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合集13篇

发布时间:2024-02-29 16:18:20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1

又叫思辨研究法:主要用分析、批判、思辨的方法,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索音乐教育的本源,评价音乐教育的现象,评价、分析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在成长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确定音乐教育中哪些是应当巩固发展的,哪些是应当扬弃修正的,其实质是对音乐教育观的研究,如:近年来对音乐教育独特功能的研究,就属于这种研究方法。

(二)历史研究法

又称文献研究法:一般使用史学的研究方法,以搜集研究音乐教育史料为重点,进行加工、汇总。对音乐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进行历史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音乐教育的本质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方法有历史比较法、顺向考察法和逆向考察法、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等。如:研究分析有关教育制度的变迁,著名音乐流派、音乐教育机构的贡献与影响、音乐教材等方面的沿革变化等,从而批判地吸收,促进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这种研究可以是单项专题研究,也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补充,修正有关音乐教育的某项史料。

(三)调查研究法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适用于音乐教育。这种方法是通过谈话、问卷、开调查会、分析书面材料等手段有计划地严密地了解音乐教育某一方面的情况,弄清成绩和问题或经验教训,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总结发展趋势,概括音乐教学规律。近年来,在我国音乐教育的研究大多从调查入手,故调查研究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个案研究法

此法是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或一种情境的过程为内容,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寻求音乐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目标集中在某个音乐家、某个音乐教育家或某个家族、集团、流派等。对要研究的对象,进行集中、彻底、本质的研究分析。如: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陈鹤琴音乐教育思想研究、对巴赫家族音乐成就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影响的分析等,均属于此法。此法研究一般分四个阶段:1.要确定研究目标;2.搜集原始资料;3.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4.规定研究对象应达到的目标。如:用此法对一个人或几个人进行音乐能力发展的跟踪调查,取得大量的可靠数据,并根据对数据的研究,确定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就属此类研究方法。

(五)实验研究法

此法是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最客观、最有价值的研究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的特定现象的观察了解,搞清它的状况,研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实验以及实践的结果,必须在严格的条件控制下以科学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实验的研究必须注意信度与效度。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音乐教育中实行实验的研究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推广使用。

(六)分析研究法

此法常用于音乐作品、音乐教材及学生的音乐学习状态进行历史的、现状的、社会的、背景的分析。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比较及资料整理判断,从而设计或制定音乐教育计划。分析研究法包括形式逻辑分析和辩证逻辑分析。形式逻辑分析,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辩证逻辑分析包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基本范畴进行分析。如分析研究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研究现代音乐作品在音乐教育中的影响及地位来培养学生对现代音乐的鉴赏力等等。

(七)比较研究法

是对某种教育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不同表现而进行的比较研究,以发现某种音乐教育规律及其特点的研究方法。这种比较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比较研究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音乐教育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它们的异同关系。如:对各国音乐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教育状况进行比较。在比较时必须注意事物的可比性,掌握统一的标准,包括概念的统一,取样的统一,量度的统一等。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2

在过去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课堂内容重点突出在教师对课本知识一味的灌输,及课程要求对学生技能培养的理论式教学,这样的课程教学古板乏味,课堂气氛死寂,难见学生们在“音乐教育”这门课课堂上所该表现出来的愉悦轻松的心情和活跃兴奋的样子。相反的,音乐教育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和教育教学特点。在这个时候,我们便要发掘出可以改变音乐教育现状的新的教学方法一一因此,我们在音乐教育中融入了音乐游戏元素。

“音乐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它的魅力和音乐教育教学特点就突出在——一改之前音乐教育古板单调的教学方式,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核心,在坚持音乐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下,融合了音乐游戏的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并再次重点强调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要求。这样一来,学生们在音乐教育教学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唤醒,活动中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奇思妙想,成为了音乐游戏课堂教学里的主角。课堂死寂沉闷的氛围被一扫而光,驱逐出外。新的音乐游戏教学再次把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一起互动参与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感受着音乐游戏带给每个人欢愉轻松的新鲜感觉和气息。

2.音乐游戏教学特点

音乐游戏教学因为它自身所具有的独树一帜的特点和积极的影响,把原本乏味枯燥的书本知识静态传授变成生动形象、灵动有趣的活动教学。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新的教学形式——音乐游戏教学特点的魅力和影响力。

