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扶贫存在问题

产业扶贫存在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产业扶贫存在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产业扶贫存在问题

篇1

自脱贫攻坚“大排查”动员会召开以来,浍光村两委干部及扶贫工作队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六看六确保,严格按照“大排查”工作要求,重点做到“七个不落、一个不少”,全村应走访贫困户227户,截至9月27日,完成排查贫困户227户。共发现问题数 个,其中既知即改和目前已经整改完成 条,占问题总数的  %。正在整改  条,占问题总数的  %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真贫不落一人,全面覆盖:

存在问题:《扶贫手册》填写不够规范,存在错漏项的情况,帮扶措施和成效更新不及时;村级档案仍需完善。

    整改措施:对村扶贫小组长和新进村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按照扶贫手册填写模板规范化填写扶贫手册;加强与镇扶贫办沟通,在镇扶贫办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村级档案;通过遍访活动,由村扶贫办逐人、逐户核对户信息,确保户口述、村资料和扶贫信息系统三者一致。

2、资金不落一分,全面到位:

存在问题:部分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不精准,未产生理想效益。

整改措施:芦笋种植基地项目后期管理缺失,因今年雨涝灾害项目投入损失较大,现已及时上报灾情损失。

3、政策不落一项,全面落实:

存在问题:政策落实有待加强,部分边缘户存在不满意情况。政策宣传存在死角,部分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理解不深。

整改措施:做好14、15年未享受政策贫困户思想工作,提高其思想认识和对待扶贫工作满意度。做好政策宣传,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到户走访、扶贫宣传教育等方式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宣传到户、到人。

4、产业扶贫不落一户,全面对接:

存在问题:贫困户种养殖技术不高;产业补助资金使用未达到要求,存在福利化现象。

整改措施:通过开展产业技能培训班,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技术,减少贫困户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资源损失现象。督促少部分贫困户严格按照自种自养标准进行种植养殖。

5、健康脱贫不落一家,全面完善:

存在问题:“351”“180”政策知晓率不足100%,贫困户对健康扶贫政策理解有偏差。

整改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同村卫生室对接,通过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帮扶责任人,开展三管齐下的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做好定期上门入户体检、诊疗活动,宣传健康扶贫政策。

6、搬迁不落一宅,全面安居:

存在问题:部分危房改造项目质量不高,有漏雨现象。

整改措施:加强与建设单位沟通,做好修缮工作,确保危房改造户能全面安居。

7、帮扶不落一方,全面聚力:

存在问题:部分帮扶联系人和基层干部走访过程流于形式,存在户家情况不明,政策不熟等问题。多元化社会扶贫有待于提升。

整改措施:督促帮扶责任人和基层干部做好贫困户的交流,村扶贫工作队加强对帮扶人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满意度。依托社会扶贫网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爱心人士关注扶贫事业,同时精心准备“10.17”扶贫日宣传活动,加强社会力量对我村扶贫事业的帮助。

8、“双基”建设加快推进,不少一村:

存在问题:部分贫困户存在通自来水管但是未通水现象;“三大革命”专项整治仍须加强;村集体收入增长缓慢。

整改措施:针对部分贫困户自来水管通但是未通水现象,将及时汇总上报镇水利站,由水利站做好对接,确保在第三方评估之前全部通水,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继续做好全村垃圾清理和农村改厕工作严格按照示范村标准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用好区委组织部十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通过村集体资产投资,拓宽收入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下一步计划:

篇2

召开镇扶贫干部教育业务培训会,宣讲扶贫政策的同时,布置本次产业项目自查工作要求。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驻村第一书记为队员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核查镇、村两级扶贫产业项目进展情况,包括资金使用、项目收益、公示公告等。

二、目前进展及发现问题

(一)镇蒲公英种植项目

村部分。正在进行:已制成品茶3000套,售出788套,收益58094元,剩余产品正在销售。

村、村部分。正在进行:产品已在加工,估计产出成品茶800余斤。

存在问题:村蒲公英收益分配方案中的分红比例与实际发放比例不一致。

整改措施:按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发放比例。

整改时限:即知即改

(二)镇吊袋黑木耳建设项目

正在进行:目前正在与合作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准备采取“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方式进行合作意向。

