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私家庭院的景观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56-02
一、前言
与其他住宅类型相比,别墅设计最大的特点是与自然景观的融合,现代别墅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决策的过程,要系统考虑场地特征的一系列因素,特别是场地环境特征中的自然因素。而在别墅的这个特质中,山地别墅的设计所体现的自然因素尤为明显。山地别墅的开发最重要的是尊重地形与结合地形,可以说,衡量一个山地别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山地别墅是否真正融入周边的环境之中,因此,山地别墅在规划上,要按照个体对应的地势,落差和自然景观来进行设计,保证别墅建筑群能够依山而列,错落有致。在景观设计上,要尽量保持山地的原生态植被,减少对山地自然环境的人工破坏。
二、山地别墅景观设计原则
(一)天人合一的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一些不能人为把握的因素之外,还指人们通过观察所形成的对天象的认识和把握,也包括对自然的理解。生态性原则是民居建设的首要原则,其不仅体现了人们努力统一天与人及社会的秩序,也体现出我国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在山地别墅的设计上,通常要营造出人与天对话的空间,且在设计布局上,要体现出人们将宇宙的秩序与人的秩序相统一的终级目标,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所体现的空间精神是对自然的顺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然是被看作包含人类自身在内的系统。人及山、水、花、草、鱼、虫等都是从属于自然的,人与自然其他要素是处于同样层次与地位上的,如果将其反映在民居建筑空间上,就是将建筑活动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之上。在建筑设计中,“天人合一”几乎被当成了最高法则,人们利用山、水、树、石极力创造出尊重自然的空间,认为越是接近自然天成的,越是成功之作。
(二)因地制宜设计原则
山地别墅通常依山傍水而建,其周边自然资源尤为丰富。因此,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尤为重要。因地制宜主要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充分参照山地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山地条件;其次是对正确选择景观植物。所谓合理利用山地条件是指要根据山地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随坡就势,并遵循“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兴。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的模式。这种巧妙利用自然、择良地而居的实践经验是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崇尚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则应用不仅减少了景观建设资金的投入,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达到了“天地与我并重,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另外,山地别墅景观植物的选择,所谓的“因地制宜”是指在别墅选址后,不要破坏山地自然特征中原有的生态环境格局,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对于山地别墅周边环境的植被要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和保护,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原有山地周围的植物种植结构。同时,在设计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因素,同时又保持了别墅原有的自然环境景观气息。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所提出的别墅景观设计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做到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强调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原则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建筑系统内的物质和能源能有秩序地实现循环和转换,获得一种低耗、高效、无污染、无废、生态平衡的建筑室外景观环境。
三、实例分析
(一)山地别墅景观主题
