模最大与最小的城市,分别达3124亿元和612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五倍。2015年,山西长治、晋贼与运城三市GDP总额为4518亿元,人均GDP为4万元。相较而言,安徽毫州、阜阳与淮北三市的GDP总额仅为2 156亿元,人均GDP位1.9万元,仅为山西三市的47.5%。总体而言,河北与山东四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安徽三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区是河南省除核心区域外的其他城市,主要包括9个省辖市,分别为信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三门峡、濮阳、鹤壁与安阳。该区域的总占地面积达10.76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5252f人。区的地形主要为平原,适宜发展农业。并且,豫西、豫北与豫西南虽存在一定的有色金属、煤炭与油气资源,但与黄淮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相比,仍较为短缺和匮乏。由此造成区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与核心区相比相对滞后。2015年,区GDP总额为1.4万亿元,人均GDP为2.4万元,分别为核心区域的70.3%和57.1%。其中,由于黄淮四市的长期投入较少,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较为滞后,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区位地理位置

各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之间存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等自然条件。中原经济区关键区重点处于东部与西部的山地、平原交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地理位置。并且,中原经济区的大多数城市都位于交通干线周边,交通也方便,知识与信息流动方便,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中原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是区域区域城市经济水平较低,且区域城市之间发展不平。

(二)产业结构效率

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效率。产业结构效率,是指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未变状况下,通过转变投入要素的产业组合模式所产生的产出增多。而且,其重点考察的是产业构成比关系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构效率变动,反映投入与产出关联,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效率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合理与否的重要归宿。某个区域经济效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化良好,由此表明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与之相反,某个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效率低的原因也是由产业结构造成,这时表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可以为该区域获取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与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此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与支持。且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与社会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和决定性地位。在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科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其中,科学技术是人力资源的内涵,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然而,在我国中原经济区内部,由于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分布极不均衡,超过四分之三均分布于核心区内,其他城市难以培养相应人力资源与科技要素。且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影响,区域内难以吸引外部优质人力资源于科技,由此造成中原区区域经济无法协调发展。

(四)区域经济政策

为了改善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分布,实现经济区经济合理分配与协调发展,进而确保社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对区域资源采取了一系列优化配置与诱导干预,即区域经济政策。然而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政策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并坚持“核心带动”核心区建设原则。大力建设核心区、推进郑州区域经济发展等不平衡促进政策。上述政策造成周边区、区与核心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增大,其他区域在城市化进程、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核心经济区。另外,中原经济协作区各城市间虽曾经制定了合作框架,但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该合作框架已无法适应新发展与竞争形势的需要,急需完善改革、创新提高。

三、具体路径

(一)调整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分工机制

中原经济区应有效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促使与中原经济区域内的科学技术水准、人口基本素质、消费需要结构与资源条件互相协调适应。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域应选择区域内的主导型产业。按照主导产业和产业区位商理论、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等,各中原经济区域发展以主导产业升级区域型产业结构。并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发展通信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黄淮四市应加速农业产业化与转移劳动力,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与精加工,创建具有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部门,皮革毛皮羽毛和其制品业、木材加工与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主导型产业不断发展。

(二)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区域经济分析篇10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我国便采用梯度式理论的方式首先对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着力建设,采取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这些区域战略的实施是否带动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效果是否显著呢,接下来我们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区域整体上可大致划分为中、东、西三大经济地区,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不一样,因此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和特点。

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5%,面临海洋,工农业业基础雄厚,集聚着大量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

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8个省、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9.3%,大多处于平原地区,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较好。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内蒙古12个省、市、区,面积为541.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由于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所以不利用农作物的生长,经济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地步,但是国土面积比较大,矿产资源丰富。

(一)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分析

1、劳动者素质的影响;2、采取梯度式发展的政策;3、自然区位优势的差异。

三、我国实行的区域发展战略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了实现我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我国相继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战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

