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合集13篇

时间:2023-10-11 17:33:31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1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89-01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对事物的认识不足。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诱惑,同时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等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对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就处于身心发育期,再加上身边的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加以正确指导,很容易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重,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一、表现

由于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以及压力等原因,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习动机不正。由于受到父母或亲友的激励,说如果考试考了第几名或者考了多少分就奖励多少钱或什么东西等,导致青少年学习的动机不正,他们学习的动机是为了那些所谓的物质奖励或者别人的羡慕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学习。(2)学习习惯不良。大部分青少年都或多或少会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情况,今天的学习任务会拖到明天,数学课做语文作业,上课迟到、早退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3)注意力不集中。青少年都有好玩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却又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东张西望,做作业粗心大意,甚至答非所问。(4)学习能力不够。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但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还流行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施行。很多家长老师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青少年学习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吸收所学的知识,对他们的成长反而是不利的。(5)自控能力差。现代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有来自周围的同学朋友的,也有来自网络的,一系列的诱惑导致青少年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上课看小说、玩手机,不认真听讲,有些甚至逃课去上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6)学习焦虑。由于来自父母老师等各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将学习成绩看得特别重,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主要表面为考试时显得焦虑、晚上睡不着、一会儿就要上厕所,一系列的焦虑情绪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7)自卑心理。很多学校都会给学生的成绩排名次,甚至有些老师会当众公布名次,成绩好的学生会得到比成绩差的学生更好的待遇,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会无形之中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对策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家长、学校和全社会都要采取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应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老师和家长之间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报喜,委婉报忧。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成绩有一定的进步或者按时认真完成了相关学习任务,老师要及时跟家长沟通,给学生多一些肯定,家长也要及时看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如果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不能第一时间就向家长“告状”,要和学生多沟通,弄清楚情况,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实在不行,就和家长商量,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促进青少年成长,不能动不能就打骂他们。

2.正确看待青少年的成绩,不以成绩论“英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青少年的学习成绩都会有好有差,老师不能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也许他学习不好,但是他乐于助人,他体育很棒,他热情活泼。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他们多一点肯定。

3.开展与青少年有关的主题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他们自我认识和对社会的认知不足,容易受到周围不良事物的诱惑。学校和社会可以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向他们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动态,给他们提供心理咨询。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给他们多点关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同时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指导机构,给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及时提供帮助,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要正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全社会要携起手来,形成一项系统的工程,积极应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2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和家长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正使许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实质、分析其成因、寻求解决它的对策等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突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进行反省,“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这些有关“我”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记日记是他们的明显表现。到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基本稳定。这一时期,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逆反心理”期。

关于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简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因此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是不正确的。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出现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

1.主观因素

(1)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及相当敏感的特殊时期,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当家作主,从而摆脱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现自己的非凡与成熟,因而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态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为成人们所重视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才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上采取了极端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与外界对峙的局面,从而确立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2)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

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持己见,走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3)学生主体内部的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综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受好奇心的驱使,偏激片面地看问题等。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加上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学习中提出一些与师长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设想和看法,并亲于尝试一些在教育者看来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种行动都是以满足个人(社会)的某种需要为前提的。在学生还没有产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此外,当学生产生一定需要以后,对他们提出的过高过急的要求也是难于被接受的。

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我们对这个问题决不能掉以轻tb。有人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他们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

第三,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标准,碰到问题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就其本身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展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自己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或问接影响着他们,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tb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式、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比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不正之风,都可能影响敏感的学生,以致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总之,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也同样是教育学生所不可忽视的。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对同辈群体的依赖。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问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正确对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正常表现,是青少年中的一种普遍行为。这一时期,教师应“对症下药”,不应盲目作为。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对待其逆反心理行为,与他们做朋友,是应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上下课时间,对有逆反心理行为的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多种正规的方式了解其tb理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找个别学生聊天,通过聊天发现其反常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切忌盲目指责、批评学生或不尊重学生。

2.以情动情,消除疑虑

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大量的社会现象都说明,感情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与做法。而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处于“反抗”时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师对感情的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们的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和偏激的行为,而应做到以情动情,以心换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从而对教师消除疑虑,真正从内心接纳教师、与他们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忧与愁,这将有利于改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创造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共同重视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要认识一致,互通信息,改变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极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家庭;学校可通过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等,为我们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要竭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青少年处处感到是温暖、处处感到是关心。从而严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规范化,以此来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3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青少年 心理素质

一、前言

在当前社会变革加剧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面临的事物比以前更多,所进行的选择也更加的多元化,因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家长和有关专家关注的重点。我们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研究了青少年在青春期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办法,旨在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二、目前青少年所面临的一些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主体就是当下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经过一定的研究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

1.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青少年处于心理稚嫩的时期,其中容易被外界的一些事情影响,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考试和人际交往方面。比如学习过程中对学业的一些焦虑情绪,面对父母的期盼的一些不安等。在青春期也容易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患得患失,从而给心理成长中带来一定的压力。我们通过对这些压力源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压力应对模式。

2.学习方面的适应性问题

青少年处在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在成长中接触到的新的学习内容造成了青少年的一些学习适应问题。在班级生活中,学习成绩会导致同学间的一些竞争,有时竞争压力过大,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的压力,出现不能够适应学习的情况。学习适应性问题也包括考试中的心理问题等。

3.人际交往关系问题

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人际问题一直是困扰很多青少年的问题之一。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青少年往往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从而在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来源于同性之间的竞争,有的则为异性之间的交往而困惑。还有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需要改善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些人际交往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情绪情感问题

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不管是在心理还是在生理方面都处在一个不是太成熟容易冲动的时期。所谓血气方刚,就是指青少年时期的冲动。由于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容易对外界的影响十分敏感,从而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问题。比如一些青少年存在恐惧的情绪,对学习考试的恐惧,对人际交往的恐惧等,这些都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情绪问题。

5.恋爱心理问题

青少年处在对爱情懵懂的状态,有时候处于对异性的好奇往往导致早恋的现象出现。青春期对爱情的向往,对性的渴望往往导致青少年的一些恋爱方面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一般在恋爱方面的自制力不足,过激的心理状态或过于自卑的心理都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对待恋爱压力的问题应该有意识的进行调节,形成系统的策略。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整合办法

青春期的学生处在一种特殊的心理生理阶段,因此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针对青少年的心理,我们应该注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青少年不同的心理,进行一定的干预。使他么在成长中都能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现实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引导他们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对于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状态,要引导他们去包容、悦纳自己,接受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结 语】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对他们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以成熟的心态度过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4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9-02