山地别墅景观设计的主题,要求设计师依据山地别墅所提倡的宗旨和定位进行整体设计,设计的景观必须与别墅融为一体,又能突出景观设计的独到性和创新性,同时在设计该项目的景观需要先研究项目产品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题的特点就是要突出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绿城?千岛湖玫瑰园山地别墅景观设计为例,该项目景观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该项目产品与其他别墅产品在定位和品质上的区别,将天、地、人作为该项目产品的主打,种房是该项目产品的最为别致之初。因此,在景观设计上也是依附于该项目产品的特点,将别墅外立面设计、别墅与周围古树以及整个住宅区与的“原始深林”的景观设计作为该项目产品的景观设计主题,力求突出该项目产品提倡的宗旨,并将这种景观设计设计理念作为当前山地别墅景观设计的一个范本。
(二)山地别墅公共景观与私家庭院景观互补
山地别墅景观由私家庭院景观和公共景观共同组成,在形成整个山地别墅景观上达到融合,形成互补。山地别墅公共景观是体现整个项目产品景观主题的重要载体,是小区居民休息交流的场所;而私家庭院是业主个人较为私密的空间,具有突出个性化需求的要求,但又与整个项目产品的景观形成一体。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仅体现了对当前山地别墅景观设计在突出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又必须与整个项目产品景观设计风格上的统一,这是山地别墅景观设计时需要重点解决的一项。山地别墅公共景观与私家庭院的互补,不仅能很好的体现出整个项目产品的个性化色彩,还能营造出符合该项目产品的景观特点。
以绿城・千岛湖玫瑰园山地别墅为例,该山地别墅景观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私家庭院与整个千岛湖玫瑰园山地别墅景观之间的统一性和个性化色彩。在明确山地别墅景观设计主题后,将私家庭院景观设计首先纳入到整个山地别墅景观设计之列,根据市场调研和当前业主对个人私密空间的需求上进行入手,将别墅中的私家庭院按照空间布局和色彩搭配作为体现业主个性化差异为切入点,将每一栋别墅的私家庭院设计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设计,做到了每栋别墅都是独一无二,同时将别墅周围的景观设计延伸到小区道路上,以小区道路作为私家庭院的分割点。同时,业主在购买该别墅时,在遵循了与整个玫瑰园山地别墅景观相一致在前提下,可以针对某些私家庭院景观进行改动,这也体现了千岛湖玫瑰园山地别墅在景观设计上遵循的公共景观与私家庭院之间的景观互补和体现个性化色彩的一面。
(三)山地别墅景观空间处理
从整个购买别墅的业主调查来看,更多的业主选择购买别墅往往趋向于对私家庭院的拥有权的重视,希望购买的别墅具有非常性价比的别墅,私家庭院面积大而且隐秘性高,这不仅体现出了业主对别墅舒适性的考虑,更多的是对私人空间的掌握。因此,在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对于空间的分割体现的尤为重要,又要使得私密空间变的越隐秘越好。从以往的设计经验来看,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注。首先是在保证私家庭院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用植物或灌木丛作为别墅与别墅之间的隔断,提高与其他业主之间的灰色空间。其次是对于容积率较低的别墅群体,运用多个主题将私家庭院进行分割,多点式的布局提高私家庭院的美观性和个性化。最后是在私家庭院设计中掌握业主对私家庭院景观的个性化差异需求的度,既不能过分的体现出个性化色彩,与整个景观设计相违背;又不能形成高度的统一性,偏离了整个项目产品景观设计主题。
以千岛湖玫瑰园山地别墅景观设计为例,别墅与别墅之间放弃较为常用的木制或铁质隔断,改用植物盆栽作为别墅之间的隔断,这不仅提高了私家庭院的隐秘性,增加业主的灰色空间感;又提高了小区的绿化率,使得千岛湖玫瑰园更具有绿色住宅的内涵。同时对于容积率较低的别墅群,从整体上来看,每个私家庭院具有不同的景观主题,或者一个私家庭院有多个景观设计主题,但就与公共景观设计相对比,发现每个私家庭院所展现出的不同景观主题,与整个玫瑰园景观主题是相互融合的,同时又是相互补充的。
(四)山地别墅景观(植物与景观)的协调
山地别墅景观设计讲究的是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同时这些景色在表达的主题需与该别墅景观相符合。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植物景观运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南方以各种植物作为景观设计均能实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北方受到气候条件限制,一年中有尽一半的时间是处于“冬季”这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限制,不利于植物景观设计,这就需要设计者巧妙的运用植物和建筑小品对其进行改造,以此达到景观设计要求。
