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土资源规划

国土资源规划合集13篇

时间:2023-10-07 17:37:03

国土资源规划

国土资源规划篇1

市招商引资形势越来越好,当前。乡村建设特别是新城区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用地需求继续旺盛,目前,新登记在册的项目用地已达3000多亩。将对明年要开工的重大项目提前谋划,落实供地保障。对于国家重点工程占地,争取先行用地、先占后报。以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为突破口,引导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对过去批而未用、已供未用地的土地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为市政府科学处置当好参谋。

(二)土地整理上有新突破。

克服一切困难,一是善始善终搞好移民土地整理。春节前完成全部工程,让移民接收,让移民满意。二是综合整治上创特色,把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好结合,力争把熊口农场东大垸分场土地整理和134户农工整体搬迁项目,打造成我市以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高标准样板工程;三是继续抓好高产农田项目的申报,做好已批复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施工和已竣工项目的验收工作。

(三)执法监察上有新建树。

密切关注,一是强化土地执法监管责任。防止违法用地反弹。二是全面更新执法理念,深化土地预警执法,完善土地网格化管理和每周零报告制度,把执法监察的着力点放在宣传提醒,早发现早告诫早制止上,变生硬执法为柔情执法,变主动奖励为主动预防,最大限度减少我执法利息和用地单位的违法本钱,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土地用管关系,增强全社会管地用地的共同责任。三是着眼明年和更长的时间,从执法监察的角度,对用地形势进行认真分析,打好提前量,确保明年违法用地有更大比例下降。

(四)改革创新上有新思路。

国土资源规划篇2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1、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所以我们国家对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更高,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的事情。可能很多人认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开发天然矿产会影响到自然环境,影响生态发展,这是很片面的意见。对国土进行合理规划管理,对人类生存环境是有益的,加强对国土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整和改善,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目前国土资源规范管理的情况

国有土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及水、油、煤、金属矿物等一切自然资源都属国有,国有土地利用的开发权和所有权,开发和利用以及治理和保护等规范管理,国有土地与其他资源相互协调规则,居住用地,建设开发用地,资源开采用地的指标,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均有相关规定。但分布在各部门各个地区,较为不同。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如我国国土资源开发规划"建设"合理利用的规划管理手段。对于国有土地资源规划管理的有效实施,标志着我国国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发国有土地的资源进行实施和管理有许多自身的特点,涉及多方面关系,因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使我国国有土地资源发展走入正轨。

3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法规不完善由于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很落后;加之国家对国土规划重视不足,相关人员和机构涣散,很难对我国国土资源开展科学、有效的、完备的统筹规划,当然也不能对规划体系的层次和法律效能进行科学恰当的界定。尽管国家相继颁布了《国土规划编制办法》和《国家国土纲要》等规范,只是针对国土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说明和初步规定。较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过时,面对政府职能部门间用地冲突协调、跨区域建设协调、农业发展瓶颈、国土保护和新兴产业扩大用地需求的问题显得无能为力。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对完备的国土规划法律规范,严重制约我国国土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

3.2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体系落后由于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很难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老旧的规划管理理念很难实施和开展工作,很难适应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事件的力度不足;国土资源市场化的配置比例偏低;违法用地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关执法监察的力度不足;规划管理技术和措施落后,严重制约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有序进行。3.3国土资源规划实施的强制力不足,致使后续规划管理困难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土资源的瓶颈约束日益严重,空间开发和规划布局无序日益突出。城市、城镇的不断发展和扩展,大量吞噬国土资源,使现有发展空间凸显不足。国家相关规划职能部门没有对国土资源全局的、统筹的规划和监控,致使城市化肆意扩张,盲目、无序占有农业耕地和破坏区域环境。由于缺乏约束力和监管制度,直接导致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协调性差,实施力度差,规划混乱,权责不分,很难开展科学的、统筹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加之法律等硬件措施的不完善,特别是缺乏强有地的强制性力量作为后盾,很难科学的、详细的实施国土资源规划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一些国家宏观长远的发展规划得不到重视和实施,致使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持续、不健康,综合资源利用率得不到明显的改善。

4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管理的建议

4.1积极完善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国土资源最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载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地位,受到法律的保护,并拥有强制执行力,从而确保我国国土资源的统筹规划管理,达到最优化的效能。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土地、矿产、海洋、环境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法律体法规;科学统筹研究制定我国的《国土规划法》和《海域使用法》;逐步修订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等国土资源相关的法律,逐步形成系统性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法确定国土资源的强制力和权威,科学、完备制定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划要求,确保土地的使用、开发有法可依。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法律约束经验,加强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执行力度和充分体现法律强制约束力,并组建国土资源规划和实施团队,尽可能的贯彻和落实部级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为我国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4.2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要突出重点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以提升国土资源的现实和潜在效用,以提升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主。逐步推进我国政策和统筹城乡规划的发展、优化区域发展空间,统筹安排,逐步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并将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权力赋予每一个公民,强化国土规划的执行力度,并将国土资源开发的全过程向民众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监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明确开发战略,科学分区,明确目标和方案,以点带面,统筹空间、规模、结构和环境的协调,促进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和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和协调发展。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国土资源规划的主管机关,积极履行对国土资源的管控职能,统筹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各项国土资源专项规划,并随时将国土资源规划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中,提升国土资源规划的综合利用效益,并开展时序性监管、空间布局等重要规划着力点建设,提升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地位,努力为促进建立多部门联合的共同责任机制和综合管理模式提供基础性指导。

5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有效运行

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是国家长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运行机制,使得国土资源的规划有效运行。各地区和各部门应该充分协调配合,创造合理的运行环境,保障国土资源规划目标能够完全实现。规范性的制度也是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实现的有力保障。

在空间规划体系中,国土资源规划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的高层次规划,主要用于指导其它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的制订和实施,具有宏观性、原则性和综合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国土资源规划的实施运行具有很强的协调性。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国土资源规划在实施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进行多部门的协调,这是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之处,也是与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等规划实施的区别最大之处。因此,在设计规划实施运行机制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国土资源规划的协调机制。建立最有效的协调机制关键在于建立系统化的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的综合性空间规划应成为基层空间开发建设的共同行动纲领。各层次的空间规划分工明晰,各级规划都在上一级规划指导下编制,形成一个连续性的规划体系。