一、对于整合研究理论依据的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是我国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在对这两者的整合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先明确他们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针对过度悲观及消极的心理状态,研究上面仍然存在诊断不确定等缺陷,因此,西方的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健康完全状态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主导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主观幸福感及主导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心理疾病共同列入了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中,因此,弥补了之前在心理疾病方面的单方面视角。但是对个体的完全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只适用于普通的心理健康诊断,很难从根本上对人类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对近年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直接存在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成一套模型,该模型由心理素质及心理状态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内在机制,另外一个是外在行为。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来说,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基于海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交互作用理论。青少年在心理上面的变化是非常快速且毫无预兆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两者同时出现并交融在一起,这是当代青少年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最本质原因。因此,在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该抓住他们在主观及客观方面产生变化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并采取强化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良好行为的战略,通过主观及客观相互作用的视角去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研究。除此之外,还应从现实社会环境适应与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出发,精确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发生特征,并对青少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冲突等行为进行交互性研究,从多个层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我们基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效地进行整合,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质处理好。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组成及测量评价方式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在国内外均已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手段,而心理素质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概念,其测量评价方式还未形成标准体系,目前仍然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有关心理素质的基本定义,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结合近年来相关实践经验,拟定出了以下定义: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并将外界环境所给予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隐性的内在心理品质,并具有衍生及发展等功能。简单地说,心理素质就是人类内在一种保持稳定性质的心理品质,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品质的稳定过程,并通过人类的日常行为习惯所体现出来。心理素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认知品质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品质;个性品质指的是青少年各种心理特征的结合,由动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等部分构成;适应能力指的是青少年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适应情况。我们根据所总结的青少年心理素质结构,编制了一份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测量评价表,这份表格很好地满足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可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中展开评价。

三、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主题之一便是探讨当代青少年群体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它是合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经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主要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

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的来源通常是来自于学业及交际方面。笔者使用综合取向,并针对青少年群体中所存在的各种压力源,编写了一份详细的青少年压力应对措施问卷调查表,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一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直接形成的关系,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压力应对模式。

(二)学习适应问题

除了心理压力问题之外,学习适应问题也是青少年群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生活在班级群体之中,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比较,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压力,不能适应。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总结出了青少年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结构框架及主要构成因素,并得出了几种最常见的青少年适应性问题类型、考试心理问题等等,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同伴之间的竞争、异性之间的交往、亲子之间的沟通,等等,在这些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笔者根据青少年在日常交往中所交往频繁的人群,例如同学、异性、父母等等,分析了在这些不同的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情绪情感问题

笔者通过对青少年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其中,应围绕从生理唤醒的恐惧、对心理活动的恐惧、对他人评价的恐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探讨主要覆盖青少年焦虑及敏感等情绪的发展特点极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对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及抑郁特点等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分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五)恋爱心理问题

恋爱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是代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笔者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构建,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去探索青少年对于婚恋观的态度及发展特征,并从恋爱心理与压力来源等角度进行结合,编制了一套测试青少年恋爱心理问题的测试表格,探索了当代我国青少年对于恋爱压力的处理方式及调节策略。

(六)职业健康心理问题

笔者针对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健康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青少年职业成熟程度的结构模式,开发了相应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由此来分析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特点,同时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及作用原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整合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探索内容,目前为止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坚持以“人在环境”这一理念进行研究

“人在环境”这一理念是在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的高级心理和社会化关系角度来看,人所具有的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活动都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思维、人格、情绪等等,因此想要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方式,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共同研究,从环境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有效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人类是生理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体,生理因素和非生理因素是互相影响的,除了先天性遗传缺陷之外,任何心理问题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例如人际关系、就职压力、学业压力、经济条件,等等。因此,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时,必须要将心理问题及非心理问题进行共同研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

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基础理论及方式,对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研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所采取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摒弃该范围内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单因素研究多、理性辨别多、经验总结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管控不严谨、单个问题研究时间过多、与当代背景相结合研究较少等问题。应正确使用现代化心理科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以此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应结合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从社会环境等大背景方面切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整合方法。

(三)使用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方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方面的整合性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仅仅会牵涉到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科学方式,还会涉及一些其他的学科,例如,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等。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在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些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理论探讨过程中,不仅仅使用了文献分析及理论构建等科学研究方式,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问题的整合培养研究过程中也使用了调查、咨询、测量、分析等多方科学探索方式。在实际研究中,除了使用以上研究方式,还应加入模式构建、文献分析、过程控制等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多数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还能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金良,郭成.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5

一、世界优秀心理电影的界定

(一)什么是世界优秀心理电影

心理电影,通常泛指所有以各种心理问题、心理现象为题材的电影,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则指广受人们肯定和赞赏、推荐甚至多次获奖的心理题材的电影。这些优秀的心理电影或是揭示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或是展示了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的路径、方法,或是涉及众多心理学知识利于对公众进行科普,或是制作精良对观众具有强大的艺术吸引力。

(二)世界优秀心理电影的特点

能称得上世界优秀心理电影的,必须以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现象为题材,关怀人的心理健康,与常见心理问题息息相关,通俗易懂,对观众具有启发意义和强大的艺术吸引力,这样的电影,往往甫一问世即广受赞誉、备受推崇并接连多次获奖,成为人们谈及某些心理问题、心理现象时必定提及的经典之作。

二、心理电影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根据

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2003年,英国心理医生弗德尔发明的“电影疗法”终于得到英国心理及精神病领域最具权威机构――英国皇家精神病学院的正式认可,并建议将其心理治疗方法推广到全国。同时,在许多西方国家,“电影疗法”正成为心理咨询的重要辅助手段并得到主流心理学界的认可[1]。

既然心理电影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已被证明切实有效并完全可行,用之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合乎逻辑的演绎推理。

从近些年的实践看,已有不少研究者尝试以心理电影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有的研究者将团体辅导和电影疗法相结合,尝试用于大学新生中人际关系发展改善,分析团体式电影疗法在改善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中的优势并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新生人际关系改善的新型教育模式[2]。有的研究者研究用电影文本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有的研究电影疗法对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有的研究心理影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等等。

这些实践和研究,已经证明将世界优秀心理电影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和可行的,以世界优秀心理电影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三、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局限

(一)作用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心理电影赏析,可以起到寓教于乐,激发参与热情,普及心理常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解读他人,促进自我探索,分享感悟,搭建交流平台,放松身心,注入正向能量的作用[3]。

青少年身心发展迅猛、激烈,极易因早熟、性的发展和成熟、心理性别、认知障碍、学习困难、自我中心、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恋爱、问题行为、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分散和混乱等造成诸多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学校课程。

青少年又是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的群体,对探究新事物总有用之不竭的热情,对通俗易懂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兴趣浓厚,所以通过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效果。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可估量。

(二)局限

利用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相关度不一定高、启发性不一定强、艺术渲染过于分散学生的关注点、片时过长严重占用教学时间等局限。

心理电影再优秀,毕竟不是为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量身定做的。作为优秀的心理电影,同样需要考虑观众的口味、票房、收回成本等,且是其首要考虑的,故心理电影虽可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高度相关、部分重合,但不可能指望以其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本身。

四、世界优秀心理电影的发掘

世界电影浩如烟海又鱼龙混杂,以心理为题材的相对较少,称得上优秀又可以拿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则更少。一些辅导者为了增强自己教学的生动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做充分准备随意选几部据说是心理题材的电影给学生一放了之,常因错选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不符的电影导致学生茫然困惑、兴味索然,也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为防止错选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影片浪费时间、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对心理电影进行严格的筛选,必须坚持一定的选片原则。

(一)影片必须能反映且有助于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原则

为达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所选影片必须有针对性,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直接相关,并尽可能地精准,辅导者不能随意找些据说与心理有关或貌似与心理有关的电影一放了之,应付搪塞,这样不但达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浪费宝贵的教育时间和资源。如《本能》、《沉默的羔羊》等被一些论者推荐的电影,虽然这些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之外也有其备受推崇的理由,但因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距离,并不适合播放给青少年,即使辅导者不加选择地将之播放给青少年,只能穿凿附会地做些讲解,效果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让青少年对辅导者的授课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影片必须有较强的艺术吸引力原则

