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消防工程设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消防建设是一个国家基础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对自然、人为等灾害的处理过程中,消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灾害损失的多少。而近年来,台风、海啸、地震等重特大灾害在我国及其周边的发生频率日益提高,相应的消防施工、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的监督机制也成为了相关领域学者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只有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国民的切身利益。
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业,消防工程设施关系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其对设备设施的各项指标都十分严格,要想建立一套完善的消防项目工程,并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就必须针对其各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了解。
(一)消防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针对消防工程施工来说,其是决定整个消防安全系统能否顺利使用的重要因素,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消防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未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环境及布局的结构进行实地仔细地分析,进而造成在正式施工时与实际情况不符,只能临时更改施工计划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不但容易造成施工工期的延误,还容易出现因图纸被多次修改而造成消防工程位置的偏差,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消防施工人员如若不按图纸设计的准确位置及深浅程度来安装的话,也容易造成其他意外的发生。
(二)消防设施检测存在的问题
在消防设备安装正式启动运行后,往往会出现因年限久远或部件破损等情况,加之有的施工单位认为消防设备通常是安装在人员无法触碰的地方的,故而其认为后期的维护检测没有必要,进而造成破损部件无法及时被发现和更换。此外,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怕后期麻烦,极不愿意对设备进行正常的巡视检查工作,而这恰恰造成因无人检测使消防设备出现危险,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正常工作,造成重大的人员生命财产损失。
二、建立完善消防工程施工、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的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消防工程施工、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的监督机制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而,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公安部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消防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以此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消防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机制
根据国家及公安部门的相关要求,所有的公众场所都必须要设置和安装消防系统,且在进行消防工程施工前,要将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以确保其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的要求。首先,需要检查水泵的尺寸和安装位置的正确,同时还要将水泵的箱体打开,并检查其泵群部件和零件是否齐全、有无缺失、是否生锈等;接着还要检查箱体的管口保护装置和堵盖的部分是否完好、尺寸的大小是否与图纸的设计相符等。其次,在安装吸水管时,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要保证吸水管不会出现漏气、积气、不吸气等问题,而假如水泵与水池分别位于两个独立的基础上,且连着两者的为刚性连接时,就需要在吸水管上安装柔性连接管,以避免其出现磨损;再次,在安装消防水箱时,其泄水管的安装不能与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统相连接,如果在安装管道时需要穿过墙壁或消防水池,就必须要在管道上设置防水管套,而对于出现振动情况的管道还要加设柔性接头。最后,针对于消防灭火器的安装,国家等相关部门也相应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而在安装中使用的管道都必须要采用热镀锌无缝管道,且无论使用何种链接方式来连接管道都不能减少管道的流通面积。而对于连接处所需使用的螺纹,则要求不能出现飞边或毛刺,且不能在其中出现任何的填充物。
(二)维修保养机制消防系统的检测和
对于安装完成后的消防系统,在其正式运作之前都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工作,而通常来讲这个检测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严谨的程序。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在对各类建筑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各使用单位加快消防系统设施的正规检测和维修保养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同时所有的建筑都必须要按照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消防法规以及技术规范等要求配置建筑中所使用的各类消防设施,而建筑使用单位必须要对已经配置的消防设施进行完善的保护,不得擅自拆卸、圈占及挪用或停用消防设施,此外使用单位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维护巡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操作、管理、巡视检测,如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故障要及时进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使用单位还要建立检测维修的资料档案,以实现对消防系统运行情况的实时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消防控制室要实行7X24的值班管理制度,且要求值班人员要持证上岗,并要认真将消防设施的运行、报警、故障、维修等落实到位,做好监控记录,并将与之相关的各项资料保存并归纳起来,以便今后检查。
