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合集13篇

时间:2023-11-21 11:06:55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1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屹立于诸子百家中的显学,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并将其弘扬广大,对原有的道德伦理范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立了以“仁”为本的处理人际关系管理准则。作为诸家纲领的道家所说的“戒干涉”思想就是强调人生而不同,因而每个人的秉性不一,要使天下能得到有效的治理既不能过分依赖强力,又不能不加掌控地把持,凡事都应循人情、依物势,要戒除一切极端过分的措施。而另一大显学的墨家主张“尚贤”、“事能”,也就是用人不分贵贱、亲疏,唯贤唯能是举。墨子认为“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之以令。”他说:“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这种重视功能,任人唯能的尚贤思想,高出于儒家思想。人性好理论作为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在选拔人才上,法家的观点是任人唯才、非贤,在推举人才上,讲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1.2中国古代识人用人之道

“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文化指出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本固才能国安,所谓“得人”必须从重视人开始,要以人为中心。古人有云:“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在人才选聘方面,要做到不拘一格,量才施用,要日行千里惟汗血宝马适用,要守家护院惟忠犬可靠;若面对的是条蛟龙则给他一片海域任他翻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键是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现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存在很直观地表明了用人和用对人的重要性,而用人的前提在于识人和得人,识良人用对人,从而保证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凡人皆各有所长,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之一就是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扬其所长,使每一个人发挥最大潜能。尤其是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的应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离不开人,无论基层抑或是管理层都应该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对国家而言,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人才。如果说“以人为本”更多的是强调对基层员工的人文关怀,那么“修己安人”则是对管理层提出的要求。要管人先束己,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论是职业素养还是道德品质都应该不断提升,从而带动整个员工队伍素质的进步。对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理念,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辩证认识,在人才选拔和任务分配阶段,无疑应该做到这一点,因为信任是一种精神激励,它的作用远比物质激励更有效更持久,信任能让员工有归属感,视自己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主人翁意识的提高能有效地带动员工上进心和责任心的提高。因而,企业的凝聚力也能得到提高。“知人善任”的管理理念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其他非人事部门,知人善任都是十分重要的,用对人事半功倍,用错人则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知人善任”顾名思义就是要了解员工甚至管理者的特点,然后根据每个人擅长的领域对其进行部门分配和任务下达,要做到因才适用。回顾我国古代的经典故事——伯乐与千里马,“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理层应该把自己打造成能慧眼识良驹的伯乐,对企业而言,无论是稳固根基还是发展壮大,“知人善任”都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2.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2.1.1“人本思想”是提升员工归属感的催化剂

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以人为本”的人本哲学思想。孔子也倡导“仁者爱人”、“爱人能仁”的管理思想。当今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企业要做到突出重围鹤立鸡群,首先应该保证内部的和谐稳定。在为员工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之余,管理者更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关怀,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使企业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能凝心聚力,以团队才智战胜对手,赢得市场。

2.1.2“自强不息的精神”有效激励员工成长和企业发展

古往今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有力的激励效果,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源动力。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直接、深刻地影响工作态度,而员工的工作态度又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都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有的企业还针对企业阶段性发展目标送优秀员工到国外进修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而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为了跟上企业前进的步伐,会自我激励,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素质。这样一来,在“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下,无形之中就为企业沉淀了厚积薄发的强大力量,使企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1.3“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提高组织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讲究和谐与统一,对上要忠、孝、崇、恭,使天下有道;对下要宽、厚、慈、爱,协调矛盾。这种思想也可以理解为“家族式的伦理原则”。受此影响,现在很多企业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了家族式的伦理原则,这种原则的运用体现在企业更加重视群体的稳定发展性,强调个人对群体的奉献作用,个人业绩依赖于群体成就,个人利益依赖于群体繁盛。在这样的原则下,企业员工大多对企业有很强的归属感和忠诚心。

2.2中国管理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2.2.1“官本位”的思想制约了管理者能力的发挥

“官本位”的意识阻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在很多人看来,官员虽然收入不是这个社会收入群体中最高的部分,但因其为官,随之而来的成就、地位相应也为人们所认可。所以,在惯于用官职大小衡量成功与否的社会,很多人的才智不能得到认可,很多年轻人的就业观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很多岗位因为世俗偏见而出现用工荒,相应地很多看上去体面的工作却竞争激烈一职难求。在企业内部也是如此,官本位思想泛滥的企业,员工容易精于升官而忽略本职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2.2“人治”思想削弱了企业管理制度的约束力

“人治”的现实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进程。企业要实现健康持久的运营,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企业制度做基础。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所谓规矩绝不是某一位领导的个人意志的体现,应该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指定,而且制度一旦订立就应该落实,无论员工还是领导层都应该服从。否则,“人治”当道的企业,领导的权利会被无限放大,制度会被架空成为一纸空文。纵然,在越来越强调人权的现代,不少企业也提倡以“情”为纽带的柔性管理,但以“情”管理不等于领导独裁。企业可以在公司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特殊情况酌情处理特殊事情,但维持公司正常营业的规定必须坚持不能动摇。当领导的主观意识出现偏差时,“人治”当道的企业很容易因为一着不慎,导致满盘皆输的尴尬局面,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2.2.3“平均主义”容易打击员工工作积极性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过:“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这种均等安贫的平均主义心态下,人的个性受到严重抑制,人的创造精神被深深地桎梏。在这种文化心态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于平均,因而拒绝甚至惧怕与他人产生差别。现代,有的企业崇尚平均主义,试图通过压制强者、同情弱者,从而达到表面看上去的平均统一,但长此以往,有能力的员工会因为怀才不遇而离开企业另辟蹊径,剩下的都是能力不够,因企业同情而留下的员工,这样的企业,其发展前景可想而知。平均主义从字面上看讲求公平,但在企业管理上,过于强调平均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多劳者无多得,少劳者无少得的现象,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进步。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2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99-0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博采了道、佛、法、兵、墨等各家之言,最终形成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家法制、家族制为背景,以儒教伦理为中心,包容各家所言的多元型传统文化。把人力称为资源,其实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观念中,就一直存在。故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之说。现代的社会中,不过是把其中的名词改了一下罢了。学成数理化,聘与企业家。人是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之间,首先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文化管理必须牢牢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变化之意即与文化管理中通过培养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增强他们对企业“家”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从而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是异曲同工的;和谐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精神,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统一的知识团体,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管理正是通过企业文化对这种团队精神的强化,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既有积极意义亦有消极影响。企业文化对传统文化应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二、在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思考里面考虑几个问题

(一)人才的选拔标准,高层就是德为先,德才兼备德为先。因为中国企业缺少规则,缺少守规矩的意识,所以品德很重要。中国企业里面德非常重要的,这个标准跟西方企业可能不一样。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3

一、社区文化的凝聚力

社区文化是随着社区的发展而产生的,社区文化反映了一个社区的气质和风貌,良好的文化氛是社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区发展的灵魂,是社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底蕴,社区文化在团结社区居民、维系社区情感、培育社区意识、维持社区存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的凝聚力指的是通过社区文化将社区内不同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的居民维系起来,形成一个对社区行为模式、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整体。它是建立良好社区关系的精神纽带,有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和相互约束,增进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文化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包容性。社区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多种文化群体和文化观念的并存。社区文化是社区内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角色的居民共同创造的,把包含了不同个体文化的特性,同时又将他们融合在一起,服务于社区内部不同层次的居民。此外,社区文化处于不断的被创造和改变的过程中,原有的社区文化与外来社区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着碰撞。而在内容上它不仅传承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文化。它呈现出协会、组织、俱乐部、沙龙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形态上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2.协调性。随着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区居民的异质性使得不同居民存在着健康差异、年龄差异等自然方面和阶层差异、贫富差异等社会方面的差异,出现了许多非均衡化现象。一些残疾人员、矫正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人员在平常的生活中可能会遭到其他社区成员的排斥,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这部分人群心理方面的压力,而且还容易形成产生抗拒心理,引发社区内不同阶层间群体的矛盾与对抗。而此时社区文化就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通过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提高社区内部的人文关怀,缓解和消除社会内部的歧视与排斥,并以大众都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这些弱势群体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提供给他们生活和精神上的帮助与关怀,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从而使得社区居民能够和谐相处。

