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社区治理重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所谓终端大致有两类,一是传播终端,如传统广电媒介、社区媒体等贴近百姓生活的传播方式,其主要作用在于传播信息;一是销售终端,如超市商场的货架堆头、卖场的各种活动促销等,其意义在于销售产品。传统上人们认为传播终端使消费者对产品形成初步认知,销售终端能唤起消费者的记忆,从而产生事实消费行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受众的生活行为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基于生活圈概念的城市社区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品牌营销阵地,无论是对于文化精神产品还是物质产品来说,围绕社区终端的营销推广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广电品牌在发挥自媒体的功能属性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在众多竞争台网和栏目的围追堵截中寻求自身品牌突破的问题,这种双重角色定位决定了广电媒介必须在市场推广和营销环节不断创新,寻找和发现新的有效的精准营销传播渠道。当受众普遍为当今过于庞杂的信息堆积和爆炸所困惑的时候,在一个相对洁净、休闲和放松的小区户外环境中出现的新型媒介介质渠道则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和吸收,这也正是当前“贴近受众做传播,营销做到家门口”渐成趋势的原因之所在,这种基于受众心理和习惯的改变所产生的新型传播渠道也就是这几年在国内各城市中高档小区兴起的网络化社区新媒体,其代表则是被誉为中国社区媒体第一品牌的“安康快告”。
广电品牌营销做到居民家门口
近年来,各地广电品牌营销已开始关注居民生活社区领域,但在相关工作力度、手段、规模范围和投入方面仍差强人意,局限于传统的海报张贴、有限的广场活动等手段,在传播载体与居民生活的结合方面还较为落后,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广电品牌营销的目标需求。在这方面,国内卫视频道新势力安徽卫视则通过与安康快告社区新媒体的全国性合作,开创了广电品牌制胜社区终端拦截的新渠道,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安康快告是近年来国内新起的是一种集多种媒体形式于一身的,包括灯箱(橱窗)、电子导购屏(LED网络GPRS)、LCD显示屏及配合社区深度营销活动支持的综合系统传播平台,主要设立于全国各大中城市的中高档小区的出入口位置,总媒体数量12.8万个,有效覆盖全国近两亿目标人群,是目前国内最新且唯一的创新型户外媒体形式,具有快捷更新、精准覆盖、互动参与、灵活投放等特点。
安徽卫视这几年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选择媒体投放对提高收视率有直接受益。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广告主对广告费用更加精打细算的特点,围绕提高收视率,争夺受众是安徽卫视的重中之重。而社区既是家所集中、受众足迹最后回归的地方,直接面对安徽卫视的领域,同时也是电视剧场1v1的所在,信息轰炸的最前沿阵地。通过安康快告网络化社区传播系统平台,稳固安徽卫视的“独播剧”主题,加强自身宣传,精准覆盖监测点,迅速提高监测点的收视率,强塑品牌影响力,建立强势的广告平台。安康快告为安徽卫视度身打造了“安徽卫视社区体验站”,通过精准、多元、互动、体验式的方法,集多种媒体之所长,展安徽卫视之雄风。
以安康快告为载体的“安徽卫视社区体验站”通过多元化传播,以创意吸引主力收视群体,受众主动参与,摆脱了广告强制灌输带来的负面影响;触觉、视觉、听觉多维体验感受,安徽卫视魅力得以完美体现;在受众家门口,只需轻按按钮,即可观看任意安徽卫视栏目的视频广告及电视剧预告。作为安徽活体电视预告,并可按自己喜好选择相应栏目按钮,新颖度、互动性强。每天即时更新当晚黄金时间的强档栏目,精彩与时效完美结合。LED无线电子杂志采用3G技术,
配合热播剧情,设置节目播出时间预告,配合开展有奖问答,互动参与,激发受众热情,每天100屏次播放,可播放民生新闻、天气预报等,更可为社区活动做市场预热。通过体验化传播,以小区活动感染主力收视群体,设立“安徽卫视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或主持人”征文大赛,电视节目角色扮演等,在市场监测点社区选择性的开展活动专场,深入受众,与之产生互动沟通,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安徽卫视、选择安徽卫视。
广电品牌制胜社区终端拦截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080-02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lytes experience critical value system in the community hospital
WENG Xiao-ying
Linqi Center Hospital of Chun'an County in Hangzhou City,Chun'an 3117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ystem of electrolytes experience critical value system in the community hospital and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valu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lectrolyte imbalanc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of whom 60 cases before December 31,2011 were as non-intervention group,60 cases after January 1,2012 were as intervention group,all were used IMS-972 electrolyte analyzer blood sodium,calcium and blood chlorine,and blood potassium after intervention by the inspection department proposed critical values,strictly controled the supply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audit,consultation and hospital leaders approved by sampling time,the sample quality and the time,method of operation,and the critical value of patients report system were compared with electrolyte and meaningful critical values were compared bw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 intervention group,low potassium,low sodium,high potassium,high sodium of effective detection rat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intervention group (P < 0.05).Conclusion Electrolytes critical value system establishment can effectively save the live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Electrolytes;Critical value system;Community hospital;Establishment;Application