2.1课堂上主动、积极的表现

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要突出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质量,所以,为了达到音乐教学要求,如何让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和上心地去学习它,就要看学校领导的决策力和教师们的教学的态度了。一般的,音乐教育教学中是以教师一味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为开始,课后实践活动安排为结束。但是,现在在音乐游戏教学中,就剔除并改变了以往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开门见山式直击教学目标和主题的教学方式,而是在适宜的时间、课堂气氛下融入音乐游戏元素,和学生们互动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教育这门学科独有的魅力和特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们自由地随性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舒心得满足了自己好动好奇的心理,并成功的完成了音乐教育教学目标。

2.2坚持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中一样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人的教学规定。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在课堂中习得的,所以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里的主角。教师也更应该明白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对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音乐游戏教学中,要创设出轻松愉悦的情景教育的场景,让学生们释放自己紧张的情绪,改变自己正襟危坐的样子;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富有生动情趣和动感的音乐游戏教学中,拋开自己多余的顾虑和拘谨,成为音乐课堂中的始创者和发掘者。如此,音乐游戏教学便完成了自己使命,并突出了自己在音乐教育中正确有效的导向性和生动有趣的特点。

3.音乐游戏教学的要求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游戏元素不是时时刻刻的,也不是不二之选。所以我们要明白的就是音乐游戏教学不总是那么得怡如其分,符合时宜,运用不当反倒使课堂氛围变得混乱,没有纪律约束,乱糟糟的一片。学生们虽然很开心兴奋地感受着课堂气氛,但是终究还是要学得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对他们所要传授的知识和培养的技能。

教师在音乐游戏实践教学中,要明确音乐教育和音乐游戏的分界点和融合点,只有张弛有度才能发挥出音乐游戏教学的最有效、最大的作用。事实是,加入音乐游戏元素只是让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活跃,颇具情调,让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让师生一起感受音乐教育这门课程的趣味性、生动性;让教师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3

一、结合学生心理开展教学

1.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中学时代是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身心的发展方面,是一个充满矛盾很不稳定的时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心理学指出:在情绪和兴趣以及理解会对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地影响,精神快乐,情绪舒畅,认知效果好,学习兴趣会积极、学习效果会更强。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感觉”“理解”“实践”等学习音乐,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学习效果更好。

2.教师在学生心理基础上的音乐教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种自由、舒畅、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引起联想和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展音乐实践创造活动,让其在实践中提高。通过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前教师应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来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教学内容要丰富,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对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性的小礼品作为奖励,为教学增添活力。创设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学习的音乐产生亲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器官,让学生辨别乐器、从而理解音乐。在音乐作品前编上一段入情而简短的导语,这些导语的建立必须与中学生对该作品的熟悉情况和学生音乐操作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相关。

二、展开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的教学

1.民歌。中国民歌是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民歌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它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曲调简单却有节奏感。民歌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同学们对待“民歌”问题的茫然,这种状况的产生包含着很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我尽可能全面收集整理有关民歌音乐欣赏教学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深入的学习研究,以期通过民歌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逐渐转变观念,对民歌得以更进一步的认识。

2.民族器乐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民间乐器十分丰富,大约有五百或六百种。根据其发音原理和表现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许多民间器乐,如笛子曲《喜相逢》,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民间音乐瑰宝。中国民间音乐历史悠久,生机无限。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品种,区域和曲目众多,规模宏大,充满了民间艺术家们几千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渗透着他们的血,为我们挖掘,整理和总结。

三、以民间舞蹈为切人点的音乐教学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舞者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学习的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我国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仅在汉族地区就普遍流传着龙舞、狮子舞、花鼓等民间舞蹈形式,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相应伴随的音乐风格也不相同。大部分民间歌舞是载歌载舞、歌舞结合,形成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民间舞蹈,先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元素;其次感觉如何,舞者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第三了解如何使用身体语言表达民族音乐。前两点通过欣赏教学达到第三点,并通过实践学习培训。开发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使用奥尔夫、罗斯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强调音乐与舞蹈、语言、动作相结合,开展动态的音乐课。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是把音乐、舞蹈高度结合,学生伴随音乐节奏,通过身体反映音乐情绪和要素,通过练习去体会舞蹈动作与节奏、旋律的结合。在教学生学唱乐曲时,教学生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跟着音乐边唱边跳,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新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想象力,以增强学生们的舞蹈律动感,指导学生制作舞蹈道具、自制简单小乐器,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协调能力。学生们喜欢民族音乐,随着民族音乐进行民族舞蹈的动作表演对他们来说是很乐意接受的。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4

