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特色合集13篇

时间:2023-10-12 15:41:22

传统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特色篇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基础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崭新形态的文化都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生根发芽、结出硕果的。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起了源头和内生性动力的作用。正是有了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成功地做到了集大成,达到了历史的高度,超越了传统文明。其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炎黄子孙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疆拓土,继往开来,不断传承着历代的优秀文化成果。我们曾试图走过“全盘西化”,但实践证明行不通。最后,我们选择将自身放入历史的进程中,与传统巧妙地融合、依存发展,才形成先进的文化。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是因为根植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和谐的思路、中庸的适度而为、以人为本位的价值观、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爱国精神等等,都是当今先进文化构建所不可或缺的。新时期新文化在儒家文化积淀、道家与法家等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不断生发,最终成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的实践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发展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自身内部的蜕变、上升,另一层是外部的供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除了从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更是吸收了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其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包容性。主席说:“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下,在传统文化的厚土中应运而生。它能集大成,必然克服了传统文化成长于农业自然经济、君权至上条件下所与生俱来的弊端,剔除了传统儒学残留的封建遗毒,诸如小农意识、等级制度观念、宗法思想等。与此同时,保留、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正确的理念,如关注内在修为、自身修养、尊师重道、热忱关注国家命运、积极的处世哲学和献身精神。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实现开拓式的发展,保持时代性,既要不脱离中国内生文化这个主体,不断践行去民族文化之糟粕,取民族文化之精华,又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展现包容精神、时代精神;既要关注中国国情、中国人民的思维传统,又要关注世情、时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超越是必经之路。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二者结合的契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石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就了自身,建设中国特色文化,要传承传统经典,更要运用先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不断丰富、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起着核心的指导作用。近代伊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经过文化的撞击、实践的检验,引领我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才得以克服自身文化的缺陷,实现了民族的复兴;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引领,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不受干扰、少走弯路。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我们能够在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找到适宜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经典,是我们能够“古为今用”、不断创新的钥匙,是中国人民主体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灵魂指引。

传统文化特色篇2

关于学校如何才能将传统文化传承好,近几年,不少学校做了潜心的尝试。有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有从经典阅读切入的,有让校园环境“说话”的,有借助地方习俗展开的……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所在地是全国农民体育运动发祥地,有“农民体育运动之乡”之称,培养了奥运击剑冠军仲满、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冠军储春霞、洪梅、崔树林以及农民马拉松运动员陈进等农民运动名将。“以学校体育特色为媒”,走出了一条“传统传承”的特色路。

大公镇中心小学荣誉多多,先后获得“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先进学校”“南通市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南通市体艺优秀群体”等称号。

学校以“体育特色”品牌建设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说开去。

一、以体育特色为引领,让学生饱览传统文化

学校特色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创建特色学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挖掘自身潜在的办学优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重要保障。

“体育”一词应算“舶来语”,但中国古代体育项目有蹴鞠(足球)、角力(摔跤)、捶丸(高尔夫球)、投石(铅球)、弄潮等,而武术、射箭、游泳、赛龙舟和博弈(棋类),则堪称古代体育的重头戏。先人在生产劳动和战斗中将体育独立出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之后,它就被赋予一种游戏、竞技、健身和教育的功能。体育名校谈体育可谓是“顺水推舟”,海安大公镇中心小学以体育为媒,通过“体育”搜索大比拼,我讲“体育文化”等活动,让学生领略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源远流长、精彩纷呈。

在仲满夺得奥运击剑冠军之后,学生们对“剑”和“剑术”兴趣更加浓厚,学校通过体育室内课和“互联网+剑”活动,c学生一起探究古代之剑,特别是当地孩子们知道了诗仙李白一生不仅诗出名,他还自称“十五好剑术”,毕生坚持击剑、射猎、骑马、登山、划船和拳击运动等,堪称古代文人中的运动健将。“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以及“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更让一位潇洒剑客的形象跃然纸上。学生们因此感悟到“身体健康”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眼下中国足球正轰轰烈烈地走进课堂,为使校园足球很好地普及下去,学校有意识地将古代足球文化推到孩子们面前,当孩子们读到著名诗人王建曾的七律,描述当时宫女踢足球的情形:“宿妆残粉末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了解足球其实在中国的唐朝就已有之,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时,好多人决心踢好足球,振兴足球扬我国威。“大凡博弈皆戏剧,像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揪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著名理学家程颢的一首《咏棋》,更让孩子们看到了中国古人“栩栩如生,别有意境”的对弈神态,知晓“棋”也是中国的发明创造,孩子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瞬间被引爆。

以体育为媒传承传统文化,还让孩子们从古代诗人陆游的长啸,坡每天五千米的长跑,呼延赞的冷水澡等,认可了一些日常体育锻炼方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观,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灵肉对立的二元思维,即使在生理意义上的身体,也不能与心灵形成对立。中国古人的身体观不仅与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美学观相互交融,而且显现为整个传统文化结构的理论基点。无论是儒家致力于对社会秩序的重建,还是道家致力于对自然之道的体悟,都是以自我身体的感性体验为起点的。儒家身体观中包含的家国同构、君民一体的认识,道家身体观中包含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对当今世界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有所助益。

二、以体育特色为基色,将体育之乡传承光大

传承传统文化,不要偏颇地理解为远古的文化,还包括近现代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海安大公的“农民体育之乡”品牌,不是虚名,她有光荣的历史和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坚持。1963年距今50余年,当时大公地区血吸虫病严重,人们就通过体育锻炼来强身健体,抵抗疾病。当时的抗战英雄,大名鼎鼎的“独臂书记”,组织召开了乡一级的“第一届农民运动会”,虽然体育器材简直称不上器材,全是土法上马,但运动会却是热热闹闹,项目多且实用性强。自此之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每年“五一劳动节”前后都坚持举行一届“全乡农民运动会”,从未间断。

这样的乡村传统文化怎能在我们这一代孩子们身上丢弃?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文件陆续出台,学校根据当前国内学生体育现状和区域特色分析,将学生运动内容多元化、普及化、深入化,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打造属于学校的运动特色品牌,力争做到“一人一能、一人多能”。同时不断增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将体育设施纳入到学校整体物质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新建塑胶化操场5000平方米,篮球场700平方米。新增乒乓球台十二张,新建体育器材室两间,体育器材专人保管。学校还对已有场地、设施、器材加强维护,还不遗余力地送体育教师参加省“万名体育教师培训”、《体育与健康》课程培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等活动,力求通过专家引领,更新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观念。全方位地构建学校体育文化特色,为传承家乡已有的体育文化打上厚重的基色。

在仲满夺得奥运冠军,农民马拉松爱好者陈进取得优异成绩后,学校及时地把他们请到学校来,让他们谈自己走上体育之路的引路人的故事,讲其所以坚持下来的动力和意念。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乡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从而弘扬更加爱体育、更加爱家乡的优良传统。

