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合集13篇

时间:2023-10-13 15:37:37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6-0083-03

0 引 言

物联网这几年可谓是炙手可热,目前多数人已经认同物联网拓展了互联网,将互联网的边境延伸到了物理世界这个说法[1]。物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联网是科学发展的产物,那它反过来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它会把我们的世界带向何方?

1 物联网描述

物联网覆盖范围很广,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在科技民生、智慧城市、低碳环保、交通运输、物理配送、安防监控、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在“十二五”规划中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

物联网是指目前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只要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3]。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2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主要指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类,它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 天文学、 地理学、 生物学和气象学等学科。

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目标在于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并尽可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是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它研究人的行为,目的是解释许多人的行为所带来的无意的或未经设计的结果[4]。社会科学涵盖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军事学、法学、犯罪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新闻传播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也有人把心理学也包括在内。

人文科学是关于人和人的特殊性的学科群,是研究人本身或与个体精神直接相关的信仰、情感、心态、理想、道德、审美、意义、价值等的各门学科的总称[5],它把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都囊括其中。

人文科学主要包括现代与古典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宗教学、神学、考古学、艺术等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人文主义方法的学科。人文科学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描绘的是通过感知描绘实在,这些主张构成知识的历史成分;第二个层次说明被抽象分离出来的这一实在部分内容的一致行为,这些主张构科学的理论成分; 最后一个层次表达价值判断和预定规则,它们包含人文科学的实践成分。人文科学即由这些论述的三个层次构成:事实、命题、价值判断和规则。

3 物联网如何在三大学科之间穿针引线

3.1 物联网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表现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些都是基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电子与通信类学科的杰作,因此物联网是自然科学推动产生的。

3.2 物联网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表现

物联网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物联网衍生出来的运营模式,包括淘宝等电子商务,都是物联网在社会领域里最杰出的表现之一。另外,本文想着重探讨一下物联网衍生出来的新的运营模式:众包运营模式。众包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连线》杂志的记者杰夫豪在2006年6月提出的[6],杰夫豪为众包下了一个定义:众包指的是企事业单位乃至个人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社会大众群体解决或承担的做法。

实际上,企业原本需要花钱雇人去做的事,现在利用大众的创意智慧来解决公司面临的各种商业难题就是众包。众包的任务通常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众包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种商业可能,它更是一种商业的未来模式。

众包和外包不同。外包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和规模经济的产物,强调的是剥离非核心业务和将工作转包给其他组织来完成,信赖的是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而众包,则受益于社会差异化、多样化带来的创新潜力,将工作转包给大众,是更加个体的行为。然而,两者之间仍有着显而易见的相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扩大了一个组织的边界,一个将任务外包的IT公司的组织外延可以包括它旗下的所有接包商,而一个将研发任务众包的企业的专家队伍则包括所有的众包合作伙伴[7]。其次,它们都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正是网络,使得地理和时间的藩篱可以被忽略,而人力资源价格的不均等是这些商业模式产生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因此,由物联网推动的众包运营模式又将掀起经济领域的一阵惊涛骇浪。

3.3 物联网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表现

物联网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精神安慰方面,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物联网衍生出来的又一个新生儿:3D打印技术。3D打印机属于物联网的一个终端,3D打印的发展正如火如荼,3D打印采用的是快速成型领域的增材制造方式[8],是节能减排方面的佼佼者。据美国能源部预计,增材制造方式将比现行使用机械工具的裁减制造方式节省超过50%的能源,因此3D打印技术将大幅度取代裁减制造方式而深刻影响制造业的未来。根据美国增材制造技术路线图[9],未来10~12年,增材制造技术将对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消费电子产品等核心产业的革新产生巨大推动,而其他行业,包括军事、牙科、珠宝、游戏化身、收藏品、建筑、家具、家居饰品和玩具等,也将受益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10]。

3D打印目前的水平打印出来的都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东西,但以后的趋势却是能打印动态的,甚至是有生命的东西。在3D打印潜力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延伸:利用物联网云平台作为3D打印的资源库,利用网络信息和实体物流作为资源的传输方式,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用3D打印机对人们需要的生活场景进行打印。比如说一个人想恋人时,可以打印初恋时的场景;空巢老人孤单时,可以打印儿女在家时的场景等。

3D场景打印有几个关键点:第一,利用物联网云平台作为3D打印的资源库,实行按需提供资源,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第二,利用全球融合状态的网络信息物流和实体物流作为资源的传输方式,可提高资源传输效率。第三,打印产品为场景。比如说,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回到家很累,很想去享受一种场景:去海边散散步,吹吹海风,听听海浪的哗哗声,呼吸呼吸海边湿润的带有大自然海藻味道的空气。这种在海边散步的场景,若家不在海边住,得花费很多的财力物力和时间去实现。现在用3D打印机把这种场景打印出来:提供一间特殊的空间,里面可以容纳海水、浪花、海涛声、海藻的气味、海边的沙子这些因素,3D打印机把这些因素有机地融合起来,打印出在海边的这些场景,让人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就能享受在海边散步的感觉。

物联网的3D场景打印技术能充分地考虑到对人的精神慰藉作用,将对人文科学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这是3D打印的发展趋势。

4 结 语

自然科学创造了物联网,社会科学运用了物联网,人文科学升华了物联网,这三大科学把物联网推向了更快的发展历程。物联网的出现,也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串在了一起,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我们的世界包含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计算机网络的虚拟世界。目前的现实世界要宽于和大于虚拟世界,物联网已经在这两个世界之间焊上了很多焊点,物联网发展的下一步是要在这两个世界之间焊上更多的焊点,直到最后让两者融合在一起。也许,多少年后,你在物联网上不经意地“羽扇纶巾谈笑间”,就能引起地球另一面的“樯榆灰飞烟灭”。

参 考 文 献

[1] 魏葆春.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分析与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1,1(9):75-78.

[2] 王志良.物联网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钱恒.物联网发展之我见[J].产业观察,2010(1):42-43.

[4] 常春兰.实践解释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哲学基础[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2(2):63-67.

[5] 李醒民.知识的三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J].学术界,2012(8):25-28.

[6] 魏拴成.众包的理念以及我国企业众包商业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36-39.

