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电力传动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35-01
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其是以自主化技术为基础研制的,此类电动机车总体参数良好,且功率极大,牵引能力更强,实际运行中的加速性能十分优越,运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市场发展潜力大,可适用于各类铁路客运牵引地区。此种机车是以主辅一体化牵引变流器而实现运行的,辅助电气系统则包括辅助电路与设施、列车供电系统,而其辅助电路则以辅助逆变器实现供电,可有效辅助逆变器、变流器共同间的直流环节,但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系统不间断供电技术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探讨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系统不间断供电技术应用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一、 我国干线铁路电气化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干线铁路电气化建设中的接触网供电系统均使用的是三相供电,而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三相负载处于平衡状态,供电系统则使用分段换相供电。为了有效防止相间短路,通常均是于各个相间设置无电区域,此为分相区。现阶段的铁路接触网均是隔20-30km设置1个分相区,而机车通过分相区时,司机均需将牵引/制动手柄回零,从而及时断开主断路器,惯性通过分相区时可及时闭合主断路器,保证其过分相时的主断路器断、合均被严格控制,亦可以系统自动完成。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发展飞速,各项技术装备亦逐渐成熟,机车运营速度也不断提升。干线铁路机车于30min内可通过1-3个分相区,而于此情况下,若机车运用传统机车主辅电路结构,这时辅助机组启停次数及其蓄电池组充放电频率可被提高,设备开关器件的通断次数则持续增多,这则缩短了设备寿命。分相区中的主压缩机停止不工作,导致机车与后端列车供风中断,如果后部车辆用风设备被大量使用,导致总风压力降低,这时车辆应用受到较大影响。如果机车过分相时的辅助系统继续供电,其可延长部件与车辆的使用时间。
二、 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系统供电工况
1、 机车正常牵引下工况
处于该工况下的变压器6组牵引绕组分别于2个牵引变流器中的6个整流模块,并提供相应的单相交流电,之后则通过中间直流环节于6个主逆变器、2个辅助逆变器,再为其提供电源,6个主逆变器可为6台牵引电机提供独立供电,其间2个辅助逆变器可为辅助负载提供相应的定频定压及变频变压电源。
2、 机车再生制动工况
牵引变流器中的6个主逆变器工作于整流工况下,6个整流模块则可以当时辅助负载具体需求容量工作于整流状态及逆变状态下,以保证牵引变流器间的电压稳定于准确值中。如果6台牵引电机再生制动产生的能量满足两路辅助系统的电能,6个整流模块则处于逆变情况,从而导致多出的电能及时反馈;亦或者是再生制动力小时,6台牵引电机再生制动生成的能量可充分满足其负载需求,6个整流模块会于牵引绕组中获得所需的能力,工作于整流状态下,可为直流环节提供相应的电能,从而保证中间直流环节电压稳定,并满足辅助负载中需要的电能;若牵引电机再生制动所产生的电能可满足变频变压支路辅助负载需要的供电需求,并保证其极具富余能力,此种电机产生的电能根本适应不了定额定压支路辅助负载供电需求,而这时的整流模块均工作于逆变工况中,从而把多余电能及时反馈,并将直流环节中的电源有效稳定,保证辅助系统负载可获得相应的电能。
3、 机车过分相工况
机车进入分相区域时,其牵引系统由网络系统获得相应的信号,牵引力均是根据规定大小实现卸载,最终牵引系统会有效转至再生制动工况下,这时的主断路器会自动断开,四象限整流器模块被封锁。系统则以机车进入分相前辅助系统需要的实际容量控制,从而保证机车再生制动,这时的再生制动所产生的电能可为负载电源。为了保证机车于不良条件下有效通过分相区,而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系统可充分满足不间断供电需求。
三、 辅助系统不间断供电技术
1、 保证供电系统运行
列车供电系统主要是对机车后部客运车厢提供相应的电能,列车供电柜为供电系统的重要内容,其电路多分为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电子电路等,列车柜体中往往具备2路独立且相同的互相控制整流与辅助电路,以LC滤波电路与供柜输入电源均来自2个860V的列供绕组,其可以内部相控整流,滤波之后则提供600V直流供电。列车供电系统具备相应的交流短路保护更能,其交流过压吸收保护功能与直流过载保护功能等十分良好。
2、延长设备应用时间
此项技术可有效降低机车辅助系统设备启停次数,且辅助负载中的设施设备电流通断频率会随之降低,以延长设施设备应用时间。辅助系统不间断供电于机车过分相控制电源柜可连续控制电路中的负载供电,并为蓄电池快速充电,无需以蓄电池维持并控制电路负载运转,从而有效延长蓄电池应用时间。
3、增强机车稳定性
此项技术可有效确保主压缩机于过分相之前实现不间断工作,从而保证机车具备相应的风量,以便保证后部车辆用风正常。机车于分相区时,传统机车控制系统与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均是以蓄电池实现供电,如果蓄电池发生故障,则严重影响机车安全运行,会导致列车停止运行。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系统于分相区时,可有效控制电源模块供电,控制电源模块具备良好的冗余性,尽管控制电源模块发生故障时,则可以蓄电池实现供电,从而有效增强机车稳定性。
