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机电设备评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要对机电设备进行评估,首先应当具备机电设备的相关知识,要想做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资产评估工作,就必须了解煤炭行业,熟知煤炭行业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哪些是机械设备,哪些是电气设备,什么是单台机器设备,什么是机器设备的组合。这些机电设备及设施是属于采掘系统的还是属于井下运输与井筒提升系统的,是属于通风与压风系统的还是属于井下洒水与排水系统的,是属于供电系统的还是属于安全检测与通讯系统的,是属于采暖供热系统的还是属于地面生产系统的,等等。对于洗煤厂来说,这些机电设备及设施是属于破碎系统的还是属于筛分系统的,是属于洗选系统的还是属于脱水系统的,是属于运输系统的还是属于受煤系统的……只有把这些机电设备及设施所属的系统分清了,才能对号入座,为后面机电设备及设施的安装费的确定打下扎实基础。
2.我们在下现场登记核对设备时,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是必不可少的,可往往登记在清查表上的设备名称不准确或单一,登记的规格型号不齐全或短缺,有些甚至用的是地区方言土语,有的虽然登记了规格型号,但反映不出设备的性能特征。如一部胶带输送机,它是固定式还是可伸缩式,它的胶带是钢丝绳芯式还是普通阻燃式,它的安装方式是落地式还是钢丝绳吊挂式,它的安装地点是在大巷还是在井筒,胶带宽度是多少,输送机机长是多少,输送机倾角有几度,驱动数量和电机功率又为几何,减速机是否可调速等。又如我们在现场登记的刮板输送机,规格型号为40型或30型,这个数字40或30只是表述了这部刮板输送机所用电动机的功率,而重要参数刮板输送机的宽度并没有表述出来。也就是说这部刮板输送机可能是620—40的,还可能是520—40的,或是420—40的,可能是520—30的,还可能是420—30的,可能是边双链的,还可能是中单链的,其结果是不可确定的。再如登记的绞车,是矿井提升绞车还是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是调度绞车还是回柱绞车。若是矿井提升绞车,是电动机、减速器驱动还是液压泵、液压马达驱动,制动方式是液压盘式制动器制动还是液压块式制动器制动,绞车的滚筒直径是几米,滚筒宽度又是几米,是单滚筒还是双滚筒,电动机的电压是低压还是高压,功率又是多少千瓦。
因此,我们在清查设备时,必须要有表述准确的名称,记录完整的规格型号,补充必要的技术参数,对规格型号无法确定的,可描述其用途、形状、尺寸、材料及质量。只有把各种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记录完整齐全了,才能为后面设备价值的确定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机电设备的购置费
设备的购置价一般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的,一是通过现场收集到的购买设备的发票;二是通过查阅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煤炭设备价格汇编等书籍;三是通过上网查询或厂家咨询;四是通过对照同类型同功能设备的价格。
1.从现场收集到的购买设备的发票,从中可以看出设备的单价和增值税,而该设备的单价是出厂价还是包含了其他费用则不可能看出来,往往在评估时把它作为出厂价,这样操作的结果就可能导致重复计算设备的运杂费。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那就是在收集设备购置发票的同时,顺便收集购买设备的订货合同,因为大型或大宗设备在购买前肯定会签订买卖合同,合同上会明确表示出运费是由出卖人承担还是由买受人承担,若由出卖人承担则发票上的单价就包含了设备的运费,那么在评估该设备时就不需再计运杂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能源开发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对能源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机电设备本身科技含量就高,因此对能源机电设备的监测和评估就需要高科技的支撑。本文在分析能源机电设备的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可视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以期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来实现能源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控与评估。
1 能源机电设备评估应该注意的问题
为了能够准确的对能源机电设备进行评估,评估人员就应该了解机电设备评估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正确对设备运行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能源机电设备的评估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了解整个能源行业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类型,细分出哪些设备室机器设备,哪些设备是电气设备,还有哪些设备是用于采掘系统的,哪些设备又是用于井下运输与井筒提升系统的。只有正确的掌握了这些机械设备的分类,才能对设备的评估做出准确的判断。
2 基于GIS技术的可视化系统构建
2.1 数据库建设
对于整个系统的构建中,数据库的建设使至关重要的。可视化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对于图形数据库的建设,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比例尺,这样就可以保证地图的精确性。图形数据库包括矿井的井下巷道布置图、设备分布图、配电系统图,涵盖了井下所有的机电设施、巷道等信息。图形数据库明确的表明了各个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方便在以后的观测中,通过图形界面至关的观察到各个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将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制作成电子文档,录入到数据库中,这样数据库就涵盖了所有设备的运行参数。此外,为了保证设备的运行参数能够实时的被传送到监控中心,可以利用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传送,保证系统能够实时的监测到设备的运行状态。
2.2 系统的建设
整个系统的构建是采用超图公司的Superman组件,在VC++的环境下设计开发的。开发的可视化管理系统界面,可以有效的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系统的各个模块建设可以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整个系统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基本操作模块、数据接口模块、数据查询模块、预警模块和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模块。为了保证设备运行参数能够被实时监测,需要借助传感器和射频标签等传感设备,能够高效、准确的采集到设备运行参数,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其传回系统控制中心。
1、对于基本操作模块,其任务主要是更新数据库和地图信息,保证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获得设备运行的图形界面。2、数据库接口模块主要负责接受实时的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系统中,在这个模块中,需要利用对无线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设备运行参数,然后将信息传输到数据库当中,保证系统能够监测到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3、数据查询模块主要是负责设备运行信息的实时和历史查询,帮助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设备运行情况。4、预警模块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预警。当设备的运行出现状况时,预警模块要及时的通知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修复,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5、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模块负责对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全面分析,预测设备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状况,预防问题的出现。在这个模块中,要对设备的电流、电压和工作时间等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结合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设备运行的历史参数对设备做综合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为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2.3 系统应用
