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急救医学进展

急救医学进展合集13篇

时间:2023-12-21 10:32:13

急救医学进展

急救医学进展篇1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603-01

急诊急救医学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渐渐形成的临床医学专业,也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的跨专业的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专业,涉及多种医学专业。急救医学是一门由多专业综合的科学,用于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创伤和急性病变,需要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疾病和灾伤,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的科学。急救医学不处理伤病的全过程,是把重点放在处理伤病的急救阶段,其内容主要包括是:心、肺和脑的复苏以及因循环功能所引起的体克、急性创伤,还包括多器官功能的衰竭和急性中毒等等。此外,急救医学还需要研究和设计现场抢救、运输和通讯等方面的问题。总的来说,所急救医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院前处理(急救中心)、医院急诊室和危重病人监护病房(ICU)三个部分,急救设备也是急诊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对急诊和急救工作的要求和期望也随之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健康,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临床医学发展是分不开的。在1979年,急诊急救已经被国际上公认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急诊急救工作是否做到了及时和妥善对伤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恢复都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急诊急救工作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的标志。

1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概说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急诊急救医学事业发展历经的阶段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期,第二个阶段为八十年代至今。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范围广泛、医护人员素质提高快、急救医学发展速度快,理论研究也基本适应了我国的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所需,在硬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县以上的医院,急诊急救已经配备了专用的呼救电话、人员、车辆,具备监护功能,在软件建设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成效,相关的医护人员对急诊急救足够的重视,使得急诊急救医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的特点有这样几方面。

(1)专业急诊急救机构由医疗卫生部门向多功能的救护机构扩展和渗透,初步具备了能够在现场及时有效的开展对病患的脱险救治工作,具备了医学监护下的能够很好的运输病人的能力。比如装备现代化的救护车、救护飞机、医疗救护舰船和直升机等运输交通工具。

(2)专业急诊急救机构由单一的城市和地区向着若干组织联合逐步发展,初步形成了城市和地区的专业急诊急救网络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这样就适应了现代社会中人类交往所造成的频繁的特点和需求。

(3)为了旅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这也为国际紧急救援机构的发展和建立创造了条件,有了跨州跨洋远距离的急救运输,也包括参加紧急救援的商业性的组织,以我国的卫生部的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为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4)在比较全面的对现代急诊急救医学和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进行评估,这样可以给予有力的支持,有利于急救资源的发展,也加强了社会民众的急救活动和急救意识。

(5)随着灾难事故的增加也是的灾难救援医学在急救医学方面起了很大的扩充,形成了院外救援医学的发展。

(6)现代医学在学术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主要由院外急救主要包括有医学监护运输和灾难医学,院内危重急诊急救监护医学等学科逐渐形成了现代急诊急救医学体系和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对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我国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医院的急诊急救大多是建立在急诊室的基础之上的,在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医院分级管理对急诊科和急救中心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县以上的医院基本都有急诊科,在大中型城市还建立了急救中心。总的来看,我国的急诊急救模式主要有这样几种:独立模式,比如北京的急救中心也称作是北京模式;行政模式,也就在在全市建立统一的急救通讯指挥中心,比如广州的急救中心也被称作是广州模式;院前模式,也就是以院前急救作为重要任务的急救中心,这种急救中心没有床位,比如在天津、南京和上海等也被称为是上海模式;依托模式,是以大中城市的一所综合性的大医院作为依托,建立急救中心。比如在青岛、郑州、重庆和海口等建立的也被称作是重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具备有强大的急救医疗后续力量,也充分的发挥了院内、院前和ICU等比较完整的急救医疗功能,这也是我国目前发展比较好的重要模式;指定模式,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一所当地的医院为急救中心,这在我国的中小城市和县级和区域医院比较常见;自由模式,是由各级各类的系统医院自发组织和建立的急救中心。

3急诊急救医学的未来发展研究

(1)逐步形成以城市和地区为依托的立体交叉城市交融的急诊急救网络和体系,这会缩短急救的反应时间,对抢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要逐步发展功能完备的医疗急诊急救交通。

(2)努力加强和完善急诊急救的医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要在医学教育中专门开展急诊急救的相关课程,强化专业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专门成立急救医学研究中心,以更好的研究现代城市的急诊急救体制、加强网络运作,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方向等,要争取在短时间内研究危机生命的重病急危的院外救治工作。

急救医学进展篇2

急诊医学的发展史和现状

世界上急诊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美国人发现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由于战场和途中的及时急救,受伤士兵的存活率大大高于因车祸而送至缺乏专业急诊医师的医院急诊室的患者。于是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s,ACEP),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加强急救工作法案。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成为美国各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必修课程。美国有急诊医师进修学院,各省、州卫生当局下设急诊医疗服务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对危重病、创伤、灾害等突发事故进行急救并提供技术援助,同时负责领导、培训和考核急救工作人员。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目前每年有近3万急诊专科医师在全国6000多个急诊室为约1亿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美国共划分为304个急诊医疗体系行政区,并相互联结成急救网[1]。日本的急救中心可通过电脑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署,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紧密联系,可随时了解急诊患者应诊的科室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的空床情况等,以便使急诊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获得治疗。

英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业医疗机构,英国皇家医学院设置急诊医学专业课程,全国统一呼救电话号码为“999”。急诊室、急救中心实行全科医师制,全面电脑化管理。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全由以麻醉医师为主的医师负责,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5”,接到呼救电话,由中心值班医师判断病情后决定采用何种类型救护工具到现场抢救。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配备有现代化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在现场经医师、护士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护送到合适的医院[2]。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历史。1980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颁发(80)卫医字第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又颁发了(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室),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全国有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准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3]。

急诊医学的范畴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也称初步急救(first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首先给患者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主要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民来完成。因此,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是急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4]。

二、复苏学

复苏学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和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

三、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四、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而交通事故(航空、公路、铁路)造成多发伤等。如何有效、迅速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5]。

五、创伤学

创伤是青年人(<44岁)中的第1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3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达几千亿美元。在我国目前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创伤作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创伤后患者死亡高峰的发现和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创伤急救中心[6]。

六、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在美国,每年各州或城市中毒咨询中心可接到近200万个中毒咨询电话,其中约25%的患者去急诊或住院治疗,5万多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进入ICU。在我国,据估计在城市急诊患者中5%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10多万人死于农药中毒。随着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其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和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7]。

七、急诊医疗管理学

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p#分页标题#e#

八、现代EMSS

如上所述,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配备急救器械的运输工具将其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ICU或专科病房,这种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这三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以更加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目的的系统叫做EMSS[4](见图1)。EMSS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从急救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以及急救中心和各级医院急诊室的电脑化和网络化,到院前多方位、立体(空中)救护,EMSS已发展成为高效、发达的急救医疗系统[8]。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临床专科的特点和不平衡发展

急诊医学专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培训正规专业急救队伍和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急诊医学专业就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诊疗指南而言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需要凭借多系统交叉、多学科交流融合,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独特的专科成长之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急诊医学专业和学科,从时间和专业技术来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急诊医学专科的差距并不如其他专业领域那样显著,这为我国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一定的先决条件。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和人口需求不同,对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有很大差别。例如,在欧美等高福利国家,急诊医学专业以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院前急救效率、建立各临床专科间互助“绿色通道”和普及全民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这些国家凭借经济优势和财力,致力于将高科技和先进装备运用于团队医疗急救和急救体系的建设[1]。以色列等一些长期处在战争或恐怖活动威胁的中东国家的急诊、急救发展模式侧重于重大创伤立体救护和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治。而对于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和国家,急诊医学中的灾害医学分支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代背景的变化也会影响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美国的急救知识和全民急救普及教育因受“911”事件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影响,比原来更强调防恐方面的急救知识内容[9]。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国际水平日趋接近。很多临床专业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到已基本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有些专业已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那么,急诊医学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创新性地努力建设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呢?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急诊医学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如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创伤的增多,新生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的产生,更使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院前急救

