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音乐创作教学

音乐创作教学合集13篇

时间:2023-10-11 15:55:54

音乐创作教学

音乐创作教学篇1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 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

在口琴、竖笛等器乐教学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将即兴创作的手法引进来。如: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吹奏这一旋律;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吹奏这一片断的逆行;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发展旋律;教师指定一个形象(小鸟、闹钟、汽车等),要求学生用器乐表现这一形象,等等。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 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 节奏填空练习。3. 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 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 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 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 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例如:《闪烁的小星》是一节小学高年级以学习音乐创作为主的综合课,该课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引导聆听、分析《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变奏曲;探究环节,通过对《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分段聆听、讨论、归纳,使学生知道几种常见的变奏手法;应用(迁移)环节,以学习过的歌曲《小松树》旋律为主题,进行变奏曲的创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模仿运用了《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中的变奏手法,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加深了对变奏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课堂上创作的关于《小松树》的变奏不可能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极具探索价值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出现,为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音乐创作教学篇2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 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

在口琴、竖笛等器乐教学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将即兴创作的手法引进来。如: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吹奏这一旋律;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吹奏这一片断的逆行;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发展旋律;教师指定一个形象(小鸟、闹钟、汽车等),要求学生用器乐表现这一形象,等等。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 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 节奏填空练习。3. 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 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 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 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 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例如:《闪烁的小星》是一节小学高年级以学习音乐创作为主的综合课,该课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引导聆听、分析《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变奏曲;探究环节,通过对《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分段聆听、讨论、归纳,使学生知道几种常见的变奏手法;应用(迁移)环节,以学习过的歌曲《小松树》旋律为主题,进行变奏曲的创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模仿运用了《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中的变奏手法,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加深了对变奏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课堂上创作的关于《小松树》的变奏不可能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极具探索价值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出现,为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音乐创作教学篇3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音乐创作教学篇4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了。先让学生做一个实验,例如在讲台上放一盆水,请同学们想想,有多少种方式让这盆水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时同学们肯定觉得很有趣,同时在脑子里也会想出很多方法来:用手搅水,用手拍水面,把水泼出来,把笔盖扔进水里,用手敲盆或用笔击盆等等。经过多种尝试后,学生发现每一种手法都能使水发出不同的声音,创作欲望和兴趣就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可以把著名音乐家谭盾创作的《水之永恒》这部作品介绍给学生,并把作曲家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和手法讲解给学生听,同时让学生欣赏《水之永恒》的现场演出的音像资料。最后根据这些启示让学生自己设计《我心目中的乐器》。

同样用身边最常见的材料,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易的打击乐器的创作。准备一叠报纸,每位同学发一份,然后让学生想办法让报纸发出不同的声音。学生立即会想出无数的方法:把报纸对折拍打,撕报纸,用手弹报纸,用手揉报纸,把报纸折成不同形状再拍打等等。可想而知,整个课堂的气氛是多么的活跃,这时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节奏训练,然后即兴弹奏一曲,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打击乐器组”进行即兴伴奏。此外,还可以以不同组合的形式进行演奏排练。

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创作兴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民歌素材人手,进行简单的歌曲创作。如云南的彝族民歌《阿细跳月》,这首歌曲在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出现过,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熟悉,作品不仅旋律简单,而且很有特点。首先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民在初春或暮春时,未婚男女青年于月圆之夜聚集在野外尽情歌舞,小伙子们手拿竹笛、月琴、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随着音乐击掌欢跳,兴高采烈时唱起《跳月歌》。这种歌舞音乐的旋律活泼跳荡,节奏富于动感,全曲只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重要的是掌握五拍子的节奏规律。节拍特点是在三拍子的基础上再增加两拍,改变了常见的节拍强弱规律。乐曲以不断重复的方式出现,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在掌握了节奏特点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集体练习“跳月”舞基本舞步。学生只要坐在位置上练习就可以了。左脚开始,左右左踩三步,右脚踢两下同时手拍两下,然后换方向练习。这种舞步非常简单,每个学生都能学会。这时再引导学生根据节奏特点和旋律骨干音Do、Mi、s01创作一段音乐,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根据已掌握的节奏规律把三个音的位置变换一下,自己创作出一段彝族民歌了。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当地进行采风,采集优秀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的素材。当然教师也要同时讲授一些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和艺术处理,使学生的作品看起来能相对完整些。

