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合集13篇

发布时间:2024-01-25 14:56:27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1

1、户用沼气池建设

户用沼气作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载体,建池总量从2001年1.7X口增长到201 2年年底的5.32万口,10年内增长3倍,培育了茶庵铺、青林等千池乡镇11个,茶庵铺镇上高坪村、盘塘镇常青村、青林乡采菱村等百池村167个。到2012年底,全县沼气入户率占可建池农户的比例达到了30.2%,建池成功率达到了100%,沼气使用率达到了89.6%,“一池三改”率达95.5%。沼气年产总量突破2500万m3,农村沼气已逐渐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用能消费的主导。

2、大中型沼气工程

先后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48处,总投资2500余万元,年处理畜禽粪便污水近百万吨,有力改善了农村环境。由国家投资建设万福生科、桃源黑猪场、四喜养殖、济庆农牧等大型沼气工程7处,总投资1650万元,其中桃源县黑猪场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及综合利用工程为全省首个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利用的示范工程,为破解“二次污染”难题探索了成功模式,获评2012年湖南省“双优”工程称号;枫树乡公路村大型秸秆沼气工程为全省两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项目之一,对全省农村能源转型升级、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从家庭零散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桃源县在农村沼气发展上,注重联户沼气工程的建设,变-池-户为-池多户,截止目前,已建成联户沼气工程86处、联户1165户,项目覆盖茶庵铺、漳江、枫树等8个乡镇,既有效解决了规模养殖大户的养殖污染问题,也为周边群众解决了生活用能问题,深受养殖业主和老百姓的欢迎。

4、太阳能利用

积极推动太阳能建设,截止201 2年底,共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25万m2,总投资9000多万元,发展太阳能建设示范村12个,受益群众6250户;在县城主要街道和部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广太阳能路灯460盏,总投资368万元;还将太阳能增温系统推广应用到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上,开了全省之先河。

5、其它生物质能开发

推广省柴节能炉灶4.71万台。积极推广沼气发电,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利用沼气发电87万多度,年节约电费36万多元;引进了宝胜沼气10兆瓦发电工程,采取鸡粪发酵产生沼气发电工艺,预计每年可处理鸡粪10万吨,发电2000万度以上。探索开发利用风能,正在引进总投资4.47亿元的牯牛山区域风电项目,装机总容量达49.9兆瓦,将有效缓解全县用电压力。

二、发展趋势

农村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环保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前景将跟随国家战略调整、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进程呈现以下趋势:

1、农村户用沼气逐年递减,但仍受群众欢迎

随着养殖业从个体散养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沿海转移,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面临着发酵原料、农村劳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转入了停滞不前的发展阶段。但从现实调研情况来看,农村户用沼气仍然受到群众青睐,仍然具有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农村能源后续服务站辐射范围内的农户,建池积极性仍然很高。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仍然是农村能源发展的主旋律,虽然每年发展数量将呈递减趋势,但总量上只增不减。

2、大型沼气工程及联户集中供气是发展重点

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开展沼气联户集中供气,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既能解决养殖污染,又能为周边群众提供清洁能源,企业、群众都满意,也符合国家发展沼气的战略部署,是近几年乃至今后中央和省里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的主攻方向。桃源县在这个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面,并积极了一些经验。譬如,去年建成的黑猪场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及综合利用工程,就是桃源开展联户集中供气最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该项目依托国家投资的黑猪场大型沼气工程,通过“业主、运管方、能源办”多方筹资,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沼气供给周边2所学校、103个农户、1个农庄,沼渣制成沼肥出售,沼液通过专用管网输送到苗圃与葡萄园基地,取得了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获评为全省“双优工程”的称号,并吸引了全省近60个市、县能源办领导前来参观学习。

3、沼气能源的社会功能将呈现多样化

发展沼气是一件惠民生的好事,有百利而无一害,其所体现出的社会功能将呈现多样化。一是沼气用于供能。主要是用于生活用能、猪舍加热等。在冯茂养殖场调研时,养殖场老板曾宏向我们介绍,他所建的100m3沼气池,主要用于2栋猪舍1000头猪冬季加热升温,加快了猪的生长速度,缩短了生长周期和资金回笼的时间。二是沼气用于整治农村环境。像我县浯溪河乡为解决学校食堂和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结合食堂改造建设了1个50m3的沼气池,环境大为改善,全县农村环境整治评比也由排名靠后追到了靠前名次。三是沼气用于发电。桃源县第一家上市公司万福生科依托5000头猪养殖场建设了总发酵容积为1800m。的沼气池2座,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每年可发电87万多度,年节约电费36万多元。目前正在规划即将动工建设的宝胜沼气10兆瓦发电工程,采取鸡粪发酵产生沼气发电工艺,预计每年可处理鸡粪10万吨,发电2000万度以上。

4、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小型生物质能将大幅开发利用

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生物质能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越来越备受社会关注,越来越得到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国家对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开绿灯,准许上国网。大力推进小水电项目、风能发电项目实施等等方面,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桃源县正在引进规划建设的牯牛山风力发电、宝胜沼气发电项目。就是国家加大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生物质能开发力度的很好例证。

三、对策

1、加大项目建设资金及实施单位工作经费的投入

推广农村沼气,是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惠及农民群众、治理养殖污染、推进生态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承担的社会功能强大、社会效应显著,工作力度不但不能减弱,还要强化。同时,要加大对大型沼气和联户沼气工程的建设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大型沼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要设立专门项目,给予专项资金,纳入国投范围进行建设,以期发挥沼气工程的最大效益。另外,中央和省里在下达项目实施计划时,要安排部分资金作为农村能源工作经费,或配套下发要求市、县给予以工作经费配套的文件,确保县级农村能源部门的工作经费开支。

2、整合各部门能源建设项目,统一归口实施

大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工程,所需建设资金量大,而目前能源、畜牧、环保、移民等各个部门都有沼气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申报不统一、管理不归口、资金分散是目前推进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的最大弊端。建议省里能否将各部门涉及农村沼气建设的项目和资金整合起来,交由农村能源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用于建设规模较大、配套设施完善、社会功能较强的农村沼气工程,充分发挥能源建设的综合效益。

3、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后续服务体系建设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2