第二,使用单位在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测试和维修保养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完善的“中介服务”,而所谓的“中介服务”就是要将建筑消防设施中技术性较强的部分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维修、检测和保养,除此之外使用单位还要在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自身检测、维修、保养制度。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消防工程施工、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而只有消防系统的各类设施的安全性得以保障和完善,才能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有利地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导致了我国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而且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人口的数量更是进一步增多。由于国家对于城市建设的投入资金也越来越大,使得城市的交通设施建设也逐渐完善,而城市地铁作为城市中最为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因此人们对于地铁出行的选择也越来越喜爱。但是由于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城市的地铁中经常会发生火灾现象,因此做好对于城市地铁的消防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工作就非常重要。
2进行城市地铁消防工程的重要性
当前,国内外的各大城市中的地铁火灾都经常地发生,而且城市地铁发生火灾的概率也越来越大,而城市地铁中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地铁中大量的乘客以及城市地铁的封闭状态就会造成严重的灾难,对人们的生活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近些年来国内外各大城市中发生的地铁火灾的事故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预防城市地铁的火灾事故的发生,而且城市的相关部门应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以及便捷有效的城市地铁消防工程体制,从而保证了城市地铁的相关应急设施以及应急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保证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3城市地铁消防工程的基本构成
当前城市中的主要灭火原理有窒息灭火、隔离灭火、化学抑制灭火以及冷却灭火等,但是城市地铁中使用的条件的只有选择化学抑制灭火和冷却灭火这两种灭火系统,其中冷却灭火通过干粉灭火非常容易发生复燃的现象,因此不能够熄灭深度引燃物质的地铁火灾事故,同时这种方法非常容易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城市地铁火灾事故中,用水灭火系统方法是最实用以及有效的。城市地铁的水消防系统一般是由消火栓系统以及水幕系统和水喷淋系统以及消防水泵房等组成,地铁水消防系统会在地面设置一个水泵接合器,而且水消防系统中不设置防水池,城市地铁的消防用水通过水泵的吸水管从而直接向城市自来水的环状管网进行抽吸工作。当城市地铁发生火灾事故时,消防系统中的各个组分都应该协同工作,通过对相关的消防设施的使用,而且同时安全有序的疏散城市地铁站内的人员,从而防止以及减少地铁火灾所造成的危害,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降低人民的财产损失,达到对城市地铁的火灾事故的迅速控制,从而减少城市地铁的经济损失而且保证人民的安全状况。
4对于城市地铁消防工程的设计
城市地铁的消防工程设计主要包括防灾防警系统、防排烟系统以及疏散系统等,通过在城市地铁中安装大量的消防安全设施就能够帮助人们在发生地铁火灾时能够迅速的逃生,并且进行灭火工作。在进行消防设计的工程中,要充分的进行调查和了解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市政能源情况要制定不同的消防设计方案。在严寒以及寒冷的地区要充分的考虑消防管道的特点,并且做好消防设备的保温防冻措施。
5对于城市地铁消防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5.1对于城市地铁消防工程的实际使用
城市地铁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对于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的安全意识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员工对于地铁消防设备的操作培训,还应该给工作人员配备无线对讲机从而确保员工之间能够进行实时联络,增强城市地铁的火灾扑救能力,城市地铁的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的组织一些大型的地铁灭火救援演练,通过借助排烟设备的使用,让疏散救援小组人员能够有效的利用消防广播进行疏散地铁乘客,从而成功的将城市地铁中的被困人员进行安全的救出。
5.2对于安全工作的管理
第一点是城市地铁的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自身的岗位和消防安全职责,从而把消防安全意识以及防火制度等相关的措施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城市地铁的每个岗位以及每一位员工的身上,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还要加强对地铁内的各种消防设施以及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对城市地铁中的各种消防系统比如已设置的地铁火灾的自动报警系统和事故通风排烟系统以及应急照明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等相关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检验,从而确保了城市地铁消防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消防设施的可实用性。第二点是地铁的相关部门要制定对人员的应急疏散的方案,通过对地铁员工进行消防培训以及消防预案的演示,再通过对员工定期的考核培训,从而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以及对于城市地铁火灾事故进行消防扑救的能力。第三点是地铁的相关部门要注重对于火灾救援队伍的培养,通过建立一支专业的灭火救援队伍以及制定相应的灭火方案,从而达到城市地铁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从容不迫的进行消防救援工作,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大大的降低城市的经济损失。
5.3对于城市地铁消防工程的综合系统的构建
通过构建一套以防火灭火为关键点,综合其他各项消防功能的地铁消防综合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地铁的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通过综合的消防信息系统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能够及时的对相关信息的采集以及收集和等,能够实时的对地铁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即时监视,通过对集成和互联地铁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预防以及监控的科学系统。
6结束语
城市地铁的消防工程的可靠性决定了城市地铁的安全性,对地铁的正常运行以及乘客的安全出行和消防的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城市地铁的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才能够保证城市地铁的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李欣,城市地铁消防设计探析[J]2014(2)123~124.