血清电解质危急值发生的年龄段没有限制,而且性别差异现阶段也没有具体的结果,其危急值检验的积极作用对于临床主治医师以及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检验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社区检验中发现患者电解质结果及其异常,须立即提高重视,并进行必要的筛查之后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本研究主要探讨社区电解质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电解质紊乱患者120例,将2011年12月31日前未实施干预者60例作为未干预组,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81岁,平均(38.6±5.1)岁;2012年1月1日实施电解质危急值制度后的6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8~80岁,平均(38.8±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深圳希莱恒产)进行血钾、血钠、血钙及血氯的分析,其中危急值的确认,首先由检验科提出具体初步方案,该方案需要送至临床科室进行审核并随后与其进行协商以确定最优化方法,然后,将经过协商之后的措施由医院领导批复及审核[2],在血清电解质的危急值检测中,要注意采取样本的时间、样本的质量、样本的放置时间、操作方法等[3]。
1.3 观察项目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临床表现依据临床医师送开检验申请单项目进行检查,其中未干预组实施常规检验和报告措施,干预组则实施本研究电解质危急值制度,比较两组有意义危急值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院电解质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
本院电解质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见表1。
2.2 两组有意义危急值的检出情况
干预组低钾、低钠、高钾和高钠有效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干预组(P < 0.05)(表2)。
3 讨论
“危急值”制度作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实验室检验进行和确认,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早于20世纪70年代初便将检验危急值制度进行立法确认,将其作为检验实验室获得资格的重要指标。在社区检验工作中,因客观条件以及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等受限,所获得的检验标本在检测前中后各个环节所受的影响因素不同于综合性医院[4-5],并且社区就诊的患者一般病情较轻,一旦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均建议转诊上级医院治疗,所以社区医院出现电解质“危急值”的概率较小,一旦出现应仔细甄别,以免耽误患者病情。同时一部分患者出现的危急值因为实验误差所致,与患者临床症状相差甚远,所以在社区检验中,尤其是对电解质的检查,一定要综合考虑留取标本过程的可靠性,接受标本后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所用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性,排除是否存在人为差错事件,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特别是血标本的质量,若其发生了溶血现象,会严重影响钾离子的浓度,进而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一旦出现危急值,首先建议通知医师提高警惕,并立即进行标本的复查,如果复查结果与前次结果完全吻合,则再次与医师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处理。
社区检验工作相对简单,且工作量较小,但其检验结果对社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通过建立电解质危急值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对异常电解质的判断能力,及时地进行分析与复查,提高了社区检验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与责任心,更利于提高检验师的理论水平和面对危重患者的应急能力,同时有利于临床科室与辅助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6]。在出现电解质的危急值后应立即复查,确认达到危急值的标本应该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医师进行处理,将工作的被动性变为主动沟通,而且在收到检验标本的时候要进行标本可检性的判断,避免因标本误差而导致的检验结果错误。通过定期与护理部沟通,并手把手地传授采取标本的方法,从源头上解决标本留取的质量问题。本研究通过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发现低钾、低钠、高钾和高钠有效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干预者,低钾高钾、低钠高钠等危及生命的电解质水平的把握对于社区医师而言,亦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职责,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对电解质水平的正常值、参考值进行设定,并对危急值及其医学决定水平等进行有效的区别,把握危急值的临床意义。针对异常的检验结果,首先要进行有效区别,分清主次,所以社区电解质危急值的建立意义重大,对于社区就诊患者一旦出现电解质水平异常达到危急值,首先排除该结果的检验误差,在确定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符后进行积极处理,如果患者检验值与临床症状差异较大[7],此时应该立即将标本重新进行检验[8],必要时再次留取标本重复检查,对于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者,在得到检验结果确认后,应该迅速组织医学干预。本研究认为,社区电解质检验危急值制度的确立,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建忠.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701.
