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工安全教育培训

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民工安全教育培训

篇1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趋于高层化、复杂化,建筑安全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大,吸纳的农民工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农民工成为了建筑施工主力军,建筑业的兴旺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大市场。相对来说,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技能较低,在安全事故中往往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建筑业成为了安全事故高发产业。因此,加强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十分重要。

1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现状

据统计,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5%,他们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施工作业。因此,他们安全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筑业农民工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1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

我国建筑企业的改革已经逐渐演变成管理型企业,而施工现场生产工人则由劳务分包单位提供,他们中大多数是由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农民工大量涌入建筑工地,在给建筑业带来生机和力量的同时,也给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问题。

1.2文化素质较低

我国虽然施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农村,因受条件限制,受教育的年限和质量远不如城镇,有的人只是小学毕业,有的虽然初中毕业,但知识水平只相当于小学文化水平。据调查,有半数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放下镰刀就拿起灰刀,不具备应有的岗位知识,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教育。

1.3农民工是工伤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

当前,建筑施工第一线的各工种绝大部分由农民工承担操作。招聘的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就连入场的三级教育也往往是走形式。特别是对那些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工,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他们的安全生产行为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还有些工程项目对分包单位实行“以包代管”,使得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的有关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目管理班子这一层,落实不到施工队伍手上。操作人员不了解或者不熟悉全套规范和操作规程,又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导致农民工在违章作业时,并不清楚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他们既是事故中的受害者,又是事故的肇事者。从我国近年来的伤亡事故统计情况来看,农民工的伤亡人数占建筑业伤亡人数的85%以上,是建筑业伤亡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建筑业伤亡事故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受害者与肇事者基本源于同一个群体。

1.4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提供劳务分包的单位,多数属于乡镇建筑企业,在这些队伍中,有些经营者安全观念淡薄、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给行业管理带来困难。农民工以劳务形式进入建筑工地,大多数是自愿、松散的临时性组合团体。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轻培训,安全教育很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1.5农民工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认知缺陷。对劳动对象、生产环境、工具使用和工作步骤方法等认识不全面。对设计或设置的防护设施和使用的施工机具的性能、工作原理、适用环境缺乏认识,导致违规操作或不当使用,造成不安全行为;对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不了解,不能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对相关支护措施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身在隐患之中而浑然不知,对事故的预见性和隐患的认识能力差。二是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农民工需求层次低,使他们形成干一天活挣一天钱的思想,认为事故隐患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这种侥幸心理降低了对自身安全的防范。三是专业技能不强,缺乏系统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有冒险蛮干的情况等。

2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工培训的方式

2.1.1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根据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的要求而进行的,每年一般是1~2次,培训对象主要是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较少涉及到普工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对新出台的法律、规范的宣传贯彻。在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这类培训带有强制性,是建筑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2.1.2社会力量办学。各地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建筑业的需要,开设职业技能技术人员的短期培训班。由于学校的教学人员专业素质较好,教学较为规范,故参训人员能较好地获得相应理论知识并确保专业水平。

2.1.3企业自身组织的培训。企业的培训是以三级安全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核心内容是企业及项目部的规章制度和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

2.2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培训模式为安全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部门培训力量有限,上岗作业人员无法普遍得到培训,特别是在施工高峰期,造成无证上岗现象较多。二是部分技能培训考试走过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三是培训体制没有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对落后,缺少专门进行技术服务培训的中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也缺乏对此方面工作的引导和管理。

3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与管理的措施

加强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要根据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少,实践经验少,但勤劳、朴实、能吃苦耐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技能实践教育为主,以理论知识教育为辅的教育培训。

3.1企业应加强岗前安全培训

施工生产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应做好培训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应提高认识,认识到培训是法律的职责和义务,认识到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和效益。

3.2建立劳务培训服务中介机构

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可以组建劳务培训公司,建筑业协会牵头,与施工企业联合,招聘骨干教师,依法将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农民工培训。培训可结合工地实践,讲解各项操作规范和规程,然后经考核合格后发放证书。

3.3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引导和管理

一是引导组建培训中介机构,既能够从事质量、安全技术规范的讲学,也能够从事有关质量、安全技术的服务和鉴定。二是在每年审核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将安全培训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认真审检。三是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安监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岗前培训和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四是与劳动部门联系,探讨建立“建筑劳务市场”,将没有纳入劳务企业的零散农民统一培训管理,保证其有序流动。