以千岛湖玫瑰园山地别墅为例,该项目产品位于我国的南方,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受到的限制较小。因此,千岛湖玫瑰园植物品种较多,几乎每个季节都有花,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例如玫瑰园春季有桃花、梨花和杜鹃花等,夏季有茉莉花、荷花和栀子花等,秋天有桂花、和茉莉花等,冬天有梅花。这些花让不同时节的玫瑰园展现出不同的景色,不仅美化了小区,更让单调的建筑物富有生命。
1.1简洁集约化
简洁,不代表简单,它是指手法和形式上简单,但细节和功能上还是根据不同的定位进行完善。近年来,一些设计风格大胆前卫的庭院,会用简的点、线、面的基本构图元素以及一些抽象的雕塑小品对庭院进行构成,给庭院注入一种新鲜和时尚的超前感。
1.2精致趣味化
离居室最近的室外庭院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趣味空间。为了给孩子营造梦幻和充满童趣的室外花园,业主们会要求布置一些充满趣味的景观小品,如色彩对比强烈的卡通雕塑,充满童话色彩的趣味秋千。
1.3个性智能化
在不断复制和照搬模板庭院设计的同时,业主们开始热衷于拥有符合自身情况和特点的庭院设计,设计开始走向个性化。近年来,风格化的设计理念有所淡化,人们更追求一些具有独特格调的个性空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自动门、红外线监控、庭院照明等智能化的系统开始广泛运用到庭院设计当中。远程监控的高科技产品由于其便捷性也受到越来越多业主的推崇和喜爱,成为未来庭院发展的一种趋势。
1.4人文内涵化
抄袭模仿泛滥使庭院设计形式化,难以触及设计的灵魂和引发人们的共鸣。设计一种具备深刻人文内涵底蕴,诗情画意、充满意境的庭院空间,营造具有灵魂的庭院,能更加充分体现庭院的价值,使庭院空间无限延伸,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1.5舒适粗放化
精致美丽的庭院背后,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去维护。由于城市节奏的加快,忙碌的业主们往往希望能在理想庭院与粗放化管理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使庭院更加舒适。
1.6生态节能化
在庭院植物造景中,设计师常常会考虑到物种的生长习性和种类等,使其能够形成层次丰富的自然群落。在营造水景时也尽量要考虑能源的消耗。为了使庭院充满拙朴的自然特色,将古旧器物进行改造利用,放置在庭院当中,也能让庭院熠熠生辉。
2现代私家庭院景观设计
2.1GoogleSketchup简介
GoogleSketchup,俗称草图大师,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一款三维建模软件。它强调自由简洁的设计表现模式,使用简便,易于上手,使景观设计师使能够将能够将重心、注意力和有限的精力转移到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当中[7]。在创作设计过程当中能够充分表达设计师对方案的构思,能够用初略的三维效果图表现设计意图,还可以表现平面、立面和剖面等效果图。通过灵活的阴影设置,它的表现图将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2.2总体设计
2.2.1设计原则
(1)舒适性原则庭院空间营造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住宅空间内让业主得到便利和舒适,或亲近自然,或便于户外聚餐,亦或易于户外嬉戏,满足不同业主的需要,让小小的庭院空间不觉得单调,多样统一又互相协调。
(2)美观性原则户外庭院是室内景观的延续,让业主感受到庭院的赏心悦目,获得美的心灵感受,是庭院设计的主要目标。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美学原理和造园方式,如色彩对比、形式构成等让庭院造景美观。
(3)私密性原则保证庭院良好的私密性能给人一种安全的稳定感和亲切感。通过室内外的有机组合,适当的私密性能使庭院充满神秘感和具有良好的视线。
(4)生态性原则在庭院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在充分保留原有地形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合理组织排水和道路线形,尽量减少土方量。对于能够再利用的小物件也可以通过翻新等手段,以增加庭院的生态气息。
(5)整体性原则庭院的景观往往千变万化,业主不断的临时起意,往往会让庭院越来越复杂。保证庭院的整体性,考虑到各种景观的延续性,才能使庭院景观杂而不乱,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
2.2.2功能分区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一、庭院
建筑物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称为庭院,包括宾馆、商业区、居住区、厂房等。在庭院中经过规划后种植花果蔬菜,或相应地添置设备和营造有观赏价值的小品、建筑等美化环境,供游览、休息之用的,称为庭园。而庭院内专门栽植、摆设、布置花卉的,只能称为花园。狭义的庭园是指低层住宅内外、多层和高层居住小区中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室内外相对独立设置的园林。
二、主题营造在当代私家庭院设计中的意义