如何尽快建立快捷、有效的我国院前急救系统,规范和高质量地运作各地的“120”急救中心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城市院前急救初级服务系统和急救网络,人员、通讯、车辆装备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和改善,一些急救中心的功能已从单纯运输型转变为急救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急救医疗型,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院前急救的资源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各城市院前急救发展也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就我国院前急救可持续发展而言,还存在急救立法、网络建设、培训与科研、管理运作、区域性协作、国际间交流、灾害应急救援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二、医院急诊科(室)医院急诊科(室)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我国目前一般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有固定编制的医师和护士,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

施和急救器材,方便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总的来说,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急救医疗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水平和特色。可喜的是,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对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仪器配备、人员要求和培训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8]。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医院急诊科(室)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急诊医疗需要[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国内不少医院急诊室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新建急诊科(室)又缺乏国家权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急救专业医护队伍不专、不稳等诸多问题。上海某大医院所做的一项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大医院急诊科(室)普遍患者众多(特别是老年患者),疾病谱广,涉及各个系统脏器,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真正的急危重患者所占的比例不高(浪费一定的医疗资源来充当夜门诊的角色),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入院困难,不得不在观察室等待一定时间方可住入各相关专科病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急诊就诊制度(符合急诊的情况才予以就诊),完善社区医师制度,提前分流一部分急诊患者,加强社区一、二级医院力量,帮助三级医院分担一些常见病的患者。要加大对广大普通群众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急诊的真正含义,不要盲目地急诊就医,浪费医疗资源。对于“120”急救系统来说,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送往不同级别的医院,做到既不浪费医疗资源也不耽误患者病情。在医院内部,要理顺各专科与急诊科的关系,对急诊患者的去向必须建立一条“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统筹安排患者,其次,还可以同周围的一、二级医院合作,将一些病情较轻、已经稳定的患者转至那里进一步治疗。充分体现急诊医学“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的医疗实践特点。

三、重视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

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包括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人才资源管理、急诊信息管理、急诊医疗经济学、急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具体如制定急诊范围,急诊医疗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医疗常规、急诊医疗流程和工作程序等),如何保留急诊医师和护士,急诊病例资料管理,急诊患者咨询与投诉管理,急诊医疗事故差错及其防范,急诊科的安全保卫,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急诊医疗成本与效益,等等。另外,还必须积极开展急诊医学的教学和培训,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护士,重视急诊的管理和科研,如进行有关急症病因、发病机制、病程、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研究如何使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更优化合理,如何提高急诊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5]。#p#分页标题#e#

四、加强医院急诊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最近,卫生部专门就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通知,强调必须提高急救中心和医院急诊科对灾情、事故的应急能力和日常急救工作水平。县、区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则上均应成立突发事件抢救组,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医务处(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担任正、副组长,进行组织指挥,抢救治疗和后勤保障等,具体负责院内急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线抢救和分类救治。要认真制订灾害和突发事件院内急诊保障预案,忠实执行“通知及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合理、及时报告”的伤病员急诊处置抢救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启动EMSS,调集医院所有可调动的医疗资源,安全有效、全力以赴地救助伤病员。

五、建立急诊专科医师认证体制,努力培养急诊医学的专业人才和队伍

急诊医学涵盖了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背景和多学科操作技能。急诊服务对象是危、急、重的伤病员。“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师通常需要掌握包括创伤复苏、高级心脏生命支持和呼吸道管理以及综合内科专科诊治能力(内科学各专科),例如治疗心脏病发作(心脏科)、管理困难呼吸道(麻醉学)、放置胸腔引流管(心胸外科)、急诊超声波检查(影像科)、缝合复杂的裂伤(整形外科)以及处理宫外孕(妇产科)等。急诊科医师还需要通晓几乎所有专科领域的常用药物。在美国和加拿大,需要4~5年的时间培养一名急诊专科医师。在美国,目前有近10个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和学术组织,包括ACEP、美国儿科急诊医学(AmericanAcademyofEmergencyMedicine,AAEM)、ACOEP(AmericanCollegeofOsteopathicEmergencyPhysicians)、急诊医师协会(AssociationofEmergencyPhysicians,AEP)、EDPMA(EmergencyDepartmentPracticeManagementAssociation)、ABEM(AmericanBoardofEmergencyMedicine)等,足见急诊医学学科以及急诊专科医师学术生涯在医学界的地位和急诊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有些发达国家,急诊医师还根据社会和地区的差异分为家庭急救医师和临床急救中心医师,这样更便于按需培养人才[4]。因此,对从事急诊工作医护人员素质和岗位职责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应热爱急诊工作,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能冷静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事件。第三,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向全科医护方向发展,实行全科医师、全科护理制。因为急诊服务对象是患急性疾病任何年龄的伤病员,这些急症包括各临床医学学科。通常急诊患者来急诊时首先遇到急诊医护人员,而有些急症,如多脏器功能不全、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常涉及多个专科的问题。因此急症患者先由全科急诊医师作紧急诊断处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心肺复苏,维持患者的生命和主要脏器功能,需要专科医师处理的,再由急诊全科医师请专科医师会诊处理。最后,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应用。同时要完善急诊专业医师的专业晋升机制,尽快实施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准入制,建设和增加急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培养急诊医学的高级人才。

急救医学进展篇3

2国外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在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对急诊医疗技师(EmergencMedicalTechnicans,EMT)进行国家登记和考试,井与急救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在德国凡志愿参与急救医疗的人员,可获得与为国家服兵役相等的待遇,可见全社会对急救医疗的重视程度。英国的医疗服务是免费的,急诊医学及EMSS发展迅速,全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门机构,皇家医学院校设置专门课程,建立急诊医师培训基地。法国还专门建立了儿科急救中心,配备现代化的监护设备、专职儿科急救医师和救护设备齐全的急救运输工具。在降低危重患儿病死率方面,急救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3国内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可以说有悠久的历史,公元400年前,华陀就曾经用类似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等方法抢救过心脏病患者。到抗日战争时期,对伤员进行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移,也是近代院前急救的雏形体现。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相对缓慢。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重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0年10月卫生部颁发了(80)卫医字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颁布了(84)卫医司字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以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卫生部、邮电部共同确定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21世纪后,中国发生的比较重大的地震等事件,使我国的急诊医学有了更深的实战经验和更进一步的专业训练。

4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对比与现状

急救医学进展篇4

1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急诊医疗服务向社会大众的延伸,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救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即伤员尚未达到医院前的救治。

院前急救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沿,肩负着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责任。它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沿,是急诊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以医院急诊科和医院内综合技术支持系统为坚强后盾,并于后两者紧密衔接,形成一体化医疗服务。

2院前急救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延吉市院前急救的现状:

我市只有一个急救中心、10辆急救车,担负着全市50多万人口的救治任务,去年急救3500车次,5000人次,居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一。根据国家卫生部规定和国外院前急救人员配置,按每5万人口配置1辆急救车,每辆急救车配置6名院前急救工作人员来计算,延吉市至少需配置10辆急救车、60名急救工作人员,急救医生不得少于20名。但是我市急救中心急救医师严重不足(仅为10名),制约着急救事业的发展。

2.2急救医务人员不足的原因:

院前急救对职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首先是身体素质要求高,经常有体重超过100kg的病人需要从底楼抬到7楼,急救医务人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无法胜任。其次,急救医师必须是全科,需要对医学各领域熟悉。目前国内急救车没有配置专职护理人员,因此还要求急救医师要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

此外,因院前急救业务单纯、狭窄,从事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事业发展上升空间小,影响例医学院毕业生选择从事院前急救的热情和积极性,失去了事业留人的优势。

3培养院前急救医学人才的对策

3.1加强院前急救专业化急救队伍建设:

近年来,院前急救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装备配置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院前急救医师队伍人员紧缺,流失率高,队伍的不稳定已成为制约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急救医务人员合理定位、提出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培养模式、试行建立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的职称晋升考评体系等,以达到调动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急救医师队伍,推进院前急救医学学科的建设发展目的。

3.2加强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素质培养:

