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口腔医疗市场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二、面向市场需求的口腔进修医师培养模式探索
以往统一带教的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做到因人施教。这主要是因为进修医师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不尽一致,个体化进步较小。因此为达到进修医师个体学习收益最大化,根据其业务水平、医疗服务项目和进修需求的不同,将进修医师划分为同水平医师、基层医师和开业医师三类,具体在内容安排、进度安排和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与此同时,在面向市场需求分层式培养口腔进修医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培养目标要明确,以提高进修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为最终目标;第二,培养模式要有所区别,对不同层次的医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模式;第三,满足进修医师的学习需求,使其在进修结束后自身的口腔专业技能有较大提高。我院自2011年度以来对进修医师实施分层式培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以口腔正畸科进修医师的分层式培养为例加以说明。
(一)分层式口腔进修医师的培训内容
1.同水平医师注重医、教、研能力的培养
在同水平医师方面,我院在其进修过程中积极开展病例讨论活动,促使进修学员共同探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同时,组织学员定期参加国内外专家讲座,了解行业内最新发展动向,学习新的口腔诊疗技术;第三,鼓励学员参加研究生开题报告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实行进修医师“导师”负责制,使每位同水平进修医师都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从书写临床个案报告开始,逐渐发展到撰写临床病例总结、论著摘要、综述等;此外,对于能力较为突出的进修医师可以邀请其参加科室内的科研学术活动,以达到医教研能力的全面提高。
2.基层医师注重技术指导
针对基层医师,要发现并纠正他们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使其正确并熟练地掌握各项技术。在定期组织召开病例讨论会,即选择典型的、较复杂或疑难的、有教学价值的病例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基层医师要积极查阅相关文献,对讨论的病例提出自己的见解。病例讨论会可以锻炼基层医师的思维,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提高其解决临床诊疗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基层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3]。
3.开业医师注重标准化培训
针对开业医师由于教育及工作背景不同带来的,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及操作的规范化程度不同,以及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指导的情况,对其应注重规范化及标准化的诊疗培训,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的理论授课。(2)规范化的临床操作指导:专用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标准化治疗步骤的建立。(3)标准化常规病例分析:选取各类典型病例进行病因分析、治疗方案设计及结果的预测。(4)突发状况的处理:教育开业医师在出现不能掌控的突发状况时应及时终止治疗并请上级医院会诊。
4.加强进修医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针对进修医师的各自特点进行培养的同时,一些医疗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不应该忽视的,这主要包括:对进修医师医德医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1)医德医风的培养。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真诚对待患者和同事,要言语得体,换位思考,切实为患者着想,为患者做实事,并以此教育和影响进修医师。(2)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患者经济文化水平不同,其对治疗方案及结果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会出现对医生的不理解甚至过激行为。因此,应教育进修医师要有高于患者的思想境界,理解患者的行为,冷静对待,逐渐提高进修医师的职业心理承受能力。
(二)分层式口腔进修医师的培训进度安排
各级医师的进修培养均按照理论培训、临床观摩和实践操作3个阶段进行。医师进修时间一般为一年,而正畸患者实际疗程一般为两年到两年半左右,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进修医师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基于此,我院针对不同进修医师制定了培养进度表。