4、降低操作强度
此项技术可有效确保机车于分相区时,快速恢复分相区之前的状态,以便确保空调、暖风机、微波炉、烧水壶等设施设备连续使用,从而有效降低操作强度,合理改善司乘人员的工作环境。
结束语
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现已大批量的投入运营,且其整体使用情况十分良好,辅助系统不间断供电技术优越性被用户逐渐发掘,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此项技术提高了机车辅助系统设施设备使用效率,并延长了其使用时间,机车与设备可靠性被有效提高,且能够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操作。本文对我国干线铁路电气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系统供电工况,简析了辅助系统不间断供电技术,为HXD1D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系统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颜罡,李希宁,刘 胜. OZ-Y 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辅电路[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0(04).
【分类号】:TM315
1.风力发电传动链介绍
所谓风力发电,就是指通过某种手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能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达到10亿kW:陆地上的风能储量为2.53亿kW左右,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为7.5亿kW。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其根本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就我国来说,风力发电已经占到我国用电总量的很大一部分。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风力发电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发电过程以及电能的应用效率。为了更好地做好故障诊断工作,国内相关工作人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还开发出大型的传动链故障诊断系统。传动链是由内链接和外链接两部分组成的,还包括五个小部件:内链板、外链板、销轴、套筒以及滚柱。传动链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常见的。风机发电组通过风轮叶片将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并带动发电机旋转发出电能。风电机组按照叶片可以分为双叶式、三叶式和多叶式;而按照传动链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变速箱式和直驱式等。下面,笔者将对风力发电传动链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
2.传动链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
传动链故障诊断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按照诊断环境来说,可以分为离线和在线;按照检测手段来分,可以分为振动、噪声、温度、压力以及声发射等;按照诊断方法来说,可以分为频域、时域、统计、信息理论、模式识别或者人工智能等。大部分故障诊断系统是以振动分析为主要的诊断手段,振动分析法也是目前传动机故障分析的最主要技术之一。
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机器主要部分的振动量,包括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方面进行测定,并与标准值进行相应的比较,以此得出传动链的具体运转状态。该种故障诊断的优点是故障诊断的十分精确,可以进行故障的定位工作;但是,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加装传感器和信号采集设备,诊断过程中的投资额度较大。传动链故障诊断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使频域分析法。该种方法就是通过快速富立叶变化将原来的时域波形转变为频谱,这些频谱与故障之间有着高度地对应关系。
3.风力发电传动链故障诊断的具体流程
风力发电传动链故障的诊断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面,笔者将对风力发电传动链故障诊断的具体流程进行阐述。
风机的传动链系统通常是由叶片、主轴、增速齿轮箱、连轴器、发电机等多个部件组成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传动链是动态作用的,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其动态特征。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系统的故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包括传动链震动、噪声以及共振问题等。而风力发电机传动链故障分析可以分为两种手段进行 数值仿真与现场检测,从而诊断出故障的具体激励,明确故障发生的原因与维护的建议。
4.风力发电传动链故障诊断技术分析