[7] 肖岚.众包改变企业创新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0(3):35-41.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2

应当承认,要科学且准确地把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是很难的。但是总结他们的异质性与关联性对于解决关于这两个学科关系的迷思很有意义。而新闻学与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的异同。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媒介范围的异同,一方面是媒介内容的异同。在媒介范围方面,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媒介,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也涉及新闻期刊,现今还有互联网;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即新闻媒介加上电影、书籍,新闻期刊也扩展为所有不同种类的期刊。在媒介内容方面,如果把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概括为新闻、言论、知识、文艺/文娱和广告等五种主要的信息类型,那么,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与言论两块内容,而且主要是围绕着新闻与言论之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制、出版等“新闻工作”来进行研究。

(2)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的异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层面是基于新闻、广电、公关、广告之上的一般性传播规律的整体性层面,因而其学理层面也就比新闻学的学理层面更加抽象,更加一般,也更富有理论的概括性和指导性。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传播学的应用学科,比如公关、广告的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又处于大众传播学之下与新闻、广电相类似的层面上。

(3)学术立场或学术取向的异同。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一方面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注重专业理念或专业伦理的培养,也就是注重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灌输与养成。归根结底,新闻学具有鲜明人文取向,是人文学科。美国主流传播学则是为了满足政治、军事、企业等不同利益集团的需要而产生的,从一开始就放弃价值理性,承认现行的传播制度是合理的,只求工具理性,致力于寻找达成更佳传播效果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成为直接服务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经营管理工具。因此, 美国主流传播学具有鲜明的行为科学取向,是社会科学。

(4)研究方法的异同。传统新闻学从来没有单独将研究方法作为问题提出来,这表明新闻学缺乏研究方法的自觉。这自然是一种基于科学主义立场所作的判断。事实上,新闻学主要是运用归纳与演绎这些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来开展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业务操作,即新闻的采、写、编、评,以及新闻节目的摄影摄像与制作。美国主流传播学一直强调运用社会调查、心理实验、内容分析等“科学性”方法来研究传播效果,通过量化与统计的过程来求得实证性的结论,对传播实践作出准确的事实判断,作为改进传播活动的依据。

如前面所言,关于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曾一度众说纷纭,现在比较被接受的观点是:新闻和传播这两个学科定位大不相同,但它们之间亟须互补。就我国的情形而言,新闻学与传播学当下总体看来, 还是合的态势大于分的趋向。

如果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大趋势是合,那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能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三大学科之中的两个,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第一,学科研究目标不同。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目的都是要揭示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获取关于对象的尽可能普遍的知识,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等问题。与此不同,人文学科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获取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要探寻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应如何”的问题。当然,人文学科也要研究物、研究各种事实性存在的性质和规律;但它决不满足于、决不止于发现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而总是要进一步追问如此这般的对象、对象如此这般的性质和规律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有何意义。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3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科学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基础。科学精神源于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创新的科学活动,其第一要义就是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把社会物质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能使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当社会建设的主体遵循这些规律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状态;当社会建设的主体违背这些规律时,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甚至引发震荡和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文化,人、自然、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的现实状况和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使对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作用的各种规律都得到妥善运用,使和谐社会建设走上高效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科学真理具有相对性:事物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的,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新领域、揭示新规律、取得新成果。从特定的历史阶段来看,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内在统一、和谐有序、生机勃勃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对社会和谐有利的因素也可能演变为不利的因素,以前激发社会活力的力量也可能转变为遏制社会生机的障碍。如果社会建设的主体不具备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不能与时俱进地体察这些变化,而是抱着过时的经验和教条不放,那么,社会和谐就难以有效推进,社会活力也难以长久保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和谐社会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支撑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服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还要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引导和谐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目标健康发展。始终把人置于核心的位置,维护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助于人类社会逐步向着更加符合人类本性的状态演进,最终达到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引导社会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初级阶段的和谐走向高级阶段的和谐的重要力量。在新世纪新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作为社会建设主体的创造性、价值和尊严,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引导和谐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人文目标健康发展。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调动人们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使人们充分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既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建设和谐社会根本力量的作用,又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和其他阶层人员积极贡献力量,使一切能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人都具有主人翁的光荣感、自豪感,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是人文精神的产物,也是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忽视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就有可能使社会群体之间产生隔阂和鸿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承担起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的重任,努力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4

现在的问题是,国际秩序的建构与形成是否会自然导致世界和平?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并非不言自明,而是非常之复杂。因为国际秩序的建立往是伴随国际政治暴力而来的。在某时某地,国际政治暴力正是维持国际秩序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形成国际秩序的驱力。而在其他地方或其他时刻,国际政治暴力又在打破某种既有的格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际政治暴力通常会带来某种毁灭性的后果,虽然某些国家可能对国际政治暴力所导致的后果产生恐惧而臣服于某一秩序。国际秩序是否可以阻止政治暴力的发生呢?诚如肯尼思·华尔兹所认为的:没有任何人类秩序可以阻止暴力的发生,[4]但是有秩序的社会可以减少暴力的存在可能。

我们知道,国际秩序是国家间的秩序,而国家则是人的集合体。那么,在国际秩序之上,是否还存在一个属于全人类的世界秩序或者人类秩序呢?[5]事实上,在国际秩序之上还存在着一个更深层次和意义深远的人类秩序问题。因为整个人类的秩序比国际秩序范围更广、更重要、更根本,而且在道义上,人类秩序要优先于国际秩序。因为人类社会的终极单元既不是国家,亦非民族、部族、帝国、阶级或政党,而是个人。因此,国际秩序的价值在于其有助于人类秩序或世界秩序的实现,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而言之,在国际秩序之上应该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价值——全球正义。

二、 国际和平与全球正义 正义作为一种价值,古已有之。苏格拉底的问题“什么是正义”导致了人们分别从个体和社会层面对正义之本性的反思。[6]“古格斯”问题则主要从理性和秩序等层面来理解正义。[7]罗尔斯延续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分配的正义的传统。[8]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一样。”[9]就其原初的含义而言,正义首先涉及个体之间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中,正义大致与公正(fairness)和平等(equity)相关。[10]在我看来,这种公正与平等实际上可分别从“因果报应的意义”与“分配的意义”上来谈论正义问题。就因果报应的意义而言,正义是对某种(针对某些个体或国家)伤害的纠正。从分配的意义上而言,正义则是把各种资源和机遇分配给那些个体、共同体或者国家。[11]在当代国际政治暴力中所谈及的正义问题均涉及以上两个层面之含义。随着政治暴力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全球正义(global justice)也逐渐超越区域性而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全球正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术语是在不同的名称下被讨论的,如“国际正义”、“国际伦理”以及“万民法”等等,它比一般正义观念的形成要晚得多,可以说是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产物。[12]

