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农业的特征

传统农业的特征合集13篇

发布时间:2024-04-02 14:52:42

传统农业的特征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1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改革最先在农村以打破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出发点,克服了体制下生产效率低下和激励机制缺失的弊端,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但是从1985年以来,农业经济出现了徘徊状态,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并且与二、三产业相比,不仅绝对增长额较低,而且相对增长额也大大低于二、三产业。因此,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就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改革初期(1978年―1984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不仅在绝对额上有较大的增长,农业产值由1978年的1018.4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2295.5亿元,而且在相对额上也由1978年的28.1%提高到1984年的32.0%,与同期二、三产业相比,均表现出高增长的态势。1978年―1984年短短的六年时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05%,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自1985年以来,在原体制下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后,农业生产力出现边际释放能力递减,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心向城市及工业的转移后,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徘徊的状态。如2002年,农业产值为16117.3亿元,而第二产业产值为53540.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35132.6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则分别为15.4%、51.1%和33.5%。因此,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特征与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的传统特征仍比较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结合我国农业经济传统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思路,现对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作具体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农业的技术非常落后。传统农业下的农民,仍习惯于按照一种落后、一成不变的技术来进行耕作。这些技术是通过对自身的农业生产进行长期观察和积累的经验而形成,又是通过示范和口头传授而得以代代相传的。

2、传统农业的“有效而贫穷”假说。这一假说是舒尔茨在1964年《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它的含义即是“依靠重新配置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所拥有的要素不会使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增加”,也就是“没有一种生产要素仍未得到利用。在现有技术状况和其它可利用的要素为既定的条件下,每一块能对生产做出贡献的土地都得到了利用”,“此外,每一个愿意并能做出一些有用工作的劳动力都就业了”。舒尔茨进一步把要素概念扩大到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状况,仍然得出结论认为,“根据这种全面的要素概念,这个社会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经济所依靠的要素在现有条件下无法生产的更多”。

3、传统农民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传统农业的农民,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安排生活和生产。但是,“传统农民对价格的反应灵敏与提高产量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生产量与销售的农产品有可能很少。这是因为:第一,传统农民的收获物中,除自身消费外,可供出售的已经很少,即使价格上涨也无能为力;第二,由于扩大生产所必需的投入要素有限,特别是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对价格的变化无法作出产量上的变化。”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的国家情况比较突出。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相对于土地而言,劳动力是充裕的,而且传统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部门,绝大多数的人都堆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人均土地面积很少,从而出现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失衡的状态。在我国农村实际中,平均每个劳动力经营耕地面积约为2亩,与按劳动力人均8―10亩耕地为合理的经验系数计算的数值相差甚远。而且还有1063个县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警戒线。并且我国的耕地资源还在以每年0.2%的速度减少,从而人地矛盾表现得极为突出。

5、农业生产的自然弱质性。由于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相比所特有的对自然条件(如土地、水、风、阳光等)的依赖性,所以当自然条件变化时,必然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要想消除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是相当困难的。表1反映了我国自1985年至2002年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

6、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小的特点。需求价格弹性小导致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供给刺激机制缺失;需求收入弹性小,导致人们在收入水平提高时所产生的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刺激比其他产业小,从而需求刺激机制缺失。这不仅内在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还使农业生产丧失了外在的激励机制。

7、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通常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下,土地和劳动力是比较丰富的要素;较发达的经济则拥有较丰富的资本。而由于不同产品要求的要素密集度不同,所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本拥有量相应增加,从而比较优势必然从农业转到其他产业上面。农业比较优势下降的情况是,由于农业生产需要土地的投入,而土地的禀赋是固定的;随着资本积累从而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时,农业就不再具有比较优势。

8、传统农业生产的粗放性与自给性特征。在农业发展的初期或农业为主要部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方式多是以增加要素投入量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为特征。并且早期农业生产的效率低,农产品主要被作为自给性生活来源,不具备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剩余条件。

三、现阶段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尽管随着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替代的。从近现代农业发展史看,农业不仅通过支持工业化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能够直接为经济发展做出其他多方面的贡献,农业部门在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农产品原料、沟通城乡联系、提供工业扩张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换取外汇等各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农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然会严重遏制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在传统的格局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随着工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农业出现了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综合国内外的现代农业建设经验,对我国的现代农业可以作如下概括: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和商品化生产为前提,以企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不断提高的土地产出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为标志,广泛应用现代产业理念、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农业至少有八个方面的本质特征:一是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开放型农业;二是现代农业是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很高的集约农业;三是现代农业是以农民知识化为基础、科技贡献率相当高的科技密集型农业;四是现代农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标准化程度相当高的绿色农业;五是现代农业是以发达农产品加工为支撑的高附加值农业;六是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农业;七是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八是现代农业是由政府实施科学管理和依法加强支持保护的基础产业。”尽管对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内含和特征的理解与描述不尽相同,但上述基本特征还是可以反映其内在本质的。结合以上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内含与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来自科技进步与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先进科技在农业领域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根据国际经验,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推动“农村土地家族化与市场化‘有限整合’”,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与效率。现阶段,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生产中的人地矛盾,但由于我国农村家庭的土地小块分割的特征,制约了生产与管理的效率,提高了机械化的成本。应通过家族化或市场化的方式,对农村土地进行有限的整合,结合农村的实际,逐步推动整合的进程,以便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3、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按照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的理论,在当前阶段,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大力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有效转移,推动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些条件具备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有可能实现。

4、重视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在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条件下,政府应大力推动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体现出财政支农政策的倾斜度,有效地防御和克服农业发展中的自然弱质性与市场弱质性,培育农业自主发展的能力,消除现实的与潜在的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良性发展。

5、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产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农业增收与自身资本积累的能力较差,而且农业发展所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业生产在市场经济中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链与服务组织”的形成,从而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文粹[M].华夏出版社,2001.

3、骆建华.重视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支持[J].浙江经济,2006(9).

4、史继红.我国农村土地家族化与市场化“有限整合”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2

在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销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构成一个的完整体系,即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是在农产品运销过程中综合运用相关技术,组成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技术系统,形成从采前管理、采收、采后加工包装、运输,到进入市场销售、售后服务诸环节相扣的完整运销体系。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功能,就是通过技术支撑体系完成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先进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基础。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都会存在着不同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

不同的资源条件,不同的农产品,不同的市场环境等对农产品运销技术具有不同的要求,人们因此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系统,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系统又构成了不同的模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也逐步演化升级。精细化,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和农产品运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发达国家为例,农产品运销技术随着市场变迁和技术变革,历经长期的演化和完善,已逐步形成从产前服务、生产过程,一直到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消费指导的完整的现代先进技术体系。无论是荷兰的温室集成农业模式,或是以色列的沙漠滴灌节水集成农业模式,或是美国的转基因技术集成农业,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精细化。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始逐渐把精细化理念引入农业经济领域,现已成为不少省市的农业战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精细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之相适应,建设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将是我国发展精细化农业的应有内容和必然选择。精细化,是实现我国农产品运销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现有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升级的必然方向。通过精细化,将使我国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实现升级,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精细化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涵盖特色农产品运销的全过程、全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精细化、生产手段精细化、产品精细化、运销模式精细化等。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产品市场细分化、操作精准化、产品高质化,最终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和市场收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等资源条件、农业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的结构特征、农业技术及装备的供给能力等,使我国的精细化农业技术集成的目标模式将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

二、我国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的特征

(一)特色市场导向

极具特性的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是我国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具有更多中国特征的首要诱导因素。中国的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大,增长快,具有高成长性;市场需求以大众化为主,多样化、多层次,而且变化快、升级快;农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结构性失衡是市场的常态;总体上看,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率较低,“柠檬市场”效应十分显著,消费者对价格的高度敏感往往导致特色农产品供给出现劣币驱除良币式的逆向选择。这些市场特征使我国农民对于农业技术装备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十分注重性价比,对大众化的简易实用型生产设备和初级加工技术装备具有更多的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多层次技术水平的农业技术装备将会同时并存,并需快速升级,对农业技术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农业技术装备的生产组织方式上,应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组建一些大型的现代化农业技术装备集团,以引领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发展方向。

(二) 技术替代制度

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必须同时克服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中存在的技术稀缺和制度缺陷的约束,使我国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获得升级。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在其他国家可以由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等制度性手段来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可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替代制度的变革,以降低解决问题的社会总成本。当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存在着技术变革方案与制度变革方案并存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技术变革方案。这就赋予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更多的经济社会使命。我国农业制度的突出特征是小农户分散经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话语权缺失;市场主体的组织性差;市场监管缺位,监管不力;食品安全存在较多问题;市场区域性和市场分割特征明显,等等。因此,小型、多功能、集成化、操作方便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装备将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广阔的市场。比如,分散收集、分散派送的小型特色农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工具,能够有效地实现分散经营与现代市场之间的协调,弥补市场监管不足的小型便携式食品质量检测设备也将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另外,特色农产品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也将会在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3

视觉传达设计是在一个核心定位下的众多设计项目的整合过程,而培育农产品品牌就是将这些丰富的设计内涵转化为有效的视觉符号,以其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培育农产品品牌,是指系统整合并挖掘农产品生产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当地的文化资源,对农产品进行优化整合,使之具有与其他地区农产品所不同的个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使农产品拥有与农产品生产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品名称、产品标志和一套色彩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企业的形象拓展标准和产品形象的实用规范。

一、河北省农产品品牌现状

河北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近些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及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作用下,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进程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已建成和发展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主导企业,建立了一批在国内市场上较有影响的品牌,许多大宗的农产品也纷纷注册了商标,有了自己的品牌。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仍有相当数量及种类的农产品却依然有场无市,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走低,甚至积压滞销。与此同时,国内其它农业大省的品牌农产品涌入河北省,抢占了部分农产品市场份额。因此,河北省农产品销售形势严峻。从总体上看,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品牌化程度相对较低。许多特色农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名称和标识,仍沿用“产地+产品”的叫法。因此,现阶段农产品仅仅依靠产品本身的资源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显然是不够的,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迫在眉睫,而视觉传达设计的在培育农产品品牌中的作用是积极和乐观的。