(一)从经济指标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

1、GDP总量差异。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GDP总和为24927.41亿元,同期东部地区为47087.22亿元,东西部地区的绝对差额为22159.81亿元,到2014年,西部地区的GDP总和为104629亿元,东部GDP总和为394352.1亿元,东西部地区绝对差额为289723.1亿元,15年来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GDP总额相对每年增长17837.5亿元,净增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虽然在2003年中首次超过东部地区为14.47%,但是长期来看西部地区的人均增长GDP平均增长速度依然低于东部地区。

2、GDP增长率的差异。西部大开发以来到2013年,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达11.45%左右,而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为10.8%,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单从增长速度来看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总体来说具有促进作用。

3、企业经营绩效差异。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东西部地区国有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对比分析来说,东部地区的资产在1999年为46695亿元,2013年东部地区达到了20048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29.3%,而西部地区的资产由15577亿元达到了106245亿元,在所获利润方面,东部地区从1999年的1171亿元到2013年的28581.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2%;而西部地区从91亿元到2013年的9682亿元;这15年来东西部地区资产的绝对差额从31118亿元增加到了94235亿元,扩大了将近3.1倍;利润差额也从1080亿元增加到了18899亿元,扩大了将近17倍左右。

4、财政能力差异。财政收入自1999年以来对西部地区的增幅比较明显2000年时东西部地区财政总收入分别为3322亿元和1029亿元。两地区的绝对差为2293亿元,到2014年,东部地区的财政总收入为9652亿元,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为2863亿元,相对差距从1999年的3.22变成了6.37,扩大了将近两倍左右。

(二)对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单因素方差分析

我国目前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7.8%,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加速西部地区的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过程,以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中部与西部,东部与西部,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从侧面也反应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虽然是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平衡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为目的的,但是由于实施力度还不够,不仅没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反而加速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对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为了平衡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中部崛起区域发展战略”,而中部区域――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六个省份所在的区域,这些区域的优势具有承东启西,链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因此对中部地区提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建设。

五、“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造成的经济差距影响分析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又被称为是“梯度推进战略”,该战略也是造成我国三大经济带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即推进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待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将资金,技术逐步扩散到中西部地区。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基本上都是由于东部经济过强的经济造成的。

六、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总结和建议

(一)对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距绩效评价

本文通过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案例进行了对比实施大开发战略前后的经济指标存在的差异以及变化得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在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力量上还不足,而且在中国经济大部分依靠东部沿海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的基础上还会进一步拉大经济差距,不会出现很快缩小的程度;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所推进的“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近年来对中原经济的增强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GDP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

因此,虽然在改革开放后相继实施的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战略没有得到明显的绩效,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促进和鼓励了当地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利用地区优势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步伐。

(二)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战略发展的建议

1、区域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协调发展。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背景和所拥有的竞争区位优势,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引导当地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的产业结构,成为可以为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提供的强劲动力;同时重视技术群体的建设和发展,随时掌控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要过大,要兼顾区域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将中部崛起于西部大开发与东部协调发展。

2、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还没有经济差距还没有完全的拉开时,及时的控制和缩小。目前东部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转移,从而丧失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区域间的产业承接能力,从而使制造业能够在区域间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加快第三产业的进程。

3、坚持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这些战略依然是我们坚持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让中西部地区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在东部提高自出创新能力的带领下,形成自己的一定区域发展优势,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协调城乡的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分析篇11

广东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发展,在经济和金融方面都已经稳居全国各省前列,但广东省内部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巨大的严峻问题;同时,作为金融大省的广东,其经济增长与金融业发展程度的关联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的比较分析,分析了其金融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实证分析,考察广东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出对未来广东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广东省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现状