[2]孙宏安,地铁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J]2015(9)78~79.
[3]许庆明,城市地铁消防系统的设计与管理[J].2014(11)33~34.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
我国人口数目庞大,且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多,传统建筑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在缓解了住房压力的同时,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旦发生火灾,高层建筑将会比普通建筑所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更多,因此,设计、施工人员也加强了对消防工程的深入研究,力求通过有效措施提升建筑的火灾防御功能。
1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问题
1.1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图纸不全
一些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的设计人员对防火工程的设计缺乏重视,设计经验较少,相对设施不全,再加上设计人员的设计时间有限,因此,经常会出现消防工程设计图纸不全的情况,导致工程难以满足实际要求,质量严重不合格。
1.2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水平不足
目前高层建筑建设工程多为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流动性较大,而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对施工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工程很难符合规定标准。甚至一些施工队伍为了减少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给消防工程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2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及施工措施探讨
2.1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的设计措施
为保证高层建筑的火灾防御功能能够真正实现,负责人员必须选择具有设计资质等级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工作,并要求消防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相应的消防法规,保证设计图纸符合消防设计标准。在设计文件审核阶段,需要按照相应细则,将文件交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审核,在工程师签字后,才能通过审核。在设计过程中,应着重注意防火分区的划分。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内部空间十分宽阔,范围较大,因此消防重点部位较多,一旦发生火灾,灾情极易蔓延。因此,为了阻止火势蔓延,需要对建筑进行防火分区划分和防火分隔设计。按照相关规定,我国高层建筑防火分区在划分过程中,需要按照种类不同分成不同的面积,一类高层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在1000m2以内,二类面积在1500m2以内,地下室面积在500m2以内。若建筑中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则可以在分区时较原面积增加一倍。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需要采用不同的防火分区划分方法,例如办公楼可以利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并可以通过喷头的运用,增加阻火时间。对于高层建筑消防重点部位,如竖向管井,在进行防火分隔时设计时,应保证竖井所用材料具有较强的耐火、密封性能,检查门使用丙级防火门。同时,尽量避免楼内管道穿过防火墙,以免火灾通过管道和缝隙蔓延,若是必须要穿过防火墙,则需要在缝隙处用防火材料堵实。同时,应加强对消防给水方面的设计。高层建筑仅靠消防车的器材是无法进行全面扑救的,在设计过程中,应对消火栓、消防水池等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m,且具有明显标注。消防水池用水应与高层建筑生活用水分离,可以与喷泉用水相连,以提升建筑的美观度。
2.2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措施
在施工单位开展施工时,监理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其全过程。要求施工单位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加强对施工安全、消防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提升施工人员对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在监督过程中,一旦出现工程不合格的情况,应及时阻止施工人员继续施工,有效避免施工单位不审核等违规行为。政府部门还应对施工单位和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了解自身责任的重大,从而提高工程质量。负责人员应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人员,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并在施工前对其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的作业规范进行监督指导,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予以处理。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要求采购人员严格按照图纸所要求的材料进行采购,尽量选择质量最优,价格最经济的材料,并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正式入库,避免不合格材料被投入使用。要求管理人员对出入库的材料详细记录,以免材料遗失、损坏,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另外,还需加强对投入使用后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的检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消防设施情况进行检测,以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并提升物业管理人员、建筑消防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以便更好的发挥消防工程价值。