6结语

目前,我国还需明确国土资源规划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国土资源规划必须基于国家层面上,站在战略规划的高度上,统一的调度和规划,从长远的布局出发,细致入微的分析至各个层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过多部门色彩,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甚至于有时看起来好似没有地位,工作也不易协调,这仅是部分阶段性的产物,并不影响我们未来对于此类问题的决策和影响,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规划式的管理将运用至各个方面,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土资源规划篇3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资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地广物丰,资源总量非常丰富,是个资源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非常少,资源开发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的土地资源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土地供给无法满足土地需求,非法占用农业用地,农业用地争地矛盾激烈等,所以必须要采取措施对国土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土资源的主要贡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土资源的主要贡献

我国丰富的土地资源不但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更是极大地解决了我国人口剧增所带来的粮食问题,保证了国内社会的稳定。根据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可耕作地面积为12761.58万公顷,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4%。中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办法》等多项土地资源管理法规,争取尽快建立完善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2、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尖锐,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下降;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开发无节制,浪费现象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国土资源规划工作应进行怎样的转变

国土资源规划,充分反映新时期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保障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国土资源规划的根本目的,在新时期,对国土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土资源的要求。所以国土资源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导思想,处理好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好下面五个方面的转变:第一是转变规划的主导思想,国土资源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导思想,把指令性发展规划转变成指导性发展规划,把计划型规划转变成市场型和引导型规划;第二是转变规划内容,把单纯强调土地的资源开发利用转变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体制;第三是转变规划编制方式,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成效率与公平并重,把政府包办一切、管理所有事务转变成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的模式;第四是向把一味的着眼于国内资源规划转变成向国际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规划方式;第五是转变规划管理模式,把被动执行型发展规划转变成主动参与型发展规划。

三、国土资源有效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认真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工作

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顾生态”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并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认真做好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土地开发体系,保证切实有效地做好土地资源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2、大力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工作

国家要从矿产资源开发、矿山地质勘探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入手,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出发点,实现矿产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节约型的转变。要建立健全矿产开发规划制度,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原则,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要计划有序地开展资源规划工作

坚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资源特点、环境状况及经济发展程度来选取不同度国土资源规划试点,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试点规划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以此来做好本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工作,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的法律法规制度

针对我国存在的土地资源开发无节制、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提高监督执法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规划公示制度、规划项目考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规划工作的进行。

国土资源规划篇4

1.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通过合理安排国土资源规划,并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通过应用地籍信息,有利于确定土地权属,从而保障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顺利进行。

2.国土资源管理概括

一直以来,关于国土资源的数据都要经过详细的测评、计算与估化等,十分谨密,国土资源管理也可谓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共同实现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的进行。因为土地资源管理本身就是综合了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决定着我国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并预计从中获取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促进着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以最优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属于可调节我国国土资源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大家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土资源管理就决定着如何促进国土规划和资源利用,其管理过程带来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将会不断计划提升着我国国土的利用价值。

3.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3.1地籍数据组织

集动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于一体的地籍数据不仅是地籍管理的核心,也是现代地籍的基础。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因为大量的空间数据被输入以及处理,所以就需要制定更为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使项目延期或者无法完成。数据库按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许多个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专题图层。数据库组织应按《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严格执行。其中空间数据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包括点、线、面。需遵循地理覆盖面全、信息不冗余的原则。

3.2数据软件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重点在于开发土地管理地籍数据的数据库软件,这项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处理海量的GIS数据而且还能对其进行合理地管理。现在已有很多数据库软件能用二进制数据将空间数据储存于数据库中,同样的数据的输出、输入处理等也可以用属性数据来储存。

3.3系统软件结构

C/S模式结构和B/S模式结构是现有的两种常用系统软件结构,“请求—响应”这种应答模式是C/S系统基本运行模式,C/S系统软件结构的核心是数据由服务器集中管理,这个系统结构在接收客户机请求的同时还能将响应结果发送回给客户机;客户机除了可以发出请求和接收回应之外,还具备控制、计算能力。C/S系统软件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不过安装所花费的流量较少,安装速度比较快。B/S模式结构是由C/S模式结构和WEB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三层体结构,客户端可以通过一般的浏览器进行数据传输和浏览。B/S与C/S混合模式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伴随着WebGIS的发展以及地籍管理部门对网络办公的要求,使用率越来越高。数据检查、管理、输出、专题图制作和数据库维护等是C/S结构模式的核心模块。B/S结构模式的核心是系统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浏览数据的基本情况,确定数据订单后传送给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把请求信息回应给用户。

4.地籍信息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4.1地籍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方案,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城市规划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包括城市总体划分、功能分区、城市设计等等,在各项规划内容的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依靠完善的地籍信息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地籍信息不仅可以作为基础数据资料,而且由于其具有空间特征,因此,通过应用地籍信息,还可以对城市容积率、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指标等进行计算分析,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水平。

4.2地籍信息在地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地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于供应土地资料,并制定完善的土地出让以及地价政策,在拆迁征地方面,需要加强拆迁赔偿管理,地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即为地籍信息。地籍信息中包括土地来源、土地所在位置、面积、信息代码等各类资料,其详细记录了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以及规划利用现状,因此,能够为地政管理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土地出让方面,地籍信息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由地政部门拟定具体的用地方案,然后由地基管理部门制作地图信息,比较用地方案是否符合地籍信息数据,如果发现矛盾问题,则还需要对用地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对用地方案进行调整后,即可返回地政管理部门,并签订规划后的土地出让合同,最后返回地籍系统,完善最新的地籍信息,包括土地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性质、土地用途等等。由此可见,将地籍信息应用于地政管理中,不仅能够保证土地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有利于完善地籍信息资料。

4.3地籍信息在房地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地籍信息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其中房地产产籍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籍信息是由国家负责监管的,地籍信息中的土地信息具有法律意义,因此,在房地产产权认定方面,也应该合理利用房地产产籍。在地籍信息中,房地产数据是由很多部门所组成的,包括房地产登记数据、历史用地数据、临时用地数据等等,通过合理利用各类房地产地籍信息,能够为房地产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4.4地籍信息在土地使用费征收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利用方面,土地使用费又被称为地租,其能够体现出国土资源的经济特征,通过征收土地使用费,有利于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加土地税收。在土地使用费征收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各类信息,包括土地所在位置、土地等级、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等,对于不同的土地,需要征收不同标准的土地使用费。因此,在征收土地使用费方面,也可以充分应用地籍信息,提供完整的土地使用资料,为土地费用的征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5地籍信息在土地监察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土地监察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土地监察,能够及时发现随意滥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比如擅自增加建筑容积率、违章建筑等等。为了保证土地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应该充分利用地籍信息,促进城市化建设,避免国土资源流失。

5.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城市规划建设、地政管理、房地产管理、土地使用费征收、土地监察等等,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需要以地籍信息作为重要依据,确保国土资源规划合理,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磊,杨昆,赵俊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32(3):1-10.