青少年兴趣爱好广泛,初次观看心理题材电影往往表现出浓厚兴趣,但随着课程的延续,也可能因为一些电影剧情重复、情节简单、缺乏艺术吸引力产生厌倦甚至厌烦,观影兴趣迅速下降。必须严把选片关,尽可能选取一些有强大艺术吸引力的心理电影,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集中其注意力,使课堂内容紧紧抓住青少年,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影片必须适合青少年年龄阶段原则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心理电影的选择还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不同特点,辅导者针对不同年龄青少年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影片对症下药,才会取得较理想的辅导效果。如同样是青少年,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学习心理障碍远比高年级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严重,利用电影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就应偏重一些反映学习心理障碍的影片。

(四)影片应当强调发展性原则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青少年不是患严重心理疾病的主要人群,其心理问题以发展性问题居多,如同伴关系问题、学习心理障碍、同一性混乱等,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毕竟是极少数,这就要求在选择心理影片时重点选取那些反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片,如《心灵捕手》、《拉斯与真实女孩》、《吮拇指的人》等,以极强的针对性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助其发展。

(五)影片应当有启发性原则

用于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电影,越能表现心理问题的症状、深刻揭示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越好,这样才能对青少年有一定的启发性。

(六)禁片从慎、从否原则

不可否认,一些备受争议的被禁电影也有其深刻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但究其被禁,往往与其容易造成误读并引发大量严重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青少年模仿能力极强,若组织播放者解析、引导不力,不仅可能偏离或根本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可能严重误导青少年,扰乱其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善恶美丑观念,对青少年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如在众多国家被禁的《带发条的橙子》,虽有其探讨自由意志的思想价值,但因其笼罩全片的丑陋、邪恶、扭曲、、暴力、怪异、病态气息成为众矢之的,在英国更被归罪为几件谋杀事件的元凶,被禁近三十年。这样一部已被证明了的难以被大众正确理解、会造成严重消极后果的禁片,竟然被一些论者推荐为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必看电影,还被一些辅导者用于心理辅导课。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不做准备,辅导者拿这样的禁片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严重的失误、失职,应当为其酿成的教学事故负全责。

为数众多的心理电影虽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但毕竟不是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拍摄的,其中含有的不适合青少年观瞻的色情、暴力、残忍镜头应当在尽可能不影响原片的前提下适度剪辑掉。多数心理电影都属于“小众”影片,大多没有中文配音,而是保留原声配中文字幕,一些包含下流词汇的字幕语句应当做以较为中性的词汇替换或暗示性表达处理。为此,就要选择可编辑字幕的影音文件,如mkv、avi格式的文件等。如《心灵捕手》是一部被众多论者大力推荐、很适合用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心理电影,但其字幕中包含大量的直译脏话、俚语,这些脏话、俚语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对话原意和影片精髓的前提下处理得较为中性、委婉一些,没必要把一些过甚的脏话展示给模仿性极强的青少年。若不对心理电影中的这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镜头、字幕做些编辑处理,播放心理电影对青少年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控的。

总之,世界优秀心理电影的选择,必须精挑细选,绝不能不加筛选、牵强附会。

五、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利用

选择好世界优秀心理电影仅是第一步,要取得利用其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还要做好播放前、中、后及影片解析的工作。

(一)播放前

辅导者必须合理选择播放时机,将影片播放合理穿插于教学进度中;必须在播放前做好充足准备,确保播放环境适宜、播放设备可用、播放文件正常;必须合理安排课时,尽量将电影播放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周课时的最后,这样有利于青少年利用周末时间反刍、体味、理解、讨论、思考电影。

(二)播放中

影片播放中,必须使青少年认识到课堂电影的播放,可以是休闲和欣赏,但更是学习和成长,不要使青少年像在电影院看电影那样随心所欲,必须维持好正常的课堂秩序;必须计算好播放时间,为节约时间,若影片略长于几个课时,可将无关的片头片尾去掉,若影片略短于几个课时,可在播放环节适当延长一些介绍、停顿、提醒和提问;要注意课间的停播、休息,防止疲劳和厌倦。

(三)播放后

影片放完后,由于青少年对电影理解得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即使所剩时间充足,也不宜当堂解析,可让青少年利用剩余的时间预先回味、思考、讨论;应将精心设计的作业及时布置给青少年,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回去体会、思考。

(四)课堂解析

课堂解析是以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它是最后和最关键的环节。

要做好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宜采用提问、分组讨论的形式,以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课堂解析应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理顺剧情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既受电影片长限制,又有一定的文化陌生性,常导致青少年弄不清剧情,辅导者应以解决剧情疑问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以提问、提醒、讨论促青少年思考的方式,在解决剧情疑问中引导青少年一步步认识片中人物心理问题的表征、成因和解决方法。

2.分析、总结心理问题的表征

辅导者可采用提问的方式,与青少年一起分析、总结片中人物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使青少年对某些心理问题形成直观印象,为引导青少年探讨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方法做铺垫。

3.分析、总结造成心理问题的成因

辅导者应当引导青少年前后联系剧情,以分析、总结造成心理问题的成因,使青少年对电影人物心理问题的成因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4.分析、总结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辅导者应当引导青少年回顾片中人物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分析、总结片中人物解决心理问题、实现自我成长的路径和方法。

5.将电影与实际结合,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是整个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利用研究的落脚点,辅导者不能将电影一放了之,也不能解析完电影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通过作业、提问等形式对尚未理解、掌握相应知识与方法的青少年进行排查与进一步的辅导,确保以电影促健康教育的产生最优效果。

六、结语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以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现象为题材,关怀人的心理健康,与常见心理问题息息相关,通俗易懂,对观众具有启发意义和强大的艺术吸引力。

将世界优秀心理电影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有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其独有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同时世界优秀心理电影也有其局限性,不能指望以其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本身。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的筛选发掘必须精挑细选,绝不能不加筛选、牵强附会,为此必须坚持一定的选片原则,包括影片必须反映且有助于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必须有较强的艺术吸引力、必须适合青少年年龄阶段、应当强调发展性、应当较有启发性、禁片从慎、从否、易于编辑七大原则。

不仅要选好片,更要做好影片播放前、中、后及影片课堂解析的工作,带领学生完成理顺剧情、分析、总结心理问题的表征、分析、总结造成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总结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将电影与实际结合,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五大任务。

参考文献:

[1]蒋秀娟,毛丹.“电影疗法”能治心理疾病吗[N].科技日报,2006.11.29.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6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08-01

一、背景

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一半左右都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而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也都还是青少年。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以平均14.18% 的速度逐年上升。[1]

根据上面的数据,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所有情况,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人数的比例在以相当大的速度扩大。近年来,有关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不断增多,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青少年犯罪的有关案件所占总的刑事案件比例也在不断扩大。[2]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不良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3]

二、大众传媒影响

传媒暴力是引发新的社会暴力的潜在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普遍的特点是: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习能力强,记忆力的发展达到巅峰,这些特点使他们最容易成为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然而,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还比较低,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急切地追求自由,渴望得到尊重,证明自己已经“成人”,他们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传媒暴力的影响,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不平衡使他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国的文化市场管理还不够完善,暴力文化充斥着整个传播媒介。影视作品、网络音像资料和图书图画等似乎都离不开内容,强烈冲击着青少年的感官。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的青少年企图通过各种犯罪手段满足自己的私欲。大众传媒的规范不到位,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