(一)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广东的经济发展可从多方面分析,而本文着重提取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行业发展状况等角度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增长速度较快,金融资产总额由1993年的5.38万亿元上升到2008年末的62.4万亿元;金融相关率由1978年的92%上升到2008年的207.5%,金融发展的速度要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1]而对广东而言,1978年以来,广东的经济发展按照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1987年以前,广东GDP处于1000亿元以下水平;1988年至1991年增加到2000亿元的水平;1992年至2004年期间,广东GDP每年增加近1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达到17%。其中,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7%,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0.42%,这也说明了第三产业的增长对广东的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的差异,广东的经济发展自然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包括25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顺德、中山、惠州市区、惠阳市、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等)、东翼(包括:汕头、汕尾、揭阳、潮州4市)、西翼(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市),山区五市(主要包括:韶关、清远、梅州、河源、云浮等)四大经济区域。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总量各有偏差,其中截止2009年,珠江三角洲GDP达25606.87亿元,而东翼、西翼、山区五市分别为2104.38亿元、2325.02亿元和2075.36亿元,珠江三角洲地区GDP合计占了广东省GDP的79.74%①。

(二)广东省区域金融发展现状

对一国或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的系统性描述可以追溯到戈德斯密斯(1969),根据他的方法,对金融发展状况规划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所谓的金融相关比率(FIR),即一个国家的金融工具总量与实际财富之比。但在现实当中,由于这些存量指标的很难有一个精确地统计,因而往往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对此进行处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的具体关系,只能依赖于实证研究来解答。”[2]对于我国,由于银行是金融中介的绝对主体,因而谢平(1992)、张杰(1995)、易纲(1996)等所提出的银行存贷款总量与或存贷款总量与GDP之比来表示金融上层建筑对实体经济的渗透度,这里我们也采用相同的指标。以下表格是广东省各地区1995-2008年的存贷款额度以及存贷比②。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1、广东各项存贷款发展水平。下面图中反映的是广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1995年至2008年的存款余额情况③。由表1,反映金融发展情况的各个总量指标的增长都很快,其中各项存款余额平均每年增长17.79%,而这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平均每年增长18.83%,从而为企业的投资提供了充足的信贷来源;各项贷款余额平均每年增长15.28%。各项存款余额增长较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长,其原因一是监管当局对存贷比例的控制,二是出于防范风险考虑,银行控制贷款的发放。

2、金融发展的区域非均衡特征。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是广东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一点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也可看出。如表1所示,粤东、粤西、粤北和珠江三角洲的平均存贷比例分别为68.54%、72.58%、66.58%和65.19%。而2008年广东的存贷比例为58.22%,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存贷比具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较其他三大经济区域来说资金来源相对宽裕。

3、存贷比的变化。存贷比率是金融结构差异中反映资金聚集与辐射的重要指标。从图1中可看出,1997年至1999年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珠三角地区受到较大冲击,存贷比明显低于粤西地区;2000和2001年两区域的存贷比几乎相当;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经济景气程度提升,珠三角地区的存贷比明显高于粤西地区。这说明在经济不景气阶段,资金更多流向欠发达的粤西及珠三角的惠州与江门,在经济景气时,资金更多聚集于珠三角的发达地区。

从存贷比还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与经营效率的权衡。近1O年深圳金融机构的存贷比稳中有升,并控制在0.8以内,说明深圳金融机构不仅经营稳健且效益良好;广州市相对稳定在0.65左右,东莞市稳定在0.5-0.58之间,这两个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控制在0.75以下,经营总体风险低,但经营效益将受影响;而其他城市均出现下降趋势,经营风险虽低,但效益也相对低。

二、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变量数据的一个总体性规律,但难以对其背后的动因进行更深入有效地分析。因而这里我们拟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进行计量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选择常用的金融相关率(FIR)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即广义货币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的比值,国内金融相关率通常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与GDP的比值;选取国内生产总值(P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所需数据均来自广东省统计年鉴。本文将金融机构存款总额(TD)、贷款总额(TL)、GDP、PGDP都以对数(log)形式转化计算金融相关率FIR;同时为了将指标的变化趋势转变成线性趋势,对FIR和PGDP 取自然对数,得变量LFIR和LPGDP④。