二、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视觉载体。使大众通过对企业的视觉形象了解企业的产品乃至企业的精神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企业规范,从而确立对企业的总体认识。这一标准的确立,依赖于视觉识别系统: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体等三要素。

1.标志

标志设计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符号,广泛应用于企业、机构、品牌和多种社会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它集企业或机构形象、文化、特征于一体,能够启发信息受众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更广的艺术空间。标志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来传达信息的,无论从形和意的推敲和表现,还是从具象与抽象、理性与情感等方面都要体现出标志创意构思及视觉表现的高度浓缩特性。

标志是一个企业(产品)的象征识别符号,是整个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农产品经包装在流通与销售领域中的身份象征,它既是产品形象宣传的需要,也是现代市场规范化的产物。标志作为现代社会信息符号,可视面积较小,如何在有限的小面积中运用简约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增强大众识别性和趣味性,已成为现今设计师冥思苦想的问题。农产品的标志设计一般以农产品产地相关历史和地理环境为依据,贴合农产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设计,对于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而言,产地就成了产品品质的保证和象征。如一些葡萄酒产地出产的名酒,在包装上展示产地形象好像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设计应遵循准确传达农产品企业理念、新颖独特的视觉形态和高度艺术美感三方面的和谐与统一的设计原则。使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更多信息以利于宣传品牌和产品销售。

标志形象按用途可分为三类。

(1)商标

商标是以精炼的艺术形象来表达特定内涵的图形或文字的视觉符号,是企业、商品的象征形象。商标的特点是由它的功能、形式决定的,它要将丰富的传达内容以更简洁、更概括的形式,在相对较小的空间里表现出来,同时需要观察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其内在的含义。商标设计要具有唯一性和视觉美感,能体现企业精神和商品性质,有前瞻性和容易辨识的视觉效果。一个成功的商标设计,应该是创意与表现有机结合的产物。商标不仅是作为商品的标记依附在产品上,而且担负着传播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任务,并能与各种媒体相适应,成为现代商业市场品牌的代言。

商标可以说是商品的身份证,是与其他品牌进行区别的符号,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代表企业或商品的特质。任何商标的设计构思,从商标名称到商标图形或文字,其内涵都应与产品的品质或形态有直接的联系,不是一种任意行为。

(2)企业标志

企业标志主要是代表企业的形象。它和商标一样具有识别功能并进行注册而得到保护。标志一般由标志图形、企业名称,专用字体和标准色构成。

(3)质量认证标志和行业符号

质量认证标志是行业组织对商品质量或标准的认证。如:我们常见的绿色环保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回收再生标志等。

2.标准色

标准色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和经营特点来选择的色彩。标准色往往由一个主色和辅助色组成。色彩选用要考虑农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当前印刷工艺要求。

人们从自然生活中获取的认识和记忆形成了不同商品的形象色彩,色彩的形象性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内容的判定。因此农产品企业或产品的色彩选择至关重要。在反应农产品内在品质方面,要根据产品固有的属性和特点,采用形象化的色彩使购买者产生对产品的回忆,对产品的基本内容、特征做出判断。

商品的形象色可以从一些色彩的名称中得以反映。如橄榄绿、玫瑰红、茶色、桔红、柠檬黄、葱心绿等。将产品的固有形象色直接反映在标志和包装上,会使消费者获得一目了然的信息,能给人以物类同源的联想,增加商品的表达能力,使人产生购买欲望。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人们对色彩的视觉心理。视觉心理是指是视觉对色彩的反应。视觉受色彩的明度及彩度的影响,会产生冷暖、轻重、远近、动静等不同感受及联想。色彩在视觉表现中是很敏感的一个因素,色彩由视觉辨识,但却能影响到人们的心理,作用于感情,乃至左右人们的精神与情绪,进而影响产品的销量。色彩本质并无感情可言。农产品标准色选择与设计需要通过色彩的象征性和感情特征来表现产品的各类特性,例如,轻重、软硬、味觉、嗅觉等。色彩的表现关键在于色调的确定,它是由色相、明度、纯度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绿色常常是农产品的首选颜色,当人们触及果品或商标时,使人联想到新鲜的果蔬和鲜嫩的叶子。心理学家认为,绿色是一种决定性的基本颜色,是生存本能的颜色,它对心理上的安静和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象征着自然与希望。

3.标准字

标准字体是指企业名称或缩写的标准化。它经常与标志图形出现和使用。因此在设计时也应尽量通过文字的笔画或形态体现企业的特征,并能与标志图形达到形式上的和谐与统一。 标准字的设计要注意销售对象和销售物品的特点,针对农产品的特定消费对象设计不同的字体以增强亲切感,要注意产品与字体在性格气韵上的吻合或象征意义上的契合,设计风格要从商品的物质特征和文化特征中发现和挖掘。不同形态的包装需运用不同的字体, 以适应其造型与结构特征。如盒、袋等方正平整的外形可采用多种字体;瓶、罐等圆柱体造型包装的字体不宜过于花哨, 以防扰乱视觉辨识; 不规则包装则更需注意字体的设计, 要易识别,同时, 还应考虑到与包装造型的统一, 大方得体, 比例协调。

文字简洁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同字体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不同的联想。包装物上灵活多样的品名文字编排可提高包装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 因此对外文文字的编排, 需要认真地推敲, 并以精心的布置。产品名称易记、易懂;外形醒目,具有一定的造型美感;包装要适宜不要过度,以免造成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印刷简明,包装要新颖别致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体现产品信誉,使消费者增强对产品的依赖感。

三、结语

在培育农产品品牌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认知模式,即只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如何而不注重品牌因素。科学导入视觉传达设计系统,把农产品放到与工业产品同等的位置上来对待。农产品品牌的创建要紧密与地方的资源特色和文化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中要将某种文化内涵深入到品牌之中,形成文化上的品牌差异,有利于区分其他品牌和特色。首先确定农产品企业及产品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由此扩大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不断根据市场反馈结果的比较改进中,取得的更大的经营佳绩。这一循环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与推广。企业要将自己的理念信息、产品的功能与作用,准确而极富个性化的传达给消费者。企业形象视觉传达设计系统恰似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这一纽带关系,决定了其在整个企业形象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健心,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王林,包装实用装潢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周晓,农产品包装上外文文字的设计与说明[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04).

[4]刘利,徐人平.茶包装的色彩心理研究[J].包装工程,2006(06).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G8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09-0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与各个民族的社会生存环境、地理自然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各个民族表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体育风貌。另外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因为劳动和生活的环境不同,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会表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如各种形式的龙舟竞渡以及土家族不同跳法的摆手舞就是例证。因此,我们力求探究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演变的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并总结出决定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演化的模式与运行轨迹,以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的发展。

一、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源于所处的地理环境

1.东西方地形的区别,形成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国的地势自东向西由低到高,地势相差很大,这样的地势构成“三大阶梯”。我国地理环境山脉纵横、平原辽阔、海岸延绵,这样多样的地理环境就形成了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多样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东部有宽广的平原和丘陵,属于第一阶梯,这里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遍布,造就了当地少数民族驾船驭水的本领。传统的水上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如傣族、畲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捉鸭、龙舟、漂流等。技艺高超。西部高原以东的太行山、大兴安岭、长江三峡等地,海拔多在1000~2000米,属“第二阶梯”,崎岖的山路,交通不发达、不便利使当地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练就了攀藤附葛、爬山越岭、荡索渡涧的好本领。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最高的一级阶梯。因其地势较高,为了适应气压低、高海拔的环境,当地的藏族等少数民族经常开展“登山”、“达玖”、“朵加”、“碧秀”等对肺活量和耐力有较高要求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2.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形成不同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国气候从北到南有寒温带,也有热带。由于气温的差异使各个名族形成了特色鲜明、风格突出的体育文化差异。比如北方和南方,东北地区气候相对来说比较严寒,冰山项目、冬泳等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体育项目。而南方的体育项目确实与北方截然不同,比如,云、贵、川的各民族地区四季如春,体育项目方式:冬天在广阔的地面上打陀螺;夏天在田坎上、树荫下摔跤、扳手腕、顶扁担;秋天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及打谷场上打腰鼓;春天登高踏青;等等。

二、民俗宗教仪式孕育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体性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宗教活动一般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古老图腾崇拜经过时间的推移演化成了祖先崇拜,它体现了人类对远古祖先的敬仰,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是由灵魂信仰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的现象。其崇拜物以动物居多,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如浙北水乡民族传统体育就具有吴越民族龙图腾崇拜风采。自然崇拜是指人们对飞禽走兽、山河湖海、风雨雷电等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崇拜。根据资料记载证实了彝族体育与本族笃信的原始宗教之间是有密切关联的。彝族以十月历为历法,每到年终岁月交替之时,都要举行祭祀天地神祖的仪式,这些仪式包括打陀螺、跳火绳、跳高脚马、耍狮子等,这些祭拜神灵的祈祷方式,使传统体育项目获得了进一步的延伸。

三、生产方式造就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异质性特征

1.游牧民族体育文化。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游牧民族指的是以这种生产方式而生活的民族。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其特殊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些别具风格的体育项目,他们以赛马、赛牦牛、赛骆驼、赶牛、绳索套马、挥杆套马和甩牧羊鞭等为主,需要人和动物的默契配合,并构成了游牧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特征。

2.在中国北方及西部的广阔地带,畜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互相融合生活在一起,农业和牧业交错分布。在这一生态复合体所在区域里,并存着以农业、林业、草业和畜牧业生产力主体的多种生产方式。如在北方生活的满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大多沿袭着畜牧与农耕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这种较动荡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比较彪悍、勇猛的习俗。充分体现出各民族的独立性和特点。

3.农耕民族体育文化。农耕文化由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尤其是贵州的水族是最典型的农耕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故民族传统体育也含有浓浓的农耕文化与特色,例如,扭扁担、顶扁担、扳腰等。这些传统体育游戏,多半是在田间地头进行的。或者劳动休息的时间,可以在地上画一个简单的棋盘,随手捡几颗小石头、苞谷、黄豆、草棍之类的当棋子,可以厮杀一番。从以上可以看出水族传统体育活动大多仍与农耕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1.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功能,打造包装一些表演性强、趣味性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抢花炮、打陀螺、高脚竞速、摆手舞等,并大力宣传,广邀游客。这样不仅可以使游客游览当地的自然风光,参与当地特色体育活动,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也发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旅游文化事业。

2.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一些濒临失传、锻炼价值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资源整合、挖掘和推广,尤其是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民族特点浓厚的项目。如傣族的孔雀舞、象脚鼓舞,蒙古族的马刀舞、筷子舞,苗族的铜鼓舞、芦笙舞等,对一些没有科学依据、落后的,与现代文明相悖以及带有迷信色彩的项目应摒弃,如江湖上流传的吐火龙、油锤贯顶、上刀山、下火海等。

3.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行产业化开发。文化的发展要提升质量和高度,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的,先进的经济形态能促进先进的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与当地的生活生产相关联,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另外它又与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有良好的共生性,利用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共同构成产业开发链。这是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演化与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2008,(11).

