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8:03: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建立一条新型高质量教学之路,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只有教学更加的高效才能符合教师的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之路。在高中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可以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提高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水平。[1]
一、有效提高学生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传统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提高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才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深入全面的了解,努力营造课堂中友好、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精神饱满的配合教师的讲课教学。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抽象化的小学音乐概念,教师要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保证学生可以有效的吸收深奥的小学音乐知识。[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小学音乐概念,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之间的互动交流,保证学生的疑问可以及时得到解答。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养成十分重要,可以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确距离,有效的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学生无心理负担的轻装上阵,自然也能够学得更好![3]
二、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引导,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合理的场景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走入小学启蒙的音乐世界,有效的感受到小学音乐学习的价值。教师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合理的小学音乐互动互动,引导学生可以对小学音乐互动进行自主思考。行之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形成有效的小学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互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好学生的实际生活,尽可能的将生活中的常见音乐列入课堂小学音乐互动中去,并且要保证提出的小学音乐互动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只有具有深度与广度的小学音乐互动,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养成。[3]课堂中好的小学音乐互动,不单单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更快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的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快速形成,且能帮助学生解决实解生活中的互动处理。[4]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应用题的解题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把应用音乐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从细微处对音乐进行思考,学生在发现互动关键后,继而迅速解答老师提问,帮助学生形成解决此类音乐的解答思维。教师要设计相应的音乐交流互动,有效的发挥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质量。
三、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办法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新课标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来说,必须要对学生的教学做到因人而异,才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教学成果。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设计做到精练、准确,选择最易被学生接受的讲解方法,对音乐进行详细说明。[5]课堂音乐的精讲,实际上就是教师在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的深入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的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思考,让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的掌握好小学音乐概念的定理与应用,坚持学习过程中的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水平,展开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同时加大小学音乐练习的布置,帮助学生不断进步。[6]教师小学音乐练习的布置不能在量上取胜,必须要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布置和教学相关的小学音乐作业,对小学音乐作业的难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合理布置。小学音乐练习的布置要尽可能的精练、适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对学生的课后练习题与复习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确定好适合课堂讲解使用的练习题,以及课外适用的练习题。[7]教师要对所有的题目进行改造,帮助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内容的归纳、总结,帮助他们形成思考、探索、思维发散等多种审美能力的养成。在小学音乐教师的精细设计教学环境下,教学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特点,对训练题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有效帮助学生对题目进行理解掌握,形成他们的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学习。
四、总结
综述可知,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非常重要,需要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用心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设计结果。教师在发现学生的差异之后,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适度改变小学音乐题目的练习,让学生可以更加迅速有效的掌握小学音乐知识,并形成小学音乐审美能力,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轻松的课堂知识消化,以形成更加新课标下小学音乐的小学音乐学习效果。
作者:王莉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刘艳梅.在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腰鼓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
[3]林菲凡.浅析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6.
[4]刘伟阳.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6.
3.忘带钥匙崔亚博
4.踏雪谢凌志
5.我爱我"家"俞虹莺
6.挂吊针记杨世宏
7.让青春的翅膀随梦飞翔——学生工作侧记徐忠奎
8.才女好色魏晓婷
9.经典的生命力散文选刊(理论版) 崔海亮
10.元代文人生命之歌——散曲龚永标
11.余秋雨"从历史怀疑主义到历史参与主义"之评析沈韬
12.试论魏晋诗歌中彰显的侠义精神之嬗变蔺梅芳
13.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吴琳瑛
14.从跨文化视角看翻译语境及其移植赵敏
15.浅谈孔子之"仁"禹慧平
16.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左光华
17.爱国宣言曹希柱
18.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的网吧市场现状与管理张宝珍
19.谈音乐表演艺术的情感体验张昌通
20.美术教学改革初探潘秀妹
21.浅谈中学班级管理艺术姬书明
22.浅析中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化廖德珍
23.浅议张叔良与近代苏州报业庞红舟
24.救救孩子——对开展生命教育的几点认识曹木
25.畅想大学生思想素质工作体系的提高刘孟荣,王亚
