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合集13篇

时间:2023-11-27 16:04:57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1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2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 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 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 年11 月9 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 年6 月20 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 年5 月12 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3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4

网络舆情从主体概念上来讲,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社会范畴与空间内,围绕各类中介性、热点性社会事件的发生、进展以及变化,引发民众对于社会管理者以及公共问题所持有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不同意见以及价值观念。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堪称为在互联网上形成并且广泛传播的,带有较大影响力的“热点”“焦点”问题抑或是能够展现出明确态度的言论、观点与意见,其影响力与受关注程度较高[1]。网络舆情在“互联网+”视域下也堪称为一种“虚拟社会”的产物。网络舆情通常都是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与推广过程中产生、发展与传递。作为我国网民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高校大学生不仅思想进步、视野开阔、学识较高,而且极为关注当前各类社会焦点新闻与热点现象,并且也会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以及各类新媒体社交平台发表自身对于各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观点与看法。某种程度上来讲,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一个关键且重要构成部分,直接会影响到社会网络舆情的整体产生及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当前阶段必须要认真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整体走势与传播特征,并且能够积极创设一个优质化、健康化、创新化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系统,能够针对各类突发性的网络舆情危机做好有效处置和正确引导。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途径

(一)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途径之网络论坛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抑或是新媒体时代,网络论坛,也就是电子公告版(BBS)堪称为高校大学生最为喜爱与最为常见的表达意见、讨论交流、彼此沟通的一个主要平台和场所。高校的校园BBS在多年来形成了不断的创新发展与全面升级,其主要用户至今还是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主。在校园BBS论坛上,例如一些公共信息版面以及各类专题化、趣味化、生活化的讨论版面都是各类评论类信息内容的快速传播渠道和途径。从客观上分析不难发现,校园BBS自身具有诸多整体优势。例如,用户数量庞大、信息传播迅捷、使用操作方便以及人际交流互动性强等鲜明特色[2]。在当前微博、微信、QQ、钉钉等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新媒体时代,大多数高校学生还是较为习惯和青睐于运用BBS来获取当前各类社会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及动态评论,进而能够掌握与了解他人的观点、意见与看法,进行相应的话题讨论与沟通交流。

(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途径之社交软件

“互联网+”视域下,先进的、即时的、快捷的网络社交软件成为高校大学生最为喜爱使用的聊天工具和社交工具。高校大学生日常进行网络社交时,最为喜爱运用的就是微信、微博、钉钉、QQ、MSN等。此类社交软件使用简单、便捷,并且互动性、沟通性极强,能够充分展现出网上实时交流信息的主体优势[3]。伴随着此类社交软件与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升级、完善和扩容,在高校网络舆情方面的积极作用与重要价值也日益增强。

(三)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途径之新媒体传播平台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迅速崛起,例如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火山视频等短视频平台,以及今日头条、腾讯新闻APP等新闻APP的迅速发展,让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拥有了更多的途径与渠道。许多高校大学生在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过程中都会喜欢利用上述较为“碎片化”“个性化”“快餐化”的信息接收与浏览方式,并且各类新媒体传播平台也具有相关评论、留言、点赞与二次转发等功能,深受高校大学生的认可与喜爱。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途径更具迅速性与多样性

我国4G技术全面覆盖,5G时代大幕开启,移动网络终端的不断创新升级,以及微博、微信以及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让高校网络舆情得到迅速化、创新化、多样化发展。当前阶段,只要拥有一部4G、5G智能手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都能够借助微信、微博、手机QQ以及各类短视频平台信息、分享信息、发表言论、转发新闻[4]。这种情况下,网络舆情能够“随时随地”发生,几乎不受任何约束与限制。与此同时,智能手机视域下,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必然具备极强的实时性与快捷性。高校大学生不仅能够成为信息的者,同时也能够成为信息的转发者。这种全新发展态势必然让高校网络舆情发展变得更为迅速且多样。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更具深刻性与广泛性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一旦各类新闻突发事件、热点焦点新闻在高校的校园BBS以及高校大学生的微博、微信出现,必然会迅速聚集大量高校学生参与到信息的评论与交流沟通之中。大到国际、国内新闻与政治局势的讨论,小到当今社会趣味性、话题性新闻或者是校园内部的一些管理事件、校园逸事等,都能够获得高校大学生疯狂的跟帖回复以及持续转载、转发与评论。诸多舆情热点话题不仅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所谈论、交流、沟通的焦点,同时也会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聚会、休闲、娱乐的讨论主题。相关舆论风向也会在高校校园内部持续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甚至会逐渐扩散到整个社会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之中。

(三)高校网络舆情展现出较强“群体极化”性

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结果已经表明:人,一旦在一种匿名状态下极为容易摆脱自我角色关系的羁绊和束缚,让自身的个性化特点一览无余。针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特点而言,经过各种实践已经逐渐证明,现如今,高校大学生中的“群体极化”性开始愈加突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许多“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团体会彼此之间积极交流、讨论与沟通。尤其是面对一些社会热点新闻和突发新闻,这些学生较为激进化甚至有失偏颇的观点会产生一定共鸣,结果变得在形式与思想上更加极端。这种极端性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上更为明显。此外,在校园BBS论坛上也有明显的汇集与扩散形式,导致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经常会处于一种不好管控与引导的尴尬局面。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处置网络舆情的创新策略与有效路径

(一)高校应创设优质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新媒体时代,高校想要创新化、精准化、科学化的处置与引导好网络舆情,首要任务是主动积极创设一个优质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当前阶段,积极创设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主体工作:首先,高校应当不断加强相应的机构建设质量与效率,能够创设一个专业化、多层次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6]。这一体系应当涵盖高校、高校各院系以及高校学生会的三级网络舆情管理主体机构。具体来讲,三级管理体系视域下,各个管理体系应当职责明确、分工清楚,能够多重视角、全方位、精准化的关注网络舆情信息,进而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各高校也应当与时俱进的构建一支涵盖网络新闻信息员、网络新闻发言人以及网络评论员等优秀人才在内的专业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做到网络舆情的管控有备无患、精准到位。其次,各高校应积极创设自身的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这一网络应当涵盖两种重点监测模式,日常监测模式与特殊时期监测模式。也应当有专业人员或者专职人员针对各类网络信息以及舆情进行收集监测,能够在第一时间充分掌握和了解网络舆情的方向、动态与趋势,并且做好精准的研判、解读与分析。与此同时,在高校展开舆情监测方面,必须要让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辅导员老师应当能够对高校学生的网络动态了如指掌,并且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大学生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的焦点话题与热点话题,进而有效控制校园舆情中一些不正确、不和谐的言论与观点,在源头上充分发挥出辅导员老师应展现出的主导性作用。