城市人对自然通常有着十分强烈的向往。然而因为城市发展的需求,大面积的自然景观不能存在于城市之中,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退而求其次,把目光转向了生活中的景观园林。因此庭院的景观设计既可以满足城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又可以为生活增加更多情趣。然而庭院的设计,必须要实现文化与功用的高度统一。现代庭院由于所处的位置与功能不同,趋向于多元化,庭院在设计时不但要对它的功能加以考虑,更重要的是还要使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显现出来。庭院景观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望,所以在设计上必须要与自然相融合,使人们能真正有与自然亲近的感觉,而且每个庭院都应该体现出户主的性格,与建筑本身的风格相一致,也就是说每个庭院有应该有自己的主题。
三、私家庭院建设的现状
1、私家庭院设计师的现状。设计与环境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设计师缺乏对植物素材习性的熟悉和把握以及对植物后期生长的预见性。
2、私家庭院的现状。因为我国各城市的园林局和绿化主管部门,是以指导城市公共绿地绿化、公园建设及其养护为主业,国家投资其中的项目小到几十万大到上千万,是大多数专业园林公司所乐此不倦参与投标追逐的目标。然而伴随国家对小城镇建设持续发展的推进,家园环境中的家居庭院建设,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私家庭院的建设,主要为苗圃种植户老板和普通花工,因为苗木种植户和花工缺乏专业的设计知识,再加上业主对设计的重视度不够,又缺乏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造成很多庭院中地貌造型处理的不科学,花园积水成涝、树木或选种不适,生长不良、或疏密不当,影响采光、水系循环不合理,死水一潭、或浇灌系统设置不规范,使用不便,难于维修、园路不畅,行走别扭、或后期难于养护管理,面目全非等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设计极为奢侈:动辄就是花岗石、大理石材料的侧石、台阶、地面铺装、水池,喷泉,不锈钢栏杆等等,花下林间呈现出一种暴富的浮躁现象,看起来是高档实则俗气的设计,同时给庭院业主带来烦恼和不知所措。
四、私家庭院的特点
私家庭院属于非公众化的,从公共景观中分离出来,主要强调的是私有性和私密性,充分体现个人情趣,主要凸显个人的文化品味和生活情趣。私家庭园设计的研究方向是较为独立的。在艺术布局上追求小、巧、精、细,突出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例如在日本,常见一些住宅只有4~5平米见方的狭小院落,却营造得有石有草,有树有水,有些还设计成立体花园,展现出既精美、秀雅又丰富的景观效果。
五、私家庭院的设计
1、对场地的理解,尊重场地的肌理。对场地的理解主要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环境是远山近水、周边视线等,内环境是建筑风格、室内装饰风格,对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这是设计师扑捉灵感、确定设计风格和造园布局手法取向的基础;始终要把庭园看作是建筑的一部分,是室内装饰的外延,在庭园中或多或少要看到建筑和室内装饰的元素,这是对庭园设计整体把握的重点。
尊重场地的肌理是深入现场,详细观察分析现场,对庭院地形地貌、原有植物的品种及分布、的岩石的风貌、原有地下水系状况等等进行解读。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业主在购买住宅时,庭院已完成施工。所以,改造庭院较为普遍,通常情况下设计师是全盘否定原有状况,进行全新设计,这其实很不妥。所谓“改园更比改诗难”也,设计师只有充分的了解原有植物及现场中的各类材料,反复推敲周边环境,才可能对原地形地貌生态的延续和植物加以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设计师化平淡为神奇的个性创意得以体现。
2、沟通主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主人的习俗信仰。私家庭园的主要消费群体,大部分是中年以上的人群,基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大部分人都有传统的风水意识,这种成活于民间和人们心中的一种通俗信仰,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尊重它。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们想要在什么地方有一个水池,什么地方要有几棵树的想法。
3、了解住宅的室内布置,对应室内的观赏视线和功能需要,设置室外景观,增添室内观赏情趣。这点常被设计师忽视。例如庭园地面是临池喝茶的空间,要是正对着楼上书房、卧室的落地窗或阳台、露台,为了防止地上和楼上的两处私密空间在视线上相互干扰,可在喝茶处设置花架或密植竹林等障景手段来解决问题。
六、庭院设计的几大主题风格以及各个风格的元素和特点
(一)中式庭院泼墨山水
特点:浑然天成 幽远空灵