“全球正义”同样有两个基本的维度:(1)以国家为中心的维度。它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此种意义上,全球正义往往与国际正义(international justice)相通。在布尔看来,国际正义,指的是那些赋予国家和民族以权利和义务的道义规则。[13]这些道义规则包括所有国家不分大小、种族结构以及意识形态倾向,都同等地享有的权利,或所有的民族都同等地享有民族自决的权利。[14]这就暗含着国家正义或国内正义与国际正义的对立。国际正义问题总是以国家的利益为转移,因为一个国家所信奉的普世性意识形态总是从属于该国的特殊利益。因此,在此意义上,国际正义实际上往往是强国主导的正义。(2)以人为中心的维度。它指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此种意义上,全球正义即意味着公正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也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样,全球正义又与人类正义相通。在逻辑上,这种意义上的全球正义就是罗尔斯讨论的“万民法”所强调的人民对于国家的优先性,即所有的人,无论身处何国,其促进经济福祉、改善政治状况、提升教育水平等愿望和要求,都应该得到尊重。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愿望、理念或神话。因为在国际政治中,国家利益总是置于优先地位。但是,从纯粹道义的角度看,如果确实存在一种全人类的利益,那么就应该会存在全人类的普遍正义或全球正义。全球正义试图表明什么是对整个世界社会或想象中的世界社会来说是正确的或者有益的价值。因为所有的个人都属于世界社会的一部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世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有关世界共同利益的观点,所关注的并不是国家社会的共同目标或者共同价值,而是由个人组成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或者价值。例如,核大战如果作为一种政治暴力出现的话,不仅会给国际社会带来灾难和对个人权利造成侵害,而且也会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与人类文明的存在。

从全球正义的立场来看,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国际政治暴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民族国家的人们来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某些民族国家的义务。国际政治暴力中的全球正义把存在于民族国家自治和保卫人权之间的优先权问题凸显出来了。[15]如果全球正义仅仅是形式性的而不具有实质性的内容或标准的话,那么全球正义将永远是一种乌托邦理想。因此,提出一种必要的标准就有实在的意义。哈士曼总结出标准,它们分别是生产率、经济效用、契约性资格、努力、功绩、需要、平等以及普遍福祉。[16]结合以上标准,我认为全球正义可以从因果报应意义、分配的意义和普遍的福祉意义三个维度来界定其标准,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于惩罚、平等和幸福。

首先,我们从因果报应的意义上来看全球正义问题。在此意义上,全球正义就是针对某些国家的伤害的纠正。这样,正义往往和某些国家的政策相关。众所周知,在国际正义中通行的是典型的敌友逻辑,正义往往表现为对敌人的惩罚或对其他国家不义行为的惩罚和纠正。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等国领导人和军人因战争罪而受到审判与惩罚。但是,我们并未见到美、英和苏等国的领导人和军人受到惩罚和审判。就表面看来,他们所犯蔑视人权的罪行似乎与戈林、山本之流所犯罪行不相上下。因此,那些被胜利者送上审判台的人士,实际上是权力政治的产物。[17]再比方说,在某些人眼中,用暴力手段对伊拉克这一国家的惩罚就体现了全球正义中的国际正义,对伊拉克这个国家行为体的惩罚,实际上承受苦难的却是伊拉克人民。这样惩罚就变成了一种坏的或恶的东西,这又有何正义呢?同样,对所谓“无赖国家”或“流氓国家”的惩罚,也是在全球正义的旗号下进行的,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对色拉叙马霍斯式的“强权即真理”逻辑的回归。[18]这样,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19]柏拉图在《申辩篇》中提出了反对因果报应性正义概念的论证。[20]在文明社会中,暴力之所以受到否定,主要原因在于“人身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层次,它意谓着最起码的人权。暴力带来的伤害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物理性的,即身体的伤残、甚至死亡;另一方面则是心理性的,即心理上的受暴经验。受暴者的内在经验,用现象学派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可能会导致一些诸如焦虑、罪疚、疏离、冷漠、空虚、或是意义危机等等“形而上疾病”(metaphysical diseases)。在现实中,人们排斥暴力,并不是出于胆怯与懦弱,而是基于这种残酷的双重代价。因此,暴力必须是在极端不得已情况下的“最后策略”,而不能动辄以正义的名义来进行军事打击或惩罚。然而,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令人忧心的是,暴力不只是“轻率地”使用,而且,被视为最有效、予以“优先考虑”且“习惯性”地使用的手段。

其次,从分配的意义,即平等的标准来看,把根据平等主义的观点,正义就存在于一视同仁地对待人们的过程之中。R.德沃金则认为,正义的社会就是存在于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妥协。他坚持认为,平等是一个正义的社会所必须优先加以实现的基本目标。[21]罗尔斯也强调要在与生俱存的权利“公平”得到实现的条件下倡导正义。全球正义在国际正义的意义上则意味着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在政治上,每一个国家都应拥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对话、讨论以及在国际社会中表达自己声音的平等权利;在经济上,每一个国家都应平等地享有资源、市场,等等。而从人类正义的视阈,在康德的意义上,人本身就是目的,就所有的人就作为理性的道德性存在而言,在人的生命、尊严与价值方面都应是平等的。当然,针对平等观一直存在分歧。例如,休谟认为,人们并非是平等的,只有那些暴虐的政府才能保证平等的存在。

第三,普遍福祉作为全球正义的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从个体的意义上看,每一个行为体都在追求其最高的目的——幸福,而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乃至统治者,无不标榜以民众公共福祉或整个社会的福祉为依归。在此基础上,应该有一种全人类的普遍福祉,全球正义就应该体现这种普遍福祉的终极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国际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政治暴力,而且在长时间内这种暴力形态并不会消失,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宣扬一种无限制的暴力,而业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政治暴力也总是会寻找某种理由或宣扬某种“崇高”的目的。全球正义问题作为一种普遍的规范性概念,在政治暴力的抑制以及社会秩序的建立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不过,无论国际正义或全球正义的观念如何演变,它在正义体系中都属于次级目标,都应当围绕服从于一般正义,而一般正义的标准永远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价值。