本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对能源机电设备的状态评估,通过可视化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分析设备的历史运行状态,掌握设备运行的一般规律,将设备的现行运行信息进行整理,以便日后的估测。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设备进行检修,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成果应用到了能源机电设备的监测评估当中,由于机电设备的复杂性已经能源开采加工的隐蔽性,使得能源机电设备的监测非常困难,而基于GIS技术可视化监控系统,能够有效的对能源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预测设备故障,为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促进能源机电设备的高效运行。
1 引言
R&D国际化是指R&D资源和活动的跨国界行为。R&D国际化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国家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对R&D国际化把握得好,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把握不好,也可能对一国的科技、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1]。随着我国企业R&D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已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比较普遍的是从整体上对所有企业R&D国际化活动进行评估-,少有专门针对具体产业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专利技术、技术诀窍、许可证跨国交换活动,外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亦在国内设立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建立国际技术联盟,签署R&D合作,实施研发项目合作等R&D国际化行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实施R&D国际化战略,有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是其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鉴于此,本文拟运用一种完全基于数据挖掘的综合评价方法——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客观、透明、不含主观色彩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R&D国际化水平进行考察,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评估其国际化水平,以期为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强度,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和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改造升级、迅速融入全球技术创新网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改进的“拉开档次” 综合评价法
“拉开档次”法是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体现被评价对象之间差异的方法来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对各年的指标值进行客观、透明且不含主观色彩的综合评价或排序。
设评价指标 的线性函数 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式中 是 维待定的权重系数向量, 为被评价的状态向量,其构成的矩阵为 。对于给定的原始数据 ,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得出矩阵 。
令 其中 因此得综合评价函数为,“拉开档次”法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即是求权重系数向量 ,使得 对 个系统取值的方差尽可能的大。
而变量 按 个系统取值的构成的样本方差为
注意到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可知 ,把 代入得 ,其中 。
限定 ,求上式的最大值,也就是求 ,使得
对于上述数学规划问题,当 为 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时, 取极大值。这样我们根据矩阵 求出 ,得出 的特征值和标准特征向量,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评价函数 ,比较这 个 值, 值越大表示其综合价值越好。
通常为便于比较,传统的“拉开档次”法会把上述 值进行平移放大处理,但当有多组 值时,这样处理得到的值只能进行“纵向”比较,各组值之间并不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而本文的R&D国际化评估是从资金、机构、活动、产出综合来衡量的,为便于通过评分值直接比较这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改进的“拉开档次法”按以下公式将原始得分值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其中 表示第 年评估对象的百分制得分值, 为第 年评估对象的原始得分值,
为对应几个原始得分值中最大的得分值,为对应几个研究对象原始得分值中最小的得分值,经过这样处理之后每个指标的取值区间为[0,100], 然后对转换后的得分值进行排序, 即可对各评估对象进行横向综合评估比较。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R&D国际化是指某一国外主体在该国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与从该国“走出去”的主体在国外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之和。鉴于目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海外R&D总体水平较低且缺乏相关数据统计资料,本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进行评估时主要针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的R&D行为,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国际化、R&D机构国际化、R&D活动国际化、R&D产出国际化四个层面来分析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内涵: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国际化:
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科技机构经费是评估其R&D资金国际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资金的筹集与支出影响着企业的科技与研发人员数量、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本文还选取了技术改造、引进、消化吸收支出额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作为评估指标,严格来讲这几个指标不属于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它间接表明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强弱以及利用国际研发成果的能力,对进一步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机构国际化:
企业中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机构人员数量相当程度地决定了R&D机构国际化活动的质量;另外外资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科技机构数也是R&D机构国际化评估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机构人员数量、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企业科技机构数这四个指标来评估R&D机构国际化水平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活动国际化:
企业R&D活动国际化主要指其涉外研发活动。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申请数能较好地反应R&D活动的水平,但是,专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中间产品,它反映了新技术知识,却没有反映新知识是否有经济价值。许多学者指出了专利在衡量R&D活动时的诸多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申请专利,不同专利的经济价值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还引入了更为直接的衡量R&D活动水平的指标——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和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补充。
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产出国际化:
本文选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R&D活动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无法鉴别R&D活动的产出。因此本文选取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工业总产值这三项指标评估R&D产出国际化水平。同样的为了避免指标的重复计算,没有把企业R&D产出的相关指标占全国相关指标的比重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
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2004~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类大中型三资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作为R&D国际化的评估这里需要指出,中国目前的相关统计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外资企业,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资)的口径来衡量,在统计分析上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为了使不同的指标能进行比较,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即取
其中 为 的均值, 为标准差。结果如表1-表4所示:
4.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评估: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R&D机构、R&D活动和R&D产出国际化评估
由表1得R&D资金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为: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由表1-表4数据可得R&D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 ,令 ,由matlab7.3编程得到对称矩阵 的特征值 及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 分别为:
4.3 结论:
通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评估结果汇总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得结论
1)从“纵向”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机构、活动及产出国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趋势是增加的,反映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吸引的外商R&D投入稳步增长,外商R&D机构的实力从“数”和“量”上都得到了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发明创造活动日益活跃,产出也不断增加。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也是逐年提升的,2008年以82.9228分名列第一,这既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合作趋势不断加强有关,更与我国近年来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吸引外商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投入占到整个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投入的比重还是不太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转贴于
3)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2003年R&D机构国际化和产出国际化得分高于R&D国际化综合得分,说明该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同理可知,2005年R&D资金和机构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6年只有R&D活动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7年R&D资金、活动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8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
4)各年的R&D资金、人员投入对应的活动及产出效率是不一样的,相对2006年的效率最高,R&D活动得分比资金和机构得分分别增加了9.1466、11.5618分,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开发项目大幅的增加,但R&D产出提高的幅度不大,这提醒管理层应注意调整R&D投入的方向,加强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管理;2004年和2005年R&D活动得分相比资金、机构的得分均下降了,另外比较这两年的数据相比可以发现,2004年的R&D资金及机构国际化得分比2005年的高,但是R&D活动、产出得分却更低。由此可以说明,这两年特别是2004年R&D投入未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这也提醒企业应加强R&D的预算及资金分配的控制,从而提高R&D投入的效率。
5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R&D投资,以提高其R&D国际化水平,建议
1)成立专门负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在华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行为进行协调、管理,集中解决相关问题,在战略和规划上做出安排并进行政策研究;
2)完善相关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人才成为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重要因素。当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投资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而相关研发人才的不足以及招聘上的限制是其国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最主要的障碍。为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鼓励技术参与收益分配,实行技术发明人持股制度,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重视并加大对国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人才的吸引力度,对优秀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R&D人员,在户口、出入境、子女上学、收入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政府采取相应的产业倾斜政策,引导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提高在我国R&D国际化水平。具体的措施包括:提供贷款担保、对外国研发机构所需购买或租用的土地给予进一步的、对外资机构所需的进口设备和配件给予免税,并简化审批手续,学习新加坡、印度等国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经验,如对研发机构向国内其他企业转让技术免征营业税,对研发机构所得税给予比生产性企业更长的免税期;取消不必要及不合理的限制,给予外资研发机构以国民待遇;加强内外的宣传力度,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减少企业R&D国际化的交易成本;突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明确产权归属,规范技术转让、转移程序等。