[2]王存文.关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发展的几点思考[J].大家,2012,(2).

[3]王俊奇,徐国民,张华飞.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J].体育科学研究,2004,8(2):39-42.

[4]刘亚云,李可兴.湖南地理环境与湖湘传统体育文化[J].体育学刊,2007,14(1):79-81.

[5]王三义.“游牧”的概念与文明史的抉择[J].学术研究,2001,(10):109-113.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5

1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

什么是“农业科技人才”,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依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情况,兼顾其学历状况,可将农业科技人才分为三大类,即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业科技实用人才[1]。其中,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包括农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主要集中在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工作之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属于这个概念范畴。综合众多学者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定义,本研究采用杨庆先等人阐述的“农业科技人才”定义,即“指在农业科学技术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迅速调整自己,并利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行各种类型创造性劳动,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人”[2]。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本研究的三个类别评价对象,即学科带头人(选拔功能)、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功能)、初级科技人员(招聘功能)。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科技活动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借助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如此,没有扎实的农业科技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不可能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正确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

1.2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农业科技人才不同于普通的劳动者,其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有能力接受各种创新和挑战,更希望有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向社会和个人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自我的需求。

1.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农业科技人才丰富的知识内涵激发了他们不断追求进取,由于他们普遍受到过较高的教育,他们学习、领悟知识的能力也普遍较强。

1.4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农业科技人才所涉及的领域与一般的科技工作者不同,他们想要有所成就,有所突破,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经常亲自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动手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一般科技工作者一样,农业科技人才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从事创造性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从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因此,很难监督和控制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过程。

1.6个人工作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论文)、专利发明、标准的形式出现,往往不可直接测量和评价,而一项创新成果通常又需要一个团队合作来完成,因此,个人的成就更加不易于直接测量和评价。以上农业科技人才及其工作的特点给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传统人事管理中“人才评价”这一环节一直是个难点。经过对这一工作资料的分析总结,查找出了传统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传统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科技人员评价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界才开始注重,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上。宁夏农林科学院在人才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各研究系列的6个门类12类的考核标准。针对所分的三个层次的科技人才已制定了《学科带头人选拔办法》、《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办法》等,经过几年的运行,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在分析人才评价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评价过程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与业绩的考察,忽略特质、核心动机等内隐特征和行为的测评,因而对其发展潜能和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较差。例如,在“学科带头人”评价选拔过程中,对“主持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争取经费”、“”等业绩成果有明确的量化规定,虽然这为参评“学科带头人”设置了初选的标杆,但没有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潜能、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测评,存在一定缺陷。二是不能切实结合岗位的要求分配科技人员,忽视人与工作的匹配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既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一个有着具体胜任能力要求的岗位。要测量一个人是否胜任此岗位,须先明确岗位所要求的胜任特征。人与岗位的契合匹配程度是选拔、聘用最具关注价值的问题。三是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更多依赖领导及评委的感性认识,因而透明度不高,评价结果主观随意性较大。四是评价涉及的测评指标要素不够系统、全面,且没有权重设定。例如,评价“学科带头人”要求具备思想素质、业绩成果等指标,一级评价指标过于粗疏、笼统,缺乏二级指标要素。其中,不能确定各能力、素质的比重程度是最大弊端。五是评价管理过程中消耗的人力成本较高。在人才推荐、选拔过程中,每次要收集整理大量的申报材料、定期年终考核评价材料、期满考核材料等,工作中给工作人员带来纸质材料管理负担,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科技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业科研机构能否快速发展,构建一套具有农业特征、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农业科技人员绩效的前提和基础[3]。#p#分页标题#e#

3对胜任特征及其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3.1胜任特征概念1973年,哈佛大学的麦克利兰教授著名的研究成果———《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使人们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他引用大量的实证说明了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指出学业成绩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也不能有效预测人们的职业成功,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成就主张通过对岗位优秀人员所具备的个体特征进行实践分析和总结,提炼出胜任特征,作为该岗位人员筛选或评价的标准。这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效的工具。所谓胜任特征,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素质[4]。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指的是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任职者能够做好或胜任的能力,它反映出个体与其工作匹配状态的程度,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胜任特征反映的是与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行为,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关系密切,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胜任特征是可以通过行为来表现的,它的评估也要以行为识别为基础,以行为表现来测度和开发,能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加以区分。

3.2胜任特征模型的含义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有效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征的独特组合。公认的胜任特征基本模型,是由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5]。该模型认为,胜任特征包括六大领域: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其中,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与技能是基准性胜任能力,属于表层特征、外显要素,主要通过一个人的学历、成果等表现出来,易于发现与评价;而沉在“水面下”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其他要素是鉴别性胜任能力,属于深层特征,较难发现和测量,是不易改变的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可测量个人工作上的长期表现。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相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进入2000年以后,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很多咨询公司也在开展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和应用方面的业务,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日益显现。

4构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一个通用有效的胜任特征模型以及相应的胜任特征测评系统是十分繁杂的。鉴于不同行业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差异,各行业均试图建立起符合自身职业特色和实现各自功能的胜任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评价系统。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安鸿章等按照建立思路的不同,将其分为层级式、族型、盒型和锚型[6]。“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分析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按照高、中、初三个层级,立足于实现招聘、培养、选拔三大功能构建胜任特征模型,以此为依据开发出了评价系统。

4.1构建方法本研究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

概括起来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三个不同层次职位,胜任特征虽然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但这种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程度(量)上而完全非维度指标(质)上。

4.2构建步骤

1)确定基准岗位。基准岗位能体现行业、职系特征,岗位与岗位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和可比较性。通过对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绩效标准的分析,本项目确定了农业初级(招聘功能)、中级(培养功能)、高级(选拔功能)三个基准岗位。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岗位要求,提炼出农业科技人员的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的胜任特征因素,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整理出基本分类,构建起胜任特征模型框架,并对胜任特征模型的各要素进行描述性定义。本研究在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框架下,制定出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并进行了描述性定义。为增强评价的系统性、可比较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初级科技人员在3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上保持了一致性。三级指标确定了学科带头人(高级)20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各15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

3)确定指标所占权重。应当注意的是,为体现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胜任特征的要求,权重系数的设定必须与事业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和主要业务流程保持同步。对于不同岗位,权重系数的设定是不一样的,以此表示不同岗位的不同胜任特征对职位的相对价值或重要性。例如,学科带头人(高级)评价指标中的科研品质、科研能力、综合素质所占权重分别为16%、70%、14%,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分别为20%、60%、20%,初级科技人员分别为30%、50%、20%。

4)确定各岗位的行为等级。在这一过程中,“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从实现招聘、培养及选拔功能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符合、不符合两个等级,增强了其可操作性,避免了因锚定过多过细而无法区分和界定的弊端。

4.3构建内容根据通用的胜任特征模型,“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从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双重角度出发,全面考察备选人员的个性品质、能力素质和综合素养,科学地预测候选人员将来能否胜任其岗位,提高了甄选人员、选拔聘任、培训人员的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根据胜任特征理念包括的六大领域,宁夏农林科学院分别针对农业科技人才三个层次评价对象,设计了一、二、三级评价指标,分配了三大总指标的权重,确定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等级(即锚定)。其中,“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及其二、三级指标,专家认为“不仅在创造力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且是识别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志[7]”。同时,了解我国现行的各项科技奖励制度,明晰各种奖励的基本情况,对人才评价工作的开展很有必要[8]。“科研能力”这一指标是农业科技人员评价的核心指标,为了能客观、科学地对这一指标进行评价,本项目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分析讨论,制定了符合宁夏农林科学院特点的农业科技人员业绩量化评分标准。

4.4评价方法(工具)的说明人才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人才测评方法的具体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个体内在素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绩效。在对人才评价过程中,具体采用的评价方法(工具)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本研究主要通过自主开发和选择其他辅助方法,在本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工具)。#p#分页标题#e#

1)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的开发。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工作方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的过程。360度评价方法强调全方位客观地对个体进行考评,它既注重考评的最终结果,又将个体的行为过程和个人努力的程度纳入评价的全部内容,使得评价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个体的表现和业绩[9]。但传统的360度考评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的难度较大,有可能趋于机械化,而通过互联网构建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则大大降低了评价成本,简化了整个评价管理工作。一方面,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可以在系统上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另一方面,增强了评价过程的灵活性、适时性和动态性。为了改进传统评价过程中纸质材料成堆、透明度不高、效率低下的缺陷,本研究以360度评价方法为核心手段,开发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在“招聘子系统”实行网络报名,扩大了引进人才范围,评价过程实现了应聘人员按照既定的模式提交个人背景履历资料,便于评价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在“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培养子系统”中,实现了培养人员自我监督、管理、评价,导师定期评价指导和同行参与评价竞争的功能,促进了青年科技骨干人员对照胜任特征素质要求改进绩效,完成培养任务;在“学科带头人评价管理子系统”中,运用业绩分析、跟踪法,实现了学科带头人在聘期间业绩、能力水平的公开、透明。在学科带头人期满考核进入新一轮选拔时,可开通网络评价功能,按照胜任特征评价模型,收集获取对学科带头人的360度评价信息,提交选拔会议参考,使选拔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落到实处。