随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途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全球范围内通过绿色转型来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过分依赖与破坏。在过去的5年中,中国通过采纳新思维、新战略推动了绿色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其中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等重构发展模式一样,作为重要的战略策略与实施途径,很好地推进了绿色转型模式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长久战略选择。生态文明是自然资源分配利用中相对重要的一部分,而自然资源等战略性储备物资的使用状况也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Odum提出了能值分析理论,他认为各种系统都是由不同能量所构成,且生态系统中不同事物的能量值之间也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不能通过简单的处理、分析来核算。而能值指标为生态系统内各类别物质能量转换为同一标准提供了可实现的途径,方便进行定量分析[1-2]。 20世纪90年代,由加拿大生物学家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实现了定量分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应用非常广泛。同时该模型还将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能力、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以及资源的可再生性等性质考虑在内,模型思路简洁明朗,发展迅速,成为度量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3-12]。本文采用2001-2009年间湖北省的各项统计数据资料,在生态足迹的框架下,将各种能量统一转换为对应的生产性土地面积,实现对区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定量比较与动态性分析,并依据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来判断湖北省内资源供需与自然禀赋之间的安全和谐状况,从而衡量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提供建议。同时还引入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等指标来衡量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自我更新调节能力,对湖北省生态可持续性进行多方位分析与研究。为政府制定出全面的发展规划和财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模型的确定与指标选择 生态足迹是指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总面积。是从定量化视角研究自然生态影响的有效指标[12-15]。本文主要将能值分析方法与生态足迹理论框架相结合,同样遵循生态足迹的2个基本事实,即:①人类能够估计自身消费的大多数资源、能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②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折算成生产和吸纳这些资源和废弃物的生产性土地面积。这需要将各种不同类型、等级的能量流通过能值转换率,折算成可以直接进行加减运算的太阳能值,再依据能值密度,将各消费项目的太阳能值核算为相对应的生产性土地面积,从而计算出研究区域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由此判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16-26]。 1.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 (1)各主要消费项目的能值核算。依据公式(1)[6],借助能值转换率,折算出各项目的太阳总能值以及人均太阳能值:能值=各项有效能量×能值转换率(1)(2)生态承载力量算。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中,可再生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非可再生资源而言,可再生资源因其再生速率快,能够被人类持续不断利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所以在生态承载力量算时,只考虑可再生资源指标的核算[6]:Ea=a/Pi(2)式(2)中,Ea表示人均生态承载力;a表示可更新资源的人均太阳能值;表示全球平均能值密度。(3)生态足迹折算。研究各地区生态系统的总能值折算主要考虑太阳辐射能、风能、雨水化学能等5项可更新自然资源,依据Odum的研究,为避免重复计算,同样选择最大能值作为区域总能值。其表达式为[6]:p2=区域总能值/区域总面积(3)其后需要将消费项目的能值转换为对应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包含生物资源消费与能源资源消费两项。公式为[6]:Ef=∑Ai=∑ei/p2(4)式(4)中,Ef表示人均生态足迹;i表示自然资源类型;Ai表示第i种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ei表示第i种资源的人均能值;;p2表示研究地区能值密度。(4)生态赤字或盈余。通过比较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差值来动态衡量研究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2.湖北省生态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1)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其公式为:D=-∑RiLnRi(5)该指数的计算主要借鉴Shannon-Weaver公式,式中D是多样性指数;Ri为第i种土地类型在总生态足迹中所占的比例。Shannon-Weaver公式是一个复合函数形式,主要从丰裕度和公平度两个方面对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分配状况进行研究,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越高表明区域的生态足迹多样性就越高[7]。(2)万元GDP生态足迹。公式为:万元GDP生态足迹=区域总人口生态足迹/区域GDP(6)万元GDP足迹主要用于反向表征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效率之间的差异,万元GDP足迹指标越高,则资源利用效率越低,说明土地的产出效率也就越低[8]。(3)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C)是由生态足迹乘以从系统组织角度推导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得到的[7],ef为生产性土地面积,公式为:C=ef×(-∑QiLnQi)(7) 二、湖北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评价分析 1.湖北省生态足迹的能值核算 (1)人均生态承载力。湖北省土地总面积为1.859×1011m2,2001-2009年的总人口分别为5974、5987、6001、6016、6031、6050、6070、6110、6141万人,文中引用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原始数据均来自2002-2010年的《湖北省统计年鉴》和各年份的《中国农业分析报告》。依据相关文献[9-11]可知,全球年均总能值为1.583×1025sej,全球平均能值密度p1为3.104×1014sej/hm2,根据上式(1)计算出湖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如表1所示。依据核算结果可知,湖北省年均总能值为5.391×1021sej。表1中对于太阳辐射能、风能、雨水势能、雨水化学能和地球旋转能的计算,参见相关文献[12]。(2)人均生态足迹。根据公式(2)计算得湖北省能值密度p2为2.90×1014sej/hm2,并依据公式(3)计算得湖北省2001-2009年内各种消费指标的人均生态足迹如表2所示。从表2中各项结果可以看出,生态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总量都在不断上升,其中生态资源的年平均增长比率为4.6%,能源资源的年平均增长比率为14.5%,由此可见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耗的年平均增长比率是生态资源的3倍左右。湖北省9年内人均消费水平和能源需求量都在不断上涨,其中经济发展是导致能源资源需求进一步增加的主要原因。而生态资源和能源资源需求的上涨则是导致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不断上升的直接原因。(3)人均生态赤字。从表3核算结果可知,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从2001年的6.390hm2/人增至2009年的8.106hm2/人。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建议,应留出12%的生产性土地面积来保护生态足迹多样性。所以在人均生态承载力中扣除12%的生态足迹多样性保护土地后,实际可供利用的面积仅为0.248hm2/人。因此,可以得出:2001—2009年内湖北省的生态足迹均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由2001年的6.142hm2/人扩张到2009年的7.858hm2/人。计算结果表明,湖北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远远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其中,各类生产性土地面积对总的生态足迹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耕地>水域>化石燃料用地>牧草地>林地>建筑用地。#p#分页标题#e# 随着人均生态足迹的不断上升,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不显著,导致湖北省人均生态赤字差距不断拉大。2001-2009年湖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平稳快速的发展要求,不足以承担相应的环境净化与更新的重任,对外部环境、自然资源、能源的需求和依赖也在不断上升,生态压力很大。 2.湖北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动态分析 (1)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将2001-2009年各项土地类型占总生态足迹的比例导入公式(5),计算可得湖北省9年内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依据此指数可得2001—2009年湖北省生态足迹多样性趋势图,如图1(a)。从核算结果可知,9年内湖北省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在1.444~1.507之间波动,其中2008、2009年的数据相对较高,由丰裕度和公平度的评价含义可知,这2个年份湖北省生态足迹的分配状况相比前7年而言,更均衡更公平。同时不同土地类型的利用数量之间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从相邻年份的差值来看,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并非一直平稳,而是在不断增长,其中2001-2002年、2004-2006年、2008-2009年之间均为负增长,也说明湖北省的能源与食品的消费需求是在不断调整中得以改善的,这表明湖北省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性均衡消费。 (2)万元GDP生态足迹。参照公式(6),对2001-2009年的湖北省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核算,并依据核算结果推出2001—2009年湖北省万元GDP生态足迹动态趋势图如图1(b)。从图1可知,湖北省9年内的万元GDP变化呈现下降趋势,数值在3.574~8.178hm2/万元之间波动,依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该项指标整体趋势偏高,这表明湖北省9年内的资源利用效率均比较低。结合湖北省能源资源利用战略计划可知,在2001-2009年,资源利用率是在不断提高的。尤其是2008-2009年,资源利用效率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9年资源利用率比2001年下降了43.7%,降幅明显。由此可见,湖北省资源利用有效程度正在逐步提高。 (3)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利用公式(7)得到湖北省近年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从表4中可见,虽然湖北省生态经济系统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数值在8.970~11.881之间波动,但从不同类别的生产性土地类型来看,变化趋势则不尽相同。如表4所示,构成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的各项生产性土地类型的变化趋势中:2009年牧草地和化石燃料用地总量与2001年相比增幅分别高达47%、103%。但两者的变化趋势又不尽相同。其中,牧草地成稳定上升趋势,表明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在不断上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对于禽类、蛋类的需求、营养均衡的意识正在不断增长,这也比较符合湖北省现有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化石燃料土地的增长则是分2个阶段,2001-2005年上升趋势明显,湖北省在这5年内依靠能源等资源的消耗大力推动了湖北省产业经济与整体实力的提升。直到2009年,增长趋势变缓,也表明湖北省在追求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同时不再过分依赖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而是不断革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努力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消耗,实现绿色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建筑用地和水域的变化趋势相对比较平稳,增长幅度并不明显;而耕地和林地虽有小范围的上调,但耕地在2004年和2008年、水域在2007年之后均有下降,所以两者整体呈下滑趋势。 上述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湖北省经济、生态状况等处于较强的发展势态中,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发展能力。也表明湖北省在均衡各项生产性土地类型的比例、调整能源的利用效率、保证经济稳定持久发展、坚持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能源需求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卓有成效,这必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全文在生态足迹框架上借鉴能值分析理论,同时还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和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3项指标来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尽量全面考虑人类的需求活动带给生态环境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影响。通过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变化来揭示湖北省生态环境的真实状况,并借助2001-2009年的湖北省各项能源资源的统计资料来对湖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予以动态的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自然资源的供需不合理。湖北省2001-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9.06%;人均生态承载力在区域面积固定和各项辐射能量变化并不显著时,浮动表现为0;根本原因在于自然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速率过快,从而导致2001-2009年间湖北省生态环境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其中经济发展速率不断加快、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以及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是湖北省生态赤字逐年拉大最主要的原因。 (2)自然资源的组分结构变化显著。在2001-2009年间,湖北省6种主要土地类型的变化趋势中,牧草地、化石燃料用地的总量在逐年上升,年平均涨幅为6.7%、20.2%;耕地、林地面积小范围的下降达3.08%、0.08%;建筑用地和水域总量平稳上升,涨幅为2.42%、2.17%,均相对平稳。从耕地比重的下降和其他能源需求总量的上升可知,湖北省自然资源的组分结构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发展需求是从根本上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同时能源需求也是导致化石燃料用地面积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3)生态足迹整体分配不均。湖北省2001-2009年间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是在动态变化中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在能源与食品消费需求中不断调整得以改善,虽然总体资源分配上尚不合理,但9年内的持续增长也表明湖北省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性均衡消费。#p#分页标题#e# (4)万元GDP生态足迹下降趋势明显。湖北省9年内的万元GDP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8.178hm2下降到2009年的3.574hm2,表明湖北省万元GDP整体呈现偏高的趋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但下降趋势也真切地反应了湖北省就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采取措施与政策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5)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现状欠佳。湖北省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各项生产性土地类型的变化趋势来看,牧草地、化石燃料用地总量在不断上升,耕地、林地小范围的下降,建筑用地和水域总量变化趋势相对平稳,湖北省在逐年均衡各项生产性土地类型的比例,调整能源的利用效率,保证经济稳定持久发展的同时,坚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能源需求结构的调整,这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2.讨论 分析运用能值方法对湖北省2001-200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的测算,主要选择了生态资源和能源资源2个方面,20项指标来反映湖北省9年内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情况,选择的指标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但对于能值分析方法的运用,会因选择的因子不同、指标选择偏向差异、参数的确定和各种侧重而使湖北省生态足迹的强弱程度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所以在对能值分析运用和指标的选取上仍值得继续研究。在运用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3项指标来核算湖北省2001-2009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候,所选用的数据均为相关统计数据,因年份较长,对同一指标的统计口径并不完全一致,需要对部分年份数据进行折算,这同样也会导致结果存有一定的差异。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3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日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总体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国际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并没有使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发生改变。并且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因此本论文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应该采取的新举措进行探讨。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1.科技进步发展突破的新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危机常常会催生出新的技术革命。尽管对当前将要形成的新的技术革命是什么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但许多学者认为科技进步、发展、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正在孕育新突破。从具体的行业上看,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已经分别成为全球专利申请增长最多和最快的领域。因此,可以认为智能制造、无线革命和大数据三大变革将给本世纪带来巨大的改变。此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生物、材料等领域的新技术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人工智能、3D打印等交叉融合技术成为当前的研发热点,而页岩气技术已经实现重大的突破。

