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合集13篇

时间:2023-10-08 10:05:37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1

1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认知体系,其自身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气,以精气为介导的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类,其构成亦离不开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形式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动力。《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体系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髓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源。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精气学说的物质观颇为相似。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是气,其普遍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两汉时期兴起的“元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因此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医学精气生命论和整体观的雏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阐释人体内精与气的本质、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认识,影响到中医学中便形成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皆由精化成形,人体的各种机能皆由气机推动和调控产生运动变化的理论。中医学的精气学说融入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构建其中,与其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洽,兴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精气生命认知理论。但是古代哲学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精气,精气充塞宇宙中各个万物形体之间,具有信息交融的媒介作用,使天、地、人之间产生感应。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拔升了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认知观,形成了阐述人体自身完整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阐释阴阳的定义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此阐述宇宙形体物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亦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辨证观念,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学说认为世界的整体是物质性的,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世界本身形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的发展研宄及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的初探,以此来解释宇宙自然和生命本体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指导,促使中医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范式,普遍用来解释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病态生命的原因和变化过程,从而更好地诊断和防治疾病,使之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的认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法于阴阳”,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养生防病;根据病症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立法方药,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驱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样,注重于事物的矛盾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形式,从事物的结构元素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形式,探索和阐释宇宙物质形体间的运动及动态平衡。五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曰:“稣埂洪水。泪陈其五行。”文辞对五行的特质从哲学角度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其中的五行,不单单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元素,而是从中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范畴。五行学说是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定义、特质、生克制化乘侮规律,以此来阐释宇宙界万物形体间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自然界万物形体现象的发展变化。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来阐释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等诸多功能活动,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达成与自然环境相联系,营造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凭借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指导作用。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范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继承和创新的运用医学理论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解释了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从多方面措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生产劳动能力等,形成了中医学独树一帜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整体研究、擅长思维哲学、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总之,中医学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医学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中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地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拔升至哲学形态。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密切交融的特点。

4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几点反思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从《内经》时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古代较为深邃的哲学思想指导使中医理论大放异彩,也使中医滞涩不前。如何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勤奋、严谨地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医学时代命题。

4.1中医五行学说要实事求是,不应吹毛求疵  为了反击废除五行论,近代学者对五行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研究,如从数理思想、非线性动力学、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方面论证五行思想的合理性。但是必须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更多的是起到方法论的意义,它在构建五脏关系的研究上功不可没,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积极作用,但其毕竟只是一种研究五脏关系的方法模式,实际上五脏关系远比五行生克论复杂得多。按数学规律,五脏可发生的两两关系有10种,二脏相关关系有10种,四脏相关关系有5种,因此拘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不利于拓展脏腑病机学的理论发展。近人有提出“五脏系统相关”说者,值得参考。

4.2系统论之下亟待完善中医五行学说  系统论是当代最时髦的哲学话题,五行学说有系统论的雏形,但还不是完整的系统论,只能说是整体论。中医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特点,这一点对比西方还原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局限。中医有彻底的整体论,但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常陷入僵局,这是“司外揣内”思维的结果,也是过于偏重整体论的结果。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非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同样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是稳态的开放系统。不了解局部,就无法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系统联系,因此中医理论还需在人体内部细节上多作完善,发现新的联系方式。

4.3中医学理论要在古代哲学基础上进行继承为前提、创新为契机的思想突破  首先,说到中医理论的突破,必须正视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误区。中医具有注重整体联系、模糊思维的特点,摒弃烦琐的求证过程,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是习医者感悟具体病机、治疗原理的解释造成了本真化的缺失。中医重功能不重实体,在认识人体内部细节上要借鉴解剖学的成果。在认识人体方面中医有必要进一步格物致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其次,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亟待完善的象数思维体系。因此应适当借鉴实证研宄、实验研究,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建立以藏象为基础的象数医学模式,充分运用中医的意象思维来构建数理之上的直觉品质,使中医学在古代哲学高屋建瓴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日日为新。再次,拓宽五行思想的延展性,拓展更广泛的认识论、方法论,加以系统论为借鉴指导,适当借鉴西方还原论的某些方法。但是中医在以分析思维为模式的五脏整体论方向走的道路与西医以结构思维模式的还原论是南辕北辙,完全等价势必水火难容,最终也会殆尽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2

1 知“神”

1.1 “神”的涵义:“神”是撑起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两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若要用简明而确切的言辞对“神”的涵义进行表述,却非易事[1]。《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黄帝内经》以降的诸多医家,除遵从《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以外,或以阴阳变化为“神”,或以胃气为“神”,或以目中光彩为“神”,或以肤色光泽为“神”,或以心火为“神”,都只是随文释义、各取所需的零散说法,关于“神”的涵义并没有逻辑严密的系统性论述。

“神”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对以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的脏腑、经络等全部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当这些功能活动正常时,表现于外的征象均属“神”的范畴;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经》认为,“神”既是生命的本原和本质,同时还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作为生命之本的“神”并不纯粹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相对于现代医学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归之于大脑,《内经》则笼统地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归之于“血气”。如《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此皆说明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由饮食转化生成的血气。此所谓血气,虽然没有固定的形质状态,但是却具有客观实在的物质属性。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原则,人体生命自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又是宇宙局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人体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在生命过程中,机体不断地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各种刺激,并根据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和反应,从而维持机体生理机能的动态平衡。

人类的情志活动是正常的心理或和行为表现,也是正常的生理机能的反映,因而具有相应的内部脏腑生理基础,情志活动与脏腑机能活动高度相关。

根据整体论原则“心藏神,为五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在情志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任何一种情绪体验都是在心的主导作用下,脏腑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是脏腑机能整体性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针刺以神为主宰,统帅全身的生命活动,以经络为联系通路,把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和器官,从而实现器官与机能的统一。在脏腑、经络、经筋、皮部、腧穴及关节之枢机中,使其神气充足,正气旺盛。因此,借助于具有感传效应神气的活动,使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形神并重,对于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神”是生命的原动力:“神”的观念最早发轫于占星术及其古代天文学思想[2]。在观测天象的基础上,人们认为天地之间万物复杂多样的运动变化受着一种尚未被认识或把握的力量的推动和控制。“神”是藏于事物内部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同时这种力量是有两种势力的对峙,《荀子・礼论》云:“列星随璇,明暗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搏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内经》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探索人体生命本质的过程中,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对“神”的涵义赋予了新的内容[3]。《灵枢・本神》认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云:“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必具,乃成为人。”生命诞生之时,气血流畅,五脏调和,又具有感觉、知觉、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神”这种原动力推动的结果。

1.3 “神”的表征与作用:通常“神”可表现为感觉、知觉、意识、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过程[4]。《内经》把“神”分为五神活动和情志反应。五神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都是脏腑生理机能活动的反映,并分属于五脏[5]。

五神实质上涉及到人类潜意识活动和认知心理活动,人类的潜意识过程和认知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心是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器官,然而,将人类处理信息过程按照实际发生的顺序,即信息处理的一般规律,分为具有不同的心理内容和形式的动态过程。

从接收、处理信息到形成概念、假设、判断,从已知对象到未知对象,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具体到复杂、抽象,认知方式从归纳推理到演绎推理,使人类获得了新的知识、观念和问题解决的策略,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是五神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实质内容。意、志、思、虑、智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和过程,是人类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故《灵枢・五色》云:“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1.4 经络与“神”的关系:经络正是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将“神”气分布于全身而会聚于头脑,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之所以能主宰人体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是通过经络来运行气血,协调内外,联系脏腑和肢节。因此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所主宰的精神活动、感觉和运动机能。如经络运行功能正常,则可表现出思维敏捷,视物清晰,言语正常,动作准确。若经络运行功能失常,脑髓之气不能外彰,则可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混乱,动作失调,言语错乱等。

经络与脑髓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传导方面,脑髓以经脉为通道,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密切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脑神”之用一为生命机体的主宰,以化神机,推动生命的运动;再为主持记忆、思维、创造等聪明智慧;三为主持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因此可以说,脑以髓为体,以神为用,“脑神”即为脑的功能作用的总体体现。

1.5 针灸临床医患互动中的“神”:“治神”一方面是“制其神,令气易行”,另一方面是“以移其神”,这就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充分说明针刺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施术医者须定心凝“神”,制“神”行气,做到治病“治神”,针入“神”入,将“神”贯穿于施术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临床中论病因、勘病机、审病情、立治法时应特别注重患者的精神状态,通过以“神”养形,以“神”治形来使医患之间精神互动,密切协作,从而提高针刺疗效。

2 针灸“治神”

2.1 针灸“治神”的涵义:针灸“治神”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集中,细心体察等方法,使针下得气适度而气至病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刺“治神”包涵气功和心理疗法等内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6]。

2.2 针刺中“治神”的理论基础

2.2.1 气血与形“神”的关系:针刺作为一种刺激信号,通过激发人体固有调节机能(气血运行),激发人体内的潜能(调理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神”之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气血者,人之神”。故针刺与形“神”有直接关系,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应形神并重,应用于诊断及治疗[7]。

2.2.2 针刺应以“治神”为前提:凡医者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气行者神旺,神行则气行”,“气速至而速效”。针刺中的得气与行气现象即是经络传导效应的功能表现,又是疗效好坏的表现,感传效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由此可见针刺必先借助于“神”的调节作用。故“知形之肥瘦,则知针之浅深;知血气之盛衰,则知方圆之补泻。血气者,五脏之神气也。能知形之肥瘦,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而”神“得其养也”。

2.3 针灸“治神”的方法

2.3.1 “察神”:针灸医生需要通过全面仔细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了解病人的全面状态,谨慎地确定诊疗方案,取穴用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枢・通天篇》云:“故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灵枢・本神篇》又云:“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存亡得失之意,五脏已伤,针不可治也。”

审察病人的“神”气则可知五脏之虚实、气血之盛衰,以决定针刺的补泻,调整患者之“神”,使其心“神”安定、精神集中,则易激发经气,使针下气至。

2.3.2 “安神”:针刺“治神”涉及到医患双方的问题,两者在施针前应该达到思维和情绪的统一状态。使针灸过程出现最佳精神状态,收到最好的针灸效果。“安神”,就是在针刺治疗前,使医患双方能够安定“神”志、“集精全神”,进入最佳临刺状态。只有在患者精神安定、积极配合,医者精神集中、心身专注的前提下,才可施行针刺治疗。

2.3.3 “守神”:所谓“守神”,即根据病人的气血盛衰及生命活动的综合状态施行针刺治疗。不同的患者禀赋阴阳气血的偏多偏少是不一样的,对针刺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临床上就应依据“五态”理论分辨患者的人格类型,并对他们的体质强弱、阴阳属性与神气的盛衰情况精思详察,借以判断内部脏腑气血的变化,并把它们作为针灸辨证施治的参考依据。

2.3.4 “调神”:所谓“调神”,即在针治过程中,医者善于辨证选穴,并采取相应的针刺手法,以使患者脏腑安定,气血调和,随其反应行针施术,引导针刺感应的传导,使之气至病所。“调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8]。(1)调阴阳。《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临床治疗就应依据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采用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的针刺方法来调和阴阳,以平为期。(2)安五脏。由于“神”分藏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若五脏发生病变,气血不和,就会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变化。临床治疗就应该通过安五脏以摄神。(3)定神志。人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生理为基础,即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人的情志变化也可影响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如《灵枢・口问》所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内伤影响到不同的脏腑,临床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神志病宜选用督、任、心、脾、足三阳经脉的穴位来治疗[9]。

2.4 针灸“治神”的修练要求

(1)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较好的掌握心理学及多种社会科学知识,随社会的变革,心因性疾病在增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变化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有利于针灸的“治神”。

(2)要有精湛的医术:深入学习探究祖国医学宝库。做到“治神”与针术完美地结合。

(3)要有一定的气功修练:历代针灸学家皆认为气功修练对针灸“治神”对临床疗效影响极大。当代著名针灸医师贺普仁教授认为:“疗效好坏,皆在两手手法及功力”,“针灸医生指功不可不练,而坐功又不可不行”。彭静山教授在《针灸秘验》中,专门论述了气功做修练方法[10]。

3“治神”的临床应用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从进针前和进针后两个方面进行“治神”,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差异,运用时有所侧重[11]。无论进针前或进针后,治神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精神内守,避免患者之“神”过松或过紧。