3.整合性。社区文化是居民共同创造社区内部的一种主流文化,它是被社区内普遍和大多数居民认可和接受的一种行为模式、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一方面它影响社区居民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方式到表达认知、情感、态度的交际方式。另一方面内化于居民的社区文化,形成某种文化认同,强化或者抑制社区内的某一行为。良好的社区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其整合作用,引导居民树立的集体的利益观和责任观,正确的处理社区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及对社区公共事务、公共责任的看法。如社区居民都能接受良好的和谐的社区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减少对社会矛盾的错误认同,也减少城市中不和谐的因素,缓解城市不文明氛围。

二、社会资本的三维度学说

第一次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系统描述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他将其定义为:“与群体成员相联系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可以为群体成员提供集体共有资本的支持。”[1]随着研究的深入,哈皮特(Nahapiet)和戈沙尔(Ghoshal)在探讨组织中社会资本与组织竞争力的关系时候提出了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的三维度学说。

1.结构维度又称结构性嵌入。考察的是不同行为者之间联系的总体模式,主要包括网络关系、网络结构和网络调用三个要点。网络关系描述的是组织成员相互之间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网络。社会资本的建立也正是通过这个关系网络建立的,网络成员之间的连结增加了社会资本交易的机会,网络联系的范围决定了组织成员获得资源的范围;网络结构是对网络特征的描述,常用网络的大小、关系的强度、连通性和层次性作为具体的衡量指标;网络调用指的是这种网络联系的灵活性,为某一目标而建立的网络可以为实现组织和成员的其它目标而服务。[2]

2.关系维度是又称关系性嵌入。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在长期的共同交往和实践中形成的,包括信任、互惠、友谊、尊重等内容,其中信任是关系维度的核心,它体现的是组织人格化的一面。不同的行动者可以通过某种人际关系或者以其为手段,获得社会资源。反过来这些关系也会影响着组织成员的行动,使其趋向做出于实现组织整体目标的行为。

3.认知维度。指的是组织内不同成员所共同理解和遵从的话语、知识与规范系统的那些资源,这些资源具有代表性和解释性。不同行动者在认知维度上的共性保证了组织整体行动的顺利进行。其中共同的话语与符号,缩短了成员之间交易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规范系统一方面把组织目标和共同期望、愿景落实为具体操作性的条款和规则中,为成员的行为提供了导向和约束。另一方面对外展示了组织的合法性,为组织获得外部资源的支持提供了前提。

三、传统节庆活动组织中社会资本的积累

节庆活动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在特定时期举办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群众基础的大型文化活动,它是该国家、民族或区域历史、经济以及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我国传统节庆活动起源于在农耕时代,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风貌。社区中的传统节庆活动组织是以传统节庆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社区为主要的活动场所,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的以自我服务、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民间文化活动组织。 以社会资本三维度学说分析来看,可以发现社区中的传统节庆活动组织从形成、发展到壮大是一个社会资本的增强和积累的过程。

1.结构维度(网络)。科尔曼把社会资本看作是一种资源,提出这种资源一方面可以通过人们的积累而自然获得,另一方面他强调了紧密或者封闭的网络是集体维持资本和实现群体资本再生的手段。在对社会资本的测量中,许多学者也把网络列为其中的核心指标。社区中的传统节庆活动组织网络得以建立,一方面是国家大力发展和繁荣基层公共文化政策的鼓励与支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统节庆活动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着深厚的文化记忆和群众基础,受到社区中精英人士的推动组织网络得以迅速建立;在组织网络建立以后,基于社区居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文化需求,组织网络得以强化,组织的信任半径逐渐扩展并覆盖到整个社区;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和信任建立,节庆活动的组织网络已经参与到了整个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在社区中形成了一种参与、合作的文化氛围。

2.P系维度(信任)。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中讲到:“信任是社会最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社会终将会瓦解”,他指出离开人们之间的一般信任,社会自身将会变为一盘散沙。[3]社区中的传统节庆组织的信任经历了一种由特殊信任到普遍信任的转化。在组织成立之初,基于人情关系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了一种特殊信任,随着队伍的扩大,社区其他居民的参与,组织之间的信任已慢慢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特殊信任,开始朝着普遍信任的方向演化。随着社会资本的积累和信任半径的扩大,组织初期那种建立在情感和共同兴趣基础上的特殊信任,已经不能有效的整合组织内部各种资源了。取而代之的是成员之间,通过构建抽象的权利和规范,并将其赋予组织信任半径范围内的每一位社区居民而建立起来的普遍信任,从而提高了组织整合资源、抵御风险的能力。

3.认知维度(规范)。哈皮特和戈沙尔把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解释为组织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所共同理解和遵从的话语、知识与规范系统的那些资源。它与组织的目标和组织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机会主义,增强结点的稳定性,核心表现为个体所共同理解和认同的规范体系。社区中传统节庆活动组织规范资本的积累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基于组织成员内部的互动和合作,产生了互惠的规范,它可以分为非正式的规范和正式规范,又称之认同性规范和依存性规范。二是互惠性规范在促进集体行动的同时,增加了个体成员的福利,促进了个体成员自我控制的规则意识的产生。而规则意识的觉醒远比那些挂在墙上的规范制度更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这是因为越轨者虽然免于了外在的形式上的惩罚,但是却会承受内在的道德和舆论的压力。因此,规则意识的建立对于整个社区或者更大范围的集体行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节庆活动组织对社区文化凝聚力的影响

鉴于上述分析得知,社区内部的节庆活动组织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其社会资本的一个不断的积累的过程。而这种社会资本的积累从社区文化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以及制度规范三个方面增强着社区文化的凝聚力。

1.价值观方面。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指的是人在认定事物、辨别是非过程中的思维取向和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以地缘或业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中,居民之间共享的价值观通常表现为不同的生活、工作状态下的居民对社区内部出现的某一行为或事件较为类似的态度和评价。缘起于节庆活动组织内部的信任,受传统人际关系格局变化的影响,已不单单只限于团体内部成员之间,还包括了社区内其他居民与该团队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整个社区居民之间对差异化的承受能力得到提升,有力的促进了社区整合,使社区内部的不同构成要素结合为一个整体。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有助于居民之间逐步形成和优化出一种社区精神。作为一种内化于社区居民心中共享的价值观念,社区精神建立在社区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利益的基础上,从而能够有效的动员社区中的居民和各种社团组织,使各种力量相互吸引、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向心集中、聚合、凝结的合力,即凝聚力。[4]

