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的经济效应

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企业的经济效应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的经济效应

篇1

我国有许多煤炭城市,这些城市多是因矿而建、因矿而发展。在这些城市中,煤矿职工和职工家属的人口总数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有的城市甚至能达到一半以上,而且这些煤炭企业所创造的产值、所缴纳的利税在城市经济中也占到了很高的比例,对当地城市的发展和影响非常大。

一、煤炭企业对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

1.正面辐射效应

第一,煤炭企业进行煤炭资源开发与开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种。前者是进行煤炭资源开发直接形成的收入、利润、促成的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后者则是因煤矿企业及其相关产业直接的联系而形成的效益。煤炭资源开发的主要受益群体是城区,它能够带动区域发展、城市规划、基建建设、相关产业、资源流动、培训教育等的发展,会形成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第二,煤炭企业为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煤炭总体需求量较大。城市发展要立足长远、合理规划、兼顾环境,煤炭产业作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能够长期发展的。在煤炭产业的强力拉动下,还可形成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聚集,形成区域生产综合体进而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此外,由于专业化分工和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需要,煤炭企业会逐渐把煤炭产品的后续加工和深加工过程分离出去,根据每个过程的具体生产条件和成本构成状况,将其设在各自最有利的区位上,以利用不同地区的特点组织生产。显而易见,城区所具有的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运输成本优势在获取项目,获取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三,煤炭企业的发展能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煤炭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特点使得煤炭资源的长途运输成为常态,进而可以促进道路交通设施和城市交通的建设,使城市周边的铁路、公路、道桥迅速发展,也打开了与外界接触的大门。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改善,促进了本地和外地的经济互动,使本地的地方产品、生产技术能够很好地推广到外地,同时也可以引进外地的先进产品,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丰富地方人民的生活。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无形的高速公路――“通信网路”也在迅猛发展,它为各类信息的快速、有效传播提供了通路,和有形的公路共同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四,煤炭企业的发展能够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煤炭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软实力,也使得相关产业迅速聚集、扩大,使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上形成相对集中的态势,慢慢呈现出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些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2.负面辐射效应

第一,产业集聚是煤炭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伴生现象,人才、资金和技术这些发展要素会不断向优势的企业倾斜和汇聚,这就形成了煤炭企业对这些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占有和抢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第二,煤炭企业的庞大的特点会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这些与煤共生的城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区域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其支柱产业不会脱离煤炭产业及其相关的重型产业,如果不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那么 “矿竭城衰”的现象终究会出现的。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造成社会动荡。第三,煤炭的开采和加工会对周边地区环境造成破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占据了大量的耕地,也造成了严重的粉尘污染;煤矿井下开采会引发地表沉陷,对地表水造成影响甚至破坏地下水系统,而且对地面建筑物和耕地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污染和环境破坏,势必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企业对城市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旁侧扩散效应

1.产业关联效应

以煤炭企业为基础的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地区产业的关联效应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前向关联效应,即煤炭产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消费煤炭产品产业的发展;二是后向关联效应,即煤炭产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该产业投入中间品的产业的发展;三是环向关联效应,即煤炭产业与其他前向和后向产业组成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连锁效应促进中间产业的发展。

资源的开发有一个产品链条,而不是单一的。这个产品链条是各个环节组成的链条,是资源的转化过程行径资源初级产品、资源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过程中的链条,是囊括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及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共生的产物。资源链条一般可分为短链、中链、长链三种。煤炭属于长链资源。长链是一种开发产品的可加工性强、可供多种后续产业利用的产业链条,它的后续产品系列也具有长而复杂的特点。煤炭资源产品链是通过产业关联来体现的,通过关联延长煤炭资源的产品链,能够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使之增值,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加工深度,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用。大力发展煤炭企业的城市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做出正确选择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