成绩荣誉往往是催人奋进的原动力。学生对成功人士的感受总是不及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影响大。学校从组建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等多个体育训练队,制定组织周密而详细的训练,积极参与省、市、县组织的各项赛事和给市县少体校培养和选拔种子选手为突破口,用学生成功的个人体验,促进他们对体育传统的传承。

三、以体育特色为媒介,探索“体传结合”的传承模式

“体传结合”作为一种思想,就是要在办学中重视以体育精神带动学校文化传承发展,它是一种改革策略,即在体育过程中充分重视文化传承水平的提高。

海安大公镇中心小学从健全传承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传承的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坚持传承文化为办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在校本研究中,W校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制度,学校开展了“探索研究性学习在体育特长生各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渗透策略研究”、“以体育精神为核心的校园隐性环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研究”等专题研究,并制定相应制度和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研修方案得以落实,研修成果得以推广。

传统文化特色篇3

竹竿舞是黎族、佤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竹竿舞是黎族、苗族和广西京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动作优美,节奏活泼欢快,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我校决定让北方的孩子学习和感受海南的风情,加上竹竿舞充满青春的活力,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竹竿舞”对益智、缓解压力、塑造形体美和提高心肺功能等方面的积极性作用,盛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下面是我在实施竹竿舞教学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课前,请学生观看视频中黎族竹竿舞资料,领悟跳法、竹竿的敲法,让学生了解竹竿舞,了解黎族的民俗民风,了解竹竿舞的故事,激发学习竹竿舞的兴趣。

课中,我认为竹竿舞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在实践体验中获得一定的心理感受,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1教法上:注重教师的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欣赏者。教师充分抓住教材,感知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共同探讨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

2学法上:学生是参与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者、探究者、表演者。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讨论、观摩、尝试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快乐的学习方式掌握跳多根平行竿的动作方法。

3教学组织手段:力求在新颖、趣味、独特上下功夫,利用竹竿进行有趣的游戏教学。在轻松气氛中体现“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体验体育的乐趣;“情”-让学生尽情活动,尽情发挥,尽情展示;“全”-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全面发展。

4教学特点:利用结伴过竿,小组学习创编动作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

竹竿舞的教学一般可以分为学习基本技术,提高技术,合作创编三个阶段:

1基本技术:教师先示范,指导学生学习打竿的方法和节奏,打好竿是关健,学会进出竿的基本步伐是前提。

(1)击掌模仿练习打竿和原地练步伐。

(2)在地上画线练习和在不动竿上练习。

(3)分小组练习过两根到四根开合竿。

充分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边练习边喊节奏,“进出进出——进进出出,开合开合——开开合合,高兴高兴——高高兴兴”或节奏童谣,或向少数民族一样跳者与击竿者互相喊“嘿!嘿!”。

2提高技术:提高学生过竿的数量和熟练性,提高学生跳动节奏的持久性与稳定性。教学方法如:(1)设计“挑战”游戏:“挑战1”跳平行8根竿 ;“挑战2”跳平行16根竿 “挑战3”跳平行24根竿。通过“挑战”,提高学生跳动节奏的持久性与稳定性。(2)通过练习难度的逐层加深,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获得成功

的乐趣。另外,在学生跳跃多根竿时提出钻洞、击掌、手拉手、转身变向、左右脚变换在前跳,手臂做舞蹈动作等要求提高难度。改变竹竿的摆放跳过由三层竹竿组成的方格形,从而提高学生跳动的熟练性。(3)结合音乐练习,强调跳竹竿的节奏韵律,跳竿时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增强跳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强化动作节奏,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3合作创编:在学生熟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想象,探索创编新的跳竿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启发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竹竿的摆放,新的过竿方法和在尝试新的花样时的安全问题,组织小组或个人展示及评价等。教师启发学生,双脚一起过竿、不出竿来回跳、转身回来;每个小组编出不同的多人一起过竿的动作如:四人手拉手,两组从同时从两端跳,单个依次跳(多根平行竿)两人做交谊舞姿势跳,跳方格形时怎样转圈跳等等。

传统文化特色篇4

1前言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提升“文化软实力”,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与教育教学结合,是高等院校应该深思的问题。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如何做好新时代知识、思想、真理,如何担任新时代灵魂、生命、新人的塑造工作,也是高校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以上两点深思入手,对云南省边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进行探讨,为边疆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云南省高校教学结合及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省边疆高校中开展的情况

本研究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调查个案,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的临沧市,临沧市境内有傣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德昂族、彝族、景颇族、回族、苗族等23个少数民族。临沧是多民族聚居,民族风情较浓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边缘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正因此也大力促进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据调查研究发现,该学校已结合自身办学方向及当地的传统体育文化情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介绍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的形式了解到,开设内容有板鞋竞速,高跷,抽陀螺,竹竿舞,舞龙舞狮、跳绳、拔河等教学内容。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器材缺少,实践课程较多,相关理论课程较少,相应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不是太明确,教学模式比较保守,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真正能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的人数较少,频次较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课外活动中缺少相应专业人员的指导,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3云南省边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3.1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蕴含的“努力拼搏、公平竞争、追求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生活;其蕴含的“精忠报国、振兴中华、崇德向善”的道德规范,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世代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鼓舞着历代中华儿女,作为一种文化素养陶冶着中华民族,作为一种文体活动丰富着各民族的生活,因此,在云南边疆高校中应该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力量、文化素养、文体活动纳入校园的文化建设中,使广大师生感同身受的了解、认识、学习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设特色的校园文化。

3.2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增强民族的认同感

在云南省高校校园中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饱满的精神面貌、生动的课堂氛围、多彩的课外活动、师生满意的校舍才能够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思想中“适应自然、遵循自然、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云南省境内生活着我国二十五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其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特有的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经历的时间漫长,具有多种社会和文化的功能,表现出明显的朴素性、平等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如:佤族舞蹈中《加林赛》、《舂碓舞》,傣族的《莫罕丽》,壮族的板鞋竞技,苗族的吹枪,侗族、壮族的抢花炮,瑶族的打陀螺以及舞龙舞狮等,这些传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果可以在校园中推广,同一个民族的学生在一起进行同一体育活动,无形中就增强了各自民族的认同感,升华了民族荣誉感。

3.3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教学资源,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我国体育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其中就体育课程内容方面提出要健身性与文化性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因此,在云南边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更应该很好地结合健身性、文化性、民族性的原则,基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群众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适宜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很好地丰富校园教学资源,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同时在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也要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课程,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云南省边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4.1构建独具特色的民族课间操-民族健身操

佤族传统体育舞蹈中的《加林赛》、《舂碓舞》,傣族传统体育舞蹈中《莫罕丽》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健身操。目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课间操———民族健身操,全校师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共同跳三套民族健身操,其中包括佤族的《加林赛》,傣族的《莫罕丽》,以及《唱支山歌给党听》,因其具有健身娱乐的功能及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不仅能够起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作用,而且有益于大学生陶冶情操,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4.2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社团