2.生产方式变革趋势。总的来说,生产方式的变革呈现出“三个融合,三种趋势”。第一,智能制造与数字服务相融合,呈现生产个性化、分散化增加趋势。这种个性化、分散化的趋势将使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对区域产业格局和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第二,能源技术与网络技术相融合,出现能源利用网络化趋势。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实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现实基础,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对能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或者说是进入互联网能源时代。第三,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呈现二、三产业界线模糊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业活动逐渐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活动,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制造业必须与服务业实现更深的融合,从而使二、三产业的界线逐渐模糊化。

3.生产布局调整趋势。(1)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的趋势。在全球价值链的所有生产环节中,附加值不断地被创造和累加,并且通过该链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也就是说,生产在全球的分布,不再是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也就是产业间的分布,而是同一产业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也就是产业内分布,即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这种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深化的必然产物。

(2)服务业全球化趋势。服务业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当前有约2/3的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向服务业;②跨国公司服务外包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将产品生产活动中的某一工序或者零部件分包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使接包企业在中间产品生产和服务环节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若干是新产业;③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统计,66%以上的全球货物贸易是中间品贸易,而在服务贸易中该项比例高达70%。

三、中国的新举措

1.坚定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面对全球经济化和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新形势,我国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双边、多边以及区域贸易体制谈判,努力转变成为国际经贸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促进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形成。继续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推动形成以周边国家为基础、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2.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应在试点基础上,选择其他具备条件的地方继续发展自由贸易园区或自由贸易港区,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模式,为全面改革国内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方式,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3.实施向西部开放的战略。实施向西部开放的战略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对外开放的新亮点。我国西部地区历经多年的政治经济变革,局势稳定,投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向西部开放,将重点提升贸易的规模和层次,重点发展服务贸易、科技和能源合作以及双向投资。

4.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推进向西开放的重要手段,是中央所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其工作思路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重点抓好战略规划的制定,极主动推动与中亚国家之间建成公路、铁路、航空、电网、电信和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扩大在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投资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并且无可避免。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国应该重视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研究工作,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4

在世界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下,环保材料有着广阔的市场,而建筑行业需面对的重要问题即为居住环境节能的设计。现如今这一理念主是从建筑照明与窗户制作中对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中得以体现。一些室内设备更多地采用光电池作为能源,不仅可以在聚集大量光线的同时不可以维持室内温度,相较与过去的老式建筑楼房有着质的突破。而在照明中大量使用白炽灯、荧光灯、卤素灯等节能型灯具,不仅可以达到照明效果,同时节约能源。另外,可以在房顶装置采光系统,以反射原理将光送入室内。如果在设计墙体、屋顶时,通盘考虑门窗、遮阳、热量收集、自然通风和太阳能发电、热水等的功能和需求,也可为楼房提供或节省能源。

2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解决了人们异常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重复利用,使整个建筑在设计和构造上更加趋于完美化、合理化,能够跟上时代步伐。

二、保护环境对建筑材料发展的要求

1对建筑工程环保科研要加大投入。

这样有利于建材工业的三废处理资源再利用回收;应大力提倡和增大投入力度,对环境保护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建筑项目工程进行社会经济评价估测以判定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于建筑余料、废料、角料的再次利用;在生产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损耗,加大对城市垃圾、矿业尾矿等废料的再利用,对于工业固体废料的再利用,它也是建材原料的最佳来源。

2汲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5

一、我国能源贸易的现状和趋势

(一)原油的贸易现状与趋势

我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原油净进口国。我国以原油形式进口的能源对能源总消费量的占比更是从1993年的0.3%持续快速上升到2004年的9.5l%。但是,这样的快速上涨趋势在之后没有得到延续,在2005年到2009年期间,这个占比在9%左右徘徊。同期,石油对我国能源消费的贡献率从1993年的18.2%趋势性上升到2002年的22.3%以后就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在2009年达到了17.9qo,甚至低于1993年的水平。2010年石油对能源消费的贡献率重新回弹到19%。但究其原因应该是由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石油价格造成的短期压抑引起的。考虑到石油储量快速枯竭的趋势不变和石油的广泛工业用途,我们可以预见石油价格在欧债危机过后的再次上涨。因此石油对我国能源消费的贡献度应该会延续之前的趋势,继续下滑。今年,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重新陷入困难局面,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数据显示了我国石油进口量和石油产量的大幅下滑。

(二)煤炭的贸易现状与趋势

我国从1991年开始出现煤炭的净进口。但是和原油不同,我国有着比原油更加丰富的煤炭储备。因此在1991年到2009年期间,我国以煤炭形式进口的能源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占比从来没有超过1993年的5.15%。此外,在1991年到2009年期间,出现过两个时期的净进口转净出口,分别是在1996-1997和2001-2005期间。所以,我国煤炭的供应并不依靠进口,煤炭贸易只对我国的煤炭需求起到少量的调节作用。同期,煤炭的对我国能源消费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对煤炭的使用已经开始有所压抑。2010年,煤炭在对能源总消费的贡献率突然下降了超过两个百分点,达到68%。