2.产业旁侧扩散效应

对于煤炭企业自身建设发展而言,它的周期长、投资大,在开发建设的初期表现为大规模基建投资的关联和旁侧扩散效应。它对经济整体的关联效应较弱,以向后关联影响和旁侧扩散影响为主,主要对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服务、电力、服务等行业形成刺激发展。在经过大规模的建设之后,煤炭企业就会进入产能的上升期并逐步稳定,在达到企业的设计规模后步入企业的成熟期。在成熟期,煤炭企业所表现的产业关联和旁侧扩散效应的特点是:对整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增强,且以向前关联和旁侧扩散为主。其中,后向关联效应主要对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煤机及维修等行业形成刺激发展;前向关联效应主要对电力冶金、煤炭洗选、炼焦、煤化工、铁路运输等行业形成刺激发展;旁侧扩散效应则主要对商业、食品、纺织等行业形成刺激发展。

由此可见,煤炭企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有效利用其积极的辐射效应。要打破条块分割,实现企业和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按照科学统筹的原则,建立共赢的新局面,使原来的个体优势转变为整体优势,原来的独立成长变为协同发展,探索城企一体联动发展的模式。另外,要不断加大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在发展煤炭产业、延伸其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共存发展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琴.论煤炭企业经济发展[J].山西科技,2011(05).

篇2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理论的历史脉络视角分析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依此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加剧供需矛盾并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或者引发其他宏观经济问题;只有继续主动调节企业的收入分配,才能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关键词:企业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效应 经济均衡增长

问题的提出

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述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原理,认为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随后一百多年里,斯密所提出的理论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微观经济理论。总体来说,微观经济理论是在最大化的假设条件下,通过边际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得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也能够决定合理的价格,即完美市场理论,如图1所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微观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美市场受到人们的质疑。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经济理论,试图解释和摆脱经济危机,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针对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得有效需求不足,经济总是处于供过应求的状态,继而导致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因此,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有效需求水平,实现供需均衡,继而实现充分就业。面对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经济“滞胀”现象,有效需求理论变得束手无策,而各种新兴的学派及其理论则应运而生。供给主义学派认为,在总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下,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比例上升,对经济的增长起不了作用。政府只有通过调控措施增加社会的总供给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并抑制通货膨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实施“单一规则”,即根据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制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使得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同步增长,以保证价格稳定和高就业水平。还有其他各种经济理论如制度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也都独树一帜。总之,如图2所示,宏观经济理论是依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即AD-AS模型,通过政府对财政领域包括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和货币领域包括货币供应、利率等的调控,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继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又尽量避免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政治经济理论。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所有制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机理和解决方法,提出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改革生产关系以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可以看出,经济理论总是针对经济问题而存在和发展,它是经济理论基本的发展规律。图3揭示了主流经济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指引着世界经济不断前行,然而,经济问题依旧存在,各国周期性的经济问题以及伴随着的大量失业时有发生。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等问题都有待解决。以往研究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问题的文献主要探讨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否会阻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是否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而很少探讨收入分配本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围绕企业这一经济体中最为核心的主体及其收入分配这一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来解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直接内在的联系,并依此探讨上述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企业是一个宏观经济体最为核心的主体。一方面,企业是产品和劳务供给的主体;另一方面,企业是收入产生的主要来源。企业收入分配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一方面,产品和劳务的供给由企业的投资生产来决定,继而由企业投资生产积极性来决定,最终由企业从所能得到的收入来决定,这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决定了社会的总供给;另一方面,收入决定了支付能力,这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决定了经济体中各个群体的支付能力,继而决定了各个群体的有效需求水平,最终决定了经济体的整体有效需求水平。企业的收入分配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更关系到经济效率,同时决定了总供给和有效需求,继而决定一个经济体能否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