设计理念: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运用自然条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里,对大自然中的美景进行模拟,经过加工提炼,对自然美与人工美进行了统一,营造出了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另一方面,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尤其注重寓情于景,寓义于物。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都看成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必备元素:假山、流水、翠竹
然而近些年“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也逐渐走向成熟并被大众所青睐。“新中式”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二)日式庭院洗练素描
特点:简练而精于细节
设计理念:日本庭院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也是中式庭院中的一个精巧的微缩版本,日式庭院最精彩的地方是细节上的处理。除此之外,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这样的地理特征使它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比较单纯和凝练。禅宗思想与日本枯山水庭园应用十分单纯的材料和简练的手法,创建禅寺园林,将日本的枯山水庭园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
必备元素:碎石、残木、青苔
(三)欧洲庭园的风格
1、意式庭院神话雕塑
特点:台地式雕塑喷泉
设计理念: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郊外建造了别墅园林,它继承了古代罗马人园林的特点,运用了规划式布局突出轴线。因为意大利半岛三面濒海,山地丘陵比较多,所以其园林建设在斜坡上。在沿着山坡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了一层层的台地、喷泉、雕像等,植物使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树坛,少用鲜花而突出常绿树。
必备元素:雕塑、喷泉、台阶水瀑
2、法式花园规整的恢宏
特点:规整对称、华贵
设计理念:法国园林深受意大利规整式台地造园艺术的影响,也有了台地式园林布局,剪树植坛,建设了果盘式的喷泉。然而法国地势平坦,在园林的规模布局上,显现的更加宏大和华丽。
必备元素:水池、喷泉、台阶、雕像
3、英式花园文明的自然
特点:天然的图画
设计理念:突出园林外景物的自然融合,把花园布置得貌似大自然的一部分。十八世纪后半期,这种园林形式进一步发展成了图画式花园,基本原则是“自然天成”,不管是曲折多变的道路,或者是变化无穷的池岸,都需要天然朴野的图画式花园。园林支配建筑,建筑成了园林的附加景物。
必备元素:日晷、藤架、坐椅
结语
当前私家庭院的设计营造已经脱离了城市化建设的公共景观,它更具私密性。所以,私家庭院的设计营造有着其独特的研究方向。当前人们迫切的希望通过美化庭院来实现自己对于高雅环境的需求,因此庭院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庭院景观设计的前期工作
同公共景观的设计一样,理解场地、尊重场地的肌理非常重要。当一块土地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成了私家庭院后,赋予这块土地的则是新的文化和意义。尊重场地很大一方面则转化成尊重场地的主人、尊重主人的文化背景和信仰。据不完全调查,目前杭州地区消费别墅的主要群体大都是中年及中年以上人群,基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中国的风水意识。关于风水,我们既不论它是迷信,也不说它是科学,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变成活在民间和人们心中的一种通俗信仰,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应该尊重它。譬如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业主就会明确地提出,在哪个方位要有一个水池,在哪里要有几棵大树等(当然,这些都是业主请风水先生相地后提出来的)。另一方面是对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庭院地形坡度、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周边环境视线,完成了这项工作,很多时候就能形成大体构思和方向。这一步工作现实操作起来可能会有很多不便,但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还是要尽可能地争取实现。接下来就是设计师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来营造美丽的庭院了。
二、庭院空间设计
