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少儿英语教育

少儿英语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少儿英语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一、少儿电视的传播作用

少儿电视媒体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窗口,孩子可以从动画片和栏目中学习、娱乐。据央视索福瑞统计,4~14岁的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1]由此可见,电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负起了陪伴、影响甚至引领的角色,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的核心受众年纪定位在4~14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吸收知识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期,在这个关键时段,少儿电视媒体的传播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教育性。美国著名动画大师沃尔特迪士尼曾经说过:“好的少儿电视片要有思想性,要能分清不同的年龄儿童的心理,既要保护他们童真的可贵,又要指导他们如何做人。”少儿栏目的核心是童真、童趣、童心,但一定的教育性和思想性才是精髓,在儿童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给予他们正确的三观引领,用发展的眼光做节目,扩宽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这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艺术行为,也是一个少儿媒体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尤其第二语言不是母语,学习起来难度很大,而且语言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重复、练习以及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时,电视可以提供以上要求的教育服务。当孩子把看电视作为日常活动时,那么从电视上学习英语,就是自然而然的教育结果,通过有趣好看的节目创造学习氛围,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受到影响,最后演变成乐于学习英语。二是娱乐性。少儿电视节目创作更多地强调“儿童”视角,旨在让孩子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够收获快乐和知识,无论是综艺节目中的知识环节还是游戏环节,都以突出“儿童视角”的娱乐性为主要目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成人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2]4~14岁的儿童观众是少儿卫视频道的核心收视群,基本可以理解为幼儿到小学毕业生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求知欲、好奇心、展示欲都比较强烈。同时,他们也具有强大的想象力与贪玩心理。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说,人的智能结构至少有8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内容多元化的少儿电视,能够较为全面地满足及开发孩子的智能,针对孩子们的天性和特点,少儿栏目的策划和创作一般会像个“大杂烩”,集舞蹈、歌曲、游戏、手工等于一体,由此具备更多的游戏性和娱乐性,把这种娱乐性植入少儿英语教学中,能够无意识地激发孩子语言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二、从《卡酷幼儿园》的《英语ABC》栏目分析少儿英语教育

新媒体爆发式的发展,将触角伸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育、经济、传媒等,似乎将传统媒体逼到了角落。那么传统媒体是否再无崛起可能?少儿英语教育栏目给出了一个加分答案。卡酷少儿卫视的早间幼教节目《卡酷幼儿园》设计了一个特别板块《英语ABC》,策划之初是为了增加栏目的娱乐性和知识性以及板块的丰富多样化,没有想到的是,一经播出,竟然为这档栏目开辟了新的空间与功能——少儿英语教育,在依托于电视栏目的基础上,其增强了超越栏目的教育意义,也为传统媒体寻找到了转型的契机和春天。《英语ABC》分为三个板块,首先由主持人天天哥哥扮演一个卡通人物,带领两三位小朋友,用英语进行一段短小精悍的故事表演,主要取材于孩子爱看的动画片和绘本故事,比如“Peppapig”《粉红猪小妹》、“Penelope”《蓝色小考拉》、“MickymouseClubhouse”《米奇妙妙屋》等。紧接着,由天天哥哥和小朋友组成ABC游戏小课堂,对上述表演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单词和词汇讲解。最后,在欢快的英文歌声中,主持人和小朋友一起唱儿歌、跳舞蹈,结束当期节目。整期栏目总共8分钟,时间利用充分,内容选择精致,包装色彩明亮,非常适合孩子一早起来观看,既不耽误早起时间,又能同时学到英语知识,何乐而不为?《英语ABC》的应用性和收视贡献率也相当可观。首先为了配合节目,它的母栏目《卡酷幼儿园》在线上线下需要举办许多活动,比如在微信微博举办的“一分钟英语秀”有奖参与,周末在一些商场游乐场,由主持人主持《英语ABC》见面会等。这些活动掀起了少儿英语的热潮,也将观众转化为粉丝,回馈给电视收视。非假期时间,《英语ABC》4+收视份额巅峰达到5%,在早间收视时段的成绩相当具有优势。这一切证明了14岁以下孩子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和优势性,德国人吉泽拉•施密德-舍恩拜因认为,“在自然环境里,幼儿在三、四个月内就把外语学到近乎讲本族语的人那样完美,其说话之自在,学习之迅速,竟使家长、幼儿园教师和语言学家等一再惊叹不已”。正因为如此,基于少儿英语教育领域的开发可能性和职业资源不充足,促成了传统媒体电视可以加以利用,进而繁荣发展。