院前、院内工作有所不同,不仅体现急,而且病种多样、伤情负责,要求急救人员应有扎实的基本功及全科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野外、车上操作技能,正确理解院前急救的内涵,端正工作思路方法,忌将院前急救理解为搬运工、护送工。对询问病史、查体应认真执行,切忌不闻不问,把病人一抬就走,或仅凭双眼“透视”诊断,动口而不动手或没经思考、分析,听从家属、群众片言只语就作出诊断,更甚者先有概念,后有结论致使误诊、漏诊,贻误抢救时机。

院外的急救与院内急救所处的环境及条件不同:如光线、、设备等等,院外抢救难度较大,常常不能直视,需要熟练过硬的技术,需平经验盲插。另外医务人员尚须练就一手能在行车颠簸中行气管插管,静脉穿刺等技术。

急救医学进展篇5

急诊医学也是以患者为中心,但其关注的焦点是患者的生命,运用最先进的设施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尽最大可能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伤残。其他临床专科关注的是某个系统、某个器官和某种疾病,而急诊医学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命,挽救濒临衰竭的重要脏器功能和阻断重要脏器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这是急诊医学的研究重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专科。

2急诊医学的三个环节

急诊医学由三个环节组成: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医学。而左图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急诊医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关系:左边红色的环代表院前急救,因院前急救非常紧急,故用红色警示;中间绿色的环表示医院急诊,因医院急诊科大多开通绿色通道,故用绿色显示;右边蓝色的环表示危重病医学,因危重病救治多通过监护室的救治而转危为安,故用宁静的蓝色提示;三环中间的蛇杖是医学的标志,蛇杖上端两边的翅膀是天使的标志,代表与急诊医生密切配合的急诊护士。急诊护理在急诊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医学这三个环在急诊医学整条生命保障链中是紧密联系、环环紧扣、不可分割的。

这三者既相互依存,又各具特色,它们有机而又完整的结合组成了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院前急救(firstaid)是急诊医学的最初和最重要的一环,其意义在于: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发病初期就给予及时有效的现场抢救,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患者的再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快速安全地护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减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没有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后面的一切工作就失去了前提。医院急诊是急诊医学中最关键的环节,其意义在于:①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立即进行复苏抢救;②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措施;③进行必要的救命性手术和其他治疗手段,稳定病情。

大部分患者经过医院急诊处理,生命脱离危险,但有部分危重患者仍没脱离危险,则需进入下一步治疗———危重病加强治疗(criticalcaremedicine)。危重病医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急诊医学发展水平的体现。如果没有危重病医学作为后盾,那就无法体现急诊医学的整体水平。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医学这三者互相依托、紧密结合,筑成了一条人民群众的生命保障链。

3急诊医学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发展速度很快,这是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所决定的。2003年上半年爆发的SARS疫情,既让急诊医学事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也给急诊医学事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条:

(1)重视急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想让有才干的人安心急诊医学工作,热爱急诊医学事业,关键在于要给他一个发展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目前我国已拥有了急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梯队,新型的急诊医学专业人才正在快速成长。

(2)加强急诊医学学科建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差异,不可能要求全国用一种模式建设急诊医学,可以多种模式并存,共同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医院要确立急诊医学的发展战略设想,争取早日建设若干个急诊医学的部级重点学科。

急救医学进展篇6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部署、分步实施。坚持属地化管理为主的原则,按照我市医疗机构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科学部署全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所包含的各项目采取分步制定方案和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二)整合资源、提升档次。在我市现有省级(包括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市)县三级医疗资源和部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网络医院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医疗专科齐全和技术密集的优势,整合资源,建立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和应急救治基地、应急培训基地,逐步加强应急装备配备,提升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治能力,使我市成为西部医疗应急救治实力最强、应急反应最迅速的城市。

(三)统筹安排、强化管理。在加强我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医疗应急救治的管理工作;强化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的培训、演练和应急救治管理,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服从市政府统一指挥。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我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到2010年底,重点制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生物、化学、核辐射和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预案》、《放射污染和辐照事故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治和灾后防病应急预案》、《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各区(市)县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疾病应急预案。各医疗机构要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预案以及各操作流程和职责分工。

(二)加强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建设。

1.建立*市特别医疗应急救援突击队。到20*年底,依托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军区总医院组建一支反应迅速、应对及时的特别医疗应急救援突击队,全面提高我市在面临各类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生化辐射事件等紧急状态下的医疗应急救援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特别医疗应急救援突击队所需培训和装备配置等费用,由市卫生局向市财政局专题报告安排;需配置的救护车辆,纳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救护车配置中,统一调度和使用。

2.加强全市卫生应急专家库建设。在现有市卫生应急专家库的基础上,采取补充、更新的方式加快全市卫生应急专家库建设。各区(市)县也要加快各自卫生应急专家库的建设。

3.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市卫生局牵头,聘请我市范围内包括部、省、部队医疗、教学机构在内的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对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处理工作提出咨询和建议;指导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制定和修订;指导市卫生局开展预测、预警工作;对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估;承担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和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安排的其他技术工作。

4.加强区(市)县和医疗机构医疗应急救援突击分队建设。各区(市)县要依托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一支专业化医疗应急救援突击分队,配置必要装备和救援设备,加强培训、演练,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展开医疗应急救治。

各医疗机构要组建一支由分管业务院长为队长的专业化医疗应急救援突击分队,做到组织、人员、车辆、通讯、必要设备及救援药品“六落实”。平时积极开展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演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服从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统一指挥。

(三)加强医疗应急救治基地建设。依托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建立一批具有专科优势的医疗应急救治基地,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员进行集中收治;对非基地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1.依托市第二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军区总医院建立烧伤救治基地;

2.依托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建立核辐射救治基地;

3.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建立脑外伤救治基地;

4.依托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中毒救治基地。

(四)加强医疗应急救治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各医疗机构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医疗应急救治能力的培训。建立市级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培训基地,力争用3年时间对急诊科医生和从事急救人员进行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培训,培训面达到90%;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重点传染病培训。以市传染病医院为基地,开展重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培训。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军区总医院为基地,开展全市院前紧急救援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发给院前培训证书。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卫生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目督办、市卫生局、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政府目督办、市红十字会等组成。

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全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各项目方案。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副主任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

急救医学进展篇7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107-02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院前急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院前急救工作已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院前急救工作另人瞩目,在完善城市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参加抢险救灾、开展救死扶伤、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院前急救的发展与建设还存在着不足,本人从回顾院前急救的发展历史和影响院前急救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影响发展因素的方法和对策来谈院前急救的发展与建设,仅供院前管理者参考。

1院前急救的发展历史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急诊医学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而急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也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纵观我国大陆的院前急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第一阶段:50年代~70年代末

我国院前急救机构始建于50年代,参照前苏联急救站组织形式,仅以单纯运输为主。绝大多数急救站处于低资源和组织功能不健全状况,当时没有专用急救电话或呼号,一旦有人需要急救,只能采用市民普通电话号码。

1.2第二阶段:80年代初~1986年

1980年召开解放后第一次全国城市急救工作会议,随后卫生部首次发出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引起各省市政府、卫生部门及其行政部门的重视。首先扩大和整顿了各医院急诊室,增添了急救设备和医院急救车数量,并开始筹建城市EMSS。1982年北京开始与意大利政府合作立项建立北京急救中心。

1.3第三阶段:1987年~90年代

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医学学科在我国的正式确定,也预示了EMSS[1]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是政府行为,而且成为我国医学界的共识和自觉行为。1988年重庆市急救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急救事业进入现代化阶段。之后上海、广州、西安、沈阳、天津、杭州等大城市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院前急救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全国统一号码为“120”,使院前急救工作的范围与效率明显提高,也标志着我国院前急救水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5年卫生部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

2院前急救模式的建立和影响发展的相关因素

近年来,随着急诊医疗体系逐渐形成,我国各地急救中心(站)的建立和迅速发展,全国自1970年以后在一些大的医疗机构开始建立ICU[1],近10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由于中国目前摊子大、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特点,出现了各种不同于国外的急救中心模式。尤其是“非典”过后,急救中心作为公卫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了财政投入,使各地急救中心在抢救仪器、车辆、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上大为改观,但也相应暴露出很多阻碍院前急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笔者以一个基层院前急救工作者的角度谈几点自身的感受。