参考文献
[1]黄鲁成,罗亚非.R&D国际化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肖文,候田,林高榜.R&D国际化水平及效率研究[J ]. 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7月第39卷第4期:161-170
鲁桐. 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J ] . 世界经济,2000 ,(3) :9 - 18.
邱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评估及案例分析[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9-13.
谢光亚,高飞.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 ].未来与发展, 2008年第12期:7-11
郭亚军.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5(2):50-54.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7:126-127
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西部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173-176
Schumanetal. Measuring R&D Performance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5,5(6).
[10]Daniel Sullivan.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 ,25.
[11]elch , Lawrence , Luostarinen R. Internationalization : Evolution of a Concept [J ] .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988.
[12]赵彦云,张明倩.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23-30.
[13] 孙道军,王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区域R&D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实证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6期
[14]王安宇,司春林,赵武阳. 知识生产组织模式演变及其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策略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年第6期
[15]任海云,师萍. 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从直接关系到调节变量的引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2期
[16]吴林海,杜文献. 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1991~2005年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的协整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
[17]董正英,司春林. R&D项目的动态管理[ J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2(6):19 - 24.
[18]施建军.关于高新技术统计认识的几点思考[J ]. 统计研究,1999(10).
[19]杨列勋.R&D项目评估研究综述. 管理工程学报[J ],2002(3):325 - 342.
[20]沈娜,赵国杰. 企业国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 ] . 中国软科学,2001 , (10) :108 - 111.
1 引言
r&d国际化是指r&d资源和活动的跨国界行为。r&d国际化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国家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对r&d国际化把握得好,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把握不好,也可能对一国的科技、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1]。随着我国企业r&d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已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比较普遍的是从整体上对所有企业r&d国际化活动进行评估-,少有专门针对具体产业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专利技术、技术诀窍、许可证跨国交换活动,外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亦在国内设立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建立国际技术联盟,签署r&d合作,实施研发项目合作等r&d国际化行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实施r&d国际化战略,有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是其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鉴于此,本文拟运用一种完全基于数据挖掘的综合评价方法——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客观、透明、不含主观色彩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r&d国际化水平进行考察,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评估其国际化水平,以期为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强度,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和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改造升级、迅速融入全球技术创新网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改进的“拉开档次” 综合评价法
“拉开档次”法是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体现被评价对象之间差异的方法来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对各年的指标值进行客观、透明且不含主观色彩的综合评价或排序。
设评价指标 的线性函数 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式中 是 维待定的权重系数向量, 为被评价的状态向量,其构成的矩阵为 。对于给定的原始数据 ,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得出矩阵 。
令 其中 因此得综合评价函数为,“拉开档次”法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即是求权重系数向量 ,使得 对 个系统取值的方差尽可能的大。
而变量 按 个系统取值的构成的样本方差为
注意到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可知 ,把 代入得 ,其中 。
限定 ,求上式的最大值,也就是求 ,使得
对于上述数学规划问题,当 为 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时, 取极大值。这样我们根据矩阵 求出 ,得出 的特征值和标准特征向量,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评价函数 ,比较这 个 值, 值越大表示其综合价值越好。
通常为便于比较,传统的“拉开档次”法会把上述 值进行平移放大处理,但当有多组 值时,这样处理得到的值只能进行“纵向”比较,各组值之间并不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而本文的r&d国际化评估是从资金、机构、活动、产出综合来衡量的,为便于通过评分值直接比较这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改进的“拉开档次法”按以下公式将原始得分值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其中 表示第 年评估对象的百分制得分值, 为第 年评估对象的原始得分值,