(三)天然气贸易现状与趋势

在1995年之前,天然气的贸易量较小,净贸易方向也没有什么趋势性的变化。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天然气出现持续的净出口,以天然气形式净出口的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占比从1995年的3.83%持续上升到1999年的17.320-/0。之后出现曲折性下降,并在2007年开始再次转成净进口。同期,天然气对我国能源总消费中的贡献率先是持续下降,之后在1999年出现转折点,并由1999年的2%持续上升到2009年的3.9%。造成如此贸易趋势和国内消费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国天然气的储量非常丰富,但是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技术要求比石油和煤炭的高,加上我国煤炭资源的富足,导致了我国天然气开发和使用进程的严重滞后。1999年,我国宣布要形成三种化石能源并重的化石能源消费格局,从此天然气的发展明显速度增快。2010年天然气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贡献率进一步增长到了4.4%。目前,天然气的国际贸易有两种形式: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目前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成本较低,但是天然气管道的铺排正在快速进行,预计未来管道运输成本会低于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成本。

(四)其它能源品种的贸易情况

非化石能源主要包括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不同,它们要转化成人类生产生活可用的能源形式需要复杂的转变程序。通常我们先将非化石能源转换成电能,再将能量通过电网输送到各消费终端。如此的特点使得非化石能源的运输几乎完全依赖电网的铺设。也就是说非化石能源的对外贸易以电的形式进行。通过往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全社会的用电量几乎等同于我国的全社会电力产量。所以,至少目前来说,非化石能源的对外贸易是可以忽略的。

但是,虽然非化石能源不以最终产品的形式进行国际贸易,非化石能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近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却带动了我国一些相关产品的大量贸易。在这里,我们主要将焦点放在光伏行业和风能行业上。在光伏行业里,我国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多晶硅到国内进行加工,然后将光伏组件出口到国外。近几年来我国光伏行业的超高速投资使得目前我国的多晶硅已经可以自己自足,而组片的出口则因为欧债危机变得暂时滞待。在风电行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风机出口国之一。

二、我国能源贸易的展望

根据我国能源的现状、已经展现的趋势和我国政府对能源未来的规划,预计未来我国能源贸易会出现如下特点:

(一)今年原油的进口出现了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持续反弹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引起的。但是,随着2012年以后全球经济的恢复,我国原油的进口也会出现反弹。但是就长期来看,原油价格的上升大趋势的不变、其它资源产能的上升会进一步推动原油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的下滑,加上我国国内原油产量的稳步上升,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至少不会进一步趋势性地上升。

(二)我国煤炭资源的丰富程度、出于能源安全方面的考虑和一些煤转气技术的发展使得煤炭对我国能源消费的贡献度不会出现太大幅度的下滑。所以,虽然煤炭不符合清洁能源的要求,其贸易量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不会出现大量的煤炭出口。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6

一、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1.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随着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产生,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经济一体化自然结果的跨国公司,既面对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同时又推动着各文化的相互了解与不断融合。管理者们经常会遇到类似国籍、文化背景、语言都不相同的员工如何共同完成工作,以及管理制度与工作价值观迥然不异的组织如何沟通等问题。

2.新的管理概念与管理方法的出现与应用。面对着激烈竞争的市场,组织必然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于是,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不断应运而生。例如,质量小组(QC)、全面质量管理(TQM)、经营过程重构(BPR)等。其中,经营过程重构是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的一部分,它意味着对经营过程、组织结构等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就好象它们是过去匆忙之中建立起来的一样,需要对它们进行重构和再造。与本世纪初科学管理和30年代行为科学的诞生相似,90年代新的管理概念与方法的出现,必然会给组织管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可能趋势

作为上述变化的回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可能发展趋势。

可能的趋势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及向直线管理部门的第二回归。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来自国内、国外的剧烈竞争。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已不再占有昔日的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规模小、技术含量却很高的小型企业,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小型企业里,管理部门,尤其是职能管理部门的浓缩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在这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有时甚至还有财务会计部门都可能合并为一个部门,统一为企业提供综合职能支持。另一方面,巨型跨国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发现其巨大规模不再是优势,出于激烈竞争的压力,也在集团内部实行所谓的的"内部企业家"式的管理方式,把全球几十万人的大公司整编成数百个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成本--利润中心。这些成本--利润中心享有巨大的自,在财务、人事、生产、销售等企业管理方面享有独立的管理权。这样的成本--利润中心与上面提到的单个的中小公司十分相似,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弱化同样不可避免。版权所有

可能的趋势之二:人力资源职能的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职能可以简单概括为人力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选拔、录用、调配、晋升、降职、轮换等),培训与开发(技能培训、潜能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组织学习等),工资与福利(报酬、激励等),制度建设(组织设计、工作分析、员工关系、员工参与、人事行政等)四大类。如果说这四大类职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话,那么,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专项咨询服务业的发展,这些职能将再次分化,一部分向社会化的企业管理服务网络转移。企业的管理职能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手段,企业可能根据其业务需要对这些手段进行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最佳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类职能活动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独立的,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分化组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也经常可以看到。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7

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以及产业内外的多重压力和挑战。作为本次大会的东道主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作了题为“技术创新与纺织新展望”的主题报告。在谈到中国纺织工业未来的发展时,孙瑞哲表示,新工业革命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基于过去30年发展所积累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国大市场的优势也使得先进技术在中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与此同时,新工业革命当地化、分散化的生产方式,将对中国依赖大规模出口的产业体系形成挑战。现阶段,发达国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已占据显著优势,未来在制造领域的实力对比将重新向发达国家倾斜,而随着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的日趋减弱,能否催发新的竞争优势将成为未来研究探讨的重点。就中国纺织行业而言,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其面临着纤维原料资源短缺、环境保护压力、保持出口竞争力以及就业趋向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等问题,因此要不断地提升产业的资源控制力、环境友好度、劳动生产率和时尚导向力。未来,随着技术要素配置趋于智能、资源要素配置趋于绿色、创新要素配置趋于融合,行业应重点加强对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工艺的研究,突破纺织关键共性技术,逐步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

日本信州大学教授Toshihiro Hirai在探讨“纺织品和纤维的新前景”时指出,纺织工业和纤维科学面临的环境在快速变化,纺织加工技术发生着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的变化,在能源成本上升和原材料短缺的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节能、降低原料消耗、回收再利用、生产可再现、快速反应等产品成为今后纺织发展的新趋势。

利兹大学教授Chris Carr重点介绍了“纤维资源和新型湿加工技术”。他提出,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促使纤维需求量的逐年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制定新的“纤维资源”战略,通过服装再加工和“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再生来延长棉纤维的生命周期。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8

中图分类号:TU111.2+4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建筑材料产生污染的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而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及设计需求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有高雅别质的风格,舒适合理的生活环境或者工作环境的渴求。

但是传统的不少装修用料大部分是以化工材料为主,而有些材料自身便存在着一定量的有毒物质,而这些有毒物质通常是以气体的形式扩散至室内的空之所以中,影响着人的健康。而建筑用料问题是十分关键的,其所挥发的像甲醛、氡、氨、苯等各种气体均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又由于室内的环境通常是密闭的,而且空气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容易致使部分材料发霉,滋生细菌,对人的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下面将详细对建筑装修的污染物主要来源进行介绍:

(1) 板材类。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人造装修板材,内含超标的甲醛,如大芯板(细木工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以及用这些板材制作的复合地板、家具等。

(2)涂料类。涂料、油漆、油漆的稀释剂与添加剂、防水材料等是室内装修经常使用得到的,而它们均含有有毒气体苯。而建筑材料经常使用的石膏、大理石、瓷砖、花岗岩等石材均有有毒气体氡。而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出的可致使癌变的十九种物质就包括氡。而肺癌引发病因中仅次于吸烟。

(3)水泥等。水泥等建材主要含有有害物质氨,它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2.1 环保型建筑材料的特性

相对于传统建材,新型环保教材具备以下几个特性:(1)在使用耐久性、功能、力学性能方面均可达到建筑物的需求。(2)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并且符合和谐环境的要求。换言之,也就是力求自然资源与能源的节约,无污染、无放射性物质、无有毒物质,进而减少生态系统与大自然的负担,努力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循环利用。(3)给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健康、方便环保的生活、工作环境。