首先,国家规定,地市级以上城市的急救中心原则要求单独建制,现已有许多急救中心正在从医院中剥离出来,这就客观上不同程度的使院前、院内部分脱节,影响了这个绿色通道的畅通,也使急救医护人员失去了培训基地,影响了医务人员的业务发展,日久,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名“万金油”式的医生。

其次,院前急救现场可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很多现场不但环境恶劣而且非常危险,加之大多数地区因患者经济承受力所限没有配备担架员,所以,我们的医务人员付出的不仅仅是脑力,还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极大的风险。以上两点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无法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院前急救队伍。

再次,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冲击下,院前急救市场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因素。在本位主义、小团体利益的驱使下,各种120、999、XXXX120、XXXX999等急救中心应运而生,院前急救市场陷入鱼龙混杂,无序竞争的状况,尽管国家有关部委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就笔者所在四平市区而言,就有市中心医院、市医院、市中医院、市铁路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两家民营医院,爱龄奇医院、神农医院等七家医院至少30台救护车,从事院前急救业务,各家各显神通,不择手段,争夺患者,不但浪费了急救资源,而且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和卫生系统的形象,四平地区的现状也是全国院前急救市场的一个缩影。

3就上述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首先,应参照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完整的EMSS体系,即急救中心必须是独立型的一支医疗队伍,不能依托与某个医院。独立建立后要加强急救中心建设和管理,加强急救网络建设,缩短急救半径,并与整个城区医院联网,合理分流病人。院前急救人员的专业技术必须全面发展,待遇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激发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爱岗敬业的热情,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院前急救队伍。

其次,院前急救是国家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不是某些小团体的摇钱树。政府应加大净化院前急救市场的力度,建立以120为龙头的院前急救网络[2],切实保护患者及家属的正当权益,避免急救资源浪费。对整个医疗区域应由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组织,对参与急救工作的各单位进行联动式的统一调度、指挥和管理,这样更能发挥院前急救系统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维系好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急救医学进展篇8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宗旨,健全组织制度

1.1明确新时期军队医院的宗旨,确立指导思想。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指出:军队医院要着眼提高应急处置、伴随保障、健康维护、心理服务、疾病防治、远程教育和会诊六个方面的能力。要充分认清军队医院的职责使命是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战斗力;服务方向是姓军为兵,姓军为战,主体任务是为部队官兵服务、为军队老干部服务。对中小规模医院,要引导其紧紧围绕临床医疗服务,突出特色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一流医院[1]。为遂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军队基层医院要着力打造区域性一流医院,就要着眼军队医院优势。军队基层医院因为性质不同,医务人员相对集中居住,应急反应迅速。但又普遍受编制约束,人才流失严重;受市场经济限制,医疗设施陈旧落后;小而全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军队基层医院的发展。作者认为,军队基层医院要紧紧围绕应急处置、创伤急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等方面展开深度建设,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学科,以点带面,促进军队基层医院的全面建设。

从军事斗争准备转变为应对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一旦有事,能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提高军队医院在多样化任务行动中的应急救援的“能战度”。我军从2002年3月开始正式把灾害救援作为一项正规训练内容,列入了新一代军事训练和考核大纲之中。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国家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的,使用军事力量,以暴力或有限暴力手段所遂行的非战争方式的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有六项内容: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以及国际救援[2]。为着力提高遂行多样化非军事战争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提供了充分理论依据。

1.2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救援纪律制度。医学应急救援主要依托发生事件区域内大医院的院前急救力量为基础,建立一支反应快、机动快、综合能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关系到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关系到维护公众健康与减轻人员伤害的大事。医院党委和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挂帅,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作助手,小组成员由医疗、护理、后勤、保卫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处和护理部具体负责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抢救技能及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担任。后勤、药械、供应保障部门负责药品、器材、生活用品的筹措准备。在组建中要特别注意生活保障、卫生防疫、心理疏导和警戒保卫人员的抽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救援分队人员及全院工作人员进入备战状态,终止休假和正常休息,无条件服从调配。应急救援分队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联系畅通。

2科学组织,科学规划,科学实施

2.1领导重视,思想统一,人员在位率高,器材、药品准备充分。我院常年担负军队和地方的突发事件应急任务,有专门的野战急救训练基地,经常组织假想训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抢救预案;抢救设备和药品齐全[3]。我院自隶属南京总医院以来,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反应力量。以急诊科为依托,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反应体系;以急诊科为基础力量,组建医学应急救援分队。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建立全科医学的急诊科。急诊科配备主任、护士长各一名,医师5名,护士8~9名;加上轮转实习医师、护士,充分依托、利用各专科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较好地开展工作[4]。我院急诊科实行医护值班双班制,医生、护士分别由一名高年资带一名低年资值班,出诊时错位出诊,即高年资医师带低年资护士,或高年资护士带低年资医师,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加救护车司机组成的三人院前急救小组常备不懈,救护车司机由责任心强、初步急救技能较好的军人担任。目前,急救半径达到15 km,确保接到呼救后2分钟内开出医院大门,按路途远近确保到达现场时间最多20分钟,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各科室值班力量完善,都为三班制,即值班、副班、备班,一线值班人员由住院医师担任,副班人员为主治医师,备班人员为科主任、高年资主治医师及退休回聘的老主任担任。以院前急救小组出动为应急救援的启动因子,根据突发事件现场情况,立即实施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当院前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立即验伤、将现场情况回报、院内实施准备,做到3人以下急救由急诊科组织抢救、会诊、收容住院,5人以下急诊科组织相关专科参加抢救,6人以上,其中两人以上重伤的群死群伤事故,立即启动全院在院首长指挥下的应急救援预案。药械科常年配备抢救药材和器械基数,指定专人负责和值班;勤务分队人员24小时全员在位,随时担任生活保障、车辆保障和警戒保卫任务;确保应急救援分队随时随地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

2.2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及实践。我院根据最近十多年周边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军队医院特点,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预案。平时训练与实际救治相结合以保证医疗应急救援时抢、救、送、治任务的完成。每年进行1 ~ 2次应急救援演练,医学救援人员培训,主要提高业务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密切配合程度。主要内容:(1)开展组织、协调、指挥展开训练,信息资源共享,针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做出应急反应;(2)各种急、危、重症抢救,熟悉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脑复苏等技能训练;(3)利用救护车、民用车辆等进行适应性训练,开展动态下静脉穿刺、伤口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简单手术及徒手心肺复苏等训练;(4)结合平时工作开展成批伤病员(6人以上)抢救预案演练;(5)开展各种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知识、技术的学习和现代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训练,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作为入选救援队的必要条件。

在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底,我院先后参加当地突发性、灾害性、意外事故的医学救援数十起;特别是在抢救2002年“9.14特大毒鼠强中毒”、2005年10余人集体“沼气中毒”、包括2010年“8.4特大车祸”在内的诸多重、特大交通事故,以及厂矿塌方、建筑工地坠落等许多群死群伤事件中得到检验和锻炼。

2.3应急救援要求加强与地方协同,院前急救与院中协调及时得当。平时建立健全的组织高速运转,指挥协调组负责院前抢救的指挥调度,与地方政府和其他医院的协调及各小组间的紧密协同,和院内各科室的协调;分类组负责轻重分类登记在册,并在所有病人的胸前用色布,予以标志醒目;各抢救小组根据色布标示的病情轻重予以抢救;后送组将病情较稳定的立即后送,病情危重的伤病员就地抢救,生命体征较稳定后再行后送;后勤保障供应组负责急救器材和药品的紧急调度供应;勤务分队负责车辆保障,与公安部门协同现场警戒。一边进行院前急救,一边将现场情况反馈给医院和上级领导,请求急诊中心和各科室安排病床[3]。