(三)分层式口腔进修医师的考核体系及后续指导
进修医师的结业考核包括医德医风、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三方面。医德医风的考核通过其接诊的患者来进行评比,考察医师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及是否全心全意为患者考虑;其理论考试内容与临床技能紧密相关,考察医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临床技能的考核由带教老师根据进修医师对患者的操作熟练程度等情况综合评定。针对不同医师,其评比标准有所差异:同水平医师注重医教研能力的考核,基层医师注重医疗业务能力的考核,开业医师注重医疗业务能力和标准化操作的考核。在医师进修结束后邀请其参加至少每年一次的口腔正畸矫治技术培训班,邀请全国各大学著名教授讲解口腔矫治新技术,并在会后对进修医师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加以指导。此外,对于回到原单位继续开展科研工作的进修医师进行长期跟踪指导,并且与他们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以提高他们的医教研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口腔医疗行业也快速发展壮大。国外大型专业公司已经发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涌入中国。这些国外公司发现在市场推广方面,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对于生产口腔正畸类产品的厂家,如何针对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进行产品推广,并快速占领市场,已成为企业管理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现有口腔医院或综合口腔医院520家,口腔诊所将近20 000家,还有一些没有经营许可的诊所也在非法经营,全国现在拥有将近34 000名专业口腔医生。目前在市场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医院或诊所之间在学术水平、技术力量和医疗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别,医生所用的产品档次差别很大。
(2) 由于口腔医生的技术参差不齐,导致对同类问题的很多治疗方案不尽相同。
(3) 国家缺少对这一行业产品的统一标准,导致同类产品的产品质量有很大差别。
(4) 口腔产品的仿制相对比较容易,导致产品良莠不齐。
(5) 不管是经销商,还是口腔诊所或医生,进入口腔行业门槛较低,导致该行业比较混乱。
(6) 由于口腔行业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口腔医生,既是终端的使用者,又是购买产品的决策者,他们与经销商或厂家都有直接的联系,导致行业销售的渠道十分混乱。
由于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导致部分厂家为逐小利而失去大局观;为快速进入市场而忽略了内部矛盾,最后导致进入中国市场后举步维艰。
那么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在国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有全面的产品线和优质的产品的正畸类材料的生产厂家,该如何快速进入中国占领市场并持续发展呢?
首先,制定品牌推广策略。
品牌,是一个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口腔医疗产品领域,能够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认可度,是对产品最好的宣传。众所周知,3M公司进入中国,该公司虽然是世界500强企业,但实际他们并没有口腔医疗产品生产线,只凭借OEM,其产品质量也基本属于中上档次,但是该公司凭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以及在其他领域良好的市场信誉度,很快使中国众多的口腔科专家开始认可的它的产品,现在已经占有进口品牌中20%左右的口腔医疗产品市场份额。
在目前的正畸产品领域中,占品牌主导优势的产品还不强,几个品牌在相互争夺市场份额,如OMCRO,TOMMY,TOB等公司。TOMMY公司由于日本地震和海啸,其公司的工厂被摧毁;其余这几个公司由于自身的原因,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占领主导地位。而且这几个公司最大的弱点是,他们的部分产品,还没有在中国注册,或者已经有国产仿制产品进入市场。所以目前,没有强势的公司和强势品牌进行持续的推广,导致客户并不忠诚于某个产品,他们只能凭借个人的经验尝试使用或长期使用某类产品。所以,如果一个真正好的产品要进入中国市场,前期进行品牌宣传,使产品在学术制高点拥有良好的口碑至关重要。这也是能在中国市场长期立足的基石。