三、少儿媒体创新英语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凡事皆具有两面性,少儿媒体与少儿英语教育的联合,也存在着优势与弊端。首先,具有专业性优势。少儿英语教育作为一个英语栏目,在要求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要从业者在师范领域、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等专业有所涉足,并非单单是英语教学,就目前来说,师范类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还并未形成成熟完整的少儿英语教育体系,这个领域从师资还有后备资源来说,都相对空白,由此说明,少儿英语教育在专业性方面,亟待补充,而少儿媒体,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个空白。拿北京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来说,作为专业的少儿媒体,无论从儿童心理研究、儿童教育到传媒技术、传媒心理学等,都具有专业水准,同时运用英语专业的主持人来把控节目节奏,无论是从教学角度还是娱乐孩子的角度,节目都能做到专业化,给孩子们提供了真正寓教于乐的英语教育。其次,大众传播也具有优势。英语作为非母语,大多数的教学教材,包括图书、杂志、绘本、电影、电视等,都来源于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媒体是传播知识最理想的载体,编导和导演能够聚合海内外各种英语学习资料,结合少儿心理进行设计和编辑,让孩子们在电视机前,可以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方式、社交礼仪、文化习俗等知识,从而学习到语言知识。反之,传统意义上教习英语的课堂,互动性差,教育流向单一,尤其对12岁以下的孩子,课堂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强迫性和约束力,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和厌倦心理,同时教材太过规范化,也过于灌输化和刻板,不像电视传媒,鲜亮好看,声色俱佳。同时,大众传播具有组织性、公开性、时效性等特征,能够优化孩子的英语学习,让孩子能接触到最新的、经过拣选的英语知识。少儿栏目作为英语教育载体也存在短板,比如说少儿英语师资力量的缺乏。就少儿英语教师市场来说,本身就缺少专业的师资,而同时有专业能力和媒体素养的编导就更加稀缺,这也制约了电视媒体继续在少儿英语教育领域的“攻城略地”。另外,随着此类栏目需求量的增加,少儿栏目市场出现了供应不足的现象,而目前少儿栏目从内容制作、市场需求到生成产业链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节目编排和定位的“成人化”现象突出,以成人的视角创作,容易走极端,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很难精准地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易与孩子的世界发生冲突。少儿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虽然面临着新媒体的巨大挑战,但不应过早地唱衰,而应该从少儿生活的各方面进行思考,稳稳抓住孩子的心理,用发展的眼光为孩子描绘未来,少儿英语教育类节目正是这样一个契机。少儿栏目应该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比如英国的BBC是公共电视台、美国的ABC还有台湾东森电视台则是商业电视台,但是它们在少儿频道及节目的打造上都凸显了公益性,它们的频道设置、节目定位、节目编排都充分考虑到了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在此过程中,少儿电视媒体不应以任何利益扩大目标收视群,不因广告植入改变节目模式,而应以孩子的教育为核心,这样才能真正树立和保持电视媒体的责任和形象。

作者:韩旭 单位:北京电视台

篇2

关键词:少儿;教育;研究

一.研究背景

大多数人也许都会认可单一的从语法角度去学习语言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对于语言能力进行评估的一套全面的理论体系,也就是本论文中涉及到的语用学。语用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使用,尤其是语句同语境之间的联系。其中包括语言在真实环境中的运用,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以及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语言结构在话语人及听众之间的关系影响下会发生何种变化等问题。语用学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于1938年在《符号学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出的。莫里斯将符号学细分为语用学,语义学以及句法学,其中语用学被称为“言解读者和语言符号间的桥梁”。此后,语用学这一概念主要应用于哲学领域。直到1977年,在荷兰发表的语用学期刊正式将语用学划分为独立的语言学研究学科。对于语用失误,学界也有不同的定义。