(二)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检验对LFIR和LPGDP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6。DLPGDP是对LPGDP进行二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是LPGDP的增长量,同理可得DLFIR。从表6可知,广东省实际LPGDP和LFIR的ADF检验值均大于1O%显著性水平的MacKinnon临界值,无法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即LPGDP和LFIR两序列是非平稳的。而对它们进行二阶差分后,再进行ADF检验,发现DLPGDP和DLFIR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显著性水平的MacKinnon临界值,得出DLPGDP和DLFIR均在1%显著性水平上平稳。

(三)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知,非平稳序列LPGDP和LFIR经二阶差分后成为平稳序列,是二阶单整的,符合协整分析的条件。采用EG两步法,检验LPGDP和LFIR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以LFIR为自变量、LPGDP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OLS回归:

LPGDP=β0+β1LFIR+εt (1)

得: LGDP=3.303586LFIR+6.392807+εt(2)

(0.313753)(0.263648)

R2=0.853694 DW=0.31598

其中:括号内为回归系数t统计量,在显著性水平为5%、样本容量为21、解释变量为1时,查表得dL-1.221,dU-1.420,因为DW项=0.316

在log(PGDP)对LFIR回归中添入AR(1)项和AR(2)项,得到新的回归结果:

LGDP=1.817995LFIR+8.347549+εt+[AR(1)= 1.499108]+[AR(2)=-0.568159]

(3.7713)(6.122036)

R2=0.975966DW=1.605822(3)

此时dU

式(3)已不存在自相关问题,整体拟合程度好,且解释变量与常数项通过t检验,具有显著意义。

之后再对式(3)的残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选择不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并由S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为1,结果显示(表7),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小于l%显著性水平的MacKinnon临界值,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残差序列滞后一阶平稳。检验表明,LPGDP和LFI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广东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DLPGDP和DLFIR两个序列进行检验。

从表8可知:

1、当滞后一期时,DLPGDP和DLFIR都不是对方的格兰杰成因;当滞后两期时,DLFIR在1%显著性水平上构成DLPGDP的格兰杰成因,认为DLFIR是DLPGDP格兰杰成因的错误概率仅为0.00067;当滞后三期时,DLFIR在1%显著性水平上构成DLPGDP的格兰杰成因;DLPGDP在10%显著性水平上构成DLFIR的格兰杰成因。

2、DLFIR和DLPGDP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并非同时相互影响,DLFIR滞后两期P构成DLPGDP的格兰杰成因,而DLPGDP则在滞后三期时与DLFIR相互构成对方的格兰杰成因。

由此得出:(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滞后期为两年;(2)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也推动了金融发展,滞后期为三年。(3)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互相促进,相互交错推动进步。

相关分析表明,广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且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引起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对反过来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广东省金融发展水平受其前期影响巨大且显著,经济增长跨期影响推动金融发展,间隔为3a。目前,广东省处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推动、互相影响的阶段。

前面的分析是基于金融发展的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但由于经济总量对金融工具总量的释稀作用,因而有时直接的总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二者的关系,

珠三角的金融相关比率平均每增长8%,GDP将增长15%,远高于其它三大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说明珠三角的金融发展深度相较于其它地区要高得多。

三、结论、成因与政策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

(一)广东省及各经济区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强相关,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金融资产的合理流动,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产业结构。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可归结为以下原因:广东经济在全国各省份中较为发达,金融产业发展较快;广东作为全国华侨最多的省份,在改革开放初期得到大量粤侨汇回家乡的资金,从而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经济基础;比邻港澳国际金融中心让广东的资金融通与资金流动更为方便,促进了广东金融发展。