其次,要在公司内部制定和执行规范的经销管理模式。一个口腔医疗产品销售公司,如果不建立自己的营销团队(因为口腔产品的特点是产品多,专业性强,渠道混乱),最好的办法是要借助当地经销商的优势进行宣传和推广。那么如何管理经销商并保证渠道的顺畅,是所有厂家都在探索的难题。要想管理好经销商及渠道,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其次是如何得到经销商的信任,与之长期合作。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就是要让经销商认可产品是具有市场前景的,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产品介绍和国外的使用经验解决。同时经销商也可以从客户那里了解,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于经销商来说,最重要的是利润。再好的产品,如果经销商没有利润,他们是不会配合的。目前口腔正畸类产品,经销商基本是以零售价格的5折采购,7~8折销售,而你的产品如果能达到该类产品的最高利润值,或再稍高于该值,那么经销商在这方面会作为首选条件之一。加之产品的品牌、口碑又好,经销商自然会感兴趣。 转贴于
还有一个渠道问题需要帮助经销商解决。就是一些直接终端客户总希望与厂家直接联系,这样不管从价格方面,还是售后服务方面,都能得到最快捷和最优惠的待遇。这一点也是经销商最反感的。而许多厂家,会常常夹在其中,鱼和熊掌想兼得。厂家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终端客户制约经销商,以及得到经销商与厂家的合作信息。但是往往在这方面会引起双方的不信任感,导致合作受阻。如果厂家能够把这些直接终端客户交由经销商管理,双方有一个有效的合作方式,这个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解决了品牌和渠道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统一的价格体系。
在信息开放的年代,任何终端的价格都很难做到不透明。在口腔医疗产品销售行业,很多厂家都采取批量政策,即单次购买一定数量就可以享受优惠价格。这有可能使某些大的终端客户享受的优惠价格比经销商得到的价格还要优惠;另外一种情况是经销商之间的价格差异。以上两种情况会导致一大部分经销商无法继续销售其产品,对于厂家来说,就是既损害了终端客户,因为他们认为厂家的价格波动太大,不愿意购买使用其产品;又损害了经销商的利益,也就失去了经销商与厂家的合作。长此以往,厂家只有自己的几个业务人员在推广产品,没有人真正在支持它。要想得到更多经销商的支持,建立一个统一的价格体系尤为重要。厂家一定要控制终端的价格、经销商的价格,即使是做市场促销,也要通过经销商来完成,这样就可以达到市场价格稳定的结果。
一个真正想在中国长期立足的企业,只有放眼未来,做好当下,才能有稳定的发展。从历史看,有实力的口腔医疗产品厂家,如贺利氏、登士柏在中国采取上述方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目前进入中国的一大部分公司,由于厂家的实力有限和营销策略不合理,现在基本处于半休眠状态,应该适时调整营销策略。
主要
而在国内,网络上也时常流传各种晒建筑工人工资单的帖子,其中有一张盖着“第一项目组”大红图章的工资单照片,“普通泥瓦匠月薪6600,队长月薪过万”的月薪记录也让很多出入高级写字楼的公司人唏嘘。
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真实行情的写照。根据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邹莉欣提供的数据,“在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工程管理类职位工作五年左右工资能达到6000元以上,8000元至9000元则是对应一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职位比如焊工、水泥工等,而一个熟练的电工或者安防员的平均薪资是9700元。”
以往被我们认为没什么学历要求的蓝领行业, 正在成为一种职业新选择,它们被很多人忽视和看低的技术含量以及市场缺口也决定了它们的价值。那么,读大学还是人生的必选项吗?
在罗迈国际RMG Selection2013年3月的一份中国人才流动调查显示,针对简历投递的反馈情况,博士学历人群中有高达24%没有收到任何网投反馈,为被调查的各学历之首,并且远高于本科学历15个百分点,教育过度也因此成为这份报告提出的另一个观点—什么样的人才被需要,没有人会比就业市场本身更清楚。
不过虽然不强调大学学历,但是这些高收入的蓝领工作同样强调高技能,需要从业者接受严格的电力、物理、工程、技术以及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与那些要求大学文凭的工作相比,这类职位通常也需要更长的在职训练。邹莉欣说:“比如普通的车床工,初中毕业也能做,但数控车床工就需要专门的职业培训,从业者仍然需要提升自己的技能来增加竞争力。”
同时,那些介于蓝领和白领之间的工作岗位,也值得被注意,比如博世人力资源总监袁效琴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博世工厂内部的一些生产管理、项目管理和专家型工人的岗位,这类工作也许不再出入写字楼,也许同事都是工人,但工作形式、技术含量和收入都比我们通常想象的更体面和更具有竞争力,市场缺口和职业发展都越来越可观。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成为过去,社会对成功的认识越来越多元,职场上大家对很多工作的观念应该也没那么绝对和偏激了。一些技术类工作会越来越需要人才,愿意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应该也会越来越多,“我是做体力活儿的”这句话没准以后会越来越流行。
市场需求大 技能是关键