[2] 王喜,郑华丽.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255-1256.
[3] 胡亚远,王建华.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114.
[4] 马宗东.65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147-148.
[5] 苏月南,关常青,梁健.检验危急值在内科急症患者的合理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1317-1318.
[6] 冯品宁,颜绵生,姚真荣.血清钾离子危急值与临床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870-1873.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区域中心供电所设置的意义
在新的政策形势下,公司依然延续原来旧的管理模式,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新形势下供电企业的服务被监管的越来越严格要求供电企业服务质量,服务速度,供电可靠性都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伴随着新能源产业潮流的滚滚而来,供电公司战略如果不能未雨绸缪早做经营战略调整,将会落后于形势的需要发展速度。同时衡量一个公司的发展潜力也取决于它的发展战略能否符合未来5到10年甚至更远的市场变化发展需要。
在国网公司上层领导英明地考虑到公司发展将来可能面临的瓶颈,及早开始公司的管理变革,在整个国网公司系统实施“三集五大”的大环境下,提升服务质量,建设坚强一流电网。在新的省公司架构和战略下。县级供电企业的上级母公司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发生相应的专变,县域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农民素质的提高。在这些客观的环境变化下,县级供电企业农电服务质量提高,农电低压配网管理都面临新的挑战。在原有供电所组织架构下管理的层级多,管理赘余的步骤多,造成资源的浪费,工作指令传递缓慢。
二、区域中心供电所设置的县级公司层面战略分析
1、区域中心供电所机构设置的优势分析
简化单位部门由原来的17个供电所简化为5个区域中心供电所,减少管理层级有原来的三层级管理降低为两层级管理。
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工作指令传递路径,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机率。强化了区域中心供电所的管理职能,使得公司投入和以前同样的管理费用可以把5个区域中心供电所全部建设成国家一流标杆示范供电所。
2、区域中心供电所的办公地点在内黄县南北东西主要交通要道的旁边,办公面积较大,这在将来的新能源行业中公司能够抢占先机起到战略作用。将来公司深挖盈利潜力有力载体。五个区域中心供电所加上供电公司在内黄县城的突出位置优势,将来公司以具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区域位置垄断优势。为将来公司的盈利创收打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
区域中心供电所的办公场所设置兼顾新能源建设的未来发展需求,办公场所尽量整齐方正便于将来进行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桩的设置。所场地交通便利,便于实施新能源战略中的充电站建设工作。
3、区域中心供电所管理打破了原有的管理模式,使得原来供电所所长站位靠等排队等浪费人才的现象少出现,使供电所所长管理引进竞争机制,使能者上庸者下,使业务能力强的管理区域中心供电所,业务能力差的管理管理分支供电所。引入分开管理拉开差距的职位设置模式。
4、区域中心供电所的机构设置使得构建供电区域10分钟缴费圈的设想变的非常简单,区域中心供电所中的营业厅设置及值班规格要高于其他供电所,服务质量要优于其他供电所。
5、响应省公司的县级供电企业专业标准化组织扁平化的管理精神。使得总经理到基层员工主要有三级组成。为创建国家一流供电所建设打好基础,集中优势资源做专做精供电所各项业务。争创多个国家一流示范供电所。打造区域服务中心,服务区内网格化管理的新型服务模式。
三、区域中心供电所机构设置