2)其他辅助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对人的行为、能力、绩效等素质特征的观察与评价,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10]。所以,要想准确地测评一个人的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应将其纳入一定的环境系统中,观察、分析、评定被评价对象的行为表现。因此,本项目对一级指标“科研品质”和“综合素质”除了采用信息化评价系统工作收集360度评价意见以外,还采用了其他的辅助评价方法,如评价中心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关键事件分析法、结构化面谈法、16PF测试法等,具体可根据评价对象选取其中不超过3种方法进行;对“科研能力”则采用业绩评价分析法进行测评。

5建立评价选拔流程

宁夏农林科学院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已建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依据多年人才评价选拔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本项目提出评价选拔流程。

6胜任特征模型对人才评价的意义

6.1增强了测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个体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一般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因此,通过构建胜任特征模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测试个体过去的行为,可以将其看做未来行为表现的最佳预测因子。

6.2形成了选人用人导向按照传统观念,在招聘、选拔人才中比较重视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但在本研究的评价对象中,人员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智商水平,核心的动机和个性等处于胜任特征的深层,它是最有评价价值的。所以,对这类岗位按照胜任特征的规律进行评价和选拔人才,可以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6.3将岗位分析工作与人才评价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人才评价往往存在不知道该测试什么内容,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体系,缺少对测试岗位深入的量化研究等问题。胜任特征的研究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建立了某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在评价时就有了设计评价方案所需的测评指标。

6.4提供了量化人事指标胜任特征模型与人才评价的结合可以提供许多量化人事指标,使人事工作的量化成为可能。例如,“学科带头人”评价分数达到90分及以上,则说明岗位胜任特征要求与个体的胜任特征之间的匹配性好,可以胜任此岗位;达不到这一量化指标,则说明个体的胜任特征不能满足岗位要求,难以胜任此工作。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6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this paper researches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produ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rural economic reform. We divide it into three phases:development phas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starting phas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development phas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financ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ural productivities,we sum up some enlightenment about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Key Words:rural finance,rural economy,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03-0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在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以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经济改革进展为依据,将三十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下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状况,总结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1978-1985年,中国农村开始实施并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以农业为重点,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这一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其经济特征如下:

1. 传统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内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组织形式,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1978-1985年,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31.08%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8.70%的增长,超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0.20%;到1985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564.04亿元,是1978年的2.50倍,传统农业规模和速度增长显著。

2. 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初步发展。农村经济的构成中,除了居于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外,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开始出现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1978-1985年,乡镇企业年均工业总产值为933.80亿元,约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值的53.88%;但从行业类别来看,农业企业只占总产值的4.07%。

(二)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生产性资金需求上升且金融风险较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性资金的金融需求上升;而且,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是农户,其金融需求规模、对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较小,因此,其金融风险较高。

2. 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不突出。尽管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开始出现,但是鉴于其规模与传统农业相比差距较大且发展需要不迫切,在这一阶段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并不突出。

3. 金融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似性。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下,全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一致,因此,全国的农村金融需求在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并未形成显著的区域特点。

(三)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来看,该阶段农村金融是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效益较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突出的项目。具体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等五部分内容。二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成为向集体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户提供存贷款服务的主要力量。1985年,农村信用社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为41.4亿元、164.4亿元和194.2亿元,基本满足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生产性资金需求。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服务和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2. 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此时农村金融以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服务形式,农业保险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补充。1978-198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5%-13.5%之间,累计财政支出达到1133.42亿元,平均年支出141.68亿元。1985年,国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782.8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48%,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为400亿元、农业银行为221.76亿元,农业保险赔款支出为5264万元。相对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和日渐充足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服务,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金融需求。

(四)传统农业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以农户为主要单位的传统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的存贷款比例始终在1.8以上,农村信用社实际上为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提供了渠道。二是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方面,因农户金融风险较高,尽管贷款审核程序较严,仍存在贷款不良率高的问题。三是政策性金融方面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并没有单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投资支农压力较大。四是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缓慢,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业务效率不高、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1985年农业保险赔付支出超出当年保费收入934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

总体上看,尽管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备、金融服务手段单一、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总体上农村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相匹配的,基本满足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步入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也转向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1986-2000年,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基本满足了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日益突出的商业性金融供需矛盾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工业经济位居农村经济首位。这一时期,农村工业经济的地位和影响逐渐超出了传统农业经济,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居首要地位。其中,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起步的代表,其总量、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农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规模显著增长。乡镇企业产值中的工业企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且优势明显,1986-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209.43%的增长,比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高出180.37%,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6150.27亿元,是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7.77倍。

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逐渐优化。1986-2000年,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中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从2.03%、82.89%、15.08%调整为1.09%、78.74%、18.92%,服务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的区域特征日趋明显。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除了传统粮食生产外,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家禽养殖、经济作物生产和蔬菜花卉生产,形成一批专业户和种养大户;而中西部地区基本还是以普通农户从事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为主。在乡镇企业发展效率方面,东西部差异更为突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效率依次降低,东部地区就业人数、工资收入、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利润总额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200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每个乡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依次为20.75万元、9.26万元和5.71万元,地区差异显著,这与各地区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产权改革与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传统农业和其他经济形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仍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其他经济形式一起共同构成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2000年,中国农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21.64%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29.06%的增长,到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4944.72亿元,是1978年的5.36倍,农业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商贸流通改革逐步展开,农产品和粮棉流通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开始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金融需求的种类与规模明显提升。随着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类别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初级金融需求,发展至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借贷、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超越了传统农业的金融需求,成为这一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乡镇企业金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此时乡镇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与成长期之间,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信贷需求量大,仅依靠合作金融难以满足需要。二是传统农业阶段的农业简单再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初级金融需求仍然存在,同时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扩大再生产及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因此,除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外,商业性金融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三是农村商贸流通金融需求增加。随着农村商贸流通改革的深入开展,满足这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 金融需求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这一时期农村金融需求开始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行业特征,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逐年下降,农村工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农村服务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则逐年上升。二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区域特征,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其金融需求规模较大、所需金融服务品种也较多,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规模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上。

(三)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从农村金融的市场体系来看,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投资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公共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如1998年国家用于财政支农的项目为1154.76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量的10.69%。同时,从1998年起将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一并列入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主要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专项贷款、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提供金融支持。2000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总额为7400.88亿元,支农力度较大,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支持更为显著。

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自2000年7月开始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改革,同时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贷款、联保贷款,对农户扩大再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当年,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为10489.29亿元,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77.76%。其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为3587.98亿元,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73.34%;乡镇企业贷款为4568.87亿元,占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总额的75.68%。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乡镇企业的资金支持明显提升,其中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渐超出农业,但总的银行信贷规模与农村信用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放贷款合计为7943.15亿元,与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相比存在2546.14亿元的差距。

2. 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投融资、政策性金融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2000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达到766.89亿元,是1986年的6.17倍;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达到10949.77亿元,是1986年规模的9.99倍,实现了平均每年59.93%的增长。二是除财政投资和银行信贷外,农村信托业务、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债券等其他金融服务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亿元,赔款及给付支出3亿元,实现盈余1亿元。

(四)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扩大再生产及农村商贸流通的金融需求,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起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供给与能力不匹配。一是政策性金融的供给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相对较窄,将乡镇企业排除在外,这与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农发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合作性金融承担的责任超出其能力。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是随着其辐射范围的扩大,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开始在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出现,不良贷款率较高,贷款监管不严、用途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较为突出,如2000年发放贷款的回收率仅为86.31%,明显低于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

2.商业性金融的供给方式、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脱节,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撤出县域与乡镇企业进入成长期同步,从而加剧了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金融供求矛盾。尽管1990-2000年间乡镇企业贷款从977.1亿元提升至6060.8亿元,但乡镇企业总产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19.2?1,乡镇企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4.5?1,远高于工业生产总值与工业贷款2.4?1的比重,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3. 农村金融支农力度与农村经济的地位不匹配。金融机构的总体支农力度尽管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农村经济的总体地位不匹配。一是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远远低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这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匹配。二是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的贷款总额明显低于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存款总额,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三是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的行业特点未能在金融供给中得到体现。商业性金融过多地将贷款投入到乡镇企业,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在县域的经营网点,或者只经营存款业务,不开展贷款业务,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影响。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开始提倡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经济转入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此时,尽快建立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有机结合,金融服务手段日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经济的构成内容更加全面。2001年以来,农村经济的构成扩展至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方面内容,如何推动以上三者综合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首先,传统农业经济仍处于基础性地位,2001-2008年,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12.55%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4.43%的增长;其次,农村工业经济居于突出地位,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了新一轮的产值增长,产业集群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乡镇企业新的发展形式开始出现,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步发展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2007年,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从37.66%提升至44.94%。

2. 农村经济区域不平衡更加明显。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各地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标志着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由家庭联产承包开始向专业化合作组织转化,但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缓慢;乡镇企业的东西部差距依然存在,乡镇企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东部较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建设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差异显著,农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日益明显。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需求主体多元化导致需求结构差异大。传统农业经济、农村工业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大体可分为农户、乡镇企业和政府等不同需求类型,不同的需求主体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见表1)。这些不同的需求在规模、风险、管理成本、保障程度上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2. 金融需求呈现区域性差异。由于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主要特点是以基层政府为主体,资金需求规模大,组织性强。第二层次,以东中部等农业主产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生产质量的需要,以农业企业或农业种养殖户为主,具有相对较为固定的需求,也有一定的资产作保障。第三层次,以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为代表,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应对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等生活需求,属于非生产性质的,规模较小且不固定,风险相对较高。

3. 由农业生产需求向综合发展需求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走向综合经营、综合发展,因而使农业生产性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农业生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方面发展。比如,由于财政投入相对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逐步转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小庄园、小工商业主、小运输业主、小建筑业主等,经营范围与生产规模都有所扩大,所涉足的领域也愈益宽广,直接导致其生产性需求增加。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有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其谋生与就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供给仍然不足。

1. 供给总量不足。一是农村金融信贷投入不足。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具有风险较高、回报率低等特性,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战略性撤退,限制了对农业等弱势产业的信贷投放,富余资金也被从欠发达地区抽向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储蓄资金被集中运用于城市,造成了农村资金“失血”严重;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信贷投放也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又分流了一部分农村资金。信贷投放不足加上资金流失严重,使得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与需求缺口逐年增加。