2.行为模式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行为模式指的是对大量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而某一社区行为模式可以理解为生活在共同体中的社区居民,在对待和处理社区事务过程中表现出的一套相对稳定的行为框架。作为一个政府和普通大众普遍支持的民间文化活动团队,一方面使得参与其中的居民在满足需求感受沟通和交往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以一种友好的态度对待社区中的居民,在处理分歧的时候,也更容易放弃狭隘的个人主见,理智的考虑他人诉求,从而使得相互妥协达成共识,有助于在组织内部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另一方面在营造社区良好文化氛围的同时,也鼓励社区居民更多的去参与公共事务,自觉的去维护社区秩序和公共利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人社区”的社区参与率低的现象,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

3.制度规范方面。社区中的制度规范指的是在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内多元化的主体所遵循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传统节庆活动组织在形成和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社会资对社区文化制度规范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资本对社区居民的内隐的塑形作用和引导居民树立内在的规则意识这两个方面。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一个社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规范。社区凝聚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居民对社区正式和非正式规范的认同和遵守。社区认知资本的积累,在减少社区正式规则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规范整合作用,提高了文化活动的效能,协调了居民之间的行为,为社区文化内生机制的培育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有力的提高了社区文化的凝聚力。

五、总结

社区建设不仅仅指的是社区物质及设施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实现社区本质特征的回归,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传承了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在现代化的今天,它以文化象征物的形式出现在整日奔波劳碌的现代人生活中,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美好的寓意,传承了他们自身世代相袭的文化传统,追忆着他们美好而逝去的年华。对于一些可能未曾经历过这一活动的年轻人来说,这代表着一种文化、象征着一种传承,同时还是一种特殊的娱乐产品具有极强的文化感召和凝聚能力。因此,在基层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大可从传统节庆活动这一角度出发,培育节庆文化活动组织,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社区文化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4

一、传统文化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官本位”的意识阻碍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皇帝为顶端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只有做了官,才能获得特权和利益。中国自明清以来对官吏实行的是低俸禄政策,但是这并不阻碍底层莘莘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挤入统治集团。因为官员的俸禄虽低,但是整个社会上是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时至今日,“官本位”意识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中央在淡化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但是国有企业中的分配机制仍然在按照行政级别制订,如某级别可以享受多少工资待遇、多大住房(包括地段)、可以购买多少企业股票,这种分配政策的制订无需接受任何质疑和监督,于是基层企业规模再大,其领导的级别不如上级机关衙门里的一个小官,巨大的社会分配不公由此而产生,于是乎“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是社会的特权阶级,导致大家对“官”仍趋之若骛。

近几年来,大学扩招,各种门类大学生出现了,大学生也不再是国家干部了,但是国有供电企业领导经过改革之后的自由裁量权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企业还是象一个官僚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弹性尽可能加大,在不唯文凭、不唯学历、只唯能力的外衣下,不对能力制订客观的评价指标,权力指挥一切,国有企业中的成“官”的正常通道没有了,于是寻租现象就出现了,其结果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但不能优化、发展,简直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2、传统儒家文化对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儒家管人思想,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相互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具体表现如下:

(1)重德治而轻法制的偏向

儒家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他们都更注重个人修养,强调道德教化。虽然也有虽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艺,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一类主张规章制度的话,但相对于其长篇的“德”的强调来说,太过于苍白。

表现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它过分重视德行管理,忽视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结果导致企业员工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司空见惯。规章制度停留在嘴上、纸上,而不能见之于行动。这种“德治”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和谐,但企业毕竟不是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需要一种客观公正的标准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2)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但与西方管人思想相比,恰恰又缺乏对个体地位的认同。它虽然处处讲人,但真正重视的是人所属的团体。在“均同”思想影响下,总体是神圣的,至高无尚的,个体则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这种总体对个体的排斥,构成了中国儒家管人思想的本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更偏重于那些重总体,轻个体的学说。但是如果把这种群体观念发展到极端,无疑会对个体产生排斥作用。这种排斥的后果,无疑要扼杀个体的活力,使个体的任何行为都要从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心理,群体的习惯中去考虑,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谁要标新立异,搞些创新,就可能遭到群体的孤立和攻击,从而导致个体对群体的畏惧和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创新精神的发扬。谚语“枪打出头鸟”,就是这种思想最精确的诠释。

第二,没有完善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具体表现就是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均同,不讲贡献;讲公平,不讲效率等等。长期以来这种“求和去异”的儒家管理思想,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依附性和均同性思想,顽固地保护着人们的心理长城。

第三,以往在企业职工个性上,共同性胜于特殊性,群体性高于个性。使职工个性长期处于抑制和闭锁状态,个人需要绝对服从集体的利益,排斥任何做法的“个人主义”。其结果,使一些企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3)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管理一直占主导地位。一面是家长专制式的管理关系和纲常礼教,另一面则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守旧思想。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反传统倡革新的思想家和勇士,他们的管理思想也产生过广泛影响,但最终多被儒家管理思想吞没。其根本原因是:

首先,当维新者在管理意识上起来反传统时,却又常无意识地停留在传统之内,传统意识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他们的思考方向和界限。

其次,历史上多次革新实践,革新者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继承传统者。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许多著名改革家的结局告诉人们,宁求稳健而不务革新,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

这种因循守旧,知足长乐,处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倾向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供电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同样也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更愿意采用已有的方法和制度,而不愿意思考、创新。这是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有企业的业绩与企业领导升贬并无直接关系,企业倒掉,领导易地继续做官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企业领导更多的是对上负责,于是因人设岗在国有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的。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岗位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岗的员工本身就不具备上岗条件,考核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都无法在这类企业中执行,换句话说,谁也没有能力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制订如此复杂、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替代,企业领导的协调水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治”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人治”得越久,领导的自由裁量权也就越大,领导的重要性也就越大,制度也就没有执行的必要了,因此制订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应付检查。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1、儒家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正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如何将儒家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西方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去,以更好的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促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更好的发展是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专家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很多用人的思想和理念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谋而合。因此,新兴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向传统文化学习,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在根本上说只是一种处世哲学,更多着眼于宏观的环境,如国家;对于企业这种微观组织的细节化的管理论述甚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借鉴儒家文化时不能从中得到具体的帮助,可以引用的只是一部分原则和处理事情的态度等,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分析。所以,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精华,在传统儒家文化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强调对个人的尊重,重视运用待遇和发展机会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

2、具体措施

(1)改革薪酬体系

①取消一切所谓某某级领导干部享受某某待遇的特权,把包括住房在内的全部福利和包括公务用车、通信费、招待费等职务消费全部纳入薪酬体系,使企业内部整个薪酬体系透明化。

②尽可能实现同工同酬,原有体制内职工的收入可以以股份分红形式进行调节。

(2)公开招聘流程

按照企业的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公布岗位说明和岗位要求,招聘过程公开化,做到以岗选人,为合理的设置绩效考核标准奠定基础。

(3)疏通各岗位的上升通道

①加强技术、经营、行政管理三支队伍建设,疏通每个岗位上升的通道,改变以往提升待遇只能走行政管理一条路的现象。

②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各岗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对于能力已超越岗位要求而又无岗位可上时,可以将相邻岗位加以合并,同时相应提高薪酬。

(4)强化制度管理

改革目前制度订得很严而执行很松的陋习,将各项规章制度简单化,做不到的制度不制订,凡已制订的制度必须确保执行。因此对规章制度实行持续改进,不搞大而全,在执行过程中逐步修正、完善、增加。

(5)加强内部竞争

改伯乐相马为赛马。如同美国国会选举一样,每年将一定比例的岗位(如1/4)在公司内部重新竞聘,这样每过数年公司各岗位之间就相当于轮换一次,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使整个企业在创新中前进。