新机构设置原则:根据专业化管理的方向,现阶段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现阶段人员素质的基本情况。设置公司的组织机构。建议在标准化示范供电所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加,区域服务协调专责:负责该区域的举报投诉及供电服务问题,设置抄核收分离,营配分开,施行岗位与业务特长结合,岗位与机构设置结合。
四、区域中心供电所业务设置
在原有业务设置的基础上减少,临时性,政工性工作。作为一级执行单位,减少分析性,提炼性业务,明确执行性工作尺度。明确人员岗位作业规范。规范主要工作流程,严格管理主要业务并进行考核。
实行专业化管理模式,抄表核算收费用户计量费用管理模式中实行三分离管理,低压和高压维护分离专业化管理,高压维护工作由公司的正式员工,经过专业化知识的培训后上岗,采用专业的管理工具,实行带电作业和设备的状态管理标准,低压维护工作由采用雇用制度的农电工来进行。农电工业务素质相对与正式员工稍稍略差些,但是他们对于低压农村用户的用电情况熟悉对于农村低压用户的需求非常了解。农电工采用临时用工管理形式,不定期对分批农电工签订劳动雇佣合同。
五、区域中心供电所考核
考核分为人基本考核,业务考核,绩效考核,突出贡献考核。
工作业绩指标(关键业绩指标KPI、工作目标指标GS、工作规范指标SOP)、工作态度指标、工作能力指标、关键事件指标,全员(全岗位)绩效评价结果将运用于绩效薪酬分配、评优评先、培训发展、岗位调整、职业发展等方面。
基本工作态度考核,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工作中是否或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极坏影响,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被批捕或劳教(如有则定性严重违纪进行降职降岗甚至开除处理)。
工作能力考核;基本业务素质,职称级别,每年岗位业务素质考试。工作中的完好无差错考核。
关键事件指标考核:根据本业务的关键指标分为差中优,日常业务经常出问题不能解决为差,能够熟练运营好本职业务为中,能够改善业务的流程精简业务或做到业务无差错为优等。
全员评价考核:针对员工的上下级及评级单位业务相关人员科室的客观项目的评价,及相关不记名的测评。考核沟通关系的好坏。
六、结束语
电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山区地质下变电站的构建,将是电力工程中值得注意的环节。基于当前中国国情的考虑,严格控制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就不得不把变电站建立在山区。山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常常会出现很多困难,尤其是山区的高填方地基沉降。
一. 高填方沉降的概况
一般情况下,高填方地基的沉降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地基的沉降,其二,填方体的沉降。其中,原地基的沉降是由于上覆填方体施工以后,填方体对其产生了变形的影响;填方体的沉降是由于自重或者超载预压条件下,导致的变形。高填方地基严格意义上来讲,隶属于人工回土的范畴,虽然在沉降预测上没有什么标准和规则,但是依据实践经验对于其沉降做出预测,在此基础上注重地基控制技术的合理利用,将会有利于今后此类问题的处理。
二.山区变电站建设中高填方沉降的主要因素分析
从实践经验中,尤其是高填方地基情况下的案例研究中,我们一直在探究影响高填方地基沉降的因素。只有对于其影响因素做好充分的了解,我们才可以有效的处理高填地基沉降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要求我们对于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1填方高度对于地基沉降的影响
填方高度作用于地基沉降,成为影响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不同工程的沉降与沉降高度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以下的结论:当填方高度越高时,地基沉降的程度表现的越明显。地基沉降与填方高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2-1.
