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纺织服装板块分析

纺织服装板块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纺织服装板块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纺织服装板块分析

篇1

回顾上半年纺织板块表现,广发证券分析师马涛将其概括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11年一季度纺织类股票超预期的跑赢大盘10%以上,而服装类股票一季度跑输大盘,低于市场的预期。内在原因为:受益欧美经济体补库存等需求拉动,纺织服装出口实现20%以上超预期回升,部分个股年报超预期带来纺织板块靓丽表现。受原材料(棉花)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市场普遍担心品牌服装的成本转嫁能力,另外CPI高企抑制消费者信心,对终端消费心存疑虑,压制其估值继续上行。外在原因是:进入2011年后,受宏观经济调控预期弱化等因素驱动,市场将配置重点移向弹性大、估值偏低周期类股,因此周期类股票一季度走出了一波估值修复的行情,而大多数品牌服装“白马股”表现欠佳,这主要与市场情绪有关。

招商证券分析师王薇分析认为,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良好趋势延续,防御与进攻的能力都具备。年初以来服饰消费表现良好,“五一小黄金周”数据依然可喜。一季度服装鞋帽零售同比增长33.30%,虽然有通胀的压力,但零售数据依然保持了20%以上的良好增速,大大高于社销品总额18%的增幅,其中金银珠宝零售表现最佳,同比增长高达60.30%。此趋势在4月份预计得以延续,而五一黄金周的消费更是旺盛,零售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范围集中在20%-30%之间,以服饰销售为主的部分重点龙头百货同比增速可达30%以上。秋冬订货会普遍表现略超预期,给予下半年经营一定的保证。经销商有保持较好的订货增速的意愿,显示出前期提价未给市场销售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板块亮点,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婕分析指出,品牌服饰类以及品牌面料类部分公司一季报超预期,正装品牌希努尔业绩大幅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104.57%;功能面料龙头嘉麟杰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283.47%,表现抢眼;家纺类上市公司中,富安娜净利润达0.59亿元,同比增63.25%,摊薄后每股收益0.44元,超市场预期。纺织类上市企业中,鲁泰A及华孚色纺锁定成本能力强,龙头优势明显,对下游厂商议价能力强,业绩提高也较为显著。

关注原料与政策、转型前行

纺织行业在经历了2010年的复苏后,今年一季度景气度呈现震荡的态势,受春节因素干扰,二月份出口增速从1月份的37.65%下降到了2月份的2.40%,三月份出口增速回暖,重新达到了35.82%。

一季度纺织服装出口486.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96%。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自去年扭转负增长局面至今,始终处于高速增长之中。二次汇改后人民币升值提速,如果剃除汇率因素以人民币计价,今年一季度我国纺服出口增速较去年全年水平略有回落。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出口出现近十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0.5%),全年出口额仅为1608.82亿美元,出口量下跌导致同比基数较低,在这样的阶段性低点基础上实现了2010年出口的高增长。而2011年一季度出口实现较高增速,同样有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低的原因。

今年一季度纺织出口增速中,大约有8个百分点是受2010年一季度低基数影响而“虚增”的。进一步扣除成本推动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后,实际出口增长水平压低。这种低基数效应将在今年二季度开始迅速减弱,因此二季度纺织服装出口增速很有可能出现增速环比回落现象。

李婕认为,棉花对纺织行业的影响不得不提,纺织行业与国际大宗商品棉花的价格息息相关。328级棉现货价格在经历了2010年下半年棉价的疯狂上涨之后,从3月21日的高点30,556元/吨下降了23.5%到5月16日的24,749元/吨。棉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下跌超过20%,对中游纺织企业影响较大,前期高价获得的原料制成品与下游议价存在困难,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棉价走势仍不确定,纺织企业担心棉价进一步下跌使得现在补库的成本加大,不愿意轻易补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棉价走势的波动性使得广大中小纺织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日前传的沸沸扬扬的商务部以及工信部将把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从16%下调至11%是近期宏观政策对纺织服装行业影响较大的负面消息,对于很多纺织企业来说,利润只有个位数,下调5%的出口退税率相当于使纺织企业置身于亏损的边缘,未来纺织企业盈利水平需要继续关注出口退税率宏观层面的调整。品牌服饰类企业由于对终端消费者具有议价能力,对成本变化以及税收政策的变化不敏感,还借助去年后半年棉价涨价提高产品单价,长期来看影响并不大。广大纺织服装企业业务转型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出口转内销将是纺织企业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经之路,在这个时期兼并重组将是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投资重点。