在一个由许多企业所组成的宏观经济体中,企业提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在扣除投入成本后的部分会以一定的比例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分配,员工以工资的形式获得他们所分配到的收入,企业以利润的形式获得他们所分配到的收入,一定的工资水平和利润水平对应了一定的收入分配比例。不同的收入分配比例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效应,使得整个宏观经济体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收入分配比例过低会导致经济过剩,收入分配比例过高则会导致经济短缺。

(一)宏观经济中的生产过剩

自发状态下,生产资料由企业家提供,企业提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分配会由企业家来主导。对于员工来说,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是该工资水平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他们总是在这一工资水平上到能提供最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工作;对于企业家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总是会使自己尽可能地分配更多的收入。两方面的博弈会使得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最终保持在能满足员工基本生活的水平上,这种工资水平就对应了一个很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在这一分配比例下,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会出现不足。一方面,企业家分配到了企业收入中的大部分,这会激励他们继续进行企业投资并扩大生产,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劳务。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企业家的收入也大幅增加,支付能力也相应大幅增加。但是,作为自然人,企业家的消费需求是有限的,他们在整个社会中也只占极少部分,这就使得企业家为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需求局限在了其有限的消费需求上。另一方面,员工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他们有着很旺盛的消费需求,然而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却始终只能得到满足自身基本生活水平的收入,因而支付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就使得员工为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需求局限在了他们有限的支付能力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必然使得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对于不断增加的供给而言出现不足,产生生产过剩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大量企业因产品销售困难导致生产难以持续,企业库存产品堆积如山,失业就会增加,社会大多数成员因为缺乏支付能力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宏观经济中的生产短缺

企业的收入分配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干预,使得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相对于自发状态下大幅提高,即企业家得到的收入大幅降低而员工得到的收入大幅提高,这可使得经济陷入短缺的困境。受外界因素的强制干预,如果企业家分配的收入大幅降低,企业家投资生产的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打击,生产投资也会大幅缩减。一方面,企业家为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和资金,这些资本都包含着隐性成本即企业家原本可以用这些资本去进行其他投资而可以获得的收入。企业家用这些资本进行企业投资,无形之中就放弃了那部分原本可以获得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家从开创企业到经营企业,从产品的生产到产品的销售,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家还要为企业的投资承担风险。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并不是由实际收入决定的,而是由期望收入决定的,因为投资总会伴随风险,投资所能产生的实际收入投资前并不能确定,投资前所能确定的只是根据风险水平确定的期望收入。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大幅提高,那么企业家的期望收入将会大幅减少甚至可能为负,这样由期望收入决定的投资积极性就会极大地受到打击甚至失去投资动机,企业家会减少生产甚至退出生产,使得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大幅减少。而与此同时,员工由于收入分配比例的提高获得了较多的收入,支付能力也得到增强,加之他们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大多数,有着很旺盛的消费需求,这样就使得员工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旺盛的有效需求。这样必然使得整个社会不断减少的供给相对于旺盛的有效需求而言出现不足,产生生产短缺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生产短缺的经济问题,企业不断缩减生产,整个社会的产品和劳务出现匮乏,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又有着较强的需求,并且也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可是却无法得到满足。

(三)经济常态与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自发状态下,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在生产过剩的状态下,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它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并使其以一种破坏力更大的形式爆发出来或者引发其他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表面上看,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体系的危机,但实质上是美国房地产经济在过剩的状态下由过度金融创新而引发的经济危机,金融在整个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美国房地产经济亦是如此。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也是在利益的诱导下,一些金融机构推出了房地产次级贷款,给那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同时又帮助贷款银行将这些等级不高的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并衍生出更多资产,然后出售给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银行、基金、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机构。这样,在金融的促进作用下,就形成了一条规模极其庞大的信用链条,而这一切又全建立在房地产经济这一薄弱的基本面上。短期内,次级贷款一方面能帮助没有支付能力的购房者购房,另一方面能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更多房产,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房地产的供需矛盾,同时也促进房地产经济的繁荣以及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证券这些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然而,长期内,这只会使房地产经济过剩的矛盾进一步的积聚,并以一种破坏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的危机形式爆发出来。贷款购房者不仅要归还本金,还要归还利息,这将使得他们原本就不足的支付能力更加脆弱,并使得房地产经济原本就不足的有效需求被进一步地削弱。同时,在次贷的拉动作用下,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开发地产,这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原本就已过剩的供给状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供需矛盾不断积聚。由于以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证券形式存在的巨额财富遍布全球,美国房地产经济供需矛盾如果爆发,经济如果陷入危机,那么这些财富将随之缩水,这将造成全球财富的损失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积聚已久的危机最终被美联储连续多次调高利息变为现实。

