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合集13篇

时间:2023-11-01 10:03:04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1

云南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绿色化”旅游产业,就是要突出生态、健康、时尚,突出云南在全球人居环境的独特性与惟一性,突出云南的空气、阳光、纬度、海拔、有机土壤、绿色生态……突出云南的多元文化,突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面向印度洋经济板块的区位优势。充分整合利用云南的优势资源,按照市场的需要,科学配置适合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产品业态,巩固提升云南观光旅游的产品,加大开发以大健康为支撑的休闲度假、生态康疗养生、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整合村落集群,包装建设一批“中国古村落公园(怒江大峡谷、德宏、西双版纳、昭通、迪庆、临沧、大理等)”;建设一批“国家生态休闲养生公园”“国家温泉康养公园”“国家山地运动休憩公园”“国家中医中草药康体养生公园”,开发一批高端“山地特色旅游休闲庄园”……

――王崇亮

专业专注

事业成功的精髓

俗话说,“品质源于专业,专业源于态度”。二十世纪90年代策划的丽江玉水寨以一塘水一个东巴文化实现年盈利五六千万元,到2016年策划的喊沙村两年赚了上千万。王崇亮之所以在旅游策划领域游刃有余十六年,源于他做事的专注。

王崇亮入行做策划是偶然,但成功是必然。无论事情大小,他都用最专注的态度对待,并将其作为事业来做:过去学油画、做雕塑如此,所以他亲手打造的作品至今仍矗立在各地,历经寒暑春秋、岿然不动;在学校教书如此,所以他传道授业短短几年,96个奖项见证着他的辉煌;经商后,王崇亮更是将专注浸入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云南旅游策划第一人”“卖动云南的人”“策划出来的旅游财富”等头衔记载了他的成功。

因为专注的态度,王崇亮炼就出专业的能力,尤其是策划规划,很多科班出身的人,都难以与之相媲。

对王崇亮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众多闪亮的头衔和响当当的口碑,都是靠专业赢得的――虽然他没有系统地学过经济、金融或是管理,但是为了正确把控宏观经济和仔细洞察微观经济,他不断自学,巧妙利用各类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不炒股的他,每天看股市信息,通过洞察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化,来把握全球经济市场和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新闻联播、中国经济网、CCTV-2等来把控国内经济动向及产业发展方向;再以艺术家的思维模式创意策划每个产品,以数学家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运营每一个项目,用最恰当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保障其成功落地。他策划的项目,商业盈利能力几乎能够达到100%。

对于国内诸多规划机构“规划优先”的方式,王崇亮不甚认同。他常说,“策划指导规划,规划落实策划中的项目。”全世界的规划机构都是技术服务机构,从技术角度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但无法实现盈利。而策划是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要从大局出发,解决“我是谁?做给谁?做什么?怎么做?”用敏锐的市场眼光、准确的资源判断、超常的商业智慧,做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是项目盈利的基础和保障。

在商言商,王崇亮的策划无不为委托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他说这是他作为一个策划人的责任。从事策划规划的这些年,王崇亮“救活”了很多的项目。常有人带着濒临绝境的项目来求助,甚至是别的规划机构做废了的项目,他用他的聪明睿智、用他上百余案例的经验、更多的还是用他多年沉淀的专业,为项目“指点江山”。

每做一个策划,王崇亮必定亲到现场勘察,发现盈利点,他才会接手,否则,“抱着再多的钱来,我也不接。我一旦接手,就要让这个项目产生效益。”王崇亮坦言,“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纸合同的事,这是别人对我的信任。我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他曾在很多场合公开表示,艺嘉旅游不设分公司、不做挂靠,他也常常对艺嘉旅游的策划和规划师们说,策划是我的事业,我希望大家也都要当作事业来做,要对项目负责任、对那些将项目放心交给我们的委托方负责任。

十多年来他一直以其专注、负责任的态度及专业的能力,加上精准的研判和独到的商业眼光为旅游产业出谋划策,从理论到实践、从策划规划到项目实施、从招商引资到营销推广、从管理运营到实现价值最大化,都能一力运作。从而将艺嘉旅游打造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提供策划、规划、项目施工与管理、招商引资、营销推广、资本运作等服务的全产业链运营商。

创意经济

旅游产业的动力

王崇亮经手过的项目,无不成为一颗颗“摇钱树”,一座平凡的山、一池普通的水,甚至路边不起眼的灰尘,都能在他的手里获得价值。这些被业界颂为传奇的“金点子”,是他对创意经济熟稔掌握的重要体现。

王崇亮说,传统经济的最高表现是资本市场,能超越资本市场的唯有创意经济,因为头脑经济,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取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和能量。所以由他主导的策划能够准确落地运作,实现100%的盈利,除了王崇亮的专业专注以及他倡导的“策划优先,规划随行”模式,更重要的是创意经济。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策划得到改变,任何价值都可以通过策划得到体现。项目可以策划、产品可以策划、财富同样可以被策划。就策划而言,策划人的创意对每个项目、甚至是行业都能起到重大的影响。王崇亮的创意似乎没有穷尽,他将画家的想象力发挥到至极,又用雕塑家的四维逻辑将其收拢,把策划当做艺术品一样用心创作,这常常让艺嘉旅游80后、90后的策划们钦佩之至。

尤其是近几年作为旅游行业备受争议的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以及全球都在探寻的城市运营,王崇亮的创意不但出乎意料更是以领先享誉业界。

揽大局,运筹全域旅游。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其实早在这之前,王崇亮就已经提出类似“全域旅游”的概念,并在其策划中实施。

在通知下发的一年前,他受托做《德宏州旅游发展总体策划》时就已将“全域旅游”的概念注入:依托德宏优越的区位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旅游资源,树立“大旅游观”,全州一盘棋,打造处处皆景区的“国家休闲养生公园”。他指出,全域旅游不是遍地开花,应该抓紧一至两个极具市场价值的核心吸引物,精致化、高品位开发,形成品牌效应,以此带动相应范围的一体化发展。

2016年,有了政策的引导,王崇亮在临沧凤庆用“茶旅融合”的概念打造凤庆三大旅游产品体系:以茶为主,造中部构建大健康旅游产品;以文化体验、水上娱乐、特色购物、湖泊观光为主,包装北部“鲁史古镇・百里长湖”全景旅游区;以乡愁文化、民俗文化体验、田园休闲、土特产品购物为主,塑造南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配合“茶旅慢游”的生活概念,主导由高强度的都市快生活回归田园休闲慢生活。为凤庆策划出一套全域旅游产品。

调结构,转型乡村旅游。“旅游+”概念的提出,给乡村旅游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王崇亮做乡村旅游不是就资源做资源,“一流的资源未必能创造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产品并非需要一流的资源。”他的乡村旅游策划创意十足:通过“一产做环境,带动二产、服务三产;二产与三产嫁接;三产增加一产、二产附加值”来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乡村旅游大环境。

有人会说这是2016年《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要求。

但是我们回头看2012年,艺嘉智造策划的《大理海西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策划》――以花为媒,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构建百万亩花海(下关-古城-喜洲-洱源),营造休闲度假氛围,为旅游业发展营造环境,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包装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落;在凤仪工业园区建设花卉深加工基地,研发花卉精油、花卉食品、花卉饮料等附加值产品,做足二产空间,带动工业旅游体验;依托花海营造的优越环境,构建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产品体系,带动当地百姓参与旅游经营,打造全景式乡村旅游目的地。

再看2015年,艺嘉智造策划的《昭通市旅游产品开发运营策划》――在乡村旅游区内合理利用国家扶持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及集体用地等政策,构建大批庄园(或农场)项目,打造云南庄园生活方式典范(超过3000亩的观光农业园可形成景区,获取相应的门票收入);同时引导范围内的村落百姓开展“农业+旅游”,以农家乐、民宿、乡宿及乡土美食、果蔬等实现经济增收。

王崇亮用其专业和创新,带领艺嘉旅游永远走在旅游策划行业的最前沿。

在政策出台后的2016年,一场涉及农作物结构最繁、种植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产业结构调整在王崇亮的带领下启动:在《大盈江综合旅游开发运营策划》中,王崇亮提出,要深度融合“旅游+一二三产”,围绕大盈江近27万亩的农田,以花海建设为目标,通过借助第一产业调整为第三产业创造旅游大环境,带出盈江第二产业加工业(目前是盈江产业的短板)规模化发展,以“市场导向型+资源主导型”为理念,构建 “全时、全季、全业、全景、全域”旅游产品体系。改善大盈江整体环境风貌,向游客呈现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大盈江,打造中国最美江河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用“农旅+工旅+服旅”,牵引盈江各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旅游为引导的产业升级模式,带动全县旅游跨越发展。

“低成本”,撬动城市运营。不同城市各有各的发展模式和变革之道。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下,王崇亮在创新的同时,也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他指出,今天中国城市的发展运营要实现突破,就必须要解决如何从市场化、商业化的角度突围,要解决如何用较少的财政资金解决基础建设、公共设施、土地征用等问题。

城市要发展、商业要繁荣、居民要生活,这是摆在每一届政府面前的难题。而这些难题,王崇亮凭借“低成本”轻而易举就能解决。

这个“低成本”不代表廉价和低水准,也不意味着产品缩水。一贯崇尚策划指导规划的他,首先是把城市缺失已久的定位(特色)找回来,用定位指引方向,依据方向优化布局、调整产业,重塑城市形象,提升知名度、美誉度。第二是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从开发经营的层面对城市(镇)空间、现状进行深度研究,充分调动城市(镇)的各种有利要素和资源(主要是具有市场价值的资源),在凸现“城”的特色的同时,更多还需强调“市”的功能。重塑城市发展空间,扩展城市景观,修建城市路网与交通节点,按区域精准配置产业业态,提升地块价值;科学合理调整三大产业不同类别的产品配置,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投资,提升城市(镇)的开发经营质量。第三是共同参与的开发运营模式,把商业理念融入城市经营体系,政府引入大型企业,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模式建设路网、地下管网、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景观设施等项目,在土地包装、项目开发等方面采用市场化的手段,以新型城市产业化为动力,提高土地级差地租,提升城市商业价值。以“低成本”手段进行城市开发运营,依照市场运作的原则,为政府降低不必要开支的同时,通过城市建设获取收益,反哺于城市发展,实现“以城养城、滚动造城、活城城”,达到政府、企业、居民及外来人员等多方共赢!