2.4应急反应快速化是军队医院提升救治能力的必然要求。军队医院既担负着平时为军民就诊保健康。又赋予了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战时卫勤保障的任务。尤其是卫勤保障要达到“技术准备充分、应急反应快速、人才储备充足、救治手段先进”的标准。门急诊是医院接触病人最早的部门,做好平战结合的战创伤门急诊服务体系的构建,优化救治流程,创新战创伤救治方法,快速化的应急反应是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完成好战时卫勤保障的关键[5]。我院科学调整门急诊流程,当遇到突发事件,需要医学应急救援时,我院将相对独立区域的急诊科作为医院应急救援的总后方,将门急诊病人分流到门诊及各专科病房,并紧急腾空住院病人较少的病区,加大收容力度,较好的保障了应急救援的开展。

2.5建立科学合理急救流程,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随着现代社会文明进度的加速,增加了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概率,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批量伤员。对医院而言,灾难的发生往往不可预见,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到来常使救援组织工作陷人混乱,常出现救援力量与需求的矛盾。急救流程的优化能够合理协调各种救援力量,使救援效果达到最优化。我院为军队综合性基层医院,是当地各种创伤、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伤病员的首选救治医院。我们根据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之间的发生特点和我院具体情况,分析多次批量伤员救治的经验教训,重组了批量伤员应急救援作业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

3医学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养成

3.1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师人才的培养。目前医疗机构的医师分科细,而医疗应急救援面临的都是危重伤病员,不但有创伤急救、外科、骨科,还有妇产科、儿科、皮肤科;尤其在自然灾害后,还需要内科、传染科和卫生防疫力量。需要有丰富经验全面技术的全科医师。因而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医师的全面培训。而军队中小医院普遍受编制约束,我们打破传统,成立以现役军人为骨干,回聘离退休老干部为顾问,聘用制人员为主力军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全科技能教育和培训。经常进行实战演练,并将年轻医师定期送到总院急诊科轮转,加强全科医师培训[7]。

3.2进一步加强创伤外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人才培养。在全科医师培养的基础上,我们遵循南京总医院易学明院长提出的:“初级职称全科化培养,中级职称专科化培养,高级职称专病化培养”[8]。突出对医疗骨干进行创伤外科、军事医学、灾害医学的培养;利用现有离退休回聘老干部学科全面的优势,加强传染科疾病以及卫生防疫知识的授课,使大家弱项不弱。利用总医院的整体技术优势,重点加强帮带我院在烧伤、爆炸伤、冲击伤、挤压伤、外伤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种休克救治能力的提高;目前,我院依托总院力量在创伤急救方面已经形成了特色学科[9]。

3.3进一步加强医学应急救援与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结合。军队医院参与医学应急救援任务,具有军队医院战时的某些特点。如何融平战为一体,是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军队医院战备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打造平战一体的救治链,总医院大胆打破固有学科界限,在国内率先开设“以疾病链为纽带的诊治中心”;以此模式,医院建立了战时紧急救治链,形成学科大协作,平战结合,提升了应急救援的卫勤保障能力[10]。我院借鉴总院本部经验,在创伤急救方面实行一体化救治,从现场开始就有意识地运用损伤控制理论进行包扎、固定、止血、控制性液体复苏、控制性手术以及稳定生命体征迅速转运等诸多先进措施,抢救了大批伤病员的生命;在多起重大突发事件中得到实战检验,多次受到南京市委、市政府,江宁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3.4进一步加强医学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防护。在灾害、事故面前,人类往往受到巨大震撼,救援人员需要坚强的信念,具有一副钢筋般的神经,铁骨般的身板;这就需要及时地心理疏导,合理分配任务,适当保证一定的休息时间。加强自我防护,确保应急救援的战斗力不受损失。

4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在我国仍处于萌芽阶段。建立健全医学应急救援机制是灾害救援的必然选择,是军队基层医院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军队医院必须建立医学应急救援机制,具备较强的医学应急救援能力,是新时期军队医院遂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核心内容,是提高战斗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秦银河. 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在全军卫生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j]. 医院管理杂志, 2010, 17(1):i-iv

[2]胡小南, 王与荣, 袁波, 等. 关于构建应急医学救援队的几点思考[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1):74 - 75

[3]涂久生, 朱役, 穆晓苏, 等. 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9):904-906

[4]涂久生, 费连兵, 李学义, 等. 基层医院急诊建设及管理的探讨 [j]. 医院管理杂志, 2007, 14(11): 825-827

[5]易学明, 苏义.创先门诊服务理念,适应门诊服务需求 [j]. 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7(10):41-43

[6]王与荣, 孙海晨,申萍. 南京总医院急诊运行模式与安全管理的做法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 22(5):522-524

[7]费连兵, 朱役. 疗养院(区)强化聘用制人员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 21(7):752-754

急救医学进展篇9

美国每辆车配备急救包,急救产业已趋成熟,超市、便利店都有急救包售卖。在日本的公共场所,每几十米就有一个急救包,每个日本家庭、公司、旅馆、学校都有急救包,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也在公共场所随处配有急救包。借鉴国外经验,顺应国内市场,中国的急救包普及势在必行。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业研究开发用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也为大力发展急救产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急救产业的千亿商机等待挖掘。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直升飞机快速转运病人。美国有911急救系统及医院急救系统相结合的完善体系,有先进的救护车上医院,可在救护车上进行手术,有呼吸机进行心肺复苏。其卫星定位及通讯系统可准确预告到达医院时间,病人病情资料可实时传送,在院前可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备术,其他地段医院、专科医院能密切配合,可有效缩小救护半径,减少院前救护时间,商业保险体系能确保每一位病员得到及时救治。澳大利亚针对地域广阔、居民分散,分别制定了中心城区及边远地区多种急危症救治指南,将急救放在基层医院为主,进行电脑网络远程会诊指导,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马达加斯加有法国的先进管理模式,主要大医院有直升飞机快速转运病人,急救车上有内科医生、良好的医疗急救系统,配备有传送心电图设备,能够解读心电图全天候一线的医务人员,有负责远程医疗指挥的负责医生。

在北京,通过举办奥运会,急救系统大大提升,北京999信息调度平台是全国首个获得微软公司全球认证的全智能数字化急救指挥平台,拥有全景化数字卫星地图系统、适时电子交通路况系统。全天候站点和救护车辆定位显示系统3个数字化支撑,明确地点后,电脑会自动提示最近车辆的信息,可在2s派出10辆救护车(而以往最少10min),实行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甘肃省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救治的过程来看[1~4],如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如何合理调整专业急救队伍的知识结构,如何联合各个专业,最有效地发挥团队的力量,按照现场救治,前方患者甄别,后方危重病人救护的需要,建立一支多学科联合,知识结构合理,军地结合,团队优势明显的灾难救治队伍,从不同层面(现场急救阶段-医院救护阶段-康复治疗阶段-防疫防护阶段-心理咨询阶段)展开救援与救护工作,做到训练有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才能满足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需要,提高灾难医学的救治水平。

1兰州地区急救医疗现状

目前兰州地区急救医疗在甘肃省急救中心指挥、协调下,不可否认,为兰州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保障安全作用,特别是对患有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救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兰州市与国内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及国际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近10年来,中国的急救卫生体系迅速提升,急救医疗设备迅速更新,急救医疗经费也在成倍增长,由于兰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得到的经费无法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目前,兰州市急救人员临床工作环境并不理想,承受着社会舆论不合理的要求和对待,合理的经济收入偏低,缺乏合理规范的学习及培养的保证,这一切都导致人才流失的加快,急救科研人才远走高飞亦成常态。人员老化,高水平的急救中、青年严重不足,有人说,急救人员是“万金油”,媒体常有报道急救人员被打、受辱、窘境,常被社会所不解。