26.春风拂面杨柳青细雨润心桃李开——浅谈班主任的情感教育艺术姚长猛
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新课程改革下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聂红
28.我国服装品牌发展与运作模式初探张朝阳
29.刍议交际用语牵手高考试题陈秀红
30.解读写作背景感悟文章主题陆斌
31.对等腰三角形分割问题的教学研究与反思高兴平
32.行动为导向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窦俊霞
33.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丁红
34.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李小萍
35.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中学政治新课改赵爱红
36.新课改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丁红
37.巧用留白艺术,昭显语文个性林建国
38.探究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张冬梅
39.数学教学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刘献龙
40.巧析古诗词刘华
41.赏析创新示范课《乡愁》谭正坤
42.寻异路探古文胜景——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王瑞红
43.散文选刊(理论版) 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王秀琴
44.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白静
45.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马庆明
46.浅谈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张荧
47.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初探秦浩
48.探究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赵会霞
49.试论体育的智育功能陈长义
50.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崔文华
51.中考作文复习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浅探朱咏菊
52.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作用赵鑫源
53.整一块菜地,播下数学的种子于士春
54.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韩静
55.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索黄学勤
56.新课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两种类型郑民生
57.浅谈语文课堂的素质训练尹娜娜
58.浅谈如何解决学生习作中的汉式英语郭凤娟
59.如何培养职专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刘玉红
60.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刘爱霞
61.浅谈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杜丽丽
62.语文活动课的探索任广丰
63.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王会超
64.浅谈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设计孙造
6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育张志强
66.浅谈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刘复建
1.怎一个"情"字了得——说刘云散文仵从巨
2.走进三毛的真情博爱世界刘丽丽hHTTp://
3.自我沉沦的代价——论毕飞宇近作中女性的悲剧命运郭廷梅
4.爱的味道——比较阅读《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李雪
5.生命的赞歌——谈金波童话陈曦
6.不能承受生命之重——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读后任敬伟
7.论文学创作中的作家创作陈曦
8.再读《风波》:叙事运动节奏中叙事意味的彰显王凤玲
9.悠长的忧,悠长的美——论《故乡》的美学风格张开翔,李亚欣
10.挪威的森林谢凌志,曾海
11.落后的世情韩松
12.我家宝贝初长成张荧
13.浅谈利用图书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李荣莉
14.评估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钟惠荣,韦武
15.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张帅,钟会菊,刘凌云
16.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互动合作张燕
17.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评价方法初探周恩莲
18.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曹宇,贾绍宁,史建伟
19.论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张慧
20.浅谈古文阅读教学王爱梅
21.作文教学中的"激情"散文选刊(理论版) 朱捧霞
22.引路,开门——语文教师要努力上好作文教学课赵桂芬
23.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刘小湖
24.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曹木
25.初中科学多媒体教学与思考贾爱云
26.谈作文教学中赏识方法的运用寇小敏
27.教会学生查字典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李桂娥
28.朗读——阅读中的佼佼者罗瑾花
29.新时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王海朋
30.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尹功良
31.用数字资源辅助语文教学司园园
32.作文教学,我有话要说刘丽
33.如何提高政治教师自身信息素质李玲
34.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备考指南王建青
35.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潘俊彦
36.浅议中学英语"情境体验教学"刘向荣
37.怎样上好一堂英语阅读课刘骁
38.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郑金涛
39.浅谈历史教学的求异思维刘振文
40.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何伟杰
41.化学学习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裴红云
42.初中历史新课程活动应重视突破学生思维定势黄美君
43.浅谈初中英语口语训练宁银海
44.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探索吴伟静
45.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吴永雁
46.健美操的特点及教学模式罗洪涛
47.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体验齐娜
48.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张安霞
49.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及其策略张素斌
50.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张晓英
51.高中阅读教学之我见王荣慧
52.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姬爱芝
5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石兰兰
54.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杨春华
55.职校班主任探索德育新思路董剑波
56.科学管理班级的几项建议陈建仁,孙淑怀
57.散文选刊(理论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漫谈刘浩永
58.初中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学应君飞
59.挑剔的"O"——拼音教学的一点启示刘新
60.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应从兴趣开始任建荣,才智
如何有效引领“经典诵读”和“童书共读”池秀珍;
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索卢庆凯;
创设英语教学环境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杨丽华;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冒爱群;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及其价值艾暖;
浅谈pki公开密钥体制技术解决方案刘艳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讨刘海洋;潘会涛;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黄涛;
