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培养德育的方法

培养德育的方法合集13篇

时间:2023-10-13 15:38:18

培养德育的方法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1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2

关键词:公民道德;培养;方法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36-01

德育教育贯穿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每一位学生在学习阶段逃避不开的一个基本课程。德育对于一个人甚至对一个群体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如果能够形成良好的风尚,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将大大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友善与和谐。

一般来讲,当我们去社会上应聘的时候,品学兼优者往往是各单位的首选,而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卓越,但是却在为人处事上缺乏教养,这就使得企业在录用的时候有所顾忌,甚至选择不予录用;而与之相反,一个人的能力平平,但是却因为其思想品德高尚,为人踏实肯干,这样的人往往会比较容易被接受。这实际上就是在告知我们德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往往具备好的人缘,为人处事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拥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思想品德比较差的人即使个人工作能力很强,也难以拥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如果行为比较恶劣、思想比较极端,甚至有可能做出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的事情。因此,高尚的思想品德对于一个人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当怎样更好地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使得学生们能够具备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观念,能够在学习及其生活中更好地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意识,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呢?接下来,笔者将主要就此谈及自己的几点观点和看法,希望对大家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一、将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在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是非常有利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合作,能够使得我们的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得我们的教学开展变得更加便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面。当然,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的结合,最使得我们感觉便捷的地方还是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创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视频画面观察到更多的教学案例,既有助于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为师生互动和沟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支撑。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使得我们的学生们可以声情并茂地了解和观察相关的案例,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教师授课的思路和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身对于知识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较之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参与极大地节省了教师的授课时间,丰富了教师授课形式,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技术了解到更宽泛的知识,以便于更好地填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个人的学识和素养。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开展德育教学的形式更多的是以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主要迎合的是传统教学及考试制度的相关需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所负的责任主要是知识内容的传递,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则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几乎很少有互动,纵使互动也是简单地以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检测为主,几乎没有比较平等地重视和沟通道德品质的教学。而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形式面临着被动改革的局势。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培养的是那种社会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二者皆强的高素质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贴合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认知,我们必然要对自身的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和改良。教师要积极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努力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全心全意为引导学生的重视道德建设,这些都是我们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到的基本方面。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地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与学生之间培养友善的关系,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其兴趣爱好,针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整合出适当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新课改下的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三、搭建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学活动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4

1、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大力加强领导、教师、职工的思想教育,为人师表,做好本职工作,以严格、宽慰、期待、鼓励去感化学生。发起宣传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学生常规、自主管理强化教育系列活动,对学生开展系列养成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逐渐将良好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准则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2、为进一步在班级、校内掀起“抓行为规范,展良好风貌”的热潮,校“校委会”在全校开展“优秀学生”、“校园优秀小主人”、“留守儿童好榜样”等评比表彰活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人翁感。

二、丰富特色内涵

“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内容可慨括为五个方面,它们是: “行为自我约束教育”、“生活自我管理教育”、“学习自我激励教育”、“活动自主组织教育”、“人格自我完善教育”,依次按“日常行为规范层――基本道德准则层――做人做事能力层――自我教育发展层”来深入对学生开展“自主管理教育”。

三、创新推进措施

1、创新培训机制

学校构建校、年级、班级三级网络,分层培训、具体指导。每周“校委会”工作例会更是发挥其引领、督导作用。工作例会都定时、定点进行,并认真作好记录,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开展“学校工作大家监督”的活动。评选“星级工作组”,为各工作组工作情况打分。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使例会不仅仅停留在培训的层面,而是提升到教育的境界。校领导要试先表率,大公无私并有远怀,主动倾听教师的建议,乐于接受教师的批评。教师也要做学生的榜样,带头示范,为人师表,做学生的好朋友,使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生活在和谐、快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2、创新基层建设

(1)为加强对各班工作建设,学校开展了班级工作小组评比活动,分别对各班的学习组、卫生组、纪律组、生活组的工作情况开展了工作汇报评比表彰活动,各班各组对工作制度、工作情况与工作效果作了详细的汇报,不仅促进了各组的总结与反思,更促进了各班之间相互学习,实现共同提高,加强了班队建设,有力夯实基层建设。

(2)同时,为促使班级基层各工作组间的竞争,从而推动班级整体均衡发展,“校委会”开展“最佳工作组”的评比活动,促进班级、学校各工作组进一步发挥应用的作用,增强各工作组的工作力度,进一步肯定和激励“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创新评价机制

(1)每周校“校委会”对参加值勤班级的工作做等级评定,就“出勤情况”、“检查力度”、“反馈效率”、“总体评价”等方面分ABC等级平定,并公布于校通告栏中。

(2)各班“班委会”都制定了适合自己本班情况的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量化评价办法,对班级各组的日常工作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以激励为主,促进同学们参与管理、参与平价,体现共同进步、自我完善的内驱力。

(3)除了量化评价以外,各班“班委会”还开展着有针对性的质性评价。学校各班都有一本《校委会班级工作日志》,各工作组分头要将每天的工作情况及班级发展问题作好记录,在每周的德育量化工作小结会课上,各班都要有部署地对一周工作情况、班级今后发展作有效点评。