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2013年第一季度蓝领职位的需求人数超过61万个,占智联招聘平台上总需求量的1/6,说明蓝领职位的市场缺口不小。同时,市场对蓝领工作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的人才市场不再单纯重视学历,而是越来越重视实用性。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抱着务实的态度来找工作,也愿意从事蓝领工作。”邹莉欣说。
在蓝领职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建筑工地的施工员,每一个职位会收到80多个投递申请,而总体招聘市场上平均每个职位收到的申请不过15个,对比之下其热门程度可见一斑。这一方面是因为施工员的实际技术要求不高,因此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是建筑行业里薪资较高的安全管理、工程管理等高技术含量的职位都由此而来,通常这类工作满五年平均月薪能达到6000元以上。
因此,技能高低是决定蓝领工作收入的重要因素。虽然不强调大学文凭,但这类工作同样需要资格证书来铺平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比如同为空调工,不同等级的技能证书直接决定了薪资水平。除了证书,职业技能也更直观地表现在工作经验上。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蓝领工作中薪资最高的模具工,刚入职时月薪3000元,工作八年以上则能达到1.075万元。
猎头推介的几种蓝领工作
口腔技工
口腔技工人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假牙制作中的上磁粉、上釉、抛光等工作。口腔修复技工、口腔修复工艺人员主要供职于医疗器械公司,行业内的不少外企能够提供不错的薪资待遇。
孙慧娟主要负责医疗行业的猎头招聘,她认为在这个岗位上,这个领域里的每家公司几乎都缺人。“口腔技工虽然都是工人岗位,但是很多公司都不得不靠猎头来找。”孙慧娟说。
口腔技工人员主要来自于一些中专院校的口腔修复工艺类专业,事实上,孙慧娟说工作五年左右,他们的薪水差不多可以达到8000元至1万元,而此时他们的年龄也只有23岁,和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年纪差不多。
印刷技工
印刷过程中有不少环节十分讲究印刷工艺,需要专业人员操控完成。印刷技工大多毕业于专业性很强的大专或高职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印刷厂工作。
国家对于印刷技工有相应的资格认证,分为初、中、高级以及技师,这些等级资格与工龄以及技能挂钩。目前全国高级印刷技工缺口多达10万人。孙慧娟介绍说,“最缺的是印刷机长,也就是高级的技工师。高级技工师的收入甚至可以在万元左右。”
奢侈品维修保护人员
现在消费奢侈品的人越来越多,奢侈品维修保养的工作和从业收入也就有了不错的市场前景。不过孙慧娟说,目前有奢侈品维护专业设置的大中专院校很少,相关技能大部分只能从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班学习,所以目前还属于很小众的行业,也因此发展前景不错,值得有意于此的求职者关注。
模具工
如果从收入的角度来看,邹莉欣觉得模具工是一个不错的岗位。“刚入职的模具工工资大约是3000元,做到八年以上就能达到1.075万元,应该是技术类岗位里工资水平最高的。”但她同时给出的建议是,模具工的技术含量较高,高级别的应该进阶到做模具设计,而不仅仅是操作。
挖掘机手
建筑公司以及一些承接挖掘机租赁的公司,对专业的挖掘机手一直有稳定需求。同样是开挖掘机,水平不高的也许只能在一些空旷的地方操作,但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既不能碰到大楼和护栏,也不能碰到周边人群,技能要求就相对高很多,目前市场上在闹市区开挖掘机的熟练技术工的薪资大约在6000元左右,而且市场缺口还不小。
喷涂工、烤瓷工
喷涂工和烤瓷工都位于汽车生产一线。由于他们的工作地点是在车间,环境相对恶劣,劳动供给不足,所以薪资比较高,通常在6000元至8000元左右。另外,喷涂工和烤瓷工的收入还与工作年限、技能熟练程度和技师等级有关,越高级收入越高。
罗迈曾经有过一位候选人,原本是某合资品牌的喷涂工,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取技术上岗证书,加上自修英语,经过六七年的努力,后来成为车间生产产品线的生产经理,年薪50万,其实已经属于管理类的白领岗位,可学历其实要求不高—这是一个特殊案例,但也可见蓝领职位的发展前景。
大公司HR解读蓝领工作
蓝领工作地位逐渐提升
在国外,对于那些所持技能被社会所需要的蓝领员工,社会地位和薪资报酬都会得到相应体现。例如德国有许多蓝领员工技术非常精湛,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在自己岗位上的服务年限甚至会超过白领,同时他们得到的尊重也是比较高的。虽然不一定每个国家情况都相同,但是在对质量要求严格的地方,蓝领工人的报酬和受尊重程度都是很高的。
而中国这样的趋势也开始出现。这几年来,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报告中体现出的趋势就是蓝领工人的薪酬在不断上涨。这说明我们国内对于蓝领员工的能力、经验、工作表现、生产制造的贡献都是越来越看重。
而对于蓝领员工来说,看到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声誉,本身就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博世对蓝领员工的管理和培训有哪些变化?