慢城泸水和山水兰坪,2016年王崇亮用“低成本”撬动的两大城市运营,解答了城市定位、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业态支撑、商业运作等问题,也为旅游城市今后的发展贡献绝佳的案例。

时尚消费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

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王崇亮的回答一定是:文化的选择,市场的选择。

在泛文化时代,不是有什么样的文化,就做什么样的产品,而是根据市场消费对文化进行取舍,放大、植入、打造市场需要的文化。所以在王崇亮主导的文化旅游策划中,对于价值观的体现就是游客所需要的时尚消费文化(也是共性文化)的价值探索和追求。

产业发展的支撑是产品,产品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主导是市场。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市场。比如,耐克、可口可乐、麦当劳等这些放眼全球都不缺市场的产品,他们创造的时尚消费文化就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为产品奠定了广大的客源基础。

再比如连续在中国创下票房纪录的《功夫熊猫》,观众为什么买单?根据市场分众不同,好莱坞以“功夫”和“国宝熊猫”两大中国代表元素赢得中国市场。这也是好莱坞的成功之处,他们打造了全球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性别、不同年纪的人都愿意接受的“好莱坞文化”。王崇亮说,这样的市场主导型文化就是时尚消费文化。挑选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合理地将其运用在旅游策划中,那么策划的目的“找到一把打开消费者欲望的钥匙”就能被实现,策划的核心“为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设计一个渴求的产品”就能被找到。

云南是多民族集聚地,多彩的民族风情令很多来到云南的游客流连忘返,但是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问题,王崇亮不改初衷:“少数民族的东西,主要是族群文化消费的产品,一般局限于本民族地区,这样的文化旅游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能作为目的地消费产品来开发。”所以,特色要突出,但一定不能忽视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民族族群限制的、广为市场所认可的共性文化。

他说,文化在产业中的价值取舍重点在于要寻找具有市场价值、商业价值的文化,并进行放大才能激活市场。全世界有超过两千多个民族,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单一民族的性其实也就算不上是特别的了。他半开玩笑的说,个别民族的文化,顶多可以比做是一种“土特产品”,市场放量不大,只能做一种上门消费的目的地消费产品。而一味的重视打造文化差异性,生产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反而会因个性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开拓更为广阔的旅游市场销路。

王崇亮常说:“文化辐射半径有多大,市场半径就有多大。”所以,个性化的旅游发展,反而缩小了产品的市场。光有特别的民族文化是不行的,要更多地挖掘共性文化,多种思路共同发力,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有活力的旅游项目。墨江双胞胎文化节旅游项目,就是跳出民族文化,发掘共性文化的一次经典策划案例。个性文化固然精彩,但是如果想要做赢得市场普遍认可并可实现常态化的旅游产品,就一定要打造共性文化,扩大和强调大众消费者都能够接受和喜欢的东西。

旅游的核心不在于资源本身,而在于产品的开发。产品只有在流通过程中才能产生利润。旅游产品具有特殊性,它不能流通,但消费者是可以流通的。加上,文化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是通过产品,王崇亮举例近20年来,火爆中国市场的圣诞节和情人节,都是以产品为载体大力传播文化,再依靠文化,反作用于该文化周边的产品,以此形成带动效应。所以在做产品时,王崇亮主张多向全球化的商家学习,找出共性的东西,克服它的区域性,把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全都聚合起来,才能把消费者“一网打尽”。

品味王崇亮策划、规划的旅游作品,你会发现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美景中糅合着深深的文化韵味,产品中融入了巧妙的商业智慧。墨江・国际双胞节蕴含的生育文化、幸福文化是王崇亮最得意的旅游文化产品。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从北回归线调往滇东北,把镜头聚焦到750公里外的从江,看王崇亮用“旅游+文化”,包装做大从江文化旅游品牌,激发旅游核心竞争力。其中最有效的一招,是他提出的“大歌大家唱、从江大家游”。作为被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传唱率不高。王崇亮再出奇招:邀请知名音乐人,美化歌谱;邀请歌星演唱大歌,并将其收录至专辑中,借助名人效应在族群以外传唱“侗族大歌”,通过产品的形式向外输出,在传播“侗族大歌”的同时,更提高了从江的知名度。

游览丽江玉水寨,你会被东巴文化深深震撼;漫步市区鱼米河,你会为茶马古道曾经的辉煌惊叹不已;探访鹤庆新华村,你会在银匠们的叮叮敲击声中体悟白族先民的勤劳智慧……文化,正是王崇亮赋予旅游项目的灵魂。

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

任何产业的支撑是产品,旅游的核心,说到底还是旅游产品的开发。而产品的支撑是盈利能力,这就要求策划对资源与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定位产品,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尤其是在做旅游产品的时候,“策划先行”的优越性就能够得到良好体现。通常一般商业盈利的核心是通过流通实现的,而旅游景区产品缺乏流通性,违背了通常的商业规律,它只有通过反向流通(即消费者的流通)来实现盈利,从而形成产业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上,地方政府配套设施、政策等方面要及时,对于旅游开发企业要给予多层面的支持,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过去大多旅游产品均属于资源依托型产品,缺乏市场导向型产品。资源不等于产品,消费者要的是产品,而非资源。因此改变产业发展观念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避免碎片化思维、碎片化观念、碎片化开发,要用产业发展、金融、市场、互联网乃至资本市场等的思维方式发展产业。

他认为,云南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绿色化”旅游产业,就是要突出生态、健康、时尚,突出云南在全球人居环境的独特性与惟一性,突出云南的空气、阳光、纬度、海拔、有机土壤、绿色生态……突出云南的多元文化,突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面向印度洋经济板块的区位优势。要充分整合利用云南的优势资源,按照市场的需要,科学配置适合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产品业态,巩固提升云南观光旅游的产品,加大开发以大健康为支撑的休闲度假、生态康疗养生养老、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整合村落集群,包装建设一批“中国古村落公园(怒江大峡谷、德宏、西双版纳、昭通、迪庆、临沧、大理等)”;建设一批“国家生态休闲养生公园”“国家温泉康养公园”“国家山地运动休憩公园”“国家中医中草药康体养生公园”;开发一批高端“山地特色旅游休闲庄园”……

凭借对“资源时代已经过去,旅游资源必须向旅游产品转变,旅游产品必须与旅游市场无缝对接”的敏锐洞察力,王崇亮将中缅边境寂寂无闻的傣族村寨喊沙村打造成了“天天泼水节,夜夜篝火晚会,赏不完的民族歌舞,尝不尽的傣家美食”的旅游胜地。荣获了“2015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德宏傣族风情第一村”等称号 ,凭借其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常态化的节庆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瑞丽市勐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仅靠喊沙两年赚了几千万。当年不起眼的小村寨如今是二十四小时运作的“印钞机”。

下面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真实案例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加生动和真实。

策划丽江老君山旅游项目,王崇亮别出心裁,把老君山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前置于丽江市古城区入口处,利用丽江大市场资源为游客提供票务、旅游咨询、巴士引导等服务,拉近老君山景区与游客的距离。同时将其纳入大丽江旅游整体营销体系,结合并打包三江并流世界遗产,让老君山以焕然一新的姿态重登中国旅游大舞台。

策划武定项目时,他借助云南得天独厚的影视外景拍摄优势,按照市场的需要,完善云南缺乏影视内景拍摄的产品需要,构建影视拍摄内外景结合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有效降低剧组的拍摄成本,提高影视文化旅游小镇的市场运营能力,打造云南首个功能齐全的影视创意文化旅游小镇。

策划临翔区名人名企主题庄园项目,王崇亮慧眼独具,看到中国高端庄园的市场空白,放大临翔区生态优势及区位优势,注入“大健康”元素,营造“高起点、高质量、精品化、个性化、主题化”的旅游休闲主题庄园休闲旅游度假区。主打“与名人做邻居”这张营销牌,引爆市场。

策划凤庆旅游产品时,王崇亮立足于凤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突出休闲养生文化,放大“茶”的r值,由“茶”延伸到大健康产业,将茶旅文化演绎到极致,营造休闲养生舒适氛围,由南至北策划系列茶文化产品。铸就大健康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运营中,景区是产品的承载体,产品是景区的吸引物。作为全产业链运营商,王崇亮领导的艺嘉旅游麾下有3家景区,其中位于楚雄州的元谋土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鬼斧神工之瑰,风雕雨刻之奇,鳞次栉比之美,为旅游天堂云南呈上气势磅礴的画卷。

“资源产品化、产品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

山峦叠嶂、森林苍翠、河流密布、民风淳朴、蓝天白云……云南有最好的负氧离子、最好的有机土壤,拥有从几十米到上千米独特的海拔高差,造就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舒适的人居环境,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和优势,王崇亮认为当之无愧。但是云南为什么没有从旅游大省发展成旅游强省,反而长期受限于“一流资源、二流产品、三流效益”呢?

过去的2015年,旅游业直接投资首次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即将过去的2016年,旅游继续在低迷的大环境中领跑宏观经济,仅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1亿元,与去年黄金周相比同比增幅分别达15.6%,16.3%……王崇亮向我们展示这一组组数据,旨在说明“旅游资源向资本开放时机已至”。

近年来,政府先后颁布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尤其是国务院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王崇亮说,我国旅游行业资本化趋势将出现新变化,旅游资源资本化、金融化、证券化将会不断加速、不断加强。

在地方实践中,大量的社会资本已经踊跃地投入到了旅游资源的开发领域,很多景区都尝试着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股份合作经营、旅游经营公司上市等新的开发和管理模式,以及探索景区资源证券化和PPP模式。

王崇亮一针见血地指出,云南是旅游大省,但是旅游上市公司目前仅世博旅游集团一家,更毋论证券化,这与云南打造旅游强省的愿景极其不符。

作为“云南旅游策划第一人”,王崇亮在策划中不断放大的旅游资源价值性和收益性,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管理水平,凭借与浦东发展银行、西北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等金融机构和深圳协同创新、北京盛世景、九鼎投资、中信证券、南山资本等基金、股权投资机构的战略投资合作关系,王崇亮所作策划不但能够为项目方拓宽融资渠道,提供项目迅速落地的资金保障。

王崇亮作为浦东发展银行的风控专家,艺嘉旅游也成为云南省惟一一家与浦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关系的民营企业;同时,与深圳协同创新签有长期合作协议,协同创新在云南发行的基金多从王崇亮的项目中择优挑选。

作为“卖动云南的人”,他希望云南旅游投资主体也能实现多元化,并在其策划和讲座中,提倡旅游投资主体向民营资本为主,政府投资、国企投资和外商投资为辅的投资格局发展。只有企业成为旅游投资的中坚力量,才能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本,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旅游发展的大潮,助力行业跨越式发展,共享红利。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2

一、当今创意旅游策划的现状

(一)创意旅游策划的内涵

国内对于创意旅游的内涵的解释,有几个代表性的观点。厉无畏先生认为:"创意旅游是一种发展模式,是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 国外对于创意旅游的解释侧重点有些不同。国外的学者认为创意旅游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目的地必须极具创造性的开发自身所特有的无形文化资源,例如民风民俗、文化工艺等,并以一种创意性的体验产品提供给旅游者。

由上可以看出,国内的学者大多将创意旅游作为一个产业进行讨论,而国外的学者更强调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着力点。创意旅游策划是创意旅游学和策划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当地旅游的艺术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设计出满足其需求的旅游产品和营销手段。笔者认为旅游策划如果想发挥其作用,那就需要在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创意。旅游策划的创意性,将成为未来旅游策划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将举例对创意旅游策划进行探讨。

(二)创意旅游策划的特征

1.创意旅游策划是利用有效的成本实现目的

创意旅游策划是为了实现目的而出现的,为了获得最终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充分利用各类手段有效的利用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和元素,组合,联想,通过旅游产品、旅游空间、旅游体验等方式使游客获得好的体验。

2.创意旅游策划是运用智慧完成谋划

哈佛企业管理丛书中谈到:"策划本质上市运用脑力的理,是针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出的当下决策。"一般包含市场调查、目标指向、可行性方案、创意、预见性、对艺术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因为资源需要通过策划的方式整合、开发和包装,才能推动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创意旅游策划的实践