中国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内需不足的问题,为了缓解内需不足的状态保持经济增长会大力刺激出口;同时,产品和劳务在国内找不到销路,企业也会竭力争取出口。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出口会不断增长。由于内需不足,进口偏少。这造成了长期性的贸易顺差,给人民币带来了升值的压力。另外,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并考虑到结售汇制度,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1994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516.2亿美元,而到了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已经持续增长到了8188.7亿美元,在2011年3月份则突破了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规模使得资产缩水问题日益突出。如果构成外汇储备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那么以外汇储备形式存在的财富也将随之缩水,由于规模巨大,这种账面损失也会较大。经过出口的长期刺激,国内经济逐渐形成了出口型的增长模式,它进一步加剧了贸易失衡,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在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国内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的拉动,而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那么国内经济也将随之受到影响。依靠出口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容易受到汇率的影响。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8.11左右,而到2011年底已经升值到6.33附近,升值幅度超过20%,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将通过影响出口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内经济的增长。

经济均衡增长的政策建议

根据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分析,经济的运行状态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当经济处于均衡增长的状态中,既没有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出现经济过剩,又没有因为有效需求过剩而出现经济短缺,企业积极生产,经济稳定增长。令此时的收入分配比例为Mf,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偏低,小于Mf,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出现不足,产生过剩的经济困境;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偏高,大于Mf,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出现过剩,产生短缺的经济困境。

继续主动调节企业收入分配是实现经济均衡增长最根本的方式。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比例总是偏低,经济自发地走向过剩。此时,可以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来改变经济过剩的状态。随着企业收入分配的提高,员工收入增加,支付能力也会增强,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将增加,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可以顺利地找到销路。对于企业家而言,初始提高收入分配比例时,他们的收入会随之下降,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企业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企业家收入又会随之提高,这也将促进企业家进行投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过剩状态逐渐得到扭转,同时又不会因为挫伤企业家投资积极性而造成产出的下降,从而实现经济由过剩状态向均衡状态的良性转移。如果收入分配比例的不断提高使其超过了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比例,经济就会陷入到短缺的困境中。一方面,员工的收入随着分配比例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将随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过剩状况的逐步缓解,企业家收入由企业整体收入提高而提高的部分已经无法再弥补由收入分配比例提高而降低的部分,企业家的收入最终会不断减少,投资生产的积极性也会不断受挫并因此而减少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就会不断减少。两个方面共同的作用最终将使得经济出现短缺。此时,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就应该降低,使得经济回到均衡增长的状态之中。

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常态下,企业家提高自己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只能提高少数员工的支付能力,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显得微不足道,企业产品和劳务的销售难以增加,企业的整体收入难以提高,这样企业家的收入并不会因收入分配比例的提高而提高,最终导致企业家不会提高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因此,从企业家的角度而言,经济难以从生产过剩的困境中自发地摆脱出来。政府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部门,可以依据所掌握的宏观经济信息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状态,并根据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动调节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比例,对处于过剩或短缺中的经济施以与之状态相反的作用力,使得经济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同时又不至于陷入生产短缺的泥潭,最终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金融创新和刺激出口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就可以化解房地产经济的供需矛盾,继而避免金融对供需矛盾的积聚作用,最终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继续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增加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支付能力,继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就可以逐步改变贸易顺差的负面效应,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从长期来看,就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继而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由出口型增长模式向内需型增长模式的良性转变,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并为提高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打好基础,最终实现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均衡增长。