另外,严格控制每个岗位竞聘者的数量,当某岗位竞聘者的人数超过设定上限时,则适当降低该岗位的待遇;当该岗位竞聘者数量不足时,则提高该岗位待遇,相当于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各岗位的薪水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5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5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追求与国际接轨,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工具。然而,面对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差异,这些照搬过来的东西却很难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如何在透彻了解中国文化及人性的基础上将西方科学、成熟的管理方法融合创新进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核心内容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首先就要搞清楚儒家的主流思想――忠孝礼义仁智信勇。当然,这许多都是为维护封建正统、为皇权父权服务的,但儒家思想有两点很重要――仁、礼。仁可以看作人本性中的一种大爱,礼则是后天修炼的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指产生于过去,影响到现在,并留存于未来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儒、释、道互补,以诸子百家为辅、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人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中、中庸、宽厚、务实等思想精华,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又包含着人本管理的丰富内涵,在培养、选拔、使用、激励人才等方面有着厚实的思想基础和独具特色的“用人之道”。如何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极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是当前加强和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现在的企业都很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文化必须靠制度来落实,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讲“忠义仁孝”,这些理念要很有机地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

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人本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在环境因素变得愈加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维持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维持组织的竞争优势是组织持续成长的重要法宝。在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应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建立起一种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国企业有很多成功运用人本思想的案例,海尔集团是其中之一。

海尔的用人理念是“海尔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人才的支持,员工也是企业的上帝”。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正因为海尔能以其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而能净化为碧水,所以它才有了神奇,才有了无与伦比的壮观。因此,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海尔应像海,不仅要广揽五湖四海有用之才,而且应具备海那样的自净能力,使这种氛围里的每一个人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和升华,因为海尔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来支持和保证。”这就是海尔对人才的基本态度,也表现出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海尔看来,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二)自强不息精神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包括道家、佛家和儒家。佛道儒学看中对个人修养的提高,自己修养高了就能影响周围的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并为全社会所接受,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原动力。

史玉柱,被称为史上最成功的失败者。1997年,因为珠海巨人大厦的贪污案,史玉柱欠债上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首负”,但短短10年时间,史玉柱不仅清偿了债务,还迅速把财富聚集到数百亿,虽然对其营销手法多有诟病,但对于史玉柱的品质,业界还是相当认同的。从“中国首负”到“中国首富”之间有多大距离,而这个距离都可以用承受能力来弥补,来支撑。中国人骨子里都有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普通的员工,也是如此,只是有的人缺乏这样一个跳跃的平台。在很多企业,领导层都推崇不断学习、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力图创造足够的平台给员工晋升,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一)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专制式人治管理是指整个社会或该组织存在着一个权力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和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意志及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在我们现代的管理体系中提倡以“情”为纽带的“柔性管理”,强调思想观念的灌输,虽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但对于制度和程序的建立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使管理制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效率的提高,过分重视人情而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的个别企业中常常表现为领导者的个人决策,家长制、一言堂。在这种绝对权威面前,上有所好,下必慎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使得一些敢于直言,富有才华的管理者被拒之门外,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严重。广大职工的智慧和潜能受到压抑,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难以形成。中国企业人治的思想非常严重,加上深受传统观念影响,没有真正倡导竞争作为跨世纪人才,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无处不在的服从文化。服从文化在西方备受推崇,在军队,强调服从是军人的第一天职,强调绝对服从只适用于军队。“服从第一”理念对企业同样有参考价值,如果员工没有服从意识,政策就难以得到准确地贯彻和实施。没有服从理念的公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在市场战斗中一定会失败。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有时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在服从的基础上才成立,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推广不开,也没有价值。然而在中国,许多企业的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老板文化,这种企业的发展历史往往贯穿着领导的个人理想、对员工的严格要求、企业的前进方向。为了实现这一切,都需要员工的“服从”,公司各方面的制度和措施均在贯彻这两个字。这种文化表面看能提升员工凝聚力,也是很多中国私企老板效仿的管理模式,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三)人情管理思想。中国的传统历来非常强调“人情”、讲究“义气”,人情和义气是什么?就是感情的等价交换: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投桃报李,循环往复。在企业,老板跟员工处得像“家人”一样:事情做错了,顶多给老板认个错,被老板骂一通;老板也像骂家里的小孩子一样,骂完就了事,该干啥还干啥。企业本来是一个做事的场所,当企业中的人把“要不要做一个事、或者要不要尽心去做好一个事”当成人际关系的“礼物”、当作对某人的“回报”的时候,人和事混在了一起,人和事一旦合二为一,事情的完成要靠感情去驱动,人事不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就会出现。中国儒家管理思想表现在企业管理机制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它过分重视人情管理,忽视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结果导致一些企业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司空见惯。规章制度停留在嘴上、纸上,而不能见之于行动。这种人情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和谐,但企业毕竟不是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需要一种客观公正的标准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企业诸多现代管理观念的核心,是一切管理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做好人员的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选派到合适的岗位上,人事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做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规划,对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获得更应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规划来保证;其次,建立企业的人才培训体系以保证企业不断地获得合格、适用的人才,同时也可以使现有的人才素质得到提高并使企业的职工队伍长久保持活力;最后,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应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要造就人才得以发展并脱颖而出的环境就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联想集团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作为企业的使命引导员工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二)强调法治高于人治。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把权力过分集中到一人身上以单个人的能力领导企业已经显得很不够了。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现代管理宜实行集体领导制度,要把这些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组织起来,只有统一意志、集中指挥、协调动作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要不断扩大时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创新,由集权逐渐走向分权,应将决策权下放,授予下级更多的自。建立尊重个人、上下沟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充满竞争力,使员工从无条件服从和执行的人变为有思想、有主见的员工。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不断吸取传统文化中管理的精髓,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和创新,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制订激励机制的薪酬方案。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它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企业通过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重视长期激励等措施激发员工潜在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提高人的素质使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科学的激励措施还可以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度的责任心,可以激发员工不断探求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趣。当前企业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员工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员工都能确立自己的近期目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岗位革新,把多层次、多领域、多环节的创新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成功挖掘员工的潜能从而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最高层需要,成功地凝结为企业的巨大创造力,使企业无往而不利。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很短,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健全使得我国绝大部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管理经验并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似龙,施祖留.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2]唐任伍.儒家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6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最为主要的文化,同时也是我们先辈们经过长期的生活经历积累下来的历史遗产。其不仅仅记录下了中华民族文明以及文化演化的历史,同时世代相传下来的还有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其有良好的遗传性,一直影响着中国人行为方式和思维观念,为当前中国的各类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基础和客观依据,其对于中国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2.1增强民族自信心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存在,它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与精神标志。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尤其是青年一代应当树立起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的民俗与习惯,对民族的历史及现实有所了解,对民族的精神利益与精神实质有所了解。只有有效而科学的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推动民族发展。

2.2构建良好民族心理

通常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理想以及王朝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一部老书、一部文学经典都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启示人们的生活、验证人们的为人处世经验、抚慰心灵、开拓眼界、提升品位,对良好民族心理构造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2.3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就是文化,它是民族凝聚力及创造力的关键,一个国家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与血脉,在漫长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华文化,并成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与首要资源。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代、国家以及人民生活相联系、相适应,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是当前提升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资源。

2.4建设现代文明社会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形成了一整套的准则,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生活与行为,其在人格追求上也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儒家修身理论在思想与教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一系列的儒家思想与精神激励了无数政治家、思想家以及科学家的奋勇前进,正因为如此才有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时至今日,它的现实意义依然不可忽视,需要我们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使当代德育理论得到丰富,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使国家持续昌盛,为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提供好支撑的基本条件。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