在云南边疆中高校中有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它们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渠道。目前,高校中体育社团层出不穷,单都是一些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现代体育项目的社团,几乎没有传统体育项目的社团。对于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高校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因此,一些开展比较广泛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舞龙舞狮、板鞋竞技、打陀螺等,有必要增设这些项目的体育社团,这些民族特色的体育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认识更多、更好、更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3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校园课外活动及体育赛事中

作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及校园体育赛事,应当在课外活动中适当的引入一些民族底蕴深厚、趣味性高、简单易学体育运动项目,如傣族的丢包、瑶族的踢毽子、拉祜族的敲打象脚鼓、跳摆舞、荡秋千、打陀螺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体育运动技能,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每年举行的校级运动会中,适当增加趣味运动会,在趣味运动会上将具有民族体育特色的运动项目如踢花毽、吹枪、板鞋竞技、打陀螺等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纳入运动会中,不仅能增加运动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构建校园文化,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4.4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高校体育教师,据调查发现,目前云南边疆高校中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来自外省,汉族居多,真正的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非常少。而且云南边疆高校教师队伍中大都从事的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与研究,如篮球、排球、田径、网球等运动。因此,在云南边疆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数量极少,质量不高,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能担任专业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云南边疆高校及政府职能部门应适当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比如组织开展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培训班和研讨会,组织云南边疆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提拔优秀体育教师参加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组织体育教师多参与各级别的少数民族运动赛事,同时对体育教师进行民族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使云南边疆高校教师的民族传统体育专项技术水平和理论研究能力都得以进一步提高。

5结语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体育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对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云南边疆高校结合本学校类型特色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积极创造品牌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改善活动场地、硬件设施,构建独具特色的民族课间操-民族健身操,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社团,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校园课外活动及体育赛事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结合本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有民族体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民族体育特色校园文化成为一项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

参考文献:

[1]刘明龙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丰富宿州学院大学体育文化作用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27-130.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2002,(7).

[3]马鹏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134-135.

传统文化特色篇5

一、引言

在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群中,节日文化研究是其内容构成的基本事项。在众多的节日中,选取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年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节日进行关注,考查中州民族在这些传统节日中的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挖掘中州区域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探寻中州区域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结合、参考本人《年节视阈下中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一文,本研究的中州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指河南区域内发生、发展、延传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春节期间中州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及特性

(一)社火

春节期间,中州多地都有由民间的文化组织―“社”、“会”组办的诸如高跷、龙灯、耍大头和尚等多种喜庆活动,俗称“社火”。较有特色的社火有,灵宝东西常骂社火、浚县社火、陕县大营社火等,其中灵宝的东西常骂社火特色鲜明。

灵宝东西常骂社火是豫西灵宝市阳平镇春节期间开展的年节传统体育文化娱乐活动,颇具豫西地方特色。骂社火,当地民间谓之,由于统治阶级不怕人民哭,而怕人民笑,所以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这种诙谐幽默、滑稽取笑的表现形式,以讽刺手法表达对统治阶级的不满。灵宝东西常骂社火是一边踩着高跷,一边骂,它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与传统体育活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既有肢体语言,又有口头语言。现今的骂社火吸纳、采用了现代声、光、电技术,手持麦克、脚踩高跷进行对“骂”。东西常“骂”社火这一独特表演形式,代代相传,并不断创新,容大雅大俗一体,美丑尽显,寓教于乐,对百姓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对转变社会风气,弘扬农村正气,提升村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以叫骂促和谐,以竞争促发展之目的。

灵宝东西常骂社火这一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出节令性、集体性、智慧性、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区域延传性以及创新发展性等。同时由于该文化活动在肢体活动上重技巧轻力量,因而有女性的参与,是中州众多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中少有的有女性参与的文化活动。

(二)舞火龙

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信仰龙图腾。因此,各种与龙有关的事项异彩纷呈,绵延传承,具有吉祥寓意。春节期间,中州各地都有舞龙灯活动,且器具、舞灯方式不尽相同。研究发现,河南孟州的“舞火龙”是传统年节中颇具特色的又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

“火龙舞”起源于焦作孟州槐树乡龙台村。该村地理位置特殊,是孟州的制高点五龙庙所在地。龙台村的火龙造型奇特,龙头极像麒麟,十分罕见。这里延传着用“火龙舞”纪念火龙为民除害的极其生动的民间传说。材料显示,火龙舞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至今仍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每年正月十五期间,龙台村的“火龙舞”都要在当地演出,该活动有锣鼓和螺号伴奏,场面热烈、喜庆、蔚为壮观,在豫西地区有“天下火龙一绝”之称。“火龙舞”与常见的舞龙有很大区别,一方面,其表演工具的制作具有很高的遗产价值,另一方面,该活动是典型的民间祭祀风俗、舞蹈、文化遗存,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孟州舞火龙这一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出声势浩大的集体性,同时表现出文化活动的生产性、力量性、节令性、健身性、娱乐性,融图腾崇拜、祭祀风俗以及阵舞于一体的文化遗产特性等。

(三)焰火

考查发现,中州地区近年来的元宵灯会、闹灯等文化活动表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传统的灯具制作、展示方式仍在延续;另一方面,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制作的灯具、展示方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并表现出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创新的态势。河南旧时民间的大型焰火会,其高潮是“点老杆”,即在搭设的高杆上用烟花表现各种民间故事。这里作为特色文化现象进行关注的是豫南确山的“打铁花”。与其他基本使用以火药为原料制成的“礼花炮”进行燃放焰火不同,确山的“礼花”是以“铁水”为原料,通过人工的“浇”、“打”而成的,被誉为“民间焰火之最”。

资料显示,确山打铁花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在民间延传,至今。该活动对场地的高度和宽度有一定的要求。具有“出花”作用的棚或墙的高度一般要求有丈余高,称为“花棚”或“花墙”,在“花棚”或“花墙”顶部铺以树枝,树枝上根据活动需要绑上各种烟花、鞭炮等。打铁花的原料是用铁融化成的铁汁。打铁花时,先把铁汁注入打花工具―“铲”或“棒”,打花者需要手持“铲”或“棒”快速跑至“花棚”或“花墙”前,将铁汁浇向“花棚”或“花墙”,铁汁遇到“花棚”或“花墙”上的柳枝立刻迸散开来,形成铁花,铁花又点燃棚上的烟花、鞭炮。整个活动场面既有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又有震耳发聩的听觉冲击。活动人数一般几到十几人不限。

确山打铁花作为河南民间传统焰火,2008年获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文化活动融入了豫南地区的民间信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生活内容,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出河南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朴实、智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理念。也正是由于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使得其在历史发展中能够在年节及喜庆等活动中传承、绵延于今,是年节中最赋特色的中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

确山打铁花这一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出浓郁的生产性、智慧性,同时表现出区域延传性以及创新发展性,还表现出文化活动的节令性、技巧性、健身性、娱乐性,融民间信仰、舞蹈、音乐为一体的文化遗产特性等。