三、 国际秩序与全球正义何者优先 对于安全、秩序和正义这些基本的价值,不同国家对此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毫无疑问,所有的国家都会优先保证国家的安全,因为安全维系国家的生存。在此种意义上而言,人的绝对优先性是勿庸置疑的。通常而言,如果国家安全优先的话,很可能导致国家间对抗乃至暴力冲突。因为它只能保证部分人的优先性问题。而秩序和正义都是服务于人或国家的生存或安全这一初始目标的。那么,秩序和正义又具有何种关系呢?是相互对立的价值还是相互支持的目标呢?如果秩序和正义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标,那么何者优先呢?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国际和平问题。

无论是在传统社会抑或近代社会,合法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都与正义的观念紧密相连。而在当今的国际政治中,秩序通常是大国主要关注的目标,它们常常以维护秩序为自己的政策寻找合法性依据,因为生存对于大国而言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了。但是,如果国际秩序优先的话,很可能导致强权政治。因为国际秩序必然是由强国所主导和建构的。弱国或小国则可能会在秩序和正义中选择如何在世界共同体中实现正义的目标,甚至愿意为此不惜付出无秩序的代价。[22] 但是,如果以全球正义作为优先考虑的话,又可能会导致乌托邦。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在世界上什么样的国内和国际政治暴力冲突的结果最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而伸张国际正义,建立世界新秩序是一种国际“公共财”(public goods),需要投入极大的财务成本,一般的国家财力有限,无力支付巨额费用。在所有国家不愿意放弃对暴力支配权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全球正义往往最终是由强国所左右的。因此,安全、秩序和正义,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序问题。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5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与分类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说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两者甚至在内涵上有时很难加以区分,所以内涵上有所重叠,交叉。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狭义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辞海》对人文学科的解释为“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尽管在西方翻译中没有区别,但在汉语言中,在汉语言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的词源意义是有区别的,前者直接就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宗教、诗歌、神话、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后者则是关于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宗教学、文学、神话学、语言学等。实际上,前者(人文学科)形成于先,后者(人文科学)发展在后;前者是后者展开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很难截然区分。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

1.形成时间不同

社会科学是在18-19世纪形成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结果,是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也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发展的产物。在社会革命过程中,人们需要对社会发展规律作出解释,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直接促使人们对社会的研究采取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引起社会科学的产生。而人文学科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最早的科学就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指向的是对人类自身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寻。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很难与社会科学加以严格区分。

2.研究对象不同

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现实的社会生活,并提出一整套安排社会生活的理论。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无法严格区分与人类相关的社会现象哪些属于人文科学研究的范畴,哪些不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指出的那样:“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别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这一假设正是这一区分的根源)。”这说明社会性和人性是很难截然区分的,所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也难以得到严格的区分。对于哪些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哪些属于社会科学,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社会科学条目中列举了八个学科,即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则列举了十一个学科,即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并认为前五种属于社会科学,后六种属于人文科学。

3.研究方法不同

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在社会的延伸和发展,因此,侧重于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社会时间和现象来求证事件背后的社会规律;而人文科学不同,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因此侧重于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所以,两者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

无法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截然分开。人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就是在社会场景中展开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社会现象又源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产物构成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统一性。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会生活,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这种水融的紧密联系,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亲缘性与统一性,成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这种关系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所积累下来的人文知识,同时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精神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科学是以人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为基础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研究为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从而使部分人文科学初步从解释和说明发展成为以实证为主要手段的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6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7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8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9

1 科学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方式,以及由这些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包括形成的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总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的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文化是最近对人类文化进行研究过程中所思考的一个新概念。通俗的说就是指社会大众对科学的需求和消费现象,是科学的思想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等等的大众化。一般我们把科学文化指做知识智力意义上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超越民族、地域的文化,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不断更新进步的泛世界文化。其次它是以自然界为指向、 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 规范的科学方法、理性的科学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体系。科学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其对人类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科学的广泛普及、技术创新机制的运转,以及科学理性精神在社会整体文化中的高扬。从科学文化的内涵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它还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全面的科学文化应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三个方面。器物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为科学的物化成果;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科学的社会建制;观念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文化学或从文化论的高度来研究科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超越狭隘的科学观,树立一种新的科学观,从而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根源 、动力、 目的、 意义和价值。

2 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体系的物质利用、能量平衡和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工业社会初期,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高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来达到社会的发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日益面临着不平衡发展和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为了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好的发展,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其发展方式和路径上更倾向于“文化”:即人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改善、生态的优化、资源的节约利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科学发展之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图。胡锦涛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及思想体系,这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她要求把治国理论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发展的各个方面。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社会的经济要高度的发达,而高科技是经济的高度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科技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因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展高科技,促进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对当今跨世纪的历史时刻,在国际国内形势处于重大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持续发展繁荣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作为认识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的一种实践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通过大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科学的思想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大众化来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可以起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双重历史使命。通过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紧密的结合建造一个社会知识基础和平台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好转、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3 我国加强建设科学文化的紧迫性

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的力量已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用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科学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大计,同时也是迅速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当务之急。

但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要实现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达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建设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实现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发达,都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人们的旧思想,旧习惯也长期落后于社会存在;特别是难以抗拒的大自然的严重天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扰也是不能摆脱的;同时,由于我们现处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以及我们的社会主义暂时还属于初级阶段,这就从总体上而言,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还不会太高。另外,在科学文化普及的方面,由于我们的许多工作,宣传的方法还主要依靠报纸书刊等,用影视作品来反映科学文化方面的素材少之又少。其思想基点也仅停留在宣传,普及一般科学知识的层面上,科学文化宣传的力度远远低于社会发展的程度。当今封建文化和迷信行为还有发展的趋势也是国民科学素养水平低的一个表现,这也说明了我国社会还缺乏科学的文化氛围。以上的种种原因都说明了目前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社会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促进科学文化的加速发展。

4 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1)提高13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人们谈到科学文化素质就认为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公民的文化素质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这种想法对吗?据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变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是不对称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文化素质是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自动提高的。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当今一些富裕起来的人竟热衷于迷信愚昧活动,反科学,伪科学活动也时有发生,这也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有关,同样的有人认为科学文化素质会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而自动提高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人们所具有的一定或较高的文化程度乃至专业技术水平与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是不能自动划等号的。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成为邪教邪说的痴迷者,就是很好的例证。从上面的事实说明了我们应把提高我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到日程方案里,加大培养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力度。

(2)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知识,提高公民的素质。要高度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文化和人才支撑。