3结语
消防工程是高层建筑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目前,在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提升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加强对施工环节的管理,提升工程质量,以保证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高鹏飞 牛攀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building height and breadth increasing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requirement of degree of safety for fire water, wat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buildings to resist fire capabi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se verylarge extents are increasing, it needs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impact o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building fire.Key words: water way;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消防工程施工的特点及意义
消防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产品加工过程。其特点是:点多、面广,作业场所流动分散,生产周期长,交叉作业等。同时,工程从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调试、开通、竣工验收等每一环节的质量都将会最终影响消防工程的整体质量。这些都给消防工程施工规范化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消防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对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顺利发展,减少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消防工程的质量优劣事关重大,直接关系到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公民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切不可稍有疏忽。
2、消防水池的设置问题
在日常设计中,经常将消防水池设计为生活、消防用水合用水池,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避免消防用水常年不用而变质.特别是在生活、消防用水量接近时。水池内的水不断循环更新,以保障其水质。但对于建筑来说.特别是一些功能复杂的一类高层建筑,由于其消防水系统存在多种形式 火栓、自动喷淋、水幕系统等。且系统用水量大.此时水池内生活用水远小于消防储水量.即使采取一些诸如进出水管对置、设置导流墙的措施,仍无法保障水质。
3、消火栓布置问题
在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中.确定消火栓间距戚消火栓位置,目前依据的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2下简称《高规》)第7.4.6.1条,即消火栓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而同时《高规》第7.4.6.3条又规定:“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建筑不应大于30m,裙房不应大于50m。”首先要明确通常所称的“裙楼”与“裙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建筑物最下面的若干层建筑高度24m。”后者被定义为“与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 从目前实际使用情况看,多数建筑裙房与主体连通使用功能多为商场、餐饮、娱乐等营业用房,由于其平面布局复杂,可燃物多.电器线路复杂、火灾荷载较大,其建筑内部消火栓间距设计为50m是不太适宜的。如果机械地执行《高规》第7.4.6.3条,笔者认为是不妥的,而应严格按照《高规》第7.4.6.1条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平面功能布局及内部隔断的影响,通过认真计算确定消火栓的间距。
4、高位消防水箱储水量的设计问题
《高规》第7.4.7.1条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³。现行规范并没有明确消防水箱中消防储水量为一个18m³还是两个18m³。在实际设计中也理解为10min消防用水量。因此,当建筑物内应设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高位消防水箱的储水量常为36m3的情况。在此,应做以下分析:初起火灾时,如有人在场就能够及时发现而使用灭火器或消火栓灭火从而快速扑灭初起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般不会动作同时,在初起火灾的5min~10min内f消防队到场前也一般只有2~3股水柱灭火而不是6~8股水柱同时灭火。如果初起火灾发生时无人在场,那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将动作,并且只要有一只喷头动作,系统压力开关将在60s内动作发出电信号并反馈到控制中心,联动喷淋泵启动。即使有几只喷头动作,18m³的储水量也只动用约1/3。再者,如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没能控制住初起火灾而形成火灾蔓延。当消防队到场就会直接启动消防泵供水。此时高位消防水箱中仍有相当的储水量从初起火灾发生至消防队到场前的时间段内f约5min~10min).消防泵如果没有启动,当高位消防水箱的储水量下降到消防储水量时生活泵就会启动并连续补水,且基本上只供消防用水因水位可能在消防储水量下生活出水管无水可出,也就是说10min内消防用水量的供应不止是l8m³。