中国在创意旅游策划的实践中,有许多优秀的案例。例如有学者总结:"云南元谋点"土"成"金"、宁夏镇北堡出卖"荒凉"、天门山特技飞行表演、青海湖自行车大赛、把海南"穿"回家、《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剧。" 每一个创意都是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成功策划案例,通过分析、调查、最后组合生成推广,创造性的拉动当地的旅游业。

下文笔者将以遵义的成功转型为例,谈论创意旅游策划的实践。从定位、资源研究到体系构建几个方面谈论创意旅游策划在这一案例中的运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明确

一个城市如何定位,就像我们每个人独有的指纹一样,代表着我们各自的特色和形象。这个形象就像一个升华和提炼,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城市百年不变形象标示。2007年的遵义存在一些定位上的问题。首先,其的定位不具有说服力,之前的遵义有"国酒之乡,红色经典"的形象口号,但是这显然不是遵义的定位点。国酒是茅台镇第一,遵义只能位居第二,加上酒文化如果没有做足做透很难出精品。其次是对于遵义会议旅游资源的定位仅仅用这八个字来形容远远没有表达出其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

2.艺术文化资源的整合不足

客观条件上,遵义的城市不太可能发展得太过现代化,因为成本太高。加上山地城市的限制使得其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难免感到力不从心。人们谈起遵义很多人只是对遵义会议印象深刻,人们的认识习惯性的把遵义和遵义会议划上了等号,可是遵义还有其他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其资源与知名度是不匹配的。创意旅游策划的关键之一是整合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旅游概念和主题。因此当地在面对这一问题是否决一些不恰当的选项。

(二)解决之道

1.确认定位

遵义市最终给出的定位是"国运之都,转运之城"。笔者归结了几个要点解释这个定位。第一,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点毋庸置疑。第二,概念的放大化,把遵义的转运比作国运的扭转,贴上了一块好金子。同时吸引全国的人前来开会,会议经济可谓是独一无二,经济效益也不可小视。第三,两大伟人的转运之地。一个是成为了党的领袖并且成功领导党走向了正确的道路;一个是邓小平正式成为了中央秘书长,得以在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2.旅游体系的创意建构

中国自古有运势转顺这一说法,于是策划者将转顺的理念与红色旅游产品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到了娄山关便过了难关,到了赤水河就过了险滩,到了遵义会议就能命运转顺,到了茅台镇便红运长久。这一概念不是凭空而来,利用了当地已有的资源,赤水代表红,运河代表运,长廊代表长,酒文化代表酒。还因此开发了"红运当头"的红军帽等创意旅游产品。

"娄山关(国运山)―赤水河(国运河)―遵义会址(国运之都)―茅台镇到赤水市(国运长久)。"这样的体系打通了整个旅游的脉络,游客需要经过几个点才能游玩好这些景点,经济效益也大大增强。情感诉求成为了该方案的亮点,这样的创意旅游策划不再是以已有的人文、自然资源为轴,而是更多的考量了游客的感受和互动沟通,更重要的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这一创意旅游策划可以说是极具代表的经典方案。

三.基于创意旅游策划的思考

(一)策划就是创意旅游"脉搏",充分利用当地艺术文化资源

旅游是寻找差异的活动,创意旅游策划就是寻找和创造差异的活动。一个旅游点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往来交通,这三点是把握好当地旅游定位的基础。一个好的策划能够客观、系统、深入的挖掘和提炼资源的价值,并将其以适当的形式显现出来。

(二)创意旅游策划需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分析国内的许多失败案例可以发现,很多旅游地区存在不尊重历史实际和无中生有的情况,加上浮夸的包装和推广给当地旅游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创意旅游策划的着力点一点不会脱离实际。通过在分散的资源中寻求内在或者外在的联系,用恰当的接口将其接起来。所以好的策划不难,需要事实求是、虚实相生、有机结合。

人一定永远是旅游中最重要的部分,就像节目需要观众,商品需要消费者。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想法才能"投其所好",优秀的策划中不得不谈及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做足了市场调查。所以最终的策划得到了游客的认同和接受。让人津津乐道的亮点将会成为使游客印象深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王慧敏,孙洁. 创意旅游: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J]. 旅游科学,2007(6)1-5.

[2] 周钧,冯学钢. 创意旅游及其特征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394-397,401.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3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营销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一套有创意的可执行的旅游营销策划不但可以为旅游景区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而且可以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甚至可以提升整个国家的“软实力”。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旅游营销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制约当前我国旅游营销策划的各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旅游营销策划的措施,明确了创新是旅游营销策划之本,只有在旅游营销理念、营销技术手段以及营销内容等方面积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我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78-1987年):政府主导下的旅游营销缺位阶段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经济建设成效显著,我国旅游业开始进入起步时期。同时,由于我国财政困难,党中央提出了利用国内外资源打开国内外市场的方针,旅游业作为创汇产业表现出的经济性逐步凸显,旅游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从外事接待型逐步向积累外汇型转变。这一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政府供给主导型的模式。我国旅游营销整体处于缺失状态,旅游企业呈现“等、靠、要”的特征,直到1986年一首“无锡旅情”唱响日本,开辟了一首歌带动一个国家市场的营销先河,也开启了我国旅游营销发展的新篇章。

(二)第二阶段(1988-1998年):行业实践超前于理论发展的旅游营销探索阶段

伴随着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变革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全面开展,这一时期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旅游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缺乏竞争的经验和积累,这一阶段的旅游营销尚处在初级和探索的阶段,行业出现了简单模仿和盲目跟风的现象,90年代流行的点子热、CI热,也冲击了旅游营销,凸显了我国旅游营销的浮躁和发展的不成熟。

(三)第三阶段(1999-2002年):旅游营销的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营销学术界与国际营销学术界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国际前沿的营销理论被我国大量吸收和学习借鉴。这一时期顾客满意理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定制化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等理论相继传入我国,我国旅游营销得到了快速而又理性的飞跃发展。

(四)第四阶段(2003-2005年):精细化营销和联合营销阶段

这一阶段,整个社会处于急剧发展之中,消费者分层更加明显,使得细分消费群体十分必要,细分目标市场,捕捉市场机会,成为广大旅游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我国旅游企业迎来了一个精细化营销的新阶段。同时,联合营销成为这个阶段旅游营销的主旋律,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第五阶段(2006年至今):新营销破题前的困顿和品牌营销阶段

世界旅游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品牌化经营时代。打造强势旅游品牌和知名旅游品牌,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旅游营销已进入品牌制胜的阶段,然而我国旅游营销品牌化成长之路十分艰辛,我国的旅游营销整体处于一个迷茫困顿期。唯有正确认识到旅游营销策划的系统性和战略导向性特点,充分发挥旅游营销策划的作用,才能促进我国旅游营销的快速发展。

二、制约目前旅游营销策划发展的因素

(一)旅游营销策划理念的缺失

旅游营销策划理念的缺失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营销不等同于促销,而在当前我国许多旅游企业却经常混淆这两个概念,促销仅仅是营销工作的一部分活动,而营销更强调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以及对顾客需求的把握。旅游营销策划理念的缺失成为阻碍当前我国旅游营销策划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缺乏科学的市场分析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立,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当地旅游业。然而,各地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模式日益标准化,认为发展旅游就是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等,导致一时间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遍地涌现。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缺乏科学的市场分析,存在盲目性,导致在旅游营销策划中各个地方旅游营销策划雷同现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

(三)旅游产品设计缺乏创新

旅游产品是旅游营销策划的对象,一个创新的旅游产品结合有效的营销策划往往能够很快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实际中,旅游产品的更新速度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旅游需求,就以各大旅行社推出的旅游线路为例,旅游线路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更新缓慢,只能靠价格来吸引旅游者,致使旅行社陷入价格战的旋涡不能自拔。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营销策划的效果,导致旅游营销策划的效果不理想等等。

(四)旅游营销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

旅游业的营销,从早期借助景区导游图、宣传册、录像带开始,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演变为借助旅游交易会、推介会、DVD的营销,其营销形式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旅游营销策划在形式上很难突破。这些为数不多的相当有限的旅游营销手段,缺乏形式创新,更缺乏内容创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所发挥的功效也日益减弱,在旅游营销策划中采用这些传统的旅游营销形式很难达到营销的预期效果。

三、优化我国旅游营销策划的措施

(一)重视创新精神,注重创意的运用

成功的旅游营销策划案例无不体现了“创新”二字,创新通过创意来表现,未来学家托夫勒说:“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创意,因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正在来临。”创意是工作人员根据企业营销目标,在收集、分析、筛选、组合各类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思维,“苦思冥想”后形成的一个(或一系列)想法和构思。旅游企业应高度重视创意在旅游营销策划中的作用,利用创意创造特色和活力,一套有创意的可执行的旅游营销策划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创新旅游营销策划形式

旅游营销策划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有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旅游广告、参加旅游交易会、到客源地举行旅游推介会等。然而这些传统的旅游营销策划形式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所发挥的功效日益减弱,产生的营销影响力很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以用于旅游营销的新载体层出不穷,旅游营销策划在形式上应创新地综合运用各种有利于达到营销目的的方式,可以将传统与现代营销载体相结合,借助丰富多变的物质载体,不断扩大旅游营销的影响力。

(三)创新旅游营销策划内容

旅游营销的内容,就是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和具体的旅游产品。旅游营销策划的内容创新和旅游产品创新是一致的,某种意义上,旅游产品的创新实际上也是旅游营销策划内容的创新。旅游产品创新,要点在于使旅游产品能够适应、引导乃至创造市场需求。旅游营销策划内容的创新更强调智力的投入,花费智力的策划,使旅游产品通过创新而更加新颖和具有魅力。

(四)创新旅游营销策划理念

旅游营销策划的理念创新,是旅游营销策划在其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基础上的升华,它使旅游营销跃入更高的层面。对旅游企业而言,营销观念是旅游企业营销策划活动的指导思想,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向和长远发展。从营销观念的演变进程及市场需求变化来看,旅游企业应当以旅游者为中心,根据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策划活动,同时还要根据旅游者消费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旅游企业的营销策划活动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旅游营销目的。

(五)创新科技手段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作为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验性消费,在旅游营销策划中应愈加重视满足潜在游客的一种体验感,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例如虚拟技术在故宫景区营销策划中的成功运用,充分体现了技术手段在旅游营销策划中的作用。通过这种创新的科技手段,一方面模拟景区的场景为潜在的游客提供一种虚拟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当游客来到实地旅游时可以加深旅游认识。可见,积极创新技术手段在旅游营销策划中的应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旅游营销策划的效果,可以促进我国旅游营销策划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浏英.旅游企业营销策划的创意要求[J].旅游科学,2000(04)

[2]武彬,龚玉和.旅游策划文化创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

[3]武义勇,方丽莹.中国旅游营销30年回顾、反思和问题[J].新营销,2007(08)

[4]孙伶俐.对旅游线路营销策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6(02)

[5]冯广平.不可忽视的创意策划[J].科技智囊,2008(09)

[6]王荣国,蒋卫东.加强旅游创意策划[N].中国旅游报,2003年2月19日.

