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金融工程学科评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早在20世纪初,高等教育排名就已经存在,但学术界普遍将1983年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公布的高等院校名次作为第一个全国性大学排行榜。接着大学评分体系相继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欧洲、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各个国家和地区出现。[1]
一、高等教育排名的基本类型
归纳现有高校排名,依据评价标准是院校总体水平还是个别专业质量分为两种类型,其中前者又按照全球范围还是全国领域进行区分,由此共形成三类大学排行榜。
(一) 全球大学排名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以及荷兰莱顿大学是全球大学排名的先锋。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为例,入选院校必须符合两条要求:一是高校必须从事本科教育,这排除了部分主要以研究生为对象的院校如伦敦商学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二是每所院校至少拥有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和信息技术、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和艺术学科五大领域中的两个学科。世界大学排行榜依地区和学科分别排序,前者覆盖欧洲、亚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和非洲,共200所高校;后者包括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健康、物理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各列出前50名大学。通过计算5个类别中13个指标的综合得分对大学进行评估,各指标比重依次为教学 (学习环境,30%)、科研 (数量、收入和声望,30%)、引用率(科研影响力,32.5%)、工业收入 (创新性,2.5%) 和国际性 (教师和学生,5%)。[2]
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于2003年首次在网上公布,此后每年更新,共由三类组成:一是院校排名,涉及17个国家的500所顶尖高校;二是领域排名,涵盖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商学;三是学科排名,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 (理科)、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 (工科)、生命科学与农学 (生命)、临床医学与药学 (医科)、社会科学(社科)。主要指标和权重分别为: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10%)、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20%)、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量(20%)、《自然》 和 《科学》 杂志上的折合数(20%)、被科学引文索引 (SCIE) 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 收录的论文数(20%) 和上述5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10%)。[3]其中,60%来自于计量指标,30%基于获奖情况,10%为不受规模影响的数据。领域和学科排名与院校排序稍有不同,选用各领域中的顶尖期刊而非 《科学》 和 《自然》 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量,由于工程学不设诺贝尔奖项,因此用外部科研资金替代。
(二) 全国大学排名
全国大学排行榜的代表性案例包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福布斯》的全美高校排名,《泰晤士报》和 《卫报》 的英国大学排名以及德国高等教育协会的德语院校排名。《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 会分别列出最优秀的本科生院和最好的研究生院,前者分为全国性大学、地区性大学、全国性文理学院、地区性学院、商业计划和工程学计划6类;后者涉及商业、科学、法律、图书馆和信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工程学、卫生健康、教育、公共事务和艺术等领域。具体指标为:同行院校质量评估(25%)、学生保持率和毕业率 (20%, 基于院校的使命和类型)、教师资源(20%,班级规模、学术职员收入)、学生选择性入学(15%)、生均教育经费(10%)、超预期毕业率 (5%) 以及校友贡献率(5%)。[4]《福布斯》 杂志则从学生的视角对660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排序,即列入 《世界名人录》 的校友数量(25%)、从专门网站上获得的学生对教授的评价值 (25%)、四年毕业率 (16.67%)、获得全国性竞争奖励的人均值 (16.67%) 以及四年累积学生贷款的平均值 (16.67%)。《福布斯》 除了对公立和私立进行区别之外并未划分高校类型。
(三) 全球专业排名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
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金融工程学自产生以来,迅速应用到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1-2]。但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不完善,人才培养缺乏成功模式和经验,国内迫切找到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1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自2002年教育部批准部分高校设立金融工程学科以来,一批高校被获批设置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但是国内开设金融工程学专业的院校仍不足百所,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类型的高校把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在不同院系,大多高校设置在金融学院或者管理学院,也有的设在数学学院、工程管理学院等。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更具学校自身情况而定。目前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没有标准模式,很多学校就照搬国外培养模式,即采用金融应用型模式、工程研发型模式或数理研究型模式[3]。
2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它培养出的金融工程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理论功底、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快速学习能力。实践中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
2.1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不完整,定位不清晰目前应用型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形成体系,只是按专业单独设立培养目标,很少考虑学校自身特点和理念,没有融合市场经济对金融工程专业需求。对专业人才定位层次不清,人才知识结构不完善,多数院校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脱离学生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忽略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但实际培养中落实较难。
2.2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通常要求过高,脱离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片面的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往往失去了学校自身特色和地方经济特点,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广而不精,实践动手能力差,金融事务工作经验不足,缺乏预测与把握市场经济变化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基本上处于知其然而不能用的尴尬境地。