参考文献

1.江小涓.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J].管理世界,2010(6)

2.齐美东,闫春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1(6)

3.郑秉文.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4.刘福寿.金融危机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经济学动态,2010(9)

5.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研究,2008(11)

6.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7.斯密,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篇3

“华为辞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企业解约权问题的高度关注。这种严格限制会给我们的经济运行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给劳动者的利益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是我们的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一、解约权限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和资金、机器、厂房等一样,劳动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企业要开展生产,需要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人签订合同: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转让或租用合同,获得土地这一生产要素;与设备制造商签订购买合同,获得机器设备这一生产要素;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获得原材料这一生产要素;也与劳动者签订合同,获得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每个生产要素的所有人也相应取得自己的收入,土地所有人取得地租,设备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取得销售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收入。

既然劳动力也是生产要素,那么劳动力的价格也和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一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进一步讲,跟其它要素市场一样,劳动者是否能获得有更好的劳动收入,也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的收入就低;如果劳动力供不应求,则劳动者的收入就高。既然劳动者的收入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整体的收入水平。

那么,政府的干预会产生什么其他影响呢?对此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经济学上的价格管制理论和税负归宿理论展开分析。在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设定一个理论前提:合约就是价格。 这一理论意味着,价格并不仅仅是指合约中的价款这种显性价格,还指合约中所有其它条款(如责任划分和风险分配等)这种隐性价格。基于这一理论,我们需要论证的命题就转化为这样的命题:劳动合约就是价格,因此干预劳动合约就是干预价格。

按照价格管制理论,由于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激励,政府对企业商品的价格管制不可避免地会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产出,造成社会净损失(Deadweight Loss)。普通人认为,政府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则该税负肯定是由企业主承担了。但是,税负归宿理论表明,这是一种假象。实际上,企业主、劳动者和客户都将共同承担这一税负,而承担的比例由其各自的需求弹性决定。

将上述理论应用到我们目前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根据价格管制理论,政府对劳动合约(价格)的干预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企业的生产激励,从而会不可避免地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产出,造成社会净损失。简单地说,社会的“蛋糕”缩小了。

二、解约权限制对劳动者利益的影响

进一步的问题是,社会净损失是企业承担得多,还是劳动者承担得多?按照税负归宿理论,企业和劳动者承担损失的比例取决于其各自的需求弹性。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更需要劳动者,那么企业承担的损失比例就更高,反之,劳动者承担的损失比例就更高。原因就在于,优势方可以利用其优势将损失转嫁给对方,转移损失的多少取决于双方的优势对比情况。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来看,虽然劳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在最近几年有所增强,但还是明显弱于企业。这就意味着,社会损失的大部分将由劳动者一方承担,而不是企业。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更具体地说明上述两个结论。假设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社会的收益是10元,企业和劳动者各分配到5元。在政府干预情况下,社会收益下降为7元,社会净损失3元。因为劳动者具有更大的需求弹性,3元的净损失部分企业承担1元,劳动者承担2元。对照没有干预之前,企业的收入从5元减少为4元,劳动者的收入从5元减少为3元。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赢者的结局,《劳动合同法》的干预肯定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但劳动者损失得更多。

不仅如此,在劳动者整体承受的这2元损失中,还存在内部分布不均的问题。一些劳动者会承受更少的损失,如0.5元,甚至会获得正的收益;而另一些劳动者则会承受更多的损失,如2.5元,甚至更多、直至失业。这是因为前者具有企业更需要的才能,企业很难将损失转嫁给他们,而后者则不具有这样的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随时可以补充,企业可以很容易地把损失转嫁给他们。在极端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向后者转嫁2.5元的损失,将后者多承受的0.5元补贴给前者。因此,政府管制不仅会在企业和员工之间产生差别的分配效果,还会在员工内部不同人群之间产生差别的分配效果。部分员工会因此受益,绝大部分员工会变得更差。