风力发电传动链的故障诊断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下面,笔者将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根据仿真数据做好现场测算工作。
4.1数值仿真
对于数值仿真方面,我们主要从风机设计的角度入手,在仿真过程中要注意借鉴多体动力学仿真如见,对传动链的固有特性以及其动态响应进行分析,从而甄别出传动链的共振源,诊断出传动链中各个部件的震动问题及噪声的大小等。
而数值仿真工作有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工作人员要建立柔性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我们知道数值仿真的根本原理是建立在多体动力学基础之上的,风机传动链则是由多个刚体和柔性体共同组成的系统,也就被称为柔体多体系统。在数值仿真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将复杂的风机传动系统模型简化成等效的动力学模型,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传动链系统的动力学拓扑图,并能够输入传动链 各个部件的刚度、质量、惯性矩等等参数,之后再通过力元将各个部件连接起来,最终完成系统模型。
第二,要做好频域分析工作。所谓频域分析,就是指在系统动力学精确建模的基础之上,相关人员要进行模态计算,并从中得出风机传动链系统的固有频率值及振型等。但是,由于风力发电机祭祖的转速较快,激励频率带也相对较宽,传动链容易发生共振现象,也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风机传动链系统进行频域分析时,工作人员又要通过一定的步骤对潜在的共振点进行分析:首先,要对切入、切出以及耳钉状态下传动链系统的模态进行分别计算。其次,要根据风机传动链系统在不同模态频率下的振型和模态能量的分布特征绘制能量分布图,从而筛选出那些扭转振型,和扭转方向能量的固有频率。再次,要根据筛选出的固有频率和传动链熊的激励频率机制绘制出工作转速之内的坎贝尔图,坎贝尔图中的焦点位置也就是风机传动链熊中的潜在共振点。频域分析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照风机传动链系统的模态能量分布和坎贝尔图,对共振点进行初步的甄别,从而采取措施进行防震工作。
第三,做好时域分析工作,对传动链系统进行动态响应计算,从而得出系统的震动加速度与速度,进一步甄别共振点,处理系统噪声和震动问题。要辨别出传动链系统的内、外部激励,从而使得风机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横过整个区间。要分析扭矩扫频响应,绘制三维坎贝尔图。还对共振点进行定性分析,看是否会出现震动加剧情况 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振动过大现象。
4.2现场测算
进行现场检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评价目标风机的健康状况。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现场测算工作进行分析。
4.2.1确定测试位置
工作人员要通过数值分析的结果来确定风机传动链系统中振动较大的元件,并在齿轮箱位置做好测试点的布置工作,当然也要兼顾其他的部件,主要以齿轮箱的扭力臂、主轴承座为主要的测试点 . 在测试过程中,要根据测试点的选取情况,分析计算结果,设置合理的宽带。
4.2.2执行测试
测试前要对传动链进行振动的基准测试,由于风载的强随性,风机的运行情况相对复杂。因此,在执行测试之前,工作人员要做好系统检测工作。
4.2.3数值分析
要利用振动测试仪器作为传动链加速度的传感器,对风机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工况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做好傅里叶的变换等工作,从而得出噪声、振动等的水平参数。之后,要结合数值仿真的结果和各个元件的固有频率值,定位问题元件,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作出合理的介绍,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建议。
5.总结
总之,风力发电机传动链故障分析的难度较大、复杂程度较高。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了解风机作用的根本原理,熟悉各个部件的性能,以便能胜任检测与调试工作。同时,相关单位必须注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做好设备的采购工作,保证设备的良性、合理运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各种故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安学利,蒋东翔,陈杰,刘超. 基于ITD和LS-SVM的风力发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09)
[2]和晓慧,刘振祥. 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J]. 风机技术. 2011(06)
随着全国性的节能减排运动的展开,近几年LNG 动力船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大规模的试点和推广,但从目前来看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油价的回落使得天然气的性价比下降,加上LNG加注码头或加注趸船严重缺乏,船东积极性下降。二是目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和配套产品的落后等因素导致LNG动力船的各种技术指标很难完全达到规范要求,限制了LNG动力船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各方积极配合,找出原因,研究对策。船长在20-50m间的小型船舶占我国船舶数量的绝大多数,产生的空气污染量占船舶排放量的绝大部分,同时LNG动力在小型船舶上的应用难度比大、中型船舶更大,推广的成果和意义也更大。本文就小型LNG动力船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问题在此作一分析。