4、创新特色活动

(1)每周的校工作例会上,大家会对一周来的工作作一汇报,并对学校发展上存在着的问题作如实的反映、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并以在,《学校例会参政议事本》的形式,在学校行政办公会议上实现学生“参政”、“议政”。

(2)各大型集会学生唱响主题。每周升旗仪式的主持人的选定、培训教育及讲话主题都由校学校统筹安排、全面负责;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都已启用学校小干部主持各项策划、组织、彩排等各项工作,收到很好的反响,让学生乐于参加,并认为是自己的事去办。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5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以职业选择为指导,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充分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利用理论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选择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认清德育工作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将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打好基础。

1.德育教育是职业素养提高的理论基础。

德育教育是指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德育教育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养教育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结合职业素养培养视角的德育工作可以理解为“将学生专业特色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贯穿至德育的整个过程,包括思想政治、职业生涯、心理健康等等”[1]因此在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有很强的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要与德育工作相联系。首先,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都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相关科目的教师和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两手抓。其次,职业素养培养和德育工作针对的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它们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职业素养和道德教育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进行的工作。德育工作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决定了在高职院校中可以从职业素养培养的角度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

二、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会根据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性、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有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特性引入职业素养知识,将道德理论知识运用于职业规划、职业选择中。如果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缺少正确方向的指引、缺乏理论与实际职业规划的结合,那么德育工作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而且对于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2.涉及的内容不全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引导。但是现阶段对于德育工作没有真正理解它的重要性,也未树立正确德育教育的理念。所以在现阶段德育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社会的新变化,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且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3.德育方法落后。

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相关教师的讲授,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以及理论空洞的讲授。而且对于高职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中更需要深入实践,和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结合。

三、职业素养培养视角下探索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1.在德育教育内容上与职业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上融合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职业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职业道德素质、道德规范的培养。在职业创造力的培养中,运用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要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从学生刚进入学校就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价值和职业道德观,使其正确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客观真实地定义自己,牢牢掌握求职以及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2]相信依靠这种德育工作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育工作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2.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增强实践性。

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不仅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采用讨论法和实际调查法,丰富德育教育方法,增强其实践性。比如在德育教育中定期举办职业素养的讲座,向学生普及相关职业素养知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或者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课堂上,深入相关职业岗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3.重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这要求人们在职场中学会调整心理情绪,增强心理素质。高职院校学生处在学校和社会交接处,需要在德育工作中培养职业素养,更需要在其中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在德育工作中,校方应该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调整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6

1969年,德国颁布《职业教育法》。1973年,德国文化部正式实施职业教师培训统一规范,对职教教师的从业资格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从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开始走上规范化道路。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主要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以下简称“双元制”模式)是指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采取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职教师资队伍的模式。“双元制”模式通过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和素质,能够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理实结合的培养目标 从“双元制”模式可以看出,德国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从教师任职资格可以看出,无论是实训教师、职业学校的实践课教师还是理论课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际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必须经过专业资格培训考试。

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 德国的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之间互相交织、密不可分。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创新的思想库。一方面,各类企业都非常乐意为师资培训提供实习场地。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对企业内部的职工进行培训。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始终都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职业院校与企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企业培训机构和自由经济组织都积极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充分体现出德国 “双元制”模式的特色。

一体化的培养过程 德国职业教育将职教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持续的培养、培训和提高。首先,职前培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学习 4~5 年,选择一个主修专业和一个辅修专业。第二阶段是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阶段,主要在各州所设的教育学院和职业学校进行。其次,职后继续教育。职业教师参加工作后还必须进行“第三阶段的师资培训”的继续教育。根据联邦各州的法律规定,职业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其三,科学的考评制度。德国形成了成熟的职教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有效激发了教师进修的积极性。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不仅有健全的法律保障和完整的培训体系,而且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具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德国对职业教育实行有效的法规管理,这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德国十分重视用法律的手段来管理职业教育,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和调整,如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对之前的《职业教育法》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2005年以来,德国政府又通过了一系列新的职业教育法案,包括《职业训练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等,对职教师资作了相应的规定,确保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在法律的保障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得到了持续发展,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二是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德国不仅注重职教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强调他们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

从根本上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职教师资资格具有双重实践特征:一是作为职教教师的教学实践,它存在于教学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二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它存在于生产劳动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职教教师大学学习期间,主修专业、辅修专业、教育科学3部分的课时比为2:1:1,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看到德国对教育教学知识的重视。在第二阶段,学生要进行至少为期18个月的学校实践教育,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听课、试讲和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以便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三是开放规范的教学组织方式。德国教育素来崇尚学术自由和学科研究,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多采用开放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没有固定的课程计划。学生在遵从学校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课程一旦选定,就有严格的质量要求。职业教育的师范专业课主要有大课、练习、研讨和实习等形式,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开放。

通过4个阶段逐步深入的研修,使学生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处理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从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学到的各种知识。

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德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而严密的法律保障体系,不仅以法律的形式对职业教师的任职资格、相关条件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使高职师资培养做到有法可依,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有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监督系统。从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看,虽然也陆续颁布实施了《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7

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与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统一的,相互作用的。通过学习完成技术动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的过程;反之,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的教育对完成技术动作的学生提供了保证。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