3.1 进针前“治神”:施术者针前应集中精神,心无旁鹜,认真审察患者的气血盛衰及“神”情变化并通过语言暗示,押手揉按等方法令患者“神”情安定,以待进针。具体运用时,如遇到精神紧张的患者,嘱其深呼吸,语言引导其安静,不用紧张,并以押手按压其内关穴片刻,然后进针。对于精神旁移,意不在针或因病痛而精神散乱者。以押手重按所刺之穴,候其神定而进针。

3.2 进针后“治神”:进针后,施术者一方面注意体会针下感觉,另一方面需密切观察患者针后是否有晕针或精神旁移,心不在焉。对于晕针者及时处理,精神不集中者,则以反复行针,配以语言诱导以收其神,令志在针。如有的患者进针后心不在焉,甚与他人谈笑,术者当嘱患者闭目“守神”,同时行针以加强针感,并嘱患者体会针感,暗示其意守针处,以促进气至病所。

3.3 针刺“治神”的临床要求:针灸“治神”的临床要求可归结为以下五项:(1)“治神”要求患者情绪稳定;(2)“治神”要求医生精神专一;(3)“治神”的选穴;(4)“治神”要求得气;(5)“治神”要求医生身体健康。

4 “治神”对针灸疗效的影响

从针灸的“察神”、“守神”到针刺感应,“治神”都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医生不能“治神”,而是马虎从事,就很难发挥针灸治疗应有的疗效。“治神”是针灸学有理论,是针灸学中的精华部分。针灸疗效的获得取决于针灸诊疗的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一气呵成,“治神”贯穿于针灸整个过程中,应当努力学习体会,并掌握其实质,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

5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神”在针刺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神”字可也贯穿于针刺诊治疾病的全过程,是针刺治病的精华所在,努力掌握,对提高针刺治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临床上很多临床医师还不能真正理解经典中“治神”的涵义,只能在“粗守形”的层次上,所以临床疗效不佳,严重影响了针灸在民众中的声誉,现在针灸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临床疗效上。如何提高疗效?是针灸的当务之急。吾师石学敏院士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中国的针灸,我国也非常重视中医针灸的研究。我们应该借此大好时机,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多学科、多层次研究针灸“治神”的机理,为针灸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彰炫.论神的系统性[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3

[2] 郑红斌.中医形神观源流与内涵[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1):9

[3] 齐向华.论广义之神的本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2):98

[4] 徐木林,王秋琴.论五脏神[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4):198

[5] 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神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5

[6] 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神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6

[7] 烟建华.《内经》“神”概念研究[J].河南中医,2006,6(1):4-8

[8] 刘永涛.浅谈“凡刺之真,必先治神”[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1):39

[9] 董江涛.黄鼎坚针刺手法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1):54-56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 证理论 《内经》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证又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它以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藏象理论为基础,指导着临床处方用药。因此,证的研究是关系到中医理论发展的关键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而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已蕴涵有证的雏形,并为中医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解剖学基础

医学理论源于对生命体的直接观察,而解剖学方法则是认识人体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便记载着丰富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如《灵枢·经水》篇提出了“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直接倡导解剖学方法。《素问·痿论》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观点。《灵枢·本脏》则认为:“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灵枢·肠胃》篇记载了消化道解剖形态、长度,误刺重要脏器后的严重后果等。通过直观察验,凡是脏腑器官实体与其功能联系显而易见者,便被确定了下来,如目视、耳听、鼻嗅、口味功能,肺的主气司呼吸功能、心与血脉的联系以及胃受纳和腐熟水谷、胆贮存和输泄胆汁、小肠受盛化物、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藏尿液与排泄尿液、子宫孕育胎儿功能等等。

同样,对于人体病理的认识亦源于解剖学。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当脏腑的解剖结构发生异常时,人体即得病。如《内经》中关于“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宣明五气》)、“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以及咳为肺之本病、水肿病的基本在肾等记载。这些病理阐述,均与脏腑器官自身实物属性密切相关,这就为中医病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2 藏象学基础

由于古代科技水平落后,《内经》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以解剖直观方法认识内脏功能和病理变化,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满足揭示生命的高度复杂性这一医学需求,借用解剖学方法难以建立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因此在此背景下,古代医家转而注重对活的生命体的整体观察,从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现象入手把握生命活动的状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充分启用人感知系统的潜能,捕捉生命活动的各种外在征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辨识和分类,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的原理,运用“司外揣内”(《灵枢·外揣》)等方法,找出其共相,判断、推理机体内部脏腑功能所处的状态,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建构了自己独特的重视功能态的藏象理论体系。这一独特理论体系的建立,使人们对病证的认识也逐渐深入。最初人们仅仅对一些简单的、直观可感的单一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腹痛、水肿、出血等有肤浅的认识,对这些症状产生的机制,症状与症状之间的联系,症状与整体病理状态的关系等尚未有全面的认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藏象等基础理论的发展,人们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病象越来越多,于是逐渐地开始探求其内在的机制。如《内经》明确指出了一些常见症状产生的机理,提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等理论。这就为中医学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 思维方式的影响

《内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其在总结医疗实践经验,建构其理论体系时,大量运用了当时流行的整体思维、取象思维、模式思维等社会思维方式,而这些思维方式对中医证理论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3.1 整体思维 《内经》将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变化都服从于整个自然界有节奏的运动过程,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百骸能够通过自我调节,使人体与外部环境保持协调。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同时它又强调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成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五志等的五大功能系统,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上下内外,运行精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在此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证,其把握的也不是局部病理改变,而是人体整体功能的关系失调,具有整体联系性特征。它既反映了人体内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等整体功能关系的异常,也反映了人体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节律的关系失调。它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各生理、病理要素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整体关系异常变化相对稳定的一种模式,如果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则证也会随之变化。

3.2 取象思维《内经》对人体研究不是进行解剖分析,通过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来把握其功能,而是运用取象思维等方法来探讨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除了从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现象入手把握生命活动的状态外,还取自然社会之“象”,如云雨雷电、日月星辰、花木鸟兽、山川湖泊、社会人伦等,通过“比类”等方法,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在此影响下,中医的许多病证即是根据自然界的物象类比推理得来的。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自然界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将“风”的这种特性与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进行比类,推论出凡人体疾病中具有走窜不定,眩晕、抽搐、震颤等动摇特性的便是风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人们还发现自然界中湿度大的物体其比重较大,其性向下沉降,且“湿胜则地泥”(《素问·五运行大论》),地表湿度大就会泥泞,故认为湿有粘滞重浊的特点,根据对自然现象中“湿”的表浅特征的直观认识,运用取象类比的思维,结合临床表现,认为凡有头重如裹、身体困重等特点的便为湿证等等。

3.3 模式思维《内经》在模式化思维指导下,依据一种抽象出来的理想模型——阴阳五行模型,将生命体的“神机”赋予五脏,并从整体功能关系角度,将复杂的生理机能系统,整合为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五大类,即心功能系统、肝功能系统、脾功能系统、肺功能系统、肾功能系统五个功能系统。“心”、“肝”、“脾”、“肺”、“肾” 并不等于西医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脏器实体,只不过是这五个功能系统的符号、代码[1],生命活动就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的。这种理念、思路和方法也贯穿于对病证的研究,每个证都是医家对一组病象进行理性加工后产生的一种思维模型,这种证模型不同于现代西方的解剖病理原型,而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人文背景影响下,从功能、关系虚体出发建构的一种整体功能失调的关系模型,是中医特有的识病模式。

4 证概念的抽象形成

正是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内经》中逐渐形成了证的某些雏形,如阴盛、阳盛、阴虚、阳虚、气盛、气虚、湿盛、胃中寒、胃中热、脾气虚等等,并初步形成了辨证论治的概念,如《灵枢·本神》所云“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即是。同时还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功能分析疾病的不同表现,进行脏腑辨证。如《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有五脏咳证、六腑咳证之分。同时还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析归纳得出不同的证,如“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由此可见,《内经》已注意到许多病象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当时盛行的一些哲学思想影响下,根据“藏居于内,形见于外”(《类经·藏象类》)的理念,分析归纳上述病象,从患者的外象来推论“证”,得出了不同的病证模型。《素问·痹论》的皮痹、脉痹、肉痹、筋痹、骨痹,脏腑诸痹以及行痹、痛痹、著痹等,即是从病位、病因对痹病进行辨证。此外,《风论》《痿论》等篇,均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的开端。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内经》对证的认识还较粗浅,尚缺乏病证的系统性和病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2]。

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发现有些症状总是相伴出现,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受凉感冒后,除有咳嗽、气喘等呼吸功能失调的肺部症状外,往往还有恶寒、发热的皮毛症状及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经某一方药治疗后,在肺部症状好转的同时,皮毛与鼻部症状也随之消失。当这种现象反复出现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上的局限性,于是开始进行理性思辨,探求其内在的规律,认为这些组合症状必然与体内某一脏腑组织的功能失调有关,最后根据症状出现的解剖部位、官窍与五脏的对应关系等,推论出这些症状是由肺的功能失调所致。同样,当人们观察到纳呆、腹胀、腹泻、腹部冷痛、四肢欠温等症状同时出现时,推论出是脾的功能失调;发现胁痛、烦躁易怒、善太息、手足蠕动、某些目疾等同时出现时,认为是肝的功能失调。随着经验的大量积累,人们不断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将有着内在联系的某些症状有机地组合起来,以使其上升为理论,进一步普适化。这样在当时先进的整体思维、取象思维、模式思维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对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进行理性思辨,探求其内在的机制与规律。人们把观察内容中的“共相”提取出来,使这些处于感性认识的病象,进一步理性升华,建立理论,即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证”。

因此,中医证的概念就是在《内经》理论基础上,经后世医家又进一步演绎发挥而逐渐形成的。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4

教材中是这样描述藏象的,藏象,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其二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藏象学说是建立在对人进行动态观察的基础上, 从“象”把握“脏”, 类似现代控制论“黑箱”理论, 从输出的信息获得结论。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所构成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这五个系统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从而使人体自身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

二、前后联系,注重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 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凡是这种影响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凡是这种影响起消极的干扰作用,称为负迁移。学习迁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理解并熟练掌握的知识才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的正迁移,加强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在中医绪论中,给学生介绍过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整体观念,在藏象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确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形态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 在生理功能上是互相协调的, 在病理变化上是互为影响的。同样在讲授时要联系阴阳、五行学说,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的知识迁移,强化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五液、五声与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五味、五音等之间的对应联系,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讲授五脏六腑的功能时,以图表的形式把五脏与五体、五官、五志、五液、五声展示出来,既清晰的展现知识点,又方便学生记忆与背诵。

三、利用多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课堂上动静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加教学知识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将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较强的艺术性,学生乐于接受,学习兴趣较高。笔者制作的《中医护理》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课件制作时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均有促进作用。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藏象学说的重点掌握内容,笔者认为在讲授时,应该讲解清楚,而且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那么,如何向学生介绍五脏六腑之间紧密的联系呢。笔者对于这个问题,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黄帝内经》中对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的认识,就非常的有意思。在书中,把五脏六腑都安排有“官职”。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胃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胆为中正之官,膻中为臣使之官,大肠为传导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官。相傅之官具有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功能,脾胃,仓禀之官,要保证粮食的收集。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一段有关电视剧中君臣议事的场景,皇帝与文武百官各居其位,各司其责,为天下计。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脏腑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

把教学内容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在讲授“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常见的生活现象加以启发,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在讲相生关系时,展示钻木取火,木生火;火燃烧变土,火生土;土里埋金,土生金;以水浇木,水生木。在讲五行相克的关系时,展示树林防止泥土流失,木克土;用土防水,土克水;水可灭火,水克火;火能熔化金,火克金。通过尝试这样的教学,发现学生乐于接受,并且对于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四、查阅资料,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5

学习中医典籍,是继承创新的基础。如果没有很好的继承,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不能很好的创新。中医典籍,浩如烟海,如何择其善者而从之,著名中医儿科学家朱锦善教授主编的《儿科心鉴》[1]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它是儿科工作者案头的工具书,一部优秀的教科书。