(四)跑帷子

跑帷子是豫北安阳汤阴县人民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大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跑帷子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大型、多人集体进行的技艺。从现有的资料看,该活动既有类似于舞中幡的器械以及活动方式的要求,又有类似舞武排兵布阵―阵形的要求,同时兼聚两者集体性的特征―活动一般需要几十至二、三百人左右参加,并配以音乐。该活动有特殊的步法要求―独特的舞步;活动器具―帷,是一种两米多长的木杆,在杆的顶部即帷头或称帷帽,根据需要绑以灯火、龙头、彩带及铜铃,还有的在帷头上绑以十二属相的画面。

考查显示,该传统文化活动仅存于河南省汤阴县古贤、白营两个乡。2008年获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传说该活动源于古代战争,这样它就具有古代军队训练士卒时舞武的性质和作用。经过后世的发展、演变,当今人们在跑帷子时,通常舞前以“龙头”开道,舞后以“凤尾”告终,演练过程中舞者持帷子跑动变化呈现出各种阵形、图形―阵图,迎合、体现了汉民族 “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热烈隆重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心理,是传统年节中颇具汉民族文化特色的河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

汤阴跑帷子这一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出宏大的集体性特性,同时表现出生产性、生活性、节令性、娱乐性、健身性,还表现出区域延传性,融民间信仰、舞蹈、音乐于一体的文化遗产特性等。该文化活动重布阵轻体力且参与人员众多,因而现今活动有女性参与,是中州众多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中少有的有女性参与的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特色篇6

德育以往常常是独立活动,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就事论事式的教育;将本来连续的认识过程简单地分割成一个个阶段来处理;将事物整体分割为部分,忽视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年复一年地按时令特点等进行相同模式的标准化教育。殊不知,学生的素质是在活动中综合生成的,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德育活动就应将零散、分项的教育内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机整合,让学生接受来自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影响,并产生整体性的体验、认同与接受。

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农村学校德育阵地不断完善,德育活动日益活跃。根据农村特点,因地制宜地寻找德育教育活动的切入点,开展特色活动,开发校本课程,赋予农村学校德育活动的生命力,成了新时期农村教育工作的一条新任务。

一、农村德育特色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重要性

(一)新形势民族复兴的国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要认真挖掘和提炼祖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要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

要充分体现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首先必须要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所谓的“实际情况”一是指少年儿童自身的情况,即本课题主要遵循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以各种实践体验活动为教育途径。二是指少年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情况。教育内容和形式一旦脱离了少年儿童的实际,就不会被他们认识和理解,也就达不到情感上的认同。地域文化有浓浓的乡情,使少年儿童在亲近熟悉的环境中,接受中华文化传统教育,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品质。

(三)坚实的优秀地域文化底蕴。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是省内乃至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历史文化名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四季瓜果飘香,枇杷、杨梅、桔子、碧螺春茶闻名全国。同时,我镇人文底蕴浓厚,历代名人辈出,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名胜古迹鳞次栉比。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德育处、大队部依托历史、立足乡土,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提出了这一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有地域特色的德育活动,开发整合了校本课程,使学生们接受并传承了一些优秀的地方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和独立品格。

二、农村德育特色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方式

(一)挖掘农村优势,领略生活与劳动的魅力。

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学习在农村,体验在农村,对于他们来说农村就是学校之外的另一个大课堂。我们苏南广大农村有肥沃的土地、广阔的原野、壮丽的山河,水中游的鱼,陆上跑的马,空中飞的鸟,地里用的农具,家中养的鸡鸭,山上长的野菜,普通花草等这些都是学校开展特色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校位于江南水乡一个美丽的小镇,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季季花果不断,这里的孩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根据这一特点,我校结合当地农情,以“太湖生物、果品研究院”等农技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

长期以来,我校还开展了多样的特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身参与、积极实践、主动探索,不仅领略到劳动与生活的无穷魅力而且真切地感受到: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更重要的是向生活学习的道理。在这几年里,我校德育特色活动成果丰硕。在苏州市少代会上,学校的碧螺春茶艺展示活动赢得了与会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

(二)结合民风民俗,感悟勤劳和乐观的人文精神。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农村有源远流长的风俗民情、民间艺术,挖掘这些富有乡土气息,充满活力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对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学校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我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小镇,农家的淳朴善良,叫人动情;为致富,村干部群思集益、四处奔走,使改革春风吹遍乡村,让乡里面貌焕然一新;那多姿多彩的乡俗民情、民间艺术、婚丧喜事,更是让人窥见人间百态……针对我镇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特点,组织结合当地风俗民情,在“土”字上下功夫。

指导学生围绕本校的古迹编写导游词,定期进行“小导游”的培训,为来到本校的客人、老师介绍母校;建立了红领巾编织小组,开辟民间手工艺术工作坊,编制勾篮、缝制老虎鞋等。建立了水乡舞蹈队、碧螺春合唱小组等,利用“乡村艺术节”、“农民文艺汇演”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

(三)整合校本课程,弘扬地方传统文化。

“在充分发掘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从课改的理念中,我们得到启发,德育教育要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传统文化特色篇7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思想道德资源。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是地方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光大,就必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①。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使它们进入人民群众的心灵,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正如所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就是人类在经历长期的社会改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经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②。而文化又受当地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社会存在形态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带上一些地方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指在某个地方所特有的文化,是当地的文化,该文化在当地具有政治色彩极强,文化底蕴特别浓厚的特点。地方文化特色是最有吸引力、最具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地方文化特色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北京的胡同最能体现北京的文化特色,汉剧为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也叫“汉调”,俗称“二黄”。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都会增加地方旅游特色和旅游资源的丰度;会增加旅游活动的吸引力;会增加旅游地的形象特征;会影响旅游地的旅游发展方向等。

二、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特点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创新和实现。

1.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③。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具有悠久历史而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空间上的统一性、时间上的连续性,能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它博大精深,充分显示了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和宽广胸怀④。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在古代有很多书籍记载着自强不息、勤劳刻苦的例子。比如,孔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并努力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活到老学到老。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必须将各民族的文化统一起来,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

2.地方特色文化的特点。第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地方特色文化的贡献不断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也不断地加快,我国地方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第二,地方特色文化吸纳劳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和谐中国的建设。我国文化产业种类很多,其中包括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广播电视、动漫产业等。近年来,地方特色文化吸纳劳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和谐中国的建设。第三,地方特色文化总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张。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地方特色文化总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⑤。

三、怎样让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活起来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之根,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儒、道、佛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⑥。我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具有很多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总体看来,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看起来都没有活力,那么如何将使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活起来呢?