一、发动机的选择和气体管路的问题。
LNG动力船分单一天然气和双燃料(天然气和燃油)两种,因条件限制,小型船舶一般采用双燃料动力机。发动机分新造及改造两种。改造机天然气采用总管进气单点喷射和支管进气多点喷射两种方式。其中总管进气单点喷射方式仅需增加一套燃气供应系统,可完全保留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天然气喷射压力低,对燃气泵的要求较低,成本较低,改造方便。但有很多缺陷,如会引发爆燃、总管存在爆炸危险、有燃气扫出、排放性能差,空燃比不够精确、燃气模式下调速性能差等,安全性、经济性和排放都存在明显问题。所以这种改造方式应予以淘汰。另一种方式是目前绝大多数改造船舶使用的支管进气多点喷射方式。该方式空燃比比较精确,没有燃气扫出,排放性能较好,部分解决了总管进气方式的缺陷,但还有单缸爆燃问题,调速性能差,改造成本较高等缺陷。
二、机器处所类型的确认。
对小型船舶来说,采用本质安全型机器处所,能够避免很多由于空间间距小而带来的问题。但本质安全型机器处所要求供气管路采用双壁管,由于机器处所的供气管路的双壁管由船厂施工,发动机厂家一般不会考虑双壁管的要求,所以无论采用机械通风导管的双壁管还是采用填充惰性气体的双壁管对小型船舶来说不太现实。ESD防护式机器处所仅适用于多机舱船舶,且除免除双壁管要求外,其他对机舱的要求也很高,小型船舶并不适用。所以目前情况下,小型船舶的机器处所仅可能采用增强安全型机器处所。
目前许多改建或新建LNG动力船供气管路部分采用双壁管,气体阀件单元也做成气密(气密效果因工艺不同不尽相同),管路有独立的机械通风,另外机舱其他要求基本参照增强安全型机舱要求。这种方法满足规范要求,机舱安全性有保障,但成本增加很多。
三、小船气罐的布置问题。
小型船舶特别是一部分改建船舶,由于船长的限制,机舱距船尾较近,气罐的布置比较困难。为了留出船尾必要的防撞间距,气罐部分空间要放置在机舱上方,此种情况按规范要求必须设置宽度至少达到900mm的隔离舱。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时在其下方机舱部位增加一块900mm高度的隔离区域。由于小船机舱高度有限,这一区域没有了利用空间,对机舱区域的布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气体管路及气罐透气口与其他区域的间距问题。
一般情况下,小型LNG动力船舶的舵机舱位于气罐后下方,其开口距气罐透气口、燃料阀、气体管路法兰等距离较近,但其内部设备不能完全达到防爆等级要求,采取过压措施也不太现实。考虑到LNG气体密度约为空气的55%,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LNG气体在舵机舱积聚,故对舵机舱的要求应予适当放宽,不把其划入危险区域之内。气罐的透气口位置和高度要求对小型LNG动力船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尽管规范对内河船舶考虑了其布置的困难,对内河船舶气罐的透气口的高度从6m降为3m,但对受航道桥梁限制的内河船舶,还是偏高。透气口距机器废气出口及机舱空气出口的距离规范要求为海船10m,内河船舶5m,对小型船舶来说,出口的布置是非常困难的。
五、可燃气体泄露报警和供气阀的切断。
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精度缺乏检测手段,规范要求气体浓度在20%--40%LEL(爆炸下限)时发出报警或切断供气阀。但目前检验时没有有效的检测工具和手段来确定气体浓度和报警或切断的可靠性。常用的方法只是简单地在探测器下方释放可燃气体来确认是否报警或切断供气阀,气体浓度无法确定。
六、气体充装管路的保护。
部分船舶的气罐位于主甲板下方的舱室中,充气管路部分穿过主甲板,为防止船体发生冷脆现象及充装人员的安全,管路的保温是很重要的工作。但目前对管路的保温材料的选择、施工缺乏明确要求,配套的合格产品几乎没有。
七、船用产品证书的问题。
规范规定与气体燃料系统相关的重要产品如气罐、气体燃料发动机、热交换器、ECU、燃料管路上的阀件、软管、波纹管、泵和压缩机等需持有CCS证书,但现实条件下,产品检验没有跟上实际需求,很多部件没有证书。发动机厂家仅提供发动机及配套的电子控制系统(ECU)证书,但气体燃料控制系统及双壁管、阀件箱的通风系统和机器处所通风系统的控制箱作为LNG动力船舶的重要单元,因为船舶差异化,没有统一的控制系统,往往没有CCS证书。另外气罐及燃料管路绝大多数是由原来生产船用锅炉或压力容器的厂家生产,生产条件及技术条件良莠不齐,外购的阀件五花八门,如核心的防爆电磁阀,有进口的、国产的,类型很多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气体燃料控制系统的生产厂家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给船舶安全性和检验工作留下极大的隐患。
以上是小型LNG动力船实船建造、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难点,产生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短时期还无法彻底解决的,如发动机综合性能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其他还有诸如设备制造厂家和船厂的技术、工艺缺陷,小型船舶对规范的适应性还缺乏全面的研究等。为把LNG动力真正成功应用于小型船舶,建议:
建造、改造,营运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点,打消业界对其安全性的顾虑。
关键词:LNG 混合动力船舶储气罐 船舶安全