古代中医对人才的要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现在对中医人才的要求大抵有以下几条:熟练掌握中医核心理论的基本观点、方法,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熟悉历代及当代医家的独到见解和成功经验;对传统中医思维方式的敏感性和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的能力。要成名副其实的中医,离不开扎扎实实多读中医药书籍,特别是中医经典著作。而中医儿科学高层次人才必须是在精通中医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多读儿科经典[2]。从《内经》到《伤寒论》,从《金匮要略》到《温病学》,从《颅囟经》到《小儿药证直诀》,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到《婴童百问》,从《幼幼新书》到《幼幼集成》,从《活幼新书》到《保婴撮要》,从《幼科发挥》到《小儿杂病诸候》等多部中医专著,在“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前提下,结合时代的特点,创造高于先人的中医儿科理论体系,用原汁原味的中医中药理论,去发掘中医儿科中的宝藏。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掌握的信息资源也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人学好中医儿科,《儿科心鉴》的作者们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挖掘整理,取其精华,梳其脉络,将中医儿科学术、理论学说、历代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儿科心鉴》引用的每条原文、每个方剂、每味中药,都力争无错漏,并且详尽,如方剂甚至有用法、用量、加减、古今应用,让读者可直接应用而节省翻阅原文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儿科心鉴》在中医儿科理论教学中既利于博学又利于精研

在中医儿科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教学中,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广度和深度,广泛涉猎古代儿科专著。目前各中医院校的师资紧张,大多数教师同时兼顾教学、科研、临床三方面工作,不能长时间在图书馆阅读文献,需要一个捷径,《儿科心鉴》将儿科学整个理论体系加以整理研究,给教师提供便利。同时《儿科心鉴》又是一个高品质的作品,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一部完整的中医儿科理论学说体系、一部全面体现历代儿科名家风貌与经验精髓的研究成果,忠实于原作者的学术思想,不会误人子弟。《儿科心鉴》作为研究生教材,涵盖内容更广更深,硕博士研究生也可以通过本书的学习,不断提高中医理论及临床水平。

在中医儿科学发展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中医儿科学家,并随之而形成的中医儿科理论学说与各家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根本,是中医儿科学继承的要点、创新的源泉、发展的基础。《儿科心鉴》第1卷以中医儿科学学术发展为脉络、以历代中医儿科学领域的史料为基础,系统全面深入反映中医儿科学术理论与临床医疗的演进与发展。该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翔实、全面地梳理中医儿科学术源流,是一卷完整的中医儿科学学术发展史,内容涵盖了中医儿科学的起源、奠基、形成和发展。《儿科心鉴》第2卷,中医儿科学术理论部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支撑中医儿科学术体系的中医儿科重要的理论学说,包括禀赋学说、体质学说、变蒸学说、小儿生长发育与养护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学说、治法学说、惊风学说、疳证学说、寒温流派等。整个研究,站在历史的高度,详尽地探索这些理论学说的源流、内涵、历代不同的演绎与争鸣、临证运用的精髓等,既说理又注重临证实用,更重要的是让读者高层次地看到中医儿科学术的丰富内涵。《儿科心鉴》第3卷,历代儿科名医名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按历史发展的轴线为序,选取从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小儿医扁鹊至今共28位有代表性的中医儿科大家,对其生平、师承、主要著作、儿科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方药创见、古今评鉴等进行系统研究,全面、如实地反映历代儿科名医的历史风貌和影响,全面领略这些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临证思维和用药经验,突出反映名医名术,以利于继承、创新与发展。《儿科心鉴》脉络清晰、理论精准,实用性强,师生们都可以通过它来找到所需儿科内容。

2 《儿科心鉴》在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儿科自古以来就有“哑科”“走马看小儿”之说,小儿稚阴稚阳,患病易虚易实,瞬息万变,病难看。不少中医本科生,甚至硕士、博士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能看病,难以称为真正中医。如何重塑中医的自信心,必须加强传统教育,让他们掌握与经典心灵相通的工具,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医的乐趣。《儿科心鉴》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它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辨证论治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提高学生辨证的能力 辨证方法的学习是中医理论学习的重要方面。《儿科心鉴》将这些理论加以总结研究,更加简洁、方便,更利于临床实践。

《儿科心鉴》除了详述《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的辨证理论体系,如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还对钱乙儿科五脏辨证、张景岳首倡的八纲辨证等进行了阐述,使中医理论一目了然,更加系统而更具有实用价值。

如《儿科心鉴》详述钱乙在《内经》五脏五行的理论及前人关于脏腑辨证认识的基础上,创立了儿科五脏辨证论治纲领。用“风、惊、困、喘、虚”来归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证候特点,如心主惊:惊属心,主热证,“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肝主风:风属肝,主人体生发之气,“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热则外生气,湿则内生气”,“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指出一旦外邪深入肝经,既可见颈项强急、目直视,甚至木气冲逆而昏闷不省等实证,或见咬牙、气郁不伸而多叹息的虚;脾主困:脾主运化,“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肺为华盖,属娇脏,常不足,以宣发肃降而主身之气,如“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息”,“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肾主虚: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为元阴元阳之所,但小儿体属稚阴稚阳,肾精尚不足,阳气未充,故常虚。钱氏说:“肾病无精光,畏明,体骨重”,“肾主虚,无实也。唯疮疹,肾实则变黑陷。”并用寒热虚实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以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继以制定五脏补泻治疗法则,指导临床遣方用药。钱乙概括五脏寒热虚实的辨证创立五脏补泻方剂,不仅用于儿科还广泛应用于成人。如心热创立导赤散,肝热创立泻青丸,脾热创立泻黄散,肾虚创立六味地黄丸,脾虚创立益黄散等等。钱乙以五脏辨证为纲,将临床证候归属五脏进行辨证,如将小儿面部各部位分属五脏;将疳分为五脏疳证;将疮疹分列出五脏所主等。钱氏的五脏辨证,不孤立地看待每一脏腑的证候,而是非常重视各脏腑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关系。此外,钱氏还极为重视四季气候对脏腑的影响。钱氏创立的儿科五脏辨证,既重视五脏所主诸证,又重视各脏腑之间的整体联系。

要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中医辨证的方法,仅通过学习《中医诊断学》的相关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介绍了辨证的一般方法,属于“常法”,而经典医著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变法”。而《儿科心鉴》介绍小儿指纹诊法,将各朝代的成就加以总结,如明代薛铠及薛己父子在《保婴撮要》中将小儿指纹概括为流球形、透关射指形、透关射甲形等13种,并绘图说明,分别论述各种指纹的主证及其治疗。清代陈复正则将繁杂的小儿指纹望诊,由博返约,提纲挈领地提出了望小儿指纹的纲领:“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陈氏指纹诊法的观点延续至今,成为后世医家指纹诊疗规范。这些很有临床指导价值。

2.2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医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以课程的形式传授的,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等,每一门课程讲授了理、法、方、药和临床知识等方面知识中特定的一部分内容,各门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从整个课程体系来看,缺少指导学生将所学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的课程,而这却正是《儿科心鉴》之所长。《儿科心鉴》将经典医著原文理、法、证、方、药、医案辑录出来,将临床症状和体征加以分析,明确了病因病机,提出了治法和方药,融合了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儿科心鉴》对许多常见病、急疑难杂症等,从内治到外治都有论述。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学习和研究原文,不仅可巩固以前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儿科学》等临床课程知识,而且可领悟和模仿前贤辨治的思路,对于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儿科心鉴》举各医家治疗喘证,各具所长,综合起来全面而精深。《备急千金要方·卷5下·咳嗽第六》之“五味子汤”方“治小儿风冷入肺,上气气逆,面青,喘迫咳嗽,昼夜不息,食则吐不下。”证属风寒犯肺,肺气上逆。其咳喘日夜不息,食则呕吐,乃知非但有风寒外束,而且有饮邪内伏。比照《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病机基本相符,故仿小青龙汤义而立五味子汤。方中五味子、麻黄、桂心、干姜、细辛、甘草,皆小青龙汤解表化饮要药。《医学三字经·咳嗽》云:“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即指干姜、细辛、五味子三药同用,是仲景治疗咳嗽的配伍要妙。五味子汤治小儿咳嗽就体现了这一要点,而且突出了五味子温敛肺气,且加当归、款冬等温润止咳之品,入人参以培补肺脾之气,大黄之荡涤肠腑以更适应小儿肺脏娇嫩、阳气偏盛的生理特点。杨士瀛认为病位在肺,又因“小儿受病,多生于热,热则生痰,痰者诸病之根也”,故以宣肺、止咳、化痰为法。久患咳嗽者,用杏仁膏。方用:杏仁1.5两,去皮,焙,茯苓1两,紫菀,茸皂角,去皮、核,蜜炙黄,各0.5两,上末,每0.5钱,生蜜调入薄荷汤泡开服。万全所论喘证是包括了肺炎喘嗽、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痰喘、气促、鼻煽、或喉中有哮鸣音为主的一类病症,如《万氏家藏育婴秘诀·惊风诸证》云:“小儿肺胀,喘溺,胸高气逆,两胁扇动,鼻张闷乱,嗽喝声嗄,痰涎潮塞,俗谓之马脾风者,宜雄黄夺命散主之。”又如《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喘》云:“有小儿胸膈积热大喘者,此肺胀也,名马脾风,用牛黄夺命散(白牵牛、黑牵牛、大黄、槟榔)主之。”胸高气逆、两胁扇动、鼻张闷乱、嗽喝声嗄、痰涎潮塞的症状是肺炎喘嗽、支气管哮喘病变过程中的危急症候。对于发生喘的病因病机,万全也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喘》云:“《内经》曰: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喘者,肺气之膹郁,逆而上行也。有因感寒而得之者,必恶寒发热,面赤唇红,鼻息不利,清便自调。邪在表也,宜发散之,用五虎汤主之。内有寒痰者,用芎蝎散。有因热而得之者,必口燥咽干,大小便不利,宜葶苈丸下之。有因宿痰而得者,必痰涎壅上,喘息有声,以千缗汤主之”;《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哮喘门》云:“哮喘之症有二,不离痰火。有卒感风寒而得者,有曾伤盐水而得者,有伤醋汤而得者,至天阴则发,连绵不已”“哽气喘气,实火浮于脾肺。”万全对于喘的治疗同样是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则,并从肺脾肾着手,《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哮喘门》云:“轻则用五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细茶)一帖,重则葶苈丸治之。此皆一时急解之法,若要断根,常服五圣丹,外用灸法。”《幼科发挥·肺脏兼症》云:“诸气喘促,上气咳嗽、面肿,皆肺脏之本病也,加味泻白散主之:兼见肝症,由中风得之,鼻流清涕,恶风喘嗽,宜发散,加减参苏饮主之。如久咳嗽变风疾不治,如钱氏所谓三泻肝而肝病不退,三补肺而肺症尤虚是也。……兼见心症,发热饮水,喘嗽闷乱,此心火胜也,宜凉膈散加知母、石膏主之。久嗽不止,黄连阿胶丸。……兼见脾症,咳则吐,此伤乳食,而喘嗽不安。宜葶苈丸、小陷胸汤加大黄主之。”陈复正治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降,喉中牵锯之声,须引而下行。用生白矾1两研末,少入面粉,米粉亦可(盖生矾见醋即化成水,入面粉取其胶粘故也),好醋和作二小饼,贴两足心,布包之一宿,其痰自下。对于咳嗽,熊应雄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肺,初起多为感受风寒,“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得从其合,则伤于肺,是令嗽也”“至令伤风咳嗽”;治疗可推三关、六腑、肺经、二扇门、二人上马五总(六转六掐),多揉肺俞穴、掐五指节、合谷,运八卦、多揉大指根,掐精宁穴、涌泉。若痰壅气喘者,掐精灵穴,再掐板门。痰结壅塞者,多运八卦。若久咳之后,肺经虚矣,而成“虚咳”,治疗当补脾而益肺,藉土气以生金,则自愈矣。