就此一概否定《劳动合同法》是不公正的,也不是本文所持的立场。其中的大部分条款都是多年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解约权的严格限制,无论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言,还是对劳动者而言,都会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由于劳动法的严格限制,企业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日积月累,最终会导致大量破产,从而可能促发经济危机的发生,或加剧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并且,如是所证明的,《劳动合同法》很可能不仅达不到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目的,而且会伤害绝大多数劳动者。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不仅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4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效应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指的是某一地区通过集中各种产业以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形成显著的区域经济效果,从而产生吸引各方经济力量向该地区聚集的一种凝聚力。显而易见,中小企业产业的聚集效应是造成一个地区或城市不断发展不断扩张的最根本的因素。

产业集聚现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硅谷。产业集聚在我国的例子也有很多,分别分布在浙江、江苏、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起点普遍较低,而且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巨大的同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想要充分的发挥作用就应该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资本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条件,逐渐壮大自身的实力。

1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来,改革和开发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中小企业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的优势条件,也为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集聚的形成,根据产权划分,可分成四种模式:即以私有民营的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温州模式;以集体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东北模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体的珠江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企业数量还不算多,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不都激烈,这时期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的扶持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现象,并逐步成熟起来。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逐渐涌向中国来谋取利益,使中国的经济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因此,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把本地化特色与国际化发展很好的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集聚效应可以为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的好处

2.1 由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企业在区域内实现产业集聚,因为距离近,生产环节相互错开,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销售与采购市场也存在于该区域内降低了采购和销售环节的成本;产业集聚区的企业众多也帮助各企业能够更加迅速的获取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产业集聚必将需要大量劳动力,实现了间接地劳动力集聚,使企业降低了寻找劳动力的成本。

2.2 促进分工与合作

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集聚,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之间突出优势,发现弱势,进一步达成合作,从而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享有区域与品牌优势

在某一地区或范围内实现产业集聚,重点突出品牌建设,帮助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品牌效应,这就可以直接帮助区域中的中小企业达到提高整体的知名度和提升整体的企业形象的作用。有了品牌效应,消费者或者经销商就会自发的来到这里,也会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

3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我国集聚区域中的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且产品创新程度低,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难以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小企业投资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薄弱

我国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着沿用旧设备的情况,科学技术的引用率低,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而且在同一产业集聚区域,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如许多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采用比拼价格的方法进行市场竞争。同时,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且雷同率高,也缺乏创新,竞争力不强。

(2)集聚效应的规模效应不明显,企业分工和协作明显不足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市场运行不够规范,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了某些区域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过于重视与国外资本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本区域企业的有效合作,使产业集聚中的企业凝聚力不强。

此外,在企业集聚中还存着企业各自生产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各自管理各自的生产,专业分工程度低,对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利用率也不高,这就无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更无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粗放型的管理理念长期存在,企业领导的素质不高

首先,从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很多中小企业企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战略管理上取得了有效的进步,很多企业家的管理知识缺乏,使企业的成长一直是粗放型的。

其次,企业中高品质人才的稀缺,在我国很多粗放型的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企业中的员工最多数的是生产加工方面的,这部分的员工普遍学历较低,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指示进行生产,没有很好的创新能力,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而在技术应用环节或者管理环节的人才稀缺,不利于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4)政府在产业集聚企业的服务和设施建设不健全。这方面主要包括服务于企业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硬件投资不足。同时,产业集聚地的管理部门对集聚企业服务的软件投资也不足,行业组织也不健全。

4 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措施

现阶段看来,如何在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从企业、组织和行业组织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4.1 企业方面

集聚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构建更加广泛的战略联盟或技术联盟,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企业共同维护产业集聚区域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公平竞争;