律动教学法的实践方式是通过肢体动作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们对音乐节奏的注意力,丰富音乐课堂的表现形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音乐教学中使用律动教学方法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们对音乐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而音乐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则是后天培养的。一般认为,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简单概括为后天的学习经历,教育教学环境以及音乐的接触程度等。作为当代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们演唱课本上的歌曲,而是把创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列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音乐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涉及演唱、视唱练耳以及音乐表演等内容。在音乐课堂上,要积极突破传统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创造一切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活跃因素,能够积极、快乐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们的表现欲。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不是最重要的,只有轻松、快乐的音乐教学体验才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成长,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上领悟音符的美感,节奏的魅力。鉴于上述思考,在音乐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们动起来、玩起来、快乐起来;而体态律动教学法就是能够让学生们“动”起来的方法。

二、律动教学法的内涵

律动教学法的全称是体态律动教学法,由达尔克罗兹提出。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聆听旋律、体会节奏,以声音和肌肉感觉的合成印象为基础,不断促进学生听觉、运动、情感、思维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于体态律动这种音乐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已经被很多地区的音乐教学相继引用。但是,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为数不少的音乐教师只关注了律动的动作,而忽视了律动与音乐的结合。由于律动教学方法的实施水平有限,尽管改变了传统式正襟危坐的课堂气氛,但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学生们“群魔乱舞”的尴尬局面,违背了律动教学方法最初的实施目的。

三、律动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把握律动教学的本质

律动教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倾听音乐的同时,通过肢体运动来感受节奏,体会乐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最终形成体验化的认知和感受。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是让音乐沦为肢体活动的伴奏,也不是随着音乐开展体育活动,而是把肢体运动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方式。利用体态律动这种方法,让学生们感受音乐、体会思想,最终实现创新型教育教学。

(二)重视生活素材的积累

要进行律动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律动的素材。所谓律动素材,就是指在音乐伴奏下,让学生们掌握一种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基本步伐或一组综合运动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现阶段的律动教学多使用模仿动作,模仿动作的来源主要是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动物形象,他们都是活生生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学生要对他们进行模仿,就需要熟悉他们的基本特点。只有在熟悉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概括出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要点,进而浓缩成体态律动。因此,音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上多鼓励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和动作,并引导他们概括出不同人物(或动物)活动的特点。

以人物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大家有木有注意到爷爷奶奶们走路时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们陷入思考中,教师可停顿2分钟,然后提问举手的同学)

学生1:爷爷奶奶拄着拐棍!

教师:很好,还能想到别的吗?

学生1:走的慢。

教师: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还有其他同学补充吗?

学生2:爷爷奶奶们会驼背。

教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说了,爷爷奶奶们走路是拄拐棍、驼背、慢。(将这三个词写在黑板上),大家可以站起来,感受一下,爷爷奶奶们是怎么走路的。

(三)音乐与动作结合

在动听的音乐旋律中,学生们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对音乐的理解,进而激发出一种强烈的表演欲望,这种表演欲望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之中。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有效的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开展体态律动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性质、节奏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进行体态律动。例如,在学习朝鲜族民歌《桔梗谣》的时候,受到民族差异的影响,可能学生们对这首歌曲的兴趣并不浓厚。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崇尚仙鹤,在跳舞时多模仿仙鹤的动作,甚至可以从朝鲜族民歌的节奏中感受到仙鹤优美的步态。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整理一些朝鲜族歌舞的视频,让学生们学习模仿,模仿一只只在河边戏水、翩翩起舞的仙鹤,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表演欲望。在此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们处在一种自我陶醉的健康情绪,乐在其中。同时,也增强了音乐教学的民族性,让学生们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做到深入浅出

体态律动教学最初的目的是丰富音乐教学的课堂表现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如果在体态律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过分追求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天性,就会得不偿失。音乐课堂上的律动活动,本来是一项快乐、轻松的活动,如果过分吹毛求疵,对学生的动作严格要求,就会从律动变成广播体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至关重要,如果教师盲目规范动作,对学生的“随心而动”加以制止,就会把律动教学等同于传统填鸭式教学。学生在上音乐课时,除了要用心学习歌唱技巧,还要记牢老师教给的动作,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感到疲乏,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结语