4结语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应不断提高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推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使其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作者:赵艳 吴耀伟 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篇2

Abstract: the cor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Construction peasant-worker safety production training education is implement the central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of do a basic work. In recent years, Beijing construction committee, the Beijing municip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the Beijing municipal safety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jointly issued th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asant workers night classes "organization migrant workers work safety training, notice of, the purpose is to further improve on-sit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level, and improve the safety prote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onsciousness and quality.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on migrant workers main work to catch, the 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institutionalized, standardization, for safety production to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increases, new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widel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homework personnel master, using new technology proficiency,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produc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enterpris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need more high quality workers, the safety training education work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How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earnestly implement the work well,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research do an important job of.

Keywords: migrant workers; Safety production; Training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把经济效益为中心当成了共识,建筑企业更不例外,尤其是这两年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然而,在一些企业和部门过于看重效益,对安全生产没有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只是在口头上讲安全第一,实际上并没有把农民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去抓,个别企业的主要领导在安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安全生产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在我们建筑行业里,凡是出现安全事故,亡人事故,多数就是因为领导不够重视,制度不够落实,工作不力所造成的。长期以来,已经在部分人的思想里形成效益、质量、安全这么一个工作顺序。针对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来讲,在有些企业仍然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基层落实效果不明显,存在应付的现象,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偏低,自身素质较差,对安全意识淡薄,给组织培训和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组织一次教育还可以,两次或多次他们就不乐意参加了。白天还行,晚上组织难度就更大一些。用农民工自己的话讲“我们是来挣钱的,让我们学习又不发给工资”、“干了一天活,累的腰酸退疼的,有什么好学的!……”。虽然他们在发牢骚,但仔细琢磨他们所讲的话,并非没有道理。这说明他们对安全生产培训的内涵还没有理解。我们在组织教育过程中,时常遇到学习时间一小时,集合需要半小时的问题,有时还带有强迫性。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工更多了解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让农民工感觉到、认识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带来的好处,从而转变学习思想态度,改变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认识。

其三、培训教育的效果不明显,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一是部分农民工在参加培训教育中不够用心,在听课过程中老师在上面口干舌燥地讲,他们在下面似乎多数不能用心听讲,提问题时不能正确回答,自认为签个到就算参加培训任务了;二是部分农民工对安全生产培训不够重视,有的学习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打瞌睡,有的甚至交头接耳影响别人,批评重了他们不高兴,批评轻了他们不在乎,老师拿他们也没办法。在他们的头脑里干活挣钱是第一位的,其他工作都是次要的。三是培训教育的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不丰富,讲起课来照本宣科,枯燥乏味,不能打动农民工的学习兴趣。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有关部门及领导想了一些办法,但由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迅猛,劳动力需求旺盛,农民工流动加大,给安全教育带来较大难度。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责任仍是管理没跟上,再加上农民工越来越不好管理,在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建议采取的对策

安全管理归根到低是对人的管理,做好对人的管理关键是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一切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制度等得以顺利贯彻执行。

1、搞好企业及基层主要领导的培训教育

要明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安全工作与本人职务提升,收入、职称评定等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压力变动力。同时,各级领导要避免只开会、不深入一线检查监督,只定制度不抓落实的表面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生产仍然是走于形势,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要确实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把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当中,并认真落实。还有我们做领导的一定要率先垂范,要带头学习、亲自讲课,要求施工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施工人员做不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常言道:“正己而后方可正人”。只要领导重视了,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安全生产工作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2、搞好农民工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这几年,随着农村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逐步提高,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少,每年使用的农民工50﹪都是新面孔,搞好三级安全教育尤为重要。第一级为新入场人员安全教育,由用人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进行;第二级为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特殊工种,用人单位在发给劳动防护用品、办理上岗证前进行;第三级为入岗安全教育,由全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人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前进行。同时,教育人与被教育人要在《安全教育管理卡》上签名,并建立安全教育档案,保证农民工具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意识与素质。