【关键词】云南白药;医院科技成果转化; 商业模式
The way to success of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the inspiration that the
successful case of Yunnan Baiyao brought us
Duan Miao Yang Han
【Abstract】 The success of Yunnan Baiyao proved the following fact: Through innovation, rebuilding of consumption pattern and utilizing proper propagation means, an old brand can not only adapt to the fierce modern market competition, but can also achieve remarkable growth. This is the greatest inspiration that the case of Yunnan Baiyao can give us. In the nowaday hospital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this is a commercial pattern tha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replication.
【Keyword】 Yunnan Baiyao;hospital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commercial pattern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78-02
1 引言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困难,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每年取得3万余项中,仅20%成果被转化并批量生产,真正形成规模的也只有5%左右,85%医药生产面临产品剂型和发展路径老化,新品匮乏的局面,从而造成了一边是市场遍寻不到好的医药科研成果,另一边是科研人员抱着所谓的传统“金砖”无从转手,转化率十分低,科技成果与经济效益脱节问题长期存在,加强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迫在眉睫。老字号云南白药的成果科技成果转型经典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它的成功之路正是解决当今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的一剂良药。
十年间,云南白药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走出了一度看似难以克服的困境,构建起全新的经营模式,凭借百年秘方的盛名和差异竞争,充分实践了老民族品牌与新营销理念的创新结合,营业收入从2.32亿元跃升至71.7亿元;净利润从0.34亿元增至6亿元;市值从21亿元跃升至323亿元,十年来一直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
一直以来,云南白药专注于止血疗伤用药市场,但这个市场空间十分有限,即使白药产品100%占领市场,也无法实现销售收入的爆发式增长。因此,云南白药没有止步于传统领域,而是积极寻求突围的新方向。
2005年,企业决策层提出了“稳中央,突两翼”的长远战略规划,在保持白药散剂、胶囊、气雾剂和宫血宁四大中央药品业务稳步增长的前提下,企业将触角伸向了日化用品行业和材料科学领域, 作为企业的“两翼”辅助发展。配合企业战略布局,云南白药逐步形成三大事业部运作的格局,分别作为“中央”的药品事业部,和作为“两翼”的健康产品事业部、透皮产品事业部。依托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产能硬件的升级、人才软件的更新,企业正以全新的面貌,蓄积民族医药品牌与国际医药巨头对话对峙的巨大能量。
2 云南白药成功转型之路
2.1 传统产品下运作新产品:云南白药产品在市场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虽然好但是定位低端。卖了100年的云南,疗效有口皆碑,但散剂包装给消费者一种民间偏方的低端形象,导致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关联度不高;二是产品市场边界狭窄。消费者对于白药认识的人只局限在快速止血功能上,对于其他功效了解甚少,加之散剂包装在使用上不方便,相应的西药止血疗伤药物发展迅速,一般消费者对云南白药的关注度逐年降低;三是产品形象老化。沧桑百年,云南白药产品形象开始老化,30岁以下,知道云南白药的不超过50%;而在45岁以上者,情况完全不一样,对云南白药产品大加赞赏,还能讲出许多关于白药的故事和传说。如果不从产品形态上进行革新,“云南白药”这个响亮的名字只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淡出人们的视线,走向衰亡。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云南白药的选择的切入点是口腔护理产品,从牙膏做起。云南白药牙膏2004年开始在云南市场内销售,2005年向全国范围拓展。独特的产品卖点和高端品质使得产品上市之初就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因为白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活血和美白是它的两大特色,从而又进军了药妆领域,与其他民间配方相结合,产品效果大大提升,从而开辟了国内国际市场。