首先,要做好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并将它们转化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日常的行为规范。使各行各业的人都对本国文化了解透彻,并致力于向世界推广自己的文化,使人们生活在文化氛围之中、又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保护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事情,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创新性发展,就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的意义。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联系群众、融入社会,并使其平民化、通俗化、生活化。

其次,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它们不能转基因。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文化遗产应当得到保护,使其能够进入地方官的考核的项目,才能真正地落实,让地方官重视这个事情。我国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不是以“消费文化”去冲击经济不发达的地区⑦。孩子从小吃麦当劳、双语教育,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就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厉冲击。

第三,将文化融入旅游,传统文化焕发活力。在全国各旅游景点融入传统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焕发活力⑧。在各地方景区内展示有宋、元、明、清各代物品,通过与实际生产、生活、旅游结合的方式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在人们的合理欣赏和利用中逐渐鲜活生动起来。让文化遗存成长为亮丽名片,进一步激发景区活力⑨。

最后,让文化馆“活”起来,文艺活动“动”起来。文化馆是县、市一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主要用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化馆已经被建设。文化馆是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真正“活”起来的摇篮。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要做足功课让文化馆“活”起来,文艺活动“动”起来。可以在文化馆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文艺调演、展览、比赛、评奖等大、中型文艺活动、对对子,猜谜、成语接龙、歌唱比赛,朗诵比赛等。让群众都积极的参与到其中,真正的体验到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的魅力。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之根,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使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活起来”,使它们进入人民群众的心灵 ,就必须让群众真正的“用起来”。只有群众都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都喜爱它们,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就真正“活起来”了。

注释:

①高波,张志鹏.基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西部商学评论.2008(1)

②林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定位与发展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9(5)

③柯尊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生之路――读《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J].东方论坛.2000(1)

④农林.文化统战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4)

⑤文化产业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0-09-27

⑥吴宏政.文化存在论的先验基础及其思辨逻辑[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4):18~20

传统文化特色篇8

关键词:旗袍 中国传统服饰 审美心理 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识码:A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既是人类生活的必需,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以及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服饰在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本质上又体现着符号特征之外的文化特色。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令整个世界为之着迷。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以及民族精神,都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 旗袍的由来与发展

旗袍是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可以说是中国女性典型的着装标志。在中国民族服装中,旗袍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

1 旗袍的由来。旗袍最早来源于蒙古游牧民族女子的袍服,而后满族人继承发展了这种服装。在满族人入主中原并建立封建统治之后,这种服饰被带入中原地区并广泛流行开来。因为满族实行八旗制度,凡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被统称为“旗袍”。

早期的旗袍,造型是宽腰直筒式,腰身宽松、平直,袖口宽大,衣长至脚踝,并且有单、夹、衬绒和丝棉袍之分。面料多为绸缎,同时为了美观,旗袍上一般加许多镶滚,袍面绣满花纹,袍领、袖、襟、裾等处均有几道花绦或彩芽儿,并有着多重宽阔的滚边。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看起来是花团锦簇,修长亮丽,再配上俏丽风雅的绸冠和别致的花盆鞋,优雅端庄的感觉油然而生。

2 旗袍的发展变化。旗袍一直发展到清朝晚期,样式还是十分保守,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所选用的衣料大都是绣花红缎,同时“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所谓的“元宝领”,就是领高盖住脸腮碰到耳。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致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这时的旗袍,称为长马甲式旗袍,装饰之繁琐,达到了一个顶峰。

辛亥革命爆发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政治因素以及世界服装潮流的影响,旗袍的款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袖长及臂腕以下10厘米。身长适中覆小腿肚,开衩及中便于行走。但不久,由于受到欧美服饰的影响,袖宽缩小,滚边改窄,衣长仅过膝,比以前更称身合体了,这时的旗袍称之为淑女型的旗袍。在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条例,规定旗袍为“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中点,与裤下端齐,袖长至肘与手脉中点,色蓝,纽扣六”,这就成了典型的旗袍式样。

20世纪30、40年代,旗袍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作为一种流行和时髦的服饰,旗袍风潮席卷全国。这时的旗袍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一是汲取了西式服装的造型元素,开始向立体结构造型的形式转化。比如采用收腰的手法,旗袍两边开衩开得很高,腰身却变得极窄,彰显出女性的体型曲线,展现女性人体之优美。这种受西方服饰影响的趋势在20世纪的40年代更加明显,设计师更加强调腰和胸的对比,注重曲线美,将女性的曲线魅力发挥到极致。二是旗袍的风格多样化。有衣长较短的垫肩双襟绢花装袖旗袍,也有衣身较长的无袖紧身前开衩旗袍,还有一种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衣长可长可短。这些都是适合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女性穿着的旗袍,风格的多样化,使得女性的选择越来越多,旗袍表现美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这个时期的旗袍因其简洁、轻便和得体,并且以线条流畅充分显示女性风姿风韵而称之为流线型旗袍。

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广大的妇女也积极热情地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而当时旗袍的设计不符合社会潮流,妇女们更愿意穿着上衣下裤的装束以方便自己的行动。到了60年代,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旗袍曾经在中国大地一度沉寂,渐渐被封存到历史的记忆中。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旗袍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

3 旗袍的现今流行趋势。近年来,旗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它不但成为女性的生活常服,更成为象征中国民族风尚、凝聚历史传统的社交礼服。尤其是许多公众人物也喜欢在重大场合穿着旗袍,更加掀起了一股旗袍流行热潮。当今旗袍的发展有三大特点:一是款式和花样越来越繁复绚丽。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旗袍的款式和花样越来越多,在构造上,采用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领、低领、无领等,同时又把绘画等姊妹艺术也作为旗袍装饰的手段,那些画有花、鸟、京剧脸谱等图案的旗袍,不仅设计新巧,而且风格典雅。二是生产工艺的创新。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旗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很多新的材料用在生产中,使得旗袍的魅力更加诱人。三是与国际流行趋势的接轨。现在的旗袍文化已经走出国门,受到越来越多知名设计师的青睐,很多大的服装品牌在设计时都利用中国传统旗袍作为创作素材,成为国际服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 旗袍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特点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其承载了很多文化内涵,旗袍也是如此。透过旗袍在国人心中长盛不衰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

1 旗袍体现的“中和之美”。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与灵魂是“中和之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中国传统审美心理要求客体“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也就是要求“和”。所以说,要想获得真正的美感,首先要求审美对象本身符合一定的标准,否则就体现不出“中和之美”。这种审美心理在旗袍上有很好的体现,因为旗袍对于穿着者是有很高的身材比例要求的,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穿旗袍。旗袍为了体现女性身体曲线美,多采用的是收腰、收省的方法,同时特别强调腰和胸的对比,因而对于胸部平坦和臀部扁平的女性都是不适合的。旗袍的领子要求穿着者脖颈长度适中,太长的或太短的脖子都不合适。旗袍穿着者的手臂要求是浑圆、皮肤白皙,并且下身修长,腿型漂亮。由此可以看出,旗袍对穿着者的身材比例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这比例均匀的美感,正好符合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中的“中和之美”。