2.2 环保型建材的分类

环保型建材及制品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

2.3 环保型建材在国内的应用

我国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现状长期以来,逐渐受到国人重视。就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而言,2003年上海真正的节能环保建筑还是凤毛麟角,多数人习惯了冬冷夏热,对绿色节能建筑并没有多少清晰概念。如今,伴随着政府的强势支持和推动,上海的节能环保建筑渐渐多起来,一些新项目, 如令世界瞩目的世博会等,都将达到比上海普通建筑环保节能75%的标准。

环保型建材的应用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其价值:(1)住在这些建筑里会感觉更加舒适,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其隔热性、保温性良好, 在天气极端闷热或寒冷时,效果尤其明显。(2)住户可以大大节省电费。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同等面积和住户用电习惯的条件下,节能建筑约能减少30%右的电费开支。

3 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发展

3.1 提倡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亦即节能、环保、舒适、健康、有效的建筑,简言之为低能耗、低污染的建筑。以下为建筑用材择取的标准:(1)大力推广可再生、可循环、可重复使用的3R建筑材料。(2)择取无有害物质、无毒、对环境没有影响的安全、健康的产品与材料。一般使用有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与用料为宜。

3.2 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按广义生命周期的观点,建材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物营运、建筑物的日常使用、建筑物的拆除解体、建材再利用等方面能耗。绿色建筑师们往往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对于油漆等部分建材再选择加工处理,或采有对其维护对环境影响很小的材料。对可再利用的建材加大使用,可以减少垃圾掩埋的压力和节省自然资源。建筑物到达使用期限后,其材料应能自然降解或转换。

4 节能环保材料在未来建筑领域中的趋势

4.1 居住环境环保意识的提高必将为节能

在世界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下,环保材料有着广阔的市场,而建筑行业需面对的重要问题即为居住环境节能的设计。现如今这一理念主是从建筑照明与窗户制作中对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中得以体现。一些室内设备更多地采用光电池作为能源,不仅可以在聚集大量光线的同时不可以维持室内温度,相较与过去的老式建筑楼房有着质的突破。而在照明中大量使用白炽灯、荧光灯、卤素灯等节能型灯具,不仅可以达到照明效果,同时节约能源。另外,可以在房顶装置采光系统,以反射原理将光送入室内。如果在设计墙体、屋顶时,通盘考虑门窗、遮阳、热量收集、自然通风和太阳能发电、热水等的功能和需求,也可为楼房提供或节省能源。

4.2 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解决了人们异常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重复利用,使整个建筑在设计和构造上更加趋于完美化、合理化,能够跟上时代步伐。

5 保护环境对建筑材料发展的要求

5.1 对建筑工程环保科研要加大投入。

这样有利于建材工业的三废处理资源再利用回收;应大力提倡和增大投入力度,对环境保护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建筑项目工程进行社会经济评价估测以判定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于建筑余料、废料、角料的再次利用;在生产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损耗,加大对城市垃圾、矿业尾矿等废料的再利用,对于工业固体废料的再利用,它也是建材原料的最佳来源。

5.2 汲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在我国社会终端能源消耗中,建筑耗能已大约达到它的35%。所以对于建筑能源的节约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因素。可是现今我国的建材制造加工对能源与资源的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需尽快最大程度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世界同步发展。

结语

环保型建筑的根本在于建筑原材料的环保。对于建材的改革创新势必会引起生产技术的改革。而对于环保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使用高新技术与设计方式,安全、环境的生产技术,进而实现绿色环保型建材的应用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型建筑满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它象征着人类的文明,也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环境的明智选择。人类必需要有环保意识,营造良好、和谐的生存居住环境。在设计与做法上力求做到自然与人的协调,为共同的发展创造出优美和谐的绿色家园。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9

1、导言

环境问题、经济问题、资源问题等是我国发展急需调整的问题,同时随着环境污染情况的加重以及燃料资源的日益缺乏,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性,如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本文就风力和太阳能的光伏发电角度分析其未来发展形势,但就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现状来说,比照国外先进国家的技术还有较大的差距,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增加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2、风力发电现状及趋势

2.1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55kW容量等级的风电机投入商业化运行开始袁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袁我国的风电市场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遥到2009年底袁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601万kW袁位居世界第二遥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1300万kW袁占世界新增装机容量的36%袁居世界首位。

2.2风力发电技术研究

我国风力发电机组主要有发电土工原动力的风力机和风能电能转换的发电机两种,其中风力机采用的有常规型和新颖型两种。其技术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风力发电的规模、单机容量正在不断扩大,在电力生产行业占据一定的地位;正在逐渐向着专业化和成熟化方向发展;风力发电技术的成本虽然高,但是日常运营费用却并不是很高。其中单机容量,从最初的55kW逐渐发展到了450kW,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最大容量是6MW,更有专家向着单机容量10MW的风电机组进行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风电场建设的速度和经济效益。

功率调节的方式包括定桨距失速调节、变桨距调节、主动失速调节等,额定的风速是14m/s左右;不同的生产商和风力发电型号的额定功率不同,风轮控制的方式、转速控制的方式也不同。其中变速运行,其中风机从风能中,捕获到的功率的公式,即Pr=Cρ(β,λ)ρkπR2;λ=wkR/Vw。式中:Pr表示风轮吸收的功率;ρ表示风的密度;R表示风轮的半径;λ表示叶尖的速比;w表示风轮转速;Cρ(β,λ)表示风能利用系数。同时变速运行,还具有高效率、吸收阵风能量、高系统效率、功率质量改善、运行噪声减少的优点。

2.3发展趋势

我国风能的开发利用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继续发展小型风力机组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风力发电机组很少,风电机组的国产化将会使得风电成本降低,更为经济性;其次,快速建设风电场。能够大规模利用风能、实现风电产业化的最好方式就是风电场;最后,综合利用其他形式的新能源或常规能源,例如风-光混合系统、风-油混合系统等。

风力发电能够满足能源的有序利用,将会是世界能源利用及发电发展的趋势,而中国风力发电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可观及广阔,风电产业和相关的科研机构应及时把握住这次机会,规划出一个系统可行的风电全面发展的计划,逐步解决掉风电发展中的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在科研基础上完善风电机制,使风能真正得到大范围和高效率的利用。

3、太阳能发电现状及趋势

3.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与优点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最基本体现为:通过太阳能电池把来自于太阳的辐射光能变成电能,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使得太阳能发电技术成为最具潜能的一项技术。主要是发挥半导体的光伏发电光能,来自于太阳辐射出的光,聚集于太阳电池中,电池吸收这些光能,对应将其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不同于普通的电力系统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能,将光子变成电子,光能转化为电能,这其中省略掉了一系列的能量转化环节,电能转化更为简单,同普通发电对比起来,其效率高、简单、便捷,同时又节能环保;太阳能是一种来自于大自然的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等特点,太阳光的广泛分布为其开发与利用带来了巨大便利,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就可以减少对其他常规能源的开发,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3.2发展现状与趋势

当前,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日渐增多,光伏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却也存在有诸多的问题,太阳能发电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要远超风能发电成本,且为风能发电的7倍之多。并且又以光伏电池组件成本最大。然而伴随着近些年来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及企业,在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后在相关技术手段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致使其成本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已经逐步进入到规模实用阶段,我国太阳能的产业规模、光热产业居世界第一。在2015年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已经实现了与火电厂合作发电,同时电站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型的太阳能光热发现也支持了海水淡化工程的发展,并且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偏远山区发电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具有了15WM的太阳能发电容量,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未来可以将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进行结合,使其综合利用对于其发电起到互补的作用;中小型风力发电以及风光互补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也会有效地推动光伏产业的完善以及技术的成熟。

结论

总而言之,与传统能源相比,风能与太阳能不仅清洁、无污染,而且分布十分广泛。将风能与太阳能进行综合利用,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互补性价值,其发电效用要显著优于单一性的风力发电亦或是太阳能发电方式。当前,风力与太阳能发电的互补性研究依然还不甚成熟,因而应当由法律、政策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中进行共同努力,推动其发展的步伐,从而为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出不懈的努力。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10