2.3 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能力 《儿科心鉴》第三卷中医儿科各家学说与医疗经验,选录了自秦越人至近代已故中医儿科学家江育仁教授,共28位对中医儿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医家,其中包括临证经验、方药创见部分。学习《儿科心鉴》不仅可以扩大掌握临床使用方剂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组方用药的规律,加深对经方主治功效的理解,拓宽用药的思路,捉高运用经方的灵活性。如介绍钱乙“地黄丸”有原方与主治及古今发挥部分,体现钱乙创制该方的原意,并阐述了历代医家运用该方的经验。钱乙在《金匮要略》肾气丸方的基础上,去桂附改为地黄丸,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专剂,应用于小儿临床,治疗小儿生长发育不良,如龟背鸡胸、行迟解颅等。他既遵古训,又有创新,制方遣药处处注意到五脏的虚实寒热等特点,在祛邪务尽的原则下,处方力求攻不伤正,补不滞邪,或消补兼施,或寒热并投,并从柔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以扭转当时医界滥用香燥药物的偏向。钱氏立地黄丸,注重补益肾阴,其应用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儿科,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减变化,适用于临床各科,以致成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专剂。如刘完素以此方治疗痨热骨蒸等阴虚证。张元素宗守钱氏“肾主虚,无实”的观点,大力倡言“肾本无实,不可泻……无泻肾之药”的主张。李东垣在此方基础上所拟益阴肾气丸(即地黄丸加五味子、柴胡、当归)。朱丹溪取钱氏“养阴”之意,创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版、猪脊髓)。薛己承用其方,遂为直补真阴之圣药。赵养葵赞此方为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医贯·六味地黄丸说》)。不少至今常用的方剂,如《医宗己任编》将此方加五味子,名都气丸,以治阴虚气喘;《医级》将本方加枸杞、菊花名杞菊地黄丸,治阴虚眼花目眩;加麦冬、五味子,名八仙长寿丸,主治阴虚喘咳带血;《医宗金鉴》将此方加知母、黄柏,名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景岳全书》将本方减丹皮、茯苓、泽泻,加杞子、牛膝、菟丝子、龟版、鹿胶,治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荣卫,渐至衰弱。可见该方为后世许多医家所注重,从而开创了补肾之一大法门,成为滋阴学派的先声。当今名医董廷瑶对小儿肾亏之遗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及恢复期,血尿和小儿先天不足引起的五软、五迟症,多以本方为基本方。在辨证时兼有脾虚的,与四君子汤同用;有肾阳虚的加肉桂、附子;有相火上浮的加黄柏、知母;尿血较甚的加茅根、藕节、地榆等止血药;遗尿的加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桑螵蛸等止涩药。名医王伯岳在慢性肾炎后期,对尿量增多、尿蛋白不减者,以本方与异功散合用,去地黄改黄精,认为黄精的功用类似熟地,但补而不腻,又可固护脾胃。有报道以本方加人参、鹿茸、枸杞、川断、砂仁、莲子治疗小儿脑机能障碍3例,收到一定疗效。

《儿科心鉴》还述及医家用药心得,具有很好指导、借鉴作用。如陈复正对药物的运用颇有心得,有很多应用实可谓是独具匠心,在其《幼幼集成》中熟地一味使用时,应“用砂仁三两、老姜三两,同地黄入砂锅内,先以净水煮两昼夜,俟地黄将烂,始入好酒煮之,总发地黄糜烂为度,将酒煮干,取起,拣去砂仁、老姜不用,将地黄捣膏听用”。熟地为砂仁、老姜所制,既留了其补益肝肾之性,又防止了其滋腻碍脾之弊,使得熟地能守可走,入肾兼脾。麻黄为辛温之品,入肺、膀胱经,功专发汗、平喘、利水。陈氏在临证运用时,以返魂汤(麻黄、杏仁、炙甘草、葱白)治中恶卒死,方中麻黄开通肺窍,以应毒气闭塞肺窍之病机;以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青龙汤和麻黄汤等治伤寒,方中麻黄发汗、平喘,以解散风寒。陈氏用麻黄还重点用于哮喘之证。“凡哮喘为顽疾闭塞,非麻黄不足以开其肺窍,放胆用之百发百中。”

3 《儿科心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医德医风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序文中有句至理名言:“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医术精,修养深,医得名,医风必正,医德必厚重。“大医精诚”,历代名医无不是医德高尚的典范。《儿科心鉴》从孙思邈“杏林春满”,到钱乙的谦虚有德、不畏权贵、鼓励新秀,再到曾世荣“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让历代医家的人、术、德等全面而又鲜活地让读者尽收眼底。对提高学生高尚医德,起到表率及警示作用。

中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儿科学家张奇文教授评价“《儿科心鉴》就是推陈出新的典范”,并向投身于祖国医药学怀抱的有志之士推荐此书。中国中医儿科学国医大师、中医儿科学教育家刘弼臣教授总结该书“既是对中医儿科学学术的继承,又是对中医儿科学学术的发展;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后人运用的启迪;既是对前代文献的整理,又是对前人文献的提高;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它是振兴中医药学的重要工作,是研究中医药学学术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不可等闲视之,是划时代的巨著。”著名中医儿科学家、长春中医学院王烈教授赞赏该书是“当代的儿科医宗金鉴”。随着时间的推进,《儿科心鉴》的学术价值更将进一步体现出来,成为中医儿科教学园地的奇葩。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6

中图分类号:11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546-03

大脑萎缩、痴呆及智能减退(或下降),属中医脑萎、痴呆、健忘、郁证、癜证、失眠、眩晕等病范畴。以智能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中医统称神志病。远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心疾、首疾等疾病的记载,提示当时对神志病已有认识。中医学的“神志”应包括意识、智能和精神等行为,而智能等生命活动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来完成和实现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智能与祖国医学中的神的概念是一致的。《灵枢・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充分说明了“神”是物质基础上表现的功能活动。这种活动,将随生命的终止而消失,如《灵枢・天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由此可见,祖国医学所说的精神活动,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精神是物质实体的产物,与躯体关系密切。

1 脑系是智能的物质基础

脑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素问・刺禁论》有“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的告诫。脑为髓之海,髓属阴。脑为“真气之所聚”(王冰),真气属阳。阴为体,阳为用,保持其统一平衡,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气血而论,脑赖气充,“气乃神之祖……气者精神之根蒂”(《脾胃论・省言箴》)。又赖血养,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都是气血养于脑和脑神作用的结果。所以说,脑神的正常功能发挥,有赖于脑系之气、血、阴、阳的对立统一平衡。

所谓脑系,是指脑的功能发挥及其解剖生理联系的系统而言。有关脑系的组成,《灵枢・骨度》说:“头之大骨围为二尺六寸。”“颅至顶一尺二寸。”《素问・五脏生成论》有“诸髓者皆属于脑”的论述。《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至风府。”说明了髓在人体深部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脑在颅内,上至头盖骨,下至风府,与脊髓相通形成一个系统。古人对脑-髓-脊髓为脑系的解剖生理基础已有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不是主观臆测,而是来自当时的解剖度量,说明中医关于脑的理论是建立在当时的实验水平基础上,虽然是粗糙的,但却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其次,经络是构成脑髓气血运行的通道。《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另外《灵枢・经脉》云:“足少阴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下项挟脊抵腰中”,这是说,“肾生髓”,是脑为髓海的生理基础。又如:“督脉贯脊,上至风府,人属于脑”,风府以下是脊椎管,骨内之髓,是为骨髓,古人已认识到骨髓原与脑髓相通。由于“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起着输送精髓充实于脑和总督诸阳气于脑,从而成为精髓与阳气升降出入于脑的通路。另外《灵枢・经脉》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医林改错》也说:“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而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而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这里的“维筋相交”、“左右相交”理论记载,确实符合脑系经络传导的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关于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事实,只不过是中医的认识要比西医早得多。

2 智能为脑所主 分属五脏 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从古至今,智能的解剖定位一直有争议。古人早就认识到神志活动与脑有关。中医对脑的认识有过激烈的争论和认识上的分歧。文献证明,心、脑主神说的争论从来也没有停息过。目前有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和心脑共主神明3种观点。人类对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主宰着人的意识、感知、思维、情感、意志、智能、记忆等精神活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19世纪奥地利医生F・J・Gall预言精神过程是由脑完成的,由此才逐渐明确。

《医宗金鉴》曰“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脑为十二官之主,能统领五脏六腑。脑之所以能正常工作,有赖于脑髓的充养,神明的主导。《素问集注》曰“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医述》云“脑为髓海……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耳目皆由心颤令,故聪明焉”,脑以清灵为其性,脑清则神识清明,主持有度,灵动机敏。《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也。”“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说明王清任已认识到脑具有记忆、听觉、视觉、言语等功能。《颅囱经》云“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得诸百灵,以御邪气,陶甄万类,以静为源”,阐述了胎儿十月,气足成菜,脑为主宰的理论。程杏轩在《医述》引《会心录》曰“夫六府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故谓人之元首,至尊而不可以犯也。……盖脑为神脏,谓之泥丸宫而精髓藏焉。人生精气实于下,则髓海满于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脑藏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以上论述都说明了脑神地位的重要性,处于至尊的地位。近年来程昭寰教授明确以“脑为元神之脏”之论,更是脑主元神理论在现时代医疗实践中得以证明、发扬的体现。脑神总领众神的作用,只有脑髓充盈,脑神得守,才能发挥其主导神明的作用,人体生理活动才能得以正常,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这就是《内经》中所提到的“神机”的概念。《内经》将自身固有“主宰之神”的含义,与医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神机”这个概念。神机即神的功能活动,认为人的心理及行动等皆是神机所发。神机为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神之用的概念其义相同,其意义均类似于神。以此为据,《内经》又常将“机”字省去,单以“神”代表人体内生命造化之机,如《灵枢・天年》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檐,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以胚胎的生命能力为“神”,决定胎儿生死及其发育;《素问・汤液醪醴论》:“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神不使也。”以脏腑气血正气为神,正气衰败则治疗失据而无能为力。脑元神为生命之主宰,“决定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得神者冒,失神者,疾病之所以不治,主要由于‘神不使’(《壶天散墨》)”。当中的“神”均不离“神机”本义。

生命是有机的整体,精神活动与五脏六腑相关,这样的认识在《内经》中反复多次提到。“神”的活动,在《内经》中是以“五神”和“五志”分属于“五脏”,与心的关系尤为密切。《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谓神、魂、魄、意、志,统称五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五志。后世在“五志”的基础上,发展成喜怒悲

思忧恐惊七情学说。上述的“五神”与“五志”,为精神活动提供理论解释。《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心之所之谓之志。”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反映,因此把神分为5个方面,分别与五脏相应。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然与五脏都有关系,但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后来的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发现心脏分泌心钠素(ANF),对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

《内经》中关于精神活动的学说,脑与心神合一观,把精神活动与五脏六腑以及整个生命活动联系起来,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全面的理解。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表现在五脏,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我国对精神思维的认识,并非停留在心之官则思和五脏藏神的阶段,而是不断深化,逐渐明确脑的功能是精神活动。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内经》强调形神合一,虽然认识到脑主精神的功能特点,但并没有系统完整的归属于脑本身,而是分属于五脏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心的关系最大。近年来,我国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研究,发现心脑以最优化的协作方式共同参与思维活动。

3 影响智能的因素 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7

【Abstract】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quantum mechanics are all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mental activity, both the theory research can promote each other.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nk "the body is the residence of spirit, the spirit is the monarch of body" ,think the unity of spirit and substance, consistent with quantum mechanics 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spirit.The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s than the quantum mechanics to the research of spirit of the consciousness theory have stronger vitality.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hinks that the of cosmos has a kind of ego coordin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the automatic balance.This ability produced spirit, The spirit further strengthens the ability of self-control.This text thinks this ability to at the beginning make the quantum world head for a classic world,and Is the source of all things.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pirit; Quantum mechanics; Matter

形神关系是中医研究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理论总称。中医对精神的形成有明确的认识,并广泛运用于中医实践中。本文主要结合中医和量子力学进一步探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希望对传统世界的认知有新的突破。

1 量子力学简介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和核心,主要有单个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活猫死猫问题和量子纠缠等非常规现象。《宇宙的琴弦》第二篇第四章总结单个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时指出:电子从两条缝都通过了,并产生了干涉现象。“一旦确定了电子从哪条缝经过,两缝间的干涉现象也就消失了”,电子像小球一样只产生两道竖纹。唐先一、张志林在《量子力学诠释综论》中全面分析了现有的类量子诠释理论,认为传统的哥本哈根解释最为合理,观测者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即观测者的观测让干涉现象消失了。现在普遍认为是观测者的意识使得量子波坍缩的。所以,认知、意识等精神活动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

2 神的概念和形成

中医将精神活动总称为神,认为形为神之宅,神者形之用,统一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2.1 神的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它是中医研究的重点。刘富林在《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中认为“神,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包括精神、思维、意识、情感、心理等变化”。中医研究的神主要指精神活动,也包括意识,和量子力学中的意识息息相关,两者结合定能熠熠生辉。本文的意识、情志和思维等都是指精神活动,是研究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