[2]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127-133.

[3]姜建军.“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土资源部的科技与国际合作管理工作[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4):1-8.

[4]春雨.赤峰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J].西部资源,2014(2):20-20.

[5]张淑培.国土资源部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J].西部资源,2014(4):54-54.

[6]张宝,彭志帆,赵锁志.我国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发展现状综述[J].西部资源,2012(1):135-136.

[7]刘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40-3841.

[8]李玉春,丁志平.关于数字地形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J].西部资源,2010(6):17-18.

[9]姚彤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分析[J].西部资源,2013(1):78-79.

国土资源规划篇5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的主要责任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包村工作队是直接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的共同责任机制的主要责任人,经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三)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国土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城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公安、监察、发展改革、财政、经贸、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公路、水利、工商、电力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把好审批关口,共同遏制违法行为,及时做好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查处工作。

(四)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下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级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二、职责分工

(五)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监督检查辖区内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通过将所辖行政区域分等定级,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组织国土资源所、村建办、林业站、包村工作队以及村干部等加强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动态巡查,对本辖区内新发生的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发现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联合执法队对该违法建设进行。

(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查处违法用地和非法采矿行为,应积极会同乡(镇)人民政府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对违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予以或取缔;同时,负责辖区内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的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乡(镇)的动态巡查工作进行督查。

(七)城建部门负责对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巡查执法,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开展拆除违建等工作。

(八)监察部门负责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法执纪和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监察机关和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的要求,依法依纪追究违法建设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九)公安机关负责对群众举报涉嫌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和国土资源部门移送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对涉嫌犯罪的违法当事人立案侦查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为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工作提供保驾护航;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当事人应按照110接警和出警规定赶赴现场协助执法并依法从严处理。

(十)工商部门负责对工商登记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的规定,对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设立企业的,不得给予登记。

(十一)农业部门负责对占用耕地进行固化地面(剥离耕作层)的畜牧、家禽、水产养殖、食用菌种植场所建设等涉农项目破坏耕地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对存在违法用地行为的涉农项目不得批办,不得发放农业补贴基金;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对非法占用耕地涉嫌犯罪案件的耕地破坏情况进行鉴定,并参与对违法用地复耕的督促和验收工作。

(十二)畜牧兽医渔业部门负责牵头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对在畜禽养殖禁建区内新、扩、改建畜禽养殖场的查处工作。

(十三)林业部门负责对使用林地项目的前置审核,未获得《省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或《林业部门初审意见》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办;对非法征占林地、毁坏林地、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十四)公路部门负责对在省道两侧15米、县道两侧10米、乡道两侧5米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进行查处,乡(镇)人民政府及国土、城建部门予以配合。

(十五)水利部门负责对河道水利设施、河道两侧堤岸内预留土地实施监督检查;对占用河道两侧堤岸内预留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的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查处,不得批准使用。

(十六)供水、供电单位应当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非法采矿项目不予办理用水、用电手续,已供电、供水的要主动清理;在接到乡(镇)人民政府、国土、城建等部门告知属于违法行为的,应在7个工作日内停止供应。

(十七)发展改革、财政、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协同做好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的执法查处工作。

三、工作制度

(十八)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联动机制,由政府统一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经常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遏制和查处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

(十九)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案件早发现制度,组织包村工作队、村干部开展日常性的动态巡查工作,确保巡查不留死角,及早发现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村干部发现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后,应立即制止并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后续处置工作。

(二十)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互通制度、工作协调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开展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行动,坚决遏制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行为。

四、责任追究

(二十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未能按本意见第五条至十七条规定履行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责任,或者对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工作不支持、推卸责任等,县人民政府将对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

(二十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人民政府对乡(镇)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或对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

1、各乡(镇)人民政府因组织不力,对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处理,对相关部门的查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推卸责任甚至阻挠、限制查处工作的。

2、行政村未在3日内发现并制止本辖区新发生的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对其违法行为未能制止且未在3日内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没有配合相关部门查处违法行为的。

3、国土、城建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职责造成违法事实继续扩大的。

4、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的工作人员等行为,接到报告后没有依法处理或未在规定期限内依法立案调查的。

5、供电、供水部门接到书面告知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停止供电、供水的。

6、省、市垂直管部门派出机构对县政府的诫勉谈话置之不理的或拒不执行的。

(二十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人民政府对乡(镇)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或对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效能告诫:

1、各乡(镇)人民政府因组织不力,对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处理,经诫勉谈话后,对违法行为仍未在规定期限内组织整改的。

2、行政村未在2日内发现并制止本辖区新发生的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对其违法行为未能制止且未在3日内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没有配合相关部门查处违法行为,导致违法事实继续扩大的。

3、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执法的工作人员等行为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予以制止,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案件未在规定期限内立案调查,导致违法事实继续扩大的。

4、国土、城建等行政执法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造成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事实继续扩大的。

5、供电、供水部门接到书面告知后,未在规定期限内停电、停水,造成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案件情节特别严重的。

(二十四)行政执法人员,对应当依法移交公安或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的,由监察部门或检察机关依纪依法查处。

(二十五)在一个年度内,村级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对新发生的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违法行为不立即劝阻并向乡镇政府报告,且达到以下情形的,由原聘任单位依法给予解聘:1000人口以下行政村漏报或瞒报2起;1000人口以上行政村漏报或瞒报3起。

国土资源规划篇6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完善国土资源中心所基本建设,强化国土资源中心所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中心所在基层的基础保障作用。

二、工作目标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20__—20__年底,将全市112个国土资源所整合为42个国土资源中心所(分局),通过机构设置规范化、设施配置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人员素质优良化建设,把国土资源所建成机构完善、设施配套、管理有序、服务规范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单位,培育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公正执法、勤政为民的高素质队伍。

三、措施步骤[找材料到文秘站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措施

1、整合机构,合理布局,构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格局。根据地理、交通、经济、人口和资源分布等因素,整合资源,强化职能,优化配置,明确分工,合理设置国土资源中心所。做到机构编制上收到市、县人民政府管理,经费列入市、县级财政预算,业务分归市辖区国土资源分局和县国土资源局管理。