2造就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急救人才

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坚持把创新观念放在首位,提倡甘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破除各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全市急救医务人员建设创新兰州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兰州市区“120”急救网络的22家医疗机构现状调查,兰州从事专职院前急救人员176人,其中招聘人员98人,占55.7%,本科以上占68.8%,住院医师76.7%,主治医师18.8%,副主任医师仅占4.5%,学历及技术职称明显偏低。专职化院前急救医师的发展已广泛引起国内外关注。专职化急救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对危重患者的预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只有少量综合性医院进行了尝试性发展,还未进入一个规范化的进程[5],专职化院前急救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专业。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华伟等报道[6],我国心脏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计算,我国猝死的人数约在54.4万/年。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另外,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往往已经临床死亡。如果目击者能够及时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等措施。就可以为医护人员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但在这方面我国与国外有很大差距。突发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尤其是严禁酒后驾驶,对降低车祸发生,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我国陆续实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和《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在公共体系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制度,应急报告制度,信息制度,事件举报制度,协作联动制度,应急处理制度,以及应急工作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等。这为大力发展兰州的急救医疗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p#分页标题#e#

3发挥省级大医院在急救医疗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的急救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兰州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地区。仅仅依靠自有资源实现创新是不切实际的。树立“大兰州”“大急救”的新理念。兰州的急救实力较强,兰州市区“120”急救网络共有46辆急救车辆[7-8],其中监护急救车辆15辆;留观监护抢救床248床,其中监护抢救床68床;共有除颤监护仪65台,其中除颤仪24台;多功能监护仪41台,洗胃机32台,呼吸机26台。调查院内21家急诊科共有急救人员432人,本科以上203人,住院医师246人,主治医师137人,副主任医师以上47人。高学历、高职称及急救设备60%~70%,集中在省级医院,充分发挥兰州地区省级、军队医院急救优势,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整体显示度,建立高水平的知识创新平台,支持兰州市急救、科研、教学进一步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原创能力,充分发挥省急救中心、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一医院和省人民医院急救龙头作用。

4提升全民急救创新能力

急救医学进展篇10

100%受调查者对急诊医学发展充满信心,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兴学科,是反映医院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的窗口。因为: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但要求质量高、服务好,更要求快捷有效的服务。②随着社区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危重病复杂疑难病必须送到大中医院就诊急诊科是当然的一线服务者。③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期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2]。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④交通事故伤和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中毒自杀等事件亦呈渐增趋势,以及地震水火灾建筑物倒塌飞机失事等意外灾害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需紧急救助的医疗重任。同时急诊是平时和战时均能应用的学科,这些因素决定了急诊医学是一个前景灿烂的新兴学科。

2急诊医学发展现状

尽管急诊医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各国急诊医疗体系的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不发达,发展中和成熟。通过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各国认识他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今后优先发展的方向。不发达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许多急诊医疗体系不发达的国家(如一些非洲、东南亚和拉美国家)对急诊医疗服务的财政支持也非常匮乏。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并不被承认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并不都认为他们是急诊医生。也没有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和住院医师培训项目,缺乏专门的急诊医生,从事急诊科临床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医师很少受过急诊医学专业培训,急诊医疗系统中的其他元素也不完善,如院前患者运送(患者通常是坐私家车和出租车来急诊看病)。发展中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需要相应专科化的医生″这一观念得到国内多数医生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并形成急诊医学专业模式,如建立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和专业证书考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也开始发展,出版急诊医学专业杂志。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急诊的需求迅猛增长,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医疗体系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院前急救人员已经具备基础生命支持等基本技能,几项重要指标(如医院内分诊、加强心脏生命支持、创伤处理等)也有明显提高。大多数急诊科有成熟的急诊管理体系。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一个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系统发展日趋完善,急诊医学领域得到明显的扩展。急诊医生开始发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如全国性的数据库,专业杂志和急诊医学亚专业(如院前急救、小儿急诊、中毒学、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的研究。急诊医学专科医师资格考试也已完善。这一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急诊患者的处理(如患者的转运、多发性创伤的处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等)和急诊医学管理(如质量控制、同行评议、危险管理、费用-效益分析和促进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1]。

中国大陆急诊医学初探。现有急诊科模式:(1)依赖型:只有专职主任,个别固定医师和护士,工作主要依靠各专科医师完成。(2)支援型:有固定的医师和护士,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还需各专科经常性的支援。(3)自主型:急诊科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各专科只是会诊和协作关系[2]。按照上述分类原则,根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对53所医院急诊科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3个急诊科为自主型,其余多为支援型和依赖型。表明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很不平衡。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1)北京模式:急救中心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的病房及急诊,其本身也是一个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120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各医院仅设立急诊科,院前急救均由急救中心负责。但从去年起急救中心已不再设立病房和急诊,仅负责院前急救。(2)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往较近的医院进行抢救。(3)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医院急诊科直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4)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位置由医院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我国大陆急诊医学虽发展时间尚短,但近年来发展较迅速。在院内急诊科的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型医院均建立较合理、规范的急诊科布局,并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急诊监护病房,在新技术新项目的运用上已有了巨大提高。但就全国急诊医学普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急诊医学尚处于较落后状态,在很多方面须借鉴国外成熟的急诊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自身的急诊医学模式。急诊专科与通科医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急诊医疗属于通科医疗,急诊医师必须经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专业急症医疗训练以及急诊医疗危重症抢救训练,从而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认识、评价,处理及进一步处置安排。而中国急诊医疗(院内急诊)从一开始建立就实行分科急诊。

其原因在于:①先有急诊医师,后有急诊住院医师训练项目;②急诊住院医师训练项目还不规范;③急诊医师缺乏准确定位;④专科化进程迟于西方国家,从而在西方国家医疗专科化趋势逐渐减弱的同时,中国才进入专科化的高峰期。有别于西方国家医院急诊医疗流程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急诊室(科),除抢救患者时急诊医生必须到抢救室工作外,其余均是模仿门诊医疗模式对待急诊患者,即让急诊患者围着急诊医生转。这就造成急诊患者流程与门诊患者流程混淆;在急诊患者中,按病情程度不同来区别配置急诊资源观念淡漠;“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工作理念淡漠;急诊护理与急诊医疗环节脱节。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通科急诊医师培训或是专科急诊医师培训项目决定了急诊医疗专业发展方向。完善的住院医师培养计划建立与实施是形成专业学科的基本条件。没有相当数量经过急诊医疗专业训练的急诊医师,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急诊医疗学科。建立特色急诊医疗建立通科急诊或事实上已形成的相对通科急诊,不应当拒绝建立自己的专业特色。即便在众多的急诊急症疾病中,选择某些急症或创伤作为发展重点与特色,对于科室与学科发展、一专多能、急症专病管理建设和科研与教学颇为有益。况且特色医疗是一个临床学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中也尤为重要。新技术、新项目在急诊医疗中的运用急诊医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它专业成熟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尚未能在急诊医疗中广泛开展。某些急症处置措施常常落后于其它专科对该急症处置1~2年,甚至更长,从而使急诊患者进入急诊医疗体系后不能获得与这家医院相适应的医疗处置质量。跟踪与引进其它专业新技术、新业务在急诊中的运用是急诊科刻不容缓的任务。急诊病历及其病历资料管理长期以来,国内急诊病历沿用门诊病历管理方式,相当多医院急诊病历随急诊患者在急诊科医疗活动的完成而被患者带走。急诊科乃至医院不能保存急诊病历,从而导致急诊医疗质量评定与监控困难。急诊医疗流行病学、急诊医疗管理与临床研究也缺乏基本临床数据与资料。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急诊病历使用与管理系统实为必要。

急救医学进展篇11

1 急诊医学的内容和对急诊医师的要求

急诊医学包括院前急救、复苏学、危重病医学、创伤学、中毒学、灾难医学、急诊管理学等七个方面,同时还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难医学的紧急救援,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与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及伤员的现场急救、途中监护治疗、院内治疗,及其组织和管理等。它要求急诊医师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医学知识,准确的判断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以及熟练掌握、合理使用各种急救设备的能力。

2 急诊科的运行模式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及对急诊模式的不断探索,我国目前急诊科的运着模式大致可分为依赖型模式、半自主型模式、自主型模式三种。依赖型模式只固定个别医师和护士,主要依靠各专科医师支援。半自主型模式有固定的医师和护士,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还需各专科经常性的支援。自主型模式急诊科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各专科只是会诊和协作关系。