2. 供给结构不平衡。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及交易成本问题,规模相对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正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而往往倾向于向还款有保障的借款者发放以储蓄或产品为抵押、质押的贷款。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除部分农户为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而产生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外,农户、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开始有了新的金融需求,如消费性借贷,包括维持生活开支、小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及教育、住房、医疗贷款等。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的结构与农户的多元化需求相比显得非常单一,如业务品种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贷款数额受到限制,贷款方式以质押、担保为主,电子化建设比较滞后,新兴的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等种类很少。

3. 区域供给不平衡。无论是农村金融网点的分布,还是各金融机构农业类贷款的地区分布,都呈现出在东部地区分布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最少,农村金融供给在区域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四)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首先是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不断调整,支农效应逐渐弱化;国有商业银行战线收缩,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业务基本停留在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资金需要层次上。其次是缺乏对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由于非正规金融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再加上对象都是互相了解程度较高的熟人,道德风险降低,其业务发展很快,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利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稳定因素,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对民间金融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农村地区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金融供给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限制。

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农业贷款风险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二是农村金融监管力量薄弱,风险隐患加大。从我国中等发达县(市)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布情况看,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的数量平均达到80个左右,而目前承担县域金融监管职责的银行监管分局办事处编制一般为3-4人,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突出。

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一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意识缺失。二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较严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的启示

(一)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多元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而农村金融供给应与这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要尊重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体系,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当农村金融体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时,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对其产生制约。

应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的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最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二)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农村金融的高风险

从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来看,农户和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占比较大,而这部分需求主体具有生产规模小、信息透明度缺乏、抵押品不足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金融风险,这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向其提供信贷服务,1998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域经营网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商业性金融的退出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根本上寻求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途径,为切实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创造条件。基于这种思想,本文建议今后农村金融改革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以防范控制风险;二是要着力推进农业保险,以转移、分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三是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以消除和化解风险,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性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的代表,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渐形成,开始进入现代农业阶段。与此相应地,农村金融需求也由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需求方向发展,呈现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产品需求多样化、区域性差异增大的特征,这些都为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与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2]蒋定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J].江南论坛,2009,(3).

[3]李秉龙.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J].调研世界,2008,(5).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7

(一)做好降低农业税税率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户。中发〔2004〕1号文件规定,“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降低1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各级农业税收机关要在国务院有关执行性政策文件下发以后,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切实做好农业税税率调整工作。

(二)做好取消农业特产税工作。从2004年起,除烟叶外,各地不得再对原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征收农业特产税。农业特产税完税证除用于继续征收烟叶特产税和收取农业特产税尾欠外,不得他用。没有烟叶特产税和尾欠征收任务的地方,农业特产税完税证一律停止使用,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组织缴销和销毁。

(三)据实核减征占耕地而减少的计税面积。为解决有税无地的问题,总局拟在调查和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下发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核减管理办法,明确核减范围、程序管理权限和责任。各地要注意调查农业税计税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做好农业税计税土地管理工作。

(四)研究制定改进农业税计税价格管理的措施、办法,做到计税价格合理,税负公平。

(五)改进和完善农业税灾歉减免管理办法。在认真这篇文章由工作室整理,您可以自由传播。08年总结近年来农业税灾歉减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农业税灾歉减免管理暂行办法》。对2003年农业税灾歉减免工作情况要组织检查,确保减免落实到户。切实做好2004年农业税灾歉减免工作。

(六)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认真掌握涉农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对国、地税局执行的涉农所得税、增值税收优惠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有关情况。

二、大力规范农业税收征收管理,保护纳税农户合法权益,防止涉农税收恶性事件的发生

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从正确贯彻执行农业税收政策,保证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保护广大纳税农户合法权益出发,标本兼治,依法规范农业税收征收管理。

(一)根据中发〔2004〕1号文件关于“尽快制定农业税的征管办法”的要求,总局将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收征收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制定工作,争取尽快出台。

(二)建立规范的农业税收征管体制和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03〕12号),改革和完善农业税征管体制,逐步建立纳税人自行纳税、征收机关征税,乡村干部协税护税的征管模式。各地要引导和激励纳税农户自行纳税,努力实现由征收人员上门收税逐渐向纳税农户自行纳税转变。各地要加强农业税收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使农业税管理逐步纳入专业化、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轨道,从体制和机制上规范税收执法。

(三)规范执法行为,保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各地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重点解决税费混征和非农税人员征税的错误作法,杜绝涉税恶性事件和案件的发生。县以上征收机关要组织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执法检查,以保证贯彻税收政策和执法行为的规范。

(四)建立健全农业税收工作制度,加强工作。各级农业税收征收机关要高度重视工作,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要有人专门负责工作。对来信来访要认真对待,对所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查办,特别是对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违反农业税征管“十不准”规定的,要加大直接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查处的情况要通报。

三、加强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收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耕地占用税、契税征管业务规程》,统一、规范全国的耕地占用税、契税征管业务工作;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清理、纠正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执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两税征管。总局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对契税政策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8

Abstract:The social structure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 is based on production and life mode, reflects features of social type, and composes the settlement’s physical space.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will lead to the restructure of settlement space. The restructure includes internal space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s.

Key words:vernacular settlement;social structure;transform;re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3-65(3)

社会结构与空间建造有着直接的对应关联,即人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产生何种人群社会的合作方式,且生产方式作为基础深刻地影响着生活方式中的重要部分——聚居类型,进而深刻地影响着聚落所呈现出来的空间形态。我国的传统聚落成就于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耕作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普遍地影响着传统聚落的建造方式和形态。

1 传统聚落中社会结构成因特征

我国的传统聚落在基础分类上可分为两大类:即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乡村聚落以人群的定居和集聚方式划分,可分为血缘型、族缘型和地缘型等几类;城镇聚落以功能作用来划分,可分为商品转运型、流通服务型、管理及军事型等几类。尽管传统乡村聚落与传统城镇聚落存在着类型上的差异,且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划分,但从总体社会类型上考量,由于均成就于农耕社会的大背景,传统的乡村和城镇聚落深受农耕社会结构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大类同小差异的聚落中人群社会结构形态。

1.1 乡村聚落的社会结构成因特征

我国传统乡村聚落中的人群社会从本聚落层面上看多为差序结构,这种差序结构在血缘型和族缘型聚落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即乡村聚落中的身份等级差异和辈份等级差异。但在农耕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且耕作效率相似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群的集聚以内向封闭且单一化的家庭形态为基础,这种匀质化人群集聚在以地缘型聚落中体现得最为直接。正是由于农耕社会人们在生产方式上的同类和相似,在区域层面上看人群的分布呈现出匀质化的状态,在血缘型和族缘型传统乡村聚落中人群的差序结构也是建立在总体匀质基础上的微差特征。

1.2 城镇聚落的社会结构成因特征

我国传统城镇聚落除军事型之外,其它几种类型城镇中人群集聚的成因多与商业农产品的转运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手工业紧密关联,相较乡村聚落而言城镇中人群的社会生产合作关系要多样一些。农耕社会中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作为商品流通的农产品在总体上数量不大,对作为手工业产品的农业器具需求量也不大,导致城镇人口相较农业从业人口在数量规模上要小很多,占10%左右。从区域层面上看,由于城镇人们赖以生活的资源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受制于交通运输和地理环境等条件,城镇作为农业的市场中心腹地较小,因此从事商品流通和手工业的人口较少,呈现出在人群空间分布和从业人口规模上的匀质化状态。从城镇聚落集聚层面上看,人群之间社会合作的关系并非非常紧密且规模不大,城镇人群社会结构上更多地是呈现出从业类型上的差异。

2 传统聚落社会结构在当代的变迁

中国尽管由于地域辽阔且资源基础的不同,导致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但当代社会形态发生的改变均已深刻地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人群的社会结构更是较之于以往的农耕社会结构发生着根本的改变。无论各地的社会经济水平是处在工业社会的哪个阶段,开放协作的生产生活方式都逐渐替代了农耕社会内向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并进而改变了人群的社会结构形态,即由农耕社会匀质基础上的单一化序列差异结构让渡予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序列协作结构。

2.1 乡村聚落中社会结构的变化

随着农业机械的采用、种业的发展、化肥的使用以及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除了少数受地理环境制约的地区外,当代的农业生产效率普遍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向其他非农产业。当代的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之前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被彻底打破,人群之间在农业生产上的协作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乡村中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外地或本地的城镇从事二产、三产,传统乡村聚落中人们生产方式和从业结构的改变,不仅改变了原先封闭单一的生活方式,更为深刻地改变了原先身份或辈份等级的差序结构,建立起开放平等和协作的人群社会结构。

2.2 城镇聚落中社会结构的变化

自1978年以后中国的城镇化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到2012年已达52%,全国城镇人口在三十多年间以平均每年接近一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人口规模的高速增长不仅改变了城镇的规模和面貌,而且深刻地改变了原有传统城镇中人群的社会结构。我国当代绝大多数的城镇是在原有传统城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的城镇聚落多数成为当代城镇中的一个区域,或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或是历史街区,并且在当代城镇功能、产业等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较之前有极大质变的环境中,原先传统城镇聚落中的农产品转运和手工业等经济功能已经消失,从而导致原先集聚人群社会结构的彻底改变。原有传统聚落中人群之间以从业类型为主线的小规模合作关系被更大规模跨从业类型的合作关系所取代,人群原先在经济地位和从业等级上的差异也为平等协作的社会关系所取代,社会结构趋向于平等与匀质。

3 传统聚落的空间更新

聚落空间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和集聚等社会活动的载体,在其空间格局形态和空间肌理上体现出聚落人群之间的社会结构关系,即社会结构关系在物质空间上的投影。农耕社会中人群的社会结构关系投射在集聚的空间建造上,形成了传统聚落外部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和内部的功能空间建造特征,随着当代社会形态的改变和人群社会结构的改变,传统聚落内外部的空间也必然发生改变。对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聚落类型和不同的产业功能等,立足当代社会发展目标基础,传统聚落空间更新呈现出不同的方式。