选取三峡库区2000、2004、2008和2012年4期Landsat-TM数据及相应年限的社会经济人口统计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库区内的生态消费、生态承载力以及因子结构和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三峡区内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各资源消费性因子总体上都表现为增长的趋势但差异性明显;人均生态承载力表现出持续的下降趋势,并且各生产性土地生态承载力差异性明显,差异性与各生产性土地面积比呈明显的正相关;库区内生态赤字现象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赤字程度也逐年加重。

生态承载力是在生态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承载力[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短缺、生态平衡被打破、地质灾害频发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突出,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危机。通过对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对于保持“人-社会-自然”这一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三峡库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对于长江下游的自然经济环境影响重大,战略位置重要[3]。当前,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正处蓬勃发展的阶段,大多都是从群生态学角度出发,主要通过理论和量化方法[4],但在量化方法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国内外常用的量化研究方法有: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法、供需平衡法、指标体系法和生态足迹法等[5-7]。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生态足迹法对于生态承载力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8-10],但方法在时间序列的动态度上还有一定缺陷,同时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选取三峡库区2000—2012年的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及相应年限的社会经济环境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三峡库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在时间序列及其影响因子在结构上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拟通过因子选择的修正对方法在时间动态度上的描述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且现实意义重大。

1研究区概况

三峡库区位于东经106°00'~111°59'、北纬29°16'~31°25',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相交处,横跨越渝、鄂中山区峡谷以及川东岭谷地带。三峡库区西起重庆市江津区,东至湖北省宜昌县,范围涉及26个县(区、市),土地总面积576.68万hm2,拟到2020年规划总人口1589.6万人。三峡库区地势起伏大,地形特征复杂,属于典型的喀什特地貌。三峡库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水、渔业、农业资源,且库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长江横贯整个库区,有400多条支流,其中嘉陵江和乌江是最大的两条支流。近年来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和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生态环境面临沉重的压力,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之而来,诸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三峡库区作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最直接的辐射区域,其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大,受国家关注度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因此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研究区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同时通过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对于大型库区建设所带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研究选取2000、2004、2008和2012年的4期夏季三峡库区Landsat-TM遥感数据及相应年份的人口、经济、消费数据作为研究的数据源,所有影像数据均采用Albers投影,中央经线采用东经105°,双标准纬线采用分别为北纬25°和47°。首先分别对2000、2004、2008和2012年的LandsatTM遥感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在通过图像采取辐射增强处理和空间滤波的方法来改善图像的质量,提高图像的可解译性,达到从图像中提取更有用的定量化信息,最终通过图像的融合和光谱增强处理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再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取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数据,其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六类,其土地利用结构如表1所示。

2.2研究方法

生态足迹就是能够持续的提供人们所需求的各种资源且能够吸纳所产生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理空间。

2.2.1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方法

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基于两个前提:一是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二是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能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分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两部分。

(1)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与公式为[12]EF=N×ef=NΣri(aai)=NΣ(Ci/Yi×ri)(1)式(1)中:EF为区域总的生态足迹,N为区域的总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所消费的商品类型,aai为人均第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ri为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C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Yi为生态型生产面积上生产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平均产量。

(2)生态承载力。即区域内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数量,计算公式为EC=Nec=NΣ(ajrjyj)(2)REC=(1-12%)EC式(2)中:EC为区域生态承载力,REC为有效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第j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yj为不同类型土地的产量因子,以区域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与全国平均生物生产力比值表示(表2)。

(3)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生态盈余表示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的索求且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赤字表示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不能够承受人类的过度开发对自然造成的压力,生态系统安全不能够得到保障并不能够保持继续发展的持续性。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主要表现出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的需求对比情况。计算公式为ED=EC-EF(3)式(3)中:ED为生态赤字,生态赤字即该地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生态安全备受压力。

2.2.2生态足迹模型因子

(1)生物资源消费因子。主要包括农产品、动物产品、水产品等。根据三峡库区其独特的地理经济作物特征,选取生物资源消费因子如下:粮食、油料、糖类、烟叶、茶叶、水果、蔬菜、肉类及水产品。

(2)能源消费因子。主要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耗量。根据我国能源折算系数,把能源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的单位,再以世界化石能源平均足迹为标准,计算出化石能源用地和建设用地大小(表3)。

3生态承载力分析

3.1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根据2000—2012年间重庆市、湖北省统计年鉴,依据式(1),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其结果如表4、表5和表6所示。由表4可知,总体上三峡库区各生物资源消费人均生态足迹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各种消费的结构上,肉类人均消费生态面积占2000—2012年中是各种生物资源人均消费面积比例最大,其次是粮食消费和水产品消费,而糖类、烟叶和茶叶所占比例最小。在各种消费的变化趋势上,库区内粮食人均消费生态面积呈下降的趋势,而油料、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人均消费的生态面积呈上升趋势,烟叶、茶叶、糖类和肉类则呈现波动式变化;其中在2008—2012年间,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消费的生态面积增加趋势十分突出。由上述分析,可知在2000—2012年间,库区内人们由单一化的粮食作为主食向多元化的粮食、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为主食的方向转变。这主要是源于这个时间段随着库区开始正式蓄水,国家对库区的保护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库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各种消费的水平也逐渐提高。由表5可知,总体上库区各能源资源消费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能源资源消费结构上看,在2000—2012年间各能源资源消费中最多是人均煤炭消费生态面积,天然气和原油次之,而电力所占比例最低,表明库区内人们的生活方式总体上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位置,煤炭仍然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需的原料。从变化趋势而言,各能源项目消费生态面积均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其中煤炭的消费仍位列四大能源消费的首位,并且保持着较大的数量增长。分析表明污染型能源依然是三峡库区居民最主要的能源消费方式。由表6可知,总体上2000—2012年间三峡库区人均生态足迹呈均匀上升趋势,且年平均增长均在0.1hm2上下,在这个时期内库区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增长稳定。在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中,库区内化石燃料用地人均占用面积最大,其次是耕地和草地,这表明第一、二产业是库区内主要的产业结构。从各生态性土地面积变化趋势看,耕地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化石燃料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林地、建设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增幅较大;草地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呈波动式变化,在2000—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8—2012年呈下降趋势。表明三峡库区内经济产业结构上,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仍然呈上升趋势,而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总体产业结构呈均衡化发展趋势明显。

3.2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根据2000—2012年间重庆市、湖北省统计年鉴及库区土地利用数据,依据式(2),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其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总体上近12a来三峡库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且保持均衡的下降态势,年平均下降为0.001左右。从各分量结构上看,不同的生产性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差异性明显,其中库区内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最大,自2000—2012年均保持在0.17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是库区居民点生活生产中最大的支柱产业,人们对其护理和关注程度远大于其他地类;其次是林地,林地在三峡库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所占比例超过了整个库区总面积的50%,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生态多样性强,同时由于库区地势连绵起伏较为陡峭,在大部分区域中人类生产生活足迹较为稀少,再加上国家更加注重对三峡库区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对于部分区域实行的移民政策使得其较少受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这是人均林地承载力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建设用地、草地和水域的生态承载力则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主要源于区域均为人们平时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而化石燃料最小,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工业的发展的不断加速,化石燃料消耗量的逐年增长,使得其生态承载力越来越小。由表1、表8可知,不同生产性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大小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草地>化石燃料用地,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大小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草地;由此可知不同生产性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大小与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呈明显的正相关,其中林地和耕地的差异性主要是源于其产出量的差异性。在时间序列的变化上,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地承载力均呈现下降趋势,水域表现出波动式变化的特征,即先上升再下降又上升的形态,而建设用地则保持持续的上升趋势。这与2000—2012年间,库区经济不断发展,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需求的提高关系重大。综上所述可知,不同生产性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区别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与各生产性土地所占面积多少呈明显的正相关。