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结构缺损和家庭心理教育都对青少年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此,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直接奠定了孩子人生的成败和幸福。可见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家庭心理教育入手,是改善目前家庭教育不良局面、消除家庭教育负面影响、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诱发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我们应对策略的重中之重。[4]

四、学校教育的缺失

首先,只注重发展智力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缺陷,在单纯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位。

其次,教育利益化,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学校也出现教育产业化、商品化,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现象。

再次,普法不力,很多学校根本没有给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没有将学生的普法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最后,心理失衡,学校过分注意学生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时期,学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5]

五、看法和建议

关于青少年犯罪特征问题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从犯罪类型、犯罪主体特征方面来看,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有四点:(1)犯罪类型多元化;(2)犯罪主体低龄化,学生犯罪比率上升;(3)青年罪犯的文化素质不高,很多都是由于中小学生辍学流向社会,从而走上犯罪道路;(4)以团伙犯罪的形式出现,有的甚至结成具有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研究影响青少年犯罪因素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从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俊.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郭英勇,赵予平.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社会因素[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3]沈燕华.传媒暴力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04).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7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5-0013-03

社会行为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外部表现。学习不良青少年作为一个异质群体,毫无疑问存在着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学习不良学生,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敌对性、人际敏感等方面,他们有持续的慢性低水平抑郁、不适应感、孤立感、孤独感、挫折感、过分依赖和低自尊等现象。心理学家柯克认为,行为异常会显著地妨碍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他人的生活。布赖恩提出了学习不良青少年社会行为的特点:一是社交能力比年龄和智龄相当的同伴低;二是无法预计的、不适当的行为。另外,一些研究认为,学习不良有可能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步,然后经过厌学,与街头团伙、犯罪团伙的接触交往等步骤,最后酿成违法犯罪的事实。为了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向积极方面转化。

一、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问题

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多种类型,美国的威克曼(Wickman,E.K.)在20世纪20年代,曾把问题行为分为扰乱性的(如破坏课堂纪律、不遵守纪律、不道德等)和心理性的(如退缩、忧郁、神经过敏等)两类。美国心理学家奎伊认为,除了威克曼划分的两类问题行为之外,还存在表现在情绪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不成熟,如活动过度、低级趣味、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等。下面我们从社会性、孤僻性和攻击性三个方面来探讨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问题。

(一)在社会性方面的行为问题

研究发现,学习不良学生往往具有不良的社交能力,如多动、好冲动、爱发脾气、不受同伴欢迎、爱争吵、打闹等(Conneraetal,1972)。用问卷法对106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更多遭到同伴拒绝,根据老师的评价,他们会表现出社会技能缺乏,有更多的行为问题。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许多年,但学生的学业成绩仍然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不但教师、家长关注学生的成绩,学业成绩也成了学生评价自己和同伴的重要标准。在学生的心目中,评价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为同伴所尊敬和羡慕,而且同伴也愿意与之交往;相反,学习不良的学生不仅自己为学业上的失败而感到自卑,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而且也被同学们所轻视,因而不容易成为同伴喜欢交往的对象,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对40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压力、社会支持、适应的研究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学生相比,会体验到更多的压力,较少得到同伴支持,会得到更少的成人支持,适应性很差。研究发现,学习不良高危组青少年的孤独感、亲密感、同伴接受性方面与一般青少年有显著差异,他们认为自己更孤独,缺乏信心,很少被同伴接受。学习不良高危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相比缺乏社会技能,体验到较低的可靠感,很少有朋友,同伴接受性低,他们的老师评价他们学习能力低,适应困难。学习不良青少年由于遭同伴拒绝因而会经常体验到社会忧虑,他们在社会偏爱维度上得分很低,更可能被同伴拒绝,同时学习不良青少年还缺少合作性和领导能力。

(二)孤僻问题

有些学习不良青少年表现出孤独、行为抑制、害羞、害怕等孤僻。同时,由于无能感、犯错误、被嘲弄、得到坏分数、被批评等,学习不良青少年在学校环境中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感和内部失调,他们的焦虑水平比一般青少年高。很多研究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有较突出的抑郁问题。研究者对53名学习不良青少年进行了考察,大约36%的学习不良青少年有抑郁表现,而常模仅为10%。学业不成功的学习不良青少年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抑郁还会导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自杀倾向。研究发现,非言语学习不良青少年更易发展成内源性社会情绪障碍,如退缩、焦虑、抑郁,甚至有些非言语性不良青少年几乎完全避免任何社会交往,他们很难整合从面部表情、音调、姿势中获得的信息,这样导致了在社会情境中的困惑和忧虑,以及对社会情境需要的更大焦虑。

(三)攻击问题

心理学家哈里斯对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攻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学校有严重学习不良的青少年攻击行为出现频率较多,且男孩多于女孩,生理性的和言语性的攻击行为频率最高,但仍有一些学习不良者采取其他形式的挑衅,特别是自我损伤行为、仪式化行为、刻板行为和退缩行为。

二、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和大众传媒

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问题与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大众传媒有关。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家庭婚姻冲突、黑社会团伙势力、同伴欺负等的消极影响,会使学习不良青少年产生攻击性或退缩性社会行为问题。大众传媒如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和电脑等对模仿性极强的青少年具有“近墨者黑”的作用。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榜样和观察学习对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起了很大作用。心理学家斯普拉菲金等人通过让学习不良青少年观看攻击性卡通片来考察其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那些观看了攻击性卡通的学习不良青少年都会有意识地出现攻击,此外,这些青少年在置身于无攻击性卡通情景下更愿意去伤害其他儿童。因此,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和电脑中的一些凶杀、暴力内容会强化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问题。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成长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家庭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学业失败、品德错误和行为异常,并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作用。研究表明,青少年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资源、家庭气氛、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

1.家庭气氛

家庭心理环境中的父母期望、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对其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等行为问题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与家庭资源存在着相互作用,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青少年各种社会能力、社会技能的形成,容易被同伴接受。但是,一般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家庭亲密性较差,缺少沟通和交流,极端型家庭较多,家庭的结构性和组织性比较差,更容易导致青少年有更多的行为问题。与一般青少年的父母相比,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父母焦虑性更高,家庭更混乱;家庭成员之间有更多的冲突。在冲突的、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会体验到更多的困惑和压力,对其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导致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的频繁出现。

2.父母教养方式

由于孩子学习差,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父母一般会觉得“望子成龙”有可能成为泡影,因而对孩子的情感投资相对减少,而多代之以惩罚、干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这反过来加剧了孩子的学习不良,并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父母对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教养态度的一致性程度,影响青少年对自己的生理特征、道德伦理价值观、自我能力、自我形象和作为家庭成员的胜任感、与人交往中的价值感、自我信任感等的理解,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的话显然不能教会孩子恰当的社会行为。

(三)教师的教育态度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的教师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学生,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不动就训斥责骂,甚至变相体罚,特别是对于学习不良学生尤其如此;有的教师对学习不良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或者降低要求、放任自流等。这些都会对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教师往往对学习不良青少年评价不公平,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情绪、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影响到青少年的同伴关系,降低同伴接纳的程度。

(四)个体自身的因素

学习不良青少年社会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师因素,还有他们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个性因素