浅谈激趣与导异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性胡利利;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张东祥;
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宋建瑞;
企业内网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赵丹;张春光;
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马春英;王贤之;
浅谈计算机系统安全赵建伟;唐秋宇;李志芳;
大连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研究张淑媛;王秀;
区域发展综合测评标度:GDP、GGDP到MDP芦松菡;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顾国权;
论再分配的合理性李传华;
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事后监督的思考徐倩;
《旱地节水精播技术》项目推广情况樊改珍;
中国现代粮食物流的新格局与北良港发展策略研究于百灵;芦松菡;
高校教师师德与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梁煜;陈媚林;彭秀珍;
浅析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改革王铁伟;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新问题”邢红梅;
中国边贸地区人民币外流扩大化问题研究张宇;刘军善;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参与式”培训的实践探索王贞茹;
普通高校开设学生篮球裁判员培训班的初探王芳;张薇薇;王征;
编写英语教案的几点体会刘秉侠;
加强人才工作的思考颜小平;
新课标下关于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田光荣;
高职生英语学习焦虑调查叶春锋;杨林;
试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刘东风;
浅谈钳工教学的基本模式赵玉玺;张立莲;
作品主题的摇曳多姿与人工修剪——初中课文主题教学探究赵拥军;
谈现代陶艺教育王键;
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早期训练的探讨贾涛;
浅议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之建李秀红;
劳动者的竞业限制及法律责任——从一起农药行业的劳动仲裁案说开去陈曦;
“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赵秀芝;
反函数求导定理的几何证明张国胜;曹志军;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浅谈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理吴丽敏;
ATDE教学模式与研究性阅读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陈春丽;
单摆摆长测量仪康晓珅;
教学工厂夯实基础产教结合优势互补陈海滨;
内务府与溥仪出宫事件范泽刚;
浅析中日方位词“中”(なか)“上”(うえ)和“里”“上”吕琳琳;
清前期反剃发斗争实质及成因浅析范传南;
日语的接尾词-的的误用陆晓鸣;
如何做好中职数控专业的课程改革周桂岐;
试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王凯文;
《檀君神话》中的图腾崇拜谭红梅;
“学”科学还是“玩”科学相振港;
用爱化解心中千千结——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引导案例杨笑青;
张君劢与复兴儒家思想研究傅厚春;
植物分泌结构理论及热点问题研究进展王光野;付艳苹;
《左传》作者管见刘佳男;杨丽丽;
对美术文化若干问题的断想陈祥龙;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郑兆顺;梁成升;
如何使公共选修课成为高校教学的亮点张茜;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刘建华;
运用多媒体搞好《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芦旭东;
创新教学方法教好机械制图课赵俊德;
住宅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沈扬;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压浆技术在廊坊万达广场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应用刘海;
内乡县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吴晓;江建荣;
谈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付国文;
浅论老年人的保健策略王青涛;王峰;
自我保护由意识转为习惯秦吉;
浅析运动员膳食管理工作张永才;
对关汉卿和王实甫两首《别情》的鉴赏李清冉;
《简爱》中译本语言风格比较王秀娟;
如何更好地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杨伟迪;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教育冯莉;
高职高专英语阅读课教学改革周秀娜;杨胜娟;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新思路刘宇;
浅谈法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何雯雯;
英语教师非教学语言的使用刘佳;
课内课外结合积极拓展音乐课堂孙雅薇;
我的音乐我作主——“我喜欢……”音乐活动的调查研究报告王芳;
“艺术点亮生命”——探析特殊艺术教育的魅力靳琳;
论孔子生死观的本质;李双印;
公孙龙与后期墨家思想比较闫宏伟;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陈刚;
失衡家庭中问题学生的调查与对策蒋苏华;
在家具模型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沈志刚;
有感于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褚晖;
小小晨会内容多满满感悟从中获——浅谈晨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徐丽;
把握学生心理规律有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魏勇;
关于撰写教学反思的建议刘婷;
平等尊重,有效促进师幼互动吴红芳;
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思考和尝试沈以信;
让孩子快乐地飞翔——记中班科技教育活动《纸盘小鸟》李云凤;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环境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洪英;
有效教研促进教师、幼儿共同发展战绍文;
音与美的结合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董凤华;
让“家”的感觉更好——小班幼儿“生活化、游戏化”环境创设初探平婷;
用爱心培养幼儿的自信潘若昀;
巧用绘本,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盛友群;
在“幼儿专业数学”教学中领悟幼儿园数学教学吴科岭;
放开手,让你尽情游戏——区域化自主性混龄晨锻的初尝试钱燕;
一树繁花向春风——谈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和多元化模式探究张勤;
快乐科学铸就高效课堂胡燕翔;
交流——让语文课堂和谐灵动乔海霞;
音乐课,让学生快乐着创造着张燕;HttP://
浅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赵元华;
有效开展农村美术教学活动几点看法周旭;
对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夏梅荣;
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球游戏的尝试徐枫;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朱延军;
构筑体验课堂释放个性活力——开展“体验作文”的实践与探索蒋铭;
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冯成斌;
浅析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陆昌明;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乔金石;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形式主义现象王永新;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张鹏;
创设—展示—激励教学模式程英芬;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陈长国;
在“七巧板科技”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尝试糜晨;
“六结合”备好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孙静;
科技从小发明开始卞光彦;
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常加俊;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浅析陈斌;
基于有效预习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江其春;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时以亮;