2.2 改变传统剂型和材料科学相结合:透皮技术在国外比较成熟,但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所谓“透皮”,是人体吸收药物的三大主要途径之一。白药起初产品只有云南白药膏和云南白药创可贴,当时膏药只有五片装的包装形式,创可贴只有便携型和经济型。随着产品拓展,白药运用“透皮”技术,使得膏药创可贴的材料,规格,型号都有了突破式发展,以“含药透皮吸收”作为制胜根本。
2.3 产品形态上创新:云南白药气雾剂和传统的气雾剂相比较,由一白一红两瓶组成,作用分别为止血和镇痛,特点鲜明,辨识度很高,其中白瓶为喷雾式白药散剂,红瓶是保 险液,这里的保险液是由传统的白药“保险子”衍生出来的,是产品的竞争堡垒所在。
2.4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谋求更大发展:目前白药在商谈和运作的项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北京骨科专家发起,建立中医疗养和西医检测相结合的治疗平台――云南白药骨伤科医院;另一个邀请知名大学的营养学、中医治疗专家打造一个弘扬民族中医中药文化,养生疗养的健康平台。白药正在运作的项目就是提供一个系统的研发平台,把这些用药方式创新性地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挖掘中药的潜力,即占领了中药消费养生新领域的制高点,又将为中医药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中医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
近几年有两家大的跨国制药企业正与白药在合作细节上做进一步沟通,共同开拓市场,使得更多科技成果得到成功转化。
3 借鉴云南白药成功案例转化本院科技成果
3.1 科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最终要使产品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因此,市场情况直接决定成果转化的成败,本院科研人员在考虑临床需要的同时多作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摸准市场脉搏,让成果具有前景,具有生命力。一是研究与医疗市场需求结合紧密。在科研课题立项时,由于对技术科学合理的评估,选题以应用为目的,开发应用研究较强,做真正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二是成果与医疗市场需求结合。重视其临床应用价值,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使其价值逐渐攀升,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几年来, 我院争得国家级一类项目4 项、全军一类项目9项、二类项目19项,使我院承办一类项目的总数居于全军总医院之首。今年全军仅批准了91个一类项目,我院仍取得4个项目,拟定了我院《项目可行性报告》,其中详细介绍了十个有待开发的科技项目的作用特性,以及项目市场情况,对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使科技开发主体更加明确,主推产品BAGH-1便携式牙科综合治疗机进入市场,参加八月份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并正式展出我院研制的这一设备。
3.2 加强与其他部门联合:企业对市场的敏感性远高于医院,医院与企业联合开发研制新产品,可以达到“双赢互惠”的目的。本院对一些创新性较强和良好军地两用前景的项目,一方面积极争取企业早期介入,有利于吸纳资金,促成企业资金与医院技术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是引导科研人员紧贴市场选题,促进成果尽快出炉,走向市场。通过转让、联合开发和折价入股等方式加强同具有经济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把确有开发价值的技术成果全面推向市场。强化企业树立转化主体意识,建立合理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风险投资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估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建立多渠道的风险投资融资体系,灵活运用组合投资和联合投资的策略,以分散资金投放的风险,并以此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本院科技开发办研究开发新项目以医疗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医院与企业的合作,密切科技与生产的联系,尽一切可能为应用新成果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在新药和生物技术产品开发上,开发办积极与药剂科取得工作上的协同合作,尽可能创造最大收益。
3.3 科技成果创新:创新是医院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自己创新的才是可靠的、扎实的、长久的。本院要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源头创新工作,给他们创造“创新”环境,努力提高研究起点,重视他们的创新,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术、和人际环境,实现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重视基础医学研究注重与中、下游应用开发研究有机结合 ,使之形成足够的技术储备,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维、新理论、 新技术和新方法,对成熟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要加大投入,加速其转化的进程。突破传统的科研观念,树立科研开发应用,从实际需要,生活应用的角度,对科技成果进行改革创新,从剂型,包装,宣传方面都有所突破。本院相继成功地开展了,包括:自体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肾移植、角膜移植、血管移植、甲状旁腺移植等。已开展的放射介入,肿瘤综合治疗,癫痫病的检测、监测、治疗,各类肝病的治疗,各类骨伤、骨病治疗,危重病人抢救、监护等等业务技术,均形成了本院医疗特色和优势。本院每年开展上百项新业务、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结论