“创作”模块中还规定为旋律配置简易的伴奏。那么如何为旋律配置简易伴奏呢?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除了使用打击乐器律动和使用自己熟悉的乐器跟奏主旋律外,还必须为学生讲授一些和声学知识,主要侧重于调式和声最基础的一般性原则的讲述。这部分内容大致包括:音阶,自然大小调,五声性调式,音级、和弦的构成,正三和弦,属七和弦,终止式,和弦的连接以及为旋律选配和弦的常规等。当然,和声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快而集中,不宜占用过多的课时,要在“简易”上下工夫。高中学生都欢喜流行歌曲,教师可以用流行歌曲的伴奏作为讲解范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和弦,在流行歌曲伴奏中常用的有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如周华健的经典歌曲《让我欢喜让我忧》就采用这两种伴奏音型。教师只要让学生掌握I、Ⅳ、V级的和弦编配以及织体设计的基础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喜爱的较为简单的流行歌曲的旋律片段进行练习,同时进行音型及伴奏乐器的选用设计,从而完成简易伴奏的配置。

另外在音乐创作教学中可以加入广告剧的创作,这一教学形式在广州、深圳的中学都进行过尝试,深受学生喜爱。因为广告剧比较短小精炼,其编创和排演环节比较单纯,无需复杂的舞台装置和布景,形式轻便,易于沟通交流。广告剧的创作最主要的是广告音乐的设计要精致。针对广告创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广告内容选择音乐,最好能够自创音乐或广告歌。接着是广告的设计。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交流、协作,让各种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现、参与创作、参与思考,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析一些成功的广告,如中国移动通信的广告,它的音乐采用贝多芬的《欢乐颂》,这意味着全世界的沟通等等。通过讲解广告的创作背景,介绍广告的弦外之音、画外之意或者是通过广告的画面而产生的情绪:如急促的、紧张的,或是优美的、恬静的,或是暧昧的气氛等。然后是背景音乐的分析:怎样的气氛应配上怎样风格的音乐作为背景,背景音乐是世界名曲还是民歌或流行歌曲,要不要加上语言等等。分析为什么有的广告通过短小的一两个乐句就能传神,留给观众深刻印象。通过以上的分析讲解,学生也会充满兴趣地去研究人们记忆深刻的成功广告,从而产生创作广告的欲望。

最后,在“创作”模块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表演的实践过程。因为表演能充分体现音乐的实际创作效果,是体验音乐和创作音乐的重

要手段。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从音乐中体会和捕捉表演的灵感,表演中的语言要力求自然流畅,师生要互动互评,教师要多肯定多鼓励,增强学生表演的自信心。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干的真正舞台。当然,我们不能把学生创作的作品与音乐专业创作的作品来比较,我们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帮他们找到创作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创作的兴趣。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发掘美、创造美的审美过程,审美体验也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创作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强调在具有艺术性、音乐性和创作性的音乐艺术实践中有机地渗透知识技能内容,并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中探究音乐艺术的真谛。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魅力和音乐修养。

陈艳帆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

资讯

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鄞州高级中学音乐、美术模块教学简介

2008年岁末,记者参加了在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举行的“浙江省高中音乐、美术模块教学研讨会”,来自全省的二百多位一线音乐和美术教师以及浙江省音乐教研员吴锐淼、美术教研员冷忆、宁波市音乐教研员黄伟平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此次研讨会上,鄞州高级中学校长王贤明向与会者介绍了该校在音乐、美术教学方面的举措。鄞州高级中学虽成立只有短短五年的时间,但学校建有无门图书馆、艺术中心、实验楼和体育馆等设施,这些场馆的建设为多模块的教学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也显示出学校领导在办学思路上所具有的开阔视野。

学校开设了10个模块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音乐方面有“歌唱”、“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管乐演奏”,美术方面有“中国画”、“西方绘画”、“陶艺”、“摄影艺术”、“电脑美术”。学校为每个模块都配备了功能教室、教学设备及器材:为“演奏”模块配备了四十多人的铜管乐队;为了充分展现学生兴趣特长,还买来了一套电声乐队器材;即将建成的小型录音棚将免费为同学们开放;“摄影”模块配有专用的暗房、摄影棚;“陶艺”模块拥有自己的陶艺工作室及烧制作品的电炉;学校还出资为“摄影”和“绘画”模块的学生印刷了他们的作品集。为了开设以上模块,学校在师资方面予以加强,由原来的2名教师陆续增加到了现在的10名。而且该校所有学科的满工作量都是10节课,不像大部分学校语、数、外8节,音乐教师16节才满工作量。在这里,音乐、美术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它们在课堂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各种社团。如合唱队、舞蹈社、民乐俱乐部、电声乐队、摄影协会等,以此作为课堂模块教学的延伸。