技术与品牌升级将为后市重点

篇2

下半年以来纺织服装行业在通胀高企和产品提价的背景下,销售增速放缓,量价背离趋势显现,但由于2011年秋冬和2012年春夏订货会数据良好,品牌服装类公司具备较强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成本转嫁能力强,随着秋冬销售旺季的到来和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四季度乃至全年业绩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估值水平在23倍左右。从溢价率来看,纺织服装行业相对于沪深300溢价率仍处高位,达105%,大幅高于历史均值。目前,行业整体内需和出口增长速度都略有放缓,但是全年预计仍可维持平稳增长。原料价格的回落,有利于降低行业整体成本压力,提升行业整体盈利空间。

在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水平升级的背景下,长期看好品牌服饰业。第四季度是传统销售旺季,品牌服饰涨价幅度在20%以上,同时从各品牌的秋冬订货会情况来看,2011年下半年品牌服饰公司业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确定性强。我们推荐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子行业,如户外行业、家纺行业、童装行业。这些子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品牌化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外延扩张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相比其他处于发展后期阶段的子行业成长空间更大。

本期入选的2只纺织品和服饰行业股票安全星级分别是一个三星级、一个二星级,本周我们选择其中的三星级股票鹿港科技(601599)进行点评。

鹿港科技(601599)

静观募投项目进展

鹿港科技是国内针织纱线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各类针织毛纺纱线以及高档精纺呢绒面料的生产与销售,主导产品为“鹿港牌”精纺纱线、半精纺纱以及呢绒面料。公司所在行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位置,受上游原料端和下游成衣厂商的双重议价压力,但公司拥有品牌、渠道、技术三大核心竞争优势。

篇3

2014年,会是服装纺织板块打翻身仗的一年吗?通过对照多家券商该行业2014年投资报告,记者发现,认为服装纺织板块触底并有弱复苏的观点不在少数,而一些细分行业,如在去年表现尚佳的纺织制造由于将受益海外需求复苏、产能扩张助业绩增长等因素,今年仍然会有确定性的增长。此外,此前一直高速增长,但在近两年内受终端需求不利而业绩增速下滑的家纺板块,随着股价的下挫,其估值已明显下降,在需求有所改善的背景下,2014年的走势有望超越2013年。

24只个股2013年出现下跌

2013年对纺织服装行业而言显然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年份。在行业整体呈现出口弱复苏、内销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佳,一些男装品牌甚至出现了业绩大幅下滑,其股价也出现大跌。

Wind资讯统计显示,77只纺织服装个股,在2013年股价下跌的有24只,其中跌幅排在前两位的均为男装品牌,分别为报喜鸟,下跌38.84%;七匹狼下跌37.92%,此外,九牧王、希努尔等跌幅也靠前。

此外,在已对2013年业绩进行预计的46家纺织服装公司中,预计业绩减少的有11家,分别为美邦服饰、宏达高科、凯撒股份、乔治白、星期六、百圆裤业、希努尔、七匹狼、开开实业、报喜鸟和步森股份。这其中品牌服装公司占比较大。

回顾整个2013年,品牌服装虽然也有部分公司股价出现上涨,但其可持续性的机会却较少,且

十分难以把握,股价上涨更多的来自于阶段性的主题推动。比如,美邦服饰全年下跌,但在10月中旬由于受O2O概念,其短时间内涨幅高达51%。

但另一方面,品牌服装的不景气也无法掩盖纺织制造龙头公司的优异,以鲁泰A、华孚色纺为代表的制造龙头公司,随着业绩的提升,其股价在2013年出现上涨。其中,鲁泰A全年涨幅64.88%,位列整个纺织服装个股涨幅的第七位;华孚色纺也上涨了23.5%。

在纺织服装板块中,有一只另类的个股也不得不提,这只个股就是百圆裤业,作为一只业绩乏善可陈、主营业务波澜不惊的股票,其在2013年的涨幅竟然高达38.18%,排在涨幅榜前列。

事实上,这只股票成交不活跃,换手率极低,是一只疑似被中融国际信托-华鼎兴业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高度控盘的庄股,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华鼎系出逃后,该股股价在12月份惨遭断崖式下跌,进入2014年其风险仍然巨大。

龙头个股有望率先跑出

2013年终成过去,2014年纺织服装行业有没有更多的投资机会,以及能否跑出黑马股?这些才是投资者更为关心的话题。

对于想投资纺织服装股的投资者而言,2014年或许将比2013年的机会更好,在行业整体弱复苏的格局下,一些龙头个股有望率先跑出来。

对于纺织制造而言,2014年依旧将是一个不错的年份。在出口形势总体可能保持弱复苏态度、棉花直补政策有望在2014年出台,这使得内外棉价差有望缩水,以及去库存接近尾声,以及加速海外布局等因素的带动下,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对此,受益棉花直补政策的棉纺织龙头鲁泰A、华孚色纺、百隆东方等个股值得关注。