如今,节能环保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优先考虑的重要课题,船舶行业也不例外。交通运输部制定并颁布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增加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试点,提出“要优化船舶能源消费结构、研发推广新型船用替代燃料”。而目前正在试点的内河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正是五项试点新技术之一。
液化天然气(LNG)特点
天然气是产生于油气田的一种无色、无臭、无毒且无腐蚀性的可燃气体。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液化而成,其以液态形式储存在特定容器中。
1、LNG基本参数
LNG的主要成份为甲烷,化学名称为CH4,还有少量的乙烷C2H6、丙烷C3H8以及氮N2等其他成份组成。
LNG的临界温度为-82.3℃。
LNG的沸点为-162.5℃,着火点为650℃。
LNG的液态密度为0.420~0.46T/m3,气态密度为0.68-0.75kg/Nm3。
LNG的气态热值38MJ/m3,液态热值50MJ/kg。
LNG的爆炸范围:上限为15%,下限为5%。
LNG的辛烷值ASTM:130。
LNG的为52MMBtu/t(1MMBtu=2.52×10^8cal)。
LNG的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25。
2、LNG的六大优点
LNG体积比同质量的天然气小625倍,所以储存运输方便。
LNG储存效率高,占地少,投资成本低。10m3LNG储存量就可供1万户居民1天的生活用气。
LNG作为优质的内燃机用燃料,与汽油相比,它具有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发动机寿命长。燃料费用低,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它可将汽油汽车尾气中HC减少72%,NOx减少39%, CO减少90%,SOx、Pb降为零。
LNG汽化潜热高,液化过程中的冷量可回收利用。
由于LNG汽化后密度很低,只有空气的一半左右,稍有泄漏立即飞散开来,不致引起爆炸。
由于LNG组分较纯,燃烧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是很好的清洁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城市污染。
LNG燃气混合动力船舶安全技术分析
目前,在交通运输部和一些能源企业的大力推动下,安徽、江苏、山东、湖北等省都相继改装、试航了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试点工作在稳步推进。从试点船舶的营运情况来看,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的经济性、环保性、稳定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认可。LNG在船舶上还没有大量应用和大范围推广的原因主要是业界对LNG燃气动力船舶的安全性还存在顾虑。但只要借鉴LNG在其他领域成功应用的经验,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相信LNG燃气在船舶上应用的安全性是可控的,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改造的方案是可行的,LNG燃气动力船舶大范围推广应该指日可待。
1、NG燃气混合动力船舶结构布置
作为液化天然气的储存装置LNG储气罐应尽可能布置在露天甲板上,且应尽可能远离机器处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控制站以及一些存在火源危险的处所。
支撑LNG储气罐罐体的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要求,设计部门应进行详细的计算,保证在任何条件下LNG储气罐不会发生受损、位移、变形等事故。相关的管路布置也应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发生受损。
LNG储气罐及其管路的布置还要考虑船舶可能发生的碰撞、追尾、靠泊等对气罐造成的损坏。如果LNG储气罐布置在船舶尾部露天甲板上,罐体与船舶尾端甲板线所连成的切线与甲板水平线形成的夹角不应大于50°(如下图),且储气罐距离船舶两舷的距离不应小于760mm的安全距离。
LNG储气罐与船体应进行有效连接,当LNG储气罐与船体之间采用绝缘方式固定时,储气罐与船体之间应进行有效的电气连接。
储气罐的压力释放阀应尽可能靠近储气罐,且排气口通常应布置在露天甲板以上一定距离,一般不小于3m,且与含有火源的围蔽处所的进气口应尽量远离,一般水平距离不小于5m。
2、材料和设备
因为LNG是天然气经冷却或冷却压缩而成液态保存的,温度在-162℃以下,在释放过程中温度急剧下降,对材料造成破坏。因此对相关材料耐低温要求非常高。通常有以下要求:
气罐、气体燃料管路、压力容器和其他同气体接触的部件的材料应满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的要求。
通常熔点低于925℃的材料不应用于LNG气体燃料管路。
LNG燃气动力船舶主要设备要保证绝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装船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确认,并经检验部门的认可,相关要求如下:
3、安全操作
专业资格。主管机关应建立此类型船舶船员操作规范,船员应进行LNG船舶的特殊培训,未获得专业资格的不得从事船员工作。