3、培训教育要灵活机动抓教育

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相当一部分比较差,尤其在组织纪律性方面更是不可一提。但他们毕竟是农民出身,自由散漫习惯了,单凭一、二次教育是不可能改变现状的。要看到我们的工作方法还不够灵活,不够丰富多彩。比如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不能单一的强调在晚间进行教育,农民工干了一天活确实比较累,他们不愿意占用休息时间学习、就不能勉强。我们培训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农民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从而达到他们自觉的对安全生产的预防和重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我们可以利用白天、晚间、停工期间灵活机动的安排农民工培训教育,这样组织起来会更加容易,效果会更加明显。

4、培训教育要形式多样化

开展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一定要注意教育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一味说教灌输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的,更调动不了农民工学习的兴趣。

在形式上,可采用幻灯片讲座、电视录像片讲座、发放安全小手册,宣传图片,自制电视案例与讲解相结合,还可以从农民工中挑选有经验的师傅讲课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内容上,少读书多讲故事,多插入安全生产方面的案例,尤其在制作电视教育片内容上,多引借一些电影、电视中的故事情节尽可能做到内容生动,情节感人。这样既能提高农民工参与学习的兴趣,又能达到培训教育的效果。

篇3

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2004年起,甘孜州建筑业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就已经得到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在甘孜州从事建筑施工的农民工文化层次较低,绝大部分仅仅是初中文化甚至还有小学文化,缺乏学习安全知识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使他们接受培训的理论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比较困难。(2)甘孜州的培训机构设置满足不了安全教育培训需求。甘孜州的培训机构仅有甘孜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和甘孜州建设协会培训中心,虽然监督站每年有2~4次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中心每年还到各县组织农民工安全培训,但由于用工量大,不能做到人人都能参加、人人都能被培训。(3)培训计划与实际生产不同步,教学内容滞后于实际。甘孜州幅员面积15.3×104km2,北向的石渠县距州府康定县700km,南向的得荣县距州府康定县650km,只有东向的泸定县距离州府康定县50km。如此大的面积,如此远的路程,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很难得到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的机会。(4)由于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文化和安全知识的原因,其培训的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同时授课人员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在授课时随心所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导致授课质量不高。

建议

1强化认识,构建合理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要把对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文化和思想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抓,强化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涉及很多环节,只有确定了一致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才能保证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得以顺利实现。

2调整培训体制,服务甘孜州大多数农民工现在甘孜州一般劳动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社会教学力量进行。建筑业企业的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又是通过专业性很强的行政部门组织,再加上授课人员专业性强、教学规范,所以受训人员获得的是相对较高的理论知识,实际的可操作性教弱。同时相对在甘孜州的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来说,高教育、远培训让他们很难得到正规教育。我们就需要调整培训体制,让农民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应适应农民工需求

1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安全技术操作基本知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安全思想意识、安全法制教育和事故案例教育等。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把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进而达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2趣味性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把典型事故、小经验、小常识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特殊形式,让受训人员达到一听就懂、一懂就知、一知就会的效果。

要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篇4

一是个别企业对安全培训责任不够重视。部分单位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技能培训,忽视安全培训的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合同时间短、流动性大,企业不愿花费成本进行培训;而大部分农民工安全意识差,维权意识薄弱,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甚至不愿参加培训,农民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的现象尤为突出。

二是安全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经费落实不到位。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政府没有足够的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和渠道,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安全培训投入问题。一些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不愿意在安全培训方面过多投入,没有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培训经费;一些企业虽然提取了培训经费,但侧重于技能培训,用于安全培训的经费不多;一些小企业由于职工工资总额较低,提取的费用每年寥寥无几,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安全培训的需要。

三是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达不到要求。个别企业培训走过场,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足,授课方式呆板,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在农民工培训中,普遍存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标准较低等问题,没有开发针对农民工特点的安全培训内容、教材,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多限于课堂教学,培训时间不能保证。有的企业培训档案不全、培训记录不完整,在一些小企业存在安全培训档案造假应付检查的现象。另外,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致使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四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行业差异较大。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高危行业相对非高危行业较好,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普遍较好,而本身没有培训能力的众多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培训工作十分薄弱,导致农民工培训缺失。

五是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对培训机构的约束不够,培训考核欠规范,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评估检查。二是对高危行业安全培训监督检查仍然缺乏力度,岗位人员资格证书过期未复审、未持证上岗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六是安全教育培训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农民工培训涉及安全监管、劳动保障、工会、农业、教育、工商、供电、建设、财政等多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共同按照各自职能,相互配合才能做好。目前这种配合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需要政府加强指导,从培训规划、培训经费、培训组织、培训机构上予以保证。