篇4

今年4月份以来,中国328级棉花价格指数已跌破“25000元/吨”关口,累计跌幅达18.3%,接近于去年10月份棉价。外棉CotlookA指数为165.15美分/磅,跌幅达到27.5%,大大高于国内棉花价格。下游需求的疲弱成为棉价大幅回落的主因。同时,涤纶、粘胶、氨纶等化纤产品价格也相应回落,其中,短纤和氨纶降幅较大。国内涤纶短纤、粘胶短纤和氨纶分别较4月份下降了12%、20%和15%。这一方面是棉价回落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是MEG、聚酯PTA等化纤原料成本的下降。随着原料价格的下降,在去年产量高基数下,主要产品产量也已出现回落。2011年4月份,纱线、布、服装产量分别为230.3万吨、48.6亿米和20.07亿件,分别同比增长7.17%、10.11%和9.58%,均相较于3月份环比回落。同时,化纤产品当月产量265.47万吨,同比增长7.45%,环比回落约10%。

华泰证券指出,国内服装零售终端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强劲,是行业保持景气的重要动力。原料价格继续回落至去年上涨前价位较难,这将使行业成本压力依然存在,同时企业短期去高价库存压力也将影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看好具有良好终端管理和产品定价能力的品牌企业,这部分企业通过去年订货会已基本确定上半年的业绩,中报超预期可期。同时,部分依靠技术、设计研发优势而具有定价能力和具有完备产业链优势的优质纺织企业将能够抵御原料成本剧烈波动风险,且消化库存能力较强。

此外,近期随大盘深度调整,纺织服装板块中业绩良好的公司估值优势将逐渐凸显,建议逢低关注,给予行业“增持”评级。近期建议关注今年中报超预期的公司,6月份继续推荐业绩增长较明确的品牌企业和前期调整较深,具备估值优势的大型优质纺织企业,重点推荐富安娜、鲁泰A。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莉日前透露,未来5到1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将在自主品牌建设上实现“百、千、万”的目标,培育超过百个覆盖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区域品牌,培育千家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品牌价值将超万亿元。与此同时,近日业内风传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将从16%下调至11%,下调5个百分点,引来业界一片恐慌。20多年来,在我国以外向型为主的传统行业纺织服装中,出口退税率的上下调整宛如“晴雨表”,印证着整个行业的兴盛或萎靡。

东方证券认为,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纺织服装品牌,有利于中国纺织业在世界产业体系中形成自己的“话语权”,从而加速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而2009年2月,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经历了两次调整,达到了目前的16%。2010年,在国际市场逐步恢复,以及国外采购商填补库存尺度放宽的需求下,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了20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9%。不但一扫金融危机时的颓象,更创下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另外今年1至4月我国纺织出口仍然保持着高增速水平。从这点上看似乎从理论上看确实到了该下调的时候,但是出口高增长的背后其实有相当多的因素是由于成本推动带来的价格上调,从数量上看其实增速是大幅放缓的,另外近些年服装出口增速一直慢于纺织品出口增速,其主要原因便是海外订货商订单的转移,今年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大幅攀升,订单转移也有加剧之势,在这种背景下出口退税率如果下调,对于中小出口企业来说肯定是致命的打击,价格的被迫上涨势必进一步压缩需求,引发更大的转移,当然从产业发展来看,这种阵痛却是不得不经历的,出口退税就像是一条‘后路’只有把后路变窄才能让企业不停向前冲,真正花精力花成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当然在下调幅度上,逐步、小幅,给企业留出一定的时点转型,更加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本期入选的25只综合盈利预测调高股票中,2011年预测市盈率高于40倍的有6只,低于30倍的有16只。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有17只股票的安全星级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本期25只盈利预测调高的股票中,我们选择报喜鸟(002154)简要点评。

报喜鸟(002154):规模和毛利率双轮驱动

报喜鸟(002154)品牌定位于30至50岁中产阶层,目前已经拥有商务、经典、新锐、皮具、女装、运动以及内衣系列。圣捷罗品牌定位于25至35岁时尚年轻人士,价格比报喜鸟新锐系列低约20%。宝鸟品牌以团购定制职业装为主。此外,公司还将品牌触角伸向中低端运动服饰领域,并国外顶级男装品牌以及韩国知名品牌在中国区域的销售。