大型综合性医院多采用自主型模式,有的实际上将急诊科建设成了院中院,住院部不缺患者,多余的患者就住在急诊科,急诊科也和住院部一样,分成不同的内外科专业,所以把急诊科变成了医院里的又一小型医院。有的把急诊科变成了第二个某专科专业,具体取决于负责人原来的专业。

基层医院急诊科的模式应是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ICU三位一体的自主型模式。该模式可以涵盖、 贯穿急诊医学的所有内容。院前是危重疾病、创伤、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院前急救体现了急诊的突击队作用,为疾病的进一步治疗赢取时间。院内急诊是疾病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是院前院内的涵接点,决定了抢救治疗是否顺利进行。急诊ICU是急诊医师抢救技能发挥的重要场所,是急诊医师抢救技能进一步得到提高的场所,同时也是急诊医师抢救技能传、帮、带的教学场所。因此,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ICU的这一模式贯穿了生命的急救链,有利于急危重病的抢救。

3 急诊医师的发展方向

急诊医学的内容、对急诊医师的要求、急诊科的运着模式等决定了急诊医师的发展方向是多能一专:即通过各专科培训,在全面掌握急救知识和各种急救技能的基础上,每个急诊医师根据科室需要及个人兴趣发展的需要,向某一专科方面纵深发展,个人做到技术全面,各有专长,科室做到各专业全面发展,抛弃专科急诊, 达到大急诊的工作模式。

4 急诊医师的培养方式

要达到急诊医师多能一专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基层医院急诊医师的培养基本方式为:全面系统培养+重点专业培养+急诊医师的自身培养。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培养阶段。此阶段在全院各专业系统轮转,达到系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使其得到各个方面的训练,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此阶段为期2~3年。

急救医学进展篇12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78-01

前言: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作为现代医学新的临床学科,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和研究方向,同时与其它临床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急诊急救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加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新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除其本身的重大作用外,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健康的需求。另外也反映了急诊急救医学在救治生命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功能,从而增强了人的生命质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进一步开辟了更广泛的医疗市场。

1 医院急诊室和急救人员队伍的现状

1.1急诊工作得不到重视

急救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重要学科在多数医院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医院各职能科室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急诊科长期缺编人员调动颇繁,能人不愿干,庸人干不了。医疗设备陈旧,保健待遇不高,有些医院的急诊科人员不固定,由病房医生短期轮换,这些人大多持有临时观点,并不热心于急救专业知识的学习,致使许多医院的急诊科实质上成为患者被收入病房前的转运站。

1.2急诊科人员思想不稳定

急诊科队伍不稳定,人员缺乏长期做急诊专业工作思想,因此影响了急诊科医疗质量。往往内科医生感到病种少,缺乏系统观察病人的能力,业务技术难提高。外科医生感到手术机会少,练手技机会也就少。更主要的是急诊科工作辛苦、责任大、风险大、纠纷多,费力不讨好,常常受到个别病人以及家属不应有的责难和辱骂。医护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并不热爱急诊急救专业。

1.3人员素质差

由于急诊科医生轮流值夜班,在上岗前及平时工作中缺乏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有的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和除颤器操作不熟练,绝大部分医生不会做气管插管;有的医院急诊科没有必备的监护系统。

1.4设备陈旧落后

大部分急诊科的急救设备都是陈旧的老三样(除颤器、呼吸机、洗胃机),有的机器已使用了几十年,缺少现代化的抢救设备。绝大部分急诊科没有心脏起搏装置,现有的设备难以对突然发生的心跳骤停进行有效抢救治疗。

1.5职责不明确

有的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界限不清。急诊科成了独立的小病房,病人从入院抢救、好转,直至出院。而不是新收的重危病人到急诊科监护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按各科系收入病房。

2 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几点意见

2.1加强急诊人员的管理

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 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急诊医师应当具有 3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 年。

2.2规范急诊急救流程

急诊科重点应优化如下流程: ①分诊及患者分流流程; ②急诊各功能区域相互衔接流程; ③危重患者抢救流程,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对危重患者坚持先接诊、先抢救、先住院、后办手续,为危重患者提供快捷、有效、全程急救服务; ④危重患者转运流程,重点有转运前病情评估( 甚至包括家属知情同意),转运接收单位沟通,转运设备及药品准备,转运途中工作和记录。

2.3努力提高急诊急救人员业务素质

急诊科医生不同于普通科室医师,他们要在短时间内对急诊病人做出较正确的判断,并及时抢救,对千变万化的病情做出较准确的预测和预防,对突然出现的危象和心脏骤停进行抢救,往往要在一些辅助检查结果还没出来之前就得做出初步较正确的诊断。所以,急诊科医生的思维方式、采集病史的重点、体格检查的程序和病房医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既要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急救医学是跨学科、多学科并与边缘学科相关联的一门新尖学科,要求急诊科医生要有全面的内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2.4切实加强急诊急救工作培训与考核

各医疗机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与演练方案,组织专门的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演练、技术比武。加强医疗急救领域的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推广运用,提高医疗机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加强医疗机构急诊急救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急诊急救质量评价,促进急诊急救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工作日常管理和考核,保障急救设备正常运转,基本抢救药品齐备,提高初始急救效果。

2.5加强急诊科室的业务管理

急诊科业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急诊急救质量,这是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的关键。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一丝不苟地按照各项规定执行,有条不紊地做好诊疗抢救工作。全面推行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如明确制订各种疾病的急诊抢救诊断标准和抢救成功的标准是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使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抢救合理有效的重要保证。围绕着提高质量这个中心,还要建立常见疾病及其它应急情况的抢救程序,就是建立抢救急诊病人的每一诊疗环节、每一项抢救措施、每项操作技术,使全过程程序化。

2.6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急诊科是医院面对社会的窗口之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地。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要求责任心强、急救质量高。我们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时,要运用有关急诊方面的正反事例进行讨论、分析;各级医院要重视对医务人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和锻炼,使急救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并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随时为急救病人提供方便。要紧紧围绕提高“紧急救治质量”这个中心,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的原则;要设置急诊ICU、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实现无缝衔接和无障运行,也是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的重要措施。

总结:从事急诊工作的专家同行要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加强急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切实建立好的、适应的标准化体系,为我国的急诊医疗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我们相信,在全国急诊急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急诊急救工作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急救医学进展篇13

[中图分类号] R605.97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5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望得到更高的医疗急救服务,同时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支持也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正值新昆明建设方兴未艾之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救治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新城区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医疗力量不足,医疗急救流程有待改进。本研究旨在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的运用,建立高效、可行、低投入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有效、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为新昆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1国外急救的发展史和现状

创伤急救起源于战争年代,最早在公元18世纪拿破仑时代就开创了战场救护的先例。当时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做进一步救治,并建立了战地救护站,为现代创伤救治奠定了基础。随着运输、通讯、医疗装备的不断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创伤的致死率已逐步得以下降。因此建立一支快捷的战伤急救队伍,开展合理及时的战场救护,能有效地提高创伤急救效能。

在和平年代,随着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大增加,加上其他因素导致的伤亡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主要死因。美国科学院在1966年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疾病”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认识,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此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建立创伤急救系统,开展各自的创伤紧急救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1.1美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美国1979年正式将急救医学列为一门学科,并配备了直升机用于院前急救,随后又建立了设备齐全的ICU(加强监护病房)和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形成特殊医疗体系。目前,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又建立了全美统一的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各相关单位建立统一的创伤急救信息登记、报告管理系统,包括伤员致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现场救治情况、院内救治过程以及康复情况等,并定期进行各类数据分析和总结,以指导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改进,合理调整创伤急救中心的布局,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进一步完善创伤急救网络系统,提高创伤救治的效率。

1.2德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德国最早在1884年提出雇主必须提供强制意外保险,从而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来预防意外创伤的发生。随之出现了认证专科创伤的外科医生,并成立了专门的认证部门来评估创伤后的严重性、后遗症及其分级。目前在德国,每1000例道路交通事故中约有40人死亡。因此德国社会创伤外科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型,通过收集分析德国红十字会、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各种数据,来评审从发生创伤到出院时间段内的最低限度治疗费用,同时推算出不同阶段(救援、急诊室、外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正常护理等)的治疗情况,从而得出在不同急救时间下可采用救援方式以及急诊室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等一系列的举措。