音乐创作教学篇5

1师生之间的互动协作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无外乎单方面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师笼统施教而学生被动受教的死板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自身潜力的开发。因此,新时期下我国音乐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应以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为根基,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应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关系,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丰富教师职能,使其由单一的施教人员变为辅助和引导人员。作为处于从属地位的音乐教学引导者,教师应从现实情况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科学系统的安排教学内容,对国内外最新音乐动态有明晰掌握,收集教学资料并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引导辅助学生对此进行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意义上发号施令的教学方法,以民主、平等、协作、启迪为教学准则,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一部分而非凌驾于课堂之上,实现同学生的和睦相处和顺畅沟通。引导学生走出盲从的误区,启示其对教授内容进行主观深入思考。对音乐艺术的教学来说,师生互动协作尤为重要。应在课程教授过程中适当采取表演形式,让教师融入学生之中,在参与表演中启示学生学习和发现音乐师叔的魅力,打破旧式教学的刻板无趣模式,将音乐学习变得生动、多彩、活泼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了解并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及其组织形式,最终掌握基本全面的乐理知识。

2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

将个体能力相互融合而成为一体,组织成立学习和课外兴趣小组,也是能有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相互协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宜建立小组学习模式,通常情况下四人组能起到最佳效果,使其以整体的形式接受教师指导,并实行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相互学习和监督促进,分工互助、取长补短,相互监督,充分挖掘个体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协作互助的方式获取最佳学校成效。例如,在声乐课程上,学生学习小组能够相互协作,一人进行演唱,而其他人通过聆听和观察的方式进行思索和学习,通过相互配合和帮助来实现共同提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学习声乐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对如何教授和帮助他人有初步了解。此外,具备能力的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帮助相互伴奏,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演唱伴奏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所学歌曲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增强其声乐的歌唱处理能力。学生通过小组方式互助协作,利用直观的交流性学习构建起彼此之间扶持启迪,沟通有无,互助互信的良性学习机制,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工作及人际交往,团队合作,都有着重要的引导和铺垫作用。包括重奏、合奏、重唱、合唱以及伴奏和伴唱等丰富内容的课外音乐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有不容忽视的推动性作用。拥有不同能力及特长的学生能够发挥积极主动性,向他人展示自身才能,并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自身的价值的了解,体味知识和学习带来的乐趣以及成功伴随的喜悦。在音乐的团队协作里,任何哪怕看似无关紧要的位置本质上来说都是同样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辅助和协作共同构成了音乐艺术的迷人魅力。互助协作性的创新学习模式能够实现复杂、困难学习内容的分类或简化,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大大提升,侧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学习上的积极主动性。而对于小组中的职责分工及角色替换,则能够有效保证或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协作性的小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广纳百川,侧面加强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及综合学习能力。互助协作性的学习为学生积累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使其学会如何包括包容并弥补他人缺点,取长补短,领受来自不同个体的多样化思想,并学习如何将不同个体融合为统一的整体。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3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协作

音乐创作教学篇6

关键词:创造性人才 中学音乐课 创作性教学 主动求知

在当今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人才已普遍受到社会的重视。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靠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来开拓进取,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就人才的培养和塑造而言,很关键的一个时期就是青少年身心成长旺盛期的中小学阶段;这样作为中学老师的我们就肩负着更加神圣、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

中学音乐教学是以欣赏、唱歌、乐理为主的系统化教学,学生处在被动性的学习之中,因此笔者认为应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创作性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把学生的被动性学习转化成主动性的求知。创作性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地巩固音乐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丰富音乐生活、陶冶情操,还可以从中发现和培养音乐人才,为高等音乐院校输送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音乐教师有必要在遵循大纲的基础上,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创作性教学,全面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质量,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做出努力。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对创造性教学的一点体会。

笔者在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重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参与意识,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中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才能逐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执教这些年来笔者不单只是把音乐课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其基础上、在一些环节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创造性教学。

一、歌词的创作性教学

在音乐歌曲的创作中,填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方式。在中学音乐课本中有很多歌曲都是填词或改词的作品。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欣赏能力的中学生指导他们写几句简单的歌词也并不太难。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加入了一些填词和改词的创作性教学。例如笔者从最简单的