音乐是一个重要的人文学科,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新课标重新规定了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音乐创造。将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应用于音乐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

参考文献:

[1]姜璐璐.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

[2]齐颖.浅谈“体态律动”教学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3]宋艳琼.让音乐教学在律动中焕发生机――浅谈肢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5

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它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学科,更是一种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新课标号召我们改变以往裸的知识传递过程,打破“我教一句,你唱一句”的呆板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本着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原则,设计选择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更加具有实效性。

我在教授歌曲《拍皮球》时,首先以游戏的方式进入主题,分小组进行拍皮球比赛游戏。学生的积极性分外高涨,踊跃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自己亲自参加拍皮球游戏,根据皮球的跳动频率从中探寻、领悟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可以将知识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学到知识,激发其探求知识的愿望。我一边听着优美的旋律创作韵律球操,一边引导学生结合旋律为其他的课间活动创作歌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确保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给学生一个独立创造的空间,让学生亲身去参与、去体验,形成强烈而浓郁的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二、注重情感性原则,陶冶审美情操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另一方面却又能最深刻、最准确、最细腻地反映人的情感。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的原则,紧紧地围绕着音乐的情感表现,遵循审美心理过程规律(感知、联想、想象、情感、体验、理解)是进行音乐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感知力,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学生通过音乐的熏陶产生情感,并在情感的驱使下迸发出激情,变“要我唱”为“我要唱”。另外,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音乐课教学中,绝不可进行简单的带有灌输性与权威性的讲解,而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情感交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在学唱《对鲜花》一课中,我首先注重师生和谐的情感交流,师生通过书刊、网络信息等手段查找有关“蔷薇花、山茶花、凤仙花”的资料,了解四种花的生长特征,并在查找中熟悉歌曲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像学生一样唱本曲,在创作歌词中,教师更要参与到学生中进行编一编、唱一唱、评一评的擂台赛,把自己的情感纽带抛向每一位学生,从而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交流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审美情操。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6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幼儿爱模仿,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注意及记忆是随意而短暂的;他们喜欢听教师重复讲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在往返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关联,产生简单想象;对鲜艳色彩、鲜明节奏感兴趣,色彩鲜艳、有声音的事物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幼儿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活动。

针对小班幼儿以上年龄特点,幼儿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故事与打击乐结合起来,通过直观形象的故事图片及实物展示,让小班幼儿认识打击乐器;通过惟妙惟肖的故事情节讲述,让小班幼儿学习打击乐常规化;通过对故事主人公的动作及语言节奏的模仿,让小班幼儿进行简单节奏的训练;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激发小班幼儿参与打击乐活动的兴趣,从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获得并掌握打击乐初步知识。

二、让中班幼儿结合变通总谱演奏

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有意注意还十分有限。中班幼儿记忆特点是无意中进行的记忆较多,也能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记忆。他们的思维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

音乐本身是比较抽象的,要让中班幼儿用打击乐器准确地演绎音乐作品,首先需要让他们感知和理解音乐。鉴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尝试将抽象打击乐乐曲用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图谱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让他们更为快速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当然,图谱的使用并不是单一机械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音乐的特点,制作不同的图谱。例如,《快乐的小马车》中利用马跑节奏xx xx可用迪格迪格、哒哒哒哒、啪嗒啪嗒,再用语言结合音乐节奏讲述小马车的故事,将乐曲编制成语音图谱;《木瓜恰恰恰》中,可以将乐曲绘制成水果图谱,让不同的水果代表不同音值表现节奏。当抽象复杂的乐曲变成生动形象的图谱时,中班幼儿便能轻松愉快地尽情演奏了。

三、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快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高中音乐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古典音乐欣赏又是我国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高中音乐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应当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遵循现代化的教学特点,以满足新时期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从而推动高中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把握西方音乐发展主线,抓住教学重点

在开展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把握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主线,充分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西方古典音乐是从巴赫开始,结束于音乐家德彪西。在这大约三百年的历史中存在着许多伟大的音乐硕果。然而在我国高中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能涉及所有西方古典音乐作品的,只能选择一些更为经典的音乐作品来欣赏。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欣赏伟大的音乐作品,还应当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悟音乐的魅力,贯穿一些音乐知识进行讲解,以此教会学生如何鉴赏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在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应当先向学生大概地介绍一下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让学生能够把握西方音乐发展的主线,明确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音乐教材中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并进行适当的延伸,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将高中音乐中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在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将此门课程孤立起来,应当将其与别的学科相结合,以寻找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下所包含的内涵。每个时期的音乐都与其当时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相关,不同的民族习俗所创造的音乐作品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将西方古典音乐所处时期的西方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比如说,在教授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时,应当向学生描述一下拿破仑领军作战的场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比如说巴赫的音乐中带有宗教色彩,包含基督教的特点,为此教师在讲解巴赫音乐的时候,应当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基督教的内容,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巴赫的音乐作品。