2 旗袍体现了传统审美中的“优雅”和“娴静”。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中,对于女性的最理想要求就是优雅、娴静,这才是大家闺秀的所为,也是符合社会对于女子的要求的。这种审美心理沉淀在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中,在旗袍上的表现也是如此。由于旗袍的设计多是紧身、包裹型的,除了体现女性的优美体型,同时也使穿着者的身体活动因此受到了限制和影响,穿上旗袍,你就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是说话的语调、端坐和走路的姿势,等等。中华民族一向崇尚温和宽厚,追求温馨祥和,凡事适可而止的中庸之道,要求为人要谦虚谨慎、含蓄内敛,这样的审美心理与旗袍表现的特征是一致的。旗袍的高贵典雅使中国女性看起来更加的优雅、娴静,同时也符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3 旗袍体现的“曲线”美。在中国的传统服饰中,旗袍因其合身的设计、合体的剪裁与人的身体最为熨帖,体现了人体的曲线美。旗袍那流畅、舒展、明快而简洁的线条重点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腿等部分,突出了女性窈窕多姿的身形,展现出优美的“曲线”。“中国各类艺术中线条的多样化表现出民族审美的丰富。相比较而言,曲线、圆形(二维、平面)、球形(三维、立体)似乎受到特别的青睐。究其原因,除了生理因素之外,主要同中国人富于社会历史内涵的联想与想象有关。”由此可见,曲线更加适用于女性,更受到国人的喜爱。曲线给人的感觉是柔美的、圆润的,因而中国传统对于女性“秀美、阴柔、优雅”气质的遐想,用曲线来表示更加的合适。现代旗袍的“S”曲线较少有铺垫,而是以一种较天然的方式显露出来。简洁、明快、流畅,是对人体的一种较为温和的解放。旗袍的立体造型,不仅适合我国女性的体形特征,同时又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倾向,体现了独特的东方魅力,表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服饰作为文化的载体,沉淀着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意识观念等文明要素。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其所代表的服饰文化展现了生动的民族精神:

1 旗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旗袍中盘花扣的编制,镶滚边的精作,都是中国服饰的独特创举。盘花扣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这种绳结就已经出现,慢慢地演变成一种民间手工艺,延传至今,在服饰上的应用,凝结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而旗袍上的盘花扣是利用中国结的编制工艺手段,以大自然为题材,在旗袍扣位的小小面积上,进行了精工再造,发展出很多的图案和花式,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风格。旗袍的用料多为锦、缎、绉、绸,这些都是中国生产的传统的衣服面料,面料上多配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以表达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特色,不但具有传统文化的意蕴,更体现了深邃的民族精神。

2 旗袍所表现的含蓄婉约的儒家思想。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国社会几千年并在现在也持续着这种影响。儒家礼教讲究含蓄、中庸,旗袍线条简洁流畅,婉约含蓄,在“露”的同时讲究“遮”,含蓄之中,流闪着几丝只有在线装小说、绣像插图中的仕女才有的清幽气质,因而连带旗袍的性感,都是一种恬淡的靓丽!只有东方人穿上才有那数不清道不尽的东方气韵,才能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东方人典雅、灵秀之美。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其整体造型风格既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在这里,旗袍所表现的服饰文化特色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感情是有一致性的,因而其独特的魅力得以经久地流行。

3 旗袍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理念。旗袍文化展现了生动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民族文化理念的代表。旗袍表达的是含蓄、朦胧、婉约,它适度地强调胸、臀和细腰,以造型的自然简约格调体现服饰的大家品质:典雅、淑秀、端庄,给人以审美的感受;旗袍注重精细艺术手法和工艺表达,大量采用的刺绣、图案等丰富的服饰手段,表达了丰富的现象和意境;同时旗袍的端庄、大气,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力求稳重、平静,有助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以伦理道德自律、维持礼仪之邦的精神。现在的旗袍已经和流行趋势相结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频频亮相,而且被作为一种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旗袍从流行走向经典,它寄托着民族服饰上的一种家园情结,一种民族精神的再现。

综上所述,从旗袍的由来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旗袍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民族化的象征,一种独特的民族魅力、文化内涵体现在其中。研究它所体现的民族审美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研究它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对今天认知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诤:《旗袍、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1期。

[2] 胡嫔:《论旗袍审美造型的民族精神》,《装饰》,2003年第3期。

[3] 关云德:《旗袍的由来》,《满族文学》,2007年第3期。

传统文化特色篇9

我们引入这个项目的初衷,一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据了解,该项运动虽然历史悠久,但就全国而言,从事该项运动者相对不多,虽然全国有多个省、市在民间成立了空竹协会,但尚未形成规模,活动状态多以老年人为健身而在街头巷尾或广场进行非集体性的活动形式,也就是说,离普及、形成规模的目标尚远。那么,我们几年来从农村小学这个层面引进并全校普及这个项目,并且形成了特色,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起码在东北三省校园体育文化中,抖空竹项目我们填补的是一项空白;二是就空竹文化本身而言,它虽不属于竞技运动的范畴,但是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其潜在的技法是无穷无尽的,在运动中思考、探索、创新,自然地就给予了小学生相互学习、自主探究、开发动作、创新技巧的一个极大的空间和平台,它也同样在充分地展现着竞技运动的规则性、挑战性、娱乐性的特点,不但对技巧、难度、耐力、协调等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参与者形成了强烈的争胜意识、规则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平等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

身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空竹运动技巧、动作种类繁多,它提供了多元化的身体运动形式,也融入了杂技、艺术的元素,从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智力表现提出较为全面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宗旨。尤其是像我们这个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开展的这样一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引进该项目四年来,由最初的基本动作学起,发展到现在,所有的动作、招式基本上是师生自由探究的结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多种难度较高的动作,比如“玉带缠身”、“风火轮”、“高抛”等动作,能整齐划一地进行集体九个系列的空竹动作展示,并参与多次大型活动展示和受邀表演,培养了表现意识,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强化了集体主义意识与协作理念。

传统文化特色篇10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63-01

一、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建设特色乡村文明

一、河北乡村文化资源丰富

河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丰厚,民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已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1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7个;中国传统村落3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7个,经省政府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就有18个。这些民间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体现了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具有鲜明的多元化、地域性、原生态等特点,如以满城汉墓为代表的历史景观;以蔚县剪纸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吴桥杂技为代表的艺术表演形式;以黄梁梦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丰富多样的民间历史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

二、河北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以农村为母体的历史古迹、民间艺术、民风民俗等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近一半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陷入濒危状态,一些古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民俗民艺后继无人,民俗民艺项目活动得不到有效的传承保护,很多原生态文化样式已在农民的生活中消失。在对民间文化资源价值认知不够、保护和传承意识缺失、民间文化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影响下,河北民间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日益减弱、精神饥荒导致农民的文化认同感急剧下降。

三、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建设特色乡村文明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保障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建设资金9104万元用于建设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做好民间历史遗存的修缮保护工作,发挥乡镇文化站或者文化服务中心对农村文化的辐射作用,积极调动群众广泛搜集一批民间礼仪、工艺、以及传说典故等方面的文字、图片、数字信息资料,鼓励和支持编纂县志、乡史,做好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二)依托传统历史文化,提升农民道德水平

