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09:56: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幼儿保健知识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为探讨诸暨市暨阳街道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现状及变化规律,将2006~2010年幼儿园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集体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保证幼儿园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每年3~5月份对诸暨市暨阳街道所管辖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的常规体检结果及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报表,包括体重、身高、血常规、龋齿、视力筛查等。所有检查项目均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仪器进行检查。
1.2方法和诊断标准:体重、身高的评价均参照《WHO标准0~7岁儿童体重和身高参考值及评价标准》[1],其中体重、身高中位数即达均值:X-1s≤W∕A≤X+1s、 X-1s≤H∕A ≤X+1s;体重低下:W∕A﹤X -2s;发育迟缓:H∕A﹤X -2s;肥胖:W∕H﹥X +2s;消瘦:W∕H﹤X -2s;贫血:Hb﹤110g∕L;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诊断标准;视力筛查:采用美国Suresight筛选仪激光采集自动读数。
1.3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儿童体重、身高达标情况 体重、身高达均值人数占总体检人数的百分比,体重、身高达均值率自2006年的62.4%、59.6%上升到2010年的76.8%、74.3%,与国内其他文献一致[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2.2 营养性疾病检出情况 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发病率逐年下降,自2006年的2.07%、2.84%、2.15%下降到2010年的1.17%、1.52%、0.9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龋齿、视力筛查检出情况 2006~2010年资料显示,在园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在32.4%左右,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2~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15.98%左右,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2],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3.1幼儿园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逐年改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加强管理及保健人员的配备,每年对幼儿园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加强培训,各幼儿园均提供每日二餐一点或二餐二点的伙食,全部开展了膳食营养分析,并做到先算后食,从各方面保证了儿童的营养摄入,使集体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小部分私立幼儿园,因为办园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同时存在克扣儿童伙食费的现象,使部分幼儿园存在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幼儿园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
3.2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患儿逐年下降而肥胖儿逐年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本街道的贫血率仍较高,可能与膳食的搭配、均衡的营养及与儿童的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同时,肥胖儿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现在有部分的家长陷入一个误区,片面强调营养和过度喂养,同时户外活动少、过度保护以及不良的饮食行为,导致肥胖儿的数量不断增长。
3.3屈光异常检出率和龋齿患病率居高不下:儿童视力异常可能与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父母对眼保健知识的缺乏以及托幼机构对眼保健工作重视不够有关;而且视力异常主要由远视、散光构成屈光不正主要类型,先天性、儿童早期的远视或散光,于发育期间未经矫治,易形成弱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眼屈光由远视向正视变化,远视的患病率逐年减少,近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有学者认为我国单纯性近视人数不断增多与现代文明发展,多媒体的高速发展,视觉负担加重有关,与视觉环境不佳有关,甚至与饮食有关[2]。因此,应抓住学龄前这段时间,对弱视患儿实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加强幼儿园视觉环境的改良及儿童膳食的合理搭配,从而减少视力障碍的发生。儿童龋齿与儿童喜食含糖食物和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不注重口腔卫生以及托幼机构对口腔保健工作重视不够有关,未能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氟化防龋工作。因此,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注重口腔卫生的保健,普及氟化防龋的保健效果。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指导,认真执行《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制定合理保健计划,把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放在主要位置,确保每个孩子在幼儿园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自我保护能力为重点,加强各班级常规管理,不断提高保育和保健工作质量。
三、主要工作
(一)、卫生保健
1、严格执行新生入园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入园。
2、继续做好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记录工作,认真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原则,发现体温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晨检要求:
一摸:摸额头有无发烧,颌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二看:看咽部有无充血,口腔有无溃疡、手心有无水疱等,并观察幼儿精神状态以及眼睛、耳廓等;
三问: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体温、咳嗽等健康情况;
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检查,同时查幼儿有无携带别针、纽扣、尖针、小刀、剪刀、玩具枪、滚珠、硬币等危险物品入园;
五记录:认真做好各项检查记录。
3、做好幼儿体格发育测量及评价工作。
4、定期开展卫生保健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保育质量。
(二)、饮食与营养
1、遵守开饭时间,不宜提早或推迟,做好餐前准备,餐后管理工作。分餐时要洗手,分发干菜、干点不直接用手接触。
3、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情绪愉快,专心用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教师经常向幼儿宣传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对生长发育的好处。
(三)、卫生习惯
1、盥洗习惯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学会整理
幼儿活动室中,要养成那里拿的东西那里放,并归放整齐的好习惯。大班幼儿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
3、把培养卫生习惯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一日生活常规中落实。
(四)消毒隔离
1、实行一人一杯一巾专用制度。
2、紫外线灯定时消毒记录。
3、定期对幼儿的被褥、图书、玩具、寝室、活动室进行消毒。
4、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把好晨检关,发现传染病及时消毒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治疗。
附:月重点工作
八、九月份
1、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2、整理健康档案,返退园幼儿健康档案
3、查验新入园幼儿预防接种证,下发补种通知单
4、“保育员配比消毒液”考核竞赛
5、秋季防病教育
6、幼儿保险
十月份
1、教职工体检
2、幼儿体检
3、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4、幼儿家长会(体检有问题的幼儿家长会)
十一月份
1、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2、开展“保育技能比赛——幼儿六步洗手”。
3、冬季防病教育
十二月份
1、幼儿测身高、体重
1、对于请假幼儿,安排老师跟踪请假事因,并认真登记好相关表格,
2、我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的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