刘富林在《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中总结指出中医形神合一理论“体现在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养生防病的全过程中”。陈向群在《量子力学视角下的三种意识解释》中对量子力学衍生出来的三种主要意识理论进行介绍,说明了量子力学视角下的意识处于假设阶段,毫无应用价值。所以,中医形神关系比量子力学产生的意识理论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2 神的形成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C”。 这里的形“指人体的形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构成形体的物质”( 刘富林《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中医的形神观告诉我们:精神离不开物质,物质是精神生成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将狭义之神分为五神、情志及思维活动。《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五神,即神、魂、魄、意、志,是对人的感觉、意识等精神活动的概括。”五神分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的五志分属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脏腑精气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应答,便产生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这里的脏腑指五脏六腑。《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脏腑之精,指脏腑所藏的具有濡养、滋润本脏腑及其所属的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综上所述,精神是由五脏六腑中属于精和气的物质共同作用产生的。五脏分属五行,分别与六腑相表里。《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脏六腑的精气各不相同,分属木火土金水的五类物质。五行之气的太过不及都会影响精神活动,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灵枢・本神》肝气即木气,心气即火气)。五行平衡是正常精神活动的保证,精神的产生离不开水火金木土五类物质的协调运作。

量子世界存在着不确定性,物质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地方,这决定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存在着不确定性,那么生成的精神也将变化无常。中医形神观告诉我们:日常的精神世界和量子世界是相互排斥的,这符合物理实验。

2.3 心在精神活动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在所有的精神活动中,心起到了控制和调节作用,而西医认为这一功能是脑。杨涛、赵明镜等在《“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从心脏的内分泌功能与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与精神状态、心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等5个方面对心主神明进行了验证。朴顺天在《心神为体,脑神为用》中总结认为“心就是神明所出之根,脑不主神明,而是神明流注的地方”。简而言之,心就是中央处理器,脑就是存储器。从目前研究进展看,心在精神活动中确实发挥了控制和调节作用,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医形神关系并非无根之木。

《灵枢・本神》对思维的过程进行了概括“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句话说明了心是认识事物的关键,而今所有理论都忽视了认识事物这一能力。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由它构成的世界也将不确定,这样的世界是无法认识的。所以,认识事物涉及到量子世界向经典世界的过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希望理论界能够重视。

3 形神关系的重要意义

《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承之”的亢害承制现象,即本气亢盛,相克之气就会承接克制。《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有胜则复,无胜则否。”这些都说明了五行之气根据相克规律有自我协调、自动平衡的能力。这种自我协调、自动平衡的能力可以作为宇宙初期从量子世界向经典世界过渡的原动力,也应该是精神活动的开始《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神既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能反作用于这些物质。神具有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脏腑精气产生神,神通过对脏腑精气的主宰来调节其生理机能”;“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综合体现,因此神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物质的协调运作生成精神,精神又控制促进物质的协调运作,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比形神统一更加复杂。这种协调平衡能力在人体中变得更加强大,过犹不及,人的情志反应太过又会扰乱气机的正常运行,这一情况《黄帝内经》也多有描述,本文不做进一步讨论。

杨涛、赵明镜等在《“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W依据》认为,“‘神’指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主宰事物运动变化、兴衰存亡的根本因素”。精神生于物质,高于物质,是物质间的固有属性。《宇宙的琴弦》描述了弦理论中的宇宙有10个维度,9个空间维和1个时间维。神可能是宇宙中更高的维度,它将万物联系起来,产生了天人合一理论,存在着非定域性,比量子纠缠现象更加复杂。

中医形神关系支持意识对物质作用的这种观点,符合哥本哈根解释精神。那么在人类进化史、宇宙生成史和时空概念中都必须加入意识。本人能力有限,到此已是黔驴技穷,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就心满意足了。

【参考文献】

[1]B・格林,宇宙的琴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09-202.

[2]唐先一,张志林.量子力学诠释综论[J/OL].自然辩证法通迅,2016(11).

[3]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7).

[4]刘富林.《黄帝内经》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D/OL].湖南:湖南中医药学院,2005.

[5]陈向群.量子力学视角下的三种意识解释[J/OL].哲学动态,2016(10).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8

1 讲清西医、中医脏腑器官的区别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医疗体系,由于看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必然要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因此,中西医学中所涉及到的脏腑或器官虽有共同的称谓,但本质上两者差别很大。所以,在给学生授课时,必须要将这一点强调清楚。以便同学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举例讲解这个问题:西医中肝的本名应为Liver或hepar,西医学传入我国,借用了我们约定俗成的“肝”这一中文称谓来表述西医中的Liver这一器官。所以西医中的肝是一个消化腺,是人体的化工厂;而中医学中的肝则完全不同,它是具有主疏泄功能、可以调节血的蓄溢的一个脏。可见中医的肝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虽然其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有很大差别。其余脏腑中西医概念的异同与之相仿。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此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2 以气为纽带,系统介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中所讲的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脏腑的很多功能活动都要依赖气的运动变化而实现。所以在讲授脏腑的功能时,可以初步讲授气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各脏腑的功能,同时阐发脏腑生理病理与气的联系。例如在讲授肺的生理功能时,先讲肺气的运动特点:宣发、肃降,正是基于肺气的这些运动,才产生了肺的其他生理效应: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辅助物质的输布代谢;脾气的运动方式是向上,所以脾才具有主升清、运化水谷、统血等一系列的功能;胃主通降,其气以降为和,所以胃气也助六腑传化糟粕。在藏象学说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这些内容,所以在讲授时应以气的运动变化为主线,先讲清脏腑与气的这些联系,然后再讲解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生理效应—脏腑的功能,进而延伸到各脏腑的病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同时,也可以兼顾讲授内容的前后联系性。气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在这里讲了气与脏腑功能的关系,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气的感性认识,在以后讲到气的概念时,学生就会觉得确有其物,而且这样做也能够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气的重要性。

3 以比喻方法讲述各脏腑的功能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重点掌握内容,我们在讲授时都应该讲解清楚,而且我们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那么,就五脏来讲,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讲授时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例如:《内经》中对各脏腑的功能有这样的描述:心,君主之官;肺,相傅之官;脾胃,仓禀之官。我们可借用这一比喻对各脏腑在共同完成全身生理功能的情形进行阐发。相傅之官具有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功能,将其对应于心肺的关系:肺可以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治理调节全身各个方面的功能;脾胃,仓禀之官,要保证粮食的收集,收集后还要输送给肺,肺为相傅,天下之财,用之于民,所以这些营养物质应交付给肺统一调拔,分发到全身各处,应于《内经》中“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样的描述可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晦涩难懂的脏腑功能知识。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9

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是研究生物现象与时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自然界中,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生命活动均呈现节律性,具有周期和振幅等特征。《子午流注针经》为我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时间针灸学专著。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动物活动的周期性,hippocrates 在其著作中也有关于医疗和季节关系的描述。跨时区旅行的jet-lag、“三班倒”等问题均引起学者对生物节律研究的兴趣。有些科学家还从某些生物活动是按时间的变化而进行的事实,得出了“生物体的活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的节律”这个推论。

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是时间医学的最好例证

1.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的内涵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即五脏之气,象法于四时,又有“五藏应时”的说法。具体来说,是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时辰季节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其内容包括“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和“肾应冬”。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时仅把它作为一种人体与自然相关的生理现象来研究。笔者认为,中医学对藏气法时的认识远远超出了藏与时相关这样一个朴素的认识,而是欲从时间结构的角度认识人体生命,以解释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规律形成的本质和基础。也就是说,通过对不同时相中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表现于外的状态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和探讨内在脏腑的实质。这是中医学与从空间结构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西方医学的最主要区别,也是形成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

1.2 “藏”和“时”是生物信息转导系统

“藏”和“时”相应体现了人体脏腑功能的一定规律,“时”为外在的激发源,“藏”为内在的接收靶点,两者的相应性活动是有序又有质的生理效应过程。这与既有物质基础又能体现生物整体工作方式的生物信息转导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以往松果腺冬夏对性腺调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松果腺与甲状腺的关系中研究肾与冬时相通相应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信息转导系统,并从信号分子之间的相关性变化中探讨机体整体功能状态工作方式,阐述中医学用藏与时相应归类脏腑功能理论,这在目前脏腑实质研究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对揭示中医理论从多因素多层次统一认识生命过程的本质规律、深化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实质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2 基于“肾应冬”理论的“肾主骨”研究

2.1 肾本质的研究

笔者选择肾系统来研究,一方面是因为肾“藏五脏六腑之精”,在脏腑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在肾本质的研究方面,沈自尹院士及其研究组大量研究证实,肾阳虚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不同层次的功能紊乱相关[1],这表明,中医的肾与上述三个轴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程世德教授提出“四时五藏阴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并强调人体是以五藏为中心的外应四时阴阳、内合六腑、五官、五体、五华等组织器官的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2]。

笔者曾根据中医学“肾主生殖”的基本功能,研究了性腺轴在冬季的相应性变化。由于中医肾除了“主生殖”外,还有“主骨”的功能,因此,笔者选择了对骨的新陈代谢、脑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甲状腺为依托,进一步对“肾应冬”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甲状腺轴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组成。研究证实,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在成骨细胞膜上存在t3受体,还能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3-5]。这与中医“肾主骨”的特性极为相符。

2.2 《内经》关于“肾主骨”理论的论述及研究

“肾主骨”理论最早由《内经》提出,《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主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能方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主要是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肾生骨髓”,“肾充则髓实”,提出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所主之液可化生骨髓,骨髓又滋养骨骼的生理关系;同时还指出了肾主骨在病机上的相互影响,如果肾精不足,则会出现骨骼病变。《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灵枢·本神》曰:“精伤则骨酸痿厥。”反之,骨骼的病变可以伤及骨髓,累及肾。亦即是说,骨的发育或虚损与肾有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提出筋骨的鼎盛时期,女子在28岁,男子在32岁。现代研究证实,骨矿含量最高的年龄为30岁左右,此后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少[6]。

中医学脏腑的概念是集合了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的一个综合的概念。中医学对肾的功能定义可以概括为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的功能,同时作为广义的综合功能意义上的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功能,即包括了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中医学中“肾”的上述两方面功能均与骨代谢的调节有关。因此,肾主骨理论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解剖学的肾脏对骨代谢的影响,其实质主要指肾脏1α羟化酶的活性及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控;二是广义上的肾即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功能的概括[7]。以上两种中医学“肾主骨”理论的认识是从20世纪80年代黄铎香、梁德任等发展起来的[8-9]。

3 从时间医学探讨“肾主骨”理论研究深化了中医藏象的研究工作

虽然从理论上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概念的时间构成已经受到关注,但从实验实证性研究上仍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应从整体调控思想出发把中医理论体系的传统思维模式融入实验设计和研究中,从多因素多层次对生物整体调控信息转导系统的实验研究中,以肾应冬时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医藏象既基于实质器官又高于实质器官,以“时”测“藏”的内涵进行探讨。以往中医学主要以病理推生理,以药物作用推测脏腑功能的方法来研究藏象;而上述方法的特色在于直接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维持协调整体动态平衡状态的机理进行研究。这种把整体信息转导观念和松果腺与下属靶腺及细胞信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前在国内外都尚属刚刚起步。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4-7.

[2] 程世德.内经理论体系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

[3] abu eo, bord s, horner a, et al.the expression of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 in human bone[j].bone,1997,21(2):137-142.

[4] allain tj, yen pm, flanagan am, et a1. the isoform-specific expression of the tri-iodothyronine receptor in osteob1asts and osteoc1asts[j].eur j clin invest,1996,26(5):418-425.

[5] allain tj, chambers tj, flanagan am, et al. tri-iodothyronine stimulates rat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by an indirect effect[j].j endocrinal,1992,133(3):327-331.