5、消防给水系统的形成
对建筑消防栓给水系统形式的选择首先我们应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其次应尽量选用经济合理的供水形式。按服务范围分: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建议应尽量采用区域集中的给水系统。就如上述所讲:邻近建筑共用消防水池。但这往往得不到推广主要原阐述了建筑消防工程给水设计使各开发商不能协调好,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能够牵头,共同解决管理及费用问题使各方面都能接受。按高度来分:分区供水与不分区供水。当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8MPa时采用不分区供水形式。当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大于0.8MPa时采用分区供水形式。分区供水方式又包括:并联分区供水方式;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减压阀分区的供水方式。并联分区供水方式:各个分区互不干扰.自成体系,对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但造价高,维护管理较困难。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各区水泵压力相近或相同,不需高压泵管,但水泵分散,管理困难,同样造价高。减压阀分区的供水方式:系统简单、造价低、管理方便。建议采用此种供水方式,此种方式可以保证经济安全要求,维护管理方便但对减压要求较高,应采用可调式减压阀,设定阀后压力并保持恒定。只要一套水泵、一套水泵接合器、一座水箱、一套电控设备.可大大降低造价。
6、防止消防水泵超压
消防水泵的超压给灭火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如消火栓口压力过高使消防人员难以拿稳水枪,无法对准火点灭火。另外由于消防管网压力过大使管道接头、阀门、消火栓等容易损坏,产生渗漏甚至会使管道或水带破裂而使消防工作难以继续进行。所以超压问题应引起我们重视,解决消防水泵的超压问题应掌握“变量不变压”的原则,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6.1多台水泵分层控制
水泵台数以建筑设计消防总水量来决定。每台水泵以两支水枪的出水流量(10L/S)为基数以满足初期火灾消防用水流量不大的需要。备用水泵可自动切换投入工作,这样可以使消防系统的实际用水流量与消防水泵的设计出水流量基本相符,因而避免了水泵产生超压。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水泵台数多,占地面积大。
6.2安全阀泄压
在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安全阀。当消防水泵初始压力超过安全阀开启压力时,第一个安全阀便自动开启,排水泄压。如果经泄压后管网压力仍然超过设计所需压力并超过第二个安全阀开启压力时,第二个安全阀也自动开启泄压。随着消防用水流量不断增大,管网压力也不断下降,当达到或低于安全阀关闭压力时,安全阀便自动关闭,这样也避免了水泵产生超压。
6.3采用变量恒压泵
变量恒压泵是现代调速技术的应用,它能根据用水流量的变化,按预定压力自动调节供水流量保持供水系统压力恒定并可达到节能效果,是解决消防水泵超压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与一般水泵相比造价比较高选用时应进行经济分析。
6.4利用特性曲线选择水泵
水泵特性曲线Q—H有陡降线段,斜度较大;也有平坦线段,斜度较小,此段特点是流量(Q)变化幅度虽大,但扬程(H)变化幅度不大。我们选择消防水泵时,可按消防用水流量变化范围。
结束语: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建筑消防设施工程在建筑安全系统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施工单位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要不断总结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整体的施工技术及能力,增强建筑物的防火御灾的能力,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建筑精品。
参考文献:
1前言
由于高层建筑其本身楼层相对较高,与地面距离较远,因此其需要的逃生实践也相对较长,同时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也相对较快,而这些都是高层建筑的劣势,也使得其一旦发生火灾所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大。所以需要通过精确计算来设计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同时严格的控制施工质量,并且对消防社会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也是必不可少的。
2高层建筑在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高层建筑消防楼梯间喷头设置未落实
目前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喷头的设置,我国已经在相关的法规中有了相应的要求。这就使得自动喷淋消防系统得到了最大限度普及,除了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场所与部位外,其他区域均可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这项规定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消防楼梯间也进行自动喷淋系统的设置,但是由于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后期火势会顺着楼梯间迅速蔓延。假如此处没有设置自动喷头,烟雾将会非常顺利的向上蔓延,这样很可能会造成人员的窒息。而设置了自动喷头的话,会对烟雾的蔓延速度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同时对空气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精华作用,增加人员的逃生几率,并为消防人员争取更多的营救实践。但是目前,很多高层建筑设计消防设施时,经常忽略这一问题。
2.2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设计存在缺