2-1地基沉降与填方高度之间的关系
2.2填方材料对于地基沉降的影响
结合实践可以得知,使用不同粒径的填料,其干密度和压密度也会对于地基沉降产生影响。当使用石类填材和土石混合的材料,其压缩性低于土类的填料,其弹性比较大,后期的压缩性不是很强,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在工后出现的沉降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在工后出现沉降的可能性远远低于透水性较低的填料。比如石头和土壤两种不同的材料。材料和沉降之间的关系如下图2-2.
2-2材料与沉降之间的关系
2.3填料的压实度对于地基沉降的影响
在高填地基的情况下,压实度也是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其也是影响地基沉降的因素之一。总结实践经验,将工后的沉降和压实度进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一般情况下,在同一个工程里,压实度越大,其对于后期沉降的影响力越小,对于高填方地来说,提高其压实度将有利于规避地基沉降的情况发生。其次,工后的沉降对于压实度有很明显的感应,一旦压实度出现轻微的震动,就会导致其出现巨大的沉降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高填方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填方高度,填料的种类和填料的特性三个方面。由此我们在山区变电站高填方地基的控制和处理技术上就要从这几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 山区地基的基本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山区往往表现为地质复杂,地基不稳,水文不明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其一,地面的起伏性很大,高低不一。一般情况下,大量的场地会导致一些基础位于挖方区域,另外的部分位于填方区域,在外观上看来他们一部分在河道或沟槽等存在软土地基之上,一部分在台地、山脊(斜坡)或高阶地等硬质地基上。一旦处理不好,地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沉降。其二,基岩面起伏较大。基岩起伏,再加上覆盖层厚度不均,导致变电站的部分基础位于基岩,部分基础位于土层,由此极有可能出现不均匀的沉降问题;其三,山区土层复杂程度高。山区土层的分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其结构和性能较复杂多变,在层厚上表现的更加不稳定;其四,软土广泛存在。山区中广泛存在的水塘、沟渠等范围往往分布层厚不均的淤泥质软土,在此地段作为地基的时候要尤其注意这些土的特性。
四.山区变电站建设中的高填方地基沉降控制要点
现阶段山区变电站建设中的高填方地基,对于沉降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4.1充分发挥桩的基础性作用
在桩基础施工上,主要使用灌注桩、预制桩等方式,使桩穿过土层(填土和原状土),将基础置于基岩之上,从而满足了设计上的沉降差值。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减少工程的任务量、节省成本,还是减少地基沉降可能性的有效方式。一直以来,这样的方式受到广泛的使用,由此技术条件下的桩,其基础牢固,安全可靠,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以保证桩基础的作用。
4.2利用上覆土层,使用浅基础
当经过强夯等方式处理后的填土,经动力触探和荷载试验检验后,上部回填土层的状态较好且具一定厚度时,而在其下部分布的填土状态较差且厚度较大时,可以利用上部状态较好的土层采用浅基础的形式,这样的做法经济合理,是广泛使用的技术方式。
4.3注重换土的流程
在填方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换土。一般是根据其地质条件,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用硬度较高的土换取较差的土,当软性地基比较少、而硬性地基比较多时采用;其二,用硬度较低的土去更换较高的土,主要用在硬地基少、软地基较多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保证高填方的地基土的结构式均匀稳定。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硬度较高的土和较低的土量相当的时候,就要使用沉降缝和局部换土相结合的方法。
五.在变电站建设中沉降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上述的技术要点可以看出,在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充分重视勘探的重要性
山区的工程项目,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一般较复杂,通过勘探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获得其地质、水文等基本情况。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合理开展各项工作,这是进行变电站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5.2充分利用填土地基
山区建设中,场平会不可避免出现或多或少的填土区域,此时注重填土区域的利用,强化填土的密实度。在这样的过程中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合理安排,进行填土的压实操作,提高填土的整体质量,以便利用填土作为荷载小、沉降要求低的附属建构筑物的持力层。
5.3确定桩的承载能力
山区变电站场地,一般的,其地基软性、硬性土分布不均匀,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沉降差。在此方面就要注意桩的承载能力的考核,桩基础作用主要取决于桩的形状、工艺、和地质情况等。由此展开相关的静载试验是很有必要的。
5.4施工过程中检查的重要性
当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保证每个环节的有效监督,一切的设计将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变电站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握进度,控制好质量,包括地质勘探、图纸设计、监理制度等环节。要求步步为营,一步一步的完善,一步一步的进行,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5.5重视特别区域的沉降观测
在软性和硬性土分布不均匀的地方要强化观测,加强研究,保证山区变电站场地建设的安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区变电站建设中高填地基沉降控制和技术处理,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其建设的过程也较复杂。适当的处理技术和控制技巧,对山区变电站的高填方地基处理将具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贺晓宁,裴向军,徐玉川.对比分析以对数法和双曲线法预测西南某机场地基沉降量.甘肃水力水电[J].2011,47(2).