传统历史文化记载着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文明新风尚,必须以农村历史传统为依托,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积极推广以“邻里互助、和睦相处、扶弱济贫、仁爱慈善、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传统美德,组织开展 “文明新风进万家”、“道德进村户、文明育新人”、农村社会公德评议等党的群众路线道德实践活动,评选出“文明家庭”等。

(三)依托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河北民间艺术目前已形成了一些影响较大的文化品牌,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吴桥杂技等。民间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做用也越来越明显,其关联领域日益广泛包括旅游、工艺品、演艺、教育培训、原材料生产等。发展关联产业,拉长产业链条,能够有效提高民间文化的价值。民间文化农村文化产业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3]

(四)依托当地红色文化,强化乡村未成年思想教育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在当地兴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活动场馆,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这些场所参观。将“红色文化”带进校园,组织学生开展“讲一个红色故事”、“看一部红”、“读一本红色文学作品”等活动,通过开展红色专题实践活动。把“红色文化”作为农村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使青少年感知历史,感悟红色文化,接受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五)依托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农村文化内容

民俗文娱活动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都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除了传统的元宵节、中秋等节日,还有“七月七”以及赶庙会等习俗。节日里的舞狮、高跷等表演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喜庆和精神上的愉悦。各地发挥资源优势组织群众参加腰鼓队等文艺队,开展民俗娱乐活动。由此,可以激发农民群众热爱民族,爱家乡的精神动力,提升其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有意识地保留传承原生态特色的自然形态。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河北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01301303)

参考文献:

[1]张玉娟.河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10月1日起执行[EB/OL].(2013-09-29)[2014-02-12]

传统文化特色篇11

Abstract:The village planning is to realize urban and rural areas, improve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the important measure of happiness, jiangsu province also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od urban and rural sports". However, in the village planning, especially in with local traditional village planning, often exist in the village the destruction of historical heritag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village out of texture change wait for a phenomenon, local traditional village in the planning of "fade". Taking xuzhou LvLiangShan scenic spot NiYuanDong village village renovation pl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the local traditional village planning, how to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ultur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heritage, the mol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how to protect and use of the local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continue local traditional style and other important problems in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Keywords:local traditional village, the village planning, Sue culture, shape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村庄环境整治与规划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增进民生幸福的重要举措。为了科学有效地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江苏省全面实施了“美好城乡运动”,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并印发了《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明确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的行动目标。

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倪园东村自然环境极佳,保存有相对完好的空间格局,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民居、石头房、奇石宕口等历史建筑和原生景观,形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的地方传统村落。倪园东村村庄整治规划是落实全省“美好城乡运动”和市委的“三解三促”活动,更好的引导吕梁山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引导倪园东村的社会发展,促进倪园东村的旅游开发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的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改善倪园东村的人居环境。

本文以倪园东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探讨在地方传统村落规划中,如何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有效保护历史遗存,塑造特色鲜明的村庄,如何保护与利用当地资源、保护与延续地方传统风貌等重要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2 地方传统风貌特征及现存主要问题

2.1 传统风水格局及村落形态特征

地方传统村落在选址和营造方面注重运用传统风水学理念,择吉而居、顺应自然、合理布局,强调与山水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倪园东村古称“悬水村”,三面环山,一面面水,有状如腰带之溪流环绕山谷,是上乘的“藏风、聚气”之地。村落选址于山谷之中,村落具有“形局完整、山环水绕、负阴抱阳”之传统风水格局,自然生态环境极佳。村落依山就势、街巷狭长通幽、院落规整有序、村野相互交融,形成有机生长、和谐共生的村落布局形态。

2.2 自然古朴的村落风貌及丰富的文化遗存

倪园东村拥有较为完整和自然的村落格局,村落建筑风貌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北方民居建筑传统特色。同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村庄南侧的冲沟被誉为“小三峡”,峡谷内奇石林立,是原始的地质地貌形态的再现,形成年代目前正在考证;村庄保存了20余处石头房和石头庭院,庭院基本为一进院落,体现了典型的苏北山村建筑特色;村落中还保存有一定历史的古井、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存。此外,倪园东村还拥有相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如:具有地方传统的耕读文化、吕梁奇石文化、民俗风情等,还拥有芦花鸡、土鸡蛋等地方土特产品。

2.3存在问题

通过对倪园东村和其它地方传统村落的调研分析,目前地方传统村落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历史建筑得不到有效保护,有濒临损毁之趋势。

(2)传统空间格局遭到破坏,地方特色风貌逐步丧失。

(3)村庄公用设施缺乏,环境质量较差。

3 规划对策

3.1 整治为主、有机更新、控制引导、和谐发展

地方传统村落整治规划中一定要妥善处理好村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村落内部街巷空间、建筑、以及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综合整治为主,保护并延续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地方风貌。在保护地方传统特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合理的有机更新,避免大拆大建。

倪园东村村庄整治规划在保护并延续村落格局和地方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考虑到部分村民的住房需求,分析村庄原有空间肌理的有机生长和村庄发展脉络,在村落的东南部坡地选址建设新区,既节约耕地,又体现“负阴抱阳”之风水理念,与原有村落共同构成了“藏风聚气”形制完整的风水格局。加强对新区建筑的形式、色彩、立面、材质等进行控制引导,继续保持“白墙、灰瓦、坡顶”等传统民居的基本元素,强调对当地石头资源在规划中的运用,对围墙形式或青砖白墙、或当地石材的自然堆砌,实现新区与原有村落的和谐发展。

3.2 加强地方传统村落空间环境要素的规划

(1)延续村庄自然肌理特征

传统村落村庄规划要注重延续村庄自然肌理特征,避免“大拆、大建”,保护村庄原始的自然增长边界特征。倪园东村规划秉承延续村庄自然肌理的原则,对村庄院落逐一分类进行整治,避免“大拆、大建”,使得村庄不仅有完整的原生型内部生活空间,同时保护和呈现了“山村型”村庄自然增长边界的特征。

(2)传统村落空间的营造

传统村落空间一般拥有典型的村口特征、街巷空间、院落空间、宗祠宗庙、古井、戏台等特征。倪园东村规划中,重点梳理村庄开敞空间作为公共空间,恢复村口、街巷,形成“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和“街巷—组群—院落—建筑”的传统村落,同时考虑村体的高差,形成富有层次感、韵味感的坡地和台地空间。

(3)突出梳理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是体现村落格局极其重要的场所,是村庄的脉络。规划保留原有街巷的空间格局,并对原有空间肌理进行修补、整合。主要街巷采用当地自然石材铺地,整治街巷建筑立面,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门窗、门罩、院墙等特色环境要素予以保留或修复,保护并延续原有街巷空间的尺度和质感。同时,结合古树、古井以及街巷转折处等重要节点空间适当扩大,以满足人行交汇、村民交往、采光通风等多种要求。

3.3 重视地方传统村落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1)正确处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展示利用之间的关系