(2)要依托于本地进行生产,同时关注全球化生产。要改变某些区域内存在的过度依赖外资或者大型企业投资的现状,中小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不会被外来资本消磨自身的创新能力。

(3)拓宽产品的销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新的世纪以来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物流业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在实现产业集聚效应的过程中也要重视物流的合作与建设。此外,在构建好物流通道的同时还要注重区域品牌形象的建设,积极培养品牌对提升区域的经济形象也发挥着极大地作用。

4.2 政府方面

(1)为地区或城市产业集聚提供高效的基础硬件设施,包括完善交通通信的基础网络以及产业集聚所需的场地改造等等。

(2)完善政策法规的制定,首先应该健全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对影响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建设良好的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新的机遇,使中小企业能够健康发展;跨区域合作需要双方地区的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

(3)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建设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园区。

4.3 行业组织方面

(1)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有效的销售途径,及时提供市场动态;举办定期的产品博览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实现共赢建立坚实的基础。

(2)帮助企业相互联系,可以定期举办产业集聚内企业的交流会等。建议本地企业有效形式的联盟与合作,以更好的实现专业化分工或实现规模经济等;实现技术开发工作室或者科研所等走进企业,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做好区域的宣传工作,增强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积极培养企业为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使命感。

5 结束语

在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普遍。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合力,共同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共同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产品创新等增强群体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中国制造能够真正在世界市场上立足。

【参考文献】

篇5

一、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以信息化为最大特点的网络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市场竞争的环境,使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再是面对面的、单一的交流,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实现高效、互动式的交流。企业获取、处理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网络经济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产品更新速度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企业需要更加复杂的知识结构来应对创新的需要。技术创新的风险加大,资源投入的风险也加大,企业为了共担风险,合作解决技术知识的匹配问题,往往采取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来适应动态发展的竞争环境。由此,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而受到广泛关注。

实践证明:技术联盟“确实使成员能够分担生产前研究和标准设定的高成本,分散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的风险,大大缩短技术创新的时间,实现了把稀缺的资源集中于提高联盟成员竞争力的努力上。”在传统经济时代,技术联盟也是存在的,网络化战略下的技术联盟是企业合作战略的深化。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压力,市场竞争不再是终端产品的竞争,而是核心竞争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联盟将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来实现联盟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部进行网络建设,关注创造价值的联盟企业间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作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出发点。

二、企业基于古诺模型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通过建立古诺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企业在不同经济形势下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成本、产量和利润,从而验证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技术联盟的创新效应。为了构建模型的需要,本文利用了谭峰的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假设前提:(1)为了研究方便,本文简化为两个企业进行博弈,同时不考虑企业间生产产品的替代性;(2)p为产品价格,qi为企业i的产量,a为需求函数的参数(a>0);(3)企业的单位成本为c,且0

(二)比较分析

本文考虑两阶段即研发阶段和产出阶段的过程,在研发阶段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或是结成技术创新联盟。首先采用逆向分析求出产出阶段的均衡结果。

产出阶段:企业的利润πi=pqi- ciqi-Ii =(a-qi-qj)qi-(c-xi-βxj) qi-1/2bxi2

qi=1/2(a- qj-c+ xi+βxj) (3.1)

对应的,得到

qj=1/2(a- qi-c+ xj+βxi) (3.2)

联立公式(3.1)(3.2)求解:

qi=1/3a-c+(2β-1) xj+(2-β) xi(3.3)

qj=1/3a-c+(2-β) xj+(2β-1) xi(3.4)

将(3.3)(3.4)代人πi中,可得:

πi=1/9a-c+(2β-1) xj+(2-β) xi2-1/2bxi2

研发阶段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企业在传统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第二种是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结为技术联盟。