学习不良青少年往往有很多不良的个性特征,如冲动,控制性差,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社会感知问题,低自尊、易受暗示性等。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安・叶・李奇科把学习不良青少年从个性发展上划分为九种类型:(1)好动的少年;(2)多愁善感的少年;(3)鲁莽逞能的少年;(4)疑神疑鬼的少年;(5)不被了解也不了解别人的少年;(6)谨慎的自私自利者;(7)寻求赞扬的少年;(8)追求享受的少年;(9)自卑的少年。他认为他们在个性上的问题可能使他们做出违规行为。

2.自我概念

成绩低下的青少年对于自己的行为、智力、外貌特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概念偏低,会受到同伴的拒绝和孤立,阻碍其发展社会技能。另外,学习不良青少年由于学习成绩差,很少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关注与重视,逐渐地失去了应有的自尊和自信,于是自暴自弃,表现出不遵守纪律、爱出风头、旷课等问题行为。研究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和一般青少年在学术自我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一般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学习策略、学习潜能和学习效能明显高于学习不良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一般青少年。如果个体对自身能力持消极感知,则会把成绩差归因于他们本身的技能,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最终都是失败,未来取得良好学业成绩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自我概念下面对困难时很容易就会放弃,很容易变得消极、退缩。学习不良青少年特别是那些阅读困难青少年,更有可能出现频繁的混乱行为。

3.社会认知

学习不良青少年在社会信息加工方面也存在问题,在社会情境中错误理解社会性线索,做出不适当反应的可能性比一般青少年要大得多,消极的或攻击性反应比一般青少年多,和老师的交往中做出的非善意的意图判断比较多。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知觉技能也有不足之处,这也可能造成他们的社会性方面的困难。学习不良青少年在解释社会信息上表现出技能低下,在理解他人观点上也比一般青少年存在更多的困难,这种角色获得技能的缺陷会在其行为中表现出来。在实际运用这些社会知识上,也会出现问题。学习不良青少年对身体语言和表情的社会意义缺乏敏感性,而且在判别口头言语的意思上存在着困难。学习不良青少年的这些社会信息加工方面的缺陷,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从而成为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三、对策

1.更新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

教师和家长应当转变传统的“唯分数论”观念,要重视学习不良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要表现出对他们的爱和接纳,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关爱、鼓励和表扬,禁止采用高压、恐吓、体罚、讽刺、冷漠、拒绝等教育方式。经常参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寻找解决他们问题的最佳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尤其要充分意识到学习不良青少年更易感到压力,具有抑郁、自杀倾向等,为了减少他们的心理行为问题,平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适应力。教师在对待学业失败学生时,要通过具体的教育策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帮助他们。

2.学校应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活动

学校应当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活动,解答青少年的一些问题,如一些学习方法问题、人际困惑等。对于学习不良青少年要进行专门的综合自信训练,将具有同类问题的成员以团体的形式组织起来,在团体的情景中,成员的不自信行为可以被观察、指正,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练习而获得自信行为,自信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提高,减少社会行为问题。另外,对有明显社会适应问题的青少年可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训练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移情训练、观察学习(榜样)、角色扮演等。此外,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知识,学会交往。

3.净化传媒市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国家管理部门对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要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暴力、色情和反动作品上市。对于“网吧”更要加强管理,禁止青少年进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技术控制、行政监审加强对网络游戏内容制作及运营方式的管理。一方面通过加强监审和管理,对于带有暴力、色情和反动色彩的游戏不许制作和运营;另一方面,从技术上加强引导控制,使青少年不能沉溺于网络游戏。(稿件编号:100413009)

参考文献:

[1] Kuhne M, Wiener J. Stability of social statu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2000,23(1):64~75.

[2] Wright-Strawderman C,Lindsey P,Navarrete L,Flippo J R. Depression i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Recognition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1996,31(5):261~275.

[3] Morrison G M, Cosden M A. Risk, Resilience, and Adjust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1997,20:43~60.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8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认知 需求

WHO把青春期和年轻人的定义分别为10~19岁和10~24岁年龄组人群,这两个人群我们统称为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压力也随之而来,青少年这一在传统上被当作最健康的人群,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各研究机构和人员就青少年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及需求念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中所出现的各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如青春期性心理问题,情绪障碍,人际关系,学习问题,逆反心理等[1]。

在这个群体当中,这样的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正说明了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对青少年群体有多么的重要。据谭晖等人在2004年做的调查《上海市1036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类型》表明,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4. 9 % ,其中以预备班和高一年级发生率最高,达30 %以上;中学生自杀意念存在率为20 %~40 % ,高中女生最高[2],可见心理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逐渐突显出来。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从国外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与知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展必然会带来竞争,而竞争就会产生压力,压力积累太多或太久,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疾病。从马加爵残杀同窗室友到刘海洋用硫酸泼黑熊,再到天津13岁男孩沉迷网络游戏模仿飞天跳楼自杀,再到最近的杨丽娟事件等等等等,此类事件引发了我国大众的深思。从13岁的孩子到20多岁的成年人,从刚进校的初中生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他们的身上都产生了由各种各样心理问题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使我们认识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加的不容忽视。

一) 中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从马加爵的事件以后,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词才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范围内,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现在,心理问题发生的年龄段已不再是较大的年龄阶段,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甚至是2、3岁的小孩自也可能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如恐惧症等,或是心理疾病,如自闭症等。

在我看来,中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原因有很多:1、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2、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3、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4、学习与生活的压力;5、情感困惑和危机等等。

于是,国家现在正越来越关注年轻一代的心理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已正式纳入了教学范围内,其目的是为了使青少年学生在早期就能认识自己的心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早的预防了心理问题的严重化与疾病化,使青少年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 青少年对心理问题与自我心理认识的不准确性

通过社会长期对青少年进行心理问题的负面新闻的教育,很多青少年听多了心理问题这个词后,会认为这些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往往都是不正常的,是有问题的,甚至是精神病;而自己是很正常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有人会因为听到别人说他很小气之类的话,也认为别人说他是精神病,因此而排斥心理咨询。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全面而导致了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认为自己是没有问题的,没有病,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心理咨询方面的辅导。

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 要增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就要继续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扩大教育范围

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现代青少年大都是80年后的独生子女,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对孩子心理健康也有着不同的影响,且有着很大的差异,也使得许多青少年在心理上有了很多潜在的激发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父母对子女缺少关爱,哪怕是好好的坐下来谈几句话之类的都没有;比如父母家人一再地要求孩子成绩要拿第一,其他的什么要求都无条件的满足等等,这样的例子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我们却偏偏就忽略了这些原本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孩子的父母和家人。

所以要增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不仅仅只加强现今的针对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我更提倡在学生相应的学校也建立起学生家长学校,对家长们也要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并且一定要让家长们坚持学习,切真落实到生活中,学成毕业,使他们也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让他们学会针对自己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真正的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既聪明,又健康的人才。另外,我们也很希望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帮助。

二) 要培养青少年勇敢面对心理问题的信心,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夏令营或训练营,帮助他们训练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

学校或者心理咨询机构可以组织一些以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为主题的夏令营或训练营。现在学校或者其他的教育机构有语、数、外等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训练营,却没见多少关于心理辅导方面的训练营。组织这样的训练营最关键的目的就是在于要他们更加的了解遇到心理问题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让他们正确了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面对心理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并且要鼓励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寻求心理咨询中心辅导老师的帮助,建立起他们对心理咨询的正确的看法和认识,让他们学会了解自己,体会自己。