为对应几个原始得分值中最大的得分值,为对应几个研究对象原始得分值中最小的得分值,经过这样处理之后每个指标的取值区间为[0,100], 然后对转换后的得分值进行排序, 即可对各评估对象进行横向综合评估比较。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r&d国际化是指某一国外主体在该国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与从该国“走出去”的主体在国外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之和。鉴于目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海外r&d总体水平较低且缺乏相关数据统计资料,本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进行评估时主要针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的r&d行为,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国际化、r&d机构国际化、r&d活动国际化、r&d产出国际化四个层面来分析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内涵: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国际化:
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科技机构经费是评估其r&d资金国际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资金的筹集与支出影响着企业的科技与研发人员数量、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本文还选取了技术改造、引进、消化吸收支出额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作为评估指标,严格来讲这几个指标不属于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它间接表明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强弱以及利用国际研发成果的能力,对进一步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机构国际化:
企业中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机构人员数量相当程度地决定了r&d机构国际化活动的质量;另外外资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科技机构数也是r&d机构国际化评估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机构人员数量、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企业科技机构数这四个指标来评估r&d机构国际化水平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活动国际化:
企业r&d活动国际化主要指其涉外研发活动。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申请数能较好地反应r&d活动的水平,但是,专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中间产品,它反映了新技术知识,却没有反映新知识是否有经济价值。许多学者指出了专利在衡量r&d活动时的诸多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申请专利,不同专利的经济价值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还引入了更为直接的衡量r&d活动水平的指标——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和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补充。
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产出国际化:
本文选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r&d活动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无法鉴别r&d活动的产出。因此本文选取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工业总产值这三项指标评估r&d产出国际化水平。同样的为了避免指标的重复计算,没有把企业r&d产出的相关指标占全国相关指标的比重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
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2004~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类大中型三资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作为r&d国际化的评估这里需要指出,中国目前的相关统计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外资企业,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资)的口径来衡量,在统计分析上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为了使不同的指标能进行比较,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即取
其中 为 的均值, 为标准差。结果如表1-表4所示:
4.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评估: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r&d机构、r&d活动和r&d产出国际化评估
由表1得r&d资金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为: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由表1-表4数据可得r&d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 ,令 ,由matlab7.3编程得到对称矩阵 的特征值 及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 分别为:
4.3 结论:
通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评估结果汇总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得结论
1)从“纵向”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机构、活动及产出国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趋势是增加的,反映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吸引的外商r&d投入稳步增长,外商r&d机构的实力从“数”和“量”上都得到了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发明创造活动日益活跃,产出也不断增加。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也是逐年提升的,2008年以82.9228分名列第一,这既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合作趋势不断加强有关,更与我国近年来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吸引外商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投入占到整个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投入的比重还是不太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3)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2003年r&d机构国际化和产出国际化得分高于r&d国际化综合得分,说明该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同理可知,2005年r&d资金和机构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6年只有r&d活动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7年r&d资金、活动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8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