创新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我国高中音乐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尊重学生的人格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保障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8

在开展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把握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主线,充分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西方古典音乐是从巴赫开始,结束于音乐家德彪西。在这大约三百年的历史中存在着许多伟大的音乐硕果。然而在我国高中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能涉及所有西方古典音乐作品的,只能选择一些更为经典的音乐作品来欣赏。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欣赏伟大的音乐作品,还应当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悟音乐的魅力,贯穿一些音乐知识进行讲解,以此教会学生如何鉴赏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在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应当先向学生大概地介绍一下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让学生能够把握西方音乐发展的主线,明确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音乐教材中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并进行适当的延伸,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9

视唱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看谱即能唱,也就是排除听唱法和教唱法的那种对音调的直接模拟,独立地把乐谱转化成有声的歌唱的能力。“视唱能力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无论是学习声乐、器乐,还是单纯的欣赏音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视唱基础,否则就不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视唱教学贯穿中小学音乐教育始终,包括近年来新开设的高中音乐欣赏课也离不开视唱,对欣赏曲目的主题、主旋律的视唱无疑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善欣赏的过程。”正因为视唱如此之重要,近年来,教师们对它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也都在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应该说这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尝试和努力的成效并不显着,步伐还很缓慢,视唱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那怎样才能使视唱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前提是要教学得法,即有赖于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具体来说,应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一、识谱

要做到视谱即唱,首先必须识谱。识谱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它是学习音乐的必备工具。识谱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乐理,能识别各种音乐符号、标记,并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只有这样,看到一份乐谱,才能根据记谱法准确辨认出乐谱中的调与拍子、音高与时值、节奏与强弱等,也才能把无声的谱转化为有声的唱。当然了,识谱也是要讲方法技巧的,首先应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的特征入手,“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先理性后感性’,即‘先教识谱后听音乐或唱奏音乐’,不是‘先发展视觉后发展听觉’,而是‘听觉先于视觉’”。如教歌之前先将要学的歌曲录音放给学生听,进行歌曲的“整体输入”,经过几遍这样的听,虽然歌曲还没学,学生们却能轻声跟唱了,达到了“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悉掌握”的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最佳状态”。乐谱只是音乐信息输入的载体,还不是音乐本身,机械地练习识谱、唱歌所学到的是死板的歌曲,很难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也不会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应让学生通过听、唱、奏、拍、跳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去熟悉乐谱。

二、音准

音准是一种基本的音乐素质,我们要想把一首歌曲唱好,把音高唱准是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没有这个东西作为保障,其他的什么都会逊色。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艺术就会有天赋和悟性。由于大家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和感受能力不一样,所以会形成大家对音高感觉和节奏韵律认知把握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辨别音高能力和节奏能力的不足会导致演唱时候无法分辨和感受出音高节奏。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试着一边开着原唱一边让学生看着谱来边听边模唱。这样即可以练到音准,也可以练到节拍,而且声音的位置跟着原唱也可以找到唱曲的感觉、声音的位置。鼓励学生多听多唱歌谱,逐渐积累就会形成一种音乐记忆,以后再看到谱子时,看谱速度就会提高,歌曲旋律也就学的越快,而且不容易走调。

三、节奏

节奏是长短相同或不同的若干音符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总概念。人们常常把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也就是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曾提出“节奏第一”的口号。节奏在音乐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常用的单纯音符、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及休止音符的时值有准确的认识,并通过练拍或练唱,让学生体会各种时值及长短的搭配,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增强节奏感。我们还要让学生养成数拍子,打拍子的习惯,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一下节拍器来帮助没有数拍子习惯的学生。当然了,节拍器的使用只是借助一下外力,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自己有拍子准确的概念和感觉才是关键。有的学生在练习时并不去感觉节拍的分组、节奏的特性等,而是机械地数着拍子,我们要把这种被动变为主动,从内心去感受节奏。通过不断的练习,长期的积累,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音乐教育,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是一种手段,它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新的发现,丰富情感生活;音乐也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之一,可见音乐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学。它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1.采用音乐情境教学法