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重视,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完善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抓紧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也抓紧全民内心和谐的建设,消除青少年以及其他成年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建立起正确的心理咨询的观念和态度,也为人们能健康幸福地生活创造了有力的保障。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9

培养社会所需的心理、行为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最高效最科学的途径就是青少年阶段就引导他们的个性、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完善 [1]。现将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介绍如下,特别针对青少年意外妊娠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辅导干预方法进行详述。

1 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分为5大类: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特别是青春期性心理问题已开始成为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 [2]。造成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因素是多样的,具体体现在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四个方面。

2 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心理辅导越来越重视,教育部早在1999年8月就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方针;在各大医院和人口计生服务中心也相继设立心理咨询门诊,心理辅导室等。我中心把青少年心理辅导作为一项重点项目进行了落实,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中也存在着不足。

2.1 取得成绩。构建“三二一”活动载体,拓展青少年心里辅导和治疗的渠道。“三”即三个室,精神文明展览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二”即两个中心,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活动中心;“一”即一个活动之家。

(1)精神文明展览室: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忆往昔、展未来。表扬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正气、大树新风。

(2)图书阅览室:提供生殖保健、自然科学、心理咨询等内容的图书,供随时阅览。

(3)心理咨询室:在尊重青少年的隐私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服务。

(4)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通过系列健康教育活动,科学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育观;定期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检查和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卫生保障水平;定期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引导青少年远离暴力、网瘾、毒品和这些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化垃圾。

(5)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配备健身器材,包括乒乓球、象棋、围棋、书画等活动设施,丰富青少年的娱乐活动,促进青少年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6)活动之家:融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娱乐为一体,丰富了活动之家的活动内容。利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面向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开办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他们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2.2 存在不足。

2.2.1 缺乏具有医学心理学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目前,卫生服务中心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匮乏,理论水平参差不一,具体操作不够规范。从事心理咨询辅导的专职人员少,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因此,尽快形成一支专职队伍已迫在眉睫,这也是我们今后将努力改进提高的地方。

2.2.2 人们对心理咨询辅导存在误解与偏见,对心理问题存在不科学的认识。由于对心理咨询业存在误解和偏见,导致许多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和疾病却不知;或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和疾病,而不愿去看心理医生和接受心理咨询。大多数受访者缺乏科学的心理问题认知,认为看心理医生,则很可能被认为有精神疾病。这提示今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

3 青少年意外妊娠心理辅导干预

据北京市的调查 [3],北京男孩子的首次遗精年龄已经从60年代的平均16.6岁提前到90年代的13.7岁,女孩子的月经初潮从60年代的14.5岁提前到90年代的12.2岁。身体发育提前而性心理的成熟则存在着相对后延的趋势,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和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其中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这两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甚至性冲动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以下将详细介绍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青少年意外妊娠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干预: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10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230-0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理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也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做好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文将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意义,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 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少年的性格形成、行为养成、心理发展将展现出不同特点,这些“个性”将潜移默化的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伴随其一生。

1.1 家庭因素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模式呈现“四二一”(四个老人、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趋势。唯一的孩子成为家庭的焦点,家长难免出现娇纵溺爱的现象,孩子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会出现自私、蛮横、脆弱、不善于沟通等问题。因此,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子女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学校教育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学校教育片面追求文化课成绩,升学率成为判断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虽然教育部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然严重。德育教育的滞后意味着忽视青少年在德、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单纯用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无法做到一视同仁,更有甚者对成绩差的学生冷嘲热讽,体罚学生,这种师生的紧张关系不仅会增加学生的逆反,还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

1.3 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青少年对信息有极强的接受能力,他们在众多生活方式中吸取社会文化营养。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网络已渗入到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中,网络的开放性带来丰富的信息,但有毒信息如色情、暴力,对青少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迷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与日俱增,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性格缺失和道德失范。

1.4 青春期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发展期,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给青少年带来自我接纳、人际交往、情绪控制、压力承受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背负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沉重使命。这种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儿童模式被打破,但成人模式尚未建立让他们很难适应这种变化。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拒绝与父母沟通,形成所谓的“心理断乳期”,自身又无法解决因成长带来的烦恼,从而产生迷茫的心理。另外,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经不起诱惑,容易误入歧途意气用事。

2 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意义

2.1 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人格障碍等。此外,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对自身生理发育存在困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帮助青少年了解健康成长知识,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节奏,促进其全面发展,对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十分关键。

2.2 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青少年健康发展与家庭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孩子的健康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期望,青少年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庭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方面的照顾养育能力,对促进家庭和谐、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3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将影响青少年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是使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要以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为本,用科学的方法做好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工作。因此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3 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缺失

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缺失不容忽视,其原因在于家长和学校普遍认为性健康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尺度把握不好容易形成“教唆”青少年过早发生。一方面,家长对于这部分知识通常避而不谈、即使想讲也不知道该如何讲;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是让学生自学课本,老师的泛泛带过无法满足青少年对此类知识的需求。目前,市面上针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书较少,而且大都可读性不强,不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3.2 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我们不禁反思,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青少年既要承担中考、高考的学习压力,又要承担成长中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发展不一致的矛盾,很容易出现封闭、抑郁、焦虑、强迫症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仍流于形式。首先,多数心理健康的老师不是科班出身,老师的数量也无法满足全校学生的需求。其次,在一些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仅是在一个办公室外面挂了块牌子,形同虚设。最后,青少年即使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却迫于压力不敢去找心理老师咨询。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那些本可以早发现、早疏导,可以避免的惨剧才会一再发生。

3.3 缺少权威的教育阵地

目前社会上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多是以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才能和配合学校教育为目的,课程多为钢琴、书法、英语等。近期较为流行的体验式活动基地如比如世界、欢乐之都等是以扮演社会角色让青少年体验成人的职业行为,进而理解社会的组织机构,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但也无法承担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功能。在社区也有青少年教育场所,但多为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放学后的活动场所不定期的组织专题讲座。这些机构普遍缺乏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权威性,没有系统的教材教案,只有确立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和公益性,才能树立品牌,全国推广。

3.4 家庭教育方面力不从心

家庭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但很多家庭在青少年健康教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一是家长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容易忽视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家长自身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缺乏教育经验,面对出现的问题无从下手;三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容易出现逆反情绪,对于家长善意的帮助会出现敌对情绪。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3.5 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忽视

根据全国妇联近期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习惯养成、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价值观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期。另外,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残疾青少年等特殊群体也面临着成长中的种种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缺少得到正确信息的来源和不健全的成长环境,他们的健康教育需求被忽视,尤其是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不普及,容易导致他们心理的不平衡甚至扭曲,并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埋下隐患。

4 应对问题的措施

根据上述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应多方合作,相互融合与补充,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应对措施。

4.1 建立联动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学校、社区相互融合、补充的青少年健康发展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团委和相关社团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工作。

4.2 社会正面引导

扩大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门户网站、手机信息终端等媒体,加强对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宣传,加强正面引导,开设专题或栏目普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知识,推出适合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文图宣传品和科普影视作品。

4.3 进行阵地建设

在政府的指导下,利用社会资源建设青少年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机构,搭建面向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服务平台。建立多渠道、多形式、互动式的服务平台。向青少年提供便利、快捷、准确的青春期健康知识的咨询服务和困难援助。