2、争取支持,筹集资金,确保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顺利实施。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经费采取县国土资源局(分局)投一点,地方财政拨一点,所辖乡镇支持一点,市国土资源局政策扶持和向省国土资源厅争取一点的办法解决,逐步改善国土资源中心所软硬件设施。

3、统一标准,突出重点,高标准抓好国土资源所的设施配置建设。国土资源所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要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的文件要求,县国土资源局(分局)根据本地实际,统筹规划。重点是统一制定和落实国土资源中心所悬挂上墙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标志牌、服务厅、登记簿册等软硬件设施。

4、加强管理,抓好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中心所管理制度,坚持依靠制度管理队伍,规范业务。落实好人员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质量。重点开展依法行政、强化管理为主题的业务培训,抓好队伍的作风纪律教育。通过严格管理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管理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努力为基层提供优质高效的国土资源服务。

(二)步骤

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分三年实施(见“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年度达标计划表”附件1)。20__年:县国土资源局(分局)全面完成乡镇、城区国土资源中心所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国土资源中心所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到位。制定年度标准化建设规划,明确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法步骤。选择基础较好的国土资源中心所进行建设,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当年全市建成标准化国土资源中心所21个,全市达到应建所的50。市局在20__年确定经济条件较好的华亭县局和经济条件较弱的庄浪县局作为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示范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全市和全省进行了推广,目前,华亭、庄浪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中心所已全部建成。

20__年:在试点引路、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狠抓软硬件建设,加强业务工作,规范服务窗口,严格工作程序,确保国土资源中心所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当年全市建设标准化国土资源中心所13个,全市累计达到应建所的80以上。

20__年:集中精力,对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国土资源所进行建设,并进一步巩固提高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成果。当年全市建成标准化国土资源中心所8个,全市累计达到应建所的100。

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年度达标计划指标,依据《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达标评定细则》(见附件2)和“创建人民满意国土所”、“人民满意国土员”活动,每年对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评定分数在90分以上者,颁发“标准化国土资源所”匾牌。对当年未完成年度标准化建设任务的,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扣减考核分数。

四、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工作。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是强化职能、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依法行政的长远大计和基础性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作为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

(二)加强领导,建立完善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责任制。县国土资源局(分局)要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按照工作分工[:请记住我站域名/],实施工作责任制,具体任务,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国土资源规划篇7

一、实习单位概括

我的毕业实习单位是韶关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研究拟定我区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的具体管理办法,经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区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参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审核;指导、审核镇、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负责对全区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土地、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矿产的采矿许可、储量、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矿业管理,矿产规划、;依法保护土地、矿产等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承办并组织调处权属纠纷,查处违法案件;土地利用、测绘、执法。还有土地证的发放、土地的丈量,土地的确权,土地权的变更等。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实习内容及过程月初刚到国土资源局,在局里领导和其他老员工的帮助下,我慢慢的了解许多在实际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识。我发现在工作中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系统,遇到问题自己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能力。在领导的指导下,我第一次把学会的软件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并熟练地掌握了土地系统的专业软件MAPGIS的操作,我发现MAPGIS是款很实用的软件,它具有面向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可描述任意复杂度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完全表达空间、非空间、实体的空间共生性、多重性等关系;具备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矢量、栅格、影像、三维四位一体的海量数据存储,高效的空间索引;标准自适应的空间元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元数据的采集、存储、建库、查询和共享,支持SRW协议,具有分布间索能力。最重要的是支持真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能进行三维海量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管理,三维专业模型的快速建立,三维数据的综合可视化和融合分析。在60多天的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中,我熟练地掌握了通过电子沙盘系统提供的三维交互地形可视化环境与DEM数据与专业图象数据,生成近实时的飞行鸟瞰景观。了解到MAPGIS采用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并存的结构,能有效、方便地使之互相转换和准确套合。以及其性能优良的空间分析功能及拓扑空间查询和三维实体叠加分析能力。

在本次实习中旬,局里开展了对城厢区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我在领导的带领下也参加这次的工作。在对本次地质隐患地区的勘测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记录分析我有针对性的掌握了地质灾害的生成环境与地形地貌,还对土层、岩层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在地质隐患的再排查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全站仪、皮尺的操作,对全站仪的架设、调平、校正等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同时也拓展了与同事的交际、合作的能力。我发现一次测量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测量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在这勘探过程中,通过领导的讲解,我了解了不同岩石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区别,通过这次的勘测实习,使我们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勘探结束后我学会了辨别泥石流发生的地质环境、崩塌发生的地质环境、地面塌陷的地质环境,如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崩塌发生的地质,开挖坡度高大于5米、房屋与坡脚距离小于高的二分之一、坡度大于45°,坡脚有民房、学校、医院等建构筑物的土质人工边坡;自然坡高大于0米、坡度大于25°、坡脚有民房、学校等建构筑物的自然斜坡。泥石流发生的地质环境有上游汇水面积大,沟谷纵坡度大于°,上游和两侧山坡土层发育且源头有不稳定斜坡,不稳定人工堆积物等,沟口为集镇、村庄或工厂等的沟谷等。本次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加深了我对地质灾害生成环境方面知识的认知。

另外,在实习中我们也做了很多繁琐的工作。如对地籍档案进行整理这项工作。我们通过收集、整理归档、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六项工作内容来实现地籍档案管理。根据有关规定,我们把档案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地籍档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避免因保管的失当或条件的低劣而使地籍档案丢失,造成不良后果。我们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档案的损坏,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这也是地籍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通过这次整理,我才真正明白了地籍档案管理的复杂和应用。虽然整理工作繁琐枯燥乏味,但是通过这件事情,我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耐心、也算收获颇多。

三、实习心得

我即将踏上社会,即将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但是在社会上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而且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象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因此我们应该及时的摆正自己的心态与位置,本着磨砺的心态来锻炼自己。

国土资源规划篇8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继续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根据我国宪法原则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达到“三个结合”。即长期与短期结合,在“四五”普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二是质量和数量相结合,在抽象质量要求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宪法和国土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有具体数量要求,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之指标硬,方向明,工作有底数,考核有依据;三是学习与用法结合,强化学法用法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党的有关法制建设的重要理论,注重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2、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土资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广大公民法律素质。在五年内要求单位职工参加集中法律知识考试不少于8次,每年至少参加《土地管理法》及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集中学习和考试2次。