在这首《音阶歌》中大部分的歌词是直接唱唱名,而笔者在让学生熟练演唱这首视唱练习后,渗透了歌曲创作的一些知识,引导启发学生在《音阶歌》中把唱名歌词部分填上自己的歌词。之后,笔者选几首较好的填词作品范口目给学生听,从中引导那些相对较差的学生重新填好歌词。学生们听着自己填写的歌词,唱着自己的作品,情绪异常兴奋,把课堂的教学气氛推向高潮,下面例举几段学生填词的作品见例2。

一首首稚嫩纯朴的歌词激励笔者的创作性教学,这堂课的最后,笔者留下的作业就是大胆地地引导鼓励学生们回家把这首《音阶歌》重新改词、改歌名,并在歌曲右上角注上自己的姓名。这样通过自己的创作,学生们就有了自己的歌,成了一名小音乐家了。学生们听了这番鼓励,跃跃欲试,创作热情特别高。

通过这样的练习,虽然有的学生歌词对得还不是很工整词多音少、音多词少、没加连音线等,甚至自己写的歌词自己不会唱,但笔者却看到学生们听到自己的歌的那种满足感。无形中学生们在自己的音乐生活中迈开了一步,音乐创作萌芽悄悄地露了出来。几次的练习之后,学生们对歌曲创作这座神圣的殿堂也渐渐地看清了它的面目。学生所填写的歌词内容,有的不再是按照笔者的提示思路来写了,而是充分展开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词曲的对仗也较以前工整了,下面是笔者在让学生们欣赏完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领略了《欢乐颂》优美而热情的旋律后,布置他们创作歌词的几首例作:

好的填词作品还很多,这里不便枚举。笔者觉得在这种实践中,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当,中学生完全可以开展这种练习。

二、节奏的创作性教学

节奏训练在中学音乐课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在最初的节奏教学中,不急于让学生们直接接触节奏谱例,而是从简单的节奏模仿开始,笔者拍出二到四小节简洁明朗的节奏型当即让学生们一起模仿,拍出整齐有力的音响振奋着同学们的心,待到一定的高潮,笔者先指定几名同学自己设计一小段节奏来让同学模仿,而笔者对同学们设计的节奏型给予评价或指正。这样学生们在学习中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创作,课堂的参与意识气氛非常热烈。尔后再让学生们接触节奏谱例,这样的节奏教学,不会让学生们感到没有生机,在学习中也多了一份创作意识,增强了节奏感,事半功倍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这样逐渐地导入一些难度较大的多声部节奏练习也就不会太难了。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把一些枯燥无味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

三、旋律创作性教学

音乐创作教学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14-01

在我国音乐的教学中,很多职业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这严重抑制了音乐教育的开展,面对这一现状,职业院校非常有必要引入新的理念,推进新的变革。尤其要注重创作教学的引入,充分发挥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我国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

音乐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具体表现在:

(一)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些学校,音乐的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师仍旧以自我为中心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反应,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这样必将会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的位置,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另外,在音乐教学中尽管有些学校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正,但仍是以单一的唱歌为主,无法起到音乐教学的根本作用。

(二)音乐教育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脱离社会的需要。我国职业院校当前的音乐教育多侧重于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希望学生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而忽视音乐的创作。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未必能产生好的影响。在社会的需求中,各单位更加需要具有创新意识,能够进行独立创作的人才,在职业音乐教育中这些却无从表现,背离了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

(三)教师的素质水平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大多数人看来,音乐的教育更多地被看成辅修类课程,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中优秀教师的流出,职业院校中音乐教师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对音乐课程的研究改进也就无从开展,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更是难以实行。

二、音乐创作教学的具体表现

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创作教学,是对日常音乐的升华,通过计算机设备等手段使学生综合利用音乐知识,细心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发散思维进行独立自主地创作。在创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掌握扎实的音乐基础,恰当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这一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所在

纵观当前职业院校中音乐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创作教学引进的重要性,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探讨,主要总结了以下几个意义。

(一)音乐的创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所谓创作教学,学生要想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必须进行思维的发散,加强独立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的音乐制作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在熟练操作制作软件的情况下会提高创作的效率,长此以往,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快速地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技能,这样学生创新的胆识也会提升,有益于优秀作品的呈现。

(二)音乐创作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音乐创作的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可以说是一种不多见的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紧跟教师的思路,否则将会大大影响创作的完成。这样,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必将改变过去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转而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得到极大提高,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说音乐教育的创作教学具有多重的意义与价值。