以云南白药的成功转型之路作为引导,通过调整产品中的要素与时俱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迅速突破重围,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产品,它的成功经验对于,在21世纪新的市场环境下发展的医院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而这些经验只是肥料,医院科技成果真正要跨越式的转化发展,迅速居于领先地位,必须在这些经验基础上创新,促使科技成果转化健康、稳步、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赵惠源,陆 恒,李建华,等。创新学[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30-131
果真如此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一般抗菌洗涤用品中添加了玉洁新DP300(化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三氯二苯脲等化学药品,这些药品无色无味,也比较温和,无刺激性,可以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并抑制其繁殖。虽然添加药物的种类和浓度不尽相同,但使用的效果大同小异。
这些标明“抗菌”的洗涤用品比一般洗涤用品价位高不少,销路也看好,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和欢迎。
然而,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位专家提醒消费者,这些抗菌洗涤用品不宜长期使用。他指出,人的皮肤表面有一个正常菌群,有害菌和有益菌同时存在,相互制约,取得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一般不会受到细菌感染而致病。如果长期使用抗菌洗涤用品,不但会破坏菌群的平衡,还会使有害细菌对抗菌药品形成适应性和抵抗力,反而降低了人体自我保护的能力。另外,“抗菌”不等于是杀菌,抗菌是抑制细菌生长,但细菌可能还是活着的,等药效过去,遇到适合条件,细菌还是会生长,还会对人体存在危害。而这时候由于人们以为使用了抗菌洗涤用品,往往产生大意心理,更容易受到感染。
专家认为,使用流动的水清洗就可以减少手上90%的细菌,而且不会破坏正常菌群的平衡。抗菌洗涤用品最好是针对某种特定环境而使用。如果你不去病菌集中的传染场所如传染病院,不接触传染物品,那就没必要对手部和皮肤进行消毒抗菌处理。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更进一步发现,抗菌洗涤用品清除手部细菌的效果并不比普通肥皂好多少,而且,抗菌洗涤用品也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更不能根除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除此之外,抗菌洗涤用品最大的弊端还在于,其所含有的抗菌药物会导致一些细菌对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产生抗药性。超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致病菌,这种超级细菌最易产生抗药性,尤其是感染前使用过抗菌洗涤用品的患者。尽管医生加量使用高浓度的抗菌药物,也难以控制其感染,扭转病痛,让医生叫苦不迭。美国专家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严格限制生产厂家的宣传广告,说明书应该附上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等等。
说到抗菌用品,让人不能不想到药物牙膏。伴随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一大奇观是漫天飞舞的牙膏广告。以前默默无闻的小小牙膏忽然间成了广告明星,中央电视台价格不菲的黄金时段曾被牙膏充斥,显眼且引人注目。稍一探究,可知几乎都是由外资投入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各种药物牙膏,伴随着广告轰炸,过去不值一元的牙膏身价迅速飙升,如今起码是几元甚至十几元一支!有的药物牙膏还开出了20元以上的天价,是普通牙膏价格的20倍左右!从不足1元到20多元,可见其利润空间有多大。
专家曾经多次提醒消费者,不要以为药物牙膏是药,不要指望用它来治疗口腔牙病。药物牙膏只是含有微量药物的牙膏,治疗口腔疾病还得到医院去治。另外,专家还特别提醒,药物牙膏不能总是使用一个品牌的,否则,也容易使口腔细菌对该品牌含有的药物产生抗药性。
更有经济界人士指出,所谓抗菌洗涤用品、药物牙膏都有炒作概念之嫌,不少厂家打着“抗菌”的旗号,牟取的是高额利润。抗菌洗涤用品价格高出普通洗涤用品很多,有的高达100%~200%。其实添加的那点儿抗菌药物微乎其微,牟取的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暴利。
当然,如果真是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新产品上市,获取一段时间的暴利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些抗菌洗涤用品、药物牙膏似乎谈不上什么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