3.1“尊官贵长”传统的负面影响

我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的影响,使得相应的封建专制思想对于人民个性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压抑与束缚。同时,家长制带来的尊官贵长观念严重阻碍了人们向民主生活迈进的步伐,是封建专制主义权威传统的重要表现。只要有人当了官或做了长,那么不管其政绩怎样都会受到尊重,时至今日,一些地方及单位,个别的乡村干部仍然存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干部群众关系以及党与政府的形象,因此,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法治化与民主化的改造。

3.2人治传统的负面影响

人治传统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该观念认为政治好坏完全在于为政之人的品格与道德,所以当时大多把希望寄托于人而非制度之上,并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在当今生活中,这种价值观念仍然存在,诸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等现象都是其的具体反映,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价值观念才能将法制制度从根本上实施起来。

3.3重农抑商的负面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演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影响也十分深远,但今天我们是以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商品经济,求利和竞争方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与传统重农抑商价值观念相对立,因此,该观念的深远影响严重阻碍了当前商品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脚步。

3.4因循守旧传统的负面影响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7

幼儿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内涵集中于对孩子给予传统文化行为系统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传统文化理念;从狭义上讲,则是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教导。基于社会学理论可知,幼儿家庭教育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教育是家庭功能中的关键环节。而从教育学观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幼儿家庭教育是群体教育的基础前提,在此阶段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代环境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形态为日常行为教化,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为“自律、责任、社交、服从”观念的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其囊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涵。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点

第一,目标集中于提升幼儿伦理道德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人格培育实施强化。相比于青少年时期而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理解等方面并未成型,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影响教育为主,借由父母及大人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系统产生影响。观察周围不乏多数父母会在幼儿进入记事时期开始进行品德教育,父母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传授“孝道”“礼让”“分享”“勤俭”“节约”等理念。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伦理道德方面打下正确、坚实基础。

第二,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养成,表现为基于传统文化影响的礼仪规范教育。父母的教育行为重点集中于将正确意识扎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中,力求从外部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促成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自律。《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教辅材料,成为父母常用的教育工具。

第三,以家规家训灌输、家风传承熏染、亲情敦促德化等方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策略。鉴于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特征及学习规律的考虑,国内多数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教化时,倾向于反复强调、行为影响等方式。抓住孩子行为意识与理念意识养成的初期黄金时间,通过反复强调、灌输教授、行为指导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教育效果看,家长在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进行道德影响时的效果最好。

(二)幼儿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父母长辈正确的行为指导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而不当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吸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反观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弊端:

首先,与国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家庭教育将更多的目光放置于孩子认知的养成与约束,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环节。与其余阶段的教育行为雷同,幼儿时期的教育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予以巩固,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不定,而实践行为有助于孩子记忆的形成,从而起到促进传统文化教化效果的作用。受到国内传统历史的影响,“知识优先论”在国内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有的父母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成绩指标定位于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对孩子智力因素的过分看重会削弱幼儿时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分低能”孩子的出现边源于此。

其次,“家庭成员地位论”对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多数家庭的父母将“家长说一不二”的独尊理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培养孩子服从、孝忠思想,这种对传统道德礼教的过分灌输和遵守,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约束和束缚。换言之,强制性的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可用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国内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可提升、改善空间,针对幼儿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可用改善对策,现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吸收国外家庭教育有点,融合已有幼儿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幼儿时期孩子个性化与传统的兼容。现代社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客观因素,多数将孩子的幼儿时期抚养工作托付给双方父母。造成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历史环境影响较大。这一现象也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得到实质性转型的瓶颈。作为改善策略,父母可尝试引进西方国家个性化教育观念,冲淡保守观点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影响作用,对家庭教育观予以更新,结合时代特色考虑孩子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次,丰富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实践教育教化行为的比重,在重视孩子道德素质养成的同时,关注孩子动手、动脑、交际、协调、适应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实际经历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与发展能力予以有机结合,拓展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到“知行并重”。在实践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孩子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培养,通过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动手过程的经验积累,为提升孩子多方面素质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创新思维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深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再次,巧用契机渲染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父母在传授给孩子中国传统礼仪礼节、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要周期性地反复教化。当然,这里提到的教化绝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式口述,而需要父母及长辈在日常处事待人的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期在家里举办庆祝活动,以借用节日氛围切实令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以父母长辈成员为主,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建立正确的家庭文化模式,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布置简单的劳作任务,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行为习惯,自小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文化教化行为系统中,幼儿家庭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革新。出于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考虑,我认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特点的鲜明化三方面。不仅要汲取西方国家幼儿家庭教育的鲜活资源,还应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标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予以恰当结合,避免单一形式的教化手段对孩子个性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8

当今世界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已占据主导地位,一直保持着文化的持续影响力。美国凭借其超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推动文化产品的输出,通过这种强有力的文化输出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也获得了相应的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使美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文化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我国要不断吸取美国的发展经验,提升文化软实力,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的世界吸引力、国际影响力。

一、美国保持文化持续影响力的主要经验

1. 把硬实力作为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软实力只有确立在强大硬实力的基础上才能“硬化”,即成为真正的“实力”。美国国际关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国家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他坦言,“一国经济和军事的衰落不仅使其丧失硬力量,也能使其丧失部分影响国际议程的能力,并丧失自身部分吸引力”,即丧失软实力。

战后,美国的硬实力建设,为软实力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美国非常重视航空航天及防务产业集群发展,这个群落包括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雷声等一批世界巨头级的企业,以及通用原子、波士顿动力公司、宇宙探索技术公司等新锐的中等规模航宇高技术公司,还有数量众多的小型分包企业。这些企业技术高度先进,资源配置合理,2009年世界防务产业100强,美国有44家上榜,其综合实力超过世界其它所有国家同类企业的总和。这个产业集群是美国超级大国的根基之一。

2. 重视价值观传播

二战后,美国的流行文化风靡全球,而这种风靡不仅仅是因为其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流行文化的文化内涵。

将价值观融合到电影和电视剧中。在好莱坞类型的美国电影中,蕴涵的文化价值观隐藏于电影内容和台词之中,融汇在爱情、科幻、神话、婚姻、家庭等人类普遍性的社会生活之中。无论是取材于他国传统文化的《功夫熊猫》、《角斗士》、《花木兰》,还是数量庞大的美国电视剧《越狱》、《绯闻女孩》、《绝望的主妇》等,都充斥着美国价值理念。

在新型的具有一定文化元素的电子游戏里,也充分的体现了美国特色的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世界各国人民通过诸如此类电子游戏、影视作品等接触美国的流行文化,使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青年人拥有的创业机会等充分展现在人们面前,激发起各国人民对美式民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3.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了美国的支柱产业。其取得巨大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科技的运用和成功转化。美国的文化产业非常注重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应用,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等高科技的广泛使用,极大推动了美国的文化产业。

在上世纪的90年代,美国的出版商和音像产品商充分利用网络销售平台使销售收入猛增。比如电影《阿凡达》,其在全球的票房到2010年底已经突破了27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电影票房史上的第一名。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究其原因,3D技术功不可没,该技术是高科技和电影产品有机融合的杰作,其逼真、生动、形象的电影效果比一般电影更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4. 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创新与发展

美国文化产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在坚持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断把握时代气息,与时俱进。在孜孜不倦的研习各个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始终坚守本族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这一做法有效的规避了美国文化产业的迷失。