(二)主要任务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土资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全系统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2、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要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要大力提倡和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要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要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促进形成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开展与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4、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要加强守法观念的培养,积极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加强依法维权、依法 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要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要完善和推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要围绕平安建设、和谐区域建设以及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6、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利用每年的“6.25”土地日宣传活动、“12.4”法制日大力推进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在全区国土资源系统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要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建立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三、对象和要求

(一)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区国土资源系统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干部职工。广大干部职工要结合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二)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各级国土资源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广大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要培养广大干部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各级国土资源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__年开始实施,至20__年结束。分为三个阶段:

1、宣传启动阶段。时间:20__年。主要任务:(1)召开“四五”普法总结和“五五”普法工作会议。总结“四五”普法工作,进行“五五”普法部署。(2)制定“五五”普法规则。(3)建立健全普法领导机构。(4)编写和推荐“五五”普法有关教材。(5)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

2、全面实施阶段。时间:20__年至20__年。主要任务:根据本规划提出任务,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采取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实施,适时开展一定规模的学习宣传活动。

3、自查总结阶段。时间:20__年。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自查,认真进行总结,为检查验上作好准备。

为了全面完成三个阶段的任务,在方法上必须做到:

1、针对实际,狠抓落实。结合本行业的具体实际,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兼顾全局,突出重点,紧紧围绕我县改革、发展和稳定各项中心工作,因地制宜把法制宣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推进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2、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坚持条块结合,联合互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形式创新,内容鲜活。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灵活多样地开展法制宣传周(日)和法制法规颁布纪念等活动,并通过法律下乡、法制图片展览、法制文艺演出、板报墙报、专栏专刊待方式和形式,把普法宣传搞活搞实,使广大公民受到形象生动、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4、普法并举,整体推进。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在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内容、方式上不断创新,普法兼顾,全面实践,整体推进。通过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夯实依法治县基础。

5、从20__年起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法律宣传日,要认真组织好法制宣传日的宣传活动。

国土资源规划篇9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而存在的。必须明确的是,研究城乡结合部是以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行政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框架来对它进行考察。

2、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显著

建设结合部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产物。城市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用地支持,建成区的扩大必将不断蚕食其周围的农业用地(多为肥活的耕地)。既要发展城市,又要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因此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日趋突出。

2.1布局不合理,相互干扰

城乡结合部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总处在一种相互转换与争夺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程度很大。在结合部,往往居民用地与污染工厂相邻,军队用地与地方生产用地互相穿插,商业用地被夹在教学之中。另外,由于征地时为节省资金,有意避开居民点,形成“城中村”,城乡建设极不协调。

2.2土地利用稳定性差,结构失衡

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引起土地利用格局分散而混乱。道路的延伸,独立工矿、居民点的兴建使得农业用地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也不利于城区规划建设的实施。一方面,有些刚建成的工业、居住建筑不久就面临拆迁,如近5年来,许昌市城乡结合部许多农户已经不止一次地历经征地拆迁,搬了建,建了搬;另一方面,投资兴建的菜蓝子基地、水利设施,在城区扩展影响下被迫缩小、迁建,造成产业结构不稳定,外部经济负效应显著。

2.3土地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城乡结合部一方面人地关系十分紧张,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建设用地占地大、建筑密度低、容积率低以及征而不用、浪费严重的现象。不少单位往往因为征地面积过大,征地费用过高,而缺乏建设所需资金,只好在所征土地的修上围墙,或围铁丝网,长期荒废,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2.4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偏重眼前经济效益,缺乏整体规划与分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整体开发,配套设施不齐全,商业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缺乏,绿地系统不足等,另外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管齐下”大气、水、地资源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质量下降。

3、土地利用调控对策

3.1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实行动态监测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向郊区扩展的重要地带,城市发展总是表现为大片土地成为城市土地,最初的农业景观逐渐被工矿、居民、商业等为主的城市人文景观所取代。由于城市的不断外延,城乡结合部的空间位置和区域不断改变。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状况,有些土地利用基本合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另外一些则是人为活动的过度影响,存在乱占滥用的不合理现象。

为了有效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管理,需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获得及时准确的了解。监测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多样,比如,一方面,可以通过航片、卫片的判读解译,获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监测结果的研究,就可以及时地对土地利用现状做出分析、引导和调控,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3.2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和手段高耗、低效而且精确度不高,使得土地管理工作中的时空信息不能及时得到管理和更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计算机、网络以及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支撑的土地管理软件应运而生,实行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土地信息的变化情况,如土地用途变更等,并及时、适当的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如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审批,使土地管理达到实时、高效。

4、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要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除采取诸如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实行动态监测、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规范土地市场、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和利用、加强污染治理、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模式、建设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示范基地与示范工程等一般措施外,还应特别注重以下三方面的战略措施:

4.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发展战略

有关职能部门要与周边乡村的基层组织密切合作,在明确结合部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政策、市场、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区位等方面的条件与优势,准确把握自身不足和外界挑战的基础上,遵循重点突破、发挥优势、整合功能、博采众长等原则,提出具有创新性和操作性的城乡结合部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功能分区、建设内容、重点项目、战略部署、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等,使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王国强,王令超.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32-35.

[2]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RICHARD REYMENT K.Applied factor analysic in the natural scienc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叶岱夫.论郊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几个问题[J].农村生态环境,2001, 17(1):60-63.

[5]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14(3):19-23.

[6]顾杰.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01.(7):38-39.

国土资源规划篇10

一、充分认识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主要靠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调控和市场调控对资源优化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同样国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就越需要统筹规划。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十分重视,通过国家对其进行宏观调使市场机制的不足之处得以弥补。

2.加强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法律规定的规划。对于国土资源的用途必须进行依法管制,对于矿产资源按照法定的要求进行勘查开发利用。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政,当然这就要求土地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土规划要求办事。法律对国土的合理利用计划、农田基本区域的划分、建设用地的批准与开发、农用土地转建设用地的征用和土地执法的监督检察等,它们实施的依据都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务院对《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批复》中强调,对于矿产资源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按照法律的规定要求对矿产资源进行审批,对于勘查进行必要的监督,合理开展开采活动,一切都要服从规划的要求与规定,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工作。

二、明确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建立科学完善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充分有效地发挥规划对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管制、调控和协调作用;确立规划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实现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公开化、制度化和信息化,使国土资源规划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国土资源规划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科学、系统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

要以国土资源规划为主线,以土地利用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确定的国土资源规划权威地位和工作框架,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和运作机制三个方面下手,构筑我国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强化国土资源规划的综合性、战略性、指导性,充分发挥规划的管制和调控作用,为实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服务。