2.3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国内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数是参考国外学校课程模式,对相关课程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添加,但是金工程专业发展经验少,应用型高校自身的师资不足,致使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形式单一、种类少且范围比较狭窄,课程之间衔接性不足。另外,部分应用型高校在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上缺少灵活性,没有结合学生培养去向去适当调整课程,进行统一标准。
2.4金融工程专业教材建设落后优秀的人才培养受很多因素决定,其中优秀教材使用是重要因素。金融工程刚引入国内之初,适合教学的教材很少,除了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外,很多有能力的高校都自编教材。但总体看来,优秀教材偏少,教材存在重复抄袭现象或简单雷同的问题。
2.5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学实践形式化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广泛且学科交叉较多,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多学科教育背景和很强的综合知识体系。然而目前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专业教学人员急缺。同时我国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大都设在文科类学院,而文科类学院的教师大多是数理基础欠缺;也有部分高校理科类学院开设金融工程专业,它们的教师数理基础好,可经济金融知识却没有一点基础,很难胜任金融工程专业教学。
3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人才是搞好金融市场的之源,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决定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长期稳定。应用型高校肩负着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重要使命,但其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
3.1构建总分-阶段式培养目标体系,明确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金融工程是作为一个应用性、创造性很强的专业,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纵向层次性,同时注重横向全面性[4]。首先,建立总分式人才培养目标架构,总的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分目标要体现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校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形成各校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其次,建立阶段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于本硕博不同阶段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要有层次性,同时注重目标的连续性。让学生在本科四年形成相对完整知识体系架构,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通才型应用型人才;同时,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也要有阶段性,通过目标阶段化,是学生能够更清楚自己每个学段的任务。
3.2加强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应用型高校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共性原则,夯实学生金融工程专业基本知识与加强技能训练。同时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地方经济需求,根据学生自己兴趣,导向性地培养学生在理论研究、金融事务服务、投资理财规划、风险管理技术,产品设计研发、数据收集处理及模型构建等方面,选择其一或二方面重点培养,做好做精,培养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专才。
3.3完善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强化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应用型院校金融工程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培养服务型与应用型人才目标为前提,逐步分层设计和制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应满足系统性和灵活性,注重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辅修及其他素质教育相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保持较高的系统性前提下,要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一致,结合学校自身特点,适当删减课程或增减课时或增加新的课程,以适应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体现服务社会经济功效。但是必须注意不能随意改变课程,要有一定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评估,更不能依据教师而改变课程设置。另外,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培养目标阶段性上,对于不同阶段要合理调配不同课程组合,以供不同程度的和要求的学生选择,根据导向性就业去向去自主学习必要课程。
3.4加快建设金融工程专业教材体系,打造适合课程教学的精品教材金融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懂得多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精心挑选适当教材。首先,要建立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工程专业教材体系,建立不同专业课程的教材库,提供适合教学的公共基础课教材、专业课教材、专业选修教材等,并经常性更新教材库。其次,要加快引进国外优秀教材速度,注重原版教材使用,同时组织精通外文的金融专家翻译高质量的国外金融工程专业教材;另一方面,鼓励国内专家编写适合于国内金融工程专业教学的精品教材,使教材更加贴近专业培养目标及学校特色。最后,要学会充分高效利用教材,组织教研活动进行教材筛选与教学内容取舍,经过不断地研讨,最终根据自己学校专业特点编写相关教材。
3.5加强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院系联合培养金融工程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难度,不仅对学习的素质提出要求,更是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挑战,要培养出高水平的金融工程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学与实践,更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加强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需要充分调动本校师资力量,采取各院系联合培养,强调各学科教师之间的配合,一门课程配备多名教师进行综合教学,解决暂时性的师资短缺问题;其次,要加强学校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外出专业进修、读博及参与企业的培训等,建立起适合于本校学科专业教学的教师队伍;最后,要力所能及的引进金融工程专业海外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和平,李晓庆等.高等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4(31):182-184.