[7]沈祖祥.旅游策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4

摘要: 安图县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其支柱型产业,但作为中小城市的安图县长期以来对于旅游业规划意识淡薄,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鲜有提及,严重弱化了旅游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阐述安图县旅游业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安图县旅游业规划策略,对安图县的总体规划设计、旅游业规划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http://

关键词 : 安图县;总体规划;旅游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252-03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北京建筑大学城乡建设与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资助,项目编号:31062014001。

作者简介:许鹏(1990-),男,吉林延边人,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

0 引言

由于近年来长白山风景区及县域民族特色旅游的风靡,旅游业为安图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已逐渐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然而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距今时间较长,尤其是对旅游业的规划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采用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选择和制定了安图县旅游业的规划策略。该策略若能切实有效地结合到下一轮的县域总体规划设计中,使之与安图县迅猛发展的旅游经济相适应,将对安图县今后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 安图县旅游业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的关系

安图县的城市发展已离不开旅游业的繁荣,反之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依赖于安图县的规划建设,旅游业的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安图县所特有的众多旅游资源将使安图县必然地承担起东北亚地区的旅游职能,而旅游经济将加快安图县的产业结构调整,二者对安图县的城市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再者由于相对集中的旅游季节、旺季爆发式的游客数量,安图县已无法参照常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旅游业发展所需的配套建设深刻影响着安图县的用地结构规划;同时为了适应和满足大量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安图县的空间布局从发展方向、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等方面亦将收到旅游业规划的影响[1]。

2 安图县旅游业重点规划策略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旅游业规划是县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总体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业应与其他相关产业统筹统规,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策略。

2.1 规划目标

安图县旅游业的发展要以长白山旅游开发为主,辅以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生态风光旅游、历史古迹旅游、边境旅游、冰雪漂流娱乐项目等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模式[2],确立旅游业在安图县域总体规划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业软硬件建设,实现旅游市场规范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旅游合作国际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通过实现这“五化一体”来使安图县成为新兴的旅游强县,让旅游业成为全县经济起飞的全新动力。

2.2 旅游业布局规划策略

2.2.1 空间布局规划

安图县旅游业的总体格局是“两镇两村”、“两湖两园”、“一线一岸”为主线,沿线8个重要旅游景区、23个重要景点构成的四个各具特色的旅游。一起构成了安图县旅游业“一线四区23景”的叶脉状布局结构,如表1所示。

将上述重要的布局节点平铺开共有23景,分别是:长白山、虎林园、美人松园、园池、古洞河浪漫漂流、长白山药园、长白山文化博览城、宝马古城、泰安寺、“安图人”遗址、刘建封县衙、森林狩猎场、森林小火车、药水泉、浮石林、二龙山公园、五峰山森林公园、明月湖风景区、龙顺雪山飞湖旅游景区、福满生态沟、红旗朝鲜族民俗村、海沟“黄金城”、双目峰口岸。

2.2.2 交通布局规划

加快各级公路网的建设,以S203省道为县域旅游的交通主干线,构建县城明月镇-长白山旅游风景区的S型主干线和叶脉状辅线的公路、铁路交通路网络,如表2所示。

2.2.3 旅游服务中心布局规划

根据各景区的重要性,将安图县旅游布局的各重要节点规划为五个级别的旅游服务中心,如表3所示。

2.3 旅游路线规划策略 安图县域旅游的一般行程普遍是从明月镇出发终到二道镇长白山旅游风景区、沿途经过各景点的“传统路线”。为了充分开发淡季旅游资源,突破安图县传统旅游的固有模式,应依托于长白山的特点强化冬季旅游项目的建设,根据季节特点进行旅游路线规划,如表4所示。

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安图县内各处旅游景区的特点规划出相应的特色旅游路线,以S203省道为主线呈叶脉状的空间布局,如表5所示。

为了满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游客对于时间成本和旅游日程的要求,根据各景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联和交通状况,以日为单位规划出多层次的日程旅游路线,如表6所示。

2.4 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因素,根据安图县现有情况合理强化交通路网、能源、水电、通讯、环卫、餐饮、住宿、商业、娱乐休闲、医疗卫生、安全防灾等等一系列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重点是加强各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缩短旅客在途时间[3]、提高景区周边便利性,对于长白山北坡以外的其他旅游景点,应加强景区排污和垃圾处理、完善景区引导标识、公厕及停车位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中心建设[4]。各主要景区周边的城镇要加强绿化建设、游客步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特色景观建设[5],加快与旅游相关各行业的升级转型,尤其是随着游客数量层次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应在中低档餐饮住宿设施为主的基础上,增加高档旅游餐饮住宿设施的建设,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使安图县内旅游产业链上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机结合,互促互进。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安图县新一轮总体规划即将开展之际,旅游业的规划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介绍安图县总体规划与旅游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制定了涵盖旅游业布局、县域旅游路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策略,为安图县的总体规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提高其他旅游型中小城市的对于旅游业规划的认识,发挥起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http://

参考文献:

[1]刘波.旅游业对小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37-38.

[2]苏阳.凸显地域自然特色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6-39(3):251-254.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5

摘要院201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规划把坚持“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这有利于新型城镇的“旅游化”发展,小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将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型社会”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小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先行先试的重大优势,抓住新型城镇化机遇、加速发展长沙旅游产业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关键词 院抓住;机遇;发展;旅游

中图分类号院F592.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13-03

0 引言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即: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能够把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是支撑未来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产业,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型社会”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小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目前虽然长沙城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城镇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机遇、加速发展长沙旅游产业,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长沙城镇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长沙旅游产业跻身为千亿级产业,旅游对小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也逐步明显,初步形成了一批以灰汤、靖港、乔口、花明楼、沩山、大围山、铜官、大瑶、永安、黄兴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名镇,但是在小城镇建设中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设计、深度开发、范围拓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

1.1 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不高

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度主要体现在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当中,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重单项规划,轻整体规划。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涉及城建、旅游、产业、国土、生态、文化等部门,这些部门各自为阵,都有各自的规划,缺乏统一协调的整体规划;二是规划重模仿、轻特色。一些城镇旅游规划只重视模仿和照搬,不重视项目定位和产品卖点,不注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导致一些城镇建设大同小异,似是而非,缺乏独特的市场形象和功能定位。还有一些规划因对旅游资源的价值判断不准,甚至贬低,导致一些有开发潜力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保护;三是重规划轻策划。很多旅游开发项目都是有规划而无策划,导致政府、企业拿到规划之后还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将规划束之高阁,规划是规划,建设是建设,没有按规划行事;另一方面因为有了规划,就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大干快上,没有考虑市场,结果与市场脱节。四是对新型旅游综合体缺乏规划。旅游综合体依托于一些景区,离城市和城镇一定距离,自身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开发建设区,既是景区,又是商业与休闲消费区等等,这种综合体不是建制镇,还没有被纳入城镇规划与城镇管理之中。

1.2 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开发不够

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是指旅游不是停留在观光游和印象游上,不是一种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生性修养的过程。目前我市在城镇旅游发展过程中,浅层次的旅游产业发展仍占主体,主要表现在:小城镇景区打造概念化,大多数小城镇建设只完成了风貌打造,并未进行市场配套的深度开发,向上拉升做成品牌、向下落地做成产品的过程还很漫长,文化与旅游资源所进行的融合不充分,造成相关旅游衍生品的缺乏,旅游消费中的文化附加值少,从而未形成关联度大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无法带动消费市场发挥游、购、娱的产业链条经济优势。同时,由于历史和规划的原因,公共厕所、停车场、参观游道、标识系统、导览系统、购物场所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阻碍了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

1.3 旅游产业发展的范围拓展不宽

旅游业自身边界的模糊性和高度的开放性,使得旅游业融合的产业范围表现出极度的宽泛性。旅游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养生旅游、在线旅游等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而衍生出的产品也都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长沙小城镇建设中的旅游产业发展过多依赖于对传统旅游观光的开发,甚至一些地区由于缺乏传统的旅游资源,因而对旅游业的发展信心不足,产生了“资源依赖症”,其实在一定的条件下,没有资源一样可以开发旅游产品、可以发展旅游业。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在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从政府角度分析来看:一方面政府对小城镇与旅游的共生性认识不足,导致政府的导向作用模糊,没有把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考虑,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重景区、轻城镇,旅游产业与城镇没能产生良好的互动,旅游业的繁荣没能有效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二是重资源型旅游城镇、轻参与型和接待型旅游城镇,这种认识过度地依赖于传统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的类型简单化、片面化。另一方面体制机制障碍也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行政分割,部门、城镇、景区、企业之间没有统一协调,无法进行整体建设和营销,不利于资源整合;二是政企运营一体化,大多数旅游小城镇建成后,运营模式并未完成由政府向市场的转换,制约了景区的持续发展。三是从投入主体来看,一些地方旅游城镇建设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从市场角度分析来看,旅游作为综合型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对于交通道路、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要求较高,与旅游有关的宾馆、商业街、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配套,许多旅游企业难以承担,旅游市场活力严重不足。另外,我们许多城镇对旅游宣传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大、相关部门配合意识不强,营销不到位影响了旅游市场的开拓,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2 促进长沙城镇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发源地。目前辖区内有113 个乡镇、120 多个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82 家、旅行社258 家,其中经营收入过亿元的旅游企业35 家,星级农庄199 家、工业和农业旅游示范点54 家、全国重点特色旅游名镇10 个,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在综合分析长沙实际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特提出加速发展城镇旅游产业的四大对策:

2.1 抓好顶层设计,构建新型城镇旅游发展规划

一是完善城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形式上,要打破部门各自制定规划的模式,实现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旅游规划“四规合一”,同时将依托旅游景区形成的旅游综合体小镇纳入城镇规划和管理。在规划内容上,要对全市113 个乡镇进行系统梳理,对城镇旅游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注重小城镇在旅游产业中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借鉴旅游“资源型、参与型、接待型”的城镇类型划分对城镇进行分类规划,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旅游城镇开发格局。

二是丰富城镇旅游产业发展内涵。既要开发城镇旅游发展的深度和拓宽它的发展广度,又要实现管理由粗放向精细转变,构建旅游“基础—技术—市场”三级平台,建设好集市、县、镇旅游交通、旅游信息咨询及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好集吃、住、游、购、娱产业于一体的多业态产业聚合体,做大做强特色小镇,包括红色主题类特色的花明楼镇、文化主题类特色的铜官窑镇、休闲主题类特色的格塘千龙湖和乔口镇、生态主题类特色的大围山镇等,让长沙小城镇享誉三湘,驰名中外。

三是实施城镇旅游产业发展滚动开发。各城镇所处的开发阶段不同,其工作重点也不相同。在滚动开发方面我们可借鉴云南省的旅游开发经验,将全省200 多个特色小镇划分为三类:保护提升型、开发建设型和规划准备型,保护提升型: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城镇,应重点进行保护提升,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搞好环境整治,改善旅游城镇的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开发建设型:对于已经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城镇,应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积极招商引资,融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于一体,把规划项目化,通过项目推动旅游城镇的开发建设;规划准备型:对于那些虽然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潜力明显,但目前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城镇,应积极开展旅游保护开发规划,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等项目准备,待时机成熟再开发建设。

