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二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在许多情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人应该逐步达到无我的境界。雷锋心中装着他人,惟独没有自己,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课后学习伙伴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对这一扩展性活动,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或说理上,最好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
(1)“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
(2)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4?写字指导。本课要求书写的字较多,建议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二)朗读感悟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要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以上对话中人物的语气,可让学生自主体会,老师可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插图非常形象生动,可结合插图感悟课文语言。
林园园的言行,明显不对。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很多的。可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是让学生练习说句子。可结合指导朗读进行。
(三)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朗读感悟
1?揭示课题提问: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2?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3?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1.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蓝色的树叶
2.二年级上册语文《风娃娃》教案
3.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
在以往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部分小学生经常把同音字和形近字弄混淆,汉字笔画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有待加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有待改善。本文将在系统论述这些原因的基础上从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来举例探索关于错别字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一、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一)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有待加强
小学二年级学生在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和文字积累方面比一年级学生更有优势,但是,从总体上分析,二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仍然有待加强,学生的识字量相当有限,对文字结构及其含义缺乏全面的了解。
(二)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部分学生经常写错别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语文基础差,而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这些学生的错别字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字音错误和笔画错误。字音错误主要是同音字的错误,例如把“角”写成“脚”,“英”写成“应”或者“硬”;笔画错误则是汉字笔画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像“睛”和“晴”之间的误写。
(三)学习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很多小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不正确,只依靠汉语拼音、死记硬背和反复默写或者听写来识字并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二、关于错别字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
教在进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时,应注意优化教学模式,结合多种灵动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运用情境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从图文中认知和学习汉字;用互动教学模式来加强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汉字的正确写法,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听写生字和词汇。例如,在讲解《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学生欣赏郊外金灿灿的蒲公英和毛茸茸的种子,绿色的苍耳草、美丽的豌豆花和跳动的豌豆,文中写道:“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这样一幅有趣的画面: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身上粘了几颗苍耳草的果实,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告诉学生苍耳妈妈的孩子像一只小刺猬,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像小伞兵。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列出本课的重点字词,像:植物、办法、翅膀、旅行、蒲公英、降落伞、苍耳、铠甲、刺、田野、山洼、豌豆、豆荚、晒、蹦、跳、离开、仔细、观察、粗心。让学生分组读这篇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学生的文字基础。教师可以在讲解这篇课文的第二天为学生听写重点字词,耐心指导学生修改错别字,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听写生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细心地写好每一个生字,总结自己写错别字的原因,并及时纠正错误。告诉学生写完汉字以后应参照课本生字表仔细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存在错误,并修改错别字。
(三)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巧记生字和词汇。首先要引导学生修订“生字纠错本”,整理自己的错别字,并在旁边标注正确的汉字。然后,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多练习写汉字,将语言文字教育发展成艺术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汉字听写比赛、书法大赛等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认字、练字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要牢记所学的生字,而且要注意把汉字写得清秀、工整,不能写得太潦草。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知字形结构和字意,运用形象法来识字,对所学汉字进行归类,将生字划分为象形字、表意字、独体字、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等,并根据字意来巧记汉字。
综上所述,目前,部分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经常会写错别字,混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习方法不当。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借助科学教学法,引导学生认知字形结构和字意,运用形象法来识字,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功底,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龙安.与错别字的较量: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6(8).
[2]孙明梅.从“不出错”到“不再出错”:小学错别字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5(13):54.
在传统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更别提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了。基于此,小学教师就必须要对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在全面把握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之下,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
一、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表演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育要求来进行设计的,但在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部分晦涩难懂的知识和文章。如果教师只是依据传统教学方法对文章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讲解,不仅不能够使学生快速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还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大幅度降低。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并在这过程当中积极的和学生进行相关的沟通交流。
例如,在进行《寒号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寒号鸟或者喜鹊吗?”、“有谁见过寒号鸟或者喜鹊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了解的与寒号鸟或者喜鹊有关的小故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浓烈的兴趣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并简单的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文中出现的不同角色,但是学生分角色带有感情的进行相关对话的阅读,并对不同角色的对话进行揣摩。在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传达的深刻情感的同时,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懒惰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想要获得美好的生活,只有依靠不断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的深刻道理。
二、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情景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情景教学使学生们置身于知识的情景中,使知识更直观、更生活化。对于此教师可以充分的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构建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的互动式教学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场景当中来进行课文的分析和学习,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
例如:在进行《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傣族地区的学生之外,其他地区的学生并不了解泼水节是怎样的一个特殊活动。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与傣族泼水节有关的动画、图片、影像视频,并让学生详细的对视频或者图片当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观察,然后让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泼水节。在学生对泼水节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补充学习,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
三、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实现师生互动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且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无法凭借自己的理解来掌握教师传授的語文知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具有趣味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将层次相同或者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相关的问题思考和交流。这样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理解交流,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快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能够充分的借助小组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
例如,在进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去过野外吗?在野外迷过路吗?”、“当迷路之后,同学们都是怎么做的呢?”等的问题,在让学生在小组当中进行相关的思考和讨论,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对野外迷路之后的各种意见和看法。然后教师再深入的引导学生来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语文课的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当中常见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课文的讨论和分析。这样逐次递进的引导式问题能够使学生掌握课文学习的大方向,同时也能提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整体效果。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谈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的整体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1990年,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地、系统地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的结果表明: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是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造成的,致使学生越学越难。厌烦作文的人数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胡乔木在谈到作文教学时曾提出:“要从小学起,直到高中、大学,提出一套科学的设计。”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要克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就必须构建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我们学习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原理和布卢姆掌握学习策略理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的推行,自1992年开始“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整体设计”的实验研究。这项实验,体现了作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具有较高的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从学生的说话到作文,探索出了一条从“仿说—听说—看说—会说”到“仿写—看写—会写—评写”的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的32个字作文教学方法。这套设计构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层次清楚、螺旋上升、系统完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训练框架,使学生作文有“序”可循,使学到的知识技能不断地对新的知识技能起到促进作用,排除了干扰和消极影响,使整体序列牢牢地吸引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取得明显效果,列表如下:项目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人数比率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实验班 726 36.1% 42% 39% 43.5% 41.5% 45% 43.5% 47%普通班 726 36% 43% 35.5% 41% 32.8% 39% 30.5% 35%
(一轮实验完成,优秀率与合格率合计可达95%左右)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为了学生都想学、都学会,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如在识记生字时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识字的方法,教师再引导学生一起交流识记方法。一般可用猜字谜(如:一大一小是尖);熟字加减偏旁法(如:好);换偏旁法(如:好-字);对比识字法(如:吗-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