(二)高校应建立科学化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新媒体时代,高校想要做好网络舆情最佳处置与管控工作,还需要建立科学化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重在指引与疏导。当前阶段,高校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多元化与难控度,导致许多高校“谈舆变”。结果导致一旦发现网络上较为敏感且有争议的信息与话题,部分高校往往采取一种“源头堵截”的“一刀切”策略,力图有效抑制其舆情的表达。显而易见,这种武断且片面的做法容易变得“适得其反”。不仅无法有效阻止网络舆情的扩散与蔓延,而且还会产生更多的负面信息甚至流言蜚语。鉴于此,高校需要不断增强“导”的主体理念,应当在尊重每一个大学生自身民利与个人人格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优质的交流、沟通、讨论平台,让大学生能够表达自身意见与观点,并且能够有效甄别和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实度与客观性。比如说,当前阶段,高校可以让校园论坛管理员以身作则,主动跟帖针对各种舆情进行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对于一些观点不正确、思想较为消极甚至是低俗的言论,予以正面的引导与教育。举例说明,在论坛上以及各类校园媒体交流平台上一旦出现过激言论的帖文,作为论坛管理员必须要及时发帖进行正确的规劝或者较为严肃的警告。在当前某些焦点事件、热点话题的讨论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管理员也应当及时进行结贴,进而有效避免网络舆论的全面扩散和蔓延。

(三)高校应打造及时化的舆情危机处置机制

除了上述两大创新策略与有效路径之外,新媒体时代,高校还应当重点打造一个及时化的舆情危机处置机制,进而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够有效预防和全面管控,一旦发生问题能够科学应对、快速反应。具体来讲,首先,当高校面临网络舆情危机之时,必须能够在第一时间创建舆情危机应急处置的专门工作小组。能够及时、详尽、多角度地了解网络舆情,将事件性质、背景、动态与走向牢牢掌控。与此同时,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与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到个人,进行有条不紊、不慌不乱的应对,最终将舆情发展能够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之中。其次,高校应当针对各类网络舆情文集及时公告,进而确保各类信息与新闻能够透明且公开。在网络舆情危机产生之后,高校相关管理层以及负责人应当真诚主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够妥善做好澄清工作、辟谣工作以及相关解释说明工作。这项工作可以由高校网络新闻发言人完成,在面对各类不实新闻事件以及网络舆情危机时,能够将正确的、权威的、客观的新闻信息及时传递给高校学生,进而迅速消除误解、疑虑和困惑。最后,在妥善处置和有效解决各类舆情危机之后,高校舆情危机处置专门工作小组还需要对整个舆情的发生过程以及最终结果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总结、分析、研究、归档与整改,吸取经验教训,规避此类错误的再度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创新化管控与引导工作“任重而道远”。各高校管理层以及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小组必须要认真思考、仔细探究,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对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积极寻找到更为合理化、科学化、有效化的处置方法、管控策略与引导手段。确保以一种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高校网络舆情行为,力争让高校网络舆情的防范与治理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双.高校网络舆情的防范与治理[J].教育评论,2020(03):65-69.

[2]张彦,赵靓.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J].消费导刊,2010(04):157.

[3]陶建杰,李彤.校园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优势与实施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82-85.

[4]陈建华,张彤,张雪.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机制及应对策略[J].情报科学,2017,35(06):57-62.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5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由于网络传播载体的不同,使得网络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包括以下几点:

(1)网络主体的自主性

网络的主体――网民是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的自主性主要包括自由、充分的言论空间和自由的公众意识。同时网络传播是两者结合在一起。

传统媒体中,言论的主动性往往掌握在少数的媒体手中,言论的内容以及参与者往往取决于媒体的管理者,像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很难实现公众的意识进行大规模的群体讨论。而网络突破了这一问题,它使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开放的,不受地域约束的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网络媒体的自主性

传统媒体为了引导舆论,会避免一些刺激的,敏感的信息的,将信息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是,在网络传播中这种优势已经被削弱了。来自不同地域的传播者将信息在网络上自由的。网络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有单向的转变为多向的传播,互动的传播方式。网民在看到一则帖子后可以迅速的信息并且得到大量的信息反馈,同时将自己的想法及时的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的自主性。

(3)生成途径的多元化

网络舆论的生成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有:专业的网络新闻网站,网络聊天服务器(ICO,QQ,等),BBS,电子邮件,网络调查,博客等多种途径。这些途径向每个网民公共开放。而这些途径成为信息自由传播的通道,促进了网络上各种舆论的迅速形成和传播。

2.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为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民主带来积极的意义,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但同时网络舆论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网络舆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舆论都是积极而且向上的。网络舆论也存在着非理智的部分。由于无法保证网络中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网络信息的这种不稳定性给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借机虚假,偏激的信息。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现象,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如果在“引导”的过程中,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无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被偏激的观点所感染,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使得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虽然很久以来,媒体一直在努力引导正确的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但成效甚微。

(2)重大事件发生后的网络谣言迅速生成

由于重大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期内就能在网络上形成相当规模的网络舆论,而这种舆论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并且在短时间内这些舆论有相当一部分是非理智的。假如非理智的部分占了主导的地位,将会对重大事件的处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地引导网络舆论,杜绝网络谣言的产生。

3.网络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舆论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在重大事件发生后正确的引导网络舆论导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网络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1)加强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力度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网络舆论的引导离不开网络媒体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灾难发生后,政府通过网络这一途径,将整个灾难的信息坦诚地公开,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政府站出来讲话,这不仅是政府监管的一种手段,而是一贴温暖民众,关爱民众的良方。

(2)“把关人”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很难把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网络媒体为每一位受众提供了便捷的新闻的方式。使得所有的网民,“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评论员”。网民本身成为网络媒介的一部分,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成为一体。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6

信息传播经历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最主要空间。网民的言论不可预见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影响着现实社会稳定团结的局面。因此,对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特点规律及监测作一梳理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监测已成为重要工作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而且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不断建立和继续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被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表明网络舆情研究作为舆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更是备受重视。在政府的推动下,网络舆情监测成为政府部门、学术界开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将显得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面对我国网络管理体制“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力度。目前,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已成为政府一项基本工作内容,各级政府都在开展。现实工作中存在机遇的同时,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就给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加强此方面工作的研究,可推动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网络舆情传播的途径、特点、规律

国内网络重点舆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选取的数据来自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强国社区,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人人网和开心网。可见这三个社区(BBS)、两个微博网站、两个社交网站,极具代表性。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的《2011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指出,2011年网络舆情引爆能力排行榜中,新华社(网)、新京报、京华时报、新浪微博名列前四。另一个进入网络舆情引爆能力前15名的为天涯论坛。综上,监测舆区主要包括国内知名的各大网站、论坛、贴吧、博客、所关注的境外网站以及辖区内的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还有互联网各大搜索引擎。具体讲包括:新华社(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广网、新京报网、京华网、百度新闻网(贴吧)、腾讯网(微博)、新浪网(微博)、凤凰网、搜狐、网易、财经网、一财网、天涯论坛、凯迪论坛等。

网络舆情主要传播途径,按传播源不同分为三类。

一是新闻网站舆情传播。基本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新的发声器。主要由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新闻跟帖构成。如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新京报网、京华网等。二是“意见领袖”舆情传播,主要有意见领袖的博客、微博、个人网站、学术网站。如《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意见领袖”在舆论场发挥重要作用,300名“意见领袖”影响互联网议程设置,社会转型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意的代言人,对政府陈情,施加舆论压力。三是网民舆情传播。社会精英分子和自觉分子可作为代言人,所有组织和个人均可参加。主要包括微博,社群网站(论坛)、QQ群、MSN群。①