基本知识培训。船舶驾驶员和轮机员和岸基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LNG燃气相关知识培训,充分了解液化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充分了解LNG燃气动力船舶操作须知,充分了解LNG燃气动力船舶应急处理措施。
船舶维护。应对安装在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制定专门的维护手册,按公认的标准对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手册包括LNG燃料相关重要设备的检查维护,气体管路上阀件更换的时间间隔和范围等。
安全操作手册。LNG燃气动力船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操作手册,安全手册包括开航前的安全检查、LNG燃气动力主机的启动、维修、保养程序、燃料充装安全操作程序、气体驱除和惰化程序、应急情况下的安全操作程序、航行期间和停机后的安全操作程序等。
2008年奥运会马上就要在北京召开了,近年来北京市各种电力破坏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随着北京市绿化面积的逐渐加大,同时也使得树线矛盾日益加剧。为此,北京电力输电公司为了确保奥运会期间电网安全,将在3月12号植树节期间,面向全北京市开展一次“保卫电网安全,共建绿色奥运”的大型保护电力宣传活动。
一.活动面向对象
经过我们对各种电力破坏案例的了解,本次活动主要针对以下四类群体:
1.北京市各大园林局。
2.北京市各大苗圃市场。
3.北京市租赁公司
4.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
二.宣传形式
活动主要的宣传形式是通过和各大媒体合作,采用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的方式对本次活动进行跟踪报道。从而使本次活动更加深入民心,真正达到我们活动的宣传效果。宣传媒体包括:
1.电视台。
如: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栏目、直播北京栏目、北京新闻栏目等。
2.电台。
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广播、北京新闻广播等。
3.网络媒体。
如:新浪网站新闻频道、搜狐网站新闻频道、网易网站新闻频道等知名网站。
4.北京各大报纸。
如:京华时报、北京晚报、信报、法制日报等。
在借助宣传媒体的基础上,不同的活动对象我们会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宣传形式。具体宣传形式如下:
①北京市各大园林局。
由于活动开展日期正好赶上植树节,借此机会可以在具有代变性的北京市园林局举办一次大型的树苗捐赠仪式,并在仪式上制作活动展示牌,。在捐赠树苗的同时,我们一方面支持了绿色奥运的活动主题,另外还可以对植树人员发放活动宣传手册,进行现场讲解,为他们说明种植的树木时要与电力设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促使他们能够在保障电力设施安全的同时更好的进行植树!
(备注:具体园林单位由北京电力输电公司选定。
捐赠树苗的数量由北京电力输电公司来定。)
②北京市各大苗圃市场。
在北京市范围内选出几家有代表性的苗圃市场,与他们进行沟通,使他们认识到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向他们说明我们这次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强大的合作媒体,通过参与我们活动一方面能够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提高保护电力安全的意识,同时还能通过广大媒体的报道使他们的产品更加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最终达到本次活动的最佳效果!
③北京市租赁公司
主要分为租赁公司和各大租赁市场两个部分。
⑴针对全市租赁公司进行宣传,一方面对他们发放活动宣传册,另一方面通过本次活动介绍机械安全施工网站(),在网上开通本次活动的专题栏目,在宣传册中详细介绍网站的内容,以及网站的主要功能,以及能给租赁公司带来的各种服务,为以后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⑵针对各个租赁市场我们主要采取流动宣传车的形式进行宣传,向各大机械车辆散户发放宣传册,并向他们介绍机械安全施工网,让他们时刻关注我们网站动态,提高广大机械手的保护电力安全意识!
④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
针对社会大众我们可以采取定点宣传的形式,在全市人口密集区选取几个网点,设置我们的宣传网点,在各个网点为广大群众提供宣传手册,并摆放活动的展示牌,展示以往发生的电力破坏案件案例,提醒广大群众在遇到破坏电力设施的情况,应该及时与有关电力部门取得联系,在整个社会贯彻“人人保护电力设施,共创绿色奥运”的思想,人人为奥运增光添彩,构建和谐社会,保卫北京电网安全,共创绿色奥运!
三.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主要是以“保卫电网安全,共建绿色奥运”为口号,积极营造绿色奥运的社会和谐氛围,提高全体北京市民的保电意识,为保护电力安全,保障奥运会顺利进行做出贡献。通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力争达到以下效果:
1.使北京市人民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植树意识。
2.明确了绿色奥运的环保理念。
3.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植树,保护电力设施的正确意识,确保奥运会的顺利召开!
四.活动成本。
1.园林局:捐赠树苗数量每棵计元;共计元。
2.苗圃市场:媒体合作费用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