(3)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需要的文化氛围。

广泛的利用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网上宣传,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创建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让科学文化大众化,更接近人民群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科学文化带来的新变化和利益,能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创建科学文化的活动中来。

(4) 让科学文化走出象牙塔顺应中国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潮流。

为发展科学文化,科学文化战线也将密切关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2002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这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第一本代表国家水准的文化发展蓝皮书对文化产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告诉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要不断的从社会文化中吸取营养的,它们两者是相互借鉴和渗透的。将科学文化融入顺应到中国文化是未来文化发展是主要趋势。

(5) 进一步加大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

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中,它不仅表现在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而且更为深刻地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由于目前科学文化的传播还不是很完善,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也是急需科学文化来支持的,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实施力度。即通过宏杨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推广与应用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理论,传授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宣传科技精英人物、推动科研活动机制对整个社会机制的促进,评价当前科学技术,尤其是前沿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等方面来加大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通过加大普及力度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海林,徐建培.科学技术史概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

[2]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37-03

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业已证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和融通,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即使是在理工科大学,大力加强人文社科教育亦是时代赋予的要求和任务。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我国某些理工类院校对人文社科教育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某些偏颇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限制了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认知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从认识上把握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从实践上尽快走出现有的几大误区,才不失为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完善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明智之举。对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改革传统教育体制弊端的客观要求

建国初期,我国军事上出于战备需要,经济上为了实现“超英赶美”目标,曾一度模仿乃至照搬前苏联“老大哥”的做法,优化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各种经济发展政策随之向工业倾斜。在大学教育上,理工科院校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产生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并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多年流行。即使到了今天,这种说法和想法虽然略有消退,但在某些理工科大学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突出表现是,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学生的人文社科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虽然不错,但人文精神大大缺失,一旦踏入社会,就会暴露出许多的不适应性。比如,知识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一些学生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社会的认识肤浅,乃至于语言文字功底薄弱,缺乏基本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心里素质不佳,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信心和自豪感,乃至于出现悲观、失望、冷漠、心理失衡等情绪波动,或产生深深的自卑感;社会适应性不佳,会导致一些学生存在诸如无法正确处理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无法及时适应进入社会以后角色转变等诸多问题,乃至于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缺乏奉献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理工科大学只有重视和加强人文社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弊端,实现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进而带动教育体制的革新。

(二)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手段

人文社科教育是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促进和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重要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很大程度上讲,人文社科教育涉及到教育的根本问题,这就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精神品格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比如,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可以促进大学生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纪律等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对科学职能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学习经济学、思想史、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并有毅力和勇气去战胜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学习音乐、美术、戏曲、文学等文学艺术知识,恰恰可以与理工科大学生的偏重抽象思维相补充,能促使他们思维的开拓、求异与创新。

(三)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全面发展既包含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也包含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素质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即使在理工科大学, 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中也必须同时包含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科教育,是时代和实践对理工科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若还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淡化人文社科教育,就是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纵观世界一些著名大学, 都非常重视在理工科学生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以实现理、工、文的结合。牛津大学,不仅有重视人文社科教育的传统,而且格外强调科技教育不应当与人文科学相割裂,许多课程就是把几种文理科目结合起来,如哲学和数学,经济学和工程学,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哈佛大学,要求学生的必修课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类,且各占一定的比重,以此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规定本科生必须修满不少于八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目,否则不予毕业。所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克服重理轻文的偏向,积极探索文理汇通之路,对我国的理工科大学无疑是一个好的借鉴。

(四)是促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由渠道

理工科大学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目标,这无可厚非。但未来的工程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理工科知识,而且要有战略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人文社科知识,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着知识水平与人文素质失衡的情况,那些“有知识没文化”的“窄深型”人才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清华大学徐葆耕教授曾经说过,“未来的大师产生于文理会通”。实际上,一些中外著名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社科及艺术功底。比如:科学家普郎克、爱因斯坦,他们都有较强的音乐素养;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都有很高的文学水平等。国内某些理工科大学之所以“培养出”了一些大学生自闭症患者,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做到或做好让大学生文理汇通。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即使是理工科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也应该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全才”。因此,理工科大学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人文社科素质教育,树立起科技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二、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少而精原则

虽然开展人文社科教育不仅应当,而且必需发展,但理工科大学毕竟是以理工科为主,过多地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不仅与培养目标相背离,而且根本上讲也没有必要。因此,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科教育,必须坚持少而精原则。即,一方面,人文社科教育课时要相对较少,重点从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准则和形成合理知识结构意义上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另一方面,人文社科教育课的质量要精深,注重思维方法和基本价值态度的训练和养成。或者说,就是不仅要真正使广大学生在不多的学时内,得到最本质和最有用的东西,而且还能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学识水平。

(二)鲜而活原则

即使是理工科大学,其人文社科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也必须尽快成为有着浓厚人文氛围的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必须牢记和把握鲜而活原则。即,一方面,要结合理论教学传授给学生大量的新鲜东西,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认知教学不能死板教条,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此,要培养一支人文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并充分调动和发挥这支队伍的潜能,或者利用校外或其他院校力量开设人文社科相关讲座,积极营造浓郁的人文教育氛围。

(三)愿而需原则

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科教育,一定要处理好教师愿望与学生需求的关系。即,一方面,教师不能把人文社科教育看成单纯的知识传播,更不能以自己的愿望是好的为由,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学生,而要根据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不能轻易断定教师传授的内容有用或是无用,更不能仅仅按照教师课堂传授去积累知识,而要学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科学地掌握知识,自觉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此,必须对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进行系统论证,逐步建立起一套供学生选择的课群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适而用原则

对理工科大学生实施人文社科教育的目的是人才素质的完善、人格魅力的健全和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培养某个方面的人文社科领域专家。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适而用原则为抓手,适时转换掉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方面,传授给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要适量和适口,能适当地发掘学生内在潜力,适应完善学生个性素质;另一方面,讲求学生所学知识的适销和适用,能适宜地激发学生创造欲望,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和完善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方法,使其人文社科课程成为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体系,进一步地基础化、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必须在优先学习与理工科各专业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前提下,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学习空间,真正使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尽可能地得以发展和提高。