(二)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金融发展深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同步增长现象,但珠三角发达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金融深度和经济水平差距逐渐距扩大。这是因为无论在经济基础,投资环境等硬件,还是市场深度、政策支持等软件,珠三角地区都优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金融市场结构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使社会资金在资金富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流动,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尚未满足这一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速度、金融业发展都位居全国前茅,整体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的是收入分配差距的储蓄扩大,这种持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3]例如,广东也面临二元经济的瓶颈: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是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广东经济总量中75%以上来源于珠三角,而广东51个山区县虽然占全省总人口的40%,占总面积的64%,但2008年其GDP仅占全省的11%⑤。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广东省人均GDP为37589元人民币,其中珠三角人均62643.83元人民币,东西两翼约16648元人民币,而山区只有15539元人民币,珠三角人均GDP是山区的3.76倍⑥。已形成明显的金融区域二元结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金融政策僵化,没有针对具体地区制定。广东金融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很大程度上与现行“一刀切” 的金融政策有关。[4]从存款准备金制度看,由于法定准备金率全国统一,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面流通货币信用化不足,资金又向珠三角地区流动,使得该地区的货币乘数小于珠三角地区,导致当地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远远小于珠三角地区,带来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此外,珠三角以外地区的边际利润率低于珠三角地区,由于利率管制造成的统一存贷款利率,使得珠三角地区实际上享有利率优势,吸纳更多其他地区的资金。

2、资本市场发展差异。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的资本市场仍处于滞后状态,存在资本市场结构极不平衡,筹资能力差距大与地区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深圳证券交易所使大量其他地区资金涌向珠三角地区;沪深股市广东籍上市公司中有8O% 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同时,各种投资基金在珠三角以外地区尚属空白。这些因素制约了珠三角外其他地区的发展。

3、金融机构布局差异。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与金融布局发展较快,形成了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与外资金融机构齐头并进的局面;相比之下,广东省除珠三角外的其他地区仍是以国有银行为主题,缺乏竞争导致可持续发展乏力。

4、部分地区信用缺失严重,金融生态环境薄弱。那些整体金融生态状况排名比较靠后的城市,基本都是金融主体基础较为薄弱,金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容易遭受各种内外部冲击的影响。以梅州为例,当地因为信用环境尚未根本好转,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一些企业在经营困难,甚至仅仅是出现临时性效益滑坡时,往往采取极端方式,逃废银行债务,以牺牲银行利益来保全自身利益。据统计,2005年度,梅州市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共计8509笔,违约笔数高达6542笔,违约率76.188%。[5]信用缺失已经扭曲市场运行机制,企业贷款违约现象普遍,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制约了银行信用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导致了商业信用无所作为,制约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经济增长潜力未得到有效发挥。

广东省政府公布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案中,政府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并提出如下政策:①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②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③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④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⑤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6]以上面的分析为基础,为解决存在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1、政府主导,改善广东珠三角地区以外的投资环境。这方面要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硬件上,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企业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具体策略上,一是产品竞争力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高端化;推动出口产业从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品牌密集型转变,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二是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东盟、南美、非洲、中东、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积极开拓服务产品出口;积极拓展外资来源地,实现贸易、投资、技术、人才和资源市场多元化。三是企业国际化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实现标准国际化。[7]这些珠三角以前一直在做的事情,现在珠三角外地区也要积极去做。在书记提出的“腾笼换鸟”政策支持上,珠三角外地区应大力吸收珠三角转移企业以及产业,发展自身经济;软件上,改善珠三角以外地区的社会信用状况。要大力提高这些地区企业信用评级和信息透明度,增强公众信用意识。最后,政府要在产业投资方向上给予指导,为商业性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

2、建立和健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额金融服务体系。为了做到这点,要积极扶持全国性或区域性商业银行在欠发达地,积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市场区设立分支机构。在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入珠三角外地区的同时大力发展民间金融,诸如交通、中信、光大、兴业、招商、华夏、平安等全国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行去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应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立条件,适当降低这些地区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条件;同时,大力促进当地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并努力提高金融效率。众多金融机构的引入形成了有序竞争的格局,可以大大提高间接融资效率,从而为当地经济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3、大力培育和发展由自然人或企业法人发起的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同时破除农村信用社垄断,使地下金融正规化。而要破除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就必须建立农村金融商业机构。从目前来看,小额信贷是为了解决在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金融中介,按照组织化、制度化、商业经营原则,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低收入阶层提供无须抵押担保的小额、短期、简便、连续的信贷服务。小额信贷组织不吸收存款,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捐赠资金或单一来源的批发资金,资金运用限定在对区域内农户和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贷款利率由借贷双方按有关法律法规自由协商。因此小额信贷具有资金周转快、覆盖面大、还贷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4、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政府部门对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权的尊重,倡导政府部门带头守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诚信企业的支持,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金融机构落实金融债权,从严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消除银行由于对诚信度不高的企业而引起的疑虑和担忧, 实现金融安全区和社会信用建设的良性互动,为金融机构的安全生存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与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信用社区建设。