[6] 唐世技.浅析肾主骨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4(9):22-23.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10

《礼记・效特性》就有“男女有别”之说,中医学认为男女在阴阳禀赋p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广嗣纪要・男女服药论》认为:“男子以阳用事,从乎火而主动”“女子以阴用事,从乎水而主静”,《黄帝内经》亦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男子以八岁为一个发育周期,女子以七岁为生命节律,生长发育男迟女早。此外,还有“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肝为先天”等观点都说明生理基础男女有别。

身体条件不同,就该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予以区别对待,但现代社会对未成年男女的生理卫生教育和关心显然不够。青少年没有对自己的生理变化与生理卫生足够熟悉和关注,而是过多地把焦点集中在学业和外在装扮上。如在学校教育中,男女学业负担一样重,要求一样苛刻。在外在装扮上,露脐装p超短裙成为时尚,大家盲目追捧,孰知外在的荣誉和光鲜下却为健康埋下隐患。这从女子痛经的普遍性可以得知,《灵枢・五味篇》“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傅青主女科》亦说:“夫带下俱足湿症,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女子在绝经之前,因为月经和带下的生理,气血易虚,脏腑易衰,容易体虚遭受外邪侵袭致病,更何况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女性?而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女孩子客观上课业繁重,消耗精血,主观上贪凉饮冷,袒脐露踝,感受外邪,如此状况还以之为美,殊不知为成年后的胎育埋下祸患,不可以不说这是教育的缺失和偏差。

2.忽略五脏和谐,体用相依

张景岳《类经》中提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中医学之“神”,包括人之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外在表现、思维意识等,神依靠人体基本物质而存在,离开物质则神无所存依。《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神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才可以产生丰富复杂的智力及情感活动,如果五脏因种种因素受到影响,那基于五脏的五神也会发生变化,而五脏的病理影响又是一个整体,这可以从中医的五行生克得知。

上述言论似乎与教育关系不大,其实对这方面关注不够正是问题所在。现代教育大多集中在生存技能层面,而对现代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从亚健康角度入手改善。现代科学定义的智力包括含记忆力p想象力p创造力在内的七种能力,从中医角度而言,虽没有明确对应,但正所谓“脾主思”“肾藏智”“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等,可见在中医的观念里,“脾”和“肾”对智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未成年人脾肾功能相对不成熟,而现代社会中,施加于脾肾的负担却不轻,特别是家长对孩子普遍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没有顾及到孩子生理承受力,过度消耗肾精,殊不知这样甚至会引起早衰。虽说“脾”与“肾”重要,但中医学素来有“整体”观念,五行相生相克,五脏相互影响,正如“肝属木,木克土”“肾属水,土克水”。例如对待近视,人们普遍归结于坐姿习惯不好,用眼过度,让孩子改善坐姿,适当休息就好。但中医不仅仅局限于此,因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眼部病变已经说明眼部气血供应不足,肝脏功能就可能已经发生微妙变化,肝会影响到脾,脾会影响到肾,那“思”与“虑”的功能肯定也受到影响,甚则会影响五脏,五脏的功能减弱,那么孩子的食欲不振,经常感冒p脾气暴躁等别脏问题就有可能连带出现。试问这些仅仅是适当休息就可以改善的吗?

3.忽略身心和谐

心理活动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而进行的信息的摄取p储存p编码和提取的过程,《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不停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心智也随之成熟,甚至早慧早熟。特别是中国家长普遍存在不能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往往过度教育,而这种教育主要集中在知识的灌输上,再加上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各种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这对在生理上没有完善发育,心理上没有很好免疫力的未成年人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刺激和诱惑。在这方面,古代名医叶天士,陆定圃等人都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知识太早,真阴未充,龙火易动。”反对知识早开。现代亦有学者提出未成年人教育要适应自然[2],年龄越小越该亲近自然,多多玩耍,培养锻炼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4.忽视体质与性情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秉受于先天,得养于后天,不同的体质特征有不同的性情。中医学根据人体内阴阳之气的多少,提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还有阴阳平和人的分类,如“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则把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形人格,如“太阳一火形”之人阳气偏多,故性格外向,平素情绪波动较大,躁动不宁,对“怒”为致病因素的疾病有易感性;“太阴一水形”之人阴气偏多,性格内向,情志活动多阴沉曲折,持久难解,易受外界事物刺激,形成忧、悲、愁之类情志表现,具有“郁证”的易发倾向。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11

综观《黄帝内经》全书,从正面论及五藏之“象”者,主要集中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宣明五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针论》等篇,其他篇章亦有述及。五行与五脏等人体之象及自然之象的关系认识见表1。

五行五脏五体五官五华五液五神五志五脉五声五动五味五色五音五臭五季五气五方五星木肝筋目爪泪魂怒弦呼握酸青角臊春风东岁火心脉舌面汗神喜钩笑扰苦赤徵焦夏火南荧土脾肉口唇涎意思代歌哕甘黄宫香长

夏湿中镇金肺皮鼻毛涕魄忧毛苦咳辛白商腥秋燥西太

白水肾骨耳发唾志恐石呻栗咸黑羽腐冬寒北辰

由表1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把人体之象与自然之象结合起来,构筑了天人一体的藏象功能系统。该系统把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用五行加以规范,划分为五个功能体系。每个体系以五脏为中心,联络六腑、五体、五官、五华、五志等,并与自然界五方、五气、五季、五色、五味等相结合,体现了人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黄帝内经》整体思想的集中体现。

《黄帝内经》五行藏象系统涉及面很广,包括了体象、神象、脉象、声象、味象、色象、时象、位象等。以体象为例,五脏各有体表联系的器官组织,其精气多少、功能状态如何往往可通过体表组织的形态、功能得以体现。如心开窍于舌,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通过舌的色泽、动态反映出来;再如肾其华在发,发的质地、色泽、生长状态是肾中精气充盛与否的外在标志。由此可见,五体之皮肉筋骨脉、五华之毛唇爪发面、五官之鼻口目耳舌,也包括五液之涕涎泪唾汗,皆可视为五藏之“体象”,是五藏精气和机能显露于体表的客观标志。

“神象”包括了“五神”和“五志”。“五神”系神魂魄意志,“五志”指喜怒忧思恐。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故将其分属五藏,而有“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及“(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之说。因此可根据精神情绪的状态测知五藏精气有余、不足及其机能状况。《灵枢・本神》篇有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1],说明情绪的异常反映了五脏的虚实,是辨证的线索之一。

五藏之象还包括了和望闻问切密切相关的的声、味、色、脉、动等诸“象”。如五色应五脏,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灵枢・五色》曰:“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1]。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一方面源于五行推演,如肝属木,木色青,故青色属肝。另一方面,主要基于古人对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黄帝内经》指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2],认为五色是五脏气血彰显于体表部位的特定表现,故辨五色有助于把握五脏的机能状态。

五脏功能随着季节变换会出现一些盛衰变化,如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受其节律性变化之影响,脉象在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也进行“微调”,表现出“春脉微弦、夏脉微洪、长夏脉微软弱、秋脉微浮、冬脉微沉”之特点。《黄帝内经》根据五脏应四时规律,将五脉分属五脏,“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脏平脉,所谓“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而软滑”(《诊家枢要》)[3]。清代黄宫绣在《脉理求真》中将五脏平脉与所应部位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五脏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涩而短。肝在左关,沉而弦长。肾在左尺,沉石而濡。右关属脾,脉象和缓”,为凭脉辨析五脏生理病理打下基础[3]。《素问・玉机真藏论》描述了五脉太过与不及皆可致病。“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肽满。……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2]。说明五脉太过、不及分别对应五脏不同的功能状态,是五脏病变的真实反映。《四诊抉微》引张石顽语:“夏脉钩,见于左寸,包络之火自旺也。或见于右寸,火乘金位也。……肾脉石,若诸脉不石,左寸独石者,水气凌心之象;右关独石者,沉寒伤胃之象”[4]。说明五脉所现部位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变脏腑,而且对推断病机也大有启发。

《黄帝内经》把五味、五音、五声、五动分别与五脏相配,使五藏之象拓展到声、动、味、嗅诸方面,为四诊提供了依据。如五藏味象: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五藏声象: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五藏变动之象:肝在变动为握,心在变动为忧,脾在变动为哕,肺在变动为咳,肾在变动为栗。以上诸象对诊断五脏病证颇具借鉴价值。《中医治愈奇病集成》引述一例,患者自觉口咸,如含盐口中,伴头晕乏力,纳谷不香,带下清稀。根据见症结合味咸属肾,辨为脾肾不足,投以温肾健脾之剂取效[5]。王庆其教授治一患每于睡梦中嬉笑怒骂,诸法鲜效。根据心在声为笑,“神有余则笑不休”,断为心气实而神有余,投以清心泻火安神之剂使证情得到改善[6]。

《黄帝内经》藏象系统除上述诸象外还涉及到时象和位象。由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季节变迁、昼夜更替、地域转换势必对人产生影响,使其在生理病理上表现出一定的时空特性。

五脏的时间特性,主要反映在生理、病理的周期性节律方面。如随着四时更替,五脏功能可出现周期性变化: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这种变化是和自然界阴阳消长、五行休旺同步的,故以之可了解五脏功能状态、推断病情轻重预后,诚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2]。五脏的四时节律对发病亦有影响,《素问・咳论》在讨论咳证发病时指出:“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而受病,……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2]。说明同样寒邪所感,发于不同季节则受病部位不同,发于春者病位在肝,发于秋者病位在肺,发于冬者病位在肾,提示根据四时节律可对不同季节发作的病证作出脏腑定位,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一日之中也可出现与一年相类的节律性变化,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将一昼夜四分之,提出“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1]。朝即平旦前后,相当于寅卯辰时,与一年的春季相类,为肝气偏旺的时区;日中相当于巳午未时,类似夏季,为心气偏旺的时区;日入对应申酉戌时,与秋季相类,为肺气偏旺的时区;夜半对应亥子丑时,类似冬季,为肾气偏旺的时区。根据五脏在日周期内的变化时区,可通过观察疾病发作或加剧的时辰,推知病在何脏,进而从该脏求治。如咳嗽一症,五更咳剧者,多为木火刑金;昼午咳剧者,多为心火乘金;黄昏咳剧者,乃肺金自病。故治疗方面“切不可见咳治肺,而置咳时所旺之脏不顾”[7]。五藏时象除四时节律、昼夜节律外,还包括了运气节律及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节律,兹不赘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五脏空间特性的表现之一便是五脏与五方相通应,“肝应东,心应南,肺应西,脾应中,肾应北”。这种相通应的关系,是以五行为中介、以取象比类为手段建立起来的。如以肝为例,肝属木,木具升发之性,自然界东方系日出之所,亦有升发之性,故二者相通应。“心应南,肺应西”等皆与之类同。由于古代确定方位是“面南而立”,左为东,右为西。故肝应东、其性升发可表述为“肝生于左”;肺应西、其性肃降可表述为“肺降于右”。心属火应南,肾属水应北,由于阳主表而阴主里,故也可表述为“心布于表,肾治于里”。由此不妨推测《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降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等有关五藏位象的认识实滥觞于五脏应五方的关系。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藏象系统中囊括了方方面面的“象”。“象”的界定是以整体观为指导,以五脏为线索,联系人体形、窍、志、液、华、色、味及自然界的位、时等展开的,它揭示了生命过程的整体性和生命活动的联系性。就人体而言,人体有五大系统,五大系统内部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五体、五官、五华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性的建立是以经络系统为中介,以精气血津液为基础的。其中,精气血津液是五脏之“象”形成的内在基础。由于五脏的精气血津液灌注于体表,荣养相应的器官组织,才使五脏与体表密切了联系,使其在生理病理上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神”的正常也有赖于五脏精气血津液的濡养。《灵枢・本神》篇有云:“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2]。皆说明“神”的产生是建立在精气血津液的基础之上。此外,人体的色、脉、声、动等现象也离不开精气血津液的维护。《素问・脉要精微论》述及声诊时指出“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2]。说明气盛和气衰可引起声音的变化。《中藏经》指出脉象主要反映了气血的变化,“脉者,乃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8]。(《中藏经・脉要论》)可见,人的体、神、色、脉等诸象都以五脏精气血津液为内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有余、不足,或运行障碍都可从“象”上得以反映。《灵枢・决气》篇所谓“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1],即是五脏精气血津液不足时的病理之象。

五脏除和系统内诸要素息息相关外,还和自然界之气存在相通应、相收受的关系。五脏的时象、位象即反映了天人的统一性,是五脏之气顺应自然变化进行消长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中医“藏”、“象”关系的精神实质是整体观念,正是在整体思维的指引下,中医采用了不打开黑箱的方法研究人体,将“象”与“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以象测藏”为指归,全面展开对生命现象的考察和对生理病理现象的探索,由此完成了对生命、健康、疾病本质的揭示,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疗体系。

1 参考文献

[1]李生绍,陈心智点校.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0,57,69,79.

[2]傅景华,陈心智点校.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9,25,30,38,61.

[3]元・滑寿等著,郝恩恩,张慧芳,孙志波校注.脉学名著十二种[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0,370.

[4]清・林之翰编著.四诊抉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87.

[5]李祥云主编.中医治愈奇病集成[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5:56.

[6]陈明著.黄帝内经临证指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20.

[7]瞿岳云,许建平,潘远根.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及应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22.