4)各年的r&d资金、人员投入对应的活动及产出效率是不一样的,相对2006年的效率最高,r&d活动得分比资金和机构得分分别增加了9.1466、11.5618分,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开发项目大幅的增加,但r&d产出提高的幅度不大,这提醒管理层应注意调整r&d投入的方向,加强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管理;2004年和2005年r&d活动得分相比资金、机构的得分均下降了,另外比较这两年的数据相比可以发现,2004年的r&d资金及机构国际化得分比2005年的高,但是r&d活动、产出得分却更低。由此可以说明,这两年特别是2004年r&d投入未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这也提醒企业应加强r&d的预算及资金分配的控制,从而提高r&d投入的效率。
5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r&d投资,以提高其r&d国际化水平,建议
1)成立专门负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在华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行为进行协调、管理,集中解决相关问题,在战略和规划上做出安排并进行政策研究;
2)完善相关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人才成为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重要因素。当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投资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而相关研发人才的不足以及招聘上的限制是其国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最主要的障碍。为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鼓励技术参与收益分配,实行技术发明人持股制度,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重视并加大对国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人才的吸引力度,对优秀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r&d人员,在户口、出入境、子女上学、收入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政府采取相应的产业倾斜政策,引导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提高在我国r&d国际化水平。具体的措施包括:提供贷款担保、对外国研发机构所需购买或租用的土地给予进一步的、对外资机构所需的进口设备和配件给予免税,并简化审批手续,学习新加坡、印度等国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经验,如对研发机构向国内其他企业转让技术免征营业税,对研发机构所得税给予比生产性企业更长的免税期;取消不必要及不合理的限制,给予外资研发机构以国民待遇;加强内外的宣传力度,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减少企业r&d国际化的交易成本;突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明确产权归属,规范技术转让、转移程序等。
参考文献:
[1]黄鲁成,罗亚非.r&d国际化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肖文,候田,林高榜.r&d国际化水平及效率研究[j ]. 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7月第39卷第4期:161-170
鲁桐. 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j ] . 世界经济,2000 ,(3) :9 - 18.
邱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评估及案例分析[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9-13.
谢光亚,高飞.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 ].未来与发展, 2008年第12期:7-11
郭亚军.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5(2):50-54.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7:126-127
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西部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173-176
schumanetal. measuring r&d performance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5,5(6).
[10]daniel sullivan.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 ,25.
[11]elch , lawrence , luostarinen r. internationalization : evolution of a concept [j ] .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988.
[12]赵彦云,张明倩.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23-30.
[13] 孙道军,王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区域r&d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实证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6期
[14]王安宇,司春林,赵武阳. 知识生产组织模式演变及其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策略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年第6期
[15]任海云,师萍. 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从直接关系到调节变量的引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2期
[16]吴林海,杜文献. 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1991~2005年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的协整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
[17]董正英,司春林. r&d项目的动态管理[ j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2(6):19 - 24.
[18]施建军.关于高新技术统计认识的几点思考[j ]. 统计研究,1999(10).
[19]杨列勋.r&d项目评估研究综述. 管理工程学报[j ],2002(3):325 - 342.
[20]沈娜,赵国杰. 企业国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 ] . 中国软科学,2001 , (10) :108 - 111.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on panel data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China
ZHANG Hong ,WANG Daoping1 ,ZHOU Chao1,ZHANG Zelin2
(1.College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2. College of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 Since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I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 and region .how to conduct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Firstly,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capital, organization, activity and output. Then, An improved Scatter-Degree approach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China.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were putforward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 results both horizontally and longitudinally..