针对教育对象,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各项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及时表扬,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教师应以帮助、爱护为出发点,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及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灵活的批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方法,让学生心服口服。但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到:第一,对学生不要偏爱,有缺点也要提出,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指出缺点,但不要忽略对优点的表扬;第二,对学生的批评要适度,教育中要“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误,教育要有耐心。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遇到问题,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方法,既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也能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意志。

紧抓教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体育教学中教材内容繁多,每一个项目都有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课多以动作形式表现出来,很多女生因为胆小、害羞而不敢做一些动作。此时,教师必须鼓励她们,培养她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体育教学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方面区别于其他科目,它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学生的内心活动、思维和动作、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使学生的动作再现出来,这是其他科目所不能比拟的。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相应教学手段,使思想品德教育与意志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利用课的组织和教法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76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of legal personnel training is the basic orientation and direction of law education. The position and advantages of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compound and applied talent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s the ultimate goal and the organic component of legal education and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s the basic quality and character of excellent legal person.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of the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purpose of the clinical educa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legal law education tasks and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path of legal professional ethics.

Keywords legal clinic; legal person; professional ethics

多年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作为舶来品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法律诊所式教育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教师的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诊所法律教育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相比,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更为突出和重要。诚然,诊所式教育的实践及其实践教学中的法律诊所模式越来越发挥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法学实践中培养高素养法律人的价值和功能。尤其作为职业教育导向的法学教育,诊所法律教育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愈加明显,并且经过多年实践已然成为比较成熟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法学教育与法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和推行法律诊所教学方式,同时应在实践人才培养中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育。

1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兴起

作为以民权运动为背景发展起来的法律诊所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诊所课程已成为所有美国法律院校的必修课程。民权主义者意识到国家颁布的法律并没有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穷人因为没有钱打官司而无法接近法律。于是,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提供免费服务的方式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毫无疑问,法律诊所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取得的双赢的功效:一方面,穷人开始接近法律,其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法律援助服务,实现了抽象、静态的法律与实践法律的衔接与转换,学生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由于认识到司法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在提供法律服务上的不力,在诊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实务界认识到法学院系的不仅仅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更应当培养学生为处于不利地位或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诊所”固然与医院联系起来,诊所法律教育借鉴和引入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学会面对实际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技巧。但是,从诊所法律教育兴起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即是其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内容。法律人是具备重视法学专业知识,同时兼具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精神的法律群体或个人。作为职业教育定位法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法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法律诊所又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发端于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因其“实践导向”与“能力导向”的目标定位而成为被众多法学院校认可和推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并且在发展中影响不断扩大。

2 诊所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任何历史发展阶段和任何类型的社会无一例外。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是不同的。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不同时代对人的需要不同,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具有不同的素质,体现不同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培养目标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培养系统掌握法律知识,胜任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复合型法律人才几乎成为所有法学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事实上,法学教育最终培养的是法律人。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学院是要教法律,要培养法律人,但它要以一种宏大的方式教法律,它要培养的是伟大的法律人。”作为法律人,一方面应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更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具备责任意识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人员应有的特质。

“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确立,不但需要良性的法律规则,更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人的存在。”[1]法学教育的业化倾向使其体现着对法律基本价值与理念的追求,要求法律人秉持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效率的价值观,具备高尚的情操,宽容而理性的精神,关注社会现实的品格和情怀。法学教育应以培养法律人为目标,从课程设置和课程讲授内容都可以看到,我们更关注于对学生法律技能的培训,而对法科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培养远远不够。事实上,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应因精通法律而危害社会,或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相反,他们应成为时代的声音,成为千万人利益的代表,成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呼喊者与领跑者。

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在于:第一,教授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律师所做的事情,即律师的基本技能;第二,教授学生遵守律师的基本准则,树立律师的职业责任心;第三,提供法律服务;第四,推动法律教育改革。[2]“法律诊所教育事实上成为对法律人的公民教育,然而,我们正在进行的诊所法律教育偏重于强调学生操作法律的能力,而不是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我们的法律诊所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种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而不是公民教育”[3]

对一个仅仅掌握了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的法科学生而言,还算不上真正的法律人;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法律道德。所谓法律道德,第一点应当时守刚正不阿的精神,不徇私情,抱有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第二是有牺牲小己的精神,所谓牺牲小己,便是什么议案或法律,既经合法的手续以产生,那么无论如何应当牺牲个人的意见,来拥护这法案之实行,不应当固执成见,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来。[4]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看,实践是培养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和伦理精神的最佳途径。诊所法律教育恰恰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实践平台,法律诊所与当事人的实际接触,学生不仅直面真实的法律事实,而且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个人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和知识背景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法律诊所式教学方式正是以实例、案例为载体,将法律知识、原理、价值观、价值判断融于鲜活的个案,使学生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的同时,强化法律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坚守法律人的职业良知,培养法律人的职业情怀。由此可见,法W教育除法律技能的养成外,还包括法律人品格的形成。诊所法律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其目标在于通过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观念和职业精神。