3、配合新塘医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二、严格消毒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组织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保洁,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每周彻底大扫除,并且每周有检查有记录,不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鼠工作,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
三、加强安全检查,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对大中型玩具及室内外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修,保障了幼儿活动环境的安全。
根据季节变化和幼儿发育的健康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我们通过“保健知识专栏”,从不同角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卫生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保教人员和家长的安全卫生保健意识。
20XX年,我院严格按照秀洲区20XX年儿童保健考核评分标准开展工作,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下,儿保工作较往年有所进步。
一、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准时参加儿保例会,及时完成各项儿保工作,不弄虚作假;
二、儿保门诊定时开设,认真做好门诊同志的登记,耐心接待每位儿童及家长,并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每次儿保门诊结束后,都及时填写儿童保健册,并录入计算机,20XX年儿童的42天建册率达100%,1岁组标准系管率达到85%以上;
三、对流动人口儿童也开始系统管理。并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本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儿童也能得到科学的育儿指导,但是由于这类儿童的流动性较大,所以对流动儿童42天建册率及系管率均较低;
四、在平时儿保工作中能及时发现体弱儿童,并按常规随诊管理,较去年有所进步,对贫血的监测率也能达到85%以上,尤其是幼儿园儿童的血色素检验率达到100%;
五、在我院妇产科及五官科医师的配合下,我院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也达到秀洲区儿保要求;
六、认真督促好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及定期体检,儿童入托体检率达100%,能协助指导幼儿园保健老师进行集居儿童的管理。能每季下幼儿园进行卫生保健指导及检查。
七、及时报告7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并认真做好本辖区高危危重儿的随访追踪工作;
八、从20xx年3月起我院配合北医大开展了儿童哮喘筛查工作,至20XX年9月30日累计筛查91人次,可疑病例1人,先后两次接待美国专家及北医大教授、国家卫生部领导的考察,并受到上级的好评;
由于刚刚开始参加儿保工作,经验不足,儿保保健知识缺乏,对开展此项工作带来许多不利,今后我将虚心向兄弟单位儿保岗位上的同行学习求教,多学习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儿保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儿保科医生述职报告二
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园部领导及全体保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园卫生保健方面围绕着学期初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其总结如下:
一、健康检查及防病工作:
开学初我们收缴了每位幼儿的保健手册,了解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便于管理,同时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晨检时注重“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另外,要抓好新入园教职工和已到期老职工体检工作,39位教职工一个也不漏进行全面体检,合格率达100%。
1、对于请假幼儿,安排老师跟踪请假事因,并认真登记好相关表格,
2、我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的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
3、配合新塘医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二、严格消毒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组织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保洁,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每周彻底大扫除,并且每周有检查有记录,不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鼠工作,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
三、加强安全检查,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对大中型玩具及室内外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修,保障了幼儿活动环境的安全。
根据季节变化和幼儿发育的健康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我们通过“保健知识专栏”,从不同角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卫生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保教人员和家长的安全卫生保健意识。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51-02
婴儿期作为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阶段,也是体格和智能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因此需大量各种营养素满足其生长需要,但婴儿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疾病。保健的重点是合理的喂养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预防。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2年6月至8月到我中心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婴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共120名家长参与本次调查。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和10个健康知识问题,每答对一个正确答案得1分,满分10分。由门诊医生当场询问完成。 共收回问卷120份,有效答卷118份。数据用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调查婴幼儿男女比例为1.3:1,年龄分布:42天婴儿占66%,3个月婴儿占12%,6个月婴儿占9%,8个月婴儿占7%,12个月龄占6%。家长文化程度:初中及小学占23%,高中及中专占26%,大专及本科及以上占51%。
2.2 健康知识了解情况(1)大多数婴儿的家长都知道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物,但是仍有13.56%家长认为婴儿奶粉可替代母乳。能按需哺乳占55.08%,(2)辅食添加合理者占57.62%,过早、过迟添加辅食占42.38%。(3)V-AD服用合理占71.19%,每天晒太阳超过1小时占74.58%,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占46.61%。知道辅食添加及时合理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占55.08%,认为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可影响婴儿体格和智力发育占36.44%。(3)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网络、电视占47%,书籍占23%,长辈及他人占17%,门诊咨询占13%。
3 讨论
3.1 我市是少数民族地区,家长育儿理念受传统陋习的影响,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得到改善,但通过这次调查后结果仍不容乐观。有调查发现,0~6个月母乳喂养率低和不正确的辅食(其他食物)添加是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在强调母乳喂养的同时,近年来开始添加辅食(其他食物)时间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全国城乡儿童的膳食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已达到或接近推荐膳食摄入量的水平,但是仍不同程度存在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如铁、钙、锌、维生素A,并且肥胖检出率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1]本次调查仍有13.56%家长认为婴儿奶粉可替代母乳。辅食添加合理者仅占57.62%,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仅占46.61%,认为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可影响婴儿体格和智力发育仅占36.44%。这说明相当多的人还够了解科学育儿知识。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迫切需要加强婴幼儿合理喂养和辅食添加、营养缺乏性疾病的预防方面的宣传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