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将一些比较抽象的音乐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会并掌握。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曲,教师可以找四位同学进行角色分配,一个扮演小姑娘,三个扮演蘑菇,让他们在歌曲的范唱中进行表演,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学生掌握了歌曲旋律时,让他们用歌词跟着唱,学生自然就会很轻松地学会这首歌曲。

2.通过游戏进行音乐教学

小学生天性活泼爱玩,游戏自然就是他们喜爱的活动。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设计一些小游戏在音乐课教学中,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如《春天在哪里》,将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队,男生唱到“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女生唱“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样运用音乐对话的方法来演唱歌曲,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说唱的能力。

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活泼生动、充满创造性的教育模式,重视音乐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要,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音乐、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11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49-01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音乐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成为各种电视,广播和商业广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学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

然而,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学校将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语数外等学科上,而忽视音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不重视音乐课教学,抹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对小学音乐教学足够重视。

一、小学音乐课的重要作用

首先,小学音乐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教学,学生能分辨什么是好的音乐,什么是不好的音乐。学生们能够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品格,培养高尚的情操。

其次,小学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音乐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小学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好手段。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阔自己的思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已有数十年。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试图研究如何将小学音乐课上的生动有趣,也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分别为情境法,游戏法,互动法和创新法。

(一)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情境是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音乐教学所特有的情感境界”。很多情况下,学生对所学习的音乐曲目不熟悉,如果直接教唱的话学生一时间难以学会。此时,要创设一种轻松的情境让学生很快融入到愉悦的音乐课堂中。比如在教唱《小红帽》这首歌曲的时候,首先我用故事导入这堂课,然后对学生进行启发。可以对学生说“现在老师把眼睛闭上数数数到10,你们用什么方法能把自己变成小红帽呢?”说完老师闭上眼睛数数,偷偷观察学生的表现。笔者看到学生先是兴奋的讨论,然后他们摘下自己的红领巾系到头上,把自己变成了小红帽。通过这样的导课吸引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这样,在后来的演唱和表演环节学生们都会融入进去,积极参与。

(二)交互法

所谓交互法就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教师必须创设民式课堂教学,营造交互环境。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表达自我,提高他们课堂的参与度。如在教唱《大雨和小雨》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先播放雨中情境的视频。这首歌的教授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看到过电闪雷鸣,感受过狂风暴雨,当然也有在雨中嬉戏玩耍的经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自己在雨中发生的故事。说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声音或器材来模仿雨的声音。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能充分理解大雨的声音即哗啦啦,小雨的声音是淅沥沥。学生在表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这样学生对该堂音乐课的兴趣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游戏法

游戏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中适当的穿插着一些游戏环节,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效果非常良好。“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课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演唱游戏是笔者经常试用的一种游戏教学法。在课堂中,笔者经常采用钓鱼游戏。每个学生取一个鱼的名字,一个学生扮演钓鱼者的角色。充当钓鱼者的同学先唱到,“我是钓鱼者,我要张开网,捕捉鱼,鱼儿在哪里?”。然后扮演鱼的同学们齐声喊道“我们在海底,在海草里,你的网破了,捉不到我们”。捕鱼者又说道“渔网已修好,我要捕金鱼”。这时取名为金鱼的同学必须立刻抛开。如果他没脱险被捕鱼者捉住,就需要演唱所学歌曲。通过这种游戏的方法吸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使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

三、结语

正确的音乐教学可以净化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提高。教师应重视音乐教育,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有效之路。