加大外延扩张是未来三年工作重点,开店速度将由往年的8%提高到15%-20%。截至2010年底,公司拥有门店856家,其中报喜鸟品牌门店715家,圣捷罗品牌门店141家。公司在全国拥有商500多个,平均每个商管理店铺数量不到2家,未来公司计划加大开店速度以获得规模效应。公司已于4月27日公告募投项目,计划拟公开发行5000万股,募集15亿资金在未来两年新开180家报喜鸟品牌店铺(单店面积400平米)和100家圣捷罗品牌店铺(单店面积200平米)以优化自己的营销网络。5月28日公司又公告,拟在一年之内使用1.2亿自有资金资助加盟商购买专门用于长期经营报喜鸟品牌的店铺或提供营运资金支持加盟商加快发展,显示了公司积极扩张的决心。

增强客户粘性、提供附加服务,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一直以内生增长著称,毛利率每年保持近3个百分点增加。截至2010年底,毛利率达54.19%,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未来公司还将通过增加VIP营销、牢固客户粘性来继续提高毛利率。目前公司拥有VIP客户近9万人,比08年新增近3万人,对应收入贡献近40%。VIP客户对忠实度高、价格接受能力强,同时给VIP客户提供的量体定制类产品较一般产品毛利率更高,能够提升整体毛利率水平。

分析人士预计,公司未来三年收入翻番、净利润复合增长接近40%,高成长可期,目前估值较低,维持买入评级。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11-2013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0.63元、0.82和0.95元;当前共有12位分析师跟踪,5位给予“强力买入”评级,7位给予“买入”评级,综合评级系数1.58。

机械制造行业:投资下降 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上周综合盈利预测(2011年)调低幅度居前的25只股票中,行业分布相对分散,机械制造行业以4“票”优势“折桂”。何以如此?

近期以来,机械板块的调整幅度较大,并且跌幅较大的是前期具有题材的一些个股。在机械板块内部,各个子板块的跌幅都较大,没有一个板块显示出明显的抗跌性。在普通机械板块中,各板块的调整幅度都较大,但其中机床工具板块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小。在专用设备板块中,各板块的调整幅度也都较大。

宏观方面:进入2季度以来,从国内投资数据上看,仅有房地产开发投资4月份仍维持34.6%的高增长水平,基础设施铁路、公路4月份投资同比增速仅为2%、8.3%,港口4月份投资增速更是同比下滑14.6%。

中金公司认为,随过去两年4万亿投资项目逐步接近尾声,而新“十二五”规划尚未进入大规模启动阶段,国内基础设施建设2季度逐步进入真空期,从而将影响工程机械总体需求,行业整体前景甚不乐观,因而该行业成为了本期综合盈利预测调低入选个股最多的行业。本期入选的25只综合盈利预测调低股票中,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有10只股票的安全星级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本期25只盈利预测调低的股票中,我们选择金通灵(300091)简要点评。

金通灵(300091):交易性机会减少

金通灵(300091)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离心风机产品制造商,长期受益于节能环保的国家政策扶持。风机用电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0%,公司风机产品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将受益于钢铁、火电、水泥、石化等行业节能环保的产业政策。

公司形成了大型工业离心风机、高压鼓风机、小型空气压缩机梯次发展的格局。大型工业离心风机是公司目前的主导产品,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将增加约一倍;高压鼓风机与小型空气压缩机将进入快速成长期。高压鼓风机、小型空气压缩机未来5年的市场容量预计分别为40亿、45亿元,公司的市场份额目标为达到20%左右,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篇5

未来十年,我们看好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其工业化初期均将纺织行业作为先导型产业,在提供就业、出口创汇等方面带动了经济增长。但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如对美国、日本、韩国多年来GDP与纺织工业相关性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步入衰退也标判断,这种好日子至少会到2020年。

永恒产业并非夕阳行业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全球资源分布不均匀。经济一体化趋势要求各类资源在全球流动以实现优化配置。资金、技术的快速流动已体现了这种趋势。但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由于多种原因却难以快速流动,因此,以物流代替劳动力流动的货物贸易快速发展。而吸附劳动力较多、便于运输的纺织品贸易更得到快速发展。在1980~2001年的21年中,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增长了258%,比同期全球出口贸易增长幅度210%高出48个百分点。预计2004年全球纤维、织物、服装、家庭布置等的贸易总额将达到3800亿美元。

从长远发展看,纺织服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纺织服装业只能以不断的增长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纺织行业并非夕阳产业而是永恒的产业。