在动手做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我校机器人科技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王晶晶;
浅谈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朱华岗;
点燃火炬的智者刘荧;
小学数学“生本型”作业设计的探究钱萍;
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方法初探袁彩梅;
作文教学我有招丁基洪;
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的读书贡志刚;
合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顾健;
在观察与比较中建立科学概念——《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陆丽利;
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策略袁永伟;
浅谈创建生活化的科学课堂姚赟莉;
略论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沙娟娟;
单元练习“汉语成语”教学的思考崔静;
浅谈小学识字教学;
少年儿童短跑与柔韧性素质训练的探索高德林;
第22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暨江苏省青少年科普嘉年华活动圆满结束
发挥美的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刘海燕;
初中文言文教学低效归因及应对策略杨东增;
小议高三数学课的复习策略陈婧;
初探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沈志刚;
说明文教学切忌过于应试沈英;
回归生活抒写个性——对农村初中生活作文的一点思考蒋琴芬;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王敬;
愿做春风化丝雨——我的德育工作感悟杜守园;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反思——《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反思李国庆;
不可轻视的三言两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言设计金红;
浅谈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刘易聪;
放飞理想放飞课堂——思想品德生态课堂的构建卢晓娟;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陆丽萍;
把握音乐课堂的音乐性陈萍;
运用直观方法教学一例杜庆如;
浅谈应用“实验—探究”法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的体会董文庆;
瞄准高效课堂精编预习思考仇忠平;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李凤娟;
浅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戴海峰;
如何让作业批阅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指导作用钱志琴;
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张继红;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与APOS理论运用蔡华;
初中语文生成性有效教学初探龚锦辉;
如何提高初中生耐力素质王勤;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说理”教学模式缪伟明;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虞海平;
一、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唱歌教学方法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具体方式如下。
1.抓住学生学习新歌的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范唱、直观教具以及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的刺激等导入形式,创设学习新歌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发声训练力求形象化、趣味化,尽可能与歌曲结合起来。传统的发声曲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往往达不到训练目的。而给发声曲填上合适的词或将发声训练与学习歌曲结合起来,效果就好得多。例如发声曲1234|5-|555|555|5432|1-教师配上趣味化的词,如“小鸡怎么|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还可不断变换动物的名称和叫声,再加上模仿动作,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自己进行创作。
3.学唱乐谱要充分发挥学生听与记的能力。唱谱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从学生识谱的实际能力出发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处在听力的最佳时期,可在反复听和模唱中学谱;高年级学生则可分乐句视唱,个别程度好的学生可带领全班唱谱。让学生靠听和记忆来学谱,在某种意义上这比视唱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4.采取节奏、歌词和歌谱相结合的学歌方法。传统的唱歌教学是先学节奏和歌谱,后唱词。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歌曲中的词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应将学词和学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歌词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语调的变化中体会旋律的变化。例如在教《我们一起来唱歌》时,我先让学生随着歌曲伴奏,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这样既容易让学生掌握节奏,降低学谱的难度,又能让学生通过歌词的朗读,去体会旋律变化和歌曲的意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学会歌谱。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谱的自信心,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5.注意挖掘歌曲的内涵,用艺术感染教育学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最容易激发感情、表现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易随音乐而变化。教师在教歌时,要注意挖掘歌曲的内涵和感情因素,以情带声、以声表情。
二、寓教于乐,把音乐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乐理知识和技能训练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它们又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掌握好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走弯路,提高音乐素质。面对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教师只有寓教于乐,把理论知识趣味化、形象化,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我先教手指五线歌,学生在边唱边做动作中,很快掌握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的节奏型,我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中寻找相应的语言词。
三、欣赏体验,创造表现,激起学生兴趣
小学生受年龄、文化、心理特征的局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而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非常有限,这需要我们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奏起,多媒体大屏幕上呈现出一张张色彩斑斓、形象各异的脸谱,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等待一出好戏的上演,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能将学生的兴致聚集到一点。试想,学生那么陶醉,那么兴致勃勃,他们还能不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吗?能不自主地去探索学习吗?又如在教授《谢谢你,小闹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这三个节奏,我出示了三只不同类型的钟,学生通过模仿不同的钟声,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三个节奏,突破了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为歌曲教学打下了基础。
四、总结
实施有效教学应该成为每一个音乐教师永恒的追求,但要真正实现音乐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长期的努力和付出,也需要全体音乐教师的共同研究和探讨,因为只有音乐教师有效思考、有效设计、有效组织,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徐晖. 小学音乐器乐教学浅析[J].教师,2009,(21).