3.1 乡村聚落的空间更新

基于农耕社会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有限的耕作面积和劳作半径,传统的乡村聚落在区域地表上的分布密集且较为匀质,特别是在平原地区显现得尤为典型。这种源于农耕社会的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状况,使得耕地资源破碎并阻碍了现代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无法提升。我国总体的农业人口耕地规模不到3亩/人,如果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农业生产,则耕地资源远远达不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传统乡村聚落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单就传统的农业大省安徽省而言,其村庄中外出务工人口平均达40%,村庄中日常聚居人口多为老弱,乡村聚落的空心化和空巢化现象严重,更加剧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以最为量大面广的农业生产型村庄来看,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开展区域村庄空间布局的调整,推动耕地资源的规模化集中是顺应当代社会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即传统乡村聚落外部空间更新的主要措施是对其进行迁并整合,以利于高效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开展。

农耕社会传统乡村聚落的营建源于从事农业生产人群集聚定居的需求,其建造的目标主要是满足自给自足的家庭居住生活空间所需,涉及部分生产性空间营造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的空间营造。随着乡村中社会结构形态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致使传统乡村聚落中家族结构和社区结构瓦解,在聚落空间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不再是祠堂,而是公共生产生活的服务设施。仍就最为量大面广的农业生产型村庄来看,村庄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也较传统乡村聚落中只满足本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向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方向拓展建设,向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值提升方向拓展建设。即传统乡村聚落内部空间更新的主要措施是拓展生活功能的公共空间营造、增加生产服务功能的空间营造。

3.2 城镇聚落的空间更新

传统城镇聚落在农耕社会中是一个可以自足的建成空间,即可以满足于从事商品汇集或服务业辐射的经济需求,也可以满足从业人群的集聚居住需求。而在当代社会,城镇产业经济发展的多样、人口规模的增长、空间建设的扩张和交通条件的改变等,使得原先由从业环境所集聚起来的城镇人群社会结构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在当代城镇发展建设中传统城镇聚落不再是一个自足的建成空间。传统城镇聚落空间更新的动力多来自于外部发展环境的推动,即当代城镇发展战略对传统聚落空间的建设定位与建设投入,诸如城镇的文化发展战略或旅游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建设需求。在当代城镇发展建设中,传统城镇聚落往往是作为城镇建设的发端标志而具备了特定的文化价值,传统聚落的空间格局往往是作为资源而具备了旅游的价值,其对城镇建设的价值所在则成为空间更新的方向。

就传统城镇聚落层面空间营造而言,由于农耕社会中手工业生活和生产用品的服务范围有限,使得商业和手工业作坊通常规模不大,多是在传统民居规模和型制基础上作调整,其建筑物内部多是职住混合功能的空间,而呈现出自足封闭的状态。传统城镇聚落作为农耕社会的区域服务中心,由于所提供商品种类不多导致人流和货流的规模有限,据此而建设起来的街巷空间也相对狭小,加之农耕社会内向封闭的意识,使得城镇聚落中公共交往空间缺乏。这样的空间与当代城镇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不相适应,因此根据城镇总体发展的定位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以适应当代人群的使用需求则成为必然。如改造传统城镇聚落的内部空间以实现空间功能的置换,将原先集聚人群的职住混合转换成职住分离以适应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将传统城镇聚落的街巷空间由封闭调整成开敞以适应当代人群多样化交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范霄鹏,杜晓秋.传统聚落中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J].中国名城,2012,(3):63-67.

[2] 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3] 崔晓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结构调整[J].理论视野,2007,(2):23-25.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9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ural economy and credit characteristics,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in rural areas,we consider th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unban areas in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the paper theoretically designs a kind of rural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model,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and provides some policies for the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rural areas,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dual structure,model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03-0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人民银行从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入手,以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为基础,以“三信”评定为重点,以农村征信系统为支撑平台,着力打造诚信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信用意识显著提高,农村信贷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建设74个示范县、456个示范乡镇,比年初分别增加了20个、182个。全省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989万户,评定信用农户871万户,贷款余额1979亿元,涉及贷款农户724万户,占比达73.2%。虽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现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村地区范围广、差异大、农户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特点及其对信用体系建设影响的基础上,研究设计符合国情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进而提出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经济特点及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影响

经济的运行方式决定了信用体系的建设方式。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及其与社会化生产的融合趋势,使农村信用体系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有别于一般社会信用体系的特征。尽管我国积极致力于缩小城乡差别,并做出大量政策性和制度性的安排,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研究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考虑到农村现实的金融生态环境,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农村的经济、信用规模远小于城市

农村与城市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的信用需求低于城市,对信用的重视程度不如城市,农村的信用形态也有别于城市。依存于农村经济的信用及其信用供给长期处于量小零散的状态,而脱胎于农村的中小及民营企业同样具有这种特性。这种信用需求与供给状态显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距甚远,与市场经济要求也并不完全吻合,更不合乎以追求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口味”。这也是造成农村资金持续外流、农村金融服务短缺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农村经济的流动性和活动范围也远小于城市

首先,在农业经济和国家土地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农户等农村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一般仅限于土地及其相关的狭小范围内。其次,经营农副产品加工的部分农村企业,与农户一样受制于土地,另一部分农村企业经营其他行业,但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范围亦较小。第三,受传统文化影响,农户或农民依赖土地,其渗入农业和土地的文化、尊严与情感难以割舍和替代。即使农民“进城务工,也仅是家庭农场的某种补充而不是替代”,副业和农业外就业并未改变农村的小农经济,收入微薄的家庭依靠副业和农业外就业增加了收入,而非农收入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家庭农业经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黄宗智,1990)。因此,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呈现出明显的区域范围特征,经济活动的流动性远低于城市。

(三)农户的收入结构远较城市居民复杂

除农场收入外,农户往往还包含了经营性、外出做工等其它非农收入。这些收入构成不仅复杂,而且不够稳定,与城市居民收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以2010年前3季度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为例,在城市居民的收入结构中,工薪收入占比为72.6%,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而在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经营收入占比为56.4%,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比为4.6%和9.5%。

(四)农村经济主体的家族特征强于城市

以往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风险与收益的边界往往是界定在家庭等核心组织的,而一般不针对个体。由此加以引申,即便是现代经济规则与市场理念已经渗透到中国农村社会,但以家庭作为基本消费和经济决策单位的传统不会马上改变。这种结构的根源在于中国文化中家庭独一无二的地位。城市家庭做为经济主体,通常仅包含夫妻2人,因此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可以简单地通过以单个人为主体的个人征信系统予以囊括,而在农村,家族特征更加明显,而且相对于城市,农村家庭人员组成更多,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也较城市复杂。

(五)农村信用与城市信用相比,具有特有的圈层结构特征

信用是人们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这一角度观察农村信用,我们会发现“农民最终认为可以真正信任的只有他们的直系家人”(福山,1995)。这种信用形态以家庭为核心,逐渐向外辐射延伸,从小家到宗族,由宗族到村落,由村落到乡镇,由镇及县等,一圈圈扩展开来,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所特有的圈层结构。这种圈层结构决定着中国社会特殊的信任结构。由于圈层之间的壁垒,阻碍了普遍意义上的信任体系的建立,使信任仅局限于圈层之内,而在圈层之外则戒备森严。因此,中国农村社会既有着小范围内高度的信任和秩序,又有着大范围内的不信任和无序,导致了信用交易成本的大幅增加。

(六)农村融资渠道和信贷结构也较城市复杂

从银行信用来看,首先,农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与城市差异较大,对资金规模的要求不高,以小额信贷为主,持续经营能力较差,容易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其次,农村经济受自然条件和需求弹性的影响大,而资产规模小、缺乏担保品,抗风险能力较差。第三,银行在农村的信贷业务管理成本较高,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城市,难以形成信贷资金的大规模进入。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二元结构体制特征以及农村资金需求难以从制度金融渠道得到满足,因此民间信用成为自发产物。目前民间借贷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并已成为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意识与家庭圈层结构决定了他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会认同与依赖传统的借贷渠道和方式,而不是立即融入现代信贷制度。这一特点与城市恰恰相反,城市的正规商业性信用交易远较农村发达,因此银行信用占据了信用交易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在农村,银行信用却与民间信贷大致相当甚至是弱于民间信用。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的设计研究

基于农村信用体系区别于城市社会信用体系的特征,本文将设计出区别于一般信用体系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和模式。同时,农村信用的特殊结构,需要我们除了考虑征信系统建设与守信激励及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外,需要增加声誉机制建设的内容,我们将随后讨论加入声誉机制的原因。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征信系统的设计

1. 农村征信系统的建立与管理。建立适合农村经济特色的征信系统,是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地域性特征、农村征信系统信息的多样性,以及征信系统建设的成本,使得目前没有必要建成全国统一的农村征信系统数据库,而应以具备同样经济特点的区域为单位。从目前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看,以县为单位较为适宜。待农村经济金融和信用交易环境发展到足够高的程度后,再实施全国联网,并将最终纳入到全国统一的数据库中。

2. 信息征集主体和主要内容。农村经济以家庭(族)为最小单位,那么信息采集的主体也应当是以家庭(族)为最小单位。当然,从目前农村金融的实践情况来看,农村信用主体不仅限于单一农户,还包括合作组织(联保体)、准企业组织:如公司+农户等形式,但其核心离不开家庭或家族这一基本单元。农村征信系统的重要目的是揭示信用交易风险。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家庭的收入构成更加复杂,其收入包括“农业家庭收入加非农佣工(或经营)收入”(黄宗智,1995),而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更加详细的生产经营和非农收入信息来反映还款能力。除银行信用信息外,农村征信系统还应包含民间信用的内容。但对民间借贷信息采集存在制度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只能逐步推进。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再逐步将其它民间信用信息纳入到农村征信系统中来。