[8]汉・华佗撰,吴昌国校注.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12

1 脑主神明的文献沿革

数千年来,“脑主神明”论一直以非系统的、散在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脑为髓汇聚之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物质基础,由人体最精微的物质组成。《素问·脉要精微论》明确指出“头者,精明之府”,脑髓是人精神智慧产生之处;而且“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一般称颅骨内之髓为脑髓,风府穴位以下脊骨内之髓为脊髓,脊髓经项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另外还有骨空内的骨髓。后世医家多宗此说,如《金匮玉函经·证治总则》曰:“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明确脑就是人体最高主宰。

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厥头痛》亦载“头为心神所居”,认为神统于心而宅于脑。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灸法门》曰:“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上归头。”首次阐述脑是通过经络发挥脑主神明功能的。及至明清时期西医东渐,越来越多的医家已认识到脑具有感觉和支配语言、记忆、运动的功能,《普济方》云:“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强调脑总统众神,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核心;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医学入门》首次提到“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的区别,“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将“心”分为有形之心和无形之心,后者即为脑髓。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根据“气虚”、“血瘀”等,创立系列治疗脑病的方剂,如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癫狂梦醒汤等,丰富了脑病的治则和方药,为中医脑病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50年来,中医脑病理论和临床得到较大发展,

初步形成了中医脑病学科。

2 中医儿童脑病的理论框架

中医儿童脑病理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六淫、七情、痰饮、瘀血、饮食、疫毒、外伤及先天禀赋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小儿脑髓,导致脑主神明功能失常或髓失其养,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和建立中医脑病文献学、病因病机、辨证规范、治则、方药、预防保健等内容。其研究范围相当于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身心医学,以及一些温(热)病引起的精神症状,儿科领域主要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瘫、各种感染性脑炎、脑积水、癫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学习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等。

2.1 维持正常“脑主神明”功能的条件

脑主神明功能依赖于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①先天之精充盈是根基。《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男女交合,两精相搏,在胚胎初成之时形成脑髓,神藏于其中。《素问·逆调论》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精赖命门之火温养而化生脑髓。②后天水谷精微充养是保障。《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头为气血精华会聚之处,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脑必须获得脾胃化生的气、血、津液的濡养、温煦、推动,方能维持各种生理活动。③经络通畅是前提。《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络,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大肠经、胃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三焦经、胆经、肝经等八条经脉与头直接联系,其余四条以表里关系与脑络属。奇经八脉之督脉与脑关系最为密切,《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五脏六腑之精微通过经络上注于脑,脑之神明由经络而主宰和调控脏腑功能。

2.2 关于脑的生理功能

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发源地和调控枢纽,居天阳之位,至高至贵之脏,主宰人的神智活动,具体有以下生理功能。①脑主感知,五官均通于脑,每种感觉都是脑功能的具体表现;而且从外界所感知的信息都要反映于脑,产生知觉并作出相应反应。②脑主记忆活动,髓海充足则记忆牢固,不足则健忘失忆。③脑主思维,汪昂在《本草备要·辛荑》中描述:“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尔雅义疏》在解“思”时说“人之思虑生产于心而属于脑。”可见,思维活动是由脑所主。④脑主运动,《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⑤脑主调节适应,调节人的精神状态及脏腑功能活动,以维持自身的生理平衡,并调节人体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及时对外环境变化作出适度反应[2]。

2.3 “脑-脏-腑”是中医脑病基本框架

传统中医理论受五行学说影响,将脑之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机械地分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论》),五志成为脑由五脏而发于外的表现。而中医儿童脑病理论将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对五脏六腑发挥主导、统领作用,并通过经络组成复杂有序的调控网络,构成“脑-脏-腑”3个层次的脏象体系。脑与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互为影响。若脑髓充足、脑神功能正常,则脏腑功能协调,反之则功能紊乱;若脏腑失常、气血不足亦可使脑髓不足、元神虚疲;或脏腑之气上逆冲脑而扰动神明。

3 基于中医脑病理论指导抽动障碍诊治

TD是一组以头、肢体和躯干等部位肌肉突发、快速、重复的不自主抽动,和(或)伴爆发性喉音和行为紊乱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为挤眉、眨眼、撅嘴、吸鼻子、耸肩或喉中“哼哼”声等,常因紧张、焦虑而加重,甚出现全身多部位抽动,病位涉及眼睛、鼻、口唇、咽喉、颈项、肩部、手臂、腹部等。有资料显示,5%~20%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史,1%~2%儿童患慢性抽动障碍,约0.1%~0.5%儿童患抽动-秽语综合征[3]。经积极治疗后,约40%~50%患儿在青春期后痊愈,约30%症状有所减轻,约20%将终生罹症[4],常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社交障碍、学习困难及自伤等异常行为。

中医认为,TD系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饮食、疫毒、外伤等诸多因素,伤及脑髓,扰其神明,进而影响肺、肝、脾等脏腑功能,破坏脏腑间动态平衡,表现为动风、颤动、神机失用、思维呆滞、口中秽语,或兴奋躁动不宁。本病基本病因病机系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亏虚、痰蒙神窍、阳气亢盛、经隧不畅,使脑髓失养,元神受扰而致,临证须结合五脏六腑虚实而辨治。

转贴于

3.1 先天禀赋不足,脑髓失养——补肾填髓

《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临床多将脑病分为虚、实两大类,后世多宗此说,如《备急千金要方》载“髓虚者脑痛不安,髓实者勇悍”,《医林改错》云:“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素灵微蕴》明确指出“肾为髓之下源”,《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云:“脑为髓海,乃聚髓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由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贯注于脑。”肾藏精,精生髓,肾中精气在阳气的温煦推动下,沿督脉上输于脑,化生为脑髓。所以,肾精足则髓化有源,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活动等正常;肾精虚则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则精神萎顿、思维缓慢、健忘。《医述》谓:“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髓是肾精赖命门之火温养化生的产物,并在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下沿督脉上输而充于脑,故《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内寓元阴元阳,肾精充盛,阳气充沛,则髓海得养,脑髓充足,神机运转如常;反之,若肾精亏损,髓失化源,脑髓空虚,阳气虚弱,温运乏力,化髓不足,神机失运,必致脑主神智失常而成智能迟缓之变。故《医学心悟》也谓:“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因此,对于TD患儿,如有宫内缺氧史、产中抢救史、反复呼吸道感染、身材矮小、记忆力差、眼神呆滞、行动迟缓者,宜填精益髓、补脑培元。

3.2 气血亏虚——益气养血

《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谓:“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灵枢·平人绝谷》曰:“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明确指出后天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五脏气血充盈是脑主神明的保障。《类经·疾病类》亦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TD患儿多有眨眼、瞬目、眼睛干涩的症状,眼系作为眼睛与脑相连的通路,为气血出入脑的门户之一,《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五脏六腑之气血通过眼系进入颅内,营养大脑;同时脑之病理变化亦可通过眼系表达于外。TD患儿频繁眨眼、眼痒干涩是脏腑亏虚,气血不能上充目珠,更不能通过眼系输送精微以滋养脑髓了。《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因此,对于兼有身材羸瘦、毛发枯槁、目珠无神、纳差、便溏等抽动患儿,治宜益气养血、健脾开胃。

3.3 痰瘀蒙闭清窍——开窍祛痰通络

脑之清窍易为病邪所蒙,正如《医碥》所指“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内而六府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肺主降、肝主升,刚柔相济则阴阳协调,是调畅全身气机的中心环节。风为百病之长,常挟温、寒、湿诸邪,经口鼻入肺卫,若失治误治则内陷成伏风。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上通喉咙;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声为呼,其脉循喉咙,上入鼻咽,连目系环唇内,故TD初起可见眨眼、吸鼻、咧嘴等上部抽动为主,然后渐及颈项、躯干抽动。咽喉为清浊之气、水谷出入之窍道,位于少阳半表半里,为伏邪潜藏之处,故喉中乖戾声声。风善行而数变,故症状反复、病位游移;病情渐深则内外风火相煽,劫耗阴津为痰,致使风痰互结,流窜经络可致抽动缠绵难愈。治疗上首先宣肺肃降、祛风化痰,使邪有出路;二则疏肝通络熄内风,使邪无所藏,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零食等,痰湿内生,上蒙清空,阻遏清阳;或外伤跌仆伤及脑络,血瘀气滞,脑络瘀阻,脑窍为病邪所蒙,为恢复脑清灵之性,宜通窍、祛痰、通络治法。

3.4 阳亢化风——潜阳熄风

脑病常见于素体阳盛、肝阳上亢;或因情志刺激、忧郁恼怒,气郁化火,暗耗肝阴,阴不制阳而致风阳升动,上扰清空;或素体阴虚,水不涵木,风动于上的病症。《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生病》认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火性炎上,唯风上巅,提示了脑病病因大多与风、火相关,因此,潜阳熄风是TD的基本治则之一。

综上所述,“脑神”功能正常建立在五脏生理功能基础之上,治疗脑病应注意结合五脏,五脏的病变影响及脑,脑的病变也可通过五脏进行调治;同时,脏腑功能依赖脑的协调指挥,故治疗TD应以补髓培元、益气养血、开窍化痰通络、潜阳熄风为基本大法,再分辨相兼脏腑,治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益肾等方法,调和五脏,以助脑髓阴阳气血平衡,则脑神自宁,病安从来。同时要强调养生调摄,脑为清灵之脏、喜盈恶亏,喜静恶扰,藏而不泻,调养神志,使形与神俱,不使外邪侵入,情志和调,五脏安定,气血调匀,则少得病而防脑病的发生。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

4 结语

建构中医“脑主神明”理论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复杂生命现象,提高临床疗效,把“脑主神明”作为中医藏象学说最核心问题去研究,同化渗透到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形成“脑-脏-腑”为框架的中医脏腑辨证体系。尽管该理论与经典中医理论体系存在诸多矛盾,但这是现代中医发展的必然,其本质是中医藏象学说的一次理论重建。笔者以儿童TD这一疑难脑病为突破口,尝试从脑主神明理论角度探讨其诊治,推动对TD中医病因病机的理解,提高临床疗效,从而为构筑中医儿童脑病理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脑主神明”对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性[J].天津中医药, 2007,24(6):441-444.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篇13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0)05-0040-06

The Origin and Translation of “zangfu” as Chinese Medical Concepts

LAN Fengli LIANG Guoqing ZHANG WEihang

Abstract: zangfu is a pair of specific concepts in Chinese medicine, whose available translations include viscera and bowels, solid organs and hollow organs, depots and palaces, yin organs and yang organs, yin viscera and yang viscera, zang organs and fu organs (orzangfu organs), zang viscera and fu viscera (or zangfu viscera), etc.

Based on available translations of “zangfu” from “A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of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we think “depots and palaces” is the best translation for “zangfu” and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The reason is that “depots and palaces” has the metaphorical connotations of the original, reflects the thinking way of Quxiang BilEI (taking image and reasoning from analogy), and embodies the origin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medical values of zangfu.