1.3法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法国的院前急救水平比较高,且这种急救方法往往要涉及到一个监管系统。这个系统最初由配备一个单一号码(15或112)的电话交换机、紧急医疗援助服务(SAMU)和指挥中心组成,主要是通过电话方式给监管的医师提供资料信息决定需要哪些资源,而监管医师可以采取两个形式进行急救:派一个急救小组或一个医疗小组。这些救护小组来自于“可移动应急和复苏单元”(SMUR),即基于医院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一个民间组织。SMUR 主要由护士、医师、复苏救护车、值勤室以及电信系统等组成。其急救流程是:通过急救电话启动院前急救,并了解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应急方案,包括急救路线、运输工具、送往目的地以及急救措施;院内救治和康复治疗等。

1.4日本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1964年日本消防防卫厅修订部分法律,规定转移急救伤员是消防队的一项责任。1965年,日本原生省和福利事业单位颁布了一项法律,划定了急救定点医院。但由于没有确切的标准和政府财政支持,从而导致各医院之间推卸责任。因而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政府制定了一个5年规划,即建立一个国家或公共应急医疗中心,并划分为三类等级:初级紧急护理设施、二级应急医院、三级急救医院或中心。目前在日趋递增的交通意外刺激下,各种突发事件的创伤患者按三种类型应急医疗中心模式进行救治,但在院前急救上还比较落后。

2国内急救网络现状和急救特点

2.1国内急救网络现状

我国急救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卫生部1980年10月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文件;1984年6月颁布《关于医院急诊室(科)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综合医院要建设急诊科。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于1987年5月在杭州成立。至此,我国急诊医学正式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向前迈进。1995年卫生部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第39号令,这对提高我国灾害事故医疗救援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家卫生部和世界银行帮助下,我国在浙江金华、江西九江、陕西宝鸡推行“区域卫生发展计划”,将发展急救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国急诊(救)科和ICU的崛起,急诊医疗体系逐渐形成。但我国急救中心模式繁多,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和救治水平参差不齐。

在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医疗急救机构积极行动,参与急救;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以“激情救治”为主,缺乏高效、合理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未能充分发挥医疗急救力量的作用,急救信息的及时采集、整合、分析、共享成为了急救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

2.2目前国内急救医疗的特点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部分社会矛盾的突出,目前国内的医疗急救对象主要集中在各种创伤和突发的急性心脑疾病方面[4];此类疾病的突出特点均是在短期内由于严重的原发病导致休克的迅速发生,造成各器官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而心、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在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提出,大脑皮层对缺氧的耐受性仅6~7min,超过此时间限度即可造成大脑功能的不可逆损伤,在此之后,虽可通过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维持心肺功能,但意识回复极为困难,由此不仅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很多家庭可因此而返贫;据此判断,不能达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效果很难说是成功的救治[5]。而目前国内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往往有所延误、甚至脱节,错过了急救治疗中宝贵的“黄金时间”,不能充分体现急救中的重点:即争分夺秒。从目前的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来看,在“120”接到求助电话后到患者现场,首先通过病史采集,以初步了解病情并做出相应急救处理,由于救护车医疗条件的限制,随后即开始转诊过程,到达接诊医院后,需与接诊医务人员交接病情,接诊医生尚需进一步采集详细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此后才能做出相关处理;对于需要进行器官支持和心肺复苏后的病人,此过程每多一秒钟则救治希望就小一分。研究表明,在北京市区救护车平均行驶时间为11.55分,平均救治距离为5.82公里。院前急救反应能力不够理想,反应时间过长,抢救距离过大,难以满足市民医疗急救需要。昆明的急救网络建设远远不能与北京相比,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急救网络系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已成为目前急救工作的当务之急,而移动数据通信的迅猛发展为此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通过对国外医疗急救网络的了解和对国内急救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这样的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效、有利、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但是以前由于流程不畅和信息通信手段等的限制,很难达到院前、院内治疗的无缝连接,延缓了救治过程。只有通过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深度介入,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1技术可行性

随着中国3G牌照的发放,2009年中国的综合移动通信业务正式步入3G时代。中国联通的WCDMA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3G技术,不但能提供基本的语音、视频等服务,还能够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数据通信服务。完全能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对移动数据通信极高的要求,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技术支持。同时,由于联通的WCDMA标准已经在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投入实际运用多年,有大量的成熟可靠的平台、终端、软件以及经验、模式等可直接利用或参考。可根据医院急诊的实际需求,以最快的速度,较小的投入,水到渠成地促成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

3.2技术实现

中国联通3G移动通信技术基于WCDMA标准,它具有技术成熟、网络覆盖全面,终端丰富完善、功能强大等优势。医疗数据通过WCDMA网络传输具有可靠性高、保密性和安全性强、传输速度快的优点,可以实时完成救护车、120调度中心、急救接诊医院之间的多向无线高速数据信息传输。

利用中国联通成熟的WCDMA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院前急救的救护车中配备移动终端,与现有急救车设备结合,在急救医生采集病史同时即将急救病人的血压、脉搏、心跳等主要医疗数据及病历文档、图像等各种类型的相关文件实时发送至接诊医院中心平台,接诊医生可在病人到达之前即可比较全面的了解基本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同步完成必要的人员和医疗器械、药品的调度等准备工作,提前安排下一步抢救措施。并可同时对救护人员进行远程救护指导,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

3.3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在我国3G业务正式运营前,通过卫星通信或自建无线通信专网等技术手段,也可基本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在通信技术层面的需要,但实现起来技术上比较复杂,设备相当昂贵,对使用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很高。从网络建设、终端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绝大部分地区和医院都几乎不具操作性。

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各运营商都将在国内构建起覆盖全面的可靠的移动数据网络。其中,中国联通的WCDM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标准,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中,能提供覆盖完善的可靠的数据通信网络,同时还有数量最多最成熟的通信终端及丰富的附属外设,能够在成熟的平台上以低廉的价格构建起一体化救治通信网络。此外,3G的数据通信费用也十分低廉,对使用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是比较低的。能以极小的社会经济投入实现较高的使用回报。

通过3G移动通信技术促进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建立,将极大地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成功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恢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秒抢救时间的争取,即多一分康复的希望,甚至是对生命的挽救。对整个社会来说,将节约大量的后续医疗资源的投入,意味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展望

在3G高速移动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再整合车载GPS定位系统、无线远程视频、呼叫中心等手段后更可充分发挥全市医疗力量,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分步投入,实现了调度网络化,将中心调度室、接诊医院、救护车、急救现场等各个关键环节有效地组建成一个高效的动态网络,保持信息敏捷、畅通的传递,为急救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提供了可靠流畅的信息保障系统。急救中心与现场医疗进行数据、图象传递及实时监控和指导。中心与现场医务人员分享信息,共同分析处理病人,从而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统一高效的急救指挥调度系统。

4结论

无线移动数据通信在急救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起步较晚,这主要是因为受到通信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等技术条件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但随着我国3G牌照的正式发放,为急救车、医院及急救中心间进行稳定高速的大数据量的信息交流和传输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手段。而城市急救车无线远程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明确。可以预见未来一两年内,基于联通WCDMA的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将会极大的推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的迅速实施和快速发展。将填补急救医疗通信指挥调度中缺乏医疗急救高速移动数据信息通信的空白,弥补当前急救系统在完成呼叫受理以后,急救医院、救护车、患者等各个关键点脱节的缺陷,推动现代医疗急救系统向移动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传苗,黎爱军. 创伤急救网络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 中华急诊医学,2008,17(9):1007-1008.

[2] 陈开红,关金宝,陶丽丽. 对北京院前急救网络运行的思考[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53.

[3] 吕旺盛,刘婷婕,张克明,等. 联动机制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临床急救效果的评估[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80-3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