3 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塑造

就我们现有的法学教育而言,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尽管通过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办法,教学中注入伦理道德的课程内容,但法学专业毕业生面对具体问题时的态度与做法让我们看到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捉襟见肘。“法学教育的功能就是:根据理性的和认知的需要传授严谨的道德作风。”[5]从法学教育早期的学徒制度到哈佛式教学方法,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争论到最终达成通过实践(实验)找寻更多有效的办法来加强律师公共责任感之共识的努力,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成为法学教育无法回避且尚需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转型时期积累的多元矛盾和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面临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激荡,面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的繁重任务,特别是法治国家建设和新发展理念下,重塑道德建设尤为重要,而职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法律诊所应成为培养法律人职业道德和精神的舞台。

3.1 从教的视角,教师转换观念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书,二是育人,育人是重心。育什么样的人则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即育人与一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相联。诊所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为目标,这固然与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同时,诊所教师也在朝着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方向努力,培养的学生可能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但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作为职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法律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法律人,而诊所教学法正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望、闻、问、切”的特殊方式在培养法律人,教师首先应改变诊所教育主要是培养律师职业技能的错位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并把职业伦理教育渗透在诊所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教学活动的始终,从教书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职业伦理教育的认识。

3.2 从学的视角,学生提高认识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而多样的教学环节为主体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平台,为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因为“现在普遍认为,法律道德规范最好利用法律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难题来教学”。[6]学生通过诊所教学中的模拟演练法、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的活动(包括真实客户和虚拟客户)认识到面对鲜活的个案和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时,所学书本上的法律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处于失灵状态,而个人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和道德观念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多样的社会问题要求一个法律职业者要超越法律。诊所法律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方式,恰好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使其真正学会如何超越法律,在虚拟场景的模拟和真实办案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责任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的法律人。

课题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复合型、应用性”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H14053)

参考文献

[1] 包万平.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中国教育研究论丛.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124.

[2] 甄贞.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11-12.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9

多年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作为舶来品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法律诊所式教育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教师的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诊所法律教育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相比,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更为突出和重要。诚然,诊所式教育的实践及其实践教学中的法律诊所模式越来越发挥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法学实践中培养高素养法律人的价值和功能。尤其作为职业教育导向的法学教育,诊所法律教育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愈加明显,并且经过多年实践已然成为比较成熟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法学教育与法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和推行法律诊所教学方式,同时应在实践人才培养中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育。

1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兴起

作为以民权运动为背景发展起来的法律诊所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诊所课程已成为所有美国法律院校的必修课程。民权主义者意识到国家颁布的法律并没有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穷人因为没有钱打官司而无法接近法律。于是,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提供免费服务的方式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毫无疑问,法律诊所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取得的双赢的功效:一方面,穷人开始接近法律,其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法律援助服务,实现了抽象、静态的法律与实践法律的衔接与转换,学生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由于认识到司法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在提供法律服务上的不力,在诊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实务界认识到法学院系的不仅仅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更应当培养学生为处于不利地位或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诊所”固然与医院联系起来,诊所法律教育借鉴和引入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学会面对实际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技巧。但是,从诊所法律教育兴起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即是其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内容。法律人是具备重视法学专业知识,同时兼具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精神的法律群体或个人。作为职业教育定位法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法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法律诊所又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发端于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因其“实践导向”与“能力导向”的目标定位而成为被众多法学院校认可和推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并且在发展中影响不断扩大。

2诊所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任何历史发展阶段和任何类型的社会无一例外。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是不同的。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不同时代对人的需要不同,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具有不同的素质,体现不同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培养目标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培养系统掌握法律知识,胜任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复合型法律人才几乎成为所有法学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事实上,法学教育最终培养的是法律人。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学院是要教法律,要培养法律人,但它要以一种宏大的方式教法律,它要培养的是伟大的法律人。”作为法律人,一方面应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更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具备责任意识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人员应有的特质。“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确立,不但需要良性的法律规则,更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人的存在。”[1]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倾向使其体现着对法律基本价值与理念的追求,要求法律人秉持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效率的价值观,具备高尚的情操,宽容而理性的精神,关注社会现实的品格和情怀。法学教育应以培养法律人为目标,从课程设置和课程讲授内容都可以看到,我们更关注于对学生法律技能的培训,而对法科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培养远远不够。事实上,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应因精通法律而危害社会,或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相反,他们应成为时代的声音,成为千万人利益的代表,成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呼喊者与领跑者。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在于:第一,教授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律师所做的事情,即律师的基本技能;第二,教授学生遵守律师的基本准则,树立律师的职业责任心;第三,提供法律服务;第四,推动法律教育改革。[2]“法律诊所教育事实上成为对法律人的公民教育,然而,我们正在进行的诊所法律教育偏重于强调学生操作法律的能力,而不是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我们的法律诊所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种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而不是公民教育”[3]对一个仅仅掌握了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的法科学生而言,还算不上真正的法律人;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法律道德。所谓法律道德,第一点应当时守刚正不阿的精神,不徇私情,抱有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第二是有牺牲小己的精神,所谓牺牲小己,便是什么议案或法律,既经合法的手续以产生,那么无论如何应当牺牲个人的意见,来拥护这法案之实行,不应当固执成见,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来。[4]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看,实践是培养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和伦理精神的最佳途径。诊所法律教育恰恰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实践平台,法律诊所与当事人的实际接触,学生不仅直面真实的法律事实,而且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个人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和知识背景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法律诊所式教学方式正是以实例、案例为载体,将法律知识、原理、价值观、价值判断融于鲜活的个案,使学生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的同时,强化法律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坚守法律人的职业良知,培养法律人的职业情怀。由此可见,法学教育除法律技能的养成外,还包括法律人品格的形成。诊所法律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其目标在于通过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观念和职业精神。