园林布局的形式是用来增强空间的品质。景观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视觉美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营造各种能激发心灵去感受的空间,特别是在这只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空间里,尤其需要。空间设计环节对于庭院设计的成败是关键。目前别墅开发针对不同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庭园面积大小不一,小则一两百平方米,大到几千平方米。别墅面积大都在200m2~1000m2之间,这样的尺度给了庭院设计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别墅是人类对于自然追求的产物,大多别墅开发都选择依山傍水,因而别墅庭院的地形构成也是丰富多样,加上建筑座落于花园中的模式,使得大部分花园都有了东、南、西、北四个独特、大小不一的空间。这些空间构成形式丰富,经过上一步的现场观察工作对它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造,使其突出各自的特点,且相互间能完美结合是设计的重点。欢快的入口环境,迎接着主人的归来;幽静的竹径拂去你心灵的疲惫;洒满阳光的露台,让你尽情地享受着这“一方净土”给你带来的惬意;清澈野趣的水池里,鱼儿在畅游,蜻蜓来点缀;开阔的阳光大草坪,带给你舒畅的心情和孩子们嬉戏的身影;精致、漂亮的小景时而“侵入”到你的视野中。每一个画面和空间都出现在最合适地方,最合适的时间。
三、庭院植被设计
作为庭院景观的基础,庭院植被除了本身带来的四季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用来营造竖向与上部的围合感而不仅仅是装饰。首先,植被对组合庭院空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别墅区开发对于整体的效果要求较高,别墅单体都采用开放式,不允许高大构筑物的建造,因此私家庭院的空间或开阔,或隐蔽,或幽深,这些都需要通过植被的设计来实现;其次是植被对于建筑的修饰作用,建筑要融于花园中也需要植被的设计来实现,合理巧妙地发挥植物的造型特性,与建筑组合在一起,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最后,如水体、花架、假山、小路等景观元素的运用也需要植被的组合才能更加生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宅建筑从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居住面积向舒适型、豪华型转变,中国的房地产也也经历了数量、质量、品质、健康四个阶段的提升。中国人的居住条件正在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部分高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别墅住宅的发展是反映一种居住文化特色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体现一种深层次的居住理想。作为别墅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别墅住宅,强调功能齐全、舒适美观。别墅住宅不仅保证了住户的私密生活,更是人与自然亲密交融的缩影。元代画家黄公望在其《富春山居图》它以长卷的形式,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居住境界。在中国古人的思想中,别墅景观与自然资源密不可分,别墅景观源于自然,自然溶于别墅景观。现代别墅景观设计诉求,正是要满足最求这个既是基本也是上层的要求。
杭州是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居住环境优异,尤其近年来高质量的开发项目的建成,让我们有幸得以全面了解别墅住宅的变迁。
别墅景观设计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公共区及半公共区景观设计2.半私密区景观设计3.私密区景观设计。别墅区公共区景观包含了用地红线以外的外部环境资源,小区公共绿地系统以及小区主干道两侧的道路绿化系统,半公共区景观主要是指进入组团内部的小型组团绿地及组团道路两侧的道路绿化;别墅的半私密空间一般是指别墅主入口区域,即别墅的前庭,这一区域包含了人行入口、车行入口、指示标识等功能以及入口区域的景观绿化。前庭是住宅正面面向主干道或者组团道路的主通道;别墅区私密区景观一般是指景观空间。
1.期别墅景观设计特点.
杭州早期别墅包括城西的绿城桂花城别墅、南都的林语别墅等城市别墅,之江转塘板块的新西湖花园、九溪玫瑰园、云栖蝶谷、西湖高尔夫等别墅,小和山闲林板块的美达九月庭院、中能浪漫和山、绿城桃花源早期别墅、大华西溪风情早期别墅等,银湖板块的秀水山庄、金都富春山居、绿城七里香溪、美达五月香山等别墅,青山湖板块的锦绣钱塘、青云山居等别墅。
1.1 公共空间狭长单调
早期城市别墅及近郊别墅由于场地本身的景观资源有限,一方面无法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获得外部的景观资源,另一方面场地本身也没有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一般都人为的设计一些公共景观.