原声版和配音版的电影《功夫熊猫2》在台词和翻译上制作的非常细心,并融入了大量网络语言。如:在中文字幕里都出现了“神马”和“浮云”网络语言,在配音版中甚至还用上了“丝绸控”这样的当下潮话。大量的还出现了诸如:凤凰古城、中文招牌、中国山水、舞龙舞狮、皮影戏、太极拳、八卦图等中国元素的画面,在加上中国乐器的配乐,俘获了无数中国观众。可是所有的这些却出自好莱坞,可见《功夫熊猫2》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充满中国元素的美国电影。

5. 放眼全球推广本国文化

国际贸易中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为美国的文化产品企业创造了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美国的文化企业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在国际文化产业贸易中占尽先机。不仅如此,美国企业还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使其文化产品可以打破时空遍布全球。

放眼全球美国的影视产品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已经绝对领先,在美国的广播电视产业中,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分别占全世界75%和60%以上,每年向世界各地出口的电视节目总量高达30万小时。生产总量只占世界电影总量7%左右的美国电影,却占据了世界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其票房收入占欧洲的70%。美国公司的各类影视录像制品畅销全球,美国影片的优势地位在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地尤为明显。

二、美国保持文化持续影响力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民族文化欲冲破藩篱走向世界,不但与本国文化的承载力相关,更与本国的经济实力相关。一则,文化走出去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支持;再则,经济本身具有“溢出效应”,国家经济实力越强,其文化就会越引人关注,换而言之其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会越大。

对于我国而言,要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将人口大国转变为智力大国、人才大国;要改革不合理的经济体制,营造一个适宜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社会产业结构的更新,优化经济结构、加强金融管理;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增强综合国力;要紧跟时展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促使其能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注重科技创新,努力把企业打造成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走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重视价值观传播

重视价值观传播是保持文化持续影响力的前提,在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美国传播价值观的方法和规律,使中国更融入世界,世界更理解中国。

我们要整合与世界文化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文化必须要考虑文化间的冲突、考虑文化的沟通和理解。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50%的美国和德国共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恕、孝、天人合一等内容以及当今我国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表示接受和认同。我们传播这些共享价值观,必须要立足于有利于外界全面客观的认识我们的文化、认识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冲突,才能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社会,才能使中国获得更多的国家话语权。

开展多途径、多层次的立体化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可以通过国内外城市间缔结友好城市、民间组织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及政府间的外交活动等方式来传播。构建一批包括报业、出版、发行、影视、网络、演艺等实力强大的龙头文化产业集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海外传播交流。打造一批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适应各国民众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品牌加快推动有中国特色、具有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抓好传媒语态传播,在话语表达过程中,需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呈现事实与观点。

3. 把科技与文化产品有机结合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在科技成果与文化产品的有机融合上仍存在着文化企业科技融合意识不强、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成果与文化产品融合度低等诸多问题。

立足于目前这种状况,我国应当努力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为文化产品的制作和输送等环节注入科技内容。我国政府也应当配合出台有利于科技和文化结合的政策法规,引导企业的网络化、数字化,疏通渠道,鼓励文化与科技的不断结合。抓紧制定和推行科技与文化结合方面的管理办法、量化评价体系并搭建务实的平台。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引导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变革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产品形态,并延伸文化产品的产业链条和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科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产品的丰富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4. 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和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是保持中国文化持续影响力不可或缺的条件。

我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摒弃糟粕,将精华部分发扬光大。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如各种古籍、名胜古迹、民俗节日、风俗习惯、民间谚语、成语典故等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其文化载体的作用。利用网络、电视、电影等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享价值观传播出去,将传统文化融入在文艺作品当中,融入在网络、对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重新唤起大众感知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兴趣。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创新和传承传统文化,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继承和发扬那些与当今政治、经济发展相协调,与人民利益和生存发展相符合的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优秀传统文化。

5.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文化传播力

传播渠道的多寡是影响文化传播的核心要素。强大传播力是保持中国文化持续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它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覆盖范围和影响效度。

我国要整合传媒资源,在国际范围内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有实际影响力的新闻传播集团,不仅如此,我国还应当在海外建设中华文化中心和网站,其目的在于建设一个具有强大传播能力、覆盖地域广泛、语言种类齐全、受众体庞大的文化传播体系,通过该系统持续有效的向世界各个国家输出中国的文化产品、文化符号、文化观念,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此外,我国还要加强与他国媒体的合作,发挥其熟悉本国文化传统、民众心理、接受习惯等方面优势,积极地开展对外交流,宣传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积极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海外华文媒体既熟悉所在国公众的文化诉求与心理又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与内涵的独特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当地民众对中华文化理解的准确性,纠正一些西方媒体和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和偏见,使中国文化更具吸引力、感召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慧娟.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2.

[2].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体系构建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傅才武,陈庚.论文化创新战略的确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6).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古代文学经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为原料,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并给大众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鲜活的实际问题以启示,而且能与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经验总结相验证,也能给受过创伤者的心灵以抚慰,提升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品位,开阔着人们的眼界与胸怀,在诊译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了构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并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根本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血脉”,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消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历经世代传承,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换,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四)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

    纵观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都形成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格守的准则,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并对中华民族的人格追求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教育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是造就中华礼仪之帮、文明古国美誉的重要条件。儒家文化中的“学而知之”、“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思想和精神主张,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奋勇前进。也正是胸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中国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现代社会文明的今天,其现实意义仍不可忽视,更需要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丰富现代德育理论,弘扬优秀传统,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中国的持续昌盛。在日益兴旺发达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为实现和平掘起、发达文明提供支撑的基本条件。

    (五)传统文化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重要思想源泉

    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大融合的重要力量,包括恢复古代奥林匹克竞技在内的欧洲“文艺复兴”是在吸取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完成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兼容性,对外来文化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能力,是推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合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助推器”。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和平思想中的“贵和”、“持中”,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与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世界大同思想一脉相承的,北宋时期的学者张载概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中国文化精神,成为建立和谐国家、和谐世界的思想源泉。当今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遍及全球不少国家的中国孔子学院的兴起,必将增强、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感染力,并对实现世界大融合,推动全球各国的友好交往与和平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消极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艰难历程中,特别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撞击中,中国文化既显示了其优秀的品质和丰富的内涵,同时也暴露了其种种缺陷与弊端。虽然经过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巨大的历史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已经瓦解,新的文化体系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并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这一方面表现在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因素继承发扬得很不够,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其中消极陈腐、不利于现代化的东西批判得还不彻底,这些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着消极影响。

(一)“尊官贵长”的传统对现代民主精神的负面影响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由家长制带来的尊官贵长观念阻碍了民主意识、民主风气的形成,是束缚现代人走向民主生活方式的巨大障碍,也是封建专制主义权威传统的表现之一。比如商鞍“贵长而尊官”、韩非“以吏为师”等都是这种权威性的反映,它积淀在传统价值观中,便是普遍的“尊官敬长”或“长官意志”。谁一旦当了官或做了什么长,便在社会上受到尊敬,而不问其政绩如何。在这种观念的束缚下,往往把“民主”当作“长官”的恩赐,自已不敢争取。这种观念与社会主义民主精神相对立。至今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个别乡村干部的长官意志和霸道作风严重地影响着干群关系,甚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予以民主化、法治化的改造。

    (二)人治传统对现代法制精神的负面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人治传统,《中庸》中的“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便是比较典型的人治观念。这种观念认为,政治好坏完全取决于为政之人本身品格和道德的好坏,因此不论为政者还是平民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身上,很少从制度上、法制上考虑为政的根据与方法。这种不重法制而重人治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形成一种牢固的价值观念,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有法不依,有禁不止,执法不严,甚至以情代法的现象都是传统人治观念的反映。显然,如果不改变这种传统价值观念,即使有种种立法,建立起法制制度,也难以真正实行。