国内舆区舆情信息传播特点。学者王慧军认为,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交互式传播、跨时空传播、多媒体传播、虚拟性传播,以及传播人员广泛性的特点。②武汉大学学者邱均平认为,网络信息传播是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传播模式复合性、传播途径多样性、传播内容丰富性、传播速度即时性、传播操作交互性、传播人员广泛性的特点。③尤其要指出的是,微博搅动传统传播格局,其“裂变式”传播使网络舆情信息强扩散。微博成为各级政府监测的重点。“意见领袖”左右着热点的传播方向和内容,“网络推手”作用不可小视。《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据统计,全国103家微博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个,其中新浪微博用户账号5.36亿个,腾讯微博用户账号5.4亿个。随着微博客用户群体的迅速扩大,产生了一批粉丝数超过10万人的“大V”账号。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常常超过媒体和政府在微博中的传播力。据统计研究显示,平时有大约300名全国性的“意见领袖”影响着互联网的议程设置,也影响着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

学者刘瑞华认为,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包括信息相对价值规律(信息对人有不同的价值)、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传播中有信息势差存在)、信息循环规律(信息守恒,信息保持不变)。④综述学者观点,网络信息传播路径、形态、过程、结果分别具有如下规律。从传播路径看,首先是特定事件刺激个体形成个体议程,舆情信息产生;然后,个体议题成为网络社群热议的议题,进入社群层面,是舆情信息传播的关键一环。之后,网络舆情信息再次发酵将成为强大舆论。传播形态趋于多元化、复杂化。传播形态不仅是文字形式,还有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传播过程中线上线下互动频繁。网络信息生于现实社会,并在网络引起热议,再次促使现实事件的发展,通过信息的不断更新,实现线上线下交互影响。传播结果遵循“合力论”。网上各方力量相互制约影响,最终合力决定网络信息传播的效果。我们发现,社群在舆情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者高宪春指出,社群是舆情事件生成、扩散的关键环节,对这个环节的积极干预,对释放社会紧张情绪、降低舆情事件的负向效应有重要作用。

三、网络舆情监测对策

从信息内容上把握要监测的网络舆情的特征。

第一,负面性。我们承认党和政府在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加上网络的匿名性,网民可以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怨恨都发泄在网络上,把社会中的阴暗面展示到网络上。此外,人们对正面信息的关注度不高,而负面信息的关注度较高,也使得负面信息在网络上有巨大市场,导致网络上负面舆情信息占据绝对优势。

第二,模糊性。模糊性,即真假难辨。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及网络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任何人可以注册账号,在论坛、博客等上发言。有些网民为了私利,就一些虚假信息,骗取钱财或其他目的。可见,网络舆情信息真假难辨,有时可以假乱真,有时真的可能被认为是假的。

第三,突变性。目前,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人民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尤其是弱势群体对自己权益的要求和保护,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小的网络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发酵,加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推进,极有可能出现“蝴蝶效应”,导致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

第四,集中性。网络舆情虽具有多元化,但主要集中在民生和反腐两个方面。当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到危害时,舆论矛头就指向了党和政府,爆料和指出党和政府的体制、等问题。这四个特征,要求我们在网络舆情监测时,要注意把握,提高发现重要舆情的准确率和分析判断舆情信息的能力。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舆情监测软件有时难从海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信息,出现偏差的现象。对此,有必要对市场现有的舆情监测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舆情信息级别的判断还主要停留在定性的评判上,缺少定性的指标量化。要尝试提出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指标体系,尝试从舆情者、舆情要素、舆情受众、舆情传播、地方区域和谐等方面构建舆情信息监测指标体系。使得舆情信息监测工作更有针对性,更精准化,更有成效。针对各相关单位在舆情监测处置上协作不密切、对接不及时,没有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的问题,尝试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构建互助机制,打通网上之间,及网下实体单位间的壁垒。

【本文系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专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的建设方法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燕道成:《中的网络舆情研究》[M].新华出版社,2013

②王慧军,《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

③邱均平,《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8(5)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7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已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自由广泛等优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这一群体也无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舆情的冲击。

2 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

(一)相关概念和内涵

“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1〕到了汉代,“舆人”与“庶人”一样,成为普通百姓的代名词。舆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被解释为“公众的意见和态度”。

舆情的内涵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成长于互联网这一复杂多元的环境,因此网络舆情也具有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1、自由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传播更具有自由、即时和互动的特性,网民可以自由沟通并发表言论,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发表个人见解。

2、快速性。网络信息的传播简单迅速,只要通过复制和粘贴两个步骤就能完成。这种传播比以往任何一种媒体更为快速。

3、隐匿性。互联网是一个虚拟世界,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可以隐匿身份,甚至使用虚假的身份发表言论。

4、偏差性。在网络环境下网民缺乏自我约束,网络也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监督,网络热点话题常常围绕公众人物隐私、恐怖谣言、灾害谣言等展开,形成负面影响。

3 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对该群体的影响分析

(一)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高职高专学校网络舆情具备以下特点:

1、新媒体运用的普遍性

网络的普及使得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使用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交互。如网络聊天、交友、娱乐、购物、信息搜索等。

2、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网络舆情可以通过不同得途径表现和传播。下面是常见的一些途径:

(1)主流网站

国内主流网站,包括新闻、政府、文化教育类等网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体、民生、娱乐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即时通信软件

即时通信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从最早的ICQ,到后来的MSN、UC、腾讯QQ、网易泡泡、淘宝旺旺、飞信、微信等,风靡于年轻人和学生群体。

(3)微博

微博,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微博相比博客,内容更加精简。微博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信息。

(4)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具有信息多样化、书写快速、发送便捷、成本低、环保等优势,同一封邮件可以选着多名接受者,采用群发的功能常常可以广泛、迅速地影响舆情的形成。

3、关注层面的广泛性。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类型有:博客和微博、游戏类网站、论坛等,网络上最新的热点焦点、敏感事件、网络红人等最能吸引他们。

4、有强烈的意识自我表现性

很多在生活中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他们在网络中却表现得非常积极,可以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自我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

(二)网络舆情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影响分析

总体来看,网络舆情对高职高校学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阅读及传播方式的影响

一条微博的最大容量是140字,属于典型的碎片化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让人易怒、易挑衅、易轻信,无法专注。

另外,通过微博粉丝的关注,微博信息的二次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这种传播方式会使网络舆情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

2、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面对不同的价值观,他们中有的崇尚传统文化,有的崇尚西方文化,有的哈韩哈日等等。

3、个体权利意识的影响

高职高校专院校学生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独立性更强、敢于尝试,但认知能力不足、交际面较窄,相对缺乏社会的关注度,他们更加依赖网络来表达情感、展示自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4 高职高专学校网络舆情下的应对措施和引导策略

当前环境下,对于网络舆情,与其躲避,不如积极研究,主动使用新媒体,对学生正确引导,适时疏导,采取正确的措施和策略。

(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高校应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组织研讨、开展经常性的网络热点事件讨论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抵御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机制的建设