3. 农村征信系统的采集机制和共享机制。凡开展涉农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应加入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来。但金融机构并非农村征信系统的全部提供者和使用者。基于农村经济区域狭窄的特点,农村征信系统的设置和共享范围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从纵向看,农村征信系统没有必要扩大到全国统一的范围,否则会造成操作成本极大增加,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在农村金融还不很活跃的当前,农民在本地获得商业性信贷支持的能力很有限,更不用奢谈在更大的范围内融资。从横向看,信息共享的范畴需要不断地扩大,并需要法律或制度建设予以保证。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除农发行、农信社及邮政储蓄银行外,会有更多的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农村信用信息在这些金融机构间共享,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建设

1. 信用评价机制。信用评价是判断“激励”或“惩戒”的前提。鉴于农村信贷资金需求小,投资回报率低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企业和个人融资的共生性特征,导致农村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评价可能会比城市居民和企业更加复杂和困难。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弱于城市经济,相应的信用中介行业很不发达,加上农户在购买信用评价产品上的支付能力较弱,市场化的信用评价体系目前很难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因此,人民银行应组织农村征信系统的使用方,共同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简约、统一的信用评分流程,并采用单体信用评定与打包信用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减轻农村信用主体成本,准确反映农村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当前各地普遍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三信”评定。这种信用评价方式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圈层结构特征,应当继续坚持下去,以科学、简约、统一的信用评分为基础,使“三信”评定结果更加科学,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社会各方的认可度,促进圈层结构壁垒不断弱化。

2. 激励与惩戒机制。信用机制包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机制是否完善是信用体系能否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一般而言,城市居民由于经济行为活跃,经常与金融机构发生关系,不良信用记录持有者处处受制,惩戒机制的作用明显强于激励机制。而农村与城市不同,由于经济行为不活跃,与金融机构多次发生关系的概率小,仅依靠失信惩戒机制,并不足以发挥信用体系的作用。因此,更宜建立以守信激励为主,失信惩戒为辅的信用机制。人民银行应当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推动农村征信系统应用和信用评价机制发挥作用,促进守信激励的实现。涉农金融机构也应当在信贷政策上提供相应的支持,推行“征信+评价+信贷”的业务模式,带动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和农村贷款投放的增加,促进涉农金融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将信用评价结果与国家相关惠农政策有机结合,推动守信激励机制的建立。而激励和惩戒作用的发挥,同样需要适应农村信用中银行信用与传统民间信用共存的特点。

(三)声誉机制建设

1. 声誉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引入声誉机制的原因。标准的声誉理论认为“声誉能够增加承诺的力度”,其作用在于为关心长期利益的参与人提供一种隐性激励,以保证其短期承诺行动。Pyle(2002)区分了两种声誉信息流动渠道:一种是通过经济主体的自身行为自发产生的;另一种是由正式的第三方组织协调的,这种第三方组织可能是赢利性的,如信用评级机构,也可能是非赢利性的组织,如行业协会等。在前一种渠道中流动的声誉信息通常是短期的,而在后一种渠道中的声誉信息是长效的,通常以正式的信息报告的形式出现,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引入声誉机制来促使其发挥作用,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城市信用体系中,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地域范围广等特点,声誉机制发挥的效用可能并不是很大。而农村经济和信用有的地域狭窄、圈层结构等特征,恰恰吻合了声誉的建立、传播条件,声誉机制作用在当前农村地区更能够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

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声誉的产生机制设计。结合Pyle(2002)声誉产生渠道的理论,我们发现农村信用体系通过两种渠道都能产生声誉。一方面,不论是银行信用还是民间信用上的履约行为,均能够使农村经济主体产生声誉。这进一步证明了本文前述观点,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首先应建立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信用信息系统,不仅要实现金融机构对涉农信用信息的采集,还要逐步扩大到民间信贷的领域,并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实现一定范围的共享,从而促进农村信用体系中声誉机制的产生。另一方面,对于无信用交易行为但参与“三信”评定的农村经济主体,由于是第三方做出的信用评价,其产生的声誉不仅是长效的,并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为推动农村信用体系中声誉机制的产生,我们需要将“三信”评定的范围扩大到无信贷关系的农村经济主体,并通过大量的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户提高信用意识,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三信”评定,在获得金融机构认可之前,在一定范围内积累良好的声誉。

3. 声誉的传播与维持机制设计。由于声誉依靠社会网络建立起来,因此声誉的传播在具有地域特征和圈层结构特征的农村地区,比城市更加有效率。为促使声誉信息的有效传播,首先应加大农村的信用宣传教育,做到广覆盖、可持续,提高农村的整体信用意识,使农村经济主体充分意识到声誉的作用,自觉维护自身在信用交易市场上的声誉;其次要建立长效的声誉信息公开机制,如定期把历次信用评价结果在相关区域公开,或把声誉信息纳入到农村征信系统中,通过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声誉更广泛地传播。同时,由于声誉还具有“逐步建立和逐步消失,也需要投资和维持”(George J・Mainlath 和Larry Samuelson,1998)的特点,需要我们将信用评价等工作坚持不懈地长期开展下去,为农村经济主体保持良好的声誉创造条件。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探索:山东案例

根据前述理论研究,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在山东省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网络手段,尝试建立了以农村征信系统为核心,涵盖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信息服务等内容的农村信用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涵盖三项功能:一是农村信用信息采集;二是农村信用评价;三是信息服务。该系统自2009年正式运行以来,已实现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358万户,部分农信社利用该系统审核发放农户贷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农村信用信息采集

在农村征信系统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借鉴了前文论述的农村经济主体以农户家庭为主要单位,采集信息应包含家族信息、经济能力信息、民间信用信息和生产经营信息的思路,制定了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信用信息采集项目。在信息采集内容方面:一是采集农户信用信息,包含基本信息、农户资产及收入状况信息、银行信用信息和民间信用等四个方面。二是采集信用村、信用乡镇信息,来源于农村信用社开展的“三信”评定。在信息采集方式方面,目前,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企业等有关信息全部来源于农村信用社。随着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增加,以及非银行信用信息来源的不断拓展,信息来源范围将不断扩大。系统中所有农村经济主体的信息采集均按期管理,信用档案每年一期,一年内两次评定的可以重复加载,覆盖同期档案,即保持每年最新的一条记录。

(二)农户信用评分体系

在对农村信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根据农村信用评价的特点,设计出一套科学、简约、统一的信用评分流程,对农户实施信用评分。评分指标使用的数据项来源包括农户当期信用档案的数据项、农户信贷信息衍生出来的数据项、对外担保信息衍生出来的数据项及家庭成员信息衍生出来的数据项等。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农户信用评分的实际情况,系统提供了指标调整功能,为了实现评分指标设置更加科学规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基本指标体系基础上,对现有指标进行适当增减、调整和优化。目前,使用的基本指标设置,是在经典“5C”评分模型基础上,结合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户信用评分基本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了4大类15小类指标,并分配了不同的权重,实行百分制评分。

(三)系统的查询与使用

系统信息查询包括农户信用报告查询;信用农户评定情况查询、统计和分析;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情况查询与各类信用档案按金融机构网点口径统计查询。系统正在建设初期,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共享角度综合考虑,只对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开放。人民银行能查询各类汇总信息即统计分析报表及信用村、信用乡镇的明细信息。同时,可以将信用评价汇总结果提供给政府部门等相关机构,为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金融机构用户可以查询本机构及下属机构的单户明细信息和信用报告以及评分信息。同时,可以查询明细信息、统计信息,将该系统所展示的信息用于农村信贷政策的制定、农户贷款发放前的审核以及农户信贷对象的筛选。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基础法律保障

信用体系建设事关每一个人,特别是信用信息的采集、应用直接涉及到居民个人的隐私,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因此,一方面应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明确信息征集的主体以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信息采集、加工、使用的方法和途径。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尽快出台法律来规范信贷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依法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业务的开展。

(二)构建适合农村经济特色的农村征信系统

建立以家族(家庭)为主体的农村征信系统,全面采集农户家庭的基本信息、收入信息、银行与民间信用交易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信用状况。首先,应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特点,对农村征信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借鉴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模式,在符合征信标准化的原则下,建立起农村征信系统框架。其次,将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的农户信息,补充至农村征信系统内,进一步实现农户信用信息电子化和持续动态更新。最后,建立农村征信系统的共享机制和信用评分系统,有效减少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农户贷款成本。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化结构逐步被打破,再逐步将各地农村征信系统整合到全国统一的框架中来。

(三)开展“三信”评定,建立守信激励机制

借助农村征信系统和农户信用评分,不断优化“三信”评定的指标、范围,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乡镇和信用村的评定,将评定结果作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考核的重要方面,由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激励措施,使信用乡镇、信用村在项目引进、贷款利率、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享受政策优惠。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信贷审批、风险控制的重要参考,根据评价结果的不同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抵质押物等方面实行差别对待,对信用优良农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以点带面,通过“三信”评定带动整个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和信用知识水平不高的现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农村信用主体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其生产经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乃至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密切联系,使其意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失信付出的代价,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从而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黄海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百色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0,(1).

[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 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年.