    (三)重农抑商对现代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10

平面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因子的应用的必要性

每个民族自身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历史的差异性存在,这才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多元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具有包容性、独创性、保守性、统一性的文化体系,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源于过去,同时对于现在和未来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新理念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用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发展。平面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从业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本身会受到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氛围的影响,而传统文化正是众多影响中较为重要且深远的一个影响。传统民族文化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进行应用,可以更好地对于广告表现形式进行充实,同时也可以对于平面广告的内涵精神进行更好地丰富。

对于传统文化观念进行合理应用

在平面广告中对于传统文化因子进行应用,要结合当前我国人们自身思想观念的特点,并且对于传统文化中和人们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和联系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精准的应用,这样才能对于传统文化的特色进行体现,同时也提升广告作品的受认可程度,提升传播效力。在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底蕴进行不断地渗透,并且设计者同时也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地探究和分析,结合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特色,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平面广告作品影响力的目的。对于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的作品来说,其本身必须要具备特色,这样才能引发更加深度的认同。平面广告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因子进行应用,可以更好地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观念进行体现,同时让欣赏着产生对这种价值的认同,这样才可以实现下一步对商品进行关注的意识。优秀的广告设计理念下,传统文化因子的应用可以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体现,这样可以更好地淡化商业色彩,让广告本身富有文化和内涵,提升视觉审美效果。传统文化因子的影响分析第一,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情感的体现上,并且通过色彩来展开象征。这种色彩的应用上,需要从形象以及心理方面来进行融合和塑造。例如,在京剧海报设计中,要根据人物的品行和性格,对于色彩进行应用,背景色则大多采取黑色。颜色本身的象征意义,其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展现,可以从形象、心理等多个角度,对于涉及理念和思路进行展现。第二,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理念,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清静、优雅的美感,这种设计思路需要更加关注对此类理念的实现。在理念下,黑色的色彩观念是周光耀的体现之一。例如,在山水画设计中,很多平面设计与之相关的内容,都采取这种黑色的色彩观,更加突出对自然美的追求。第三,民间观念的影响。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来说,其色彩观念也收到不同民间设计观念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其本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同时历史的演变也存在差异性,因此不同的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这也应该体现在平面设计当中。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于民族色彩观念进行认同,同时这也是提升作品的认可程度的重要举措。只有对于民族色彩观念进行正确地对待和尊重,这样才能提升整个设计作品的最终价值。很多优秀的设计师,都已经深刻认识到民间色彩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意义,以名族色彩观为依据,设计出具有民间风格、又象征现代文化艺术的优秀平面广告作品。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11

在当代,我们总是思考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司法制度,如何用中国特色的法律去在更大范围内赢取普世价值的胜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笔者不禁回忆盛唐文明在亚洲乃至世界的辉煌历史。那个时期的法律为什么会具有那么强烈的可传播性?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盛唐文化的可以称霸一方呢?曾有学者分析到,一个国家一种法律的影响力之所以巨大,主要是因为国力,它之所以能够推广出了自身的诸多优点之外,还因为他背后的强势文化与国力。文化,它既是国力的一个突出表现,同时与法律相融,就如萨维尼强调,法律应该是一个民族文化积淀和民族传统习惯的反映,不应该把它完全法典化,或者从某一个地方抄一个法律条款过来。法律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体系,法律是开放的,跟当地的历史传统、人文气质、地理环境都有关系,法律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这些东西。具有生命力的法律,才能在本土上良好的适用,在本土外,广泛地推广①。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中,沉淀和积累极其丰富,我们应当采取客观区分的态度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将简单叙述下传统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一下传统文化对现今司法制度的借鉴价值。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司法缺乏独立性和平等性。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君主或者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这种专制的政治文化巩固了皇帝对司法权的绝对控制,而君主自身享有最高的司法权基本不受制约可以伸向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因而司法权并不独立。除却最高司法权属于皇帝这个行政者,地方的法机构也附属于行政机构,独立审判并不存在,司法必须顺从皇命。这种情况下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即是贤明的君主的皇命恰好符合某些法治原则法治精神,那也只是偶然,真正的法治并未实现。而一旦出现暴君,司法制度就更是名存实亡了。

同时,宗法等级政治文化巩固了官僚贵族的司法特权。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宗法等级政治文化与政治关系,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巩固了贵族的特权地位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封建特权制度。在立法上,立法机关是隶属于行政机关的,除了听命于皇权之外,它本身的构成也大部分都来源于贵族阶级。这样的立法排斥以人为本而突显等级制度,不具有独立和公平。从奴隶社会的同罪异罚到封建社会的八议制度以及按照贵族官僚的身份高低规定了请、减、免、赎、官当等各种法定特权,各种特权制度都以法定形式被保护。

三、中国传统经济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经济文化铭刻着农耕文明的印记,有着十分显著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因此,这种自然经济会影响司法制度在程序设计和内容上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殊需求。

这简要举例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司法手段惩治危害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犯罪行为,反映了自然经济文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古代注重运用司法手段惩治危害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犯罪行为 , 从中反映了自然经济文化的要求②。如夏朝会处罚违反规定立法耕种者,西周时有误农时罪等。二是秋冬行刑制度,这是自然经济观在狱政制度上的突出体现。三是务限法,这是自然经济观在诉讼时间规定上的集中体现。按照宋朝务限法的规定,每年农闲之际,州县官府方可受理民事诉讼,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四、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以伦理内容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伦理与法律长期杂糅并未明确区分,都具有维持社会阶级稳定的作用,但因儒家思想统治地位,法律是屈居伦理之下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司法制度伦理化。

以唐朝为例,在此时期礼刑结合的治国方法更加完善,按当时律法规定,凡尊长亲属殴打伤害直系卑幼亲属可以做出较轻的判决,而卑幼亲属殴打直系尊亲属却一律归于十恶的不孝罪,做出严厉的判决。这是唐朝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指导思想的产物,不平等的司法制度必然依靠伦理来解释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然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更表现在法律伦理化对于人性的碾压,除却应由的尊老爱幼的基本道德精神,在宋朝兴起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如严重地侵夺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的现象,如寡妇改嫁不仅失去道德支持更无合法依据。

五、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今司法制度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今司法制度的仍有启示。

鉴于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司法缺乏独立性和平等性,我们更应当在权力集中的同时保持司法的独立性,保证司法是公平公正的,脱离行政附属属性的真实独立。同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虽然减弱,但在当今社会下却有了新的命题,那就是在司法便民的原则下,司法制度改革如何才能便到中国最广大农民的身上。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决定着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存在方式和制度、思想、理论、观点等。人们的文化心态、文化氛围以及文化的活动方式和演变路径是由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来决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变迁决定着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取舍,对异族文化的态度,其中间环节是实践。

(一)生产力与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机制之间有一种双向选择关系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社会通过打破旧有的文化结构,实现新的文化结构重组的方式来选择文化结构;社会也可以选择地利用文化的功能,实现社会发展和文化的一致性。文化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或定格、对现存社会状态的认定、对未来社会前景的认同是文化对社会选择的主要体现。

新的文化关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类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下,消除、减少或增加了某种依赖。技术发展造就了一种使文化加速发展的力量,并在不同的深度、广度和角度上影响文化建设的模式。科技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也体现着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机制和路径。