(三)音乐的创作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全面发展。创作教学在课堂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然后进行适当引导,教师的悉心引导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得到认可也可以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其次,创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阶段清晰地认知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合理地进行改正,增强音乐创作的基本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四、小结

总而言之,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讲具有诸多的益处,不仅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胆识,还可以促进全面发展;另外对教师而言,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一举多得,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当然要想推进这一教学,还需要职业院校教师的积极探索,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正确看待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发挥其意义与价值。

音乐创作教学篇8

提到旋律创作,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很神秘,认为专业性很强,只有作曲家才能完成。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破除创作的神秘感,树立学生的创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填写结束音练习:| 7 7 6 | 5 5 4 | 3 2 3 4 | 5 — | 7 7 6 | 5 5 4 | 3 3 2 2 |(

)||。通过指导学生唱谱,学生很快能感觉出结束音为“1—”,这时教师应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信心。

二、各个领域渗透,打好创作基础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师应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培养学生创作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基本的创作方法指导。

1.发展音乐听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都要围绕“听”这个中心来进行。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听,培养学生听辨音色、音高、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能为学生进行旋律创作积累丰厚的素材,培养基本素质。

2.培养想象能力。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为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空间,也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所以,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都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尽量不用 “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而应为进行旋律创作培养学生必要的素质。

3.渗透创作方法。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旋律创作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创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旋律创作的方法主要有重复(完全重复、变化重复、移位重复)和对比两类,教师可以结合歌唱、欣赏等教学领域进行渗透。如在教学欧美歌曲《美丽的黄昏》时,我引导学生对乐谱进行比较分析:

| 1 — 2 | 3 — 1 | 4 — 3 | 3 2 1 | 4 — 3 | 3 2 1 |

| 3 — 4 | 5 — 3 | 6 — 5 | 5 4 3 | 6 — 5 | 5 4 3 |

学生很快发现了这首歌曲旋律发展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我再加以总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根据规律学习、记忆乐谱,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渗透了创作方法的指导。

三、积极组织,展开创作实践

旋律创作教学应该重视实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作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音乐的魅力,享受创作的乐趣,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以提高。

1.创设情境,开展创作活动。不少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在某种情境的感染下创作出来的,有的甚至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的,如刘天华的《良宵》、马可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等。这些音乐作品是在特定情境下灵感的迸发、情感的宣泄。在旋律创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主题,围绕主题收集多方面的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现等方式创设情境,点燃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们投入到积极的创作活动之中。

2.趣味游戏,即兴创作旋律。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游戏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学生的参与,利用游戏组织音乐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在音乐创作活动中融入游戏,使创作活动更具即兴性,学生能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情感,能够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如我给定节奏“X XX XX X”,要求学生运用“do、re、mi、fa、sol、la”这几个音进行创作接龙游戏,学生们热情高涨,思维敏捷,出现了诸如“ 1 11 12 3 3 33 34 5 5 56 54 3 3 34 32 1”的创作。

音乐创作教学篇9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32-02

在音乐教学中,面对的是一本教材和一群学生,作为知识引领者的我们,如何在二者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让歌曲教学变得鲜活、诱人,让学生变得想学、乐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歌曲教学的成败。

一、二度创作赋予了歌曲的灵魂

大家都知道,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的多么详尽,都没有办法记录出音乐的内在律动和微妙变化,更没有办法记录出蕴含在歌曲中的种种情感和思绪。二度创作就给了歌曲的灵魂,用声乐表演赋予歌曲生命,它是在曲作者一度创作的基础上对歌曲旋律、语言、节奏、强弱以及演唱时的动作、表情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把歌的曲调、内容、情感升华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给学生,即用歌声把歌曲介绍给广大听众。使歌曲在演唱时令人耳目一新,过耳不忘。同时教师还应当认真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还要对歌曲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认真思考如何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这样的歌曲教学,这样的二度创作才会有价值。