2.2 坚持政府引导,构建城镇旅游发展政策体系

一是加强工作领导。建立城镇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在人员、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出台长沙城镇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从规划制定、设施建设、市场开发、产业培育、政策扶持、可持续发展、目标考核等方面出台措施,整合市直各部门资源,合力支持城镇旅游发展。

二是形成政策推动。设立城镇旅游发展补助专项资金,实行银行贴息贷款,重点用于城镇旅游发展的项目建设;整合有关部门的资金资源,发挥其对完善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导向作用;实施引导性土地供应政策,通过开发利用荒地、废弃地、土地整理等措施,盘活存量土地,优先保障旅游城镇重点项目用地;完善和落实相关税费减免政策,简化审批流程,优化项目服务。

三是注重群众参与。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居住、房屋出租、出资入股、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旅游城镇的开发建设,探索建立涉农社区居民土地流转金、房屋租金、股金、薪金和社保金的“五金”增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到小城镇落户的门槛,为农民参与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农民自觉维护旅游环境,真正成为旅游城镇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2.3 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城镇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城镇旅游招商引资渠道,强化项目包装,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交会、博览会,为旅游城镇与企业“了解、交流、合作”搭建平台;鼓励、引导和支持有实力企业参与城镇旅游开发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比如:2014 年长沙规划了100 个旅游重点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全年共完成投资240 亿元,望城区的乔口镇以3 亿元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撬动30亿元民营资本的注入等,不仅加速了景区的开发建设,还带动了周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二是理顺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合各类行政资源,形成部门、城镇、景区、企业联动机制,实现旅游品牌整体开发、整体宣传、整体营销。改革运营机制,探索实施国有景区经营权有偿转让,把旅游企业推向市场,改变政府包办、行政手段运作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尝试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催生和培育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主体和经营实体。引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优先向旅游城镇倾斜。

三是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中小旅游企业开展业务。

2.4 注重品牌建设,构建城镇旅游品牌建设新模式

一是挖掘文化内涵。立足长沙特色文化,如农耕文明、楚汉文明、青铜文明、红色文明等,深入研究长沙各城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把握城镇文化脉络,深入挖掘小城镇文化内涵,推进城镇文化旅游的融合,避免简单开发、特色不特的现象,将长沙城镇文化元素打造成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城镇核心竞争力。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立足城镇旅游资源,建设以湖湘古镇体验游链条为代表的新型古镇旅游产业综合体,如靖港、乔口、铜官、新康镇等;以资源+文化产品为代表的湖湘特色旅游镇产业综合体,如花明楼、开慧乡、黄兴镇等;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会议为代表的湖湘城郊村镇旅游产业综合体,如格塘千龙湖、灰汤镇等;以自然风貌+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湖湘生态城镇旅游产业综合体,如沩山、大围山镇等。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6

关键词: 安图县;总体规划;旅游业规划

Key words: Antu County;master planning;touris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252-03

0 引言

由于近年来长白山风景区及县域民族特色旅游的风靡,旅游业为安图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已逐渐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然而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距今时间较长,尤其是对旅游业的规划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采用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选择和制定了安图县旅游业的规划策略。该策略若能切实有效地结合到下一轮的县域总体规划设计中,使之与安图县迅猛发展的旅游经济相适应,将对安图县今后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 安图县旅游业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的关系

安图县的城市发展已离不开旅游业的繁荣,反之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依赖于安图县的规划建设,旅游业的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安图县所特有的众多旅游资源将使安图县必然地承担起东北亚地区的旅游职能,而旅游经济将加快安图县的产业结构调整,二者对安图县的城市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再者由于相对集中的旅游季节、旺季爆发式的游客数量,安图县已无法参照常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旅游业发展所需的配套建设深刻影响着安图县的用地结构规划;同时为了适应和满足大量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安图县的空间布局从发展方向、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等方面亦将收到旅游业规划的影响[1]。

2 安图县旅游业重点规划策略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旅游业规划是县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总体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业应与其他相关产业统筹统规,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策略。

2.1 规划目标

安图县旅游业的发展要以长白山旅游开发为主,辅以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生态风光旅游、历史古迹旅游、边境旅游、冰雪漂流娱乐项目等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模式[2],确立旅游业在安图县域总体规划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业软硬件建设,实现旅游市场规范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旅游合作国际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通过实现这“五化一体”来使安图县成为新兴的旅游强县,让旅游业成为全县经济起飞的全新动力。

2.2 旅游业布局规划策略

2.2.1 空间布局规划

安图县旅游业的总体格局是“两镇两村”、“两湖两园”、“一线一岸”为主线,沿线8个重要旅游景区、23个重要景点构成的四个各具特色的旅游。一起构成了安图县旅游业“一线四区23景”的叶脉状布局结构,如表1所示。

将上述重要的布局节点平铺开共有23景,分别是:长白山、虎林园、美人松园、园池、古洞河浪漫漂流、长白山药园、长白山文化博览城、宝马古城、泰安寺、“安图人”遗址、刘建封县衙、森林狩猎场、森林小火车、药水泉、浮石林、二龙山公园、五峰山森林公园、明月湖风景区、龙顺雪山飞湖旅游景区、福满生态沟、红旗朝鲜族民俗村、海沟“黄金城”、双目峰口岸。

2.2.2 交通布局规划

加快各级公路网的建设,以S203省道为县域旅游的交通主干线,构建县城明月镇-长白山旅游风景区的S型主干线和叶脉状辅线的公路、铁路交通路网络,如表2所示。

2.2.3 旅游服务中心布局规划

根据各景区的重要性,将安图县旅游布局的各重要节点规划为五个级别的旅游服务中心,如表3所示。

2.3 旅游路线规划策略 安图县域旅游的一般行程普遍是从明月镇出发终到二道镇长白山旅游风景区、沿途经过各景点的“传统路线”。为了充分开发淡季旅游资源,突破安图县传统旅游的固有模式,应依托于长白山的特点强化冬季旅游项目的建设,根据季节特点进行旅游路线规划,如表4所示。

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安图县内各处旅游景区的特点规划出相应的特色旅游路线,以S203省道为主线呈叶脉状的空间布局,如表5所示。

为了满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游客对于时间成本和旅游日程的要求,根据各景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联和交通状况,以日为单位规划出多层次的日程旅游路线,如表6所示。

2.4 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因素,根据安图县现有情况合理强化交通路网、能源、水电、通讯、环卫、餐饮、住宿、商业、娱乐休闲、医疗卫生、安全防灾等等一系列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重点是加强各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缩短旅客在途时间[3]、提高景区周边便利性,对于长白山北坡以外的其他旅游景点,应加强景区排污和垃圾处理、完善景区引导标识、公厕及停车位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中心建设[4]。各主要景区周边的城镇要加强绿化建设、游客步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特色景观建设[5],加快与旅游相关各行业的升级转型,尤其是随着游客数量层次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应在中低档餐饮住宿设施为主的基础上,增加高档旅游餐饮住宿设施的建设,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使安图县内旅游产业链上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机结合,互促互进。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安图县新一轮总体规划即将开展之际,旅游业的规划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介绍安图县总体规划与旅游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制定了涵盖旅游业布局、县域旅游路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策略,为安图县的总体规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提高其他旅游型中小城市的对于旅游业规划的认识,发挥起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波.旅游业对小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37-38.

[2]苏阳.凸显地域自然特色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6-39(3):251-254.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7

0 引言

在亳州地区,相对于其他旅游形式而言,民俗旅游稍显落后。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够增强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1]亳州位于安徽省北部,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民俗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内涵深厚,开展民俗旅游,将为亳州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一份新鲜的血液。

付红伟[2]不仅阐述了二夹弦的艺术特色,还提出了保护二夹弦等濒危剧种的办法。张兴华[3]提出了五禽戏产业化发展的建议。苏士领[4]详细地介绍了毫州市观堂镇民间民俗工艺品繁多的类型、旅游开发价值。张越剑[5]指出亳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旅游产品过于单一、旅游景点过于分散、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谢政伟等[6]认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发展皖北民俗旅游的基础环节,政府扶持、企业参与是打造民俗旅游精品的关键环节。

1 亳州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产品问题

1.1.1 缺乏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的深入挖掘

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民俗旅游产品的基础。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广泛采集和深入挖掘是打造优质民俗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由于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亳州许多民俗文化资源难以上升到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比如说,亳州作为“道”源,有关道教的民俗信仰遗存比比皆是,但简单的道教宫观和实物的展示给游客留下“有形而无神”的印象。

1.1.2 民俗旅游产品缺少集中展示的平台

亳州的民俗旅游资源尽管比较丰富,但民俗旅游资源单体的开发价值并不高,很难上升为旅游产品。另外,民俗旅游资源的分散式开发也会增加游客的旅途时间,引起游客的抱怨。像利辛猴戏、淮北战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缺少一个可以集中展示的平台,这种现象在涡阳、蒙城和利辛三县尤为突出。

1.1.3 民俗旅游线路的单一化

亳州民俗旅游线路比较单一,存在重视陆路,轻视水路;重视城区,忽视农村;重视北部亳州市区,轻视南部三县的现象。目前,亳州地区单纯依赖于陆路旅游交通方式,而没有开发涡河水路旅游线路。亳州的物质性民俗旅游资源多集中于亳州市区和涡阳、蒙城和利辛三县的县城内,亳州的民俗旅游线路也仅仅停留在亳州市区和各县城之间,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并没有被纳入特色民俗旅游线路当中。

1.2 知名度问题

1.2.1 缺乏品牌化的民俗旅游产品

亳州地区有很多优秀的民俗旅游事项,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不能产生品牌效应。目前,亳州缺少旅游演艺公司,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和品牌化开发收到这一瓶颈的制约。没有经过策划和包装,亳州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难发展成品牌化的民俗旅游产品。亳州的药膳尽管在皖北地区很有市场,但也存在菜品少、规格低,缺少精美包装的问题。

1.2.2 缺乏宣传力度

目前,亳州旅游的宣传和推介还停留在常规的文物古迹旅游产品上,对民俗旅游的宣传非常少,不足以引起省内外旅行社和游客对亳州民俗旅游的重视。亳州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但历次推介会提到的文化旅游比较笼统,没有明确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外界对亳州民俗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另外,亳州民俗旅游开发时间晚,开发程度浅,缺少开发、策划、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1.3 政策与规划问题

1.3.1 政策问题

由于亳州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民俗旅游受到很大限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民俗旅游产业链。但是,亳州缺少全面的旅游扶持政策,比如没有出台建立市级民俗旅游村和市级民俗旅游户的奖励政策,以致于散落在农村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1.3.2 规划问题

亳州民俗旅游存在规划不足的问题,缺少民俗旅游专项规划,旅游总体规划侧重于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而对非物质性质的民俗旅游资源缺少规划。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一方面,会出现分布于不同县市的同类民俗旅游项目同时上马,随意布局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出现部分民俗旅游资源被忽视的现象。

2 亳州民俗旅游发展的对策

2.1 产品方面

2.1.1 加强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广泛采集和深入挖掘

亳州地区隐藏于民间的民俗事项是发展本地民俗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有必要做广泛的田野采集和深入的内涵挖掘。只有加强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广泛采集、深入分析才能保证民俗旅游产品的数量和体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对于已经遗失或即将遗失的优秀传统民俗事项,可以进行及时的挽救和保护,可走访民间老艺人,对民俗活动原本所固有的优秀样式进行恢复和继承。