三、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必须走出的几大误区

(一)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真科学

毋庸赘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可时至今日,有些理工科大学仍然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没有真能耐、只能动动笔杆或耍耍嘴皮子的“万金油”,算不上真科学,派不上大用场,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要靠自然科学。殊不知,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所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是间接的、隐藏的,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直接地、明显地显现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更难满足人们急功近利般的需求。但无论怎样,人文社会科学都与自然科学一样,都体现着各自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都具有科学的属性,不同的只不过是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判断准则而已。而这两套方法和准则又正随着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等的出现而相互沟通,走向统一。对此,只需看一眼科技史上的一些划时代的人物,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无一不是作为科学大师的同时也是颇具影响的思想家的客观事实,就能达成认识上的共识。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偏见,甚至贬低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公正待遇。

(二)人文社会科学无关紧要

目前,有些理工科大学中流传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的看法,有的甚至得出了 “理工科学生不需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结论。殊不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文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只着眼于培养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匠,只满足于我们的毕业生能够胜任某项产品的工艺制造,所追求的就是一种过分荒谬的残缺教育,就与我国坚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在这方面,国内外有着众多的令人信服的事实: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教授曾经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修养;我国著名数学家王梓坤教授也曾寄语学理工科的学生,科学界著名的老专家除了有过人的勤奋和出众的才华外,还有卓越的见识;德国的教育家们认为,一个只有自然科学而无人文社科教育的学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学校,而远非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88年起着手实施一套“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文学、语言、艺术、文化、历史等五类课程。

(三)人文社会科学就是马列主义老一套

在一些理工科大学,至今还有一种固有的、误解性的看法,即“人文社科课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确,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基本完全照搬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化了几十年。这种过分政治化的教育倾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且把马克思主义这个原本科学而富有内涵的伟大思想体系损害成了教条僵化、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无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敬和亵读。但毕竟我国没有一错再错下去。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结合国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人文社科教育也正在本土化、全面化、科学化和完善化。目前,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哲学、政治学、史学,还包括经济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军事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且正在朝着越来越丰富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峻.试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2] 蔡春玲,李琦,许晔.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郭小靓,王瑞玲.论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4] 袁晓建.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J].交通高教研究,1996,(4).

[5] 陈勉,任婉玲.略论加强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新学术论坛,2009,(12).

[6] 黄博,康文华.理工科大学也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N].中国青年报,2002-12-23.

Thinking of the education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 Tong-shan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11

所谓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就是指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由专业领域转化大大众领域,从而使成果能够更好的应用在实际的促进社会发展进程中。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同时,同时也担负着一定的科研项目的任务。通过将这些高校所研究出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科研极大的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这些诸多的科研成果中,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占总成果的1/3,但在实际的转化应用中且几乎没有太多的成功转化案例,这种对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逐渐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充分利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促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解决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难这一问题。

一、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但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在质量、数量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仅仅停留在发表的刊物上,即使有少量的成果进行了转化,也存在转化的层次偏低,影响力不够,不成体系的状况。由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不断凸显。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成果转化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笔者在对当前我国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总结了阻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顺利快速转化的影响因素,这些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自身特点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影响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大不相同。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从研发到投产,从生产到获利,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成果转化的效率。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与自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一般是间接的、伴随性的,这就增加了社科成果转化的难度。

2、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

科研成果的质量是影响其市场利用价值的直接影响因素,若科研成果质量较差,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就不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成果的转化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正是面临着数量多质量差、转化少转化难的这一现象。很多人文社科学研究成果都是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来体现,发表的论著也较多,但仔细分析却发现,其应用价值非常低,甚至几乎对现实没有一点指导意义。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里有一部分文科类的教师主动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深、不透,难以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科研。二是,高校文科科研中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注重社会的现实需求,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谓的科研成果不仅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而且难以进行转化,成为庸俗的文字游戏。

3、对人文社科类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看, 谈到成果转化,各级政府部门、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进行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国家设立的“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化项目”等资助的全是自然科学类的项目。可见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三、促进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价值的认知。在此,笔者以自身体会为依据,提出了几点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和措施,以供参考交流。

1、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文社科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关键。社科成果与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相比,有着软件性、滞后性、受众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转化周期较长等特点。这就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顾任期内短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指标。而应该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如同重视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样,重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潜心研究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和指导作用精神产品。

2、加强引导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转化的前提。社会需要大量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有转化价值的精品科研成果,这类成果的产生,需要引导和激励,需要科学的、客观的、适应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科研人员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措施。例如在一定考核期内有一个精品成果的教师、科研人员即可以豁免其他科研成果项数,鼓励教师用足够的时间准备高水平的成果,就能起到了促进科研、激励精品的效果。

3、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12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是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繁荣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只有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于人类。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可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要的是它将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营造良好的思想和精神氛围。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为重要。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始终继承与发扬光大,就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盲率较高,且基础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公民素质偏低。公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社科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有利于公众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觉性,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确立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要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在更高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新时期社科普及工作的形势

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的全面交流与渗透使社科普及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把各民族文化带人了全面的交往中,使文化的经济功能和政治渗透功能紧密结合。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融人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之间大大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果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为不同民族的人们打开新的文化视野,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以便采取相应的政策推进文化的发展。其次,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

当然,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首先,某些西方大国仍然坚持冷战思维,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从而加剧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其次,经济全球化虽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但同时也宜扬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思想、文化帝国主义思想,传播了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种种歪曲和攻击,支持海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甚至是分子进行颠覆活动。

为此,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加大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大力宏扬民族优良传统,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同社会转执时期矛质凸显,和谙社会建设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人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分析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工具,对协调个人惯性与社会变化、发展中的社会和谐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宜传和普及,让哲学社会科学走进百姓生活,让人文精神渗人千家万户,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针对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释疑解惑,舒解公众的不良情绪,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众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法律理性,从而增强公民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自觉性,促进社会的有序与稳定;通过人文社科知识讲座和报告会,向大众阐释和谐文化精神,倡导人文关怀,养人心志,育人情操,以文化育和谐。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 展使社科普及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正在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写着社科普及工作的历史,使社科普及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宣传形式的综合性将增强社科普及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网络的开放性、现代性将为实现社科普及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提供前提条件;网络有助于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要,增强社科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的超时空、全天候性,有利于社科普及工作的经常化;网络的等时共享性、即时播发性和快速传播性,将大大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社科普及工作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其一,网络增大了舆论管理、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控制的难度;其二,网络传播方式对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其三,网络传播方式迫切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转变传统的社科普及工作理念和思维。