二、对歌曲创造性地进行一些表演和伴唱、伴奏也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学会了一首歌曲以后,有的学生会想用肢体语言来把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教师如不及时地利用这种资源,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享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和创造音乐美的兴趣,那教师无疑是扼杀学生创造能力的直接责任者!在教学中用载歌载舞的律动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之中,既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使学生直接地受到艺术的感染,把自身的感情抒发出来,从而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表演能力,使心灵和音乐真正地融为一体。如人音版教版第九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教学,歌曲旋律优美抒情,学生学会唱以后,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表演,因为他们觉得歌曲中强弱起伏的感觉固然可以用声音来表现,但是如果加上身体动作的表演,哪怕是只有手的高低起落,却能更好地体现歌曲的内涵。而我们也不规定他们的表演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不给他们的表现打最高分和最低分。我们的标准不应该是“正确与否”,而是他们是否在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对音乐的创造,,我们要的是他们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事实上,学生在这一课上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他们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去表演,用自己秩嫩的声音、并不娴熟的动作演绎着对音乐的理解,让教师发自内心的感动!这样的音乐课学生怎么会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素质怎会不提高?又怎么不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

三、对歌曲进行处理、用自己的美的声音诠释歌曲的演唱过程也是一种二度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空间,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恰当地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用自己的良好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蕴涵的感情,达到歌曲教学目的。有很多人觉得,一旦把歌曲的旋律唱会,那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殊不知对歌曲进行音色、力度、速度和感情处理还是重头戏。每一首歌都有它独特的生命力,意境也就不一样。音准和旋律是外在的能够感知的,而旋律美的意境却要用心才能够体会得到。音乐包含有多种要素,改变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引起音乐形象的变化。当速度不一样的时候,抒情的可以变为跳跃、悲伤的也可以体现出欢乐来。同样不同的音色、力度所表现的内涵都不尽相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体验音乐美的过程中,因为音乐的模糊性,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首歌曲,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理解。我经常在歌曲教学后启发学生尝试着改变该歌曲的速度来演唱,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如《童心是小鸟》教学,有的学生喜欢把速度唱得快一些,因为他们觉得快一些更能表现出快乐的心情;另外的学生则认为用中速、甚至更慢的速度来演唱,则更能体现诗意、淡雅清新的感觉。教师并没有给予直接的批评,而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音乐感受,用事实来说话!我们不能规定学生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四、对歌曲教学的聆听进行二度创作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

新歌教学需要聆听,如何进行聆听需要音乐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进行二度创作。聆听新歌的次数由教师掌控,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学唱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唱需要有选择地聆听,如音准、节奏有问题,可听老师唱或优秀同学唱;声部合作有问题,就应该引导学生相互聆听,学生要学会听教师的琴声,听对方声部演唱,听自己声部等,如二声部教学《晚风》,(1)单独聆听练习每一个声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对比聆听二、三乐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歌词一样,旋律不是完全一样,最后一个字音高不同)。(3)聆听学习低声部:(低声部犹如淡淡的暮色,让舞动的晚风变得更加宁静安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分声部聆听练习解决单声部,每一个声部不要大声喊唱,不要抢拍,要把握自己的声部,保持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干扰(5)分组聆听练习:选出组长分别指挥每组的演唱,要负责到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演唱。要注意声音的统一。(6)检查各组的演唱,找出优缺点,注意要有感情的演唱,教师要着重强调:随着音乐的起伏做轻轻地摇摆。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建立与他人的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只有做到每一次聆听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对聆听进行二度创作。而不是简单的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才能更好的完成音乐教学目的,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小学音乐歌曲教学中二度创作的探索没有止境,在这里我只是论述了几个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摸索。之所以在歌曲教学中进行二度创作都是为了上好一堂音乐课,一堂好的音乐课,最好要让孩子感觉不到在学音乐,但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扎实地完成了音乐教学中的听、唱、动等教学目标,更重要地是把作曲家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要做到这些只有在音乐教师二度创作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二度创作,从而进一步让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并促进其人格、个性的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音乐创作教学篇10

兴趣是一个人天生的求知第一动力。对音乐教学来讲,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许多老师都认为: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的啊!他们平时流行歌曲、通俗歌曲哼唱的不错的。其实这个是不完全正确的。观察发现:这些都是学生的业余兴趣,当他们真正触及到音乐的基本技法和乐理时,兴趣就荡然无存了,此时的音乐学习也就成了他们的负担。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其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们对所学习的知识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譬如,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情境,因为形象思维是小学生思维最显著的特点,直观形象的材料能使他们的兴趣迸发。因此,我们必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把抽象、静止、冰冷的文字活化起来,变得直观风趣,变无形无声为声情并茂、图文搭配,吸引学生的注意,触动学生用心去感知,多种感官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使他们的学习情绪高昂,心绪渐入佳境。如教学《魔法师的弟子》时,我制作了视频,给学生播放一段动漫:一天,魔法师外出传道,一群弟子早就想知道师傅的魔法扫帚有什么“魔力”,他们窃喜,终于等到时机了,于是就偷偷地摆弄起……小学生非常喜欢动画片,很快他们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我顺势引导,让他们猜想:扫帚帮魔法师的小徒弟干活,那他的小徒弟在干什么呢?后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这样我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把新知展现出来,制造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具体的音乐情境中不断滋生出强烈的求知动力。