注释①、②、③、④、⑤、⑥:数据来源于历年来《广东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汤究达,2008,《1995~2004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性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艾洪德、徐明圣等,2006,《区域金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郑长德,2007,《中国转型时期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黄湘雄、,2004,《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实证研究》,《南方金融》,第9期

[5]李鲁云,2005,《构建泛珠三角金融合作平台,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广东经济》,第11期

[6]国家发改委,2008,《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7]张文云、徐润萍,2004,《珠三角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支持的效应分析》,《南方金融》,第6期

[8]黄德权,2008,《广东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开发研究》,第3期

区域经济分析篇12

中图分类号:F253.9/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10 -02

一、前言

区域物流是空间范围建立在区域基础之上的一种宏观物流,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的物流活动。区域物流以地理区域划分为依据,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运输及管道输送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有机衔接。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以及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实现有效联系的纽带,并将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结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论述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作用的内在机理。

二、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

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基础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物流的发展能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增长是以区域物流的发展为基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认为,社会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来源。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过程完成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可以将生产的物质实体送达消费者手中,而分配和交换主要是通过物流来完成。因此,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只有物流的发展才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正常运行。在一个区域内不同的地方展开社会专业化分工,必然引起生产产品在空间的位移,从而产生物流的需求。社会专业化分工越高,产品的集散在规模上就越大,需要更多的物流需求和供给之间来解决产品在时间性、空间性距离的问题,而通过物流这个纽带可以将复杂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从而使社会化大生产得以实现。综上,在一个区域内,完善的物流网络系统是保证本区域社会专业化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区域物流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起到前提保障的基础作用。

(二)区域物流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ux) 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能够通过“极化效应”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其他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进而能够使这一地区形成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物流作为一个“关联效应”显著的复合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已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一方面,物流业本身对GDP增长的贡献大,区域物流是区域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与带动效应。区域物流产业是一个经济区域的主导部门,但它不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业务领域,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与带动效应。

(三)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区域物流除了对经济增长起支撑作用和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外,区域物流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区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从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找到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区域物流可以进一步深化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中,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越深化,生产率就越高;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能够加速知识的积累,带来收益递增;当物流发展到现代阶段,出现了新的组织方式——物流联盟,这种新形式的组织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交易费用。

2、区域物流带来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亚当·斯密、马克思以及熊彼特等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新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区域物流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此,区域物流带来的技术进步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3、区域物流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一个可能源泉是投资,因此,当资本积累转化为投资时,投资就可以进一步带来经济的增长。随着区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的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管理水平高、能提供综合服务和效率高的物流供应商的成长,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到本区域来投资。

4、区域物流可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和增加就业机会。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由实物投资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决定的,物流产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的产业,也是劳动密集的产业。物流产业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通过区域物流的发展来影响社会人力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三、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任何一方的发展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作用和影响。区域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加深区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分工,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区域物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并形成反馈环。在适当的条件下,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环,促使两者协同发展,并向更高的水平演化。区域物流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是两者相互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图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作为区域经济系统一个组成部分的物流产业,其功能的提高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区域物流是承担区域经济系统的物质生产要素和产品等空间位移的主要载体,因此,区域运输系统不仅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而且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