回立法滞后,经费无保障,社科普及工作未得到应有重视。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哲学社会科学的宜传和普及基本处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尚未被全社会充分认识和重视,一些人将“科普”仅仅理解为自然科学的普及。尽管很多有识之士近年来都在呼吁,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力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往往被置于无足轻重、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其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没有真正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专项经费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列入同级财政算,使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和长期发展计划难以得到完善和落实。

闪会众对社科知识雷求增长较快,社科普及产品供给不足,会众获取社科知识的梁道不畅。

经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使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在迅速的增长,尤其是经济学、管理学等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社科知识。虽然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对社科普及工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社科普及工作仍然没有摆脱困境,社科普及的形式、内容、方法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缺乏有效地组织整合,其宜传和普及仅限于一定的范围,不能有效地夜盖社会各个层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篇13

19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化与对立愈加明显。当前,自然科学因其与市场的紧密关系而在大学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反观人文社会科学,即便在综合性大学,也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可以从学科交叉中获得动力。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文理交融……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1]。学科交叉可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有助于生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从而带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2]

虽然学界早就呼吁要大力推进学科交叉,但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交叉的实践进展并非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顺利: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一级学科的学科交叉发展不均衡、各分支学科的交叉程度较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的跨学科合作十分困难[3]。如何利用学科交叉策略推动我国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科研发展?加拿大一流大学的经验或许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一、加拿大一流大学的经验

本文选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作为案例,探究拥有强势理工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的经验。上述三所大学在加拿大具有代表性,均为公立综合性大学,学校规模大、学科多样,这些特点与我国大部分综合性高等院校类似。三所院校不仅理工科实力较强,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也位居世界排行榜前列。根据2014-2015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多伦多大学综合名次为第20,在分学科排行榜上,其在英语与文学领域排名第13,哲学领域排名第16,教育学领域排名第17,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排名第18,在现代语言和法学、经济学、政治和国际研究、语言学、会计和金融、商务和管理领域均位居前50;麦吉尔大学综合排名第21,在分学科排行榜上,语言学排名第25,法学排名第26,教育学排名第28,英语与文学、历史、现代语言、哲学、会计和金融、商务和管理、政治和国际研究亦位居前50;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综合名次为第43,在分科排名中,教育学居第18位,英语与文学居第21位,语言学居第25位,经济学居第26位,历史学、哲学、会计和金融、政治和国际研究、社会学都进入前50名[4]。这三所大学反映了加拿大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在学科综合发展和促进人文社会学科繁荣方面的成功。

(一)跨学科教学

麦吉尔大学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为本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在人文科学领域,设置了人类学、艺术史、加拿大研究、东亚研究、经济学、哲学、语言学等28个项目以供选择。学生完成学习要求后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另外,学生可以选择攻读跨学院的项目。修习联合荣誉学位的学生必须在两个学院注册学习,在双方学院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选课和研究项目。跨学院的项目包括环境保护、认知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与社会三个项目。这三个项目均要求学生文理兼修,以认知科学的培养方案为例,学生需要完成至少文科专业的21学分和自然科学专业的21学分[5]。2015年,法学院和管理学院新启动了一项合作,这一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在法学、公共管理方向深造的机会,学生完成学习要求之后可以获得工商管理硕士、民法学或法理学学士学位。[6]

多伦多大学培养未来创业家项目(Fostering Tomorrow’s Entrepreneurs)旨在培养学生和教员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相关知识技能。学校在各个学科、院系和校区提供了大量创新创业推进课程、项目、实验室、社团、比赛、讲座。文理学院、应用科学和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均为师生提供了专门的课程与学习项目,“创业、领导、创新和工程技术”“技术创业”“创业经济学”等课程充分体现了商业知识与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的交叉与融合。[7]

(二)跨学科研究

多伦多大学的创新研究聚焦点包括建设成功城市(Building Successful Cities)、健康的头脑与身体(Healthy Minds & Bodies)。前者的目的在于吸引加拿大乃至全球富有远见和创造力的人才共同为大学所在城市变得更加宜居作贡献,该计划联合了建筑规划等学科部门、安大略省教育研究中心(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项目小组[8]。“健康的头脑与身体”计划由医学、公共健康、护理、工程、法学、商学等学院共同参与,致力于健康科学研究、教育和公共政策的知识分享、创新和领导。多伦多大学还设有弗雷泽・马斯塔德人类发展研究中心(Fraser Mustard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它是一个包含教育、经济、心理、社会工作、生物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中心[9]。此外,在科研创举方面,“音乐作为治疗方案”(Rx:Music)、“挖掘未来”(Digging into the Future)是两项极具代表性的学科交叉项目。“音乐作为治疗方案”的研究团队吸收了来自疼痛管理、脑科学、社会工作、心理学、音乐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在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证明音乐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案。研究者们还将探究音乐与治疗、医药,音乐与身体、大脑和思维,以及音乐与文化和社会视角下的健康问题,音乐和健康教学及表现等主题。“挖掘未来”是一项关注古代近东历史的计算机辅助研究,多伦多大学近东和中东文化中心、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的学者联合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伦大学有关学科研究者、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The Royal Ontario Museum)、阿尔贡实验室(Argonne Labs)共同参与研究。[10]

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者同样在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带来的前沿问题,“音乐与激素”课题关注音乐对人体激素水平的影响,音乐神经化学、哲学教授丹尼尔・列文汀(Daniel Levitin)和博士后蒙娜・丽莎・昌达(Mona Lisa Chanda)发现听音乐对心理和身体健康有明显益处[11]。“大数据挖掘”课题中,哲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家正力图解答“如何从几十年的数据信息中得到有意义的领悟”这一问题,三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和运用大数据。[12]

(三)跨学科交流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从传统的“学院”概念中获得了跨学科革新的灵感,构建了一个集住宿与知识分享交流功能为一体的小型、联系紧密的学者社区。格林学院(Green College)是一所研究生住宿学院,同样是一个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学者的社团。访问学者、本校教员、研究生均可申请入住。这里提供了许多课程之外的跨学科活动,最主要的学术活动是由住在这里的学者提供的一系列讲座。演讲者将分享他们在自己专业研究中遇到的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或者关于跨学科领域问题的思考。格林学院还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负责监管演讲的主题。讲座带动了学者们进行更多非正式交流――在正式的演说之外,格林学院的成员还可以在餐桌上交流或者在有着钢琴伴奏的休息室里进行“炉边谈话”。格林学院还会举行系列特别会议,成立工作站等。2013年的住宿者中有39人来自人文学科,15人来自自然科学,14人来自应用科学,8人来自教育学,8人来自医学,3人来自农学,4人来自法学,2人来自建筑学。[13]