第一种情况:企业在传统经济中,假设β=0,即为企业可以完全保护自己的技术秘密,防止溢出效应的产生,此时企业间的信息不共享。

由πi=1/9a-c+(2β-1)xj+(2-β)xi2-1/2bxi2

得到xi=4/(8-9b)*(xj-a+c)

对应的,得到xj=4/(8-9b)*(xi-a+c)

考虑到企业的对称性,可以得出下列均衡结果:

xz=4(a-c)/(9b-4),此时有Xz=xz

qz=3b(a-c)/(9b-4),πz=(9b2-8b)(a-c)2/(9b-4)2

第二种情况: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技术联盟,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技术溢出的程度,为了简化计算得出较为明显的结果这里假设β=1,即企业间的技术溢出达到了最大值1。由于企业i和企业j是对称的,此时两企业共同决定xij=xjj,

企业的利润为πj=1/9(a-c+(2β-1)xj+(2-β) xi2-1/2bxi2

令dπi j/dxij=0,dπj j/dxjj=0,得出均衡的结果:

Xj=8(a-c)/ (9b-8),qj= 3b(a-c)/ (9b-8),πj=b(a-c)2/(9b-8),

根据求出的均衡结果,当β=0和β=1时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比较:

Xz= xz< Xj, qz< qj,πz

由此,可以得出比较分析的结论:(1)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时的成本降低幅度小于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结成技术联盟的成本降低幅度。技术联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企业间可以协调研发投资,优势互补,同时由于技术共享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避免重复研发。(2)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联盟可以提高产品产量,降低产品价格,可以提高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剩余,为总社会福利的提高做出贡献。(3)在利润方面,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联盟的均衡利润大于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的均衡利润,这样就能够激励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间信息的交互共享结成技术联盟来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

三、网络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冲击

1.企业需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具体表现为消费者需求和替代效应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在网络经济环境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增长,这对企业的响应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其次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的主要要素投入,由于这种生产要素的共享性和再生性,使得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专业知识具有可模仿性和可替代性。

2.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技术环境。首先技术生命周期和研究开发周期的不确定性加强。新兴的科技革命带动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有技术和产品遭到迅速淘汰,技术的生命周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很难准确预测出新兴技术的研发周期。

3.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竞争环境,网络的出现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使得全球企业处于同一个信息网中,这表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

四、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企业技术联盟的效应分析

1.加强对国外大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取。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的流动与扩散大大加强,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为技术联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外大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背景下加快了技术扩散的进程,通过合作研发强化了知识和技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与国外大公司建立技术联盟,能吸取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中国企业研发管理水平的提高,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创新体制。

2.改善中小企业联盟的竞争形势。传统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资源投入、规模经济等原因受到了限制。在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背景下,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处于同一个交易平台之上,打破了原有的限制,使企业面临同样的机遇,可以平等地接收相关技术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了解最先进的技术趋势。

3.进一步提高联盟组织的竞争力。网络经济的创新性意味着网络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弱化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力,防止新竞争者的进入。技术联盟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优势互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联盟的核心竞争力。当联盟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联盟就可以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来设置进入壁垒,从而维护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

4.使卖方和买方的议价能力下降。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形成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使得联盟企业可以在世界各地平等地接触供应商,降低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为联盟企业节约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联盟的规模效应,产品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提高了联盟产品的性价比,降低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5.通过长期合作一定程度上规避替代品的威胁。成功的技术联盟可以通过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来强化其竞争优势,长期的紧密合作可以增强联盟的学习能力,使联盟可以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联盟的核心竞争力和其规模效应可以提高联盟产品的性价比,联盟如果能够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主流化程度,缩小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并且增强其消费的便利性,联盟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其替代品的威胁,维护其市场优势地位。

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了企业间高效、互动式的交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获得持续的核心的竞争能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适合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对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应该调整其竞争战略树立国际化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企业技术联盟,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1]程海.技术联盟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博士论文].东北大学.2004

[2]谭锋.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07:30~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