Keywords: zangfu, orig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translation

一 引 言

任何医学体系都必然建立在一定的解剖学的基础之上。中医学亦不例外。早在两千多年前,《灵枢经经水》就描述了尸体解剖的过程:“(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

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1]中医学对“脏腑”功能的认识就是以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通过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反复的医疗实践,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主要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和“取象比类”的观察研究方法形成的。

尽管中西医学对脏腑功能的认识极不相同,但是中医学中的脏腑显然与西医学中相应的脏腑是对等词,如心—heart,肝—liver,脾—spleen,肺—lung,肾—kidney, 胆—gallbladder,胃—stomach,大肠—large intestine,小肠—small intestine,膀胱—bladder。

“脏”和“腑”是古人对脏器的两种分类,但这种写法不利于后人对中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脏腑,在《内经》时代,写作“藏府”。“藏府”的设立,其历史是极其久远的。

二 中医学中“脏腑(藏府)”的源流

1. 中医学中“脏(藏)”的源流

脏,经历了一个“臧—藏—臓—脏”的演变过程。“脏”字最早写作“臧”,大约在汉时才加上了草字头。如在《汉书艺文志》里,“藏”都写为“臧”,而在最晚成书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脏腑写成“藏府”。以后作为脏腑的专用字,从月从肉,在有的书籍里写作“臓”。至于“脏”,是近代以后所用的简化字。对“藏”的解释,一般的中医书籍解释为:“藏zàng,藏cáng也”。《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凡物善者,必隐于内也。”这说明,“藏”是贮藏“善物”,存珍贵物品之处,意为“仓库”。

汉字中的“藏”有两个读音,一为cáng,主要用作动词,有潜匿、隐藏,收藏、储藏之意;一为zàng,就是内脏之“脏”的原义了,原指储藏财物的地方,为宝藏、宝库之义。如《国语晋语四》:“文公之出也,竖头须,守藏者也,不从。”“头须”,人名;“守藏者”,指专门守宝库的人。《列子黄帝》:“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又指储存之财物。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2]再如《史记老子传》:“周守藏室之吏也。”其索隐曰:“按藏室吏,乃周藏书室之吏也。”意即老子是给周王守文书档案室库之官。这种专以储存宝诰档案、珍宝金玉的设置,一直传至后世。如汉时设的中藏府,省称中藏,设令、丞之官,专管文书贵重之品。

由上可见,“脏”(“藏”)的原型是上古帝王设置的一种放置珍宝印玺、文书档案、诰命册书的库房。“藏”内的物品极其珍贵,一般只进不出。由于中医学中的“五脏(藏)”,“藏精气而不泻”,所以古人借用“藏”的含义和名称来表达人体的“五脏(藏)”——心、肝、脾、肺、肾。

2. 中医学中“腑(府)”的源流

腑,古时初作“府”。“月”字旁,是后加的,专为表达人体“脏腑”的“腑”而用。

古代文献中“府”至少有以下几层含义:① 收藏财物或文书的地方。如《韩非子十过》:“仓无积粟,府无储钱。”《战国策秦策五》:“君之府藏珍珠宝玉。”《汉书郊祀志上》:“史书而臧之府。” 《说文解字》:“府,文书藏也。”段玉裁注:“文书所藏之处曰府。”[3] ② 掌管财物文书的官。如《周礼天官宰夫》:“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③ 指聚集之处。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④ 官府的统称。如《管子权修》:“府不积货,藏于民也。”(尹知章注:“府,官府。”)《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其注曰:“百官所居曰府。” ⑤ 达官贵人的住宅。如杨迥《夜送赵纵》诗:“送君还归府,明月满前川。”[2] 其实,“府”最早的含义是帝王掌管六类财物的库储设制。如《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孔颖达注:“府者,藏财之处。”再如《玉篇广部》:“府,藏货也。”藏何种货物呢?这就是后人称为“六材”的六类财物:水、火、金、木、土、谷。这六类都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财物,是一些经常在消耗的物品。这六类消耗性的财物,分六个部门管理,也有六个官员,这些官员所在的机构亦称为“六府”[4]。

《周礼曲礼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可见,周时“六府”的具体名称稍有变化,但职能和官制设置仍是一样的。

六种消耗性的财物不断地消耗,自然要相应地补充、添进,如何添补呢?这就需要向民众敛集。原来,“六府”是古时的税收部门,“六府”之官员就是王制下的“六种税官”的总称。正如《周礼曲礼下》关于“六府”的注所云:“(六)府,主藏六物之税者。”可见,“六府”之官管理的“六府”,存储的是六类生活必需品,日常要消耗、又要补进,进进出出是其特征。而“藏”是只进不出的。[4]

简而言之,“府”是上古帝王设立的一种仓库,用以容纳六类生活必需品,即“六材”;这种机构亦称为“六府”,主管税收采征,因此掌管“六府”的官名亦带有“府”字。“六府”的特点是财物有出有入,处于不断出入之中。正因为“六府”有不断出入之特征,古人借用“六府”的含义和名称形容人体的“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3. 中医学中“脏腑(藏府)”的含义

“藏府”,其义有二:①府库。如《汉书文三王传》:“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万余斤。”《宋史天文志》之四说:“一曰天积,天子之藏府。”“天子之藏府”即指天子之仓库。② 同“脏腑”。如《素问脉解》:“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2]或作“府藏”,其义有二:①国家储藏财物的仓库。如《汉书翼奉传》:“已诏吏虚仓廪,开府藏,振救贫民。” ② 同“腑脏”。如《列子汤问》:“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2]

可见,据《尚书大禹谟》等所载,“臧”与“府”的设立,大约在夏朝就有了,至商周时日趋完善。由此可知,中医理论的起源、形成亦很久远。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以黄帝的口气讲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5]这说明古人曾设定有关“藏府”的含义,但在具体的制定上,早期有过不同的学术流派。

通过前文所述,古圣先贤们类比上古王制下仓储税收制度的特性、用隐喻的方式命名、描述人体的“脏腑(藏府)”的特性,如《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5]

三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脏腑(藏府)”的翻译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已从基于单语文本的一般语言研究发展到基于双语或多语的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欧洲学者已建立了多个平行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其中,伯明翰大学的图伊波特(Wolfgang Tuibert)和曼彻斯特大学的贝克(Mona Baker)已开始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英汉互译研究,香港大学进行了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英汉法律术语翻译研究,境内的王克非等人开始了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等等。这些研究项目涉及多个语域材料的双语或多语互译。但是,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医典籍术语汉英翻译研究项目却鲜有报道。

目前,笔者按照尊重自然语言和自然翻译、尊重语言事实和翻译事实的原则,自建了“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文文本库20余万字,英文文本库400余万词。下面就基于该语料库探讨中医学中“脏腑(藏府)”的翻译。

中医学中“脏腑(藏府)”主要有以下几种翻译,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脏腑(藏府)”的翻译情况。

1. viscera 和bowels (包括viscus和bowel)

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viscera和bowels (包括viscus和bowel)的使用情况。

从可以看出,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viscera被用来表达“脏(藏)”,如five viscera五脏(藏),这也是最常见的用法;此外,还可用来表达“脏腑(藏府)”,相当于organs,如zang viscera脏(藏),fu viscera腑(府),zang fu viscera脏腑(藏府),zang and fu viscera脏腑(藏府),twelve viscera十二脏腑(藏府)。bowels主要用来表达“腑(府)”,如six bowels六腑(府)。

Dictionary of Medicine对viscera的解释是:internal organs (such as the heart, lungs, stomach, intestines);Note: the singular (rarely used) is viscus。对bowel或bowels的解释是:the intestine, especially the large intestine。[6]从viscera 和bowels的含义来看,用viscera来表达“脏腑(藏府)”较为合适。事实上,viscera和bowels是“脏腑(藏府)”的早期译语。但是,viscera本身包括“肠intestines”,但“脏(藏)”不包括肠;bowels仅指“肠intestines”,但“腑(府)”不仅包括大肠、小肠,还包括胃、胆、膀胱和三焦。尽管viscera和bowels没能准确地表达“脏腑(藏府)”概念,但由于长期使用,这对译语已逐步成为“脏腑(藏府)”约定俗成的对应译语。2007年10月16日公布的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亦选用viscera和bowels作为“脏腑(藏府)”的标准化译语[7]。

2. solid organ(s) 和hollow organ(s)

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solid organ(s) 和hollow organ(s)的使用情况:

根据“脏腑(藏府)”的功能特性——“脏(藏)”但藏精气而不泻,“(腑)府”但传化物(笔者注:物,指水谷)而不藏,有的译者将“脏(藏)”译为solid organs, “腑(府)”译为hollow organs。事实上,心、肺均为五脏(藏)之一,但均不是solid organ——心有心房、心室,肺内则布满气管;而胆为六腑(府)之一,亦非hollow organ。因此,这对译语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3. depot(s) 和palace(s)

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depot(s) 和palace(s)的使用情况

文树德(Paul U. Unschuld)教授曾提出决定“比喻”存亡的理性原则,即既然中医至今仍然以《黄帝内经》所建立的概念系统为圭臬,因此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存在的比喻就应该予以译出[8]。因此,他坚持将“脏腑(藏府)”译为depots和palaces。结合前述“藏府”之本义和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中对depot和palace的解释:depot意为“a storehouse for goods 仓库,库房”; palace意为“a large grand house where a ruling king or queen, or a British BISHOP or ARCHBISHOP, officially lives皇宫,宫殿;[主教或大主教的宅邸]”[9]。可见,将“脏腑(藏府)”译为depots和palaces,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脏腑(藏府)”的原始比喻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对术语的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显然,英文中palace比depot要重要得多,而在中医学中,“脏(藏)”却比“腑(府)”重要得多,因此,尽管有些学者能够领会文树德教授的意图,但他们还是会尝试选择更好的译语。需要指出的是,有时,中文“府”也比“藏”重要。如《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引“《周礼》:‘府六人,史十有二人’。注云:府治藏、史掌书者。”[3]

由于中文的“藏府”具有多(音)义性(已如前述),如要保留“藏府”的原始比喻内涵,恐怕找不出比depots and palaces更恰当的英文单词来表达了。

4.yin organ(s)/viscera 和yang organ(s)/viscera

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yin organ(s)/viscera 和yang organ(s)/viscera的使用情况。

目前笔者所建的“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收录的文本、涵盖的译者较为有限,没有完全反映中医术语翻译的现状。

由于脏(藏)属阴,腑(府)属阳,因此,近年来,yin organs (脏藏)、yang organs(腑府)频繁出现在西方译著中,如卡普楚克(Ted J. Kaptchuk)在其《自成体系的中医学》(Chinese Medicine: 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 就分别使用yin organs、yang organs表达“脏腑(藏府)”②[10]。

这对译语一经出现,就得到很多译者的赞同。尽管,在多数情况下,这对译语不会引起矛盾,但是“脏(藏)”仅在相对于“腑(府)”时才属阴。而中医基础理论对“五脏(藏)”阴阳又进行了这样的区分: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肺,其位最高,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肝,藏血,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脾,在五行属土,为至阴;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因此,yin organs、yang organs仍然是一对令人困惑的术语。

5. zang 和fu

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zang 和fu的使用情况。

由于“脏腑(藏府)”是中医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而且在英语中没有明确的对等词,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因此拼音音译+翻译——zang organs/viscera、fu organs/viscera逐步为人们所接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zang organs“脏(藏)”、fu organs“腑(府)”以及zangfu organs“脏腑(藏府)”的使用日趋流行。

四 结 语

目前,翻译时,究竟选择哪个术语来表达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及其心目中的意向读者:viscera and bowels是“脏腑(藏府)”约定俗成的、WHO标准化的一对译语,可以沿用下去,侧重表达其医学价值;如欲保留“藏府”的原始比喻内涵,反映术语的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depots and palaces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因“脏(藏)”与“腑(府)”相对而言时,“脏(藏)”为阴,“腑(府)”为阳,因此,在同时表达“脏腑(藏府)”这对概念时,yin organs、yang organs语义清晰、明确;随着中医西传的日益深入,zang organs“脏(藏)”、fu organs“腑(府)”以及zangfu organs“脏腑(藏府)”的使用将日益盛行。这样,中医术语的翻译还是多重标准,有点让人无所适从。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学中“脏腑”的概念是通过类比上古王制下的仓储税收制度——藏府,通过隐喻的方式命名、形成,如其他中医学核心术语一样反映着中医学特有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同时具备史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医学价值[11]。 笔者认为,中医术语的英译应遵从同一标准,即采用保留该术语原始比喻内涵的英译作为该术语的唯一标准化译语,通过定义或注释解释说明术语的源流及其史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医学价值,使中医学及其负载的文化独立而完整地传入西方。这样我们传播出去的不仅仅是中医药学知识和技术,还有中国传统科学独特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天人合一、取象比类,以及中医文化。唯有如此,中医学才能长期、持久地走向世界,逐渐步入西方医疗、教育的正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 depots and palaces,保留了“藏府”的原始比喻内涵,反映着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体现了“藏府”的源流及其史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医学价值,是目前“藏府”最佳的对应译语,值得进一步推广。

注 释

①“zangfu viscera”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脏腑”的英文定名,在该审定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可查询到相关术语有“五脏”(five zang viscera)、“六腑”(six fu viscera)、和“脏腑”(zangfu viscera),“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出现了zang viscera (3次)、fu viscera (8次), 未出现zangfu viscera。

②《自成体系的中医学》(Chinese Medicine: 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1983年初版,2000年修订再版,在西方数次重印,同时拥有德语译本等,是畅销西方20余年的中医学入门著作。

参 考 文 献

[1]灵枢经[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59-60.

[2]陈复华. 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137,429-430.

[3]许慎撰, 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Z].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442.

[4]郝宝华. 对脏象学说中脏腑含义的新考释[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 23(1): 3-5.

[5]郭霭春 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3,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