[2]孙茂辉.国内金融工程发展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J].当代经济,2012(3):96-98.
一、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基本处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即描述性阶段。它由描述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的转变始于马柯维茨的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基础。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80年代末期,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里兰得(H·Leland)和国际著名期权理论学者鲁宾斯泰(J·Rubinstein)开始提出“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金融学家芬纳迪(D·Finnerty)则基于公司财务对金融工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风险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和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成为了西方金融领域最为活跃和突出的变化之一,伴随着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公司理财、银行业和投资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很快便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实务部门。可以说,金融工程的产生顺应了国际金融经济竞争与发展的潮流。
二、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即一种革命性的全新金融产品问世时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
金融工程的应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已有的各种基本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对社会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控制风险和进行资本经营。二是开发、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来创造性地解决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实现预先设定的金融目标。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技术方法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因此,金融工程更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从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设计优化算法或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三、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科学
Abstract: the ris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discipline, reflects the engineering related industries to the subject for talent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bility is the enterprise,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subjec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管理学科(EngineeringManagement)的内涵
在中国,不少人以为工程管理(Engineering Management)就是土木建设工程管理(civil constructionmanagement)。而实际上,工程学科繁多,可大致分为航空航天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产业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和冶金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等,所有这些学科是在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的基础上,结合在科学试验及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出来的。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作用。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对工业工程教育进行评估,认识到传统的工程教育只注重工程知识的教学和车间层次的实践,造成工程师们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和管理知识,导致工程项目方面效率的低下。
随着社会分工的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是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根据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 industrial engineers)的调查,70%的工程师在40岁以后都会承担工程管理的工作。
因此,成立工程管理学科刻不容缓。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工程管理(EngineeringManagement)已日益成为全球普遍认同的一个专门学科,从事工程管理的人通常都具有工科背景,通过学习培养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累积相关行业经验,最终胜任管理技术发展,进行重大决策,领导团队行动,实施和完成复杂的、技术难度大的项目,和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等工作。
2.工程管理(EM)专业发展概况
2.1国外发展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工程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根据美国彼得森指南(Peterson’sGuide),目前在美国至少有65所大学等设有工程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很多实力雄厚的学校如杜克大学(Duck University)、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in St.Louis)都设有该专业。每所高校的侧重方向都有所不同,其中全面工程管理(Comprehensive EngineeringManagement)主要是要培养工程,制造业,咨询和其他技术组织的高级工程师,了解的范围有商业的方方面面,如金融,商业策略,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和领导才能;业务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是研究生产过程中,供应链里的采购,存货,设备,后勤和分配的所有步骤;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就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实现最终的建筑产品。
在国外,这些研究的项目都由一些企业巨头赞助,百事可乐公司赞助康奈尔大学的Analysis ofRouting and Scheduling Operations,希望通过设计出基于序类分析的流程,结合GIS技术,使利润最大化等。
截止2000年底,美国工程院(National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拥有1991名院士。NAE下设12个学部,其中第8学部(产业、制造和运行系统工程学部)和第12学部(特殊领域和跨学科工程学部)涉及工程管理和产业工程。第8学部有102名院士,专业领域为管理、组织、计划、控制和运行系统、人员、材料、工艺、设备、工具和设施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第12学部(特殊领域和跨学科工程学部)有150名院士,其中跨学科专业领域包括经济、教育、法律、管理、系统工程等。与此同时,美国设有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EngineeringManagement),在著名的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下面也设有工程管理协会(IEEEEngineering Management Society),以推进工程和技术管理这一职业,发展有关管理技术含量高的组织机构的理论,提高工程和技术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准等,应对行业人才的需求。