詹尼.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定义为对于话语深层含义的失误理解。在她看来,语用失误会出现在任何话语人同听者之间对语言认知产生差异的情况之下。胡文仲(1999)曾使用文化失误这一定义来表示在目标语使用过程中,人们由于对文化背景的缺失而产生的理解偏差或错误。他指出这种文化失误使得大部分中国人在同英语母语国人交流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而何自然(2001)对于语用失误的理解则是“一种使得语言交流变得不顺畅的话语错误”。钱冠连(2001)对于语用失误提出了比较详细的定义,在他看来,语用失误是指“话语使用者使用了结构上正确的语言,但却在无意识中已经触犯了目标语社会背景下的人际交际原则,或是忽视了语言同时间,空间以及场合上的关联。”

二.中国少儿英语教育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 中国少儿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目标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促进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必备的因素之一。” (Seelye, 1985)而中国当下的英语教育中,语言更多的是被当做一系列的知识规则,语言规则来教学,学生们所掌握的的也更多是关于语言语法句法规则等形式上的知识,而并非内在的语用功能的学习。这种情况下的语用失误大多是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造成的。在课堂上,适当的展开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语用失误的出现。因此,少儿英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对于学生们进行中英文化认知差异的引导教学。

2.中国少儿英语教育中的语用失误现状

根据语用失误的定义,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大多体现在以中文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习惯进行目标语言环境中的交流。我们可以将这种语用失误理解为母语在语用中的负迁移作用。例如当别人真诚的提出感谢时,会说“Thank you”(谢谢),而大部分学生选择以“Never mind”(不客气)作为应答。在英语环境中,never mind 常用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道歉表示接纳并且为了减少对方的愧疚感时所作出的应答。因此,在正确的语用选择中,当需要谦虚的接受别人的感谢时,更多的是用“It’s not a big deal”来表示。

此外,语用失误尝尝出现在礼貌用语的使用中。老师在课堂上询问学生“would you lik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学生对此给出的应答为“No, I wouldn’t.”,学生的理解是应当以正确的语言结构进行应对,而在这种场景下, “would you like to….?”这一表达是一种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做某事的礼貌用语,表示委婉的语气,而并非一般结构意义上的疑问句,学生给出的回答侧重了语言结构的知识,而忽视了语言在情景中的使用。在这种场景下,学生使用“I’m sorry”来委婉的拒绝老师,表达为自己无法回答问题感到抱歉这种表达更为贴切。

3.导致少儿英语教育语用失误的原因

少儿英语教育中的语用失误可以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同两方面来分析。中西方人们在价值观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束定芳,2004)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实现,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因此,在西方国家交流环境中,类似于年龄,体重收入,等话题都被认为是个人隐私,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而在中国,人们注重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互协调。由此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集体主义意识。除此之外,中西方人们对于时间的导向也有不同的认识。西方国家更侧重未来时间导向而东方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人更注重对历史以及过去的尊重;中国更加注重社会等级,尊卑长幼之分,而西方国家注重平等,这也就使得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对于称谓用语的不同习惯。长此以往,这些思维习惯便导致的语言习惯的差异,而对于这种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思维差异的了解的缺失,便造成了语用失误的出现。

4.中国少儿英语教育中语用失误的反思

要改善中国少儿英语教育中关于语用知识教学缺失的现状,主要可以从教材的选择,教学辅助材料的选择以及比较和对比的教学方法等着手。在教材的选编上注重对于语言在实际交际环境中的使用的教学,辅助材料上也有选择性的引用现实会话场景中的材料,通过导入语言环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目标语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是如何开展会话的。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则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在对比中西方文化不同,语言特点不同中起到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Samovar, L.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n Cultures. 3rd ed.[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2] Guoming Chen,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M].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5.

[3] Thomas, J. 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 re.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4] Seelye,H.N.Teaching culture[M].Illinois: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85

[5] 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2009.

[8]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篇3

2.学生思想不成熟,实习中遇到问题不是向学校老师诉苦,就是自己以泪洗面,消极面对。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是九零后,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培训机构的领导还有学生家长出现矛盾,在消化矛盾的时候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以至于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提出了更换实习单位的想法。

3.个别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把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专业顶岗实习看作是一件没有多大作用的事,所以总出现迟到、早退、请假等情况,缺乏责任心,对其他同学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少儿英语教育人才顶岗实习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积极解决,从而形成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少儿英语教育人才的有效策略。

1.实施“教学设计能力终极考核”制度:外语系成立少儿英语教育人才教学设计能力达标评委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一线骨干教师组成,在学生实习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展示一堂完整的少儿英语课程,以优异成绩通过“终极考核”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到声誉好、层次高的外语培训机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反复磨练,直到通过“终极考核”为止。