参考文献: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12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21-01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情操、培养儿童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加强音乐教育还能促进其它文化学科的学习,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小会欣赏音乐,懂得音乐、理解音乐。我从音乐教学方法入手提出几点个人见解,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一、讲授法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讲授法。教授法又称“口述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教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两种。它的优点是使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教学大纲及教材中的所有的音乐知识及音乐常规(包括乐理、音乐表现手段、作品的分析处理等),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知识和技巧。但它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运用时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灵活变换讲授的具体方式。如果运用不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能就会受到压抑,甚至形成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并将影响讲授效果。教师在运用讲述法时,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在叙述和描绘教学内容时可以穿插一些与讲述内容有关的趣闻,以增强讲述的效果。讲述法一般用于基本乐理的定义,含义等。教师在讲解时,可穿插直观的挂图、音响及练习法等,使讲解更明了、透彻。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实物、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演唱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直观性强,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教材进行范唱或范奏;配合教学内容出示相应的挂图及实物(如:乐器),运用录音、幻灯、录相等视听电化教具。但是在演示前要按照教学任务与教材内容,事先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范唱、范奏一定要熟练,最好能不看谱进行,能完整地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用来演示的教材要能够突出所学内容的主要特征,如音乐欣赏的录音带要将主旋律部分重新制作,在演示时能进行重点分析、欣赏,使学生对主题能加深记忆。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直至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能促进他们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歌曲演唱的处理分析、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形体律动的动作分析、旋律创作的研究等等,都可以采用讨论法。运用讨论法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师提出问题,并做好一定的知识准备,以便不失时机的启发、引导、解答学生的有关问题。讨论的题目要具体、明确。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中心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讨论。讨论后要有小结。教师对学生讨论中的各种意见,要进行辨证的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和评价,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四、情境法

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篇13

一、把情感融入课堂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真心来感化学生,鼓励孩子们成为音乐爱好者。让她们能够对音乐充满兴趣,主动的学习音乐。用音乐来点亮生活,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十分重要。作为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来感悟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这时候,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把每一位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对她们付出全身心的爱,更要注重对他们音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曾有研究表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给予表扬和赞美,对于那些表现差的同学要耐心地教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能够激发出热情,促进他们的信心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基本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得以享受音乐,能够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贪玩、好奇心强,更喜欢模仿。作为教师,不能反对她们玩,相反还应该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个性,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游戏与活动,把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游戏与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活力、有乐趣的课堂环境。

例如,在教授《山谷回声真好听》这首歌曲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听回声、学回声、唱回声来学习。教师可以设置以“回声”为主题的游戏,将两三个同学分为一组,然后进行“回声”练习。一位同学用强音喊出一句话,就以“你好”为例,然后第二位同学也说“你好”,但这位同学的声音就要比前一位弱一些,由此进行反复练习,同学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回音要比原声弱。这样,教师利用了“强和弱”的对比来设置了回音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唤起了学生的音乐情感,引发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而且还能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与音乐的互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适当运用激励教学法

所谓的激励教学,就是以各种形式给予小学生心理上的鼓励,激发他们认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渴望。在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种:语言激励法和竞争激励法。

1.语言激励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激励法主要通过语言来鼓励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励他们主动、自觉的吸收课堂知识点。其前提是教师必须要怀抱着一种赞赏和喜爱的心态,让小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在表扬自己,而不是一种习惯性动作。语言的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两种。

口头语言激励。直接以赞美的言语表扬学生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中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当孩子们遇见难题是给予安慰和鼓励。如刚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学生基本准确的演唱完歌曲之后,可以直接以开心而自豪的口吻告诉学生:“你们唱的真棒。”当某个学生答题时遇到卡带,那你也不妨说一句“没关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是非常勇敢的表现”等等。

肢体语言激励。以肢体动作,如常用的鼓掌、竖起大拇指等,或者纯粹以期许和鼓励的眼神给学生以示意。需要强调的是,在同一节音乐课中不要过多的运用表扬,而是当学生真的做到了某个课程进行环节中所要求的要点,才给于真诚的鼓励和表扬。因为,时而出现的表扬和激励会让孩子们对其习以为常,继而失去了激励的真正意义。

2.竞争激励法

抓住小学生好胜心强、持久性差的特点,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个人或小组之间的比赛,从而有效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即: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其竞争活动形式尽量要丰富多彩。如开展情境表演比赛、歌唱比赛,或者是各种音乐小知识抢答的比赛等。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地创造和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反之,一个自身素质较差的教师,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运用自如。

我认识一位中年教师,她为了教学生唱好三部合唱,练就了一手绝招:自弹自唱,能一人同时演唱、演奏出三个声部来,口唱第一声部主旋律,右手用钢琴奏出第二声部,左手同时奏出第三声部。三个声部同时出自一身,给了学生一个很好、很清晰的合声效果,更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它说明了:合唱并不难,一人能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学一直在当地名列前茅。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可以说:教学难点有多少,学生生活有多少,教学方法就应有多少。要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做到以下四条:

(1)热爱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为它呕心沥血,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

(2)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要有“浮想联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创造,要学习出新、出奇、出绝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