存在问题:村的收益分配方案无法细分黑木耳项目和蒲公英项目的分红比例

整改措施:按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发放比例。

整改时限:即知即改

(三)镇吊袋黑木耳种植基地扶贫项目

篇3

二、存在问题

1、帮扶人员到位情况。

通过抽查发现乡直机关、村组干部都能到帮扶户家进行走访,较好的有水利站、国土所。经抽查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是学校,近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至今没能到户帮扶。

2、帮扶卡填写情况。

帮扶卡填写不到位,有的搞走过场,只有帮扶照片,根本不看帮扶卡,如中潼村帮扶人送的物资都没填写,联系卡填写不到位。

3、帮扶卡保存情况。

帮扶卡保存较好的村有雪二村、雪四村。帮扶卡没有发放到位或丢失较多的是淮丰、淮建村,对没有帮扶卡或者丢失的农户,村没有及时补发到位。

4、“三来一加”完成情况

完成比较好的村有雪四村志润纺织厂,新淮村、淮胜村电子加工厂、中潼村金麦面粉加工厂、淮胜村电动车厂等;进度较差的村有淮建、养殖一场、养殖二场、雪五村等。

5、专业合作社完成情况。

完成较好的村有淮丰鑫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一场金大庄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雪二缘蔬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慢的村有淮建村、养殖二场、雪五村。

三、下一步打算

1、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

以全县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为契机,因地制宜实施好“三来一加”。利用各种产业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真正的脱贫。

2、抓好扶贫项目建设。

篇4

截止目前:一是资金整合达到15066.676万元,完成目标32.6%。其中,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共下达专项扶贫资金1028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00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2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31万元。二是实现减贫983户、2558人,完成年度脱贫目标75.2%。其中,金融扶贫工程已实现减贫392户、1015人;“三到村三到户”工程已实现减贫327户、811人;电商扶贫工程已实现减贫30户、76人;文化产业扶贫工程已实现减贫27户、69人;旅游扶贫工程已实现减贫83户、218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实现减贫6户、24人;生态扶贫工程已实现减贫39户、110人;就业扶贫工程已实现减贫79户、235人;行业和社会扶贫工程,全面加强社会兜底保障,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

三是易地搬迁及后续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开展了对2016年和2017年易地搬迁工程扫尾工作,8月底前全部实现搬迁入住和后续产业开工建设工作,通过发展光伏产业、设施农业和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等方式,使贫困人口转变为市民、转变为产业工人、转变为职业农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进一步巩固易地搬迁扶贫成果。

二、存在问题

一是问题整改不彻底。有的地区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和闯关思想,对于一些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的整改任务,没有拿出过硬的攻坚本领,真刀真枪的改,动真碰硬的改,有的地区至今仍有死角、有盲区,留有隐患。

二是利益联结不紧密。有的将扶贫资金简单的入股企业进行分红,没有建立起与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缺少通过务工就业、订单收购、土地流转、托管托养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的具体措施。忽略了产业带动脱贫重要性,没有考虑到政策性补贴“断奶”之后贫困户收入来源,产业扶贫缺乏持久性。

三、下步工作安排

篇5

一、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四个全覆盖”未达标。6月28日,各乡镇上报产业园和基地总数为306个。县扶贫办经过1周左右的再调度,目前,乡级产业园个数为74个,村级产业基地为273个,总数为348个,数据上已经达到了全覆盖。但是,这些上报的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园,特别是村级产业基地的质量是否达标,是否真正的带动贫困户,收益率能不能达到8%,这需要会后各位再次自检。二是项目进展慢,目前根据各乡镇上报已经完工产业园和基地240个,在建和新建产业园和基地 108个。今年时间已经过半,这些在建或刚筹建的项目必须在7月底投产,8月份将受益用于贫困户增收。

二是整改工作不彻底。据县纪委监委反馈,个别乡镇根本就没把上级巡查检查反馈的问题当回事,整改报告完成了,“回头看”时根本没干。扶贫办将上半年各级检查发现问题整理出了清单,并反馈到各乡镇,大家一定要对照清单,再次梳理,全面整改,全部清零,坚决不能书面整改。

三是档案、明白卡等数据不一致。通过第二季度督查反馈情况,各乡镇的明白卡、档案以及系统数据,还存在问题,数据不一致,填写混乱。会后,各乡镇要对本乡镇档案等基础数据再次进行核验,特别是要通过贫困户信息对照表,结合明白卡、扶贫档案、作战图,将数据核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普查中不出现档案错误、数据不符这些低级错误。

二、下步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