3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塑造

就我们现有的法学教育而言,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尽管通过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办法,教学中注入伦理道德的课程内容,但法学专业毕业生面对具体问题时的态度与做法让我们看到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捉襟见肘。“法学教育的功能就是:根据理性的和认知的需要传授严谨的道德作风。”[5]从法学教育早期的学徒制度到哈佛式教学方法,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争论到最终达成通过实践(实验)找寻更多有效的办法来加强律师公共责任感之共识的努力,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成为法学教育无法回避且尚需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转型时期积累的多元矛盾和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面临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激荡,面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的繁重任务,特别是法治国家建设和新发展理念下,重塑道德建设尤为重要,而职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法律诊所应成为培养法律人职业道德和精神的舞台。

3.1从教的视角,教师转换观念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书,二是育人,育人是重心。育什么样的人则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即育人与一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相联。诊所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为目标,这固然与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同时,诊所教师也在朝着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方向努力,培养的学生可能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但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作为职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法律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法律人,而诊所教学法正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望、闻、问、切”的特殊方式在培养法律人,教师首先应改变诊所教育主要是培养律师职业技能的错位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并把职业伦理教育渗透在诊所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教学活动的始终,从教书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职业伦理教育的认识。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4-02

技工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技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的技工院校多是注重实践技术的教学,将重点完全放在学生技术的培养上。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技术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渐渐得到关注,通过改革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学十分重要。

一、德育课程与职业素养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从业者的职业品德。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对技术的训练之外还体现在从业者的道德修养上,而对于从业者来说,职业道德的培养比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要。

(二)德育课对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从教学内容来讲,德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进行教育,教材从心理、道德、法律等方面出发,旨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课程的教学对人的一生都是有影响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依赖于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育课程为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给学生传授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道德标准,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现阶段德育课程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技工院校的教学中,德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德育课程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技工院校长期以来将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作为目标,对于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考核都是以技术水平为标准,而对于德育课程的教学更多流于形式,不能给予重视。这就导致了学校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职业技能达到标准而素质却达不到标准,也使得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严重下降,导致德育课程在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教师的职业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对技术类课程雄厚师资力量,技工院校的德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大多数教师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德育课程教学培训,在课程的教授中对于知识的讲解过于浅显,并不能教给学生实质性的东西,导致德育课程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技工学校的德育教学普遍缺乏创新,一方面体现在教材上,教材的长期不更新使得德育课程的教材内容已经跟不上当前社会的变革,与当下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不匹配,以至于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教育和帮助。二是课程中的理论并没有与实践良好的结合,内容上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因此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并没有很大的作用。三是没有针对性,对于不同技术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也不相同,而技工院校的德育课程对于不同专业课程设计都是相同,并没有针对性,以此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好。四是德育课程的教学还长期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并没有与学生的专业技术相结合,也没有带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无法与学生将来就业的职业相结合。

三、德育课程的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技工院校需要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以便于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下是针对德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些对策:

(一)重视德育教学,加强德育课程师资建设

对于德育课程的改革首先需要学校转变教学理念,学校应该认识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将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对学生技术的培养方面,对于德育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引起重视。重点建设学校德育课程的师资力量,招聘专业德育教师,教师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同时定期对教师开展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只有职业素养达标的教师,才能教育出职业素养较高的学生。

(二)将教学内容与专业良好结合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进行德育课程的改革,就要求德育课程的内容能良好的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学校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将德育课程的教学带入到专业课程当中去,将不同职业的职业素养标准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分析,然后有方向性的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对德育课程的学习中渐渐培养出职业素养。

(三)将德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将来的就业中,因此仅仅有理论的学习并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技工学院一般都与相关技术企业合作关系密切,可以在对学生德育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体验。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素养对于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

(四)创新德育课程的评价方式

德育课程的评价方式更多还是停留在对于考试的分数评价上,这样的评价方式只能体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并不能全面的考核到学生德育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在德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也很重要。

四、总结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德育课程的教学对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帮助。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课程的改革,将德育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今后的职业相连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的帮助。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11

1.在德育目标上,注重民族精神的传递与弘扬

1991年新加坡政府确立了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助,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五大价值观。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造就良好的、忠诚正直的公民,使年轻一代在个人行为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和忠于国家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极力倡导一种既有别于其他各国又体现东方传统文化美德的、有新加坡特色的学校教育。

韩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民主国民教育,即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韩国民族精神为根本,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培养面向21世纪的富有民主精神的韩国人。从公民道德教育目标来看,“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为主;中学阶段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为主;大学阶段则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形成道德自律”[1]。

2.在德育体系上,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新加坡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全方位展开的,针对不同的对象,注意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课程由浅入深”[2]。如小学开设的《好公民》课,一至六年级依次以“个人”、“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世界”为中心内容,有的放矢,范围逐渐扩大,在低年级阶段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方面的教学,而在高年级阶段则扩展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方面的教学,在学校德育中十分重视生活教育和公民知识的传授,由表及里,分阶段、分层次、系统性地展开教育。