3.3生态足迹供需分析

根据2000—2012年间三峡库区内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依据式(4),计算人均生态赤字/盈余分析,其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在2000—2012年间三峡库区人均生态消耗出现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库区内能源消耗远超过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在生态足迹供需分析而言,生态赤字问题逐渐加重的原因主要由于人均生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处于持续降低的趋势,使得自2000—2012年来三峡库区生态赤字程度不断加重。从表4、表5中各分量的供需对比可知,在结构上人均耕地、草地、水域和化石燃料用地都出现生态赤字,其中人均化石燃料赤字量最大,占是整个生态赤字量的一半以上,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大规模工业发展的弊端;人均林地表现为生态盈余,这与近年来人们退耕还林、大力保护林地以及三峡库区其独特的地理地势单元所影响;人均建设用地在2004年前表现为生态盈余,在2004—2008年间逐渐由生态盈余向生态赤字转变,2008年后则继续表现为生态赤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拥入城市,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其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其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综上所述,三峡库区内生态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生态赤字现象严重,其最主要集中在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上。人口的飞速增长,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是其主要原因。在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减少生态赤字,提高土地利用的价值,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4结论与讨论

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三峡库区2000—2012年间人均生态供需平衡在数量节点和时间节点上进行分析得结论:

(1)在2000—2012年间,三峡库区内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人均生物资源性消费和人均能源资源性消费均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其中各资源消费性因子差异性明显且总体上都表现为增长的趋势。

(2)在2000—2012年间,三峡库区内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表现出持续的下降趋势,但不同生产性土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变化趋势也是有增有减。不同生产性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大小和变化趋势与其面积多少及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正相关。

(3)在2000—2012年间,三峡库区内生态赤字现象严重,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赤字程度逐年加重,其中以化石燃料尤为显著。

(4)在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规划,经济发展的转型以及提高生态坏境保护力度,从而减缓生态赤字,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滔,吴承祯,范海兰.福建省近1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7(1):97-100

[2]邱寿丰,朱远.2000—2008年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基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J].生态经济,2010(11):169-173

[3]杨永奎,王定勇.重庆市直辖以来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生态学报,2007,27(6):2382-2390

[4]荆治国,周杰,齐丽彬,等.基于特征参量调整法的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5):9-15

[5]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30-636

[6]谢鸿宇,王羚郦,陈贤生,等.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陈兴鹏,崔理想,许新宇,等.基于生态足迹的高台县耕地可持续利用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4):90-93

[8]王燕鹏,于鲁冀,卢艳.基于能值分析的河南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0):144-148

[9]朱利群,陈长青,卞新民.基于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生态承载力改进模型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3):21-24,29-29

[10]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45-751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11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析和不断改进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电气自动化的趋势已经是难以逆转的潮流,也代表着当前电气行业发展的基本走向。控制系统作为电气行业的核心,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起到了制衡和牵引的作用。尤其是在自动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讨和预判,无疑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技术遍布于现代工业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重工业,诸如能源、材料、医学、工业设计、环保、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谓屡见不鲜。从技术角度衡量,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大范围应用是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优势,即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推广和使用现代高端科技。当前的电气化革命可以视为新时期的电气技术变革与高精尖技术的重新整合,其必将带来工业领域的新变动,进而影响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以我们研究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例,其兼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是借助控制系统来完成的,而控制系统的实现和设计其实主要根植于自动化技术本身。所以,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包括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这2

大趋势在当今电气自动化相关行业中已经初见端倪,并有继续发展和扩大的趋向。总体而言,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控制系统将带给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大的进步空间,最终作用于电气自动化的相关行业,并促进相关行业产生集群效应,进而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首先,智能化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一大趋势,也代表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最高水平。所谓智能化,可以理解为控制系统的新型技术革命,即融合计算机技术、新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多重优势,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科学化程度,为实际应用提供多元化的帮助。例如,在未来的航天飞行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融合智能通信和大容量的信息输送系统,形成完整的远程监控系统,这就是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块。在此基础上,航天飞行能够随时随地受到地面指挥部的控制,并且随时发回数据、信息等资料。同时,远程控制系统基于智能化的原理,可以

保证在全天候的气象和地理环境下都能有效工作,并保持功能的持续性。

其次,人性化的特征也是未来电气自动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可以想象,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更加符合操控者的需求,更加考虑使用者的感觉。以人为本,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控制系统应用的根本,也是其又一轮变革的动力。将人的因素与技术优势完美融合,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根本升级路径。

2.更加市场化和标准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市场价值。就前面已经提到的工业生产部门来看,其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再度升级改造和拓宽式应用也可以预见。在此基础上,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将充分显现出来,有了广泛和大量的需求,必然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产品化、商业化和市场化。那么对于负责研发、生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类产品的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投入科技开发资金,更好地生产和销售配套的零部件产品,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专业化和标准化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又一个大趋势。所谓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其实也是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性能和市场属性而提出的全新概念,其着重强调标准化的配置和设计,更加有利于系统的综合应用。例如,采用微软公司的标准化技术后,工程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成功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考虑到自动化系统策划方案的重要性,当企业进行系统连接时,必须采用微软操作系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办公室使用的就是IP系统,管理系统和自动化控制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PC系统建立的。程序标准化接口使厂家之间的数据交换有了保证,解决了通讯产生的难题。高精尖不止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向,更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诉求,即透过控制系统的技能变革与升级来使系统精细化,使之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应用于多个领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很值得期待,这和市场化的大潮流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3.技术不断融合与创新

电气自动化是产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和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集中体现了科技进步的要求,而且为工业技术的应用打开了全新的路径。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再融合与再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实际上,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强应用拓展的重要手段,而技术方向的进一步融合、变化与革新是动力源泉。这是因为,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类别和内容较为分散,体现为技术形式的单一和应用范畴的疏寡,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的诸如自

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型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等,都会朝着多元化融汇和交互式发展的方向前进,为系统真正实现科学化应用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主体的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必然会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最终的表现形式则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过程中拓展出新的功能,实现技术的再次创新。

三、结语

实际上,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整个进程中,自动化技术对于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才催生了电气行业的高速和稳定发展。同时,展望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们也可以做出大胆的预测,即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创新和整合的力量将再次带给行业和产业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12

一、能源生产结构与生产规模

1、能源生产结构。1995-2008年,河北省能源生产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从6619.56万吨标准煤增长到7040.75万吨标准煤,但能源生产基本没有改变。原煤在能源生产总量中一直保持在85%以上;石油产量比重到2008年为13.05%;天然气比重2008年0.28%;由于河北省水力资源缺乏,水电比重一直低于1%,2008年为0.28%。

2、能源生产规模。河北省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的来说没有明显规律,但自2002年之后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在2000年能源行业投资曾高达166亿元,但之后的4年里都未超100亿元,最近两年呈上升趋势。从河北省能源行业的投资来看,以煤炭发电为主的投资指向是明显的,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在逐渐弱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于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其投资也逐渐减小,这种投资取向虽然弱化了煤炭生产,但煤炭消费尤其是煤炭发电去路在强化。

二、能源消费结构

1、分品种能源消费结构。河北省能源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大幅度增长,1995-2008年,能源消费量由8892.41万吨标煤增加到24225.68万吨标煤。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也是以煤为主,并且近20年来各种能源的消费比重变化不大,能源消费结构稳定,1999年以来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一直高达85%以上。

2、产业能源消费结构。

河北省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从2000年的172.86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585.50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6.35%,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保持在1%~3%;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由2000年的5315.02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18049.16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5.79%,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自2005年以来一直城7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可见,第二产业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消费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逐步降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由2000年的540.13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1471.6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6.66%,但能耗增长速度慢于第二产业的能耗增长速度。由此,河北省虽然已意识到第二产业过重,也一直在倡导减小第二产业比例,但还并未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相反却增加了第二产业的比重。

三、能源消费特征

1、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增长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1990—2007年,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三倍多,主要是由于占能源总消费量80%以上的煤炭消费量增长了三倍多,石油消费量增速略高于煤炭增速,电力消费量增长了近5倍,其增速远大于煤炭和石油。