要建设一支思想水平觉悟过硬,网络管理技能较高的网络工作队伍,其成员应该包括多个层次,不但要有领导班子和网络技术人才,还要有青年教师、辅导员,还可以有学生干部,随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熟练掌握并运用网络技能,多层面了解学生思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创新教育,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教育,就要结合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寻找正确引导的途径。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校园官方微信、微博、贴吧,设立了二维码等,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创立校园官方网站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教师也开通个人博客、QQ,用网友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构建正面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网络言论自由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片面的言论,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组织一些生动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加强自律性,让学生自觉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客观正确对待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开展网络舆情的学习和分析,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减少网络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这更是互联网时代赋予高职高专院校的责任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后晋・刘d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85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8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因其功能不同,而受到不同人群的青睐,作为一款时下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微信已经开始取代微博,成为互联网舆论的重要发声和聚集平台。微信有着新媒体时代的独特传播性,不仅传播过程更加私密化,传播的方式和对象也更加多元化,这导致舆论监督难度更大,也给监管部门带来新挑战。[1]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工作,是舆情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微信舆情传播的特点

(一)朋友圈是信息传播主途径

当前的舆情传播途径,突破了传统数据时代的片面化、单一化和静态化的模式,凸显了立体化、动态化和纪实性的传播方式,其传播速度更为惊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很多微信用户主要是通过聊天的形式,达到社交沟通的目的,这部分客户有86.1%。[2]微信的很多大众信息,主要由朋友圈进行传播,同时借助腾讯QQ的强大关系链,传播的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到达并且传播效果明显,朋友圈还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群体的合理分组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控,从而提高了传播信息的精确度与效果。

(二)用户基数庞大

微信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快捷方便实用的互动交流,能够迅速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其中手机二维码使得手机微信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上网,二维码成为线上线下的入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群的沟通和交流,便利性、及时性使其用户群得以不断增多。特别是朋友圈这一特殊功能,给陌生朋友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不仅丰富了交流内容,也提高了传播覆盖面。

(三)弱互动与强影响

虽然当前微信账号在不断增加,但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的参与度比较低,互动性不够强,能够坚持长期活动的用户只占总量的25.7%。另外,在微信圈相互交流的主要是熟人朋友,这样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封闭性,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场。但不能否认的是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其信息传播的扩散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3]其中很多不良信息也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因此对该平台的掌控是引导舆论的关键,特别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负面信息要及时进行舆论引导,防止造成大范围的不良影响。

(四)舆情传播途径复杂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舆情传播的途径趋向隐私化,内容需要越来越庞大,而且日益发展为一种交融化的舆论平台,来自各种网络终端的舆论在此汇聚融合。这必然导致舆论传播的途径更为复杂,影响范围更广,给舆论监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4]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微信成为网络舆论传播的一个新起点,该平台重塑的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让网络舆情的监控严重滞后。因此对于一般的监控系统而言,就需要不断地挖掘分析所传播信息的关联数据,将所有的监测时间尽量提前到敏感信息开始传播的初期,或者通过建立复杂的模型来模拟真实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提前采取措施实现对突发舆情的有效预测和控制,时间的滞后是控制微信舆情的难点。当前,微信的主要用途是交流,其对社交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微信圈相关信息的传播者主要是亲朋好友,此种传播方式的可信度和实际影响远超其他舆论平台,因此微信平台的舆论成为其他信息交流工具的舆论导向,微信舆论场的意见更容易快速地传播和得到信任,但转发率高等特点也直接增加了微信舆情监控的难度,严格加强监控和管理势在必行。[5]

二、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困境

(一)传播渠道隐秘性导致舆论发展方向难以掌控

微信作为一款私密性较高的社交软件,微信信息很难被其他人发现,而且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或者是经常直接联系的通讯录,是一种建立在私人网络基础上的网络化平台,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一个隐秘的交流圈,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封闭性,形成了私密媒介场所。由于有这种排他的私密性特点,微信网络舆情监管难度相当大,监管人员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朋友圈或进入个人朋友圈。同时,朋友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面对6亿多微信用户群体,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对每一个用户进行合理监督,无论从现实或者理论上都是难以操作的,所以舆论监控平台难以突破隐秘性这一瓶颈,导致政府或者舆情监管者本身的缺席缺位,自然就很难掌控舆论的发展方向。[6]

(二)舆论不可控导致舆论真相难以还原

微信通过私密的方式传播有公共属性的信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从其传播的形式来看,一条发在朋友圈的信息短时间内可以在全社会传播;从其传播的内容来看,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也有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微信内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例如,对很多传统媒体的舆论,舆情管控人员能够轻易地判断其是什么级别,应该如何掌控,也可以预测舆论所造成的影响及所转发的数量。但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一些粉丝群体的传播来达到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目的,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方式转发,同时又能被不少圈内好友转发。当前的科技手段难以有效地追踪传播的数量,这就不能预测所造成的影响,更不能看出其是哪一个级别的舆论,当前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因而使舆情监管者难以发现舆论的真相。

(三)微信传播和舆论引导对象难以把握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信息,有一些可以进行数量的统计,但朋友圈的信息传播要比传统的微博更广泛,速度更快,影响更深远。虽然微信的传播和微博有相似性,但是微信平台有固定的粉丝群体,而且更职业化,所以在微信圈子里面出现的不仅有“职业圈”“兴趣圈”,还有“朋友圈”“校友圈”等,都是熟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网络交际圈。这种熟人之间的网络关系颠覆了以往的网络社交,不同于以职业和兴趣爱好为基础划分关系网络的方式。当前的微信圈、微信平台传播受众已经不局限于一个职业群体或者兴趣共同体,其涉及的范围更大、传播面积更广。[7]这样就难以确定舆论的监督范围,导致舆论引导对象呈现不确定性。

三、微信舆情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负面信息激化社会矛盾

由于微信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且由一个中心向四面扩散,信息不可能只在两个点之间传播,最初发出信息者,也无法知道这一信息的传播范围,这就导致信息秘密传播,给舆情监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微信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保密平台,传播更具隐蔽性,很多在网络和微博上受限制的信息,有可能借助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或者通过朋友圈进行转发。这种亲朋好友之间的全力转发,给各种过激言词和不良信息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生存环境,很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传播,从而进一步增加舆论监管的难度。当前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许多信息在圈子内部交流,封闭交流导致某些舆情在微信圈子里悄然流行之时,圈外人却还一无所知。当舆情发展到主流网站、论坛、微博中的时候,已经给相关管理部门形成了比较大的舆论压力。[8]

(二)诱发群体极化和违规现象

微信圈的朋友,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或者微博的朋友,微信新加朋友来源多为QQ及手机通讯录,所以这些朋友几乎是现实生活中随时可以遇到的,这部分好友与网民现实生活中真实好友的契合度较高,这使得微信好友更具真实性,信息来源更易被信赖,但很多想法也更容易产生极端化趋势。由于微信用户的信息交流者偏向于有共同兴趣、价值取向的群体,导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群体极化”[9]现象。微信是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网络十分便捷的当下,能够很好地表达公众的诉求,方便公众意见的交流,但微信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不良信息传播。微信的隐蔽性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得很多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平台传播虚假和违规信息,或者炒作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影响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