韩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形成了完整的目标体系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注重由浅入深, 从实践到理论。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年级期间各年级的公民道德课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四部分组成,呈现出放射型的结构模式,即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

3. 在德育内容上,注重儒家伦理道德与国民精神

新加坡一贯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与对国家忠诚的教育,重视东方的道德传统和道德观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忠诚、诚实、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等人类的核心价值,同时吸取中国的儒家伦理、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注重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态度等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的行为符合已形成的价值观。在东西文化交融中,新加坡深刻认识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尤其注重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在中小学里开设了儒家伦理课,如《好公民》强调儒家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生活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的同时又进行道德教育,《儒家伦理》讲授儒学大师的修身与生活、五伦及仁、智、勇、义、礼、信等道德规范,并出版道德教育的通俗读物,其中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的著名道德故事,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韩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政府一贯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与爱国教育,特别注重“国民精神”教育,即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儒家文化给韩国以巨大的影响,韩国遵循儒家主张,认为“通过个人修养的自我完善过程来协调个人同社会的关系,个体的修养是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最根本保证。从儒家的这一思想出发,韩国学校德育已成为一种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突出培养学生个人道德修养,以促进社会安定和社会现代化的道德教育体系。”[3]儒家 “仁”、“礼”的修身思想已列为韩国中小学至大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其要求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礼仪,如自尊自爱、尊敬师长、友好待人,重视家庭和睦和孝悌思想,逐步培养“泛爱众”的集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民族意识,其要求学生掌握家庭、邻里和学校中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各种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可见儒家思想已全面深入了韩国的基础德育。

4.在德育方法上,注重创新“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新加坡教育面向世界,在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构了一套适应本国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德育方法,如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一方面坚持通过开设道德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并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的格局”[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化的德育网络,充分调动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营造公民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切实提高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新加坡除了正规学校开设德育课程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道德实践机会,使公民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心并参与的大事;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讨论、讲故事、现场参观和义务活动等方法,并普遍开展“五个E工程”辅助活动,即榜样(example)、阐述(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经验(experiment),以提高德育效果。

道德教育课程是韩国学校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继承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合理因素的同时,积极引进各种有益的理论加以创新,建构新的公民教育方法,主要有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教师可采用讲述、辩论、唱歌、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韩国学校德育十分重视对青少年成长的培养工作,从点点滴滴抓起,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相结合,使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紧密结合,建立“三结合”的综合德育体制。除德育课外, 还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在坚持系统的道德知识教学的同时,非常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把活动引入课堂, 配合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接受相应的教育,在活动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辨析问题、道德推理及将道德抉择付诸实践的能力。

二、两国德育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新加坡所开展的以视野开阔、立足国情、求同存异、强调特色为总体特征的德育,使新加坡的德育成为世界德育的典范。韩国建立了行之有效而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则和制度,形成了讲卫生、重清洁、有礼貌、守时守法守秩序等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这与韩国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社会,我国要有目的地借鉴两国的德育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1.加强传统教育,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公民,在意识形态上强调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教育,强调对祖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基本道德品质。

(1)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它博大精深,其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其核心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道德要求培养了许多有人格魅力的优秀人物,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对当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重新审视和阐释传统道德教育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弘扬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

(2)要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建立开放型的学校德育模式,兼容古今中外学校德育成果。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是道德教育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循的,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努力吸收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特别是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更应该让学生在开放的社会中明辨是非,独立思考,不断提高认识,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传承各国的优秀文化,包括先进的德育经验。

2.重视发展规律,教学循序渐进

过去,我国的思想品德教材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偏难偏繁偏深,曾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和政治目标,无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对学生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期望每一个人都成为伟人或道德理论家。此外,过去的教材在小学阶段提倡共产主义教育,在中学阶段提倡社会主义教育,在大学阶段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另一方面却加强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颠倒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育效果自然不明显。因此,当今我国的德育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系统性、层次性、递进性的原则,做到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首先要从德育的基础层次抓起,扎扎实实地进行公民社会公德教育,向学生传授一个合格公民必须遵守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帮学生养成最基础的良好行为习惯,然后再进行更高层次的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的德育教材是以学生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教育和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内容为框架来组织的。在小学阶段掌握了一定的思想品德知识,养成了较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学习中学的思想政治,接受心理品质、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进一步培养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帮助我们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4],这种德育课程的设计及德育活动的安排,注重德育的生活化和人性化,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规律,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

3.强调中国特色,创新教育方式

新加坡把包括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让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其目的在于培养“新加坡人”。我国也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在学校德育中强调中国特色,培养“中国人”。在学校德育中,既要重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吸收传统道德中合理的价值观念,并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学生对现有制度及政策的认同感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又要结合时代的需要,吸收东西方先进的道德理念和教育方法,增强时代感。

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过去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是讲授法,特别注重观念的灌输,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某些通过考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考出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却令人失望。现在我们可以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加强道德实践环节:上课时,授课教师可以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或讨论或辨析,或参观或访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指导学生认真看待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的思维模式,以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考试时,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有些地方也采取开卷考试,或答题或撰写小论文,旨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活学活用,提高思想觉悟。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4.提倡养成教育,理论结合实践