别墅小区道路及两侧公共绿化带的宽度一般为9米,甚至更小,有些项目为了满足私家庭院的单位面积而取消了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化,这使得这部分公共空间呈现一条狭窄且长的绿化带,规划设计时由于这个空间相对狭小,一般仅简单考虑入口的功能。早期项目常见的前庭设计,车库直接面向道路,车道旁辟人行小路进入住宅,这样就无法空出更多的区域来营造绿化空间,视觉效果不佳。
1.2 别墅庭院景观造景手法单一
早期别墅的庭院景观一般以草坪、绿化为主,庭院的打造需要业主二次建设。这样的庭院营造方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主要是近期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自己喜爱的庭院空间,但往往由于业主的自过大,导致最后整个小区庭院景观风格各异,无法统一,同时由于二次建设给物业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3 室内外空间不融合
早期别墅的庭院景观营造着眼更多在建筑风格形体与景观融合方面,从外面看上去是漂亮、宜人的,达到了“赏心悦目”的需求,但对景观之外的庭院功能需求,庭院与室内的对景和生活场所相互关系考虑较少。
人们对于景观效果的盲目追求使景观设计中的自然元素运用越来越少。过多强调人文景观,仅考虑视觉上的冲击,不仅费功费料,还使景观离自然越来越远,住户身在其中的压力感。
2 近期别墅建筑景观空间设计特点.
杭州近期别墅开发更多的是远郊的别墅项目,当然也包括早期近郊的一些别墅大盘的后期项目。远郊的项目集中于青山湖板块、良渚板块、湘湖板块等,这些项目规模大,自然资源丰富,如青山湖板块的绿城玫瑰园、锦天麒麟山庄等,良渚板块的万科良渚文化村、新湖香格里拉等。近郊的绿城桃花源后期项目、大华西溪风情的后期项目等。
景观设计也与其他学科一样,有着系统性、完整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一些科研设计等相关部门做了许多有关提高建设居住品质、住区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随着一些国际知名设计公司的进驻,各种西方的建筑思潮进入中国,景观设计能够更充分地尊重场地、梳理各种复杂地形条件重视整体设计,更好地与建筑规划有机结合,使建筑与景观相互包容、结合组团间隔,避免景观系统的碎片化。
2.1 公共道路景观区域的重新规划
近期别墅小区将建筑前院部分均划入公共道路系统区域,宽度一般为18米,其范围扩大了两倍。公共道路系统区域的不同划分范围是近期别墅区别于早期别墅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这放大的空间,一方面可提供充足的沿路景观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营造空间,有利于统一设计沿路景观(如通过设计行道树、步行道等),协调景观与建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提高别墅小区公共区的系统性、整体性。另一方面市政管线、箱体、井盖、标识(牌)、入户道及车行道可与前院景观统一协调处理,使路面及两侧更为整洁。通过公共道路系统区域,人们可以经过半公共区(组团路)、半私密区(主入口)和私密区(室内或内院),自然的进行空间过渡和转化。此外,道路公共区属于社区和公共景观界面,既不影响业主室内及后院的私密生活,却又为业主在公共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可能空间,能满足人们的私密性和开放性的双重需求。
另外,这种划定范围还可适当减小建筑与道路的间距,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率,却又能获得比以往别墅小区道路更宽阔的景观区域和更好的景观效果。
2.2 半私密空间的精致设计
近期别墅规划设计时放大了的景观空间,减缓了业主出入庭院时,公共区和私密区空间转化过快,较为唐突的感觉。这是主人和宾客进入住宅的必经之地,又是让客人对住宅产生第一印象的重要部分。前庭对住宅本身和道路的街景都能起到重要修饰作用。
前庭的入口处常常种植种植观赏性强的乔木、和观赏花卉,这样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有的前庭入口处设花架、花棚等作为入口的象征。庭院也可以没有围墙,有的用较矮的绿篱界定住宅的边界,有的设矮墙作为象征性的大门,主要起到装饰空间的作用。
2.3 私密空间强调人的可参与性
人都有向往自然的天生属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都市里的人们都崇尚到大自然中度假。人们选择高档别墅区,首先是对区域大环境的认同,其次会关心私家庭院的环境,当然也会考虑小区公共界面的环境。