2.1.2 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提升民俗旅游产品的整体影响力

将民俗旅游资源打造成旅游景点或者将其融入到其他旅游景点当中是民俗旅游常用的开发方式。亳州民俗旅游资源单体开发价值不高,因此需要靠整体的合力来推动民俗旅游的发展,因此按照虚实结合的开发模式来提炼和整合优秀的民俗旅游资源就显得特别重要。

亳州市谯城区有苏赵梨、三观核桃等特色林果种植业,可以尝试打造林果风情园,将林果采摘与农家访问有机结合到一起,让游客既能够欣赏乡村风貌,又能够体验乡村风情。品美食看表演是游客比较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因此可以考虑在美食街附近建立民俗文化演艺广场或演艺厅,让散落在民间的民俗文化有一个统一的“家”。

2.1.3 以“混搭”的组合方式来优化民俗旅游线路

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因此可以采用“混搭”的组合方式来优化民俗旅游线路。将购物与文化演艺、手工艺表演、休闲活动等有机结合,让旅游者进行一站式消费。将陆路民俗旅游线路与涡河民俗风情游线路串联到一起,形成水陆一体的民俗旅游线路,使民俗旅游线路从城镇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民俗旅游线路。

2.2 知名度方面

2.2.1 巧打民俗节日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牌,扩大民俗旅游的影响力

民俗节日热闹非凡,能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强烈的震撼。民俗节日往往能抓住游客爱热闹的心理,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亳州可以通过做大做强“华佗五禽戏健身节”等新兴的民俗节日,复兴龙抬头节等传统民俗节日的方式,扩大民俗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另外,涡阳、蒙城和利辛三县也可以策划相应的节事活动,如戏曲文化节、传统舞蹈文化节和饮食文化节等。品牌是旅游产品的生命,亳州的很多优秀民俗旅游资源都可以通过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来提高“身价”,进而为打造民俗旅游产品的知名品牌创造条件。

2.2.2 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营销引导从本质上讲就是指以旅游消费者需求为民俗旅游开发导向,先营销后开发,在营销过程中根据旅游消费需求确定开发内容,这样可极大地提高民俗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7]为了得到旅游受众者的注意,应选择新颖的宣传方式,比如可以设计反映亳州民俗特色的logo和吉祥物,也可以制作民俗旅游邮票和年历,将其作为小礼品赠送给游客。要吸引广大游客,就需要利用各种媒体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俗旅游知名度。

2.3 政策与规划方面

2.3.1 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扩大公共财政在民俗文化产业和民俗旅游上的投入,不仅能直接推动相关旅游企业的的发展而且还能起到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到民俗文化产业当中。政府应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在财政和税收上的政策支持,积极鼓励有眼光、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民俗村、民俗体验园和民俗文化景观的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和民俗协会可以通过设立民俗创新奖和专项基金等方式,营造发展民俗旅游的商业氛围,扶持民俗旅游演艺公司对亳州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式开发。

2.3.2 地方政府合理规划与布局民俗旅游景点

亳州传统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多分布于县区、集镇,交通不便,可进入性较差,因此应进行点线规划与设计,有选择、有层次地建立便捷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首先整合民俗旅游资源,坚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局方式,重点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民俗旅游产品,对于那些市场吸引力不大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先将其保护下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开发利用。

3 结论

在国内甚至国际,民俗旅游都是比较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形式,对于开发地而言,民俗旅游的开发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揭示了亳州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目前亳州民俗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可为亳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仁立.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J].福建省武夷学院学报,2011(12):13-21.

[2]付红伟.浅谈非遗亳州二夹弦剧种的艺术成就[J].大舞台,2007(6):79-80.

[3]张兴华.五禽戏在亳州的传承与发展[J].江淮文史,2008(4):115-122.

[4]苏士领,刘学增.挖掘民族传统工艺开发亳州旅游热土:亳州市观堂镇挖掘整理民间民俗工艺品蔚然成风[J].乡镇经济研究,1995(4):56.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8

企业资源基础观最初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Chamberlain 与Robinson 在分析不完全竞争原因时的有关论述。Penrose 将其进行了一般化,并用以解释企业差异,而Wernerfeld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企业特殊的资源,这种特殊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金,他第一次正式提出“资源基础观”。旅游业就是一个旅游资源的集合,各地区的旅游企业竞争主要是来源于资源的差异。通过开发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优化配置,资源重新组合,使其资源转变为现实价值,丰富的资源成为旅游业企业发展的基础。

区域旅游营销策略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旅游相关组织从旅游者需求出发,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旅游市场做出计划与谋略,通过综合协调,发挥协同作用和互补作用,达到本区域旅游资源能发挥整体效益的目的。

二、基于资源基础观的旅游营销模式

基于资源基础观构造了“资源――营销――绩效”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表达了旅游业各企业竞争力差异是由资源决定的,而优质的资源是企业营销策划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前提。正确的营销策划,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绩效,而绩效提高的企业为获得更好的的效益,会加大资源开发的力度。这样,资源、营销和绩效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三者相互影响。

(一)旅游资源

旅游业主要的资源包括:旅游人文自然资源、旅游品牌资源、旅游服务和人才资源、旅游交通资源、旅游商品资源等。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组合旅游的主要资源,以客户整合法,通过建立旅游者的价值核心,整合企业各环节资源的整合营销模式。优质的资源是企业营销策划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前提。

基于资源基础观,通过正确的营销策略,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构成,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进而增强本地区经济实力。

1、孝感市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

孝感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现有多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塞堡,还有许多古景观。孝感也是现代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境内红色资源丰富。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孝感籍将军就有50名,其中孝感市大悟县是开国大将徐海东的故乡,也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

孝感自然资源丰富,这里山水资源丰富,有景色宜人、怪石林立的双峰山,有千年古银杏群落,有湖水明澈如镜的观音湖、龙潭湖、龙赛湖,有荷花飘香的“汉江明珠”翥夂,有全国五大高温温泉之一的汤池温泉,还有百兆山,桃花崖,玉女泉,等旅游资源。

2、旅游品牌资源

孝感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在这片大地上出现过董永、孟宗、黄香三大孝子,这让孝感成为了中华孝文化的品牌,是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孝文化名城。

3、旅游服务和人才资源

孝感市距离武汉市近,又拥有孝感学院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高等院校,拥有充裕的人才资源。孝感各旅行社要完善和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旅行社的宣传,使游客更好的关注,完善内部财会制度,提高旅游导游的服务质量。

4、旅游交通和商品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交通变得越来越重要,旅游交通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着越来越大的比例,在某些地区,旅游交通成为交通运输中的主要部分。没有现代旅游交通就没有现代旅游业,交通运载能力是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旅游地快速的发展。

(二)营销策略

正确的营销策划,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绩效。营销是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也是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的根本手段,绩效的提高是营销策划的根本目的。营销策化包括:产品营销策划、战略品牌营销策划、旅游服务策划、价格机制营销策划、促销策划、渠道营销策划、形象营销策划等,各企业正式通过这一系列的营销策划,逐渐构成一个完整的营销策略体系,提高企业的绩效。

各企业应努力尝试以营销中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以旅游形象策划及宣传--旅游服务业策划--旅游产品策略为核心,发挥旅游人文自然资源、旅游品牌资源、旅游服务资源、旅游人才资源、旅游交通资源、旅游商品资源的最大效益。

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无论是旅游地美景,旅游的服务,还是旅游产品,都是要靠形象的传播,使旅游需求者所认知,从而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确定旅游的活动。“形象”促进了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向往,各旅游企业竞争都非常重视,广告效益,明星效应等吸引游客的策略层出不穷。

旅游服务是一个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服务的时代,社会经济形态越是高级化,服务的含量与程度越高,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而旅游业中各企业的服务含量与程度的高低决定其发展的走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张,配套程度不断改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形式下,各企业要认识服务经济的真谛,加强旅游服务的探索,指导旅游企业的实践,在激烈的旅游服务业占据有利地位。

(三)营销绩效

提高自身的绩效是每个企业进行营销策划的根本目的。企业获得好的绩效,为获得更好的的绩效,会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营销绩效包含了营销成绩和营销效益。营销成绩就是企业的业绩。目前孝感地区旅游业依然属于一种“弱、小、散、差”产业,各企业应加强与周边的武汉、黄冈等地旅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旅游先进企业的经验,吸取其发展过程中的教训,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促进孝感的旅游业各企业业绩的提高。营销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于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企业通过营销,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效益,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各企业应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和客源互送的格局,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不断创新,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

三、提高区域旅游业绩效的营销策略

(一)旅游形象策划及宣传

虽然孝感是中国的孝文化中心,但孝感这座城市知名度并不高。更不要说孝感的特产、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了。确立好的旅游形象是旅游业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树立好形象最重要的是宣传,宣传是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我们加大宣传推销力度,多途径宣传孝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载体和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开展营销宣传:孝感旅游景点及企业要在周边区域及本省的大力宣传;在大中城市、主要客源地城市的主要人流街道以及通向孝感市的国道两旁设置大型的旅游宣传广告;在旅游旺季时,在主要客源地的电视台、报刊,特别是旅游报刊,强力宣传孝感的美景文化;组织文化名人来本地采风观光,举办孝文化专题研讨会;大力开发孝感的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策划,宣传董永七仙女等知名人物的大型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连续剧等;在外国有影响的旅游报刊杂志宣传孝感文化及本地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通过这一系列宣传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孝感,走进孝感,带动孝感的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服务的提高和改善

1.住宿餐饮服务

目前孝感虽然有星级宾馆23家,但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仍然还有一定差距。饭店宾馆的发展水平是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与文明程度的标志。它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基地,同时饭店宾馆的发展能创造旅游收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发展和变化。对游客来说,吃住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酒店的客源以湖北本地人为主,其经营重点也放在商务活动方面。

2.旅行社及导游服务

旅行社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与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并称为旅游业三大支柱。旅行社是和饭店、交通和游览对象物共同为人们旅行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是重要的旅游中间商。导游,就是一个景点的代表,也是一个旅游省窗口,更是旅行社的门面,只有合格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孝感市现有旅行社28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3万人。但真正的旅游人才却十分缺少。孝感的部分旅游景点导游讲解服务不全面,服务质量差。旅行社的服务业不全面,与发达城市服务还有一定距离。目前孝感的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较少,旅游社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这些都制约着孝感旅游业的发展。

3.旅游交通服务

孝感市区位优越,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业发达。孝感距武汉仅60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32公里,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1+8”城市圈中距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京广、汉渝、武荆、汉丹4条铁路,京珠、汉十、沪蓉3条高速公路,107、316两条国道贯穿全境。孝感市境内公里路体系也不断完善,例如境内的双峰山风景区针对孝感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开通了孝感至双峰山的旅游专线等。但同时城区一些路段老化以及道路过窄经常引发的旅游旺季时期出现的交通拥挤等情况,需对部分城区路面进行了系统改造和升级,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完善孝感的交通体系。

4.娱乐购物服务

娱乐和购物是旅游必不可少的,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娱乐服务要突出地方文化色彩、娱乐性、参与性。我国许多地方旅游服务成为了一种品牌,如西安的唐乐宫、北京的梨园剧场等。而购物有时会成为旅游的吸引物,如香港,世界上著名的购物天堂。