(三)非理性舆论引发集体行为

微信圈熟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通常熟人和朋友都易受其影响,所以一些热点事件在朋友圈很容易引发共振现象,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观点,在很小的圈子里更容易引起误导;有领导力的个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起一大批的亲戚朋友,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动员的成本。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惊人,在网络上发帖能够在很短时间里激起其他无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微信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互通的阵地,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必然会引发社会事件。当前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很大,很多在微博上发不出信息的不法分子将矛头对准了微信朋友圈,这样微信平台就成为他们传播谣言和滋生不良信息的庇护所。而且,微信还不具备信息净化能力,因而无法及时主动有效地辟谣。

四、微信平台舆情监控的策略

面对微信舆论监控的难点和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手段坚决杜绝微信不良信息传播,对微信舆情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借鉴微博监管经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微信传播的途径相对隐秘,但其影响不可忽视,舆论本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正确地引导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微信这种隐秘性的交往工具,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公众影响存在局限性,但必须对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格监控。当前的社会机构和技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可以采取以往对微博和博客的监督方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从而满足社会舆论主体的价值诉求。

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建立公众媒体监督机制,同时与微信平台进行合作和沟通,克服其私密化特点带来的监管困难,形成双向监管通道,从而达到正确引导微信平台舆论信息走向的目的,为公众媒介提供有效的服务渠道,合理引导社会公众讨论的话题结构。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每10条公众舆论微信传播信息中,就有94%来自微信对微博的转发,4%是对新闻内容的转发,2%是对论坛内容的转发。[10]

(二)关注社会热点舆论,构建科学舆情监测体系

由政府主导建立一个完善的微信舆论监督体系,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在网络舆情的监控过程中,无论舆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严格把控舆论的发展方向,及时探究舆论发展原因。为了化解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微信网络平台应以当前热点舆论为出发点,构建全方位的预警监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微信平台舆论发展方向,灵活运用应对舆论热点的有效办法。舆情监控必须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形成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舆情苗头、把握舆论趋势。因此,建立起微信舆情信息库,形成微信舆情通报制度,定期对微信舆情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以形成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舆情分析研判报告。

(三)培养意见领袖,宣传正能量

微信平台是舆情的发动机,是舆情发展、扩散的重要主体,也是舆情引导的主力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做好宣传正能量的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情发展方向。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积极传播者,也是社会舆情的积极引导者,可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人们有意识地去正确使用这种传播途径,使微信平台不仅可信度高、影响力大,而且能够操控舆论的主导权。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寻找机会宣传社会正能量,同时还可以从相关的账号中遴选政治素质高、媒介素养好、引导能力强的社会各界正能量人物,对当前的重大事件或敏感问题进行舆论引导,从而端正舆论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舆情传播的出发点和引导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网络时代的网络舆情风向标之一。为了提高微信平台的监控效果,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通过对微信平台主要传播途径的监测,来全面掌控微信平台以及政府各部门相关的人和事物等信息,从中监测出有价值的舆论信息,进行动态化的采集,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微信平台的相关舆论新动态。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微信平台舆论的正确引导,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吸纳社会人才。另外,要掌控微信舆论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微信舆论监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舆情应对工作有力开展,特别要讲究社会舆论引导的策略技巧。加大对正能量的宣传,加强对微信平台的组织指挥、综合协调,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关键环节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深化舆论引导的处理手段,掌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舆情监管队伍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对政府部门来说,微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根本是对微信平台信息的预警和监管,防止因放松警惕而导致深陷微信舆情危机的泥潭。

参考文献:

[1]郑习武.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

[2]郜天一.浅谈微信舆论生态与应对手段创新[J].新闻传播,2015(8).

[3]谭秋浩,钟家华.微信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监控与引导[J].高教学刊,2015(14).

[4]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生成、特征及舆情效能[J].情报杂志,2014(7).

[6]何俊明.新时期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7]熊晟钰.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

[8]李晓.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靖鸣,马丹晨.论微博大V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爱好者,2014(2).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9

研究背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实时性、交互性、匿名性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得每一名公民都具备上网信息的能力,在这种网络环境下,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无不感受到来自网络的舆论压力。

高校作为最受全社会关注的机构之一,在中国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高校经常因各种管理和教学问题而被推上社会舆论的前沿,如高考招生的幕后交易行为、行政管理者的贪污事件、乱收费、师生行为不端等。2011年7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10件与高校有关的代表性“舆情热点事件”。按照“校方响应、信息透明、舆论形象”3个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反应、问责、网络技巧”3个特殊指标,对这10件“舆情热点事件”中高校的应对、处置能力作出了评估。结果表明,相对党政机关和企业,高校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总体上看还明显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待提高,一些网络舆论危机事件还给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表明,今后高校加强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提高应对和解决网络危机的能力,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发生的有关高校的网络危机事件进行分类和总结,研究者从中发现了—些基本特点和规律。

第一,高校的校园网络危机具有不同类型。整体来看,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网络危机可分为两大类:外生型和内生型。“外生型”校园网络危机主要指的是源自高校外部负面信息或突发事件,经过网络媒体的传播,造成较大影响力,继而对高校声誉和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构成威胁的事件。“内生型”校园网络危机则主要指的是一些校园常见危机事件,如校园意外事故、暴力犯罪、公共卫生、教学管理疏漏或过失等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借助论坛、贴吧、微博等网络媒体形式,并在这些网络媒体的催化、放大作用下,引起较大舆论影响,最终形成的网络危机事件。

第二,校园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是影响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高校网络危机舆情的传播途径和演变流程来看,在高校危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网络论坛、贴吧、社交网站、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视频(播客)、博客、微博等成为网络舆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以2009年出现的微博为典型代表,“改变的是人际传播的基本路径和方式,整合了过去邮件、论坛、门户、即时通信、博客、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各种传播方式。这种整合的实际功能是,你可以自由编辑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自由你想的信息”。嘲在2011年天津音乐学院招生事件中,最早该信息的即是通过微博,随后通过论坛、社区、门户网站的大量转载和报道,该事件的搜索量和点击率迅速攀升。随后,《中国青年报》等传统媒体相继跟进报道(见图1),形成了新旧媒体联合报道的高潮,加大了事件传播的力度和范围。

第三,网络媒体在校园危机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多样性特点。从网络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舆情事件、网民、网络、政府和社会环境是网络舆论生成危机的最主要诱发因素,这个同样适用于高校危机的生成。

1.危机信息传播的点火器。网络媒体所具有的自由信息和言论发表的空间,使得危机信息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此同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舆论也会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关注及议论。

2.危机信息传播的扩散器。当危机信息与网络媒体紧密联系到一起时,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优点会骤然转变为缺陷。当危机事件发生并在网络中被报道后,网民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发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这一行为具有极强的自发性和不可控性。而危机信息一旦进入网络传播这种快速、便捷、多样化的转播体系,便获得了加速扩散的通道,发展演变为危机事件。

3.危机信息传播的催化器。网络媒体还发挥着“催化器”作用,即网络舆论在危机事件解决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网民意见数量的巨大和强度的集中会大大加强危机事件的处理速度。网络舆论正是从这个角度推动着危机事件的解决进程。

4.危机信息传播的灭火器。机构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达到化解危机的目的。危机事件的当事人通过主动引导,使那些积极的、正向的舆论能够逐步扩大声势、广泛传播,形成新的舆论热点,同时使那些消极负面的信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进而达到逐步化解危机的目的。