4.4 针对家长开展培训

开办家长学校,动员家长参与,提高家长素质。家长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能够满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操,配合学校、社会,科学引导,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4.5 开展师资培训

以青少年健康发展教育内容为基础,建立专业化师资队伍,向学校、社区等青少年活动场所输送人才,为青少年提供系统、专业、优质的服务,提高青少年自我认知,增强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保护青少年远离伤害。

4.6 关注特殊人群

特殊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比正常家庭孩子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应加强对特殊家庭青少年的帮助与关爱。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提供健康服务,加大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残疾青少年等弱势人群的服务与帮扶力度。

青少年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性工作,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培养,除了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外,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性健康的教育不容忽视,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迅速得到解决,但找到应对策略,有的放矢的改进,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将有效的服务青少年及其家长,确保青少年顺利成长。

参考文献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11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技术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层面之间的和谐;四是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五是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自身的和谐,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其中,人的身心和谐是第一位的,所以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即身心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越占人口总数的1/3。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那么,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 、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

1.青少年的的体质健康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提高。根据每5年一次的全国6~22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20世纪后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95年的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耐力、柔韧性素质、肺活量指标10年来一直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1]。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亦表明:与1985年相比,学生身体素质呈全面降低趋势,特别是肺活量、肌力、耐力、柔韧性等多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大[2]。

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更反映出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国学生的部分体能指标如爆发力、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标也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各个年龄组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青少年肥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近视已成为青少年的顽疾。监测结果显示,7岁至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2.5%,初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4%,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3%,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0%。我国近视眼发病率在2000年就已“跃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因近视致盲的人数已达30万人[3]。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青少年“身高及身高增长速度低于日本”实在让人吃惊!从近几年各地高考学生的体检结果来看,身体完全合格的不足20%。从以上数据报道看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危机已不是“狼来了”的骇人警告,而是触目惊心的现实情况。

2.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已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问题。由心理问题诱发的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危害家庭的安宁,也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据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致残的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更令人担忧。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约3.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受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具体表现在心理承受力低、情绪失控、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难于应对挫折、说谎、厌学、逃学、社会适应性差、性心理偏差等等方面,严重的出现了自伤或伤人现象。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问题集中在14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有关资料初步统计,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大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率为16~25.4%,并呈上升趋势。有抑郁症这一世纪十大疾病之一的学生占18~ 44%。

自杀是全球性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导致15岁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自杀死亡率在我国14岁以上的青少年人群中呈逐年上升趋势。仅在2005年有报道的大中学生自杀者就有十余例,有的是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实在令人痛心。2004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一份由上海市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在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危险因素研究”的结果表明,自杀心理行为普遍存在于上海市中小学生中,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且发生率随年级的上升而增多,高二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达到了37.93%[4]。目前日益突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正在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在这些数字面前,我们不仅要反问孩子们怎么了,我们更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二 、原因分析

1.体质下降、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分析

体质与人的遗传、营养、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其中,体育锻炼在后天的影响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活动和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升学压力的日益增大,中小学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一天十余小时埋头学习、做作业,那有时间去进行体育活动。而望子成龙的父母也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孩子回到家中,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如何,很少过问孩子是否进行体育活动,更有甚者,认为体育活动是“玩儿”,会耽误学习时间。而在节假日许多家长又让孩子参加奥数、英语、书画等各种辅导、补习班。一项目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只占10%左右”。营养过剩、体育活动减少,肥胖悄然而生,胖了既影响身体活动,而且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体质下降。

专家认为,我国青少年“身高及身高增长速度低于日本”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和运动不足。一项关于北京和东京两地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调查表明:70~80%的东京学生固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而北京只有15~20%;我国有50%的初一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也做不了,而日本的初一学生可轻松的完成5~10个[5]。由于我国营养知识的不普及,很少家庭能做到科学饮食,营养不均衡、营养过剩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孩子的身体虚弱,不能健康成长。上述情况不仅反映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也说明我国学校体育在培养青少年的健康观念、健身意识,以及锻炼习惯方面与之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2.心理问题的成因

面对青少年日益增多的各种心理问题,专家们认为,青少年抗挫折的能力较差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但这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目前,孩子的就业出路似乎就是考大学。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校实行“疲劳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了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运动时间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等弊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已显露出来,青少年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多与此有关。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调查显示,46.9%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另一项抽样调查表明,1/3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异常表现,2/3的学生压力过大。其诱因来自家庭、学校、同学之间的压力。精神压力之下引发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等不良心理倾向,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5]。

而对青少年自杀日益增多的现象,专家指出,主要是因压力过大产生的心理问题。问题是出在孩子身上,但我们不能因此简单批评和责怪孩子。孩子是家长和老师等大人塑造的结果,他们的问题其实正反映反映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上的问题。一些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以及学习过高的期望都容易使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研究证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出20倍。长期以来,“生命教育”一直是我们的教育的一个盲点。正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席”,孩子们不知道生命之宝贵,更不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专家们认为,与国外相比,我国在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已已明显落伍,不但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也缺少必要的措施和办法。他们呼吁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再让孩子们带着身心疾病成长下去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辅导,真正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全社会迫在眉睫的一大重任。

三、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由幼稚向成熟转化的过渡时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自主、自立、叛逆等心理悄然而生。如果此时受到不良环境的熏染,加上教育不当,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容易因心理问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已危害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伴随体质这个身体“硬件”变化而来的是健康的恶化,以及道德、想念、情操等“软件”的退化,构成了社会发展中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同志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青少年强健体魄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基本前提”,他们的体质下降,将会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口的质量。他们的身心如果不和谐,也就难以做到与其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身心健康问题不仅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是对党中央提出的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严重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小伟.学生体质喜忧参半[N].中国教育报,2001,10,26(1).

[2]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民体质监测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1,11,07(8).

[3] 王军华,程莉,张雪梅.心灵之窗须格外珍惜[N].北京晚报,2001,06,06(16).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12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___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这是我市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的实际行动,是在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标志着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工作新平台的建立。在此,我代表团市委向___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的成立

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和不懈努力的各位老师和社会各界工作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心理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它对今后人生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目前,很多青少年随着生理、

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任性、执拗、偏激、忧郁、自卑、容易冲动、紧张焦虑、冷漠孤独、自我中心、缺乏意志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等,还有厌学症、多动症、自杀等问题也

比较突出。因此,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切断青少年心理问题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发展的链条,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已

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心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切实为青少年服务,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多年来,团市委致力于我市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

建设,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联系合作,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为青少年健康快乐

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今年,我们在多方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筹建了___青少年心理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给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研究工

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希望___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秉承关注我市青少年心理发展,促进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服务宗旨,以宣传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我市青少年心理素质、提

升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工作水平为己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力量,通过心理咨询培训、心理测试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和团队活动等方式,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困惑,

排除其心理压力,帮助青少年早日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积极针对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部署提供有力的依据和理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篇13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2-0012-04

一、问题提出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必经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初始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之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也与环境因素存在紧密联系。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变化无法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青少年遭受到困扰挫折后,如果冲突超过容忍的程度,引起严重不安或焦虑,就会采取防卫机制,进而可能形成不良适应。这便可能产生一般的问题行为,严重的可能发展成为甚至犯罪行为。