国际贸易促进了全球纺织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调整。目前西欧、北美和日本是世界纺织品服装的主要消费市场,而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则是世界纺织品服装的制造中心。

自1991年以来,中国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9.9%,略高于同期GDP9.3%的增长速度。纺织行业全面步入快速成长期始自1998年,是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纺织行业扭亏解困的政策,加之社会资本对2005年取消配额的良好预期,从而导致纺织行业投资额大幅增长。2003年全行业实现利润444亿元,为1998年的51.6倍。未来,预计上升势头仍将长期延续。

产业优势突出

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低耗能、高就业、与农业密切相关、出口创汇等特征符合中国国情。同时,纺织行业的内生性增长强劲,中国企业消化和传递成本的能力也在日益增强。

中国目前的国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失业率高,就业压力大;自然资源少,能源短缺;“三农”问题严重;高科技领域落后,需要大量进口先进技术和装备支撑现代化发展,即需要充足的外汇储备。

而纺织行业的特点是:1、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每亿元固定资产吸纳就业人数:纺织业1876人,服装业4464人,是全国工业平均数932人的2.01倍和4.79倍。发展纺织服装业符合劳动力过剩这一国情。2、低耗能、少污染的产业。2001年每亿元工业增加值消耗的能源(折合标准煤),纺织业为1.93,服装业为0.48,分别是全国工业平均数的59%和14.7%。在漫长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中,除印染环节外(目前新技术已逐步克服印染带来的污染),基本对环境无破坏,属于“绿色产业”。上海、深圳等现代化城市把服装制造列为“都市产业”也说明了这一点。3、是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行业。2003年纺织行业消耗天然纤维620万吨(棉、麻、丝、毛等),涉及到1亿农民的生计。目前约有1300万农民子女在纺织服装行业就业。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数据,一个农民从事纺织业,其放弃耕种土地的机会成本,中国是0.2公顷,美国57.4公顷、法国19.6公顷、墨西哥2.8公顷、土耳其1.7公顷。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可推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以解决“三农”问题。4、是出口净创汇的主力。2003年纺织服装出口净创汇645亿美元,是全国净创汇255亿美元的2.53倍。意味着扣除纺织服装出口外,全国进出口贸易为逆差394亿美元。

由此可见,纺织行业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

国际竞争遥遥领先

纺织行业亦是中国国际比较优势最为突出的行业。

首先,中国具有充足的原料资源。中国纤维产量从1980年的347万吨上升到2003年的2000万吨,已占世界的30%。其中棉花、化纤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6%和28%,居世界第一。其他纤维如苎麻、蚕丝、羊绒产量占世界80%多。其次,中国纺织工业具有强大的上下游配套生产能力。从上游的纱、布,到下游的服装及各类制成品,中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与竞争伙伴印度和墨西哥相比,前者的纱布加工能力很强,而服装的生产能力很弱;后者正相反,服装制造能力强但面料基本靠进口。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质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极大成就了纺织工业的国际比较优势。

据2000年世贸组织的有关报告,中国纺织服装业每小时工资为0.69美元,分别相当于日本的2.64%,法国的3.81%,美国的4.85%,韩国的12.97%,墨西哥的31.36%。中国劳动力不但“价廉”,而且“质优”――中国纺织业工人的劳动技能、勤奋度和组织纪律性等综合素质要远远胜过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

至今,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跃居世界第一位已有十年时间,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差距日益加大。如果考虑香港大部分为国内转口贸易,中国更是遥遥领先。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面临后配额时代的历史性机遇

对于中国纺织品行业来说,配额限制的取消将成为中长期的一大利好。

纺织品服装协定(ATC)中规定,从1995年开始的十年间,分为四个阶段在世贸组织成员国间取消纺织品及服装的配额限制,实现自由贸易。2005年1月1日为最后阶段,所有配额限制(占49%)全部取消。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恰逢配额取消的第三阶段,美国欧盟共取消了87个类别配额,导致中国纺织业出口额从2001年的533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804美元,两年增长51%。2005年欧美还有126个类别取消,分别占欧美进口纺织品的60%和61%。美国取消配额的额度约760亿美元。

多年来在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额中,配额市场占近70%,非配额市场占30%多;而中国纺织品出口仅占配额市场的5%左右,占非配额市场近30%;在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中,向配额市场出口占25%,非配额市场占75%。这两组数据说明,中国纺织品出口受到配额限制的严重束缚。如果按照中国在非配额市场的占有率推算,2005年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业出口有一倍以上的增长空间。据世界银行测算:2005年配额放开后,中国纺织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将由2002年的17%扩展到4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