第二,运输系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功能的提高,能够加大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运输的功能提高后,不仅可以提高区域可达性,降低运输成本等直接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区域产品成本,扩大产品市场规模,增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等一系列良性的间接效果。随着一个区域运输系统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分工协作就会越来越明显和集中,其主导产业得到加强,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区域运输条件的完善,不仅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各部门之间原有的联系,扩大区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同时,便捷的交通条件还能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区域优势,不断增强投资的吸引力,这对于本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区域物流系统的完善,整体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物流园区,不仅可以起到改善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效果,而且能够使区域内各部门以及园区紧密的联系,形成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区域经济活动的增强,而经济活力的增强,必然以原材料、产品以及人员流动增多为前提,随着物质和人员位移的不断增加,必然引起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增长,而需求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供给量的增加,从而可以促进区域运输的发展。

另一方面,一个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说明这个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也相应的提高,这必将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而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是区域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增加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促进区域物流子系统的功能的进一步加强。

总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是通过区域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能以某种方式不断增加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区域经济与区域内物流产业相互推动,产生良性循环。这样,由两者构成一个多环正反馈的系统,子系统内每个环节功能的提高都会引起下一个环节的变化,促进其功能的不断增强,并依次传递,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网。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2,(11).

[2]毕建伟.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夏锦文.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J].江苏商论,2010,(09).

区域经济分析篇13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多元统计

0引言

近十年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增长,对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陈斐等人[1]将空间统计分析嵌入到GIS系统中进行可行性分析。李雪梅等人[2]将主成分分析应用于区域经济分析中,吴涛等人[3]基于粗糙集理论对区域经济进行了分析。S.Luo[4]通过聚类分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但是区域不平衡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地解决,为了对每一类地区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的方案,本文对近几年中国的各类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找到加快发展的动力。

1分析方法的理论

本文在对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了两种数据多元统计的方法,分别是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模型由主成分分析发展而来。在降低维度思想的基础上,将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转变为少数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比,因子分析的特点是更注重于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提高,人们将因子分析的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不断丰富了因子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回归分析属于统计学中的基本分析方法,一般用来确定因变量与若干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通常称为回归方程或数学模型;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可控变量的数值,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回归分析还可进行因素分析,寻找出影响显著的变量,从而可以区别重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2经济指标的选择

区域经济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反应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3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

3.1因子分析本节主要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原始变量进行分组,从而提高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通过该方法提取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因子。将收集的资料导入数据分析软件SPSS19.0。

3.2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对以上各省份的区域经济的划分,可以得出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最多,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第三类地区的省份的经济的发展,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分析选取了三个因子得分较高的指标X1(工业增加值)、X2(城镇居民人口数)、X3(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为了便于分析第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这里以云南省为例,选取2005-2015近十年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便于对未来的生产总值做出预测。

4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区域经济的划分,无论是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区域划分还是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区域划分都能够得出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占到绝大多数,所以在进行经济战略部署的时候,应该以第一类地区的发展带动第三类地区的发展为重点才能够达到缩小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目标。通过区域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区域经济问题:①以广东、山东、江苏为首的发展迅速的三大省份,都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说明中国沿海地区的省份拥有经济发展的资源更加的丰富,也可能在地区经济制度方面更加的完善,从而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②从第二类地区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直辖市,这说明该类地区的发展影响因素最大的应该是社会因素,人类的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③第三类地区的占到全国省份的2/3,这些地区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应该从自然条件方面找到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应该从社会资源等方面寻找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5结语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在众多的指标中确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工业生产增加值,所以应该从行业发展的状况中找到适合各类地区的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策略。以第一类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锋,继续保持该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势头,整合该地区的各种发展资源,能够为第二、三类地区提供有效的经济发展资源,能够起到各地区相互帮扶的作用。为了加快第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以第二类地区为联系的纽带,通过第一类地区对第二类地区的经济带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二类地区帮助第三类地区的发展,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链条。通过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可以得出城镇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国家要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的原因,所以在今后的经济战略部署中应该加快各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不断的增加城镇人口的数量。

参考文献:

[1]陈斐,杜道胜.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2,27(4):391-3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