二、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将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总体规划。各单位和部门要完善相应的规划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将把农民工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提出明确的目标、措施和要求并抓好实施。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将安全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监察执法的重要内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开展经常性安全培训专项督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高危行业新招录的人员,必须实施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对不履行全员安全培训义务的高危企业以及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就安排上岗作业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是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特别是适合农民工的培训模型,做到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对象层次化、培训方法多元化、培训内容实用化,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因人施教,增强培训针对性。二是组织开发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教材,编写《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读本》下发各生产经营单位,供学习使用。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安全知识,积极倡导采用动画、幻灯片和多媒体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培训,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培训效果。四是强化培训考核。抓紧建立统一考核题库,严格考核标准,严格教考分离,确保培训质量。五是完善培训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有关安全培训机构质量评估考核细则,提高认证标准,对培训不规范、培训质量不高的培训机构,及时淘汰或降级。

篇5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21-03

一、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主要来自我国建筑业大省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0%以上。表1为农民工对于工作环境安全状况的认知,可见农民工对于工作环境的安全状态存在着盲目乐观的现状,其中感到不安全和很不安全的行业集中在建筑业、商贸、服务业三大行业,以建筑业为最。

农民工安全教育方面,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仅有70余万人接受过两周或一个月以上的正规培训,即使在北京,也只有约4.3%的农民工正在接受文化补习或专业知识培训。究其原因,24%的农民工认为学费太高,33%的农民工感到工作紧张没有时间,34%的农民工想学知识苦于没有机会,只有29.2%的农民工接受过各类培训。另外,71%的农民工没有技工资格证书,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仍处于不开展或不规范状态。

(一)农民工伤亡比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近几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伤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80%以上发生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小企业,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农民工。因此,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农民工问题、保护农民工根本利益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紧急任务。加强针对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构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已经成为保证农民工群体根本利益,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农民工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对于企业来说,往往迫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的要求,企业一般会对新进厂的员工有三级安全教育,但是对于三级安全教育卡的填写往往是流于形式,随便填写,安全教育根本没有落实到位。

(三)企业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资金压力大

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难以落实,其主要问题是培训经费的问题。

农民工合同时间短、流动性大,常常是年底回家,年初就要换新人,这无疑增加了相应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企业出于对农民工工作时间不长久的考虑,也不愿意在农民工身上花足够精力做培训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往往出现压级压价低价中标的怪圈,同时建设单位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拨款相对滞后,从而使得企业内部资金非常紧张,企业难以支付频繁更换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经费。

(四)农民工接受安全教育主动性较差

农民工大多数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来自社会的底层,文化素质较低学历。据调查,95%以上的农民工在进入项目部工作前,都未取得相关岗位证书,也没有接受相应的培训。在劳动中,不懂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作为工伤事故的当事人,是最大受害群体,很多工程招聘的民工都没有系统的安全培训。许多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五)企业对待安全生产事故抱有侥幸心理

企业对于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仍然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安全不一定就会出事故,同时发生事故后国家和政府对于企业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企业轻视安全教育的培训。

二、国外先进安全教育经验借鉴及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对策

英国《安全健康和福利劳动法》要求所有工人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培训知识方能从事相关工作。在岗的所有建筑工人(全职或兼职)必须接受一天以上的安全教育课程,任何建筑承包商如果擅自雇用没有取得《安全教育合格证》的工人,都将视为违法行为。从员工培训看,新加坡1984年起设立建筑业培训学校,开设了超过80种培训和测试科目,对工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测试,每一名员工平均花费5%的工作时间用于培训,即平均100个学时左右。我国香港从1975年起设立建造业训练局,为建造业提供训练课程。有些国家还从财政方面给予补贴,使培训更有吸引力。荷兰建筑企业以每一个员工缴纳一定的税金作为研究与培训基金,使研究发展活动和职业培训的成本和风险由整个行业来承担。新加坡实行建筑业奖学金制度,鼓励新工人积极参加建筑相关课程学习。我国香港则给参加培训的人员补发津贴,如参加短期全日制课程,每人每月发给2400-3300元港币。

新形势下的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的总体思路应是政府和企业双管齐下,共同分担,配合工伤保险和中介机构来实现农民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加强。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