小学生感性思维比较强,在学习活动中受情绪波动影响较大。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将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增加教学中的快乐因子作为重要抓手,有效推动各学科教学开展,音乐教学也应如此。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融入更多快乐系数,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展开音乐学习。笔者多年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与尝试,下面将做简要论述。
一、营造融洽氛围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学氛围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影响非常明显,笔者深有体会,课堂上气氛冷冷清清,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将会大大降低,而浓厚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投入的兴趣,从而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条件。笔者在教学中致力于融洽氛围的创设,首先,在音乐教学中坚持正面评价为主,多鼓励表扬学生。学生发音准确、音色较好、节奏把握得当,甚至乐理知识掌握全面等都要给予充分表扬,让学生从这样的激励性话语中获得成功满足,提高学习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探究欲望,才能保证他们学习活动更投入。其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保持良好形象状态,无论是和学生交流的语气还是用词,都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理念,以学生学习领路人、好朋友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增强音乐学习兴趣,这样的浓厚氛围可以为音乐教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二、编制趣味儿歌提高音乐学习吸引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音乐教学工作而言,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编制一些趣味儿歌,提高音乐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度。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简朴的语言、优美的旋律,让学生的生活和音乐学习有效融合起来,特别是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因素,发掘艺术之美和生活之美的交流路径。在这一方面,笔者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景色、田园风光及一些小动物等,编制儿歌教学生演唱。除此之外,笔者还鼓励学生编写儿歌,将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儿歌内容替换掉,换上类似的自己喜欢的内容,按照同样旋律演唱。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介于仿制和创造之间的训练活动,既提高学生旋律节奏把握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又对学生创作能力是一次有效培养。在儿歌编制与训练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音乐的强烈熏陶,教师在和学生互动合作编制趣味儿歌并有效运用的过程中,能带领学生融入歌曲意境之中,深刻感受歌曲蕴含的意味情境,有效提高音乐学习吸引力。
三、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既需要形象的思维与严密的逻辑能力,又需要形象的感知作为基础。小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特点正处于抽象和形象过渡阶段,在音乐欣赏中既可帮助其把握旋律,同时提高其意境领悟能力,发掘出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强学生直观感知效果,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欣赏曲目。对此,笔者将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MTV,使学生在欣赏曲目的同时看到相对应的场景情景,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思维与注意力融入情境之中,对于深刻领悟歌曲蕴含的情感、表达的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一些背景资料,特别对传统歌曲、民歌欣赏,更能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深厚情感。有了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学生可以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欣赏音乐,学习理解和感悟效果更佳。
四、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成功乐趣
增强学生参与效果对音乐教学开展帮助非常明显,学生参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师生教学互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另一方面是在各种节目编排演出中积极参与。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互动中提高学生参与频率,进行节奏音调等技巧指导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练习,自己打节拍唱一唱歌曲,相互之间进行指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登台演唱,让大家评判这个小组的演唱技巧掌握如何、有没有错误。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空间,让他们不再被动跟着教师进行机械模仿训练,而是在示范感悟的基础上自我揣摩、相互指点、合作练习,在全班交流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点拨启发作用,更多时候体现对学生技能技巧的引导,让他们自行掌握方法技巧。在一些节目编排中,教师既可以直接组织歌曲合唱、舞蹈等音乐节目,又可以将音乐教学内容融入课本剧等表演形式之中,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五、指导学生自制乐器活跃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借助乐器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应能力,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因为诸多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获得足够数量的乐器,学校提供的器材数量不足,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对此,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和学生一起动手,自己制作教学所需的乐器达到替代效果。例如,为了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应能力,笔者指导学生用易拉罐、可乐瓶制作打击乐器。大家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自己制作的形态各异的乐器,同样可以发挥打节拍把握节奏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而且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活跃课堂氛围。在音乐教学中自制乐器,不仅可以弥补教学设施的不足,同样对学生动手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帮助,学生在亲身参与制作过程中提高音乐学习兴趣。笔者在课上还对学生制作的乐器进行点评,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其核心在于“快乐”二字,重要抓手是通过教学中的内容方式空间等环节优化,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快乐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实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