消防车展开作业和消防员进入高能建筑内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就是我们常说的消防登高面。由于高层建筑的布局相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灭火的暗度。同时其对于建筑外立面的造型以及内部功能在设计时又极为的看重,从而造成了消防登高面设计的不合理,比如登高操作面都是玻璃幕墙使得裙房的进深与高度在设计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最终造成了一旦火灾发生时,消防车无法及时的向主体建筑靠拢,从而影响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
2.3高层建筑消防水池设计有瑕疵
消防栓使主要的灭火设施,如果在每一栋建筑内都配备单独的消火栓系统,这样不仅会使得成本增加,同时不便于消防设备的整体管理。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保证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几栋建筑共同使用一套消防设施。由于消防水池使建筑消防的主要供水设备,所以其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池设计过多与不合理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其在高层建筑没有发生火灾时的水资源污染与浪费。
3提高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和施工的措施
3.1全面分析,严格消防设计关口
(1)对于消防水池以及消防水箱要进行合理设置。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按照相关的要求设立两个可以独立使用满足蓄水容量达到要求的蓄水池;此外对临时的高压给水系统应满足消防水箱初期火灾消防用水的要求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如果存在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公用一池的情况,应该首先保证消防用水不做他用的技术措施。(2)对于消防水泵设计安装时要严格把关。由于安装错误可能会在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水泵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泵无法满足实际的压力和流量需求此时应该在水泵房内设置流量与压力测试装置,从而确保检测其性能的准确性。如果消防用水是从市政管网直接抽取的话,应当设置倒流防止器以防止消防用水出现倒流回市政管网的现象。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倒流防止器不能安装在吸水管上,否则会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3)合理设计通道喷头。虽然美观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消防问题也是必须全面考虑的问题,应该在通道设置相应的喷头,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的安全性。此外,通道喷头设置时,应当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置,同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喷头的安装,而通道喷头的用水应当从配水管直接引入为最佳,对于喷头的数量应严格的控制设置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更加顺利的运行,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起到及时灭火的作用。
3.2消防施工过程要注重施工质量
(1)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考核,一旦发现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予使用。在进行消防材料的选购时,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选择,比如相仿水泵、小刚水箱、喷头、防火卷帘等等,从而保证消防器材的质量以及其使用寿命。(2)对施工过程要进行实时监督。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保证所有的施工步骤都能满足相关的要求。同时也可采取第三方或项目部住而已人员监督的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相应的监督,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比如安装在消防水泵出水口的放水阀,就是高层建筑消防的关键,所以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要求保证其在施工时的质量。另外施工过程中还应对消火栓、防水池、排气道等的质量引起重视。
3.3加强管理,强化维修检查
由于在没有火灾发生的情况下,消防设施都是闲置不用的,所以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与消防部门在消防设施闲置不用时,认真的做好消防设施的检查与检修工作,从而保证其在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可以充分的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应该明确其管理责任。可以采取要求相关的产权单位缴纳相应费用的方式明确其责任管理方位,同时对消防设施可能存在的隐患邀请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定期检查。而对不愿意缴纳费用的产权单位应采取停止其产权的方式处理。同时不断的加强社区的防火意识宣传、普及火灾逃生的相关知识等,减少人们在火灾发生时的财产损失。
4结语
高层建筑工程中消防工程是重要的施工内容,当前,消防设施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设计,同时在施工时加强管理,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完全符合标准,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最终实现保障人们什么财产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玉.小波变换在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地震防灾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2]周惠贤.新建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防灾救援点方案设计[J].甘肃科技,2015(04):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