高校校园网络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

高校在网络危机事件的管理中,既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的作用,建立危机信息采集和预警体系,加强舆论引导,同时又要加快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在管理、教学和校园生活等方面的决策民主化和管理民主化程度。

1.建立高校危机信息采集和舆情监控机制,构筑网络危机预警体系。危机信息的传播,大都有一个在网络媒体上酝酿、发酵的过程。如果能在危机爆发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给高校的危机管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网络信息采集和舆情监控纳入高校危机预警系统则可以快速收集危机信息,采取必要措施,化险为夷。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10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28-02

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出现传播范围广和速度快的特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与其他群体相比,青少年群体的网络舆论表达意愿更强烈,尤其是10岁~19岁网民网上发言积极性最高,有50.2%的比例;其次是20岁~29岁的网民群体,有46.6%的比例。”这表明,舆情本身的新变化与新特点可能仅仅只是事物的表象,“人”的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了解大学生在舆情参与中的行为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甚为关键。

1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舆情和网络舆情的研究较早,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引导方法与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文国琴,谷文陶(2010)提出柔性化引导、规范性引导以及技术性引导三方面的引导途径以及求同存异法、事实法、权威访谈法、网络新闻评论法以及议程设置法五方面的引导方法;吴磊(2011)认为可以从预警、监测、研判、上报、阅评、处置和反馈七大方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高德毅(2013)提出了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式变革的主动性、主导性、预测性、道德性、阻断性以及技术性共六大策略。在经验研究领域,尽管数量较少,但仍然有学者得到了富有价值的结论。彭泰中,廖冰,廖文梅,叶小华(2013)的研究表明性别、性格、政治面貌、上网时间、专业类型、事件话题热度均会影响了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行为;李宗琦,徐顺锋(2012)借助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通过分析结果从辅导员自身素质、工作思路与引导机制三方面阐述了对高校舆情引导中辅导员工作的建议。

综上,本研究认为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经验研究则少有人问津;而在经验研究方面,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行为特点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该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发展各阶段中的行为特点,同时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合理的建议。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行为特点的问卷调查

2.1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获取数据,问卷设计与调查均在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的指导下开展。

2.2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针对四川大学在读学生,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开展,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1份,剔除无效问卷29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62份,问卷发放整体有效率约为87.33%。

2.3 研究结论与建议

2.3.1 大学生群体在舆情参与上更倾向选择新媒体

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中,获悉舆情的参与或传播途径对于舆情的预防非常关键。若能在舆情的参与或传播途径中正确引导或及时塞堵,就可能将舆情的爆发消灭在源头阶段。

从表1可看出,传统媒体在舆情传播中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舆情的相关信息或参与舆情的讨论。门户网站与社交平台是互联网作为舆情获取主渠道的两条主要分支,从调查的结论来看,两者的使用人数相当,分别占82.06%与76.34%,门户网站则略低于社交平台5.72%。

由表2可知,大多数大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用户规模的社交网络平台来获取舆情信息,例如QQ、微信与微博。此现象表明了伴随新媒体发展而崛起的社交平台在网络舆情的发源与传播中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那些已经有较大规模效应与用户黏性的大型社交平台。因此,高校舆情工作者有必要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2.3.2 大学生在舆情行为上兼有内敛性与求实欲

在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网络舆情的讨论,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克制自己的行为,表现了一定的自制力。问卷显示:在遇到自身所感兴趣的话题时,70.99%的被调查者占都选择不参与讨论,仅仅关注与浏览;在参与方式上,79.01%的大学生都选择仅与周围人谈论,并不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或者积极与他人分享舆情信息;在处理舆情讨论中的相左意见时,72.90%的大学生都选择仅仅关注相左看法但是不尝试说服他人,选择尝试说服他人的仅为24.81%。以上研究结论表明,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讨论中具有内敛性,他们极力避免自身在舆情的讨论过程中过于明显,仅低调地参与讨论或者不参与讨论。

然而,大学生对舆情真相的态度或其求实欲同样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希望或者较希望了解某一件事实的真相,见表3。同时,对比舆情潜伏期与舆情爆发期中关注舆情的原因,选择“增长见闻”或者“出于好奇”的人数在舆情爆发期在比例上分别增加了12.98%和18.70%,这说明随着舆情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就了解事实真相的欲望会显著增强。

针对这两个特点,在舆情爆发时,高校舆情管理者应该尽早澄清事实真相或对情况做出详细说明,尝试掩盖事实或者对舆情发展不管不问只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2.3.3 大学生在舆情选择上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

对潜在舆情的尽早判别对舆情的控制同样至关重要,这其中,对哪些方面是舆情产生的“重灾区”的识别是关键中的关键。如表4所示,大学生对舆情的关注点较为分散和随意。

关注点涉及了时事新闻、娱乐、生活、政策、财经、科技等各个方面,在每一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关注,但从数量特征上来看,时事新闻、生活、娱乐则是关注点相对较集中的三个方面。

同时,许多大学生都认为更多地是出于自身兴趣(69.08%),打发闲暇时间(24.81%)或是好奇心(30.92%)来关注某话题。由此可见,舆情的产生与否受到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往往不是刻意地去关注或者参与某一个舆情,其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大学生对舆情关注的分散性与随机性的行为特点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舆情会在突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事件或者较少人关注的事件忽然爆发成为一个校园舆情热点。这启示了校园舆情监管者在新媒体时期应建立更为广泛的,综合的舆情监测分析与预警机制,以应对舆情监测难度的加大,多方位多角度地预防舆情的大爆发。

2.3.4 大学生在舆情关注上具有高频率和低持续性

大学生对舆情关注的频率和持续性影响了舆情的产生与发展。当大学生对某个话题关注度较高时,相应地,某个话题发展为较大舆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同样,当大学生都能持续关注舆情时,舆情的强度与持续性也将相应地提高。

如表5所示,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使得大学生以较高的频率关注舆情讨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每天都会多次关注舆情,这就使得舆情产生的概率较以往大大提高。而另一方面,在舆情的爆发阶段,86.26%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自己对某一舆情的关注时间限于一周内,如此短暂的时间,使得舆情持续“发酵”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舆情的平均强度可能会随之下降。

大学生的该项行为特点改变了高校舆情引导的传统观点。多批次低强度的舆情要求高校舆情管理者重视日常舆情监测,当舆情爆发时,充分利用大学生对舆情关注持续性较弱这一事实,采取例如及时澄清、会等果断措施,降低舆情强度促使其及早结束。

2.3.5 大学生群体在舆情态度上兼有理性与从众性

有关大学生在舆情讨论中的理性程度的调查显示,在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自身在参与过的舆情讨论中表现是较为理智或者理智的,见表6。并且对于官方的舆情引导,87.03%的被调查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在对舆情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进行判别时,大部分人都选择相信具有权威性的官方机构或者学校;在对网络舆情中大学生言行受影响程度的调查结论表明:72.52%的大学生占比认为自身偶尔会在舆情的讨论中受到影响,20.23%的人表示经常会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总会受到影响的则微乎其微,只有1.53%。以上结论说明了大学生群体在参与舆情的过程是有理性思考的能力的,能够对事实做出基本合理的判断。