1 资料和方法
1.1 首先,对高血压病例进行诊断,即是通过公共卫生体检及医院门诊或普通病房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确定为检查对象。EH诊断符合2004 年JNC 7 诊断标准,并排除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甲亢等疾病及其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影响。
高血压:血压升至140/90mmHg以上。
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心律失常。
1.2 病例来源:采用单道12导联心电图机进检测,选择2009年至2013年4月区域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并符合本文入选病例共723例,年龄49~83岁,其中:男387例、女336例;共检测到快速心律失常67例,占9.26%,其中发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3例占4.56%、心房颤动28例占3.87%、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4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为频死前心电图改变,对本文常规检测无意义。
2 检测后的干预:
2.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在160~240次/分):多见于无器质心脏病者,亦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对高血压心脏病者由于可出现颅内压及眼压升高,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最好不选用,可先用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洋地黄类、胺碘酮、美托洛尔等。药物无效可行射频消融术。
2.2 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频率在70~140次/分、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频率在70~130次/分、两者无需特别处理,仅需治疗原发病,如心率过快时最好控制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为宜。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在60~120次/分,伴窦性竞争可见室性夺获与室性融合波。该心律无需特殊治疗,仅需治原发病,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进一步加重。
2.3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60%的房颤和房扑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是其中一种病因。其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预防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并发症,降低房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药物选择:选用维持窦节律的药物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常选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氟卡尼。药物无效则行导管消融术。
2.4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亦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方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常选用的药物有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美西律、索他洛尔、硫酸镁及β受体阻滞剂和维拉帕米等。但根据CAST研究结果公布后认为,Ⅰ类抗心律失常增加了心律失常的相关死亡和总体死亡率,推荐使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为首先选[1]。
2.5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预激综合征本身无需特殊治疗,但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需作治疗。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在无同步直流电复律设备时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禁忌维拉帕米、毛花甙丙及β受体阻滞剂。当治疗不理想时行射频消融术。
3 心率控制:
在冠心病心率研究中,把患者静息心率与心率增快对比列为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了研究,心率越快,引起的心血管事件越增加[2]。而在高血压并发快速心律失常事件中,抗心律失常及心率控制是不可忽视的。快速的心率加速了血液对血管壁的损伤,并加速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常累及靶器官心、脑、肾的损害,并产生临床症状,在给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降压的同时,以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捕捉快速心律常的改变,使得检测阵发性房速、房扑、房颤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较为方便。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正常血压者1.42倍[3],如长期血压升高未得到控制,左心室负荷加重,至高压心脏病形成,左室肥厚肥厚,便成为引发房颤的重要始动因素。及时对高血压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RAA)进行早期干预,减少RAA并发症提供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血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而对高血压快速心律失常及过快的心率进行干预,及早对所发生的快速心律失常进治疗,则是对高血压控的一项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