公共区域与私家庭院的分割形成通常有完全私密、半通透、半私密和通透性围合形式等,改变了以往完全敞开或仅以绿篱相隔的单一形式,增加了围合形式的种类和多样性,营造了统一、丰富、有趣的社区(组团)整体居住空间效果。
近期别墅区别于一般别墅或公寓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庭院生活中人性的自然回归。我们试图去设想、去还原人们如何在别墅区生活:除了提供一些相对于公寓而言比较宽敞、明亮的户内空间外(这在目前一些城市公寓豪宅中也能基本实现),更重要的是强调后院生活——我们试图提供人们在后院品茶、喝咖啡、看书、发呆、散步、嬉戏、游泳、SPA、烧烤、聚会等时候的不同室外空间,可以说假如天气、温度等都是适宜的,人们总是愿意呆在大自然中,除非一些安全、私密的需求使人不得不回到户内,从这层意义讲,户内空间可以说是户外庭院空间的延伸,建筑本身反而不是最主要的,它可以由不同的平面、立面风格所组成,可大可小、可中可西,只是不同“词汇”而已。
近期别墅的私家庭院兼具景观和使用功能,在景观方面改变以往仅在“绿化”层面的景观营造,加强硬质部分与绿化的结合,追求整体景观的交融。在使用功能性方面则结合建筑室内布局,增加了泳池、SPA、烧烤台和硬质辅装平台等室外景观元素,使生活空间从室内延伸至室外。同时,对室内外标高(室内标高外延)、庭院铺装与室内铺装材料、室内主要空间与庭院对景等关系的协调处理,缩短了住户与内院的心理距离,使内院成为室内活动的自然延伸部分。
3.别墅景观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
别墅景观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应重视和体现整体性、生态性、可参与性。
3.1重视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现代别墅环境是有机的整体,在景观设计中不能把各个组成空间割裂成片段,应注重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从整体上确立景观特色是别墅景观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尊重与发掘,即从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形式到建筑实体的造型、风格以及外部的园林环境,追求整体上的协调性和连续性,而这正是人们把握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整体特征,形成整体环境意象的重要因素。
3.2生态主题的运用
在材料使用上,应尽量少用人工构筑物和硬地,加强软质景观的营造,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休闲娱乐设施的设置、材料运用应充分考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倾向。
在植物配置上强调多样性,尽可能使乔灌草复式绿化、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种植量,通过植物的色彩、气味、形态及季相的变化,形成优良的植物群落和生态效果。 加强垂直界面的绿化设置,如在挡土墙、、围墙等处选择攀缘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以达到美化和维护生态的目的。使人在其中的活动时,感受四季不同的画面和情趣,
3.3别墅景观设计强调环境景观的可参与性。
可参与性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庭院空间的围合度、保证安全安静的私密空间;设置人能参与的趣味性的景观小品,让人与景更好的融合从而创造温馨、融洽的居家环境。
住宅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住宅建筑风格也是精致而现实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别墅景观空间设计只要考虑到社区空间的体验,照顾到居住空间舒适度的最大化和建筑形象感官的最优化,就可以营造出高品质的整体环境,于精致和均衡中达到一种温馨而雅致的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造》 中国城市出版社
[2]《植物造景》 苏雪痕 中国林业出版社
[3]《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9期
[4]《景观规划牛皮书》 住宅篇 中国林业出版社
[5] 景观设计 37期 别墅景观专题2010年1月
[6] 时代楼盘 57期 住宅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