Keywords: R&D internationalization,;Improved Scatter-Degree approach; Evaluation
1 引言
R&D国际化是指R&D资源和活动的跨国界行为。R&D国际化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国家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对R&D国际化把握得好,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把握不好,也可能对一国的科技、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1]。随着我国企业R&D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已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比较普遍的是从整体上对所有企业R&D国际化活动进行评估[2]-[5],少有专门针对具体产业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专利技术、技术诀窍、许可证跨国交换活动,外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亦在国内设立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建立国际技术联盟,签署R&D合作,实施研发项目合作等R&D国际化行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实施R&D国际化战略,有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是其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鉴于此,本文拟运用一种完全基于数据挖掘的综合评价方法――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客观、透明、不含主观色彩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R&D国际化水平进行考察,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评估其国际化水平,以期为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强度,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和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改造升级、迅速融入全球技术创新网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改进的“拉开档次” 综合评价法
“拉开档次”法[6][7]是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体现被评价对象之间差异的方法来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对各年的指标值进行客观、透明且不含主观色彩的综合评价或排序。
设评价指标 的线性函数 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式中 是 维待定的权重系数向量, 为被评价的状态向量,其构成的矩阵为 。对于给定的原始数据 ,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得出矩阵 。
令 其中 因此得综合评价函数为,“拉开档次”法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即是求权重系数向量 ,使得 对 个系统取值的方差尽可能的大。
而变量 按 个系统取值的构成的样本方差为
注意到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可知 ,把 代入得 ,其中 。
限定 ,求上式的最大值,也就是求 ,使得
对于上述数学规划问题,当 为 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时, 取极大值。这样我们根据矩阵 求出 ,得出 的特征值和标准特征向量,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评价函数 ,比较这 个 值, 值越大表示其综合价值越好。
通常为便于比较,传统的“拉开档次”法会把上述 值进行平移放大处理,但当有多组 值时,这样处理得到的值只能进行“纵向”比较,各组值之间并不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而本文的R&D国际化评估是从资金、机构、活动、产出综合来衡量的,为便于通过评分值直接比较这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改进的“拉开档次法”按以下公式[8]将原始得分值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其中 表示第 年评估对象的百分制得分值, 为第 年评估对象的原始得分值,
为对应几个原始得分值中最大的得分值,为对应几个研究对象原始得分值中最小的得分值,经过这样处理之后每个指标的取值区间为[0,100], 然后对转换后的得分值进行排序, 即可对各评估对象进行横向综合评估比较。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R&D国际化是指某一国外主体在该国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与从该国“走出去”的主体在国外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之和[2]。鉴于目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海外R&D总体水平较低且缺乏相关数据统计资料,本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进行评估时主要针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的R&D行为,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国际化、R&D机构国际化、R&D活动国际化、R&D产出国际化四个层面来分析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内涵: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国际化:
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科技机构经费是评估其R&D资金国际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资金的筹集与支出影响着企业的科技与研发人员数量、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本文还选取了技术改造、引进、消化吸收支出额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作为评估指标,严格来讲这几个指标不属于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它间接表明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强弱以及利用国际研发成果的能力,对进一步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机构国际化:
企业中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机构人员数量相当程度地决定了R&D机构国际化活动的质量;另外外资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科技机构数也是R&D机构国际化评估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机构人员数量、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企业科技机构数这四个指标来评估R&D机构国际化水平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活动国际化:
企业R&D活动国际化主要指其涉外研发活动。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申请数能较好地反应R&D活动的水平,但是,专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中间产品,它反映了新技术知识,却没有反映新知识是否有经济价值。许多学者指出了专利在衡量R&D活动时的诸多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申请专利,不同专利的经济价值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还引入了更为直接的衡量R&D活动水平的指标――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和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补充。
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产出国际化:
本文选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R&D活动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无法鉴别R&D活动的产出。因此本文选取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工业总产值这三项指标评估R&D产出国际化水平。同样的为了避免指标的重复计算,没有把企业R&D产出的相关指标占全国相关指标的比重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
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2004~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类大中型三资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作为R&D国际化的评估这里需要指出,中国目前的相关统计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外资企业,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资)的口径来衡量,在统计分析上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为了使不同的指标能进行比较,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即取
其中 为 的均值, 为标准差。结果如表1-表4所示:
4.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评估: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R&D机构、R&D活动和R&D产出国际化评估