2.严把英语质量关,极大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实习前学校教学要严格把关,尤其是英语语音和口语课程一定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口语教学能力和交际水平。针对不能通过语音和口语课程的学生要多次给学生达标机会,直至学生完成专业需要达到的标准。

3.注重企业利益和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以往的集中实习方式不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顶岗实习后学生往往离开实习机构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鉴于此,我们将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优化少儿英语教育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在集中实习出现很多不能解决的矛盾的情况下,争取两年之内辽宁省内每个城市都建立一家规模较大的外语培训机构,解决好实习和就业难以统一的矛盾。

4.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教育设计能力。实习学生可以安排有趣的上课方式,通过唱英文歌、玩游戏、做动作等方式来教孩子学习。首先,课前热身是必须环节,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可以带孩子跳舞,做做动作等。上课过程中,游戏是必须环节,通过游戏,孩子们会学得很愉快。对于学新概念的学生,由于涉及到语法,不能用游戏进行教学,而要编排出有趣的语法规则,比如,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变疑问be提前,句末问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疑问否定随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等。这样孩子会学得很轻松。

5.备课问题对策。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熟悉目前少儿英语教学常用的几种教材,认真研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此外,实习期间,学生在备课时要估量好时间,把每部分的时间都分配出来,再看究竟能完成多少,同时要备得认真,不能急于完成。

篇4

一、TPR教学法:

儿童的言语发展是儿童从言语获得到基本完善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既是连继的,又可划分为阶段,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1)3岁前是言语获得时期,既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获得的时期。(2)3—6岁为完整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儿童的口头言语不断复杂化,初步掌握言语交际能力的时期。(3)7—18岁言语提高和完善的时期,即儿童的言语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提高,发生质的变化,逐步达到完善的时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语法结构形式的掌握也不断提高,语法结构意识逐渐形成。根据这一现象,美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James Asher)提出了“完全生理反应”理论(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理论):即儿童时期掌握一门语言,言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随着听说产生的。当听说获得的信息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儿童就能自然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在Asher主编的教材中有22个示例(exhibits),以下几个例子简单列举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模式:

Exhibit 1

1)Touch the table.

2)Write your name.

3)Turn on the light.

4)Pick up the pink flower.

5)Point to the floor.

6)Draw a circle on the chalkboard.

二、视听说教学

视听法(Audio Video Method)又称情景教学法(The Situational Approach)。19世纪下半叶,对外语教学界影响至深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

视听法的教程包括教室教学和实验室作业,没有家庭作业。教学按以下方式进行:连续三次放映对话片并伴放声音注释。第一次介绍主题;第二次讲解;第三次复习;第四次放映对话片而不伴放声音注释,由学生进行讲解。此后即进行简短的对话操练,以应用本课的词汇和语法材料。教学的最后阶段是语音练习。内容是对口头言语的体裁、节奏、句型进行操练。操练中要求从含义单位中领会言语的语音,即不脱离语流操练语音。《走遍美国》是典型的听说法教材。

三、TPR教学法与视听说教学法在少儿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法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但是一些少儿英语教师在使用某些教学法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机械化的运用教学法。少儿英语教育不同于成人英语教育,应注意少儿习得第二语言的特点,根据少儿的特点来有效的使用适当的教学法。

2.过度强调“玩儿中学”。很多少儿英语教师坚持着一个想法,那就是,少儿英语课堂一定要活跃,气氛一定要热烈,这些导致少儿英语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学到的,记住的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一。

3.TPR教学法和视听说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证明,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TPR与视听说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上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TPR教学法适用于少儿英语教育。它不仅激发了少儿的兴趣,还可以使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锻炼,快速的反应训练变得更加聪明、活跃。在教学中学生们与老师建立起的亲密互信的关系也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氛围里面掌握知识。一些内向的害羞的学生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活泼活跃起来。但是TPR教学法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要适当,不要超过一定的“度”,并且行之有效。少儿英语教师必须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将TPR教学法有效的穿插其中。TPR教学法与视听说教学法相比,在词汇上,TPR教学法的效果更为明显直接;相反,视听说教学法在刺激学生的语言敏感性上更加有效果,也就是说,视听说教学法更适用于句子,日常对话等的教授。TPR教学法要求词与动作的对应,大部分的家长很难使用这一方法来辅导孩子复习学习。视听法的缺点是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虽然其以情景为线索来选择和安排语言材料,但由于情景的设计常常是虚构的,因而情境中的话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要想将“视”与“听”有效的结合起来是很困难的,因此,无论是听力还是口语,提高的效果都是缓慢的。教师一定要耐心的给予学生时间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要急于求成。