养成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和反复经受锻炼,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没有养成教育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使他们在道德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道德理性的认识。新加坡和韩国的德育,强调学以致用,教育学生把学到的道德规范用于日常言行中,培养有道德的公民。

以往我国的道德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落实而忽视行为的训练和养成,造成了一些学生道德言行脱节,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用说教、灌输的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虽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只有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只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所以我国要改变“重教轻育”的做法,提倡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因为“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通过理论灌输和环境影响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形成教育合力,以取得最佳效果;通过把德育课程教育与各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增强其务实性;通过履行道德规范,反复经受锻炼,让学生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通过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知信行实现统一。

参考文献

[1] 赖水随.韩国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07(9).

[2] 魏晓文.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12

一、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院校是培养专业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不足的情况,仍需要高校院校提供更有效率的素质教育计划,现代社会中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问题,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在高校管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着素质教育过程枯燥乏味,导致高校学生对专业素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我国教育改革希望通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学习,这样的素质教育系统优点很多,尤其是能够在上加强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素质教育,另外通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系统,还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老师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管理系统都是有效改革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二、分析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一)教师职业道德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不能对进行有效的培养。老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式的,在上将大量的知识点交给学生,或木讷的在“照本宣读”,使得老师不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实际的了解,并且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也并未认识到这种素质教育方法有问题,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去,只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既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有不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发展,因此,要老师正确认识到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素质教育中引进培养机制,全面发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水平。

(二)由于在职业道德观中不重视加强培养的素质教育手段,导致学生对素质教育学习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刻。在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历史中,培养的手段一直没有被实际利用起来,没有受到教师职业道德观的重视,然而在职业道德中实施培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更能有效对老师的素质教育进行反馈,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安排之后的素质教育计划,由此可见培养在高校职业道德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之前的素质教育中,培养体系明显受到老师的轻视,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深刻,对知识的了解也不充分,是造成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观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探究加强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水平的手段与措施

在高校教育通过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潜能。我国高校教师本身对关于素质教育的职业道德基础不牢固,需要基础性的职业道德观来带领学习,但是职业道德上灌输式的素质教育方法直接导致高校学生丧失了对素质教育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引进学生的培养体系。

积极进行高校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尝试,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在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中,老师应该积极进行培养系统的方法探究与尝试,来完善我国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与体系,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要及时根据自己班级的整体素质教育学习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调整素质教育方法,不能够继续使用那种灌输式的素质教育方法,那种方式会严重影响学生了解素质教育的兴趣,对素质教育学习的效率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能体现出老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注意尝试那些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素质教育的方法,可以将职业道德的测试代入素质教育中,这样既能够全面带动学生参与到素质教育中,又可以对职业道德能力进行全面的锻炼与培养,这需要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密切配合,所以老师要在素质教育中积极尝试新式培养的素质教育方法,为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意见。

老师可以通过培养体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道德计划培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班级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效果,而培养系统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老师可以通过素质教育来考察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其擅长的学习方式,将相似的学生分到一组,并在准备素质教育计划的时候按照不同的组别设计几种素质教育方案,在素质教育阶段,将学生进行分组培养,带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水平,尤其是那些素质教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的个性化学生培养体系耗费的备课时间较长,但是素质教育效果却是极为喜人的,为我国的加强引导素质教育,需要得到高校教师及素质教育计划安排中心的重视与考核。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直接被凸现出来,国家也将不断大力扶持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发展,保证学生能够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打下基础,但是相对的,学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水平,保证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也是过硬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道德能力已经成为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学生一定要注意加强职业道德效果,通过构建学生的培养体系来加强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学习,保证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效果,加强学生教师的整体职业道德观水平,并为我国教育界的素质教育方法的改革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任传良.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

培养德育的方法篇13

高职教育是新时期国家实现企业转型与科技创新的保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要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新的机遇让我们看到了高职教育的光明前景,但高技能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的缺失反映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高职教育中存在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规范的培养的现象。根据素质冰山理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证明。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在隐性的职业素养中,职业道德素养尤为重要,它影响到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对职业意识、态度等的形成发展完善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保证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生活在人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作为学生步入职业生活的准备阶段对其职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是生产、服务岗位的一线工作者,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显性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素养,隐性素养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更侧重于一个人的德性。因此,作为职业素养中的关键内容,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对学生求职、就业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大多依靠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中的道德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存在片面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量化标准,往往简单地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混同。课题组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52.3%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48.6%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31.2%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低”。这就直接导致在就业中出现求职者和企业互相“吐槽”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普遍认为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眼高手低,没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广大求职者认为大多数企业对自己不够重视,安排给自己的工作技术含量低,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从合格人才培养的高度,认识到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培养更多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企业转型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个体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从课题组对在校高职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诚信精神的重要性,但在身体力行方面存在欠缺。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一)团队协作精神缺乏。高职院校学生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在问到“你是否是以个人为中心去完成实训”时,有36.1%的学生回答“是”,另外18.3%的学生回答“偶尔是”,能够和同学一起协作完成实习实训的学生占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的45.6%,不过半数。