2.加快国土资源规划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规划体系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条块分割的痕迹。规划的编制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实施也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因此,规划性质不够明确,层次不清,各规划自成体系,与其他规划缺乏协调,致使内容重复、职能交叉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沿用现在的规划体制,依靠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来理清规划体系,减少规划的内容重复和职能交叉;另一种是重新建立一个独立于行政管理体系之外的规划体系,各规划由非政府机构(如科研院所)来编制,经一定的审批程序,通过后由各级政府组织实施。当然,无论哪一种改革思路都有赖于完善的规划立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以法律的形式将各规划的性质、地位、职能以及编制、审批程序确定下来,使我国的规划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三、切实做好当前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工作

1.切实抓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做好土地规划的修编工作,前期工作不容轻视,对于土地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给以明确确立,对土地规划标准加以完善,同时在工作中做好防范措施工作,这些是做好土地规划修编工作的前提条件。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做好土地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在参与前期编修工作中不断探寻土地利用的新型模式,合理集约地开展土地利用工作,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来确保国土资源的利用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对于土地的供给又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对建设用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对国土资源进行利用时,确保其节约和集约。一定要紧紧围绕修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切实做到落实土地的规划管理,对于国土资源利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切实加强国土资源规划实施管理,要强化实施手段

对国土资源进行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实施,要想做好土地规划的实施管理就必须不断完善保障体制。只有保障体制完善才能确保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对于国土资源的年度利用计划进行合理的编制与实施。国土资源的利用计划台账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地加强与完善,对于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检查。二是对于建设用地切实做好资格预审工作,对于不满足建设用地预审条件要求的或没有通过预审的建设项目,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部门不得给以批准,对于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申请禁止土地行驶主管部门受理。

四、结语

总之,要想加强国土资源的规划行政管理工作就必须对各个部门进行合理协调,通过各种渠道与手段(比如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同时,做好国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国土资源的监督与检察工作,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国土资源规划管理。

参考文献

[1] 付英. 关于国土资源管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07).

国土资源规划篇11

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所有问题都和资源有关。由于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了国土开发不合理布局与当地环境不适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阻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国土资源规划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种国土资源开发利用都存在不同的问题:

1.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1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据统计,从1957年到1977年的20年间,我国的耕地因被占用、退耕、弃耕而减少的面积达到了2930万公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因调整农业结构、非农建设和灾害损失减少的耕地面积达到了681万公顷。耕地大量减少的同时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这更是降低了我国的人均耕地数量

1.1.2 土地资源质量降低,被严重破坏

随我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机械化、电气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使农田越来越少的使用有机肥,降低了土地中的有机质含量。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地力下降和土壤板结。农民为了提高产量,不得不增施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既造成了土壤的污染,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有些缺乏环保意识的小工厂排放“三废”造成的污染已经影响了土壤的质量。

1.1.3 山林乱垦和荒山闲置现象严重

有些地方大量的把不应该开垦的山林和草原开垦成耕地。目前,我国仍有607万公顷的耕地坡度超标。水土在大量的流失。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开发科学指导,再加上没有调动农民开发土地资源的积极性,造成我国6867万公顷的荒山长期的荒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1 矿产供需失衡,紧缺资源。

石油、富铁矿等支柱性矿产长期供不应求,供需缺口在不断的扩大,可用矿产越来越少。

1.2.2 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出口矿产的技术含量、加工程度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口矿产的优势,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1.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合理。

小型矿、难选矿、超大型矿和贫矿多,富矿少,很多地方都出现重复建设和打矿小开的情况。矿产开发的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都比较低。

1.2.4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由采矿诱发的泥石流、崩塌等现象加剧。

1.3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3.1 海洋开发技术落后

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海洋科技经费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开发和研究经费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另外,我国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渠道比较单一。

1.3.2 海洋灾害加剧

生态环境在不断的退化。海洋污染和海洋灾害严重的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近年来由赤潮发生的累积面积达到了93260公顷。

1.3.3 污染事故频发,环境污染范围扩大

随着海上运输越来越频繁,海洋自身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每年我国海上都会发生几十起原油泄漏事故。益处的油达到了上万吨。加上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都是导致海洋污染范围加大的原因。

1.4 地质环境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4.1 矿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开采矿山时,“三废”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加上环境的保护工作做的不到位,所以恢复生态环境的工作很艰难。

1.4.2 地质灾害严重

每年我国都要发生多起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很矿区的水均衡系统都遭到了破坏。有些地方过度的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面下沉。地质灾害的频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1.4.3 地质遗迹保护不当

地质遗迹保护不当造成了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遗迹遭到了严重破坏,有着毁灭的可能。

2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国土资源规划

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在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评价等全部的过程中始终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引,把国土资源规划工作做好,在发展中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 国土资源规划工作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2.1.1 国土资源规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国土资源规划是在国土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运用先进的资源观和发展观的体现。充分的运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国土资源规划实际上是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的一种规范,它并不是限制人们使用多少资源,而是指导人们该如何合理的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接受科学的指导合理的利用资源,同时也提出了规范来制约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体现了国土资源规划引导和制约两个基本的功能。国土资源规划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中,充分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土资源管理的客观要求。

2.1.2 国土资源规划工作应做的五个转变

国土资源规划更应该做好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以资源节约为基础的规划体系和和谐文明的资源消费观。对此,我们应转变以下几个内容:一是转变规划内容。由以前只注重资源开发用转变为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二是转变规划管理模式。由以前的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三是转变规划编制的方式。由以前效率第一公平第二转变为效率和公平并重。四是转变指导思想。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由以前的指令性规划转变为指导型规划。五是转变规划的范围。由以前只注重国内资源转变为在国内资源上面向国外的规划方式。

2.2 国土资源规划要处理好几大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之上的,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土资源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2.2.1 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细水长流式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持续的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不能把一时的经济的增长建立在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上,应该把人口、资源、环境相结合,在三者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在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的基础上来经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2.2 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对资源所有的改变都会对将来的发展造成影响,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在对当前的资源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现实的资源利用要在不危害后代的人需求前提下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确的处理好眼前和未来的关系。

2.2.3 处理好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如果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资源开发,那么必将会掏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丧失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要把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放在并重的位置,正确的处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3 总结

总而言之,对国土资源的规划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坚持把人口、资源、环境相结合来对国土资源进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国土资源规划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规划篇12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上半年**国土分局主要工作是突出一个坚守、提升两项服务、推进三项工作、夯实四个基础:

(一)、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一是落实责任促保护。明确我区耕地保护的目标任务,强化管理责任。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列入国土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区“五不准”制度,对我区252612.5亩耕地实行全面监管,坚守耕地保护底线,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得低于21.97万亩(5065片)。

二是节约集约促保护。一方面,在项目选址时积极引导业主优先选择存量地,减少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如对炉下工业园区、三三药业、大横绿色产业园等1300多亩的存量用地,采取以项目供地和园区管委会供地方式,积极盘活存量,用活死地。目前,**市华泰木竹业有限公司、**华龙人造板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256亩用地、大横绿色产业区718亩项目用地、炉下工业园区395亩、三三药业169亩项目用地已通过市政府审批。另一方面,认真做好临时用地垦复工作。如京福高速公路共使用1375.97亩耕地作为弃土场等临时用地。我局协同区征迁办逐村、逐块落实复垦措施,委托复垦1157.91亩,目前已复垦并经验收合格786.64亩,其余还在复垦之中。督促浦南高速公路施工临时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浦南高速公路在**区境内临时用地共437.34亩,其中耕地210.49亩,已签订复垦协议32份,应复垦面积210.49亩。2006年6月洪灾造成耕地损毁9606亩,我局积极向省上争取10万元灾毁耕地复垦资金,并于6月份分配下拨各乡镇,保证了灾毁耕地的复垦。

三是开发整理促保护。今年上半年,经验收合格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2个,项目规模3007.4亩,新增耕地284.22亩,投入资金610.96万元;在建项目2个,项目规模855亩,新增耕地320.2亩,投入资金336万元;已申请立项的项目4个,项目规模2315亩,预计新增耕地795亩;列入储备项目5个,项目规模3538亩,可新增耕地301亩。随着上述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我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

四是规划调整促保护。根据总规修编用地预测,今后15年我区需新增各类建设用地15.8735万亩,需使用耕地3.1377万亩(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2.1万亩),为调整好用地结构和布局,最大限度地腾出空间,通过对全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采取调整、补划、异地补划、土地开发整理等形式确定了2143.62亩的耕地作为补充(其中:**年土地整理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690.22亩、土地开发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1453.4亩),确保“占一补一”,努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二)、提升两项服务

1、服务项目报批。上半年共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6个,面积165亩,其中耕地2亩;共办理用地预审4宗,总面积113亩,涉及耕地面积6亩;上报省政府审批农用地征(转)用3个批次4个项目,总面积146.4亩;共审批各类建设用地69宗,用地总面积146亩,有力地确保了我区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2、服务和谐建设。一是依法征地维护权益。坚持依法依规征地,严格征地程序,坚持征地补偿费直接支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半年共支付各类补偿费173笔,累计417.99万元,做到无一差错;二是严格执法维护权益。上半年共依法制止各类违法行为41宗,其中:土地31宗,矿产10宗;依法立案处理11宗,其中:土地8宗,矿产3宗;收罚没款1.9万元,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三是畅通渠道维护权益。上半年共接待上访群众60人次,共办理各类件4件,办结率达100%;依法举行听证会4场(执法监察2场、土地利用总规修改专家论证会2场),办理各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15件,答复15件,落实反馈率达100%。

(三)、推进三项工作。

1、总规修编顺利推进。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龚清概市长关于总规修编调研工作的有关要求,组织召开全区土地利用总规修编工作会议,从四个方面落实总规修编的各项任务:一是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十一五”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水利、交通、生态、旅游等规划)衔接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本次总规修编的机会,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合理,确定到位。四是解决好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到位、合理、科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月份,通过市局组织的公开招标,确定了福建农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我区总规修编队伍,目前专业队伍正进入乡镇开展基础资料收集和专题研究编写。

2、矿业管理有序推进。

一是突出矿产资源整合。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无证非法采矿查处率100%的任务指标的完成。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以《**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龙头,以《矿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目标,以《**区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方案》为抓手,重点整合矿权设置不合理、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生产技术落后、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采矿权,采取先关后整、依法清理取缔等手段,对我区重点矿区、重点矿种进行专项整治,依法将辖区内的75家矿山企业整合为68家(其中:南山江边矿区4本整合成2本、折竹矿区3本整合成1本、芹山矿区2本整合成1本,太平儒罗矿区2本整合成1本、塔前菖上矿区3本整合成1本)。

二是做好矿业移交接管。按照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辖区负责制原则,本着加强协作,团结发展的精神,我局认真负责地做好矿产资源管理职责移交工作。向水东、水南、江南新区、**西区4个服务中心移交采矿权26家,探矿权4家,做到矿山档案、相关资料、图件、移交清单交接清楚,手续完备,保证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三是推行保证金制度。一方面贯彻落实《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对新立采矿登记和办理延续登记的矿山一律按标准收取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并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开展治理,上半年我局共有7家矿山企业实行了保证金管理办法,缴纳保证金57万元。另一方面,认真部署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在企业完成自查基础上,分局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辖区内80家矿山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核实,核实率达100%。目前,矿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材料已上报市局审查。

四是完成矿业权年检。将年检工作与矿业法规宣传、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征收、矿山储量管理、采矿违法案件查处相结合。严格年检程序,规定了年检的时间、地点、期限和应提交证件材料以及不参加年检的处罚意见,做到从年检报到至结束14个程序都有专人负责,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审查,现场退回整改矿山9家,已完成整改9家。年检期内,全区应参加年检矿山企业93家,已年检87家,年检率达93.5%;累计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采矿权价款35.38万元。未参加年检的6家采矿权人我局已下达整改通知,并上报市局予以处理。