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孝感吸引游客的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和文化型旅游,享受型却较少。这与孝感市当地的旅游资源有关。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70%,游览购物仅占30%,孝感市的旅游整体消费水平较低,各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努力打造自己的娱乐品牌,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娱乐购物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国际知名旅游品牌企业做大做强。

(三)旅游产品组合

新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长存生存的条件,旅游商品的创新更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孝感的市场上,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少且单调,缺乏创新,这显然无法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处于有力位置,各企业应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吸取其他成功品牌产品的优点,勇于创新。

旅游产品的定价具有灵活性,有关企业主要根据市场变化状况,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产品的销售的时机以及消费者能够接受价格的水平,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作为订价的主要依据。目前孝感市场上部分旅游产品定价并不合理,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另外,各企业应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的游客,设计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确定高、中、低档价格组合,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适当的产品价格有利于扩大消费,对政府和居民收入有拉动作用。

据统计孝感2008年GDP为116.5亿元,其中旅游创汇587.5万美元,旅游商品创汇152.8万美元。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中越来越变得重要。

四、总结

孝感市旅游资源的优越特性决定了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作为湖北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金项目建设投入的增长,交通系统和景点景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孝感正在发展自身特色,逐步完善和丰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环节,使形成集旅游、购物、娱乐、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出现后来居上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苏d.孝感市旅游业发展战略初探,[J],孝感学院学报,2001,21(5).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9

企业旅游业的发展政策与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是相互依存的,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重点研究了区域旅游发展政策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市场管理、环境保护相互管理和优化管理的措施。

一、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与经营管理的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政策对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支持

旅游业发展政策对旅游业经营管理有明显的促进性作用,对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来讲,必须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出发,对旅游经营管理提出更多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政策应根据市场发展形势,深入了解和分析旅游企业经营现状和深层次矛盾,并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找症结,帮助旅游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同时,区域旅游部门应积极为旅游企业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如:定期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季度预警信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及时提供旅游需求信息、上级政策信息;为旅游景区创建和星级饭店评定提供上门指导服务等。同时,区域旅游管理部门要尽可能地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柱,为旅游企业的发展进行人力资源供给。总之,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贯彻优势旅游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旅游名牌精品建设,大力提高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提升特色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强区域旅游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二)旅游业经营管理与政策之间的协调共存

旅游业的政府的政策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要协调共存,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企业发展为基础,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区域统筹,资源开发整合。在旅游资源开发合作中,各县市政府要以开放的意识去面对旅游合作,打破区域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和制度障碍,防止条块分割,实现跨行政区域的公共服务,打造无行政障碍旅游区。例如: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政府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2009年12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这预示着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政府还积极引导区域内的旅游企业进行重组或组合;加快旅游企业制度改革,组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而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则必须要形成迎合政策的经营发展策略,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分析

(一)对少数民族旅游业进行政策扶持

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提出了“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以及规范发展“农家乐”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以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少数民族区域应抓住这一政策机遇,结合各民族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少数民族旅游业的质量层级和效益水平,重点做好推进落实的具体工作。在主体政策的引导下,区域政策必须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助推作用,从多方面促进少数民族企业的旅游业发展,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落后情形,因此必须要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旅游企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保证政府的经济拉动作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对少数民族旅游业整体发展进行规划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规模化发展,政策扶持必须要实现对企业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设置,保证旅游业的拓展能够实现区域规模,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少数民族区域来讲,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受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和规模情况的限制,因此必须依靠区域旅游业的政策扶持进行规划引导,避免出现集体自主进行开发,没有审批管理的随意发展。必须要通过科学规划引导,避免旅游业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从区域布局上看,少数民族居住地往往都分布在位置偏僻、离城区较远的地区,在这种地区进行旅游业发展规划,必须要整合土地资源规划、进行有序发展的计划,在旅游部门政策的指导下形成全方面的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实现 “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的发展原则。

三、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业政策下的发展规划

(一)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

1.民族活动资源的开发

少数民族有很多独特的民族活动,这些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吸引力,会使得旅游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例如:苗族为了祭拜祖先跳起的笛笙舞,壮族的师公舞,彝族的跳弓舞、打磨秋等;有表现军事武技的,如苗族的苗刀、矮拳;瑶族的双刀舞、盘王拳;壮族的白鹤棍等,项目众多,内涵丰厚,为开发和利用民族旅游活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种优势化的情况来看,区域政策要鼓励开发和研究更多的、形式丰富、内容吸引力强的少数民族活动,通过对民族活动的再利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另外,在活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民族活动的维护和激励,要实现体育运动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鼓励运动表演活动,形成规模化的活动。

2.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开发实质是文化开发,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的热点旅游项目,在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中,休闲度假型文化旅游活动更是备受人们喜爱。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是多元化的,饮食文化、环境文化、习俗风情等都属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广阔内容。这些都是旅游资源的重点开发内容,例如:对于蒙古族饮食文化就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文化传统,通过蒙古族饮食,我们可以将蒙古族的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即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品尝当地蒙古族的特色饮食、名特产品。增进对地方各类名特美食的了解,又获得了丰富的感官体验,更可获得一种文化与精神上的满足;让游客边听、边看、边尝、边思,使游客乐在其中,通过饮食深入了解旅游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去想象和追求地方饮食所蕴含传统文化意味,获得丰富的体验。另外,民族地区建筑、环境、习俗文化也别具特色,具有民族特征的村落、居住环境、交通手段、山水风景等都是民族文化的重点内容。政府部门必须要维护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优美和民族生存环境的协调共生,为民族旅游创设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

(二)加强旅游业的管理

1.企业管理

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旅游企业的进步,因此必须要在企业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企业管理。旅游企业的管理要从服务的角度将传统旅游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客户需求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旅游活动是立足于地区特色的基础上的,追求的是舒适化的休闲生活,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民族文化特征浓厚,有着较高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有限,必须要加强对休闲设备的维护和建设,实现全面化的休闲旅游服务,保证旅游客人在欣赏民族风情的同时,获得身心的舒适感受。所以,旅游企业管理应当根据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分析游客的服务需求,建立双轨制的服务体系,即传统文化提供与旅游酒店服务的并行体系。这样可以有效节约酒店设施建设的成本,合理布局资源,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而企业内部管理则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桎梏。区域旅游发展政策应该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建立各种旅游培训机构,加大力度实施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人力资源。同时,引进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高技术人才,通过互帮互助的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

2.市场管理

旅游业其本质也属于旅游产品的推销和品牌建设,为了更好地拓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市场,必须要重视旅游市场的开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表明,完全的市场化不可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主导能实现产业的超常规发展,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市场化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市场化发展需要有效的执行营销,旅游企业要发挥市场媒体宣传优势,激发去少数民族地区出游的兴趣和欲望。与传统媒体互补,连带宣传,达到宣传最大化。另外,旅游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反馈,在报纸广告印刷出版前,就能得到大量真实的信息反馈,便于调整广告计划细节和宣传战略,从而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环保管理

少数民族旅游的优势就是更为贴近自然的环保型旅游,为了发展这项旅游优势,旅游企业必须要形成环保管理措施,从本质上进行旅游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和外部服务的环保优势发挥。首先,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税收、经济补偿等方式,影响旅游企业经营手段。对于高效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实行关停。对利用低碳或零排放的旅游企业,诸如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旅游企业,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者生态补偿。其次,生态旅游发展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人们加入到保护资源和地理环境的行列中,朝着经济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另外,旅游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要实现低碳经济管理,要遵循精、准、细、严”的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实践证明,旅游企业的环保管理能够实现可持续旅游,能够节约资源,进行文化交流,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统一。

综上所述,旅游业发展政策对旅游业经营管理有支持作用,旅游业经营管理与政策之间是协调共存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业政策下的发展规划则要重视民族活动、民族文化、旅游企业管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少数民族旅游业经济价值的获取。

参考文献:

[1]刘峥. 关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9,(12):68-69 .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10

二、目标任务

围绕打造“中国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以规划编制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落实政策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联合社会各方力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年旅游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亿元;文化支撑更加有力,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8亿元。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全年必须完成十项任务:一是高标准完成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编制、科学谋划屈原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二是推动组建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三是完成现实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亿元;四是开通副坝旅游专线通道;五是以江苏对口支援为平台拉动长三角来秭旅游超过5万人;六是建成文化旅游商务平台;七是支持屈原文化生态旅游区宾馆集群和游船母港码头水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移民后续项目建设;八是在全县开展“六个三”文化示范精品工程建设;九是做好文物和非遗等项目普查、申报和争取工作;十是培训产业技工突破1000人次。

三、工作重点

(一)规划与项目

1、创新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与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项目管理考核机制。在原有的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考核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投资完成率的考核力度,保障投资任务的完成。二是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推动成立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三是完成《县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2、切实抓好后续一期项目的申报和争取。今年将继续对已列入后续一期实施规划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进行整合申报和争取。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依照规划完善和修定项目可研和初设;二是对照2012年国家审查项目的要求,规范程序,完善手续,提高申报项目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三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国家项目审查工作,争取资金的最大化。

3、科学谋划好屈原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内容和项目。一是坚持《中国屈原(国际)文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确定的总体框架和空间布局,围绕“一带四个集群”,科学谋划好从副坝坝头至物流园沿江景观带、游船“母港”服务基地项目集群、宾馆饭店项目集群、屈原文化项目集群、核心吸引物项目集群的规划内容。二是在县城总规和区域总规的指导下组织编制屈原文化生态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有计划地开展项目可研和初步设计工作。三是捆绑项目,整合资金,聚力打造屈原文化生态旅游区,启动该区部分重点项目建设。

4、抓好现实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的目标。推进屈原故里景区和九畹溪景区的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在开漂前完成游客接待中心、终点停车场等项目建设。支持周聚旅游专线公路的改造建设。加快五龙温泉进入道路改造进度。加快九龙寨景区的开发建设,一期项目在8月底基本建成,初步具备接待能力。支持链子崖景区配套建设,打造高峡平湖旅游新产品。继续抓好高峡平湖游船观光项目建设,再新建两条游船下水运行。启动移民后续项目文化保护中心和民俗文化村的建设。支持启动乐平里景区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实现当年创3A景区目标。

(二)营销与市场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11

由于恶性竞争,海南旅游业在营销策略方面短视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整体战略规划思想和意识指导。据调查在海南只有不到30%旅游企业或部门在每年年初制定自己的完整的《年度营销计划》,制定更长期的战略性营销计划的企业更少。50%以上的旅游企业不熟悉旅游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之间的战略关系。

(二)服务体系不全,游客满意度不高

海南不少旅游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一些企业甚至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旅游业内部满足游客不同需求而联结起来的服务系统是由整个旅游供应链上各个单独的企业共同提供的,由于部分企业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游客,游客整体的满意度不高,回头率很低。

(三)恶性削价竞争,损害长远性利益

由于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海南很多旅游企业把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报价远低于成本。从短期和表面上看,通过套汇赚取差额后企业仍然可能有利可图。但是,如果以这样的营销策略长期进行旅游营销,只会影响旅游企业的产品形象,损害旅游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缺乏文化内涵,以自然景观为主