心理学者武志红[1]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叛逆的孩子,父母要他向东,他就非要向西。父母要他学好,他就非要学坏。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父母的控制,做回自己。但实际上,他仍然是父母意志的产物,只不过方向看似相反而已。真正要摆脱父母的控制,他不必非得与父母对着干,只需要静下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寻找自己真正的渴望就可以了。”可见,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良好的教养方式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相反,若教育方式出现问题,则会阻碍子女的发展,导致子女可能表现出叛逆的情绪,做出不良或不健康的行为等。武志红在书中提到了“父母的控制”,这一直是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它指的是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监督和规定,是父母对子女管教方式的一种。西方学者在20世纪初,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多种父母控制模式,对父母控制模式的研究进行总结,近十年来,许多西方研究者以父母的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为依据,即根据父母是侧重控制儿童的心理还是外部行为,把父母控制分为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模式[2-4],也可以理解为根据父母控制的内容上进行划分。到了21世纪有研究者将心理控制定义为“父母试图通过消极地控制儿童的心理世界来控制其活动,从而破坏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将行为控制定义为“父母对子女的管理、规定和限制”[5]。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来研究父母的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产生的作用,问题行为既包括外化问题,如打架、抽烟、喝酒、逃学,也包括内化问题,如焦虑、恐惧、寂寞等。本研究旨在对父母控制方式进行探索,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减少子女不良行为方面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广州市多所普通中学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7份,有效回收率为96.3%。其中,男生484名,平均年龄为13.13±0.86岁,女生383名,平均年龄为13.02±0.84岁。

(二)研究工具

1. 背景资料问卷

该部分为自行设计。用于收集被试的年龄、年级、性别、与谁同住、是否独生子女、出生地、父母受教育水平等个人信息进行等级评定。由被试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做出选择,在编码时对这些选择分别赋予1~4的分值。

2. 父母控制量表

(1)父母行为控制量表

采用Barber,Olsen和Shagle[2]以及Barber[4]编制的父母行为控制量表。本量表进行了严格的翻译和回译过程,包括9个项目,如:“父母知道我晚上去哪儿”,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内容进行评定,“从不”计1分,“偶尔”计2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量表分数越高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控制程度越强。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

(2)父母心理控制量表

采用Barber,Olsen和Shagle[2]编制的父母心理控制量表,翻译及回译过程同上。包括10个项目,如:“父母总是试图改变我”,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内容进行评定,计分方式同上,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量表分数越高表示父母对子女的心理控制程度越强。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5。

3. 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

(1)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问卷:

在参考学生态度和行为问卷以及监控未来问卷[6]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青少年的常见问题行为改编而成。问卷包括15个项目,如:“是否吸烟?”,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过去一年来自己该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评定,采用5点计分,分别计1~5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分数越高表示出现的外化问题行为越多。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

(2)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问卷:

采用Achenbach[7]编制的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共16个项目。要求报告现在或近六个月出现每种问题的情况。采用三点计分,分别计1~3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分数越高表示出现的内化问题行为越多。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

三、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层次回归的方法分析父母控制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主效应以及交互效应。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以外化问题、内化问题作为结果变量的两个模型。由表1可知,在父母控制的主效应上,父母的行为控制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心理控制对外化问题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行为控制与心理控制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即,父母行为控制越多,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越少。

由表2可知,在父母控制的主效应上,父母行为控制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心理控制正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控制与心理控制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即父母行为控制越多,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越少;父母心理控制越多,青少年内化问题越多。

图1显示由数据验证出的模型,符合理论依据和设想。

四、结果讨论

本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青少年的外化、内化问题行为存在独特的预测作用:即父母行为控制越多,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越少;父母心理控制越多,青少年内化问题越多。可见,若要减少青少年的外化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父母的行为控制达到效果;若要减少青少年的内化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加强父母的行为控制,二是减弱父母的心理控制。

社会联结理论认为,父母控制是减少青少年受社会上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的重要方法。其认为,随着青少年与社会联结关系的减弱,他们出现违法犯罪和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会有所增加。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普遍认同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起消极作用,而行为控制对青少年起积极作用的观点。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控制属于社会联结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到父母行为控制的青少年将会减少接触有违法犯罪或问题行为同伴的机会,进而减少产生这些不良行为的可能性。虽然各研究者对父母控制的定义和具体测量工具不同,但都认为父母的行为控制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抽烟、酗酒、吸毒、危险行为和意外怀孕等。心理控制与行为控制有所不同,它是父母企图控制青少年内心、精神世界的方法,它一方面破坏了依恋关系和亲子情感的良好联结,另一方面让子女产生不自由的束缚感从而心生逆反。

另外,本研究结果得出父母行为控制可以减少青少年的内化问题,可能是因为行为控制可以通过减少青少年消极的外化问题行为,从而减轻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内化问题减少。作为探索结论,今后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验证。

五、对教育的建议

本研究的结论再次证明教养方式对子女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教养方式能够减少子女的问题行为,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增加子女的问题行为。良好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即使做了错事也不会受到父母过度严厉的对待,而多会得到父母理性的教育和引导。为此,本研究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一)父母多采用温暖、关怀、民主的态度对待子女,在他们出现错误的时候,适当地给予批评指正,在他们表现良好的时候,给予鼓励和赞同。青少年所感知到的父母支持越充分越投入,他们的不良行为就越少。某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父母只给予子女丰富的或者超出基本需要的物质支持,但在情感沟通却非常缺乏或淡漠,即情感上的支持不充分时,子女的问题行为反而会增加。

(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控制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对子女纵容或漠视是不可取的方式,只有监管和掌握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才有可能更好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帮助。但父母控制并不是在任何范围都是良性的,父母对子女心理层面的控制是消极的。父母千万不可幻想完全掌控子女的人生,或者为他们布置好一切道路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还是应该多听取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帮助他们进行分析,给予适当的引导,最终让他们自愿做出选择。因此应该提倡家长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一旦发现问题行为,冷静处理,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摸索出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教导方法,逐步做到对孩子平等民主、严慈相济[8]。

(三)在学校方面,建议学校可以通过班会、开放日、运动会、家长会或心理专题活动等方式邀请父母到学校来,与子女共同参与,增进交流和感情,使学校成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桥梁和交流平台。另外,目前有些学校采用了“短信平台”系统这一方式,老师利用此系统能够及时地告知家长学校的安排,或者子女在校的表现,寻求家长的配合,将校园、家庭和学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不孤立、不独立。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这样的方式或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武志红. 解读“疯狂”――热点话题人物的心理分析[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Barber B K,Olsen J E,& Shagle S C.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youth internalized and externalized behaviors[J]. Child Development,1994,65:1120-1136.

[3]Steinberg L,Elmen J D,& Mounts N S. Authoritative parenting,psychosocial maturity,and academic success among adolescents[J]. Child Development,1989,60:1424-1436.

[4]Barber B K.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J]. Child Development,1996,67:3296-3319.

[5]Smetana J G,& Daddis C. Domain-specific antecedents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The role of parenting beliefs and practices[J]. Child Development,2002,73:563-580.

[6]Jelicic H,Bobek D L,Phelps E,et al. Using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o predict contribution and risk behaviors in early adolescence:Findings from the first two waves of the 4-H study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7,31:263-273.

[7]Achenbach T M. Manual for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4-18 and 1991 profile[D]. Burlington,VT:University of Vermont,Department of Psychiatry,19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