3、地灾防治扎实推进。做到“三加强、三到位”。一是加强规划,宣传培训到位。认真编制《**区**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经**区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指导督促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防灾预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村(街),同时召开会议进行贯彻部署,突出了方案和预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纲领性文件的作用,切实加强了规划的引导。从1月份开始,就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活动,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作为新当选的村干部、村级协管理员上岗必修内容,把宣传重点放在农村中小学、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街,加强了镇、村干部、地灾点群众和学校师生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使他们掌握了防灾、救灾、监测、转移等基本知识。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分局共发放教育碟片360片、宣传小册子1000份、挂图150张,播放电教片30场,培训遍及全区243个村居,受训人员达万人以上。二是加强警示,责任措施到位。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危险点上原设置的222面警示牌逐个进行检查,更换、补设警示牌20面,累计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2000余份。统一制作值班记录薄、巡查记录、监测记录薄3000余份分发至各乡镇、国土所、村街居;建立和完善基层国土所预警预报系统,做到了“四有、五配备”,即有值班室、有领导带班、有值班记录、有应急预案;配备有通讯电话、传真机、电脑、简易交通工具,确保预警网络的畅通。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进一步明确区、镇、村行政负责人是本辖区地灾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村协管员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头人、地灾点监测人是地灾监测点的守护人,将上述人员的详细信息登记在案制作成册,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明确责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测网络。据统计,全区共落实地灾监测责任人458人、监督落实责任人213人,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260余份。三是加强整治,资金落实到位。一方面,加快省市督办的市南纺厂生活区地灾点、洋后镇政府后山坡地灾点、西芹镇泗坑村上庄地灾点的治理进度,分局派专人跟踪督办,落实搬迁新址,并做好群众撤离方案演练,确保成功预警避险。另一方面,认真落实省厅地灾搬迁补助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的监管和使用,对已完成搬迁的补助资金落实到村,对已拆除旧房补助资金落实到人,极大地调动了受地灾威胁群众做好搬迁安置工作的积极性。上半年,完成2006年上报的90户地灾搬迁户安置工作,争取补助资金45万元,已下拨补助资金45万元。审查上报**年地灾搬迁户50户(均已拆除旧房),向省厅争取补助资金25万元。

(四)、夯实四项基础工作。

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进度过半。**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成果已通过省厅检查组验收。此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涉及**区辖区范围内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653.87平方公里,由厦门闽矿测绘院承担更新调查任务。更新调查工作于2006年8月在西芹镇试点验收通过后全面铺开,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形成了131张1:10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成果图和一套准确、可靠的内业资料。对省厅验收组提出的20多个问题与建议,已于4月10日整改完毕,经市局同意,已转入内业调绘阶段。督促作业单位加快进度,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向省厅申请总验收。

2、土地登记发证不断规范。一是做到日常登记发证零积压。上半年共发证351宗,面积363.8亩,其中:国有证74宗,面积332.9亩,集体277宗,面积:30.9亩;出让44宗,面积330.3亩,做到了在内以图管地、在外以证管地;二是加强了土地二级市场监管。上半年办理土地转让7宗,面积79.3亩。办理土地抵押17宗,面积682.9亩。

3、基准地价更新全面铺开。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出台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准确反映我区土地市场中地价变化趋势,我局以区位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根据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土地级别、商业用地级别,委托福建大地评估公司开展基准地价更新,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中心区和各建制镇的基准地价调查阶段。

4、迅速启动第二次土地大调查。认真学习国务院《通知》精神,报请区政府研究同意,下文成立**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6月29日根据市局《关于组建**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制定下发了《**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明确了职责,确定了人员。及时向区政府汇报,协调落实工作经费(争取列入市、区财政预算),保证人、财、物及时到位。

二、“完善体质、提高素质”活动开展情况

国土资源规划篇13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37-02

1 前言

我国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人们对以农村土地资源为重点的开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消耗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已成为事实。因此,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1 耕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不够合理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用地规模不断增大,非农建设占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原因致使耕地资源有所减少;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耕地数量的不足且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形式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1)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模式不符合该地区的自然结构;(2)部分村庄的发展规划较滞后,对农户居住点的布局欠缺一定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被闲置,农村土地资源不能被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利用。

2.2 土地质量下降,资源利用可持续性低

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土地资源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稀缺,需要科学的利用和有效地保护。但是近些年,农村土地质量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时存在不合理之处:(1)在土地耕作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盐碱化,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2)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盲目开发和过度垦殖,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使土地出现沙化和荒漠化现象;(3)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因缺乏防污治污的相关技术与措施,致使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土地荒废。

2.3 土地耕种经济效益差,集约化程度低

集约化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主要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到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化经营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高低主要是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都选择外出务工经商,从而使得农村土地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和无人耕种的不良经营状态,这严重偏离了对农村土地实行优化配置的效益目标。农村土地耕种的经济收益差,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程度较低。

2.4 农用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

我国普遍存在着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农用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分布零散且大多分布在水土光照等条件不好的地方,资金投入多但是开发利用难度大,若对其采取大规模地开垦进行农业种植,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会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少,地表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滑坡灾害等频繁发生。

2.5 农村外延扩大,“空心村”浪费土地资源

随着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村民们建房积极性比较高涨,有些农村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攀比现象,致使大多数村民废弃村落老宅而将新的住宅建在村庄或靠近城镇的地方,这些地方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方便。但是旧村庄内却存在大量闲置的农用土地,进而形成了外实内空的“空心村”。“空心村”的涌现,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这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据了解,“空心村”的空心,少在0.067hm2左右,多在0.200hm2以上,一个中等乡镇约有300来个自然村,平均一个自然村以0.133hm2计算,一个乡镇就有40 hm2以上的土地被废弃。

3 农村土地资源发展规划策略分析

3.1 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并且要以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为出发点,在农产品供给和形成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要求的结构和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双重目标引导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的要求,为土地利用系统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3.2 完善农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为了充分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治理开发农业荒废资源,就必须完善水利设施条件及配套建设;(2)加强各部门的宏观调控,对土地进行分区开发,综合治理沟系交错、地类交叉、渠系老化等土地现状,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和林网建设。从而改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扩大农田面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3.3 优化农业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目标,优化农业用地结构,采取土地整理等方式,充分挖掘农村土地的自身优势和现有土地潜力,集约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改良和土地整理,在农村建设中将住宅分散和容积率较低的居住点集中到一起。在合理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始终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制定各类农业用地的规模与标准并且科学地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4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

土地流转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1)将分散在不同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过流转后合理合法且有序的向农村土地使用者集中;(2)在农村土地集中布局的同时也要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大力发展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向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实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目标,为农户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3.5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农村

致力于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优化,是为进一步实现新农村建设中“适宜农业、适宜居住”的目标。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利用,对农村的各类用地进行统筹布局;对没有开发为建设用地的荒山荒坡进行植树绿化;对受污染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治理,恢复退化的土地,恢复种植能力;更要严禁对森林、湿地、荒漠等自然区进行开发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发展其生态效益。

4 结语

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稀缺、宝贵的基本资源,土地资源的紧缺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性约束,其中农业土地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大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用地结构的力度,从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尽量延长土地的使用周期,避免土地资源使用中断,争取在总量一定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石永明,邱道持,骆东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设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33(7):14-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