然而,大学生又具有一定的从众性。调查中,在发现话题有人关注时,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参与人数较多或者非常多的时候参与舆情,见表7。并且在假定舆情消退期出现舆情再次被热议时,62.21%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参与舆情的讨论。这些从众性的行为对于舆情的平息显然是不利的。

大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要求高校的舆情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于大学生理性思考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看待问题的客观态度,使他们在舆情的讨论中能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结论,而非不加思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想法。

3 结语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中的行为特点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共得到了5点基本结论:(1)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与传播舆情的重要途径;(2)在舆情选择上,大学生具有随分散性与随意性;(3)在舆情关注上,大学生具有高频率与低持续性;(4)在舆情态度中,大学生兼有理性与从众性;(5)在舆情行为上,大学生具有内敛性与求实欲。基于这些行为特点,该文认为高校在开展网络舆情工作中应重视:首先,舆情的监测应该聚焦于线上,尤其是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大型社交平台;其次,对舆情的监管应该具有广泛性与综合性,兼顾舆情可能产生的各个方面;再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后,在舆情的爆发时期,高校舆情管理者务必及时事实报告以降低舆情的强度。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2] 文国琴,谷文陶.论高校舆情引导的途径与方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185-188.

[3] 吴磊.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54-56.

[4] 高德毅.微时代危应对:高校舆情引导的变革之道[J].思想教育研究,2013(7):8-10.

[5] 彭泰中,廖冰,廖文梅,叶小华.高校网络舆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高校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577-582.

[6] 李宗琦,徐顺锋.高校辅导员舆情引导工作实证研究――以西安市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5):121-124.

[7] 唐亚阳,李亚斌.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98-104.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11

关键词: 腐败;网络反腐;人肉搜索;网络过滤 

 

    2009年网民的网帖促使“天价烟”局长周久耕银铛入狱、内蒙古阿荣旗检察长刘丽洁“开豪车”秘密惊人揭幕……,2010年网帖曝光引发了广西来宾烟草局长“日记门”事件、海南三亚社保局“招考门”事件……,网络反腐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热议之话题。由于网络反腐的受力面广泛、影响力巨大,已然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社会现实,需要法学界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思考。

一、网络反腐的内涵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理论界迄今对网络反腐的内涵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统观当前的理论探讨,存在两大基本论调,第一种论调提出网络反腐是通过网络曝光或评论腐败行为,进而引发广泛的社会舆论,对执政行为和执法职权形成了有力的监督和约束,从而对腐败行为实现有效的预防、遏制和惩治。[1]这种网络反腐突出了普通公众的主体地位,尽管如果没有国家机关的介入,遏制和惩治的效果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没有普通公众的积极参与,反腐的大幕是不会迅速拉开,反腐之大势也是无法造就的,反腐最终只能停留在权力反腐的层面,而不能实现权利反腐。前述案件从曝光到查处的过程,就为我们呈现出了这样一种网络反腐的现实路径:网民发帖一网友顶帖一形成热点一媒体追踪一事件放大一国家机关介入一真相大白。[2]在这种论调之下,理论界出现了一些纷争,有学者提出网络反腐是一种新的舆论监督手段。普通公众进行舆论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民主权利,他们可以运用各种舆论工具,或通过舆论机构,对国家公权力组织及其人员的行为与言论进行善意的监督、审查和评价,当然也可以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不良言行予以批评、控告、检举和揭发等。网络正是普通公众可以用来展开舆论监督的工具之一,同样允许普通公众使用各种合法的监督方式实现法律所赋予的舆论监督的民主权利,包括批评、检举、揭发、控告、发表评论等方式。[3]也有学者提出网络反腐即是一种举报形式,只不过是一种放大的举报,又是将小群体之民意予以放大的一种形式,是现实中民意表达与传递的网络传播形式。因此,网络反腐并不能涵盖反腐败的全过程,更不能替代司法意义上的反腐败。[4]还有学者认为网络反腐是一种消解和宣泄普通公众对腐败不满或仇恨情绪的“出气口”,同时也是普通公众对官员言行进行监督的一种最好的“互动器”。[5]这些观点并非彼此矛盾的,而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对网络反腐所承载的价值和功能进行探讨。综上,网络反腐具有着四大功能:第一是监督权力的功能;第二是举报腐败的功能;第三是传播、扩大民意的功能;第四是消解和宣泄公众反腐情绪的功能。

第二种论调认为网络反腐既包括以预防、教育、惩治为目的的电子政务这一技术手段在专门的反腐机构中的运用,也包括民间反腐力量通过网络举报、检举、披露腐败行为或通过网络舆论进行反腐败。网络反腐的主体表现为官方专门反腐机构和民间反腐力量的结合。[6]这种定义下的网络反腐路径得到了扩充,普通公众除了通过网络曝光引发舆情事件致使官方介入展开调查处理的途径,还可以选择通过官方的网络平台将自己获知的腐败信息进行举报的途径,前一种途径是通过信息扩大、民意放大的方式与国家机关建立间接、被动的网络联系;后一种途径则是通过信息单向传递的方式,直接与国家机关建立网络联系。

由于通过检察机关专门反腐机构(以下简称专门反腐机构)的网络平台直接举报,与其他的直接举报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仍然是信息单向传递,直接与国家机关建立联系,只是联系和传递的具体形式不同而已,它仍属于官方反腐机制中的一部分,并未跳出这一机制,因此我们基本上从技术层面、程序层面就可以解决官方反腐机制中网络反腐的问题。但是要推进和完善第一种论调所指之网络反腐机制,则不仅仅有技术层面、程序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更为重要的是有诸多实质层面的内容需要探究,而且也只有这种论调的网络反腐才需要探讨解决如何与专门反腐机构形成反腐合力的问题,因此网络反腐的内涵应界定为第一种论调。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12

互联网已成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社会民众通过互联网表达群体性的情绪、态度和要求形成的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合理有效的应对网络舆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管理环境,消除公众与政府之间的隔阂,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1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误区

互联网媒体兴起使信息有了公共化的传播渠道,公众对权威信息的依赖感降低,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新式“批判武器”。当前,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还存在许多误区。

1.1 简单封堵信息

舆情突发后,采取压制媒体、删除信息等方式来淡化事件,其结果只能是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使舆论由于没有正确引导变得更加混乱。

1.2 盲目转移舆论焦点

真相没有弄清之前急于结论,转移舆论焦点,引起群众更多质疑。有的地方领导对互联网的情绪减压功用认识不够,一旦转移不成,不惜打击报复。

1.3 不及时公布权威信息

有的地方政府处理网络舆情意识淡薄,不积极作为,不能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及评论,不及时公布真实可信的信息,致使舆情蔓延。

1.4 舆情处理机制不完善

地方政府缺乏信息公开制度,网络监督机制,舆情监控与问责机制等处理机制,没有把网络舆情处理当作日常工作来抓。

当然,面对网络舆情,从根本上讲,政府应该以人为本,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消除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基础,而不仅仅止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 网络舆情管理路径思考