(二)遵守纪律意识薄弱。部分同学在中学时期因成绩较差而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冷落,养成了懒散、纪律意识淡薄的习惯。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被问到“面对所在集体或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你如何做”时,仅有16.9%的学生选择了完全遵守规章制度,13.9%的学生选择了自己认为合理就遵守,不合理的视情况而定。

(三)诚实诚信意识缺失。一些同学把诚实守信看做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但他们认为在实践中坚持诚实守信很难。比如在问到“如果你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者困难补助,你会对你的家庭怎样描述”时,71.4%的学生选择了“基本照实说”,只有34.3%的学生选择了“如实说”。

(四)个人社会价值实现认知与实践能力不平衡。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相比,后者远远低于前者,这与对用人单位调查中,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亏耐劳的实干精神是一致的。部分高职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重视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实践,更谈不上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重视物质价值,忽视精神价值;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表现在求职上,他们对工作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薪水是否丰厚更关注,对社会价值实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关心不多。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从培养对象上分析,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差,导致漠视职业道德教育。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在现阶段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分层次分类别的高技术人才培养学校,而且在人才选拔上也存在重分数轻能力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中的认同感偏低。加上高等教育扩招,生源大战,导致高职院校在高考录取中面临大量低分录取的现象。与普通高等学校比较,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多数成绩较低,如河北省2013年高职录取分数线仅180分,多数学生存在自卑感。有些同学高中时期学习中等,进入职业院校以后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因不甘心进入职业院校而苦恼,又因前途渺茫而迷茫,最终形成得过且过的心理。有些同学高中时期由于成绩较差而受到教师的冷落,致使这部分学生纪律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入职业院校后,普遍存在厌学、逆反情绪,对自己将来要选择的职业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荣誉感,形成功利性思想,以致对自己人生的规划、职业生活的选择中将学习技能当成唯一目的。以上种种原因便形成了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养成不重视的现象。

(二)从培养主体上分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完成,由于课时限制,存在仅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载体,不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此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主要依赖有课时安排的显性课程,没有或忽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课外隐性课程在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中作用的发挥,还未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二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教育方法单一。现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仅由“两课”课堂教学完成,受课时限制,教师大多以讲授为主,主要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授课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不高,课下缺少实践指导,导致他们普遍认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道德素养没有更深的认知。三是从事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人才不足。高职院校大多忽视对思政工作者的培养和投入,专门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学校即使开设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大多是由“两课”教师完成讲授,但教师的学科理论背景和工作经验都与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差距,且不能参与学生实践培养,因此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实训和实习工作中面临的思想问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方面更是无从下手。

(三)从培养观念上看,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忽视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仅有知识、没有技能的高职生是废品;仅有技能,没有知识的高职生是次品;仅有知识、技能,没有职业道德的高职生是危险品”。就用人单位回馈的信息来看,企业招聘学生时,不仅注重学生的现有职业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利于企业的培养重塑,长期发挥作用。部分学生被用人单位退回并非他们的职业技能不合格,而是因为其职业道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通过有计划地对学生职业意识、团队精神、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市场竞争等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自觉习惯,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增劳动力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个体就业和企业发展,影响社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课题组经过在学生中的实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转变学生培养中重技能轻德育,更轻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观念。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同等看待。只有高职院校真正意识到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才能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创造条件。

(二)加强培训,提高从事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更新教师的培养理念,不仅向学生传授关于职业道德素养的知识,而且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同等重要的理念,传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方法,帮助学生制订培养方案和养成计划,要求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外化为行为习惯,为高质量就业和个人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三)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课题组经过研究与实践,感到要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必须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首先,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全程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新生入学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除教材内容外,专门增加高职生涯规划内容,把职业道德素养作为成才的必备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规划,掌握修养方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要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尽快成长成才结合,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其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践平台。一年级上学期开展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迎元旦长跑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一年级下学期开展唱红歌比赛、25公里远足,值周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吃亏耐劳精神;二年级上学期,开展拓展培训、高职生涯规划比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队精神和诚信意识;二年级下学期,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心理健康培训,创新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精神价值追求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三年级,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开展企业顶岗实习,用企业环境培养学生和企业要求的职业道德素养实践。再次,开展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如:通过素质教育课堂讲授“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图片展览、红色参观等方式、介绍古今中外,特别是学校所在区域的名人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事迹,先进企业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对员工的要求和纪律等,让学生切实感受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社会永恒的要求,从而提高修养自觉性,并不断外化为行为习惯。还有比如订单班、企业冠名班等形式,校企共同育人,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拓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

(四)创新机制,完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考核和保障办法。建立科学的考核和保障办法,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作为毕业成才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既是衡量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要求,又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需要。从高职学生入学开始,给学生下发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手册,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意识、职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遵守纪律、集体荣誉感等方面设定分值,细化到每项活动,每学期进行检查总结,学生毕业时,把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养成情况作为取得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通过健全专门机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项经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制度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施。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将影响未来社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这不但反映在科技进步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反映在企业文化、制度、职工的职业认同、职业精神等软实力因素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科学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找出解决办法,对形成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育部,[2012]9号.

[2]江东,李根珍,惠钢行主编.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3]李丽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析[J].科学之友,201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