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勤俭节约知识竞赛

勤俭节约知识竞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勤俭节约知识竞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6月12日至18日是以“节能领跑、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节能宣传周。节约资源、低碳环保,需要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少开一天车等等,都影响到我们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

2019年6月14日为全国低碳日,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绿色发展 低碳创新”。为使呈贡区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城镇建设,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增强节能意识,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应当坚持从我做起,从工作和家庭生活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行为,大力倡树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新风尚。

二、强化宣传教育,形成低碳新区建设合力。全区各街道、各单位(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报告会、展览会、推介会、现场会,开展节能知识竞赛、科普展、主题讲座、作品征集活动,举办新能源汽车推广、能源紧缺体验、绿色低碳出行、废旧商品回收、抵制过度包装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大节能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力度,面向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普及能源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知识。同时,应当积极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制作的节能宣传画,在公共机构节能网(ecpi.ggj.gov.cn)上,请各街道、各单位(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登陆下载并印制张贴。

篇2

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xx主题为“保护碧水蓝天,创建美丽xx”。

二、活动时间1、6月2日—6月8日为“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时间;2、各学校每季度定期开展学生志愿者环保实践活动。

篇3

时代的发展,把美育问题推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而语文教学正是美育的得天独厚的园地。为此,笔者想就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喜悦和精神上的满足。绚丽的景色,鲜艳的花朵,传神的艺术作品,以及和谐的秩序与科学理论体系,都能使人们获得美的满足。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真实的,纯洁的。它能激发人的热情,陶醉人的情操,使人们在生活中领悟美的真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成为美的化身。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东西能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求知欲望。教师自身必须注重课堂的艺术美,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才能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

一、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真正、牢固地树立起现代意识,具有相当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以清如许的源头活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以及美学的渗透,使广大学生在人文美学和鉴赏和学习中,欣赏美,热爱美,从而去发现美,创造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富含教育意义,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在教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时,通过知识竞赛,我们知道了更多的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个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一定能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

二、提倡“美读”体验情感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可见,要想领略外在美必须和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才能情景交融达到心灵的碰撞。朗读在这一心灵交融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我们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全神贯注地很有感情地朗读。语文学科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德育、智育、体育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坚持文美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赏析,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获得知识陶冶的同时,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取得更好的教学目的。如在学习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们在熟悉志愿军战斗事迹的同时,感受到他们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让同学们深刻地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篇4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着力改变当前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与节能减排要求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意识,普及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知识与技能、倡导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文化。

二、组织领导

三、实施措施

实施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的得力之举,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因此,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活,勤俭生活的现代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然要求。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20*年3月),并下发各社区。

(二)大力宣传(20*年4月—11月),定于4月份为节能减排宣传月,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利用社区各类宣传载体,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条幅,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举行“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知识竞赛、节能减排手工制作展示、实践成果展览、节能减排家庭社区公益宣传等活动。

(三)评选典型社区、典型家庭(20*年12月),在社区内部评选节能减排典型家庭,在社区之间评选典型社区,宣传其节约能源、勤俭生活的优良作风。通过对典型家庭先进事迹和典型社区先进经验的大力宣传,带动更多的家庭和社区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工作措施

通过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在我家”、“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争创节水型家庭”等主题活动,在广大家庭成员中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新理念,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活动包括:

(一)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大力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篮子,自觉选购节能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减少待机能耗,拒绝过度包装,一水多用,纸张双面使用,使用无磷洗衣粉等,充分发挥妇女在践行节能环保消费行为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搭建节能减排社区平台。利用社区、街道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粘贴画、条幅等。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在社区组织居民开展资源节约志愿活动,交流节能减排经验,做好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

(三)倡导“简约生活”方式。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指导公众建立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开展广大家庭喜闻乐见、热心参与的才艺比赛、知识问答、手工展示等活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节能减排家庭社区知识大赛,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参赛。

篇5

二、认真搞好后勤服务,切实做到保障有力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