由表1得R&D资金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为: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由表1-表4数据可得R&D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 ,令 ,由matlab7.3编程得到对称矩阵 的特征值 及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 分别为:
4.3 结论:
通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评估结果汇总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得结论如下:
1)从“纵向”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机构、活动及产出国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趋势是增加的,反映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吸引的外商R&D投入稳步增长,外商R&D机构的实力从“数”和“量”上都得到了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发明创造活动日益活跃,产出也不断增加。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也是逐年提升的,2008年以82.9228分名列第一,这既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合作趋势不断加强有关,更与我国近年来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吸引外商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投入占到整个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投入的比重还是不太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3)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2003年R&D机构国际化和产出国际化得分高于R&D国际化综合得分,说明该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同理可知,2005年R&D资金和机构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6年只有R&D活动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7年R&D资金、活动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8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
4)各年的R&D资金、人员投入对应的活动及产出效率是不一样的,相对2006年的效率最高,R&D活动得分比资金和机构得分分别增加了9.1466、11.5618分,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开发项目大幅的增加,但R&D产出提高的幅度不大,这提醒管理层应注意调整R&D投入的方向,加强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管理;2004年和2005年R&D活动得分相比资金、机构的得分均下降了,另外比较这两年的数据相比可以发现,2004年的R&D资金及机构国际化得分比2005年的高,但是R&D活动、产出得分却更低。由此可以说明,这两年特别是2004年R&D投入未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这也提醒企业应加强R&D的预算及资金分配的控制,从而提高R&D投入的效率。
5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R&D投资,以提高其R&D国际化水平,建议如下:
1)成立专门负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在华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行为进行协调、管理,集中解决相关问题,在战略和规划上做出安排并进行政策研究;
2)完善相关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人才成为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重要因素。当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投资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而相关研发人才的不足以及招聘上的限制是其国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最主要的障碍。为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鼓励技术参与收益分配,实行技术发明人持股制度,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重视并加大对国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人才的吸引力度,对优秀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R&D人员,在户口、出入境、子女上学、收入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政府采取相应的产业倾斜政策,引导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提高在我国R&D国际化水平。具体的措施包括:提供贷款担保、对外国研发机构所需购买或租用的土地给予进一步的、对外资机构所需的进口设备和配件给予免税,并简化审批手续,学习新加坡、印度等国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经验,如对研发机构向国内其他企业转让技术免征营业税,对研发机构所得税给予比生产性企业更长的免税期;取消不必要及不合理的限制,给予外资研发机构以国民待遇;加强内外的宣传力度,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减少企业R&D国际化的交易成本;突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明确产权归属,规范技术转让、转移程序等。
参考文献:
[1]黄鲁成,罗亚非.R&D国际化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肖文,候田,林高榜.R&D国际化水平及效率研究[J ]. 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7月第39卷第4期:161-170
[3]鲁桐. 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J ] . 世界经济,2000 ,(3) :9 - 18.
[4]邱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评估及案例分析[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9-13.
[5]谢光亚,高飞.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 ].未来与发展, 2008年第12期:7-11
[6]郭亚军.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5(2):50-54.
[7]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7:126-127
[8]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西部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173-176
[9]Schumanetal. Measuring R&D Performance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5,5(6).
[10]Daniel Sullivan.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 ,25.
[11]elch , Lawrence , Luostarinen R. Internationalization : Evolution of a Concept [J ] .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988.
[12]赵彦云,张明倩.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23-30.
[13] 孙道军,王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区域R&D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实证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6期
[14]王安宇,司春林,赵武阳. 知识生产组织模式演变及其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策略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年第6期
[15]任海云,师萍. 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从直接关系到调节变量的引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2期
[16]吴林海,杜文献. 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1991~2005年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的协整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
[17]董正英,司春林. R&D项目的动态管理[ J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2(6):19 - 24.
[18]施建军.关于高新技术统计认识的几点思考[J ]. 统计研究,1999(10).
[19]杨列勋.R&D项目评估研究综述. 管理工程学报[J ],2002(3):325 - 342.
[20]沈娜,赵国杰. 企业国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 ] . 中国软科学,2001 , (10) :108 - 111.
[21]许庆端.研究与开发绩效评价在中国:实践与趋势.科研管理,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