二、创设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能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在欣赏中自由地展开想象,让他们随着音乐节奏和旋律的不断变化,在脑海里不断变幻与之相应的情景。但我们不能为了欣赏而欣赏,更不能让学生在一种刻板、枯燥的课中去欣赏,如此,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是无法开展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制造出一个与音乐形象配套的意境,去引导、点拨学生展开想象。同时我们要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时代性等特征,给学生创设想象和联想的时空。如,在教学《船工号子》音乐欣赏前,我自己表演了一段“纤夫”,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纤夫”的样子,想到了什么?接着我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的MTV,要求他们边听音乐边观察画面中“船工”的神态,用心去感悟视频中所描绘的意境,这样学生才能把无尽的想象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学生汇报时,他们有的说“船工们是多么的艰辛,他们时刻都在生与死的边缘走动,每天都是面临的惊涛骇浪与天险……”有的说“船工号子以反映船工们苦难生活和劳动场面为主题,虽然比较通俗,但豪情壮志凌云,艺术魅力丰腴。”有的说“船工号子,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拧成一股绳,奋力拼搏,勇于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因此,它是我国人民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再如欣赏《龟兔赛跑》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新的情境:乌龟和小兔准备再进行一次比赛――3000米“障碍”跑,比赛中他们要穿越一片森林和一条大河。请你们想象一下比赛的结果会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积极动脑,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也使他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

三、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音乐创作教学篇11

音乐是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已成为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而音乐创作是通过对音乐创作规律和技巧的学习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以音乐味手段与听众交流,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与生活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是广阔的教育情境。作为人,首先要热爱生活,才会快乐成长,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才是大的教育观。生活需要创造性,音乐也需要创造性,把两者结合,音乐的创作取材于生活,创作的成品表现生活、运用于生活,这是大教育观的体现。

2、 课程设置要求所需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力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音乐创作模块设置的相关问题,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课程所赋予我们的首要责任。“为全体学生提供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精选音乐学科最具本质性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体现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反映本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发展”,为课程设置依据而开设的高中音乐创作模块,对学生来说,是培养他们艺术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园地,是使其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的动力支撑。对教师来说,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音乐教学新领域。

3、学生自我发展所需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身心渐趋成熟,对各方面的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迫切的希望得到外界的肯定和褒扬,因此在行为上标新立异,极尽张扬。而这种心理特征,正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创造力,学生可以将生活的点滴通过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创作的课堂中尽情的发挥;同时又能积极引导学生将创作课延伸到课外学生的生活中,让生活与课堂相互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究式的学习。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没有独立的精神领地,没有个性的生动与闪光,没有自足的个体意志和理想,我们便无法实现教育的信仰。作为高中生,独立意识很强,有了很强的“成人感”,很多事情需要自己选择和尝试,他们情感上的体验变得深刻,心事不再放在嘴边,音乐创作是学生的精神出口,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需要个性发展,社会也需要人类的个性力量,高中音乐创作模块课的开设,为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很早就有音乐创作教学方面的尝试和研究。1865年出生于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首创了“体态律动”,即以“身体的律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在人体动作中对节奏模式进行体验,在动作的变换和速度变化中获得对力度、速度的准确解释。”可以看出,达尔克罗兹强调的体态律动实际上是在节奏创作的基础上对音乐多方位的感悟。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倡导的“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主张“元素性应体现于音乐及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元素性的节奏、元素性的作曲方法(包括曲式、和声、配器等)、元素性的乐器”,认为音乐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探索一模仿一即兴一创造”四个阶段,指出“创造,即将以前各阶段所学过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独创的小型乐曲”。 可以看出,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也十分强调了创造乃至“作曲”方面的训练,并以它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育之中。

英国现行的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贯穿了一整套教学的具体措施,其中将表演(performing)、作曲(Composing)、鉴赏(Listening and Appraising)列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内容。作曲教学在全部音乐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将音乐的创造性活动贯穿于教学之中,所以,有的学校也将这门课称为音乐创造课(Musical creation)。