二、学科交叉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改革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采用学科交叉的战略,这一选择从三个方面提高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质量。

第一,学科交叉带来了新的知识。新的知识最直接地来自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原有的、已经确定的知识内容的相互叠加;在更深层次,学科知识叠加后,人的认识水平提高,创造出了新知识。这三所大学或是提供了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或是设置了跨学科的联合学位项目。学习者的知识面扩大,在思考问题时思路也打开了。以麦吉尔大学为例,法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合学位为学生提供了三重知识储备,两个领域的知识在解决社会或企业管理问题时具有相辅相成的功效。环境保护联合学位则为学生提供了在理工科视角之外,从经济、法律、管理等视角认识环境保护问题,探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机会。同时,在科研中运用学科交叉的策略有助于发现学科前沿问题。打破专业的垄断、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工具,研究者提高了探索未知的能力,提升了反思、批判本专业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发现前沿性、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及主题。譬如,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均通过音乐学和神经科学的交叉获得了新的研究发现,即音乐为人带来的不仅是美感的享受,还能影响人的激素水平、疼痛水平等生理反应。

第二,学科交叉带来了新的方法。每一学科为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及促进本学科的发展而引进、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概念,逐渐融合不同学科的范式,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14]。人文社会科学为研究者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历史的研究对所有学科来说都必不可少,即便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回顾历史上人们曾经用过哪些方法、获得了什么样的知识,也能为当前的研究奠定知识、思维方式的基础。自然科学手段则为探究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问题带来了新的方法。以计算机科学为例,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在做出预测和形成精准可视化结果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能够成为善于“思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辅助工具。在多伦多大学的“挖掘未来”计划中,计算机学科就为古代近东考古发掘提供了技术支持。

第三,学科交叉带来了更好的社会效应。学科交叉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知识和方法,有助于研究者发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形成解决方案之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够保障其顺利执行和运作。简言之,学科交叉从获得解决方法和执行环节提高了社会效应。自然科学研究者往往缺乏对某一问题背后人、技术与社会复杂互动的深刻理解,他们研究出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就能解决。教育、传媒、法律、公共管理、文学等领域学者为新的知识和成果被社会成员理解、运用提供了法律、政策、舆论、组织保障。有学者提出,人文科学的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专门化[15]。在学科交叉中走向社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文社会科学过分远离社会、公众,对化解过度专门化危机有所帮助。

三、对提高学科交叉水平的建议

人文社会科学可以通过提升学科交叉水平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借鉴加拿大三所大学的经验,本文从教学、科研和社会交往三个角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在教学方面,学校应该鼓励学院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跨学科的学位项目,开阔学生的视野。学校可以先着手尝试人文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合作,再探索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将建设文理交叉的课程和学位项目作为工作重点。在形式上,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跨学科性质选修课。考虑到目前我国普遍缺乏具有多学科背景师资力量的现实,学科交叉的课程可以由几位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但要选定一人为课程负责人。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置跨学科的学位项目、开放更多的辅修专业,由两个专业专家共同制定联合学位培养方案、辅修学习计划,学生要接受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同一学生的导师也应该保持定期沟通,而不是在指导学生时各行其是。

在科研方面,学校应当突破学科的限制,围绕学科前沿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建设独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因为知识基础、研究范式相似更容易发现学科交叉的立足点。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的结合点难以确立,导致了长期以来文理交叉难以真正落实。围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创新创业等社会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能够发挥各自所长。同理,学生的科研训练也可以围绕一个地方的实际问题,由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课题。在文理交叉的科研合作中,除了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还应当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从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角度入手发现学科的创新方向。

在社会交往方面,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机制。很多关于学科交叉的建议和改革往往偏重组织改革和政策建设,忽视学生和学者间的社会交往对促进学科交叉的意义。在大学里,更多的是某一专业领域的讲座、研讨会、教师活动,缺少就学科交叉问题开展的交流活动。教师发展中心、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等学校有关部门或基层学术组织可以定期设计和组织一些跨学科的交流活动,将不同学科领域的师生聚到一起,开展专题系列讲座、定期的研讨会等。有关单位还应该鼓励不同学院的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通过小型聚会等非正式活动形成跨学科交流机制,并在提供地点、设备、资金等方面为非正式的跨学科交流提供支持。事实上,非正式的交流是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因为没有时间、主题、实践和评价机制的限制,沟通可以更加自由、广泛、深入。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仿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从生活社区的改造入手,尝试将不同学科的教师、来访学者、青年研究人员聚在一起,建造一个集学术功能和生活功能为一体的学者社区。

摒弃门户之别、高低之分,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接纳其他学科,以创新的精神去探究学科知识碰撞创生的新兴研究领域,以执着的态度去攻克跨学科的难题,人文社会科学将会通过学科交叉获得繁荣发展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07-29.

[2]王明生,王海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创新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

[3]赵晓春,刘仲林.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3).

[4]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4/15[EB/OL].http:///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4,2015-10-03.

[5]McGill.Overview of Programs Offered[EB/OL].http://mcgill.ca/study/2015-2016/faculties/arts/undergraduate/ug_arts_overview_programs,2015-10-03.

[6]McGill.Joint M.B.A. with B.C.L. and LL.B. [EB/OL].http://mcgill.ca/study/2015-2016/faculties/law/undergraduate/programs/joint-mba-bcl-and-llb,2015-10-03.

[7]University of Toronto. Fostering Tomorrow’s Entrepreneurs [EB/OL].http://utoronto.ca/spotlights/fostering-tomorrows-entrepreneurs, 2015-10-03.

[8]University of Toronto. Building Successful Cities[EB/OL].http://utoronto.ca/spotlights/building-successful-cities, 2015-10-03.

[9]University of Toronto. Healthy Minds & Bodies[EB/OL].http://utoronto.ca/spotlights/healthy-minds-bodies, 2015-10-03.

[10]University of Toronto.Inside the World’s Great Question[EB/OL].http://researchnetworks.utoronto.ca/, 2015-10-03.

[11]McGill.Major Health Benefits of Music Uncovered[EB/OL].http://mcgill.ca/newsroom/node/18455, 2014-01-15.

[12]McGill.Taking on the“Big Data”Challenge[EB/OL].http://mcgill.ca/newsroom/channels/news/taking-big-data-challenge-232451, 2014-0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