(二)科技发展是文化建设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技术进步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与社会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实现了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化,科技的较大发展产生了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它“是由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的积淀的,并自发地遵循的经验、常识、习惯、天然情感等自在的文化要素构成”。科技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全新形式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文化发展中,受制于传统的人类总不能及时地变革社会以适应技术变化带来的新环境致使了当今的“技术变化”与“社会变化”的时间滞差。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不能无视这一客观事实,它的科技含量、技术参数和评价标准等,都应该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相对应。

二、传统文化模式的制约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文化建设机制的确立和运行具有双重影响作用

任何国家文化发展都不能完全脱离本国传统文化而“另起炉灶”。既成的文化通过遗传的方式来不断地延续自己的基因;既成的文化通过变异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保障自己与现实契合。文化建设机制的建立中,传统文化的复古心理、从众心理对于文化的传承有重要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建设,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幻想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成为社会发展的文化推动力或阻滞力,是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建设机制的形成和运行受其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惯性的行为规范功能,它通过内在机理的外化制约着特定民族的经济和政治活动。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构建应吸纳优秀文化传统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如何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如何定位传统文化中具有恒久价值的深层结构和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表层结构及其关系,如何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的结合点,如何塑造新的民族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格模式,如何融入世界文化大潮而不丧失优秀传统文化特征等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都是其重要的制约因素。人们很难突破传统的价值观,是因为它的稳固性,这对文化建设机制产生消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确立应“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包中外而计其全”,不宜“将古制澌灭殆尽,而后群诧域外之文明”。

三、政治制度的影响

政治文化生态对文化建设机制具有一贯的影响,传统的“大一统”的政治模式,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影响深刻。“大一统”的先决条件就是政治上的“统一”。客观地说,加强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水平、促进社会安宁等都必须有统一格局的保障。没有政治统一,就不会有中国封建时代所谓的太平盛世。直到今天,中国人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前途的思维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支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也出现过大的波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文化是不够和谐的,那时的文化建设机制是很不完善的,那时的文化自觉和制度自觉也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出现新天地。我国提出的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并不是单纯的文化建设,而是都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向。现实生活中,人们超越经验化和人情化的文化模式的影响,摆脱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狭隘视界,其行为受到政治制度的约束。

四、社会心理习惯的影响

传统生活习惯对文化建设机制的影响根深蒂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就是不同生活方式下的文化形态,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济文化,其生活习惯影响着文化发展的路径。中华文化中,更多的是“兼爱、非攻”、“礼运大同”、“庄生梦蝶”、“归墟五神山”之类的理想或玄想。这与农业民族求安定、平实的文化心理不无关系,它以一种友好宽容的态度长期投射在民族心理中,致使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的保守性和宽容性。这种宽容性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精神,中国人对于外来的几大世界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有所包容。但是,中国人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经常表现为执著的本位文化精神。积极而言,它强化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成为世界上罕有的不曾中断的文化系统;消极而言,它又造成了向后看的积习和因循守旧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吞噬了创新进取精神。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设立必须考虑这样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运作模式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13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39-02

一、传统落后思想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

(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传统落后思想文化有哪些

传统思想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和传递性,尽管我国在1911年就废除了封建帝制,宣告了封建文化统治地位的终结,“”期间更是通过“破四旧”的极端方式扫除封建文化的影响,但是当前传统思想文化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某些封闭地区甚至具有可以与现代文化一较高下的能力,即便是在最发达的一线城市,传统思想文化仍然以非主流的形态存在,构成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环体中最广泛的因素。分析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影响,主要看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先进程度。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思想文化越先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程度也就越高,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先进部分能够有力促使人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落后部分则会阻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二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开放程度。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思想文化越具有开放性,就越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封闭的思想文化会阻碍人们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的是“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契合的传统思想文化会促使人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反之,与之相矛盾的“官本主义”的传统思想文化会阻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二)为什么传统落后思想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

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复杂性,既包含先进文化,又含有落后成分,精华与糟粕并存,既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又具有封闭性、排外性,既坚持“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又宣扬“民为本”的政治理想。传统思想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主要是通过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封闭性和官本性等体现出来。一是传统思想文化的落后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相比于奴隶社会甚至是其他地区封建社会的文化,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先进文化,但是对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落后于时展,这种落后性阻碍了人们对先进文化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二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封闭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于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虽然没有与外界完全隔离,但是交往范围仅限于与邻近国家的官方往来,秉持“天朝上国”的自大、自傲和自负心理,轻视和蔑视外来文化,这与倡导博采众长、广泛交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相佐;三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官本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由于我国受封建统治的历史很长,‘官本位’等封建糟粕思想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很深”[1],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官本性”文化,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以民为本”产生冲突,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三)传统落后思想文化怎么样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

传统思想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形成。一是传统思想文化的落后性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集体展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所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必须建立于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落后文化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中占据大量市场,阻碍着先进文化的传播传扬,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二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封闭性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开放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形成过程中,既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成果,也吸纳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文化精华,还借鉴了西方先进文化,传统思想文化的封闭性导致人们目光短浅、盲目自大,对外来文化产生蔑视心理和排斥情绪,不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三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官本性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本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主张,还是个人层面的主张,归根到底都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目标和方向的,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官本性导致人们养成唯上是从、崇官轻民的习惯,阻碍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二、传统落后思想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封建社会历程久远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久远的封建社会历程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传统思想文化障碍的根本原因。从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启了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时代,到汉朝起用“布衣”为相以加强皇权,再到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明朝罢黜丞相设内阁,直至清朝设立军机处,国家全国越来越往中央集中,中央权力越来越往皇帝个人手中集中;在文化方面,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以玄学、理学、心学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始终成为历代统治集团的官方哲学,“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尽管清朝后期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开启了对封建传统思想的第一波冲击,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重创了封建传统思想,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终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铲除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政治根源,传统思想文化受到很大破坏,但是融入与华夏民族基因和血脉中封建传统思想仍未断绝,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熔铸在数亿人口中的封建思想残余是不可能靠几次革命就能彻底灭绝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已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农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指导下的行为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行为模式格格不入,并已成为我们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极大障碍” [2],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封建思想残余尚未扫清

封建思想残余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是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传统思想文化障碍的又一重要原因。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3]同志也指出:“封建思想、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4]事实证明,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封建思想残余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而消失,而是以非主流的形态隐匿与社会的各个角落。封建思想残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经济领域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各地为保护本地经济而专门制定的政策文件层出不穷,官僚资本主义有所抬头,官商结合、前官后商、名官实商现象屡见不鲜,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政治领域方面。民主集中制在基层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家长制作风、一言堂现象时有出现,特权思想严重;三是思想文化方面。等级观念、家族观念和地域观念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严重,小富即安和小农意识仍有较大市场,封建迷信愈演愈烈,享乐、奢侈、攀比心理较为严重。这些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非常不利。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虽然有一些封建残余思想,但是更多的是优秀文化和思想精华。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后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单一。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象主要限于中小学生,教育的内容也主要是古文诗词教育,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礼仪等被忽略;二是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在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沦为选修课,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严重缺失,“引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求 的强声呼唤,实施强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新的教育共识”[7];三是社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庸俗。近年来国学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但是受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庸俗,热衷于教授一些急功近利的内容,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偏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宗旨。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后导致人们不能很好地从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参考文献:

[1]张金明.论“官本位”思想对我国现代知识群体的影响[J].前沿,2011,(12).

[2]许苏静.试析封建思想残余对我国现今社会的影响与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5.

[4]学习中共十五大文件讲解编写组.学习中共十五大文件讲解[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