当前世界旅游业正由资源时代进入才智时代。传统旅游时代对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有形资源起决定性作用,而新经济时代的旅游业,营销、创新、文化、管理等无形资源对其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来由于忽视了人文资源的开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海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显得不足,人文景观和产品比重较小。

二、海南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一)产品策略创新

1、组合化策略。国内外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旅游者对产品的需求和购买方式与以往有了很大区别。传统单一化需求正向细分化、多元化、个性化、灵活化方向发展。调研发现海南国际客源结构比较分散,地理、文化和需求差异较大,休闲度假、商务客人和散客比较多。这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提供适应各类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

2、人文化策略。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决定因素。旅游产品无论是其外形还是内涵,只有突出文化内涵和特点,才能形成差异,吸引广大旅游者。要打文化品牌就意味着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都必须从文化定位出发去延伸创意,策划卖点,包装形象,从而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3、标准化策略。针对旅游营销中忽视服务质量的现象,海南应充分重视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全省推行旅游标化工作,在全面贯彻国家旅游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地区标准、企业标准。要求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

4、精品化策略。旅游产品不仅要标准化、系列化,还要人性化、精品化。景区是旅游竞争的中心环节。海南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定位应紧密结合景区资源特点和目标国际市场特征,开发过程中应从挖掘景区的特色入手,增强其艺术性和对游客的感染力。

(二)渠道策略创新

1、协作化策略。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商业环境中,海南旅游界应尽强化与海外目标客源地的旅游中间商、旅游信息中心、各级旅游协会、旅游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争取通过他们获得尽可能多的客源;注重发展与香港中间商的合作,因为他们长期经营海外来华旅游业务,对海外市场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比较容易获得客源;重视与广东旅游商的合作。

2、信息化策略。Internet是目前任何营销主体不可忽视的新型营销工具,它极大地扩展了现代营销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为适应形势,掌握21世纪国际旅游市场的主动权,海南旅游企业应高度重视旅游信息化工作,并积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工作。

(三)促销策略创新

1、个性化策略。目前强化促销的手段主要有公共关系、人员推销、广告促销与销售促进等。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目标市场分为多层次性的特点,海南国际旅游市场的促销策略就具有层次性和个性化。对一级营销目标市场和二级营销目标市场中成熟市场,要根据旅游者数量较多,覆盖面较大的特点,着重开发面对广大公众的促销活动,加速市场需求的增长,拓宽客源层;对于二级营销目标市场中崛起市场和机会营销目标市场要根据覆盖面比较窄的特点,着重开展对旅游商的促销活动,更多地发挥旅游市场中介的作用。

2、差异化策略。不同国家不同生活水平与文化的旅游者,具有不同需求,促销活动的重点要根据需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欧美发达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后,存在物质排挤精神的现象,对大自然和东方古朴原始的文化氛围容易产生浓厚兴趣,向他们应重点推销自然风景观光性、生态性旅游产品和农家乐、渔家乐等产品,同时还可从调节身心和满足对高档次旅游的需求出发,推出度假休闲健身康复旅游产品和绿色旅游产品;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与海南本土有相似之处,他们来海南旅游,往往产生文化共鸣现象。因此,除向他们推销观光及度假型产品外,还可以重点推销旅游文化产品。比如黎、苗文化产品、南山宗教文化产品等等。

(四)价格策略创新

1、规范化策略。针对目前旅游市场恶性削价竞争的现象,在强化旅游产品创新,提高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海南更需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制定指导性价格标准,并要求省、市、县各主管部门牵头建立统一的旅游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的协调与管理,使各旅游企业都能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有序竞争,对违反价格规定的旅游企业应予以严厉的制裁,协会成员应当预先缴纳价格保证金,当某家企业出现问题,协会立即扣罚该企业的价格保证金,并清除出协会,其它协会成员不许再与其合作。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12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会议研究了“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开发发展、坚持共享发展以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八点建议。从“新常态”“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入手,让我们一起解读云南旅游在接下来的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将迎来哪些变化。

坚持创新发展――云南迎来泛旅游产业体系大升级。“十二五”以来,云南省旅游长足发展,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坚实迈进,特别是考察云南带来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给予西部地区更多的倾斜支持,也为云南旅游提供了多重叠加的政策机遇。“十三五”中,云南旅游的创新发展将把着重点放在培育旅游发展新动力、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旅游示范结合和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上。

培育旅游发展新动力,要优化云南省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旅游创新活力,释放新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以扩大旅游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旅游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旅游投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创新旅游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旅游合作模式。

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技术和应用与智慧旅游相结合,发展云南省内及全国的旅游分享经济,实施云南省旅游大数据分享战略,推进旅游信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旅游示范结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的休闲农业庄园,发挥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在现代农业、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实现乡村建设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出高效、吸引游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旅游新局面。

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将云南省的旅游产业做大,将旅游产业与文化、服务、设计等产业融合做成泛旅游产业,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将云南旅游的品牌效应与泛旅游产业的其他分支分享、共赢。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云南旅游与西南区域的协调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云南旅游起到承接西南区域打通南亚、东南亚旅游大通道的传输作用。加强云南旅游与西南片区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在于打开昭通旅游面向川渝市场和长江经济带的旅游带动,实现西南片区旅游产业的区域联动。推动云南省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塑造要输有序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新格局。发展特色县域旅游经济,加快培育云南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的旅游发展,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015年,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嘉旅游)在云南昭通参与了一系列的旅游策划、规划制定,立志于将以昭通为重点的滇东北旅游区打造成云南的又一张旅游名片。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云南省内各大主体旅游功能区。发展滇东北、滇中、滇西北、滇东南、滇西、滇西南各旅游线路上的重点城市建设,将云南省内各大主体旅游功能区建设充分,落实主体旅游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云南省主体旅游功能区规划图和旅游产品体系、重点生态旅游资源目录,推动省内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旅游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低碳环保,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旅游资源观。艺嘉旅游参与制定多个州市的旅游产品策划、规划,也将继续为云南省的主体旅游功能区建设献计献策。

坚持开放发展――完善云南旅游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云南省作为“一带一路”政策的排头兵,沿边口岸众多,对外开放是云南旅游最大的优势。云南省在加快推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借着东风,将口岸城市打造成重点旅游发展城市,做大做活跨境旅游。例如作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瑞丽市,自身拥有非常好的旅游资源,更应该发挥先行先试的带头作用,做好旅游产业的规划,力争将瑞丽打造成我省国境线上的一颗明珠。类似的,中越河口―老街,中老磨憨―磨丁也都应该加强跨境旅游、经济合作,让区域旅游合作之花盛开在云南省每一个口岸。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篇13

一、政府层面在旅游区域整体规划中的应对策略

首先应立足于旅游资源的整合制定完善的旅游区域整体规划。要想实现科学合理的旅游区域整体规划,各个旅游区的政府必须要联合起来,将区域性的旅游业发展环境营造出来,并且联合提供区域性的旅游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的实现谋定而后动。在制定旅游区域整体规划的时候,要对旅游资源的整合机制进行创新,对旅游区域的合作途径进行创新,从而对旅游区域整体规划的政策和制度进行创造性的完善、深化和拓展,通过企企联合、部门协作、政企联合的方式,从而在更深层次整合旅游区的旅游资源。

其次,要立足于共同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对旅游区的整体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要想实现异质互补、同质组合的目标,就需要将强强联合和共同发展旅游业的氛围营造出来。由于各个旅游区域具有有限的空间,采用各自为政的旅游规划方式无法使当前的旅游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必须立足于包容性增长、共享和共生的理念,由政府进行牵头,从而对旅游区域的整体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要有机地结合各个旅游区域的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和战略,立足于更大的尺度和更大的空间对旅游区整齐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统一考虑。

再次,要将目前存在的旅游限制打破,对旅游区域的整体形象进行打造。要积极地推动与旅游业相关的信息、通信、交通、林业、文物和文化等各个行业协会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商、交流和沟通,从而将目前存在于各个旅游区内的壁垒和限制打破掉,对旅游区旅游业的合作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将共同的旅游区域品牌打造出来,使参与旅游区整体规划的各个旅游区真正变成无障碍的旅游区[1]。第一,要积极地组建议事协调机构,从而对旅游区域旅游发展长效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第二,要将行政区划限制打破,对旅游区旅游发展大平台进行共同的构建;第三,要将各种障碍清除掉,采取有效的对策将旅游合作主体之间的技术性、行政性、体制性和心理彻底的消除掉。

最后,要立足于信息共享,全面的强化旅游区域的整体服务效率。在进行旅游区整体规划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要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的强化旅游区域整体的系统复用性和数据共享度。第一,要将旅游区域整体旅游基础数据库建立起来,使旅游信息采集制度实现一体化,积极的建设各个旅游区的资讯网,对旅游信息共享整合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第二,要加快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参与整体规划的旅游区域要积极的开展网络支付、网络预订、网络营销和在线服务等,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旅游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三,要做好“12301”全国旅游服务热线与旅游基础数据库、旅客集散中心、旅客咨询中心等各种项目的统筹规划工作;第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建立人才资源共享储备库,从而将可靠的智力支持提供给旅游区域整体旅游事业。

二、企业层面在旅游区域整体规划中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积极的进行企业联合,强化旅游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优势。通过企业联合的方式,旅游企业可以将地域与部门之间的封锁打破掉,立足于资源整合的基础,实现对旅游资源的再整合。可以通过兼并或者收购等资本纽带的方式来实现企业联合;也可以在使原有旅游企业产权关系得以保留的基础之上,通过战略联盟或者联合体的方式来实现;还可以积极地开展与国际大型旅游集团的合作,从而将跨国的旅游企业集团建立起来。利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方式实施资本联合,采用一体化的方式整合具有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力量的大型旅游企业,真正地实现取长补短,对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进行全面的强化。通过对其集团化化的道路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将规模效益和整体优势形成,利用集团的综合实力对来自于市场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抵御。

其次,积极的打造企业品牌,使旅游区域产业实现结构升级。由于我国的旅游产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因此门票经济是很多地区旅游产出的主体结构,这种方式使得旅游经营者对门票收入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并且导致其创新意识被极大削弱。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由文化富民、乐活养生、出版传播、会展演艺、文化考察、休闲旅游等多条价值链共同组成的,而要想有效地推动旅游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必须要使旅游区域将门票经济的束缚摆脱掉,在开发景区的时候要从出卖资源优势积极地转变为对体验品牌价值的创造,从而与体验经济消费潮流相适应。旅游业主体要对多种经营方式进行拓展,做好购物、娱乐、餐饮、宾馆等旅游相关产业的配套工作。利用多种产业并举的旅游业发展方式取代过分依赖门票收入的旅游业发展方式,全面的促进旅游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旅游区域的旅游附加值。这样就能够使旅客饿了有地方品尝地方特色,累了有地方住宿、有地方休息;在旅游期间游客可以进行各种休闲娱乐,在结束旅游之前,旅客有条件、有地方、有意愿购买各种旅游产品。

最后,旅游区域内的旅游企业要积极地以市场为导向,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机遇抓住,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旅游区域内的各项旅游资源进行集约利用,从而有效地推动区域内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旅游业具有越来越大的开放力度的情况下,各个旅游企业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招商引资力度,对国内外旅游产业的项目的转移进行积极的承接。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