四.结论

TPR教学法与视听说教学法各有优缺点。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与优秀的教师,以及教师们对教学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上是分不开的。各种教学法的选择,灵活的应用,是少儿英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James Asher.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echnique of learning.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VOL

[2]Asher,J.(1981)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Theory&PracticeNew York,Academy of Science.

[3]James Asher.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the Complete Teacher's Uuidebook)1977一1982.

[4]Diane I,arsen-Freeman·Michael H bong.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6.

[6]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一、TPR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应教学法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埃舍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全身反应教育法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强求学生完全记住理解教师指令中所使用的字汇;反之,教师要通过身体语言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运用想象力完成指令动作,进而感受这种通过自我创造动作所带来的乐趣。TPR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进行表达的积极性。

在少儿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运用TPR,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语言的发展规律。TPR强调通过一定的可操作条件,来增强儿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TPR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

其主要特点有:1.强调听力为先2.通过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3.需要学生再有准备的情况下参与4.教师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运用TPR即是将学习者的感官统一起来,让学习者充分运用五官,与学习内容相联系。课堂气氛的活跃,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始终保持爱学,喜学,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少儿英语教学过程中,TPR就是指教师应根据儿童爱动,注意力时间短,喜爱新鲜事物等特点,让孩子在课堂中,通过跑,跳,做游戏来学习英语。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力持久程度都会大大的提高。TPR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调学生为中心,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无意义的重复以及强迫性不利于创造思维的表达。

三、TPR教学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词汇教学。TPR教学法对于少儿英语的学有益处,适用于一些动词,形容词等教学。由于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于直观的刺激接受能力较强,并且乐于模仿、互动。教师应充分掌握儿童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TPR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blow,sit,climb等动作性指令词时,就可以运用该教学法。

2.游戏教学。儿童的天性好动,喜欢玩耍,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一些游戏,帮助儿童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且给予不同的组名,而非简单的Group1和Group2。分组后,可为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号码编订。在游戏开始前,将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并在黑板上一字排开。教师给出指令,喊出某一单词时,叫出学生号码,两组儿童迅速跑向黑板进行拍卡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跑步速度,寻找的准确度进行判定,并记分。比赛后,根据分数的多少进行判定最后胜利的小组。

3.诗歌、数来宝。诗歌和数来宝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诗歌和数来宝的学习,可以使儿童更好地学习运用英语。诗歌和数来宝都是将简单的词句,以一种方式进行编排。诗歌和数来宝多会配以音乐、律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唱跳。比如教师在讲授“Found the peanut”时,首先为学生展示何为peanut,然后演示found这个动作,最后将整首歌曲完整的表现(该动作应为教师的固定动作,每个班级的动作应该相一致)。

四、在少河⒂锝萄еTPR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TPR适用于于儿童,因为它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可以轻松的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的注意力较长时间停留在教师身上。使儿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完成学习内容,规避掉简单枯燥的重复性联系。

TPR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缺点也很容易显现出来。首先,不同儿童在接受信息方面,体现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有的儿童属于视觉型学习者,有的则是听觉学习者。所以,在教师运用TPR时,要充分融合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

其次,运用TPR时,也要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英语初学者,教师所呈现的动作,尽量简单易懂。同时,还要搭配其他的教学法。

最后,TPR中包含大量的课堂游戏,活动,诗歌和数来宝,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拥有控班能力。因为儿童天性好动,参与游戏活动时,会处于兴奋的状态,较难控制。所以教师应在班级组成初期,为学生立规矩,方便后期的课堂活动组织。

参考文献:

[1]张湘君.肢体反应教学法[M].成都:成都少儿英语出版社,2009.

[2]廖晓青.创新教学法[M].北京:中小学外语教学出版社,2002.

[3]徐旭燕.浅谈TPR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J].华夏教育:2010, (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