美国现行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第三条要求学生“改进旋律,变奏和伴奏”,第四条为“在具体指导下创作和改编乐曲”,我们不难看出,这对学生音乐创作方面的才能要求非常高。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很早就开始了音乐创作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起世界瞩目。

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音乐创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比较迟,这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比较少。

1907年,音乐被列为女子师范学堂的课程,随后几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形成了一种学校音乐文化的雏形。民国初期,以学堂乐歌为主的音乐启蒙运动在继续。这时我国基本上没有专业的作曲人士,学校所用歌曲大多为用日本或欧美的流行曲调填词而成(即学堂乐歌),更谈不上音乐创作教学。

二、三十年代以后,随着赵元任、萧友梅、黄自、冼星海等音乐家的回国,加上国内的贺绿汀、吕骥等音乐家的创作,我国的音乐创作逐渐繁荣,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九一合唱》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些大学陆续设立音乐系科,作曲教学也开始在高校开设,并培养出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音乐家,如瞿小松、谭盾、陈其钢等。但这些教学都在高校中进行,并没有走向基础教育。直到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将创作列为六个模块之一,音乐创作教学才逐渐走出高校的殿堂,进入高中乃至中、小学教育;但由于我国音乐创作教学起步较晚,在高中阶段实施只是近几年的事,从而导致相关研究几近空白,目前国内的研究仅散见于各类期刊、报刊的一些零星论文,如段晓军的《论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叶盛水《中学音乐课的“创作教学”》等等,其形式也多为一些经验性的表述,内容多为对音乐创作教学现象的点状分析,缺乏系统性。可以说,目前尚无系统的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理论;而我国的音乐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近十个年头,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这正是本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三、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属于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课题。在高中音乐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对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高中音乐教育的现实情况,探索出一些适合高中音乐“创作”模块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且做出研究性尝试,分析并且总结,得出结论。

创作行为必然决定了教育过程的实践性。我们尝试性的探索不能理论化、专业化,而是应该让教学行为具有可行性、启迪性、趣味性与游戏性的基础上使音乐生活化、娱乐化。我们还将运用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多媒体、影音材料与网络等)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适应性。我们还得强调教育评价的作用,激励与鼓励学生不断地学习探索,享受创造成果带来的快乐。

四、研究的内容:

1、如何在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模块教学实践中渗透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音色、旋律、织体等的创编);

2、如何在歌曲创作教学中运用作曲基本技法;

3、如何在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模块教学中实施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

4、如何在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模块教学中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通过制作乐器,创作电脑音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研究的方法:

1、归纳总结法:在课题开题、实施时对研究对象进行归纳总结。

2、经验总结法:通过课题研究总结经验与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编纂经验汇编等。

3、文献研究法:课题研究阶段,借鉴国内外有关成功的经验,探索积极高效的方法。

4、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实施有效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六、研究的价值:

1、学生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提高音乐教师对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认识,增强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的实效性。

3、另外,本课题的研究也为他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其他地区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教学提供借鉴。

总之,本课题对于普通高中音乐创作教学普及率的提高、对于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塑造,对于音乐创作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何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1日第1版。

[3]《歌曲写作基础》朱敬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4]《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1日第1版。

[6]《英国学校音乐课程中的作曲教学》姚恒璐论文,中央音乐学作曲系。

[7]《音乐课程标准解读》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8]《论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段晓军,《艺术教育》2004年第9期。

[9]《从实践到决策一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王安国主编,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0]《对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实施的思考》查汪宏,2005年6月,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音乐创作教学篇12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 3. “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 (1)“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2)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 a.乐曲的输入。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c.和声的编配。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d.歌词填写。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 编曲软件和Encore 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 (1)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2)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 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 in a 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

???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1.硬件问题

???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 2.软件问题

???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音乐创作教学篇13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 电脑 音乐创作教学 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 “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 “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第1 周 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 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 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 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 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 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 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 编曲软件和Encore 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 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 in a 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10周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计划在短短的6周时间就得以完成,而且许多同学都自行购买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

根据国家教委的规定:小学、初中音乐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关的音乐基础知识;高中音乐课的主要任务是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古典、民族音乐。如果要将电脑音乐创作作为一个环节切入,必须选择适当的时间、同时占有适当的时间比例。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处理好这一类创作课与传统课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固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它在教学中的很多作用是其它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为了开展创作课教学,也必须在传统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有关的知识的铺垫。创作课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作曲家;学会作曲也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开展此类创作教学旨在提升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巩固、发展学生基本的音乐素质。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在此类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