2、天然气和水电消耗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天然气和水电是比煤炭和石油更干净高效的能源,而石油供应短缺趋势严重,所以加强天然气和水电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即使受自然资源的限制,也应加大调入力度。

3、能源消费在三产中的结构不合理。三产业能源消费中,第二产业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超过了70%,并且这一比重还有增大的趋势。这和河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型经济发展和重工业、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大都有直接关系,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此当前节能降耗工作的重中之重仍然是调整经济结构,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提升河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举措

1、降低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国家的竞争能力。因此,当前世界各国均把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率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和主要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首先要加强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科技研究,使我国在节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技术突破;其次是要以企业为中心,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三是要运用多种鼓励手段,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开发可再生能源。要解决能源问题就必须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从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天然气、石油和煤炭共存的多元能源结构。河北省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河北省为风能资源大省,同时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生物质能也很丰富,这些可再生能源都有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其进一步发展,既需要优惠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证券市场金融资本、外资和民间资本的积极进入,能够有效推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

3、调整经济结构。河北省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应该从两方面来抓。一方面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第三产业比例,尤其要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即从以生活型服务业为主转向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减小第二产业及其内部高耗能行业的比例,从总体上减小能耗。另一方面提高能源生产利用率,降低设备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从技术层面来节能,通过建立健全能源加工转换数据。

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氕 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是未来经济中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因此,我们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快环保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巩固和提高具有比较优势、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的环保技术和产品,依法淘汰设计不合理、性能落后、市场供大于求的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培育在环保产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实现环保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篇13

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实现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需要,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并科学管理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职能性管理活动的提出,最早源于工业关系和社会学家怀特·巴克于1958年发表的《人力资源功能》一书。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形态甚至社会结构形态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经济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

一、人才开发的发展趋势

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的摸索和实践说明,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归根到底就是人才。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只要抓住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才能,那么这个国家、企业就会繁荣昌盛。随着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从产品经营竞争转变为资本经营竞争,又逐渐发展到智力资本经营的竞争。智力资本经营的竞争就是要将此人力资源和附在人力资源上的智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经营、开发、管理。因此,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该重视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积蓄能量,挖掘潜力,在新一轮人力资源的激烈较量中奋勇搏击,保持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随着全球现代管理理论日趋成熟和深化,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的封闭型、粗放型管理,向市场经济的开放型、集约型管理方式转变。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最初的产品竞争转化到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第一要素。

1、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人才具有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核心,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就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仅需要人才真正拥有现代科技知识,还要求人才要有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诸如创造性素质和能力、鉴赏他人创造性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服从命令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思想品德、知识、出身、社会关系和个人历史等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品质、知识和创造力。

人才、知识、经济三位一体,互相包容,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企业如果没有一定规模和品位的人才资源作为支撑,都将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的进步刺激人才需求不断升级,带来了人才类型和结构的大调整,社会需求增加的人才主要集中在以下九类:信息产业人才、生命科学人才、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方面的人才、新材料方面的人才、空间科学人才、海洋科学人才、环保科学人才、跨国经营人才、跨文化管理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不仅要对学历和职称等做出规定,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内在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面要宽,对高等数学、计算机、外语、社会科学、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都应当了解和掌握;第二,知识融合度要高,不仅要掌握多学科知识,而且要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第三,创造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素质,是指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我们众所周知的财富名人比尔·盖茨,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他运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性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称为创新型人才的标杆。

2、知识经济下人才开发的趋势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无形的、深刻的革命。他对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都要产生重大的影响,人才开发也不例外。知识经济下人才开发将有以下六大趋势:

(1)、由重视学历向重视能力转变。知识经济下,大量需要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能力型”人才。单位用人已经从只“注重学历”向“既注重学历、更注重能力”转变,向注重人才的自身能力开发、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转变。

(2)、由单一性人才开发向复合型人才开发转变。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特征就是知识复合化。他既是科学家,又同时是管理专家;既懂得战略策划,又懂财务管理;既懂国内的法律政策,又懂国外的法律法规;既有独立的科研创新能力,又有将知识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因此,人才开发的重点也将从单一性技术人才的开发向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开发转变。

(3)、由重视人的显能开发向重视人的潜能开发转变。一般来讲人的能力可分为显能和潜能。显能主要指人为生存而具备的种种基本技能,是多年开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潜能是相对于显能而言的,他蕴含于基本技能之中,他既能因开发产生物质或精神的财富。也能因为某些因素影响而白白的耗费。知识经济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知识经济在注重开发人才显能的基础上,更要侧重于人才潜能的开发。

(4)、由被动开发向主动开发转变。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每个社会成员在竞争中能否处于优势,归根到底是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的生存时刻充满了危机,这就使人们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要求知识更新、不断“充电”,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人才开发也随之由被动开发转变为主动开发转变。

(5)、由阶段性开发向终生开发转变。人的一生可以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且就个体最佳成才年龄及某方面的能力而言,有一定的黄金阶段,但从人力资源的宏观角度来看,人才资源开发将贯穿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始终处在一种不断“充电”和“放电”的动态开发过程中,从“零岁方案”到老年人才的“第二次开发”说明人才终生开发的时代的发展趋势。

(6)、由近距离人才开发向远距离人才开发转变。本世纪,全球已经步入了信息知识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和逐渐普及,人才开发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单一的班级集中教学向分散化、多样化、灵活化教学方式转变,由面对面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来获得知识的近距离教学向更多的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来获取知识信息的远距离开发的趋势转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日趋重要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实质,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有效运用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策略。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并把它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状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再只是战略规划的执行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更加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想要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话,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对其发展和前途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战略规划的各个要素都包含人力资源因素,都必须获得人力资源的支持才能实现。基于此,很多企业都请人力资源专家实质性地参与战略研究和制定全过程,从而实现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在战略规划和和战略管理过程的早期就结合为一体。这种变化趋势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力资源规划是衡量和评价人力资源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的基础,如果不真正清楚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将人力资源发展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人力规划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体化从根本上提供了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作出贡献的机会。

2、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发展的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已逐渐从事后移到事前,对客户、业务和市场有必要深入接触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整个公司的走向和对整个行业的走势进行前瞻性预测,以实现人力资源的超前式管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了各种组织变革的计划,大多数人力资源经理成为这些变革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工作中,他们遇到的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是管理变革和再造工程。近年来,他们的问题又变成了促进员工参与、改进客户服务、支持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生产力上,将事务性工作标准化、自动化,而对设计、实施各种有利于提高员工生产力和企业的张体绩效的方案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这又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前管理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3、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责任以及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将日趋得到重视

人力资源开发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培训和发展,主要研究培训员工的各种活动。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源发展,包括培训和发展、组织发展和员工生涯发展。第三阶段是员工绩效提升,或者叫绩效咨询,对影响员工绩效的各个方面都予以关注,并致力于员工绩效的提高。第四阶段是学习绩效,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更加关注培训带来的收益,并将人力资源开发的关注点从培训转向以员工为主体的学习。第五阶段是学习者,这是刚刚兴起的发展方面,人力资源专家致力于挖掘员工学习的动力,使员工成为更有效的学习者和知识消费者,使每个人都成为主动学习的人。

近年来,人们进行了许多经验性研究,试图找到人力资源活动效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考察了成熟的人力资源活动与生产力、人员流动率以及财会绩效标准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通过考察资本回报总速率、股东收益率以及价格成本差额,证明适当的人力资源活动与提高企业绩效之间的交互作用;适当的人力资源活动能降低人员流动率、提高按员工人均销售额计算的生产力。

4、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将由内部培管理逐步向外部管理的转变的趋势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扩大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作用,使得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和工作人员都能利用计算机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国际互联网已成为企业和获得人力资源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再造的媒介之一,正在和将要改变人力资源活动决策、管理及评估方式,使人们随时跟踪和监控人力资源活动对企业的贡献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清晰可见了。

5、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有重新界定的趋势,作用也日趋重要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了,它的作用日趋重要,在未来的企业管理中将扮演以下三种角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