2.1 正确认识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不是虚拟的,是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地方政府要用新眼光认识网络媒体,传统的管理中,政府对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的影响力。在网络时代,网上舆情爆发后,一些地方官员对网络特点认识不清,生搬硬套传统行政管理方式,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首先想到的就是删帖或一堵了之,导致事件越处理越被动。网络信息即时性、互动性是前所未有的,信息会被各地媒体迅速转载,依靠封堵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地方政府要坚持不遮掩不欺骗,坦诚面对舆情,认真倾听网民的利益诉求,化解民众的对立情绪。

2.2 及时披露事件真相

谣言止于真相。政府只有掌握主导权,在第一时间回应“负面新闻”,及时准确消息,披露事件真相,帮助网民澄清事实,把解决问题的举措告知广大网民,控制舆情的滋生和蔓延,为媒体报道提供有力依据,充分展示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树立透明和负责的政府形象,把公众的情绪引导到积极健康的轨道。

2.3 充分利用网络阵地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博客、微博等形式与网民交流,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政府官方网站是沟通公众与政府部门的桥梁,是传播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要让主流、权威、真实的声音占领舆论高地。比如,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促成了大量地方实际问题的及时解决,让网民备感亲切。地方政府官方网站应学习人民网这种模式,允许网友匿名留言,由政府的有关人员解答,建立起高效沟通机制,有效的将公众意见吸纳到政府视线范围内,化解社会矛盾。再比如,河北省专门成立了社情民意办公室,通过人民网、河北省网络问政平台等途径,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此外,最近几年,政府官方微博在公众眼里似乎更具亲和力和公信力,通过微博传递政务信息,易于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2.4 切实解决群众利益问题

社会舆论、网络论坛上的声音,往往是地方行政行为的反映。我们发现,一些群众越过地方政府,到网上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通常是由于当地政府不解决或解决不合理而引起,往往是职能部门推卸责任,不作为或者乱作为,行政执法职责不清,职能交叉,踢皮球,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出了问题采用“拖字诀”对问题进行冷处理,导致矛盾激化。舆情引导的本质,不是利用权力实施封锁和隐瞒,而是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合理回应引发舆情危机背后的群众合理诉求。问题被掩盖,不等问题不存在。只有正视网络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才能让使社会正义得到伸张,舆情危机成功化解。

2.5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党的十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地方政府应掌握舆情传播规律和引导规律,实时传递主流声音,干预舆情进程,通过主流声音的引导赢得网民的信服和支持。要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对舆情进程进行引导。网络评论员在网络媒体上发表观点,对网上特定言论进行“跟帖”,对可能引起负面炒作或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发帖、跟帖和撰写网评文章,辩驳不实报道和错误观点。但是,网评员不能故意歪曲隐瞒事实真相,必须以公开诚实的态度应对舆情,否则只能事与愿违。网评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能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具有高学历和广博知识,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络语言。

3 结束语

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成了人们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必须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作用,把关注网络舆情作为一种工作常态来抓,通过舆情快速了解民情、汇集民意,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信息,迅速采取合理应对措施,降低事件的消极影响,保障民众参政议政、畅所欲言的权利,使网络舆情真正成为地方政府的执政资源和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13

中图分类号:TP317

近年来,我国重视公民素质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高校进行人才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6号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大学生中网民所占的比例最高。大学生更加依赖于网络。

网络的发展更加趋向于生活智能化,微博、微信、微视等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应运而生,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

“微”时代对于信息的传输具有零延迟的特点,一些社会矛盾正通过网络不断冲击着象牙塔中的学生们,学生在事件冲击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三观”。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学生的“三观”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三观”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危及到了社会稳定。

当网络舆情出现后,如果学生的“三观”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形成网络舆情危机,造成群体性恐慌。如何正确的利用“微时代”的网络舆情来培养学生的“三观”成为社会学者研究的课题。

1 研究对象

“微”时代的特点是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语音、视频等信息并可以公开的形式。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同时可以实时评论及转发某些用户的信息。可以说,“微”时代以其文本碎片化、渠道多样化、病毒式信息传播和社会化的人际网络等特点,迅速在世界范围内风靡开来。现在,微博、微信、微视已成为校园中一种信息传输途径,学生进入了网络化的“微时代”。

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但并非所有的言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言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引起一定量网民的共同关注,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才能构成网络舆情。除了量度以外,网络舆情的形成还需要强度,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网民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指向十分明显。

根据2013年11月25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来自于网络的高达95%,书籍或者报纸所占的比例不到5%。在调查中学生反映网络上的一些言论或者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本次研究的对象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高校本科生。

2 研究方法

当代的大学生刚从高中教育体系中出来,更多的时间用来安排自己的时间,网络更是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在大学四年中通过环境和知识更加丰富。网络舆情随着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更加深刻。“微时代”高校的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2.1 国内外时政大事

高校师生有较强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充满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常善于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政治立场;关心国内外时事大事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繁多,有部分人群散播一些不真实的报道,学生的辨别能力相对低,网络产生的部分舆情对影响学生的正确“三观”的形成。解决方法:组织一些时事大事的讲座或者讨论会,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的言论,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参与学生的讨论,隐形的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了解社会。

2.2 社会突发事件

高校学生快速的响应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对于突发性、爆炸性的新闻充满了猎奇心理,这些事件极易成为他们在网络上的谈资,引起舆论信息爆炸;高校大学生年轻热血,面对一些社会突发事件时,会被周围的人或者网络上众多的观点或者看法所吸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解决方法: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突发事件,进行小组讨论,可以以宿舍或者学习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举行社会突发事情材料的搜集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对于突发事件了解更深刻,更全面。

2.3 社会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

如对于涉及民生的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对腐败问题嗤之以鼻等;大学生长期在校园生活,对于社会的了解较少,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是很了解,无法忍受一些无奈的事情,觉得事情只能是对错两种情况,所以在面对社会领域一些问题时,通过网络会改变自己曾经的一些想法,但是也会受网络舆情的影响改变自己曾有的坚持,使得自己的“三观”发生变化。解决方法:与学生互相关注微信、微博等,面对很多焦点、热点问题,提出自己更成熟的见解,引导学生。

2.4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招生就业、师德师风等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高校要密切关注跟踪网上舆情的动态,及时的搜索具有代表性质的信息,一旦形成网络舆情,要及时的处理,通过微信、微博进行及时的信息更正或者确认。在内容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实时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等活动,使得学生更加接触社会,了解中国的国情,更加的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加完善自己的“三观”。

3 结束语

通过研究“微”时代网络舆情与学生“三观”的关系,正确的利用网络舆情来调整学生的部分观念,使得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将来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合理地利用“微”时代软件,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水平、扩展知识面。同时可以联合志趣相近的网友,建立网络群,进行交流讨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过渡性社会学习”,“微”时代软件可以历览世间百态,尝尽人情冷暖.使大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社会,尽快成熟起来。利用“微时代”软件传输媒体介质来培养我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Lu Wang.Studying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Channels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odes on Trust Building in Computer-mediated Remote Collaborative Design[J].Computer Science,2013(04):40-47.

[2]王莉.在线社会网络共演化的结构推断与预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2).

[3]董旖旎.“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5):44-50.

[4]孙晓磊.网络舆论传播机制及其引导[D].北京大学,2013.

[5]杨业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

[6]文轩.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态度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