在地方传统村落中遗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村庄整治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展示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理利用。

(2)传承和发展当地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在传统村落的规划中要注重对其他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的传承与保护。倪园东村的石头房和石头庭院是展现苏北山村风貌建筑特征的重要历史遗存,在规划中予以重点保护和修缮,周边建筑在规划中也注重与其相协调。此外,规划还加强了对村庄的奇石、古井、古树名木、历史构筑物、特色铺地等物质文化要素以及吕梁奇石文化、耕读文化、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要素的保护。

(3)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业

在我国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一些乡村田园风光优美,历史文化资源较丰富,并拥有较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的地方传统村落,可以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业。

倪园东村山水资源环境极佳,生物资源丰富,富氧量极高,是养生、休闲的绝佳场所,同时村庄面貌古朴、保留了较多的石头房、石头农用器具,村庄南侧和西侧的宕口奇石景观资源丰富,规划把握山村旅游要素,将其融入整个景区的旅游策划,打造民俗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养生与乡村体验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文化旅游村,成为徐州市最美山村、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

4 结语

在进行村庄规划中,应提高广大村民自发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地方传统风貌的意识,增强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村落的发展、保护与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要采取财政支持措施进行鼓励,将地方传统村落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并延续地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特色风貌。对于乡村旅游开发要深入研究,要防止对历史文化资源和村落传统风貌的建设性破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晓阳,赵之枫.传统乡土聚落的旅游转型[J].建筑学报,2001(9).

2.刘伟.论村落自主性的形成机制与演变逻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罗长海,彭震伟.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机制探析[J].上海城市规划,2010(1).

4.尹超,朱怿然,姜劲松.江苏省古村落保护与实施机制初探[J].小城镇建设,2010(8).

5.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新论,2005,(4).

6.刘沛林.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J].人文地理,1998,(1).

传统文化特色篇12

学校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书画特色学校为目标, 坚持“以书画熏陶学生,以书画教育学生,以书画培养学生”的办学理念。制定了沥海镇小书画教育中长期规划,提出把我校办成“书画特色明显,办学水平高”的省特色学校。

二、抓好艺术教育教师队伍

学校着力培养书画艺术辅导教师。除了校级社团辅导老师外,提出人人都是书画、艺术辅导教师的理念,学校每年组织书画艺术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积极开展书画校本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创建校园浓厚的书画氛围

开辟了溶乡贤精神与书法艺术为一体的乡贤亭长廊,请我镇著名乡贤――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女士给“乡贤亭”题词 。建设了校园草坪书画文化,让历代书画名家走进校园。绘制名人名家作品艺术墙,在校园墙壁、走廊绘上名家篆刻、绘画作品,让学生从小接受名家作品熏陶。打造学生书画作品长廊,在校园墙壁、灯柱等上面展示学生作品,提升学生书画素养。从而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校园书画景点启智。

四、搭建活动舞台

1.舞台之一:课外书画兴趣社团

学校成立了校级的绿海书法社,小海螺美术兴趣小组。规定每周五下午二、三两节课为兴趣社团活动时间,周一至周四各社团根基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做好活动开展的三落实: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场地落实。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做好书画教育的提高工作,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小能人,取得了突出成绩。

2.舞台之二:校园写字考级活动

我校每年举行一次小学生写字等级评定标准,根据写字姿势、结构章法是否合理等,分为九个等级,规定每一等级的具体要求,全校学生人人参与,确定等级,并评选沥海镇小写字考级团体优胜班级、各年级十佳小书法家。在历年上虞市小学生写字质量抽测中,名列前茅。

3.舞台之三:校园达人秀活动

我校把书画艺术教育与少先队的品牌活动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学习书画艺术的乐趣。在每年举行的校园达人秀活动中,设立了“书法小达人”,“简笔画大王”等项目,给在书画艺术领域有一定特长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每年都会决出各个年段的书法达人,“简笔画大王”,进一步拓宽书画艺术教育的活动领域。

4.舞台之四:区、校等各级书画展示活动

学校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书画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书画展示,努力把学生推向展示的舞台。书画兴趣小组定期进行书法美术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展示在校园墙壁上,形成一道亮丽的书画风景线。

传统文化特色篇13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29-01

上世纪二十年代动画作为舶来形式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并对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到了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动画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我国动画发展一直处在低迷的阶段。要想动画产业得到良好发展,就要充分重视动画自身的质量,在剧本的创作阶段就要开始注重把控质量。

一、动画剧本的主要构成及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的作用

(一)动画剧本的主要构成分析。动画剧本是通过多个要素组成的,其中故事主题就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动画剧本在影片当中被观众看到的就是故事,故事题材是否有着吸引力,是打动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1]。另外,动画剧本构成当中,角色的个性化塑造也比较关键。个性化的角色才能让人有深刻的印象。在个性化的塑造方面就包含着比较多的内容,其中有角色的外观形象和思维方式、动作等等。最后,动画剧本构成中的又一要素就是矛盾冲突,这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动画平淡无奇,就必然不能吸引观众,戏剧冲突的科学化设计,能够带动观众的思维进入到剧情当中,和观众拉近距离。

(二)动画剧本创作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的作用。动画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将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就能对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国要想在动画产业上辉煌发展,就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将中国特色的动画特征得以鲜明呈现[2]。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时期中沉淀形成的精髓,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动画剧本的创作中,有助于推动我国的动画事业发展。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融入是对我国文化进行传播的重要方式,也ξ夜的动画在全球化发展中加强抵抗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商业动画在我国的电视网络中已经备受推崇,有的中国观众对国外的动画品牌已经形成了依赖性。国外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对本国的文化传输比较重视,并将传统元素在生活以及服饰等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动画文化侵入体。我国的动画创作要想得以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与作品相融合,形成有着独特性的民族风格,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国产动画的良好发展[3]。另外,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应用,对提振民族软实力也有着积极作用。

二、动画剧本创作中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应用方法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要充分重视在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在对动画剧本的创作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改变传统的动画剧本创作的不足现状。在传统文化的选择应用中,要注意和动画剧本创作的主题紧密契合,在剧本创作的深度上要进一步加强,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注重传统文化的科学化运用,取其精粹,去其糟粕,才能真正有助于动画剧本创作质量的提高。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运用中,要注重取其精粹,去其糟粕,要做到古为今用。要想促进我国的动画产业良好发展,就要以走出国门为目标,创作出的动画不能只是满足国人的审美需要,还要充分重视国际市场的需求。要注重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展示,突出中国的特色,并有着时代气息。这样才能有助于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动画剧本的创作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还要注重从本土生活方面充分考虑,对传统题材要进行深度挖掘。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处在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发展状态。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注重动画剧本的创作和本土生活的紧密结合,深入到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的素材挖掘中,为动画剧本的创作提供支持。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讲述的就是蒙古民族的真实故事,动画作品的导演和年轻动画原画师到大草原,和当地的牧民同吃住,并随时进行记录,从而对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内容在动画剧本的创作当中加以应用。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