[3]王富全.个人信誉评估与声誉机制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4]王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构建一个动态改良的信用体系[J].济南金融,2006,(4).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赌博、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地增加。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一方面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具有广阔的、天然的健身场所,各地区可根据附近地形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又能加快当地体育附属设施的健全,加速农村体育产业、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一方经济。

论文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作用 对策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11

二、中西方节日庆贺方式的差异

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在很多地方都留有封建社会的痕迹,如等级制、家族式,节日大都以家庭、家族为中心,多以内部活动为主。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的是人们的互动性、群体性和狂欢性。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反映出人们互相间渴望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等特点。以春节与新年为例,中西方在庆祝时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人们就以各种庆祝方式,一直出正月。在12月31日晚,当地人民走上街头,在盛大的狂欢节,在半夜接近于零,人聚集虔诚地祷告,新年倒计时。十二点整的时候,美丽的音乐,舞蹈,人们会庆祝坐起来。可见,春节充满了丰富的传统风味和独特魅力,反映了呼吸和时代的潮流在新的一年里,更贴近现代生活。

三、在节日中中西方在服装的区别差异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12

一、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明确传统农业的含义和特征是对传统农业进行分析和思考的首要条件。舒尔茨对传统农业做如下界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成为传统农业”。同时,他认为“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这种处于均衡状态的农业具有有三个显著特征:“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不变;由于上述原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也长期处于均衡状态”。这也就是所谓的“简单再生产”。

中国的农业正符合“简单再生产”的这三个特征。如果没有其他外在因素的干预。中国的农业会一直维持现有水平,停滞不前。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人口的数量依靠农业产量。由于生产水平的落后,人口数量几乎完全由耕地的面积所决定。明朝之前。由于耕地面积变化不大。技术水平长期保持不变,人口数量一直徘徊在几千万。明清时期,由于引入了玉米、甘薯等新作物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等形式的广泛应用,耕地面积得以大幅度增加,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人口数量也就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与哈佛学者珀金斯的研究相一致。珀金斯研究发现,中国从明朝开始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600年当中,人口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速度的平均水平是完全一致的。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给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本和市场。国家通过采取低价强制征收粮食,高价出售工业品的形式。这使我国农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农业发展的新时期。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进行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件,提出“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该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流转。199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从2004年起。连续九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在“三农问题”上。这些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关注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农业水利灌溉、农业科技等方面,凸显出中央对农业的重视。

我国农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农业仍属于传统农业,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落后。

二、舒尔茨收入流理论概述

舒尔茨首先驳斥了两种传统农业的错误观点:“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

舒尔茨根据社会学家曾经做的针对两个传统农业社会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和印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社会学家索尔·塔克斯发现帕那加撤尔非常贫穷,但是很有效率。“这个社会的800个人充分利用了自己掌握的大部分要素和生产技术”。在他的著作《一个便士的资本主义》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民在配置当前生产中他们所拥有的要素时是很有效率的”。社会学家W·戴维·霍珀在印度的小村庄塞纳普尔的调查发现,该村庄农产品的暗含价格同实际市场价格是几乎一致的。因此,他认为塞纳普尔的农民对其生产要素作出了有效地配置。因此,“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观点是错误的。

通过对印度1918—1919年发生的流行性感冒所引发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和农业产量下降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舒尔茨估算出“劳动系数=0.349,劳动系数的标准误差=0.076”。运用以两倍标准误差为基础的可信区间,舒尔茨认为可以接受印度农业生产中劳动系数0.4这一前提假设。这一事实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因此,“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在否定上述两个观点的基础上,舒尔茨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收入流理论。他认为传统农业滞后的根本原因是收入流来源的价格过高。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的供应数量和技术状况是在长期内保持不变。使得收入流来源的供给在长期内也保持不变:由于农民获得持久收入流的偏好不变,因此持久收入流来源的需求也不变。收入流供给的价格弹性为零,表现为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收入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则需求曲线的斜率为零,表明收入流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这导致持久收入流的价格较高,使得农业的资本收益率低下,最终造成农业的停滞不前,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为了降低持久收人流的价格,改造传统农业。就必须引进现代生产要素。为此,舒尔茨提出了三条建议:建立适于农业发展的有效制度;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制度建设方面,舒尔茨认为,“制度上的相应的改变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他认为,必须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产品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作用;建立家庭农场,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

生产要素的供求方面,舒尔茨指出,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促进新生产要素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要降低生产要素的成本,并使农民掌握使用方法。

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舒尔茨强调了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通过丹麦农业的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他认为:“新农业技能和关于农业的新知识可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投资。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探究

舒尔茨的收入流理论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传统农业的特征篇13

一、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信息采集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

一是部分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机构贷款认识不到位,不易达到贷款需要的标准,多数短期借贷都通过私下的民间借贷或亲戚朋友的短期筹措,与金融机构难以发生借贷关系,导致很多农民在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报告都毫无信息。二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农业经济不发达,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日益增加,部分村庄几乎变成了“空村”,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而留下的群体除了偶尔与金融机构发生存取款关系外,很难产生借贷关系,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人员的征信信息很难采集到位。三是大部分农民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不愿意过多透露个人信息,在金融机构采集征信信息时,不愿填报或少填报个人信息,涉及信用、工商、保险等信息难以获得。四是信息采集人员个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村信贷人员对农民信息采集不够重视,甚至存在主观推断等情况,使部分关键信息缺失或失真,使得相关信息无法有效使用。

(二)农民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不足

我国农村地区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再加上我国金融信用产品的推广使用起步晚发展慢,对于农村地区的信用观念推广与农民信用意识教育还不到位,很多农民对信用记录还不够关注,重视程度不高,对信用记录不良造成的后果还未有充分的认知。同时,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意识不高,逃废债务、合同违约、商品交易主体之间失信现象依然屡见不鲜,甚至为了逃避信用记录的制约,一些人不愿意参与信用信息征集、评级等业务,或者消极对待信息征集,提供虚假信息。

(三)金融机构信贷门槛高,多数农民被排除在信用体系之外

多年以来,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主要是由金融机构来完成,民营机构几乎很难插足,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工作。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为防范信用风险,多数信贷产品是以足值的抵押物、质押物或担保为前提的。但农村地区由于土地使用权、房产等物品无法进行抵押,无法有效流转变现,导致大量农户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服务,无法使用金融机构信贷产品。而为增加金融信贷服务成立的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业务滞后、发展不充分,现有的多数担保机构未能惠及农村地区。此外,大部分担保公司已经基本放弃了农户贷款的担保业务,更加关注县级以下企业信贷,这就使多数农民无法通过信贷服务进入到征信体系内,也无从被采集相关信用信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难以快速发展完善。

(四)社会参与度较低,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氛围较弱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部门、环节较多,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硬性制约,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涉及企业及个人的工商、税务、电信、法院判决、缴水电费、拖欠工资等相关信息的采集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虽然从农村居民到涉农政务机关都深知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不仅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和安排,也需要确定牵头部门组织各机构共同推进。同时,农村民间信用体系多以亲戚、朋友或同乡、同村的口碑为主,多是隐性的民间口传信用的形式存在,缺乏固定的记录载体和记录机构,海量的数据采集、分析、使用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更需要大量资金和各种成本的投入。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碍于牵头部门和资金约束,信用体系建设推广难度高居不下,社会参与度大大下降,严重影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二、涉农互联网金融P2P的征信建设特点

(一)立体化,提升了征信的全面性

一是信息内容更广泛。涉农P2P,如翼龙贷网,除了传统的人民银行征信报告中反映的情况,还记载了农村借款人的家庭人口信息、职业信息、经营项目信息、学历知识水平、家庭房产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现金流情况、经营能力情况,基本上尽可能全面反映借款人真实的农业项目经营情况。二是图像化保存。除了采集的信息以纸面和表格形式保存外,翼龙贷还以照片和视频形式进行征信信息采集,主要包括其长期居住地、住所、经营场地、家庭人员等方面的照片信息,同时还在借款人注册申请贷款时对其进行视频录制,采集动态信息,并在确认借款时二次采集借款人视频信息,打破了原有纸面记载的模式,实现了纸面、照片、视频三种形式的信息采集。

(二)关联化,解决了信息采集难问题

翼龙贷网的信息采集和贷款审批前置条件是以家庭为单位,借款人需要提供全部家庭信息资料,户口本、夫妻双方身份证、土地使用证、农村房产证等资料,而且借款的相关资料文书必须有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才能生效,在夫妻双方不足以达到借款条件时,可以采取担保人担保形式,增加至少一个人的信息采集和签字确认。这样,一次借款申请就可以采集到一个家庭至少夫妻双方的征信信息,有担保人的情况下还能再增加一个人的征信信息。

(三)普惠化,扩大了征信采集覆盖面

作为涉农P2P,翼龙贷网95%的客户来自于农村地区,其特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信息采集和风控模式不断扩展了其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涉农互联网金融P2P企业,对银行流水、可抵押资产等原有金融机构必须达标的部分风控指标进行了弱化处理,充分利用了农村地区农户血缘关联关系密切、重视乡村内社会声誉等特点,转而采用具有农村特色的家庭化、立体化等风控手段,将大量被传统金融机构信贷产品高门槛拒绝的但资质优良的农户,通过特有的产品模式和风控手段,纳入到互联网金融P2P的服务范畴内,有效扩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四)模型化,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科学发展

大多数P2P企业都通过数据模型对借款用户进行评级,以翼龙贷为例,通过借款用户的年龄、学历、家庭人口结构、联系人反映情况、住房和经营情况等数据,结合众多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模型设计,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采集的数据外,还将借款用户在互联网中留下的信息与痕迹作为征信信息进行收录与分析,形成综合化大数据。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对借款人进行自动化的网络评级,翼龙贷将众多借款人分为A、A+、AA、AA+、B等十二个级别,对不同级别的借款人结合借款期限审批不同的借款额度和利率。

三、进一步推进涉农P2P征信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引导、推动和管理作用,推动地方市县两级政府积极构建地方征信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地方建设征信体系的建设,人民银行要提建议、做方案,积极协调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突破原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常用的宣传教育、强化惩戒等原有套路,将相关P2P征信信息系统纳入地方社会信用建设的工作规划和方案中。

(二)鼓励规范合法P2P在农村地区落地

作为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应主动接近和认知互联网金融,更要深入了解本地P2P企业的运营模式和风控模式,鼓励规范合法的P2P在本地落户,尤其是主动深入扎根三农的P2P企业,更要鼓励其发挥为农村地区输血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在人才供给、办公、工商、税收、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条件,以此弥补其对地方传统金融的服务空白,从宏观层面延展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宽度和深度,提供更多更符合市场机制和科学风险定价的金融产品,使其从市场角度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持续、稳定、深入的资金支持。

(三)规范涉农P2P用户信息采集的管理

当前多数P2P企业都将客户信息纳入到上海资信成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中,P2P企业可以通过查询服务共享其他企业提交的客户征信信息。一方面,要对纳入系统的涉农P2P企业应进行严格的约束与管理,划清个人信息采集的范围与界限,保持对P2P企业信贷客户的个人人格和隐私的尊重,严防信息的泄露对借款与理财客户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征信管理部门也要对涉农P2P企业开展的征信业务进行管理,对没有纳入NFCS系统的,要尽快要求其加入系统,对未经允许私自采集并泄露或公开售卖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管控与打击,严防负面效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